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解读《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摘要:以法国大革命和18世纪最后几十年的英国社会为背景, 狄更斯笔下的《双城记》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揭示了封建压迫对人性的残害,真实地反映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和激烈的阶级斗争,既同情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又反对暴力革命。他把希望寄托于开明的统治者进行一些改革,提倡用仁爱和宽恕的精神来化解仇恨,缓和阶级矛盾。本文将会通过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来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关键词:《双城记》;狄更斯;人道主义

前言

狄更斯的《双城记》分为三部,《起死回生》、《金色丝线》和《暴风雨的踪迹》,这是狄更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全书完成于1859年。这个时候,正是狄更斯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也给了他的作品以极其波澜壮阔的背景。此时的狄更斯甚至已经把个人的高尚情感和人性看作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途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时期狄更斯的作品几乎都在颂扬伟大的人性和高尚的情感,他希望通过人性和情感去抵抗丑恶,并且缓解那些来自下层人民群众的非理性的暴力抵抗。毫无疑问,作为资产阶级的作家,狄更斯不喜欢他看到的暴力的革命。他崇尚的一直都是温和的社会改良,希望通过道德的感化来实现一个大同的社会。他的这种思想在《双城记》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表现在:既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过于极端的暴力。狄更斯笔下,失控阶段的革命演变成了巨大灾难,狄更斯批判革命人民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对他们残酷压迫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那种畸形社会的阶层,除了仇恨和报复一无所有。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倡导的“博爱、牺牲”精神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作者创作时期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本身所处的年代,正如作者在《双城记》第一卷第一章“起死回生”中所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睿智的年月那是蒙昧的年月…”这个时期也是英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在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当中,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可以名副其实地被称为最具代表性、文学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在对英国社会抱着乐观态度的前提下,对之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他抨击物质主义,揭露资本家对工人和劳动者进行的残酷剥削,批判社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对劳动人民的不幸和苦难寄予了

深切的同情。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史上一个血的印记。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充满不确定;在这种无秩序的状态下,人性的一切表露无疑。狄更斯童年不幸的经历,受尽苦难的生活,使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更真实地反映出与动荡年代普通民众的疾苦,怀着对受苦人民的同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与邪恶。在人道主义的影响下,他相信崇高的道德力量能感化人,甚至能改造社会。而《双城记》恰恰反映了狄更斯及他所代表的期盼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政治主张——人道主义。

二、狄更斯及其作品《双城记》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他被马克思称为“英国一流小说家”中成就最大的作家。《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狄更斯在这部作品中生动的描绘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面貌,从而也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精神面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是,读者在阅读狄更斯《双城记》的过程中,能深切的体会到狄更斯创作过程中的“仁爱”思想,而且会对狄更斯本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有深切的体会。在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很多穷人都能从他的人道主义作品中获得温暖,甚至很多孩子们都把他当作圣诞老人一样去喜欢。狄更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是以道德著称的,他以自己艰苦的现实生活经历为基础,在文学创作中揭露了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丑恶。狄更斯宣扬人道主义,他用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学会博爱,去共同创造一个没有压迫的美好社会。

三、人道主义精神在小说《双城记》中的体现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同情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愤怒地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狄更斯以虚构人物马奈特医生的经历为主要思路,冤案、爱情和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创作了四类人物形象:理想的正面人物(马奈特、达奈、卡尔顿、露茜),自我牺牲的怪人(卡尔顿、普洛斯),革命人民的代表(德发日太太),贵族、资产阶级代表(厄弗里蒙德侯爵、巴尔塞)。在狄更斯的笔下,人道主义精神具体体现在马奈特医生、卡尔顿、德发日太太、露茜、达奈、以及劳瑞先生身上,他们身上闪烁着英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的光芒。接下来,让我们从他们个人身上分析人道主义精神。

(一)马奈特医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者对小说中的亚历山大·马奈特医生的遭遇表现出极大同情。他的身世很值得人去琢磨,到底受到多大的冤屈,多大的经历,多大的思想创伤,都令我们去思考。马奈特医生属于第三等级的平民, 他富有正义感,风度优雅,充满智慧,作为整个故事的见证人,我们似乎可以把他看作作家狄更斯本人的化身。由于职业的原因, 马奈特医生偶然目睹了封建贵族埃弗瑞蒙德兄弟践踏人格、草菅人命的暴行,因打抱不平而遭到了侯爵兄弟的迫害,被关进巴士底狱长达十八年之久。但当他看到女儿与埃弗瑞蒙德的侄子夏尔.达奈真心相爱时,他把自己十八年的苦难压抑在心中,化仇为爱,接受并认可了达奈,成全了两个年轻人的幸福。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达奈被捕入狱,马奈特医生不惜面对揭开旧

日伤疤之痛,以昔日巴士底监狱受迫害的囚犯的经历,赢得暴动群众的同情与支持,营救出了达奈。作者是这样描述他:“他是个超然局外的人,沉默寡言,富于同情的人,医院和监狱都少不了他,无论对杀人犯还是牺牲品,他都是一视同仁地施展他的医术”。作者从环境到人物本身,从侧面到正面,一步一步深入细致地刻画了那奈特医生遭受的非人待遇,与后文那奈特医生接受自己女儿的婚姻选择形成强烈的对比。他的见义勇为、克制忍让、踏实务实都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二)卡尔顿的人道主义精神

西德尼·卡尔顿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又一个人道主义精神的人物形象。作为律师助理的卡尔顿虽然才华出众,却默默无闻地躲在人后,成为别人成功的垫脚石。他的性格被社会扭曲了,然而,他的心地依然充满了人道和善良。他内在的情感也很高尚,最终是成全了情敌,他真是一个够令人钦佩的人物。由于对露西小姐的爱,以及爱屋及乌的感情,卡尔顿挺身而出,巧妙地安排了移花接木,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爱人的幸福。他用他的智慧在法庭上解救了达奈,利用自身貌似达奈的条件救出了达奈。在帮助达奈越狱的时候,他还是那么一幅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但只有他在那时心里是最清楚的,应该怎么做。最后的他与他的妹妹相遇,上刑场,安慰、鼓励他妹妹,含着微笑,宁静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真是一种看尽人生的超脱。只要爱人幸福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就可以了无牵挂,正是怀着这样简单而满足的愿望,卡尔顿可以没有难过和忧伤的观望露西的幸福,可以离开得那么从容。为了露西的幸福,他代替达奈走上了断头台。他虽然死了,但是他的灵魂却得到了升华,像耶稣基督替世人受难似的获得了永生。还有卡尔顿对露西的表白,一直是我们传诵的佳句:“For you, and for any dear to you, I would do anything. If my career were of that better kind that there was any opportunity or capacity of sacrifice in it, I would embrace any sacrifice for you and for those dear to you”。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卡尔顿是狄更斯一直以来追求英国传统的高贵精神的一种思想的具体化,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是人道主义最美的篇章。

(三)露西与达奈的人道主义精神

马奈特医生的女儿露西秉承了父亲的优点,是这本小说中几近完美的女性。露西是个孝女、贤妻、良母,在他们全家最困苦时也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每天准时给女儿上课。为了可能让丈夫看到一眼,每天下午风雨无阻到大墙对面去站两个小时。她本人的出场就已经敲定了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弱小而又坚强的女子。对于被囚禁了十八年的老父,她用自己的爱帮助他走过一个个难关。她先找回了自己的父亲,帮他脱离肉体上的束缚,而对于父亲那深深刻入脑海中的不定期的苦难的回忆,只有她才能最快、最轻柔地安慰住父亲那不定的心,这一点是连老友劳瑞都束手无策的。还有就是在法庭上的作证,她相当地用情,“面对着这样的同情,这样动人的青春和美貌,被告此时的心情,比面对所有看热闹的人群要难受多了。”等等描写的句子都显得露西极有

同情心;最终吻别丈夫的时候,她还是坚持下来了,和所有面对悲剧的人一样,坚强地面对;虽然后来还是有些力不从心,但她还是爱的化身。露西身上体现了妇女的人道主义精神。

厄弗里蒙德侯爵的侄子查理斯·达奈是个近乎完美的形象,他是一个典型的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始终是被作者用歌颂笔调来刻画的,他处于一个罪恶累累的家庭,但他出淤泥而不染。在《双城记》中,狄更斯始终用赞扬的笔法来描写达奈。他不仅仪表堂堂,而且正直高尚,举止文雅,是狄更斯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他不满意贵族阶层对穷苦民众没有人性的欺压,讨厌、甚至厌恶家族的罪恶,极其反感叔父厄弗里蒙德的飞扬跋扈,他曾这样对叔父侯爵说:“我们曾经胡作非为,甚至在我父亲的时代,我们就已经犯下了许多罪恶,伤害了妨害我们享乐的每一个人。”他并不停留在言辞的谴责,而且有实际行动: 为了达到他“神圣的目标”,主动放弃爵位、官衔、财产,隐名换姓,到英国当教师,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达奈为了营救一名无辜的老仆人返回巴黎,却因受到家族的牵连而身陷困境,并被判处死刑,但他关心的却还不是自己,而是妻女和岳父的安全。这是狄更斯理想的青年形象的激情刻画,这无疑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

(四)以德发日太太为代表的激进革命分子的仇恨

德发日太太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应运而生的一个不同凡响的下层社会妇女形象。她的童年是悲惨的,厄弗里蒙德侯爵使她的父亲、哥哥、姐姐和姐夫都死于非命,家庭悲剧使她变得坚强起来。如果从狄更斯的阶级感情分析,德发日太太作为一个受压迫的下层妇女,应该作为正面人物出现,然而她却被作者当作批判的反面形象来刻画了。狄更斯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对她寄予深切的同情,前一部分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智慧、才能和胆略。但作者出于对革命暴力的恐惧和反对,又对她的形象进行丑化,用了大量笔墨去描写她的凶狠、可怕、冷酷无情以及为了复仇不惜殃及无辜的变态心理,如“他们的脸,比那些涂抹得最狰狞的野蛮人还要残忍可怕”。在这一点上,狄更斯通过她反映了一种非人性的行为,体现的是残酷的复仇和暴力,通过她的结局更加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反对暴力的人道主义思想。

四、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及局限性

狄更斯在充分肯定革命的基础上,也完整地表达了人道主义思想。这是对欧洲文艺复兴以来道德观的继承,充满了理性的光芒。从社会角度讲,随着旧阶层的衰落,任何社会在其变革期,新的阶层不断涌现,从而社会矛盾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为了避免大量无辜者受迫害,人道主义是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从个人角度讲,一个人内心仇恨积蓄到一定程度,会使人内心心灵严重扭曲。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着重提倡的思想之一,被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哲人和作家所继承。随着旧中国开始外派留学生,新一代的知识青年也逐渐吸收并接纳了人道主义思想,并将其在中国传播。当代社会更是形成了“以

人为本”的观念,显示了人道主义的力量。人道主义可以抚平人内心深处的伤口,哪怕只有一点也好。故事的大团圆结局让人感到温馨,对于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下民众的欢乐和悲哀有了更深意义的了解。灵魂深处,对仇与恨的包容也是对自身的包容,书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他反对贵族阶级残暴的统治,又反对革命者“过分”的报复行动,主张以宽容和仁爱精神来消除阶级矛盾,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中人道主义思想在当今世界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待暴力问题和解决阶级冲突这两方面。在对待革命暴力问题上,他反对一切敌对的暴力以及一切形式的压迫,既反对封建贵族又反对革命胜利后人民群众对贵族阶级的专政;在解决阶级冲突上,他主张采取和平途径来解决,幻想用一种乌托邦式的情感化解一切矛盾。作者企图用阶级调和解决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他希望统治阶级能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他所推崇的“以德报怨”的方法在当时那个阶级矛盾极度恶化的时代是行不通的,这只是狄更斯单方面的空想,所以,从这层意义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结语

狄更斯由于生活的历史时代的限制,看不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方式,在作品中宣扬的也只能是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狄更斯看到人民的痛苦,看到劳动人民的某些优秀品质,进而表现出对劳动群众疾苦的同情和改变群众贫困境遇的善良愿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愤懑不平和反抗斗争。这是他《双城记》的创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是现实生活使他具备了人道主义思想,他注意观察生活,分析社会,透过集中的故事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狄更斯的人道主义,不仅仅局限于理论道德的范畴,还是他用来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的武器。总之,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把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彻底的利他主义,这是对资产阶级道德准则的一次有力的冲击。《双城记》中严肃的思索和探讨着人性问题。他通过运用爱的力量,批判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讴歌光明的一面;通过善者与恶者的结局对比,再次宣扬了宽容的观点,讽刺了骄横跋扈的厄弗里德侯爵之流。狄更斯的成功,是人性中仁爱的胜利,也是人道主义思想的胜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