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肺听诊

心肺听诊

心肺听诊
心肺听诊

肺部听诊

一、听诊的顺序和方法:

1.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

2.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

3.在上下、左右对称的部位进行对比

二、正常呼吸音

三、

异常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口诀:强弱长断又粗糙)

①肺泡呼吸音减弱与增强

②呼气音延长:可由下呼吸道部分阻塞(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或肺组织弹性减退(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引起。

③断续性呼吸音也称齿轮呼吸音:肺内局部性炎症或支气管狭窄,使空气不能均匀地进入肺泡,可引起

断续性呼吸音,伴短促的不规则间歇,常见于肺结核和肺炎等。

④粗糙性呼吸音:为支气管黏膜轻度水肿或炎症浸润造成不光滑或狭窄,使气流进出不畅所形成的粗糙

呼吸音,见于支气管和肺炎早期。

2.异常支气管呼吸音(管样呼吸音)(口诀:一实一空张不了)

是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可见于肺组织实变(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肺内大空腔(肺脓肿、空洞型肺结核)、压迫性肺不张(胸腔积液的上方区域)。

3.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是指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见于支气管肺炎、肺结核、大叶性肺炎初期、胸腔积液上方肺膨胀不全的区域。

四、啰音(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分湿啰音和干啰音)

1.湿罗音和干啰音的比较

2.湿啰音的分类及特点

Velcro啰音(双肺底吸气性爆裂音)——见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就是尼龙袋拉开音. 肺部局限性湿啰音——见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两侧肺底湿啰音——见于心衰所致的肺淤血、支气管肺炎。

两肺满布湿啰音——见于急性肺水肿、严重支气管炎。

3.干啰音的分类及特点

双肺干啰音——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肺局限性干啰音——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肿瘤。

五、胸膜摩擦音应与心包摩擦音相鉴别

心脏听诊笔记

心脏听诊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区为4个瓣膜5个区)

①二尖瓣区M: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P: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A: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

⑤三尖瓣区T: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二、听诊顺序(三种方法)

通常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从心尖部(二尖瓣区)开始一肺动脉瓣区一主动脉瓣区一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一三尖瓣区。

"8"字形听诊顺序:即从心尖部(二尖瓣区)开始一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一肺动脉瓣区一三尖瓣区.(主要依据是瓣膜损害和杂音出现的几率,二尖瓣区最高,主动脉瓣其次,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器质性损害少见)

国外心脏听诊从心底部到心尖部的顺序:包括胸骨体上部右侧位置、左侧胸骨缘的全部及心尖。

三、心脏听诊的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1.心率:

正常成人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

成年人心率超过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

心率突然增快至160—240次/分,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终止,宜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烟酒过度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情况下诱发。

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须注意的是不少健康者,尤其是运动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或农民,安静时心率可低于60次/分,但没有临床意义。

2.心律:

心率稍慢者及儿童的心律稍有不齐,呼吸(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也可引起心律不齐,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

听诊时可发现的心律失常主要有: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

期前收缩:

在规整心跳的基础上提前出现一次心跳,为期前收缩,其后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有学者认为每分钟期前收缩少于6次者为偶发,等于或多于6次者为频发。

频发性期前收缩可有规律地出现,如果每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每二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以此类推。

期前收缩按其来源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3种,在心电图上容易辨认,但听诊时难以区别。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心律绝对不规则、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绌。

产生的原因是过早的心室收缩(心室内仅有少量的血液充盈)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周围血管所致。

四、心音

健康人心脏可以听到两个性质不同的声音交替出现,称之为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在第二心音后有时可听到一个较弱的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能听到则多为病理性。

(1)正常心音

S1产生:主要是因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瓣叶突然紧张引起振动所致。

S1标志:心室收缩(收缩期)的开始,约在心电图qRS波群后0.02~0.04s。

S1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声音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占时较长(持续约0.1s);

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2)第二心音(S2):

S2产生: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关闭引起瓣膜振动,对第二心音的产生起主要的作用,第二心音出现在心室的等容舒张期。

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约在心电图T波的终末或稍后。

S2听诊特点:①音调较高;②强度较低;③性质较清脆;④占时较短(持续约0.08s);

⑤在心尖搏动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正确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才能正确判断收缩期和舒张期,确定额外心音或杂音出现时期以及与第一、第二心音间的时间关系。因此,辨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辨别要点有:

①S1时限较长而音调较低,S2则较短而音调较高。

②S1与S2的间距较短,而S2与S1间的时间较长,即舒张期较收缩期长。

③S1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与颈动脉搏动几乎同时出现。S2在心尖搏动后。

(不宜用桡动脉搏动来辨别s1,因自心室排出血液的波动传至桡动脉需一段时间,所以桡动脉搏动晚于S1)

④心尖部S1较强,而S2在心底部较强。

(一般情况下s1和s2的辨别并不困难,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加快,心脏的舒张期缩短,心音间的间隔差别不明显,同时音调也不易区别,则需利用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帮助辨别。如仍有困难,心底部尤其是肺动脉瓣区清晰的第二心音则有助于区分第二心音和第一心音,并进而确定收缩期和舒张期。)

3)第三心音(S3):

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音后0.12s—0.18s.

S3的产生:可能系心室舒张早期血流自心房突然冲人心室,使心室壁、乳头肌和腱索紧张、振动所致。

第三心音听诊特点:①音调低;②强度弱;③性质重浊而低钝;④持续时间较短(约0.04s);⑤在心尖部及其上方较清楚;⑥左侧卧位及呼气末心脏接近胸壁,运动后加快的心跳逐渐减慢,以及下肢抬高使静脉回流量增加时,可使第三心音更易听到。第三心音通常只是在部分儿童和青少年中听到,成年人一般听不到。

4)第四心音(S4):

出现在舒张晚期,第一心音前约0.1s处,正常人心房收缩产生的低频振动人耳听不到。

S4的产生:心房收缩使房室瓣及其相关组织(瓣膜、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有关。

心音听诊特点:低调、沉浊、很弱。在病理情况下如能听到S4,则在心尖部及其内侧较明显。

五、额外心音

额外心音是指正常心音外的附加心音,与心脏杂音不同,多数为病理性。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出现。

收缩期:收缩期喷射音和喀喇音;

舒张期:奔马律、开瓣音和心包叩击音。

(1)收缩期额外心音:

收缩期的额外心音有收缩期喀喇音或称喷射音,可发生在收缩早期、中期或晚期,其临床意义较小。

1)收缩早期喷射音:亦称收缩早期喀喇音。

听诊特点:①紧跟在S1后出现;②音调高而清脆,时间短促,呈爆裂样;③在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2)收缩中晚期喀喇音:

听诊特点:①出现较晚,在S1后0.08s以上;②高调、较浊、短促,如关门落锁的ka—ta声;③心尖部及其内侧听诊最清楚;④因体位改变而消失。多由二尖瓣脱垂造成。

(2)舒张期额外心音

1)奔马律:为出现在S2后的额外心音,与原有的S1、S2组合而成的韵律酷似马奔跑时马蹄触地发出的声音,故称奔马律。

A.舒张早期奔马律(室性奔马律)是最常见的一种,额外心音出现在舒张早期。

其产生机制:由于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心肌张力降低,心室壁顺应性减退,当血液自心房快速注入心室时,可使过度充盈的心室壁产生振动,形成额外心音.

与第三心音的区别:

1.舒张早期奔马律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而生理性第三心音出现于健康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2.奔马律多伴有心率快(常在100次/分以上),而生理性第三心音则在心跳缓慢时(运动后由快变慢时)较易发现;

3.奔马律的3个心音间距大致相同,性质亦相近,而第三心音则距第二心音较近;

4.奔马律不受体位影响,生理性第三心音则常在坐位或立位时消失。

舒张早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强度较弱;③额外心音出现在舒张早期,即S2后;④奔马律多起源于左心室,听诊最清晰的部位在心尖部,而右心室奔马律在胸骨下端左缘最清楚;⑤左心室奔马律呼气末明显,吸气时减弱,右心室奔马律则吸气时明显,呼气时减弱。

舒张早期奔马律的临床意义:心衰、心梗、重症心肌炎等。

(反映左心室功能低下,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重,心肌功能严重障碍。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的重要体征之一。经治疗后,随心功能的好转,奔马律可消失。临床上奔马律的消失,可作为病情好转的标志之一。)

B.舒张晚期奔马律(收缩期前奔马律)

其产生机制:舒张末期左心室压力增高和顺应性降低,左心房为克服增大的心室充盈阻力而加强收缩所致,因而也称为房性奔马律。来自右心房的舒张晚期奔马律极少见。

舒张晚期奔马律的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强度弱;③额外心音距S2较远,距S1近;④心尖部稍内侧听诊最清楚。

舒张晚期奔马律的临床意义:反映心室收缩期后负荷过重,室壁顺应性降低,多见于后负荷过重引起心室肥厚的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2)开瓣音(OS):又称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当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尚柔软时,在第二心音后(0.07s)可出现一个音调较高而清脆的额外心音。

其产生机制:舒张早期血流自左心房快速流人左心室,弹性尚好的二尖瓣迅速开放又突然停止,引起瓣叶张帆性振动,产生拍击样声音。

听诊特点:①音调较高;②响亮、清脆、短促;③心尖部及其内上方听诊最清楚;④呼气时增强。

开瓣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示二尖瓣轻、中度狭窄,瓣膜弹性和活动性较好,常用来作为二尖瓣分离术适应证的参考条件。二尖瓣严重狭窄、瓣膜钙化或伴有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则开瓣音消失。

3)心包叩击音:缩窄性心包炎时,可在S2后约0.1s处出现一个较响的短促声音。这是由于心包增厚,在心室快速充盈时,心室舒张受限,被迫骤然停止,使室壁振动产生此声音。心包叩击音听诊在心尖部和胸骨下段左缘最清楚。

4)肿瘤扑落音:见于心房粘液瘤患者。出现在心尖或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S2后0.08~0.12s,较晚于开瓣音,音调稍低于开瓣音,且随体位改变而变化。该音为粘液瘤在舒张期随血流进入左心室,碰撞房、室壁和瓣膜,瘤蒂柄突然紧张,产生振动所致。

六、心脏杂音

杂音是指心音和额外心音之外,由心室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所致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声音。

(1)杂音产生的机制:正常血液呈层流状态,不产生声音;在血流加快、管壁异常的情况下,血流则由层流变为湍流,进而形成漩涡,撞击心壁、瓣膜、腱索或大血管壁而产生振动,听诊时可发现杂音。发生机制有以下6种。

1)血流加速:血流速度越快,越容易产生漩涡,杂音也越响。即使没有瓣膜病变的情况下,如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发热、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血流速度加快也可出现杂音或使原有的杂音增强。

2)瓣膜口狭窄:

器质性:瓣膜口狭窄(如二尖瓣狭窄)或大血管有狭窄处(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

相对性:心脏扩大或大血管(肺动脉或主动脉)扩张所产生的瓣膜口相对狭窄

血流通过时可产生漩涡而出现杂音。这是形成杂音的常见原因之一。

3)瓣膜关闭不全:

器质性: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相对性:大血管或心脏扩大使瓣膜口扩大形成相对性关闭不全

血液反流形成漩涡,产生杂音。这也是杂音形成的常见原因。

4)异常血流通道:在心脏内或大血管间有不正常的通路,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血流可经异常通道而分流,形成漩涡,产生杂音。

5)心腔内漂流物或异常结构:心室内假腱索或乳头肌、腱索断裂的残端在心腔内摆动、漂游,血流被干扰而产生漩涡,出现杂音。

6)动脉瘤:动脉壁由于病变或外伤发生局限性扩张,形成动脉瘤。血流自正常的动脉管腔流经扩张的部位时,可产生漩涡而引起杂音。

(2)杂音的听诊要点:

1)最响部位:一般杂音在某瓣膜听诊区最响,提示病变部位位于该区相应瓣膜。

2)时期:按心动周期可分为收缩期杂音、舒张期杂音和连续性杂音3种。

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出现杂音时,称为双期杂音。如二尖瓣、主动脉瓣既有狭窄,又有关闭不全,则可出现双期杂音。

按杂音在收缩期或舒张期出现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全期杂音。

(如二尖瓣器质性狭窄的杂音出现在舒张中晚期;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甚至可遮盖第一心音,称全收缩期杂音。

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的杂音常为收缩中期杂音,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则在舒张早期出现,可占整个舒张期,持续至第一心音。

而连续性杂音是因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液均从同一高压腔,通过异常通道向低压腔分流或回流所产生的连续性机器声样杂音,典型的连续性杂音见于动脉导管未闭和动静脉瘘。

连续性杂音不包括主动脉瓣疾病所引起的往返性(proandto)杂音,后者为双期杂音。二尖瓣病变也一样,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是两个不同的异常血流,从不同的高压腔向低压腔分流或回流,因此从理论上和客观上均不连续,为双期杂音。由此可见,区分杂音出现的时期对判断病变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一般认为,舒张期和连续性杂音均为病理性器质性杂音,而收缩期杂音则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种可能性,应注意区别。)

3)强度(响度):

杂音和强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a.狭窄水平---狭窄越重、杂音越强,但极端狭窄时杂音减弱、消掉。

b.血流速率---速率越快、杂音越响。

c.压力阶差---狭窄口两旁压力阶差越大,杂音越响。

d.收缩力---心衰时,心肌收缩力减弱、杂音减弱,心衰纠正后就,心肌收缩力加强,杂音加强。

杂音强度Levine6级分级法:

1级---最轻,很弱,须在安静情况下细心听诊才能听见。

2级---轻度,较易听见,不太响亮,无震颤。

3级---中度,明显的杂音,较响亮,无或可能有震颤。

4级---响亮,有震颤。

5级---很响,杂音很强且向四周甚至背部传导,但听诊器脱离胸壁即听不到,明显震颤。

6级---最响,杂音震耳,即使听诊器离开胸壁一定距离也能听见,有强烈震颤。

杂音的记录方法为:杂音的级别为分子,6级为分母。例如杂音的强度为3级,则记录为3/6级杂音。

因为舒张期杂音绝大多数为器质性,所以一般不分级,但有学者主张舒张期杂音也应分级,其标准仍采用Levine6级分级法,但也有学者主张只须分为轻、中、重三级。

(一般认为1/6和2/6级收缩期杂音多为功能性的,无病理意义;3/6和3/6级以上杂音则多为器质性,具有病理意义,但应结合杂音的性质、粗糙程度、是否传导等情况综合判断。

如能触及震颤往往提示杂音在3/6级以上,震颤越明显,杂音也越响亮。但鉴于杂音产生的机制不同,反流性杂音常不伴有震颤,而通过狭窄口和异常通道的杂音易产生震颤。与杂音相似,一般震颤的程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但狭窄口过小或缺损口过大,震颤反而不明显。)

4)性质:

杂音的性质是指由于振荡的频率不同而表现为音色和音调的不同:

①音色---常以生活中的类似声音来形容,如吹风样、隆隆样(滚筒样)、叹气样(灌水样)、机器样、乐音样、鸟鸣样(鸥鸣、雁鸣)等。

②音调---分柔和、粗糙两种。一般而言,功效性杂音较柔和,器质性杂音多较粗糙。

按照杂音的不同性质推断不同的病变:

如心尖区舒张器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征。

心尖部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部高音调柔和的吹风样杂音----功能性杂音。

大动脉瓣区叹气样杂音---为大动脉瓣封闭不全的特征。

机器样杂音---见于动脉导管未闭。

具有音乐性质的杂音---多见于瓣膜穿孔,奶头肌或腱索断裂形成,见于传染性心内膜炎。

5)传导:

(杂音可循血流方向传导,亦可经周围组织向外扩散,但后者传导的范围较小。由于杂音的来源不同,听诊的最强部位和传导的方向均有所不同,杂音的传导方向则有助于判断杂音的来源及其病理性质。)

二闭---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下区传导。

二窄---舒张期杂音较局限。不传

(二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时血流从左心室向左心房方向反流,因此所产生的收缩期杂音则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区传导,心尖部收缩期杂音不传导者往往是功能性杂音。二尖瓣狭窄时血流由左心房流向左心室受阻,因此所产生的舒张期杂音则较局限。)

主窄---收缩期杂音传导到颈部、胸骨上窝

主闭---舒张期杂音主要沿胸骨左缘下传并可到达心尖;

(血流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时,所产生的收缩期杂音沿血流方向传导到颈部、胸骨上窝。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主要沿胸骨左缘下传并可到达心尖)

肺窄---收缩期杂音向周围传导,但范围较局限,且不能上达颈部。

肺闭---舒张期杂音向下传导的距离较短,仅及第三、四肋间处,但右心室扩大显著时亦可传导至心尖部。

(经肺动脉瓣的血流进入肺循环,而且血流速度较慢,因此肺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杂音虽可向周围传导,但范围较局限,且不能上达颈部。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向下传导的距离较短,仅及第三、四肋间处,但右心室扩大显著时亦可传导至心尖部。)

三闭----收缩期杂音可传至心尖部;

三窄----很少见,其杂音亦可传导至心尖部。

(在心前区任何部位或瓣膜听诊区听到杂音应考虑是否由他处传导而来。一般杂音传导得越远,则其声音变得越弱,但性质仍保持不变。在比较广泛的区域听到同样性质而且持续时间相同的杂音时,可将听诊器自某一瓣膜区逐渐移向另一个瓣膜区,若杂音逐渐减弱,只在某一瓣膜区杂音最响,则可能仅是这

一瓣膜有病变,另一瓣膜区的杂音是传导而来的。若移动时,杂音先逐渐减弱,而移近另一瓣膜区时杂音又增强且性质不相同,宜考虑两个瓣膜均有病变。)

6)与体位、呼吸和运动的关系:采取特殊体位或改变体位,嘱患者深吸气、深呼气或活动后听诊,可使某些杂音增强或减弱,有助于病变部位和性质的判定和鉴别。

①体位:

左侧卧位可使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更明显;

前倾坐位时,易于闻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叹气样杂音;

仰卧位则二尖瓣、三尖瓣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更明显。

(迅速改变体位,由于血流分布和回心血量的改变也可影响杂音的强度,如从卧位或下蹲位迅速站立,使瞬间回心向量减少,从而使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肺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杂音均减轻,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杂音则增强。)

②呼吸:

深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加,回心血量增多和右心室排血量增加,从而使与右心相关的杂音增强,如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相反,深呼气时,左心的杂音增强。

(如深吸气后紧闭声门并用力作呼气动作(Valsalva动作)时,胸腔压力增高,回心血量减少,经瓣膜产生的杂音一般都减轻,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杂音则增强。)

③运动:使心率增快,心搏增强,在一定的心率范围内亦使杂音增强。

(嘱心功能良好的患者作运动,使其心率加快,循环血量增加及血流加速,可使原有的器质性杂音增强,以此发现较弱的杂音。如轻度的二尖瓣狭窄时,杂音短促而不易判定,可采取运动的方法使杂音增强,以助诊断。而健康者心尖部的收缩期无害性杂音,则在运动后不增强。)

(3)心脏杂音的临床意义

[杂音对判断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但不能单凭有无杂音来判定有无心脏病。健康人在某些条件下(如运动、发热、妊娠等)可出现杂音;而有些心脏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可没有杂音。

功能性杂音:通常是指产生杂音的部位没有器质性病变。

器质性杂音:是指病变部位的器质性损害所产生的杂音,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舒张期杂音绝大多数为器质性杂音,因此仅将收缩期杂音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杂音。

功能性杂音:无害性(或生理性)杂音和相对性杂音等。这些名词的含义略有不同,但杂音来源部位均无器质性损害。无害性杂音是指在心脏和大血管均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中发现的杂音,如肺动脉喷射性杂音、振动性杂音、锁骨上部动脉杂音和连续性柔和的颈静脉营营声等。但是,相对性杂音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如心室腔、瓣环扩大引起相对性关闭不全,主、肺动脉根部扩大引起瓣膜口的相对性狭窄产生的杂音。二尖瓣狭窄时,由于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在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三尖瓣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由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在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吹风样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瓣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当心衰纠正后,右心室腔缩小,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减轻或消失,三尖瓣区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减轻或消失]

杂音的临床意义:

1)收缩期杂音

心尖部:

①功能性:常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妊娠、剧烈运动时,也见于部分健康人安静情况下。听诊特点为吹风样,性质柔和,短而弱(1/6或2/6级),多在收缩中期,局限不向他处传导,运动后或去除原因后可能消失。

②相对性:由于左心室扩大,二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见于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听诊特点为杂音呈吹风样,较柔和,左心室腔缩小后杂音可减弱。

③器质性:多见。主要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乳头肌功能失调等。听诊特点: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可遮盖第一心音,高调较粗糙,强度常在3/6级或以上,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区传导,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加强,左侧卧位更明显。

④传导而来:心前区其他部位的杂音亦可传至心尖部,例如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收缩期杂音。

主动脉瓣区:

①器质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听诊特点为喷射性或吹风样杂音,性质粗糙,常伴有震颤,杂音向颈部传导,伴A2减弱。

②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等。听诊特点是较柔和的吹风样杂音,常伴有A2亢进。

肺动脉瓣区:

①生理性:多见。大多见于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听诊特点为柔和而较弱、音调低的吹风样杂音,不传导,常为2/6级以下,卧位时明显,坐位时减弱或消失。

②器质性:少见,可见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喷射性,粗糙而响亮,强度在3/6级或3/6级以上,向四周及背部传导,伴震颤,P2减弱并分裂。

③相对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见于二窄。

三尖瓣区:

①相对性:多见。因右心室腔扩大,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听诊特点为吹风样,较柔和,吸气时增强,呼气末减弱,可向心尖区传导,须注意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相鉴别。

②器质性:很少见,杂音特点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类同。

其他部位:室间隔缺损时,在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响度常在3/6级以上,并可传导至心前区其他部位,伴震颤。

2)舒张期杂音

心尖部:

①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呈递增型,音调较低,局限于心尖部,左侧卧位较清楚,常伴有舒张期震颤及第一心音亢进或开瓣音。

②相对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这是由于反流的血液使左心室血容量增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将二尖瓣前侧叶推起处于较高位置而呈现二尖瓣的相对性狭窄。因而在心尖部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称为Austin Flint杂音。其听诊特点为柔和、递减型、舒张早中期隆隆样杂音,不伴有震颤和第一心音亢进或开瓣音。同时可闻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递减型叹气样杂音。可依据上述鉴别点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相鉴别。

主动脉瓣区:主要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器质性瓣膜病变。听诊特点是舒张早期开始,呈递减型、叹气样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最明显,坐位及呼气末屏住呼吸可听得更清楚。该杂音沿胸骨左缘下传,可达心尖部。

肺动脉瓣区:器质性病变少见。多由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产生舒张期杂音,称为Graham Steel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听诊特点为递减型、吹风样或叹气样舒张期杂音,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最清楚,向第三肋间传导,平卧或吸气时增强。如伴有右心室扩大及心脏顺钟向转位,该杂音有时亦可传至心尖部。

三尖瓣区:很少见。

3)连续性杂音:

是由同一异常血流引起,听诊特点为:在第一心音后不久开始,持续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其间无间断,高峰在第二心音处,第二心音被遮盖,呈大菱形杂音。杂音性质粗糙、响亮而嘈杂,类似旧式机器转动时的噪音,故又称机器声样杂音(也称Gibsonmurmur),向上胸部和肩胛间区传导,常伴有连续性震颤。

临床上连续性杂音最常见于动脉导管未闭,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稍外侧处最响。主一肺动脉间隔缺损可有类似杂音,但位置偏内下,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最响。此外,动静脉瘘及主动脉窦瘤破裂等也可出现连续性杂音,前者较柔和,后者有主动脉窦瘤破裂的急性病史。

七、心包摩擦音

正常的心包膜表面光滑,且壁层和脏层之间有少量的液体起润滑作用,因此两层不会因摩擦而发出声音。

心包因炎症或其他原因发生纤维蛋白沉着而变得粗糙,在心脏搏动时两层粗糙的表面互相摩擦可产生振动。听诊特点是性质粗糙呈搔抓样,声音呈三相,即心房收缩一心室收缩一心室舒张均出现摩擦音,但有时只在收缩期听到。心包摩擦音与心跳一致,与呼吸无关,屏气时心包摩擦音仍存在。

与心包摩擦音最易混淆的是胸膜摩擦音,后者受呼吸运动的影响,屏住呼吸可供鉴别。心包摩擦音可在整个心前区听到,但以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最响,坐位前倾时更明显。听诊器体件向胸壁加压时,心包摩擦音可加强,而皮肤摩擦音则消失,这有助于与皮肤摩擦音鉴别。

心包摩擦音常见于感染性心包炎(结核性、化脓性等),也见于非感染性心包炎,如尿毒症性、肿瘤性、创伤性、放射损伤性、风湿性疾病和心脏损伤后综合征(Dressier'S syndrome),如急性心肌梗死等。

心脏听诊笔记

一、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区为4个瓣膜5个区)

①二尖瓣区M: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②肺动脉瓣区P: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③主动脉瓣区A: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E: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又称Erb区;

⑤三尖瓣区T: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二、听诊顺序(三种方法)

通常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听诊:从心尖部(二尖瓣区)开始一肺动脉瓣区一主动脉瓣区一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一三尖瓣区。

"8"字形听诊顺序:即从心尖部(二尖瓣区)开始一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一肺动脉瓣区一三尖瓣区.(主要依据是瓣膜损害和杂音出现的几率,二尖瓣区最高,主动脉瓣其次,肺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器质性损害少见)

国外心脏听诊从心底部到心尖部的顺序:包括胸骨体上部右侧位置、左侧胸骨缘的全部及心尖。

三、心脏听诊的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1.心率:

正常成人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

成年人心率超过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

心率突然增快至160—240次/分,持续一段时间后突然终止,宜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烟酒过度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情况下诱发。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须注意的是不少健康者,尤其是运动员、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或农民,安静时心率可低于60次/分,但没有临床意义。

2.心律:

正常成人心律规整。

心率稍慢者及儿童的心律稍有不齐,呼吸(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也可引起心律不齐,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无临床意义。

听诊时可发现的心律失常主要有: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

期前收缩:

在规整心跳的基础上提前出现一次心跳,为期前收缩,其后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有学者认为每分钟期前收缩少于6次者为偶发,等于或多于6次者为频发。

频发性期前收缩可有规律地出现,如果每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为二联律;每二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称为三联律),以此类推。

期前收缩按其来源可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3种,在心电图上容易辨认,但听诊时难以区别。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

心律绝对不规则、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脉率少于心率,后者称脉搏短绌。

产生的原因是过早的心室收缩(心室内仅有少量的血液充盈)不能将足够的血液输送到周围血管所致。

四、心音

健康人心脏可以听到两个性质不同的声音交替出现,称之为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某些健康儿童和青少年在第二心音后有时可听到一个较弱的第三心音。第四心音一般听不到,如能听到则多为病理性。

(1)正常心音

1)第一心音(S1):

S1产生:主要是因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瓣叶突然紧张引起振动所致。

S1标志:心室收缩(收缩期)的开始,约在心电图qRS波群后0.02~0.04s。

S1听诊特点:①音调较低;②声音较响;③性质较钝;④占时较长(持续约0.1s);

⑤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⑥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2)第二心音(S2):

S2产生: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关闭引起瓣膜振动,对第二心音的产生起主要的作用,第二心音出现在心室的等容舒张期。

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约在心电图T波的终末或稍后。

S2听诊特点:①音调较高;②强度较低;③性质较清脆;④占时较短(持续约0.08s);

⑤在心尖搏动后出现;⑥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正确区分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才能正确判断收缩期和舒张期,确定额外心音或杂音出现时期以及与第一、第二心音间的时间关系。因此,辨别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辨别要点有:

①S1时限较长而音调较低,S2则较短而音调较高。

②S1与S2的间距较短,而S2与S1间的时间较长,即舒张期较收缩期长。

③S1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与颈动脉搏动几乎同时出现。S2在心尖搏动后。

(不宜用桡动脉搏动来辨别s1,因自心室排出血液的波动传至桡动脉需一段时间,所以桡动脉搏动晚于S1)

④心尖部S1较强,而S2在心底部较强。

(一般情况下s1和s2的辨别并不困难,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心率加快,心脏的舒张期缩短,心音间的间隔差别不明显,同时音调也不易区别,则需利用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帮助辨别。如仍有困难,心底部尤其是肺动脉瓣区清晰的第二心音则有助于区分第二心音和第

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训练

体格检查——心肺听诊训练 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 杂音的特性与听诊要点: 重点提示:考这么多年,基本没有逃过这几个点,心脏听诊5个听诊区心脏瓣膜病的听诊,窦性心律不齐,早搏、二联律、三联律、房颤、奔马律,心包摩擦音。 解题要点: 多听,实用主义至上! 但如果在考试中不能正确辨听杂音,怎么办?根据杂音出现位置+时相+口诀=解题! 心脏瓣膜听诊模式图 听诊区名称具体位置 二尖瓣区(又称心尖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正常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 肺动脉瓣区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区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 三尖瓣区在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解题 X线杂音位置杂音性质杂音传导二尖瓣狭窄梨形心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局限不传导二尖瓣关闭不全球形心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左腋下传导

二三狭窄隆隆样,关闭不全吹风响; 不闭都在收缩期,狭窄赶在舒张上; 狭梨闭球心尖部,关闭不全易传导; 左腋传导左卧清,吸气减弱呼明显。 X线杂音位置杂音性质杂音传导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收缩期粗糙喷射性杂音颈部传导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靴形 主动脉二区 胸骨左缘第3肋间 舒张期吹风样/叹息样杂 音 心尖区传导 主动狭窄有特点,粗糙缩鸣拉锯般; 递增递减颈部传,A2减弱伴震颤; 主瓣不全有特点,舒张叹气呈递减; 穿靴朝左心尖走,二区较清前倾声; 呼末屏气易听见。 增大部位X线杂音位置杂音性质杂音传导室缺- -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收缩期响亮粗糙- 动未闭- - 胸骨左缘第2肋间连续的机器样杂音- 心率 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成人心率大于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心律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心律不规则常见原因为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窦性心律不齐。 期前收缩(早搏)在规则心律基础上,突然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二联 律 每一次窦性搏动后均出现一次期前收缩(期 前收缩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

胸部检查(含心肺听诊)

第四章体格检查——胸部检查(含心肺听诊)

(一)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1)骨性标志 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 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3)C7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2)重要的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后用皮尺向下引,测量并记录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 (3)胸部陷窝: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淋巴结的重要部位。 (4)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 2.胸壁、胸廓 (1)胸壁:观察胸壁静脉有无充盈、曲张,血流方向。前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下见于上腔静脉阻塞。侧胸壁和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上见于下腔静脉阻塞。观察有无皮疹、蜘蛛痣。 (2)胸廓:观察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1:1.5。 1)异常胸廓:①桶状胸:前后径:左右径≥1,同时伴肋间隙增宽,见于肺气肿。 ②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包括佝偻病串珠、漏斗胸、鸡胸。③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均可造成胸廓形态异常。 2)单侧胸廓形态异常:单侧胸廓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单侧胸廓塌陷:见于胸膜肥厚粘连、大面积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等。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 (1)呼吸运动 1)正常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多见于成年女性;腹式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及儿童。 2)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肺及胸膜炎症、胸壁或肋骨病变;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巨大肿物、妊娠。 3)呼吸运动强弱变化的临床意义:①呼吸浅快:见于肺、胸膜疾患,呼吸肌运动受限(膈肌麻痹、肠胀气、大量腹水);②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Kussmaul 呼吸。 4)两侧呼吸动度变化:两侧呼吸动度不对称时,呼吸动度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如肺炎、胸膜炎、胸水、气胸等。 (2)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 1)正常人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呼吸频率12~20次/分,与脉搏之比约为1:4。

体格检查技能操作考核评分表

(体格检查技能操作) 试题编号1:测量血压(间接测量法) 班级:姓名:学号:考核教师: 操作步骤分值扣分得分 准备工作(1分)1、准备血压计、听诊器,检查血压计汞柱是否在“0”点0.5分 2、向受检者作简单说明,休息10分钟后检查0.5分 体位摆放(1分)1、受检者坐位或卧位0.5分 2、暴露右上臂,调整其手臂位臵,使肱动脉、右心房(坐 位第四肋间,平卧位腋中线)在同一水平 0.5分 绑扎袖带、放臵听诊器(3分)1、将血压计气袖均匀紧贴于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 以上约2~3cm 1分 2、松紧度适宜(可插入一指)1分 3、用手指触及肘部肱动脉搏动;听诊器胸件放臵于肱动脉 搏动处(不能塞在袖带下) 1分 判读血压(2.5分) 1、向袖带内充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将汞柱上升 20-30mmHg 0.5分 2、缓慢放气,使汞柱缓慢下降2mm/s,同时听诊肱动脉搏 动音 0.5分 3、第一声“咚”音处即为收缩压值,“咚”音变调或突然 消失处为舒张压值 1分4、正确读出测量结果0.5分 相关问题(2.5分)1、评判所测血压值?成人正常血压范围是什么?1分 2、成年人高血压值是多少?生命征是指什么?1分 3、什么是脉压?0.5分 总分10分

(体格检查技能操作) 试题编号2:检查浅表淋巴结 班级:姓名:学号:考核教师: 操作步骤分值扣分得分 准备工作(1分)1、向受检者作简单说明,取得配合0.5分 2、选择受检者体位(坐位/卧位)0.5分 头、颈部淋巴结(3分)1、耳前、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耳屏前方、耳后 乳突表面、枕部皮下,斜方肌起点与胸锁乳突肌止点之 间 0.5分 2、颌下、颏下淋巴结:下颌角与颏部之间、颏下三角 之间 0.5分 3、颈前、颈后淋巴结:受检者头稍低,肌肉放松1分 4、颈前、颈后淋巴结:胸锁乳突肌前缘表面、斜方肌 前缘 1分 腋窝 淋巴结(2分)1、检查者一手提持受检者的左(右)前臂,使其保持 下垂并轻度外展 0.5分2、检查者左(右)手伸入受检者右(左)侧腋窝,由 下往上检查 0.5分3、腋窝淋巴结有5组淋巴结:腋窝顶部→内侧壁→前壁 →外侧壁→后壁 1分 滑车上淋巴结(1分)1、检查者左(右)手扶托受检者的右(左)前臂0.5分 2、检查者右(左)手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肌间沟 内由浅入深滑行触诊 0.5分 下肢淋巴结 (1.5分)1、受检者平卧位,检查者站于受检者右侧0.5分 2、腹股沟淋巴结:右手4指并拢,用指腹触及腹股沟, 先查上群,再查下群。 0.5分3、腘窝淋巴结0.5分 相关问题(1.5分)1、正常淋巴结的特点是什么?0.5分 2、肿大淋巴结的检查内容:部位、大小、质地、数量、 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 1分 总分10分

心肺体格检查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心肺体格检查 1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深触诊,最后触诊乳头。 2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间距约2cm。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 3.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4.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5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 6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被检者平静呼吸,自上而下, 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 7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8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 9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 心脏 1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视诊心前区异常搏动。

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3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用手掌触诊。 4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变浊,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 5.心脏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然后依次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6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3、4肋间听诊。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心脏及肺部听诊(最新知识点)

心脏及肺部听诊 听诊 一。检查方法 1.听诊位置: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病人均匀呼吸,必要 时可作深呼吸或咳嗽数声以后听诊,利于觉 察呼吸音和附加音的改变。 2。听诊顺序:从肺尖开始,由上而下,从前胸部→侧胸部→ 背部。要上下、左右对称比较。 3.听诊前胸部: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听诊侧胸部:沿腋中 线和腋后线;听诊背部:沿肩胛线 二.呼吸音产生机理: 气流出入肺泡,呼吸道产生湍流引起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肺 组织传到胸壁,用听诊器在体表能听到相应 声音。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和其它 附加音(如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等)。三。正常呼吸音 1.气管呼吸音 由空气进出气管所发生的声音.

特点:①粗糙、响亮且高调。②吸气相与呼气相几乎相等。 听诊部位:在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及。 2.支气管呼吸音 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产生的声音.声音倾 似将舌抬高后再呼气所发出“哈……"的声 音. 特点:①呼气音较强,音调较高;②吸气相较呼气相短。 听诊部位:气管、主支气管附近(如喉部、胸骨上窝、背 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可闻及这种 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音响越强,音调越低。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又称混合性呼吸音) 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 ①吸气似肺泡呼吸音的特点,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②呼气似支气管呼吸音的特点,但强度稍弱,音调 稍低;③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等。 听诊部位:正常人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可闻及气管肺泡 呼吸音. 4。肺泡呼吸音

由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产生. 特点:吸气时音响比呼气强,音调较高;吸气相比呼气相长。听诊部位: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外, 大部分肺野均可听见。 正常人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性别、年龄、呼吸的深浅、肺 组织弹性的大小及胸壁的厚薄等有关。四.异常呼吸音(病理性呼吸音) 1.异常肺泡呼吸音 (1)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发生原因:肺泡内的空气流量减少或进入肺内空气速度降 低以及呼吸音传导障碍所致. ①胸部活动受限②呼吸肌疾病③支气管阻塞④压迫性肺膨胀不全⑤腹部疾病等。 (2)肺泡呼吸音增强 双侧增强:与呼吸运动及通气功能增强有关,此时进入肺 泡的空气流量增多或进入肺内的空气流速加 快。见于剧烈活动、发热、缺O2、酸中毒等。单侧增强:多见于一侧肺部或胸腔内有病变引起该侧肺泡 呼吸音↓,此时健侧可发生代偿性肺泡呼吸 音↑。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209年11月25日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心脏视诊、叩诊) 项目得分分值内容 心脏视诊50分10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正确保露 胸部。 16 2、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5分); 观察心尖搏动范围,并能说出正常值(2.0~2.5cm)(6分);观察心前区有 无异常搏动(5分)。 12 3、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 间(6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6分)。 12 4、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胸骨左缘3~ 4肋间搏动(4分);剑突下搏动(4分);心底异常搏动(得分4分)。 心脏叩诊50分10 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平置于 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3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板指与肋间垂直(3分),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4分)。 20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内(6 分),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 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6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4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 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4分)。 16 3、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 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 cm处开始叩诊(4分),由外向内轻叩,由轻变浊 时作出标记(2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2分),右侧同上。方法正确(4分);结果基本正确(4分)。 4 4、测量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距离为8-10cm。

心脏及肺部听诊

听诊 一.检查方法 1.听诊位置: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病人均匀呼吸,必要时可作深呼吸或咳嗽数声以后听诊,利于觉察呼吸音和附加音的改变。 2.听诊顺序:从肺尖开始,由上而下,从前胸部→侧胸部→背部。要上下、左右对称比较。 3.听诊前胸部: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听诊侧胸部:沿腋中线和腋后线;听诊背部:沿肩胛线 二.呼吸音产生机理: 气流出入肺泡,呼吸道产生湍流引起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肺组织传到胸壁,用听诊器在体表能听到相应声音。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和其它附加音(如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等)。 三.正常呼吸音 1.气管呼吸音 由空气进出气管所发生的声音。 特点:①粗糙、响亮且高调。②吸气相与呼气相几乎相等。 听诊部位:在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及。 2.支气管呼吸音 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产生的声音。声音倾似将舌抬高后再呼气所发出“哈……”的声音。特点:①呼气音较强,音调较高;②吸气相较呼气相短。 听诊部位:气管、主支气管附近(如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可闻及这种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音响越强,音调越低。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又称混合性呼吸音) 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 ①吸气似肺泡呼吸音的特点,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②呼气似支气管呼吸音的特点,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③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等。 听诊部位:正常人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可闻及气管肺泡 呼吸音。 4. 肺泡呼吸音 由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产生。 特点:吸气时音响比呼气强,音调较高;吸气相比呼气相长。 听诊部位: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外,大部分肺野均可听见。 正常人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性别、年龄、呼吸的深浅、肺组织弹性的大小及胸壁的厚薄等有关。

胸部检查(含心肺听诊)

第四章体格检查——胸部检查(含心肺听诊) (一)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1)骨性标志 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 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3)C7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2)重要的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后用皮尺向下引,测量并记录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 (3)胸部陷窝: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淋巴结的重要部位。 (4)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 2.胸壁、胸廓 (1)胸壁:观察胸壁静脉有无充盈、曲张,血流方向。前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下见于上腔静脉阻塞。侧胸壁和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上见于下腔静脉阻塞。观察有无皮疹、蜘蛛痣。 (2)胸廓:观察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1:1.5。 1)异常胸廓:①桶状胸:前后径:左右径≥1,同时伴肋间隙增宽,见于肺气肿。 ②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包括佝偻病串珠、漏斗胸、鸡胸。③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均可造成胸廓形态异常。 2)单侧胸廓形态异常:单侧胸廓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单侧胸廓塌陷:见于胸膜肥厚粘连、大面积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等。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 (1)呼吸运动 1)正常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多见于成年女性;腹式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及儿童。 2)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肺及胸膜炎症、胸壁或肋骨病变;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巨大肿物、妊娠。 3)呼吸运动强弱变化的临床意义:①呼吸浅快:见于肺、胸膜疾患,呼吸肌运动受限(膈肌麻痹、肠胀气、大量腹水);②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Kussmaul 呼吸。 4)两侧呼吸动度变化:两侧呼吸动度不对称时,呼吸动度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

心肺复苏操作考核及评分标准

徒手心肺复苏技术操作考核评分表 姓名: 培训专业: 送培单位: 分 解 分 3 总 分 得 分 项目 技术操作要求 1.操作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衣帽鞋),修剪指甲。 5 2 者准备 2 用物准备:硬木板 1块、纱布(弯盘、蹅脚板)等。 复苏目标:操作快速有效恢复猝死患者呼吸循环和意识。 现场安全性判断:查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1 2.计划 1 ①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轻拍重唤,两侧呼唤“同志,你 怎么了?”口述无意识。 5 ②判断患者呼吸、颈动脉搏动:通过眼看:胸部有无起伏,无起伏表示呼吸停 止。判断呼吸同时,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 部位),旁开两指(或向同侧下方滑动 2-3厘米),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10秒。 3.评估 患者及 呼救 25 15 5 如无意识、呼吸、脉搏立即大声呼救,寻求他人帮助(来人啊!救命啊!请拨 打 120/或通知医生,准备除颤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步骤 C-A-B )。 胸外心脏按压:C ①体位放置:患者仰卧位坚实平面(外伤患者保护颈椎),检查是否硬板床, 如为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解开衣扣,腰带,暴露胸部,四肢无扭 曲,去枕; ② ③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1/3交界处或剑突上 2指处;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 手指上翘、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 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抬起时胸壁充分回弹; 按压幅度:5~6cm ; 20 ④ ⑤ 按压频率:100~120次/min ;按压 30次后执行“A ” 开放气道:A 15 15 ①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呼吸道、口鼻部,取下活动义齿。 ②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下颌、耳垂与身体长轴垂直。 人工呼吸:B 4.操作 55 要点 (口对口人工呼吸)①口对口人工呼吸。压额、捏鼻、包口吹气(双唇包绕病 人口部形成封闭腔,用力吹气,吹气时间 1s )。用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是否 抬起。吹气量 500~600ml 。吹毕,松开鼻孔 1-2s ,注意观察胸廓复原情况, 见胸廓抬起即可。吹气两口后,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简易呼吸器使用):使用 E-C 手法压紧球囊面罩,观察病人胸廓是否抬起。 单手按压气囊到底,送气量 500~600ml ,送气时间 1s 。 2次人工呼吸时间小于 10秒 按胸外按压:呼吸比率 30:2,CAB 程序操作 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患者颈 动脉搏动及呼吸<10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如颈动脉搏动及 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 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 5 复苏成功,安置患者,协助转医院/或继续抢救,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 征变化。

心脏及肺部听诊讲课教案

心脏及肺部听诊

听诊 一.检查方法 1.听诊位置:被检查者坐位或卧位,病人均匀呼吸,必要时可作深呼吸或咳嗽数声以后听诊,利于觉察呼吸音和附加音的改变。 2.听诊顺序:从肺尖开始,由上而下,从前胸部→侧胸部→背部。要上下、左右对称比较。3.听诊前胸部: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听诊侧胸部:沿腋中线和腋后线;听诊背部:沿肩胛线 二.呼吸音产生机理: 气流出入肺泡,呼吸道产生湍流引起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肺组织传到胸壁,用听诊器在体表能听到相应声音。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和其它附加音(如啰音、语音 共振、胸膜摩擦音等)。 三.正常呼吸音 1.气管呼吸音 由空气进出气管所发生的声音。 特点:①粗糙、响亮且高调。②吸气相与呼气相几乎相等。 听诊部位:在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及。 2.支气管呼吸音

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产生的声音。声音倾似将舌抬高后再呼气所发出“哈……”的声音。 特点:①呼气音较强,音调较高;②吸气相较呼气相短。 听诊部位:气管、主支气管附近(如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可闻及这种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音响越强,音调越低。 3.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又称混合性呼吸音) 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及肺泡呼吸音特点: ①吸气似肺泡呼吸音的特点,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②呼气似支气管呼吸音的特点,但强 度稍弱,音调 稍低;③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等。 听诊部位:正常人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部可闻及气管肺泡 呼吸音。 4. 肺泡呼吸音 由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产生。 特点:吸气时音响比呼气强,音调较高;吸气相比呼气相长。 听诊部位: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部位外,大部分肺野均可听见。 正常人肺泡呼吸音的强弱与性别、年龄、呼吸的深浅、肺组织弹性的大小及胸壁的厚薄等有关。

临床技能操作考试试题及评分标准

(一)体格检查 试题编号1:血压(间接测量法)18分 (1)检查血压计2分: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位置正确2分:肘部位置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2分:血压计气袖下缘在肘窝以上2-3cm,肱动脉表面,松紧度容纳1指为宜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2分: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在肘窝偏尺侧1-2cm),不能塞在气袖下 (5)测量过程流畅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读出血压值 (6)读数正确6分:汇报血压值,先报收缩压,再报舒张压,必要时考官可复测一次(如读数不正确酌情扣分) (7)考官提问2分 试题编号2:眼(眼球运动、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辐凑反射、眼球震颤检查)18分 (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4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位于被检查者眼前30-40cm(厘米)告之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尖运动,按照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方向顺序进行(呈H型)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6分:①直接光源从侧边迅速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瞳孔立即缩小②间接照射一眼,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源,以防光线照射到被检查之眼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3)辐凑反射(又称集合反射)3分:告知被检查者注视检查者手指,检查者手指自被检查前面约1m(米)远外,匀速向被检查者鼻前移动,至10cm(厘米)处停止,观察被检查者两侧瞳孔缩小,两眼聚合情况 (4)眼球震颤检查3分:告知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方向做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5)考官提问2分 试题编号3: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18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9分: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告之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于触诊。②检查者手势正确:检查者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③检查顺序正确:一般顺序为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 (2)腋窝淋巴结检查7分:①告之被检查者正确体位、姿势: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拉住被检查手腕,将其前臂稍外展。②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检查五组淋巴结

心肺听诊讲课教案

正常呼吸音: 为吸入的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颇似抬舌后经口腔呼气所发出“ha”的音响,该呼吸音响而高调。吸气相较呼气相短,因吸气为主动运动,吸气时声门增宽,进气较快;而呼气为被动运动,声门较窄,出气较慢之故。且呼气音较吸气音强而高调,吸气末与呼气始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正常人于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均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且越靠近气管区,其音响越强,音调亦越低。 正常肺泡呼吸音: 是由于空气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移动的结果。吸气时气流经支气管进入肺泡,冲击肺泡壁,使肺泡由松弛变为紧张,呼气时肺泡由紧张变为松弛,这种肺泡弹性的变化和气流的振动是肺泡呼吸音形成的主要因素。肺泡呼吸音为一种叹息样的或柔和吹风的“fu-fu”声在大部分肺野内均可听及。其音调相对较低。吸气时音响较强,音调较高,时相较长。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为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的混合性呼吸音。其吸气音的性质与正常肺泡呼吸音相似,但音调较高且较响亮。其呼气音的性质则与支气管呼吸音相似,但强度稍弱,音调稍低,管样性质少些和呼气相短些,在吸气和呼气之间有极短暂的间隙。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同。 羊鸣音:不仅语言的强度增加,而且其性质发生改变,带着鼻音性质,颇似“羊叫声”。嘱被检查者说“yi-yi-yi”,往往听到的是“a-a-a”,则提示有羊鸣音的存在。常在中等量胸腔积液的上方肺受压的区域听到,亦可在肺实伴有少量胸腔积液的部位听及。 狮吼音:是一种低调干啰音,由于粘稠痰和黏液堵塞了主支气管造成管腔狭窄,气流通过狭窄的支气管,发出的狮吼般的声音。 支气管呼吸音(肺实变):使支气管呼吸音通过较致密的肺实变部分,传至体表而易于听到。支气管呼吸呼吸音的部位,范围和强弱于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深浅有关。实变的范围越大、越浅,其声音越强,反之则较弱。常见于大叶性肺炎的实变期,其支气管呼吸音强而高调,而且近耳。 支气管呼吸音(肺内大空洞):当肺内大空洞与支气管相通,且其周围肺组织又有实变存在时,音响在空洞内共鸣,并通过实变组织的良好传导,故可听及清晰的支气管呼吸音,常见于肺脓肿或空洞型肺结核的患者。 空翁性呼吸音: 该音是空洞的共鸣音,类似吹空坛子的声音,还伴有心音。 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炎):为在正常肺泡呼吸音的区域内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其产生机理为肺部实变区域较小且与正常含气肺组织混合存在, 粗湿啰音(大水泡音):又称大水泡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或空洞部位,多出现在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及肺结核或肺脓肿空洞.昏迷或死的患者因无力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于气管处可听及粗湿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即可听到,谓之痰鸣. 中湿啰音(中水泡音): 又称中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的中期,见于支气管炎症,支气管肺炎等。 细湿啰音(小水泡):又称小水泡音。发生于小支血管,多在吸气后期出现。常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淤血和肺梗塞等。 局部干湿啰音:肺中部在吸气时可听到少量细湿啰音,呼气时可听到干啰音: 捻发音:是一种极细而均匀一致的湿啰音。多在吸气的终末听及,颇似在耳边用受捻搓一束头发时所发出的声音。常见于细支气管和肺泡炎症或充血,如肺淤血,肺炎早期和肺泡炎等,但正常老年人或长期卧床的患者,于肺底亦可听及捻发音,在数次深呼吸或咳嗽后可消失,一般无临床意义。 哨笛音: 根据音调的高低可分为高调和低调两种。高调干啰音有称哨笛音。音调高,其基因音频率可达500Hz以上,呈短促的“zhi-zhi”声或带音乐性。用力呼气时其音质常呈上升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最新标准)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模块一)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得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位项目评分 1、胸部视诊(10分): ⑴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呼吸运动、乳房等(各0.5分,共2分); ⑵乳房触诊(4分); ⑶触诊腋窝五群淋巴结(4分); 2、胸部触诊(8分): ⑴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2分); ⑵检查双侧呼吸动度及对称性(2分); ⑶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2分), ⑷检查双侧触觉语颤(2分)。 3、胸部叩诊(10分): 刖⑴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各2分,共4分); 、⑵叩诊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各2分,共6分)。 侧4、胸部听诊(10分): 胸部检⑴听诊双侧肺尖(2分); ⑵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各2分,共4分); 查⑶检查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缺一项扣1分, 共2分); ⑷检查双侧语音共振(2分)。 (70 分) 5、心脏视诊(4分): ⑴观察心尖区、心尖区搏动(2分); ⑵观察其他心前区有无隆起和异常搏动(2分)。 6、心脏触诊(6分): ⑴两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区搏动(范围、位置、强度)(4 分); ⑵手掌触诊其它心刖区(2分)。 7、心脏叩诊(12分): ⑴叩左界,标记(5分); ⑵叩右界,标记(5分); ⑶测量胸骨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1分)。 考核老师: 年月日

临床肺部儿科听诊大全

作为儿科医生,每天的查房工作就是问病情和听诊,那么儿科肺部听诊的要点是什么呢?(此文致正在规范化培训的医生) 一、呼吸频率: 下图是正常儿童的呼吸频率正常值: 听诊的时候,应注意数儿童的呼吸频率,因为儿童好动或容易哭泣,而且儿童哭泣和活动后呼吸会加快,所以建议在儿童安静的状态下去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如果孩子无法坚持1分钟的时间不哭泣或者不动,也可采取在安静的状态下数15或20秒,然后乘以3或4,以这样的方法来数呼吸频率。小编个人习惯,如果孩子不能配合,会和家长说好,如果孩子睡着了,请来医生办公室叫我一声,我再去慢慢数呼吸,这样监测得到的数值才比较准确。 1.呼吸过速: 指呼吸频率超过正常的年龄范围。可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 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等。 二、呼吸深度的变化: 1.呼吸浅快: 见于呼吸肌麻痹、严重鼓肠、腹水和肥胖等,以及肺部疾病,例如: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2.呼吸深快: 见于剧烈运动时,因机体供氧量增加需要增加肺内气体交换之故。此外,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亦常出现呼吸深快,并有过度通气的现象,此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患儿可感口周及肢端发麻,严重者可发生手足搐搦及呼吸暂停。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亦出现深而慢的呼吸,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这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之为Kussmaul呼吸。 三、呼吸节律: 正常儿童安静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均匀而整齐的。但是当病理状态下,往往会出现各种呼吸节律的变化。常见的呼吸节律改变有: 1)潮式呼吸; 2)间停呼吸; 3)抑制性呼吸; 4)叹息样呼吸。 四、呼吸音: (一)正常呼吸音有以下几种: 1.气管呼吸音: 是空气进出气管所发出的声音,粗糙、响亮且高调,吸气与呼气相几乎相等。 听诊部位:于胸外气管上面可听及。 2.支气管呼吸音:

第四章 体格检查胸部检查(含心肺听诊)

(一)胸部视诊 1.胸部的体表标志 包括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肺和胸膜的界限。 (1)骨性标志 1)胸骨角(Louis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相连接。平气管分叉、心房上缘、上下纵隔交界、第4胸椎下缘。 2)肩胛骨:被检查者双臂下垂,肩胛下角平第7肋骨水平或第7肋间隙,或相当于第8胸椎水平。 3)C7棘突:最明显的棘突,用于计数椎体。 4)肋脊角:第12肋与脊柱的成角,其内为肾脏和输尿管起始部。 (2)重要的人工划线:包括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下角线、后正中线。其中标注锁骨中线时,利用直尺测定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之间的中点,然后用皮尺向下引,测量并记录锁骨中线距离前正中线之间的投影距离,作为心脏测量的参照。 (3)胸部陷窝:包括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其中腋窝和锁骨上窝是触诊浅表淋巴结的重要部位。 (4)肺和胸膜的界限:肺下界最为重要,分别位于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 2.胸壁、胸廓 (1)胸壁:观察胸壁静脉有无充盈、曲张,血流方向。前胸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下见于上腔静脉阻塞。侧胸壁和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向上见于下腔静脉阻塞。观察有无皮疹、蜘蛛痣。 (2)胸廓:观察胸廓形态。正常胸廓两侧大致对称,呈椭圆形,前后径:左右径约为1:1.5。 1)异常胸廓:①桶状胸:前后径:左右径≥1,同时伴肋间隙增宽,见于肺气肿。②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包括佝偻病串珠、漏斗胸、鸡胸。③脊柱畸形所致胸廓畸形:脊柱前凸、后凸或侧凸均可造成胸廓形态异常。

2)单侧胸廓形态异常:单侧胸廓膨隆: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单侧胸廓塌陷:见于胸膜肥厚粘连、大面积肺不张、肺叶切除术后等。 3.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节律、呼吸时相。 (1)呼吸运动 1)正常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多见于成年女性;腹式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及儿童。 2)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肺及胸膜炎症、胸壁或肋骨病变;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巨大肿物、妊娠。 3)呼吸运动强弱变化的临床意义:①呼吸浅快:见于肺、胸膜疾患,呼吸肌运动受限(膈肌麻痹、肠胀气、大量腹水);②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Kussmaul呼吸。 4)两侧呼吸动度变化:两侧呼吸动度不对称时,呼吸动度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如肺炎、胸膜炎、胸水、气胸等。 (2)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 1)正常人呼吸运动的频率和节律:呼吸频率12~20次/分,与脉搏之比约为1:4。节律均匀而整齐。 2)呼吸运动频率变化:①呼吸过快: >24次/分,见于缺氧、代谢旺盛(高热);②呼吸过缓:<12次/分,见于呼吸中枢抑制及颅内压增高等。 3)呼吸运动节律异常的类型:①潮式呼吸:间歇性高通气和呼吸暂停周期性交替。呼吸暂停持续15~60秒,然后呼吸幅度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幅度后慢慢降低直至呼吸暂停。见于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大脑损害(通常在脑皮质水平);②间停呼吸:呼吸暂停后呼吸频率和幅度迅速恢复到较正常稍高的水平,然后在呼吸暂停时呼吸迅速终止。见于颅内压增高、药物所致呼吸抑制、大脑损害(通常在延髓水平);Kussmaul呼吸:呼吸深快。见于代谢性酸中毒;④叹息样呼吸:见于焦虑症或抑郁症等。 (3)呼吸时相变化 1)吸气相延长:主要见于上呼吸道狭窄、大气道(气管)狭窄,常常伴有“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为克服吸气阻力,吸气时胸腔内负压增加)。 2)呼气相延长:主要见于哮喘、COPD。常常伴有桶状胸、哮鸣音等异常体征。急性左心衰竭时亦可出现,称为“心源性哮喘”,需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二)胸部触诊 包括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等检查。 1.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放在被检者胸廓前下侧部,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

心肺触诊听诊说明书

心肺听诊电脑模拟器

使用说明书 一、用途及意义 本仪器主要用于医学教育装备现代模拟实验室,开展诊断学及内科心肺触听诊电化模拟教学。也可用于医学研究、在职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及晋升职称时的基本技能考核,是医学教育和教学水平评估必备的电化教学仪器。 国家教育部反复强调“要把加强实践性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在医学教育中,注重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培养实用型人才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而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医学教育中,心肺检查历来就是诊断基础教学的重点,而心肺触诊听诊又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医学生和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践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在讲解心肺听诊时往往是通过理论讲授、辅以挂图、口技及放录像、录音等。在讲解触诊心前区震颤时说:是一种类似猫呼吸时在其喉部触到的细震颤感;在讲解胸膜摩擦感及心包摩擦感时说:是一种类似两片皮草互相摩擦时的感觉。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缺乏立体形象又触不到震颤和摩擦感等体征,学生没有身临其境感,教师感到难教,学生反映难学。尽管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仍然望难兴叹。全国大多数中等卫校没有附属医院,课间临床实习很难解决,高等医学院校和少数中等卫校虽然有附属医院,但往往因适合教学的典型病人太少,而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学生课间实习的需要。因此医学教育要想加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建立现代化的模拟实验室势在必行,这是当前医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功能 (一)模拟心肺听诊体征 每台仪器均能模拟99种心肺疾病的听诊体征,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的改变,异常心音、心杂音、心杂音的分级及传导、心包摩擦音及各种肺脏疾病的听诊体征,包括病理性呼吸音、各种干、湿性罗音、胸膜摩擦音,语颤的变化等。还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满肺或双肺对比听诊。 (二)模拟心肺疾病的触诊体征 能够模拟各种心肺疾病的触诊体征,包括:各种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心前区细震颤(猫喘)、心包摩擦感、胸膜摩擦感及语颤等。 (三)技能考核功能 通过键盘数码调用心肺触诊听诊的考核内容,让学员进行心肺触诊听诊,答出体征的部位及特征,然后教师对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评定成绩。 三、技术特点 (一)技术先进 我厂研制的高科技产品,使用目前世界优质的语音录放器件将临床上九十九种典型的心肺触诊听诊体征经数据处理后固化在语音模块中。采用微机模拟调控技术及EEPROM大规模数字存储处理技术,通过键盘数码可任意调用心肺触诊听诊部位和体征。 (二)高保真度 如上所述由于仪器采用机调控和EEPROM大规模数字储存处理技术,因此永无磨损,音质清晰。高质自然的心肺触诊听诊模拟信号再生,具有高保真、长久的信息保持能力。 (三)造型美观操作简单 本仪器造型美观,模型上还有肺部听诊区编号,便于学员学习。本仪器的操作也十分简单,

肺部听诊及心脏听诊内容

肺部听诊及听诊肺部的内容 1.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做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 2.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部位同叩诊,前胸、侧胸在每个肋间,至少应听诊3个部位,后胸每个肋间至少2个部位),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 3.呼吸音:A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和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B肺泡呼吸音: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音分布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C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 4.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正常人听不到啰音。 5.语音共振: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Yi”长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 6.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通常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 无胸膜摩擦音。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三个部位左右对称(共18个)。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上下左右四个部位,腋后线、肩胛线上下左右八个部位,共12个听诊区,双侧对照听诊。 心脏听诊:二尖瓣听诊区在左侧第五肋间隙与左锁骨中线偏内侧三尖瓣听诊区:在胸骨体下端偏左侧主动脉瓣听诊区: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隙肺动脉瓣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二肋

心肺听诊的技巧

心肺听诊的技巧 心肺听诊的技巧 程显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北京100037) 直至1816年,Laennec医师发明了听诊器,开创了著名的"间接听诊法"后,才抛弃用耳朵直接贴在患者胸部的"直接听诊法",使听诊进入一个辉煌的时代。然而,由于近代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听诊器逐渐被冷落,听诊技术逐渐被荒废,甚至成为挂在医师颈上像征性的装饰物。人们会问:当今听诊器是否还有前途? 最近有些胸部听诊培训调查发现,医学生和年轻医师的听诊水平令人担忧,有的学者甚至呼吁要"捍卫听诊器",就不足为奇了。由于老一代医师所处的历史年代,缺少现代诊断检查技术与方法,加上当时严格的床边训练,使之掌握一些来得不易的听诊技巧与经验。趁我们还键在的时候,想与年轻医师交流一下有关胸部(心肺)听诊的一些看法、体会和技巧。一、实践中的感受 尽管在高精尖诊断检查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认真准确的听诊有时会给心肺疾病的诊断带来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这样的例子并非个别,仅就笔者所经历的病例中举例如下:(1)一例心尖区闻及Ⅲ/6级、高调、全收缩期、向腋下传导的杂音患者,第一次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异常,后来再共同检查超声心动图时,发现二尖瓣前叶部分腱索断裂,一束狭窄的反流信号沿左房侧壁闪现,患者得到了确诊。 (2)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两次门诊均听到明确的第1心音增强。在通常情况下,扩张型心肌病第1心音多减弱,而该患者却增强,似显反常,心电图也未发现P-R缩短,难以解释。后共同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患者有明显的二尖瓣瓣环钙化。不仅解释了第1心音增强的原因,同时也发现了合并的心脏病变。 (3)一例活动后气短的年轻女性患者,在北京市某大医院心脏科就诊,未发现心脏异常(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来我院门诊,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听到Ⅱ/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P2亢进及S2固定性分裂,呈典型先天性心脏病心房间隔缺损的听诊所见,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了诊断。行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痊愈。如果能重视听诊检查,就不至于在院外被漏诊了。 (4)曾在门诊看一15岁女性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仅描述主动脉跨瓣压差为10.2 mmHg,前向血流较快,未提出诊断性意见。但在听诊时发现,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有典型喷射音和Ⅲ/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高峰时间位于收缩早期,向颈部传导,以右侧为著,听诊所见符合"轻度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 (5)一例中年男性慢性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多次复查发现心前区有双期杂音,疑主动脉瓣周漏,主动脉瓣反流。后当笔者检查时听到连续性杂音,疑主动脉窦瘤破裂入右室,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再次手术修补成功,痊愈出院。(6)一例29岁女性患者,因肺癌行左全肺切除术,术后2年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和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70mmHg)。通常情况下,年轻患者行一侧肺切除,肺动脉压应仍保持在正常范围或仅轻微升高,而该患者的重度肺动脉高压推测可能另有原因。在查体时除三尖瓣区闻及Ⅲ/6级全收缩期杂音外,在右侧第二肋间锁骨中线附近听到一响亮粗糙的收缩期血管杂音,疑有右肺动脉狭窄,后经增强电子束CT检查证实为右肺动脉干外压性狭窄。行支架置入术后,肺动脉压下降,杂音强度减弱,症状缓解,出院。显然,该患者的正确诊断主要归因于右侧第二肋间杂音的识别,所提供的重要信息。 (7)一例年轻男性慢性风湿性瓣膜病患者,自江西省来京拟行机械瓣置换术。查体时肺部听诊两肺呈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体征(特点见后),估计已不适宜做开胸心脏手术。后经肺功能检侧,证实了肺部听诊所见。该患者如能在江西省认真做肺部听诊,疑及COPD,在当地做肺功能检查,明确肺部疾病的诊断,就可避免往返徒劳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