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欣赏导引》

《文学欣赏导引》

《文学欣赏导引》
《文学欣赏导引》

《文学欣赏导引》

1.文学作品的阅读

概说:文学文本与文学的鉴赏

第一,文学文本解读

把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改变、丰富的过程,也是一个融汇了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象,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

第二,文学文本解读的一般过程

一般性阅读: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主要是初步把握组成文本的字、词、句、段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领会文本在特殊的词、句组合中包含的基本意思,乃至文本的基本主旨。由于读者在进入具体文本的阅读和鉴赏过程之前,对这一个文本大体总是陌生的,读者的积极参与总要在对于文本逐渐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出现。因此,一般性阅读大体上也是一个相对被动的“非生产性”的阅读过程。

细读:在一般性阅读的基础上,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运用等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的过程。文学文本中的语词运用,并不像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那样,仅仅通过它们的辞典义来完成一种指称的或认知的功能,更多的是要传达一份情味,显示一种旨趣。特别是在一些关键之处,作家们常常要打破语言的常规,在特殊的语境中赋予语词新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要经过细致的玩索,才能透过字面发现它们的情味、妙处。

批评性阅读:将文学文本与作者、与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的过程。文学文本的解读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纯粹个人化的反应,我们还要能够对文本的美学趣味、社会意义、审美价值等作出分析和判断。批评性阅读过程中对文本所作的审美判断总是带有个体体验性质,总会受到个体艺术趣味的影响,但是,批评性阅读毕竟是一种认识活动,读者不能完全从自己的个人反应出发去对文本作判断,而应该尽可能地站在一定的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文本。

上述文学文本阅读的三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整体过程,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某个特定的片刻,可能其中一个步骤的特征显示得更加突出一些,但我们并不能据此就可以在时间过程上明确划定它们分属的步骤或阶段。

第三,欣赏者的素养

艺术感受力,即读者对于艺术形象的感觉能力、审美能力。是读者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文学欣赏者的艺术感受力的基本内容,即语感能力,也即读者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特别是对特殊语境中语词特殊意蕴、情味、旨趣、色彩、意象等的领悟能力,包括对于文学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语

言的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等形式美的感受力。

艺术推想力,即体味作品的语言内涵,将语言符号转换成为艺术符号,由之进行再建想象,以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对它有所补充、有所丰富、有所发展的能力。这是任何一个文学欣赏者都应该具备一种思维能力。文学欣赏实践中艺术推想力的作用,首先体现于通过再建性想象的发挥,帮助读者填补艺术“空白”,把握整体形象。同时,还体现于欣赏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内涵、主题意蕴以及艺术构想的发掘,引导读者深入发掘作品意义,并对作品艺术上的成败得失,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我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是我们判断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性、艺术描写的生动性的很重要的依据,也是我们深入体验和理解作品情感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而文学欣赏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广泛的,其中相应的文史知识和关于文学语言、文学文本的知识尤其重要。对于相关文史知识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关于文学语言及文学文本的专业知识,对我们解读相应的文本,一定会有很好地帮助。

1. 1. 多角度的理解与文学美的品鉴

第一,文学欣赏的角度

实用的理解,是指那种以满足某种实用功利需要为目的的阅读,比如我们希望从文学阅读解决我们遇到的某个实际的人生问题,比如我们希望通过文学阅读去了解历史的真相,比如我们要求我们的读者通过文学阅读来达成自我教育的目标等等。这一类文学阅读的极端化表现,是把文学文本建构的艺术世界和现实生活世界等同起来,试图通过文学阅读去获得自己某种现实的实用功利心理的满足。这是一种求“有用”的阅读。

科学的理解,是指那种以追求对文学文本做出可靠诠释为目的的阅读。这是一种求“真”的阅读,比如在中国古代诗话、词话中,我们可以见到大量以诠注字义、考据故实为解诗之法的文字。这种阅读方式相信诗中所涉一定是无一字无来历,于是将阅读的工夫放在了诠注诗句的出处,考察典故的由来上。与此类似的,是要求我们的阅读不限于作品本身,而或者将解诗的重点放在考察诗人、作家的生平经历如诗人的仕宦出处、师友渊源、交游婚恋等方面,或者将重点放在考察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习、文化状况等方面,力求通过对与作品有关联的作品以外的方方面面因素的研究,来确定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审美的理解,是指以感知文学形象、体验作品情感、玩味作品佳妙之处,从而获得特殊的精神愉悦为目标的文学阅读方式。文学作品借助语言抒发的是诗人、作家真挚浓烈的情感,传达的是诗人、作家对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美的真谛的诗意发现。诗人作家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充满绮思妙想的精神家园,是一个美的世界。它要求我们能够沉浸于其中,进入一种自由和谐的心灵之境,在对作品传达的情味韵致的细致品味中得到人生的感悟和启迪,由此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休憩和滋养。

第二,欣赏中的“距离”

要对文学作品做出审美的理解,关键在于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中要能够保持一种与欣赏对象保持适度距离的审美观照的态度,通俗地说,也就是欣赏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是在欣赏文学作品,而不要把文学与现实相混淆,

与生活相等同换句话说,也就是要以一种“寻”美的、欣赏美的态度而决不是一种应对实际人生的态度去对待文学。与欣赏对象距离太近,我们难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

文学欣赏中要取一种审美的态度,要与欣赏对象保持适度的距离,既很关键,同时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作家用语言建构的文学世界,其实也就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现实世界的艺术化的反映,而要真正理解这种艺术化的反映,本身还要求我们能够调动我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人生经验去“印证”它。这使得我们常常很难保持一种超然的、纯审美的态度去面对它。我们不能靠它太近。靠它太近,容易取一种看待现实人生的眼光看待艺术,我们也就无法去欣赏艺术。同时,也不能离它太远。离得太远,又会与作家建构的艺术世界隔膜,我们也不可能对这个世界有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欣赏者有比较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既要能够顺利地“入乎其内”,进入到艺术的世界之中;又不为现实功利、实际人生所搅扰,能够“出乎其外”,在一种有距离的欣赏中获得充分的审美愉悦。

1. 2 . 释义与“辩味”

第一,文学欣赏中的释义

指对语词、文句的意思的理解和确认,即“通晓文字”,并在通晓文字的基础上去领会语词、文句的特殊意蕴,包括暗示义、引申义、隐喻义等。文学阅读过程中的释义既是一个通晓文字,消除语言障碍的过程,更是一个充分调用我们已有的欣赏经验和知识储备,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通过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段的运用等等,来重新确定词句意义的过程。完成文学阅读过程中的释义,既要借助语境的理解去细心揣摩、领会特殊语境下语词特殊含义,还要能够综合运用我们已有的包括语言、文学、文史等等在内的各种知识,调用我们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去加以参证。

第二,文学欣赏中的辩味

这里所说的“辩味”,则是指对文本借助语言传达出来的特殊意味、韵致、情趣、情味以及作者用心的感知与体认。这是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文学欣赏中释义基础上的辨味,关键在于要不离文字又不拘泥于文字。换句话说,文学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语言理解的层面,更不能在词句的理解上钻牛角尖,而是能够暂时忽略(准确地说是超越)文字指示出来的那一层表面的意思,进入到由文本语言呈现的那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之中去“会心”、“会意”,去细心体味一种情味韵致。

1. 3. “我情注物”与“物移我情”

第一,“我情注物”与“我移我情”

里所谓“我情注物”与“物移我情”,首先是对文学创作中“物”(即感发作者并被作者加以叙写借以传达情感的外物)、“我”(即创作者)之间关系的一种概括。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者感知外物,将自己的情感投注到外物之上,“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我情注物”。同

时,创作者的情感也会因外物的刺激而生发、移易,特定的景、物、人、事与创作者的情感相应合,会将创作者引入更强烈、更深刻的情感体验过程,所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移我情”。从本质上看,文学欣赏的心理运动规律与文学创作的心理运动规律是一致的。文学欣赏由欣赏对象(文学作品)和欣赏主体(阅读者)之间的阅读关系构成。欣赏对象最终会被如何认知,取决于读者的以情感应。文学欣赏的过程既是一个语言阅读过程,更是一个情感移入、情感体验的过程。首先要求读者能够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艺术符号,同时也要求读者要能够“动情”,一方面要能被“打动”,即要让自己的情感能够被作品借助人、事、景、物的描绘所传达的情感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欣赏者更要能够“自动”,即要能主动地将自己的情感投注到自己面对的艺术世界之中,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移情于物,感同身受地细致体味作品情感。正如朱自清所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广度、深度,也可以增加高度。欣赏的对象或古或今,或中或外,影响行动或深或浅,但是那影响总是间接的;直接的影响是在情感上。”

第二,文学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

从心理学上说,联想是指从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能力;想象则是一种再造或创造现实表象和形象的心理能力。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者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的发挥,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艺术符号,即借助联想和想象,完成文学形象“还愿”、重建乃至再造。现代学者、作家夏丏尊、叶圣陶这样谈道:“文章是无形的东西,只是白纸上的黑字,所以会感到悲欢,觉得人物如画者,全是想象的结果。”“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

1. 4. 修辞中的通感与接受中的联觉

第一,修辞中的通感

通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联觉(synaesthesia)”或“通觉”、“移觉”,是一种由不同感觉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指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而发生感觉的“挪移”,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艺术通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被诗人、作家经常使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艺术思维高度发挥,由于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必然会突破单一的感觉经验,而表现为各种感觉建立起相应联系并达到沟通,各种感觉、表象交叠、转化、渗透、互通,会很容易地形成一种“感觉挪移”,以至于“鼻有尝音之察,耳有嗅息之神”。因此,在文学的世界里,声音能够产生气味,如“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声随风结,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也会有颜色、形状、味道,如“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如“折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贾岛《病蝉》。与此相应,本来没有声音的对象,在诗人的眼里心中,也会发出声音,如“三月萤火闹,万里天河横”(陈与义:《舟抵华容县夜赋》),如“天河夜转漂回屋,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第二,艺术通感和比喻

在理解作为文学修辞的通感时,要注意将通感与类似的比喻区别开来。通感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感觉经验的相互挪移、沟通,因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比喻,虽然它有时也可能与比喻类似。如“促织声尖尖似针”,诗句中甚至用了“似”这样的喻词,但因“尖似针”是紧承前面的“听声类形”的“声尖”,强调的是由听觉转化为触觉之后的“尖”的状态,重点仍在“声尖”,因而不是一种简单的比喻,而是通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摹写琵琶大、小弦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用雨声、私语声、珠玉落盘声、鸟声等状琵琶声,是典型的“以彼物比此物”,这里突出的只是一种听觉与听觉的联系,因而只是比喻。

第三,欣赏中的联觉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艺术的欣赏都需要我们有相应的艺术感受能力,相对不同的艺术作品而言,欣赏者需要的感受能力也有相应的不同。如对绘画和音乐的的欣赏,由于绘画艺术本身以其空间造型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因此要求欣赏者具备相应的对于色彩、线条、敏锐地感觉。由于音乐直接作用与欣赏者的听觉,因此也要求欣赏者具备对于音响、旋律、节奏等的敏感。从常理上看,我们似乎是不能用视觉来“看”音乐或用听觉来“听”绘画的。但是,我们的欣赏实践证明,即使在绘画、音乐的欣赏中,我们往往也需要调动我们的各种感觉,形成各种感觉的相互沟通,从而更好地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论语·述而》说“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说的是韶乐之美使人感到唇齿流香,回味悠长。这是孔子听音乐时的感觉。唐人李頎《听董丈弹胡笳》:“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胡笳弹奏出的乐曲让人似乎看到百鸟在空山之中的翔集聚散,让人感到万里晴空浮云的来去。这是诗人听音乐时的感觉。宋代画家李公麟所绘《阳关图》,刻画“惜别悲歌情状,维妙维肖”,因此题诗者众。黄庭坚《题阳关图》云:“断肠声里无形影,画出无声亦断肠。”古人送别时往往咏唱《阳关三叠》之类的送别曲,这《阳关三叠》自然是有声无形的,李公麟《阳关图》当然也不可能画出咏唱送别曲的音响和旋律,自是“无形”。但诗人赏画,却从画上听出了“断肠声”,送别时深情吟唱出的断肠声虽“无形”却有“影”,因而“无声亦断肠”。诗人这里“纪录”的赏画的感受也让我们看到诗人赏画时视觉与听觉的沟通。

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与意象性(或“心象性”),更需要欣赏者有效地沟通各种感觉去感知文学形象。文学欣赏中,欣赏者也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使自己的各种感觉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描声绘形的妙处。对于那些借助艺术通感所作的形象描绘的欣赏,尤其如此。

1. 5. 艺术的高下与趣味的雅俗

第一,艺术的雅俗之分

对文学作雅、俗的区分,自古有之。如中国传统文学观念很长时间都是将诗、文视为文学大雅之作,而将小说、戏曲视为“丛残小语”、“小道末技”而排除在文学大雅之堂之外。宋明以后,随着小说、戏曲的成熟、兴盛,特别是社会的变迁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学观念的变化,一些具有很强的反传统意识的思想家、文论家开始为小说、戏曲争取地位,小说、戏曲也才在文学园地

里有了一席之地。不过,尽管如此,它们也仍被视为“俗”文学,以与诗、文的“雅”相区别。直到今天,在人们的观念中,似乎仍然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文学作雅、俗的区分,而且,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们往往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对我们视之为“俗”的那一类作品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屑。

应该知道,我们常常并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从具体作品传达的审美情趣出发来对它们作雅、俗的区分的。我们用来指称所谓俗文学的“俗”,一方面是因为这类文学作品能为大众读者广泛接受,易于流行的通俗。另一方面,从文学史上看,如话本、戏文、曲词、歌谣一类之所以被目之为俗,也是因为这类文学作品最早主要是出自于坊间里巷的民间创作。来自民间,反映世俗生活,表现世俗情感,自然也可称之为“俗”了。

文学审美情趣的美雅或者低俗,与作品本身是否通俗的、流行的,是出自文人之手还是来自坊间里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并不是只要属于我们这里所说的雅文学范围的作品,其艺术质量就一定高,而只要是属于俗文学范围的作品,其艺术质量就一定不高。事实上,出自坊间里巷的戏文、歌谣往往也能让我们读出醇厚感人的文学雅趣,所谓大俗成就大雅。

第二,欣赏者的艺术趣味

我们能否从文学作品中读出美雅之趣,实际上与我们自身的趣味有着深刻的联系。

欣赏者的艺术趣味,是指欣赏者审美选择的趋向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从艺术鉴赏中获得艺术享受的能力。不同的欣赏者一定都有自己特别喜欢阅读的某一类文学作品,这其实是我们的欣赏趣味在起作用。一个人的欣赏趣味,既体现为其艺术感受的侧重点,也体现为他对某种艺术美的敏感和偏好。欣赏者艺术感受的侧重点和对艺术美的偏好,能帮助欣赏者更加直接、准确地发现对象的独特性和它在艺术上的美、疵。但艺术感受的侧重点或偏好并不是偏狭,欣赏者良好的艺术趣味,一方面体现为欣赏者对文本特殊韵味、独特风格的精细的辨识力和判断力,相应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为一种对不同艺术风格的广泛的艺术容受力。一个具有良好、正当的艺术趣味的读者,也必然能够广泛容纳各种艺术风格,对不同特点不同韵味的艺术作品都能兼采博收,并从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第三,欣赏中的“恶趣”

欣赏的恶趣,是指不从艺术美的欣赏出发去阅读文学作品,而是从某种实用功利的心理需要去阅读文学作品,甚至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求某种心理刺激的粗俗低下的趣味。一个趣味低俗的人,是绝无可能从文学阅读中去发现美从而欣赏美的。一部《红楼梦》,道学家从中看到的是淫、革命家从中可以看见排满,才子从中体会到缠绵,流言家看到的却是宫闱秘事(鲁迅语)。一部《西厢记》从问世起就被有些人看作淫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怪罪作品,而只能从阅读者自身的趣味上去找原因。如金圣叹所说,“《西厢记》断断不是淫书,断断是妙文”,只是“文者见之谓之文,淫者见之谓之淫”而已。因此,防止文学欣赏中的恶趣,应该为欣赏者特别注意。

第四,良好艺术趣味的培养

欣赏者高雅纯正的艺术趣味是在长期的、大量的艺术欣赏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欣赏者会养成怎样的艺术趣味,其艺术趣味的雅俗,与社会提供给欣赏者

的欣赏对象以及欣赏者接受什么样的欣赏对象密切相关。如马克思指出的,“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在给我们提供艺术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在对我们的鉴赏力进行训练和提升,这本身就是培养我们的艺术趣味的过程。因此,大量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是培养我们健康、正当的艺术趣味,并使我们的艺术趣味不断得到提升的必经的途径。

2.诗文的阅读与鉴赏

概说:诗文的分野及文体的演变

第一,古代文论中关于诗、文的区分

从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看,最早人们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样式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区分。我国先秦时期,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并不十分明确,整个文化学术都包含在文学之内。直到汉代,虽然具体到不同的文体也有具体的称谓,如“书”、“传”、“诗”、“赋”等等,但仍然没有文学体裁类别上的严格区分,无论诗、文,只要是讲究辞采情思也即具有一定文学性的文本,都统称为“文”或“文章”。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学创作的日益繁荣,人们对文学的性质和形式特征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这表现在文学的独立地位渐渐地被确立起来,与此同时,诗和文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也被明确区别开来。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梁元帝萧绎的《金搂子·立言》也谈到:“古人之学者有二,今人之学者有四。夫子门徒,转相师受,通圣人之经者,谓之儒。屈原、宋玉、枚乘、长卿之途,止于词赋,则谓之文。今之儒,博穷子史,但能识其事,不能通其理者,谓之学。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汎谓之笔。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者,谓之文。”这两则材料中所说的“文”、“笔”应该都是指文学作品。从刘勰所说的“别目两名,自近代耳”看,将文学作品区分为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应该是汉以后出现的,萧绎论“文”强调“吟咏风谣,流连哀思”,而且要“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无疑说的是诗赋一类。而他认为“笔”虽然“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但“神其巧惠,笔端而已”,即这样的文章能够显示作者的智慧,而且注重语言技巧,这样的“笔”显然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散文很相近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诗、文所作的区分,只是表明那时人对文学的认识的深化。事实上,从先秦到两汉到魏晋南北朝以至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诗、文的创作都遵循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标志性的文体样式,诗歌创作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到魏晋时期的文人诗作再到后来的唐诗、宋词的空前繁荣,构筑起一座座诗的高峰;而散文创作则以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为源头,到后来的赋体散文、笔记丛谈、志林杂感,也汇聚成一条源远流长的散文的长河。

第二,诗的文体特征

1.诗的外形式

诗歌的外形式,是指它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可直接感知的语言组合形式。指诗要求分行排列、句式整齐、合辙押韵、节奏分明、合于音律的特点。现代自由体诗虽然音韵上的要求已经不那么严格,但整体上看,诗在语音组合上讲究音律节奏、抑扬顿挫仍然不能被彻底抛弃。在所有文学样式中,诗首先是以其独特的外形式将自己与其他的文学作品样式区别开来的。可以说,诗就是一种能够给读者某种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文本样式

2.诗的内形式

指与诗的外形式相融合的,使诗情、诗意、诗味得以感性显现的表情形态。具体说来,即诗的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等。诗的内在特质,决定了诗的内形式的特有形态。诗要传达的诗情、诗意、诗味,来自于诗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独特体验,是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发现。而这些内容也往往是独特的、微妙的,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或言不可尽的。一般来说,诗要唤起读者相应的情感体验,更需要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诗人要完成了一种对于不可表达的表达,必然要选择自己独特的表情形态,这也就形成了诗由意象、意境、象征、隐喻等构成的内形式。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使内心情感与足以唤起诗人这份情感的外物交互融汇,最终将幽玄飘渺的诗情化为心物交融、情景相生的意象、意境,或者熔铸为具有强烈暗示性的象征性、隐喻性形象,使诗情得以感性显现。

第三,散文的文体特征

1.关于散文的“散”

散文的“散”,是指散文的“自由”。从可直接感受的层面上看,散文的“散”,主要体现为它选材的无所拘限和它表现形式上的没有定规。从取材来看,散文几乎没有题材的限制,大到社会宇宙、日月星辰,小到沙石草木、花鸟虫鱼;山川地理、历史人文,吃穿坐卧,大事小情,凡是人类生活涉及到的或可能涉及到的物、事,都可以成为散文家叙写的对象。从表现手法上看,散文结构灵活,完全没有如诗歌、戏剧文学作品那样的格式上、结构上的限制;从文本样式上看,散文的体裁样式不拘一格,极其多样,小品、随笔、速写、特写、笔记、杂感、游记、访谈等,因文而异,林林总总,举不胜举;从语言传达上看,散文语言自然,不受拘约,或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或情思悠长,含蓄隽永;或放言论道,无所顾忌。有如天马行空,亦如随意“散步”,显出一种无“法”无规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由与洒脱。

从深层看,散文的“散”(自由)更是散文作家心灵自由的一种外化。散文体现在形式上的自由灵活的“散”,实际上正是来自于作家特立独行、任情适性的放言无羁。假若作家没有一颗自由的心灵,说起话来左顾右盼,多有顾忌,一定不会有所谓选材的不受拘约和行文的自由洒脱。

2.关于散文的本色

散文的“本色”是指散文是一种最见性情也最接近于自然的文体。散文贵在要有“我”,特别强调作家心灵的真实袒露。作者毫无遮拦地向读者展开他的心灵的门户让读者走入,去听取他发抒对社会、人生、自然等等的见解,去分享他的欢乐,去感受他的苦闷,去和他一道思索。这使得散文成为一种最见性情的文本样式。在借散文与读者坦诚交谈的过程中,作者实际上也把他的性情展露给了读者,读者可以从散文中见出作者的个性、趣味、爱好,看到他的

谈吐、风度乃至他的学识、修养。散文最接近于自然,则是指散文表达上的本色自然。散文要与读者坦诚交心,表达上也就不假雕饰无所依凭全凭本色了。与其它文本类型比较,散文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它在表达上全凭作者实力的本色。诗人可以任由情感的牵引在想象的世界遨游,小说家需要借助想象的虚构来完成故事的讲述,散文家则不能这样。散文家一方面必须坦然地面对读者,与读者保持对话的关系,另一方面,他也没有虚构的自由,只能在常识的世界里按一般语言规则去说话。也正因为如此,散文也才真正成为一种最见性情的文学样式。

2. 1. 诗语与诗味

第一,关于诗歌语言的“人工化”

诗歌语言的人工化,是指诗歌对语言常规的偏离和对日常语言习惯的有组织的“破坏”,从而造就出一种高度陌生化的语言——语义的乖谬悖理、语序的颠倒、语词的错位以及跳跃和省略等等。对语言规则和习惯的有意违背和偏离,最大限度地造就了诗歌语言的形式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功能,使它不仅能够“达意”,而且更能“传情”。正是“人工化”地运用语言的方式,造就了诗的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第二,诗歌语言人工化的具体表现

语序的颠倒,即对常规句法规则的违背。诗中对正常语序的颠倒,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规则可循。著名的例子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当代著名学者叶嘉莹对这两句大大违背一般语序的诗曾有非常精到的点评。叶嘉莹认为,因为诗的主旨并不在写鹦鹉啄稻与凤凰栖梧这两件事,而是为了突出风物——香稻、碧梧之美,所以点到正常语序并用“啄余鹦鹉粒”、“栖老凤凰枝”来做形容短语,以状香稻之丰,碧梧之美。英国诗人奥登说:“一个平庸诗人与伟大诗人不同的是,前者只能唤起我们对许多事物既有的感觉,后者能使我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体验过的感觉。”语序的颠倒使就具有这样一种让熟悉的经验变得陌生而唤起读者感觉的功能。

语词的错位。主要指按一般语法规则要求而言的词性及其用法的违背,如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名词用作形容词和名词用作动词等等。对词性和词序超出常规的使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更为多见,这与古汉语中的一词多性、一词多用的特点有关,如著名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整句诗所选择的意象并不十分特别:“春风”、“江南”、“岸”显然是表达春意非常平凡的意象,然而,通过一个“绿”字的活用,这些平常意象的组合一下子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绿”本来是形容词,在此被活用成动词,原来作为色彩铺在画面上的这一颜色变而为涂抹,泼洒绿色的动作,春风也从无言的存在变得似乎有情有觉。如和风般拂过江岸,轻轻为他们刷上鲜活灵动的绿意,一个词的活用,带来的是整个画面由静止而灵动,而栩栩如生的变化,实在妙味无穷。现代诗如台湾诗人洛夫的《今日小雪》:“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这里“荷”和“蝉”的活用使夏、秋的流逝不仅仅成为一种交代,且更以鲜明的意象深深映刻在读者的脑海中,与下文中冬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合常规的语义组合。通过不合常规的语义廉洁,形成奇崛的意象。钱钟书先生曾高度称赞过龚自珍的两句诗:“叱起海红簾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他指出,以“潮”喻“花影”,前人作中多有此例;以“怒”来形容“潮”,也并非定庵所创,而属“陈言”,但这里用一“怒”字,遂精彩百倍。说花影能“怒”,颇令人费解,而“怒于潮”使“潮”周旋于“怒”与“影”之间,则可以解通,但比直接说明潮之怒当然新颖得多。

语言的佯谬,即诗的陈述乖谬悖理,不合常情。诗语的佯谬可以表现语义的组合或意象的组合上,也可以贯穿始终,成为诗的整个基调。比如“月满中秋,菊满重阳”,月亮有满有缺,菊花又有什么“满”、“缺”可言?而若说是“满重阳”,就更不合情理了:菊花铺满整个重阳?但正是这一不尽符合情理的“满”将菊花的气息、氛围铺满了整句诗,让人充沛地体验和领悟到这秋之深沉的意境。

2. 2. 声音与意味

第一,“意思”与“意味”

美国学者赫斯曾对文学文本的意义作过“意思”与“意味”的区分。“意思”即作者写进文本并要借助文本加以传达的原意。“意味”则是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所“认定”的文本意义。赫斯对文本这里所作的区分启发我们,与非文学文本的阅读不同,文学文本的阅读和鉴赏,绝不仅仅只是从语义的理解到文本“意思”的把捉这么简单。文学欣赏中,从文学语言决不能仅仅只是获得一种语义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言的的理解和玩味,去感受、体悟到某种特殊的意味或韵致。

第二,声音与意味

指通过特殊的语音组合,形成丰富多变、和谐凑泊的声音形式,来营造某种情绪氛围或情调,暗示性的传达某种特殊情味韵致。在不同的文学文本类型中,诗最讲究语音组合通过语音组合来传达特殊情味。由于语音的长短、疾徐、高低、轻重与人的情感、情绪的运动节奏和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物理层面的声音、节奏的选择、组合等音律技巧的运用,也就能够通过“调质”形成一种特殊意味的“暗示”,并唤起某种相应的情绪体验。通过选择富于暗示性或象征性的调质,往往能营造出独特的情绪氛围,引导读者去体味文本特殊的情调。

第三,通过语音组合传达情味的方式

其一,通过语音与语义的配合营构能够引发丰富联想、想象的意象,将读者引导到特定意境之中。其二,通过语音的重复往回,造就循环往复缠绵不尽一唱三叹的韵味。

2. 3. 悖论与反讽

第一,悖论

是指一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或荒谬的,但结果证明是有意义的陈述。它首先是一种诗的或文学的表现方法或修辞方法。而现代诗歌理论中,这一文学修辞方法被看成诗的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了情感传达的需要,诗歌语言通过肯定、承认矛盾的、彼此对立之物的共在,以显示情感或人对世界的真实感悟。从哲学的层面看,世界本就是矛盾的,从“有”于“无”的虚空中脱颖而出的那一刻起,它就以与“无”的对立确立着自身的真实,并在和“无”的不断对

抗中促进宇宙和世界不断否定自我,推陈出新,从而不断发展演进。对这一命题的思考无疑为悖论被看作诗歌语言的本质属性提供了

第二,反讽

反讽主要体现为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之间的矛盾。反讽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修辞特征,即所言非所指。而从诗学角度看,则正如瑞恰兹所说,反讽来自于“对立物的均衡”,即通常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诗中结合为一种平衡状态。而相互冲突的对立物在诗中之所以能够获得均衡,则是因为语境的作用。所以,布鲁克斯指出,反讽应该被称之为“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歪曲”。

第三,反讽的类型

反讽可以分为语义反讽、结构性或主题性反讽两种基本类型。

语义反讽的戏剧性效果总是非常明显的。通过表层语义与深层语义的矛盾的结合形成反讽。如莎士比亚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台词:“是的,伤口没有一扇门那么大,也没有一口井那么深。”字面佯装不在乎地对伤口不打不深的肯定与深层语义对伤口严重性的强调构成矛盾。语义反讽常常能凸显出一种戏剧性效果。

结构性或主题性反讽是指文本在整体结构或意象上形成一种相互否定的矛盾的构合。这一类反讽,在便利地传达出诗人极其复杂、矛盾的人生体验的同时,会使文本更具有一种令人着迷的深度。

2. 4. 隐喻与象征

第一,隐喻

文学理论中使用隐喻这一术语,一般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对文学反映现实的特征的一个描述性属于,如我们确认文学对现实的反映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是指文学描写的现实图景并不能与现实等同,而是经由作家主体的能动关照之后的艺术化的再现于表现的统一。其二则是指一种重要的文学修辞手段或表情形态,是一种文学意象构成方法。这一层面上所说的隐喻,与修辞学中所说的隐喻类似,指直接将本体和喻体组合在一起,构成文学意象。与一般修辞学所说隐喻不同,诗(或文学)中的隐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不是说明性的,即不仅仅是要依靠喻体来说明本体的某种性质,而是本体和喻体相互连接构成一项整体,本体和喻体都成为意象的组成部分。因此,对诗中隐喻性意象的理解,也要在本体和喻体的连接中来完成。

第二,诗中隐喻的特征

诗中隐喻(也包括通常的比喻)构成的突出的修辞特征,在于喻体和喻旨间的不确定性。构成隐喻(或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间要求“远距”、“异质”形成“暴力连接”,即将完全不在同一个经验领域中的对象强行组合在一起的特点,从而形成更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的独特而清新的意象。隐喻中喻体和喻旨之间的关系超出简单的类比和替代,形成相互融合,因而也使诗歌语言及意象组合更充满张力,隐喻性意象成为负载多重意义复合体,大大扩展了诗的表意、表情空间。

第三,象征

作为一种表情形态或诗法的象征,是指不直接摹写诗人自己心中体验到的

某种情绪、情感,而是通过对那些与诗人自我内心体验相应合的外物(或景物)的描摹,使客观物象成为一个传达内心情感体验的符号,形成一种托物言志的传达。从形态上看,象征很有些类似中国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托物寄兴”、“依微拟义”。

第四,象征的类型

象征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普遍的象征和特定的象征。所谓普遍的象征,是指那些象征意义在一个文化背景中已经确定,象征物与它的象征对象之间已经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关系的象征,如绿色象征生命和生机,黑夜象征恐怖和死亡,英诗中的玫瑰象征爱情,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等。由于这些象征已经在一个文化史中被固定下来,因而在进入文学文本之后一般也不受上下文控制,即不会因为语境的作用而发生象征意义的改变,所谓特定的象征,又称“个人象征”,指诗人为表达自己特定思想情感创造的独特的象征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联想的产物。这一类象征意象的象征意蕴往往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因此,需要借助诗人的经历、思想、乃至时代背景等更大的意义系统来加以解读。值得注意的是,特定象征也有可能在一个文化史中被固定下来而成为普遍的象征。

第五,隐喻和象征的区别

隐喻和象征在表现形态上常常彼此渗透,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这两者其实是很难区分的。不过,仔细辨析,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们之间的明显区别。从表达方式上看,隐喻的本体、喻体都是具体的,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隐喻性意象的组成部分。而象征意象则是通过象征物的直接描摹,由象征物的描摹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形象或形象体系,来意指被象征的对象(某种思想感情或抽象意义)。因此,象征意象与被象征的对象之间是一种暗示性的,而非比喻性的关系。而从存在形式上看,隐喻是独特的,唯一的,而象征是固定的,程式化的;隐喻充满个人的智慧与机巧,而象征则可能会成为集体语言的共识。

2.5. 对称与对比

第一,对称

诗歌语言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诗歌在句、段之间按一定规律在语音、句式、句法等层面的对称性的的组合,形成诗歌和谐规整节奏的律动。大体说来,诗的对称更多地表现在意义的排偶和声音的对仗上。由于汉语大体单词单字单音的特点,汉语更便于对称的展开,因此通过对偶和对仗形成对称成为汉语诗的重要特色。如强调对偶及平仄对仗的律诗,就将诗句的对称美发挥到极致。

第二,对比

诗中的对比是指较大反差的语义或意象的组合。与对称力求通过句式的“同”以见出语言整齐和谐之美不同,对比重在凸现意义的反差,增加诗句之间语义表达的张力。

诗中的对比主要体现在时空关系的处理上。如李白的《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立犹在,只是朱颜改”,同一空间在今昔的变化构成的对比让我们能真切感受到诗人面对今昔变化而生

的无限感慨。

2.6. 跳跃与省略

第一,跳跃和省略

所谓跳跃和省略,是指诗在诗句的组合中省略一些起交代作用的过渡性、转折性的陈述(这些陈述在其它类型的文本中常常是必不可少的),省略掉一些关联词、转折语(在其他类型的文本以及日常语言交流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结构和语言组合中留下大量“空缺”,形成一种“突兀”的语言组合。跳跃与省略是诗歌结构和语言组合上的突出特征。诗歌结构和语言组合上的省略与跳跃,与诗歌本身的情感传达方式有关。诗依据情感逻辑和想象的运动来组织语言。它所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一个一个情感聚焦点的呈示,有效地唤起读者相应的情感反应,而不是如何生动具体地告诉读者一个情感事件。因此,诗歌结构的安排和诗句的组合上的省略与跳跃也成了一种必然。

第二,跳跃和省略与诗歌的阅读

诗的省略和跳跃表面看却是打破了语言表达必须讲求逻辑有序的要求,但这种省略和跳跃中并不是一种全然无序的胡乱拼接,诗歌语言组合对情感逻辑的遵循,也让我们能够对诗做一种相对“有序”的阅读。读者能够依据文本已经言说的部分的提示,借助自己的想象去补充、“修复”文本缺省之处。这既是确定文本意义过程,同时也成为一个获得更加充分的欣赏的愉快的过程。

从深层次看,诗中的跳跃和省略造成的传达效果的实现,最终依赖于读者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参与。诗中的跳跃和省略留下的“空白”,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联想和想象的参与。诗中的跳跃和省略使意象之间的组合关系不再是明朗的确定的和唯一的,因而也为读者留下了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从而将读者带入诗歌意象的创造性阅读过程。因此,诗歌欣赏中要求我们关注的其实不仅仅是已经言说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不曾说出的部分。已经言说的部分一定程度上只是将我们带向不曾言说的部分,去深入体味诗的意象背后的深刻意味的路标。

2.7. 可听的曲与可读的词

第一,通俗歌词的与经典文本的互文性

指或巧妙借用广为人知的经典文学文本,如《涛声依旧》与唐人张继《夜泊枫桥》的情致形成的互文性;或在词曲中自觉融入传统艺术如戏曲的元素,如大陆歌手刁寒的《花好月圆》、屠洪刚的《霸王别姬》。由于对经典文本的借用和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入,这类歌词(曲)很容易让我们将通俗歌词的阅读感受与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经验相联通,或由于同一文化情境中与传统艺术的互文而与集体文化记忆的连通。无论是对经典文学文本的借用,还是与集体文化记忆的连通,通俗歌词(曲)完成的其实都是现代人的现代表达。这些歌曲大多融进某种程度的怀旧情绪,似乎有一种对于时光不再的美好记忆的略带感伤的拒绝和回味。但在表面的怀旧之下,其实是现代人对自我生存的一种现代体验。从这个角度看,现代通俗歌曲好似时代变迁和社会文化心理变迁的晴雨表,从通俗歌词的阅读中能让我们触摸到社会发展和文化心理变迁的律动。

第二,植根民间及日常经验的个人表达

指通俗歌曲(词)突出的民间色彩,植根民间也更关注个体表达,具体表现为口语化、个人化。通俗歌曲既不以实现传统的音乐“乐教”功能为己任,也不具有古典音乐发烧友捍卫古典大师神圣权威的宗教情怀,而是作为音乐与语言在口语中自然结合的产物,更多的来自民间口语,具有民间口语的随意性和原生自然态。它们其实都并不一定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相背离,歌词传达的内在欲求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积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价值检定方式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价值标准是从社会要求抽象出来的客观标准,具有突出的共享性。而这些通俗歌曲则是通过与这种共享的价值标准的疏离而形成一种个人化的价值诉求。从这种个人化的价值诉求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第三,通俗歌词的欣赏

通俗歌曲或者通俗歌词的欣赏具有突出的个人性。通俗歌曲虽然流行于大众,但大众对通俗歌曲的欣赏却不具有统一性,同一首歌曲,有人极其欣赏而有人不欣赏甚至厌恶。同时,通俗歌词虽然大多具有诗的形式,但内在特质上与诗仍然是有区别的。由于是用于演唱,歌词本来就必须通俗,而通俗歌曲的歌词则更接近口语。因此,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像“读”诗那样去“读”通俗歌词。“读”通俗歌词更需要我们透过歌者的吟咏去发现特定文化境遇中的某种诉求、情绪和特殊体验。

2. 8. 散文的“真”与“美”

第一,散文的“真”

散文的“真”主要体现为感情真、性情真、本色真。

感情真是散文最基本的特征。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心,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情,应该是散文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不故作奇语,不强言哲理,说故论今,有据可依,写己写人,务求可信。真情真意,成为散文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的根本原因。

性情真是指散文在与读者坦诚交谈的过程中,作者实际上也把他的性情展露给了读者,读者可以从散文中见出作者的个性、趣味、爱好,看到他的谈吐、风度乃至他的学识、修养。一吉他对世事人生的真切而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和由这体验和感悟而来的对世事人生的真理性发现,由此我们还能见出他对于社会、人生认识的深刻程度,看出他思想境界的高低。读者可以从散文中真切洞见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色真是指散文表达上不假雕饰无所依凭全凭本色的“真”。散文写作大体是一种“本色写作”。散文没有小说和诗歌可以凭借的那些技巧,既要“实话实说”。也只能遵循一般语言规则去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使散文成为一种不事雕琢、随缘任运、本色自然的的问题。

第二,散文的“美”

情韵美。通俗一点说,是指散文的美雅之“趣”。这里的“趣”,也就是无论写景、叙事、咏物、论理,都要见出丰厚的情味韵致,要有由内情与万物相生、心声与天籁交融而成的耐人玩味的生气与灵机。散文写景叙事、论理状物,一定是“趣”贯其中的。具体说来,散文的写景见情趣,叙事有事趣,状物现物趣,即使于文中论理,论理之中也要充满理趣。

文辞美。散文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朴素、自然、流畅、干净,

同时,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灌注,写意的磨练,又是极见功夫的文字。散文绘景而见情,状物而“得意”,叙事成趣,写人出神,全不见刻意斧凿的痕迹,却能朴而不拙,素而见美,灵动跳脱而芬芳馥郁,读来往往让人美不胜收。

2. 9. 散文的情趣与理趣

第一,散文抒情与诗的抒情的区别

1.情感表达方式不同。一般来说,诗更倾向于一种想象世界中的“独白”式的抒情,是人更关注以想象为依托通过独创性的抒情意象或直接呈现自己的情感。因此,诗的情感传达通常表现为一种抒发。而散文常常会以一个特定的具体时空为依托,将感情融入具体的写景叙事中加以传达,而且总是与作者对自己独到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抒写相依傍。因此,散文的情感传达通常表现为一种叙写。

2.情感形式不同。由于诗更倾向于“独白”式的抒情,因而诗的抒情具有更强的主观色彩。而由于散文的情感表达总是与作者对自己独到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抒写相依傍,这使散文所写之情更显得情理相依,也更能见出其情感背后理性和思想的支撑。

第二,散文的理趣

散文的理趣是指散文的或借助具体感性的对象的描述、或运用充满文学机趣的语言即事论理而不失情韵的特征。与一般说理文的说理相比,主要表现在,其一,散文所说之理常常是“悟”而得之而非“思”而得之,即其理直接来自于作家对生活的感悟。其二,散文的说理不是一句逻辑的推理和论证,而是借助对生活感悟过程的描述,达理含情地讲述出来。因此,散文的说理更表现为情理相依且情理互渗,情与理往往是分而不隔、相互生发而成趣。

2. 10. 散文的“小”与“大”

第一,散文的“小”

这里的“小”,大致有两层意思:一是形制小。散文的篇幅一般都很短小,多则不过千余言或数千言,少的甚至只有几十言。正因为形制的小,散文常常被人称为“小品文”。二是题材小。花鸟虫鱼、山石草木,作家生活境遇中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往往成为散文叙写的对象,即景见情,随事兴感,使散文在取材上的突出特点。

第二,散文的“大”

指散文运用小形制小题材表现深刻的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大主题,即主题的深刻性。优秀的散文往往“小题大做”,将自己经由全部的生活体验和长期细密的思考获得的感悟,融汇于对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的吟唱抒写之中,将有限与无限相沟通,将具体而微与抽象深刻相连接,从极小中见出极大。这使得散文的“小”话题背后,往往关涉着社会、时代乃至宇宙人生的“大”题目,在一人一事、一景一物的感兴中,往往蕴涵着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见解。

2. 11. 散文的格调与气势

第一,散文的格调

所谓散文的格调,是指由作家的人格在散文中的真实袒露而形成的相应的作品的风格和品质。简单地说,也就是作家的个性、人品、趣味、才情等在散文中的艺术体现。散文重视格调美,就是因为散文是最无法作“伪”作“假”,因而也最显作家功力的一种文体。也是让读者真正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而对散文格调的把握,也就是要能够“通过那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人性”的因素??如文本独特的选材和叙写角度、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基调等等??的细致观察,去领略文本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第二,散文的气势

从我们可直接感知的层面看,散文的气势指的是散文行文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气与体势,而从内在成因看,则是作家的精神状态在文中的表现。作家潜在的精神状态,不易觉察,但必然会影响到行文也即语言表现上的格律、声调、抑扬、节奏、语言特色等等。作家的精神气质及精神状态发而为文气和体势,构成了我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散文的气势。

散文的气势往往直接表现在散文由句法结构、词汇选择和搭配、语句甚至特殊的语音组合的层面。

第三,人品与文品

文品,也即作品的格调、境界;人品,指作家的精神气质和人格修养。对散文格调和气势的把握,涉及到文品与人品的关系问题。格调与作者的精神个性是相合的。中国古代即有“文如其人”的说法。但是,人品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文品,具体到一些作家作品,我们甚至还有可能发现这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吻合,甚至完全不能吻合的现象。客观地看,“言为心声”并不是一个完全适合一切文学作品的命题。这并不奇怪,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现象,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一个要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非常复杂的过程。只是我们在欣赏中,应该注意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用作家的人格分析代替对于作品格调的准确把握。

3.小说的阅读与鉴赏

概说:小说文体的形成及其演变

第一,小说最早的两种基本形式

民众闲暇之余相互讲说的民间故事,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就谈到:“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的。人在劳动时,既用歌吟以自娱,借它忘却劳苦了,则到休息时,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这种事情,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从现存的一些文献资料看,这种判断应该是一种很合理的推测。从心理上看,讲故事和听故事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还是在于故事能够满足人的好奇心,从而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唐以后的宋元话本,包括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武侠等,主要继承了讲故事的传统。讲究故事性,讲究情节的紧张曲折、奇诡跌宕,使这一类小说突出的特点。

文人创作的寓言,作为小说的源头之一,代表了小说创作的另一个方向,

即更注重借助小说传达内心体验。表面看,寓言也要讲故事,不过,古代寓言的作者多半是哲学家、思想家,寓言其实是他们传达自己的人生体验、感悟,论证自己的思想、观念的手段。因此,寓言不像通常讲故事那样注重故事的新奇曲折,婉转有趣,而是更注重故事的寓意。

第二,我国小说的成熟形式——唐传奇

我国小说之所以经由唐传奇而达于成熟,是因为唐代文人已经开始自觉地从文体特性上来重视和运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形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文体的自觉意识。一方面,与前代相比,唐代文人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小说与诗文的不同,这表现在唐传奇更加强了叙事性,使小说作为虚构性叙事文体的特点突显出来。另一方面,与民间故事和说唱文学处于娱乐消遣的目的的讲述故事相比,唐传奇有更具有一种寓意性、抒情性,因而也更具有一种诗的特质。唐传奇既重视语言技巧,也重视文笔情趣。宋人洪迈在他的《容斋随笔》中就谈到:“大率唐人多工诗,虽小说戏剧,鬼物假托,莫不婉转有思致,不必颛门名家而后可称也。”

第三,现代主义小说

与传统小说比较,进入20世纪以后出现的“现代主义小说”,一个突出的变化在于从人物客观生活的反映转入对于人物内心的深入揭示。这类小说更注重人物内心隐秘和潜意识的发掘。表现在叙事方法上,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感觉印象、情绪变化以及意识的流动为线索来结构作品,借助大量的心理独白的展示、多角度叙事以及象征手法、讽喻性滑稽模仿等手法的运用,来表现人物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小说人物形象模糊,情节淡化以及背景描写的主观化和作品结构的复杂化,大跨度的时空跳跃、颠倒和交错,使这类小说突出的外在表征。

3.1. 讲故事与读故事

第一,小说的叙事性

小说的叙事性是指小说必须将故事转化为叙述加以讲述。叙事性是小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小说是一种虚构性的叙事文体,小说要讲故事,这是现代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们的一个基本的共识。一些词典的编撰者在试图为小说下定义的时候,也大体都从这一角度着眼。如《节本牛津英语词典》就将小说定义为“一种虚构的散文体记叙文,具有相当长度,通过多少带点复杂性的情节,描绘能代表现代生活的典型的人物与事件”。《钱伯斯二十世纪词典》称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散文体记叙或故事,描述一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尤其着重表现所写男女人物生活经历中的感情危机”。《柯林斯词典》则认为小说是“一种叙述虚构人物的冒险奇遇或喜怒哀乐的虚构故事,借描写行为与思想来表现多种人生经验和人物”。(此处引文均转引自玛乔丽·博尔顿《英美小说剖析》第14页)这些定义强调的小说的叙事性符合小说基本面貌。

第二,故事的阅读

读小说是从“读”故事、从对故事本身作出解读开始的。从最一般的层面看,我们首先总要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什么人的关于什么的故事。一般的小说阅读者可能对故事本身更感兴趣,更多地希望从紧张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获得一种阅读的快感。我们不必过多地指责这种小说欣

赏习惯。小说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消遣功能。不过,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小说故事的欣赏。小说通过故事讲述完成的是对生活的发现,因此,小说欣赏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从小说人物之间关系、人物之间特定关系对人物行动的影响以及由人物行动导致的后果等等的观察,对故事的意义作出解读。读小说也应该读出一重对生活的发现。

3. 2. 故事与人物

第一,小说三要素

大多数小说总是由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构成。

人物即小说故事的主人公。小说故事主人公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人,也可以使其他的被赋予人物特征的对象如动物甚至植物等。在三要素中,人物是核心要素。

情节指小说家精心挑选并按照一定的时、空次序和因果关系精心组合起来的事件的发展过程。小说情节的发展由人物行动构成,由人物性格、人物的内心欲求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决定。人物性格是推动情节发展并决定其发展趋向的内在动因,小说借助情节展示出来的也就是人物性格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环境即人物活动于其中,环绕人物并促使人物行动的时、空背景。包括任务具体生活环境和围绕人物展开的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故事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小说构成的三个要素中,人物总是一个核心的因素,故事的讲述总是围绕人物展开,而小说讲述的总是特定人物的故事。而从小说的叙事目标来看,也就是要通过故事的讲述来展现和刻画人物,绝大多数的小说仍然是以人物的刻画为核心的。小说讲述的故事是否新奇跌宕而富于刺激性,并不是判断小说艺术优劣的依据。

3. 3. 从说话看出人物来

第一,讲述与展示

讲述是指由一个小说家创造的作为替身的叙述者将故事主观地讲出来,它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股市的呈现依赖于讲述者的叙述行为。

展示是指如戏剧演出一样,将故事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展示不依赖叙述者的叙述行为而成为一种故事的“自我呈现”。“纯粹的展示是直接引用人物的话语”。

第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指人物语言的话语特征带有人物“标记”,即其一,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别、年龄、教养、职业、社会地位、民族,甚至宗教信仰等,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其二,人物语言要能够符合或者能够显示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内心欲望等,即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3. 4. 故事讲述中的“闲笔”

第一,小说讲述中的“闲笔”

指叙事文学作品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或者是一段笔墨宕开的闲话,或者是一段随意点染的景致,或者是一段故事之外的情事的穿

插。属于主要情节线索之外的非情节因素。

第二,“闲笔”的主要艺术功能

它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叙述节奏,延伸叙述时间,丰富文学叙事的内容。特别是通过“闲笔”的穿插,还可以起到营造了小说的诗意氛围,增强了小说的语言情致的作用,从而使小说叙事更富有情趣。同时,“闲笔”的穿插还能扩展小说的叙事空间。“闲笔”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多的时候也表现为一种叙事行为。从语言行为来看,“闲笔”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并置,通过这种语言并置加强叙事的情趣,营造一种诗意。而作为一种叙事行为,叙事过程中“闲笔”的穿插,则使叙事空间获得一种延展性,由此也使叙事内容得以丰富。

3. 5.谁在讲故事和怎样讲故事

第一,叙述人(讲述者)

在小说阅读中,应该将叙述人与小说家区分开来。叙述人是小说家创造出来替他讲述故事的某个人,是叙事行为的承担者。叙述人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也可以是紧紧承担叙事行为的知情者。在有些文本中,小说家和讲述者的关系可能显得有些暧昧,例如我们从讲述者对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的态度可能觉察到讲述者与小说家是部分重合的,但无论如何,小说欣赏中将故事的讲述者和作者区分开来总是很必要的。

第二,叙事角度

讲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视角(立场)。根据讲述者与故事之间的关系,我们大体可以将小说的叙事角度去分为全知叙事、主观叙事、纯客观叙事三个大的类型。全知叙事中,讲述者与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没有任何关系,他只是一个知情者并有权将所有的事情不受任何限制地讲述出来。主观叙事中,讲述者通常是故事的参与者或阅历者,他只讲述他知道的事情,对不他不知道的事情不能讲述,因此,这是一种限制视角的叙事。纯客观叙事中讲述者只是一个似乎正在发生着的故事的观察者,讲述者置身事外,只是从外部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然后将故事的发展过程客观地“纪录”下来。因此,这种叙事讲述出来的内容只是那些可以直接观察的部分的展示,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则不能讲述。

第三,第三人意识中心叙事

小说家借住小说人物的视角进行的叙事。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但并不是一种全知叙事。叙述者把自己局限于故事里的某个人物的经历、思想和和情绪中,或把自己的视点局限于数量极为有限的人物身上,这本身就造成了叙事的限制性,因此这种叙事仍然是一种类似主观叙事角度的限制叙事。与全知视角的叙事和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的主观视角的叙事相比,“第三人称意识中心”叙事往往能够形成一种更加复杂的阅读效果。

第四,叙述语气

指小说家让叙述人使用的叙述口吻。叙述语气总是因讲述者的不同而不同。我们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研究。不过,如果忽略不同叙述语气的具体差别,我们也能从传统小说中发现一些叙述语气的基本类型。比如采用童话与民间故事中经常使用的匿名者叙述语气进行讲述,或者采用故事中某个知情人的口气来讲述,或作家“现身”直接充当讲述人的讲述等等。叙述语气的选择

往往成为小说家用来营造某种氛围,并形成对读者的某种暗示的重要手段。

3. 6. 原型与互文性

第一,原型

指一个在神话、传说、文学及其他艺术中循环出现或重复出现的单位,包括形象、描述细节、情节、人物等。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加拿大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弗莱分别对原型阐发了自己的观点,荣格强调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本能、经验的表现,是人的一种先天的能力。因而,原型成为了每个人与人类早期记忆、文学与神话传说、文明与史前、个体与群体的沟通媒介。弗莱则把神话和宗教仪式中的原型概念借用到文学中,从文学的原型出发,强调原型对于文学的建构价值。他认为,原型就是在神话层面反复出现的意象,它们把这部作品同其它作品联系起来,使我们的文学经验为一个整体,从中能够发现文学的结构就是神话的结构,而所有的文学都是整个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

文学中的原型因素在情节结构、形象和意象、细节描写等各个层面都有体现。

第二,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亦作“文本的间性”,指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互文性要说明的是,文学作品实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文性渗透在文本的各个方面,如语言、结构、情节、人物、体裁等各个层面。例如我们的语言,无论是说出来的还是写下来的,总是针对并包含对话者的语言的,换句话说,所有的语言都具有对话性。而与此相似,每一部文学作品也天生地针对和包含着其他文学作品,“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任何一个文本中,都可以多少辨认出其他话语和其他文本的不同程度的存在。

3. 7. 意识流小说和“元小说”

第一,意识流小说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提出的概念。詹姆斯认为,意识本身不是许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也不是一节一节拼接起来的。人的意识如河流,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这一术语被引入文学评论,通常包含三层意思: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小说流派;一种小说文体;表现人物心理和意识活动的一种技巧。意识流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技巧,而是人的真实的意识活动的全部,就是人的思想、感情、感觉……所以,人们也把意识流看作是题材和内容本身。当我们提到意识流的时候,它既是指一种文学表达技巧,同时也指文艺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即小说中具体描述的感性心理现象。意识流小说放弃陈旧的外部手法,如情节、服饰、家居等,直接深入到人物的意识中去,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人的意识流程,侧重于探索意识的隐秘之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精神性的存在。

意识流作家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暗示的艺术技巧,由里及表、由微观到宏观来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并在语言、文体和标点方面有很大创新。

文学欣赏导引 文学欣赏广播稿

文学欣赏导引文学欣赏广播稿 【--春节祝福语】 ----片花春天里的绵绵细雨,夏日里的干爽清风,秋季中的温暖阳光,冬季里的霓虹火烛,文学欣赏,一年四季为您守候。 欢迎收听今天的文学欣赏,我是播音。。。我是播音。。。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菩提。” 我想没有人会讨厌花的吧,如果一朵花只摆在花盆中,那么她只是一种植物而已,假使放在人的心中,那么他就拥有动人心魄的分量。花的世界蕴藉着无数或嘘唏,或灿烂,或嗟叹。本期的佳作有约为您带来的是《四月芳菲尽》,好书在线为您安意如的作品《陌上花缓缓归》,文学之旅为您讲述一朵开在唐朝的友谊之花。 ----片花:我们的声音很好听,我们的节目正流行。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文学欣赏之佳作有约------- 四月芳菲尽

此时的农大校园所有的花,大概都谢完了吧。曾经姹紫嫣红的色调,现在只能下铺天盖地的绿,充满生机的绿。 记得走过图书馆时,转角看到怒放的海棠,瞬间吸引我的目光,留住我匆匆脚步,为他驻足观赏。 四月的微风轻似梦,拨弄着薄如蝉翼的花瓣,那在风中婆娑摇曳的海棠,释放生命全部的力量,忘我而又唯我的绽放着,极尽灿烂之势,像阳光一般耀眼,是如此的浓烈,如此的张扬,仿佛全世界只剩下它自己。 不禁伤春悲秋的我会想,如此张扬的海棠,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结束他的花期呢,是否会在谢幕时甚是惨烈呢,会不会在某个夜里,在凄风苦雨中结束他的生命历程,上演一幕“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烂熟的苦情戏。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从西门通向图书馆的甬道上,街道上零星散落着粉红的花瓣,愈是靠近图书馆花瓣愈多,当走进图书馆只见里面铺了一层花瓣,遥望这粉红的地毯仿佛通往幸福的出口。我想此时的海棠定时乱了姿色,失了颜色,可是当我抬起头时引入眼帘的还是依然在盛开的海棠,依然的灿烂,这不禁让我怀疑这地上散落的花瓣

欧美电影赏析

从《美丽心灵》的约翰·纳什看西方文化 《美丽心灵》讲述了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内潜心研究,在妻子的帮助下顽强克服妄想型分裂症并取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 影片开头,当一位导师在做演讲的时候,约翰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眼神躲躲闪闪;后来的茶会上对素不相识的人出言不逊可以看出纳什并不擅长或者说完全不会与人打交道的。纳什总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为数字着迷。但同时纳什身上也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对数学的疯狂热爱,深沉的爱恋,顽强不屈的意志。 数字狂热。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时,曾获得著名的卡内基奖学金,影片开头的茶会中,纳什在摆弄桌子上的玻璃杯,光线透过玻璃杯在桌子上投射出复杂而又美丽的光线,当然,这是我们平常人的想法,当折射光线有桌面转到一位学生的领带上并在一个特殊的角度使领带发出特殊的光彩,但那时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从这里可以看出你的领带有多差。”纳什对数学的热爱早已使他忘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些常识。纳什由于不被周围的人接受,于是就创造了一个室友,陪伴他、安慰他,纳什的博士论文希望能创造出一个完全的原创理论,可是屡试屡败,纳什几近崩溃,但是纳什的室友却陪他一起疯狂,缓解压力,这是他精神分裂症的开始。之后,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是John Nash和一班同学坐在学校 的酒馆里喝啤酒,这时,进来了三个女孩,其中一个是特别漂亮的金发美女,当其他人在评头论足、跃跃欲试的时候,Nash迅速在脑海里设计出了一个唯一能确保成功约到这个美女的公式,可他并不付诸实施,而是飞奔回寝室,将其写在了玻璃窗上。这是博弈论的开始,也是纳什辉煌成就的初始。 笨拙恋爱。创造出博弈论的纳什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惠勒实验室,击败了曾经羞辱过他的竞争对手--马丁。纳什在事业上顺风顺水,同时也开始担任麻省理工的教学工作。同时,由于纳什难以与人交流,我几乎认为这样的纳什可能要孤独终老了,可是一位名叫艾丽西亚的女子却从容地走进了他的生命里,当纳什因窗外的噪音而关上教室所有的窗户,使教室内闷热无比时,艾丽西亚却打开窗户和施工人员商量后,噪音消失了。艾丽西亚用完全不同的方法达到了同样的目的,令人难以忘怀。Nash约会女友的时候,他拙嘴笨舌,无法像个文科 生那样表达自己的感情。借助于漫天星光,他站在女友身后,抱着女友的双手,逐一指点天上的群星。在他不发一言的指引中,一只巨大的雨伞从无序的繁星点点中慢慢出现,尾钩如月。两人相拥,星辉摇曳,在无限的宁静和永恒中无言的浪漫充斥天地---理科生的浪漫竟一任如斯!难怪我那挑剔的女同学会说他SEXY和CHARMING了。 顽强理性。在刚进入普林斯顿的时候,由于他不合群,所以他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好朋友。此人非常明白Nash的心意,一直鼓励和安慰他。毕业以后,Nash没有找到女友---他的性格缺陷让他在人际沟通方面举步维艰,所以他又创造出大学好友的侄女,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以满足他对家庭生活的渴望。再后来,在冷战的大环境下,他又想象出一个密探,对方委托他为美国服务,分析杂志上存在的密码。这一切导致了他严重的心理障碍,形成了人格分裂。在数十年间,他一直为这三个人困扰。他知道他们不是真实的,但是又无力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因为他们随时会出现在他面前。直到有一天,小侄女伸手要他抱,他突然醒悟这一切都不是真的---他们没有随岁月流逝而变得衰老!Nash冲出家门,拦在即将驾车离家出走的 妻子面前,几乎被车撞死。大雨淋湿了他的头发,他凝视车窗后的妻儿,用他那含混不清的语调说:“我明白了,他们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没有变老!”我非常喜欢这一段,觉得这体现了人类的伟大之处。一个人在精神世界如此凋残零乱的状况下,依然不放弃任何转好的可能。而在狂乱和绝望的挣扎中,他没有放弃理性之光,没有放弃一个智慧生物对世界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他在观察自己心中生成的幻像时,依然能注意到他们没有随时光流逝而衰老,从而证明他们是虚幻不实的,这让人深深感动,也因为自己和他一样,为自己被冠以人类的名号而骄傲。即使是疯狂如斯,也坚持使用理性,人因为肉体而脆弱,却因为理性而坚强。

大学语文课程文学欣赏

《大学语文课程群——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周学时4节,全程72——80学时适应专业:教育类公共基础课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 1、大学语文,是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综合性基础课程。为推进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我们将大学语文作为一个课程群而不仅仅只是一门课程来建设;把大学语文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课程来承担。该课程群目前由《文学欣赏》、《应用写作》、《社交与口才》三门课程组成,分别在不同的专业开设。 2、文学欣赏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定位于审美性和人文性。该课程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实现“育人”而非简单“制器”之教育根本目的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文学作品为主要对象,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使之成为具有较高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大学生。 课程目的: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审美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课程任务:通过文学欣赏的学习,力求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人文教育方面的综合效应。 l、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中国文学有大致了解,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2、进—步培养阅读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学作品,初步掌握文学欣赏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从而能举一反三,让文学欣赏这一高尚的审美活动伴随终生。 3、掌握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具有较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根据培养目标和需要,指导学生认真研读,在此基础上,依据大纲所列教学要点进行教学。 2、将教材作为中介,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3、不求文学史上的全面性,而立足审美性,关注可读性,偏重现当代,以激发学生的审美乐趣。

外国文学欣赏笔记

外国文学欣赏笔记 1《堂·吉诃德》的作者创作的文艺复兴背景骑士精神创作意图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分析叙事线索反讽的艺术手法现代小说的开端 2《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作者的历史地位对照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3现实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两大高峰及其作品举例 4《双城记》的作者创作意图主要人物故事梗概狄更斯式人道主义主题思想故事的网状结构 5《简·爱》的作者主题思想主人公形象分析叙述模式通俗文学元素的借鉴6《红与黑》的作者主副标题的内涵作品主题的性质主人公形象分析 7《高老头》的出处作者高老头式的父爱认识拉斯蒂涅与于连的比较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手法的理解及举例说明 8《安娜·卡列尼娜》作者主要人物造成安娜悲剧的原因“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含义 9《老人与海》作者主人公硬汉形象冰山原则思想内涵 外国文学选修课考试复习内容解答 1《堂·吉诃德》主要人物及其形象分析:堂吉诃德①滑稽可笑的疯子:痴迷于骑士小说,神经错乱,失去理性,模仿骑士言行,游侠冒险,闹出许多令人捧腹的笑话。②可敬可悲的英雄:可敬在始终怀抱铲除不平、扶危济困、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具有固守信念、勇于牺牲、百折不挠的高贵品质。可悲在他单枪匹马的孤独,想用落伍的中世纪骑士道来实现先进的社会理想,而这种理想又不能被时人理解。 故事模式和叙事方式:游侠骑士小说的故事模式,以人物游踪事迹为线索的单一叙事模式。 2《巴黎圣母院》对照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对照原则”就是将形式或内容相反相对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形成比照,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善者自善,恶者自恶;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一种基本的文学表现手法。雨果不但将其理论化加以大力提倡,而且在《巴黎圣母院》的创作中成功地应用了“对照原则”,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情节冲突紧张跌宕,场面描写色彩强烈,给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主要体现在人①物形象对照②情节和场景对照两个方面。(具体展开) 3现实主义文学的两种倾向两大高峰及其作品举例: 分为内倾性和外倾性,前者如《红与黑》,后者如《高老头》。 两大高峰为巴尔扎克和列夫·托尔斯泰 4《双城记》的创作意图:殷鉴之作:有感于当时英国危机四伏的政治气氛,欲借此作引起英国统治者警戒,达到呼吁改良,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 狄更斯式人道主义:是以个体人为本思想一种具体体现。同情下层百姓的悲苦和不幸,谴责为富不仁者的暴行。寄希望于富人阶层的良心发现和大发慈悲来改变下层人的命运。倡导宽容博爱仁慈的基督思想,以德报怨,以爱化恨,用温和的改良主义达成双方的和解和共存。这是文学家为社会矛盾开出的幻想性治理药方。 故事的网状结构(对其他作品故事结构的归纳和比较):通过众多情节线索有机交织,形成纵横交错的情节网络,立体展现生活的横截面。(以《双城记》和《高老头》故事线索来说明)

外国文学欣赏作业1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项选择题 第1题荷马史诗的内容与发生在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是 A、希波战争 B、特洛伊战争 C、伯罗奔尼撒战争 D、十字军战争 《伊利亚特》长15,693行,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猛将阿克硫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描写了战争结束前五十天发生的事情。 《奥德赛》共12,105行,叙述伊塔卡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集中描写的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 第2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认为哪部戏剧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A、《埃阿斯》 B、《安提戈涅》 C、《俄狄浦斯王》 D、《厄勒克特拉》 第3题恩格斯所说的“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 A、莎士比亚 B、歌德 C、但丁

D、索福克勒斯 第4题《十日谈·第四天故事一》描写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它的结局是 A、男女主人公双双殉情自尽 B、纪斯卡多被杀,绮思梦达自尽 C、绮思梦达被害,纪斯卡多自尽? D、唐克烈悔过自新,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5题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最根本的戏剧冲突是 A、人与自然的矛盾 B、人的独立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的矛盾 C、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与充满罪恶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D、民族解放的要求与腐败的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 第6题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讽刺 A、教会文学 B、骑士文学 C、流浪汉文学 第7题莫里哀是哪个流派的作家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莫里哀生活在资产阶级勃兴、封建统治日趋衰亡的文艺复兴时期。所写剧本在许多方面突破古典主义的陈规旧套,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第8题《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A、狄更斯 B、斯威夫特 C、笛福 D、哈代 第9题卢梭表现启蒙主义思想的书信体小说是 A、爱弥尔 B、新爱洛伊斯 C、忏悔录 D、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第10题歌德和下列哪位作家合作十年开创了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文学”时代 A、赫尔德 B、海涅 C、席勒 第11题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认为: A、诗是情感的表现 B、诗是意象的罗列 C、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欧美文化赏析

欧美文化赏析 法国是电影诞生的国度,也是电影成长繁荣的沃土。经过百年积淀,法国形成了醇厚的电影文化,如同阳光雨露,滋润着法国电影的枝叶,强劲着法国电影的筋骨。从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和《两只老虎》中可以领略法国文化,世界上只有法国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是第二次大战之后的法国,一位名叫克蒙特马修的教师用音乐开掘了被大人们遗弃的孩子们童年的乐趣和童年的人生价值。 影片用高明的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师长的心,写出了爱的教育,音乐是整部电影中最令人心动的元素,老师的期盼目光、柔和的指挥棒、纯净的和声、美妙的领唱、甚至包括那个因为五音不全,实在无法加入合唱班而被任命为“乐谱架”的黑发男孩,都构成了一种心灵慰籍。看过这部电影我才隐隐绰绰知道了,原来音乐也是有生命的,音乐具有启发人性的力量。这部电影是浪漫的,是理想化的,也是现实的。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质与人文关怀.这深刻地体现了法国文化中博爱的一面。整部影片仁爱、友善、宽容,难怪有人说概不影片是“欢唱生命的心灵鸡汤”。 《两只老虎》,讲述了两只生长在茂密丛林中的虎兄虎弟被猎人带出了丛林,从此两只老虎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后来它们相遇并相认了,一起逃出牢笼回到了丛林,回到母亲身边的故事。

该影片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法国人天性的浪漫,正因为这样,才会动物为主题拍电影。我们从这两只老虎身上我们看到了亲情、友情,特别是几处对老虎纯真眼神的特写,让人看了为之动容,常常使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在这些光辉的照耀下,人类的罪恶行径就更显得丑陋。影片中大多人类都认为老虎该杀,起初猎人也是这样认为,毕竟老虎袭击过人类。难道这是老虎的错吗?所有动物都有自己生存所必须活动范围,在这个范围里他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栖息环境。但是随着人口增长,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侵占了老虎的栖息环境,抢夺了老虎的食物,最后还要灌以杀人恶魔的恶名将其赶尽杀绝,这是老虎的悲哀,还是人类的悲哀?也许都是吧。所幸它们最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又见到了它们的母亲。 在反思悲怆的同时,我从电影中也看到了人性光辉与希望,猎人末尾时终于迷途知返羞愧地放下了手中的凶器,那个小男孩也始终坚信只要他能真诚地待见动物,即使是凶残的野兽也能成为携手的兄弟。这个世界之所以美丽之所以生机勃勃,就因为生命的多姿多彩、各式各样,如果仅存人类的地球注定会变成世间的炼狱,相信没有人会愿意有那么一天。 以上就是我从2部影片中所了解到的关于法国文化的一点皮毛及感想。通过这次的选修课,让我了解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法国,同时让我对法国人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也激起了我想要深层次了解法国文化的渴望。

外国文学欣赏作业2答案

第1题《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唯一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什么美学观点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主张艺术无关乎道德,艺术不仅仅是记录生活。作品有形式上的创新,也有唯美主义理想的矛盾。 第2题贝贝尔是高尔基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戏剧描写了大量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悲惨命运,具有社会批判传统。 第3题劳伦斯在小说《虹》中采用了一个象征意象“彩虹”,取自《圣经》,指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虹》除了批判了工业文明之外,还探讨了两性关系,通过厄秀拉的新生,象征新的理想的两性关系即将产生。

第4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句名言出自海明威的哪部小说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海明威在小说中描写了“硬汉”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特点是“我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 第5题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奠基作的是卡夫卡的哪部作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通过小人物的表现了现代社会里人的生存处境和命运,以及他们孤独无痛苦绝望的精神状态。 第6题 1936年,美国戏剧家奥尼尔凭借哪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奥尼尔的悲剧三部曲描写了孟南家族两代人的爱恨情仇,是一部现代心理剧,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刻画了戏剧中的人格分裂

与矛盾的人物形象。 第7题“他人就是地狱”这一主题是存在主义作家萨特哪部作品中表现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他的戏剧形象地诠释了存在主义关于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命题,三个灵魂在地狱里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紧张关系正是现代社会人们关系的写照。 第8题狄安·莫里亚蒂是“垮掉一代”的典型,是哪部小说的主人公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垮掉的一代”是指20世纪50年代的孤独彷徨青年一代,他们拒绝社会责任,反传统,放浪形骸。凯鲁亚克是“垮掉一代”的代表作家,提倡自发式写作。 第9题《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外国文学欣赏作业标准答案

外国文学欣赏作业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第1题《道连·葛雷的画像》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唯一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什么美学观点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代表,主张艺术无关乎道德,艺术不仅仅是记录生活。作品有形式上的创新,也有唯美主义理想的矛盾。 第2题贝贝尔是高尔基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高尔基的现实主义戏剧描写了大量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悲惨命运,具有社会批判传统。 第3题劳伦斯在小说《虹》中采用了一个象征意象“彩虹”,取自《圣经》,指的是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虹》除了批判了工业文明之外,还探讨了两性关系,通过厄秀拉的新生,象征新的理想的两性关系即将产生。

第4题“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句名言出自海明威的哪部小说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海明威在小说中描写了“硬汉”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特点是“我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打败。” 第5题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奠基作的是卡夫卡的哪部作品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通过小人物的表现了现代社会里人的生存处境和命运,以及他们孤独无痛苦绝望的精神状态。 第6题 1936年,美国戏剧家奥尼尔凭借哪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奥尼尔的悲剧三部曲描写了孟南家族两代人的爱恨情仇,是一部现代心理剧,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刻画了戏剧中的人格分裂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文本解读》教学大纲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文本解读》教学大纲

文学欣赏导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文学欣赏导引编写人王耀辉 课程代码411103编写时间2005.7.(修订)周学时数 2 总学时数36 任课教师王耀辉、徐敏等开课院系文学院中文系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 无(注:本课程为“文学理论”、“文学批 评学”之先行课程) 使用教材 王耀辉主编:《文学欣赏导引》,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5年出版 教学参考资料1.王耀辉著:《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2.龙协涛主编:《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3.朱光潜著:《诗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年出版; 4.佘树森著:《散文创作艺术》,北京大学 出版社1986年出版; 5.王先霈著:《小说技巧探赏》,四川文艺 出版社1986年出版; 6.[英]戴维·洛奇著:《小说的艺术》,王 峻岩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出版; 7.[英]玛乔丽·博尔顿著:《英美小说剖析》 林必果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出版;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通过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学文本的细致解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态和纯正的审美趣味,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学阅读的专业眼光,训练学生从文本的阅读鉴赏达于文本审美意蕴的体悟、理解和分析、解读的能力。同时,通过相关文学文本知识和理论的传授,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史课程奠定基础。 ●学习方法指导

1.在保证本课程涉及的有关文学文本的知识和理论传授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细致解读和鉴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文学作品,通过实际的鉴赏解读实践,培养学生对文学文本的艺术感受能力、艺术体验能力和鉴赏解读能力。 2.课堂教学力求以精讲启发学生思维,通过精粹细致的典型个案的分析,为学生树立典范示例,在激发学生自主解读文学文本兴趣的同时,开拓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化阅读、鉴赏文学文本的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应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3.突出本课程强调解读实践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要求,在每一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均应适时指定一定量的学生自学内容,通过讨论和作业的方式落实和深化学生自学内容。 ●本课程的重、难点 本课程涉及到的文学文本的知识和理论,既是贯穿本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形成整体性的基本知识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应有的先行知识,教学中在保证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相对的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着重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一些基本概念解析相关文学文本。 培养学生文学文本专业化解读能力是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努力突破的难点。

文学欣赏心得体会

文学欣赏心得体会 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美的鼓舞人心的成果跑在最前面,就像它在护着生活向前迈 进似的. 从上小学开始,我就特别的喜欢文学,确切的说是语文,我喜欢作者用优美的词句道出生活的点滴。在我看来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各有风韵,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都是对世界的认知,都值得我们去欣赏,了解。因为有文学的存在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这个世界。几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文学欣赏这门课程,当然我的选择也没有让我失望。在这门课程中我获益最大的是诗歌鉴赏。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而诗歌鉴赏评价必须要了解诗歌最基本的常识,比如:古风、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及民歌。然后理解内容,把握主题,感受诗歌的形象,体会诗人要暗示或启迪什么。鉴赏时,要沿着诗人的思路,领略其意境和感情及运用的比喻、拟人、夸张、象征、想象、联想等写作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用典的切当和平仄押韵的讲究。“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最好解释,可见字词的锤炼备受重视。 诗歌大致可分为: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即事感怀,边塞征战,怀古咏史五大类。欣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分清类别,方可抓住画面和氛围气场,体味其意境,理解诗人在其语境中的感情。其次是联系全篇主旨品嚼字词,炼字炼意的技巧,隽永的字词更能表现出诗词形象生动,充沛凝炼的语言特色,从而辨析手法,“比”“兴”“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衬托”“反复”等。 一、写景抒情。我们都知道自然景物经诗人之笔必然会带上一种感情色彩,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角度,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动静结合,明暗对比,此外要注意传统的比兴手法,感情寄托的深浅等。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如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虚景实写,聚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营造出一个凄清冷落的怀人境界,有点有染,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相融,真可谓字字溢情。然后联系作者的处境或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非无病呻吟,更不是凭空而想,而是有感而发。 二、咏物言志。咏物诗那是一定要写出你所咏之物的形态色彩等特征的,并且追求描绘贴切逼真,一首出彩的咏物诗能令我们想道摄影师,笔锋就是镜头,可深入到对象的灵魂,表象出事物的神韵、品格。物,自然界万物,细致描摹的同时要不即不离,曲极其妙,寄托自己的感情。如“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怀之作,托梅寄志。运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内心寂寞的愁绪,物与人交织,所说“争春”,是一种暗喻。“妒”,梅的品格岂非平常草木能所有,可鉴标格独高,用意深沉。表现出作者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如梅的傲骨,如梅的精神。梅花自然而然成为他高洁品格的化身。 三、即事感怀。因事由而发感慨,往往是偶有所感冲口而出。鉴赏这类作品,首先要仔细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由,“叙事”与“抒怀”的结合要紧密、自然、熨帖。其次在品中咀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之处,是忧国忧民、思乡怀友,还是离别别绪......要细加领会。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