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流工程教学计划修订后版本

物流工程教学计划修订后版本

物流工程教学计划修订后版本
物流工程教学计划修订后版本

物流工程专业(包括国际航运)教学计划

专业代码:081207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物流工程及物流管理领域的高级物流工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国家及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物流园区、物流企业或工商企业的物流部门从事物流项目的规划、物流运作方案的设计、物流市场开发、物流服务项目的成本测算、报价、及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国际货运代理、运输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培训及科研工作。

二、基本规格

(一)素质结构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掌握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创新意识、协作精神、适应能力的初步培养和训练。

4、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诚实守信、热爱劳动、遵守纪律、自律谦让,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知识结构

1、掌握物流工程领域所必需的较为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物流工程相关的科技发展动向。

2、掌握物流工程实践知识和技能,具有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观念。

3、掌握国家有关物流工程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基本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三)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物流工程和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技研究和开发能力、组织管理、生产经营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掌握独立获取、消化和应用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和业务谈判能力,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和养护身体的知识与方法,身心健康,达到大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主干学科

管理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

四、主要课程

物流系统工程、管理学原理、物流优化技术、宏观/微观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仓储技术、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航运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国际贸易、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国际货运代理等。

五、学时及学分分配比例

1、各类课程学时及学分比例(物流工程方向)

表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表二

2、各类课程学时及学分比例(国际航运管理方向)

表三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表四

六、各种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1、总周数分配表(物流工程方向)

表五

2、总周数分配表(国航方向)表六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表(物流工程方向)表七

2、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表(国航方向)表八

八、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

1、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物流工程方向)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

备注:1、“两课”教学总学时包括专题讲座;

2、第六、第七学期的任选课都是八门任选四门。

2、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航运管理方向)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进程表

备注:1、“两课”教学总学时包括专题讲座;

2、第六、第七学期的任选课都是八门任选四门。

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 方向)本科教学计划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ndergraduate Course Program 专业代码:110210 执笔人:李海波 审核人:刘玉林 一、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西合璧,实施国际化的全人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世界公民意识、就业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能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国际物流公司、港口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生产和服务型企业,尤其是终端连锁型企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方案策划、国际物流工作实务操作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1)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熟悉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物流、财会和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2)熟悉我国物流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3)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2、能力要求:(1)熟悉运用供应链的观点来分析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分清自己在上下游之间的业务流,学会如何协调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衔接,让供应链管理思想切实在实践中得到应用。(2)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要求:(1)具有端正的品质、对社会与个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2)具有合作精神、勇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有敏锐的感知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及心理素质基本要求。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物流管理概论、运筹学、运输规划与配送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生产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物流实训、供应链软件应用、沙盘演练。 五、学制、授予学位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学士 六、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结构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构成。其中: 附表1:学分结构表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及改革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对我校与国内外物流管理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及教育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校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挑战,最后给出物流管理教育改革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互联网+;物流管理;教育改革 近年来“互联网+”的概念为很多人熟知,所谓“互联网+”就是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改变传统的各行业的发展方式,使其进入一种全新的发展状态。多年来,“互联网+”已经影响了很多传统行业,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到了物流发展的遏制,尤其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和物流发展的后继无力。这一问题可以归结于我国物流人才的缺乏。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估算,现阶段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就达到600万余人[4],未来5年内我国物流市场有一千亿以上的发展空间[1,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3年我国物流相关岗位招聘经验分布要求中应届毕业生仅占4%[3],与每年新增物流岗位130万多相比,每年物流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20万人。物流人才的缺乏追根究底是我国的物流管理的教育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希望,从物流人才的需求到培养目标、从国内高校物流课程设置的分析到欧美及日本高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来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教育改革意义,寻求更佳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并对此提出建设性建议。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人才教育改革的意义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电子商务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体系在信息技术要求、服务增值、服务人性化等许多方面与传统物流渐行渐远,为了迎合这一需求,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以及专业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要意义如下: (一)有利于满足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促进物流行业发展。由于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有着很大的缺口,教育改革势必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我国物流行业步入成熟阶段。

电商物流课程教学计划.doc

物流单证教学计划 物流单证教学计划 1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商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

生学以致用,让学生通过学习物流技能的学习同步到我们的生活运用中,使得我们对电商专业的同学能够做到对物流单证的熟悉,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具备掌握物流单证的填写和识别,掌握物流单证的填写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掌握商贸工作中基本物流操作能力,培养中初级实用型人才。 1.2设计思路 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课程学时和学分 物流单证学习课时:周学时3学时 2课程目标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1知识目标: 1.入库单学习练习 2、出库单学习练习 3、拣货单的学习练习 4、盘点单学习练习 5.储位分配单学习练习 6、铁路运单学习练习 7、公路运单学习练习 8,水路运单学习练习 1.2职业能力目标: 1、通过对物流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流技术的热爱,使得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在学习物流技能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与其他学科的共通之处,为其他商贸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精神,同时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习惯。对中专生来说,除了知识目标的设定,更要考虑其实用性及精神的陶冶。能够更好的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3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与态度。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依据本课程教学标准组织教材的编写。教材编写者需要充分领会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将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并整体反映在教材之中。 2.教材的内容要注意可行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3.教材的编写可以项目来组织内容,每个项目要有明确的项目描述、知识要点、考核要求等。 4.2教学建议 (1)注重基础。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总结

、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对物流的认识逐步加深。物流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我在这四年的学习当中,慢慢的构建了物流这门学科的体系。 广义上,物流包括六大功能、物流建模和仿真、物流成本、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规划、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等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学习了很多实用的辅助课程。 1.对于物流成本来说 需要用到会计和财务相关的知识,也包括统计学的部分应用。 2.对于物流建模和仿真、物流工程和系统规划来说 需要用到仿真软件、运筹学并熟悉一些物流行业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3.对于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来说: 需要用到一些企业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深对物流行业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在这几年的学习当中,通过小组团队调研和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学校也结合我们专业的需求,相应的开设了采购、运输、仓储和物流信息等课程,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物流理论知识。我们所开设的各门专业课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按照老师所给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学习过程是渐进式的, 慢慢的涉及更多、更为核心的物流知识,毕业后也能在物流相关领域胜任基本的管理工作。 、所获能力和不足之处 经过几年的学习,我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应的管理知识。尤其是 我校积极倡导应用型培养模式,给我们营造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环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各科老师结合课程需要,也布置了些课外实践调研活动。在课外调研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培养了自主学习、课外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物流实验室相关设施设备健全,也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契机。在学习中,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施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施方案 2009-2 为了深入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切实搞好物流管理类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结合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关于开展物流管理本科开放教育的条件 1.必须树立开放意识。主要领导要对开放教育有足够的认识,要具有长远的发展意识和足够的投入,能够自觉地与普通高校和其他电大密切合作;教学和教学管理人员应对《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有正确的认识,按照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要求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从事教学与管理。 2.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首先是现代远程教育方面的硬件支持条件,包括视听教室、多媒体教室、网络和计算机教室、讨论和辅导教室、实验或实习基地等;其次是要有教学管理的软件支持条件,包括一定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办法、根据中央电大的要求配备教务管理软件、与中央电大及其他电大之间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3.具备较高水平和相当数量的师资队伍。省级电大至少应具有3名以上物流管理或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或从事3年以上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专职教师,从事教学、教学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组织和毕业作业指导工作;有一名教师接受过网络和课件开发、多媒体教材建设培训。专职教师应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通过各种途径进修提高,鼓励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修提高,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达到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水平。 4.具有充足的生源。应对当地生源作详细调查,掌握本专业潜在生源的规模和文化素质。 二、学习者资格 1.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 2.具有国民教育高等专科以上学历者凭有效毕业证件和成绩单免试验证注册入学,注册工作根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开放教育实施办法办理。不招收非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生。 三、关于补修课程 为了顺利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专科与本科开放教育的有机衔接,部分专业的专科毕业生需要补修一定的课程,作为进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的基础性铺垫。 1.补修要求 (1)物流管理类各专业专科毕业生无需补修。 (2)其他各专业的毕业生需补修《管理学基础》、《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物流学概论》三门课程,作为进入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段学习的基础。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教育改革

(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教育 改革

物流管理教育改革 壹、引言 随着Intemet的发展和普及,远距离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于以Intemet为依托的现代教育体系中,课堂不再局限于壹间教室、壹座城市甚至壹个国家内。远程网络教学(远程大学)班级的规模和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壹个班级可能达到几千人、上万人甚至数十万人。这样,于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远程大学的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高。遍布世界的Intemet把各种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和公共文化设施联接于壹起,给远程大学的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学习空间。远程大学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方便地选修自己需要的课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仍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确定适当的学习进度。 面向21世纪的物资流通高等教育,其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必须建立于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上,且由此去有效地牵引其教育设计模式、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通过网上实现物流教育,对于物流教育改革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二、实现远程物流教育是物流教育信息化、时代化的必然趋势1.现阶段物流教育存于的主要问题。 和21世纪人才特征要求相比,现阶段物流教育存于的主要问题是:强调了过窄的专业教育,忽视了复合知识的传授,局限了学

生的学科视野和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于教育设计模式上的反映是基础理论、专业定位有待优化;于教育组织模式上的反映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①基础理论不够扎实。由于于思想观念上过分强调以行业为中心、过于重视专门人才培养,因此,文化基础的教学于课程开设缺乏应用能力的培养。经济理论,特别是宏观经济理论、管理经济理论的知识含量明显不足。 ②教育模式比较陈旧。“高知识,低能力”的现象根源于教育的组织模式。由于现阶段的专业教育组织模式尚未脱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因此,被教育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特别是综合分析、解决能力,谋划组织能力,信息获取和知识加工能力更弱。仅仅局限于从有限的课本上获取物流方面的知识,对新观念、新方法了解太少,也很少和物流的同行进行交流。 2.远程物流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技术,是壹个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育问题,开发和使用各类学习资源的领域,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美」J.D.Finn)。 现代教育技术于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的进程中已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且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英Romiszowiki)中以

教学计划_2

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篇1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决定培养一支专业的童声合唱队。为了使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现将本学期合唱队活动情况作以下安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合唱兴趣小组的成员以三年级每个班级的声乐特长生和音色美、音准好的同学为主,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发声方面的知识,并且声音上由于年龄差距不大,融合性较好,所以声音方面比较好训练,但是由于是小学生,音乐修养还比较差声音的艺术性训练起来比较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制定与学生的审美能力相符的歌曲。 二、活动目标及训练方法 (1)训练目的: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师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合唱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2)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 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2)、头音训练 4、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2)、跳唱(3)、强而有弹性(4)、不连不跳 5、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6、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四、训练内容: 三月份:选拔队员。气息训练、基本发声训练。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现代化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并具有较好的英语交流能力的物流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一)就业岗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物流企业或企业内部物流的组织管理、物资营销、调度、统计、库存管理、物资配送、运输组织,进出口货物报关、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与维护等岗位工作。 (二)基本素质 政治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理想、懂政策、有法律意识。 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遵纪守法,勤奋上进。 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身心素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品质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健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职业素养: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遵守行业规范的工作意识和行为意识。 (三)知识结构 1、1、掌握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2、2、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 3、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基础、电子商务、成本核算、统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4、4、掌握一门以上职业技能专业知识。 (四)职业能力结构

1、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和读写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2、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术,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技能,熟练使用物流管理通用软件,能够参与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并且加以维护。 3、专业技能: (1)具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资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的能力,并且掌握相关的实务知识和货物进出口报关的知识; (2)具有从事本行业成本核算,理财能力; (3)具有物流行业保险、理赔的能力。 4、综合应用能力 (1)熟知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用的管理技能; (2)快速跟踪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 (3)运用国际贸易实务基本知识,从事货运代理和进出口报关业务。 5、岗位证书:获得助理物流师、英语等级三级、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证书。 三、职业能力分析与分解

《物流营销实务》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年下学年教学计划 219班物流营销实务杨字敏 一、基本情况分析 《物流市场营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物流市场营销》以《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信息技术》、《仓储与运输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为后续《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学习及物流综合实训的进行奠定基础。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打破了传统按章节来设计教学内容的程式化教学方式,按照“工学结合”的思想,结合物流营销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学习项目的设计:感悟营销——分析物流市场——制定物流营销STP战略——执行7PS’策略。每个学习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来支持,教学内容共十三个工作任务,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一)学生情况分析 219班为物流管理与服务专业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该班学生以掌握了物流专业的基础知识。根据自身对物流基础知识的掌握,219班的学生对物流专业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便于他们理解掌握《物流营销实务》的知识。

(二)教材分析 《物流营销实务》围绕物流营销展开学习,介绍了什么是物流营销、物流服务项目设计与营销管理、物流市场调研及物流服务产品定位、物流服务产品定价等。全书共有六个章节,在内容上可分为:感悟营销——分析物流市场——制定物流营销STP战略——执行7PS’策略这四个部分进行教学。 二、教学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物流营销实务》,能够在课程中完成感悟营销——市场分析——STP战略——7PS策略的整个物流营销策划与管理的学习。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其2014——2015学年在北京商业学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学生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进行社会调研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总结

一、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我对物流的认识逐步加深。物流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我在这四年的学习当中,慢慢的构建了物流这门学科的体系。 广义上,物流包括六大功能、物流建模和仿真、物流成本、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规划、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和国际物流等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还学习了很多实用的辅助课程。 1. 对于物流成本来说 需要用到会计和财务相关的知识,也包括统计学的部分应用。 2. 对于物流建模和仿真、物流工程和系统规划来说 需要用到仿真软件、运筹学并熟悉一些物流行业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3. 对于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来说: 需要用到一些企业运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加深对物流行业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 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在这几年的学习当中,通过小组团队调研和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学校也结合我们专业的需求,相应的开设了采购、运输、仓储和物流信息等课程,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物流理论知识。我们所开设的各门专业课之间也是有密切联系的。按照老师所给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学习过程是渐进式的,慢慢的涉及更多、更为核心的物流知识,毕业后也能在物流相关领域

胜任基本的管理工作。 二、所获能力和不足之处 经过几年的学习,我已经初步具备了相应的管理知识。尤其是我校积极倡导应用型培养模式,给我们营造了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环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各科老师结合课程需要,也布置了一些课外实践调研活动。在课外调研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也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培养了自主学习、课外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物流实验室相关设施设备健全,也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契机。在学习中,我们不仅通过实战,模拟了物流企业操作流程,也掌握了售前售后、物流订单处理一体化操作模式。老师在讲课中,经常设置相关案例,模拟真实的场景,积极引导我们相互讨论物流业发展前景和当前现状,大家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烘托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我们课堂听课的效率和学习积极性。 然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我在学习中并没有与老师积极沟通,反馈自己的学习进展,也没有和老师交流物流行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导致自己盲目、片面的学习书本知识,在实际课外调研中,没有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和发现新问题。现在专业课的学习已经进入尾声,我打算在大学最后学习阶段,努力弥补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老师多沟通,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物流专业可以从事的工作 主要是采购,运输,配送,仓储方面。具体可以从事以下工作:

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物流治理专业(国际物流方向)本科 教学打算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ndergraduate Course Program 专业代码:110210 执笔人:李海波 审核人:刘玉林 一、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西合璧,实施国际化的全人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

交流能力,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世界公民意识、就业竞争优势与可持续进展基础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能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国际物流公司、港口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生产和服务型企业,尤其是终端连锁型企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方案策划、国际物流工作实务操作及治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1)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治理的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技巧,熟悉工商企业经营治理相关的物流、财会和法律等方面的差不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进展动态。(2)熟悉我国物流治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治理的惯例与规则。(3)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讲、读、写;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差不多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2、能力要求:(1)熟悉运用供应链的观点来分析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分清自己在上下游之间的业务流,学会如何协调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衔接,让供应链治理思想切实在实践中得到应用。(2)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分析和解决企业治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养要求:(1)具有端正的品质、对社会与个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2)具有合作精神、勇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有敏锐的感知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养、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及心理素养差不多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鉴于物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物流高等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物流教学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满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发展思路的目的。 标签: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四阶段教学方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教育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纷纷设立相关专业,从2001年北京物资学院首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所高校设置此专业。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物流教育起步晚,教学体系尚不健全,教学资源普遍匮乏,师资力量十分不足等原因,高校物流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独立动手、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意识,应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一直是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在经历多年教学探讨和实践的基础上,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1 物流高等教育现状 1.1 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求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物流研究等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与中国物流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符,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层次偏低,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物流管理和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物流人才总量与需求量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目前我国企业有1000 多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还不到1万家。今后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使我国现代物流得以顺利发展。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物流人才的总量缺口很大,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国家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尤其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增长。目前物流从业人员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20%左右,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从事物流行业的人中90%以上有学士学位。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提供的相关培训教育渠道太少。 1.2 物流人才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尚未形成目前国内的物流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是由于刚起步不久,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大量需求,另外由于各高校培养方案各异,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尚未形成满足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2001 年教育部批准试办物流专业,同年8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16所院校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2002 年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在教育部备案

物流管理专业学习什么课程

主干课程:物流概论、物流规划与设计、采购与供应管理、采购项目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国际物流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采购过程演练、运输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物流配送中心设计、国际物流实务、成功学、创新学、素质拓展训练等 1、物流数学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微积分常识,物流中的概率与统计基础(数据搜集与整理,数据分布特征描述,概率与概率分布概述),预测技术(时间序列分析,一元回归分析),物流中的运筹学(图与网络分析概要,CPM,PERT,简单的运输优化问题)。 2、物流英语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必修课程,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物流与供应链概述,采购与供应,仓储,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运输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客户服务,常用物流单证与文件,物流英语常用词汇与术语等。 3、物流基础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自学考试应试者物流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运用能力而设置的基础课程。 主要介绍物流在经济活动与组织中的作用、物流与客户服务的关系、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全球物流、物流组织与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最新物流管理理念与最新

技术,深入结合中国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物流在中国发展现状、政策法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 4、物流企业会计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达到物流基层管理人员要求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标准。 5、物流信息技术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与网络安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标识技术;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交换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仓库,运输优化调度和车辆配载,仓库管理系统(WMS),物流仿真,MRP,ERP,VMI/CMI,CPFR等);电子商务(包括;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内容和过程;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案例分析);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 6、物流案例与实践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独立本科段)的专业课程,从行业的角度对物流运作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分为四部分:制造业物流案例与实践、零售业物流案例与实践、第三方物流案例、其他行业(医药、图书、邮政)物流案

物流教学计划

《物流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物流经营管理实践能力,在工商企业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从事物流经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学习现代物流学、配送技术与实务、物流系统工程、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信息系统等课程,学生能够具备现代物流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能力。学生经过毕业实践和相关实训后能获得物流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毕业后,主要去大型生产企业物流部门、专业物流企业、大型工商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仓储与集散中心、国际贸易与运输企业从事物流技术、物流方案设计、经济分析工作,并可以在一线从事物流技术作业。 2、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3、学制及学习形式 三年全日制脱产学习 3、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1)课程学时分配说明(见附表二) (2)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应用数学、计算机等课程。通过公共课的学习,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公共基础课程一律为考试课。 (3)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主要开设了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原理、运筹学、电子商务、管理学原理等。该类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4)专业课 开设了现代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物流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胜任物流技术工作。 (5)实习与毕业论文 第6学期安排生产实践4周,毕业实习6周,8周完成毕业论文。使学生真正接触实际的物流技术工作,通过毕业论文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对实际问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介绍

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 1、物流概论 主要介绍物流在经济活动与组织中的作用、物流与客户服务的关系、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全球物流、物流组织与企业管理、物流与供应链未来发展的趋势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知识点进行描述。重点介绍来自于发达国家的最新物流管理理念与最新技术,深入结合中国物流发展现状,进行物流在中国发展现状、政策法规、特殊规律、原则和形式规范等常识性知识的介绍。 2、物流企业会计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现代物流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方法,达到物流基层管理人员要求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能力标准。 3、物流系统与信息技术 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信息与网络安全);物流管理过程中应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标识技术;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交换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搬运设备,自动化仓库,运输优化调度和车辆配载,仓库管理系统(WMS),物流仿真,MRP,ERP,VMI/CMI,CPFR等)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 4、仓储与库存管理实务 课程内容包括:库存管理概述,需求预测,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生产物料控制、生产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RP及MRP系统中的库存管理,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与控制,库存管理绩效与标杆管理等。 5、采购实务 主要介绍采购战略、采购需求确定、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方法、采购价格确定、采购谈判、采购合同制订、采购质量保证与采购绩效评估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该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检验考生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情况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 物流采购中的实际问题,从事采购与供应管理的能力。 6、运输管理 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运作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物流运输概述,物流运输基础,物流运输组织,物流运输选择与决策,运输成本、绩效和价格管理以及物流运输商务管理。 7、仓储实务 主要内容包括:仓储管理综述;仓储管理流程;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设备;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储作业成本管理;现代仓储管理技术;冷库库房管理;仓储法律法规。内容涵盖物流基层管理人员和中高级物流师所应了解和掌握的基本仓储管理知识和现代仓储管理理论。 8、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是组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在不同国家内流动的活动。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扩展,是跨国界的商品的空间转移。本课程首先对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国际物流与区域物流、国际物流方式、设施、技术、物流的标准化、物流成本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33588261.html, 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作者:钟岚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0期 摘要:为了更好地为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出专业理论知识较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型人才,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存的问题,给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议,确保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物流专业;教学改革;解决建议 一、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脱轨 我校对物流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来看,自身培养方向针对性不强,缺乏具有依托学校办学资源、地方特色、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物流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向片面追求大而全,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技能不过硬,学生培养方向与企业需要的预期目标脱节。 (二)教学理念比较陈旧 我校物流专业2008年开设至今已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专业开设的前几年,学校的物流设施设备较少,只有一个小型物流实训室,能在《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教学中展开仓储出入库等基础的仓储作业的实训课程,其余课程教学授课基本大多以理论授课为主。注重课本纯理 论知识的讲解与灌输,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训硬件软件的支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学生对这种填鸭式枯燥的理论教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在物流管理专业上得不到很好的应用和推广。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信息化教学较少,这样的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专业实训设备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求 学校物流实训室提供的仓储设施设备、包装设备、流通加工设施设备、手动液压叉车、堆高车等硬件设备结合 WMS仓储管理软件系统、电子标签拣货系统等软件设备,已经采购十余年了,大部分已经损坏了,只有少量设备可用来进行仓储作业的实训教学。另外,物流实训室里的部分实训设备被其他专业借用,如手动液压叉车、托盘、物流托盘货架等设备。因地处一楼,受天气影响,装有 WMS系统的电脑也被搬到别的实训室去,导致运输、仓储课程的教学

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doc 8页)

某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doc 8页)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 方向)本科教学计划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ndergraduate Course Program 专业代码:110210 执笔人:李海波 审核人:刘玉林 一、培养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西合璧,实施国际化的全人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世界公民意识、就业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能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国际物流公司、港口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生产和服务型企业,尤其是终端连锁型企业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方案策划、国际物流工作实务操作及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1)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熟悉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物流、财会和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2)熟悉我国物流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3)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2、能力要求:(1)熟悉运用供应链的观点来分析物流企业的市场定位,分清自己在上下游之间的业务流,学会如何协调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衔接,让供应链管理思想切实在实践中得到应用。(2)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要求:(1)具有端正的品质、对社会与个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2)具有合作精神、勇于求新,对新事物、新环境、新观念有敏锐的感知能力。(3)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及心理素质基本要求。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 主要课程:物流管理概论、运筹学、运输规划与配送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生产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物流实训、供应链软件应用、沙盘演练。 五、学制、授予学位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授予学位:学士 六、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及毕业学分要求 课程体系结构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构成。其中: 附表1:学分结构表 课程平台课程模块课程性质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备注 通识课程 公共必修课必修49 28.00% 32.00% 公共选修课模块选修 6 4.00%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必修40 22.28% 22.28% 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修20 11.43% 24.00% 专业方向课程选修22 12.57% 实践教学课程 集中实践必修19 10.86% 21.72% 理论课程中实践必修9 5.14% 能力拓展选修10 5.71% 总计必修137 77.71% 选修38 22.29% 合计175 100% 模块课程课程名称应修学分备注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20503)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二)学制:全日制3年,弹性学制2-5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随州市及周边地区,具有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编制和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质素、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需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专门知识,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与规划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和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创业能力,成为初、中级物流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能力目标 1.具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及经济法规等分析、经营管理能力; 2.具备一定的物流市场开发能力; 3.具备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利用的基本能力; 4.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熟悉物流系统的基本活动环节; 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发展的动态。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遵纪守法、热爱劳动、艰

苦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礼仪素养; 2.初步掌握现代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3.具备系统的现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对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进行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能力; 4.具有商品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 四、课程结构与主要实践环节 (一)课程结构 1.必修课程 (1)基本素质类课程群(共10门,602学时) 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人文英华;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大学英语;体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 (2)专业素质类课程群(共6门,384学时) 经济学实务、经济法实务、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实务、管理学原理技术、商品基础。 (3)岗位技能类课程群(共8门,576学时) 市场营销、物流成本管理实务、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基础会计、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4)专业拓展类课程群(共2门,144学时) 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 2.选修课程 (1)公共人文选修课程(共18门,324学时) 音乐欣赏、书画鉴赏、口语训练、现代实用礼仪、实用美学、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伦理学、实用文写作、创新策略与方法、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现场急救、摄影技术、美容化妆、法律与生活、营养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 (2)专业任选课程(共6门,216学时) 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商业公文写作、分销渠道管理、连锁经营管理 (二)主要实践环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