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最新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最新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最新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西部社会转型与发展社会学范式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转型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在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成为表述中国社会转型路径的代表性语言,主导着中国研究的话语。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尽管学者们已经清楚地阐述了社会转型造成的社会流动、阶层分化和社会差异问题,关注到了城乡二元结构对社会有机体的破坏、中产阶级等新兴利益群体的社会功能,以及特殊利益集团造成的社会断裂和社会转型陷阱[1]等问题,但在发展代价和区域差异等研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缺陷。笔者将围绕中国现代化发展中东西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西部人的视角深入反思区域协调发展语境下的西部发展和转型路径,重新梳理发展社会学的理论范式,为重新认识与解读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对中国社会转型的研究始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就的上世纪80年代末,近年来逐步成为热点。Victor Nee于1989年提出市场转型论,从而掀开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热潮,先后诞生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解释范式。综合起来看,关注中国社会转型的学者在研究中大都将市场经济引入社会主义政体主导的国家权力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主要关注方向。在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中,市场经济的合法性问题是另一个逐渐受到学者重视的问题,并在社会转型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明晰化。

纵观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轨迹:建国初期,中国的发展照搬

苏联体制,建立了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国家计划主导着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也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来决定生产定额和价格,从而取代市场非人格化的、不确定的结果。中国西部作为富于资源和广袤土地的地区,成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主战场,自然也成为实现现代化理想和实践计划经济最富有成果的代表性的区域之一。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三个五年计划,西北地区不仅成为工业能源、矿产资源的主要供应地,也成为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核工业等重型工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西北边疆还一度成为有志青年实现人生理想的最佳目的地。即使环境、生活条件等方面远远不如东部地区,但计划体制下的工资福利制度不仅没有使到西部工作的干部、工人、士兵感到不公平,反而使其产生一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荣耀感。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三线建设时期,即使在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基于计划体制的发展格局和分配制度仍有效地支撑了西部的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现实,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个大局,就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4]东部地区就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验田,各种资源包括政策、资金、人才甚至舆论等都以腾飞的速度高度集合供给,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胶东半岛、环渤海等几个重要的经济区域成为首先受惠的地区;而西部地区在这一大棋局中,自然就成为原料、资源、能源、人才甚至资金的供应基地和补给站,也必然成就了西部发展的下面五大特点。其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大局中,把中国西部置于后发展的地位;其二,西部计划、东部市场的差异化经济政策,以剪

刀差的方式直接剥夺了西部地区和企业的利益;其三,集全国之力重点支持东部地区发展的金融政策,严重抑制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施政能力和企业的成长空间;其四,西部地区环境条件恶劣、经济落后,西部人野蛮、封闭、保守等认识,严重打击了西部人发展的信心;其五,西部民族地区只求稳定、不图发展的社会管理理念,直接制约了地方政府官员开拓进取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形成国家战略主导、部门各显神通;中央分配资源、地方跑部钱进;东部飞速发展、西部自然渐进,东部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西部力争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现代化建设格局。

事实上,由于体制的限制,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所能利用的有效资源,多数情况下也只能是国有垄断企业控制之外的房地产税等,邓小平战略所构想的两个大局中的第二个大局,即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值得警惕的是,虽然东部已经开始关注和支持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资源国家垄断等原因,导致东部地区的资本更多还是投向了西部的房地产等可预期的盈利项目,真正能够在西部地区形成产业集群、有产业培育和再生能力的项目微乎其微,这就难免引起人们对于进一步出现资本掠夺现象的担忧。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使东部逐渐奠定了经济领先地位并拉大东西部差距,西部则在发展中被远远抛在了后面。这种以东部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了中国现代化建设30年。经济上的巨大成功背后,社会失衡、社会分化和严重的社会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模式是一种以牺牲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的不完整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内部殖民特征的现代化,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中,以资本为主体的东部支援(主要指对口支援之外的资本进入)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并不亚于依附理论所提出的跨国公司的依附,这

种依附的实际后果将是十分可怕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内部殖民式的依附还是跨国公司式的依附,都是中央政府主导战略的直接后果,它不仅会影响到西部地区发展的现实状态,最可怕的在于它还将影响到西部地区的社会转型和发展的未来前景。

1.富饶的贫困。西部坐拥优势资源却不能依靠资源致富,成为发展中一个奇特的现象,富饶的贫困与甜蜜的悲哀,依然是今天的村庄唱着的过去的歌谣。

3.劳动力外流造成农村社会结构的破坏。在西部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的规模化流动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不仅带来了留守妇女、老人、儿童等问题,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也使得西部农村社会结构面临剧变。一方面,原有的传统文化等因缺乏青壮年继承人而遇到传承问题;另一方面,外出返乡人员给当地带来的文化冲击也动摇着农村的社会风气和行为准则。由于本地经济结构和产业基础的薄弱,西部农村大多数是跨地域的长距离流动,这就导致地域性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也必然使地方经济发展遭遇人力资源支撑缺少和人力成本上升的窘境。

4. 维稳与发展的困境。西部近年来涌现的种种群体性事件和民族地区出现的部分危害社会稳定事件,使得维稳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在稳定高于一切的理念支配下,用于维护稳定的经费在财政支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不少地方官员的意识中,只要不出事,就是最大的贡献,一切为维稳让道成为地方政府必须优先考虑的事情。但事实上,西部的民族、宗教问题与西部的社会转型过程更加复杂、多样,简单的维稳思维难以应对复杂多变、力量交错的西部民族关系,加快民生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转型步伐,已经成为不可延迟的重要选择。

5. 转型的逆反。在中央政府将西部地区视为东部发展资源基地的前提下,西部

经济的增长往往是以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快速向外输出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西部丰富的资源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产业的优势,反而变成了另外一种类型的发展包袱:在还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却要面对资源枯竭带来的产业转型,正如中国人口结构未富先老的问题一样,西部地区的资源型城市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地方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社会逆转型现象[6]是西部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困境,未转先衰则是一种更加复杂的转型逆反问题。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的整体设计中,现代化理论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现代化的理论思维也牢牢控制了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话语权。从上世纪50年代的赶英超美,到六七十年代的四个现代化;从80年代开始的市场经济改革,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消除落后、走向现代经济与现代社会始终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线。然而,在实现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巨大成就的今天,社会转型的任务依然严峻;创造了中国奇迹和中国模式的国人突然发现高速发展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有可能带来更加可怕、更加严重的中国问题:当人口红利即将耗尽时感受到的劳动力短缺的危机、在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粗放式利用之后产生的资源紧缺危机、忽略环境保护甚至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生产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危机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出口萎缩、发展速度减缓和通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引发的各种群体性事件,土地财政和政绩工程带来的房价疯涨和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种种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事实上,在长期高速增长和繁荣发展背后,困难和危机问题被长期的繁荣增长所遮蔽,忽略均衡发展、牺牲区域利益、期待以发展速度一白遮百丑的线性发展理念,恰恰是现代化理论

浅论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式

浅论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式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践,一批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进驻小学语文课堂,新理念带来的冲击不仅是教学方法的简单“翻新”,而是一种范式的变革。这种变革有坚实的背景,形成了新的教学范式,同时这些范式又和新的理念耦合,极大丰富和扩展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式 阅读教学历来在语文教学中备受重视,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探索阅读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一线教师们不断追问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式形成的背景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正是这一新的理念揭开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范式的创新。 1.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催生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必然随语文课自身的性质转化而改变。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志着新课改正式开始。《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性质,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语文课的性质进行重新界定,势必影响语文教学观的转变,催生出新的阅读教学范式。 2.新的学习方式的呼唤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为“终生学习”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更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必然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与此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而且教师还要转变教学观念,重塑角色。为此,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范式。 3.新型师生关系的要求

一、现代化范式与文综历史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第二部分多种史观与文综历史高考 一、现代化范式与文综历史 ★主要观点 1、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 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 2、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 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 化等内容。 ③、文化现代化主是要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 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3、对现代化模式问题的认识: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 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 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 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 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 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 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 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模式)。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 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 (一)、近代化的含义及其内容。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和近代化意思相同,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动力是工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第4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4 No.12 2006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6 收稿日期:2006-11-12 作者简介:龙佳红 女(1971-)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讲师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430070)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从翻译的界定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 龙佳红 摘 要:简要梳理了译界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围绕翻跨语际转换性质来界定.当代译论则主要围绕跨文化转换性质来阐释翻译。对翻译界定的演进中还折射出翻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以原语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转向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从微观语言层面的内部研究转向宏观文化层面的外部研究。 关键词:翻译 翻译学 传统译论 现代译论 当代译论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6)12-0190-03 对翻译这一概念的界定,是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翻译的界定集中反映了人们对翻译活动性质、目的、过程和作用的认识。传统和现代译论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将翻译视为语言转换活动。而当代译学由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借鉴了西方当代多种文论思潮,主要从文化和权力等宏观层面将翻译界定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和传播行为,从而凸显出翻译背后复杂的文化、政治和权力因素。这一核心概念的演进,折射出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即翻译内涵逐步扩大,翻译研究疆域不断拓宽。翻译研究也从单一视角微观层面的内部研究转为多维视角宏观层面的外部研究;从静态的以翻译结果(文本分析)为中心的研究转为以动态的翻译过程为中心的研究;从以原语为依规的规定性研究转为以译语为中心的描写性研究。 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类是参照潘文国“按学科意识的自觉与否,将翻译理论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大类。”(2002:34)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语言学的发展,翻译研究者纷纷以语言学为理论指导来研究翻译,翻译研究告别了传统经验漫谈式的模式,从而走以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为指导的科学模式,代表人物有费道罗夫、奈达,卡特福德等。1976年比利时洛文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当代翻译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翻译研究从现代的语言学范式开始转为更深厚的当代哲学话语范式。 一、传统和现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传统译论和现代翻译理论主要将翻译界定为语言转换活动,认为原文的意义可以准确地传达或移植到译文中,无论东方或西方都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忠实、对等。这无疑合理地界定了翻译的职责和译者的使命。例如中国译论主要围绕忠实来界定翻译。典型的定义有:“文学翻译是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茅盾,1984:511)从最早阐述翻译理论的支谦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到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再到玄奘提出的“既须求真,又须喻俗”,再到近代严复提出的信 达雅,都是遵循忠实原则,将翻译视为能忠实再现原文思想的语言转换活动。西方译论也主要围绕“对等”来界定翻译。前苏联语言派译论代表人物安德烈.费道罗夫这样界定翻译—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美国翻译家奈达以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将翻译定义翻译为从语义到文本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奈达后来又将交际理论引入翻译研究,提出了“动态对等”和“对等效应原则”。英国翻译研究者卡特福德的定义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1991:24)卡特福德是等值翻译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参照,认为原语和译语的等值关系基本上可以量化。 传统译论和现代语言学翻译学派深刻揭示了翻译活动的符际转换性质,为翻译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以内部微观研究为主,主要探讨如何去译,它将忠实或“等值”视为翻译研究的中心,将研究的视角锁定于具体的语言操作和文本分析之维度,揭示了翻译是跨语际、跨符际的转化活动,却忽略了翻译活动跨文化转换的性质,忽略了翻译所赖以发生的复杂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语境。当代译学则以其宏大的研究视角,引入当代哲学话语范式,从文化之维揭示了翻译复杂的过程、性质和作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当代翻译研究是对传统和现代翻译研究的一种补充。 二、当代翻译理论对翻译的界定 当代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翻译研究学派(也称文化学派、操纵学派),是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学派。该学派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该派最主要的贡献是将文化研究的宏大视角引入翻译研究,即从文化层面审视考察翻译与文化的复杂关系。从此翻译研究范式从以原语、原文为中心转向以译入语、译文为中心。文化学派大大提高了翻译的地位,认为翻译是构建译入语文化的重要力量,研究的中心从“如何去译”

托马斯库恩范式转换 俞力洋

托马斯库恩的范式转换 (学号:0617242 姓名:俞力洋专业:机械工程) 摘要: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在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基础上,“扬弃”了证伪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定义了“范式”----这一新的科学哲学模式。库恩力图表明:我们在一些基本方面已经被一些陈旧的“范式”所误导,而科学革命的本质就是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被一个与其完全不同的新“范式”所取代。之所以将这种新旧“范式”之间的转换称之为革命,一个机其明显的方面是,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现存的、起引导作用的“范式”已无法有效的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因此,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总结出更加正确的、新的常规科学。 关键词:库恩;范式;科学革命 正文:1947年,库恩以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其学术生涯,后来库恩将自己注意力从物理学转移到科学史方面。库恩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敦促学术界改变对熟悉资料的看法和评价。如果我们总是考察和验证那些从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中得出的、旧规老套的科学成就,而反对个别有足够理由支撑的新的客观结论视之若无物,甚至极力打压,那么新的科学观将永远无法诞生。如此一般,那科学的发展就变成了无数科学家对已有科学成就的编年史梳理以及对阻碍科学累积的“错误”和“神话”进行解释和描述。但是,科学史不是编年史学科,也不是科学累积发展观。因为研究牛顿是哪一天被苹果砸中的、勾股定理是谁先想到的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那些被贴上是“错误”和“神话”标签的结论从某些角度来考虑确是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而大多数的科学家却视若无睹而继续着他们对科学的编年史累积的大学问。然而,这样的选择将很难把科学发展再看做是一个知识添加而增长的过程,同时这无疑也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库恩发现,一些基本观念,特别是一些经典著作或教科书上用于教学的、“言之有理”的观念与如今历史研究所展现的事业完全不相符。比如,人类在2006年之前一直坚信不疑地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而这一观点在经历了很多年的科技进步和外部环境变化后受到质疑。由于美国天文学家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后来还发现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且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但是

“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萌生

龚云:“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萌生作者:文章来源:团结报点击数:854 更新时间:2014年04月03日 “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系列文章之一: “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的萌生 编者按:伴随着20世纪中国政治主题的变迁,对近代中国历史主题的不同判断和研究主体的现实政治诉求,形成了主导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种研究范式——“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可以说,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史,就是“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萌生、形成、发展的演变史。本文作者以“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为中心,将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做了深入的分析。 1、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 1840—1949年的中国历史,学术界通称为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历史是自1840年起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翻身、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历史。从另一个意义说,也是中国由被动到主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 “中国向何处去”是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旋律。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一百年中国主题的回答,是先现代化,还是先革命,不仅决定于近代中国的客观进程,也与对近代中国的客观进程的历史考察相关。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作为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继承了传统中国史学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传统——“资治”。从其一开始产生,就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学术,而且深受现实中国政治语境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被纳入现实主流意识形态中,为现实的统治阶级提供合法性依据。在民族、阶级斗争紧张、激烈的时代里,近代史研究者集学者和政治代理人两任于一身,将学术研究当作救国和政治斗争的工具。他们借中国近代史研究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他们构筑的近代史研究范式,折射了当时中国政治主题;他们的政治理念,深深地渗透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学术文本中。

西方经济学中的范式演变

托马斯·库恩(T.S.Kuhn)在其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阐释了“范式”(Paradigm)的概念。所谓范式,就是指科学家之间围绕假设、方法论原则、技术、事例等形成的一致看法,以及最终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和学术概念体系。因此范式可以说是作为一种学科探讨基础的思想、技术和方法论的“模子”,其实质是一种语言方式。在同一学科中,可以有若干个对立的范式,绝对客观的科学是没有的。科学的历史,实际上是各种范式接替的历史,各种范式根据它们接近被观察现象的实质的最大效率而相互接替。但是,谁也不能肯定,在某一时期形成科学核心的范式永远不会被另一种竞争力更强的新范式所替代。例如在物理学中,牛顿的经典力学是一种范式,相对论是一种范式,量子力学又是一种范式。近年来霍金和彭罗斯(R.enrose)致力于建立物理学的大一统理论,希望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结合起来,其实质也是用一种新范式来代替另外两种旧范式。将范式的观念运用于经济学,我们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也经历着范式的演变。一、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建立经济学最初的范式是由亚当·斯密(A.mith)建立起来的。斯密建立起了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和理论体系,从而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标志是1776年《国富论》发表)。马克思指出,“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注:转引自陈冬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1.经济人假设所谓经济人假设,就是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斯密将其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的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努力”。其实斯密并非只看到个人私利而不重视人类的道德伦理(可以参见其名著《道德情操论》)。他也是在反复思考了“经济人”和“道德人”后,才确认经济人是更加符合实际的假设,并且更有利于建立经济科学。2.看不见的手假设斯密认为个人追求个人私利的行为可以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因此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责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个人经济自由,而非干涉市场。3.社会分工假设斯密认为交换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促进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家财富的增长。4.研究对象斯密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规定为经济、政治以至各种上层建筑,而非仅仅是经济领域。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继承19世纪70年代起,经济学经历了一场边际革命,这实际上是一场方法论上的革命,而非范式的革命。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边际革命的影响,马歇尔(A.Marshall)于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其中运用边际分析研究需求和供给,其核心是均衡价格。由马歇尔奠定的这一流派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icalEconomics)。新古典经济学部分地继承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两者相比,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变得狭窄了。首先,研究对象范围变小了,新古典经济学脱去了“政治”两个字,将研究对象局限为经济领域。另外,新古典经济学家们逐渐遗忘了斯密对社会分工的洞见。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可以概括为两条。1.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实际是对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理性人假设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理性进行选择,在给定偏好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个人总是能够使效用达到最大化。2.市场均衡假设在给定理性人假设的前提下,市场总是能达到均衡(瓦尔拉斯均衡),而此时的资源配置是最优的(帕累托最优)。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是以价格为核心,研究市场如何配置资源。三、凯恩斯革命——范式的革命从斯密到马歇尔,经济学的范式发生了继承和延续,但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是由凯恩斯(J.M.Keynes)来进行的。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人们开始怀疑市场的力量。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经济学家无法对此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个背景下,凯恩斯进行了一场经济学范式上的革命。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宏观经济学的范式,并成功地解释了大萧条。这一革命以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标志。凯恩斯理论的范式可以概括为3点。1.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的存在会造成有效需求不足。而这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下是不会出现的,因为供给总是能创造需求(萨伊定律)。2.工资刚性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工资刚性,价格的变动是很迟钝的,不能适应需求不足的变化。而在新

教育的范式转换

教育的范式转换1 所谓范式(paradigm),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2。此术语是由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 Thomas)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一书中提出的。由于一个成熟的范式将直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及前提。因而,"范式"的概念一经提出,就被科学界人士广为关注,继而成为各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 范式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应用来不断完善与拓展的3。用库恩的话来讲,范式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某个范式初步成形后,其后的研究者所做的工作往往是为这一范式添砖加瓦,使这种范式更加完善与丰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新的范式将以竞争的姿态出现4。通过新的实践的选择,新的范式可能会取代旧有的范式,而成为学科的公认范式,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之为范式转换。 信息时代,知识的编码化与数字化将把人类带入知识经济与数字化生存的知识社会,知识老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技急速发展,因此每个人一辈子的工作生涯中,必须随时接受最新的教育,人们都必须持续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方能获得成功。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人类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5。 终身教育的理念,最早是由蓝格朗(Paul Lengra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提出的6,此后,"终身教育"就成为联合国推动发展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此基本理念的引领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学习一个固定的知识相比,学习如何学习更为重要。正如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所言:"21世纪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会读写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不会选择、不会反思的人。" 90年代初,学习范式已被提出,当时批评与质疑之声颇多,有人甚至斥之为"狂热"。然而,近十几年来,有关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异常活跃,将学习范式的理念原则、实现方法勾勒得越来越清晰。整个教育界的变革姿态无疑都在表明:在教学范式与学习范式的竞争中,学习范式胜出! 教学范式的基础理论是客观主义的,即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有结构的,而这种结构是可以被认识的,因此存在着关于客观世界的可靠知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这种知识正确无误地传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7;而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代理论,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8。(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是在整合了教学范式中的积极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却也是一种质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上加以阐释:一个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另一个是"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的转变。 一、"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在教学范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源,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广泛分布与方便获取改变了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9。在学习范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下表展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_革命史范式_与_现代化范式_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30日/第007版 理论月刊?特稿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徐秀丽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20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80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90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的中国近代史,也都叙述了并不属于“革命”至少并不属于“农民战争”范畴的洋务运动史、戊戌维新史、辛亥革命史、新文化运动史和五四运动史、北洋军阀史、资本主义发展史,也都包括清末统治阶级内容状况、改良主义思想以及西方思潮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但相关学者也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了检讨,认为用“革命史范式”撰写中国近代史,局限于革命史的视角,可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注意不够。有的学者

范式变迁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

库恩(kuhn,1962认为:“范式是着眼于科学研究的规范性,它不只是将科学的历史作为单个贡献的累积过程,而是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范式变迁的路径来把握。”所谓会计范式就是指在会计研究者之间被共用的思考模式或者“知识的框架”。传统的会计理论研究遵循的是“命题+论证=结论”范式,显然己与现实的经济环境不相适应。进入60年代,随着经验统计分析方法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原理被引人会计研究之后,会计研究范式变得日益精密而复杂化,传统的三段式研究范式过于简化已难以在研究中奏效。 著名会计思想家、方法论学家马切斯特(mattcssich)在经过系统研究后提出了如下的理论研究范式:(1)观察、分析;(2)定性和定量描述;(3)概括;(4)分析(运用数理方法和演绎法);(5)解释和建立模型(运用一系列假设、原则把会计理论术语和实际中的概念结合起来,加以具体化);(6)验证与修正(实证方法、逻辑检验)。 比较会计研究中的国际化倾向,今后会计范式面向实用性的研究课题主要有: ①解决不同类型课题的相应范式是什么,它可能会遗留些什么问题 ②在解决课题方面,范式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③作为权威性的会计研究,期望能解决怎样的问题,会计研究的边界是什么 ④解决某种课题的相应范式是什么,需要开发应用哪些分析工具 为有助于这些课题的研究,本文拟就会计范式变迁的过程作一综述性的探讨,以便人们把握会计研究发展的轨迹或路径。 一、会计理论研究推动着传统范式的变迁 会计范式的变迁与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紧密相连,美国会计范式的变迁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本世纪申叶,美国会计界为研究解决gaap的关键性问题,采用了实用主义的规范论。即将普遍认可的会计规则(准则)体系化,通过对体系的解释及再构造,导出新的规则并以此形成相应的会计研究主题。这种研究范式貌似科学,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有点类似于法的“解释论”和“立法论”,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这些会计规则没有围绕成本效益原则在规则制定的目的方面和持续确认的经济性方面展开合理的论证;另一方面,在信息价值形成方面也尚未依据资产计量、收益计算等有效手段来构筑一个完整的概念框架。 这种传统的会计研究范式,50年代后期急速地失去了向心力,人们对gaap的动摇巴达到了顶点,美国会计师协会(aia弓aicpa)开始转变以往会计程序委员会准则制订的形式,并通过构建更体系化的研究体制,按照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要求重新编制gaap,从而使该机构跃入美国会计规范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gaap的疑惑,美国会计学会(aaa)颁发了57年版的会计准则草案,目的是想重新检讨会计规范,以提高会计准则的公平、效率及稳定性。然而,其结果却背离了初衷,反便会计信息相关者失去了对会计规则(准则)讨论的兴趣,不再迷信以往按会计规则处理得出的各种具体信息,更看重建立在严密分析基础上的信息披露。此时,会计规范模式的重点适应人们的信息偏好,迅速转入对会计信息实施客观全面分析的轨道。66年的声明(asobat)就是这一转换期的产物。 60年代以来,美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从传统的研究方法中退出,即从会计准则及由此产生的会计信息的特性、功能出发,摸索建立更客观的分析概念和方法,虽说稍有滞后,但仍不失时机,开始向经验科学研究的方向奋起猛追。以此为契机,伴随着40年代末收益概念的再次探讨,一套建立在数量分析基础上的会计计量体系逐步形成。一些学者参照经济学中的所得(收益)概念,尝试用经验研究方法来揭示会计收益信息之间所具有的特征及关联性。这种研究方式的转变带来了人们观念的更新,使研究者从传统会计实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为以后会计研究基点的转变(即向经验分析方面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形成的会计计量理论与方法尽管仍然会有一些不足,如在收益概念上还残留着一些不彻底成分,但在计量规则方面则已构筑出了相对于以往的更高层次的、便于充分揭示的精致理论。 二、证券市场研究范式的形成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

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转变——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2014年04月22日17:03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济南)2013年11期第141~145页作者:魏强/陈传明/李行健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280 【作者简介】魏强,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生,青岛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组织理论;陈传明,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行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人文学院学生 所谓范式,根据托马斯·库恩(1962)的定义,是指某些科学研究的实践所公认的范例——包括定律、理论等。在任何科学的发展领域,如果一门学科要获得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范式。然而发展到一定阶段,该学科如果想获得突破,必须要超越原来的旧范式,而代之以一门新范式。 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Anderews、Ansoff为代表的规划学派开始初步确立,中间经由资源学派(Ruemlt,1974、1984)、定位学派(Porter,1980、1990)推动,一直发展到90年代的能力学派(Parahalad,1990;Barney,1990),在理论、思想与研究模型方面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主线,战略管理的研究范式出现了变化:从刚性视角到柔性视角。 所谓刚性视角,是指在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主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孤立地研究战略管理的各个构念(Construct)之间的关系,一般不考虑时间的动态性,而且也很少考虑各个构念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只考虑这些构念之间单向的影响关系。如战略管理的研究领域中,涉及最多的构念是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从刚性视角出发,一般认为,企业战略决定结构(Chandler,1962),而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都会影响企业绩效(Rumelt,1974)。而且,这种因果关系是单向的。 柔性视角是指主要从动态视角去考虑问题,而且考虑了这些变量之间互相反馈的关系。仍以上述战略、组织结构、绩效三个构念为例。在现实中,往往是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企业战略:当企业的组织结构确定时,企业中人、群体、组织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确定,企业战略往往受制于这些关系的影响。因此,现实情况可能与Chandler的理论模型正好相反(爱迪思,1997)。而企业绩效反过来也会影响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形成。在Chandler(1962)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也描述了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在企业绩效下降,面临逆境时,企业的领导人如皮埃尔·杜邦、阿尔弗雷德·斯隆如何重组公司组织结构,从而能够制定并执行正确的战略,而在市场上超越竞争对手的案例。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企业绩效往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决定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 尤其是到了上个世纪末,顾客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技术、市场等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竞争对手所推出的竞争措施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越来越重视能力的竞争,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知识的创造、培养与转移机制。在这种条件下,如果仅仅从刚性视角去考察并解决问题,往往会忽视了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的命运。市场竞争的实践推动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研究视角也必须创新,研究范式也必须从刚性视角转变到柔性视角。 一、刚性视角的理论模型、适用条件与理论缺陷

初中语文九年级(初三)范式守信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范式守信》阅读答案 范式守信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①,与汝南②张劭(shào)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③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④尊亲。”乃共克⑤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⑥母,请设馔⑦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敢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⑧拜饮,尽欢而别。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②汝南:古地名,今河南境内。③告:告假。④过:拜访。⑤克:约定。⑥白:告诉。⑦馔(zhu àn):饭食。⑧升堂:登上大厅。 12,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式谓元伯曰:至其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翻译: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张(今山东金山县)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同时离开太学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二年后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约好了日期。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他母亲,请他母亲准备酒菜招待范式。母亲问: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认真地相信他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就为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日,范式果然来到。大家一起饮酒,尽欢而别。 14.在张劭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答: 1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答: 12.谓:对……说;告诉至:到 评分标准:没词解释正确1分 13.元伯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给母亲,请母亲安排饭食来等候他。 评分标准:翻译正确、通顺即可。 14.巨卿信士,必不违约。 评分标准:准确完成2分。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 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的高度契合,是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有学者指出,这门学科从 20 世纪初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救亡需要而出现的,是直接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而产生的。因此,虽然早在这门学科形成之初就存在着两种解释体系,即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在西方冲击下走向近代化历史的“近代化(现代化)体系”,和将中国近代史视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过程的“革命史体系”。由于其与时代精神的高度合拍、对近代史事的高度解释能力以及针对性极强的资治功能,“革命史范式”在长时期中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唯一范式。 80 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了实质性的社会转型,“此时的‘时代精神'已由激烈的‘革命'‘斗争'转向现代化追求……这就为从‘现代化'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新范式'的出现和影响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先决条件”。这种从现代化的角度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研究趋向,在 80 年代初就已出现,后逐渐扩大影响,并从理论上加以系统化,形成学派。从 90 年代中期开始,“革命史范式”(旧范式、革命史取向、革命史观)和“现代化范式”(新范式、现代化取向、现代化史观)的论辩反复展开,是近年来近代史学界少有的针对性强并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争论之一。笔者认为,两种范式的讨论对于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对于近代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深入,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发现和纠正自身及对方的偏颇和不足,对于推动学术界的思想解放,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 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的时代基调和主要内容,发生于近代一百多年来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被给予更多的关注。从革命的视角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革命事业的成败相联系。一部中国近代史,如果抓住了这个基本线索,就能够顺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相反,如果忽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特殊性,将现代化视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或本质内容,说百年来的中国历史“其实是一场现代化史”,则证据不足,不符合历史事实。 持“革命史范式”的学者认为对方对自己的理解存在着误差甚至严重歪曲。革命史观,诚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绝对没有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在“革命史范式”下所写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

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传统科学哲学研究注重科学知识,而缺乏人文因素,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论哲学。科学的本质与核心在于其思想,人的创造科学知识的文化过程是哲学研究理应予以重点关注的问题。文化论哲学将科学看作为一种文化,并将人看作是科学文化之根。为此,从知识论到文化论将成为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重要转型,这种转型将带来一种新的科学哲学范式,即科学文化哲学的生成。所谓科学文化哲学,即将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究。需要指出的是,其一,科学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依然是科学,只不过是它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来研究,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做认识论的研究,因而它既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哲学,又区别于一般的文化哲学;其二,科学文化哲学研究依然是一种哲学研究,因而它比科学历史学、科学社会学等元科学更加靠近传统的科学哲学。如果说,我们将传统的科学哲学理解为是一种狭义的科学哲学的话,那么,科学文化哲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广义的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一般分为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三大流派。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是一种典型的科学知识论或科学知识哲学。它将科学看作并且等同于知识的体系。用石里克的话来说,“每一门科学都是一个知识体系,即真的经验命题的体系;而全部科学,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命题在内,都是知识的体系,在这以外,再没有一个‘哲学的’真理的领域。”在逻辑经验主义那里,只有自然科学才称得上是“真的经验命题的体系”,因而才是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知识。除此之外,其他人文学科所陈述的东西,既不是真正的科学,也不是真正的知识。进入20世纪之后,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支柱的“新物理学”理论建立,再加上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所锻造的“逻辑分析理论”这个现成的工具,逻辑经验主义将知识论这一哲学倾向推向了极端。概括地说,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主要包括“意义—证实”原则,其核心就是科学与人文文化的决裂。逻辑经验主义以“意义—证实”原则把科学中实际存在的非经验、非逻辑因素彻底清除了出去。按照他们的看法,“一个陈述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证实方法”、“一个句子,如果我们不能指出一种检验它是真或是假的方法,那它就是没有意义的。” 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是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研究主题看,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依然是诸如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换 [摘要]法学方法在德语语境中指法律适用的方法。德国的法学方法论最具有代表性,在先后经历了历史法学、概念法学、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的百年发展后,方法论完成了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的最大范式转换。二战后,评价法学崛起,在吸收新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补阙旧理论的不足,使法学方法论日臻完善。当然,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法学方法论亦有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关键词]法学方法论;范式转换;阿喀琉斯之踵 一、法学方法论的概述 在德语语境下,法学方法专指法律的适用,即将规范应用于事实而获得判决的方法。法学方法论与法本体论关系密切,存在何种本体观就会衍生出何种方法论。不同于法律研究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方法论既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实践面向有关,又同欧洲大陆所因循的法传统相联系。欧陆法系历来就有精进方法论的传统,古罗马时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解释就有法律效力,中世纪后期的前、后注释法学派也曾致力于法学方法的复兴。而其中尤以德国凭借其质朴、严谨的性格和深邃的哲理素养在方法论领域的研究中长期独领风骚。 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堪称近代法学方法论的集大成者,概念法学在萨维尼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最终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法律适用方法。随后,利益法学在批判概念法学的同时亦吸收自由法学的合理因素,从而完成了由“概念”到“利益”,这一法学方法论上最大的范式转换。二战后的价值法学在此基础上日臻完善,上世纪70年代后受“法诠释学”、“法论证学”进路的影响方法论也对新时代的思潮作出回应。 二、法学方法论的范式转变 (一)概念法学范式的形成 1.历史法学 萨维尼所属的历史法学派反对18世纪盛行的普遍理性主义,主张法是民族精神的产物,随民族精神发展而发展、灭亡而灭亡。在条件尚未成熟前冒然立法不啻为一种僭越是人类恣意的傲慢。萨维尼主张“历史”与“系统”的方法并重,一方面只有回溯历史我们才能探明民族精神的内涵;另一方面在纷繁复杂的法规范背后存在着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如同罗马法,把握这条主线是法律人应尽的职责。由于萨维尼强调“直观的”研究,他并未寻求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体系。从萨氏早期的作品看,萨维尼曾有着坚定地实证法倾向,法律适用的主要目的就是明确法律的内容,就是关于涵摄模型中作为大前提的法的发现。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文意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在内的法律解释体系。萨维尼明确主张法官应机械地适用法律,法官造法不被允许,法的解释要探寻法

2016年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书(范式)

2016年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书(范式)

计划类别:科技成果转化计划 指南代码: 项目受理号: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承担单位: 单位地址: 项目负责人:电话: 项目联系人:电话: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年月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六年

项目法人信用承诺书 本项目法人承诺严格遵守《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江苏省省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项目实施提供承诺的条件,严格执行经费管理等相关规定。承诺所提供申报资料真实可靠,项目组成员身份真实有效,无编报虚假预算、篡改单位财务数据、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 本项目法人承诺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愿意根据相关规定,承担以下责任: 1、取消项目评审资格; 2、撤销项目立项,并收回省拨经费; 3、记入不良信用记录,并接受相应处理; 4、其他相关法律责任等。 项目负责人(签字): 单位法人(签字):(公章) 年月 日

项目主管部门信用承诺书 按照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的要求,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认真审查,该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申报资料完整齐全、真实有效,该单位无不良信用记录,项目负责人和申报单位符合本计划申报资格要求。 本主管部门承诺在审查推荐项目过程中,无违规推荐、审查不严等失信行为。承诺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切实履行项目主管部门管理职责。如有失实或失信行为,本部门承诺按照《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相关责任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承担相关责任。 (公章) 年月日

填写说明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含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是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评审的主要依据,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格式和栏目要求,客观、准确、全面填写,严禁弄虚作假。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书》直接由申报软件生成,同时进行书面申报和网上申报,书面申报的内容和网上申报的内容必须完全一致。申报书及其附件应编制目录页码,并合订成册。 一、项目简介 项目简介是可以公开宣传、介绍本项目的资料,须按栏目要求作简明、扼要地撰写,不超过2200字。 [1]目标产品概述 包括目标产品的定性描述,主要用途及重要意义。不超过500字。 [2]项目现有技术基础 包括核心技术的成果来源,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的国家和部省级科技奖励及重大科技计划支持,项目所处阶段等。不超过400字。 项目所处阶段:完成小试、正在中试、完成中试、批量生产等。 [3]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包括主要技术突破和创新点,项目研发内容及主要技术指标,产业化建设目标,经济产出目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不超过800字。 [4]企业概况 包括上一年的企业总资产、销售收入、入库税收总额、净利润,创新实力和研发投入,主营业务与行业位次,主要荣誉与银行资信等级。不超过300字。 [5]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团队情况 不超过200字。 二、项目意义与必要性 综合阐述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包括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目标产品处于产业链重要环节的阐述,对实现重大技术突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该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水平的重要作用。不超过1500字。 三、项目技术基础 [1]成果来源情况 来源单位名称:填写具体单位名称,可填多个。 成果来源单位指与项目直接相关的核心技术成果的提供单位。 [2]技术依托与参加单位 技术依托单位名称:填写具体单位名称,不得超过2个。 技术依托单位指在项目下一步实施中与项目申报企业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关系,并提供项目关键技术支撑的单位,与核心技术成果来源单位可以不一致。该单位必须与项目单位签定具体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关系。 参加单位名称:填写具体单位名称,不得超过3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