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常步态参数等

正常步态参数等

正常步态参数等
正常步态参数等

一、正常步态参数:

(一)、正常步态的基本参数(步长、步幅、步频、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等)

1、正常人一般步长:50~80cm

2、步幅:通常为步长的两倍。

3、步宽:健全人(足跟中点为测量点)8±3.5cm

4、足角:健全人约6.75°。

5、步频:健全人约95~125steps\min。东方男性步频约为112.2±8.9steps\min,女性约123.4±8.0steps\min。

6、步速:健全人步行速度约为65~95m\min。

7、步行周期:约1~1.32s。(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

(二)步态分析:另PPT

二、偏瘫步态:

1、提髋型:在摆动前期或早期,由于患侧股四头肌不恰当的运动,使患侧下肢呈现伸肌痉

挛模式占优势,再加上屈髋肌无力、腘绳肌收缩和不充分的跖屈肌活动,使得摆动相不能屈膝、踝背屈,患侧通过躯干像健侧倾斜、提髋来代偿性地提起下肢,完成下肢的摆动。

2、膝过伸性:由于股四头肌无力或痉挛,踝跖屈肌无力或痉挛、踝背屈肌无力和跟腱挛缩,

或行走时股四头肌与股二头肌收缩不协调,使患者的膝关节在支撑相出现过度伸展、髋后突。此过程中增加了重心向患侧移动和下降的幅度,使能耗加大。结局使膝后关节囊和韧带受到损伤,出现疼痛、韧带松弛或骨畸形,加之髋关节稳定性差,影响安全。

3、瘸拐型:由于股四头肌痉挛,或腘绳肌痉挛,加上踝关节跖屈肌的持续收缩,出现行走

时摆动相不能选择性的屈、伸膝关节,摆动患腿,如摆动相开始时,患侧腿髋关节即屈曲,同时由于屈肌共同模式为打破,膝关节屈曲,足呈内翻状,在摆动相结束时,膝关节需伸展,此时又诱发了伸肌共同运动模式,患足跖屈,踝关节不能着地,患侧在支撑时不能负重,行走不稳或呈瘸拐状。

4、画圈型:由于患侧下肢屈髋肌、屈膝肌和髋内收肌收缩能力下降,或伴有股四头肌痉挛,

出现行走时摆动相患腿髋内收、屈髋、屈膝及踝背屈动作困难,为了抬起患腿,只得将骨盆上提,向后旋转,髋关节外旋、外展,呈环形运动或跨栏步态,此时身体重心上下移位加大;支撑相患足落地时,不是足跟先着地,而是足见或整个足掌“蹬”地,又加重了患侧腿伸肌痉挛模式,造成足内翻、足趾跖屈,使得患侧支撑相持重差,在身体重心转移时左右摆动幅度加大。

三、关节活动度(ROM):

1.上肢关节活动的测定

(1)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180°

②后伸0°~50°

③外展0°~180°

④内收0°

⑤外旋0°~90°

⑥内旋0°~90°

⑦水平屈曲0°~135°

⑧水平伸展0°~30°

(2)肘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屈曲0°~145°

②伸展0°~145°

(3)腕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背屈0°~70°

②掌屈0°~90°

③桡屈0°~25°

④尺屈0°~55°

2.下肢关节活动的测定

(1)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曲0°~90° 0°~125°屈膝时

②后伸0°~15°

③外展0°~45°

④内收0°~20°

⑤外旋0°~45°

⑥内旋0°~45°

(2)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屈曲0°~130°

②伸展0°

(3)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背屈0°~20°

②跖屈0°~45°

3.躯干活动的测定

(1)颈部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60°

②后屈0°~50°

③旋转左0°~70右 0~70°

④侧屈左0°~50 右 0~50°

(2)胸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

①前屈0°~45°

②后伸0°~30°

③旋转左0°~40右0°~40°

④侧屈左0°~50 右0°~50°

现提供2种关节功能丧失计算方法(网站download,不懂)

第1种:关节活动度丧失%=[(健侧或正常值-实测活动度n1)/键侧或正常值+(键侧或正常值-实测活动度n2)/键侧或正常值+....+(键侧或正常值-实测活动度n)/键侧或正常值]/nX 权重指数

第2种:测量被动活动度后与正常活动度比较,用公式{1-(d1+d2+d3+d4+d5...)/(n1+n2+n3+n4+n5...)100%}X权重指数(d为实测活动度、n为正常活动度)

四、评估量表:

1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附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临床意义

运动评分分数级别临床意义

< 50Ⅰ严重运动障碍

50~84分Ⅱ明显运动障碍

85~95分Ⅲ中度运动障碍

96~99分Ⅳ轻度运动障碍

患者在10~20分钟内完成评估可信度较高。

4、FIM功能独立性评定

功能独立量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康复学会,美国物理医学会与康复学会制定的一项旨在评定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方法,主要用来评定患者实际完成的能力而不是能否完成的潜力。FIM包括6个方面:自我护理、大小便控制、体位转移、行走、交流、社会及认知

功能。每个方向又分为2到6项,总共18项,每项根据完成的实际情况分为7个等级(1~7)分。每项均能完成为126分,完全依赖为18分。

7分:完全独立,即不用辅助设备或用具,在合理的时间内至少能安全地步行50m。

6分:有条件的独立,即步行者可独立步行50m,但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如下肢矫形器,假肢,特殊改制的鞋、手杖、步行器等,步行时需要比正常时间长并考虑安全因素。若不能步行,应能独立操作手动或电动轮椅前进50m,能转弯,能驱动轮椅到餐桌、床边或厕所;可上行30°的斜坡,能在地毯上操作轮椅,能通过门槛。

5分:监护、规劝或准备,即可以步行50m,但需要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不管是否使用辅助器具,均能步行17m到达室内生活功能区。

4分:最小量帮助,即步行时需要他人轻轻地用手接触或偶尔帮助,患者至少独立完成行走距离37.5m。

3分:中等量帮助,即步行时需要他人轻轻地上提患侧身体,患者至少能独立完成行走距离37.5m。

2分:最大量的帮助,即患者至少独立完成步行距离12.5~24.5m,仅需要一人帮助。

1分:完全帮助,即患侧仅完成不足12.5m的步行距离,需要2人帮助。

5、步行能力恢复的预测:

一般用美国加州Rancho Los Amigos康复医院的直立控制试验(upright control test, UCT)来评定。它通过对患者屈髋、伸髋和伸踝能力的检查来预测,若三个项目均达不到强级,则将来难以有良好的步行能力。

1)屈髋:助手站在患者健侧,在股骨大转子处扶住患者。检查者让患者站直,尽可能快地将患膝屈向胸部,越快越好:①强:屈髋大于60°,且10s内能完成3次;②中:屈髋在30°~60°之间,10s内能作3次;③弱:屈髋在30°以下,10s内能作3次。

2)伸髋:助手蹲在患者的患腿后方,一手握住患股前方,另一手握住患胫前方,使患膝保持在中立位,并稳定踝关节。检查者站在患者患侧,用手扶住患者上肢或手,先让患者用双腿站直,然后提起健腿,仅用患腿站立:①强:能使躯干在髋上伸直或使躯干在髋的最大伸展范围上伸直;②中:不能完全伸直,但能控制躯干不再前倾,或躯干虽前后摆动,但不倾倒,或在髋上过伸躯干;③弱:躯干在髋上发生不受控制的屈曲或不能维持站立。

3)伸踝:助手站在患者健侧,支持躯干伸直。检查者蹲在患腿后方,保持患膝于中立位,让患者用双腿站立。然后让他提起健腿,让患腿单足站立,进而让他足跟离地,用足前部支撑全身:①强:患腿能单足站,并能按命令使足跟离地,用足前部支撑全身;②弱:不能。

6、Berg平衡量表:另见Word

五、电刺激疗法的治疗参数与部位:另PDF,可能还需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