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爱丽丝_沃克小说_紫色_中的家庭暴力

4爱丽丝_沃克小说_紫色_中的家庭暴力

4爱丽丝_沃克小说_紫色_中的家庭暴力
4爱丽丝_沃克小说_紫色_中的家庭暴力

53

爱丽丝?沃克小说《紫色》中的家庭暴力

*

杨宁宁 王 薇

(浙江工业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3)

摘 要: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中充满了对黑人男性家庭暴力的描写,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了“妇女主义”在小说中的独特体现。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发现在小说中沃克展示了这一现象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了她所认可的妇女主义的解决之道。由于家庭暴力这一问题本身就是全球性的,沃克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及小说中的处理态度也再次强调了妇女主义中暗含的对普救性和爱的一种歌颂。

关键词:妇女主义;家庭暴力;爱;《紫色》[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0)02-0053-05

Domestic Violence in Alice Walker’s The Color Purple

Yang Ningning / Wang We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Zhe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unique manifestation of Womanism in Alice Walker’s novel The Color Pur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mestic violence, which has permeated all through this novel. Through a close textual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in the novel Walker has analyzed the problem and provided the Womanist solutions which she approves of. Moreover, since domestic violence is virtually a universal problem, Walker’s concern and literary treatment of it highlights her celebration of universalism and love as implied in her Womanism.

Key words: womanism ;domestic violence ;love ;The Color Purple

一、家庭暴力——沃克的妇女主义关怀

沃克在《寻找母亲的花园——女性主义散文》中提出了妇女主义这一概念。不同于其他的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在沃克看来,妇女主义者关注黑人女性传统和黑人民族的生存与完整;同时寻求黑人女性的艺术创造力,“欣赏并热爱女性情感,女性文化和女性力量”(Walker ,1984:xi )。沃克的这些观点在小说《紫色》中

* 本文为2009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批判性话语分析视角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Y200907045)。

[收稿日期] 2008 - 12 - 3

[作者简介] 杨宁宁(1981~ ),女,籍贯湖北,现就职于浙江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

学。

王薇(1976~ ),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词汇学

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A l i c e Walker )以其成名作《紫色》摘取了美国图书届3项大奖——普利策文学奖、国家图书奖以及全国图书评论奖。文学界对其“妇女主义”理论的研究也是炙手可热。《紫色》中家庭暴力的描写引起了很多评论家的关注,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它“正面描写了黑人男女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揭露了黑人男性对女性的暴力摧残现象,提出了黑人女性的解放与发展问题”(吴兰香,2005:109)。

一直贯穿始终,而作为一种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其研究的核心始终是两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在小说最开始,沃克就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充满暴力的黑人家庭生活场景。而家庭暴力可以说是美国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这一视角,沃克找到了一条能够将自己女性主义观点完整阐释的绝好通道。

家庭暴力问题由来已久,几乎存在于各个社会形态。在研究文学中的家庭暴力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个问题在社会学中的基本概念。根据其外延意义,家庭暴力指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虐待行为。这一问题出现的形式各异,并存在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比如虐待儿童、老人、兄弟姐妹等,本文将着重关注成人男女之间的家庭暴力,而且仅局限于男性施暴,女性作为受害者这一情形。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及美国国家司法部1998年的一项调查,美国每年有将近190万女性在身体上受到侵害。家庭暴力的形式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性暴力等,究其原因则极为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施暴者想通过暴力实现权力的控制。然而在美国多文化社会环境下,其原因就更加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通过社会道德的约束、法律的制约、社会救助等途径以外,个人心理健康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必须意识到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在文学领域,小说家们也从来没有漠视过这一问题,家庭暴力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然而由于社会环境、个人偏见等诸多因素,每位作家对这一主题的处理态度是各不相同的。很多作家并没有直接接触家庭暴力这一问题本身,而是把它归结于更宽广的领域,比如经济问题、宗教、社会制度等。然而,20世纪以来,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随着60、70年代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很多女性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都融入了这一主题。作为一位积极肩负黑人民族未来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爱丽丝·沃克在小说创作中也研究了这个问题。在她第一部小说《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生》中,刻画了对妻子暴力相向的黑人男性形象,在批评界引发了不少争议。由于当时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尚未成熟,在这部小说中她仅仅强调了社会经济因素是形成黑人男性暴力的重要原因,对黑人女性的未来并未进行积极的思考。而在第三部小说《紫色》中,我们不仅目睹了家庭暴力这一现实,而且在文中也找到了其成因和妇女主义的解决途径。

在小说中,女主人公西丽经常遭到丈夫X先生的殴打,在她写给上帝的一封信中这样描述道:“他揍我就像揍孩子一样……我对自己说,西丽,你是棵树。”(沃克,1998:23)不仅仅是西丽,X先生的前妻安妮也是丈夫拳头下的牺牲品。和她们不同的是,当西丽的儿媳索菲亚面对男性暴力的时候,她勇敢地进行了反抗,但这种经历也并不轻松,她对西丽说:“我一辈子一直得跟别人打架。我得跟我的爸爸打。我跟我兄弟打。我得跟我的堂兄弟,我的叔伯们打。在以男人为主的家庭里女孩子很不安全。”(同上:87)身体上的创伤可以愈合,但是性虐待往往给女性带来难以消除的伤害。故事一开始,西丽就向上帝控诉了被继父强暴的事实,两次怀孕又使她丧失了生育的能力,在被继父卖给X先生以后,她又成了X先生发泄性欲的对象。这些惨痛的经历剥夺了西丽作为一个女人去享受性爱的权利,她这样告诉夏格:“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就是干他的公事。”(同上:70)其实在小说中,最令人发指的家庭暴力还要属心理上的折磨。尽管沃克曾在《寻找母亲的花园》一文中指出黑人女性有着极为丰富和深沉的精神世界,然而在现实中,黑人妇女的精神往往被社会忽视,甚至很多黑人妇女本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力量。这是因为在父权社会中,她们的尊严和自我都被无情地践踏了。西丽的继父在把她卖给X先生时说道:“她挺丑的。她对我其余的女儿起不好的影响。她会撒谎。”(同上:9)X 先生也觉得“它”连买件衣服都不配。西丽默默地接受了这种态度,在她看来生活就为了活着,从来没有想过人格尊严。

沃克在批判这些形式的家庭暴力的同时其实也透漏了黑人男性施暴者的潜在心理:在父权思想的指导下,他们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从来没有意识到妻子也是有权利去追求幸福和享受生活的活生生的人。而黑人女性也顺从了这一心

54

理,她们甘于受苦,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然而,沃克并没有把这一问题仅仅归咎于黑人男性,她对此也做出了合理的分析。

二、家庭暴力——沃克的妇女主义解释

关于黑人男性暴力问题,很多学者都有研究。在著名黑人学者贝尔·胡克斯(Bell Hooks)看来,黑人男性暴力是美国文化环境的产物,她认为:“美国的控制文化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原则上的,即暴力是维持现状的必需物。”(Hooks,2004:49)而对于黑人男性来说,一方面他们被父权文化熏陶教化,认为男子气等同于控制和统治别人;另一方面美国的政治体系使大多数黑人男性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得到美国社会所认可的社会地位及权力,于是他们只有通过暴力来实现这种统治欲。同时,美国主流文化似乎已给黑人男性打上了暴力的烙印,很多黑人男性也把暴力作为区别于白人男性的典型特征。爱丽丝·沃克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只不过她更关注黑人家庭内部的暴力问题。在《兄弟姐妹》一文中,她回忆了自己家中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教育理念,她父亲从小就对男孩子们灌输性别歧视和暴力的思想。沃克开始特别憎恨父亲,但后来她意识到“他的行为并不是独属于他自己的行为,而是对周围社会的一种模仿”(Walker,1984:330)。沃克从小就见证了黑人社会中的家庭暴力,她的祖母还因此丧命。因此,她在小说中无情地揭露了这一现实,但是成熟后的沃克意识到黑人男性并不是家庭暴力的罪魁祸首,相反,黑人男性也和黑人女性一样是美国社会环境的牺牲品。

在小说《紫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清晰的社会等级阶梯:白人在上,黑人男性紧接其后,黑人女性和小孩在最底层。在黑人家庭中,儿子一定要遵从父亲的命令。当X先生的父亲反对他娶心爱的姑娘夏格时,他无奈地屈服娶了父亲认可的安妮。父命不可违,妻子却成了他愤怒和性欲发泄的对象。X先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悲剧,他对儿子哈勃也做了同样的事情。虽然在索菲亚的努力下,哈勃最终和爱人结了婚,但是哈勃最终也摆脱不了传统思想的控制,当他想控制索菲亚却不如愿时,他也诉诸于暴力,最后导致了一场完美婚姻的终结。由此可见,黑人暴力的实施者X先生和哈勃并不是自己主动想成为统治者的,他们只是屈从了社会大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讲,是社会把他们变成了恶魔,尽管他们自己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造成家庭暴力的另外一个可能诱因就是沃克所说的“肤色主义”(colorism),沃克将其定义为“基于肤色而对人们所持有的歧视的或带有偏好性的态度”(同上:290)。在黑人社区里,根据这一标准,最纯粹的黑人即完全没有白人血统的黑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其中的黑人女性则更是毫无地位可言。沃克注意到了这个现象,而且她发现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的黑人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一个受推崇的纯黑人女性形象。《紫色》中的西丽则是沃克自己创造的一个成功的黑人女性形象。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探寻到黑人男性在潜意识中受到肤色主义的影响,并以此来诋毁和打击黑人女性的尊严(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心理暴力)。在《紫色》中,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X先生的父亲有一半的血统是白人,沃克评论道:“老X先生憎恨自己黑人那一部分,于是他一辈子都在批判、诋毁和试图去控制比自己黑的人,不幸的是,这个人却是他自己的儿子。”(Walker,1988:81)老X先生的这种心理也同样存在于X先生身上,于是X先生才肆无忌惮地虐待安妮和西丽,因为她们都“太黑了”。肤色主义为他们提供了实施家庭暴力的“合理”借口。而在哈勃身上,能够控制比自己肤色浅的女性则是证明自己阳刚气质和力量的最好方法。他喜欢索菲亚“明亮”的肌肤,却因为想用暴力控制她而失去了她。接着他喜欢上了玛丽,一个黄皮肤的黑人姑娘,然而却不尊重她,最终玛丽质问他说:“你是真心爱我,还是喜欢我皮肤白一些?”(沃克,1998:87)由此可见,这种黑人社会内部潜在的肤色主义无疑也是导致小说中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沃克在《任何事情都可以被拯救——一个作家的行动主义》一书中认为,美国黑人男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自己的本性,在精神上是不健康的。她又进一步指出,《紫色》这部小说就是关于西丽和阿尔波特(即X先生)所染上

55

的“疾病”。这种病就是无法认识自我,缺乏自爱。如果一个人无法爱自己,又怎么能爱别人呢?在沃克的妇女主义定义中,“爱”是一个核心的概念。而在《紫色》中,爱的缺失或者说爱受到的阻碍无疑是两性关系不和谐的最重要因素。当爱让位后,暴力就成了发泄怒气和恨意的有效手段。以X先生为例,年轻的阿尔波特在夏格眼中活力四射,幽默又可爱,她说:“阿尔波特年轻时跳舞跳得比谁都好。”(同上:106)后来阿尔波特又不顾众人的反对把病重的夏格带回家,小心呵护,一夜之间似乎都憔悴了。可见,他开始是懂得爱和如何去爱的,只是当爱受阻后,先天的软弱让他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在了安妮和西丽身上。在最后阿尔波特向西丽坦白说:“的确我打你是因为你是你而不是她(夏格)。”可见阿尔波特和夏格的爱其实已经扭曲了,当夏格知道阿尔波特是如何虐待西丽后也不再爱他了。作为第一个牺牲品的安妮,当她从X先生身上得不到任何关爱时,于是就想从别的男人身上去寻找,可不幸的是她不仅没找到爱,反而失去了生命。而西丽还没有安妮勇敢,当妹妹耐蒂失踪后,爱之门也对西丽关闭了。对西丽而言,她就是一棵树,没有感觉,只会干活,更不会反抗,因为她认为“我没有反抗,可我还活着”。西丽也不会爱上别人,她照顾X先生的孩子,但是他们对她而言也只不过是“另一块木头”。由此可见,当故事中主人公不懂得自爱也不会去爱别人的时候,憎恨与暴力就滋生了。当然,对黑人来讲,美国社会缺乏一个让爱健康生长的温床。然而自马丁·路德·金以来,广大黑人已经意识到爱的力量,爱丽丝·沃克继承了这一精神,在她的妇女主义中,她一直关注爱的回归和黑人两性关系的和谐,最终实现黑人民族的完整生存。

三、家庭暴力——沃克的妇女主义解决之道

作为一名生长在美国南部的黑人女性作家,沃克深知黑人女性身上的苦痛,她作品中一个重复的主题就是“黑人女性……是世上最受压迫的人群”。同时,作为一名极具责任感的艺术家,她也孜孜不倦地在找寻黑人女性的生存之道。当她重回历史和传统时,她惊喜地发现黑人女性有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传统,她在很多作品中都讨论了这一发现。在小说《紫色》中沃克成功地塑造了依靠这一精神力量重生后的西丽这一黑人女性形象。另外,沃克的妇女主义中强调了“民族的完整生存”,黑人男性女性能够恢复“心理健康”。因此,在小说《紫色》中,她也关注了黑人男性的改变,X先生最终和西丽成为了好朋友。可以说,这种完整生存的观点促成了小说中暴力的最终消融。

具体说来,在小说中,西丽和索菲亚等女性最终摆脱家庭暴力的途径就是姐妹情谊和自我的回归与实现。特别是女主人公西丽,是姐妹情谊使她重新认识了自我,做回了一个独立自强的新女性。首先是耐蒂,在耐蒂消失之前,她给了西丽无尽的爱与希望;在她消失之后,与她的重逢则成了西丽活下去的力量。然而最终打破西丽低迷无望的旧的生活状态的人是夏格。美貌、时尚与自由精神——这些对西丽来讲似乎永远无法实现的属于夏格身上的特质使夏格成为西丽心中的女神。西丽悉心照料病中的夏格,跟夏格在一起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而当夏格发现西丽所遭受的一切后,她决定拯救西丽。首先,她让西丽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和性,让西丽能够对她敞开心扉释放心中的苦痛,而且帮助西丽重新和耐蒂取得了联系。另外,她还发掘了西丽做裤子的天赋,使西丽日后能够独立。更重要的是,她告诉西丽:“你眼睛里没有了男人,你才能看到一切。”(同上:172)这一论断使西丽下决心离开X先生到北方去找寻自己的新生活,从而摆脱了暴力。

爱丽丝·沃克在《紫色》中文版前言中说道:“只有女人自由了,男人才能懂得他们其实并不拥有女人,他们是可能跟女人建立真正的友谊的。”(同上:2)黑人女性叛逆的举动使家庭暴力的实施者黑人男性开始自省。在西丽和夏格走后,X先生以往的理念和他的生活突然陷入一片混沌,他也因此第一次开始思考他的人生。从开始的彻夜不眠过着“猪一样的生活”到后来开始打扫屋子,注重仪表,关心索菲亚的小女儿,甚至在西丽回来后跟她谈心,这种改变消除了他心中的仇恨与愤怒,从而远离了暴力。同

56

样,当玛丽也提出要离开哈勃时,他也在震惊之后终于意识到女性也是独立的个体,她们也需要男性的尊重,最终他的行为获得了索菲亚的谅解,两人开始重新在一起生活。在黑人男性和女性都开始觉醒之时,爱便开始回归。自我之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甚至去爱大自然,爱自然界中的生物,这样的一种博爱的思想才是沃克妇女主义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小说的结尾我们看到了一个爱意弥漫、黑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沃克在小说尾部花费了不少笔墨用以描述X 先生和西丽之间的谈话,在西丽眼里X先生成了一个“可以聊天的人”,这样的一种从分裂到对话的关系也是小说中消除家庭暴力的有效途径。沃克不止一次提到过黑人内部分裂的状况,两性之间没有交流,只是被动地接受白人的社会规范,这可能就是为何她要在妇女主义中强调一种“完整的生存”。在她眼里,正是黑人两性在精神上的这种分裂导致了暴力的蔓延。而只有黑人男性意识到性别歧视本身的存在,黑人女性重获自由,再通过互相的理解与交流,长久以来黑人两性之间的隔阂与分裂才能消除,才能真正摆脱暴力,实现和谐。可以说,沃克的妇女主义精神在小说《紫色》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尤其家庭暴力这一视角再次使我们体会到了妇女主义这一思想的魅力。

其实,沃克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黑人妇女主义者,她还自称自己为“普救主义者”,关心“整个人类”的生存。事实上,《紫色》也确实

引起了黑人世界之外的各民族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它被改拍成电影之后,沃克收到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女性的信件,称小说中家庭暴力的描写引起了她们的共鸣。Whoopi Goldberg 评论道:“发生在西丽身上的事情每天也都发生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女性身上,这(《紫色》)是一个关于人类精神轨迹的故事。”(Walker,1996:21)这本书为世界上成千上万生活在暴力中的人们提供了希望与力量。也许,这才是这本小说成功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 Hooks, bell. We Real Cool: Black Men and Masculinity [M]. London: Routledge, 2004.

[2] Walker, Alice. In Search of Our Mothers’ Gardens: A Womanist Prose[M]. New York: Hare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4.

[3]Walker, Alice. Living by the Word: Selected Writings 1973~1987[M].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8.

[4] Walker, Alice. The Same River Twice— Honoring the Difficult: A Meditation on Life, Spirit, Art and the Making of the Film The Color Purple Ten Years Late r [M]. New York: Scribner, 1996.

[5]沃克·爱丽丝. 陶洁译. 紫颜色[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6]吴兰香. 论《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的暴力主题》[J].

当代外国文学,2005,(3):109.

本刊声明

1.本刊所发作品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编委会或编辑部的立场。

2.欢迎对本刊所登文章开展学术讨论。

3.本刊对所发作品享有中文专有出版权,请勿一稿多投。

4.欢迎转载本刊文章,并按规定付酬及注明出处。

5.本刊对来稿保留修改权,有特殊要求者,请事先声明。

6.本刊对所发论文享有汇编权、翻译权、电子出版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权,所支付费用合并在稿费中发放,如有异议,请事先声明。

57

中国当代文学史 农村题材文学

当代文学教案 章节: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当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梳理当代文学的定义及概念,明晰学习此门课程的作用及意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 教学内容提要 1、“乡村文学”与“农村题材文学”的区分 2、农村题材文学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农村题材文学 一、农村题材文学概况 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乡村记忆,是中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农民,新政权的获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不仅有中国本土的文化依据,而且有政治依据。或者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合法性。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 现代中国文学最初对乡村的叙事是分裂的:一方面,贫困的农民因愚昧、麻木甚至病态而被当作启蒙或拯救对象,他们是阿Q、华老栓、祥林嫂;另一方面,乡村平静的田园又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它是《故乡》、《边城》、《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因此,那个时代对乡村的想象和叙述是矛盾的。乡村叙事整体性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密切相关。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动员这个阶级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是被后来历史证明的必由之路。于是,自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的发表,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性叙事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紧密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三章: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 第一节:概述 革命历史题材 军事战争类: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 描写农村革命:梁斌《红旗谱》孙犁《风云初记》 冯德英《苦菜花》 传奇类小说:曲波《林海雪原》知侠《铁道游击队》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五六十年代流行的红色经典都具有一定传奇色彩,这类传奇性更加强烈,政治化色彩被小说的娱乐性稀释了) 表现知识分子成长:杨沫《青春之歌》 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李劫人《大波》李六如《六十年变迁》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高云览《小城春秋》 欧阳山《三家巷》(《一代风流》的第一部,第二部《苦斗》) 姚雪垠《李自成》 现实题材: 反映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赵树理《三里湾》

柳青《创业史》周立波《山乡巨变》 城市社会主义改造: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工业题材:周立波《铁水奔流》艾芜《百炼成钢》 萧军《五月的矿山》草明《火车头》 第二节:《青春之歌》 自1958年1月出版以来,除了个别文章外,绝大部分文章给予充分的肯定。为什么? 格的《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一小说是一个那个时代标准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叙事:主人公的出身、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蒙蔽、困境,脱胎换骨,终成正果,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讲述话语的年代”有关英雄成长的规范——血海深仇、离家出走,在共产党人引导下追求革命,克服自己的种种局限、不足,被捕入狱经受严峻的政治考验,最后成为共产党员。这无疑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寓言”,一部20世纪现代革命背景下的“天路的历程”。二知识分子改造叙事(主题):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不仅反抗封建家庭、同时也背弃个性解放、个人主义的思想,自我改造,与工农相结合,走向革命的过程。被看成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知识分子改造手册”),这是对传统革命历史题材的补充与丰富,并事实上构成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一种新的类型——这是当代文学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近五年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综述 篇一:80年代小说综述 80年代小说综述 新时期文学(1977—1989)是经历了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之后重新崛起的文学,也是处于改革开放中不断变革的文学,期间,中国作家被压抑的创作生命力迅速喷发,使得80年代小说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 整个80年代是20世纪末期中国小说家热情最为高涨、探索最为积极、所取得的实绩极为可观的10年。并且,80年代小说显示出潮流的特征,先后或同时涌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 一、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社会主义新时期是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的,而伤痕文学是文革后清算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最直接反映,当时政治上、思想上拨乱反正在文学中的影射。那一场历经十年的浩劫对灵魂的摧残尤其容易造成惨痛的心灵创伤,但这只有在挣脱了精神枷锁、真正思想解放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这“伤痕”有多重、多深。这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伤痕小说作为1977—1980年间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以四川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发端。小说一经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有的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与当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的救救被封建礼教毒害的孩子的呼声遥相呼应,使小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充满了一种强烈的启蒙精神。 然而“伤痕文学”的名称,则源自卢新华刊登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悲剧,展示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生活苦难和精神创伤,控诉“四人帮”极左毒害的小说创作潮流。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随后,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的小说纷纷涌现。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伤痕文学代表作,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最宝贵的》、王亚平《神圣的使命》、陈国凯《我该怎么办?》、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韩少功《月兰》、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和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作为刚刚摆脱的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的局限又是十分明显的。首先,“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它只是从政治、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考察浩劫产生的原因,而缺少对传统文化心理、封建意识的分析;其次,“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许多小说中的语言明显带有文革左倾的印痕,并且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露趋于肤浅;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作品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蹉跎岁月》(叶辛) 但伤痕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开拓性意义,是文学冲破极左思潮全面复苏的信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现实社会问题,在美学风格上张扬和确立了丰富的悲剧意识,是社会主义当代文学第一批悲剧文学,具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文学的性质。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强化。 二、反思文学 还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为我们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中国乡村题材的小说排行 1、红高粱家族 豆瓣|8.4 《红高粱》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在小说中,莫言一种狂欢式的语言、天马行空式的笔触,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一种土匪式英雄,他们做尽坏事但也报效国家,他们缱绻相爱、英勇搏杀,充满着又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 |一句书摘| 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 高粱凄婉可人 高粱爱情激荡 2、白鹿原 豆瓣|8.6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 |一句书摘| 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说嘛......要想在咱原上活人,心上就得插得住刀。

3、废都 豆瓣|7.1 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 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 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 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 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 三部》。 |一句书摘| 牛坚信的是当这个世界在混沌的时候,地球上生存的都是野兽,人也是野兽的一种。 兄弟 豆瓣|8.6 《兄弟》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 后出生的小说。 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更甚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 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 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 的经历。连接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 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 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一句书摘|

论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都习惯于把描写乡村生活的小说笼统地称之为“农村题材小说”。其实这种说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现象,它所指称的本来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我看来,并不是凡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都可纳入这一范畴的。比如说,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在鲁迅影响下出现的以文学研究会一些成员为主创作的乡土小说,与九十年代再度兴起的乡土小说,就与一般的“农村题材小说”有着本质的区别。 乡土小说发源于五四时期。当时正值启蒙的时代、思考的时代。在西方的科学、民主观念影响下,渴望走向现代化的时代潮流已涤荡了整个中国社会和思想界,它所引发的文化、思想革命,使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受到猛烈的抨击。在知识分子中,“提倡学习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设一个新中国”⑴的热情普遍蔓延,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思想观念上的陈规陋习和诸多社会的、人生的问题,一批文学青年有无数的“为什么”要寻求表达。他们在忧患中饱含着探索的热情,并希望在这些问题的哲理探索过程中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新青年》和文学研究会倡导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影响下,“问题小说”一时蔚为风气,反映出此一时期知识青年、文艺青年现代意识的觉醒。鲁迅、罗家伦、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冰心、胡适、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都写过此类小说。如鲁迅的名篇《狂人日记》和《药》,就提出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及“改造国民性”、启发人民觉悟的重大问题。但作为“新文学运动初年的产物,它看重思想,较多地从思想观念出发,除了少数优秀的作品外,多数作品存在着‘思想大于形象’这一类毛病,尚未摆脱实践‘为人生’的主张时那种幼稚而有点蒙昧的状态,多少带有梁启超把小说当作工具的味道”。⑵因此,随着“五四”潮的消退,“问题小说”也很快失去了轰动效应。本来,这批有志于改造中国社会的青年作家中就有不少人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那里有他们难以割舍的故土之情,孕育了他们生活感情的根。现在漂泊于大城市,他们既受到了先进文化之风的熏陶,开阔了精神视野,也经历了情感的失落和理想的幻灭,心头难免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怀乡情绪。当他们从理性的狂热中降温,重新回到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现实的客观描写上来后,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最广大、最基础的部分正是乡村,那里才是他们真正了解和熟悉的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积累、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于是,“乡土小说”就很自然地诞生了。 一、乡土小说与农村题材小说的不同表现为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与近 鲁迅作为乡土小说的倡导者和开先河的作家,写了如《风波》、《阿Q正传》、《社戏》、《故乡》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很多作家写自己的故乡,写故乡的农村生活,形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小说群。 鲁迅也是最早点明乡土小说特性的人。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⑶中,转引蹇先艾在其小说集《朝雾》中的自我介绍文字:“我……从老远的贵州跑到北京来,灰沙之中彷徨了也快七年,时间不能说不长……”,“每一回忆,终不免有点凄寥撞击心头”;是在有所失落的心境和“空虚与寂寞”中写作,“借以纪念从此阔别的可爱的童年……”鲁迅说蹇先艾的作品里能读出“他心曲的哀愁”。并进而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

农村题材小说

农村题材小说 一、小说概念 农村小说是以农村的现实、历史和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范围的小说。这类小说通常描写独具特色的农村环境,农民的劳作、斗争、心理和民间生活习俗,刻画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而有典型意义的农民形象,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农民的命运、理想和追求,揭示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动向、经济形势、阶级对立和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凸显农村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某些本质、歌颂农民的优秀品质和艰苦创业精神,也暴露其特定生产方式和认识范围的局限性。 二、产生时间 大致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时,值土地革命之后,农民思想较为开放,并结合上山下乡知识分子的创作灵感讴歌农村生活,由此创作长成了独树一帜的农村小说。 三、兴起原因 自“五四”以来就相继出现了鲁迅、沈从文等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创作家,他们或以俯视的目光,冷静的描摹芸芸众生的麻木、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或以恣情的笔调、怀旧的心态,记叙记忆中温馨、神秘的故乡山水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农村题材小说在描写对象、作品主题、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有意识地摒弃了早期“乡土小说”的路数,直接秉承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的特色,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编年史。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文化和文艺政策:毛泽东《讲话》精神的广泛传播和巨大影响。当时的时代背景对文学的要求是“写工农兵”,是知识分子向农民的趋附和对自我的改造。这一要求完全不同于“五四”的文化和文学精神,却促进着那些来自乡村、对乡村怀着浓厚兴趣和情感关系的作家们对乡村的进一步亲近,为乡村而写作。可以说,正是有了政治政策和思想观念上的支持,作家们才敢于逆“五四”文学传统而行,表现出乡村生态更多的质朴和喜悦,呈现出另一种乡村风情。这是曾经接受过西方文学影响的周立波的创作体会:“我喜欢农民的语言。在乡下工作时,曾经记录过一些农民生动的语言,在读书看报时,也很留心别人怎样运用农民的口语。我以为农民的语言比知识分子的语言生动得多了。……学会运用劳动人民的语言必能改革我的文体。”这一体会折射着知识分子改造的时代精神,也融注着时代所赋予的一种“为农民服务”的强烈自信。

有关当前农村题材小说研析

有关当前农村题材小说研析 【摘要】文章简单回顾了农村题材小说的历史,然后从主题、题材、表现方法和艺术创新等方面研究新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现状,最后预测其前景广阔,是与时俱进的大时代大文学。【关键词】农村题材小说;现当代文学;“新写实小说” 前言 农村题材小说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自从它诞生之时起,便一直受到广大小说家的热情关注与追捧,所以,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其成就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农村题材小说的历史 中国的农村题村创作是与我们的新文学同时诞生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祝福》等名篇开创了农村写作的先河。二十年代形成的乡土文学创作者如叶圣陶、彭家煌、许杰、台静农、蹇先艾等人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旧中国农村宗法形态的生活,反映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生存的痛苦与命运的不幸,为我们提供了题材多样、富有地方色彩的乡村风俗画面。 四二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我国的农村题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农民与从思想上武装农民,追求社会解放、民族解放,成为当时农村题材创作的基本主题,革命的要求与政治文化构成了那一时期农村创作的文化背景。《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是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进程。解放后,农业合作化题材的创作依然继续着农村题材创作的势头,同样地表明了社会的关切点。《李双双小传》、《三里湾》、《山乡巨变》、《创业史》、《艳阳天》等作品都塑造了真实、生动、个性鲜明的人物。五、六十代的前辈作家的另一贡献是,他们深入农村生活中对农民心理、情感、语言、细节的捕捉和表现,是当前农村写作所缺乏和不可取代的。 经过十年文革,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前期的文学复兴过程中,可以说又迎来了农村题材创作的第三次高潮。这是一次自觉的、拨乱反正的写作,以“伤痕”、“反思”的形式出现的写作,深入人心和引起全社会共鸣的写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卖驴》、《西望茅草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万家诉讼》、《人生》等相继出现,使这一时期的创作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重心逐渐地转移到城市,都市小说、欲望化写作、私人化写作开始流行,反映了时代变化和城市人的精神面貌,农村题材写作一度相对沉寂。九十年代中期人文精神的讨论表达了对时代精神价值失落的忧虑,呼吁人文关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农村人群重新鲜明地进入了文学的视野。 二、农村题材小说的现状 新时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这个时期的农村题材创作不管是从主题的深化、题材的开掘方面,还是从表现方法的拓展等方面来看,都愈发走向成熟、丰富、多样和深厚,但同时也愈发呈现出复杂的格局。 1.农村题材小说主题的深化。当前农村题材的小说既有刻画中国农村艰难世态的,也有纵览乡村文化百年沧桑的,还有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挖掘民族文化底蕴的。如《分享艰难》、《九月还乡》、《穷人》等就是表现农村艰难世态的小说。从这些作品中,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村农民的艰难。如《黄土朝天》中描写洞庭湖地区的农村生存状态,“湖广熟,天下足”的鱼米之乡竟然是民生凋敝、满目疮痍,更别说其他地方的农民生活了。而《缱绻与决绝》、《梦土》等小说则体现了乡村文化的百年沧桑。如《缱绻与决绝》对中国农村做了半个世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