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国家_软实力_到国际_软权力_中国推进软力量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从国家_软实力_到国际_软权力_中国推进软力量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从国家_软实力_到国际_软权力_中国推进软力量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从国家_软实力_到国际_软权力_中国推进软力量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2012年3月第44卷 

3月号

学术月刊Academic MonthlyMar,2012

Vol.44 No.3

从国家“软实力”到国际“软权力”

———中国推进软力量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郭洁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上海200235

)[摘 要]“软实力”概念与“软权力”概念有着同出一源或者互为

因果的密切关系,但它们并非是等同的,而是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实现路径和目标对象。目前中国的国家“软实力”已有较大提升,

然而国际“软权力”并未同步增强。在总体上,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偏于“内省性”发展,缺乏勇于追求国际权力的“外向性”特征。“软权力”的目标指向是对国际权力的追求,关键是采取非强迫性的“吸引”或“说服”的方式。在国际社会现有逻辑和语境下,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无法回避国际权力问题。中国的外交事务不应仅仅对西方立场作出被动回应,而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打造自己的“价值立场”、“话语系统”和“公共产品”。在新世纪,国际权力的

转移给既是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谋求国际权力提供了历史机遇,

然而仅仅专注于或满足于“文化软实力”诸项指标的提升是不够的,必须拥有充分的“他者”意识、占领时代“文化制高点”

的勇气,以及不断提高对外“说服力”的举措等。[关键词]国家“软实力” 国际“软权力” 方向 路径

[作者简介]郭洁敏(1956—)

,女,江苏省苏州市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2)03-0016-

06 近年来,

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虽然在文化资源开发、

文化产业振兴、文化战略部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国家形象、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并没有更多的改善。这既与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缺乏对国际权力的追求有关,也与将国家“软实力”建设等同于国际“软权力”建设有关。深入探讨如何走出这一发展中的“瓶颈期”,为进一步有效推进中国软力量建设提出具体的方向和路径,无疑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一、“软实力”与“软权力”的区分及其理论意义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Nye,1937— )的“soft p

ower”一词引进中国后,中文至少出现了四种译法—

——“软权力”,“软实力”,“软力量”,“软国力”。一般认为,这是汉语的丰富性所致,它们仅仅是译法的不同而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或者只是译者和使用者的个人偏好而已。例如,张小明就认为:“在已有的中文著述中,‘power’一般被译为‘权力’,‘soft power’也应该相应地被译成‘软权力’,而且大多数中国学者也是使用‘软权力’这个译名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译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外来词常常找不到十分准确的中文对应词,‘power’和‘soft p

ower’就是如此,我们没有必要断定哪一种译名是最准确的,每一种译法只能做到相对

·

61·

准确。”①然而,严格地说,除了“软力量”较为“中性”,具有涵盖面广,可以替换其他几种译法的功能外,“实力”和“权力”是各有特定词义的。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的《汉英词典》解释,“权势”翻译为“power and influence”,“权力”翻译为“power;authority”,而“实力”则翻译为“actualstrength;strength”。也就是说,“权力”和“权势”可视为同一概念,内含权力的拥有者、权力、权力载体、权力行使对象等不同要素,形成有关权力的一个动态关系链;但“实力”与它们不同,仅指事物本身具有的品质和特性,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因此,在“实力”和“权力”这两个不同概念上产生的“软实力”和“软权力”,也不会是等同的。

近年来,“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中国报刊媒体的“高频词”,广泛见诸国家战略、地方政治、区域经济、企业经营、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并衍生出“文化软实力”、“国家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区域软实力”,甚至“企业软实力”等概念。这显然与约瑟夫·奈的“soft power”已是不同的概念了。约瑟夫·奈作为一个政治学教授,是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界定这个术语的。他的“soft power”论是对国际权力观的承继,属于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范畴。他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1990)等一系列著述中认为,“soft power”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当一个国家让其他国家自愿要求与该国所希望的东西交锋,就发生了“soft pow-er”。这完全不同于命令其他国家做自己所希望的那种硬的或强制的权力。具体而言,所谓“soft power”,指的是“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以产生拥有‘soft power’一方所希望的过程和结果。归根结底,‘soft power’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②。

弄清词语的词义以及对象所指是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一切思维和逻辑的起点。语言是发展着的,并具有引申的功能,往往会因语境、用途、目的、强调重点等的不同而被赋予新的含义,即有着诸如扩大、缩小、转移、易位等种种变化。约瑟夫·奈的“softpower”引进中国后,其概念和内涵在中国的特定语境和国情下出现一定程度的“推陈出新”,也是非常正常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分清“soft power”的本义以及它的引申义,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从现实状况来看,“软权力”和“软实力”虽然同出一源,然而它们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中所表现的差异性正日渐显著,构成了不同应用范围和研究领域,形成了软力量研究的“实力说”和“权力说”。尽管“实力”是“权力”的基础,两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假如不将“软实力”与“软权力”作为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词语区分开来,而继续认为它们不过是对“soft power”的不同译法,那么就会出现企业家口中的“软实力”同政治家笔下的“软权力”大相径庭,国际关系学者的“软权力”概念同纯文化学家的“软实力”概念相去甚远的情况。因此,为了区分“soft power”的本义和引申义,以及它们在不同语境、不同文化条件下的细微差别,必须将“软权力”和“软实力”视为各具特定含义及目标所指的两个专有名词。

首先,相对于“软实力”,“软权力”主要指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性权力”,具有“外向性、压制性和相对性特征”,即有着影响力的“施动者”和“受动者”,是“涉他”或“涉外”的。也就是说,它的效果要从对象或受众的身上体现出来。而“软实力”作为国家实力,具有“内省性”、“内向性”的特点,其适用范围比“权力”广阔得多,外延可延伸至区域、企业、部门,甚至个人层面。譬如,“区域软实力”概念,是指在区域竞争中,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区域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③

不过,在“软实力”概念外延的普及程度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泛化”现象。现在,“软实力”几乎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国家各个部门的行动口号。除了“文化软实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概念外,还出现了“政治软实力”、“军事软实力”、“企业软实力”、“思维软实力”等提法,甚至“中餐也是软实力”、“城管拜年体现软实力”等新闻标题。这无疑清楚显示出“软实力”与“软权力”的差异性。“中餐”等与作为“通过让他者做自己想让其做的事

·

·

◇学界视点

张小明:《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载《美国研究》,2005(1)。

Joseph S.Nye,Jr 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New York:Basic Books,Inc.,Publishers,1990.马庆国、楼阳生等:《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第1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软权力”实在相距甚远。

所以,尽管“软实力”和“软权力”有着同出一源或者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但实际上它们并非等同,而是具有不同的目标对象。可以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以及一个单位的“

软实力”,是基于国内文化建设、文化战略的角度,应属文化范畴;一个国家的“软权力”,是基于国家和国际关系的角度,应属于国际政治的范畴。

由于“软实力”同“软权力”的界限不甚清楚,人们将“软实力”同“软权力”等同起来,以为研究“软实力”就是研究“软权力”,因而较少从应对和挑战国际权力的角度,探讨“软权力”的构建及其条件与规律方面的问题。

其次,约瑟夫·奈的软权力论,意在谋求对世界的主导权,

即通过价值观念的输出等实现“不战而胜”,“达到军事力量达不到的目的”。它具有强烈的“美国特色”,即对外谋求“软性”霸权,因而“工具性”或者说实用主义的色彩比较浓厚。而中国“拿来”约瑟夫·奈的软力量理论,是适应和平发展的战略,力图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提升中国的国家凝聚力和国际亲和力。相对而言,它侧重于提升自身的实力或进行能力建设,

目的是为了减少误解、消弭冲突。也就是说,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是从文化战略角度,对内提升综合国力中的“软性指标”,如通过推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提升文化凝聚力,改善国际形象等;对外则注重文化感召力,希望通过文化的对话交流促进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沟通和理解,并由此增大国际话语权等。显然,中美两国的追求目标和战略方针是有很大区别的。假如不把“软实力”与“软权力”区分开来,它们分别具有的“外向性、压制性和相对性”与“内生性、内省性和内驱性”特征就“模糊”在一起,那么,中国与美国的追求和战略目标也就混为一谈了。

当然,“实力”和“权力”紧密相关,提高国家的软实力自然会对别国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或者说,一个拥有强大“软实力”的国家往往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更能在国际关系中通过对国际机制的影响来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在国际竞争中呈现优势,但这与刻意谋求“国际权力”则是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情况。而且,

前者的提升也不意味着后者一定同步发展,尽管它们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实践中,应把“软实力”与“软权力”视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譬如,从国家文化战略角度,使用“软实力”提法比较合适。因为实力是国家的属性之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从国际政治角度,

使用“软权力”比较合适。因为“权力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核心理论,美英等西方国家长期把国家“

权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无论是“软实力”还是“软权力”,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既要重构“soft power”引进中国后在“本土化”过程中引申的含义,从而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它的发展,也要重视它作为国际权力观的原本含义及其重要作用,同时更应该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

二、国际“权力意识”缺失与中国软力量发展的瓶颈

约瑟夫·奈的“

软权力论”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并成为举国上下努力奋斗的重要目标。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发展,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推动了“软力量”

概念的普及。长期以来,“软实力”概念不仅是中国报刊媒介的“高频词”,而且成为广大民众的“公共话语”

。很多人认识到,实力是国家的属性之一,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软实力”同经济、

军事等一起构成现代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软实力”研究。它在学术视角、立场观点以及目标指向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本土性”,或者说“中国化”特征。

尽管举国上下的“软实力”建设使中国拥有了良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传播基础,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全球化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之一,中国在吸引他国追随、改变对方立场,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提出议题、设置议程、引导舆论等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太大的提高,尚未改变不时遭误解的被动处境;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一直不绝于耳。外界的一再误读反映出,中国在“软权力”方面还处于弱势,没有掌握国际话语权。这也说明,拥有“实力”不一定拥有“权力”

,尽管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过于体现“内省性”,缺乏对国际权力追求的“权力意识”,即没有注意将“软实

·

81·学术月刊 2012·3

力”上升为“软权力”,或者完全是将“软实力”建设等同于“软权力”追求。

(一)中国国际“权力意识”的缺失及其历史根源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既有汉唐等盛世体验“泱泱大国,四方来朝”的至尊,也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弱而遭受西方列强压迫和侵略的痛楚。这些截然相反的境遇使得中国的“国际观”时有偏差———或自大而盲目,或悲情而媚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实行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对“国际权力”一直有所警惕;因为“国际权力”曾经是“霸权”的同义词。“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奉行恃强凌弱的霸权政策,维持所谓的“势力均衡”和霸权地位,激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愤怒和反抗。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注重“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对“国际权力”更是没有什么奢望。这自然导致了中国的软力量建设偏向于“内向性”发展的路线,重视“实力”而忽视“权力”。

但是,“软权力”的效应取决于不同对象的接受和认同度,它的“外向性”特征决定了国际“权力意识”的不可或缺。也就是说,“软权力”的目标指向是对国际权力的谋求,只不过是采取非强迫性的“吸引”或“说服”的方式。按常理说,美国总想统治世界,甚至“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的所作所为都是违背世界上的常理公理的”①,应该是“美国威胁论”盛行于世才对,然而恰恰相反,“很少有国家或团体或著名人士站出来谴责它”。②而中国长期以来不追求“当头”、不输出“革命”,一心想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却被视为“威胁”或“不确定因素”;这些言论有时甚至出自一些对华经济交往密切并普遍受益的周边国家。究其原因,就是国际话语权掌握与否的差别。在当今的“国际社会”,并非以“洁身自好”作为好恶标准,而是“谁拥有了话语权,谁就有了真理”。它迫使中国要学会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大胆追求国际权力,要确立一种科学的、“平视”的“国际观”来把握当前和未来中国同世界的关系。

(二)中国和平发展同样无法回避国际权力问题

“权力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核心理论。该理论认为,“权力”是大国的标志,只要国家存在,就必然存在对国际权力的追逐和竞争。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权力观的进步,文化日益成为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软权力”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大棒加胡萝卜”的、能够施加影响于国际舞台上的力量,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对传统的“武器为王”国际权力观的更新。

在国际社会现有的逻辑和语境下,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是回避不了国际权力问题的。当中国决定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融入者时,国际社会关注的是中国如何作为国际体系的“影响者”甚至“决定者”。因此,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中国不妨勇于追求国际权力。以外交事务为例,中国不应仅仅对西方立场作出被动回应,而应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打造自己的“价值立场”、“话语系统”和“公共产品”,即在与现有国际体系的磨合中成为推进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包括发起、推动和主导国际准则和国际制度的构建或改革,创建、影响和掌控国际组织的议题或议程,并在其中发出强有力的声音。

建构中国的“软权力”是时代的要求、发展的必然。既然中国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选择了参与和融入这个世界,就必须直面这一“国际社会”———不仅尊重它的存在,而且要担当应尽的责任。何况“规则的制定者就是规则的受益者”,世界各国都想以自己的“软权力”影响“世界标准”的创建,包括各种环境政策、全球网络或媒体政策等。一个国家如果仅仅参与而不能将自己的政治经济理念贯彻到国际制度中去,那么它只是被动的追随者,在“软权力”的享有上非常有限。可以说,构建国际“软法”的能力,基本可反映出一个国家“软权力”的强弱程度。

三、中国推进“软权力”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崛起的中国回避不了国际权力问题,缺乏国际权力而处处受到质疑和攻击的中国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崛起”。对于国际权力,应在了解和认识它在新时期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升级”传统的权力观或对它拥有“新思维”。

(一)国际权力的转移是中国“软权力”发展的良好机遇

2011年7月,约瑟夫·奈在《中国应被遏制吗?》一文中认为:“21世纪存在两种权力变化趋势。一个存在于国家之间,另一个存在于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之间。前者,称之为权力转移,即权力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后者,称之为权力扩散,无论在东方还是

·

·

◇学界视点

①② 李慎明:《对西方话语体系应有清醒的判断》,载“环球网”,

2011-06-20。

西方,表现为权力从政府向非政府行为体的扩散。

”①的确,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并继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这自然影响到一些国际政治的运作、规范和效果,如小国的政治影响力上升、

非国家行为体也可以发挥“软权力”等。因而,当今世界国际权力被垄断的几率比以前大为降低,

任何国家要搞霸权都面临比以往多得多的困难。近年来,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它在全球事务中不得不改变“新保守主义”的单边政策,更多地通过国际组织、与相关方协商等来获取支持和认可。

随着国际权力的转移,国际权力已不再是少数大国的专利,“大国政治”的历史定律正在发生动摇。例如,“G20”取代“G8”就是很好的事例。它说明,新兴国家开始同发达国家平起平坐,

共同探讨和决定国际经济事务。约瑟夫·奈也承认,“软权力”并不是美国独有的权力。他以挪威为例,

指出这一不到500万人口的小国制定了一系列海外援助计划,并积极致力于创造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这使得挪威拥有了超出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影响力。所以,一个经济、军事实力薄弱的国家也可能拥有强大的“软

权力”

。②由于国际权力的转移,人们对“国际权力”的“感觉”

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再把它同“霸权”画等号,使得它越来越“中性”了。同时,由于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世界期待大国发挥领导作用,即以它的吸引力、影响力、号召力来承担领导责任。例如,在国际制度的构建方面,尽管小国也可提出建立制度的倡议,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最初就是由小国提出的,但是大国的作用无疑至关重要。大国之间的一致性和合作性对国际制度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没有大国的参与,

国际制度即便建立起来也没有多少影响力,新的国际制度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国际权力的转移给既是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谋求国际权力提供了历史机遇。不可否认,世界不仅重视中国的作用,而且期待中国发挥重要作用。这些都是与“国际权力”紧密相关的。曾经几乎是“霸权”同义词的“国际权力”,现在又几乎同“国际责任”联系在一起了。

(二)“软权力”的构建需要占领时代的“文化制高点”

“软权力”的核心是文化力。它的构建是尽可能求得“他者”理解和认同的过程,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一种对对方信念偏好的影响乃至改变,一种对普

通人心灵的控制与争夺”③。“话语”之所以产生“权

力”,在于它所包含的价值理念。一个国家的文化越能体现人类共识和文明进步,就越具备在国际社会产生影响力的条件。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当然,“文化制高点”并非固定不变的,它同时代紧密相联。昨天的观念,今天未必适用;今天的观念,明天也未必合适;一个时代被视作理所当然的东西,在下一个时代往往会成为问题。在21世纪,“文化制高点”应该是“公正、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因为它们“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向往,因而具有永恒的价值”

。④中国曾经较长时间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对如何“争夺”、“控制”西方人士的心灵非常陌生。例如,

我们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求同存异”原则作为这个充满矛盾斗争世界的“处事之道”是完全正确的,然而,到底求什么“同”、存什么“异”?判断这一“同”与“异”的标准是什么?面对喜欢“可操作性”的西方人士,

我们往往语焉不详。中国文化究竟处在世界全人类文化的什么位置?中国拿什么影响世界?如何占据文化制高点?这些都是“软权力”构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中国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但是在理念上并不具备全球的辐射力。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要经过现代化的提炼方能走向世界。这一提炼过程,有时可能是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然而,对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就是一种文化自觉。

(三)“软权力”的成效离不开关注“他者”的国际视野

“软权力”的关键是对“他者”的吸引和影响,效果是从“

他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具体是指“国际影响·

02·学术月刊 2012·3

②③

[美]约瑟夫·奈:《中国应被遏制吗?》,载《联合早报》,2011-07-

07

。[

美]约瑟夫·奈:《中国软实力正不断上升》,载《环球时报》,2006-06-

02。Steven Lukes,Power:A RadicalView,2nd ed.,Basing

stoke:Pal-g

raveMacmillan,2005;“Power and theBattlefor Hearts and-Minds”,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33,No.3,June 2005,pp

.1477—1494.《反映人类普遍向往的一种精神———前上合组织秘书长张德广谈“上海精神”》,载《文汇报》,2011-06-

02。

力与感召力”。所以,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即必须对“他者”拥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后才能交流对话,有的放矢。其次,要尊重现实。西方自16世纪崛起后一直主导着这个世界,国际认同标准也建立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之上。中国要融入这个世界,赢得它的理解和支持,不可能独立于这个“现实”之外。中国的现代化过程,

也是融入世界和世界适应和接纳它的过程。最后,要摆正位置。今天和未来的中国,既不是国际体系的挑战者,也不会放弃对各种权力的追求;既不把博弈过程中遭遇挫折、博弈结果的失败简单归结为西方的“阴谋”,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认为西方文化是“

唯一”的或世界应由西方文化主导。这些都是同西方语境下的国际社会打交道,进而谋求国际权力的必要认识和正常心态。

(四)“软权力”的实现有赖于进一步提高外交的“说服能力”

“软权力”的另一特征是通过说服而不是通过强权或利诱来达到目的。世界永远不会只发出一种声音,“说服能力”是求同存异、谋求“软权力”的必备技能。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开始思考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存在的问题。因为光靠西方话语,

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全球性问题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将是一个中国话

语崛起的过程”

。中国需要向世界说明自己,但这不是“自言自语”

,更不是“自说自话”,而是通过与世界诸国民众的互动交流,达到取得理解和认同的目的。中国已经进入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到了“中心”、有了平台

不等于同时拥有了话语权。如果只是传授一些文化符号,而不注重通过文化的沟通去传递中国的声音,那是无法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同时,要重视对外传播和交流中“话语系统”,采取对方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和“

听得懂”的话语与之交流和沟通,才能有效地将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传给对方。这不仅是形象包装与传播策略,

而是更重要的“他者”意识的体现,是推进文化“传播力”、“渗透性”的基本保证。具体而言,要从“硬性”宣传转向“柔性”传播;而且,文化传播不仅要“可亲”,还要“可爱”

。“软权力”的本质是“争夺人的心灵”,国际影响力的形成发展不是仅靠政府努力就能实现的,它离不开广大民众的觉悟和力量。也就是说,“软权力”的构建并非只是政府的事,有时民间的声音比政府的更有力量。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长期以来,中国的对外交流和交往主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外交无小事”

这句话显示了普通民众对外交的敬畏和距离感。随着网络时代“个人媒体”、“公民新闻”的出现,中国已进入“公众外交”时代。中国要充分重视这一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的发展时期,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成为大使”,开拓中国对外交流和交往的新局面,使中国的软力量建设更上一层楼,顺利从“国家实力”向“国际权力”迈进。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软权力构建的条件、规律及其相关问题”(06BZX023

)阶段性成果〕(责任编辑:常山客)

① 张维为:

《对中国的悲观预测都已破产》,载《文汇报》,2011-03-21。From State Soft Streng

th to International Soft Power———Directions and Approaches of Promoting 

Chinese Soft Strength ConstructionGuo 

JieminAbstract:At present,China’s“state soft strength”has been raised,while the“international softpower”has not.In the logic and context of nowadays international society

,China cannot avoid theissue of international powers in order to take the road of p

eaceful development.China’s foreign affairsshould not respond passively to the Western position,but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internationalcompetition,and to forge her own“value position”,“discourse system”and“public p

roducts”.In thisnew century,the international power transfer provides China,a large and developing country,with ahistorical chance for international power,but various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 preserving 

anconsciousness of“otherness”,in ascending to a“cultural highland”,and in raising an ability of“persuading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Key 

words:state“soft strength”,international“soft power”,direction,approaches·

12·◇学界视点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论文摘要】“软实力”思想源头,公认来自中国的先哲老子,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一种理论,又被公认是当代西方思想的产物。这种历史吊诡恰好暗喻了中国面对的一种特殊困境:我们究竟是以传统文化为软实力呢,还是要以融入全球社会的价值和规则为软实力?所谓中国的崛起或者说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到底如何呈现?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软实力;挑战 一、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意义 (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就其本质而言,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使其无形的力量变的更加重要”,全球权力的强制性因素在减少,软性因素在逐步增加。最早明确提出“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是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去?奈。他认为软权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法使他者满足自己欲达到的目的的能力。软实力与硬实力不同,硬实力是一种对抗性权力,是建构在具体的物质资源之上的硬命令式权力,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它通过让他人做想做的事情而达到预期的结果,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软实力包含三方面内容,即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软实力的运用,则表现为通过自己的思想的吸引力或者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让其他国家自愿效仿或者接受体系的规则,从而间接地影响他人决定自身的偏好。 在软实力三个方面中,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奈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廉价和有用的软实力资源”,并以美国文化为例论证,认为美国文化虽非万能,但是“蕴藏在产品和交流中的美国流行文化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奈指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重要地位,却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软实力的边界,没有很好地解释什么样的文化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被转化为软实力。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本文认为,软实力中的文化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试述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明确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以及探讨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途径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关于“文化软实力”,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中认为,“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1]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江泽民同志很早就指出,“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2]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3]可见,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我国整体的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其他各国经济增速,总体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经济实力越来越增强,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力得到明显提高。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知名学者郑永年认为,“中国没有文化上的崛起。经济的崛起还没有带来文化的复兴,也没有造就一种新的文化。相反,传统文化正在加速度地消失,被商业文化、快餐文化所取代……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失去文化传统的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课程论文 题目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专业水产养殖 年级2012级 学号21217059 姓名彭超 任课老师潘于旭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 年10 月31 日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及其作用 彭超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 310000 摘要:当今中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主导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较强的普世性、后发性、开放融合性、和谐共赢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具有诸多的表现形式,我们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软实力体系。 关键词:文化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国家综合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文化慢慢成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及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整个综合国力相互竞争的一项重要的指标,让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越来越变成人们的热切愿望,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的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鼓励整个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综合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可见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还是整个国家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要了解文化软实力,我们先要了解文化的内涵。 1 “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达500多种的定义。各学科对于文化都有不同的定义,现在只列举三个影响较为广泛的定义。 第一个给“文化”下明确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比较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语言学家所给出的定义是:“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代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非物质财富。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会群体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2] H. H. 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等[3]。 Hammerly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本族一般受教育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浅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 作者:杨红涛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7期 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硬实力”,还包括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软实力”,是一个总括了各种要素的、系统的综合国力。而且,和器物层面的硬实力相比,制度和文化所体现的软实力对于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壮大具有更为深远、更为持久的意义。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他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按照我国学者王蒙的观点,软实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它能提供越来越好的生活质量与生活乐趣,提供受这种文化熏陶的人众以幸福、满足、欣悦与尊严,它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使人们喜爱与尊敬这种文化。简单地说,它是以人为本的文化而不是以人为敌或为奴的文化。 第二,它有足够的凝聚力与亲和力,能够使受这种文化的覆盖与影响的人,聚拢起来,友好起来,而不是恶斗不已,仇视与分裂。 第三,它能坚持自身的特色,自己的性格,独树一帜而又友好立身,正确地处理与异质文化的关系,能够与外来影响切磋交通,也能撞出火花,取长补短,互利互补,既不会动辄失去自信,屈服于强势的文化压力,自我瓦解;也不会盲目排斥异端;不会在急剧的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陷入认同危机即失去自身的身份认定,陷入绝望与仇恨。 第四,它有足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有足够的自我调整、自我更新与抗逆抗压的能力,它能够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同时又有足够的对于自身的传统的珍爱与信心——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如果说“硬实力”是国力较量中具有强制力的刚性因素,那么“软实力”就是一种春风化雨般吸引他国认同甚至依循自己政治主张和价值原则的“柔性资源”。毋庸置疑,“软实力”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硬实力”作为基础和保障。无法想象一个经济、军事和科技都十分落后的国家

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

如何提升中国软实力 ——国际关系概论课期中论文 标签:软实力、建设、竞争力、文化 内容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更深层次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软实力在很多领域上,成为我国向真正的世界强国迈进的桎梏。当代国际社会无不把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放在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要想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抓起:首先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其次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再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最后是制度的建设。正文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它不仅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的实力较量,也包含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激烈竞争。软实力是与经济增长等硬指标相对应的,它是一个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法制环境等各方面发展程度的标志。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外交方针等方面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当代国际社会无不把文化竞争力和国家软实力放在战略发展的重要位置。 在经济全球化和更深层次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软实力在很多领域上,成为我国向真正的世界强国迈进的桎梏。对于中国软实力的建设,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困难,对于党和政府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这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认真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善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按照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建立促进文化公益事业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管理体制,形成多种所有制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软实力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政治价值观念,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历史和现实一再昭示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来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真、善、美,反对假、恶、丑,鞭挞和批评不道德行为,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浓厚风气;形成平等友善、团结互助的浓厚风气;形成遵守公德、文明礼貌的浓厚风气;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应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执法、规范公共权力行使,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强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完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度、科学决策制度,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进一步增强党执政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全面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提供坚强保障。

提高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提升我国软实力,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重发挥中华文化的优势,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子。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

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浅析中国软实力状况

浅析中国软实力状况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迅猛发展,世界生产大分工的推进,各国之间的差异不再仅仅体现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这一个不能整体反映一个国家真正经济实力,文化底蕴,政治力量的代码上。国家的软实力如何,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标准。 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主要是指国家的经济实力,设施设备等。软实力实则是指国家的文化实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国家软实力具体所指的是指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制度建设、国家的执政能力、管理能力、国民的心态、国民的形象、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和来自文化传统持久的一种对国民的影响感,凝聚力。也包括中国的文化产品,比如说出版物、报纸电影、电视事业等这些东西的影响。甚至是语言,比如说语言表达的一种影响力。一种美感,一种魅力,都应该是包括其中。 从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成功举办第16届亚运会第10届亚残运会,2010年成功承办世界博览会到2011年的利比亚大撤侨,索马里海盗案,2012年的南海问题争端以及近日被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中菲黄岩岛对峙。再到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再到世界各国人民兴起的汉语热,海外孔子学府的成立,成龙,姚明等中国巨星在国际宣传的中国形象等。简而言之,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无不显示着中国的国家软实力正与日俱增。虽然中国的成绩受世界各国人们所肯定,但是在中国发展中,在提升国家

软实力的进程中,中国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 譬如(1)片面发展经济实力,忽视政治,文化的建设。近10年的中国,经济水平渐渐与世界大国接轨,但是国民的政治参与程度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不相称,国民参与政治管理仍然受到限制,所谓的民主,自由都只是浅层次的。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师资不足,设备不齐全,硬件设施明显落后等情况。文化建设投入相较与国际水平(即文化教育建设的投入必须达到国家财政支出的3%以上)仍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2)片面追求近期效益,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为经济的发展所付出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以牺牲生态环境,国民健康换取短暂暴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各个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部分甚至为虎作伥,成为这些现象的始作俑者的庇护伞。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再到工业明胶毒胶囊,都无不体现着中国存在着目光短浅之嫌(3)中国文化软实力依旧不足。像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它的文化产品出口甚至已经超过了它的工业,农业产品,它在利用经济冲击世界各国经济的同时也在采用文化渗透他国文化。中国由于在文化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高,如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的暴留,对传统节日的尊重与继承,对外来文化的筛选不够谨慎,导致许多国人有崇洋媚外的思维,特别是做为中国未来新生代的年轻人,长期的精神空虚致使他们沉迷于韩剧,美国电影中,使得中国电影一度失音。致使中国的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继承。对于官场腐败现象整治不力,人民民主自由程度不及他国,致使中国国民对自己国家不够自信反而把眼光放在国外。还有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形象,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广大青年学生应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不相适应,同时也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得经济实力极不相称。再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进一步提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

我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途径 中国的“软实力”一说,则源于一位美国记者的报道,意思是说“对中国最近取得的成功的一种尊重或者着迷,以及它的影响力的自然增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弘扬文化创新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的文化。考古发掘表明,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辽河、黑龙江流域都发现有我国各族先人的文化遗存。东北的红山文化和东南的河姆渡文化都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到了汉唐,我国不仅疆域广大,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其文化的昌明也影响到东方各国,吸引了许多邻国派来大批留学生。到了宋代,尽管其疆域不如汉唐,而其文化却达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程度。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曾经在历史上占据过重要的地位,并且大部分文化通过传教士或者一些贸易往来传入日本、韩国等临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缺失。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传统文化,但现在大部分已经缺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内容,在中国早已失传,而在韩国还保留的相当完整,韩国还因此被西方国家称为是儒教国家的活化石。现在我国难觅身影的十字亭,在日本还有完好的保存。这些现象只是众多文化缺失中的一小部分。传统文化的大量缺失在让我们感到痛心的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次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最后是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 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事实上,除了上述问题之外,我们的文化还存在着科学与民主的缺失,信仰的缺失。中国的学生官本位思想非常的严重,这点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的情况可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精)

如何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不再限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而更多地偏向于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 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 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所以,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西方国家的某种钳制 ; 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 ; 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文化逆差 ; 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仍然存在较大的文化“误读” ; 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冲撞也对我国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冲击。 还有许多学者则认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虽然也有着一定的不足, 但优势相当明显。 那么,我们怎样应该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 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 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复习课程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

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浅析中国如何提高软实力

内容摘要:在“国际传播的现实逻辑”的讲座中,主讲人陈卫星深刻分析了国际传播的方式、技术,以及信息逻辑等内容,同时用较大篇幅讲述了软实力在国际传播、提高国际地位上的重要作用。笔者由此出发,从软实力的三个要来源——文化、政治、对外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在当今国际背景下如何提高软实力。关键词:软实力文化政治对外政策 浅析中国如何提高软实力 ——“国际传播的现实逻辑”讲座有感 “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针对国家间竞争,通过分析文化、价值观等软力量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力图构建理解国际竞争和分析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的理论框架,从而超越传统的以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为主的国家综合实力分析范式。此后,软实力理论风靡全球,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①。 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对,硬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水平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在约瑟夫?奈看来,国家软实力是一种同化性力量,“是一个国家造就一种情势、使其他国家仿效该国倾向并界定其利益的能力”,这里所强调的是“与人们合作而不是强迫人们服从你的意志”②。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涉足这一理论。随着中国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发展,中国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在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国外某些势力对中国迅速发展的猜疑、敌视程度也随之增加,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一度蔓延,严重影响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中国如何以非战争的软实力的方式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目标,成为国内各届共同思考的重大问题。同时逐渐形成了国家软实力建设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的共识,国家软实力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重视。 2009年,约瑟夫?奈和王缉思合作撰文指出,国家软实力主要有三个来源:文 ①转引自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②转引自黄金辉、丁忠毅:《中国国家软实力研究述评

论中国软实力

论中国软实力 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正如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围绕“软实力”的一系列研究,明示人们以一种新型、全面和平衡的发展路径,在提升各级主体综合实力问题上启迪着人们的新思维。 软实力虽然没有硬实力那样明显和直接,但拥有更持久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它能够帮助、促进硬实力,也能抑制、削弱硬实力。对于综合国力系统来说,只发展硬实力而忽视软实力,硬实力就会逐渐失去发展的动力而停滞或下降,最终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正如冷战时期,社会主义苏联拥有强大的硬实力。由于其在国际社会和外交政策上对其硬实力的不恰当使用,加之其对国内软实力资源的严重透支,致使其在软实力上欠账太多,并最终在软实力上跌了跟头,惨遭亡党亡国的厄运。就这样,文化渗透,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以摧毁一个过家。可见发展国家的软实力是多么的重要。同时,我国也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大力发展中国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文化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那在当今世界格局的中国,我国软实力的现状如何?怎样快速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软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更多的理解和积极的评价;第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模式逐步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第三,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其成功实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同和欣赏;第四,中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独势力进行坚决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五,在亚洲金融危机、朝核危机、联合国改革等重大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中国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影响,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第六,中国积极融入现存世界体系,积极参与多边国际机制,争取最大限度地参与和改造国际规则,使之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第七,通过在海外创办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文化年、艺术节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中国文化,增加了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但是,在现有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不完全掌握主导权,在国际制度、国际规则的制定方面,中国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中国的文化产品的进口远远大于出口,这与我国文化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虽然国外媒体纷纷盛赞中国的崛起,或隐或现地认同了中国表现出来的软实力,但是不可沾沾自喜,要看的中国的软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提炼和宣传,还难敌西方“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我国虽然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却没有被广泛、深入地了解和认同。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吸引力,它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获 得理想的结果,它能够让其他人信服地跟随你或让他们遵循你所指定的行为标准或制度,按照你的设想行事。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的说服力。如果一个国家可以使他的立场在其他人眼里具有吸引力,并且鼓励其他国家依照寻求共存的方式加强界定他们利益的国际制度,那么它无须扩展那些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关键词】意识形态文化软实力 【正文】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如今,中国开办“孔子学院”宣传中华文明;韩国宣布将在全球一百个地区开办“世宗学院”;日本在海外增设“日语学习中心”扩大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印度的文化很早就输出到世界各地。20世纪后期,亚洲各国在经济上、政治上争大国话语权,而且在文化上争首发权成为亚洲文化的新动向。近些年考古学界出现的几个重大问题,表明所谓“远东”各大国在“四大发明”和亚洲历史问题上出现了话语权力之争,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实际上,全球化中的“文化争端”是“文化冲突”的先兆。近年来,韩国申遗“端午祭”以后,一些学者提出若干违反历史的论题:中医乃是韩国人发明,称为“韩医”,老子和孔子据说都是韩国人,甲骨文乃韩国人发明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高丽纸写的,还要改书法、书道为韩国的书艺,等等,不一而足。这种疯狂掠夺中华原创文化为己有的民族主义成为对中国文化合法性的直接挑战,也让中国文化走向海外面临了更多的危机和障碍。目前世人对印度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似乎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与接受程度,这也是许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更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东亚崛起的文化格局预示着当今世界文化的重大转折;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或者说那种显现的国家之间的“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我国当前正在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充分说明党中央十分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把我国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它既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新时期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亚洲开始崛起,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东西方文明相互竞争的同时,亚洲各国之间也开始了文明争夺战。 所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迫在眉睫,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任何文化都不是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批判继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文化是多元的,世界上各个民族、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打造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必须结合国际国内两种文化资源,开放姿态,借鉴学习并创新。 (二)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在当今信息社会,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

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

加强中国软实力建设——以社会科学为例 一国家软实力与社会科学 1、国家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达到了它想达到的目的,可能是因为别的国家想追随它,崇尚它的价值观,将它作为榜样学习,渴望达到它所达到的繁荣和开放程度。这种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与通过威胁使用军事和经济手段迫使它们改变立场一样重要。这种力量能使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我们将这种力量称之为软实力。”奈提出软实力概念的实质是通过美国的对外政策,宣扬美国文化和社会成就,维持美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 其实,中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也对“软权力”问题进行了探讨,王沪宁教授在《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一文中指出,“文化作为国家实力的观点早就被人们所注意。……但没有注意它们的发散性的力量,即作为国际关系中权力的属性。……国际风云的变幻使‘软权力’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基本力量。” 在2007年的“国家软实力构建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国家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以及对于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软实力对内表现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发展模式、民族文化、外交方针等方面被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在中国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软实力”理念已经深入到中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和实际工作当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提法孕育着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 2、国家软实力与社会科学的联系 国家软实力概念的提出与社会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综述所述,笔者认为国家软实力的内容基本包含在社会科学范围之内。社会科学可以说是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科学是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必然途径。 二、社会科学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是社会科学 从什么是软实力这个基本概念出发发现,文化产品或者文化产业并不等于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赢得人心的一种力量。软实力主要表现为利诱的力量、说服的力量和吸引的力量,这种力量,运用说服和吸引的手段,目的是赢得对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体现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软实力的核心就是社会科学。 在我国,体现这种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软实力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社会科学本质上就是要发展好,完善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我国软实力实际上就是要增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胡锦涛政府特别强调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必须有巨大吸引力和说服力的软实力,要发展和建设中国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社会科学的重要课题,所以说,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建设好这样的国家软实力的必要条件。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十大举措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不仅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如果我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那么“文化软实力”这个概念既包括政治、外交、意识形态、价值体系,又包括哲学、法律、语言、宗教、艺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所产生的综合影响力,就构成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任何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不断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力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精心谋划。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主要应当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中曾经把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划分为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这种分工造就了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产领域的分离,于是社会生产分化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物质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物质生产力;在精神生产中创造精神产品的能力,形成了精神生产力,也就是文化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化的大生产中,文化生产力以各种方式充分体现在生产过程中,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因此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体制改革是清除制约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方向,突破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文化观念的束缚,尽快建立健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的文化体制,切实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题目: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我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力和传播实力的增长,我国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力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世界上兴起了“汉语热”,人们热切的想以各种方式深入了解中国;“中国模式”、“北京共识”成为西方学者和政要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参与制定国际规则的意识在增强;中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斡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对国际社会的号召力有所提高,这些都是我国软实力逐步提升的重要体现。 这些年,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的较大的发展。国家对发展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努力,提供适当宽松的发展环境、财政支持、有效的知识产权政策等。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也逐步得到认同。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价值观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这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这个观念从之前单纯的文化含义慢慢地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谐社会”、“和谐家园”成为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话题。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给世人的国际形象一直是友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与我国文化之精髓“仁义之道”是分不开的。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国长期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获得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好评;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坚持和平友好的对外政策,更是获得了全世界国家的赞扬和尊重。这些实实在在的形象工程彻底改变了旧中国“落后封闭”的国际形象,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我国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其次,一些文化产品被注入其他因素,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许多的文化产品在运行中被大量注入商业的因素,本身的优势资源流失,结果反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最后,文化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化。如文化产品盗版严重、低俗不健康的产品充斥市场等,要规范好我们的文化市场,才能为文化资源向文化竞争力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