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一氧化碳的简单分析

关于一氧化碳的简单分析

关于一氧化碳的简单分析
关于一氧化碳的简单分析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中一氧化碳生成的分析

循环流行化床锅炉技术是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项高效低污染清洁燃烧枝术。在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采用的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三种处理方式。卫生填埋、高温堆肥由于占地面积大、二次环境污染,其的使用比例越来越少。焚烧处理的技术特点是:减容效果显著、无害化程度高;焚烧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对周围环境没有二次污染;在垃圾热值较高、处理达到一定规模时,还可以利用其余热发电或供热。焚烧处理方式能最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固体废物无害化、稳定化、减量化,大型的处理系统还备有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使其变废为宝、废旧利用回收能源,成了垃圾处理的环保主流。

针对目前垃圾焚烧锅炉的种种燃烧特点以及武昌电厂现存在的情况,针对一氧化碳排放量过高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是如何产生的?产生形式如何?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内,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燃料热分解生成的主要气体成分为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以及氢气;

2、一氧化碳是甲烷燃烧生成的产物;

3、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生成比例为1:1(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比例得到)。

因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燃料燃烧主要为一氧化碳和碳的燃烧,由于武昌电厂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大量的生物质(除去大量的

煤)都掺入循环流化床的燃烧过程中,生物质中包含大量的含碳、含硫、含氮的物质,如果燃烧控制不佳,会直接影响到烟气的合格达标排放。

二、一氧化碳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燃烧

1、一氧化碳的燃烧分析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的研究表明,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特定的燃烧条件下,一氧化碳的的化学反应燃烧速率要比在纯气中的化学反应速率要低很多(参考动力文献中的结论),而一氧化碳在燃烧过程中主要产生的原因则和流化床锅炉燃烧室的温度、燃烧室内的压力、物料的浓度等因数有较大的关系。从上述分析一氧化碳产生的原因以及垃圾焚烧锅炉主要特点以及固有的燃烧方式可以知道,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将锅炉燃烧室分为密相区和稀相区两个燃烧部分,密相区物料浓度较稀相区比要大很多,由于为生活垃圾焚烧锅炉,锅炉燃烧物料的颗粒度相对较大,大颗粒经过燃烧中的磨损和破碎燃烧后随负压进入旋风分离器,在进入分离器这部分物料中,颗粒较大的将沿着锅炉炉壁重新回到炉膛进行二次燃烧,这就导致锅炉燃烧室中出现物料浓度较大的二个区域,分别为密相区以及靠近锅炉炉壁处区域。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布置以稀相区作为分界点,因此稀相区中、下部的含氧量相对充足,从而一氧化碳在稀相区中、下部的体积份额是大量减小的,导致大量的一氧化碳在此区域进行充分的燃,由于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速率较碳更快,在稀相区中、下部,大量的氧气与一氧化碳进行反应,从而造成在稀相区上部的中心有较大的负氧和缺氧出现,这就造成大量的细碳颗粒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中心区域

不能和氧气充分的燃烧,由于较大的负氧和缺氧出现,一氧化碳的反应也不能充分的进行,因而稀相区上部的一氧化碳浓度基本不变,锅炉出口的一氧化碳浓度相应增高。同时随着锅炉高度的增加,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密相区、稀相区物料浓度分配以及锅炉一次、二次风的配比的不同,一氧化碳随着锅炉高度增加而表现出来的浓度也应该不同,主要的表现形式应该为密相区一氧化碳含量高,稀相区含量大大降低,同时由于炉壁物料浓度以及含氧量的变化,致使一氧化碳在炉壁区域的浓度也相应要高。

考虑到一氧化碳主要是燃料在氧量不充足的情况下欠氧燃烧的产物,从而为了有效的遏制一氧化碳的生成,还应该从锅炉燃烧室中含氧量的分布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中主要为物料燃烧提供氧气的有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一次风机主要作用为支撑物料完成正常流化,次要给密相区提供部分氧气,二次风机主要为物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随着锅炉高度的增加一氧化碳浓度主要变化的形式为逐步递减,且中心区域一氧化碳浓度低,炉壁区域一氧化碳浓度高,这就间接说明锅炉含氧量在中心区域的份额是逐步减少的,而炉壁面处氧气消耗量减少,相对充足不变化,同时由于炉壁为水冷壁布置,水冷壁需要大量的吸收热量,导致炉壁处温度出现偏低的情况,导致锅炉界面方向上温度场表现为中间高炉壁低的状态,在温度偏低区域,从而严重的影响到了一氧化碳和碳的燃烧以及其化学反应速率,导致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综上所述,一氧化碳的产生主要为风量配比的不充分,二次分量在炉膛内穿透力不够以及炉膛负压控制的不完全导致。

2、遏制一氧化碳产生的措施

(1)加强密相区以及稀相区的物料扰动,进一步通过风量来降低物料浓度,增加一氧化碳的化学反应速率。

(2)在二次风机三级布置的前提下,考虑能否多增加一级布置或者考虑增加风机压头,增强二次风机的穿透力。

(3)在良好的经济性的前提下适当的提高锅炉床温,以及减少垃圾量的焚烧。

(4)对炉前垃圾给料装置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技改,以及加强垃圾预处理的管理,避免出现大物件在垃圾给料中,从而能够较好的保持炉膛负压的稳定性。

(5)为了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量,由于分离器和尾部烟道温度部分区域的温度和压力相对比较高,在不影响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适当的在去区域增加一些氧化性的气体,比如最简单的氧气,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量。

(6)在不影响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适当的增加锅炉的料层,提高锅炉的蓄热量,达到物料的完全燃烧。

(7)增加物料在炉膛内停留的时间,给一氧化碳充足的反应时间。

2012年1月12日

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4 实验名称水质分析 实验时间2010年4月12 实验室生科院实验楼综合2 一.实验预习 1.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和pH、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总磷的方法。 了解这些因素在水环境中的地位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 实验原理: 水是水生生物生活的场所,水体洁净程度如何,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多少,是我们选用不同用途水源时的主要依据,进行水质分析已成为环境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 溶解氧的测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 4MnSO4 + 8NaOH 4Mn(OH)2(肉色沉淀) + 4Na2SO4 2Mn(OH)2 + O22MnO(OH)2(棕黄色或棕色沉淀) 2H2MnO3 + 2Mn(OH)22MnMnO3+ 4H2O 加入浓硫酸使已化合的溶解氧(以MnMnO3的形式存在)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就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 4KI + 2H2SO44HI + 2K2SO4 2MnMnO3 + 4H2SO4 + 4HI 4MnSO4 + 2I2 + 6H2O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碘含量(碘量与溶解氧量成比例关系),计算出水样溶解氧的含量。 氨氮的测定: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反应式如下: 2K2(HgI4) + 3KOH + NH3 NH2HgOI (黄棕色沉淀) + 7KI + 2H2O 亚硝酸盐测定: 测定亚硝酸盐氮,通常使用重氮比色法,此法是基于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α-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pH测定: 利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组成一个电池。在此电池中,被测溶液的氢离子随其浓度不同将产生相应的电位差。此电位与溶液的pH值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式: E = E0 + log[H+] (25℃) E = E0–pH 式中,E0为常数。 浊度(NTU): 基于不同浊度的被测溶液对电磁辐射有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比浊法。 铁: Fe 2+ +二氮杂菲橙红色络合物 基于在pH3~9的条件下,低价态铁离子与二氮杂菲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对可见

初中音乐_第一单元 我们是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们是春天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学科:音乐 2、课时:2课时 3、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二、教学课题 1、能用优美的声音和动作来演唱和表现《我们是春天》这首歌 2、能划分歌曲段落,并能准确地表达不同段落的情绪 3、能熟练的进行视唱练习,并在视唱中控制好节奏和音准 4、能真切的去感受春天的意境,并且通过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1、歌曲演唱部分:可以从感受音乐或者是吟诵诗句入手感受春天之美。教材选用了欢快活泼的《我们是春天》、抒情优美的《春天又来临》和流畅而富有动感的《春之歌》这三首风格各异的歌曲,我打算选取《我们是春天》作为重点教唱的歌曲。 2、音乐知识部分:在第一课时就应为“音乐的段落划分及内部结构”做一些铺垫,在第二课时时为歌曲《春天又来临》划分段落,对知识点再加以巩固。 3、活动与练习部分:视唱练习作为重点练习,合唱练习是一首三声部轮唱曲,可先完整唱会这首歌,再按三声部进入顺序进行轮唱。边唱边感受三个声部融合在一起时的和谐美。 四、教学方法 1、聆听思考。对与《我们是春天》的歌曲教学,首先可以从聆听开始,带着问题去聆听,从而真正感受春天的美。 2、启发。老师与学生互动,给以启示。 3、表现。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春天。 4、小组讨论。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找答案 5、小组合作。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感受春天的美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学习歌曲《我们是春天》体验春天的美 1、听一听

听《我们是春天》原唱一遍,边听边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 ①这首歌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②歌曲里反复出现的“春天”寓意是什么? 2、唱一唱 随琴学唱歌曲: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3、试一试 两拍切分节奏练习 ××× 谱例:|3 3 4 5 1 | |5 4 3 4 -| 4、跟一根 再听原唱一遍,要求学生跟唱 5、划一划 请同学们划分歌曲乐句和乐段 6、练一练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挥,学生演唱 7、音乐游戏 ①分组演唱 ②分男女声唱 (三)活动与练习 视唱练习:用模唱、接龙、填空的方式来进行视唱练习 (四)分享春天的美 请大家在课后搜集有关春天的歌曲 边欣赏图片,一边演唱《我们是春天》 六、教学反思 1、本教案已经实用过,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出现过一些情况,比如:对歌曲《我们是春天》进行乐段划分的音乐知识的学习时,学生接受的确实慢,一个班仅有几个同学能明白,大部分感觉很混乱,所以说以后在讲解乐理知识的时候不能单独拿出来讲,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很枯燥。应该把音乐知识巧妙的运用到歌曲中去。 2、这个年级的孩子正好处于变声期的开始,到了歌曲的后半部分的高音,女同学的假声感觉很不协调,有的直接就低一个八度演唱,所以对于这方面还得多练习。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

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检验方法 一、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1 原理 一氧化碳对不分光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一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的浓度。 2 试剂和材料 2.1变色硅胶:于120℃下干燥2h。 2.2无水氯钙:分析纯。 2.3高纯氮气:纯度99.99%。 2.4霍加拉特(Hopcalite)氧化剂:10~20目颗粒。霍加拉特氧化剂主要成份为氧化猛(MnO)和氧化铜(CuO),它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用于仪器调零。此氧化剂在100℃以下的氧化效率应达到100%。为保证其氧化效率,在使用存放过程中应保持干燥。 2.5一氧化碳标准气体:贮于铝合金瓶中。 3 仪器和设备 3.1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仪。 3.1.1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测量范围:0~30ppm;0~100ppm两档 重现性:≤0.5%(满刻度) 零点漂移:≤±2%满刻度/4h 跨度漂移:≤±2%满刻度/4h 线性偏差:≤±1.5%满刻度 启动时间:30min~1h

抽气流量:0.5L/min左右 响应时间:指针指示或数字显示到满刻的90%<15S 3.2记录仪0~10mV 4 采样 用聚乙烯薄膜采气袋,抽取现场空气冲洗3~4次,采气0.5L或1.0L,密封进气口,带回实验室分析。也可以将仪器带到现场间歇进样,或连续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5 分析步骤 5.1仪器的启动和校准 5.1.1启动的零点校准:仪器接通电源稳定30min~1h后,用高纯氮气或空气经霍加拉特氧化管和干燥管进入仪器进气口,进行零点校准。 5.1.2终点校准:用一氧化碳标准气(如30ppm)进入仪器进样口,进行终点刻度校准。 5.1.3零点与终点校准复复2~3次,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2样品测定 将空气样品的聚乙烯薄采气袋接在装有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的过滤器和仪器的进气口相连接,样品被自动抽到气室中,表头指出一氧化碳的浓度(ppm)。如果仪器带到现场使用,可直接测定现场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仪器接上记录仪表,可长期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 6 结果计算 一氧化碳体积浓度ppm,可按下列公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 mg/m3=ppm/B×28 式中:B――标准状态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当0℃(101Kpa)时,B=22.41 当25℃(101Kpa)时,B=24.46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等级_____ 一、请把下面地句子抄在方格里,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 á ù ǐ ì ī ǜ è é é ì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ǒ à è ì à à ā ǎ ó 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组词 浆()豪()梢()燥() 桨()毫()悄()躁() 四、把下面地词语补充完整. 若()若()()头()进 风()浪()()天()地 浩如()()( )( ) 而安 五、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地词语填空. 突然果然居然仍然 、鸟地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他来得很(). 、老师生病了,但()坚持给我们上课. 、我真没有想到他()会做出这样地事情来. 结果成果后果 、这件事已经产生了不良地(). 、人们对蟋蟀地劳动()感到惊奇. 虽然……但是…… 如果……就…… 即使……也…… 、屋子地内部()没有什么布置,()墙壁很光滑. 、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地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你想取得好成绩,()得刻苦学习. 六、积累填空. 、看待问题,从不同地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地形式.这就和《题西林壁》中地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临近学校运动会了,小明想到自己技不如人,便想放弃比赛了.如果我是小明地朋友,我会用《游山西村》地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慰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绿水本无忧_______________为雪白头 我还能写一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3

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切。 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建议: 本册教材的每一个主题单元开篇都设有“导语”用来点明本组的专题,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要点。导语的语言亲切自然,似一位长者引领孩子们步入美丽的知识殿堂。因此,在教学新一组课文前,让学生读导语:我们的生活象七彩的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读到这里,急着想知道这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 2012年

目录 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19.离子选择电极原始记录表 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20.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3. 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 4. 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22.气相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5. 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23.离子色谱分析原始记录表 6.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4.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7. 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25.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 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6.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27.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0.烟气烟色监测现场记录表28.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 11.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29.机动车排气路检原始记录表 12.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30.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 13.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31.校准曲线配制原始记录表 14.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32.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 15.重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3.样品交接记录表 16.容量法分析原始记录表34.样品分析任务表 17.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35.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 18.一氧化碳分析原始记录表36.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

xx 省环境监测原始记录表( 1 )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 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枯 丰 平 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 电导仪型号及编号: 采样: 送样: 接样: .第 页 共 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与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要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学情分析: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学生易错点: 学生难找准观测点。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关注数学的现实背景,从社会生活中来,到社会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教学回归社会、回归生活的愿望。因此,领会教材的这一意图,用好教材,借助数学知识的现实原型,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运算定律,构建个性化的知识意义。进而,凭借知识意义的理解,也有利于所学运算定律的运用。

原始记录

吕梁程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原始记录表格 批准人: 审核人: 颁布日期: 生效日期:

目录 序号受控表名称受控编号 1 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 声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 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监测原始记录 4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测原始记录 5 交通噪声车流量记录表 6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7 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8 噪声监测数据 9 气象参数原始记录表 10 CO标气校准记录表 11 标准滤膜恒重称量记录 12 烟气黑度原始记录 13 固定污染源现场检测调查表 14 固定污染源(气)检测结果 15 仪器(流量、压力)校准记录表 16 仪器(标气)校准记录表 17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 18 采样器校准记录 19 固定源废气采样记录 20 检测位置示意图 21 水质采样现场记录 22 样品交接记录表 23 检验任务单 24 样品流转单 25 滤筒(滤膜)恒重称量记录表 26 大气检验原始记录(重量法) 27 非甲烷总烃检验原始记录 28 油烟检验原始记录 29 大气检验原始记录

30 一氧化碳检验原始记录 31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常规项目检验) 32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pH) 33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分光光度法) 34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紫外分光光度法) 35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化学需氧量) 36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BOD5) 37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BOD5) 38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总悬浮物) 39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微生物) 40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油) 41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溶解氧) 42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溶解氧) 43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总硬度) 44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高锰酸盐指数) 45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氯化物) 46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溶解性总固体) 47 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水) 48 离子选择电极法检验原始记录(气) 49 氟化物标准使用液配制及校准曲线绘制记录 50 水质检测原始记录(流量-容量法) 51 水质检测原始记录(流量-流速仪法) 52 原子荧光法分析原始记录 53 原子吸收法原始记录 54 气相色谱法检验原始记录(二甲苯) 55 气相色谱法检验原始记录(苯系物) 56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全盐量) 57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酸度、碱度) 58 大气检验原始记录(苯可溶物) 59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验原始记录 60 离子色谱法检验原始记录 61 六六六、滴滴涕检验原始记录 62 水质检验原始记录(CO32-、HCO3-) 63 大气检验原始记录(氯气) 64 CO检验原始记录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非色散红外吸收法的原理和测定一氧化碳的技术。 2、预习第三章第四节关于一氧化碳测定的内容。 二、原理 一氧化碳对以4.5μm为中心波段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一氧化碳浓度呈线性关系,故根据气样的吸光度可确定一氧化碳的浓度。 水蒸气,悬浮颗粒物干扰一氧化碳的测定。测定时,气样需经硅胶、无水氯化钙过滤管除去水蒸气,经玻璃纤维滤膜除去颗粒物。 三、仪器 1.非色散红外一氧化碳分析仪。 2.记录仪:0—10mV。 3.聚乙烯塑料采气袋、铝箔采气袋或衬铝塑料采气袋。 4.弹簧夹。 5.双联球。 四、试剂 1.高纯氮气:99.99%。 2.变色硅胶。 3.无水氯化钙。 4.霍加拉特管。 5.一氧化碳标准气。 五、采样 用双联球将现场空气抽入采气袋内,洗3—4次,采气500mL,夹紧进气口。

六、测定步骤 1.启动和调零:开启电源开关,稳定1—2h,将高纯氮气连接在仪器进气口,通入氮气校准仪器零点。也可以用经霍加拉特管(加热至90—100℃)净化后的空气调零。 2.校准仪器:将一氧化碳标准气连接在仪器进气口,使仪表指针指示满刻度的95%。重复2—3次。 3.样品测定:将采气袋连接在仪器进气口,则样气被抽入仪器中,由指示表直接指示出一氧化碳的浓度(ppm)。 七、计算 式中:c——实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ppm); 1.25——一氧化碳浓度从ppm换算为标准状态下质量浓度(mg/m3)的换算系数。 八、注意事项 1.仪器启动后,必须预热,稳定一定时间再进行测定。仪器具体操作按仪器说明书规定进行。 2.空气样品应经硅胶干燥,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后再进入仪器,以消除水蒸气和颗粒物的干扰。 3.仪器接上记录仪,将空气连续抽入仪器,可连续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单元学情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情分析 大荆小学闵亚航 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学生要学得扎实,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松懈,成绩就很容易大幅下滑。但是,只要老师们抓住三年级这关键的一年,培养孩子养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帮助孩子们克服难点,理顺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就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加顺利。 学情分析,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三年级学生学习的起点在哪里,学习的难点在哪里,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 一、针对本单元每篇教材的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包括了多种文体: 1.第二次接触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一首歌曲的歌词,由著名作词人乔羽先生填词。这首歌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于学生来说,荡舟欢歌的情景是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共情的,但是歌词中运用反复的手法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式是他们在日常生活的语言实践中很少运用的。 2.《学会查“无字词典”》,虽然这篇课文对人物的塑造比较简洁质朴,但人物对话内蕴丰富,重在引导儿童要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比较关注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但是不容易迁移到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学习中来,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要得法课内,得益课外。 3.《山行》《枫桥夜泊》为古代名诗,诗中不仅描写着动人的秋天美景,更潜藏着浓浓的思绪,物我两相知。诗人的情绪、情感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体会得到,因此如何穿越时光的隧道,与诗人建立共情是古诗教学的难点。教学之中要讲求策略和路径,帮助学生进入诗人内心,体会他们的情绪情感。 4.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的《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文体。这首诗以小见大,写了大树之美和叶子之美,再由树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学情分析及反思

第一组学情分析 本组课文是以“感悟生活”为专题选编内容的,共有三篇课文,两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散文,有记叙文,语句或简洁,或朴实,或优美,通过一个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发人深思。《学弈》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两小儿辨日》说明了学无止境,《匆匆》让我们感受到时光如飞,《桃花心木》使我们懂得生活是个磨难的过程,《顶碗少年》让我们感悟到“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这几篇课文内容和道理都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文言文的字义理解稍微有些难度,其它几篇课文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应都能达到目标,但耐心加细心,更需要因材施教。 路曼曼其修远兮! 第一组教学反思 本组是以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为内容选编的,共5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以深思。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领悟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出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呢? 一、字字落实,大珠小珠落玉盘 《文言文两则》的内容都是古代故事,选自国学精粹,内容和道理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学生学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首先就要突破字词的障碍,这些字词,既是绊脚石,又是铺路石,虽然拙劣,但内含真玉。如“弈、援、弗、矣、去、其、之”等等,只有精雕细琢、千淘万漉,方能始到真金。课前,我出示一些曾经学过的古代格言警句,然后引出课文的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根据课文注释字字揣摩,灵活地落实到句子中去意译,“先扶后放,先自学再点拨”,通过比较、归类、分析,“之乎者也”这些流芳百世的珠玑翠玉,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尽收囊中。 二、品味亮点,餐饮木兰之坠露

文本中的亮点读起来酣畅淋漓,回味无穷。《匆匆》一课,语言优美,结构和谐,感情自然婉转,富有音乐性和诗之美。开篇通过大自然的荣枯来表现时间的飞逝,第三自然段又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来展现时间的不经意流逝,这些鲜活的语言和别致的抒情,是朱自清那清浅而忧伤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品尝这些甘甜的浆果,才能酿造出醇香的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分析推敲,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读、悟、品,细嚼慢咽,然后转化为营养,仿照课文的写法,学生写出了一句句充满诗意与哲理的语句,学有所悟,学有所获。 三、教学烦恼,顽童劣子使人愁 本班情况比较特殊,81名学生,他们其中仅有20多个是我从四年级教上来的,语文水平能够达到相应的学业标准,其他学生都是每一个学期逐渐插入班上来的,这些学生语文基础较差,知识面窄,也不善于表达,课堂气氛沉闷,一个人唱着独角戏确实没意思,可是下课后,他们却十分的顽劣,花样百出,按下葫芦浮起瓢,教育教学感到很累。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步计算文字题是在两步计算文字题的基础的扩展,以提高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并用算式表达的能力和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计算三步文字题时,要着重从分析文字叙述人手,先确定最后一步是什么运算,再根据数量关系向前推导,确定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后,以及括号怎样使用等,直到列出综合算式。 应用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其中两步计算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与第六册学习过的连乘和连除应用题有所不同,特点是未知量可以随两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时,要从求未知量与两个已知量的联系人手,分析数量关系,得出两种解题思路,进而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从解题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学时,应加强两种类型题的联系,通过对比练习强化数量关系,并要求会用两种方法解答,能列综合算式解答。 应用题部分还安排了比较容易解答的三步计算应用题,这是原来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近,数量关系

简单,学生利用两步应用题的基础,通过类推,可以比较容易掌握三步应用题的分析解答方法。 如一年级上册和二年级上册出现的“加减混合”,二年级上册出现的乘加、乘减,二年级下册出现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等等。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中年级时,再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样的编排通过较丰富的现实素材,使学生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并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2、在后面的教材中还会安排“混合运算”的单元吗? 在本套课标教材中,我们只在本册安排了“四则运算”这个单元,来教学和梳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后面的教材中不会再安排“混合运算”的单元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也都是在此单元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应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3、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八册“整数四则运算”单元对四则运算的意义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在课标教材这一相应的单元“四则运算”中,为什么没有?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大纲中“理解四则运

空气中一氧化碳分析理论试卷

空气中一氧化碳分析理论试卷 单位: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测定CO,一般采用、、和。答:非分散红处吸收法,定电位电解法,汞置换法、气相色谱法 2、CO采样时采用或将现场空气抽入采气袋中,用现场空气清洗采气袋次,采气ml,关紧进气口。 答:双联球,小型采气泵,3~4,500 3、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CO的检出限为mg/m3。 答:1.25 4、定电位电解法测定CO的检出限为mg/m3,汞置换法的检出限为mg/m3。 答:0.6,0.04 5、CO的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采用法。 答:气体滤波相关红外吸收 二、判断题: 1、用非分散红外法测定CO时,为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应使气样品经硅胶干燥后再进入仪器。( ) 答:(√) 2、CO对以4.5μm为中心波段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CO浓度呈非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可确定CO的浓度。( ) 答:(×) 3、用非分散红外法测定CO时,仪器启动后可以立即进行测定。( ) 答:(×) 4、为了确保仪器的灵敏度,在测定时,使空气样品经硅胶干燥后再进入仪

器,以防止水蒸气对测定的影响。( ) 答:(√) 5、非分散红外吸收仪测定CO 时可以连续测定。用聚四氟乙烯管将被测空气引入仪器中,接上记录仪,可进行24小时或长期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变化情况。( ) 答:(√) 三、问答题 1、简述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CO 的原理。 答:CO 对以4.5μm 为中心波段的红外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程度与CO 浓度呈线性关系,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中一氧化碳浓度。 2、用定电位电解法测定CO 时应注意什么? 答: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容易在渗透膜表面凝结,影响其透气性。在使用 本方法时应对被测气体中的尘和水分进行预处理。 四、计算题 1、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空气中的CO ,仪器表头指示浓度为1.2ppm ,若换算成标准状态下质量体积浓度(mg/m 3)是多少? 解:CO(mg/m 3)=1.25C=1.25×1.2=1.5 2、已知25℃,99.99KPa 大气压时,CO 的浓度为4.0mg/m 3,换算成ppm 浓度为多少? 答:X(ppm)= m 4.22×A=284.22×4.0=3.2(ppm)(0℃,101.325kPa) C=X×0 0PT T P =3.2×27399.99298325.101??=3.54(ppm)

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玉溪市东方煤业有限公司 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编制:安全管理部 2016年4月

关于华盖山煤矿 一氧化碳超限报警分析报告及防护措施 一、概述: 我矿104工作面放炮后回风流中经常出现一氧化碳超限现象,传感器显示报警时刻最大值高达480ppm,时间一般2分钟左右,经制定专项措施后按照措施内容进行了阶段现场试验,在严格落实水泡泥、炮泥封孔技术,控制每循环爆破炸药量及增加有效风量的各项措施下,通过现场情况细致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因我矿井下不存在火区,所以一氧化碳超限报警是因工作面放炮作业后的炮烟排放过程导致的短暂性超限,为有效预防和杜绝因放炮作业后炮烟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1、炸药质量问题 因炸药配比偏向负氧平衡时,炸药爆炸过程反应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量较大,炮烟中一氧化碳含量超限,造成一氧化碳传感器超限报警。 针对该问题,我矿积极与同我矿用同一种炸药的塔甸煤矿、比里河煤矿、观音山煤矿询求解决方案,经多方询问得知与我矿使用同一类级别的同一种炸药,在爆破后都会存在炮烟中CO短时间超限状态,多数超限在200ppm以上。针对

该问题我矿已向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及民爆公司寻求帮助,希望生产厂家为我们提供炸药配比氧平衡单一资料。针对我矿提出的请求,2016年4月25日,华宁县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负责人与玉溪市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门人员到炸药生产厂家进行寻求解决方案,因索要资料涉及到炸药配比元素,按规定不能提供该材料,因此该项原因分析无法继续开展。 2、工作面煤壁较疏松,有孔裂隙存在,打眼装药爆破因孔裂隙存在的因素,导致爆破效果减弱和爆破过程影响等原因造成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针对该问题现场已要求作业人员在工作面遇煤层地质构造带及前方煤壁松散破碎点采用人工镐挖或者少量装药放小炮方式进行爆破,此方式控制炮烟中CO效果较好。 3、放炮前,未严格使用好黄泥、水炮泥封孔,封泥长度不足,封孔效果未达到要求等人为因素,导致爆破过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针对该问题现场已要求爆破员封孔时必须使用水泡泥,剩余部分采用黄泥满孔封实,封孔全过程由安全员全程盯守检查验收,确保封孔满足要求。 4、破碎大块煤或单打底眼爆破时,或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炮眼深度不足600mm时,此时填炮泥长度不足或存在孔裂隙导致爆破作业过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大。 针对该问题已单独制定专项大块煤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主题:可爱的生灵 二、教材解析 (一)课文内容 本单元围绕“可爱生灵”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掌握形声字的识记规律。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5.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现春天的美。 6.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8.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9.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10.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11.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12.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13..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14..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15..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16..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

一氧化碳的含量标准

一氧化碳的含量标准 一氧化碳是燃具烟气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毒气体,它通过人体呼吸道吸入,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取代氧而生成一氧化碳血红素,从而使人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各种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如下: 表1 各种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浓度(ppm)对人体的影响 100 最大允许值 200 2-3小时轻微头痛 400 1-2小时头痛、恶心 800 45分钟痉挛,2小时昏迷 1600 20分钟痉挛,2小时死亡 2400 15分钟痉挛,1小时死亡 3200 5分钟痉挛,半小时死亡 6400 10分钟死亡 从上表可以看出,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一旦超过800ppm,便会使人痉挛(即失去自我控制活动能力,无力阻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从而导致昏迷、死亡的危险)。所以对正常人来讲,室内一氧化碳浓度800ppm是一个重要界限值,超过此值,即成为有中毒危险的环境。而800ppm的浓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达到呢?据测定,在一个容积为12m33(即面积为4㎡)的厨房内关

闭门窗,一台普通的双眼灶(指烟气指标合乎国家标准的产品,即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折算为剩空气系数α=1时,不大于0.05%,其热负荷约为20MJ/h),连续使用65分钟就可使定内一氧化碳含量达到800ppm,而如果在同样的房间内使用一台老式的,出水量为5升/分钟的直排式热水器,则只需要11分钟就可达到此值。这说明,一氧化碳极限值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很容易达到。而在冬天关闭门窗洗澡的大有人在,因此每年都有使用燃气热水器不当而死亡的报道,而一氧化碳中毒就是主要原因。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我们还作了另一个对比试验。对一台严重超标的直排式热水器(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一倍,即α=1时,CO=0.1%),装在一间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运行,房间容积仅为4m3(即面积约为1.3㎡),连续运行1小时,室内一氧化碳含量一直未超过60ppm,这样的室内空气环境是比较安全的,完全符合室内卫生标准。为什么有“致使缺陷”的热水器长时间运行不会使室内环境卫生条件恶化,而“合格”的燃具在密闭的室内却会产生使人丧命的问题?这显然是通风换气这个关键条件所决定的。因此,日本的燃气热水器标准中严格规定:直排式热水器的安装房间内,必须要装换气扇,以保证通风换气。当然这样说,决不是认为燃具的制造质量无关紧要,而是说明:通风良好是保证室内空气卫星质量的决定性条件(哪怕其中装的燃具排烟质量是不合格的)。 一般要求,室内一氧化碳含量不大于24ppm(0.0024%),

高中音乐_第一单元第二节《情感之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情感之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2.了解作曲家贝多芬,引导学生学习贝多芬的伟人精神。 3.学唱《欢乐颂》,感悟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学习音乐小知识:交响曲、合唱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教学难点:学唱贝多芬的《欢乐颂》,感悟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前导入: 播放流行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能更快的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来,并为“情感之声”这节课做下铺垫。)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善于表达人类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漫漫 人生中,音乐以其独有的方式,抒发着人类各种不同的情感…… 1、师生互动 想一想:人类的情感有哪些?爱情、亲情、友情、乡情、祖国情、世界情。 (引导学生由小家到大家来思考都有哪些情感) 唱一唱: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的乐曲? 爱情:《因为爱情》《月亮代表我的心》 亲情:《父亲》《父子》 友情:《朋友》《同桌的你》 乡情:《故乡的小路》《绿叶对根的情意》 祖国情:《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 世界情:《我和你》 (在此环节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们说出并能唱出有关的歌曲,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情感之声。) 2.欣赏钢琴演奏《致爱丽丝》主题旋律。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1810年40岁的时候教了一个女学生,对她产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写了这首小曲赠给她。音乐主题纯朴亲切、柔和优美,刻画出温柔美

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表达了美好的爱情。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贝多芬,去感受他的情感世界…… 二、聆听思考: 1.中文版《欢乐颂》,这首音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种全人类的理想和渴望,即世界情。这首作品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的第四乐章。 2.贝多芬简介 177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是宫廷男高音歌手,脾气暴躁,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女仆,41岁就去世了。儿时的贝多芬从未享受过家庭的温暖。父亲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莫扎特一样的音乐神童,4岁就逼迫他练习乐器。他经常很晚喝的醉醺醺的回家,把熟睡中的贝多芬拉起来练琴,贝多芬的邻居说他家的琴声从来没有停止过。8岁登台演出,12岁就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25岁耳病加重,28岁就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失去听力是不可想象的,贝多芬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凭借惊人的毅力以及乐观精神,完成了很多伟大作品的创作。 音乐作品: 9部交响曲(第3英雄交响曲、第5命运交响曲、 第6田园交响曲、第9合唱交响曲) 11部管弦乐序曲,32首钢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协奏曲,歌剧,声乐曲,室内乐曲,被后人成为“乐圣”。 3.再次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欢乐颂》。 气势磅礴,音响恢弘,激动人心。这部交响曲是贝多芬晚年的巅峰之作,也是最后一部作品。贝多芬一生最后的十年,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部著名的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美好的愿望。渴望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的理想,它告诉人们:只有当所有的人们都成为兄弟姐妹时,全人类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终曲里,管弦乐队的所有乐器和人声揉和在一起,化为一片对人性自由解放,世界大同博爱的赞美呼声,把整个乐章推向极致,推向欢乐的海洋。这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总结和情感的结晶。(感受贝多芬面对残酷的命运,与命运抗争,不服输,乐观向上的英雄精神。学习音乐小常识:交响曲、合唱。) 4.学唱感受

(整理)一氧化碳基础知识

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将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氧血红蛋白(O2Hb)被输送到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参与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大量的一氧化碳将进入机体血液。进入血液的一氧化碳,优先与血红蛋白(Hb)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200~300倍。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解离速度只是氧血红蛋白(O2Hb)的1/3600。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不仅降低了血球携带氧的能力,而且还抑制、延缓氧血红蛋白(O2Hb)的解析和释放,导致机体组织因缺氧而坏死,严重者则可能危及人的生命。 此外,机体内的血红蛋白(Hb)的代谢过程,也能产生一氧化碳,形成内源性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正常机体内,一般碳氧血红蛋白(COHb)只占0.4~1.0%,贫血患者则会更高一些。 一氧化碳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机体吸收高浓度一氧化碳空气的时间长短。一氧化碳中毒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的含量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浓度成正比关系,中毒的严重程度则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有直接关系。 心脏和大脑是与人的生命最密切的组织和器官,心脏和大脑对机体供氧不足的反应特别敏感。因此,一氧化碳中毒导致的机体组织缺氧,对心脏和大脑的影响最为显著。 如果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0ppm,10分钟过后,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可达到2%以上,从而引起神经系统反应,例如,行动迟缓,意识不清。如果一氧化碳浓度达到30ppm,人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可达到5%左右,可导致视觉和听力障碍;当血液内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10%以上时,机体将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例如,头痛、眩晕、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等。 由于一氧化碳在肌肉中的累积效应,即使在停止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后,在数日之内,人体仍然会感觉到肌肉无力。一氧化碳中毒对大脑皮层的伤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 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脏也能造成严重的伤害。当碳氧血红蛋白(COHb)达到5%以上时,冠状动脉血流量显著增加;COHb达到10%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25%,心肌摄取氧的数量减少,导致某些组织细胞内的氧化酶系统活动停止。一氧化碳中毒还会引起血管内的脂类物质累积量增加,导致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症患者,更容易出现一氧化碳中毒。2.5%,甚至1.7%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就可能使心绞痛患者的发作时间大大缩短。 人体内正常水平的COHb含量为0.5%左右,安全阈值约为10%。当COHb含量达到25%~30%时,显示中毒症状,几小时后陷入昏迷。当COHb含量达到70%时,即刻死亡。血液中的COHb含量达到30%~40% 时,血液呈现樱红色,皮肤、指甲、粘膜及口唇部均有显示。同时,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甚至突然昏倒。深度中毒者出现惊厥,脑和肺部出现水肿,心肌受到损害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极易导致死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