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辨析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中的教学作用.

辨析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中的教学作用.

辨析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中的教学作用.
辨析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中的教学作用.

辨析题在《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中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辨析题思维能力

2009年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51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课程设置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课改后的“概论”课内容增加而课时却在减少,要在规定课时内讲完涵盖三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既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条缕分析,也要着眼于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学生思想上的疑团,把准确性、规范性、新颖性和针对性等诸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辨析题是一种要求学生对所提供的观点或材料进行辨别和分析的习题类型,主要测试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或知识的应用能力,通常是提出某个命题,要求应试者首先作出明确判断,再根据有关科学原理陈述判断的理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辨析题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对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由于课改后的“概论”课内容全面而丰富,而课时却严重不足。针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理论、容易使学生混淆的概念,从中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问题,以辨析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帮助学生及时地再现和巩固知识,准确地把握和理解知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辩证唯物论中,关于意识的本质部分,由于该部分内容的高度抽象与概括,看似课堂上听懂了的理论,要达到深层理解却不容易。有这样一道辨析题:“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总是与客观存在相符合”。考察同学们对意识与物质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这是学好辩证唯物论的基础。虽然意识在本质上是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世界,但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不一定是完整的、准确的,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受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主体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被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程度、实践和认识手段发展的水平等。因此,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可能总是与客观存在相吻合、相一致。这道辨析题就是帮助同学们准确理解“反映”这个概念,“反映”过程中,要受到主体、客体的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因此人脑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就会有差异。

(二)沟通前后知识连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概论”教材中,政治经济学部分现在压缩为两章内容,主要线索是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两个“必然”,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现实基础。但相关内容要讲解透彻,涉及到相当多的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必须掌握清楚、准确。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笔者通过辨析题将前后内容串联在一起,讲新内容又连带着复习前面知识,前后对比找不同、找联系,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新知识。

比如,在资本的有机构成中,关于资本的周转速度涉及到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许多学生总是将它们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混淆。于是,在课堂辩论环节,笔者给出这个论题“不变资本是固定资本,可变资本是流动资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将资本分成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根据资本在周转方式中的不同,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

从思维角度讲,辨析题是考查考生思维能力的一种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特别是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那些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生,分析问题时,就会无从下笔,不能直击问题要害。

比如,在唯物史观部分讲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时,笔者列出辨析题“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因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目的是考察同学们对“决定性力量”的理解。如何理解“决定性力量”,首先引导同学们找到分析这个论题的理论支撑点,用辩证法中矛盾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认识对象。“决定性力量”的创造者会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不同的创造者因为自身的因素也会影响或制约对社会的创造性作用。因此,这个命题的辩论点就找到了,即人民群众虽然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如社会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等的限制和制约。同时,人民群众自身状况,如阶级属性、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组织程度等都会限制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作用。

二、针对学生的辨析题作业,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对事物本质思维的力度越大、越深、越精、越活,那么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同学们在做辨析题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如不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语言的表达缺乏条理性,论述没有章法等等,都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出现“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辨析题是辨与析的统一,做题时既要“辨”得准确,又要“析”得有理。做好辨

析题的关键是针对观点进行的分析,就是要在充分理解相关概念、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阐述,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彻,阐述出来的原因就可能“文不对题”,看似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却不能直击问题的要害,达不到对问题的辨析。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教师在课堂将一些基本概念、原理要反复阐述,同时要深入浅出地讲解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使教学内容得到延伸与展开,来更好地体现出理论

的丰富性和生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理论的魅力。在论述问题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二)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出现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现象

有些学生在分析论题的时候,往往掌握不了方法,只会将概念、原理罗列出来,将教材中的原话换个地方,对教材内容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这些知识变

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不会针对论题的要求进行分析、总结。说明学生面对不同角度的问题,不能灵活调整自己的思维角度来观察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

重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环节,将枯燥的理论与具体实

际相联系,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开发学生的智慧,逐渐地使学生具备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析问题缺乏条理性,语言表达“含混不清”

有些学生的辩析过程凌乱,语言表达没有条理性。这种现象说明学生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无法从表面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无法达到对事物的深层理解,同时对仅有的一些认识在语言表达上不严谨、不规范,逻辑层次不清晰。或者是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前后没有逻辑联系,或者是兜圈子对一个问题反复论述,却

看不到对问题的深层论述,给人的感觉就是思维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看问题。同时有意识地规范教学用语,讲授知识时把概念、理论表述地清晰、准确,从点滴做起,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

总之, 辨析题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明显,通过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考察,可以使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梅.培养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重要工程[J].学术交流,2008.

[2] 李民昌.公选辨析题得分策略决策[J].2008.

[3] 姜在华.浅谈政治辨析题的解答[J].教学月刊,04.

[4] 魏博辉,刘小新.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原则[J].中国高等

教育,2009.

(董焱: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班班通”在数学教学中的妙用

内容提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农村学校的硬件带来了质的飞跃,城市学校所拥有的微机室,我们农村学校也有了,电子白板也进入的农村学校的教室,随着这些现代技术的普及,以计算机为媒介的多媒体已广泛被用于学校教学活动中,尤其是班班通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活动,给教学带来了活力;而网络课堂、网上信息链接为深化教学,扩展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课堂教学系统中,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而班班通多媒体教学是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传输教学信息的通道。如何巧妙运用班班通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运用,促进学习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多媒体这时就有了用武之地,它可以形象、直观演示教学内容,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这样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均衡发展现代技术班班通妙用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门古中心小学校:田保桂昝大明 一、妙用班班通资源,方便教学 课堂上使用班班通,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一些立体图形课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多媒体课件消除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语音和板书速度控制课堂的节奏,讲过的知识点,从黑板上擦除之后,不能再重现,当一堂课的内容过多时,容易遗忘。多媒体教学使所有的教学信息通过白板工具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可以在任何时候回放和重播,并且关键点明显,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回忆课堂的授课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能到达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六年级搭一搭,用班班通学生很容易理解,动态的教学设计更代替老师干巴巴的语言描述。直观展示更有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妙用班班通这一有效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个有用、有效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轴对称图形、飞机、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再例如:在讲授“圆的周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演示周长的两种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f4927915.html,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作者:张荣水 来源:《文理导航》2017年第24期 【摘要】微课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老师教学的效率,激发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激情,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本文将浅析一下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关键词】微课技术;初中物理;思维能力;因材施教 前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技术,在优化课堂效率的同时,还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能够从中发展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而综合的发展。 一、能夠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微课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机结合学习知识的过程都是从感觉器官开始 由于初中学生年龄比较小,又处于比较好动的阶段,而传统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教育,通过单纯的读、写和说给学生灌输知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然而,通过微课技术辅助物理教学,在课堂中能够把书本中静态的死知识,变成图像和视频等多种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使得微课技术广泛应用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当中。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微课技术能够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将微课技术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充分的表达出教学的内容,化抽象为具体,把书本中的文字变成图像或者音频,进而完成教学的目标。微课技术能够把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联系在一起,给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感。 (二)通过微课教学,能够因材施教,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微课应用在教学中,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获取知识的简单途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的方法,让教学模式多样化,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者。通过微课技术,能够对学生进行分组辅导和个别辅导,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成绩。而且,老师通过微课技术,还能够掌握学生学习的效率,及时进行教学课程的调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习到最多的知识。

三年级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杏坪镇联丰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教师:朱良山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时、分、秒,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测量,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5、倍的认识,6多位数乘一位数,7、长方形和正方形,8、分数的初步认识,9、数学广角--集合,10、总复习。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 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 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 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三、本学期教学重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贵州省正安县庙塘中学罗洪 【关键词】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变革 【摘要】摘要:在对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开发的基础上,随着对网络教学环境的开发建设和基于网络的教与学的研究,网络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对体现主体性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必然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为师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我校处于黔北.距离县城55公里,离市200多公里,全县范围内无一条高速路,无火车路线,交通闭塞,信息闭塞,资源匮乏。加之学校图书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困难,有时无法从学校图书馆中查阅并解决,这便束缚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开通计算机网络后,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查找并下载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网络、利用网络的场所,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四楼微机室,改成资料查找室,为师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变观念,从传统的“传授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新课程改革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信息时代的新课程改革始终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探索自然科学的能力,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21世纪将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世界,不懂网络将寸步难行,更会束缚学生能力的发展,只有懂得网络才会主动获取信息,提高自己成功的机会。因此在利用校园网教学的同时,教师应结合网络资源独特优势如图片、文字等调动学生兴趣。

互联网空间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刘洪宇

互联网空间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 刘洪宇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2010年9月以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将互联网空间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推动了现代互联网技 术与教学要素、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依托空间资源平台,师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打造空间联系纽带,师生空间互联互通,增强教学育人效果;拓展空间潜在功能,教学管理开放透明,激发教师改革创新。[关键词]互联网空间;教育;教学;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710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12)04-0003-02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2-11-26 刘洪宇(1959-),男,湖南江华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教 育经济与管理。 2010年9月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空间教学试点,把信息化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推进器,把教学空间应用作为教学改革的火车头,并亲自带头,分别到所联系的学院听课指导。各个学院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抓落实、抓检查,层层推进,全体师生积极实践、主动创新,利用空间海量储存的资源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利用空间高速运行的展示平台组织课堂教学,利用空间互联互通的快捷通道交流互动,利用空间实名管理和个性设置展现教书育人过程和改革创新历程,老师们“不在空间就在去空间的路上”,学生们为有学习空间而高兴自豪,当校外同学问及学校发生的变化时,他们经常骄傲地说:“你到我的空间去看吧”。 两年来,空间在教学中的应用试点,推动了现代互联网技术与教学要素、 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空间改变了教学资源建设方式,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空间改变了师生联系互动方式,增强了教书育人效果;空间改变了教学过程评价方式,激发了教师改革创新。 一、依托空间资源平台,师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直以来,教学资源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重点。在2010年以前,学校通过教学课件比赛、优质课程建设,在校园网上建设了近8万个网络教学资源,产生了17门国家精品课程、32门省级和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以及200门校级优质核心课程。但这些课程及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互动性不强、更新成本高。 两年来,我们依托空间资源平台,探索了师生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的新途径:一是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调研,解构工作任务、重构学习内容;二是根据工作解构确定的教学内容,打碎PPT ,按 照知识点建设碎片化教学资源;三是推行表格化教案,泛在集成互联网上的优质教学资源;四是开发网络直播系统,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现场上课的视频转化为教学资源。创建大师工作室,与行业企业领军人物共建教学资源;五是运用空间组织课程教学活动,强化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并且通过师生互动促进资源持续更新。 截至2012年10月,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建设了“以空间为资源储存、 展示、传播平台、以内容标准化、资源碎片化、应用图表化、互动泛在化”为特征、由900余门空间资源课程组成的课程墙,既有利于学分制选课,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此同时,学校还配置了连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共享桥梁———网络直播系统12个, 建立了校企共建学习资源的“大师工作室”10个,还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专业仿真实训系统2个。 通过推行空间教学,全校教学资料文印成本由原来每年100万元以上降到现在每年30万元以下,减少70%,而全校网络教学资源由两年前的8万个增加到现在的248万个,增加30倍;每门课程资源更新速度由两年前年均10%提高到现在的年均50%左右,增长4倍。迅速增长和不断更新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次数(浏览量)由2003-2009年总和不足100万次增加到现在的5139万次,增加50倍;2012年9月,全校学习成绩平均绩点达3.5以上优秀学生达到180人, 比2010年同期增加3.6倍,日语专业的黄左同学勤奋好学,他在空间完成的作业、收集的资源、发表的文章高达2270篇,空间访问量达到118万次。 二、打造空间联系纽带,师生空间互联互通,增强教学育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第19卷第4期2012年12月 Vol.19No.4Dec .2012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是近几年来,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改为背景,不断探索、尝试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不仅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课堂中良好的“即时评价”因增添了许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课堂生动、活泼了起来。 通过学习不难了解评价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自身业务的提升。 人的八种智能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好坏之差。它们之间只是领域不同,却各有所长。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长处的地方。正是应了咱们古人的那句话,“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对于不同智能的高低表现,不能简单、概括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密切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积极的课堂“即时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并促进不同智能级别的学生都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喜欢数学,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领域里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下自己的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评价除了上述目的,还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尤其是评价,重视了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首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数学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等等;其次,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再有,这种评价是把双刃剑,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这本身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评价中,“教学相长”,在评价中,增加师生感情,在评价中,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一般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 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如果评价后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符,表明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如果评价后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不相符,那么教师必须重新考虑教学目标的适当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 2.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学习的程度如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好,还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差。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管理作用 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也为学校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提供证明,并成为选拔与淘汰、升留级、是否毕业等决策的依据。 4.强化激励作用 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使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对教师来说,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对学生而言,适当的测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班班通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班班通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濉溪县小湖学校吴圣振 随着标准化学校建设的强力推进,班班通设备开始大量进入课堂教学,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技术条件。充分发挥班班通设备优势,是改革化学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摆在每个化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为更好地发挥班班通的优势,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我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班班通可使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化学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增加更多的直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形象生动、看得见、摸得到的感性材料便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正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迅速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起内心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的学习。例如质量守恒定律在初中化学当中是个难点,学生很难理解。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一方面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把它制成动画,用flash 演示让学生观看并思索,最后让学生总结,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得出结论,学生也很容易理解这个概念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实际生活画面,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的。教师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形象的视角画面,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使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尤为重要的是运用班班通技术作为纽带,把课堂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班班通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但是这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们在讲解有关污染方面的知识时,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讲解让学生来了解,或是带学生到某一实地去看一下污染物,这样只能是以点

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何让微课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呢? 一、在制作微课时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教师在所选题材上下大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 其次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搭配,字号搭配,颜色搭配,错落有致,使用的文字尽量少等,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 再次讲解时候心中要有学生,语言要用普通话,尽可能少地使用古板、枯燥的书面语,使讲解通俗易懂,声音响亮,节奏感强。 最后就是对时间的把握,引入和结题要简洁明了。整个视频要控制在5-10分钟以内。 二、微课在教与学中的使用及意义 1、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3)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4)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5)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说明:以上环节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微课。

2、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1)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3、微课在促进教师业务成长和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1)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制成微课,简单实用,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 2)微课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 3)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很好提高教学效果。 4)微课制作简单,形式新颖,通过微课可以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以上是自己在使用微课辅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班班通”教学的利与弊

“班班通”教学的利与弊 随着国家对教育设备的大力投资,“班班通”成为农村教室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新“宠儿”。“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应用,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利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将各种教学课本、教学软件、光盘、实物投影等媒介教材与之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图像、声音、文字三位一体的教学效果。合理使用“班班通”设备能有效地位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具有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它能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促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这必将有力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教学已经成为农村教育一大亮点。如何巧妙地运用“班班通”教育资源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在这里我谈一些个人体会。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班班通教学把教师从单调的粉笔+黑板的单一形式下解放出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益。如高中英语课中,预习单词部分不用板书即可化抽象为形象,又节约了很多时间,还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现

代教育教学理念中,要求教师应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疑难问题时,师生共同利用网络等工具寻求解决,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班班通”让教学有了新面貌。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进行现场分析和答疑,以人机对话方式灵活方便地进行启发式教学。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规范性、系统性、条理性,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中,学生由画面得到启示,回答准确率提高,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更踊跃的参与,课堂气氛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最好老师,也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对学生来说,对比鲜明、强烈、活泼生动的刺激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乐于接受,思维活动也易激活。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三、运用“班班通”推动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1、“班班通”提高了教师的认识,使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常教常新”的理念。“班班通”是新事物,呈现出很多的优点,它既可以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工具,又是教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伊川实验中学东校区张旭峰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一、网联网带来全新的教学世界 计算机是教育的新根, 互联网是未来的黑板。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是信息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里将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新型的教学呈现方式,网络是把世界带入课堂的工具和环境,网络是支持课堂活动的工具和环境,让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归纳起来,我们认为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供信息,建立师生交流的新途径,更新教学观念。 (一)提供信息 首先,与传统的文本信息比,网络信息具有容量大、简便、针对性强等特点。互联网中备课材料,教学活动消息等,对教师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丰富的参考材料。其次,和看报、看书查资料那种受时空限制较大的信息接收方式相比,网络显示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获取信息的优点。再加上网站清晰的分门别类,再加上强大的搜索功能,比一本本地搜寻纸质信息,其简便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没有什么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同时,教师可在网上均能找到针对所教班级,所教的内容,就如一间虚拟的教室一样,对“现实”教学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其针对性自然要

强得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上的作用自然也要大一些了。 (二)、建立教学新途径 除了学校里课堂上的言传身教,除了改作业、改试卷时的“对错”交流,网络也许正给我们展现出一条前途无可限量的新路。 1、师生沟通的平台 只是平时上课,一个教师面对一百来个学生,即使花费较大精力较多时间,但接触面也不会很广,尤其和一些表现不突出的学生的交流可能就会不多。再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未必就很适合所有的话题。 但在网络上则不同,你会发现平时看起来较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是较大胆的。话少的就在论坛、留言板甚至是QQ上写几句,话多的并且不想让大家看到的可以发个email长谈,随意也方便,而且在网络上,老师似乎也没有必要太严肃,学生自然也就会轻松些。网站,就像一个存放师生各种信息的大仓库一样,而且没有关门和“谢绝参观”的时候。我们认为这种交流比起教学问题的探讨来可能更为重要,亲其师而后乐其道嘛。 2、完成具体教学内容 网络可以少一些时空限制,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时,也不必拘于一课一时。如定个题目,在某论坛或自建个论坛讨论,同学们想想说说,一个星期一个月都可以,也许会是个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还有也可以针对某次作业比如作文,在网上批改,可以是学生自己修改的前后几稿,可以是教师批改的前后几稿,也可以

如何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如何发挥微课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 微课,是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根据江西师大胡三华教授对微课进行的定义,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微课有哪些作用呢? 一、在新授课上微课的作用 (一)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 (二)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三)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探究规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四)练习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微课,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五)小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重点及规律,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再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此视频用于结束本课前放。 以上环节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微课。 二、微课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一)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二)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三)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第1篇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xx-xx年度七年级下语文教学计划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1 71.17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纳世界文化精华为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创新学习.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加强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语文学习,逐步适应,但语文学习方法掌握有限,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基础很差的同学甚至在字词方面不过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但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学习氛围浓厚。本学期,我决定加大教学力度,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二.教材简析本册语文教材分为6个单元五大板块其中阅读24课.综合性学习3个.写作6个.名著导读2个和课外古诗词背诵。六个单元主题依次为杰出人物.家国情怀.凡人小事.修身正己.哲

理之思.科幻探险。重点学习精读.略读.比较阅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四.具体措施 1.深研教材,优化教法,提高课堂效率。认真钻研部编本语文教材,用好教材。明确教学任务,力求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引领学生走入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尽情展示,发展思维,锻炼能力。 2.重视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每周三继续阅读课。在上学期举行两次读书推荐展示会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创新形式,提高实效。当务之急是近期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使读写结合,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3.充分利用阅读.作文.日记等教学活动,加强写作训练。 争取做到每课一练笔,而且形式要多样化。作文课开足,指导到位,继续尝试学生互批,并将批阅要求坐有序提升。开始以小组为单位“日记接龙”,每周六评比。 4.严格书写要求,提倡业余练字。平时作业强调书写与卷面。周末布置书写作业。 5.广泛搜集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增加语文实践机会。 整合优秀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融合实证新闻要点,优化语文教学。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网络带来全新的教学世界 计算机是教育的新根 , Interner 是未来的黑板。这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环境,是信息时代教 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里将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新型的教学呈现方式,一种 新的教育模式将从这里得到推广。 网络是把世界带入课堂的工具和环境,网络是支持课堂活动的工具和环境,网络是向 外界开放的工具。 让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归纳起来,我们认为网络在教学中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供信息,建立师生交流的新途径,更新教学观念。 (一)提供信息 与传统的文本信息比,网络信息具有容量大、简便、针对性强等特点。 1、简便 计算机在很多教师家里都已经有了,就算没有,在学校里上网也已不是难事了。和看 报、看书查资料那种受时空限制较大的信息接收方式相比,网络显示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获取信 息的优点。再加上网站清晰的分门别类,再加上强大的搜索功能,比一本本地搜寻纸质信息, 其简便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它没有什么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2、容量大 这是电子信息的共同特点,其中会有很多的教师的备课材料,教学活动消息等。此外“教 学论文” 、“班级工作”等信息,对教师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丰富的参考材料。 3、针对性强 教师可在网上均能找到针对所教班级,所教的内容,就如一间虚拟的教室一样,对“现实”教学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其针对性自然要强得多,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上的作用自然也要 大一些了。 (二)、建立教学新途径 除了学校里课堂上的言传身教,除了改作业、改试卷时的“对错”交流,网络也许正 给我们展现出一条前途无可限量的新路。 1、完成具体教学内容 学习是个大概念,在时间空间上来讲决非学校里课堂上的教学所能涵盖的。 而网络可以少一些时空限制,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时,也不必拘于一课一时。如 定个题目,在某论坛或自建个论坛讨论,同学们想想说说,一个星期一个月都可以,也许会是 个别开生面的学习方式。 还有也可以针对某次作业比如作文,在网上批改,可以是学生自己修改的前后几稿, 可以是教师批改的前后几稿,也可以是拿一篇来大家加以评论。之后,同学们对照一看,自然会有 所体会。甚至在网上布置作业,并且让学生在网上完成和上交。等等。 ――这些是黑板上课堂上所做不到的。 2、师生相互了解的新场合 只是平时上课,一个教师面对一百来个学生,即使花费较大精力较多时间,但接触面 也不会很广,尤其和一些表现不突出的学生的交流可能就会不多。再说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也未必 就很适合所有的话题。 但在网络上则不同,你会发现平时看起来较内向的学生也可以是较大胆的。话少的就 在论坛、留言板甚至是 QQ 上写几句,话多的并且不想让大家看到的可以发个 email 长谈,随意也方便。 而且在网络上,老师似乎也没有必要太严肃,学生自然也就会轻松些。 网站,就像一个存放师生各种信息的大仓库一样,而且没有关门和“谢绝参观”的时

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我们的教育仍旧是以知识的传递为主。学生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参加考试,然后根据分数的排名进入更好的学校。所以,知识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觉得人不能仅仅靠那些有限的知识就能在社会中生存得很好的,精神的传递也应该重视起来,那种求知欲的培养,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照样值得学生们学习。比如,有的国家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时候就组织了很多篮球赛等等,这样不但让本校的学生更加团结,让他们学会团队精神,学会遇到困难用不言弃的精神,还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增强了国民的体质。所以,我们老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精神的传递。书本上的精神是有限的,但如果学会了那些精神,那么他将会获得无限的知识。 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依靠口耳相传,传递在日常生活中所学会的一些经验。这样浪费了很大的记忆力,如不及时相告就被遗忘了。当人类在发明了文字,发明了竹简之后,他们就可以把那些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等记录在竹简上,这样记录的内容就大大增加。但是,竹简携带太不方便且不易保存。直到后来发明了纸和印刷术,把知识记录在纸上,携带轻巧,更利于知识的传播,这无疑又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音频视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用这些视频来记录了。比如一个实验,虽然身边没有齐备的实验器材来完成,但我们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比起文字描述要生动很多。再如,想听某一个专家的讲座,也可以不用到现场,连接上视频,就能看到这位专家的精彩演讲,感觉身临其境一般。视频只是电子信息技术中最通用的的一种。通过互联网,在观看直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短信来提问,参与互动。这样一来,知识的传递就更方便快捷了。这些都是互联网技术的小应用而已。互联网更大的作用是共享,碰到了什么不懂的,可以去问百度,立即会出现你所需要的专业的解释。或者去论坛里请教询问,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你,尽管互不相识,尽管相隔万里,但网络将你和他们联系在一起,讨论交流学习,使人受益匪浅。 下面说说中小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和认识。很多中小学生都以为电脑就是游戏机,就是用来玩的。他们在电脑上看电影、玩游戏、聊天。虽然看电影和玩游戏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 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对评价及其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人们对评价活动的展开深深地植根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之中。另外,从人类的活动序列来看,评价是更为接近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其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具体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反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就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和教学观做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总结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总体上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不高,许多课堂教学评价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具体情形是课堂里只有教师在认真地演“独角戏”,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学方案的按计划完成,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而大部分问题是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有着深

厚的传统根基。虽然我国近20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很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许多改革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使结果不够理想。检视这些改革,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验必须找到切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本文将从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做一探讨。 (一)多元智力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1]。 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也不断产生,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mberg,1985)的智力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塞西(S.J.Celi,1990)的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

学校班班通使用管理办法

“班班通”设备应用管理办法 为了使“班班通”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化,发挥“班班通”重要作用,真正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特制定“班班通”管理办法。 1.班班通管理员负责校园网的运行、调试、维护等工作,保证校园网的正常运行,保证“班班通”的正常运行。 2.班主任为“班班通”管理者,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注意防火、防淋、防潮、防盗,如保管不善造成设备损坏、丢失,除照价赔偿外,还要追加班主任责任。班主任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学校班班通管理员并填写《学校”班班通”设备报修登记表》等相关表册,以便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 3.使用“班班通”设备须规范操作,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教师使用完毕后,及时填好班级使用记录《电教设备使用情况记载表》。必须关闭总电源和控制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员反映。 4.教师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班班通”使用注意用电安全。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电视等设备。 5.教师不得私自更改“班班通”计算机名、IP地址、工

作组,严禁私自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反动、黄色电子读物在班内传播。严禁将与教学无关的U盘、软件等装入计算机内。教师不得在教室计算机中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比如上网聊天、下载歌曲、电影等。如需使用网上资料,教师在下载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自己要能识别一定的病毒,发现计算机有病毒应及时清除或向班班通管理人报告。教师对于需要保存的材料应在除C盘外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进行保存,电脑桌面与C盘上不能保存个人材料。 6.严格执行上级要求和管理办法,保障班班通设备正常运转,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微”时代,同时“微”式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表现出来。其中以视频为最基本载体的“微课”为小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也为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可以说,微课的出现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谈了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课;积极性;创造性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的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逐渐走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还更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谈谈微课的特点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不同于一般的视频,以“微”为其特有属性,视频突出表现为“短、精、活、快”。即时间短、内容精炼、学习灵活、掌握快速等方面。 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时,首先,根据小学生的

学习特点,微课的时间一般为5~8分钟,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知识涉及的广泛性致使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抓不住重点的特点。其次,微课的内容具有独立的特点,其内容更加精炼,主题单一、鲜明,避免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弥补了小学生长期被动接受学习带来的不足,让小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微课的特点更易于满足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更实现了“易学、乐学、会学、学会”的效果。 二、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其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最终实现有效地沟通,如果一味盲目地传授语言知识,难免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应以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使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微课的独特性为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1.课前预习,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微课更多的是来自于“以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出困惑、课堂进行展示交流,协作探究”为主的先学后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先教后练的教学模式相比,让学生使用微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