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

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

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
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

课目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

作业提要

课目灭火救灾装备器材操作使用

时间 12小时

内容 1.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与用途

2.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方法讲解示范,操作练习。

条件民兵军事训练教材;防火服,风力灭火机,细水雾灭火机,水枪等制式灭火装备;斧子,砍刀,手锯等就便器

材;训练场。

标准 1.了解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用途、性能与构造。

2.熟练掌握风力灭火机、细水雾灭火机、水枪等常用灭

火救灾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3.能够排除救灾装备的一般故障。

考核实际操作。

采取两级制评定,达到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抽取2—3种常用灭火救灾装备器材进行考核,器材操作

要领准确、使用规范、动作熟练。

作业进程

作业准备……………………………………………………10分钟

1.设置场地,检查器材,划分编组,明确分工;

2.严明训练场纪律,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在场首长报告;

4.宣布作业提要。

作业实施…………………………………………………100分钟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主要包括:火场清理、扑打灭火、隔离灭火、水土灭火等。熟练掌握和运用正确合适的灭火技术与方法,对民兵应急分队遂行灭火作战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战过程中民兵应急分队队员穿着防火服,携带风力灭火机、细水雾灭火机、水枪、油锯、割灌机等制式灭火器材,在灭火过程中根据地形、炎势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以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

第一部分火场清理的基本方法

清理火场,是指明火熄灭后,采用风吹、水浇、土埋、搬移、挖沟等手段,使火场边缘残留的余火彻底熄灭或将余火火源与可燃物隔离,防止复燃的灭火战斗行动。清理火场是灭火战斗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灭火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

一、班(排)清理火场的方法

(一)分段清理。班(排)将清理区域按组分段,把各段的清理任务落实到组,分别由各组长组织实施。

(二)巡回清理。班(排)在清理火场时,对容易发生复燃的区域,成一路队形由一端向另一端对余火和可燃物巡回清理。

(三)情况处置。遇到粗大可燃物时,通常将粗大可燃物伐倒移入火烧迹地,将余火与可燃物隔开,或利用水枪、锹、稿等灭火工具,采取水浇、土埋等手段清理,直至余火熄灭。

遇到细小或轻型可燃物时,通常使用灭火机、灭火水枪、组

合工具等灭火装备,使余火熄灭,或将可燃物与火分开,防止复燃。要重点对火线内易燃物品、动物粪便等进行清理,防止火星随之溅落,引发新的火点。同时要在适当位置设置观察员,及时发现情况,防止二次起火。

遇到火线复燃时,班(排)长要组织人员对复燃火进行扑打,并向上级报告情况。

二、连(分队)清理火场的方法

指挥员明确任务和组织协同动作后,应指挥所属人员迅速展开到位实施清理。清理火场行动中,指挥员应根据上级意图、地形及兵力等情况,在正确分析判断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部署兵力,区分任务,搞好协同,灵活采取水浇、土埋、扑打、伐倒搬移、圈烧、风力灭火机清理等方法进行清理。

(一)分段清理

分段清理通常在清理区域较大、兵力较多、地形复杂时采用。实施方法是将清理区域划分成若干地段,然后分兵清理。清理时,注意各地段接合部的保障,防止出现死角。

(二)巡回清理

巡回清理通常在可燃物构成复杂,发生复燃可能性较大时采用。实施方法是在清理重点地段的基础上,将兵力编成若干梯队依次派出反复清理。

第二部分扑打灭火法

扑打灭火是根据火线情况变化,科学调整战斗编组力量,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和手段,及时处置各种复杂情况,加强协同,

密切配合,迅速完成灭火任务。

一、班(组)扑打灭火方法

扑打明火过程中,班长应根据火线情况变化,科学调整战斗编组力量,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和手段,及时处置各种复杂情况,加强协同,密切配合,迅速完成灭火任务。

直接灭火主要适用于扑救中、低强度地表火。班(组)要根据火情、地形和可燃物类型,进行合理编组,通常编为扑打组和清理组,必要时可增编保障组。一般情况下,班长带领扑打组在前扑打,副班长带领清理组跟进清理。

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具有燃烧类型交替发展,扑打、清理困难,易复燃的特点。班(组)通常将三分之一兵力编为扑打组,三分之二兵力编为清理组,扑打组与清理组保持10~20m距离。

次生林森林火灾蔓延快,火强度低,相对易扑灭,但清理困难。班(组)通常将二分之一兵力编为扑打组,二分之一兵力编为清理组,扑打组与清理组保持10~20m距离。

草原火灾蔓延快、强度低,相对易扑灭和清理。可编为2个扑打组和1个清理组,扑打组之间可以互相超越扑打,以加快灭火速度提高效率,扑打组与清理组一般保持50~100m距离。

高山森林火灾蔓延快,受局部地形和气候影响大,扑灭和清理困难的特点。班(组)通常将三分之一兵力编为扑打组,三分之一兵力编为清理组,三分之一的兵力编为保障组,扑打组与清理组一般保持在10m以内距离,边打边清稳步推进,保障组伴随保障灭火弹、水源等。

3至5人一组,用湿树枝或二号工具排成一线,扑打高1米以下

的火线。要注意的是使用湿树枝或二号工具时,要对准火焰猛压轻举,举起工具前要向后拖一下再轻举,将已燃烧的可燃物抛到身后引发新的火点。

二、连(分队)扑打灭火方法

扑打灭火,是指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阻止火线扩展蔓延的灭火战斗行动。连(分队)在遂行灭火战斗任务时,通常单独担负某一火场或火场某一方向的灭火任务,有时可在上级编成内担负火场某一地段的灭火任务。在组织灭火战斗行动时,指挥员应根据火场实际,准确判断情况,正确部署兵力,指挥分队快速行动,并根据火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部署,迅速有效地控制火线蔓延。直接灭火,是指使用灭火装备突破火线后,直接扑打的战斗行动。直接灭火主要用于扑救中、低强度的地表火。常用的直接灭火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一线推进法

一线推进,是指根据火势强势,突破火线后,难以展开两线扑打时,集中使用兵力,从突破口一侧沿火线向重点地段展开扑打的灭火战斗行动。连(分队)突破火线后,应根据上级意图、本级的任务、火情、兵力编成、气象、地形、社会环境等情况,采取一线推进的扑打行动。

人员采取一线推进扑打行动时,要集中使用兵力,通常编成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扑打组通常配备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水枪和灭火弹等,配置在队伍前端,主要任务是追歼火头、扑打明火。清理组通常配备风力灭火机、水枪、二号工具等,配置在扑打组之后,主要任务是对火线进行反复清理。保

障组配置在清理组之后,主要负责给扑打组和清理组输送灭火弹、水、油料等为灭火行动提供不间断的战斗保障。

(二)一点两面法

一点两面,是指突破火线后,将兵力编成2个灭火梯队,从突破口两翼沿火线展扑打的灭火战斗行动。分队突破火线后,应根据上级意图、本分队的任务、火情、兵力编成、气象、地形、社会环境等情况采取一点两面的扑打行动。

分队采取一点两面的扑打行动时,通常编成2个梯队,每个梯队各编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根据火势强弱,灵活配置扑打明火、清理火线和保障的兵力。

(三)递进超越法

递进超越,是指突破火线后,抓住地势平缓、火势较弱的有利战机,将兵力编成2个或3个梯队,沿火线互相超越、交替扑打的灭火战斗行动,通常运用在分队兵力多,作战能力强,装备配备精良,并在同一火线展开扑打的战斗行动。

连(分队)采取递进超越扑打行动时,根据兵力数量、火势强弱等,通常编成2个梯队,有时也可编成3个梯队。每个超越梯队通常编成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每个梯队至少要有1个班的兵力,必要时可派出观察员,勘察火场情况。超越距离可根据推进方式、地形、植被等情况灵活确定。超越方式通常有徒步超越和乘车超越。

(四)对进合击法

对进合击,是指从某段火线两端,向中间一点扑打合围的灭火战斗行动。对进合击行动适用于扑打不连续的火线及迅速控制

火头。

分队采取对进合击扑打行动时,根据兵力数量、火线燃烧地段情况,通常编成两个梯队,每个梯队至少要有一个班的兵力,编成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必要时可派出观察员,侦察火场情况。

(五)分段合围法

分段合围,是指将连(分队)编成两个以上的扑打梯队,从不同地段打开2个以上突破口,分段扑灭明火的战斗行动。

分队分段扑打时,应根据兵力数量、突破口数量、火线情况可将兵力编成多个梯队,通常每个突破口配置两个梯队,每个梯队编有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各梯队人员数量、机具配备应视各段火线情况、突破口位置进行配置,对地形复杂、火势较强地段应加强扑打组的配置,对可燃物情况复杂,隐火、暗火较多的地段应加强清理组的配置。

第三部分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是指在火线蔓延方向适当位置上,以伐倒树木和清理可燃物的方法破坏可燃物分布的连续性,阻隔火线蔓延的灭火战斗行动。主要的方法是开设隔离带(沟)和点烧阻隔法。

一、开设隔离带(沟)法

开设隔离带(沟)主要用于阻隔树冠火、高强度地表火和地下火。对不宜直接接近扑救的火线,可在林火燃烧发展的主要方向开设隔离带(含增湿作业),当林火发展至预设隔离带时,部(分)队抓住火势减弱的战机,迅速扑打清理,是由间接向直接

灭火转换的战法。

预设隔离、阻歼林火

(一)运用时机和把握的要点

1.遇有行为多变高强度林火、无法接近的复杂地形或地下火火场时,隔离带(沟)应选择在山脚的疏林、幼林、林草结合部等,走向尽量要与林火发展方向保持垂直,宽度应当根据地形、植被、林火类型和强度等确定。隔离带(沟)开设完毕后,要及时调整兵力部署。

2.开设隔离带(沟)位置,通常选择在林火蔓延前方的道路、防火线、河流、农田等控制线的内侧,在这些控制线难以阻隔火线蔓延时,可以此为依托,开设隔离带(沟),加宽控制线的宽度,有效阻隔火线的蔓延;在平缓地带,隔离带的走向要尽可能与风向垂直;在山坡地带,隔离带的走向要环山开设;火线与隔离带(沟)的距离要根据林火蔓延的速度和完成开设隔离带(沟)的时间确定。开设隔离带(沟)时要根据上级的意图、火情、树高、风力风向、坡度大小、控制线和灭火兵力的数量等情况,采取分段开设隔离带(沟)和集中兵力开设隔离带(沟)等方法。

(二)开设隔离带应当遵循的原则

1.隔离带开设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山脊或沟谷中心线背火一侧。如无山脊或沟谷可依托,则应选择在不同类型可燃物的交界处,但绝对不能在火头前进方向的半山腰开设隔离带。在平坦的地方开

设隔离带,隔离带的走向要尽可能地与风向垂直。

2.隔离带的开设要充分依靠天然屏障,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量,缩短开设隔离带的时间。所谓天然屏障,是指可使隔离带的长度或宽度缩短变窄的林区公路、铁路、机耕路、板车路、林间小路、溪流、河流、水库、林间空地、水田、探露岩石等不能使林火曼延的人为或自然的条件。

3.开设隔离带时要事先向所有参战人员明确危险情况下的撤离路线。

4.一条隔离带的开设由一人指挥,且必须安排一人担任警戒,其任务是观察、了望整个火文现场林火发展态势,防止林火包围作业人员,一旦有发生这种险情的态势,要迅速通知作业人员按预先明确的路线撤离。

5.在距火头多远的距离开设隔离带,依火焰更延的速度(基本与风速相同,实时风速可在现场要气象部门提供,而火头与将要开设隔离带处的距离是可估算出来的,这样就可估算出火头更延到隔离带处所需的时间)、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作业人员的多少、有无天然屏障而科学、灵活决定,宁远勿近,但不能轻易放弃每一株树。

6.隔离带的宽度依林火种类和风力大小而定:叶林内发生树冠火时,只能依托地形条件在林火曼延的前方山脊开设隔离带,如山脊线两侧林相同,隔离带的宽度以开设到背火一侧树梢高与山脊线平齐为宜,如山脊线两侧林分不同,隔离带的宽度可稍缩小,如非要在林内开设隔离带,其宽度要大于树高 1.5倍以上,如果风大,越宽越好;林内发生地表火时,隔离带的宽度要大于火焰高度;林内发生

地下火时,隔离带的宽度以1到1.5米为宜,深到见生土或地下水为宜。

7.隔离带表面要用扫帚或风力灭火机清除枯枝落叶、杂草,要现生土。

8.隔离带开设好后要有足够的人员看守。

9.如果风大林火很有可能突破隔离带时,绝不能等到火烧过来,而要依托隔离带实施点烧迎面点烧宽隔离带,最终达到以火灭火的目的。

(三)主要优长与不足

优长:一是灭火安全系数相对高,避免进入危险火环境;二是能够有效将林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减弱火势;三是便于组织指挥和协同行动。不足:一是开设隔离带作业时间长;二是受气象条件影响大。

(四)开设隔离带(沟)的兵力编成

班(组)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采取开设隔火沟、开设隔离带等方法,实现对林火的阻隔;组织开设隔离带时,一般编为砍伐组和清理组。连(分队)开设隔离带(沟)的兵力通常可编为:伐树组、清理组,必要时可指定观察人员。伐树人员配置在控制线内侧,主要使用油锯、割灌机、手锯、劈斧、砍刀等伐倒树木。清理人员的任务主要是将伐倒的树木和隔离带(沟)内的可燃物全部清理干净。

二、点烧隔离灭火法

点烧隔离灭火是指受火情、地形、植被等条件限制,灭火人员无法抵近火线直接灭火,转而利用有利地形、天气、植被等条

件,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采用适当手段破坏森林燃烧条件,以达到灭火目的的灭火战斗行动。主要适用于扑救高强度地表火、树冠火及地下火。

(一)点烧隔离灭火的形式

1.火攻。火攻是指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以点烧的方法,主动烧除可燃物,使点烧的火与火场火线相遇,控制林火蔓延的行动。班(组)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遂行火攻任务,可能担负点火、清理控制、机动等任务。单独遂行任务时,应根据火情、地形和气象等条件谨慎运用火攻。

2.阻隔。阻隔是指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采取适当方式破坏可燃物的连续性,将可燃物与燃烧的火线隔离,达到灭火目的的灭火战斗行动。班(组)通常在上级编成内采取开设隔火沟、点烧防火线、开设隔离带等方法,实现对林火的阻隔。

(二)班(组)点烧隔离灭火法

班(组)组织点烧防火线时,一般编为点烧和清理控制组。

1.点烧地线的选择

班组运用点烧灭火时,应视火情、可燃物、地形、气象条件选择有河流、农田、道路等可依托的控制线实施点烧。

2.行动编组

点烧火线应根据不同地形、植被、点烧长度、气象和依托条件等,全班合理编成点烧和清理控制力量。点烧条件比较有利时,可适当增加点烧力量;点烧条件一般时,应减少点烧力量编配,总之,点烧的火线的进度和长度必须在班(组)可控的范围之内,严防跑火。

3.火攻的方法

火攻时,要根据兵力、火情和地形等,利用控制线或林火形成的特殊形状,采用合理的点烧方法,提高灭火效率。

依托控制线点烧,通常在火线蔓延方向适当位置,依托道路、河流、隔离带等实施点烧。主要用于扑救人力无法直接扑救的高强度林火;过火面积大、火线长,扑救力量不足,短时间难以控制,不实施点烧可能造成更大损失的火场;火势发展迅猛对重要目标构成严重威胁的林火等。

图2~1 依托控制线点烧

直线点烧是指在局部弯曲火线的两转弯点位置,以点烧的方法,主动烧除可燃物,使点烧的火线与火场火线相遇,控制林火蔓延,缩短扑打火线距离和时间的灭火战斗行动。点烧路线通常选择为直线。

图2~2 直线点烧

曲线点烧是对地形、可燃物复杂地段,或局部火势较强的火线外围的可燃物实施点烧,使点烧的火与火场火线相遇,控制林火蔓延的灭火战斗动作。点烧路线通常选择为弧线。

图2~3 曲线点烧

(三)连(分队)点烧隔离灭火法

连(分队)点烧隔离灭火,是指由于火情、地形、植被等条件限制,灭火人员无法抵近火线直接灭火,转而利用有利的地形、天气、植被条件,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采用适当手段破坏森林燃烧条件,以达到灭火目的的灭火战斗行动。主要适用于扑救高强度地表火、树冠火及地下火。

1.以火攻火。是指在林火蔓延方向适当位置上,依托控制线,使点烧的火烧向火场,控制林火蔓延的灭火战斗行动。主要适用于火场面积大,火线长,火势强,无法直接扑打的火线;火势迅猛,危胁重要目标的火线;隔离带难以有效阻隔林火蔓延的火线。

火攻战斗行动应根据上级意图、本分队的任务、兵力编成、气象、地形、社会环境等条件,结合火场实际情况展开。

2.位置选择。点烧地线通常由上级指定,也可在上级指定范围内自行选定。选择点烧位置时,要根据火场的面积、火线长度、火势强弱、蔓延速度、控制线的宽度、植被、火场风力风向、地形等情况而定。通常选择在火线蔓延前方的道路、防火线、河流、农田、防火林带等控制线处。对在草甸、草原等地段蔓延的火线实施火攻时,在没有可依托的控制线时,可预设隔离,尔后实施以火攻火。预设隔离的位置通常选择在火头蔓延的方向上,预设隔离的走向要与火头的蔓延方向垂直。

3.人员编组。连(分队)利用依托,以火攻火时,通常编成点火组、看守组、机动组。点火组通常1~3人,主要配备点火器,配置在控制线内侧,其主要任务是点烧火线。看守组通常配置在控制线外侧,保持一定间距,主要配备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水枪、水泵等,主要任务是在实施点烧时,防止跑火。机动组至少要编有1个班的兵力,主要配备风力灭火机、高压细水雾灭火机、水枪等,通常配置在控制线上,主要任务是助燃、清理和其他机动任务。

第四部分水土灭火法

水土灭火,是指根据地形,利用水或土等就近物质进行灭火的战术方法。

一、用水灭火法

利用林区山间溪流、沟渠、堰塘、水库实施以水灭火。实践

证明:发生森林火灾,只要附近有水源,使用机动水泵灭火最有效。机动水泵的特点是重量轻、易操作,水带可据现场情况伸缩,水枪射程远(可达20米)、水压大。一台机动水泵最多四人就能操控发挥作用,还可视情况进行多台机动水泵梯级提水,可将水提到山顶及想要到达的地方,可用以扑灭明火,也可增加可燃物的温度,阻隔林火蔓延。

二、用土灭火法

抛洒或堆填土壤,扑火人不能到达地方的林火、余火、灭伐桩、倒木火,开设生土带阻隔林火曼延。

作业讲评……………………………………………………5分钟(略)

《_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名师教案2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内容是与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课题,内容较为独立,学习的内容为:灭火的材料的应用以及易燃物、易爆物安全知识。这些内容实用性很强,能有效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本课题所学化学知识能有效应用到生活实际。【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能识别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和易爆物; 2.通过对不同灭火材料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及适用范围; 3.初步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新闻、录像视频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安全教育,认识生活中的化学;2.根据“燃烧和爆炸”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唤起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与关怀,以及对生命的珍爱。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爆炸产生的原因,掌握一些灭火防火安全知识 难点:爆炸产生原因,灭火材料的灭火原理及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视频演示、新闻穿插、现实案例分析,分小组收集材料汇报。【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观察教师的录像视频:昆山粉尘爆炸新闻。 思考:由上述的事例和新闻你能总结出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学生总结:有限空间内,发生急速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发生爆炸。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某些在敞开的体系中,氧气的浓度或可燃物的浓度较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产生爆炸,请列举哪

些地方容易发生爆炸? 学生:比较容易发生爆炸的地点:加油站、仓库、面粉厂、炮竹厂……教师引导:从爆炸产生的原因来看,某些是物理变化,某些是化学变化,请列举! 学生: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化学变化(如氢气球爆炸,炸药爆炸等)。 学生快速记忆:自主学习课本P133,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安全图标,请学生凭借记忆上黑板写出图标对应事项。 学生汇报活动一: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哪些?(具体见第一小组汇报文档)严禁烟火,在墙壁上要有严禁烟火图标,离开厂房后要及时断电,经常性检查工厂通风条件等。 教师设问: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会安静的燃烧,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有可能爆炸? 学生阅读:课本P132资料卡片——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 新闻案例视频演示:交警同志演示日常生活中氢气的爆炸实验。(说明:新闻视频模拟实验既生动形象又避免了这个实验在实际操作中爆炸所造成伤害的危险性。)教师设问:同学们都知道,爆炸一旦发生,就会导致火灾,都会对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请根据分组,各小组派出一个代表谈谈,一旦发生火灾,你该采取哪些自救措施?(学生安全教育) 学生汇报活动二:火灾现场,如何自救?(具体见第二小组汇报PPT文件)(1)一旦发生火灾,一定不能惊慌,要沉着应付:如果火势较小,则根据起火原因选择灭火器材和方法;如果火势较大,应立即拨打119求救; (2)如果被困在火灾区,应该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粉尘及一些有害气体进入),低下身子贴地、沿墙找到门从而离开火灾区; (3)如果楼下火灾,应迅速向楼上转移,并求救; (4)在房间里着火时,不要立即打开窗户(防止为火势提供充足的氧气)。 教师归纳性视频展示:模拟火灾现场 教师设问:思源学校每个学期给同学们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消防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你接触过哪些灭火材料?它们的灭火原理分别是什么?它们的适用范围如何?

消防安全培训—灭火器使用培训 (1)

目录 ◆常见灭火剂介绍 ◆常见灭火器的分类 ◆各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典型火灾的扑救及注意事项

一.常见的灭火剂介绍 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的灭火剂主要有以下六种: 消防用水; 泡沫灭火剂; 1211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 干粉灭火剂 四氯化碳灭火剂 其中,第6种四氯化碳灭火剂因为在灭火时会产生具有剧毒的光气,并且对金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因此,国家已明令禁止将之运用于灭火。下面,主要介绍前五种灭火剂及其特点:

1.消防用水 ※主要特点和优点:是比热最高的物质(4186.8J/kg.℃),灭火 性强,价格低廉,取用方便。同时,当水与燃烧物质接触时, 会形成“蒸汽幕”能够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释燃烧区 中的氧含量,使燃烧强度逐渐减弱(30%)。 ※缺点:(1)具有导电性,不宜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2)不能扑救遇水燃烧的物质(如轻金属钾、钠及其 的过氧化物等)和非溶性燃烧液体的火灾; (3)水与高温盐液接触会发生爆炸; (4)不能用于比水轻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因为这些液 体能浮在水面上燃烧并蔓延; (5)不适用于遇水容易损坏或者即报废的设备、仪器、 工具等的火灾。

2.泡沫灭火剂 ※主要特点:泡沫是由液体的薄膜包裹气体而成的小气泡群,通常分为机械泡沫和化学泡沫。在燃烧物表面形成泡沫覆盖层,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可以遮断火焰的热辐射,阻止燃烧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质的蒸发;同时,泡沫析出的液体对燃烧物表面进行冷却,并形成“蒸汽幕”降低氧的浓度。 ※适用范围:这类灭火剂对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的火灾最适用,是油田、石油化工厂、发电厂、油库以及其他企业单位油储罐区的重要灭火剂,也用于普通火灾的扑救。 ※缺点:化学泡沫灭火剂的设备较为复杂,投资大,维护费用高;此外,对于醇、酮、醚等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不适用。因为泡沫中的水分会被这些物质吸收而使得泡沫快速破裂。

燃烧和灭火教案

燃烧和灭火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总体设计理念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二单元空气—氧气及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第六单元碳及碳的氧化物---C 及CO的可燃性),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以后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九上化学 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材于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已经介绍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常用灭火方法、灭火器的使用等内容,第二课时围绕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和爆炸发生的原因,展开关于燃烧的继续学习。教材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讲述了爆炸的原因,以燃放鞭炮为例说明,并通过家用燃气爆炸引出爆炸极限的概念。教材选取面粉爆炸的有趣实验来说明为什么会发生爆炸,进而引出充分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关系,并对学生进行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标志和安全措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性质,知道了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通过第一课时,也了解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基本原理,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消防常识。学生对燃烧和爆炸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热衷于看到实验现象,且有主动探究,善于思考的意识,但对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现象为何不同分析能力还比较欠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 2、知道可燃性气体有爆炸极限。 3、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

4、认识安全图标,初步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学会对比和分析。 2、通过探究实验,体会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面粉燃烧和爆炸的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了解充分燃烧和爆炸,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充分燃烧条件,爆炸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爆炸产生的原因,安全意识的建立。 四、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2通过提问回顾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3、实验展示,通过面粉燃烧系列实验,引导学生深入运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并自然过渡到充分燃烧条件的发现和得出。 【实验探究】 通过问题引入:如何让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1、面粉燃烧实验 通过改变面粉状态,呈粉尘状时可被点燃,验证面粉是可燃物,进一步体会接触面积对燃烧的影响。 2、面粉爆炸实验 继燃烧实验后,再次提出问题:如果瓶口塞上软木塞再进行实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从而将学生带入对燃烧在密闭环境中进行时的思考,对爆炸产生的原因有一个直观地感受。

初三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⑵知道常见灭火方法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教学重点】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认识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媒体资源:自制课件 2、实验准备: 水、酒精、小木条、小纸片、棉花球、蜡烛、烧杯、镊子、火柴 沙土、剪刀、抹布、碳酸钠溶液、盐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人类利用 燃烧的反应已有几十万年了。你知 道燃烧的条件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倾听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 兴趣,引入新课

[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通过实验研究燃烧条件 根据已有的知识,想到燃 烧需要氧气 学生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 力 教师板书燃烧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教师讲解着火点的概念 播放课件:在通常状况下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让学生猜测书中124页的实验中的现象 让学生回忆烧不坏手帕的实验并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来解释手帕不坏的原因。 燃烧的现象有利有弊,当我们方法不当时就会造成火灾。所以我们很自然就想到了灭火。哪些方法可以灭火呢?现在我们在做个实验。将你们实验桌的蜡烛点燃,想一想你用哪些方法可以让它熄灭呢。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倾听 倾听观看屏幕 思考回答 思考后回答 学生动手实验 锻炼学生总结归纳的能 力 锻炼学生实验操作和设 计实验的能力

《燃烧和灭火》 教学设计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湘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6“泛舟能源海洋”单元二的教学内容,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获取能量,征服自然的必要手段。燃烧是最常见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形式,了解燃烧的现象对充分利用能源、控制有害燃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专题的学习对前面专题中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的知识给予了必要的提高和补充。因而本专题的学习,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使教学内容具有阶段性和相对完整性,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初三学生对化学的了解仍处在初级阶段,熟悉的少,待认识的多,学生在探问或分析、判断的思维过程中,既有自己的独立性,又往往过多地依赖感性直观材料,具有较明显的依赖性。所以教学中在传授新知识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得出并证明结论,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事物的本质,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设计思路: 在设计课程时,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然后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1、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介绍灭火的安全常识。 方法和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通过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相互的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逐步树立研究自然科学必须要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研究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的探究,并借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和归纳的能力。难点是对可燃物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理解。 3、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了边讲边实验,实验探究,问题讨论等综合性教学法。根据化学教材的特点,以实验为基础,理论为线索,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采用由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边观察、边讨论,进行探索性的学习,主动的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灭火器、消防栓检查及使用方法培训(带解析图)

消防器材检查及使用方法 目的: 为加强消防器材保养、管理工作,确保火灾发生后每一个灭火器、消防栓都能确实有效的用于灭火,在第一时间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伤亡、物资损失 一、火灾定义: 1、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2、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 3、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及温度。对于有焰燃烧一定存在自由基的链式反应这一要素。 二、遇到火灾报警流程: 1、要牢记火警电话“119”。 2、接通电话后要沉着冷静,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及着火的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听清对方提出的问题,以便正确回答。 3、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姓名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三、灭火器的检查方法: 1、压力表的指针是否指在绿区(绿区为设计工作压力值),否则应充装驱动气体 2、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不得有变形、损伤等缺陷,否则应更换压力表; 3、灭火器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4、灭火器喷嘴是否有变形、开裂、损伤等缺陷,否则应予以更换; 5、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不得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否则必须更换; 6、灭火器的压把、阀体等金属件不得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否则必须更换; 7、灭火器盖密封部位是否完好,喷嘴过滤装置是否堵塞; 8、灭火器放置区域不得有其他物品遮挡,影响其取用; 9、灭火器每周检查1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卡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教案和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徐磊盐城市第五中学 一、教材、学生分析: 燃烧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作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知道是很多促进燃烧和帮助灭火的方法,只是不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本节课将学生已知的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更多的期待与想象。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②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②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③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式讲授:讲解启发与演示启发结合; 2.教学手段:实验活动与探究、问题与讨论、多媒体投影交流。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用品:白磷、红磷、试管、坩埚钳、玻璃棒、酒精灯、烧杯、打火机、蜡烛、小木条、煤炭 六、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过程

学生回答学生

【提问】为什么手帕没有燃烧? 【点拨】温度(解疑点水点灯,燃烧原因,

九、课堂评价 本节课有如下设计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评价 1、创设情境,以魔术引入,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思维的碰撞。 2、实验探究的设计,小组分组实验,效果展示是过程评价的体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显示自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亲身体验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 十、教学反思 1、实验改进 除了我预设的问题,学生也有一些额外的小的“意外”—“白磷为什么保存在水中?”、“水能降低温度”“那把白磷放在热水中,会燃烧吗?”“会”结果白磷并没有燃烧,实验现象与思维产生了冲突,学生立即能分析出“隔绝氧气”。并且由这个问题就巧妙地完成了预设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燃烧情况,进而进一步得出燃烧的条件。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 燃烧与灭火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4.1 燃烧与灭火教案沪教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了解燃烧及燃烧的三个条件 2.知道自燃和爆炸现象 3.了解灭火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2.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破除迷信思想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灾情所需要的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施教策略: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教学难点:灭火的方法 施教策略: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散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概括总结 教学用具:酒精灯,坩锅,铁支架,酒精,棉花球,石块,纸片,小纸盒,烧杯,

热水,白磷,红磷,铜片,简易灭火器。 教学程序:复习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概念。(巩固知识、温故知新) 课题引入:显示燃烧的定义 引导猜想:要发生燃烧这种现象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引导:得出初步的结论:1. 可燃物 2. 温度 3.空气(助燃物) 实验验证: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可燃物,如果不是可燃物,即便有足够的温度和空气,也不会燃烧。 引导: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答:“不会” 提问:第三个条件是空气。先讨论一下熄灭酒精灯火焰的最佳方法?用嘴吹,这种方法具有危险性,应该用盖上酒精灯帽的方法。 问题:白磷燃烧实验。1. 水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是没有足够高的温度吗?让学生说出热水的温度已达60摄氏度,超过白磷的着火点,是水把空气与白磷隔离了。 2.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让学生说出温度没达红磷的着火点,让学生加深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 说明:白磷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自燃。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这类现象,如:过去人们常说的鬼火、天火,(说明一下各自的形成)其实是一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全面版

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一课时) 北四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费相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设想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以及应用多媒体视频展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位于上教版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燃烧这一概念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有所感悟,我们在学习氧气性质时,观察了木炭、硫、红磷、铁丝的燃烧。对于旧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新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既可以让学生对燃烧的概念明朗化,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灭火措施和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拥有较好的预防火灾安全的心理准备。让尽量减少火灾发生率落到实处。同时也是一节很好的德育课。 3、教材处理 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交流与讨论”中的“分别加热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改为“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玻璃棒”。还增加了“水火不相容的教学内容”。这样改动,让学生更容易从实验现象分析出实验结论。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评价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素养。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7.1燃烧与灭火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7.1燃烧和灭火教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2)培养学生防火防爆的安全意识,了解安全自救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合理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逐步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培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爆炸的含义;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三、教学难点: 如何防火、防爆。 四、教学方法: 自学与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究了燃烧的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同时也了解了灭火的原理及方法。在我们

日常生活中,不光火灾,还有各种各样的危害事故。 氢气在点燃前要验纯,是因为不纯的氢气燃烧容易爆炸,有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的损害。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爆炸方面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 爆炸 【教师】:物质具备燃烧的条件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 【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7-2) 【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口(如图7-11)。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现象】:发生了爆炸。 【教师】: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并在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教师】: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

燃烧和灭火(教案和教学反思)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 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和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学生活动] 联想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与探究一: 1、分组实验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2、完成实验报告 3、交流与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物质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 4、活动小结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板书: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燃烧时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 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为什么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为什么在通入空气后却燃烧了? (4)综上所述,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板书: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板书: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讨论与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过灭火的经验吗?谈谈你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些灭火措施。 分组实验:如图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提问: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语? 4、观看幻灯片及Flash动画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 板书:三、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总结:

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用)

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用)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灭火器的类型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我们常用的是干粉(BC 和ABC 两类、二氧化碳、1211、泡沫灭火器)二、火灾的种类和扑救火灾灭火器选用按燃烧物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A 类,指含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 干粉灭火器。B 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C 类,指可燃气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 干粉灭火器, 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一般危险性场所按每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配有一个器材架。危险性地区或轻危险性地区可适量增减。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E 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三、常用灭火器的有效射程1、干粉灭火器(MFZ 2-3kg 有效射程距离 2.5m,4-5kg 射程为4m, 时间8-9秒。8kg 射程为5m, 时间12秒。(MFTZ 35-50kg 推车有效射程为8m, 时间20秒。70kg 推车射程9m, 时间25秒。2、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 (但不能少于 1.5M 在上风方向喷射。3、“1211”灭火器, 1kg 有效射程2.5m,2-3kg 射程 3.5m,4kg 射程 4.5m, 时间为8秒。“1211”推车有效射程:25kg 射程8m, 时间20秒, 40kg 射程8m, 时间25秒。4、泡沫MP6m 灭火器(10公升喷射距离5m, 时间35秒; 65L 的射程9m, 时间150秒左右。四、使用方法使用时, 用手握住灭火机的提环, 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 (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 一手握住提环, 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 将灭火器颠倒过来,用力摇晃几下(防止灭火剂凝固或未充分混合,拉开铅销,保险环,然后喷嘴对准火源,压下压把, 即可灭火。注意事项:1、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 防止盖、底弹出伤人。2、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3、扑灭电器火灾时,尽量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4、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离火源处约2-5M 距离5、持喷筒的手应握在胶质喷管处,防止冻伤。(二氧化碳类6、室内使用后,应加强通风。五、扑救常识注意事项必须指出的是,发生火灾后,使用灭火器及时地扑救初起火灾,是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和造成更大损失的有力措施。同时,一旦发现火警,也应立即向消防部门及时报警,万万不可指望灭火器

消防培训教材(一)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消防培训教材(一)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消防培训教材 常用灭火器材 一、灭火剂 1)、水 水是不燃液体,是一种天然灭火剂,它在灭火中应用最广泛。 当用水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时,尤其是扑救高压带电设备火灾时,可能会发生触电危险。这是因为带电设备通过消防水流、喷嘴和灭火操作人与大地相连,形成一个通路,电流通过操作人员的身体而造成触电事故。这种情况主要指直流水枪喷出的柱状水流灭火时的情况。当水以分散的滴状或雾状形式喷向带电设备时,由于水滴之间被空气隔开,这就有效地切断了电流的回路。因此在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时,最好使用喷雾水枪灭火,避免造成触电事故。 用水灭火应注意的问题 A、遇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着火,不 能用水扑救。 B、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火灾,原则上不能 用水扑救,但原油、重油可以用雾状水扑

救;高压雾状水可扑救小范围轻质油品火 灾。 C、直流水不能扑救可燃粉尘(面粉、铝粉、 煤粉、糖粉、锌粉等)聚集处的火灾;也 不能扑救高温设备火灾。 D、贮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和盐酸的场所 发生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以免引起 酸液飞溅。必要时,可用雾状水扑救。E、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火灾 不能用水扑救,易引起水渍损失、损坏设 备。 F、用水扑救35kv以下带电设备火灾时, 使用一般淡水和直径为13—16mm的直 流水枪,只要保持10m安全距离就不会发 生触电危险。 2)、泡沫灭火剂 凡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方法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称为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一般由发泡剂、泡沫稳定剂、降粘剂、助溶剂、抗冻剂、防腐剂及水组成。泡沫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及一般固体火灾。特殊的泡沫灭火

《燃烧与灭火》教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分析一些实例; 3、通过火灾图片,让学生思考在火灾发生时自救的方法; [教学内容] 1、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 2、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课所学的基础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教材分析] 燃烧是生活现象,本课题从几幅利用燃烧的图画引入,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研究燃烧的条件,以及让学生设计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通过一些实例的分析,学生思考如何在火灾发生自救,从而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注意消防安全。 [教学手段] 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实际,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分析。 [教学准备] 白磷、红磷、碳酸钠、稀盐酸、热水、蜡烛、烧杯、薄铜片、制氧装置、剪刀、湿布、水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实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可能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了。(展示图片)在古代人们利用燃烧取暖、烘烤食物、驱赶野兽、冶炼金属等;现在我们可以利用燃烧加工各种美食,火箭的发射等航天航空领域更离不开燃烧,可见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燃烧需要哪些条件才能发生呢?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又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回忆: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做过蜡烛、硫磺、铁丝、木炭等燃烧的实验,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通过相互讨论来总结一下燃烧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学生讨论、总结: 讲:那么物质的燃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燃烧的条件(板书) 讲: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中是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呢?学生回答不是。那谁能举例说明呢?

灭火器使用方法培训

灭火器、消防水带使用方法 目前公司厂区灭火设施主要有消火栓(设有消防泵站)、消防泡沫灭火(设有泡沫站)。消防站内存有灭火器材有干粉灭火气、二氧化碳灭火气。干粉灭火器有手提式灭火气和推车式灭火器。 一、干粉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适宜扑救石油产品、油漆、有机溶剂火灾,也适用于扑救液体、气体、电器火灾及固体火灾。不能扑救轻金属燃烧火灾。 1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有的是拉起拉环),左手握住喷嘴,右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接近火焰根部喷射;干粉喷射时间短,喷射时间前要选择好喷射目标,由于干粉容易飘散,不宜逆风喷射。 2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干粉推车使用时,首先将推车灭火器快速推到火源近处,拉出喷射胶管并展直,拔出保险销,并扳直阀门手柄,对准火焰根部,使用粉雾横扫重点火焰,注意切断火源,控制火焰窜回,由近及远向前推进灭火。 二、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适宜扑救贵重仪器设备,档案资料,计算机室火灾。它不导电也适宜扑救带电的电压电器设备和油类火灾,不可扑救钾、钠、镁、铝等物质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 使用时,鸭嘴式的先拔掉保险销,压下压把即可。注意手指不宜接触喇叭筒,以防止冻伤。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在上风方向喷射。 三、消防水带的使用方法及维护: 1、打开防火栓门,取出水龙带、水枪。 2、检查水带及接头是否良好,如有破损严禁使用。 3、向火场方向铺设水带,避免扭折。 4、将水带靠近消火栓端与消火栓连接,连接时将连接扣准确 插入滑槽,按顺时针方向拧紧。 5、将水带另一端与水枪连接(连接程序与消火栓连接相同)。 6、连接完毕后,至少有2人握紧水枪,对准火场(勿对人, 防止高压水伤人)。 7、缓慢打开消火栓阀门至最大,对准火场根部进行灭火。 8、消防水带连接,消防消防水带在套上消防水带接口时,须 垫上一层柔软的保护物,然后用镀锌铁丝或喉箍扎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基础测试(含答案)

初三化学沪教版燃烧与灭火提高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要点燃B.燃烧是发光、发热、冒烟的现象 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 A.较高的温度B.充足的氧气 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3.某物质在空气中当温度低于150℃时不能燃烧,则它的着火点() A.高于150℃B.高于或等于150℃C.为150℃D.不低于150℃ 4.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A.燃着的木条熄灭B.燃烧更旺 C.先燃烧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变化 5.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烧饭时,有时锅底会有一层黑色粉末,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燃气公司未把一些固体杂质去除干净B.通气阀开得太大 C.通风孔太小,空气不足从而使燃气不能完全燃烧 D.通过调节点火开关的大小就可以改善 6.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A.SO2和CO2B.CO2和CO C.CO D.SO2和CO 7.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 8.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 9.下列情况下,白磷(着火点是40℃)能够燃烧的是() A.白磷放在39℃的温水里B.白磷放在冷水里 C.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D.白磷放在接近沸腾的热水中,并向白磷附近通氧气10.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这是因为( ) A.木材是可燃物B.散热快 C.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D.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 11.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 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 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1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时发生燃烧。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此时 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此时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颗粒等物质。 13.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平置一块白瓷板,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由于蜡烛的而引起的。 三.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用) (1)

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参训人员: 一、灭火器的类型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我们常用的是干粉(BC和ABC两类)、二氧化碳、1211、泡沫灭火器) 二、火灾的种类和扑救火灾灭火器选用 按燃烧物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A类,指含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 类,指可燃气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干粉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一般危险性场所按每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配有一个器材架。危险性地区或轻危险性地区可适量增减。 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

E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三、常用灭火器的有效射程 1、干粉灭火器(MFZ)2-3kg有效射程距离2.5m,4-5kg射程为4m,时间8-9秒。8kg射程为5m,时间12秒。(MFTZ)35-50kg推车有效射程为8m,时间20秒。70kg推车射程9m,时间25秒。 2、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较近,应接近着火点,(但不能少于1.5M)在上风方向喷射。 3、“1211”灭火器,1kg有效射程2.5m,2-3kg射程3.5m,4kg射程4.5m,时间为8秒。“1211”推车有效射程:25kg射程8m,时间20秒,40kg射程8m,时间25秒。 4、泡沫MP6m灭火器(10公升)喷射距离5m,时间35秒;65L的射程9m,时间150秒左右。 四、使用方法 使用时,用手握住灭火机的提环,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不要横扛、横拿)。灭火时,一手握住提环,另一手握住筒身的底边,将灭火器颠倒过来,用力摇晃几下(防止灭火剂凝固或未充分混合),拉开铅销,保险环,然后喷嘴对准火源,压下压把,即可灭火。 注意事项: 1、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体,防止盖、底弹出伤人。 2、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 3、扑灭电器火灾时,尽量先切断电源,防止人员触电。 4、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处。离火源处约2-5M距离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凯里市第二中学李川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仁爱版专题四单元1燃烧与灭火。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讨论与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燃烧的条件的探究,使学生理解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燃烧条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灭火原理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树立防火的安全意识,培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六、教学策略 1.对于燃烧与灭火,设计并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 2.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中的实例,把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让学生发现原来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如此贴近生活,因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会得到进一步激发。采用以实验为先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自主式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能力和个体差异,从实际出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分层要求、分层质疑、分层指导、分层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信造就一个人,自卑毁掉一个人,通过教学环节的设置,让每位学生都充满自信,形成对学习的持久兴趣和求知欲望。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酒精、白磷、红磷、水、蜡烛、玻璃棒、烧杯、试管、铜片、火柴等。 八、教学流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