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社会学(1)

农村社会学(1)

农村社会学(1)
农村社会学(1)

《农村社会学》讲义

第一讲绪论

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国外社会学家代表性的观点:

1、吉勒特(G.M.Gillette):研究农村生活

2、沃格特(P.L.Vogt):研究农村文化

3、泰勒(C.C.Taylor):研究农村社会问题

4、霍桑(H.B.Hawthorn):研究农村社会化

5、西姆斯(N.l.Sims)、索罗金(P.Sorokin)、齐默尔曼(C.C.Zimmerman):比较农村与城市的异同

(二)国内社会学家代表性的观点:

1、童润之:“注重实际问题的阐明”,“不偏重理论推敲”——《乡村社会学纲要》1937。

2、乔启明:“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经济、文化、组织等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

3、杨开道:“研究农村社会生活的全体,去谋求农村社会的发达,农村人民全体的幸福”——《农村社会学》

4、冯和法:“研究农民的相互关系的,农村社会关系的重点是经济关系”

5、陈翰生:“社会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而中国大部分生产关系是属于农村的。”

(三)我们的理解:

1、从农村社会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来理解

社会学是通过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研究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的科学。

2、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几点说明:第一,农村社会学应该研究农村社会的个人。第二,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的农村社会。第三,研究客体是“农村”。

3、农村社会学的特点:整体性、实用性、本土性

4、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研究领域

(1)农民群体结构以及社会关系(2)农村社区生活

(3)农村社会问题(4)城乡关系(5)农村现代化二、农村社会学简要历史

(一)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20世纪初美国的“农村生活运动”(Country Life Movement)。

2、高尔宾(C.T.Galpin) 1915年发表了《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The Social Anatomy of an Agricultural Community)一文,可以认为是农村社会学在美国成为一门学科的开始。此后,1937年成立了美国农村社会学会,出版《农村社会学》杂志,农村社会学研究不断发展。

3、二战后,农村社会学逐渐从美国扩展到欧洲经济发达国家。

1957年,“欧洲农村社会学工作协会”成立,不久又成立了“欧洲农村社会学会”,1964年它与美国社会学会在法国举行了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1968年又在荷兰举行了第二届世界大会。

4、农村社会学在发展中国家也发展得也比较快。

5、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对农村社会学也比较重视。

(二)中国农村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农村社会学早期发展

2、中国的农村社会调查:

(1)早期由外籍教师主持的调查(2)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主持的调查

(3)社会学者在国统区的社会调查(4)学院派主持的农村社会调查

3、30年代广为推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运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李景汉主持的定县调查: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研究院

第二讲农村社会中的个人——农民

一、农民的界定

美国社会学家,埃弗里特·M·罗吉斯和拉伯尔·J·伯德格认为:“农民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传统的定向的乡下人,他们一般比较谦卑,大多是自给自足的,就是说,他们生产的粮食和其他东西,大部分都是自己消费的。因此,农民和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者是一个意思。法国社会学家H·孟德拉斯认为:“农民是相对城市限定自身的,如果没有城市就无所谓农民。《辞海》中说“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农民:农民是指在农村地缘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而组成的农村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社会组织的农村居民。

二、农民的社会属性与特征

1、二元社会结构下的中国农民

二元社会结构,主要是指我国几亿农民长期以来受到的制度化、结构化的不公正待遇或者说是政策性歧视,而且被剥夺变换身份的自由。维系二元社会结构的具体制度主要有户籍制度、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副食品与燃料供应制度、住宅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劳动保护制度、人才制度、兵役制度、婚姻制度和计划生育制度等等。

2、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

(1)农民的自主性得到了比较充分的体现。

(2)农民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3)农民中产生了迅速而明显的阶层分化。

(4)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

(5)农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三、农民的社会化及其特征

(一)农民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学习生活、生产技能。生活技能,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首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知识。生产技能,主要指劳动技能、生产经验、科学知识等。

2、学习社会规范。学习社会规范。一般来说,字农村社会由于,人们的文化水平低,观念落后,信息闭塞,所以,农民的社会化过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

3、内化价值观念、培养社会角色。

(二)农民社会化的因素

1、家庭因素

2、学校因素

3、同辈群体因素

4、大众传播媒介因素

三、农民的社会化的特征

农民社会化过程的特点

1、农民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家族等初级社会群体中进行的。

2、农民社会化的内容以传统规范及农业生产技能为主。

3、农民的社会化在方式上多是情感型的,而城市居民则多是理性化的。

4、农民社会化的水平较低。

第三讲农村居民的婚姻与家庭

一、农村居民的婚姻行为

1、婚姻行为的本质特征

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婚姻通常是指男女按照社会风俗和法律的规定建立的关系。

2、择偶

越是传统的婚姻,越接近安排婚姻,越是现代的婚姻,越是接近自由婚姻。

二、农村家庭

(一) 农村家庭结构

1、家庭的分类:大家庭和小家庭。

2、农村家庭功能

传统农村社会家庭的功能主要有:生产功能,消费功能,生育功能,赡养功能,教育功能,性生活功能。

3、农村家庭关系的形态:宏观的家庭关系,微观的家庭关系。

三、农村家庭网络

1、农村家庭网络联结的前提

农民有了自主的同外界进行交往、自由的选择交往合作对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是家庭网络建立的前提条件。

2、农村家庭网络的联结

以血缘、因缘、地缘和业缘为纽带联系起来的,其中人们之间的相互的利益关系发挥重要作用。

3、农村家庭网络的特征

以亲属关系为主干的网络系统,女系关系占重要地位。

第四讲农村社会组织

一、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历史变迁

1、秦以前的农村组织

2、秦汉至隋唐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结构

3、宋至清末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4、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层社会组织

6、两点启示:A、家庭是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B、农村社会基层组织大致有官办的行政组织和民办的自治组织两大类。

二、农村基层社会组织的类型及其功能

1、政治组织

2、村民自治组织

3、经济组织

4、事业组织

5、团体组织

6、宗族和宗教组织

三、中国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设及其演变趋势

(一)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建立

1、农村基层社区的权利结构

2、明晰产权,完善经济组织的坚实基础。

(二)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

1、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本纽带。

2、由行政指令、干预的农村被组织状态,逐步出现大量的自组织。

3、由正式组织向大量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格局转变。

4、由传统组织向现代化组织转变。

第五讲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

一、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

1、社会分层标准

社会分层,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因此,社会分层的关键,是分层的标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毛泽东的分层理论;当代西方社会学的分层标准。

2、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分化的原因

财产制度变革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系统与择业行为的变化分配制度的变革。

二、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

1、中国古代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

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分层结构主要包括雇农、佃农、自耕农。

2、中国近代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构成了农村社会的基本分层结构。

3、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三、农村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

2、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演变

传统型农民社会流动现代型农民社会流动

3、农村社会流动的基本原因

生产力原因产业结构原因政策制度原因

第七讲农村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

二、农村社会问题的特点

1、传统性2、受城市社会问题影响3、地域性4、社会关注不够5、复杂性

三、农村贫困问题

1、中国农村贫困的基本概况

总的来说,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绩,农村的贫困人口下降得较快。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是指年收入在530元以下的人口。

200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2820万人。

2、农村贫困的原因

发展的基础条件欠缺。

观念的错误和落后造成了对发展的误导或制约。

发展体制与机制不健全。

农村发展的社会环境整合程度底。农村的发展需要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优化。

不同层次的发展极没有形成。

居民的发展权力未能得到实现。

四、农村社会秩序问题

1、失范问题

迷信活动盛行宗族活动抬头婚姻家庭问题社会风气问题2、越轨问题

赌博问题卖淫问题毒品问题宗族政治问题

3、犯罪问题

犯罪动机集中形式多样化团伙化手段智能化、暴力化主体多样化

五、农村人口问题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说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中国的人口问题实际上是中国农村的人口问题。

1、农村人口质量问题。

2、农村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情况。

3、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六、农村社会控制

1、培养农村各种基层社会组织。

2、加强农村立法、执法工作与法制教育。

3、制定村规民约。

第八讲农村文化

一、农村精神文明

1、农村精神文明的特点

乡土性落后性差异性

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是我国精神文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进一步发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有利于消除农村社会问题。

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科技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

4、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法

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榜样的作用城乡共建

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文化生活贫乏治安问题严峻家庭婚姻问题丛生铺张浪费普遍部分道德沦丧

二、农村教育

1、发展农村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人力资源开发

2、改革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4年,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1985-1993年,全面改革阶段

第三阶段:1994- ,继续深化阶段

从上述大学这一社会结构,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结构具有如下方面的性质和特征:

1、社会结构尽管不断有一些微小的变动,而且促使它发生转变的一些压力也的确存在,但社会结构仍能保持其相对的稳定,即社会结构具有稳定性。

2、社会结构是一种外在个人的客观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行为。该学校不因毕业生的离校和部分教师的调离或你是否意识到而消亡。学校里的教职员工相互之间都有某种固定的互动模式,不能任意行为,因为他们是受学校这

一社会结构的限制和影响的。

3、当然,社会结构尽管有这些稳定特征,也尽管其要素的行为受结构的影响和限制,但也并非所有的社会结构中的每个要素时刻都寻规蹈矩,事事平稳运行。

4、社会结构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社会结构,或社会结构失衡,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很难正常运转。

三、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1、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2、中国劳动力的职业培训状况

3、中国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问题

认识不到位资金不足政府组织不力政府服务不够农村本身的问题

原因

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农村人口多,分散,组织不便用人单位不愿意投资

4、农民职业培训的模式选择

摸清基本情况做好教育培训计划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强职业培训服务

5、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同时也能限制个人的自由。但如果这些限制过于严厉,就会产生某种要求改变社会结构的压力。种种企图改变社会结构的尝试可以小到规则上的细枝末节的修改,大到可能发动一场激烈的社会革命。

二、社会结构的单位(构成要素)

俱乐部、家庭、教堂、学校、政府这些普通的团体都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单位,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主题中的重要核心要素。但当社会学家分析社会结构时,他们不能只运用日常语言。他们必须借助一套定义清晰的术语才能精细地勾勒出社会结构的“重要图示”。下面我们将要展示的社会结构的单位是以序列的方式出现的,首先从与个人最接近的概念开始,直到论及社会及社会的世界体系这一最抽象、离个人最远的单位为止。在此简要叙述的一些社会结构单位将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论述。

1、地位(status)

身份和角色的概念在社会结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地位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例如,女性、黑人、律师或父亲,都可以用来当作地位的例子,因为它们都能表示某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高低。

地位有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即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地位,也就是说,后天努力获得的地位。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职业都是自致地位。二是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即某人所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地位,也就是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包括种族、民族、年龄、性别和某些家庭内的地位。先赋地位一般以出生为基础,也还以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为基础。

绝大多数的地位可以在责任、权力和声望等方面与其他地位相比较,而被划分到某一等级。另外,每个人往往拥有多重地位,而一个人同时拥有的不同地位则常常能够揭示出关于某一社会结构的大量信息。如,女性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少于男性农民工的就业机会。拥有某种地位还会有利于获得其他的一些身份。由于大多数人都拥有许多或高或低的地位,因此当涉及到一个人总的社会地位时,尤其是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时,就遇到了难题。社会用来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承认某种地位比其他地位更重要。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那个关键性地位

叫做首要地位。现代社会,职业通常是人们的首要身份,但是某一先赋地位也仍然可以成为首要身份。如惊人的美貌或继承万贯家产。

2、角色(role)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按照拉尔夫?林顿的说法,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而扮演的是角色。

3、社会群体和组织

角色和身份是社会群体和组织最典型的组成要素。以严格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用法来讲,一个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分析群体应分析群体中的结构水平、群体内的亲密程度和群体中的不平等与差异。根据群体内的亲密程度可将群体分为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而次级群体就是上面提及的组织。

4、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社会设置是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簇要素。家庭、教育、宗教、政治、经济等活动和制度。

5、社区、社会和世界体系

社区和社会是经常混用的一对术语。当简单地指一群居住在一起并具有共同文化的人的时候,它们是可以互换的。然而社会学家通常依据规模的大小、独立和自主程度来二者区分开来。

当一群人集中于个人家庭和工作地点,并且以社会互动的日常模式为基础时,我们通常将这种集合叫社区。

社会是有着相互认同、团结感和集体目标的人的集合。不仅如此,社会更是一个包含了广泛的、以地域为基础的、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所有社会设置的社会性集合。这种广泛性正是一个家庭、单一组织或单一本地社区所缺乏的。社会的特征有:

(1)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关系都发生在社会的边界以内。超出社会边界的行为将受到严格的正规控制。

(2)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一个社会要建立起一些社会程序和机制来获取和分配经济的或其他种类的资源。

(3)作出决策和解决争端的最终权威属于整个社会。

(4)社会是其成员效忠和捍卫的最高一级的组织形式。

(5)所有社会成员分享着共同的、独特的文化,通常也拥有共同的语言。

由于各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大,社会学家们最近将注意力放在所谓的世界体系。这一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体系将世界的所有社会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如果对一个社会与其他社会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历史不甚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完全了解这个社会。

思考题:

1、简述社会结构的涵义。

2、社会结构与社会存在和人类行为的关系是什么?

3、社会结构的构成单位有哪些?

4、什么是社会地位?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三章社会角色

一、社会角色的涵义与类型

“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按其本意,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规定所扮演的剧中人物。莎士比亚曾说:“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上场的时候,也有下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扮演着许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涵义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而社会中人无不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上。人们是通过某人所扮演的角色来认识他的社会地位的,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言谈话语等。有些社会地位可以比较简单、容易地通过角色表现出来,而另一些社会地位的角色表现就复杂得多,要通过角色扮演认识社会地位也难得多。但不管怎么说,社会地位总要通过角色表现出来,角色是地位的外在的动态表现形式,而地位是角色的内在依据。按照拉尔夫?林顿的说法,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而扮演的是角色。

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任何一种社会角色总是与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的。首先是一系列的权利,即这种角色有权要求别人进行某种活动,其次是一系列的义务,即别人有权要求这种角色进行某些活动、表现出某些行为。长期的社会生活使各种角色形成了一整套各具特色的行为模式,这就要求承担特定角色的人学会特定的待人处事的方法。

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由于社会角色总是与一定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如教师要为人师表、医生要救死扶伤、干部要办事公正不谋私利等,这样,当人们知道某人处在某种上时,便预先就期望他具备一套与此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即角色。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都能具备该地位应有的行为模式。

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社会学认为,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网络就是由社会角色编织而成的。

(二)角色集

某个身份或地位可能伴随着一些相关的角色。如,社会学教授们被期待着给学生讲韦伯和帕森斯,而他们可能还需要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面谈,为学生们的调查协会提出某些建议,在教师会议上汇报情况,以及参加专题讨论会等等。这些角色与师生关系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都是对任何拥有社会学教授这一身份的个人的角色期待。这些与某一身份相联系的角色的集合就叫角色集。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1、按照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如性别、父亲;封建世袭制度下的职业官衔。

自致角色,又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活得的社会角色。如现代社会的大多数职业、身份都是自致角色。

2、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心理状态差异可将社会角色分为: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一般说来,自觉角色的出现常与下列因素有关。首先,一个人在刚刚充当某一角色时,往往容易表现为自觉的角色。其次,在他人在场或他人对角色提出了明确希望的条件下,容易出现自觉角色,如有老师在场时学生表现的行为。再次,特定的环境与任务常易使人表现出自觉的角色,如接受记者采访,做某重要发言时。最后,经常的自我提醒也是实现自觉角色的重要条件。

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做官久了的人在朋友场合也表现出“官架子”

来。

3、按照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社会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如法官、党政干部。

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如父母、朋友。

4、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差异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如经理、企业家。

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规范、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如法官、学者、艺术家等。

二、社会角色的扮演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当这一角色,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社角色的确定

在社会舞台上,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一个人要在社会舞台上担任社会角色先要有一个确定的过程,或称“认同”,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社会角色的确认也就是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回答“我是谁”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起某种角色。

在社会舞台上,角色确认不当是经常有的事。这类失误大致表现为如下方面:一是不能胜任角色,即某人不具备担当某一角色的能力,但却被安排或任命到这一位子上了。二是未能担当合适的角色,即某些有一定才能与条件的人未能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角色上。三是选择了不当的角色。如某两人从前是同学,但现在其中一个是领导,另一个是工人,两人见面时,如做领导的以领导的风格与从前的工人同学交往,那会让工人同学不舒服。对做领导的来说是选择了不当的角色。

角色确认的有效性也是角色确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固然重要,但仅仅凭自己的回答并不能解决这种回答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被别人承认,即是否有效的问题。人们总是希望扮演那些为自己所憧憬的、比较好的角色,但他们是否能被确定为这些角色,不是由他们自制机主观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来确定的。

(二)社会角色的表现

宣布某一社会角色固然重要,但要让人们真正相信他是这一角色,就要通过一系列环节使他表现出来。

1、布景与道具

与舞台上的表演需要装饰一样,社会角色的表现也需要布景与道具。所不同的是社会舞台上所需要的是真正的实物。如政府的高大雄伟的建筑。一般说来,布景或道具的作用有二:一是象征性的,即它们象征着某一种角色的标志或活动场所,也间接证明着某一角色的有效性。二是实用性的,即它们是某些角色的实际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工具。另外,道具、布景的设计与安排对角色的成功表现起着重要作用。如洁净雅致的餐厅。

2、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布景与道具只是社会角色的一种背景与衬托,一个角色的更为直接的表现是他自己的仪表、风度。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仪容、外表往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引起人们对其内在品质的联想,对于社会角色的表现起着重要

作用。但言谈举止、姿态风度等是是社会角色内在品质的体现,因而在角色的表现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人们认识一个角色,最主要的还是这些方面。

3、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所谓台前的表现指人们正在充当这些角色的表演。所谓台后的表现指在表现这些角色以前的准备活动。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两种行为是有区别的。由于台前的表现与台后的表现有很大差异,而且,由于台后的一些表现是人们不希望拿到台前去的,因此,我们在角色表现的设计、安排上就要注意将两种场合区分开来。另外,要使角色有出色的表演,还必须实现角色之间的配合。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以上关于社会角色的表现是从静态上对角色扮演的考察。角色扮演不仅表现在上述静态的几个方面,而且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角色的扮演通常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对角色的期望

人们在承担了某一种社会角色时,首先遇到的就是社会或他人对于这一角色的期望。这是承担角色的第一个阶段。一般而言,为更好地承担角色,人们在这一阶段应尽力了解社会或他人对这一角色的期望。

2、对角色的领悟

3、对角色的实践

(四)角色距离

角色距离是指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人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也就是说,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之间存在的差距,即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其原因有二:第一,可能是人们尚未领会他们的角色,也可能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拒绝按照他人对角色的期待去扮演。第二,可能是对角色的期待不清晰,尤其是在对待那些新近出现的角色时。

三、社会角色的失调与调适

(一)社会角色的失调

1、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有两类:一种是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如干群冲突、服务员与顾客之间的冲突、父子冲突。

另一种是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这又有三种情况:一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多种社会角色同时对他提出了角色要求,使他难以胜任,这时便发生了角色内冲突。二是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互不相容,这时也会产生角色内冲突(角色紧张)。最后就是在单一的角色内部也可能发生冲突。

2、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3、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如老人离休、退休后就可能出现角色中断。

4、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

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

(二)社会角色的调适

1、协商与合作

2、顺应与接受

3、调整与转移

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角色?

2、社会角色有哪些类型?

3、简述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4、什么是角色冲突?如何调适角色冲突?

5、什么是角色失败?如何应对角色失败?

第四章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特征与类型

(一)社会群体的涵义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又称社会团体。其涵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体。

区分:社会群体与一般意义上的聚集体或集体;社会群体与社会类属或统计意义的群体。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群体意识?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三)社会群体存在的基础

?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来看,人体有群聚的本能,并希望在群体中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等。

?从社会自身来看,群体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产物。

(四)社会群体的类型

1、按群体成员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将社会群体分为: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如家庭、邻里。

次级群体,又叫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持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

2、按群体的正规化程度及其成员间的互动方式可将社会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有规定的目标、有固定的编制和群体规范、成员占据特定的地位并扮演一定角色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等为其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无成员间地位及角色关系的群体。

3、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差异可将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

这对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1906年提出来的。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外群体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4、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可将社会群体分为: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1942年,H·海曼在《地位心理学》中首次提出了“参照群体”这一概念。

所属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个人参加的群体,这是用作评价人物或事物标准的群体,或个人推崇并渴望加入的一种群体。

5、根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将社会群体分为: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二、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

(一)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涵义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群体凝聚力发展有三个层次:

?人际吸引,群体中尚末形成规范压力,或成员尚末了解,接受规范;

?成员对规范的遵从,把个人的目标与群体的目标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体规范的约束,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成员建立更深的关系。

?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看成自己的目标,并将群体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个人、群体、环境等方面

?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体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

?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这两种利益能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状况,必须遵循互惠性原则,即共同获得利益。

?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也直接影响着群体凝聚力。

?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的关系看,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这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很大影响。

?从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看,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因素,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

3、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群集凝聚力对群体形成及维持的作用——保持群体的整体性、协调性、控制群体成员,保证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

?群体凝聚力对社会的作用——视群体意识及其价值规范的内容而有正面、负面其及中性之分。

与群集凝聚相反的过程是群体的离散,表现为群体凝聚力的消解。

(二)群体规范

1、群体规范的涵义

群体规范是指在某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定的标准化的观念。

谢里夫认为,由于群体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成员共同的判断标准或依据原则,从而使各成员的判断趋于稳定,这个过程就是规范形成的基本过程。如,判断光点移动位置的实验,判断线断长短的实验。

2、群体规范的作用

?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的标准;

?指示了人们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从而规定了人们的日常行为的范围和准则;

?群体规范由于能够促成群体成员行为的一致和协调,从而发挥了维持群体生存的功能。

群体规范的效用也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规范压力超出群体多数成员所能承受的程度,规范的效力就会减弱乃至消失。

(三)群体内部关系

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1、从群体规模入手,我们发现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

从数量上看,群体规模越大,群体成员间关系数越多;从形式上看,一般而言,群体成员不超过12人,他们之间有可能保持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如成员继续增多,不仅使其成员间非常深入的了解发生困难,还会导致群体成员出现各种复杂的联合,群体内派系也就由此产生,大群体不可能依赖于自发的或随意的协约,它需要有具体的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责任规定。

2、可以利用“社网图”来分析群体成员间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

“社网图”是美国社会学家莫雷诺使用过的一种表示群体内成员间个人偏好的示意图。“社网图”有直观、准确的优点,是分析群体内部关系的重要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群体领导资格、信息传递途径、宗派集团分析等课题。

3、可以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的凝聚状况。

群体内部的信息沟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星型”结构为代表的分散方式;一种是以“轮型”结构为主的集中方式。

分散式集中式

(星型)(图型)(轮型)

(Y型)

(四)群体领导与决策

1、群体领导

群体领导是指在群体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群体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群体中有两种主要领导形式:

?工具性领导——指引该群体为达到最终目标而奋斗

?表意性领导——力求造成群体的团结与主谐

不同的领导人还可能采取不同的领导风格。领导风格大致有如下三种类型:

?权威型——独自决定群体政策和分配任务(或独裁型)

?民主型——倾向于与群体成员讨论,交流以确定政策和任务

?放任型

2、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是群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步骤。

群体决策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搜集信息,群体成员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第二阶段是对搜集到的信息做出估价,此时,成员表明自己的看法,并对他人的意见作出反应。

第三阶段是做出决定,在这一阶段,随着联盟的组成和一个正在形成的多数派将其观点强加于少数人而会出现紧张情绪。

第四阶段,消除因做出决定而造成的紧张情绪,即这时成员们普遍努力恢复他们之间的融洽关系,以保证群体继续团结。

一般而言,群体决策可以集思广益。但社会学研究表明,群体决策往往也更容易导致冒险和失误,因为

?群体表面一致的压力和群体成员对保持群体和谐一致的高度关心,使得群体成员自觉不自觉地受群体意识的束缚,尽量寻求与其他成员意见的平衡,压制自己个人的看法,从而妨碍了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做符合实际的评价与与分析,并做出错误的决策。

?在通过集体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后,成员对问题更为熟悉,心理紧张的状态大为减轻,在做出决策时就不再过于小心谨慎。

?“风险转移”或责任扩散化。由于群体决策将责任分散到各个群体成员身上,所以每个人所承担的失败恐惧,便大大减少,而敢于做出具有冒险性的决定与行动

三、初级社会群体

(一)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

关于初级社会群体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一些社会学前辈那里,如滕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等人。但总的来看,早期社会学家们更为关注宏观社会的历史趋势,而一些心理学家则只注重对个体的研究。科学而深入地研究初级社会群体是20世纪的事情,部分地是为了弥补个体研究与社会研究之间的脱节。

1909年,库利在《社会组织》中正式提出了“初级群体”概念。它指的是亲密的、面对面接触和合作的群体,它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对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核心作用。

1920年代,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的“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研究、施拉舍关于“帮伙”的研究、梅约“霍桑实验”(1927-1932)、霍曼斯《社会群体》(1950)、贝尔斯研究群体的互动过程和规律,探讨了群体成员间互动与群体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间的关系、怀特《街角社会》(1943)、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

初级群体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初级群体是个人与社会之间桥梁,研究初级社会群体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社会过程。

?初级群体可以看作是社会的雏形,反映了社会的许多特征,如分工、规范、沟通、管理及思想意识等,它又便于控制和观察。

?由于初级群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人们心理与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因而研究初级群体中人们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方式,有助于推动社会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发展。

?科学研究初级群体,正确认识其存在的必然性,揭示影响人们心理与行为的诸种因素,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初级群体的改造和引导,发挥其正功能。

(二)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

?成员有限(2-30人)

?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

?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一般来说,人们之间关系由一种角色关系转变为多重角色关系,正是初级群体形成的一个标志。

?成员间交往富于感情

?成员难以替代

?群体整合程度高

?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如习惯,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

(三)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

?活动空间接近,空间包括现实中的区位关系,也包括观念上的区位关系。如海德尔的人际均衡理论,人际酬赏原理。

?接触时间长。如“日久见人心”。

?相互交往比较自由,不受过多的拘束。如师生关系的转变。

?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角色、地位相差悬殊,本身就限

制了人们的交往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有难以避免的拘束感。差异太大,彼此难以有共同语言。

(四)初级群体的功能

为人们提供了人格发展的机会,这些初级关系有助于我们把对自我的形象扩展为一种复杂的,多层面的个体。

1、正功能

(1)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是在人际互动中进行的,其基本内容包括促进社会成员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社会成员的生活技能,传递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初级群体内富于感情的人际关系和表现多种角色的人际交往,使其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如家庭、伙伴群体。

(2)情感需要满足功能

初级群体在满足人们感情需要,减轻心理压力,防止人性异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们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冲突的时候,初级群体是主要的认同来源和安全来源。社会心理学家索洛蒙1971年对生活事体与人的情绪压力之间的关系的调查表明:每当人们情绪、心理、身体等方面偏离常态时,往往也是人们所在的初级群体发生重大变故之时。

(3)社会控制功能

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在潜移默化中保存和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其社会控制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 社会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都是(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初级群体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而发挥其社会控制效力。 ? 初级群体的形成本身也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的重

要功能,它通过其规范和内聚集力的作用,有效地控制着群体成员的行为。因此 ,初级群体自身的稳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2、负功能

在特定条件下,初级群体由于其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而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事件对人影响的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生活事件 配偶死亡 离婚 夫妻分居 禁监期间 家庭近亲死亡 个人患病 结婚 解雇 夫妻和好 退休 平均值(%) 100 73 65 63 63 53 50 47 45 45

负面影响,即产生“负功能”。

(1)从微观心理角度看,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关系亲密,成员对群体的忠诚感强,在某些时候,会发生个体意识消退的现象,个体盲目遵从群体意识和规范,那些与群体中其他成员发生不愉快,不遵守群体规范的人会被孤立、冷落和惩罚。群体意识掩盖或销蚀了个体意识。

(2)从客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初级群体中非正式的个人化的关系模式和正规组织中正式的非个人化的关系模式相冲突,群体规范与组织规则不一致,从而导致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偏差乃至相背。(五)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

随着社会转型过程的推进,初级群体的性质和地位都将发生变化,并对社会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1、从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取看,现在人们选择、组织初级群体的自由度有所增加。

2、从初级群体的发展趋势看,在转型期初级群体将日渐衰落。

?社会分化加剧,初级群体原有功能不断发生转移。如家庭教育功能转移,生产方式转变。

?初级关系日趋松懈。

社会流动加速,人们之间交往日趋带有短暂性、间接性和功利性的特点,以富于感情色彩为重要特征的初级关系,不仅数量日减少,而且质量也在下降。

?一些初级群体已经名存实亡,如邻居。

初级群体日趋衰落对社会生活有积极与消极影响:

?可能提供更多的个人自由

?有可能促进更大范围的社会整合,初级群体自身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有时会导致社会成员间的隔离与对立,妨碍社会充分一体化。

?初级群体的衰落与初级关系的淡化,标志着人们更多地依靠正式分工及规章利度等次级关系来处理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这是一个社会走向合理化的表现。

?初级群体的衰落也削弱了非正式控制手段的影响力,增加了社会控制的难度,并带来人际关系的疏远、漠冷,妨碍了人们的感情生活,导致一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社会问题,如精神病,酗酒,吸毒等社会现象。

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衰落与次能群体的发展关非一种简单的替代过程,在特定情况下,初级群体可能通过转换其结构与功能而适应社会发展。次级群体的发展也可能导致对初级群体的新的需求。

讨论:如何运用群体凝聚力理论,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思考题:

1、什么社会群体?

2、社会群体有哪些类型?

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群体规范?

5、什么是初级群体?有哪些特征?

6、简述初级群体的功能?

第五章家庭

引言: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形式的家庭中,绝对大多数人均将在其一生中组建独立的新家庭,并且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可能经历多次组建家庭,家庭正身处于

急剧的变迁中,女性为家庭户主的家庭和亲单家庭比重越来越增加,如美1970为11%,1992年已达26%,中国的离婚率也日益提高。新的家庭形式不断出现:有子女或无子女的同居伴侣,夫妇俩妻子工作而丈夫在家,想要收养孩子的同性恋伴侣等。

一、研究家庭的三种理论视角

(一)功能主义视角

不同流派的社会学家对家庭和家庭生活的研究各不相同。功能主义者视社会为一系列执行特定功能以确保连续性和合理性的社会机构。根据这种观点,家庭在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和维持社会秩序方面执行着重要功能。

根据美国社会学有帕森斯的观点,家庭的两个主要功能是初级社会化和人格稳定化。初级社会化是儿童学习所处社会的文化规范的过程。因为这发生在孩童时期的早期,所以家庭是人格发展最重要的舞台,人格稳定化指家庭在情感上对成年家庭成员发挥的作用。成年男女之间的婚姻是一种支持和保护成年人人格健康的一种安排。帕森斯认为,核心家庭是最能满足工业化社会需要的单位。在传统家庭中,一个成年人可以离家工作,而第二个成年人则照顾家小。实际上,这种核心家庭内角色的专门化包括丈夫接受作为养家糊口者的“工具化”角色,而妻子则在家庭环境中扮演“情感性的”、情绪性的角色(“表意性角色”)。

戴维?波普诺将功能主义关于家庭的功能归纳为四个方面:

1、社会化

社会化始于家庭。在许多方面,家庭都是承担社会化任务的理想场所,它是一个群体,在这里群体成员享有很多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孩子们的进展情况能得到密切的关注,其行为可以得到必要的调整。进一步说,家庭通常有很强的动力去教育他们的后代,把孩子看作是他们在物体和社会体的延伸,父母在培养孩子上因而也就投入了很多感情。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庭是有效的或有效能的社会化主体,家庭的替代品也被证明并不十分成功。

2、情感和陪伴

感情对孩子很重要,而且在其整个一生中都始终如此。有证据表明,一个缺乏亲情关怀的孩子,其身体、智力、情感的成长及其社会发展都会受到损害。成年人也需要感情和他人的陪伴。多数社会学家都赞同,现代社会中人们很少有机会从直接家庭以外的亲属那里获得友谊和支持。父母和其子女通常与别的亲属分开居住,偶尔彼此看望一下。同样,当父母一方在别处找到了新工作,或在别处买了房子,多数家庭都会搬家,这种趋势迫使直接家庭成员在情感和陪伴方面都深深地彼此依赖,从某个意义上说,提供感情和陪伴已成为现代家庭的核心功能。

3、性规则

家庭为(男女)性生活提供了一个合法的场所,没有一个社会提倡过完全的性滥交,但支配性行为的观念在不同的社会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很大不同。丹麦赞成男女青少年有性行为,孟加拉国则禁止青少年女性的性行为。尽管全世界的性观念多种多样,但没有一个社会将有关性的事情完全看作是个人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性行为存在着怀孕的可能性,因为孩子需要得到多方面的照顾,所以最好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旦一个婴儿降生,它生身父母或受命父母都有责任为它提供食品、居所和爱。性行为规范的制度化,其最主要、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保证儿童获得良好的照顾和代际之间的平衡过渡。合法性的社会压力同样有助于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当的社会地位。合法生育授予孩子明确的宗教、伦理、阶段身份,而非婚生育的子女,其社会地位通常就不太明确。但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性,更具体点说,对实际的性行为的态度正在发生着非常迅速的变化。1982年一次调查表明,49%的美国人不赞成婚前性行为,92%不赞成婚外性行为;1988年这个数字分别降为38%和67%。最近以来,在性方面的趋

势是,远不再像六七十年代性革命时那样随便滥交。

4、经济合作

家庭被经常定义为一群人为追求的经济目的而合作所形成的经济单位。在乡土农业社会,家庭过去是,现在仍是生产的主要单位。在现代社会,大多数生产性工业在家庭之外进行,但家庭仍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单位。但其主要经济行为已由生产转为了消费。在经济学概念上,女人、男人与家庭的关系有典型的差异。没工作的妻子在经济来源上主要依赖丈夫的支持。有工作的妻子,通常挣得比丈夫少,在经济上也往往依赖丈夫。但这种状况正随着已婚妇女大量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单亲家庭的增多而发生变化。

(二)女性主义的研究

有观点认为,家庭是慰藉、安适、爱和友情的重要来源,是一个和谐、平等的领地。对此女性主义者提出了质疑,认为家庭一个剥削、孤寂的极度不平等的渊薮。贝蒂·傅瑞丹1965年写了《无名的问题》,描写了那些觉得自己陷入抚养孩子和做家务等无休止劳动中的美国郊区家庭主妇的孤寂和枯燥。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女性主义视角左右了大多数关于家庭的研究和争论。它成功地把注意力转向家庭内部的妇女,考察了在家庭环境下妇女的体验。许多女性主义者对家庭是一个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扶持的合作单位的看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试图揭示家庭里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存在。概括来说,女性主义者的著作主要围绕三个主要论题:

1、家庭的劳动分工,即家庭成员之间任务的分配方式。

2、家庭中存在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如家庭暴力。他们认为,家庭生活中的暴力和虐待等问题长久以来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司法政策圈里都被忽视,因而“殴打妻子”、婚内强奸、乱伦和儿童性虐待都引起了公众更广泛的关注,女性主义社会学家一直在试图解释家庭如何成为性别压迫甚至身体虐待的舞台。

3、对照料行为的研究。这一广阔领域包括一系列不同的过程,从照顾一个生病的家庭成员到长期照料一个老年亲属。女人不只是承担诸如清洁和抚养孩子一类具体的工作,她们还在保持人际关系上投入大量的情感劳动。虽然照料行为是基于爱和深厚情感的,但也是一种需要积极地倾听、感受、商讨和创造性行动的工作。

(三)家庭社会学的新视角

最近十余年,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家庭的社会学文献,它们吸收了女性主义者的观点但又不墨守成规。其主要关注点之一是家庭形成方面发生的更大转型,即家庭和家户的形成和解体,以及人们对个体的私人关系方面不断发展的期待。离婚率的提高和单亲家庭的增多,重组家庭和同性恋家庭的出现以及同居的流行等都是其关注的主题,对这些转型的理解必须联系晚期现代时期更大范围的变革。

乌尔里西·贝克夫妇在《爱的正常混乱》中对迅速变迁的社会中的个人关系、婚姻和家庭模式浮躁不定的特性进行了考察。他们认为,曾经用来调控个人关系的传统、规则和指导已经不再起作用了,现在的个体面对的是无穷无尽的选择系列。事实是,人们已经不再为了经济目的或为了家庭而组建婚姻关系,现在的婚姻已经到了两厢情愿的阶段,这些既带来自由也带来新的约束,为此人们实际上需要做更大量的勤苦工作、付出更多的努力。贝克夫妇把我们这一时代看作是在家庭、工作、爱情以及对个人目标的自由追求之间充斥着相互抵触的利益的时代。这种抵触在个人关系中可以强烈的感受到,特别是在对付两份而不是一份“劳务市场简历”的时候,其意思是,在男性之外又有日益增多的女性在她们的生命历程中孜孜以求于职业生涯。贝克夫妇认为,我们现代时期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远非关系本身。现在,不仅爱情、性、子女、婚姻以及家庭责任的话题需要协商,而且连有关工作、政治、经济、职业以及不平等之类的关系也都一样。他们主张“性别之间的战斗”是我们时代的“重头戏”,其证据就在于婚姻咨询产业、家庭

法庭、婚姻自助群体的发展以及离婚率的增长。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爱。他们断言,今天“性别之间的战斗”可能是人们“对于爱的饥渴”的最为鲜明的表露。人们结婚是为了爱,离婚也是了为爱。他们陷入到了对爱的希望、悔恨和重新再来的圈子里,周而复始,没有终结。一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高度紧张,但同时人们对找到真爱和归属仍怀有着深切的希望和信念。

二、什么是家庭

(一)家庭的涵义

G.P默多克在其《社会结构》一书中认为,家庭就是以共同居住为基础,以经济上互助、生育子女为特征的社会集团。它具有为社会所承认的性关系,至少有2名成年男女及他们性同居的产物,即1个或1个以上的亲子或养子。

吉登斯认为,家庭就是直接由亲属关系联结起来的一群人,其成年成员负责照料孩子。

另有人指出,家庭是人类再生产的基本单位,即为明天再生产劳动主体生命和生活的结合体,是生育劳动主体的人的结合体。换言之,家庭就是人类通过劳动主体的产生(出生)——发展(培育)——维持(生命与生活再生产),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单位。

还也有人指出,家庭是建立在姻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上的,人类共同生活的初级社会群体,是社会生活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同时是一种生育制度。

最明了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而婚姻又可表示为,持续的性关系+共同生活,又说,婚姻是两个成年主体之间为社会所承认与许可的性的结合)。

从以上定义看,家庭具有如下特征:

?其成员由婚姻或血缘关系(包括虚拟的血缘关系)联结组成。

?其基本的社会功能在于作为劳动主体进行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再生产,以及对新的劳动主体再生产的期待。

?其日常生活形态是共同住居、共同饮食、共有财产,在生活上互相保障。

?以性爱、母爱、父爱、骨肉情爱等情感关系为纽带,维系人际关系。

?家庭的形态、功能和人际关系等会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而为化,并在每个不同历史阶段显示出一定的特征。

?每个家庭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不同的阶级、阶层地位,而表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

(二)家庭的历史演变

据摩尔根《古代社会》、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家庭起源和演化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血缘制家庭(最初的家庭制度)。特征:在同一个血缘家族内部,同辈男女之间互为夫妻,仅排除不同辈人之间的婚配关系。

2、伙婚制家庭,又称普那路亚家庭。特点:同血缘的一群兄弟与另一血缘群姐妹结成夫妻集团,排除了同一血缘家族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关系,是一种非血亲家庭形式。

3、偶婚制家庭(对偶家庭)——不牢固的一夫一妻制。

特征:一男一女结成相对稳定的配偶,但是一对配偶往往在一起共同生活,财产共有,因此实际上是一个男子在几个女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几个男子中有一个主夫,并不排除男女双方与自己的主妻或主夫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夫妻关系极易离异,婚姻关系并不牢固。

4、专偶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推动其出现的因素:一是人类种进化中的自然选择;二是私有财产的出现。

三、家庭类型(形式)与家庭关系

(一)家庭类型

1、按家庭权力分配形式可将家庭分为:父权制家庭、母权制家庭、夫妻平等制家庭(家庭中的权威)

2、按婚姻形式可将家庭分为:一夫一妻制家庭、一夫多妻制家庭、一妻多夫制家庭

3、按居住方式可将家庭分为:父居制家庭(从夫居)、母居制家庭(从妻居)、单居制家庭

4、按家庭结构可将家庭分为: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默克多1949提出的一套划分家庭类型的概念)

(1)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就是只有父母和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其有三种具体形式:仅由夫妻组成、夫妻加未婚子女(含领养子女)、仅有父或母与子女(单亲家庭)。

(2)主干家庭,指父母(或一方)与一对已婚子女(或者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

(3)联合家庭是指父母(或一方)与多对已婚子女(或再加其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包括子女已成家却不分家,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又合称扩展家庭。

美国“完整”的核心家庭在中上层阶级中最典型。单亲家庭虽在各阶级都存在,但在下层阶级更为普遍。单亲家庭通常是由于离婚、分居、未婚生育或丈夫失业造成的。扩展家也同样在下层社会中更普遍。

全世界的家庭结构正在逐渐朝核心家庭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与城市化、工业以及全世界的社会现代化密切相关的。当工业取代农业成为生产的主要形式时,典型的情况是,年轻的家庭成员离开土地和乡村,搬到城市去,在那里找到工作,这常削弱了他们与留在乡村的家人的联系,一旦到了城里,家庭就会为了求职或别的原因,不断搬迁。因此,农业家庭很可能是扩展家庭,与一块土地紧密联系,而工业家庭则是核心家庭,有更大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看,农业社会的扩展家庭提供一种经济上的实惠,在工业社会扩展家庭可能是一种负担。

伴随扩展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个人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流动性。在扩展家庭,个人的需求从属于大家庭的需求,但核心家庭也有弊端,虽然个人从很多责任义务中解放出来,但别的家庭成员也不再对他负有责任义务了。由于现在家庭单位变小了,所以情感和经济支持也就更有限了,每个人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情、陪伴、帮助的家庭成员也就更少了,结果就可能导致个人的社会孤独感增加了。(二)家庭关系

1、家庭关系即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等,它以姻亲、血亲或收养关系为纽带。其特征有如下方面:(1)家庭关系具有永远性和普遍性。

(2)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

(3)制约家庭关系的社会因素具有多重性。如阶级、民族、职业、经济状况、政治地位、文化、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4)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家庭横向关系

(1)夫妻关系(通过婚姻契约而形成的关系)其特点:

①一般而言,夫妻关系是以爱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系

②其内容是多方面的,是性爱、理想和义务的统一

③随男女双方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

④其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性质与特点

(2)兄弟姐妹关系

同辈关系,是血缘近亲,情同手足,关系比较亲密,但随年龄的增长和各自

农村社会学 (2)

1、如何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 答: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典型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市场化、福利化、大众传播和普及义务教育等。 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从实践层面看,目前全世界有些国家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接近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有些国家如英美已进入后现代化,北欧国家基本是后现代社会。 理论与实践表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理论,现代化路径可以借鉴但不能等同或复制。回顾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艰难探索,深感中国乡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乡村建设的艰巨性。我们必须深入认识中国,不断思考国家与民族现代化的走向。那种现代化路线就是“道路通向城市”,“农民变市民”,现代化目标就是“把90%的农民市民化”,“剥夺农村甚至是消灭农村进而建设城市”的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中国。我们处于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并存的时代,处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处在全球化及农产品武器化时代。农村和农业是城市和城市人的命根子,农村文明和农业文明无疑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应该科学设定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线,需要在这样宏大的战略目标之下思考中国乡村的建设方向,重新认识中国乡村文明的价值和创新乡村生活方式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而不是在单向度的“所谓现代化”过程中消灭乡村文明和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不可能有13 亿人全盘城市化,甚至是6亿人真正城市化都是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已有的西方现代化意识形态,用于指导今天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乡村建设,只能是误导。我们需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发展模式和指导实践的前进路线与现代化理论。 2、试论乡村社会建设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 答: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妥善处理社会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农村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乡村社会建设涵盖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保障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民居住在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发展的主导力量。三方面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首先,人类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需要,必须从事农业生产。现在我国正面临四个不可逆转的状况:人口增长趋势不可逆转;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逆转;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可逆转;全球化挑战不可逆转。中国人均耕地少,如果粮食严重短缺,必将危及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因此,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 其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水平仍然很低,农民和农村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地域广阔;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共同富裕,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富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应该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这三方面决定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不能以“丢弃农民”和农村衰落为代价,也不能让世界养活中国人。否则,就会与社会主义及其目标背离,动摇国家政权基础,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因此说,“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3、什么是城乡二元社会?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定义:当今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对立结构,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户籍制度的分割、就业制度的分割、教育制度的分割、金融制度的分割、保障制度的分割、土地制度的分割)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与党的城乡政策有着内在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发展

最新1月浙江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社会学著作为李景汉发表的是( ) A.《清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 B.《定县土地调查》 C.《亩的差异》 D.《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2.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 A.农村社会现代化 B.农村工业化 C.农村城市化 D.农村城镇化 3.《农村社会》的作者是下列哪一位社会学家?( ) A.杨开道 B.言心哲 C.晏阳初 D.邹平 4.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认为,中国的基本缺点是( ) A.愚贫弱散 B.贫弱私散 C.愚贫私散 D.愚贫弱私 5.1983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小城镇研讨会上,费孝通做了一个长篇发言,题目叫做《小城镇,大问题》,他认为这是做一个______工作。( ) A.“开题” B.“破题” C.“证题” D.“拓题” 6.下列属于非正式社会角色的是( ) A.村长 B.村民组长 C.村民 D.亲戚 7.______是指男女依照社会风俗和法律的规定所建立的关系。( ) A.地缘关系 B.业缘关系 1

C.婚姻关系 D.血缘关系 8.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9.______属于群众自治性组织。( ) A.基层党组织 B.乡镇办公室 C.乡镇派出所 D.村民委员会 10.我国农村实施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组织载体是( ) A.政治组织 B.村民自治组织 C.经济组织 D.事业组织 11.在西方社会学中,以韦伯为代表的______的社会分层理论,对中国社会分层标准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A.两分法 B.三位一体 C.四位一体 D.五位一体 12.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将农村社区分为集散村和( ) A.集镇 B.集村 C.基层村 D.中心村 13.______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依靠、无经济来源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使之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 A.农村社会保险 B.农村社会救助 C.农村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14.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 A.管理约束 B.观念约束 C.经济约束 D.其他约束 15.农村社会变迁呈现两重性的特点,原因是由于( ) A.农村庞大的社会系统 B.农村相对封闭的格局和简单的社会结构 C.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16.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是以农村实行______为突破口的。(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2

农村社会学作业

《农村社会学》作业 答: 1.台州当地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 我们依据社会资源的标准,把我们当地农村居民分为四大阶层:上层(精英阶层)、中上层(代理人阶层)、中层(普通村民)以及下层(弱势群体)。社会资源的内容包括象征性资源和经济资源,而测象征性资源的指标是社会权力。因此,我们分层的指标体系实际上是经济资源与社会权力的综合,而这种综合在农村社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个人生存权利与发展机会的受保障程度。 精英阶层:是指直接握有社会资源的人,这种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都会得到最充足的保障。主要包括农村管理者骨干、私营企业主、村集体经济的负责人、农村的种养殖大户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农村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社会精英。这些人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精英阶层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摆脱了生存压力,在经济上较富裕。从理论上讲,只有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人才会有参政的欲望和闲暇。其次,他们的活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超社区的,因此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相应超出了社区的控制。再次,他们社会关系网的质量较高。也就是说他们交往的层次要高于普通村民,因此他们获得发展的机会也远远高于普通村民。 代理人阶层:是指那些间接握有社会资源或掌握社会资源中某一小的方面。代理人阶层的生存权利首先是得到保证的,另外,他们的发展机会虽然比不上精英阶层,但也超过普通村民。代理人阶层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代表农民完成某方面超社区的交往;其二作为中介人为普通农民与某个机构或某精英人物建立联系。与精英阶层不同的是,代理人阶层虽然也拥有超社区的社会关系,但它的重量和层次要低于精英阶层的关系网,而且他们的生活重心也是农村社区。 中层即普通农民:普通农民是指那些拥有少量经济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的农村居民。这些人的生存权利得到了一些保障,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他们的发展权利受到很大限制。普通居民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所谓的身份农民。这些人只是名义上的农民,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小的工商业、加工业、副业等而不是以家庭农业收入为主。一部分是职业农民,也就是“纯农户”。还有一部分人介于两者之间,我们称之为“半职业农民”,他们在经营家庭农业的同时,也外出务工或做雇工。身份农民是普通村民中的上层,他们中的某些人是代理人阶层的主要来源。职业农民和半职业农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和基础,他们的态度将决定村民自治的成败。

农村社会学期末重点

第四章 (一)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 “农业内卷化”理论是由美国经济人类学家吉尔茨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吉尔茨正式提出其著名的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爪哇群岛地区的水稻产量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会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而增长。换言之,即是在边际报酬率递减的单位工作日条件下扩张总数量。(共存、强迫种植制度) (一)农业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 “内卷化”概念指,一个系统在外部扩张受到约束的条件下内部的精细化发展过程。 “农业内卷化”是指在资本、土地资源在限定的条件下,劳动力持续地被吸收到农业中获取收益并使农业内部变得更精细、更复杂的过程。 (二)“高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艾尔温认为人口压力和人地比例失调导致了中国经济的落后,而人口压力通过两条途径起作用:它蚕食了小农农场维持家庭生计以外的剩余,而使小农无法积累起“资本”;它也把传统农业推到了一个很高的集约化水平,但对于新式投资却起到了抑制作用。这样,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就长期陷入了“高水平均衡陷阱”中而不能自拔。 (三)“过密化”理论 黄宗智提出,该理论大致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1.“过密化”概念是以单位劳动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换取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增加; 2.“过密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面积; 3.“过密化”的动力来源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人口的增长推动农业密集化; 4.“过密化”的商品化是非质变的商品化,它与推动近代发展的质变性商品化有着根本的区别; 5.“过密化”可能带来的发展是有限的,生产越是密集化,就越是难以把劳动力抽出而走上通过资本化提高生存率的道路。 人地关系的演变,不仅直接体现在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增减,而且受到经济社会制度的影响。其中,脆弱的农地私有制和分家析产的财产继承制度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农地私有制; (二)分家析产继承制。(促使人口过密化) 以1950年6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标志,第一次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土地制度的雏形,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两面性 积极的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保持农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使农户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集体把农民追求个人利益的要求合法化,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大变革。 消极的方面:在这种体制下,人地关系也发生新的变化:人地矛盾更趋紧张。 农村社会关系 ? 1.社会关系的含义: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社会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的类型 ?按社会关系涉及的领域分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 ?按结成社会关系的主体分一是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二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三是群体与群体 ?根据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社会关系可以分为: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的含义:通过农村社会中个人的社会化及其行为来研究农村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其特殊规律性的科学。 2、农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农村社会的个人、特定地域的农村社会、农村。 3、农村社会学最先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个国家?美国 4、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谁?梁漱溟 5、“三农”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 6、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的生育观念方式发生了哪些了变化? 答:在生育子女的数目上-----由多变少;对子女性别的选择上-----由注重生男孩子到生男生女都一样。 7、农村基层政治组织包括哪些?政党组织、政权组织 8、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村流通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生活宽裕(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增加非农业产业收入,完善增收减负政策,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村容整洁(村庄布局要合理,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实行清洁生产和生活)、管理民主(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我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9、农业生产经营者占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多数,他们从事的是哪些农业劳动?农、林、牧、副、渔业 10、贫困分为哪两种?其内容是什么? 答:贫困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家庭就称之为贫困人口或贫困户。从生产方面看,劳动力缺乏再生产的物资条件,难以维持自身的简单再生产,生产者只能进行萎缩再生产;从消费方面看,人们无法得到满足衣、食、住等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的最低条件,即人们常说的“食不裹腹.衣不遮体,住不避风寒”的状况。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通常是把人口的一定比例确定生活在相对的贫困之中。比如,有些国家把低于平均收入40%的人口归于相对贫困组别;世界银行的看法是收入只要(或少于)平均收入的1/3的社会成员便可以视为相对贫困。 11、我国农村的人口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基数大、且增长过猛,过快、人口质量低 12、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括哪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答:它包括两个关键性的概念: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关于环境能力的有限性的思想,技术的状况以及社会组织的状况,决定了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衡量可持续发展有三方面的主要指标: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13、城市化阶段发展规律是什么? 答:在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水平在总体上呈“S”型“慢——快——慢”的节奏发展。在空间序列上,城市化要经历“前城市化——集中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15、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城乡融合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农村社会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规律性的社会科学。 2.农村社会学是通过分析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研究农村社会的结构、过程以及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的关系,从而揭示农村社会形成、发展、变迁的规律,最终推动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农村社会成员是在农村地缘关系基础上,通过农村社会各种社会关系而组织与构成农村社会各类社会集团、群体及组织的农村居民。 4.社会身份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所担任的职务或拥有的职位。 5.社会地位指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相互交往时所处的位置,也就是由人们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在特定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6.人的社会化,就是人在社会活动中,个体从自身的自然形态向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转化为能适应社会生活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知识、能履行一定的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 7.社会群体是二人以上有较为稳定的互动活动和相互关系有结构的人群共同体。 8.婚姻,即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及由此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它在形式上表现为男女两性的生理或生物结合,在本质上是男女两性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结合。 9.家庭,是指通过婚姻、血缘以及收养等关系组成的社会群体。其本质是人们的一种社会关系。 10.农村邻里是农村居民在地缘关系的基础上,经久相处,友好往来而自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 11.社会组织,是人们依一定的章程、组织形式、管理机构而建立起来的,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的独立的社会群体。 12.社会是人们伴以一定的相互关系,依一定的行为规范,彼此结合,相互作用,进行必要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他活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14.社区是一个区域性社会或地区性社会,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社会规范结合而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农村社会学》考研大纲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研大纲 《农村社会学》考研大纲 一、总体要求 掌握关于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认识农村社会现象,对现实发展中遇到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农村社会学的产生 第二章中国的农村社会学 1、中国农村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 2、乡村建设运动 第三章农民 1、农民的涵义和特征 2、农民的社会化 第四章农村的婚姻与家庭 1、农村的婚姻观 2、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和家庭关系 3、农村家庭网络 第五章农村社会组织 1、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演变 2、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 3、农村社会组织存在的问题与建设 第六章农村社会分层与流动 1、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 2、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和特征 3、农村社会流动 第七章农村社区 1、农村社会及其特点 2、农村社区的类型和结构 3、农村社会发展 第八章农村社会问题及社会控制 1、农村社会问题 2、农村社会控制 第九章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 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演变 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发展 第十章农村社会变迁 1、农村社会变迁及其特点 2、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

3、中国农村改革与社会转型 第十一章农村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观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2、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 3、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 第十二章中国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 1、农村城市化的理论 2、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实践 3、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目标和内容 4、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战略及实践 《发展经济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 一、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二、发展中国家的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一、发展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三、发展经济学的特点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一、早期经济发展思想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第四节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 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使命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结构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结构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二节经济发展的新古典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新古典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新古典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激进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三、激进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主义思路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二、新制度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农村社会学概述

一、农村社会学概述 1、产生的社会背景 美国南北战争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农民分化加剧,农民组织格兰其,全美农民协会为保护农民利益进行斗争。怎样认识农村,怎样协调城乡利益,历史进程催生着农村社会学。快速工业化带来美国农村社会的危机。 2、农村社会学产生的两条途径 (1)政府的反应:西奥多罗斯福和贝利农村调查、胡佛聘请专家开通农村调查、批准设立州立农业试验室和农学院; (2)学者的反应:a.1894年文森特斯摩尔《社会研究导论》中论述农村社会学; b.1894年亨德森“美国农村社会的社会环境”课程 c.1906-1912年吉丁斯指导博士生开展农村社区研究; d.1915年葛文宾《一个农村社区的社会解剖》 e.1916年吉勒特《农村社会学》教科书 f.索罗金齐默尔曼《农村-城市社会学原理》 3、研究对象 (1)多种观点分析:乡村居民的社会化、乡村社会组织、乡村社会群体、乡村社会心理、乡村社会问题; (2)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论证:a.“差序格局”理论;b.个人—群体—社会的关系;(3)研究内容: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变迁; (4)与几门相邻学科关系 a.与普遍社会学关系:一般与个别关系; b.与农业社会学关系:农业社会学包括在农村社会学,是它孕育的一门学科; c.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 4、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意义(举例说说明) (1)理论意义:更好的认识农村社会结构与运行规律;为促进社会学学科成长提供帮助。(2)实践意义:为改革开放出现的社会问题探求适宜的解决途径;开展农村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咨询研究;为城乡关系提供详实资料和方向性的理论依据;为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社会建设打下基础。 5、关于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研究方法性质结果 中国经济派:生产力农村阶级关系资本主义化失败 中国农村派:生产关系没有资本主义化胜利 6、乡村建设运动 定县模式邹平模式 参与者背景留学美国、日本(晏阳初等)中国传统文化(梁濑溟等)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民族再造乡村建设理论 与政府的关系未得到支持大力支持 对农村基本问题认识愚、穷、弱、私文化失调 措施以培养有文化的中国新农民为中心,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进行精神陶炼 进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教育 评价改良运动探索,有积极意义 二、农民、农业和农村 1、农民的定义 作为一种职业:“农者,耕也,种也。”以土地为生的谋生方式

农村社会学(第4版)_在线作业_5

农村社会学(第4版)_在线作业_5 交卷时间2018-11-16 15:47:23 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3道小题,总分值65分) 1. (5分) A 经济权利的差别 B 教育资源分享不平等 C 福利水平差别 D 收入和消费水平上的差别 纠错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 9.3 城乡一体化 2. (5分) A 文化生活 B 个人的文化程度 C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 D 艺术 纠错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错误收起 解析 知识点 7.1 文化概述 3. 不属于经济上的城乡差别的内容是()。 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指的是()。

(5分) A 孔德 B 韦伯 C 斯宾塞 D 涂尔干 纠错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 1.1 什么是社会学 4. (5分) A 农村职业将进一步分化 B 农村机械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C 土地将不会进一步集中 D 农村社区逐步城市化 纠错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 3.3 农村社区发展 5. (5分) A 散村和集村 B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C 农业村和林业村 D 村落社区与集镇社区 纠错 ()被认为是社会有机论或社会进化论的创始人,他的社会学着重于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关于农村社区发展的基本趋势论述错误的是()。 依据社区结构的复杂程度我们把农村社区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解析 知识点 3.1 社区概述 6. (5分) A 工业化全过程 B 工业化后期阶段 C 工业化初始阶段 D 工业化中期阶段 纠错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D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 8.1 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背景 7. (5分) A 经济生产机构 B 特定的活动目标 C 组织成员 D 明确的行动规范 纠错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 5.1 社会组织概述 8. (5分) A 年满25周岁的农民 B 年满20周岁的在村农民 C 年满30周岁的农民 D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的农民 纠错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趋向,出现在()。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组织的构成要素的是()。 新农保规定参保范围是()。

2020年1月全国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 ) A.一二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 C.五六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 2.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到20世纪初期,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 ) A.中国B.美国 C.日本D.俄国 3.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召开于( ) A.1951年B.1957年 C.1964年D.1968年 4.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是( ) A.迪尔凯姆B.赫伯特·斯宾塞 C.马克斯·韦伯D.巴特菲尔德 5.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6.农村社会学与家庭社会学是( ) A.包含关系B.重合关系 C.种属关系D.交叉关系 7.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主要作者是( ) A.费孝通B.梁漱溟 C.杨开道D.李景汉 8.我国农村人口现状的特点之一是( ) A.男性比例偏高B.女性比例偏高 C.机械增长过快D.自然死亡率偏高 9.家庭是社会的( ) 1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 C.趣缘群体D.弱势群体 10.人类从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家庭形式是( ) A.血缘家庭B.对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D.一夫一妻家庭 11.由一对夫妻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联合家庭B.直系家庭 C.单亲家庭D.核心家庭 12.从性质上说,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 A.农村党支部B.村民委员会 C.乡镇人民政府D.公安派出所 13.兼具城乡两方面特点,起着城乡之间纽带、桥梁作用的社区是( ) A.散村B.集村 C.小城镇D.市辖区 14.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是( ) A.社会分层B.社会流动 C.社会整合D.社会变迁 15.按照四分法,可以将文化划分为( ) A.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B.智能文化、认知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C.认知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D.物质文化、规范文化、智能文化、认知文化 16.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 ) A.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治安B.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治安D.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社会救助 17.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 A.社会行为B.社会规范 C.社会秩序D.社会稳定 18.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事业产生于( ) A.北美B.欧洲 C.日本D.中国 19.在社会发展理论流派中,现代化与社会成长理论的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的( ) 2

刘豪兴第三版《农村社会学》(00290)课后重点及答案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按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区别,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 实地调查:也称田野调查,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类型比较法:通过比较方法描述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各自的特征,而相同之处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一般特征。 追踪调查: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而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格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复习题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研究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问卷调查。 3.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 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村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三农和农村社会分层的认识,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民自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知识宝库。 4.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 (4)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史略 5、社会学家吴文藻倡导农村社会研究,费孝通创造性地进行了农村社区研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魁阁“学术团队内地农村研究的成果,以及抗战时期林耀华等人的农村社区研究成果为社会学和农村社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乡村社会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乡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德国 2.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 )。 A.乡村居民 B.农民 C.小商人 D.乡镇企业工人 3.-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和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叫(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4.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 B.社会群体 C.次级社会群体 D.社会组织 5.由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其他家庭 6.关于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是( )。 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7.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 A.乡镇党委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村党支部 D.村民委员会

8.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趣缘关系 9.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 A.严格控制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有选择发展小城市 B.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 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 10.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称为( )。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流动 D.社会变迁 11.调查人员从一个社会中抽出一些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们为评判员,让他们按事先规定的高低层次对社区成员进行分类的方式是( )。 A.主观法 B.声誉法 C.客观法 D.评判法 12.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主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是指( )。 A.经济问题 B.政治问题 C.民族问题 D.社会问题 13.到2000年底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仍有( )。 A.3000万 B.3500万 C.4000万 D.4500万 14.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 A.经济保障 B.政治保障 C.思想保障 D.社会保障 15.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 A.依附理论 B.趋同理论 C.均衡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客体是( ) A.农村 B.农村居民 C.农村社会关系 D.农村社会结构 2.农村社会学于1908年发端于(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3.农村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 A.农民 B.农村家庭 C.农村宗族 D.村民委员会 4.一个人会不会成为农民企业家,取决于个人后天的社会环境、生活遭遇和个人的主观努力。按获得方式来分,这类角色是( )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正式角色 D.非正式角色 5.下列哪类家庭的特征是一个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妻?( ) A.主干家庭 B.联合家庭 C.核心家庭 D.小型家庭 6.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家庭的影响首先是从改变家庭的哪个功能开始的?( ) 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1

C.教育功能 D.生育功能 7.社会资源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利用的( ) A.社会地位 B.社会影响 C.社会关系 D.社会财富 8.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 ) A.村民小组 B.村民委员会 C.乡镇政府 D.县市政府 9.各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历来是( ) A.经营自主权 B.土地所有权 C.产品分配权 D.人口流动权 10.农村中各种民办专业技术协会属于农村社会组织中的( ) A.社会福利组织 B.文化科技组织 C.社会群众组织 D.经济组织 11.中国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哪个阶层?( ) A.中小地主 B.自耕农 C.佃农 D.中农 12.农民社会流动处于B类的国家,其农民或农村人口一般保持在占总人口的( ) A.8-15% B.10-20% C.15-25% D.10-30% 13.贫困者阶层的总人数约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 ) A.8%左右 B.10%左右 C.15%左右 D.20%左右 14.农村社区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比较简单 B.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更强 C.生活节奏缓慢 D.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居民聚居的区域 15.贫困就其本质的含义来讲就是( ) 2

农村社会调查名词解释及简答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 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文献和局部的经验材料为依据,主要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和矛盾分析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 定量研究:运用数学方法对社会现象的数理特征、数字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社会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1)信度:调查结果反映调查对象情况的可靠程度. 0.8以上 信度可分为三大类: 再查信度、复本信度、折半信度 (2)效度:测量工具、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程度(准确性、有效性) 普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特点(1)调查空间具有广阔性(2)调查内容的全面性(3)结果的真实性 典型调查:从调查对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作为典型,并通过对典型的调查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方法 .特点(1)调查点的代表性(2)调查内容的深刻性(3)调查的易行性 抽样调查: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以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方法.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所要研究的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进行调查,取得资料,并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 抽样误差的概念抽样调查推算值与实际调查全部单位所得结果之差 2.产生原因 A.调查误差 B.代表性误差 3.影响因素 A.与样本单位数成反比(多少合适) B.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C.抽样方式 访问调查法:简称访谈法,是调查人员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向调查者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方法 2.种类:(1)根据访问对象:集体访问、个别访问 (2)地点 (3)访问内容 A.标准化访问(结构性访问) B.非标准化访问(非结构性访问)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含义 整理:对搜集来的大量资料进行加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成为能反映事物总体特征的资料 分析: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认识事物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分析、综合、总结问题,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描述性研究:是以了解某一事物全貌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目的的调查研究,是按着客观的面貌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描述性研究是社会调查研究的基础性研究。 2.解释性研究:是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的调查研究。 3.预测性研究:是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作出推断和估计的一种调查研究。 4.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类型。 5.纵向研究: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现象历史演化研究。 6.趋势研究纵向研究的形式之一。即通过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的了解,预示或测示将来的情况如何。趋势研究多用于发展规划、制定方针等方面的事实根据。 7.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时间内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8.追踪研究:纵向研究的形式之一。即对某一特定社会现象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进行定期的或不定期的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类型多用于对某种社会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或地位或质量等方面进行判断。 11.变量:是指某一社会调查研究现象包含有一个以上的变量值的概念。 12.命题:是一种关于调查研究结论的一个或多个概念或观点的表述。 13.假设:是指未经得到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

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农村社会学名词解释 1、农民--从职业上讲是以土为谋生方式;从阶级上讲是“耕者有其田”的助人,解放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户籍上看是户籍在农村的农民。 2、农业--狭义上讲是指种植业,广义上讲是农、林、牧、副、渔,指通过劳动实现动物、植物在生产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 3、农村--指以农业为活动为主的地域社会,有同质性人口组成的,有一定地域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4、补贴政策--广义上讲是指政府对农业部门的财政性自己支持。狭义上讲是指对农业领域中某中农产品的生产、交换、贸易等或对居民的某些辅助性的财政资金支持。 5、农村经济--指以农民和农村组织作为农村市场额主体,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在农村地域空间中的工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也、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 6、农村经济制度--指建立在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一整套农村经济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农村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7、诱致性制度变迁--指人们争取获利机会,自发倡导与组织对现实制度安排的替换与变更。创造新的制度安排是人们在追求由于制度不均衡而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的制度变迁。 8、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村现行经济制度结构的变化和替代。或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安排。

9、土地股份合作制--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即在按照人口落实社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转变为股权,流转给经营组织经营,经营收入在扣除必要的集体积累以后按照社员的股份进行分配。 10、工业化--指农部门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降低,非农部门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升高,所导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换的过程。 11、农村工业化--农业工业产值与就业上升,人口集中,城镇化,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力减少,非农劳动力增加;土地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就业结构变化,农民收入提高,导致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普及,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12、农民市民化--指以农民工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为核心,推进农民工“个体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 13、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与社会职能想城市集中,城市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扩张,最终城镇一体化的过程。 14、城镇化--指农村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向城市形态转变,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的过程。 15、社会分层--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与能力不同,在社会地位上呈现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与过程。 16、人地关系--在基层上指人口数量与土地面积的关系;中层上指人力资源与土地资源、人口与生产资料的关系;综合上讲指人口与经济,

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 单选20*1=20 多选5*2=10 名词解释5*3=15 简答5*5=25 论述2*10=20 分析1*10=10 第一章绪论 一.社会学的产生★ “社会学”一词是拉丁文“社会”和“论理”二词相结合而形成的,由社会学创始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提出的 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范围 (1)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方面的结构(2)农村社会变迁方面的研究(3)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三.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查 (1)适合小型社区的研究;(2)代表人物:吴文藻、费孝通; (3)费孝通在《禄村农田》中强调“亲密接触”的重要性 (二)问卷调查 优点:①不局限于对单个村落社区的个案研究②对总体情况具有更强的推论性; ③可以发现社会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利于找到客观规律;④花费时间短四.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 (1)为深入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奠定理论基础 (2)为正确认识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3)有利于深刻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 (4)有利于深入认识和实施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美国的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1)出于美国农村现实的需要(2)政府的推动(3)实际和应用研究的培育 注: (1)政府推动:1908年,美国总统西奥多下令组织以H.贝利为首的美国农村生活委员会 (2)应用研究:1894年,G.文森特和A.W.斯莫尔合编《社会研究导论》; 1915年,查尔斯.葛文宾发表《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剖析》 六.日本农村社会学 20世纪20年代,日本开始引进农村社会学,并使之本土化 七.中国农村社会学 1.早期的农村调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 (1)京郊四个村庄的调查(2)京郊清河镇实验区 注:1.杨开道的代表作★ 《农村社会》、《农村问题》、《农村政策》、《农村自治》、《农村组织》、《农村领袖》、《农村调查》、《新村建设》、《农民运动》 2.李景汉代表作★ 《北京郊外之乡村家庭》(1929年);《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1925年); 《实地调查方法》(1933年);《定县社会概况调查》(1933年); 《北京郊区乡村家庭生活调查札记》(1981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