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的价值转型与优化策略

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的价值转型与优化策略

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的价值转型与优化策略
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的价值转型与优化策略

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的价值转型与优化策略

近年来,在城市发展尤其是新城区快速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于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各地纷纷采取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名校集团化等合作办学方式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在这些合作办学中,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属学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类型与趋势,发展迅速。例如,2014年北京23所高校与朝阳、海淀、丰台、昌平四个区的39所中小学签约,其中继续加强发展已有的附小和附中14所,拟定以高校附小、附中名义新创办25所。而2012年上海各类高校附属(或实验)普通高中已达38所,约占上海普通高中的七分之一。

在当前快速发展进程中,附属学校因其特殊的办学形式与鲜明的身份特色备受社会关注。作为基础教育办学的一种模式与类型,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属学校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基础是什么,在当前附属学校“热潮”发展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值得深思探讨。

一、从内设机构到互惠合作:大学附属学校发展的历史演变

我国大学附属学校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最早的大学附中可以追溯到近代大学预科。1922年“壬戌学制”废除大学预科,许多大学改换庭面,将预科改办称为附属中学,附中以优良的师资、课程与教学,吸引了不少优质生源,成为近代普通基础教育的典范。基于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的目的意愿,大致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附属学校的历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形成了特色各异的发展模式。

第一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建立的附属学校隶属于大学,可以称之为传统的子弟型大学附属学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就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职工的诸多福利靠单位自行处理。为了解决教职工子弟读书以及大学生实习等问题,高校纷纷自办附属学校。该阶段以大学为主,地方政府参与不多。附属学校隶属于大学,是大学的内设机构,常常归属于大学的校长办公室或后勤部门管理。附属学校的招生、经费、师资、领导、场地、管理等均由大学自行解决。附属学校的校长往往由大学的领导或教授兼任。此类附属学校在后续发展中,因其与大学的天然血脉渊源、先进办学理念与优秀师资而纷纷成为当前各地的名校与旗舰学校。如北大附中、附小,人大附中、附小,北师大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交大附中、复旦附中、华东师大二附中、华中师大一附中、南京师大附中、湖南师大附中等。

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这一阶段建立的附属学校多是大学授权挂牌地方已有的普通或薄弱学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推进,“薄弱学校”开始成为大中城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1998年,教育部曾颁布《关于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办好义务教育阶段每一所学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地可以“组织高校、教育科研、教研机构的专家以咨询组、顾问组方式”扶持薄弱学校发展。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推进学校特色办学,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如在地方政府任职的大学校友牵线搭桥,积极寻求高校的智力与专业支持。通过大学专家介入或者特色资源引入,这些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办学特色有了较大改善。这一阶段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大学通过挂牌附属学校方式扶持地方的普通或薄弱中小学校发展。这些附属或实验学校的人事、财务均由地方政府负责,大学只提供专业或资源支持,多以委派专家或发展顾问方式介入支持附属学校发展。同时,大学也可以从附属学校获得一定学额协调大学教职工子女入学问题。但是伴随着双方领导职务更迭、相关支持配套政策不到位,这些学校虽名系大学附属学校,但是也有部分名实不符,无法达到传统子弟型附属学校的优异质量,无法满足社会期望与需求。在这一阶段,还存在一种情况是原有“子弟型”附属学校的“属地化”改造。伴随着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的建立完善,大学办附属学校也逐步从“单位办”走向“政府办”,许多传统的附属学校在属地化改造过程中,遭遇了经费不足、教师流失、教学设施陈旧等困境。

第三阶段,是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这一阶段附属学校是基于地方政府与大学的契约合作,数量与规模发展迅速,多在地方新建城区,以新建为主。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城区建设、城区转型发展,在区域教育规划中,地方政府深刻认识到,品牌或优质教育资源是民生最重要的需求,也是地方引留各类人才的重要保障,还是提升城市社会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地方政府主动寻求与高校加大教育合作力度。同时,大学也开始重视附属学校品牌价值,设置专门机构,如基础教育办公室或基础教育集团,管理附属学校发展事宜。此外,在这一时期相关教育政策中也提及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如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提出:“有条件的普通高中可与高等学校合作,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上述因素的结合促成了新时期大学附属学校的快速发展,附属学校所在地也突破了大学所在的区域范围。如据不完全统计,与北师大合作举办的附属学校超过70所,分布在全国各地;与华东师大合作共建的附属学校有12所,分布在上海与长三角城市;华中师大开办的附属学校有40所,分布在全国各地。合作方式包括共建附属或实验学校,指导办学与协作办学等不同形式;办学体制既有公办,也有民办。

这一时期的大学附属学校可以称为大学品牌输出型附属学校,常见方式是地方政府与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地方政府支付高校一定额度的合作办学经费(包括品牌使用费、资源运营费等),高校通过品牌授权,在管理团队、发展规划、课程资源、学生活动与师资培训等方面为附属学校发展提供专业和智力支持。附属学校日常运营成本与管理皆由地方政府承担负责,大学主要负责品牌授权与专业支持。

共建附属学校成为地方政府与大学契约合作、互惠共赢的行为。通过合作共建附属学校,地方政府创建了学校品牌,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缓解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与择校压力;高校扩大了在地方的影响力与美誉度,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了良好的政-校关系,同时还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回报。

二、大学附属学校快速发展中的“利益”互惠与“功利”倾向

从现实来看,大学与地方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互惠合作的前提基础在于双方的资源差异。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拥有的资源主要包括大学教职工子女入学学额、大学生实习机会、教育实践研究基地和一定额度的专项经费。对于高校来说,其可以提供的资源包括大学及其附属校品牌、高校专业资源(包括课程、专家、图书馆、实验室等)、管理团队、师资培训、大学生社团或志愿活动、国际交流等。

基于资源差异与需求互补,高校与地方政府通过契约合同方式共建附属学校,实现双方的利益互惠。这种利益互惠的实质是地方政府通过支付一定额度的合作经费来购买大学的品牌与多种资源服务。但是,当前新建附属学校早已超出大学所在区域而遍布全省甚至全国,如北师大的70多所附属学校分布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因为跨地域的限制,使大学对于地方政府的资源需求在不断萎缩。在此情况下,合作经费逐渐成为大学从地方获得的主要资源。近年来,双方合作共建附属学校经费也是水涨船高,从每年的几十万元上升到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当前,在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大学附属学校的过程中,上述以合作经费为主要内容的利益互惠还或隐或显地带来了三种不良现象或倾向。

一是短期功利现象。地方政府在引进大学品牌之初,就对附属学校的优质发展有着较高的期望。在现实中,地方政府与民众的这种期望直接表现就是希望新建成的附属学校短期见效尽快出成绩。但是,在现在教育评价体系下,学校之间的竞争更多体现为生源与考试升学竞争。在这种功利追求下,部分附属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只能争抢优质生源与拼命抓升学率,这就背离了学校发展的育人本质,直接影响着大学附属学校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地方既定的教育生态与资源中,当附属学校以“新人”或“后来者”进入后,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入学政策、教师政策与财政政策倾斜方式对其优先照顾,这意味着隐性地挤占对于其他学校的教

育投入,同时还可能加剧附属学校与其他学校间的不良竞争,这反而会影响到地方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是“虚名借壳”现象。当前,地方政府与大学合作共建附属学校似乎成为一种“时髦”现象,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攀比或追风心理,积极与大学尤其是所谓的重点大学沟通,为了引进大学附属学校品牌而引进。引进建成之后便“大功告成”,对于附属学校的相关支持配套政策则是能拖就拖,放之任之。虽然大学与地方政府签订了办学合同,但是在“公办”或“公有”体制下,合同中的“甲方乙方”职责是友好协商的情况下签订的,对于双方而言均不具有强烈的约束力。再加上行政岗位更替与人事调整而带来的“人走政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变动等因素,使大学附属学校在部分地方更多是一种“符号”或“政绩”的代名词,而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地方教育发展的实际功效。

三是产业运营现象。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大学会收取一定的合作办学费用。当附属学校的数量比较多时,合作办学费用的总额就会达到几千万乃至上亿元。在此过程中,部分高校不珍惜大学品牌,将大学附属学校作为一种产业加以运营,将附属学校开遍全国各地,并呈现出“集团化”“连锁化”与“产业化”运营的特征,只重挂牌收费而轻视支持发展,附属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直接影响着大学的社会品牌与声誉。而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存在非常大的利润,企业与民营资本也积极介入,使一些办学纠纷现象不断增多。如湛江北大附属学校因为“北大”招牌备受家长关注,但是北京大学校办产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人员却表示“北大没有在湛江与任何单位合办中学”,而该校官方网站的声明中又出现了北大青岛集团、北大附属实验学校等多个主体。在这场“扑朔迷离”的办学纠纷中,不仅老百姓感觉受到欺骗,大学的社会声誉也受到严重影响。

从上述不良现象或倾向的结果来看,最终都将严重影响附属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从附属学校的长远持续发展来看,当前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有限利益互惠的合作基础迫切需要深化拓展。我们认为,双方需要进一步重视与提升大学对于附属学校的价值与文化引领。

三、从利益互惠到文化引领:大学附属学校持续发展亟须价值转型

相对于普通中小学来说,大学附属学校与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附属”,即附属学校是附生或者依附于大学的,附属学校与大学之间是相辅相生、相依相融的依存关系。从子弟型附属学校来看,这种附属与依存关系的实质就是大学文化在附属学校中的传承与融合,这种大学文化精神在附属学校办学中的呈现,又使附属学校呈现出与普通中小学的不同气质。从当前各地作为名校或者示范性的附属学校来看,其都是在自身发展中较好地浸润与融合了大学精神与文化。因此,从附属学校自身发展来看,“名”“实”相符迫切需要大学精神与文化对其的引领与浸润。

从新办附属学校的现实发展来看,除了大学授牌外,地方政府往往通过校舍、硬件、经费、师资、招生政策的优先与重点考虑,使附属学校在短时间内赢得生源与师资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走向办学成功。但是这种“办学成功”或“优先发展”是堆积资源和政策“红利”的结果,这种“速成”结果不是办学理念与文化模式的优化,而是传统意义上“重点校”模式的复制与翻版。从长远发展来看,新办附属学校迫切需要价值引领与文化浸润。就此而言,对于合作共建的附属学校的内涵发展,乃至地方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来说,迫切需要拓展与深化大学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理念与价值引领。

因此,无论是从大学附属学校的“名实相符”,还是从附属学校的内涵发展来看,都迫切需要加强大学对于附属学校的文化引领与价值关照,这既是大学与附属学校之间应然存在的文化脉络和自觉传承,也是维持大学与附属学校之间亲情关系的精神纽带,更是地方政府与大学合作中亟须聚焦和提升的着眼点与基石。大学对于附属学校的文化引领可以从价值、情感与实践等层面着手考虑。

其一,在价值层面,要努力寻找大学与附属学校文化的交集汇通点,以大学文化与理想引领

附属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内涵发展。文化价值是学校发展的航标与灯塔,其解决的是“办什么学”“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当前新建的附属学校而言,除了高标准的硬件建设外,更要重视有品位的内涵发展。在此意义上,大学的文化与理想对于附属学校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精神指南与价值引领作用,是附属学校办学理念与内涵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学者肯特·D.皮特森曾指出:“学校文化是一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象征和事迹,这些因素构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魅力,既包括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也包括由大学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还包括由大学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如大学“崇尚真理、追求科学”“独立精神、自由探索”和“对国家前途负责”的理想主义精神,以生为本、名师文化与包容的人文环境,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等。附属学校在自身建设发展中,需要不断重视与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努力寻找大学与附属学校育人文化的交集汇通点,积极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等维度上把握切入点与嫁接点,以大学文化与理想引领附属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内涵发展,贯通附属学校与大学之间的文化脉络和精神连接,使附属学校的文化发展有根可寻、有脉可依。

其二,在情感层面,要借助大学文化激发附属学校师生的情感共鸣点,引领附属学校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荣誉感。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一群“文化人”,在情感上总面临着“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当前,诸多新办附属学校在空间上远离大学所在城市,这种距离成为附属学校亲近大学的一种隔阂与障碍,再加上附属学校管理者与师资主要由地方政府安排,因此附属学校师生虽然名义是附属于大学,但在情感上并没有完成对于大学的认同与归依,情感层面的“名不符实”直接影响着附属校师生的认同感与荣誉感,影响着附属学校未来发展的情感归属与内生动力。

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就是一种情感,这种情感让人对某个群体或活动认同、亲近、自豪并采取类似的社会行为。就此而言,大学文化对于附属学校师生有着一种内生的情感“向心力”。附属学校师生对于大学的景观与建筑、学人与轶事、大师与大楼、课程与教学、荣誉与奋斗、理想与责任有着天然的精神向往与情感自豪。附属学校在自身发展中,要积极利用好大学的故事、历史、专业、大师、理想、责任等内容,不断激发附属学校师生对于大学的情感共鸣与文化亲近,打破距离的空间隔阂,在情感层面上提升附属学校师生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属,在言行实践上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荣誉感。

其三,在实践层面,要借助于大学丰富多样的专业与文化资源,引领与支持附属学校特色课程和教学变革,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大学对于附属学校的文化引领还需要从实践上着手考虑。附属学校在发展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办学”的问题。就此而言,如果提供的课程教学与同学段中小学校完全相同,那么附属学校作为一种办学机制的价值意义将大打折扣。因此,在实践层面上,附属学校迫切需要借力大学的丰富资源,促进自身的特色发展。而且在这一层面上,也是当前附属学校接受大学文化引领与影响最多的方面。如复旦附中借助于复旦大学力量在数学学科开展数理逻辑与运用研究,上外附中借力上海外国语大学开展小语种教学,再如华师政法大学附中依托高校放大德育优势,提出了“明德尚法”的办学理念与课程特色群,并成为上海首批“特色高中建设推进”项目学校。

相比较中小学,大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综合多样的系科专业资源、资料丰富的图书资源、严谨科学的研究资源以及知识渊博的专家资源等。附属学校在发展中,要学会利用大学丰富的专业资源与专家资源,结合时代需要与学生发展需求,主动推进附属学校在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变革,不断探索与回应“如何办学与发展”的问题,努力形成自身特色,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个性成长。

四、大学附属学校优化发展的措施及建议

附属学校作为地方政府与大学基础教育的合作平台和连接纽带,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办学

机制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趋势。从利益互惠转向基于大学文化与价值引领的附属学校发展,迫切需要附属学校、大学与地方政府等主体转变思路,积极行动,携手共同推进。

其一,大学要切实担负职责,搭建平台,基于附属学校发展需求整合资源,积极支持与推进附属学校的发展。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附属学校,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与方式之一。在共建支持附属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大学要高度重视,拓展视野,摒弃单纯的“经济收益”观念,要着眼于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城市变革与区域发展的公共责任与服务理念,基于自身的专业资源与优势,创新与地方政府、社会、中小学校合作机制方式,切实在附属学校发展与区域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理念引领和专业支持的职责作用。其次,大学要依照法律法规,合理授权,在校内健全基础教育对外合作办学的职能机构,完善支持附属学校发展的规章制度,保持与附属学校的顺畅沟通,从体制机制上保障上对于附属学校发展的专业与资源支持。再次,大学要积极搭建校内资源平台,以对外合作办学职能机构牵头,积极整合大学不同院系的专业、专家、课程、图书、实验室等资源,基于附属学校发展需求,着眼附属学校的规划评估、课程教学、学生发展等活动,将大学对于附属学校的专业与特色支持落到实处。

其二,附属学校要自觉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积极利用大学文化与精神资源,引领附属学校的内涵与特色发展。当前对于新办的附属学校而言,豪华现代、富丽堂皇似乎成为一种标配。但是在现代化、物质化、标准化的硬件建设背后,附属学校发展迫切需要内在的文化价值与精神理念支撑。就此而言,附属学校在自身建设与发展中,要有自觉的文化意识,积极借力大学文化与精神资源,引领与促进自身的内涵与特色发展。首先,要创造机会,让附属学校师生了解认知大学的精神与文化。一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借助于学校的广播、微信、校园网等信息平台,宣传与展示大学的文化规范与价值信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走进去”的方式,到大学去实地参观、考察与参加大学的典礼仪式与活动课程,让附属学校师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与认知大学及其文化。其次,要加强互动交流,让附属学校师生对大学文化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附属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大学教授讲坛,组织附属学校师生参加大学的夏(冬)令营活动、大学先修课程,大学教师指导附属学校学生科研活动、大学生指导参与附属学校学生社团活动等方式,加强附属学校与大学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附属学校师生对大学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再次,要主动引进,积极整合大学专业与文化资源促进自身特色发展。附属学校要依据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利用大学的学科专业资源,丰富附属学校课程结构,开发拓展型与探究型课程,增强学生课程的选择性;自觉利用大学专家资源开展学术讲座,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术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主动利用大学图书馆与实验室等资源,为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便利,丰富学生探究经历。其三,地方政府要转变思路,健全机制,激发附属学校办学活力,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在现有教育管理体制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是附属学校的直接管理者。因此,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首先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附属学校不仅是地方政府引进高校资源的重要平台,更是丰富与引领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渠道。在合作共建附属学校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着眼于单个附属学校的发展,还要着眼于大学介入对于地方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引领与支持作用。其次,地方政府要健全决策机制,搭建包括大学、地方政府、附属学校、社会人士等构成的附属学校理事会决策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审议附属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优化激励机制,单独或与大学联合设立附属学校优秀校长、教师、学生奖等,加强对附属学校的绩效考核,激发附属学校发展的内在活力。再次,要搭建基于附属学校的“示范引领”平台,借力于大学资源,以附属学校作为载体平台,通过举办高校与地方基础教育论坛、承担区域层面课程教学改革课题、联合举办教研与师资培训等活动方式,综合发挥附属学校在地方中小学校发展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丰富与推进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坚持家校共建 促进学校发展

坚持家校共建促进学校发展 ——江夏区明熙小学家校共建主要做法 家校共育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江夏区明熙小学大力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通过创建班级家委会、年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三级立体网络,架构起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多维度、创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多途径的沟通交流方式和参与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充分认识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性;全面宣传科学家教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从而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实现家校一体化教育。 一、科学规范民主,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健全规范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家校共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传递广大家长的心声,反映广大家长的诉求,推动更多的家长和社会力量走进学校、关心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服务学校,促进广大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心研究学校发展和学生教育问题,创新新时期家校合作的模式、途径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学校科学谋划,规范流程,努力加强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建设。 1.科学选聘,广泛吸纳优质资源 一(2)班学生曹月航的妈妈张继兰毕业于南开大学建筑系,为了孩子入读明熙小学,辞去了深圳的高薪工作,陪读当起了全职家长。

为了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更丰富多彩和更具效率,她利用网络开设了孩子的成长博客,开辟了网上阅览室和学习交流区。还把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拍成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进行交流,这位家长十分热心班级事务,经常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在班上的家长中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力。五(3)班戴宸同学的爸爸是一位武警专业军官,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一向认为学校家庭相互配合才能有较好的效果,在工作之余,他经常主动来到学校参加班上举行的主题班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孩子们进行现代化的国防知识教育。三(5)班陈柯帆的爸爸是一位商人,他利用自己的商业优势,协助老师对学生进行校外的实践活动提供场地和保障……这些家长们的行为在班级中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他们是学校开展家校共建工作的优势资源。 为了能吸纳更多这样的优质资源,促进学校家校工作的良性发展。学校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的活动中广泛征求家长意愿,重视每次活动后家长填写的家长意见反馈表,从中筛取有益的信息,了解家长心声和诉求。其次,学校通过校园网、班级QQ群、调查问卷、“家长心声”信箱等及时发布学校家校共建工作的信息,同时广泛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看法以及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意愿,从中发现和发展一批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热情有能力有担当的家长,吸纳这些优质资源,成立家长志愿者团队,并以之以点带面,推动班级,年级、全校各班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来。 2.规范流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在家委会的组织机构建设中,学校从班级入手,在各班的家长志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发展,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迫切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这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记者: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实践、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文件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重视制度建设。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着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文件既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引导试点、形成示范,也立足于在制度层面通过试点推进整体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加强省级统筹。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省级政府在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统筹作用,引导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上,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试点高校的指导和推动,形成示范效应。哪些高校需要转型,不是简单以本科院校的设置时间划线,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结合高校的条件和意愿来确定。

学校发展规划改进工作总结

学校发展规划改进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上级党委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支持下,我们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学校上下努力奋进,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为更好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促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一年来对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改进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班子管理工作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校领导的“培训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我校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给予经费上的保证;要求每一位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关于提升领导能力的书籍;平时通过网络学习、观看录像等方式进行学习。学校的管理更加显得民主化,形成了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理的新局面,“学校是我家”已经深深扎在师生的心中。我校的学校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基本实现了“努力办好

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 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强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强化教学管理。健全了业务学习制度、随堂听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制度。同时加强教学的过程管理,要求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备课方面实行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各教师要提前备好下一周的课程,各教研组每三周要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二是听课方面采取指定听课和随堂听课相结合。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好一节公开课,本教研组的成员调课参加听课,并课后组织统一评课;平时鼓励教师随堂听课,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听课15节。三是教学检查方面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每月月底由教研组长对本组教师的教案、作业批改、检测等方面进行检查,教导处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教师,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促进学校发展之我见

促进学校发展之我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谁赢得了教师,谁就赢得了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来,我校各方面发展速度很快,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学校取得了一系列的骄人成绩。可以说我们的学校正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努力前进着。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为了我校今后更快更强地发展,我有以下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 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的优劣,决定着教师职业活动的方向和态度。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育的质量。因此,要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优化教师群体素质。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应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弘扬高尚师德,塑造良好师风,帮助普通教师拓宽胸襟,强化全面观念和群体意识,优化个性品质,发挥各自专长,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勤研善教的教师队伍,为学校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提供有力的保障。 2. 创造氛围,培养教师合作精神 教育教学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仅凭个人或少数人的努力是难以获取的,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致力打造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和谐校园,营造一种“事业引人、感情暖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培养教师团队精神,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

教师队伍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化个体智慧为集体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3.强化名师效应,重视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一流的品牌学校必然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来支撑。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学校要从制度上给予保障,从经费上给予支持,对有志于向名师发展的个人要重点扶持培养,以此带动我校名师队伍建设。要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要引导教师不断向高层次目标发展,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能力。 4. 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从我校教师队伍结构来看,中青年教师占相当比例。因此,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中青年教师是一项全方位、多渠道的系统工程,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和后劲,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对中青年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和管理。管理得当,才能激发活力;正确评价,才能合理使用。在进行管理时,要贴近实际,把握管理内涵,并建立目标调控机制,强化目标过程管理,以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效能。同时要走出量化评估的误区,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对他们作全面评价,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知人知心,才能入情入理。管理者应从思想上进行沟通、情感上有所交流,注重感情交流,心灵沟通,充发分挥“理”的说服力,“情”的感染力,“行”的号召力,做到关心有格,爱护有度,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引言 (1)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 (一)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3) (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3)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3) (四)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4) (五)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 (4) (六)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4) (七)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5) (八)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 (5) 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及结构调整的启示 (5)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其特征 (6) (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的兴起 (6)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8) 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16)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 (16)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 (17)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加强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驱动力量 (17) (四)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 (17)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19) (一)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19) (二)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20)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 (20) (四)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20)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20) (六)各级政府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保障 (21) (七)在国家框架下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合作 (21) (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21)

学习学校发展规划心得体会

副校级督学培训心得体会 3谫14日,我参加了督学责任区副校级督学培训。培训班上,国家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副主任林世梁、省督学许秀峰、滨州市督导室主任王兴利等专家从工作的意义内容、形势、任务以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对督导工作进行了阐述。加深了我们对督学、督政的了解,并深刻体会到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明确了未来工作的前进方向,受益匪浅。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评估作为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前提条件,是我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重点。在此次培训班上许秀峰局长也针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评估做了精彩的报告,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方案》,对标准化建设的评估办法以及评估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有助于我区审视自己的不足之处,确定工作重点,以标准化建设的省级标准推进我区中小学的建设。 我区作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在各单位的有效配合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基础较好。目前,我区共有义务教育学校48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初中8所,其余皆为小学;教学点5所,不完全学校11所,含六年级的初中3所。目前,全区达标及基本达标学校21所,达标率43.75%。近几年,我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共计投入2.42亿元,用于办学条件标准化工程实施。其中新征学校建设用地268706㎡;新增体育场地153片(个),完成投资1166万元;新增校舍面积8.9万㎡,完成投资1.82亿元;实验教学仪器完成投资95.65万元;新增图书30.45万册,完成投资594.67万元;完成图书室设施设备投资36.88万元;信息化建设完成投资929.9万元;体卫艺设施设备完成投资254.05万元。同时为招考老师落实编制,提高教师待遇,保证师资配备水平的提高。 经过此次培训,我们也发现了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在下半年工作安排中,我们也会将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制定工作线路图,确定下半年的工作任务及目标。并在近期内组织全区督学以及学校负责人对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评估标准进行深入的学习,加强思想上的重视,确定今后的工作重点,明确工作重心。 二是,组织督学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一次自查,严格依照省级评估标准对各学校的学校设置与校舍、运动场地及室外设施、教育教学装备以及师资配备的情况进行评估。针对不达标的学校,制定整改措施,积极联合政府及各部门的力量科学规划,对不达标的地方进行集中整治,全面促进学校标准化建设。 三是,探索常态督导机制,提高教育督导效能。结合自评结果对重点学校进行专项督导,督促学校整改,确保全区统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保证全区各学校的均衡发展。 以思想上的深刻认识为基础,以行动上的迅速及时为保障,我区将会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为迎接省及国家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做好充分准备。 聆听了这些督学教育专家的报告后自己体会到做一名优秀的督学员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提高认识。一是要做到像昌邑市督导室李主任说的那样“做一行,爱一行”,要培养自己对督学工作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督学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二是要认识到自己要真正“俯下身来做事”,做好督学工作就要肯吃苦,耐寂寞,密切与基层单位和学校的联系,要常“行走”在基层,踏实肯干,需要每一位教育督导者付出艰辛的努力。 其次要加强学习。做好教育督导工作,仅仅靠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积极深入地开展对督导规律的研究和评估标准的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和自身素养,努力成为教育督导的“行家里手”。像这次培训中林仕梁主任提到的《教育督导条例》、徐秀峰主任提到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方案》和《办学条件标准》、刘长兴主任提到2007年十七大中有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2006年的《义务教育法》,《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等政策、法律和法规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最后要履行职责。做了督学就要名副其实,有所作为,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积极参加督导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依法督查,积极指导,要善于摸实情,敢于讲真话,

依托发展学校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依托发展学校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教师的成长能够促进学校发展,学校的发展又能带动教师的进步,而这一切,都是首先以教师的成长为抓手的,教师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发展学校是借助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中校、教学研共同体,是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上的新探索,是教育专业化、终身化和一体化的新途径。自2004年起,学校先后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教师发展学校,几年来,我们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书香溢校园——教师发展的源泉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资源,当前的教育现状呼唤传统道德的精神,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为此,学校以博大精深的孔子教育思想作为引领,“实行x型、三个1工程”的实施策略。x型发展路线,即确立两条培训路线,一条线为自主读书,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另一线为开展文史通识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两条路线同时从一个起点出发,形成立体交叉,聚焦教师的发展。 首先从创建浓郁的读书氛围入手,将国学文化融入校园,各教师办公室里,悬挂的是孔子的精典话语,三楼古典文化长廊,展示的是古代十大名家生平、作品简介及孔子故事等内容,浓厚的文化氛围无声地启迪着师生的心田。凭借浓郁的特色文化,2007年4月,学校获得“全国十佳创新学校”殊荣,校长荣获“全国十佳卓越校长”称号。 读书要有一个合适的场所。2005年1月,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教师阅览室,阅览室采用开放式样管理方式,征订了教育管理、教学设计、娱乐休闲等方面的128种报刊杂志,使教师的读书真正做到了精而深,广而博。学校重点提倡阅读经典名著,尤其重视阅读国学经典,要求教师做好“六读”:提高认识,重视读;制定计划,自觉读;研讨交流,展示读;开展研究,深入读;撰写体会,实践读;评价导向,激励读,以此促进教师在读书中学以致用,不断提升自我,2007

(发展战略)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最全版

(发展战略)学校内涵发展 实施方案

质量立校、特色强校 深化实施“十个壹”工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羊山镇小学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当前学校工作,面临的不仅是外在的、硬件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内涵发展。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成为名校、强校。为此,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发展实施方案。 壹、规范学校管理,为内涵发展保驾护航。 学校管理以规范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合作为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 壹是加强管理的制度化 进壹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管理办法,客观公正评价教职员工绩效,实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用足、用好人员经费的分配。 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制订绩效考核、教育教学教研、职称评定、课程管理、财务后勤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细则,形成学校管理制度化。 二是加强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关于学校发展规划、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人事制度等重大问题,由全体教师协商讨论,最后由教师代表大会通过,由学校下发。 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及时宣传通过民主程序形成的决策,及时公开有关信息。 二、提升教育质量,为内涵发展夯实基础

(壹)、抓好俩支队伍建设 要从真正意义上提升教育质量,实施教育的人是关键。为此,我们要继续抓好俩支队伍建设。 壹方面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我们要提升教育质量,首先要有壹支具有强烈质量意识、战斗力强的干部队伍。为此,我们要求行政人员要争当学者型、创新型、实干型、勤政型领导,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积极进取,开创和谐共事、人心思进、生机盎然的新局面。壹是行政要加强学习,每年至少读1本理论书籍,且做好读书笔记。通过读书学习,要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素养和业务素质。二是注重自身形象建设,提升人格魅力,树立团队精神,工作中不推诿、不拖拉、顾大局、互理解、共支持。三是班子成员深入教育教学壹线,且将此作为干部考核标准,及时掌握工作情况,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实效。 另壹方面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是立校之本,教师是质量之本。壹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将继续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主线,建设壹支乐于奉献、勤奋工作、主动发展、自主学习、长于研究、业务精良、善于交流、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队伍。壹是立足校本培训,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求,学校提供不同的校本培训内容,开展基础性培训和发展性培训。 二是为青年教师创造展示机会,开放课堂,积极探索且推行教学公开观摩和同伴互助制度。课堂开放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让每位老师不仅开放自己的课堂接受观摩和学习,也有机会进入他人课

学校特色发展规划方案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深化学校办学特色 ——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宜春市委上高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 代化的决定》精神,落实宜春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进一步深化我校办学特色,特制定《宜春市上高田心中心小学课程改革特色学校创建方案》。 一、基本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要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了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随着学校课程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校本课程开发逐渐成为理论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校本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近十年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从主管部门到学校校长、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价值、程序、方法等还存在认识不清,实施起来举步维艰的困难,其主要表现在:集中化课程管理模式阻碍校本课程的发展

进程,统一化考试制度影响校本课程的实施实效,封闭化校本课程开发妨碍校本课程质量提升,形式化校本课程实践限制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因此,在今后的五年中,我们要在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突破现有课程体系的藩篱,举全校之力,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特色化、选修课程超市化。具体实施以下四项基本策略:自觉以教育哲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理论基础,以完善校本制度作为校本课程实践的重要保证;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校本课程实践与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办学特色相结合,把深化办学特色作为目标追求。 二、简要回顾 校本课程是在保证国家课程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在国家赋予的权限内,以学校为基地,自主开发的课程。过去的五年中,我校秉承“关爱全体”、“全人教育”,“个性特长”,“特色品牌”办学思想,在已有写字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拨出专项经费,从学校传统、教师特长、学生需求三个方面考虑,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思路和做法,为实施特色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写字教育校本课程日臻成熟 2003年9月,在探索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校率先在写字教育校本教材上取得了突破,开发了《硬笔书法》教材12册,供全校各年级每周一节写字课使用。2005年9月,我校在原有《硬笔书法》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硬笔书法》教材,将12册压缩为6册,大

关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分析

关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分析 本文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型、应用型职业教育院校”的观点为论述点,阐述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意义、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最后提出高校转型的具体途径。 标签:高校转型必要性问题途径 0 引言 自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后,高等本科院校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截止2014年,我国新增本科院校358所,独立学院292所,其占到全国本科院校的55.5%左右,并且这种增长趋势会更快,而这些新增的本科院校整体实力比较弱,70%的本科院校分布在我国的地级市城市,它们已经成为我国培养本科学生的主力军,这些本科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却没有找到相应的工作,而我国许多高端技术型、应用型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基于此情况,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了高校应该向技术型、应用型方向转型,即“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技术型、应用型职业教育院校”观点。 1 我国高校向应用型、技术型方向转型的必要性 1.1 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产业升级就是劳动力结构的升级与转化,然而一线劳动力实践技能的缺失是企业升级的主要瓶颈,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线劳动者要具备全新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结构。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服务于现代企业生产的第一线的高端人员,在上海、深圳等地调研表明,高技术企业一线劳动者中的90%已经需要本科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我国具有高端技能的人才却非常的匮乏。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我国接受高等教育学生的高失业率,2013年我国高校就业率紧为77.4%,与2012年相比高了不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国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众多,而是因为我国本科院校的教育结构不合理,比如德国、瑞士的学生就业率就非常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其职业教育体系比较成熟,德国本科院校的78%集中在了专业性、应用型,而只有22%的高等学校属于学术型;瑞士则82%的高等院校集中在应用型方向,只有18%的属于学术型。 1.2 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从1999年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在2005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第二,仅次于美国,而在2012年我国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为172万人,相比2005年已经翻了一番还要多,而且我国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50%,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教育,但是受到一些传统办学思路以及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定位不清,专业结构趋同,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校转型就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体现出高校的专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征,因此教育的不适应会对高校转型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开学以来,我们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 感受、感触颇深,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后,我不仅了解了国家对 教育的宏观政策,了解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同时对教育中的一些细小环节也找到了 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证据,也明白了教育在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学 习了《纲要》,根据《纲要》内容,我们应该将教育的眼光放得更长远,从国家社会对人 才的需求和培养方面提出我们的教育观:必须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应该把教育摆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本纲要在全面分析了我国教育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了20xx至2021年发展教育的 宏伟蓝图。全纲要有五部分构成: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及实施。 纲要指出战略目标是,到2021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 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 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 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保障措施包括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 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 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 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 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 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 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 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 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 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 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魏传光 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一所名校的成长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正所谓“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它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物质文化反映了学校建设的外在美观程度,制度文化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优质化,而精神文化则成为学校的“主心骨”,体现了学校成长的价值和实质,也就是我们平常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制度决定成败”、“学校精神创造持久生产力”。可见,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这样的学校才是创办优质教育的窗口,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我认为,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应因地制宜,因校而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我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认真落实五年规划,努力实现“把孙镇一小办成全市教育现代化的窗口、教育科研的基地、素质教育的典型”的总体办学目标。 二、让“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

学校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学校教学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我校成立于1999年9月,座落在抚顺市东洲区万新南街49-13号,是一所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学校从成立至今,在历任优秀校长的精心管理和优良的教师队伍持之以恒、扎实工作、刻苦专研的努力下,教育质量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东洲区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重点中学,颇受地区百姓的认可和家长们的信赖。我校坚持以打造品牌化学校为目标,以“立人至善,博学致能”为办学理念,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学校整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为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需求及地区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关怀下,2011年对校舍进行了全新改造,翻建后的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学校占地面积17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64平方米。近9000平方米的待建项目,含盖塑胶操场、两个篮球场以及2500平方米的校园硬化绿化项目。目前学校已拥有教学楼、食堂、体育馆等。如图书馆、阅览室、理化生实验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科技活动室、电脑教室、电子备课室等专业教室也已基本装备完成并开始投入使用。2012年9月,区教育局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将原虎台中学、三十五中学及我进修附中进行整合,三校合一。整合后的进修附中现有教职工107人,教师9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2人,中学一级教师

66人;在校生591人,18个教学班。为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实现学校向素质化、规范化、多元化、自动化的科学发展,不断探索新型学校建设方略,学校于今年九月开始,全面强化学校科学管理,以“内要团结,外求发展,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内抓提质,外造品牌,内创特色,外做贡献”的管理工作方针,围绕“一年稳步提高,二年长足发展,三年办出特色。”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学校新的建设规划、发展定位、办学要求和全校的奋斗志向,在探索现代化教育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正拓步前进。 一、学校教学现状的分析 1、“三校合一”之后,人员相对富足,但学科差异依然存在,这极大的阻碍了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更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进步提升 我校现有教师95名,但师资配备上,有的学科富足,有的学科却仍然存在力量不足的现象,甚至连保障基本上课需求都很难做到。这就不得不导致有一些教师要改科上课,有的教师要跨学年授课。有些主要的,关系升学的学科,虽然表面上看授课教师人数并不少,但大多年龄偏大,有的教师还体弱多病,刚刚委以重任便抱病回家休息。虽然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熟悉教材,常有画龙点睛的精妙之笔,但接受新鲜事物慢,不熟悉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观念守旧,团队意识薄弱,不善钻研也是这部分教师的一大弱点。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现就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定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和国家、社会责任。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扩大省级政府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统筹权,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总体目标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试点高校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试点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怀层次其他高校。 ——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产业群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人才培养立交桥初步形成。充分发挥试点高校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

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总结范文

学校发展规划工作总结范文 过去的一年,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教体局和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支持下,我们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 ___”为指导,根据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按照我校的工作计划务实地、创造性地开展我校的各项工作,努力开拓教育管理新思路,创新教育实践新模式,营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打造持续发展新平台,促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基础建设: 按照预计目标,我校今年基础建设目标已全部实现。 1、完成了教学楼窗户更新工程; 2、完成了办公楼窗户更新工程; 3、完成了新农村生态沼气厕所新建工程; 4、完成了办公楼前路面硬化800平方米工程; 二、教学改革工作:

我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承担的省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动学习策略与途径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开。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安排老师参加校际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主动与兄弟我校交流课堂教学经验,虚心学习。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濮阳郑州等地参加教学教研学习活动。开展了教师论坛活动;开展教师反思学习活动;开展了教师新课程理论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形成了以课程改革带动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形成组组搞科研,人人能科研的氛围。今年我校教师有29篇论文在国、省、市、县级获奖,取得省科研成果一项。 2、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由老师满堂讲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三名教师获市优质课,四名教师获县优质课奖。 3、建立完善了教学相关制度。 三、德育工作: 今年我校在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努力探索。

1、开展了“一帮一爱心助学工程”,有效的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变; 2、开展了课堂纪律大整顿活动,有效的改变了学风、教风。形成了比学习、比正气、比纪律的良好风尚。 3、围绕自信心教育、亲情教育开展了系列活动;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各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跑操口号;各班教室的标语紧紧围绕“亲情教育”、“自信心教育”、“自主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学生自己创作;每节上课前都要学生都要围绕“自信心主题”进行宣誓。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内涵。 四、教师业务提升工作: 1、对中青年教师精心培训,通过教师基本功比赛、说课评课等活动进行训练。 2、抓好教师在职学历提高。学校89名教师中,本科21人,正在进修19人,大专68人,学历达标率100% ,

以教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教学特色推进学校发展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教学特色工作汇报 近年来,学校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身心健康,品学优良,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工作,实现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打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又一个亮点,形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鲜明特色。 教学研究——创新研究方式,实现研究常态化 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少教师往往认为,研究只是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等少数人的事情,常常是被动参与。学校创新研究的方式,通过开展问题研究、叙事研究等有效的研究,吸引每一位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享受到研究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使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需要。 1、研究内容化整为零——开展问题研究,让教师人人能够研究。教师缺少的不是研究的欲望与热情,而是缺少研究的知识与技能,不懂得从何处入手进行研究。于是,学校在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培训的同时,将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进行细化,化整为零,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让教师感到自己也可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进行这样的研究。结合学校承担的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的问题,由教导处、学生处进行汇总,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汇集了一些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问题库”。“大课题”转化为教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就使教师们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也能研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依托教研组、年级组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问题研究小组,将“问题库”中的问题分解落实到不同的教师团队,以“小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攻关研究。这样,学校课题组就下设了以“小问题”为研究内容的若干个子课题组。问题研究小组与教研组、年级组有机融合,基于基层的教研组、年级

学校管理策略及有效方法

学校管理策略及有效方法(7篇) 第一篇:学校管理的创新策略 摘要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校管理综合水平的提高,如学校管理思想缺少创新、学校校章对学校管理创新的约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新课改背景下要促进学校管理的创新,就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转变思想、勇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学校管理;创新策略 引言 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中也更为突出教师、学生的个体发展,以促进人的能力培养和健康发展为根本,学校管理的创新也要围绕新课改背景下“以人文本”理念的发扬,通过思想创新、实践创新、民主化、开放化等策略,实现学校管理的持续、稳定发展,使学校在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中能够稳定提升,不断进步。 1新课改背景下学校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1学校管理的思想创新问题 新课改下,要求学校管理要“以人文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当前的学校管理中,思想创新的不足仍然是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最大因素。例如,在学校管理中,一些管理者仍然崇尚“分数为本”的思想,在管理过程中就容易忽略人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在新课改背景下其对学校的管理仍然保守、死板。又如,一些管理者崇尚“无为”的管理之道,认为学校管理就应顺其自然、任其发展,在管理上较为松懈,抱着谁也“不得罪”的心态,致使学校管理综合水平下滑,学校管理效果较差。再如,一些管理者保持“以权为本”的思想,认为学校管理就是“听话”、“照做”,不能够深入一线体验教学的实际情况,管理中只管听“领导”的,领导怎么说,管理就怎样进行,丝毫不能发挥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不能很好的协调学校的管理活动和教学活动。 1.2教学管理制度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