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1-2有答案

教育学1-2有答案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试卷一

一、单选题

1.中国古代思想家( )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列子

1.答案:C。解析:略。

2.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权的分配 C.教育目的 D.教育性质

2.答案:B。解析:略。

3.( )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党制订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行政措施,是人们为了规范教育行为而以国家或政党、政府的名义颁布的教育行为指南。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指南 D.教育措施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政策的概念。

4.2001年6月;我国《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标志着我国( )课程改革的开始。

A.第八次 B.第九次 C.第十次 D.第十一次

4.答案:A。解析: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墨磐会议的召开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4这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5.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 )、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A.道德规范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向

5.答案:B。解析:职业道德的内涵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认识、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务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故选B。

6.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 )的职业。

A.自然化 B.现实化 C.社会化 D.自由化

6.答案:C。解析:略。

7.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是( )。

A.孔子 B.许慎 C.朱熹 D.孟子

7.答案:D。解析:略。

8.新课程改革改倡导( )。

A.建构性学习 B.认知结构 C.发现学习 D.人本主义

8.答案:A。解析: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是新课改的两大理论支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促进课堂教形成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认知师徒法和互惠教学等。

9.中小学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的方法属于( )。

A.宣传演讲法 B.榜样教育法 C.自我修养法 D.对话教育法

9.答案:C。解析:略。

10.把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0.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教师职业是一种( )职业。

A. 公益 B.技术 C.专门 D.特殊

11.答案:C。解析:略。

12.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2.答案:B。解析:略。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 )。

A.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B.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C.着重突出课程评价在学校经费拨付上的选拔功能

D重点强调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定作用

13.答案:A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关于课程评价的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4.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以( )为主。

A.学校约束 B.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C.学生监督 D.教师自律

14.答案:D。解析:因为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的各方面素质,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必须以“自律”为主。“自律”具有自觉性的特点,所以能够长期坚持,无所不在。

15.学校教育中经常涉及的学生法律地位,主要是公民、民事权利主体、未成年人和( )。

A.独立法人 B.法律主体 C. 儿童 D.受教育者

15.答案:D。解析:略。

16.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16.答案:A。解析:略。

17.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学目标 C.教育目标 D.教学目的

17.答案:A。解析:略。

18.处理教师与家长关系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或突发事件,待处理完结后再向家长通报

B.教师放下“教育权威”架子,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

C.教师教育学生尊重自己的父母

D.教师在家长会上不能当众责备其子女

18.答案:A。解析:当学生出现异常或突发事件时,教师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商议解决办法。

19.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6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19.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20.“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反映了教育的( )。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A.教育功能 B.文化功能 C.政治功能 D.经济功能

20.答案:C。解析:略。

21.教育目的要回答的问题是( )。

A.服务的方向 B.怎样培养人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怎样的人

21.答案:D。解析:略。

22.下列表述与现代意义上“课程”含义最不接近的是( )。

A.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B.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C.一切的课程内容应当从学术中引出来

D.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

22.答案:A。解析:略。

23.学生享有受教育权包括受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机会权、条件权和( )。

A.名誉权和荣誉权 B.公正评价权 C.隐私权 D.人格尊严权

23.答案:B。解析: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其内容包括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和公正评价权三个方面。

24.学校教育与行政管理由( )负责。

A.校长 B.书记 C.班主任 D.教导主任

24.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由校长负责。

25.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策略

25.答案:C。解析:略。

26.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

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26.答案:C。解析:略。

27.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着( )。

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27.答案:B。解析:略。

28.( )是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总称。

A.宪法 B.教师法 C.教育政策 D.教育法

28.答案:D。解析: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调整教育关系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29.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

A.坚实基础 B.道德意志 C.重要环节 D.根本出发点

29.答案:D。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0.“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该汉语文献是( )。A.《五经正义》 B.《诗经》 C.《孟子》 D.《学记》

30.答案:A。解析:略。

31班主任是指受( )的委托,为学校班集体设置的专门负责该班教育和管理的教师。

A.家长 B.学校校长 C.学校政教主任 D.年级组长

31.答案:B。解析:班主任是指受学校(校长)的委托,为学校班集体设置的专门负责该班教育和管理的教师。32.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和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

A.必要的财产经费 B.依法成立 C.名称、组织和机构 D.独立承担责任

32.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所以依法成立是学校作为法人的最重要最应该具备的条件。

33.在西方,“课程”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

A.泰勒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33.答案:B。解析:略。

34.下列关于教学与智育之间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C.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34.答案:A。解析:略。

35.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

A.品德的活动 B.美感的活动 C.情感的活动 D.意志的活动

35.答案:A。解析: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简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推行要靠什么来做根本保障?( )

A.教师 B.教育督察人员 C.社会力量 D.法规制度

36.答案:D。教育法是我国规范教育的基本法律,所有法律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

37.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说明课外活动具有( )。

A.自愿性 B.自主性 C.灵活性 D.实践性

37.答案:B。解析:教师在课外活动中处于辅助地位,说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自主性。

38.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是( )。

A.教研室主任 B.年级组长 C.班主任 D.科任教师

38.答案:C。解析: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

39.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地位。

A.主导 B.领导 C.辅助 D. 启发指导

39.答案:C。解析:略。

40.受教育者应当享有的权利是( )。

A.按国家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B.对校方处分不得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C.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D.遵守所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0.答案:A。解析:略。

二、多选题

1.广义的教育是指( )。

A.家庭教育 B.职业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终身教育

1.答案:ACD。解析:略。

2.“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这句话的依据是( )。

A.教学所占时间最多 B.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C.其他工作都是围绕教学进行的 D.教学对学校教育质量影响最大

E.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2.答案:ABCD。解析:略。

3.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资助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申诉、诉讼权

3.答案: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教育的社会属性主要包括( )。

A.教育的永恒性 B.教育的历史性

C.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D.教育的权威性

4.答案:ABC。解析:略。

5.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有( )。

A.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B.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C.人们的教育理想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答案:ABCD。解析:略。

6.王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 )。

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E.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6.答案:ABCD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我国受教育者享有以下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③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④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隐私权、健康权等。

7.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关于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教育子女是家庭的基本社会职能

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C.学生的发展主要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并不重要

D.只要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就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7.答案:AB。解析:略。

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 )。

A.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B.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C.着重突出课程评价在学校经费拨付上的选拔功能D. 重点强调课程评价对教师教学绩效的评定作用

8.答案:A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关于课程评价的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下列各项,属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 )。

A.知识与技能 B.能力与经验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答案:ACD。解析:略。

10.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主要是指( )。

A.传递文化 B.深化文化 C.构成文化本体

D.教育对生产力有推动作用

E.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10.答案:ABC。解析:略。

11.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 )。

A.个体的思想品德 B.个体的身体状况 C.个体的家庭 D.个体的学习

11.答案:ABCD。解析: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是班主任工作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包括个体的思想品德、个体的学习、个体的身体状况、个体的心理、个体的家庭。

12.教师享有下列哪些权利?( )

A.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B.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C.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D.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12.答案:ABCD。解析:教师享有的权利:①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③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鸯获取报酬待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间的带薪休假;⑤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⑥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⑦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权;⑧享有与职务聘任、考核奖惩、退休等相应的权利;⑨申诉权;⑩享有法定节日权。⑩其他特殊权利.如女教师享有的法定产假权等。

1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改革的规定有( )。

A.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B.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D.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13.答案:ABCD。解析:略。

14.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内涵是( )。

A.学生具有独立意识 B.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C.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D.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14.答案:BCD。解析:略。

15.关于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C.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D.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5.答案:ABCD。解析:略。

16.在定量分析的方法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 )。

A.方差 B.众数 C.标准差 D.平均数

16.答案:BD。解析:众数和平均数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方差和标准差是用来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量数。

17.体现巩固性原则的有(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学而时习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温故而知新

17.答案:BD。解析:略。

18.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有哪些?( )。

A.教育功能 B.调节功能 C.修养功能 D.促进功能

18.答案:AB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有:(1)师德对教师工作起着促进作用;(2)师德对教育对象起教育作用;(3)师德对教师修养起调节和引导作用。

19.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 )。

A.德育方法 B.德育环境 C.教育者 D.受教育者 E.德育内容

19.答案:ACDE。解析:略。

20.学校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包含一些基本成分,它们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20.答案:ABCD。解析:略。

2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很多,如加强理论学习、勇于实践等,除此之外下列哪些方法比较有效?( )。

A.教师间相互交流 B.穿着得体,注意外在形象

C.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D.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

21.答案:AD。解析: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和策略要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理论学习,注意内省、慎独;②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③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④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22.印度“狼孩”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

A.遗传素质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B.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

C.人的发展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 D.社会环境决定人的发展

22. 答案:AC。解析:略。

23.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从低到高的基本组成,它们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23.答案: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故本题答案选ABCD。

24.马卡连柯的《教育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彼得连柯到工厂去晚了,马卡连柯没有直接批评彼得连柯,却把他所属的分队长找去说:你们的队伍里有迟到的人,希望以后不要再有了。彼得连柯第二次又迟到了,马卡连柯把全分队集合起来说:你们分队的彼得连柯又迟到了,并指责了全分队。以后,全分队的人都教育彼得连柯,他再也不迟到了。马卡连柯的做法体现了( )的德育原则。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B.知行统一 C.平行教育 D.社会主义方向24.答案:AC。解析:略。

25.作为社会权利主体,青少年儿童主要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A.受教育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名誉权和荣誉权

25.答案:ABCD。解析:作为社会权力的主体,学生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权益。这些规定中,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有人身权和受教育的权利,其中人身权是最基本、内涵最丰富的权利,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和荣誉权;受教育的权利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26.班主任带好班级应做到(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 D.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26.答案:ABCD。解析:班级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多辛苦,除了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外,班主任还需完成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完成操行评定、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工作。

27.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的步骤包括( )。

A. 确定学生需要 B.确定教育目标 C.选择教育经验

D.组织教育内容 E.评价教育效果

27.答案:BCDE。解析:泰勒提出了四大课程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工作方针包括( )。

A. 育人为本 B.改革创新 C.提高质量 D.全面发展

28.答案:ABC。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荀子主张“性善论” B.孟子主张“性恶论”

C.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D.孔子重视“仁”“礼”

29.答案:CD。解析:A项属于孟子的观点,B项属于荀子的观点。

30.下面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正确的是( )。

A.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B.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C.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 D.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

30.答案:AB。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也是教师的本色。教师要率先垂范,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学生,给学生提供榜样的学习,这也决定了教师的行为需要严谨行事。

三、判断题

1.一个6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教育”。( )

1.答案:×。解析:略。

2.生产力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2.答案:×。解析:略。

3.在我国,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等同于教育目的。( )

3.答案:×。解析:略。

4.我国新课改强调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4.答案:√。解析: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主要有:(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5.教师对职业道德理论上的认识、情感上的共鸣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

5.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师德行为习惯。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根本大法。( )

6.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根本大法,在我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

7.教师就是教书的。( )

7.答案:×。解析:略。

8.课程即学生所学科目的教材。

8.答案:×。解析:略。

9.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业务、心理素质。( )

9.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知识和技能修养、心理素质修养。

10.教学等同于智育。

10.答案:×。解析:略。

11.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

11.答案:×。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2.道德一词,古已有之,《荀子·劝学篇》中提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12.答案:×。解析:“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君子的德行就像风,百姓的德行就像草,风向哪边吹,草就跟着向哪边倒”。

13.宪法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

13.答案:√。解析:宪法作为教育法的法源,首先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14.新时期下,德育不应该过分强调灌输。( )

14.答案:√。解析:略。

15.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法人。( )

15.答案:×。解析: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16.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行学校教育目的,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

16.答案:√。解析:题干是对课外活动概念的正确描述。

17.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学习。( )

17.答案:×。解析: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自主学习并不否认教师的指导。

18.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应从教师的职业伦理、个人道德及其相互关系人手。( )

18.答案:√。解析:教师道德由教师职业伦理与教师个人道德组成,对教师道德的评价应该从教师职业伦理、教师个人道德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入手。19.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 )

19.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20.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优点是能有效验证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

20.答案:×。解析:教育调查法只能说明教育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却不能肯定而可靠地确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法能有效验证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试卷二

一、单选题

1.学校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是否有活动场地

C.是否有具体的活动内容 D.是否有活动工具

1.答案:A。解析:略。

2.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主题和灵魂是( )。

A.教育理论 B.教育目的 C.教学科研 D.教书育人

2.答案:B。解析:略。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

A.传播知识 B.培养人的基本技能 C.传承文化 D.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答案:D。解析: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个人依法举办学校,负责筹措该学校办学经费的主体是( )。

A.举办者个人 B.当地政府

C.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D.当地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

4.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11.A.《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B.《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

5.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自主程度分类,课程可分为( )。

A.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B.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C.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D.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5.答案:D。解析:略。

6.教育是年青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生物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阶级性

6.答案:B。解析:略。

7.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来的。

A.赞科夫 B.舒尔茨 C.布鲁纳 D.昆体良

7.答案:B。解析:略。

8.师德修养的历史继承性特点要求教师( )。

A.随时代变化.彻底变革师德内涵

B.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重新确立师德规范

C.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师德

D.以不变应万变,守护祖国的师德传统

8.答案:C。解析:略。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9.答案:A。解析:略。

10.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 B.教育投资

C.领导者的意志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答案:D。解析:略。

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 )。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管理者角色

11.答案:A。解析:略。

12.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答案:D。解析:“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

13.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 )。

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13.答案:A。解析:略。

14.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

A.高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职业教育 D.专业教育

14.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而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的教育都是基础教育,所以是为了发展基础教育。

15.当代学校的课程倾向于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可以分成( )。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5.答案:A。解析:略。

16.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技功能

16.答案:B。解析:略。

17.“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的教学观念是( )。

A.重视知识传授 B.重视能力培养 C.重视发展 D.重视创新

17.答案:B。解析:新课改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重视能力培养。

18.评价教育实施结果的依据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任务 C.教育目的 D.教育原则

18.答案:C。解析:略。

19.以课程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可以把课程分为( )。

A.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C.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D.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19.答案:D。解析:略。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目的的功能的是( )。

A.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B.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C.对教育活动的监督功能 D.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20.答案:C。解析:略。

21.( )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达成教育政策目标的根本手段。

A.政策执行的总结 B.制订执行计划 C.教育政策实施 D.政策执行的协调

21.答案:C。解析:教育政策实施是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达成教育政策目标的根本手段。

22.下列关于教学与智育之间的关系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C.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22.答案:A。解析:略。

23.( )是教育政策的根本特征。

A.政治性 B.高度权威性 C.明确目的性 D.系统性

23.答案:A。解析: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①政治性和原则性;②目的性和可行性;③稳定性和间断性;④合法性和权威性;⑤系统性和多功能性。其中政治性是教育政策的根本特征,直接反映制定政策的主体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24.教育目的包括三个层次,下列属于第三层次的是(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24.答案:D。解析:略。

25.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于诞生于。( )

A.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 B.1632年捷克

C.1681年法国 D.1897年中国

25.答案:C。解析:略。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常用来描述教师职业道德的( )。

A.创造性 B.无私性 C.社会性 D.教育性

26.答案:B。解析:这两句诗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奉献,无私、无悔,终生不渝,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的无私性

27.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A.任课教师 B.教导处 C.班主任 D.校长

27.答案:C。解析:学校管理、教育学生的基层组织是班级,班级管理是由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进行的。

28.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 )。

A.明末 B.清初 C.清末 D.建国初期

28.答案:C。解析:略。

2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

A. 2006年

B. 2000年

C. 1996年

D. 1986年

29.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6月29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

30.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将课程分为( )。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B.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C.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D.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30.答案:A。解析:略。

31.为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对此专设一章作了原则性规定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1.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章为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为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我国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与合作。

32.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说明的文件是(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教师培训》

C.《学校质量》 D.《今日之教师》

32.答案:A。解析:略。

33.中小学校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是( )。

A.德育工作 B.教学工作 C.课外活动 D.学校管理

33.答案:B。解析:略。

34.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

A.主要作用 B.主导作用 C.主动作用 D.能动作用

34.答案:B。解析: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 )。

A.及时性原则 B.前瞻性原则 C.预见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35.答案:D。解析: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有: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民主性原则。

36.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 )为中心。

A.劳动 B.科研 C.教学 D.社会服务

36.答案:C。解析:略。

37.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 )

A.假定 B.处理 C.惩罚 D.制裁

37.答案:C。解析: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必定由3个要素组成:假定、处理和制裁。

38.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 ),它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目标 D.德育形式

38.答案:C。解析: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9.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A.自主性 B.随意性 C.规范性 D.强制性

39.答案:A。解析: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

40.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有重大作用,而且可以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这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奉献性 B.导向性 C.全局性 D.发展性

40.答案:B。解析:如果每个教师都具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就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题干不仅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高尚性,还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导向性。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二、多选题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层面分,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

A.教育的正向功能 B.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C.教育的显性功能 D.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答案:BD。解析:略。

2.一般认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括(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2.答案:ABCD。解析:略。

3.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三艺”指的是( )。

A.几何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3.答案:BCD。解析:略。

4.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依据有( )。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答案:A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 )。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答案:ABCDE。解析: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

A.选择文化 B.整理文化 C.创新文化 D.促进多元文化发展

6.答案:ABCD。解析:略。

7.以下人物属于外铄论的著名代表的是( )。

A.荀子 B.洛克 C.华生 D.孟子

7.答案:ABC。解析:略。

8.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有( )。

A.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B.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C.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D.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8.答案:ABC。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包括:(1)坚持知和行的统一;(2)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3)坚持自律和他律的结合;(4)坚持个人和社会的结合;(5)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结合。

9.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主要包括( )。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9.答案:ABCD。解析:略。

10.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 )。

A.激发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E.检查知识10.答案:ABCDE。解析:略。

11.一个班级要靠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 )。

A.权威型 B.权力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11.答案:ACD。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分为民主型、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

1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12.答案:ABC。解析:新课改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3.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荀子 C.赫尔巴特 D.福禄贝尔

13.答案:BC。解析:略。

14.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 )。

A.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14.答案:ABCD。解析:略。

1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连续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15.答案:CD。解析:略。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资助权

C.获得公正评价 D.申诉、诉讼权

16.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会、助学金(获得资助权);(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获得公正评价权);(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申诉、诉讼权);(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17.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主要影响着课程内容的( )。

A.深度 B.知识性 C.广度 D.逻辑结构

17.答案:ACD。解析:略。

18.从教学过程的本质看,教学过程是( )。

A.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B.向学生传输知识的过程

C.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D.一种成人经验的习得过程

18.答案:AC。解析:略。

19.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有的权利有( )。

A.免试入学权 B.就近入学权 C.不交学费权 D.教育公平权

19.答案:ABC。解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有的权利即免试入学权、就近入学权和不交学费权。

20.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三结合分别是( )。

A.家庭教育 B.道德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E.社区教育

20.答案:ACD。解析:“三结合”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的结合。

2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 )。

A.广博的基础知识 B.热爱教育事业 C.热爱学生 D.团结协作精神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21.答案:BCD。解析:略。

22.陶冶的主要方式有( )。

A.人格感染 B.课外活动 C.艺术陶冶 D.课堂教学 E.环境陶冶

22.答案:ACE。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其方式主要有人格感染、艺术陶冶和环境陶冶。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23.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师生关系结构 D.生生关系结构

23.答案:ABCD。解析: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职权结构、角色结构、师生关系结构、生生关系结构。

24.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包括( )。

A.知识经济 B.教育信息化 C.教育全球化 D.教育现代化

24.答案:ABC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知识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国内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5.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分努( )四部分。

①标题②前言③附文

④主体⑤结语⑥署名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⑥

25.答案:AC。解析:教育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分为标题、前言(导言)、主体、结语(结论)四部分

26.新兴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

A.教育行动研究 B.教育质性研究 C.教育叙事研究

D.教育典型研究 E.教育对象研究

26.答案:ABC。解析:略。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7.答案: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九条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1)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2)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3)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4)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8.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 )进行考核。

A.言行举止 B.政治思想 C.业务水平 D.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28.答案: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29.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29.答案:ACD。解析:略。

30.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好课是学生喜欢、质量不错、负担不重的课。在观课中可从( )等方观察。A.课堂的整体氛围 B.学生的情绪 C.时间的投入与产出 D.课堂的节奏转换

30.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观课的角度。A项、B项和D项是从学生喜欢的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C项是从负担不重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来看。

三、判断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

1.答案:√。解析:略。

2.国家不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 )

2.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十条规定,国家鼓励境内、境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助学。

3.教育不仅能够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还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

3.答案:√。解析:略。

4.教育方针,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总方向。( )

4.答案:√。解析:略。

5.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

5.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6.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6.答案:√。解析:略。

7.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

7.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而不仅仅包括行为规范。

8.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的总和。( )

8.答案:×。解析:略。

9.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

9.答案:√。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0.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

10.答案:√。解析:略。

1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调节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 11.答案:√。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12.德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 )

12.答案:×。解析: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教育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简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13.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能够树立起牢固的敬业精神和端正的职业态度,勇于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阻力,这也是教育过程顺利开展并富有成效的决定性条件。( )

13.答案:√。解析:略。

14.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

14.答案:√。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闻道、悟道、得道一道教育:155********

15.答案:√。解析: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16.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

16.答案:√。解析: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

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17.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

17.答案:√。解析:略。

18.学生作为特殊的教育法律责任主体,一般采用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方式。( )

18.答案:√。解析:略。

19.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

19.答案:√。解析:略。

20.“终身学习”是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基本内容。( )

20.答案:√。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