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生产者理论选择题

生产者理论选择题

生产者理论选择题
生产者理论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的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大

B 收益多,成本高,则利润就小

C 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大

D 收益多,成本低,则利润就小

2、对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Q=f(L,K)而言,当TPL达到最大值而开始递减时,MPL处于()阶段。

A 递减且MPL<0

B 递减但是MPL>0

C MPL=0

D 无法确定MPL值

3、当劳动的总产量(TPL)下降时,()。

A APL递减且APL<0

B MPL=0

C MPL递减且MPL<0

D APL=0

4、对于生产函数Q=f(L,K),当平均产量APL达到最大值时,()。

A 总产量(TPL)达到最大值

B 总产量(TPL)仍处于上升阶段,还未达到最大值

C 边际产量(MPL)达到最大值

D 边际产量MPL=0

5、当边际产量为零时,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APL=0

B TPL达到最大值

C TPL递减

D APL递增

6、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A 平均产量增加

B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C 平均产量不变

D 平均产量达到最低点

7、当劳动的边际产量(MPL)为负时,生产处于()

A 劳动投入的第I阶段

B 资本投入的第III阶段

C 劳动投入的第II阶段

D 劳动投入的第III阶段

8、当某厂商雇佣第3个人时,其每周产量从213个单位增加到236个单位,雇用第4个人使每周产量从236个单位增加到301个单位,则其面临的是()。 A 规模收益递减 B 边际成本递减

C 边际收益递增 D边际收益递减

9、如果连续增加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则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A 与纵轴相交

B 经过原点

C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D 与横轴相交

10、当生产处于有效区域时,等产量线应该为()。

A 凸向原点

B 负向斜率

C 不相交

D 以上均对

11、当边际生产力下降时,厂商应该()

A 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

B 降低可变投入与固定投入的比例

C 惩罚懒惰行为

D 使用优质生产要素

12、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二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四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A RTSLK=2,且MPK/MPL=2

B RTSLK=1/2,且MPK/MPL=2

C RTSLK=2,且MPK/MPL=1/2

D RTSLK=1/2,且MPK/MPL=1/2

13、等产量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A 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B 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C 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是相等的

D 无论要素投入量是多少,产量是相等的

14、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内移动表明()。

A成本增加 B 产量增加 C 成本减少 D 产量减少

15、如果等成本线围绕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A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B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6、在平面坐标系中,用横轴表示资本数量,纵轴表示劳动数量,则由二者所给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其中PK为资本的价格,PL为劳动的价格。

A PK/PL

B -PK/PL

C PL/PK

D -PL/PK

17、以下关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也即成本最小化原则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MPL/ PL=MPK/ PK

B RTSLK=PL/PK

C P×MPK=PK

D A和B 均正确

18、当出现MPL/ PL

A 增加劳动投入

B 提高规模经济水平

C 增加资本投入

D 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

19、如果等成本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

A 应增加成本支出

B 应减少成本支出

C 不能增加成本支出

D 不能减少成本支出

20、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21、要达到规模报酬递减,应该()。

A 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B 连续投入某种生产要素且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C 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 以上均不对

22、新华汽配厂在各种产出水平上都显示了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形,于是厂领导决定将其划分为两个相等规模的小厂,则其拆分后总产出将会()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

A 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B 保持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只改变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C 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

D 扩大固定资本的存量

2、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

A 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B 在边际产量曲线上升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C 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D 在边际产量曲线下降时,总产量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3、某厂商在短期内保持资本(K)的投入量不变而改变劳动(L)的要素投入量,则在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是()。

A 边际产量曲线(MPL)高于平均产量曲线(APL)

B 总产量曲线(TPL)处于递增速度上升阶段

C 总产量曲线(TPL)处于递减速度上升阶段

D 开始于APL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与横轴的交点

4、若厂商同时改变资本(K)和劳动(L)的投入量,则在这两种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内()。

A 等产量曲线呈递减状态

B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5、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有()

A 等产量线凹向原点

B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 等产量曲线有无数条,其中每一条代表一个产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

D 等产量曲线互不相交

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等产量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上该点斜率值

B 等产量曲线上某点的边际技术替

代率等于等产量曲线上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C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D 随着增加劳动投入去替代资本投入,MPL不断下降,MPK不断上升

7、关于等成本线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两种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增加使等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B 在两种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成本减少使等成本曲线向左下方平移

C 在成本和另一种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要素的价格变动将导致等成本线旋转

D 以上均正确

8、有关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及其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位于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B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的确定原则是:RTSLK=PL/PK

C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的确定原则是:MPL/ PL=MPK/

第五章成本理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A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时期

B 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固定不变的

C在这一时期内所有投入要素均是可以变动的 D 在这一时期内,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2、在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

A 是否可以调整产量

B 是否可以调整产品价格

C 时间长短

D 是否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

3、在经济学中,生产的机会成本等于()

A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B 社会成本+显性成本

C 会计成本+隐性成本

D A和C 都对

4、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加而()

A 不断上升

B 不断下降

C 先上升再下降

D 先下降再上升

5、某厂商生产一批产品,当生产第7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3.5元,生产第8个单位产品总成本是4.6元,那么该厂商的边际成本是()

A 3.5元

B 4.6元

C 8.1元

D 1.1元

6、在短期内,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不变成本(TFC)是厂商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B 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属于总不变成本

C 总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D 当产量为零时,总固定成本也为零

7、当平均成本高于边际成本时,()

A 平均成本处于上升

B 平均成本处于下降

C 总成本处于下降

D 总可变成本处于下降

8、当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成本曲线时,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 边际成本上升

B 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C 边际成本下降

D 总成本上升

9、当边际成本曲线达到最低点时()

A 平均成本曲线呈现递减状态

B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递增状态

C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D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10、边际成本曲线()

A 穿过平均总成本曲线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穿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穿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仅穿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11、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其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定是()

A 上升

B 下降

C 即不上升,也不下降

D 即可能上升,又可能下降

12、当短期成本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时,()

A 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B 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C 边际产量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D 无法判断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状态 13、长期成本曲线上的各点对应的是既定产量下的()

A 最低平均成本

B 最低边际成本

C 平均成本变动

D 最低总成本

14、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 型的原因在于()

A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B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 生产有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D 生产的一般规律

15、长期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A 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 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 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

D 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点的轨迹 16、下列关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长期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B 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长期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C 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长期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D 以上均不正确

17、若某厂商的生产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1倍,则该厂商的生产存在()

A 规模经济

B 规模不经济

C 外部性

D 以上均不正确

18、某日用品制造商厂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会()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9、如某厂商的总收益为65000元,其中劳动成本为23000元,原材料成本为16500元,所有者为其他人工作可赚取14300元。则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而言,利润等于(),对于会计而言,利润等于()A 23000元,16500元 B 42000元,25500元

C 25500元,14300元

D 11200元,25500元

20、对于许多公司而言,分摊成本是很重要的,管理问题随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变得更重要,这种现象可以解释()

A 为什么不变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B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C 为何在平均成本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D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点

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1、有关经济学中得生产成本与企业会计得生产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有() A 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是指机会成本 B 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C 企业会计的生产成本指会计成本 D 会计成本仅包括经济学中的显性成本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会计利润是厂商的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

B 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相同

C 经济利润是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3、平均可变成本呈U 型的原因在于()

A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B 平均可变成本与可变投入的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C 由于平均产量随着可变投入得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所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也随着产量得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D 以上全对

4、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

A 一种逐渐下降的曲线

B 一条双曲线

C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的下降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B 短期不变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C 短期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得直线

D 短期总成本曲线随产量得增加而不断上升

6、以下有关边际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的速度上升

B 当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时,可变成本曲线以越来越慢得速度上升

C 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总成本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D 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可变成本曲线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上升

7、厂商获得利润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有()

A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B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 收益大于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D 以上均正确

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MC 大于AC时,AC下降

B M

C 小于AC时,AC下降

C MC 等于AC时,AC下降

D MC 等于AC时,AC达到其最低

全国生物多样性常识比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式选择题 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 A.6月5日 B.4月22日 C. 5月22日 D.12月29日 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B. 5月22日C. 4月20日D. 12月25日3.《生物多样性公约》于()通过,()正式生效。A.1993年,1994年B. 1992年,1993年 C. 1997年,1998年 D. 2001年,2002年 4.《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C.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 5.《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简称是()A.CBDB.CITESC.WTOD.GEF 6.生物多样性包括() 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 7.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初步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 A. 39330亿人民币 B. 1800亿人民币 C. 220亿人民币 D. 100亿人民币 8.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9.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有()个部门组成,由()牵头。 A.18,科技部 B.20,国家环保总局 C.22,外交部 D.21,教育部 10.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联络点和履约办公室设在()A.外交部B.国家环保总局 C.财政部 D.科技部 11.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选择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 社会生产关系B ?物质资料生产 C.商品 D .社会总产品 【B 】 2、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B .揭示了资本的积累过程 C .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 D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D 】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关系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 【C 】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本身时 A .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来研究 B .要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面来研究 C .要从经济和政治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 D .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 【B 】 5、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 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B 】 6、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 有特殊的使用价值 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也有价值 D.可作为支付手段 【C 】 7、商品买卖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在进行 A. 商品使用价值的交换B、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C、等价交换D等量劳动相交换 【D 】8、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 D. 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 】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C 】 10、 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 A. 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A 11、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 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D. 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D 】 12、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 A. 创立了劳动价值论 B. 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 C. 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 D. 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 【B 】 13、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和 A. 价值规律的矛盾 B .竞争规律的矛盾 C .货币流通规律的矛盾 D.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 【A 】 14、 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先决条件是 A .价值增殖不能从流通产生 B .价值增殖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而产生 C .价值增殖不能离开流通产生 D .劳动力成为商品 【D 】 1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B 】 16、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A .由劳动时间决定 A. 剩余价值学说 C.劳动二重性学说 B. 生产价格理论 D.劳动力商品理论

保护物种多样性练习题及答案

保护物种多样性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生物圈,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 D ) A、环境 B、动物 C、植物 D、人类自己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B)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二、填空题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我国正在修建的青藏铁路,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索加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D)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④有利于保护环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 B ) A.生物不再灭绝 B.继续减少 C.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D.继续增多 3、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的地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A) A、越强 B、越弱 C、时强时弱 D、不受影响 二、填空题 4、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将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5、近几年来,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锐减,许多科学家通过各种媒体呼吁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已迫在眉睫。 综合探究: 阅读下列三个事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事例一我国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5年为18.2%,1981年为8.53%,并且因遮盖地面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贵植物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灭绝。 事例二我要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经有一半挖尽。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入侵我国华南沿南地区,并且由于

职业教育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效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提升研究》结题报告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持续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而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容乐观,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领域的转变,需要在学校期间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因此,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现状与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概况 (一)问题的提出 有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的探讨数不胜数,古人曾以“立业成家”作为人一生当中的两件大事,可以看到,职业的成败直接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职业院校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职业领域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社会所认可的职业素养。同时需要认识到,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职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从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从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系统的研究,促进大家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二)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为指导,以现代社会对劳动者职业素养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形式,优化教育实践,完善教育评价等活动,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又高效能的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与管理模式。(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开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企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等的调查研究,充分认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以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本校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通过六项子课题分类研究,探索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形成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都较强的基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中职育人模式。 2.课题研究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客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3.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了解企业中人才素养的现状和对人才素养的期待,了解当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培养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具体的活动,做到在行动中研究。 (3)个案研究法。以学校各专业为例,把研究点分解到相关班级、学生和相关企业。 (4)经验总结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成功实例进行系统分析,使研究成果上升为系统、科学的经验和理论。 二、研究内容 (一)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模式研究 该模式侧重于通过德育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寓德育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寓德育于规范的常规训练之中,寓德育于各项实践活动之中。通过课堂教学(职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等)、常规训练(3q7s管理活动、道德实践周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思想意识、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行为习惯。 (二)学生职业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根据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落实必须开设的系列课程,如《人文素质系列模块》《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与表达》《中职生应知应会知识》《礼仪与人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选择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物选择题 1.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海带 B.肾蕨 C.松树 D.榕树 2.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 3.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4.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瑞士 D.澳大利亚 5.以下那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下列哪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7.下列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且正处在灭绝边缘的是() A.大熊猫 B.扬子鳄 C.大蟒 D.白鳍豚 8.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A.同种生物的斗争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变 9.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迁出原地保护 B.建立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D.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和买卖珍稀动、植物 答案: 1.C 2.B 3.A 4.A 5.C 6.A 7.D 8.D 9.C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摘要:论述了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并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为例,阐述了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方法。关键词: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学科式课程模式;任务驱动整合模式一,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编辑。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课型。理论课一般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奠基人文素养、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实践课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习得应用技能。两类课程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服务。但就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看,这两类课程由于整合不够科学,搭配尚不默契,运作不善创新,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合力作用,相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三段式”课程是当前高职课程结构和分类的一种通用模式。即把课程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进行教学。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1)从课程内容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前两“段”都是属于理论知识板块,占70%—80%的比例,同时理论知识教学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而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比较模糊,不够完善。(2)从课程结构看,以理论课程学习为起点,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来的知识还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3)从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看,“三段式”课程都是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并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4)从课程实施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而且即便如此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践行。(5)从课程评价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书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并未采用学生制作的样本来评价。因而“三段式”课程模式虽有理论课、实践课之名,但只是机械拼合、平行叠加,并未进行科学整合,在课程实施上也是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规律和特点是相违背的。 2.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失衡。从时间的总体分配看,现行高职一般第一学年学习普通文化课,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第三学年上实习实践课。而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就是一个学期。形成了4:1,甚至5:1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时间比。再从具体的课时执行看,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40%”,但据调查,由于受到资金、设备、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课开出率都低于这个比例,好一点的也只有 30%[l]。 3.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科学整合。考察理论课与实践课整合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有三:(1)时间整合不科学。依据前述,高职前两年学习理论课,第三年才进入实践环节。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太长,很不科学。一方面,学生前面学理论时对实践根本不了解,没有实践背景和经验,学习理论的目的性、针对性、动机性不强,而且知行脱节,前学后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偏后,相隔两年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大打折扣。(2)展开顺序不科学。“三段式”课程的展开顺序是先理论后实践。以理论学习作为职业教育的切人点,难免有错位之嫌。(3)方法整合不科学。现行高职理论课与实践课采用的是叠加式的整合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只是被机械地叠加拼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形成的是基础和承载的依附关系,而且实践课还在实际操作中被“矮化”和“窄化”。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上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两类课型长期貌合神离、二元分裂的现状。其所形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课程观念失去准绳。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当下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奉行的却是理论先行、理论为主的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这就必然造成课程建构与课程目标的冲突、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背反,其结果只能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远。问题在于随着知识增长和频变的加快,终身学习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人

浙江农林大学管理学题库8第九章 激励理论

第十章激励理论 一、判断题: 1.保健因素是多与工作结果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2.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具有激励的力量。(√)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主导需要是变化的,既可以由低层次的需 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也可能由高层次需要倒退为低层次需要。(×) 4.在五种工作特征的描述中,工作的自主性能够让工作者体验到工作的意义。 (×) 5.相比因低报酬产生的不公平感,高报酬会使人感到较为公平,而且无论是否 公平,高报酬对员工的行为都有正面的影响。(√) 6.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没有绝对的划分标准。(√) 7.认知型激励理论认为行为是内在需要与激励的函数;行为改造理论则认为外 在的或环境的结果决定行为,它强调的是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关系。(√ ) 8.努力和工作绩效的结果未必能带来期望的报酬。(√ ) 9.在工厂里,采用X理论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研究所里,运用Y理论进行 管理效果较好。(√ ) 10.根据激励理论,增加职工的工资就能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员工同时被多个需要所激励。(× ) 12.自我实现是一种比生理或安全更重要的需要。(× ) 13.文化层次不同,人们的需要层次也会不同。(√ ) 14.茨伯格认为,当保健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情绪就会消除,对职工会 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 ) 15.激励因素对维持员工的激励水平是必要且充分的。(× ) 16.份即使当惩罚没有被平等地应用于所有违纪员工时,它仍然是有效的。 ( ×) 17.据公平理论,平均分配是最合理的。(×) 18.根据Y 理论,多数人都不愿主动地去承担责任。(× ) 19.领导者无法激励没有需要动机的员工。(√) 二、单项选择: 1.处于需要最高层次的是 E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2.提出期望理论的是 C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3.提出公平理论的是 D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4.某公司对其员工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员工的 B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5.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D 。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第五章_激励

第五章激励 第一部分:本章概要 1.1 重点概念 1.激励(motivation):在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整合的基础上,形成强烈实现目标的意愿,并促使其付出努力行为的整个过程。 2.需求层次理论(needs hierarchy theory):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可以大致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它们是由低级到高级逐级形成和发展的。 3.ERG理论:人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分别是生存的需要(Existence)、相互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的需要(Growth)。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仍然可以为成长发展的需要工作,而且这3种需要可以同时起作用。 4.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从外在需要、内在需要的区分及两者在调动人的积极性方面起着不同作用的角度,探讨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 5.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个体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结果的一种期望度,以及这种结果对行为的个体来说所具有的吸引力。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量(M)=目标价值(V)×期望值(E) 6.公平理论(justice theory):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7.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喜欢感到自己对事物具有控制力,若人们感到以前有兴趣的工作变成一种义务而不是自主选择的活动,这样激励程度就降低了。 8.目标设置理论:是从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来对行为动机进行研究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认为,目标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们预先规定的、合乎自己需要的“诱因”,是激励人们的有形的、可以测量的成功标准。 9.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也叫“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本身就会采取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有利时,这种行为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1.2 关键知识点 1.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 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地,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13.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 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所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高考生物)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生物科技行业)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式选择题 1.“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 A.6月5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D.12月29日 2.“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B.5月22日C.4月20日D.12月25日3.《生物多样性公约》于()通过,()正式生效。 A.1993年,1994年B.1992年,1993年 C.1997年,1998年 D.2001年,2002年4.《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 C.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 5.《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简称是() A.CBDB.CITESC.WTOD.GEF 6.生物多样性包括() 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

7.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初步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 A.39330亿人民币 B.1800亿人民币 C.220亿人民币 D.100亿人民币 8.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9.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有()个部门组成,由()牵头。 A.18,科技部 B.20,国家环保总局 C.22,外交部 D.21,教育部 10.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联络点和履约办公室设在() A.外交部 B.国家环保总局 C.财政部 D.科技部 11.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C.一般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个自 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威胁及破

对激励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一些看法

对激励理论在现代管理中的一些看法 背景: 日期:2011-3-17 作者:无忧论文网编辑:nobody 点击次数:15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论文编号:lw201103171419496952论文字数:4026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论文地区:中国论文语种:中文 收藏:https://www.wendangku.net/doc/153799149.html, google书签雅虎搜藏百度搜藏新浪vivi 和讯网摘poco网摘天极网摘qq书签饭否mister-wong365网摘LiveDiggDiglog 关键词:现代管理激励理论激励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激励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掘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激励不是简单的奖励,要体现出公平原则,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不能盲目;客观的评估机制是激励的根本。 关键词:现代管理激励理论激励 管理是人类无处不在的社会活动,管理的核心是管人,人的基本特征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价值观等意识活动。激励理论从研究人的动机和行为入手,了解人们内心要争取的希望、条件、动力等要素,达到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挖掘个人的潜质,以提高组织的行政管理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velson)和斯坦尼尔(Steiner)提出,一切内心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我国学者刘正周则提出,所谓激励,就是通过组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处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划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在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活动中,人们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摸索,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激励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行为和动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以及“强化理论”、“双因理论”等等。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由于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同以及每个人自身的个性差异,其需求、期望、目标等个性变量也不同。因而,在工作中应当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如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等。在现代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中,人们对激励的功能越来越重视。本文拟谈谈个人对激励理论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激励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 1·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掘人力资源古人有云:“明察秋毫而不见车薪,是不为也, 非不能也。”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眼睛能看得见细微的毫毛,却坚持说自己看不见一车柴薪,那么肯定是因为他不愿做,而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这说明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本身缺乏足够的自动力,如果外界再没有给他一个有效的激励,那么,即使个人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发挥出来,更不会创造良好的工作绩效;反之,一个能力一般的人,如果受到有效的激励,调动起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由此可见,激励对组织成员积极性的调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教授研究表明,员工一般仅需发挥出20%—30%的个人能力,就足以保住饭碗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其工作能力能发挥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激励的作用所致。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全国生物多样性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式选择题 1.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从2001年起定为每年的()。 A.6月5日 B.4月22日 C. 5月22日 D.12月29日 2.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 A.6月5日 B. 5月22日 C. 4月20日 D. 12月25日3.《生物多样性公约》于()通过,()正式生效。 A.1993年,1994年 B. 1992年,1993年 C. 1997年,1998年 D. 2001年,2002年 4.《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三个主要目标是() A.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共享 B.保护野生植物、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人体健康 C.保护遗传资源、保护环境和保护森林 D.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 5. 《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英文简称是() A.CBD B.CITES C.WTO D.GEF 6. 生物多样性包括() A.动物多样性、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C.森林多样性、草原多样性、湿地多样性 D.地球圈、大气圈、生物圈 7. 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初步评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为()。 A. 39330亿人民币 B. 1800亿人民币 C. 220亿人民币 D. 100亿人民币 8. 目前世界生物多样性总的趋势是() A.锐减 B.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C.物种不再灭绝 D.递增 9.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协调组共有()个部门组成,由()

牵头。 A.18,科技部 B.20,国家环保总局 C.22,外交部 D.21,教育部 10.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联络点和履约办公室设在() A.外交部 B.国家环保总局 C.财政部 D.科技部 11.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 A.本地区的有害物种。 B.从一个地区进入另一个地区的物种。 C.一般指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或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进入另一 个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 威胁及破坏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 D.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的物种。 12. 外来入侵物种入侵的途径包括() A.国际运输、跨国界河流、国家间边界物种自然繁衍 B.飞机、轮船、火车 C.货物销售、旅游、动植物进出口 D.有意引进、无意引进和自然入侵 13.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于2002年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中的外来入侵物种是()。 A 紫茎泽兰 B 桉树 C 食人鲳 D 大头蚁 14. 外来入侵物种将()造成危害 A.仅对农作物 B.仅对野生动植物 C.仅对水生生物 D.对生物多样性、林业、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甚至人体健康 15. 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应采取()的方针 A 重在宣传教育 B 加强科学研究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 只种植本地物种 16. 生物安全管理是为了防范() A.自然生境破坏 B.环境污染 C.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和商品化可能对生物多样 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有害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11.高职教育对教师有何要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也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积极参与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 12.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