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液体压强第2课时(连通器)

液体压强第2课时(连通器)

液体压强第2课时(连通器)
液体压强第2课时(连通器)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液体压强》第二课时

出示目标

1、进一步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2、知道连通器和连通器原理。

【知识回顾】

1、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变形后得到的两个公式是 。

2、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 和 有关。

【自主学习】

1、什么是连通器?

连通器是上端________,下端________的容器。

2、连通器原理:

A 、在连通器中倒入红水,让学生观察每个容器中的水面的高度。

现象: 。

B :再把连通器慢慢倾斜一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相平

现象: 。

结论:连通器原理:如果连通器中只装______液体,当液体_________时,连通器的各部

分中液面总是保持_______的。

3. 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 , 。

4、阅读课本“科学世界”。

试述船闸的工作过程(投影课件)

当堂检测

1、茶壶和锅炉水位计都是_________。船闸是利用_________的道理来工作的。

2、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能称为连通器的是( )。

3、连通器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的实例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有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的敞口容器中加水,则水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是( )。

A 、容器A 的顶端

B 、容器B 的顶端

C 、容器C 的顶端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如图所示,A,B两容器内盛着水,水面等高,两容器间用一斜管相通,

K是开关,当K打开后,则()

A.水将由A流向B B.水将由B流向A

C.水不流动 D.无法确定

6、如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

原理或规律。

错误是

它违背了

7、一容器的重量为10N,内盛水的重量为40N,水深20cm,容器底面积为0.01m2,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少?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少?

8、一艘船的船底在水下0.5m处被撞了一个洞,洞口的面积为10cm2,用来堵洞的堵塞物受到水的压力为是多少?(g取10N/Kg)

6.3-液体内部的压强

第六章 6.3 液体部的压强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液体部压强规律。液体部的压强和生活、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习本节容需要以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液体的特点、密度知识为基础。 本节由视频“潜艇下潜深度受限制”的现象引出液体部有压强,接着通过学生体验、对比提出猜想。通过学生小组实验设计、探究、讨论、归纳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然后构建液柱模型推导出压强的数学表达式。最后运用液体压强规律解释连通器,并了解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例子。 本节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在体验、实验、思辩形成液体部压强规律的过程中,感悟对比、归纳、建模、演绎的科学方法,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有压强,理解液体部压强的规律。 (2)会使用U形管压强计研究液体部压强。 (3)知道连通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液体部压强规律的过程,感悟控制变量、归纳方法。 (2)经历液体压强表达式的推导,感悟建模、演绎的科学方法。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液体压强规律的实验探究,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液体压强规律在技术上的应用,感受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液体部压强规律。 难点: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U形管压强计、大烧杯、水、盐、保鲜袋、橡皮软管。 2、演示实验器材:侧壁开孔两端开口的试管、水槽、红墨水、U形管压强计、连通器。 3、课件:自制课件,视频。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情景和活动引发学生提出猜想,引起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和演绎推理的过程,体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同时获得液体部压强规律。最后运用液体部压强规律解释连通器。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教材是压强在液体物态中的体现。因为该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少,并且还用到了密度和力的平衡的知识,所以对学生来说这是难点节。《课程标准》中本节没做具体的要求,但由于压强在不同物态中表现的特点不同,其计算和测量也有区别,另外,液体压强密切联系固体压强和气体压强,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压强知识,一定要重视本节内容的教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2.体验和感悟游泳或泡澡时身体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通过连通器经历物理模型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接受到科学态度的培养;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自身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

意识; 3.通过船闸的学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 二、教学难点: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光盘、微小压强计、连通器、水槽、水; 学生:关于带鱼的调查资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1.课前要求学生到水产市场上观察带鱼。查阅资料,调查带鱼的生活环境。课堂上描述观察调查结果:市场上没有获得带鱼。带鱼生活在深海中。 2. 展示穿着抗压服的深水潜水员 问题:1).为什么没有活的带鱼呢? 2).深水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抗压服? 学生:交流讨论 结论:那是因为液体中有压强。 (教学说明:新课导入环节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的好奇心、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

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教学设计

大气的压强(第二课时) 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1节 课时安排 本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大小;第二课时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如果时间允许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第三课时为飞机机翼模型的制作或者习题课。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科学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科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 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ppt1 老师有一个问题:在火车的站台上,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直线。当列车驶过时,不允许旅客站在这条线内,以保证人体与铁轨离开足够的距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探究实验吧! [实验] 研究气流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ppt2 (1)找一条薄纸带,捏住纸的一端,让纸自然下垂,当你用嘴朝水平方向吹气时,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若改变吹气的力量和速度,纸带会发生什么变化? 现象:纸向上飘起。

连通器原理

连通器原理 定义 上端开口,底部相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性质 两端开口或相通的目的其实是防止大气压强对液面的干扰,如果把连通器里的液体都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同一深度压强相同时才会静止,如果同一深度压强不同,液体会向低压的地方流动直到平衡。但是如果某一个液面上被施加了一个额外的力,这个位置的液体压强就会叠加(如果液体上方有气体,就是叠加气体的压强)。为了保证两个(或多个)液面上施加的都是同一个大气压强,所以要两端开口。其实如果把整个连通器封闭也可以,不过两个液面上的空气必须连通(就好比把两个连通器对接并密封) 把一根橡皮管两头举起不让液体出来就是连通器,把两头对接在一起变成一个环也是连通器。 应用:锅炉的液位计就是在边上连通一根透明管子,上下两端都连进锅炉。 茶壶壶嘴和壶身就是好比是连通器的两个管子。 原理 连通器的原理可用液体压强来解释。若在U形玻璃管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在连通器的底部正中设想有一个小液片AB。假如液体是静止不流动的。左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右侧的压强,一定等于右管中之液体对液片AB向左侧的压强。因为连通器内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左右两个液柱的密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可知,只有当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时,两边液柱对液片AB的压强才能相等。所以,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应保持相平。(理想模型法) 特点 只有容器内装有同一种液体时各个容器中的液面才是相平的。如果容器倾斜,则各容器中的液体即将开始流动,由液柱高的一端向液柱低的一端流动,直到各容器中的液面相平时,即停止流动而静止。如用橡皮管将两根玻璃管连通起来,容器内装同一种液体,将其中一根管固定,使另一根管升高、降低或倾斜,可看到两根管里的液面在静止时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特点。 应用 常见的连通器 常见的连通器 连通器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水渠的过路涵洞、牲畜的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以及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壶、洒水壶等都是连通器。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 所谓连通器,是液面以下相互连通的两个或几个容器。盛有相同液体、液面上压力相等的连通器,其液面高度相等。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学 设计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学设计 陈宇 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 二〇一四年六月

第六章液体内部的压强 陈宇湖北文理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物理)

师:很好!还有没有呢 师:好,没有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液体重力和容器形状是不是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来探究呢如果可以,选择哪个更合适呢师:很好,那现在我们就只需要探究深度、液体密度、容器形状以及方向这四个因素了。 师: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能够测量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仪器,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U形管压强计。 (介绍U形管压强计的构造,并演示其使用方法) 图4 U形管压强计 师:那么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差就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师:好!现在我们大家分成四组,第一组探究深度,第二组探究液体密度,第三组探究容器形状,第四组探究方向。 下面,每一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要探究的因素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了,讨论前需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哪一个因素有关,需要控制其他的因素不变,这在物理学中称为什么方法呢 师:对,现在大家可以进行讨论了,设计好实验方案要向我报告 师:好,都设计好了,那第一组先说一说你们的方案 师:很好,大家设计的实验都很好,那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实验了,实验结束大家要把实验结果向我汇报 组1: 图5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组2: 图6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组3: 图7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组4: 图8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 (板书:2、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生2:密度,实 验中,里面的 液体密度较 大,橡皮膜向 外凸起 生3:液体重 力,实验1中 向玻璃管倒入 的液体越多, 橡皮膜凸起的 程度越大 生4:容器形 状,实验2 中,玻璃管和 外面容器形状 不同,压强也 不同 生5:方向,实 验1中不同的 方向,橡皮膜 凸起的程度不 同,压强不同 生:可以,容 器形状,不同 形状容器可以 装不同重力的 水 仔细观察 认真听讲 分组 生:控制变量 法 思考讨论 组1:把探头放 入同一种液体 的不同深度 处,观察U形 管的液面高度 差有什么不同 组2:把探头分 别放在形状相 同容器中的水 让学生感 悟控制变 量的科学 方法 让学生亲 自经历探 究的过 程,感受 合作学习 的重要 性,并培 养他们合 作学习的 能力

大气压强和连通器解析

大气压强和连通器 一、填空题 1.放在容器里的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作用,这是由于液体既受到________作用,又具有________性而产生的。 2.大气会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会产生。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是的;历史上最早用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 是。 3.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厘米高的水银柱或可以支持厘米高的水柱。 4.一个标准大气压= 米高的水银柱= 帕。 图中所示的是离心式抽水机,它抽水是利用____________进行工作的,所以抽水的高度 一般不超过________米。 5.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用一根长约1米、一端开口的玻璃管,充满水银后,将开口堵住 倒插于水银槽内,则管中的水银液面会下降,降到一定高度时水银柱将_______。如果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的长度将_______ ,但水银柱液面所在的高度将_______ 。若用粗一点或细一点的玻璃管作这个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_ ,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同一地区的大气压强______ _ ,如果管顶破一小洞,管内水银将_______ 。(填:静止、继续运动、增加、不变、下降) 6.图1(a)所示为日常生活中用细线分割皮蛋的“线切皮蛋”现象,该现象可以说明:通过受力面积,可以压强;图1(b)所示为“瓶吞鸡蛋”实验,该实验可以证明:。(C)为实验的装置,可以用来证明的存在并且很大。 7.意大利科学家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某小组同学在学了这些知识以后,利用长塑料管、真空抽气泵和水等器材测量当时的大气压,发现当塑料管内被抽成真空后,管内外水柱的高度差恰好为10米,则这些水柱产生的压强为帕,该数据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为。 8.如图2所示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A、B两底面积相等,A中的液面比B高,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A的压强_______液体对容器底部B的压强(选填:“>”、“=” 或“<”);当把中间的开关打开后,容器就是一个,等液面静止后,液 体对容器底部A的压力液体对容器底部B的压力(选填:“>”、“=”或“<”)。 9.在研究大气压强的实验中,某小组将一根1米长的透明硬质细管装满水,管子上端封闭,下端浸在水槽中,发现管中的水不会流出,如图(a)所示;换用较长的细管,重复实验,管中的水仍不会流出,如图(b)所示;

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计算讲解

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计算 一、选择题 .(2015福建福州,第7题)图1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2.(2015广东广州,第9题)图8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 图9中的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3.(2015山东德州,第9题)用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己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将增大 C.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D.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4.(2015四川内江,第11题)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S甲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内部压强 浦城三中吕新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液体的压强》选自沪科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八章《压强》的第二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它是在学习第一节压强的知识后来学习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如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呢?我在这节课中采用了让学生自己连接微小压强计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利用自己的器材来探究液体的内部压强特点。同时我给学生足够的器材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探究,总结归纳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3)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2)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沪科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液体的压强》选自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第九章《压强》的第二节。其主要内容包括体会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三、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一节很好的探究素材,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力求体现探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使学生从“学会”转化成“会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人教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赶课时。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四、教学目标

连通器与大气压强测试题

连通器与大气压强练习题 姓名 1、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 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0、如图所示,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盐水和清水,液面相平。如果将阀门打 开则 ( ) A 、 盐水向右流动 B 、清水向左流动 C 、盐水与清水均不流动 D 、无法判断 13、我们吸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 、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 、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D 、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14、在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用活塞封闭‘定时的空气,活塞可左右移动且 不漏气。当保持温度不变,用力F 向右推活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气体的质量、密度、压强增大; B 、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压强增 大;C 、气体的密度不变,质量、压强增大: D 、气体的压强不变,质量、密度 增大; 16、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时,如果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是74cm ,则可能是 ( ) A 、玻璃管粗了 B 、玻璃管内有空气 C 、玻璃管倾斜了 D 、外界大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 17、张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无论她怎么用力,饮料都吸不上来。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 .吸管有孔 B .大气压偏小 C .吸管太细 D .吸管插得太深 18、如图7-41所示是在外界环境为1标准大气压条件下做的托里拆利实验,下列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A 点处压强为零 B .B 点处压强为76cm 水银柱 C .C 点处压强为lOcm 水银柱 D .C 点处压强为86cm 水银柱 19、.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的值,应注意( )。 A .玻璃管的粗细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否则不能做此实验 B .开始时,玻璃管内必须灌满水银,否则就测不出大气压值 C .实验时,玻璃管必须保持竖直,如果倾斜则不能测出大气压值 D .玻璃管中韵水银柱高度必须是76cm 20、.做托里拆利实验时,A .比实际气压小 B .比实际气压大 C 21A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二、填空题 1、著名的_____=_____Pa ,在同一地区,海拔500 m 2、酒精的沸点是78.5℃,76cmHg. 3、如图所示,则管内顶部受到压强为______cm 个小孔将出现的情况是(大气压为76cm 汞柱) 图7-41

液体的内部压强教案

第二节液体的内部压强 【预习提示】 1.由于液体受到的作用,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压强。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 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4.由液体压强的公式可知,液体压强与和有关。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二、目标定向 手上带上一次性塑料袋,放入水中,有何感觉?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本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三、学生自学

1.思维启动 (1)压强的公式:。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用表示。 2.液体的压强 (1)演示实验:有一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让学生 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在平放 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红色的水倒 入玻璃圆筒,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 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容器加入水后,蒙在容器底的橡皮膜会(凸起或凹陷),表明水对产生了压强也可以看到侧壁的橡皮膜向(凸起或凹陷),说明了水对容器的产生了压强。 (3)演示:把水倒入侧壁在不同深度开有三个小孔的圆筒,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能流出说明什么问题? 总结: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作用,对容器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也有压强。 3.仪器操作须知 (1)压强计构 造: 。

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研究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作业 务必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1.液体内部压强公式__________,其中ρ表示液体的_______,h表示液体的__________。 公式中ρ的单位一定要用__________,h的单位要用__________,计算出压强的单位才是__________。 2.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的实验中,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来表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 (2)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这可以通过的方法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液体 (3)小阳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 ①比较图甲和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 ②比较图乙和图丙,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 理由是。 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薄壁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和水所受重力为3 N,高为9 cm,底面积为0.003m2;水深6 cm,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 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2)水对杯底的压力;(3)水杯对桌面的压强p桌。

4题图 5、在右图所示的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 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则容器底部受到水 的压强( ) 图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6、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 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甲 < P乙 B、 P甲 =P乙 C、P甲 > 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中的四种河堤的 设计中,最不合理的是() 8、有一密闭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液体, 如果把它倒置,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压力的变化是() A、压强增大,压力不变 B、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C、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201x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巩固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应用 2.认识连通器及了解连通器原理 3.学会灵活运用P=ρgh及P=F/s解题 【温故互查】 1.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力作用且液体具有性。 2. 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_______压强;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_______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导学过程】 自学导读一:连通器 阅读教材P.36,认识连通器,了解连通器原理。 1.连通器指。 2.连通器的特点:。 3.举出几个生活中应用连通器的例子:。 自学导读二:了解船闸的工作过程。 阅读教材P.37。小组内相互口述轮船上行或下行时船闸的工作过程。 【经典题型】 Ⅰ.计算类 题型一:压强、压力的计算 例1.如图3,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 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1)水对茶壶底 部的压力;(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容器厚度不计) 题型二:连通器原理的应用 例2.如图所示,如图所示,A是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塑料片抵住 下端管口并把该下端竖直插入装有水的B槽内(塑料片自重不计,且下端管 口不渗水),在塑料片距水面20厘米深处时,塑料片不下沉。此时向A管缓 慢注某入某种液体。当A管液面高于B水槽内水面5厘米时,管口下方塑 料片开始下落,求A管内液体密度、

Ⅱ.判断类 题型一:异型容器压力、压强的比较 例3: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 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水, 若把它倒置, 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 ) A、压强减小, 压力增大; B、压强减小, 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 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 压力减小 题型二:图像判断 例4:如图所示图像中,能正确描述一实心铁球从液面逐渐浸入液体,铁球所受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巩固练习】 1.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都装有水,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 2.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 P A、P B、P 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

连通器原理与大气压强

(一)、连通器及其原理 1、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3、连通器水面相平的原因。 要判断连通器中各液面是否相平时,首先要知道连通器里装的是不是同种液体。如果连通器里装有不同的液体时,要进行讨论: (1)、以两种液体为例,如果装入的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相同,则液面最终会相平; (2)、如果两种液体密度大小不同,但相互间可互溶,可构成均匀的混合液,则液面依然相平; (3)、如果连通器里装有密度不同的且不混合的液体,连通器液面不相平。 例1、如图所示,一U型管下端有一个阀门,阀门开始时关闭,U型管一侧装有煤油,另一侧装有水,并且两液面相平,那么当把阀门打开时,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 (二)、连通器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应用。 1、茶壶:壶嘴应略高于壶口,不然茶壶不能装满茶水。 2、工业锅炉内水位计:锅炉内水位不能直接观察,用与锅炉连通的玻璃管制成连通器,则管内与锅炉水面相平。 3、农田输水管:有的地方把农田输水管埋在地下,穿过公路,这也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农业涵洞见在线测试6) 4、船闸:在船闸整个工作过程中,当打开上游阀门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当打开下游阀门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 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保半球实验有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4、1标准大气压的值= 1.01×105Pa 5、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0mm(76cm)柱所产生的压强 6、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练习.下列实验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B.玻璃管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初中物理连通器

秋季学期第五讲连通器我们已经学习了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有许多的应用,其中连通器是我们接触到最常见的。 图1 洗手池,注意下端弯曲的连接部分图2. 水坝神奇的水闸系统你是否留意过家里的洗脸池下面水管,按常理来看,笔直的管子更容易让水流入下水道中,为什么却要做成如图1所示弯弯的一段呢?你是否思考过长江上的发电站水坝内外的船怎么样才能穿过大坝?你是否考虑过为什么教学楼内开水器的水位计能够显示炉内水的高度?很多显而易见却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现象,往往蕴含着很多有趣的物理知识,只要有发现的眼睛,就不会找不到物理的规律。 一、连通器及其原理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图3. 连通器原理 我们已经知道在一个U型管中,如果只装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容器中的各个液面总是保持相平。如图3所示,底端CD处,由帕斯卡定律,在界面处所产生的压强应该相等(或者同一截面压力相等),当液面静止时,根据压强相等有 = p p 左右,= gh gh ρρ 左右 所以此时有

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的这个特点,可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例题1】留心观察居民楼里的下水管(比如你家住在二楼,走进卫生间向上看, 就能见到三楼的下水管),你会发现水池、抽水马桶的下水管有一段是弯成U形的,如图1所示.你知道这一段弯管有什么作用吗?说说它的工作原理. 【例题2】烧水用的水壶,应用了什么原理? 图4. 水壶 【例题3】如图5所示,公路两侧的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两渠水面相平,涵洞中的水流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5. 涵洞【例题4】在连通器的两端分别装有清水和煤油,液面相平,如图6所示,如果将阀 门K打开,则() 图6. U型管 A、煤油向右流动 B、清水向左流动 C、均不流动 D、无法判断 【考点总结】 要判断连通器中各液面是否相平时,首先要知道连通器里装的是不是同种液体。如

八年级科学上册2_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

大气的压强(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本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大小;第二课时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如果时间允许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第三课时为飞机机翼模型的制作或者习题课。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科学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科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 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1 老师有一个问题:在火车的站台上,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直线。当列车驶过时,不允许旅客站在这条线内,以保证人体与铁轨离开足够的距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探究实验吧! [实验] 研究气流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2 (1)找一条薄纸带,捏住纸的一端,让纸自然下垂,当你用嘴朝水平方向吹气时,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若改变吹气的力量和速度,纸带会发生什么变化? 现象:纸向上飘起。 (2)找两张相同的薄纸,用手捏住两张纸的一端,让两张纸自然下垂,相距3-5厘米,并使两张纸保持平行。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猜测会出现的现象。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相同吗? 学生猜测:纸条会被气流向两边吹开。 现象:当吹气时,两纸条反而向中间合拢。 分析:吹气时纸条为什么会向中间合拢呢? 肯定是纸条受到了力的作用,而且力的方向是指向内侧。那么是什么物体施与纸条力的作用呢?我们分析一下:与纸条接触的只有空气。吹气前,两条纸互相平行,保持一定的间距,没有吸引和

连通器【公开课教案】

连通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在实际情况中辨认连通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2、知道船闸的工作原理,能用连通器原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了解液压技术的原理,知道一些液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应用连通器和液压技术事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型和挂图认识连通器和液压技术,经历用"假想液片"模型推导出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建立模型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主动运用于生活、生产的意识; 2、通过对船闸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STS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 教学过程: 一、连通器及其特点 1、引出问题 基于学生关于三峡大坝收集的资料,提问: 三峡大坝拦腰截断了长江,为什么下游的船只还能驶到上游?它们是怎样"翻越"大坝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收集的资料. 抓住学生讨论中的闪光点,逐步设问: (1)水位高度可以调节吗? (2)水库大坝采用什么方法调节水位? (3)有没有同学知道其中采用了什么原理? (4)什么是"连通器"? 可能一些学生已经收集到相关资料,提到连通器及连通器原理.比如:"大坝旁都要修建

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可以调节上下游的水位落差,实现通航. 给出“连通器”概念: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探究连通器的特点 列举生活中的连通器.如:茶壶、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池等. 出示自己制作的简单连通器,把两支注射针筒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调节两边针筒等高,向管中注入水.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两管内水面的关系; 用一根红线系在两铁架台间,标识出此时水面所在位置,两边针筒等高时,学生观察到两边水面相平. 问:如果举高或降低一边针筒,水面会变化吗?怎样变?为什么? 缓慢调节一边针筒,使两边针筒明显不等高.要求学生观察、描述现象,进行总结. 要求填写下面半命题: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将相平(等高). 3、利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连通器原理 分析液体不流动时液片的受力.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可推知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推导出液柱高度相等的结论. 4、应用、讨论 讲解一下船闸的工作原理. 分析船闸的结构,结合连通器原理解释船闸的工作原理. 二、液压技术 1、压强在液体中的传递 通过分析船闸阀门的工作,指出开启和关闭阀门需要特殊的装置,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生活中能见到很多"四两拨千斤"装置.比如修车时用的千斤顶等. 演示实验,先放大砝码,再放小砝码,最后两边平衡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让学生描述现象后讲解.注意强调两边条件的对比:面积的比例关系要和砝码质量比例对应起来.在教师带领下,逻辑清晰地比较相关因素.推导出两边压强相等的结论. 得出结论:密闭液体中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在教师总结的提示下,明确压强在液体中传递的规律. 2、液压技术及应用 1653 年,帕斯卡发现了上述规律(帕斯卡原理).在此基础上,人们发明了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师生共同举出一些利用液压技术的机械.比如,千斤顶,推土机、

6.3 液体内部的压强

6.3 液体内部的压强(四课时)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 、b 、c 、d 四个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水在a 、b 、c 、d 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p d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p a <p c B .p a =p d C .p b >p c D .p b =p d 2.如图2所示,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鱼缸,同学们观察、比较后提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B .鱼缸甲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C .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小,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小。 D .鱼缸乙对桌面的压力大,缸中鱼受到水的压强大。 3.下列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喷水枪。 B .茶壶。 C .船闸。 D .锅炉水位计。 4.如图3所示,粗细均匀并相同的两只玻璃试管,装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小的是( ) A .试管A B .试管B C .两试管一样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如图4所示的管里装有一定质量的水,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 1;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 2,比较p 1、p 2的大小,应是( ) A .p 1>p 2 B .p 1<p 2 C .因为液体的质量没变,所以p 1=p 2。 D .无法判断。 6.如图5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满了水,若将一木块缓慢放入水中后,两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 a 、p b 、F a 、 F b 则( ) A .p a > p b F a > F b B .p a < p b F a < F b C .p a = p b F a = F b D . 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内都盛有水,将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分别放入量筒内浸没,已知水对量筒底部压强相等,则量筒对桌面的压强( ) A .放铜球的最大; B .放铝球的最大;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甲 乙 图2 图1 图3 图4 图5

第2节 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

总第_____课时主备教师:刘大盛 第九章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释简单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感受液体的压强。 2.通过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熟悉使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认识规律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 难点是应用液体压强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压强计、烧杯、水、盐水、饮料瓶、橡皮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