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棠阶

李棠阶

李棠阶
李棠阶

李棠阶

李棠阶

[清](一七九八―一八六五)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道光二年(一八二二)进士,官至侍郎。善书法。卒年六十八。《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将偶知道的情况转帖如下:

李棠阶的籍贯不是河南沁阳,应该是河南的温县.

李棠阶(公元1798年—1865年),字树南,号文园,又号强斋,谥号文清,今温县南保封村人。清朝道光年间壬午科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读、太常寺少卿、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道光年间,因违例录取老年武生,部议降三级调用,李堂阶任教武陟河朔书院达十三年之久。同治即位,起用旧臣,李棠阶奉旨进京并上疏治策,官位连升,授课宫廷,论历朝兴衰之事,深为同治帝所赏识。在惩治两江总督何桂清时,他力主严惩,以整肃纲纪。他终生俭朴,恪守清正,主张治丧要尽革俗弊,俭约以葬。乡里水灾,他陈情地方放赈,未果,遂诫家人节俭,而授米于本里贫人数月。

李棠阶自参与军机中枢大事,深感身负重责,即使一些小事稍有不安,他就忧形于色,终于积劳成疾,于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十一月,病死于北京,享年68岁。皇上赠其太子太保,谥号“文清”。

李棠阶是晚清著名的理学家,一生潜心理学,以“克己”、“省身”为座右铭,极力主张维护封建道统。他一生勤学不辍,并以日记自省,三十余年无一日漏,遗著有《古本大学集解》一卷、《丧气十戒》一卷、《凭良心录》一卷、《李文清公遗书》八卷、《志节编》二卷、《强斋日记》十六卷、《李文清公遗文》一卷、《李文清公诗集》一卷,现珍藏于河南省图书馆和新乡市图书馆。

李棠阶内弟和兆元,是中国著名太极拳家,当今流传的六大传统太极拳之一——和式太极拳创始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温县赵堡镇赵堡村人,出身中医世家。幼时受家乡习拳之风的影响,舍弃功名,从本镇陈清萍(温县赵堡镇赵堡村人),习太极拳十载,悉心苦练,尽得真传。之后,太极神手陈清萍之师张彦(赵堡人)云游归乡后,和兆元又得精心指点,悟通拳理,其功夫出类拔萃,刀、枪、剑、棍无所不精。

清朝末叶,和兆元保三朝元老,礼部尚书李棠杰进京有功,皇清例授“武信郎”(正六品武职官员)之职。在京期间,集思广益,广交武林朋友,博采众长,取武术百家之精华,通过对人体经络、关节等生理方面的大量研究,结合《周易》、《中庸》、《理学》集医学于一体,进一步充实拳艺理论,文武并进,相得益彰。回乡后,向师清萍叙说心得体会,很得陈清萍青睐,夸其“闻一知十,拳艺独得骊珠之妙”。和兆元在原传拳架的基础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与姿势,大大增加技击实用内容,并使架式更顺其自然,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开创了太极拳“代理架”之先河(即和式太极拳)。这套拳架强调理法自然,故行功走架又称“耍拳”。整个拳架朴实无华、

势简径捷,以体用一致为要求促进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为一,技理相合。通过朝夕盘架增强自身功夫,通过推手实践矫正拳架,直至最终用于实战。

在京期间,和兆元曾多次随李棠阶(晚清历任大理寺卿、礼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北上巡视,南下主考,屡遇强寇,他都能以技赢人,以德服人。和兆元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赵堡镇等地流传。

某次途经邯郸地方,为告诫当地一山大王改邪归正,曾显示以蜡木杆刺槐树之内功。因武艺出众,威震京师武林。李棠阶考翰林时的主考官体仁阁大学士祁藻闻知和兆元之功夫,即召和兆元询及武功情况,答学太极拳于名师陈清平诸事。后承大学士以易理为其太极拳作理论充实。和兆元经钻研学习,遂融化在拳艺实践中。

和兆元为人正直,最恨贪官污吏,平日怜老惜贫,深受江湖同道敬重。一次,他在北京街头发现一外地卖艺女子被当地两个恶霸纠缠,听围观者说,姑娘因为父亲有病,才独自在街头卖艺,挣钱为父看病。他便打走了恶霸,赠姑娘纹银十两。此事传开,京城百姓无不交口称赞。咸丰末年,怀庆府一带久旱不雨,灾情严重,李棠阶奉诏看灾情,和兆元随李前往。一路上,他保李棠阶战响马(土匪之流)、抚饥民,深入怀庆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将真实情况上报朝廷,朝廷下诏减轻怀庆府一带百姓赋税,故里一带人民深受其惠。同治二年(1863年),慈禧太后之侄、悍将胜保因子叛有功,居功自傲,纵容部下胡作非为,李棠阶上书弹劾胜保,胜保下狱后,李棠阶受命审理此案。慈禧遣人求情,又许以重金,均被李拒绝。慈禧又遣人求助于和兆元,望其从中斡旋,但和兆元深恨胜保害民,不予理会,致使胜保被斩。从此,慈禧与李、和二人结下了怨隙,伺机报复。一日,慈禧庆寿,诏见李棠阶夫人,闲谈中,慈禧突然问“女人大脚好还是小脚好”?李夫人哪知慈禧问话背后藏有阴谋,随口答道:“小脚好!“慈禧因是满人,是大脚,于是便给李夫人定了个欺君之罪,赐白绫三尺逼其自缢身亡。和兆元闻听大怒,遂大闹皇宫,失手打死了皇宫一个护卫,也被定成死罪。后被众大臣力保,才被削职为民,遣返故里。

1849年随李棠阶返乡,在家乡停留12年。在此期间,陈清萍常嘱和兆元代行师之职责,传拳授理,惩顽扬善,故和兆元对众师弟在拳架及理论上有很大影响,因而在赵堡所传之拳架,自和兆元后多为代理架。陈师认为确有创新发展,有独特之处,可以自立门派,遂以"和氏太极拳"为其命名。陈师豁达之心胸深为和兆元所感动,为谢师恩,誓师曰:"和氏太极拳仍以赵堡传承排列,标异不分宗。"师亦乐之。故继续以赵堡地名为名,但“拳不出村”,又称赵堡街架,直至20世纪30年代郑伯英等在西安传拳,流传于世,才以和兆元姓氏为名,称为和式太极拳。

晚年返归故里后以研拳传拳自娱,著有《太极拳谱》、《太极拳行功要论》等拳论。长子润芝、次子勉芝、三子敬芝、四子慎芝及长孙和庆喜均得真传,和润芝兼承家传医术,精中医内科,受人敬仰,人称和润芝大师傅,勉芝二师傅,敬芝三师傅,慎之四师傅。和敬芝才兼文武,授“文林郎”之职,曾随李建(李棠阶之子)参赞政务。又主讲武陟河朔书院,著有《高手武技论》等太极拳理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