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_袁腾

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_袁腾

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_袁腾
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_袁腾

2014年6月 CIESC Journal

June 2014第65卷

第6期 化 工 学 报 V ol.65 No.6

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袁腾1,陈卓2,周显宏3,涂伟萍1,胡剑青1,王锋1

(1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2华南理工大学

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3东莞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综述了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构筑超亲水超疏油网膜的理论基础及膜分离原理,膜的基本性能及影响因素,液桥原理在超亲水超疏油膜中的应用以及该类膜的结构、制备的原材料和制备的基本方法。然后全面综述了刺激响应超亲水超疏油膜,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膜,无机结晶纳米线超亲水超疏油膜,分子刷结构超亲水超疏油膜及可用于含油乳液分离的网膜等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膜分离的基本理论,制备膜的原材料、膜通量、膜寿命及应用范围等,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特殊润湿性;微纳二元粗糙结构;刺激响应;重组装;薄膜;油水分离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4.06.001

中图分类号:TB 381;TB 383;TQ 20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14)06—1943—09

Coated mesh film based on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oleophobic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il-water separation

YUAN Teng 1, CHEN Zhuo 2, ZHOU Xianhong 3, TU Weiping 1, HU Jianqing 1, WANG Feng 1

(1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Green Chemical Product Technology ,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 China ; 2School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Guangzhou 510640, Guangdong , China ; 3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Dongguan 523808, Guangdong , China )

Abstract :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embran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uperhydrophilicity and superoleophob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oil-water separation. First,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including those for preparing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and separation process, basic properties of membran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applications of liquid bridge principle in the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membranes structures, general raw materials and prepared methods are also introduced. Then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is given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urrent common

2014-01-06收到初稿,2014-03-04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王锋。第一作者:袁腾(1987—),男,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303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3ZM0072);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2010A080406002);广东省省部产学研项目(2010A080405006,2010A080404008);广州市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专项(2012J5100043);广东省绿色化学产品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C201201);深圳市新型锂离子电池与介孔正极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20213);广东高校轻化工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

Received date : 2014-01-06.

Corresponding author : WANG Feng, fengwa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3391466.html, Foundation item :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0903031),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2013ZM0072), the Ke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pecial Research Fund of Guangdong Province (2010A080406002),the Project Funds of Combination Research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e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0A080405006, 2010A080404008) and the Research Fund of the Guangdong Provincial Laboratory of Green Chemical Product Technology (GC201201).

化工学报第65卷·1944·

types of membranes, mainly including the stimuli-responsive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superhydrophilic and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inorganic crystalline nanowires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molecular brush structure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and membranes for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oil-in-water emulsions. Finally, som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area are advanced, including the basic theory of membrane separation, raw materials of membrane, membrane flux, membrane life, range of application, etc.,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re prospected.

Key words: special wettability; micro-nanoscale binary rough structure; stimuli-responsive; reconfiguration; membranes; oil-water separation

引言

据报道每年大概有32亿立方吨油进入到水体中形成含油污水,在石油、化工、钢铁、焦化、家电、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凡是直接与油类接触的用水都含有油。含油废水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如石油漂浮在海面上,迅速扩散形成一层不透气的油膜会阻碍水体的复氧作用,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含油污水处理起来也极为困难、效率低、成本高,污水中油按物理状态分为4种:游离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不同类型的含油污水处理方式不同,其中乳化油处理难度最大[1],目前还没有针对4种含油污水处理的通用方法。常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法、离心法、气浮法、吸附法、化学法、生物法及膜分离法。其中膜分离具有能耗低、单级分离效率高、过程灵活简单、环境污染低、通用性强等优点,但是膜分离应用效率受膜的抗污染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等内在因素及膜组件形式、操作条件等外在因素的限制。传统分离膜主要分为反渗透膜、超滤膜、微滤膜、纳滤膜等。若油水体系中的油以浮油和分散油为主,则一般选用孔径在10~100 μm的微孔膜;若是乳化油,要选用孔径在1 μm 以下的微孔膜;若是溶解油,则必须选用超滤膜或反渗透膜。

基于特殊润湿性的油水分离膜分超疏水超亲油膜和超亲水超疏油膜两种。该思想最早由Feng 等[2-3]提出,当油水混合物接触超疏水超亲油膜表面时,油滴迅速在膜表面铺展并渗透,水因无法润湿膜表面,而截留在膜上无法渗透下去,即所谓的oil-removing法,主要适用于油多水少的场合。之后不少学者纷纷效仿该思路,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4-11]。但是由于膜的潜在亲油性,油滴及其他杂质很容易大量不可逆地吸附在膜表面上,膜污染严重,通量衰减快,清洗过程中乳化油滴易在膜表面聚结铺展,造成膜长期重复使用性差以及二次污染。而采用相反的思路,制备超亲水超疏油膜,即所谓water-removing法,该膜在空气或水中超疏油,并且对油表现出极低的黏附力,滚动接触角仅2°~3°,有效防止了油滴的黏附。当含油废水接触膜表面时,水可以源源不断往下渗透,而表面始终保持超疏油性,油截留在表面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效果,且由于膜的潜在憎油性,油始终无法污染膜表面,适用于水多油少的场合,是一种真正的抗污染、低能耗、长寿命、高效率的分离膜,从而成为未来油水分离膜的主要发展方向。从膜的结构上说分为对称膜和不对称膜,其中对称膜主要是聚偏氟乙烯(PVDF)等高分子膜,其膜的强度较小。而不对称膜主要采用丝网等作为基材,在上面以其他物质构筑微纳结构形成网膜,可有效克服对称膜不耐压的弱点。本文主要介绍以丝网为基材的超亲水超疏油网膜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处理含油废水中的应用。

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制备的理论基础及思路

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性主要由固体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几何构型决定[12-13]。要获得超憎液表面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低表面能和微纳二元粗糙结构,所以构造超憎液表面有两种方法:在低能表面构造粗糙结构和在粗糙表面接枝上低能物质[14]。单纯从表面化学的角度来讲,要获得超亲液表面要求固体与液体的表面张力比较接近,而要获得超憎液表面,要求固体表面张力低于相应液体的1/4[12]。油的表面张力都较低,一般在20~40 mN·m?1,固体的表面张力一般也比较低,因此大部分固体都是潜在亲油疏水的,固体表面张力最低的是含氟聚合物,目前报道的最低的是10.4 mN·m?1[14],而水的表面张力在所有液体中最高(72.8 mN·m?1),因此若制备超亲油表面,必然同时也是疏水或超疏水的,

第6期袁腾等: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1945·

所以制备超疏水超亲油膜材料相对容易些,只需在满足表面张力的要求后构造相应的粗糙结构即可。但是要获得超疏油的表面,要求膜的表面张力远远低于油的表面张力,此时该膜的表面张力更是远远低于水的表面张力,因此该界面必然同时是超疏水的,所以超亲水和超疏油本身是一个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正是制备超亲水超疏油网膜的瓶颈所在,几乎所有的研究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一问题而展开。

目前制备超亲水且超疏油网膜主要有两种思路,即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网膜和刺激响应超亲水超疏油网膜。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网膜在空气中表现为超亲水,疏油或者亲油,当膜的表面被水占据后,膜表面的液-气-固三相界面转换为液-液-固三相界面,此时由于油和水的不相容性,导致膜的表面变为超疏油,其实质为膜的表面存在着一层水膜,Jin等[10]的研究表明由气囊到液囊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刺激响应超亲水超疏油网膜,首先需制备具有刺激响应的超疏油膜,此时该膜在空气中一定是疏水或超疏水的,但是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存在下,膜的表面发生重组装转化为超亲水且超疏油,常见的刺激响应作用有电响应、光响应、水响应、pH响应及温度响应等。

1.2膜的基本性能及影响因素

油水分离膜主要有寿命、通量、效率3项基本性能,三者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膜的寿命由通量与分离效率决定,应以效率和通量衰减到一定程度定义膜的寿命;通量由分离效率制约,通量过大效率必然低,通量过小虽分离效率高,但处理效率低。主要表现为丝网目数对通量和分离效率的影响;溶胀对膜通量和寿命的影响;污染对膜通量和寿命的影响;空隙对膜污染情况和分离效率的影响。目前分离效率以去油率表征,即以分离前油的浓度减去分离后的浓度除以分离前浓度得到的百分比表征,显然是不科学的,对于不同含油量的污水如果处理到同样的浓度排放,虽然效率不同,但效果是一样的,因此效率应由去油率与最终含油量来表征。

图1 三项基本性能之间的关系

Fig.1 Relations between three basic performance 1.3解决膜溶胀与污染的思路

膜的通量衰减主要由膜污染和溶胀引起。目前解决膜污染的主要途径有:①提高膜的亲水性,亲水性越好,抗污染性越好[15];②在膜的表面构筑亲水聚合物或聚电解质分子刷结构,从而起到“弹油”效果[16];③采用掺杂低能物质,构筑自清洁表面实现[15-19]。而解决亲水膜溶胀主要采用交联改性实现,常用的交联剂主要有戊二醛、二异氰酸酯、氧化石墨烯、聚有机倍半硅氧烷(POSS)等。

1.4 液桥原理在超亲水超疏油膜中的应用

当在两个距离较近的固体表面之间存在一定量的能够润湿这两个固体表面的液体时,受液体与两种固体表面黏附力的作用,可以在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相连的系统,该系统称为液桥。液桥主要有运输和连接两方面的功能特性。运输特性表现为液体的质量传递和热量对流。连接特性表现为液体对两固体表面的拉拽作用力,且在两固体表面之间形成连续的液膜。其根源都是因为液体的表面张力,液桥力表征的原因是液体弯曲表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其实质原因是液体与固体的黏附作用以及液体自身之间的内聚作用。当液体与可润湿固体接触时,液体与固体表面将产生黏附作用,与此同时,液体自身又存在内聚作用,这就使得液桥系统中液体对固体表面都有拉拽作用。研究表明,当固体亲水时,其黏附强度大于内聚强度[17]。因此认为对于超亲水超疏油网膜,由于膜的潜在亲水性,使水能够在膜的毛细管孔道内产生黏附拉拽作用而形成液桥,同时基于液桥的传质作用使水源源不断传递。而由于水所形成的液膜对油起到了隔离传质的作用,从而使油无法接触到膜的表面,更无法渗透。

1.5制备方法

目前制备超亲水超疏油膜的方法主要有静电纺丝、电化学聚合、有机无机杂化、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模板法、涂装法、自组装法等[7],如图2所示,其主要目的都是在膜的表面构筑微纳二元粗糙结构。其中静电纺丝、电化学聚合、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模板法等常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操作复杂,而有机无机杂化、涂装法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本课题组结合有机无机杂化及涂装法制备了性能良好的超亲水超疏油膜,发现膜的表面粗糙度随着无机纳米SiO2的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量在40%~66%时最佳[20]。

化工学报第65卷·1946·

2 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膜研究进展

从结构上说,目前超亲水超疏油膜主要有一元纳米线(纳米针或纳米棒)或微纳二元粗糙结构,涂伟萍等[18]首次提出在二元微纳粗糙结构的基础上构筑仿荷叶乳突的纳米分子刷结构,即所谓的三元微纳结构。而对于原材料主要有有机亲水聚合物、有机无机掺杂、含氟掺杂、无机分子筛、无机碱及氧化剂、金属氧化物纳米线等。到目前为止超亲水超疏油膜主要有刺激响应超亲水超疏油膜,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膜,无机结晶纳米线超亲水超疏油膜,分子刷结构超亲水超疏油膜及可用于含油乳液分离的网膜五种。

2.1 刺激响应超亲水超疏油膜

刺激响应性膜能够在外界刺激下由空气中超疏水转变为超亲水,而始终保持在空气及水中超疏油。制备思路主要是在亲水聚合物中掺杂或者接枝含氟聚合物,同时依靠无机纳米粒子提供粗糙微纳二元结构,从理论上说含氟聚合物必然迁移到表面,加上微纳二元粗糙结构形成的所谓的气囊,所以这是一个类似于荷叶表面的仿生表面,这样一个表面必然是超双疏的。所以进一步地,要求亲水聚合物具有刺激响应性,当施加刺激时,水与表面亲水聚合物依靠氢键等作用而发生重组装,使亲水链段迁移到网膜的表面,形成亲水层,从而使水始终占据网膜表面,形成所谓的水囊,从而具备水下超疏油性质[7],同时依靠毛细管作用力和重力源源不断地向下渗透,而油则一直留在膜的表面上,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Kwon等[11]首先基于Tuteja等[19]在POSS氟化可调控其表面张力上取得的成功,制备了一种电响应性膜。以氟化POSS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按质量比1:1制备平滑表面,在电压由0变为1.5 kV 后,十六烷的接触角始终是72°,而水的接触角由115°减至56°,并且在电压大于1.5 kV的情况下一直保持接触角56°;在粗糙的表面上,在外电场作用下水的接触状态由Cassie-Baxter模型转化为Wenzel模型,由疏水转变为超亲水。该文第一次报道了可用于油水乳液的分离,因极性的乳化剂在电

图2 制备超亲水超疏油膜的方法及膜表面结构

Fig.2 Structures of superhydrophilic and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from various fabrication approaches

第6期 袁腾等: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1947·

场中随电场转向,从而削弱其胶束保护膜的强度,可达到破乳效果,所以工业上常用高压交流电破 乳[17],故该膜的破乳机理可能与施加的高压电有关,而与膜的结构无关。这类膜虽然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施加高压电,能耗高,安全隐患大,对设备要求较高。Yang 等[15]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DA )为亲水部分,接枝上全氟取代羧酸盐(PFO )为疏油部分得到同时亲水和疏油的聚合物,该材料制备平滑表面对水的接触角在10 min 内从97°±2°降到52°,而油的接触角始终不变,当引入SiO 2纳米粒子混杂该聚合物制备网膜,该网膜具有湿度响应超亲水且超疏油性质,当纳米粒子含量为50%(质量分数)时,水的接触角在9 min 内从165°±2°降低到0°,而油的接触角始终保持在155°±1°。然而该研究只是针对不含乳化剂的油水混合物而言,没有介绍乳化液破乳的过程,不具备通用性。Arun 等[14]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 )与POSS 按质量比4:1制备了一种湿度响应性智能薄膜,当接触到水时PEGDA 链段会在氢键的作用下发生重组装而增大与水的接触,从而使表面表现出超亲水性,而在空气中与水中均表现出超疏油性,该膜要求在分离时由水先接触膜的表面,该文对于浮油、分散油、乳液均具有99.9%以上的高效分离,但是对油包水型乳液分离的机理解释不清晰。这两类膜都将亲水链段接枝于含氟链段之上,可有效解决膜的耐水性问题,但是耐溶胀性依然较差。冯琳等[21]采用UV 固化法以甲基丙烯酸二甲(二乙)氨基乙酯为聚合单体在丝网表面成膜,得到聚合物水凝胶包覆层,制备了温度和pH 双重响应的水下超疏油油水分离网膜。在常温下,将油水混合物置于该膜上,水通过膜渗透,油被截留,当膜被加热至50~55℃时,油通过膜渗透,水被截留;当pH 值在13以下时,将油水混合物置于该膜上,水通过膜渗透,油被截留,当膜处于pH 值为13的环境中时,油通过膜渗透,水被截流。 2.2 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网膜

由于刺激响应性膜受诸多特殊原材料及制备工艺的限制,江雷等[3]从仿生学出发提出了水下超疏油的概念。研究发现在空气中具有超亲水性的表面在水下具有超疏油性,当带有微纳复合结构的超亲水表面接触油滴时,水会首先陷入微纳粗糙结构中,导致水/油复合界面的形成,这个新的复合界面显示出水下超疏油的性质,即陷入到微纳粗糙结构中水是油滴的排斥相,起到支撑油滴,防止油滴渗入固体表面结构的作用。因此,亲水性的化学组成和微纳复合的粗糙结构是设计水下超疏油表面的关

键因素[6]。

对于水下超疏油体系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其基础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

Xue 等[22]将聚丙烯酸类和聚酰胺类低聚物在丝

网上采用光引发聚合得到微米级水凝胶包覆层,该

图3 二次涂装后不同纳米SiO 2掺杂量的膜表面形貌SEM 图

Fig. 3 SEM images of hybird-coated mesh film prepared from mesh preparedin the first step after

secondary coating with different SiO 2 dosage

化工学报第65卷·1948·

网膜具有超亲水性以及水下超疏油性质,网膜具有微米级网孔,表面具有纳米尺度的突起,对各类油水混合物的分离效率均达到99.5%以上,但是聚丙烯酸与聚酰胺均是水溶性很好的聚合物,而文献并没有考察膜的耐水性问题,其实际应用价值有待考察。于吉红等[23]以自制的各类无机分子筛骨架在不锈钢网等基材表面采用二次生长法等方法制备具有微纳米尺度、复合表面及网孔结构的超亲水且水下超疏油的无机相分离膜,该膜可在多种恶劣的水体环境下高效、低能耗、快速地分离多种油脂,可长期使用,易于再生。Yang等[24-25]以疏水亲油硅烷偶联剂改性亲水SiO2微球表面,使其变为亲油疏水,然后与含氟聚合物微球杂化制备草莓状杂化微球,涂覆于丝网表面得到超疏水超亲油网膜,在燃油除水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

涂伟萍等[26]以聚乙烯醇等亲水聚合物掺杂亲水性纳米SiO2溶胶,涂覆于丝网基材表面制备得到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网膜。SEM分析显示丝网上包覆有微米厚度的包覆层,同时在包覆层上呈多层次均匀分布着微米尺度的球形突起,在微米尺度突起之上和间隙里均匀分布着纳米尺度的球形突起,如图3和图4所示。该膜表面在空气中表现超亲水性,见图5,该膜对各类油水混合物具有99.5%以上的

图6 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网膜分离效果

Fig.6 Separation of oil-water mixtures with superhydrophilic

superoleophobic membranes

分离效率,其分离效果如图6所示,其中红色为水,白色为油。该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化学稳定性,优异的附着力,可多次清洗和重复利用。

2.3无机结晶纳米线超亲水网膜

受植物叶子表面亲水绒毛吸水的启发,采用二次生长法等方法可以在金属丝网表面生长纳米线或者纳米棒,同样可以达到超亲水超疏油的效果。无机纳米线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纳米线阵列、金属纳米针、碳纳米管[27-28]等,其结构如图7所示。Tian 等[29]将乙酸锌的乙二醇甲醚溶液、氧化钛或氧化锡溶胶旋涂于金属丝网基材上退火处理后得到微米结构的金属氧化物晶种层,然后分别将其置于硝酸锌和六次甲基四胺的混合溶液、钛酸四丁酯或四氯化

(a) 200×, no hybird-coated mesh film (b) 200×, hybird-coated mesh film (c) 5000×, hybird-coated mesh film

图4 以孔径50mm的不锈钢丝网采用杂化涂装法制备的超亲水超疏油油水分离膜SEM图

Fig.4 SEM images of hybird-coated mesh film prepared from stainless steel mesh with average pore diameter of about 50 mm

(a) clean blank stainless steel mesh (b) superhydrophilic membrane

图5 水在空白清洁不锈钢丝网和超亲水网膜上的接触角

Fig.5 Contact angle of water on clean blank stainless steel mesh and superhydrophilic membrane respectively

第6期 袁腾等: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1949·

锡的水溶液中进行结晶生长,得到在具有光响应的纳米棒阵列结构的微纳米分级结构网膜。冯琳等[30]将铜网或镀铜网浸渍在由氢氧化钠等碱性介质和过硫酸钠等氧化剂配制的溶液中,通过氧化反应在铜网表面构筑了纳米尺度的纳米针和纳米针包覆的微米尺度的晶体结构。此类膜对油水混合物可达到99.5%以上的分离效率,该类膜虽然制备工艺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无机纳米线在丝线上的生长的可调控较为困难,并且在丝网上没有其他包覆层,单纯靠生长的无机纳米线很难使丝网的孔径达到微纳米级,同时膜的污染比较严重,较难清洗。 2.4 分子刷结构超亲水网膜

聚电解质表面带有电荷,且表面张力较高,与极性的水的亲和力极高,而与非极性的油不相容。Kobayashi 等[16]采用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硅油在空气中铺展合在硅基表面制备聚电解质刷,其表面张力为70~74 mN ·m ?1,非常接近水的表面张力,聚电解质刷在水中甚至超憎气泡和十六烷。甚至在聚电解质刷表面,一旦浸泡在水中,油很快卷起为球状,油在该超亲水表面具有极低的黏附力,其具有优良的弹油防污、自洁性能,在制备防油自清洁表面上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利用这一思想若将其制成薄膜,则是一种湿度响应自清洁超疏油油水分离膜。另外,Liu 等[31-33]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制备了覆盆子状纳米SiO 2微球和

MCM-41介孔SiO 2纳米粒子,

同时采用层层自组装法涂覆于玻璃表面,得到超亲水阶层粗糙结构,在

玻璃防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利用这一方法同样可以制备超亲水超疏油分离膜。涂伟萍等[18]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等为主要成膜物质,掺杂亲水性纳米SiO 2溶胶构造粗糙结构及端烯基长链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构造分子刷结构,涂覆于丝网基材表面,采用UV 固化法制备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网膜,该膜表面在微纳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具有亲水聚合物分子刷结构,在空气中对水和油的接触角均为0°,在水下对油滴的接触角大于150°,具有对油滴低黏附的特性,对分离油水混合物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油滴黏附。

2.5 可用于油水乳液分离的网膜

要分离含油乳液首先涉及的问题是破乳,对于破乳的机理作者猜测是由于乳胶粒与膜的表面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机械力造成的,这类作用力主要有静电作用力、重力、水压力及压迫下孔道对乳胶粒的作用力,因此认为破乳应该从改善膜的表面化学性质及结构,调控毛细孔道的大小等入手。上述各类膜除了Arun 等[14]的研究提到了可用于含油乳液的分离外,其他膜材料均只能用于不含乳化剂的含油废水的处理,最近Zhang 等[34]报道了一种采用盐诱导法制备可用于含油乳液分离的膜,他们将聚丙烯酸(PAA )接枝于PVDF 链段上形成侧链,然后将PAA-g-PVDF 溶解于聚乙烯吡咯烷酮(NMP )中,后在氯化钠水溶液中进行相反转,盐诱导形成以PVDF 为核,PAA 为壳的微球,然后在PVDF 膜表面沉积,形成超亲水及水下超疏油膜,分离油水乳液通量在30 h 内依然可维持在600 L ·m ?2·h ?1,循环5次后通量依然维持在120 L ·m ?2·h ?1左右,对含油乳液的分离均可使水中油的含量降低到100 mg ·kg ?1以下,但是文中也没有提及破乳机理。该研究将水溶性的PAA 接枝于疏水的PVDF 链段上,有效解决了膜的耐水性差的问题,且原材料都价廉易得,制备工艺简单。但是目前报道的能够用于乳化油的分离中均没有提及分离后乳化剂的去向 问题。

3 结语与展望

目前国内外在超亲水超疏油膜领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实际应用还很少,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①在基本理论方面,目前对于超亲水

超疏油膜的分离机理并不是十分清楚,尤其是分离

图7 无机纳米线结构网膜示意图

Fig.7 Schematic structure of mesh of inorganic nanowire

化工学报第65卷·1950·

油水乳液的破乳机理,大家各自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猜测,对于刺激响应性膜,存在着一个由超疏水向超亲水转变的过程,文献中并没有膜表面结构的重组装的方式及过程的描述及其机理的探讨;

②在原材料方面,目前制备超亲水膜主要使用3种思路,即单一亲水性聚合物、亲水聚合物接枝低能链段或者含氟聚合物接枝亲水链段。单一亲水聚合物存在着因聚合物水溶性太好而使膜的耐水性差,聚合物被溶掉或者因吸水溶胀而使膜孔堵塞的现象;大量使用氟化POSS、氟化两亲聚合物等含氟材料,制备困难,价格昂贵,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无法评估,难以在实际中大量应用;③对于膜分离的通量的各种影响因素没有详细探讨,关于毛细管孔道的结构和构筑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水在孔道中的聚结方式及影响因素和机理等还没有研究;④在膜的寿命方面,目前报道膜的使用寿命不是很长(100 h左右),未来不断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也是研究的方向和难点之一;⑤在应用方面,国内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都还只处于起步阶段,且目前应用的膜大部分只适用于分离浮油及分散油,能够用于分离乳化剂稳定的乳液的薄膜鲜见报道,国外用于分离乳化液的膜虽有报道,但仅限于分离O/W型乳液,而对于O/W型乳液,如果分离时乳液无法破乳,油极易包在水中渗透下去,从而影响分离效率,对于利用超亲水膜分离W/O型乳液的机理尚不清楚,对于破乳的机理也不清楚;⑥在污水中存在小分子有机物、无机盐粒子等各种干扰条件下应用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的研究也较少。

未来在基于超亲水超疏油的油水分离膜方面的研究都将围绕深入系统研究以上问题而展开。另外,基于上述微观结构的调控和构建以及观察上的难度,可以借助计算机分子模拟来计算各类原材料的表面张力的大小及其相容性,模拟膜的表面形貌和刺激响应自组装的过程,模拟油水分离的过程、乳液的破乳过程以及水的聚集状态和过程等也应该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References

[1] Ma Zijun (马自俊). Emulsions and Oily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乳状液与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M]. Beijing: China Petrochemical Press, 2006: 176-186

[2] Feng Lin, Zhang Zhongyi, Mai Zhenhong, et al. A super-hydrophobic

and super-oleophilic coating mesh film for the separation of oil and water [J].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4, 43: 2012-2014

[3] Jiang Lei (江雷), Feng Lin (冯琳). Bionic Intelligent Nano Interface

Material (仿生智能纳米界面材料) [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7: 100-180

[4] Adam Steele, Ilker Bayer, Eric Loth. Inherently superoleophobic

nanocomposite coatings by spray atomization [J]. Nano Letters, 2009,

9 (1): 501-505

[5] Arun K Kota, Li Yongxin, Joseph M Mabry, et al.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superoleophobic surfaces with ultralow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J]. Advanced Material, 2012, 24: 5838-5843

[6] Xue Zhongxin (薛众鑫), Jiang Lei (江雷). Bioinspired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surfaces [J]. Acta Polymerica Sinica (高分子学报), 2012, 10: 1091-1101

[7] Xue Zhongxin, Liu Mingjie, Jiang Lei.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olymeric superoleophobic surfaces [J].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2, 50: 1209-1224

[8] Wenzel R N. Resistance of solid surfaces to wetting by water [J].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1936, 28: 988-994

[9] Cassie A B D, Baxter S. Wettability of porous surfaces [J]. Transactions

of the Faraday Society, 1944, 40: 546-551

[10] Jin Meihua, Li Shasha, Wang Jing, et al. Underwater superoleophilicity

to superoleophobicity: role of trapped air [J].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2, 48: 11745-11747

[11] Kwon Gibum, Arun K Kota, Li Yongxin, et al. On-demand separation

of oil-water mixtures [J]. Advanced Materials, 2012, 24: 3666-3671 [12] Meng Haifeng, Wang Shutao, Xi Jinming, et al. Facile means of

preparing superamphiphobic surfaces on common engineering metals [J].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8, 112: 11454-11458 [13] Marc H. Break-up of oil-in-water emulsions induced by permeation

through a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 [J].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1995, 102: 1-7

[14] Kota Arun K, Tuteja Anish, Choi Wonjae, et al. Hygro-responsive

membranes for effective oil-water separation [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2, DOI:10.1038/ncomms2027

[15] Yang Jin, Zhang Zhaozhu, Xu Xianghui, et al. Superhydrophilic-

superoleophobic coatings [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 2834-2837

[16] Kobayashi Motoyasu, Terayama Yuki, Yamaguchi Hiroki, et al.

Wettability and antifouling behavior on the surfaces of superhydrophilic polymer brushes [J]. Langmuir, 2012, 28: 7212-7222

[17] Gao Shiqiao (高世桥), Liu Haipeng (刘海鹏). Capillary Mechanics

(毛细力学)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128-140

[18] Tu Weiping (涂伟萍), Yuan Teng (袁腾), Wang Feng (王锋). UV

curing superhydrophilic and underwater superhydrophobic oily water separation membran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P]: CN, 103357276A. 2013.10.23

[19] Tuteja Anish, Choi Wonjae, Ma Minglin, et al. Designing superoleophobic

surfaces [J]. Science, 2007, 318: 1618-1622

[20] Tu Weiping (涂伟萍), Yuan Teng (袁腾), Wang Feng (王锋).

Oleophobic and hydrophilic polym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in hygro-responsive membranes for oil-water separation [P]: CN, 103601826A. 2014.02.26

[21] Feng Lin (冯琳), Cao Yingze (曹莹泽), Tao Lei (陶磊). A kind of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retinal response membrane of oil-water separa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P]: CN, 201310027762.6.

2013.01.24

[22] Xue Zhongxin, Wang Shutao, Lin Ling, et al. A novel superhydrophilic

and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hydrogel-coated mesh for oil/water separation [J]. Advanced Material, 2011, 23: 4270-4273

第6期袁腾等:基于超亲水超疏油原理的网膜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1951·

[23] Yu Jihong (于吉红), Wen Qiang (温强), Di Jiancheng (邸建成), et al.

A kind of inorganic separating membra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il/water separation [P]: CN, 201210086896.0. 2012.07.25

[24] Y ang H, Pi P H, Cai Z Q, et al. Facile prepar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and super-oleophilic silica film on stainless steel mesh via sol-gel process [J].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0, 13 (256): 4095-4102 [25] Xu Guilong, Deng Lili, Wen Xiufang,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uorine-containing poly-styrene-acrylate latex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using a reactive surfactant [J]. Journal of Coating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2011, 8 (3): 401-407

[26] Tu Weiping (涂伟萍), Yuan Teng (袁腾), Wang Feng (王锋).

Superhydrophilic and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oil and water separation membra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P]:

CN, 103316507A. 2013.09.25

[27] Lee C H, Baik S. Vertically-aligned carbon nano-tube membrane

filters with superhydrophobicity and superoleophilicity [J]. Carbon,

2010, 48 (8): 2192-2197

[28] Lee C H, Johnson N, Drelich J, et al. The performance of

superhydrophobic and superoleophilic carbon nanotube meshes in water-oil filtration [J]. Carbon, 2011, 49: 669 -676

[29] Tian Dongliang, Zhang Xiaofang, Wang Xiao, et al. Micro/nanoscale

hierarchical structured ZnO mesh film for separation of water and oil

[J].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2011, 13: 14606-14610 [30] Feng Lin (冯琳), Liu Na (刘娜), Wei Yan (危岩). A superhydrophilic

and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oil-water separation membra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P]: CN, 201210435983.2. 2012.11.05

[31] Liu Xiangmei, He Junhui.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superhydrophilic

coatings fabricated by self-assembling raspberry-like silica nanospheres

[J].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07, 314: 341-345 [32] Liu Xiangmei, He Junhui.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porous films of

silica hollow spheres via layer-by-layer assembly and their superhydrophilic and antifogging properties [J]. Chem. Phys. Chem.,

2008, 9: 305-309

[33] Liu Xiangmei, He Junhui. Superhydrophilic and antireflective

properties of silica nanoparticle coatings fabricated via layer-by-layer

assembly and post-calcination [J].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2009, 113: 148-152

[34] Zhang Wenbin, Zhu Yuzhang, Liu Xia, et al. Salt-induced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ilic and underwater superoleophobic PAA-g-PVDF membranes for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oil-in-water emulsions [J].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4, 53: 856-860

什么是油雾收集器

机床油雾收集器 <机械式> 油雾收集器的核算 金属加工润滑剂的工作过程决定了其油雾产生形式包含了机械、物理和物理一化学方式同时存在。为了有效地润滑、冷却和清洗,金属加工润滑剂在使用中要经历泵循环、喷雾、射流与高速旋转的刀具激烈撞击和高温蒸发等过程。润滑剂的大量蒸发使加工车间空气中的总烃含量比油雾测试值大得多,但是医学研究证明,油蒸汽和大颗粒液滴对人体肺部的危害相对较小。以油蒸汽形态存在的油雾被吸入肺部又被呼出,它们并不会被肺泡捕获,而大颗粒的油滴无法通过鼻子和支气管进入肺部。只有以液滴形式存在,且直径小于5 um的油雾颗粒才能顺利到达肺泡,并在肺部沉淀,从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机床油雾收集器是根据主体力学原理,当油雾中较大的油滴经碰撞受重力作用向下沉降,细微的汽溶胶粒子随气流受离心力作用产生热运动,随机粒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推进,在切向力作用下高浓度油雾于气流涡旋区域受负压回流牵引被抓集,低浓度油雾经由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处理单元整流、拦截、扩散运动后凝聚成液态返回收集槽重复使用,被连续处理后的油雾气体受(Vanderwaals)万得瓦尔斯

力作用,于终端排出洁净的气体。 安装案例: 深圳华伟兴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油雾净化器就是针对各种机床油雾进行处理的,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空气净化、油雾回收、烟尘处理、产品清洗等环保设备的

企业。公司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汇集了一批专业化、年轻化的科研技术队伍,通过多年的技术储备,公司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行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锐意进取,产品达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水平。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与客户、行业精英共同成长,共同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我们将每一天都作为“华伟兴环保”发展的新开端,用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升华企业信誉。

油水分离器使用说明书

油水分离器使用说明书 1 .概述 舱底水分离器是在积累多年研制经验及吸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真空及微滤原理研制成功的新产品。可用于处理船舶舱底油污水,也适用于工矿企业、油库等含油污水处理,并能处理含乳化油浓度较高的油污水,性能符合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及我国政府规定的船舶、工矿企业油污水排放标准,并符合国际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 IMO-MEPC107 ( 49 )决议规范要求。本产品己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国际通用的型式认可证书。 本装置有下列特点: ( l ) 配套泵不直接吸入含油污水,因此避免了原含油污水的乳化,保证分离装置有较高的分离效果。 ( 2 )分离器中的第一级聚结分离元件能自动反冲洗,不会堵塞,长期使用不需要更换。 ( 3 ) 有良好的排油自动控制及配套泵的安全保护措施,根据油污水性质能自动控制一级处理排放或转入二级处理排放,以及处理不合格时自动关闭排出口不合格处理水返回机舱功能。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符合无人值班机舱要求。 ( 4)装置由一级分离器、二级分离器、螺杆泵(柱塞泵)、电气控制箱、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粗/精滤器、三通转换阀(电磁转换阀)等组装在公共基座上,必要时也可以根据机舱位置将一级油水分离器和电气控制箱及二级乳化油分离器和油份浓度报警记录仪分开独立安装。 3 .基本工作原理(型舱底水分离器系统原理图) 配套螺杆泵(柱塞泵)在一级分离装置排出口处抽吸处理后的排水过程中,使一级分离装置内产生真空,舱底水经粗过滤器和上部吸水/排油阀进入分离器内部扩散喷口,进行初步油水分离,大油滴浮至顶部,含有小颗粒油滴的污水向下进入特制的聚结器,在内部进行聚结分离,形成较大油滴,上浮至顶部集油室。一级处理后的污水则向下经分离器底部排出,流向底部进水三通阀(电磁阀),进入单螺杆泵(柱塞泵)吸入口,从泵的排出口流出再经过排水三通阀,一、二级转换三通阀(常开、常闭电磁阀)和一级排水截止止回阀排向舷外。 当一级分离器排出的水不合格时,油份报警记录仪发出信号,转换三通阀(常开、常闭电磁阀)动作,一级排放水进入二级乳化油分离器继续进行微滤分离处理。合格的排放水经二级排水三通阀(二级排水截止止回阀)排向舷外,每隔三十分钟再回复至一级分离器处理,恢复上述处理工况。当二级乳化油分离器处理性能失效,二级排放不合格时,油份报警记录仪再次发出信号,回舱气动阀(回舱电磁阀)打开,处理水经此阀回舱底。 当处理工况为二级微滤分离时,二级分离器中上部的排污调节阀为常开式,一部分带有细小固体悬浮物的油污水通过此阀回舱底以减少微滤器堵塞阻力,排污调节阀的开启量,通过观察流量计调节至额定的l / 2排出水量。 分离后的污油在一级分离器的顶部集聚到一定程度时,油位检测器触发信号,气控型分离装置使一级处理电磁阀开启,压缩空气同时进入三只三通阀的顶部气缸,推动活塞向下,关闭常通口,打开常闭口,舱底水暂停进入分离器,分离后的水暂停排出。海水(清水)由进水三通阀的常闭口进入泵吸入口,从泵的出口再通过排水三通阀的常闭口进入分离器底部,逆向经过聚结器进行反冲洗,并使分离器内部由真空变成压力状态。集聚在顶部的污油通过上部吸水/排油三通阀的常闭口排向污油柜。 4 .装置的主要配套件 4 .1 .电气控制箱 4 .1 .1 专用泵的启动,停止及一、二级自动转换原理(见图2电气原理接线图) 舱底水分离器专用泵组由三相交流电动机带动单螺杆泵(柱塞泵)将含油污水吸入舱底水分离器。 当舱底油污水被处理完或吸入过滤器被堵塞时,均能使专用泵停止工作,其电器工作原理为: 当污水舱内液位过低出现吸空现象时,真空度下降至大气压力,或当吸入滤器被堵塞时,分离器上部的真空度将急剧上升,在出现这二种情况时,真空度有明显变化,通过电接点真空表转换成电信号,当真空度过高时,实际真空度指针(黑色针)与高真空度接触指针(绿色指针调整至一0 . 05MPa )接通,当真空度过低时,真空度指针与低真空度接触指针(红色指针调整至一0 . 01MPa )接通,切断安装在电器控制箱内的交流接触器电源,使电动机停止工作。 4 .1 .2 污油温度自控原理 为使集油室中高粘度的油通畅地排出,并防止污油粘结在油位检测器上造成控制失灵,在油位检测器附近设置了电加热自控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利用装在集油室中的温度检测元件接收信号,通过电接点温度表的一根实际温度指针和另二根高、低温度调节指针转换成电信号,对电加热器加热温度实行自控。一般调整至35℃~45℃。 4 .1 .3 自动排油原理 油位是通过电阻式油位检测器检测,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一级油水分离器顶部的集油室中装有高位、低位两根油位检测器,利用油位检测器在水和油中的导电率不同,从而在油位检测器与油水分离器壳体之间产生不同的电信号去控制一级处理电磁阀(排油电磁阀)通过压缩空气打开吸水/排油三通阀排油通道,达到自动排油的目的。 本控制箱还备有手动排油控制。(此时应将排油转换开关拨置手动位置,手动排油动作则自动排油不起作用)。 4 .1 .4 控制箱其它功能说明 (1)本控制箱设有至机舱集中控制台的控制触头,以提供集控台上的灯光,显示 舱底水分离器在工作状态。 (2)控制箱通过两个安装在精滤器和乳化油分离器上的电接点压力表提供超压报警灯以提醒操作员更换失效的滤芯或乳化油

油水分离器

船用油水分离器原理及操作步骤 油水分离设备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控制箱,分离器(内有滤板、滤心等),管路,专用配套泵,自动排油监控系统(排油电磁阀、加热器、压力表、温度表及探头等附属设备),等。 检验依据是MARPOL73/78公约和2004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任何部分的缺陷都会影响设备分离效果,所以总的要求是整体处于良好状态。 1检验控制箱 控制箱有泵浦电控箱、自动排油电控箱及排油监控系统电控箱等,有的是结合在一起,有的是分开的。 检查时,主要查看各电控箱能否对相关的用电设备正常供电及控制,有关指示灯能否亮。若电源指示灯不亮,则可能是总配电板或分配电板上油水分离设备电源开关未合闸,或电控箱内保险丝断了。 2检验分离器和管路 (1)检查分离器 查看分离器简体,确认: ·无严重锈蚀,无锈穿现象。 ·铭牌明显,标明的处理能力与证书相符。 ·查看筒体上取样口的龙头,畅通,开关自如。 (2)检查分离器的安装 安装要求是,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因虹吸作用而使分离器内水位下降,更不允许存在排空的可能。 具体衡量标准是: ·如果分离器安装在轻载水线以下,分离器的顶部要低于船舶轻载水线lm以上,或分离器排水管的舷外排出口高于分离器顶部1m以上: ·如果分离器安装在轻载水线以上,则排水管必须高于分离器顶部lm以上,并在排水管的最高点上设有透气管和透气阀。 (3)检查管路

查看有无不经油水分离器而直接排往舷外的旁通管路。若有,必须割除。若暂时不具备割除的条件,允许临时用盲板封死。 查看管路是否锈蚀严重,有无漏水现象。 3专用配套泵 (1)查看确认设有专用配套分离泵 泵的种类对油水分离器性能有显著影响。因为油水分离器的速率取决于油滴的直径,油滴直径的大小关系到分离效果,因此含油污水在进入油水分离器前就应尽可能防止其中的油滴破裂。这显然与供液泵的形式和排量密切相关。 船上的专用配套分离泵,一般为转速慢、行程小、口径大、能减小油水乳化的往复泵。 (2)查看泵的排量 泵的排量,根据IMO大会决议A.393(X)规定,必须小于或等于分离器额定处理能力的1.5倍。如果超过,应要求船方更换。 4检验排油监控系统 (1)检查报警功能 可通过试验,检查排油监控系统的报警功能,如:按动试验按钮;或无试验按钮而有试验孔时,打开试验孔盖,插入如毛刷之类的物体试验。 在船检做产品性能试验时(船上检查时一般不用),可在油水分离器简体内充满水后,再泵入纯油,泵油时间为5分钟,看能否在超过15ppm时发出声光报警。 (2)检查自动停止排放功能 具有自动停止排放功能的排油监控系统,还需检查其在超过15ppm时能否使分离器专用配套泵停止运转,或能否使排水管路上的气动、电磁、气动/电磁组合式等的三通阀动作。若不能,则说明该排油监控系统本身的故障或三通阀故障。 三通阀故障,可能有: ·电磁阀故障; ·气动三通阀驱动气体未达到设定气压; ·三通阀本身漏气。 (3)检查排油电磁阀

机床油雾收集器如何实现高效油雾处理

机床油雾收集器介绍 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优质独特的滤材以及流畅精妙的结构设计来实现油雾收集器对机床加工中产生的油雾、水雾及粉尘等有害粒子的高效处理,从而达到过滤精度高、过滤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维护清洁易等效果。 机床油雾收集器应用 普通切、削、磨机床(铣床、磨床、车床等零部件加工机床),CNC数控机床;清洗机,添加工业清洗剂的高压喷洗,机床等机械设备、部件清洗;雕刻机;电火花加工等等。 如何实现高效油雾收集 高效油雾收集原理 高效油雾收集材料 不同层级的过滤器采用不同的优质材料。 外挂式过滤器:主要考虑可维护性,所以一般一金属为载体制成独有的过滤器。它可拦截固体颗粒且便于清洗。 初效过滤器:主要以拦截大颗粒液体为主,采用三维体网状结构可有效增大过滤空间,这一级的过滤器材料是金属、非金属发泡组合材料组成。拦截直径(10—30um) 中效过滤器:采用中压喷溶式玻璃纤维材料组成。拦截直径(5—10um) 高效过滤器:采用高压喷溶PE PC组合材料所制成的专用过滤器。 超高效过滤器:HEPA材料制成的绝对滤器(高效微粒空气H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孔径≤0.3um。

机床油雾收集器生产厂家 无锡博迪BODHI ?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吸 雾器(又称油雾器、油雾分离器、油雾净化器、油雾过滤 器、机床油雾处理器、机床油雾收集器等)和退磁器(包 括CPU控制退磁器、高精度退磁器、无心夹紧控制退磁器) 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博迪BODHI ?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技术型企业。 公司创立十年来一直秉承创新技术、保证质量的理念,坚持以技术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声誉的原则,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先进可靠的设备服务。在连续推出博迪岁月、博迪现代、博迪明星等一系列深受广大客户好评的经典产品之后,公司的产品研发及工程设计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完善的自主技术理论体系和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服务使公司迅速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了国内外大型机床公司的青睐,并有幸与德国、法国、日本及韩国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配套供应合作关系。 公司仍将继续以坚韧的钻研和实践精神,为打造低成本高质量的油雾处理设备和退磁器而努力。 高效油雾收集器代表机型 HCY-LS2安纳堡系列

油气分离器的故障分析及预防、解决方案..

但是,一个月前,准备出发到广州,不经意地检查了一下机油(因为是大众的车,所以以前机油检查的非常勤快,但是从来没有少过机油,所以放松了警惕),机油尺竟然到最下限了! 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看小灰的菊花——晕死,好比吃了好几包奥利奥.........看来哥买的是真的大众 啥情况?早就听说过老万的故事,马上从头到尾把老万的帖子仔仔细细的读了一遍,原来罪魁祸首是缸盖顶部这个“油气分离器”,红框部分: 问了几个玩大众的高手,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1,大众的车,包括进口大众,EA888系列发动机(二代)的“油气分离器”的性能不是很稳定,可靠性有些欠缺; 2,当油气分离器失效,分离效果不好的时候,或者发动机内部压力(曲柄箱内部机油蒸汽压力)过高的时候,机油蒸汽会溢出,进入发动机,参与燃烧,造成烧机油。 仔细的研究了一下图纸和说明书,在这里把我自己对”烧机油“的分析和理解,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在大众改进设计或者使用更优良的油气分离器之前,尽量避免EA888烧机油,如有纰漏错误,希望高手指点更正。 故障现象——我们先来说一下因为这个油气分离器失效而造成烧机油的故障现象(借用老万的图片): 1,涡轮增压器进气口管箍处有油迹,肉眼直观就可以看出来,非常容易检查,我这里叫做A 漏油点:

2,油气分离器与进气歧管的连接管内有机油,需要拔下图中红圈的管子查看,这里叫做B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出现A,B两个漏油点的原因及过程。 首相我们来看大众二代EA888发动机的进气原理图: 上图中的文字说明简单的叙述了一下油气分离器发生故障或功能下降后,机油蒸汽的流向。 最终机油蒸汽都是参与燃烧,被消耗掉了,即所谓的烧机油,而不是所谓的活塞环漏油等等.... 参照上图,简单说一下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接下来的故障分析: 1,油气分离器安装于缸盖顶端,进口与发动机曲柄箱联通;

水雾,粉尘,油雾分离器-油雾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油雾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示意图: 上图是机床吸雾器的的工作是示意图可以看得出改设备的结果简单紧凑.安装在机床上面不会因为机器设备的位置而占据

大量的空间.也不会因为该设备重量的问题而导致机床顶盖的承受达不到. 工作原理<机械式的>: 1.机器运行的时候把机床里面的油雾粉尘等颗粒吸入到油雾机的机器里面.通过第一次的粉尘过滤滤材将拦截大颗粒的粉尘和油雾粒子. 2.在机床的风轮里面将细小的油雾粒子通过气流把他一步一步的变大甩到机器的内壁 3. 、四滤网为四结构,第一层捕集较大的油雾粒子,第二层为高效滤网,进一步捕集细小的雾状物 是在机加工的油雾、水雾或粉尘等车间环境问题。无锡博迪的油雾收集器有两种工作原理,分别是离心式和静电式。 离心式(也叫机械式)的工作原理是:

当控制器接通电源时,吸雾口产生强大的负压迫使油雾被定向吸入吸雾器内。油雾微粒在吸雾器内风轮的作用下发生碰撞,微小的颗粒集合成能被控制的较大颗粒,在高效吸雾材料的阻挡下被拦截下来,通过回流口收集并回收。 静电式的工作原理是: 根据静电场二级原理使细小的油雾粒子随气流进入一个强大的电场中,带上正电。当带点粒子到达净化器收集盘间的电场时,颗粒受金属洗盘的吸引而粘附到金属盘上,从而使得油雾与空气分离,达到净化效果。 二者之间的比较: ?离心式油雾分离器适用的范围比较广泛,多车间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静电式的油雾分离器只能用于相对干燥的车间环境,对雾气非常大的车间,水的导电特性容易使油雾分离器电场短路。 ?离心式油雾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如静电的精细。静电式油雾分离器的可分离粒子直径可小至0.01微米 机型的参数表:

油水分离器原理带自动

油水分离器工作步骤 1)油水分离器杂物与液体分离:污水进入系统的过滤腔后,可随液体流动的较大的固型物首先被过滤网筐分离出来,其余较小的杂志物沉降在设备底部,以此来保证后续的油水分离物有效进行。 2)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通过油水分离腔2的作用,动植物脂肪和油脂浮到水面表层,当浮于水面的油脂累计到一定量时会平稳呢流动到集油槽中,再经排油阀流出,处理后的污水经排出口流出,根本实现油水分离。(为防止低温时油脂凝结不利于流出,寒冷环境下使用的设备可选配集油槽和排油阀加温系统。) 产品名称:全自动油水分离器 全自动油水分离器概述 全自动隔油器,主要结构原理是由隔油槽、自动刮油机、气浮装置三部分组成。当废水排水流入第一槽时,过滤篮或机械格栅将其中的固体杂物截流除去。进入第二槽后,利用密度差使油水分离器,废水沿斜板向下流动,进入第三槽后从溢流堰流出,再经出水管收集排出。 水中的油珠沿斜板的上表面聚向上流动,浮于水表面上;溶解在水中的油,经气浮装置将油吹到水表面,提高油水分离效果,然合通过自动刮油机,将废水平面的油刮至接油槽内。 1、自动除油除渣机主要材质均采用不锈钢制作,不易腐蚀,经久耐用。 2、过滤篮或机械格栅将废水中的固体物自动分离出来,减少后续堵塞。 3、菜渣、浮油、悬浮物、结块动物油、皂化成豆花状之油脂或硬块,同时分别排出。 4、可有效去除各类动植物油、黏稠或固化的猪油、石油、润滑剂油等各类工业用油。 5、成熟的工艺和设备使运行更稳定、自动化程度更高,设备安装操作简易,故障少;节能环保。 6、槽体的长、宽、高可根据客户使用现场订做。 全自动油水分离器适用范围 可广泛适用于宾馆、饭店、食堂、食品加工等含动值物油废水的处理,也适用于油田、石油化工、船舶、加油站、洗车场、车库、机械加工制造、以及炼焦等含矿物油的工业废水的处理,还可以与其他水处理装置配套使用。 全自动油水分离器产品特点 一、自动刮油 二、气浮装置 三、自动排渣 四、加温系统 五、电控装置

船用油水分离器原理及操作步骤

油水分离设备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控制箱,分离器(内有滤板、滤心等),管路,专用配套泵,自动排油监控系统(排油电磁阀、加热器、压力表、温度表及探头等附属设备),等。 检验依据是MARPOL73/78公约和2004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任何部分的缺陷都会影响设备分离效果,所以总的要求是整体处于良好状态。 1检验控制箱 控制箱有泵浦电控箱、自动排油电控箱及排油监控系统电控箱等,有的是结合在一起,有的是分开的。 检查时,主要查看各电控箱能否对相关的用电设备正常供电及控制,有关指示灯能否亮。若电源指示灯不亮,则可能是总配电板或分配电板上油水分离设备电源开关未合闸,或电控箱内保险丝断了。 2检验分离器和管路 (1)检查分离器 查看分离器简体,确认: ·无严重锈蚀,无锈穿现象。 ·铭牌明显,标明的处理能力与证书相符。 ·查看筒体上取样口的龙头,畅通,开关自如。 (2)检查分离器的安装 安装要求是,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因虹吸作用而使分离器内水位下降,更不允许存在排空的可能。 具体衡量标准是: ·如果分离器安装在轻载水线以下,分离器的顶部要低于船舶轻载水线lm以上,或分离器排水管的舷外排出口高于分离器顶部1m以上: ·如果分离器安装在轻载水线以上,则排水管必须高于分离器顶部lm以上,并在排水管的最高点上设有透气管和透气阀。 (3)检查管路 查看有无不经油水分离器而直接排往舷外的旁通管路。若有,必须割除。若暂时不具备割除的条件,允许临时用盲板封死。 查看管路是否锈蚀严重,有无漏水现象。 3专用配套泵 (1)查看确认设有专用配套分离泵 泵的种类对油水分离器性能有显著影响。因为油水分离器的速率取决于油滴的直径,油滴直径的大小关系到分离效果,因此含油污水在进入油水分离器前就应尽可能防止其中的油滴破裂。这显然与供液泵的形式和排量密切相关。 船上的专用配套分离泵,一般为转速慢、行程小、口径大、能减小油水乳化的往复泵。 (2)查看泵的排量 泵的排量,根据IMO大会决议A.393(X)规定,必须小于或等于分离器额定处理能力的1.5倍。如果超过,应要求船方更换。 4检验排油监控系统 (1)检查报警功能 可通过试验,检查排油监控系统的报警功能,如:按动试验按钮;或无试验按钮而有试验孔时,打开试验孔盖,插入如毛刷之类的物体试验。 在船检做产品性能试验时(船上检查时一般不用),可在油水分离器简体内充满水

油雾收集处理器

油雾收集处理器 简述: 在现代的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一般工业用切削油或冷液经过加工受热、气化后,会产生大量的浮游雾状物,这些油气与雾气均含有多氯联苯成分,易造成有毒雾气,严重地伤害到工作人员的健康。为避免有毒油气长时间的扩散,创造舒适工作环境,延长机床设备寿命和提升生产效率,现代大多的数控机床都配备了相应的油雾吸除装置。 瑞浩科技公司长期致力于研发和制造领先的工业机床用吸雾器、集尘器以及相关环境保护设备。凭借当前最新的设计理念和与尖端的制造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地为机床制造行业提供高端环保机器以及相应解决之道。 瑞浩科技公司的吸雾器根据工作原理分为,离心式、静电式和集中式三个大类。每个型号更配有不同的吸雾量和吸雾孔口径。 吸雾器又称油雾清洁器、油雾过滤器、油雾收集器、油雾净化器、油雾处理器、集雾器、油雾控制器、油雾吸收器、油雾分离器等。 瑞浩科技公司的RH系列吸雾器拥有:吸雾彻底、效果明显、无抖动、无噪音、服务完善、品种齐全等优点。 RH离心式吸雾器工作原理: RH系列离心式吸雾器应用离心分离及高效过滤技术,油雾废气在引力的作用下吸入机床油雾清洁器,首先在经匀风器匀风,进入第一级过滤装置,去除20um以上的油雾颗粒,之后进入离心分离系统,在高速旋转的叶轮的作用下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使用3um以上的油雾颗粒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并回流到积油盘中,最后进入高效过滤器,滤掉0.3um级的油雾小颗粒。经过CRD系列油雾烟气过滤器处理后,油雾烟气能有效地被捕抓收集,收集效率达99%以上,是目前机械加工行业油雾废气处理回收较为理想的设备。

应用范围Applications RH油雾清洁器应用于切削油、柴油及冷却液加工时产生的油雾及水溶性雾气。例如:此设备适用于CNC综合铣床、CNC数控机床、清洗机、外圆、平面磨床、滚齿、铣床和插齿机床、真空泵、喷雾试验室、电火花加工、数控加工中心。等会产生油气的设备,及密闭式作业空间的水气油雾回收处理。尤其适用于轴承制造行业,全封闭机床(特别是磨床)、封闭式空调恒温车间。 产品特点Features ·油雾收集率高,对雾状物的捕尘效率真达到98% ·维护简单方便,采用插入式安装。 ·设备运行嗓音低,小于65dB(a)。 ·运行安全可靠,设备无外露动力,操作比较安全。 ·应用范围广,使用各种水溶性、油性雾状物的净化。 ·设备能与冷却液回收再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正确确定风量和选型设备: 例如:集尘工作腔容积: 内腔高度H×内腔宽度W×内腔长度L=工作腔容积 2m×1m×2m=4m3 换气次数确定: 每分钟4次=无烟雾清晰可见夹具 每分钟5.5次=少量烟雾,能见度轻微影响 每分钟8次=重烟雾,能见度严重受影响 在工作腔体积4m3,且在少雾情况下,按工作腔体积×换气次数的公式法计算得:4×4=16m3/min 注:以上数据如有更改恕不通知,用户如有特殊要求,公司可以为你专业设计。 RH静电吸雾器工作原理Work Principle

油雾收集器滤材

高效油雾收集器滤材简介: 本文由深圳华伟兴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编写 1.油雾收集器的将机床里面的废气,吸入油雾收集器的机体里面,第一层过滤大颗 粒的粉尘粒子和油雾粒子,所选滤材为<不锈钢编制网或者粉尘大颗粒复合型滤材集尘高的滤材>,水溶性切削液和油性切削液的粉尘滤材是不同的 2.油雾收集器第二层.初级过滤棉, 采用弹性聚烯纤维经纤维无纺布滤材,对 酸碱有很好吸附性和耐用性,该过滤棉可水洗,使用寿命长久,可以吸附油性和水溶性切削液. 3.HWX油雾收集器第三层.中级过滤棉采用的是聚酯玻璃纤维棉,是高中端油雾空气 首选,该过滤棉具有弹性和很好的吸附油雾和粉尘的效果.采用的是进口滤材,过滤10um 到1um之间滤材 有绿色和红色.不同颜色对切削液的性质不一样, 可以保证效果极佳. 4. 油雾收集器第三层特殊过滤棉采用的是树脂复合型活性炭纤维滤材,吸附油雾 和烟雾的最佳选择<吸附烟效果好,比一般的效果好5倍>,效果佳

4.油雾收集器第五层,采用的是进口玻纤树脂复合型滤材,该滤材具有高效的吸附 和过滤性,寿命长等特点.易水洗. 5.离心过滤和4号滤材一样滤材性质一样,效果更佳. 采用的是动态吸附方式,油雾进入风 轮由小聚大.把油雾给吸附净化 内置风轮.效果好. 6.高效过滤芯hepa+玻纤试纸<精度高精度0.01um左右>or 黑色经典过滤芯<水溶性使用 去异味>,配置高效过滤芯油性的hepa+玻纤的精度高,寿命长,采用黑色经典过滤芯适合水溶性切削液,可大大去除水溶性的异味和油雾的精密度.

.. 2. 机械油雾收集器的工作原理: 机器通过风轮的负压把机床里面的气体给吸入华伟兴油雾收集器机体里面,然后通过滤材把空气进行过滤一层一层的过滤,达到净化,流入车间,大大减少了车间的油雾和有害物质,把回收到的油雾净化回到油槽,大大减少了开支美化了车间,空调车间最佳选 3. 油雾收集器选型: 排气量=机床罩壳内的空气容积(m3)×360 假设机床内部空气容积为1立方米,那么为了达到较好的抽吸效果,则需要使用每分钟排气量6个立方米的收集器,乘以每小时的60分钟,即可得到每小时所需排气量360立方米。 全封闭机床:Q(m3/min)=(W×D×H)α Q:对应风量W×D×H:加工腔体体积 (m3) α:加工腔体每分钟的换气量(回/min)(经验定 数) 经验定数α: ◇加工时间一个小时以上的,α=5 ◇加工2-3分钟,取8 ◇加工2分钟以内,取10

油水分离器的基本原理介绍

油水分离器的基本原理介绍 基本工作原理: 为满足MARPOL73/78公约的要求,凡400总吨及以上的任何船舶应装设有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分离器),10000总吨及以上的任何船舶还应装有应装设经主管机关批准的滤油设备和当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15ppm时能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含油混合物排放的装置。机舱油水分离器主要由滤油设备、油分计(报警器和记录器组成)和自动停止装置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1.滤油设备工作原理 滤油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油分从含油污水中分离出来,其分离原理有重力分离法、聚结分离法、过滤法以及吸附法等。目前船用滤油设备绝大多数采用重力分离法,再加上聚结或过滤或吸附等组合方式, 以CYF-B型滤油设备为例,该系统采用重力分离与聚结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其工作原理如(图一)所示: 以上图片来源于(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3391466.html,)1—泄放阀;2—蒸汽冲洗喷嘴;3—安全阀;4—板式聚结器;5—清洁水排出口; 6—油污水进口;7—加热器;8—油位检测器;9—集油室A;10—手动排油阀;11—自动排油阀; 12—污油排出管;13—集油D;14—纤维聚结器;15—隔板;16—细滤器;17—泄放阀工作原理:油污水经进口6进入集油室A后,粗大油滴随即上浮进入集油室顶部,含有小颗粒的油污水向

下流动经过板式聚结器4进行粗分离,形成较大油滴上浮集中到集油室D,其余污水经过细滤器16,滤除机械杂质及部分石蜡胶体,剩余的细微油粒经过纤维聚结器的两级分离分离出来,最终上浮在集油室B和C 顶部,最后符合排放标准的水从排放口5排至舷外。当油位检测器8检测到集油室A和D里的污油达到一定位置时,启动排油阀11将污油泵至污油柜,集油室B和C产生的污油较少,采用人工方法将污油排出。 2.油分计的工作原理 油分计的功能是能连续记录油水分离器处理水中的油分浓度,并在处理水超过排放标准(>15ppm)时通过自动报警器报警,并将不合标准的处理水通过三通电磁阀的启闭自动泄放返回舱底。目前船上的油分计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和超声波等多种油分计,以YNY-1型油分计为例,其工作原理如(图二) 工作原理:测量时,靠定时器把运转周期控制在120秒,120秒时,试液泵及三通电磁阀启动,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比较标准液与萃取液的油分浓度,并通过放大器放大,通过电讯号控制。如果处理水超过排放标准(>15ppm),报警器报警,并启动电磁阀,把不符合标准的处理水泄放回舱底。同时记录器记录处理水中的油分浓度、日期、时间,并打印在记录纸上。 3.自动停止装置工作原理 常见的自动停止装置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气控或电控三通阀,当排放水样超过排放标准时,15ppm 报警器报警,同时自动打开旁通回流管路,切断舷外排放管路,将超标污水导回污油水柜;另一种是当排放水样超过排放标准时,15ppm报警器报警,同时打开旁通回流管路、关闭舷外排放管路的同时停止污水泵。

油水分离器

中文名称:油水分离器 英文名称:oil mist separator 定义: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油滴和水分的装置。一般设置在井底,井下管路最 低处以及上山入口等地点。 油水分离器就是将油和水分离开来的仪器,原理主要是根据水和燃油的密度差,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杂质和水份的分离器,内部还有扩散锥,滤网等分离元件。 油水分离器就是将油和水分离开来的仪器,机理上主要分为油中除水分离器和水中除油分离器;从用途上主要分为工业级油水分离器、商用油水分离器和家庭油水分离器几种;从分离原理上分有膜过滤油水分离器、选用亲油性材料的油水分离器、比重不同分层的无动力油水分离器、药理作用的破乳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主要应用在石化工业、汽车工业、污水处理工业等; 汽车用油水分离器是燃油滤清器的一种,主要的作用就是除去柴油中的水分,以降低喷油嘴故障,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原理主要是根据水和燃油的密度差,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杂质和水份的分离器,内部还有扩散锥,滤网等分离元件。油水分离器还有别的功能,如对燃油进行预加热防止结蜡,过滤杂质等。 本文介绍的油水分离器主要有两类:车用油水分离器和船用油水分离器。其中车用油水分离器大家接触的比较多,也比较常见。 车用油水分离器 国三标准下采用高压共轨发动机的车型对柴油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因为高压喷油嘴需要精确的控制喷油压力、喷油时间和喷油量,所以要求做工也比较精致。如果柴油里面有水或杂质没有过滤干净,会对喷油嘴内的柱塞偶件形成磨损造成拉伤,直到喷油器卡死。喷油器损坏会造成发动机加速不稳定或加速无力,或者排放黑烟等故障,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作为多级滤清器系统的第一级,燃油粗滤器就具有滤除大颗粒杂质和水分的功能。国三排放标准对燃油压力的要求,滤清器的水分离效率要求达到95%,但许多粗滤器并不能达到这样的过滤效果,时间一长就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 为了能让发动机喝到清洁的好柴油,只有对那些不达标的油再进行一个“二次加工”了,再加装一套油水分离器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法了。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油分离器与集油器 (一)油分离器的作用 在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经压缩后的氨蒸汽(或氟利昂蒸汽),是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由于它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汽缸壁上的部份润滑油,由于受高温的作用难免成油蒸汽及油滴微粒与制冷剂蒸汽一同排出。且排汽温度越高、流速越快,则排出的润滑油越多。对于氨制冷系统来说,由于氨与油不相互溶,所以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会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据有关资料介绍在蒸发表面上附有0.1mm油膜时,将使蒸发温度降低2.5℃,多耗电11~12%。所以必须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设置油分离器,以便将混合在制冷剂蒸汽中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总结起来,油分离器的主要作用有: 1.确保润滑油返回到压缩机储油槽中,防止压缩机由于润滑油的缺乏而引起故障,延长压缩机适用寿命。 2.流动速度减小和流动方向变化的互相作用引起润滑油的聚集,这样在高温下分离出来的润滑油被集中收集,并自动返回到曲轴箱中,提高效率。 3.防止压缩机产生液击。 4.更好的发挥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效率。 5.减小系统高压端的震动和噪音。 6.同时这些特点还可以会使得系统的电费用降低。 (二)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大家都知道,汽流所能带动的液体微粒的尺寸是与汽流的速度有关。若把汽流垂直向上运动产生的升力与微粒的重量相平衡时的汽流速度称为平衡速度,并用符号ω表示。则显然当汽流速度等于平衡速度时,则微粒在汽流中保持不动;如果汽流速度大于平衡速度时则将微粒带走;而当汽流速度小于平衡速度,微粒就会跌落下来,从而使油滴微粒制冷剂汽流中分离出来。 油分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就是利用润滑油和制冷剂蒸气的密度不同;以及通道截面突然扩大,气流速度骤降(油分离器的筒径比高压排气管的管径大3~15倍,使进入油分离器后蒸气的流速从原先的10~25m/s下降至0.8~1m/s);同时改变流向,使密度较大的润滑油分离出来沉积在油分离器的底部。或利用离心力将油滴甩出去,或采用氨液洗涤,或用水进行冷却降低汽体温度,使油蒸汽凝结成油滴,或设置过滤层等措施来增强油的分离效果。 (三)油分离器的形式和结构目前常见的油分离器有以下几种:洗涤式、离心式、过滤式、及填料式等四种结构型式,下面分述它们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洗涤式油分离器 洗涤式油分离器适用于氨系统,它的主体是钢板卷焊而成的圆筒,两端焊有钢板压制的筒盖和筒底。进汽管由筒盖中心处伸入至筒下部的氨液之内。进气管的下端焊有底板,管端

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 一、油气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1、分离器的类型 1)重力分离型:常用的为卧式和立式重力分离器; 2)碰撞聚结型:丝网聚结、波纹板聚结分离器; 3)旋流分离型:反向流、轴向流旋流分离器、紧凑型气液分离器;4)旋转膨胀型: 2、对分离器工作质量的要求 1)气液界面大、滞留时间长;油气混合物接近相平衡状态。 2)具有良好的机械分离效果,气中少带液,液中少带气。 二、计量分离器 1、结构: 如图所示 1)水包:分离器隔板下面的容积内装有水,其侧下部焊有小水包,小水包中间焊有 小隔板,小水包中的水与分离器隔板以下的大水包及玻璃管相连通。 2)分离筒: 储存油气混合物并使其分离的密闭圆筒。 3)量油玻璃管: 通过闸门及管线,其上端与分离器顶部相通下部与小水包连通,玻璃管与分离筒构成一个连通器供量油用。 4)加水漏斗与闸门:

给分离器的水包加水用。 5)出气管:进入分离器的油气混合物进行计量时天然气的外出通道。 6)安全阀: 保护分离器,防止压力过高破坏分离器。 7)分离伞:在分离筒的上部,由两层伞状盖子组成。使上升的气体改变流动方向,使其中携带的小液滴粘附在上面,起到二次分离的作用。 8)进油管: 油气混合物的进口 9)散油帽:油气混合物进入分离器后喷洒在散油帽上使油气分开,还可稳定液面。 10)分离器隔板: 在分离器下部油水界面处焊的金属圆板直径与分离筒内径相同,但边缘有缺口,使其上下连通,其面上为油下面为水,中间与出油管线连通。 11)排油管:是分离器中的油排出通道,其焊在分离器隔板中心处,并与分离器隔板以上相通。 12)支架: 用来支撑分离器。 2、工作原理 油气混合物经进油管线进入分离器后,喷洒在挡油帽上(散油帽),扩散后的 油靠重力沿管壁下滑到分离器的下部,经排油管排出。同时,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经分离伞集中向上改变流动方向,将气体中的小油滴粘附在伞壁上,聚集后附壁而下,脱油后的气体经分离器顶部出气管进入管线进行测气。

机械泵的工作原理

长沙多级泵厂家宏力泵业整理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3391466.html, 机械泵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机械泵有定片式、旋片式、滑阀式,而最普遍采用的为旋片式真空泵(简称旋片泵),它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旋片式机械泵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高真空泵或超高真空泵的前级预抽泵。它可以用来抽除真空密封容器中的干燥气体,在装有气镇阀的情况下,也可以抽除一定数量的可凝性气体。但不适用于抽除对金属具有腐蚀性的含氧高的、含有颗粒尘埃的以及对泵油起化学反应的气体。旋片式机械泵是真空技术中获得最基本真空的设备之一。 旋片式机械泵大多为中小型泵,它有单级泵和双级泵两种。双级泵就是从结构上将两个单级泵串联起来。单级和双级泵的区别在于双级泵可以获得较高的真空度。 在双级泵中,当低真空级和高真空级存在不等腔时,就需要设罝辅助排气阀。设置辅助排气阀的目的是在入口压力较高时,经高真空级压缩的气体达到排气压力时,辅助排气阀开始工作,部分气体由此排出,剩余气体由低真空级抽走。机械泵当入口压力降低时,辅助排气阀的排气量会随之减少,最终达到关闭。在整个抽气过程中,当可凝性气体的分压超过泵温及达到饱和蒸气压时,可凝性气体就会产生凝结并能混合于泵油中,随着泵的运转及泵油循环,在返回高真空端时会重新蒸发变成蒸气。将会影响泵的抽气性能,加重了泵油污染。设置气镇阀可有效地防止可凝性气体的凝结,即泵在压缩过程中,气镇阀通过气镇孔将永久性干燥气体掺入被压缩的气体中,在可凝性气体分压达到泵温时的饱和蒸气压之前,压缩气体压力就能达到排气压力,将排气阀打开,把可凝性及干燥气体同时排出。在通常情况下油封式机械泵都设置气镇阀,它的使用可参阅油封式机械真空泵技术说明书。这种泵的缺点是容易返油及喷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生产厂家同时配有分子筛、油雾收集器、尘埃过滤和油过滤器等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空压机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产品关键字:油气分离器 油气分离元件是决定空压机压缩空气品质的关键部件,高质量的油气分离元件不仅可保证压缩机的高效率工作,且滤芯寿命可达数千小时。从压缩机头出来的压缩空气夹带大大小小的油滴。大油滴通过油气分离罐时易分离,而小油滴(直径1um以下悬浮油微粒)则必须通过油气分离滤芯的微米及玻纤滤料层过滤。油微粒经过滤材的扩散作用,直接被滤材拦截以及惯性碰撞凝聚等机理,使压缩空气中的悬浮油微粒很快凝聚成大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油集聚在油分芯底部,通过底部凹处回油管进口返回机头润滑油系统,从而使压缩机排出更加纯净无油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中的固体粒子经过油分芯时滞留在过滤层中,这就导致了油分芯压差(阻力)不断增加。随着油分芯使用时间增长,当油分芯压差达到0.08到0.1Mpa时,滤芯必须更换,否则增加压缩机运行成本(耗电)。上海信然公司以使用世界一流滤材为基础,测试油分芯排气含油量,压差为依据,愿为您提供低残油量、低压差、长寿命的油分芯。 高效滤芯超期使用的危害: (1)过滤效率差,压缩机空气品质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导致用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产品合格率大大降低;

(2)堵塞后压阻增大,导致机组实际排气压力增大,机组能耗增加,生产成本增高; 2、油滤芯的作用: 油滤芯的作用是滤除空压机专用油中的金属颗粒、杂质等,使进入主机的油是非常干净的,以保护主机安全运行。 油滤芯的材料:高精度滤纸 油滤芯的更换标准: (1)实际使用时间达到设计寿命时间后更换。油滤芯设计使用寿命通常为2000小时。到期后必须予以更换。空压机环境状况较差的应缩短使用时间。 (2)设计使用寿命期限内堵塞报警后立即予以更换,油滤芯堵塞报警设定值通常为1.0-1.4bar。 油滤芯超期使用的危害: (3)堵塞后回油量不足导致排气温度过高,缩短油和油分芯使用寿命; (4)堵塞后回油量不足主机润滑不足,导致主机寿命严重缩短;滤芯破损后未经过滤的含大量金属颗粒杂质的油进入主机,导致主机损坏。 3、空滤芯的作用:空滤芯是空压机的一道重要的保护屏障! (1)滤除空压机吸入的空气中的粉尘杂质,吸入的空气越洁

油雾收集器工作原理

油雾收集器工作原理 1、颗粒状较大的油雾状物和灰尘首选被吸入,并与撞击板相撞而落下,然后由一次和二次滤网将大部分雾状物除去。 2、中间除雾装置将叶轮旋转而成的气流旋涡整形,使得粒子进一步变大,从而提高下一个滤网的捕集效率。 3、三次滤网为三层结构,第一层捕集较大的油雾粒子,第二层为高效滤网,进一步捕集细小的雾状物。 油雾收集器选型 排气量=机床罩壳内的空气容积(m3)×360 假设机床内部空气容积为1立方米,那么为了达到较好的抽吸效果,则需要使用每分钟排气量6个立方米的收集器,乘以每小时的60分钟,即可得到每小时所需排气量360立方米。 全封闭机床:Q(m3/min)=(W×D×H)α Q:对应风量 W×D×H:加工腔体体积(m3) α:加工腔体每分钟的换气量(回/min)(经验定数) 经验定数α: ◇加工时间一个小时以上的,α=5 ◇加工2-3分钟,取8 ◇加工2分钟以内,取10 ★[对人体的影响]--0.3-3.5微米的颗粒会吸入人体内对健康构成危害、油雾沉 积在工作区,易造成工伤等事故; ★[提高生产力]--如果工作场所雾气弥漫,降低生产效率; ★[影响环境、浪费资源]--如果奖雾状物排向室外,会破坏环境;若有效回收,可节约资源;★[对火警的影响]--油雾沉积在墙面,设备上有着潜在火灾隐患; ★[对机床的影响] --可能成为机床内部和电气系统故障的原因。 油雾收集器参数:

特殊工况现场可特殊设计 油雾收集器产品性能优点

在长达7年时间中不断完善油雾收集器产品性能,结构设计,外观尺寸,油雾捕集率,振动精度,收集效果,电动机使用寿命,过滤棉清洗便捷以及使用时的能耗降低.我们做了不懈努力! 油雾收集器剖视图: 性能优点: 1,油雾收集器采用多级多层过滤原理,一级过滤器捕集10um 以上油雾,二级过滤器捕集2um 以上油雾,三级过滤器捕集0.3um 以上油雾量。后端可选配高效过滤器主要收集在加工过程中的烟雾。 2,外观油漆采用CNC 加工中心板金件的制作工艺,采用喷塑处理。耐用易清洗不会掉色出现脱壳现场。

油水分离器的原理

油水分离器的原理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油水分离器的机理,简单来说,它就是从油中分离水分,或者是从水中分离油分。而油水分离器按用途来分又分为工业级油水分离器、商用油水分离器和家庭油水分离器等几种,而油水分离器主要应用于石化、燃油机车、污水处理等方面。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用在燃油机车上的油水分离器,又称为车用油水分离器。 油水分离器部件组成 车用油水分离器属于燃油滤清器里面的一种,对于柴油发动机来说,它主要的作用就是除去柴油中的水分,从而使得柴油达到高压共轨发动机对柴油的要求。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水和燃油的密度差,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杂质和水份,另外,它的内部还有扩散锥,滤网等分离元件以加强油水分离的效果。 油水分离器结构 油水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水与燃油的密度差,然后依靠地球引力场的作用使之发生相对运动,油液上升水分下降,从而就达到了油水分离的目的。 油水分离器的其他功能 另外现在的油水分离器有些还会有别的功能,例如自动排水功能,例如加热功能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能够实现自动排水功能的水位传感器。

水位传感器 这种水位传感器也是利用了水和油的密度差,使浮子上升,达到油位即可报警,有了水位传感器就可以实现自动排水功能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油水分离器上的加热器。 加热器 这种加热器可以防止柴油结蜡,从而能够更容易的启动发动机,避免发动机受到更多的伤害。 油水分离器出现问题会导致什么故障 一、发动机加速不稳定或者加速无力及排放黑烟等故障 高压共轨系统中的高压喷油嘴需要精确的控制喷油压力、喷油时间和喷油量,而喷油嘴的做工比较精细,如果油水分离器出现问题,柴油中的水及杂质会对喷油嘴内的柱塞偶件形成磨损造成拉伤,直到喷油器卡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