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在全市系统三农网点体系建设和非车险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系统三农网点体系建设和非车险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系统三农网点体系建设和非车险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系统三农网点体系建设和非车险专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系统三农网点体系建设和非车险专

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三农保险部对全市系统三农服务网点建设情况和13家单位上报大项目跟踪情况进行了通报,非车险部对1至2月份全市系统非车险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点评,李总又对非车险发展和三农网点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对他们的意见,我都赞成。希望你们回去后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积极行动,开展工作。

下面,在此基础上,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用心经营,精心维护,深耕非车险业务

一是用心关注市场,分析市场。

随着保险主体的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车险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十分艰难,只有大力发展效益较好的非车险业务,提高其在总体业务中的比例,才能进一步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从而提高整体盈利水平。为此,各单位要将发展非车险业务作为首要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各业务人员深刻理解发展非车险业务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并全力加快非车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要明确发展非车险业务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要加快农村业务发展速度,二要大力培育

非车险业务发展能力,三要积极推动非车险业务渠道拓展能力。

二是用心宣导方向,拓展市场。

要加大非车险业务的发展,关键是要引导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为尽快形成共识,取得业务上的突破,各单位可以通过动员、宣导、绩效考核等多种形式,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导向与舆论氛围,使每一位员工都牢固树立大力发展非车险的意识。一是提高认识、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大对业务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二是深入发动、广泛参与,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外勤人员发展非车险业务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三是强化考核、落实责任,及时分解任务,层层督导落实,加强跟踪检查和考核。

三是用心评估每一笔业务,把好“入口”风险关。

各单位力争把每一笔业务都要做实、做细、做精,使每一笔业务都达到风险可控、利益可保、成本合理,对风险高且无法分散的业务,坚决摒弃。建立风险排查制度,定期对非车险进行排查;尤其是每年的汛期前,要上门对大客户做好防灾检查工作。

四是用心体会客户,服务客户。

“投保容易理赔难”,这是社会上对保险行业一个普遍看法,各单位要一直以服务作为发展的基础,坚持以诚信理顺客户关系,时刻关注重点客户,狠抓优质服务,让客户在

理赔中感受良好信誉,通过良好的理赔服务促进业务发展。

二、绩效为先,执行为重,狠抓非车险管理

一是制定完善考核办法。

考核是一根指挥棒,一个好的绩效考核办法不仅能为员工指明前进的方向,还能充分发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观念引导的前提下,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多做非车险业务的积极性,今年分公司将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压缩管理费用,实施费用配比向一线倾斜政策,把有限的费用投放在业务发展上。在严格落实分公司考核办法的同时,各单位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考核办法,重点对新增业务进行奖励,并确保及时兑现,有效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随时督导非车险业务发展情况。

分公司今年每月召开非车险业务发展例会,各单位也要每月召开非车险业务发展例会,要从简单听取工作汇报调整为重点督导非车险业务进度及工作近况,解决业务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业务发展和经营活动的最佳方案,从而使总经理室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总结经营绩效,有针对性地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同时,各单位要提前一个月提醒非车险续保客户,尤其是对大项目更是随时跟踪续保进度,每周上报非车险新保、脱保情况,以便使非车险部及时了解情况,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三是狠抓执行力建设。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经营企业最好的灵丹妙药是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精神。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加强教育引导,实行严明奖罚,以切实增强干部员工的大局观念和责任意识,强化执行力,切实改变一些责任心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工作执行速度不快、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突破思维,创新求变,提升销售能力

各单位要坚持从区位条件、市场环境、业务资源以及自身特点出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目标,形成相对优势,从而在非车险领域取得成果。

一是改变思维方式,创新业务拓展模式。

拓展不同的保险领域,挖深挖潜现有业务,突破思维模式,在摸索中创新尝试新的业务开拓办法。当前,我们要全力开展“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认识开展农村业务大有作为,要认识到农村领域是今后一段时期拓展业务的主阵地,要做好“三农”服务网点的建设工作。要按照保监局的合规要求,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管理清晰、运行规范、服务到位”的“三农”保险部、站、点,确保在5月底之前实现网络的全覆盖。

二是在政府创新社会管理中寻求保险业务新突破。

各单位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沟通,要与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找到利益共同驱动点,加快非车险

业务发展。各单位要借鉴金寨支公司的经验,积极与当地政法委、综治委联系,尽快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险开办起来;非车险部也要积极与市卫生局和市安监局联系,尽快把医疗责任险和安全生产责任险开办起来;三农保险部要继续跟进,利用省政府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之机,争取育肥猪保险早日落地;同时,也要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现场咨询活动,借助政府部门的力量,加大公司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公司社会影响力,实现业务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是领导要带头展业,拓展保险大项目。

各单位要在全面梳理非车险业务发展信息的基础上,排出重点关注大项目,由经理室进行跟踪攻关。班子成员尤其是分管领导要率先出马,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协调,全面进行大项目的拓展工作。

四是在巩固续保业务的基础上要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在重点险种和领域实施新突破。在业务发展上要坚持巩固续保业务、开辟新增业务、储备后续业务的方针,确保业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对非车险客户坚持“服务一批、跟踪一批、储备一批”,抓大不放小,固老增新,稳住大保户业务阵地。对续保业务采取新的展业策略,实施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实行“一单一方案”的方式,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

第二,抓好续保和信息搜集工作。要不断巩固与拓展辖区内非车险客户资源,力争实现非车险客户资源滚动发展的良性互动。同时在存量客户群中,要谋求险种或保额的增加。要求每个销售人员都要成为公司的信息员,积极关注同业动态及竞争对手的策略,力求第一时间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及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第三,非车险部要定期梳理承保业务,建立脱保台账,对流失的业务和客户摸清投保去向,分析丢失原因,研究制定业务竞回方案。

谢谢大家。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三农”保险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三农”保险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政府金融办等七部门关于加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x[x]6号)和《x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分公司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三农”保险发展意见的通知》(x[x]55号)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提高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现就进一步推动全市“三农”保险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提高“三农”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x年,我市农业保险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承保水稻109.06万亩,商品林96.09万亩、承保能繁母猪34248头,实现保费收入1706.4万元,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1100.21万元,较好地促进了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随着社全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推进,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三农”工作日益重视,农村生活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农”保险已成为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民心所向,是转变政府支农方式、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增强农业抗御风险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加大农业投入,维护农民利益的现实要求。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和完善我市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的重要意义,把发展“三农”保险放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把握,把“三农”保险与支农惠

农政策、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保险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持续性的保障支撑职能。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保险的组织领导。 为有效地推动农村保险发展,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财政部门、涉农部门和人保财险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办)也要相应成立农村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统筹、指导农村保险及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宣传、落实国家强农惠农保险政策,积极出台和协调各种强农惠农政策对农村保险的支持,统一组织、协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配合农村保险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建设的督导、考核、管理。农村保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三、进一步抓好乡镇农村保险网点建设。 各乡镇(街办)要积极支持人保财险公司在乡镇(街办)村开展农村保险服务部、站、点的建设,统筹农村保险服务部、站、点的服务范围,整合保险公司现有的农村保险网点,积极为农村保险服务部、站、点的设立提供场所、政策支持和必要引导,深入推进农村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经济相对较好的乡镇设立保险营销服务部,在一般的乡设立保险服务站,在行政村设立保险服务点,全方位地构筑农村保险发展的平台,增强为广大农民方便、快捷的保险服务能力。 各镇(街办)要利用成立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的契机推进“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推荐合适人选负责“三农”保险服务站工作,各行政村要选取合适人员作为“三农”保险服务点的协保员。

三农基础知识试题

三农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变更或者终止集体资产所有权,其集体资产较大的,须经其成员会议或者其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并在集体资产所有权取得、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机构备案。 2、《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已经预留机动地的,机动地面积不得超过本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的(B)。 A、3% B、5% C、7% D、10% 3、发包方将农村土地发包给(D)承包,应当事先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A、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 B、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民家庭 C、本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乡镇企业 D、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 4、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的筹资筹劳由(B)讨论决定后,向本村村民筹集。 A、村民委员会会议 B、村民会议 C、村党支部会议 D、村民代表会议 5、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向农民筹集的资金,由(C)负责管理、使用。 A、县农经管理部门 B、乡、镇政府 C、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 D、乡、镇财政部门 6、下列行为不属于农村审计机关权限的是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务收支规定 7、邮寄、承运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必须凭有效的植物检疫证书正本收寄、承运。 8、调运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时(C) A、本省内不必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B、非疫区办不办植物检疫手续均可 C、应当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D、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必须经过检疫,未列入的,不用检疫

9、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国家禁止进境的除外)实行(A)审批。 A、农业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两级 B、农业部 C、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 D、市农业主管部门 10、农业有害生物预报信息和气象信息(A) A、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与气象主管机构共享 B、分别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气象部门独享 C、只向政府提供 D、向社会公开 11、(A)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在国家级或省级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建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点或设立保护标志。 A、县 B、市 C、省 D、乡(镇) 12、农业机械专业维修单位,应当取得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核发的(A),并按照核定的维修等级承揽维修项目。 A、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 B、职业资格证书 C、营业执照 D、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13、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应向(D)提出。 A、市交通主管部门 B、市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C、省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D、县农业(农机)主管部门 14、未办理登记手续,领取号牌和有关证件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不得投入使用) 15、发生农业机械事故后,当事人逃逸或者破坏现场、毁灭证据,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该当事人应当承担(A) A、全部责任 B、同等责任 C、次要责任 D、一定责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公布,自(A)施

形势与政策 三农问题论文

三农问题及其对策 在21世纪里,“三农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1) 第一,农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多数农民仍然只能通过种粮,散养家禽获得收入,而这些收入都不高。二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是农产品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农业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由农民来承担。在劳动力转移中,农民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常常是最低工资的接受者,创造着城市经济财富却不能分享其利益。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较快提高。农民教育培训滞后、培训面不广、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同时,随着对农民工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农民外出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 第二,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耕地少、分散,受气候的制约较大,交通不便、通讯困难、能源短缺等客观问题一直存在。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多数项目带动力较弱,竞争力不强,规模不大,辐射面不广,农民能从中获益的不多。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多样化、优质化和精细化的需求。 第三,农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投入和教育“两基”投入等原因导致乡村负债问题十分突出。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城镇化率低,且村镇极其分散,工业企业小而且少,缺乏产业群规模的大型企业的支撑,缺乏规模效益。三是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 二、“三农”问题的对策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这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新思路”。以工代农,以城促乡,把中国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1) 第一,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制定一个统一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使城乡发展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第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第三,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针对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不齐全等问题,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三农”工作 的意见 【法规类别】银行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藏政发[2008]92号 【发布部门】西藏自治区政府 【发布日期】2008.12.19 【实施日期】2008.12.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 (2008年12月19日藏政发〔2008〕92号) 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四次全委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农牧区金融改革,不断建立健全适应我区实际的农牧区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农牧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建立金融服务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服务“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金融对“三农”的服务直接关系到农牧区经济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

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区农牧民占总人口的80%以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衡量我区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在与达赖集团斗争中掌握主动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四次全委会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各级人民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工作重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我区农牧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搞好农牧区金融服务,有利于推动农牧民创业创新,有利于加快现代农牧业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金融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推动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切实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全区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在不断加大金融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支持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牧业产业建设步伐,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中国农业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作为办理农牧区金融业务的主力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采取措施,加大“钻石卡、金卡、银卡、铜卡”四卡到户贷款的投放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扎实推进信贷扶贫工作,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积极支持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帮助农牧民改善生活条件,为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城乡金融业发展二元结构突出,农牧区金融服务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农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农牧区金融生态环境脆弱、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金融产品单一、农牧业贷款缺乏增长载体、信贷风险难以有效分散、农牧业

农业农村工作大会领导讲话材料

农业农村工作大会领导讲话材料 同志们 刚才,同志就农业农村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全面总结了去年的成绩,认真部署了今年的任务;铺镇、镇作了典型发言。会议内容很丰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借此机会,我就如何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肯定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放在全县发展大局的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三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发展思路日趋清晰。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是全县上下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不断探索,在发展目标上,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高效农业、都市农业和休闲产业;在发展布局上,明确了发展重点在大众垸,力争打造成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实现由农业生产区向城市生活配套区的转变;在发展措施上,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跳出农业抓农业,用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以商促农的理念抓农业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有望城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 2.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加大,我县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公路四通八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投入巨资兴修水利,湘江一线大堤不断加固,多年来困扰望城的水患得到了有效

治理。一批引水工程顺利竣工,部分乡镇的居民用上了自来水。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拥有全省一流的电力设施,被确定为全市唯一的创建全国新农村电气化示范县。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有望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近年来,我县全免了农业税和特产税,取消了一切涉农收费项目,实行动物免费防疫,及时发放了农业生产补贴,让农民群众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自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同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组织化程度稳步提高,增收路子越走越宽。率先全市全面启动农业保险试点,农民增收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据统计,我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年的3335元增加到年的7757元。目前,移动电话、电脑等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群众消费热点开始由“彩电、冰箱、洗衣机”向“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方面转移。 4.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全面提高低保标准,实现了“贫有所济”。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农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加快乡镇敬老院建设,实现了“一乡一院”、“应养尽养”的目标。有效化解义务教育负债,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农村孩子也同城市孩子一样,获得了应有的教育机会和较优的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县、乡、村三级卫生阵地建设,群众就医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常见病不出村。把戏和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农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农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关于“三农”问题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中共中央2003年底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幅一降再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探求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措施,以便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迄今为止,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素质,社会的稳定,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实施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在政府﹑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三农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关键词: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措施、政策分析、成效 三农问题的内容: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 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三农问题的背景、产生原因 (一)三农问题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促使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然而,中国农业产品开始同外国农业大国竞争,从而开始出现农民“手里有粮买不出”的现象。随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大部分农民认为种田没有足够的收入,因而出现农民进城打工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地区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投入减少,引发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农村人丁稀少。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三农问题成为当今社会显著的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产生原因 1.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这是三农问题产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65132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 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D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C )。 A.农村的电网建设B.乡村道路建设 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 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D )章 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 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C )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B.县级市级

C.县级县级D.市级市级 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该法规定有(A )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页眉内容.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A.十分之一B.五分之一 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C )。 A.30年B.30-50年 C.30-70年D.50-70年 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A )所有。 A.国家B.集体 C.私人D.县政府 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C )以上。 A.百分之百B.百分之九十 C.百分之八十D.百分之七十 9、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A )。 A.土地B.田地 C.非耕地D.林地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包括( A )。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

关于“三农”问题的典型例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引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自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引自《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五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话中讲: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的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引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之处? (5)通过分析材料五,你是如何理解不同制度的国家的经济政策的? 答案: (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补贴遵守减缩任务的农户,限定一定范围的农产品生产,重税惩罚超额产品。目的在于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 2)新政的实质在于以国有化形式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制度的竞争,以政府的力量全面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 3)列宁的初衷是以上层建筑的力量来改造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和生产问题,忽视了当时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本身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经济困难、农民不满、富农叛乱等现实表明必须实行新的政策以解决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农民承包 【发文字号】鄂政办发[2017]32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5.02 【实施日期】2017.05.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鄂政办发〔2017〕32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87号)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着力挖掘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稳住工资性收入增长势头,释放财产性收入增长红利,拓展转移性收入增长空间,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力争到2020年,全省

农民持续增收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确保我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保障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项目业主自主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启动大宗油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和粮食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在县市层面推进统筹使用财政资金。对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探索将股权量化到村到户,作为村集体或农户持有的股权,让农民长期受益。(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农工部、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粮食局、省电力公司) (二)落实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快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绿色农资应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衔接的农业补贴、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落实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创新试点和生态补偿试点。完善粮油大县奖励政策,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建设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保障农民收益。(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粮食局)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多元种植结构。稳定增强粮食产能,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发展特色蔬菜、优势果茶、食用菌、中药材、蚕桑等,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鼓励发展特色经济林

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领导讲话模板

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领导讲话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去年的工作,统筹安排部署今年的“三农”工作任务,动员我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奋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刚才,会议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印发了《枸杞产业发展安排意见》等五个涉及农、林、枸杞、水利、畜牧的专业性文件,对全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后面,张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结合实际, 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困难矛盾多、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也是我县“三农”工作战胜困难、逆势而上、大步前进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面对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面对农产品市场波动变化的不利影响,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区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苦干实干,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成效显着,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县喜获“全区黄河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竞赛二等奖”、“全区农业产业大县二等奖”、“农民增收先进集体”、“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先进单位”、“畜牧工作先进县”以及“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等多项奖励。奖项之多,分量之重,较之往年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是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跨越的一年,是硕果累累、令人欣慰的一年,是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粮食总产再创新纪录。我们以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为抓手,强化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大手段,积极推进耕作制度改革,调整结构、优化品种、主攻单产,粮食总产量达亿公斤,增长%,实现连续六年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新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二是农民收入再上新台阶。县委、政府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开辟增收渠道,想方设法挖掘增收潜力,着力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劳务产业、惠农政策保增收的主渠道作用,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8元,增长%,远远高出年初7%的预期目标,增幅位列全区各市县第2位,取得这

财政学 三农问题论文

摘要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但有中国特有的客观实际,是我们走向现代化进城中最艰巨的任务。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它始终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实现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要实现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得结合中国实际,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关注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建立完善的补贴农民农业支持保护的制度,实现增加农民税收。无论如何,解决三农问题,要因地制宜,抓住主次矛盾,符合农民发展需求和经济发展规律。 关键词:三农问题财政经济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质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太弱,土地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导致机械化作业难以推广,造成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成本加大,影响农业企业的形成,最终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农村问题,一个主要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农村问题,出现基础设施条件太差,生存质量难以保障,生态和环境压力加大,农村农业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产业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无序开发与无序利用不到有效控制。 农民问题,主要是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而农民负担问题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数量过多,农业与社会就业都不充分,因此农民收入也较少,由于农民收入低,也直接影响到农村消费市场启动,内需市场难以启动,农民生活质量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压力就越来越大。 在1998年10月,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就已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好三农问题。 浅析“三农”产生原因及解决思路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是来自城市化滞后。三农问题,实质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必须一体化地考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三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一) 按照市政府研究室的通知要求,近日,我镇对“三农”工作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基本情况和农村现状 xx镇共有35个村民委员会,406个村民小组,农业户13669户,农业人口51981人,农村劳动力26708个,全镇耕地面积76941.03亩,其中旱田11995亩,水田64946.03亩。目前,我镇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已形成大湖养蟹,堤塘养鱼,网箱养鳝,池塘养鳖的水产模式和林地养鸡的种养格局。并且积极倡导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引进了深圳望家欢蔬菜配送公司投资400万元开发九真水生蔬菜深加工项目,目前已完成土地征用规划,进入实施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镇农村虽然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尤其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农村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条件改善不明显。 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的社会服务设施,环境改善,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较少,造成对农业的投入与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不协调。加上我镇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普通存在水利工程和设施老化,险危工程增加,导致水源浪费和供水不足,致使一些良

田好地成了“望天收”。渠道、池塘淤积严重,灌溉能力大幅下降,农村基本没有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制约了农业生产较快发展。 二是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创收渠道窄,收入增长缓慢。 我镇总人口72655人中,近70%是农村人口。同时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择业面窄,大多数农民只能守着几分田土过着温饱的日子。在技能素养方面,一技之长的人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打粗工,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如果广大农民的收入没有突破,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就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农业技术、农田水利、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公共安全、乡村规划,这些都是与广大农民群众密切相关,关注程度的大事。根据调查,我镇农民最需要解决的是: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和增加收入,可见,农民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我镇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目前加大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建设,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水平低下的状况没有改变。 四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 农村稳定和谐面临压力,部分基层组织运转面临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 三、解决途径和发展方向

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涉及的内容应该包括这些方面:农村政治体制建设,包括村民自治选举等方面;历年一号文内容;计划生育内容;土地政策内容等。 尽量找到历年国务院一号文看看,了解历年农村改革的进程,特别是最近几年的新政策。 此外,应当具备一定的办事处理能力,应对虚拟场景的处理,举例:张家和李家因为宅基地矛盾纠纷激化,正对峙,有可能引发一场械斗,作为村长助理的你在村长、支部书记都外出开会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这个突发事件。 大学生村官考试——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一) 第一节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农村各类组织中,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 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领导农民做好农村工作的坚强领导集体。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居于农民群众之中,同农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接触。 再次,它担负着在群众中培养和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壮大党的组织的任务。 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保证党在农村组织健康发展的基本单位。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三农”第一线,活动于农民群众之中,最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情绪,最了解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为上级党委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丰富的真实材料,又能敏锐感受到政策执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党委,为上级党委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实践依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之后,能否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得到贯彻执行,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去宣传、动员、教育、组织和团结农村党员和农村群众付诸实践。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农村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环节,是农村群众是否拥护党信任党的重要依据。(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 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于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则是实现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的体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又是农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农村基层党组织虽然不代表党,但基层组织直接活动

三农工作发言

全州“三农”工作 座谈会材料 抢抓机遇破解难题 全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中共积石山县委副书记田正学 2011年12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三农”工作座谈会,充分说明了州上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难得机会。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重点作简要汇报。 一、总结成绩、分析形势,找准发展“三农”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特殊的县情民情实际,以“保民生、促发展”为工作主题,将全县工作重心和财力向农村倾斜、向山区倾斜、向民生倾斜,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旱作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加强良种推广,着力发展旱作农业,

形成了由点到面、连片种植、整流域推广的良好格局。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96万亩,亩均增产175.6公斤,膜侧油菜2.1万亩,亩均增产52公斤。注重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多方筹措资金830万元,当年投入覆膜机、膜侧油菜种植机、小麦割晒机等实用型农机1300多台。落实农机补贴126万元,有效调动了群众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特色林果业初具规模。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花椒、核桃等特色林果业,累计栽植花椒28万亩,年产量达到125万公斤,产值突破2500万元,主产区人均收入7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2.6%;累计栽植核桃3.5万亩,年产量达到20万公斤,主产区人均收入170元。畜牧业发展稳步推进。坚持千家万户养殖与规模养殖相结合、繁殖与育肥相结合、散养与集中养殖相结合,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全省民族地区养羊大县的有利机遇,大力扶持发展草食畜牧业。通过畜牧产业信用担保中心和妇女创业小额信贷,有效破解了畜牧产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问题,发放贷款659户3539万元,新建存栏200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场14个,改建标准化示范场5个,新增养殖大户105户,新建养殖示范点11个,扶持养羊户1408户,发放良种羊6155只。水利事业实现新突破。以安全人饮和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认真实施南部安全饮水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

三农问题论文农村研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农村研究论文 三农问题同样是今年的考试重点,应该这样回答: 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近几年,出现了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危及国民经济全局。因此必须把坚持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说,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走中国特色的城

镇化道路。 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强化科教兴农,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另一方面必须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农民收入。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提高农民收入的,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长期以来水平过低,发展过慢,已形成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在于,可以有助于转移农村人口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可以促进城乡结构优化、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农

村人口素质。 加快城镇化的思路和措施主要有: (1)、最基本的是,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道路; (2)、既要重视发展大中小城市,又要重视小城镇建设; (3)、科学规划发展中小城镇,合理布局; (4)、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制度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用地制度。

领导在三农工作及业务培训会发言-领导讲话模板

领导在三农工作及业务培训会发言 同志们: 今天,县委政府在这里组织召开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推进暨业务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动员和部署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对业务操作、办事人员和乡镇部门负责人进行培训,切实转变服务方式,全面推进我县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努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办事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试点先行,稳步实施,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成效初显今年以来,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着眼于转变机关作风和服务职能,不断转变服务方式,努力在服务“三农”上探索实践,着眼于提高为民办事效率和质量,减少群众办事成本,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县涉农部门和乡镇、村建立农民服务站的实施意见,并自主开发出了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台,于今年9月下旬在田蓬镇田蓬、庙坝、木坝和金竹坪4个村委会开展试点工作,10 月10日正式开通试运行。从近一个多月的试运行情况看,田蓬镇4个村级农民服务站通过应用电子政务系统为群众办事200多件,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本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的目标。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效果和价值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着眼于服务群众,注重多方效益。涉及到千家万户以及每一个农民群众的事情非常多,他们的要求、愿望、希望也非常广。同时,在现有的体制机制框架下,面向群众的政策、项目既多又杂,分布在各个部门,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县、乡、村、组各个层级。如何把各种政策和资源运用好,在我们县、乡、村、组贯彻落实好,真正把实惠落实到人民群众当中,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这一重要实践和探索,解决了农民群众长期以来存在的“办事难、办事烦、办事贵、效率低”和群众在办事当中遇到的“人难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解决了各级各部门在服务农民群众中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让强农惠农政策迅速及时落实到位的问题,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委政府提供更好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总的来说,解决了各级各部门服务农民和落实政策到位两个层面的问题。这是一种资源的整合,我们的立足点是用电子政务系统这个平台,着力点是解农民群众之需,目的和方向是使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它体现出来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的最大化。

毛概论文—论三农问题

论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极其引人关注。 关于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臵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而关于农村问题,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

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臵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最后是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为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到2009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9.7%,2012年底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基层官员的一定抵制,在“对上蒙混过关,对下糊弄、收钱”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有钱就叫你生,要生就要有钱”的怪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