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网络期末资料整理

计算机网络期末资料整理

计算机网络期末资料整理
计算机网络期末资料整理

?第一章:概述

?概念:

1.带宽和时延的概念;

“带宽”(bandwidth)本来是指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是赫(或千赫、兆赫、吉赫等)。现在“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 b/s (bit/s)。

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信号传输速率(即发送速率)和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2.网络协议的定义,协议与服务的区别?

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

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同一系统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简答:

1.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原理结构)由哪几层组成的?每一次的主要功能及数

据传输单位是什么?

应用层:应用层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这里的进程就是指正在运行的程序;(应用进程数据先传送到应用层,加上应用层首部,成为应用层PDU)

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就是负责向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运输层报文)

(运输层有主要的两个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无连接的,数据的传输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能保证可靠交付,只能尽最大努力的交付;)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交换服务;(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IP 数据报(或分组))

因特网是一个很大的互联网,它由大量的异构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起来。因特网的主要的网络层协议就是无连接的网际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和许多种路由选择协议,因此因特网的网络层又叫网际层或IP层;

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链路上“透明”的地传送帧中的数据。每一帧包含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

物理层:在物理层上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比特。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的传输比特流;

注意:传递信息所利用的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信道等,并不在物理层的协议之内,而是在它的下面;

2.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

(1)电路交换: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被双方独占的物理通路。

优点:传输数据的时延非常小。实时性强。不存在失序问题。控制较简单。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缺点: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长。信道利用低。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为数据交换的单位,报文携带有目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在交换结点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

优点:①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报文。②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a.在报文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报文优先转换。③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缺点:①由于数据进入交换结点后要经历存储、转发这一过程,从而引起转发时延(包括接收报文、检验正确性、排队、发送时间等),而且网络的通信量愈大,造成的时延就愈大,因此报文交换的实时性差,不适合传送实时或交互式业务的数据。②报文交换只适用于数字信号。③由于报文长度没有限制,而每个中间结点都要完整地接收传来的整个报文,当输出线路不空闲时,还可能要存储几个完整报文等待转发,要求网络中每个结点有较大的缓冲区。为了降低成本,减少结点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有时要把等待转发的报文存在磁盘上,进一步增加了传送时延。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传输方式,但将一个长报文先分割为若干个较短的分组,然后把这些分组(携带源、目的地址和编号信息)逐个地发送出去.

优点: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简化了存储管理。减少了出错机率和重发数据量。

缺点: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增加了处理的时间,使控制复杂,时延增加。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以及分类方法?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网络的交换功能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混合交换;

(2)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星型网、树型网、总线网、环型网、网状网等;

(3)根据网络的通信性能可以分为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信网络;

(4)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5)根据网络的使用范围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第2章物理层

?概念:

1. 数据、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signal)——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的”(analogous)——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的”(digital)——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2.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

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3. 信道极限容量的计算(噪声,非噪声)

4. 信道复用技术的概念(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

频分复用的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请注意,这里的“带宽”是频率带宽而不是数据的发送速率)。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时分复用则是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 帧)。每一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 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隙。每一个用户所占用的时隙是周期性地出现(其周期就是TDM 帧的长度)。

TDM 信号也称为等时(isochronous)信号。时分复用的所有用户是在不同的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波分复用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就是光的频分复用。

●码分复用CDM

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每一个比特时间划分为m 个短的间隔,称为码片(chip)

简答题

1. 物理层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

2. 习题2-07, 2-09?

2-07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

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

2-09 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

答:C = W log2(1+S/N) b/s-→SN1=2*(C1/W)-1=2*(35000/3100)-1

SN2=2*(C2/W)-1=2*(1.6*C1/w)-1=2*(1.6*35000/3100)-1

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

C3=Wlong2(1+SN3)=Wlog2(1+10*SN2)

C3/C2=18.5%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18.5%左右

3. 简述主要传输介质的特点

传输介质的特性主要有传输输率(和带宽有关)、传输距离(和衰减有关)、抗干扰能力以及安装的难易和费用的高低等几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使用场合,综合上述因素进行考虑。如要求传输速率高,可选用电缆;要求价钱便宜,可选用双绞线;要求在不适宜铺设电缆的场合通信,可选用无线传输等。下述的特性比较可以总结出每种传输介质的特点,便于在实际中选择使用。典型的传输速率:光缆100Mbps,同轴电缆10Mbps,屏蔽双绞线16Mbps,双绞线10Mbps,无线介质小于10Mbps。传输距离:光缆几千米,同轴粗缆500米,同轴细缆185米,双绞线100米,无线介质也可达几千米。抗干扰能力:有线介质中光缆抗干扰能力最好,非屏蔽双绞线最差。无线传输介质受外界影响较大,一般抗干扰能力较差。安装:光缆安装最困难,非屏蔽双绞线安装最简单。费用:对有线传输介质,其费用的高低依次为光缆、粗同轴电缆、屏蔽双绞线、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无线传输介质中,卫星传输最昂贵。

4. 宽带接入技术有哪些?

xDSL技术

?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

务。

?虽然标准模拟电话信号的频带被限制在 300~3400 Hz 的范围内,但用户线本身实际

可通过的信号频率仍然超过 1 MHz。

?xDSL 技术就把 0~4 kHz 低端频谱留给传统电话使用,而把原来没有被利用的高端

频谱留给用户上网使用。

?DSL 就是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缩写。而 DSL 的前缀 x 则表示

在数字用户线上实现的不同宽带方案。

DMT 技术

?DMT 调制技术采用频分复用的方法,把 40 kHz 以上一直到 1.1 MHz 的高端频谱划

分为许多的子信道,其中 25 个子信道用于上行信道,而 249 个子信道用于下行信道。

?每个子信道占据 4 kHz 带宽(严格讲是 4.3125 kHz),并使用不同的载波(即不同

的音调)进行数字调制。这种做法相当于在一对用户线上使用许多小的调制解调器并行地传送数据。

光纤同轴混合网HFC (Hybrid Fiber Coax)

?HFC 网是在目前覆盖面很广的有线电视网 CATV 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居民宽带接入

网。

?HFC 网除可传送 CATV 外,还提供电话、数据和其他宽带交互型业务。

?现有的 CATV 网是树形拓扑结构的同轴电缆网络,它采用模拟技术的频分复用对电

视节目进行单向传输。而 HFC 网则需要对 CATV 网进行改造,

FTTx 技术

?FTTx(光纤到……)也是一种实现宽带居民接入网的方案。这里字母x 可代表不同意

思。

?光纤到家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纤一直铺设到用户家庭可能是居民接入网最

后的解决方法。

?光纤到大楼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进入大楼后就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用

电缆或双绞线分配到各用户。

?光纤到路边FTTC (Fiber To The Curb):从路边到各用户可使用星形结构双绞线作为传

输媒体。

?第3章数据链路层

概念:

1. 链路、数字链路

?链路(link)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data link) 除了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

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三个基本问题:

1. 封装成帧

?封装成帧(framing)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然后就构成了一个

帧。确定帧的界限。

?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进行帧定界。

2. 透明传输

?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中出现控制字符“SOH”或“EOT”的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

符“ESC”(其十六进制编码是1B)。

?字节填充(byte stuffing)或字符填充(character stuffing)——接收端的数据链路层在将

数据送往网络层之前删除插入的转义字符。

?如果转义字符也出现数据当中,那么应在转义字符前面插入一个转义字符。当接收

端收到连续的两个转义字符时,就删除其中前面的一个。

3. 差错检测

?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比特差错:1 可能会变成0 而0 也可能变成1。

?在一段时间内,传输错误的比特占所传输比特总数的比率称为误码率BER (Bit Error

Rate)。

?误码率与信噪比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机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差错检测措

施。

2. 冗余码的概念,除法公式的含义,简述生成和验证过程

冗余码的概念:

循环冗余检验的原理:在发送端,先把数据划分为组。假定每组k 个比特。

假设待传送的一组数据M = 101001(现在k = 6)。我们在M 的后面再添加供差错检测用的n位冗余码一起发送。

冗余码的计算:

二进制的模2 运算进行2n 乘M 的运算,这相当于在M 后面添加n 个0。

得到的(k + n) 位的数除以事先选定好的长度为(n + 1) 位的除数P,得出商是Q 而余数是R,余数R 比除数P 少1 位,即R 是n位。

冗余码的计算举例

现在k = 6, M = 101001。

设n = 3, 除数P = 1101,

被除数是2n M = 101001000。

模2 运算的结果是:商Q = 110101,余数R = 001。

把余数R 作为冗余码添加在数据M 的后面发送出去。发送的数据是:2n M + R

即:101001001,共(k + n) 位。

生成过程:

在数据后面添加上的冗余码称为帧检验序列FCS (Frame Check Sequence)。

循环冗余检验CRC 和帧检验序列FCS并不等同。

CRC 是一种常用的检错方法,而FCS 是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码。

FCS 可以用CRC 这种方法得出,但CRC 并非用来获得FCS 的唯一方法。

验证过程:

(1) 若得出的余数R = 0,则判定这个帧没有差错,就接受(accept)。

(2) 若余数R≠ 0,则判定这个帧有差错,就丢弃。

但这种检测方法并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比特出现了差错。

只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并使用位数足够多的除数P,那么出现检测不到的差错的概率就很小很小

3. 什么是局域网

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局域网具有如下的一些主要优点:

?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局域网上的主机可共享连

接在局域网上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残存性。

3. 10Base-T网络的特点

100BASE-T 以太网的特点

?可在全双工方式下工作而无冲突发生。因此,不使用CSMA/CD 协议。

?MAC 帧格式仍然是802.3 标准规定的。

?保持最短帧长不变,但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100 m。

?帧间时间间隔从原来的9.6 μs 改为现在的0.96 μs。

4. 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虚拟局域网VLAN 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每一个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

哪一个VLAN。

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5. Mac地址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 地址

最常用的MAC 帧是以太网V2 的格式

无效的MAC 帧

数据字段的长度与长度字段的值不一致;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 查出有差错;数据字段的长度不在46 ~ 1500 字节之间。有效的MAC 帧长度为64 ~ 1518 字节之间。对于检查出的无效MAC 帧就简单地丢弃。以太网不负责重传丢弃的帧。

简答题:

1. 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需要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何需要在数据链路层实现透明传输?解释PPP协议的字符填充法?

三个基本问题(1) 封装成帧(2) 透明传输(3) 差错控制

PPP协议的字符填充法

?将信息字段中出现的每一个0x7E 字节转变成为2 字节序列(0x7D, 0x5E)。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一个0x7D 的字节, 则将其转变成为2 字节序列(0x7D, 0x5D)。

?若信息字段中出现ASCII 码的控制字符(即数值小于0x20 的字符),则在该字符前

面要加入一个0x7D 字节,同时将该字符的编码加以改变。

2. 简述CSMA/CD协议的特点和工作方法?

?CSMA/CD 表示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因此,“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

特点:

●使用 CSMA/CD 协议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通信而只能进行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

●每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存在着遭遇碰撞的可能性。

●这种发送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以太网的平均通信量远小于以太网的最高数据率。

3. 习题3-28, 3-32.

3-01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一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

答:(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10mbs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100mbs

(3)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交换机:10mbs

3-02图3-35表示有五个站点分别连接在三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两个接口(1和2)。在一开始,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有以下各站向其他的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试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3-2中。

发送的帧B1的转发表B2的转发表B1的处理

(转发?丢弃?登记?)

B2的处理

(转发?丢弃?登

记?)

地址接口地址接口

A→E A 1 A 1 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C→B C 2 C 1 转发,写入转发表转发,写入转发表D→C D 2 D 2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转发,写入转发表B→A B 1 写入转发表,丢弃不转发接收不到这个帧

4. 简述局域网有哪些扩展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总线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

特点:

总线拓扑结构:(1)组网费用低(2)因为各节点是共用总线带宽的,所以在传输速度上会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的增多而下降(3)网络用户扩展较灵活:需要扩展用户时只需要添加一个接线器即可,但所能连接的用户数量有限(4)维护较容易:单个节点失效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但是如果总线一断,则整个网络或者相应主干网段就断了(5)这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缺点是可靠性不高,如果总线出了问题,则整个网络都不能工作,网络中断后查找故障点也比较困难;

环形拓扑结构:(1)这种网络结构一般仅适用于IEEE 802.5的令牌网(2)这种网络实现也非常简单,投资最小。(3)传输速度较快(4)维护困难(5)扩展性能差;

星型拓扑结构:(1)容易实现(2)节点扩展、移动方便(3)维护容易(4)采用广播信息传送方式(5)网络传输数据快。

5. 简述网桥的自学习算法的原理。

网桥应当按照以下自学习算法

处理收到的帧和建立转发表

若从A 发出的帧从接口x 进入了某网桥,那么从这个接口出发沿相反方向一定可把一个帧传送到A。

网桥每收到一个帧,就记下其源地址和进入网桥的接口,作为转发表中的一个项目。

在建立转发表时是把帧首部中的源地址写在“地址”这一栏的下面。

在转发帧时,则是根据收到的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来转发的。这时就把在“地址”栏下面已经记下的源地址当作目的地址,而把记下的进入接口当作转发接口。

?第4章网络层(一)

概念:

1.ARP和RARP

地址解析协议ARP

?不管网络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

使用硬件地址。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

和路由器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当主机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B 发送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ARP 高速缓存

中查看有无主机B 的IP 地址。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IP 地址。

?这种主机往往是无盘工作站。因此RARP协议目前已很少使用。

2.IP地址

IP 地址及其表示方法

我们把整个因特网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抽象的网络。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 位的标识符。

IP 地址现在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进行分配

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分类的IP 地址。这是最基本的编址方法,在1981 年就通过了相应的标准协议。

子网的划分。这是对最基本的编址方法的改进,其标准[RFC 950]在1985 年通过。

构成超网。这是比较新的无分类编址方法。1993 年提出后很快就得到推广应用。

分类IP 地址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两级的IP 地址可以记为:

IP 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常用的三种类别的IP 地址

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1) 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

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IP 地址的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

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2) 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IP 地址,

其网络号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属主机(multihomed host)。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

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IP 地址。

(3)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net-id。

(4)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3.子网掩码

划分子网的基本思路

划分子网纯属一个单位内部的事情。单位对外仍然表现为没有划分子网的网络。

从主机号借用若干个位作为子网号subnet-id,而主机号host-id 也就相应减少了若干个位。IP地址::= {<网络号>, <子网号>, <主机号>}

凡是从其他网络发送给本单位某个主机的IP 数据报,仍然是根据IP 数据报的目的网络号net-id,先找到连接在本单位网络上的路由器。

然后此路由器在收到IP 数据报后,再按目的网络号net-id 和子网号subnet-id 找到目的子网。

最后就将IP 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子网掩码

?从一个 IP 数据报的首部并无法判断源主机或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是否进行了子

网划分。

?使用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可以找出 IP 地址中的子网部分。

(IP 地址) AND (子网掩码) =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是一个重要属性

?子网掩码是一个网络或一个子网的重要属性。

?路由器在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时,必须把自己所在网络(或子网)的子网掩

码告诉相邻路由器。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每一个项目,除了要给出目的网络地址外,还必须同时给出该

网络的子网掩码。

?若一个路由器连接在两个子网上就拥有两个网络地址和两个子网掩码。

4.CIDR网络前缀,斜线记法,最长前缀匹配

1987 年,RFC 1009 就指明了在一个划分子网的网络中可同时使用几个不同的子网掩码。使用变长子网掩码 VLSM (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可进一步提高 IP 地址资源的利用率。

在 VLSM 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出无分类编址方法,它的正式名字是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CIDR 最主要的特点

?CIDR 消除了传统的 A 类、B 类和 C 类地址以及划分子网的概念,因而可以更加有

效地分配 IPv4 的地址空间。

?CIDR使用各种长度的“网络前缀”(network-prefix)来代替分类地址中的网络号和

子网号。

?IP 地址从三级编址(使用子网掩码)又回到了两级编址。无分类的两级编址的记法

是: IP地址 ::= {<网络前缀>, <主机号>}

斜线记法:

CIDR 还使用“斜线记法”(slash notation),它又称为CIDR记法,即在 IP 地址面加上一个斜线“/”,然后写上网络前缀所占的位数(这个数值对应于三级编址中子网掩码中 1 的个数)。

最长前缀匹配

使用CIDR 时,路由表中的每个项目由“网络前缀”和“下一跳地址”组成。在查找路由表时可能会得到不止一个匹配结果。应当从匹配结果中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最长前缀匹配(longest-prefix matching)。

网络前缀越长,其地址块就越小,因而路由就越具体(more specific) 。最长前缀匹配又称为最长匹配或最佳匹配。

选择两个匹配的地址中更具体的一个,即选择最长前缀的地址。

5.ICMP协议,类型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为了提高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ICMP 不是高层协议,而是IP 层的协议。

ICMP 报文作为IP 层数据报的数据,加上数据报的首部,组成IP 数据报发送出去。ICMP 报文的种类

?ICMP 报文的种类有两种,即ICMP 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 询问报文。

?ICMP 报文的前4 个字节是统一的格式,共有三个字段:即类型、代码和检验和。

接着的4 个字节的内容与ICMP 的类型有关。

6.自治系统

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

?自治系统AS 的定义:在单一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而这些路由器使用一种AS 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和共同的度量以确定分组在该AS 内的路由,同时还使用一种AS 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用以确定分组在AS之间的路由。

?现在对自治系统AS 的定义是强调下面的事实:尽管一个AS 使用了多种内部路由选择协议和度量,但重要的是一个AS 对其他AS 表现出的是一个单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选择策略。

内部网关协议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得最多,如RIP 和OSPF 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若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样的协议就是外部网关协议EGP。在外部网关协议中目前使用最多的是BGP-4。

7.NAT

网络地址转换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NAT 方法于1994年提出。

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 软件。装有NAT 软件的路由器叫做NA 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地址IP G。

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IP G才能和因特网连接。

网络地址转换的过程

?内部主机X 用本地地址IP X 和因特网上主机Y 通信所发送的数据报必须经过NAT 路由器。

?NAT 路由器将数据报的源地址IP X 转换成全球地址IP G,但目的地址IP Y 保持不变,然后发送到因特网。

?NAT 路由器收到主机Y 发回的数据报时,知道数据报中的源地址是IP Y 而目的地址是IP G。

?根据NAT 转换表,NAT 路由器将目的地址IP G 转换为IP X,转发给最终的内部主机X。

8.VPN

虚拟专用网VPN

本地地址——仅在机构内部使用的IP 地址,可以由本机构自行分配,而不需要向因特网的管理机构申请。

全球地址——全球唯一的IP地址,必须向因特网的管理机构申请。

内联网intranet 和外联网extranet(都是基于TCP/IP 协议)

?由部门A 和B 的内部网络所构成的虚拟专用网VPN 又称为内联网(intranet),表示

部门A 和B 都是在同一个机构的内部。

?一个机构和某些外部机构共同建立的虚拟专用网VPN 又称为外联网(extranet)。

远程接入VPN(remote access VPN)

?有的公司可能没有分布在不同场所的部门,但有很多流动员工在外地工作。公司需

要和他们保持联系,远程接入VPN 可满足这种需求。

?在外地工作的员工拨号接入因特网,而驻留在员工PC 机中的VPN 软件可在员工的

PC 机和公司的主机之间建立VPN 隧道,因而外地员工与公司通信的内容是保密的,员工们感到好像就是使用公司内部的本地网络。

?第4章网络层(二)

简答题:

1.网络层主要协议及主要配套协议是什么?简述这些协议各自的作用。

网际协议 IP

与IP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ARP(A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RARP使只知道自己硬件地址的主机能够知道其 IP 地址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提高 IP 数据报交付成功的机会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使路由器知道多播组成员的信息

2.路由器的分组转发算法?

(1) 从数据报的首部提取目的主机的 IP 地址 D, 得出目的网络地址为 N。

(2) 若网络 N 与此路由器直接相连,则把数据报直接交付目的主机 D;否则是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 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 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网络 N 的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把数据报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3.划分子网情况下,路由器的分组转发算法?

(1) 从收到的分组的首部提取目的 IP 地址D。

(2) 先用各网络的子网掩码和D 逐位相“与”,看是否和相应的网络地址匹配。若匹配,则将分组直接交付。否则就是间接交付,执行(3)。

(3) 若路由表中有目的地址为D 的特定主机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4)。

(4) 对路由表中的每一行的子网掩码和D 逐位相“与”,若其结果与该行的目的网络地址匹配,则将分组传送给该行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否则,执行(5)

(5) 若路由表中有一个默认路由,则将分组传送给路由表中所指明的默认路由器;否则,执行(6)。

(6) 报告转发分组出错。

4.RIP协议的特点?简述其工作步骤?

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RIP 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

离记录。

RIP 协议的三个要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30 秒。

RIP 协议的优缺点

?RIP 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将此信息传送

到所有的路由器。

?RIP 协议最大的优点就是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RIP 限制了网络的规模,它能使用的最大距离为15(16 表示不可达)。

?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

开销也就增加。

5.习题4-29,4-41

4-29. 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图如图4-55示。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1,150,3和15.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30.138.118/23。试给出每一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30.138.118/23--→30.138.0111 011

分配网络前缀时应先分配地址数较多的前缀

题目没有说LAN1上有几个主机,但至少需要3个地址给三个路由器用。

本题的解答有很多种,下面给出两种不同的答案:

第一组答案第二组答案

LAN1 30.138.119.192/29 30.138.118.192/27

LAN2 30.138.119.0/25 30.138.118.0/25

LAN3 30.138.118.0/24 30.138.119.0/24

LAN4 30.138.119.200/29 30.138.118.224/27

LAN5 30.138.119.128/26 30.138.118.128/27

4-41.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B

N6 8 F

N8 4 E

N9 4 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N9 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N17A无新信息,不改变

N25C相同的下一跳,更新

N39C新的项目,添加进来

N65C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短,更新

N84E不同的下一跳,距离一样,不改变

N94F不同的下一跳,距离更大,不改变

?第5章传输层

概念:

1.端口的概念及作用

运输层的端口

运行在计算机中的进程是用进程标识符来标志的。

运行在应用层的各种应用进程却不应当让计算机操作系统指派它的进程标识符。这是因为在因特网上使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种类很多,而不同的操作系统又使用不同格式的进程标识符。

为了使运行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的应用进程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用统一的方法对TCP/IP 体系的应用进程进行标志。

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进程的创建和撤销都是动态的,发送方几乎无法识别其他机器上的进程。

?有时我们会改换接收报文的进程,但并不需要通知所有发送方。

?我们往往需要利用目的主机提供的功能来识别终点,而不需要知道实现这个功能的

进程。

端口号(protocol port number)简称为端口(port)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运输层使用协议端口号(protocol port number),或通常简

称为端口(port)。

?虽然通信的终点是应用进程,但我们可以把端口想象是通信的终点,因为我们只要

把要传送的报文交到目的主机的某一个合适的目的端口,剩下的工作(即最后交付目的进程)就由TCP 来完成。

软件端口与硬件端口

?在协议栈层间的抽象的协议端口是软件端口。

?路由器或交换机上的端口是硬件端口。

?硬件端口是不同硬件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而软件端口是应用层的各种协议进程与

运输实体进行层间交互的一种地址。

TCP 的端口

?端口用一个16 位端口号进行标志。

?端口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端口号只是为了标志本计算机应用层中的各进程。在因

特网中不同计算机的相同端口号是没有联系的。

三类端口

?熟知端口,数值一般为0~1023。

?登记端口号,数值为1024~49151,为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使用这个

范围的端口号必须在IANA 登记,以防止重复。

?客户端口号或短暂端口号,数值为49152~65535,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当

服务器进程收到客户进程的报文时,就知道了客户进程所使用的动态端口号。通信结束后,这个端口号可供其他客户进程以后使用。

2.连接

TCP 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每一条TCP 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endpoint),每一条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对一)。TCP 的连接

?TCP 把连接作为最基本的抽象。

?每一条TCP 连接有两个端点。

?TCP 连接的端点不是主机,不是主机的IP 地址,不是应用进程,也不是运输层的协

议端口。TCP 连接的端点叫做套接字(socket)或插口。

?端口号拼接到(contatenated with) IP 地址即构成了套接字。

3.拥塞控制

TCP的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

性能就要变坏——产生拥塞(congestion)。

?出现资源拥塞的条件:

对资源需求的总和>可用资源(5-7)

?若网络中有许多资源同时产生拥塞,网络的性能就要明显变坏,整个网络的吞吐量

将随输入负荷的增大而下降。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

?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

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流量控制往往指在给定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拥塞控制的作用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拥塞控制是很难设计的,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问题。

?当前网络正朝着高速化的方向发展,这很容易出现缓存不够大而造成分组的丢失。

但分组的丢失是网络发生拥塞的征兆而不是原因。

?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正是拥塞控制本身成为引起网络性能恶化甚至发生死锁的原因。

这点应特别引起重视。

简答题:

1.TCP协议和UDP协议的特点比较。

TCP 与UDP

UDP 的主要特点

?UDP 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

?UDP 使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同时也不使用拥塞控制。

?UDP 是面向报文的。UDP 没有拥塞控制,很适合多媒体通信的要求。

?UDP 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

?UDP 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 个字节。

TCP 最主要的特点

?TCP 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

?每一条TCP 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endpoint),每一条TCP 连接只能是点对点的(一

对一)。

?TCP 提供可靠交付的服务。

?TCP 提供全双工通信。

?面向字节流。

2.Tcp协议如何实现可靠传输,以连续ARQ协议为例阐述。

连续ARQ 协议

累积确认

?接收方一般采用累积确认的方式。即不必对收到的分组逐个发送确认,而是对按序

到达的最后一个分组发送确认,这样就表示:到这个分组为止的所有分组都已正确收到了。

?累积确认有的优点是:容易实现,即使确认丢失也不必重传。缺点是:不能向发送

方反映出接收方已经正确收到的所有分组的信息。

Go-back-N(回退N)

?如果发送方发送了前5 个分组,而中间的第3 个分组丢失了。这时接收方只能对前

两个分组发出确认。发送方无法知道后面三个分组的下落,而只好把后面的三个分组都再重传一次。

?这就叫做Go-back-N(回退N),表示需要再退回来重传已发送过的N 个分组。

?可见当通信线路质量不好时,连续ARQ 协议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TCP 可靠通信的具体实现

?TCP 连接的每一端都必须设有两个窗口——一个发送窗口和一个接收窗口。

?TCP 的可靠传输机制用字节的序号进行控制。TCP 所有的确认都是基于序号而不是

基于报文段。

?TCP 两端的四个窗口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TCP连接的往返时间RTT 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使用特定的算法估算较为合理的

重传时间。

3.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网络资源拥塞?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是怎样的?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产生拥塞(congestion)

出现资源拥塞的条件:

对资源需求的总和>可用资源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关系

拥塞控制所要做的都有一个前提,就是网络能够承受现有的网络负荷。

拥塞控制是一个全局性的过程,涉及到所有的主机、所有的路由器,以及与降低网络传输性能有关的所有因素。

流量控制往往指在给定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点对点通信量的控制。

流量控制所要做的就是抑制发送端发送数据的速率,以便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

4.习题5-39?

(2)指明TCP工作在慢开始阶段的时间间隔。

(3)指明TCP工作在拥塞避免阶段的时间间隔。

(4)在第16轮次和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还是通过超市检测到丢失了报文段?

(5)在第1轮次,第18轮次和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分别被设置为多大?

(6)在第几轮次发送出第70个报文段?

(7)假定在第26轮次之后收到了三个重复的确认,因而检测出了报文段的丢失,那么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多大?

答:(1)拥塞窗口与传输轮次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课本后答案):

(2)慢开始时间间隔:【1,6】和【23,26】

(3)拥塞避免时间间隔:【6,16】和【17,22】

(4)在第16轮次之后发送方通过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在第22轮次之后发送方是通过超时检测到丢失的报文段。

(5)在第1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32

在第18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被设置为发生拥塞时的一半,即21.

在第24轮次发送时,门限ssthresh是第18轮次发送时设置的21

(6)第70报文段在第7轮次发送出。

(7)拥塞窗口cwnd和门限ssthresh应设置为8的一半,即4.

5.简述TCP连接的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TCP 连接的建立都是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

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叫做客户(client)。

被动等待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叫做服务器(server)。

建立连接:源主机发送一个同步标志位(SYN)置1的TCP数据段,2目标主机发回确认数据段,此段中的同步的标志位同样被置1,且确认标志位(ACK)也置为1,同时在确认序号字段表明目标主机期待收到源主机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号。3源主机再回送一个数据段,同样带有递增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

释放连接:源主机发送一个释放连接标志位(FIN)为1的数据段发出结束会话请求。2目标主机回送一个数据段,并带有相应的发送序号和确认序号。3目标主机发送释放连接标志位(FIN)为1的数据段发出结束会话请求。4源主机回送一个数据段,并带有相应的发送

序号和确认序号。

?第6章应用层

概念:

1.域名和域名系统。

任何一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

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各标号之间用点隔开:

…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

各标号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域名。

域名只是个逻辑概念,并不代表计算机所在的物理地点。

(1) 国家顶级域名nTLD:如: .cn 表示中国,.us 表示美国,.uk 表示英国,等等。

(2) 通用顶级域名gTLD:最早的顶级域名是:

.com (公司和企业)

.net (网络服务机构)

.org (非赢利性组织)

.edu (美国专用的教育机构()

.gov (美国专用的政府部门)

.mil (美国专用的军事部门)

.int (国际组织)

域名系统DNS

许多应用层软件经常直接使用域名系统DNS (Domain Name System),但计算机的用户只是间接而不是直接使用域名系统。

因特网采用层次结构的命名树作为主机的名字,并使用分布式的域名系统DNS。

名字到IP 地址的解析是由若干个域名服务器程序完成的。域名服务器程序在专设的结点上运行,运行该程序的机器称为域名服务器。

2.URL定义及用途。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URL的格式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是对可以从因特网上得到的资源的位置和访问方法的一种简洁的表示。URL 给资源的位置提供一种抽象的识别方法,并用这种方法给资源定位。

只要能够对资源定位,系统就可以对资源进行各种操作,如存取、更新、替换和查找其属性。URL 相当于一个文件名在网络范围的扩展。因此URL 是与因特网相连的机器上的任何可访问对象的一个指针。

URL 的一般形式

?由以冒号隔开的两大部分组成,并且在URL 中的字符对大写或小写没有要求。

3.超文本与超媒体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HTTP 的操作过程

为了使超文本的链接能够高效率地完成,需要用HTTP 协议来传送一切必须的信息。

从层次的角度看,HTTP 是面向事务的(transaction-oriented)应用层协议,它是万维网上能够可靠地交换文件(包括文本、声音、图像等各种多媒体文件)的重要基础。

HTTP 的主要特点

?HTTP 是面向事务的客户服务器协议。

?HTTP 1.0 协议是无状态的(stateless)。

?HTTP 协议本身也是无连接的,虽然它使用了面向连接的 TCP 向上提供的服务。

3. HTTP 的报文结构

HTTP 有两类报文:

?请求报文——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

?响应报文——从服务器到客户的回答。

?由于 HTTP 是面向正文的(text-oriented),因此在报文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一些

ASCII 码串,因而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不确定的。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中的 Markup 的意思就是“设置标记”。

?HTML 定义了许多用于排版的命令(即标签)。

?HTML 把各种标签嵌入到万维网的页面中。这样就构成了所谓的 HTML 文档。HTML 文档

是一种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创建的 ASCII 码文件。

超媒体与超文本

?万维网是分布式超媒体(hypermedia)系统,它是超文本(hypertext)系统的扩充。

?一个超文本由多个信息源链接成。利用一个链接可使用户找到另一个文档。这些文档可

以位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接在因特网上的超文本系统中。超文本是万维网的基础。

?超媒体与超文本的区别是文档内容不同。超文本文档仅包含文本信息,而超媒体文档还

包含其他表示方式的信息,如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甚至活动视频图像。

4.Cookie

万维网站点使用Cookie 来跟踪用户。

Cookie 表示在HTTP 服务器和客户之间传递的状态信息。

使用Cookie 的网站服务器为用户产生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利用此识别码,网站就能够跟踪该用户在该网站的活动。

5.搜索引擎及其分类。

在万维网中用来进行搜索的程序叫做搜索引擎。

?全文检索搜索引擎是一种纯技术型的检索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搜索软件到因

特网上的各网站收集信息,找到一个网站后可以从这个网站再链接到另一个网站。

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一个很大的在线数据库供用户查询。

?用户在查询时只要输入关键词,就从已经建立的索引数据库上进行查询(并不是实

时地在因特网上检索到的信息)。

?分类目录搜索引擎并不采集网站的任何信息,而是利用各网站向搜索引擎提交的网

站信息时填写的关键词和网站描述等信息,经过人工审核编辑后,如果认为符合网站登录的条件,则输入到分类目录的数据库中,供网上用户查询。

?分类目录搜索也叫做分类网站搜索。

垂直搜索引擎(Vertical Search Engine)

?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特定人群或某一特定需求提供搜索服务。垂直搜索也是提供关

键字来进行搜索的,但被放到了一个行业知识的上下文中,返回的结果更倾向于信息、消息、条目等。

6.MIME

MIME 在其邮件首部中说明了邮件的数据类型(如文本、声音、图像、视像等),使用MIME 可在邮件中同时传送多种类型的数据。

MIME 的特点

?MIME 并没有改动 SMTP 或取代它。

?MIME 的意图是继续使用目前的[RFC 822]格式,但增加了邮件主体的结构,并定义了传

送非 ASCII 码的编码规则。

MIME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 5 个新的邮件首部字段,它们可包含在[RFC 822]首部中。这些字段提供了有关邮件主

体的信息。

?定义了许多邮件内容的格式,对多媒体电子邮件的表示方法进行了标准化。

?定义了传送编码,可对任何内容格式进行转换,而不会被邮件系统改变。

MIME 增加5 个新的邮件首部

?MIME-Version: 标志 MIME 的版本。现在的版本号是 1.0。若无此行,则为英文文本。

?Content-Description: 这是可读字符串,说明此邮件是什么。和邮件的主题差不多。

?Content-Id: 邮件的唯一标识符。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在传送时邮件的主体是如何编码的。

?Content-Type: 说明邮件的性质。

2. 内容传送编码(Content-Transfer-Encoding)

?最简单的编码就是 7 位 ASCII 码,而每行不能超过 1000 个字符。MIME 对这种由

ASCII 码构成的邮件主体不进行任何转换。

?另一种编码称为 quoted-printable,这种编码方法适用于当所传送的数据中只有少量

的非 ASCII 码。

?对于任意的二进制文件,可用 base64 编码。

3. 内容类型

?MIME着标准规定 Content-Type 说明必须含有两个标识符,即内容类型(type)和子类

型(subtype),中间用“/”分开。

?MIME 标准定义了 7 个基本内容类型和 15 种子类型。

简答:

1.简述DNS查询的主要步骤?

域名的解析过程

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如果主机所询问的本地域名服务器不知道被查询域名的IP 地址,那么本地域名服务器就以DNS 客户的身份,向其他根域名服务器继续发出查询请求报文。

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询。当根域名服务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务器的迭代查询请求报文时,要么给出所要查询的IP 地址,要么告诉本地域名服务器:“你下一步应当向哪一个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然后让本地域名服务器进行后续的查询。

2.简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的主要步骤?

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几个重要步骤

?发件人调用PC 机中的用户代理撰写和编辑要发送的邮件。

?发件人的用户代理把邮件用SMTP 协议发给发送方邮件服务器,

? SMTP 服务器把邮件临时存放在邮件缓存队列中,等待发送。

?发送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 客户与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SMTP 服务器建立TCP 连接,然后就把邮件缓存队列中的邮件依次发送出去。

?运行在接收方邮件服务器中的SMTP服务器进程收到邮件后,把邮件放入收件人的用户邮箱中,等待收件人进行读取。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A卷 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资源共享_______。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网状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城域网、局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___4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存储转发式____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__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信息交换方式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__同步传输_________和异步传输。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_、波分多路复用_、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7、给出B类地址190.168.0.0及其子网掩码255.255.224.0,请确定它可以划分几个子网?(B ) A、8 B、6 C、4 D、2 28、TCP/IP体系结构中与ISO-OSI参考模型的1、2层对应的是哪一层(A ) A、网络接口层 B、传输层 C、互联网层 D、应用层 四、简答题(共30 分) 37、某A类网络10.0.0.0的子网掩码255.224.0.0,请确定可以划分的子网个数,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号及每个子网的主机范围。(10分) 、由子网掩码可以判断出主机地址部分被划分出2个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位,所以可以划分出2*2-2=2个子网。(5分) 每个子网的网络号和主机范围如下: ①子网号为192.168.0.64,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65~192.168.0.126 (5分) ②子网号为192.168.0.128,主机号范围为192.168.0.129~192.168.0.190(5分) 2009-07-22 16:29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Internet的前身是 C 。 A、Intranet B、Ethernet C、ARPAnet D、Cernet 2、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5、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it/s、Mbit/s、Gbit/s。1Gbit/s等于 A 。

大学计算机网络工程期末试卷试题试题(附答案)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 IEEE 80 2.11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信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目前 802.11无线局域网使用了 2.4~2.5GHz 和5.725~5.875GHz 无线频段 (B) 802.11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无线频段不需经过申请就能使用 (C) 每个国家和地区允许使用的 802.11 无线局域网频段是不一定相同 (D) 设计组建一个具有多个 AP 的无线局域网时,相互覆盖的 AP 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频段 2. 下列关于 RTS/CTS 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 RTS/CTS 机制是 CSMA/CA 协议的一部分 (B) RTS/CTS 机制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无线局域网中“暴露节点”问题 (C) RTS/CTS 机制适合于传输较大的帧时使用 (D) 以上均不正确 3. 分发系统主要的作用是连接无线局域网延伸服务集中的 B 。 (A) 工作站 (B) 接入点( AP ) (C) 无线介质 (D) 以上均不是 4. 综合布线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属于 D 。(A) 管理平台 (B) 系统平台 (C) 传输平台 (D) 网络平台 5.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从某一建筑物中的主配线架延伸到另外一些建筑物的主配线架的连接系统被称为 A 。 (A) 建筑群子系统 (B) 工作区子系统 (C) 水平子系统 (D) 垂直干线子系统 6. 10Base-2 以太网的最大网段距离为 A 。 (A) 185 米 8. 常用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命令是通过 C 协议来实现的。 (A) TCP (B) UDP (C) ICMP (D) ARP 9. 在 IEEE 802.3 以太网中,工作站在发送帧之前,需要 C 。 (A) 先等待冲突 (B) 等待一个令牌 (C) 先侦听传输媒体 (D) 先接收一个帧 10. 在尚未对交换机、路由器设置 IP 地址的情况下,通常只能通过 C 对其进行访问。 (A) SNMP (B) Telnet (C) 控制台端口 (D) Web 浏览器 11. 下列选项中,属于 IP 协议基本功能的是 D 。 (A) 流量控制 (B) 寻址与路由 (C) 分段与重组 (D) B 和 C (E) A 和 B 12. 以下选项中,属于多宿主主机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 D 。 (A) 实现 VLAN 间的路由 (B) 防火墙 (C) 地址转换 (D) 以上均可 13. SNMP 管理系统中,可以通过 D 管理非 SNMP 设备。 (A) MIB (B) NAT 盒 (C) 路由器 (D) 委托代理 14. IP 地址中,最高位为“ 0”的是 A 类地址。 (A) A (B) B (C) C (D) D (E) E 15. ISDN 基本速率( BRI )服务提供了 A 。 (A) 2 个B 信道和 1个D 信道 (B) 30 个B 信道和 2个D 信道(C) 23个B 信道盒 1个D 信道 (D) 4个A 信道和 1个C 信道 18. RSA 是一种 B 19. 下列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中,传输速率最低的是 B 20. POP3是Internet 中 A 服务所使用的协议。 (A) 电子邮件 、填空题(共 20 个空格,每个空格 1 分,共计 20 分) 1. ISO 定义的五大网络管理功能包括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 2. IEEE 802.1d 定义了 生成树协议(或 Spanning Tree Protocol 或 STP ) 协议,该协议能够通过计算消除以太网中的回路。 (B) 500 米 (C) 200 米 (D) 100 米 7. OSI 参考模型中第 5 层为 C 。 (A) 网络层 (B) 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 (D) 表示层 16. MAC 地址长度为 C 位。(A) 24 (B) 32 (C) 48 (D) 128 17. A 可以提供局域网中的大量统计信息。 (A) RMON (B) DHCP (C) STP (D) 访问控制列表 (A) 单密钥密码体制 (B) 双密钥密码体制 (C) 数字签名 (D) 身份认证协议 (A) IEEE 802.11a (B) IEEE 802.11b (C) IEEE 802.11g (D) IEEE 802.11c (B) WWW (C) BBS (D) FTP 配置管理 、 计费管理 和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doc

计篇机网給衣习资料(谢唏仁第5版丿 ........... b y LCF 1?计算机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构成的。 2.连接在因特网的计算机都是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位置。 3.网络把计算机连在一起,而因特网将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4.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5?因特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边缘部分,即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一部分是核心部分,即大量的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 6.两种通信方式:C/S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和服务器为2个进程,客户为服务请求方,服务器为请求提供商。P2P (对等连接方式)每一个计算机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 7.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屮最复杂的部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分组交换的主要部件,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9.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的从源点育到终点,好像在一个管道中传送。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突发性,这会使线路的利用率很低。 10.报文交换:整个报文会先到相应的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11 ?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也称IP数据报)转发到邻结点,然后存储下来后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邻结点。分组报文的首部包含其地址信息。12.主机是为用户处理信息,并接收网络的分组,向网络发送分组。而路由器是接收主机分组和对分组进行分组转发。 13.WAN:广域网LAN:局域网MAN:城域网PAN:个人局域网 14.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时延、吞吐量。 15.传输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吋,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耍吋间。计算公示为:数据块长度/信道宽度 16.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屮传播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为:信道长度/传播速率。 17.处理时延:主机或者路由器收到的分组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 1&总时延二传输时延(发送吋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其中在队列时候产生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在发送器产生传输时延。在链路产生传播时延。 19.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屮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约定。由语法, 语义,同步三要素组成。语法:语义:同步: 20.TCP/IP协议的四种体系: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21 .五层协议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无数忘运用) 22.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宽带。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的时延小,更灵活。 23.各层次作用和用到的协议: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试卷一答案

防灾科技学院200 —200 学年第 学期期末试卷 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 专业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卷 命题教师__________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 模型的( C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 协议簇的层次中, 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C )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运输层 D.应用层 3、可靠通讯由主机来保证,这是什么通信方式? ( B ) A.虚电路 B. 数据报 C. 虚电路和数据报均可 D. 分组 4、在以太网中,冲突(B )。 A.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B.是一种正常现象 C.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5、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校验方法是(D )。 A. 奇偶校验(parity ) B.海明(Hamming ) C. 格雷(Gray ) D.循环冗余(CRC ) 6、非屏蔽双绞线的直通缆可用于下列哪两种设备间的通信(不使用专用级联口)(B )。 A. 集线器到集线器 B.PC 到集线器 C. 交换机到交换机 D.PC 到PC 7、如果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那么下列哪个主机必须通过路由器 才能与主机129.23.144.16通信( B )。 A.129.23.191.21 B.129.23.127.222 C.129.23.130.33 D.129.23.148.127 8、以下IP 地址中,属于C 类地址的是 ( B )。 A. 3.3.57.0 B. 193.1.1.2 C. 131.107.2.89 D . 190.1.1.4 9、假设一个主机的IP 地址为192.168.5.121,而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广州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A卷)

广州大学2006-2007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卷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形式(开/闭卷,考试/查) 一、填空题(15分) 1、现有一计算机要和另一设备进行通信,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考虑通过何种接口把计算机和相应设备连接起来;解决此问题属于层的任务。(2分) 2、网络协议中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的要素称为。(2分) 3、以太网中用来解决碰撞检测问题的协议是协议。(2分) 4、一主机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1.129,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255.128,则此主机 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为。(3分) 5、10BASE-T以太网的数据速率为,主机到集线器的最大线缆长度 为。(4分) 6、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 一的bit 的标识符。(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的通信方式为的特点。 A、面向连接 B、无连接 C、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D、以上都不对 2、总线式以太网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存储-转发”式 B、广播式 C、电路交换式 D、分散控制式 3、可用于流量控制。 A、FCS B、重传 C、计时器 D、滑动窗口 4、一个主机的IP层使用IP数据报首部中的域识别应把收到的IP数据报的数据 部分交给哪个协议(如ICMP、TCP、UDP)软件。

A、版本 B、首部长度 C、目的IP地址 D、协议 5、两台PC通过RS-232-C接口进行通信,发送数据的PC波特率设置为9600波特,接 收数据的PC的波特率设为4800波特,则接收数据的PC 。 A、收不到任何数据 B、能收到部分数据 C、能正确接收发送的数据 D、不能确定是否能收到数据 6、通过RS-232-C接口通信的两台PC不使用。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7、一主机的TCP协议软件收到一TCP报文段后,通过识别此分组数据应交给运行在主机中的哪个应用进程。 A、目的IP地址 B、源IP地址 C、目的端口 D、源端口 8、一主机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8,则该主机所在网络能够 连接的主机数量总共为台 A、7 B、6 C、5 D、不能确定 9、一主机的IP地址配置为176.12.128.250,子网掩码配置为255.255.255.248,则其默认 网关可配置为。 A、176.12.128.1 B、176.12.128.248 C、192.168.1.1 D、176.12.128.254 10、若两台主机网络层之间能互相通信,则它们的层之间必然能互相通信。 A、应用 B、运输 C、数据链路 D、以上都对 11、下列属于五层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结构的是。 A、TCP/IP体系结构 B、OSI计算机体系模型 C、A、B都是 D、以上都不对 12、下面属于B类地址的是。 A、120.11.2.1 B、192.168.1.1 C、129.1.5.4 D、202.96.128.68 13、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A、发送时延 B、传播时延 C、处理时延 D、往返时延 14、下列哪个设备扩展局域网后会导致冲突域的扩大? A、路由器 B、交换机 C、集线器 D、以上都不对 15、以太网交换机根据转发帧。 A、目的IP地址 B、源IP地址 C、目的MAC地址 D、源MAC地址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第一章 概述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连通性与共享性。(P1) 2、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称为主机(host )(P3) 3、网络(network )由若干结点(node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 )组合。(P2) 4、简述Internet 和internet 的区别(P4) (1)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2)Internet (因特网):是一个专用名词,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5、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是什么?(P4) ISP ,Internet Servvice Provider ,是一个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又通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6、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P8)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和对等方式(P2P 方式) 7、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P10) 8、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P12) 9、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制的计算机的集合[TANE03]?(P17) 10、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 )或比特率(bit rate ),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为b/s(比特每秒)或bit/s ,有时也写为bps 等。(P18) 11、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 比特/秒”(P19) 12、掌握传输(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公式:(P19~20) ) 发送速率(比特数据块长度(比特) 发送时延s / 13、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划的集合。(P30) 14、协议是“水平的”,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P30) 15、服务是“垂直的”,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间接提供的。(P30) 16、同一系统的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 )(P30) 第二章 物理层 1.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的区别。P38 (1)单工: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2)半双工: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 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3)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2.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哪几种。P38 (1)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大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训练题及答案#(精选.)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项一共20题,每题3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答案写在相应题号下面的表格中)。 1.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规则的集合是()。A.语法 B.语义 C.同步 D.协议 2.Internet上各种网络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互相通信的基础是()协议。 A.HTTP B.IPX C.X.25 D.TCP/IP 3.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线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则采用()比较合适。 A.光缆 B.同轴电缆 C.非屏蔽双绞线 D.屏蔽双绞线 4.某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为132.100.。121.1,那么它属于()网。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5.在OSI七层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传输层之间的是()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6.在OSI七层参考模型中,可以完成加密功能的是() A.物理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7.下列那个命令可以测试数据包从发送主机到目的主机所经过的网关() A.Ping B.tracert C.show path D.display path 8.下列关于IP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IP地址包括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B.最小的IPv4地址值为0.0.0.0,最大的地址值为255.255.255.255 C.使用32位的二进制地址,每个地址由点分隔 D.IP地址掩码与IP地址逐位进行与操作,结果位0的部分为主机位 9.下面关于子网掩码说法正确的是() A.子网掩码有两种表示方式,其中一种可以用掩码长度来表示 B.决定IP地址中哪些部分为网络部分,哪些分为主机部分 C.A类地址掩码为255.255.0.0 D.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使用熟知端口号21的应用层协议为() A.FTP B.HTTP C.SMTP D.TELNET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IP地中中网络地址部分全为1的IP地址是广播地址 B.IP地址中网络地址部分全为0的IP地址表示所有网络 C.IP地址中网络地址部分为127的IP地址是环回地址,用于环回测试 D.IP地址中主机地址部分全为1的IP地址表示所有网络。 12.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在与() A.扩充存储容量 B.提高运算速度 C.传输文件 D.共享资源 13.数据链路层添加报头到数据包中,形成(),再传递到物理层,在物理层网络传送原始的比特流。 A.帧 B.信元 C.数据包 D.段 14.主机在数据链路层通过()找到本地网络上的其他主机。 A.端口号 B.MAC地址 C.默认网关 D.逻辑网络地址 15.IP协议对应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第()层。 A.5 B.3 C.2 D.1 16.数据分段是在OSI七层单靠模型中的()完成的?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接入层 17.下列不属于传输层的功能的是() A.维护虚链路 B.进行差错校验 C.流量控制 D.路由选择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简答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简答题汇总 1.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 1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 2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 3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 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2.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 ( 1 )信号转换 ( 2 )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 ( 3 )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 4 )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3.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答: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为适应路径上不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组装)。 4.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 1,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2,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简述计算机通信中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的区别主要在于: ( 1 )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 2 )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桢。 ( 3 )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开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以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 4 )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 ( 5 )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江南大学计算机网络考试试题

帧中继的帧格式中,标志字段F与HDLC中的类似,用以标识帧的开始和结束,其比特模式为( D)。 A.00111111 B.01110111 C.11111100 D.01111110 5.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两个系统的同等实体按协议进行通信。在一个系统中,上下层之间则通过接口进行通信,用(B)来定义接口。 A、服务原语 B、服务访问点 C、服务数据单元 D、协议数据单元 6.进行数字传输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 D)。A.解码B.编码C.调制D.解调 7.HDLC的帧格式中,帧校验序列字段占(C)。 A.1个比特B.8个比特C.16个比特D.24个比特 E1/T1都是ITU-T统一规定的电接口速率。E1是欧洲标准的基群速率2.048Mbps,T1是北美和日本标准的基群速率1.544Mbps。 15.具有隔离广播信息能力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C ) A. 网桥 B. 中继器 C. 路由器 D. 2层交换器 18.( D )是一个有效的MAC地址 A.19-22-01-63-23B.192.201.63.252 C.0000.1234.ADFG D.00-00-11-11-11-AA MAC地址48位,为方便记,记为16进制,分为6组,每组8位 因是16进制, 21.OSI代表( D )。 A.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 Institute B.Organization for Internet Standards C.Open Standards Institute D.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23.URL的全称是( B )。 A.统一地址定位器B.统一资源定位器C.www地址定位器D.www资源定位器 26.下列不属于电子邮件协议的是( C )。 A.POP3 B.SMTP C.SNMP D.IMAP4 27.RIP路由选择协议位于( D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 4.回退N帧协议(GBN)使用4bit作为发送序列号和应答序列号,不允许使用的发送窗口大小是( C )。 A 15 B 8 C 16 D 7 窗口最大1111-1=15 7.假设有一个56kbps的纯ALOHA信道。每个站平均每100秒输出一个1000位的帧,即使前面的帧还没有被送出,它也这样进行。在这样的信道中,最多有(A)个站可以共享信道而不明显降低信道的性能。 A 1030 B 2050 C 990 D 100 8.下列类型中,不属于HDLC帧类型的是( B )。 A 信息帧 B 确认帧 C 监控帧 D 无序号帧 16.TCP首部的16bit的接收窗口字段主要用来实现( D ) A 可靠数据传输 B 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63657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成树协议(STP)是一个灵活的协议,在后台运行,防止网络在第二层上(网桥或交换机)产生回路(Loop)。 2. 在有噪声信道上,信道的极限传输速率受信道带宽和信噪比的限制。 3.电子邮件涉及的主要协议有两个:SMTP、 POP3 。 4.目前流行的网络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和对等(Peer-to-Peer或P2P )体系结构 5. IPSec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运行:隧道模式(Tunneling Mode) 和传送模式(Transport Mode) 。 6.TCP协议是一个面向数据流的协议,它对每一个字节 进行编号,以此实现按序交付和确认。 7.考虑n个用户两两间的秘密通信问题。如果使用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需要 n*(n-1) 对密钥,若使用公钥密码体制,则需要 n 对密钥。 8.TCP软件通过窗口字段向发送方通告每次希望接收多少数据。该字段给出了一个16比特的无符号整数值,使得TCP能够实现流量控制。 9. 在以太网标准100BASE-T中,100是指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s ,BASE 传输模式为基带传输。。

10.DNS服务的UD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53 而TELNET服务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23 。 11. 入侵检测方法一般可以分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和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两种。 12.对于长时间的TCP连接,在稳定时的拥塞窗口呈现出加性增 ,乘性减的锯齿状变化,在这样的拥塞控制下,发送方的平均发送速率始终保持在较接近的网络可用带宽的位置。 二、选择题(单选) 1. 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C )。 A. 可靠服务 B.有确认的服务 C. 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D. 以上都不对 2. 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 3.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C )。 A. 时分多路复用 B. 频分多路复用 C. 波分多路复用 D. 码分多路复用 4. FTP服务方的TCP协议固定端口号为( A )。 A. 21 B. 8080 C. 80 D. 23 5. 滑动窗口协议主要用于进行( C )。 A差错控制 B安全控制 C流量控制 D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试卷一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期末试卷一答案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200 —200 学年第学期期末试卷 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 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卷 命题教师__________ 题目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值 30 10 5 22 33 100 得分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得分 1、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C )。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运输层 2、在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层上完成的,(C) A.网络接口层 B.互连层 C.运输层 D.应用层 3、可靠通讯由主机来保证,这是什么通信方式, ( B ) A.虚电路 B. 数据报 C. 虚电路和数据报均可 D. 分组 4、在以太网中,冲突(B)。 A.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B.是一种正常现象 C.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5、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校验方法是(D )。 A. 奇偶校验(parity) B.海明(Hamming) C. 格雷(Gray) D.循环冗余(CRC) 6、非屏蔽双绞线的直通缆可用于下列哪两种设备间的通信(不使用专用级联口)(B )。 A. 集线器到集线器 B.PC到集线器 C. 交换机到交换机 D.PC到PC 第1页,共8页

那么该主机的网络号是什么,( C ) 10、ping命令就是利用( B )协议来测试两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A.TCP B.ICMP C.ARP D.IP 11、关于OSPF和RIP,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 A. OSPF和RIP都适合在规模庞大的、动态的互连网上使用。 B. OSPF和RIP比较适合于在小型的、静态的互连网上使用。 C. OSPF适合于在小型的、静态的互连网上使用,而RIP适合于在大型的、动态的互连网上使用。 D. OSPF适合于在大型的、动态的互连网上使用,而RIP适合于在小型的、静态的互连网上使用。 12、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 B )。 A. 10 B. 15 C. 16 D. 32 13、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 ) A.ICMP协议的报文与IP数据报的格式一样. B.ICMP协议位于TCP/IP协议的网络层. C.ICMP协议的报文是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传输的 D.ICMP协议不仅用于传输差错报文,还用于传输控制报文。 14、TCP使用滑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A )的控制。 A.发送方数据流量 B. 接收方数据流量 C.发送、接收双方数据流量 D.链路上任意两结点间的数据流量 15、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C )。 A.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了面向非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服务。 B.由于UDP是面向非连接的,因此它可以将数据直接封装在IP数据报中进行发送。 C.在应用程序利用UDP协议传输数据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条到达主机的UDP连接。 D.当一个连接建立时,连接的每一端分配一块缓冲区来存储接收到的数据,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网络工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传输层协议的是(C) A. IP B. ARP C. TCP D. RARP 2.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C) A. IP B. ARP C. HTTP D. RARP 3. 交换机和网桥运行在OSI模型的哪一层?(B)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4、将帧从除入站端口之外的所有端口发送出去被称为(B)。 A、过滤 B、泛洪 C、学习 D、指定端口 5、在交换式网络中采取(B)机制来防范环路的产生。 A、洪泛 B、STP协议 C、查MAC地址表 D、冗余备份 6、在普通用户模式下键入(A)命令,可以到特权模式。 A、enable B、conf t C、password D、hostname 7、以下哪个命令可以在特权模式下使用?(C) A、设置端口IP地址 B、配置特权模式加密口令 C、查看当前配置文件 D、修改主机名 8、当交换机掉电时,(A)中的内容将全部丢失。 A、DRAM B、NVRAM C、FlashROM D、ROM 9、在何种状态下可以为交换机改名(C)。 A、普通模式 B、特权模式 C、全局模式 D、接口模式 10、全局配置模式的提示符为(C)。 A、Switch# B、Switch> C、Switch(config)# D、Switch(config-vlan)# 11、哪一种技术可以把同一交换机的不同端口划分为不同的广播域?(D) A、存储转发交换 B、广播风暴

C、生成树协议 D、VLAN技术 12、在计算机网络中,网桥(B)。 A、不隔离冲突,也不隔离广播 B、只隔离冲突,但不隔离广播 C、既隔离冲突,也隔离广播 D、以上选项都不对 13、下面哪一种协议不属于内部路由协议?(D) A、RIP B、IGRP C、OSPF D、BGP 14、第一次配置路由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 A、使用Console口本地配置 B、通过Web浏览器配置 C、使用AUX口远程配置 D、使用TELNET远程配置 15、下面哪条命令可以为serial0口设置时钟频率56kbps?(B) A、clockrate 56 B、clock rate 56000 C、set clockrate 56 D、serial0 clockrate 56000 16、在何种状态下可以为路由器改名(C)。 A、普通模式 B、特权模式 C、全局模式 D、接口模式 17、将配置保存到NVRAM中,其配置命令为(C)。 A、router#copy startup-config running-config B、router#copy startup-config TFTP C、router#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D、router>copy startup-config running-config 18、下面哪一条命令是无效的?(A) A、router>show version B、router#show running-config C、router#show startup-config D、router(config)#show RAM 19、路由器1的S0/0口的IP地址如下图所示,请问下面哪条命令可以用于配置路由器2的S0/0口的IP地址?(B) A、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7.1 255.255.255.0 B、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7.1 255.255.252.0 C、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7.1 255.255.255.252 D、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6.0 255.255.255.0

河南工业大学15-16-1计算机网络试卷A卷

2015 至 2016 学年 第 1 学期 《计算机网络》 试卷 A 卷 适应年级专业: 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3级软件工程、2013 级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考核方式: 闭卷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复查总分: 成绩比例:本试卷考试分数占总评成绩的 70 % 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请把答案写入答题框中) 1. 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 。 A )拓扑结构 B )协议集 C )体系结构 D )开放 系统互联模型 2. TCP/IP 参考模型的网络层提供的是 。 A )无连接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B )无连接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C )有连接不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D )有连接可靠的虚电路服务 3. 网络协议的核心要素是指 。 A )数据格式、编码、信号表示 B )数据、控制、速率 C )语义、语法、同步 D )地址、端口、复用。 4. IEEE802.3标准的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 A )8bit B )32bit C )48bit D )64bit 5. 以下关于网桥不正确的是 。 A )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连 B )网桥根据MA C 地址转发数据帧 C )网桥能够识别一个完整的帧 D )网桥能够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连 6. IP 服务的3个主要特点是 。 A )不可靠、面向无连接和尽最大努力投递 B )可靠、面向连接和尽 最大努力投递 D )可靠、面向无连接和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IPv4地址耗尽的问题 B )IPv6解决IPv4无法 支持无线传输的问题 C )IPv6提供了安全增强功能 D )IPv6地址使用冒号十六进制记法 8.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FIN =1,seq =11220)的TCP 报文段,期望与主机乙释放TCP 连接,主机乙收到连接释放报文段后发出确认。则主机乙回复 的正确的TCP 连接释放应答报文段可能是 。 A )(FIN =0,ACK =1,seq =11221,ack =11221) B )(FIN =1,ACK =0,seq =11220,ack =11221) C )(FIN =1,ACK =1,seq =11221,ack =11220) D )(FIN =0,ACK =0,seq =11220,ack =11220) 9. 主机甲与主机乙间建立了一个TCP 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两个连续的TCP 段,分别包含300字节和500字节的有效载荷,第一个段的序列号为200,主机乙正确接收两个段后,发送给主机甲TCP 段中的确认序列号是 。 A )500 B )700 C )800 D )1000

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第1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按照使用网络的对象划分,网络被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2. 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组成。 3. TCP/IP体系结构中最顶层的是应用层,第三层的是网际层 。 4. OSI参考模型共分7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按照OSI参考模型,网络中每一个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不同结点的对等层使用相同的协议。 6. 能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洲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广域网,同一建筑或覆盖几公里内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称为局域网。 7. 在TCP/IP参考模型的运输层上, UDP 协议实现的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8. 计算机网络中,分层和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是 tcp/IP ,由它组成了Internet的一整套协议。 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 ___和通信技术 ___技术的互相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9. 从网络的覆盖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广域网 __、____局域网_______、城域网 ___和个人区域网 ___,其中,Internet属于广域网 ___。 10. ARPANET _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理论技术基础。 11. Internet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借助于路由器 _互相联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联网。 12. 在通信技术中,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点对点式和广播式。在点对点式通信信道中,一条通信线路只能连接一对结点。而在广播式通信信道中,多个结点共享一个通信信道,一个结点广播信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