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_追述吴恩裕教授_马克思的政治思想_张一兵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_追述吴恩裕教授_马克思的政治思想_张一兵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_追述吴恩裕教授_马克思的政治思想_张一兵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_追述吴恩裕教授_马克思的政治思想_张一兵

20世纪30年代,我们的学术前辈吴恩裕①先生在著名英国政治学家拉斯基②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篇重要的博士论文,题为《马克思的政治思想》(Evolution of Marx ’s Social and Political Ideas 作者简介:张一兵,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南京,210093。①吴恩裕(1909-1979):我国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红楼梦研究专家。辽宁沈阳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北平从事编辑工作,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师从著名政治学家拉斯基,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重庆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政治系教授,北京政法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哲学代表作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1935)、《马克思的政治思想》(1945)、《唯物史观精义》(1948)等。②拉斯基(Harold Joseph Laski ,1893-1950):英国工党领导人之一,政治学家,费边主义者,西方“民主社会主义”重要理论家。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

——追述吴恩裕教授《马克思的政治思想》

张一兵

摘要: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初始阶段所进行的研究和探索,既有成功经验

也走过弯路。通过对吴恩裕教授在《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所表述的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的分析,可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根本性质和基本观点的认识:第一,社会历史性构成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独特视角,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集聚于分析事物之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但它不是吴恩裕所认为的仅仅是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更不是“历史”与“唯物论”的机械结合;第二,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实体性的物质存在,而是“实践性的关系塑形”(即现代社会生产关系),不能像吴恩裕那样简单归结到“生产方法”上;第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物是对现代社会生产关系本身的科学抽象,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生产力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吴恩裕的实体性的“生产诸力”。

关键词:吴恩裕;历史唯物主义;物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04(2015)03-0015-0915

2015.3

with Specai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1840-1848)①。与同时代拉斯基门下的其他中国弟子不同,吴恩裕没有像罗隆基、王造时②等人那样从事政治学的研究和实践,而是深入思考了一系列马克思的哲学问题,其中,尤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更为深入。吴恩裕指认,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不是实体性的物性存在,而是关系性的生产方法。由此,他进入到马克思哲学思想构境的一个十分深刻的层面中,而这恰恰是同期正在生成的教条主义传统哲学解释构架在理解马克思哲学中错失的第一个正确逻辑入口。在此,本文追述和探讨吴恩裕前辈七十多年以前的这些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见解,以期今天学界进一步地内省和思考。

一、马克思的方法论的辨识

吴恩裕的这篇博士论文写于1937~1939年,从其思考和写作的基本思想构境支点上看,他可能既没有受到苏联斯大林教条主义传统解释构架的直接影响,也没有意识到当时欧洲已经独成气候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新起意。他自称:“我只是对马克思的学说,做纯粹学术的研究”。③平心而论,这倒像是英国式的一般马克思学的格致理路。这是一个进入吴恩裕理论构境层的立场入口。此外需要指出,虽然吴恩裕的此篇论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末,并且他明确标示了主要关注马克思1840~1848年的文献,可是,他竟然没有留心1932年已经出版的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此,错失了一种人本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异质性比较研究的可能。同时我也观察到,在此文关于马克思哲学的讨论中,除去《神圣家族》和《致卢格的信》,吴恩裕几乎没有援引青年马克思在1845年以前写下的文本,而此后的文本,除去引用刚刚整理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哲学的贫困》以外,倒是较多地使用了马克思中后期的经济学论著,如《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通读文本,可以看到他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论文的前三章中。以下,我们先来看他在论文第一章中对马克思方法论的一般解析。

首先,吴恩裕当时已经十分深刻地体认到,马克思的方法之所以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恰恰在于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不过是人类经济生活发展的一种形态,它并不是一静固的状态:它有它的过去和将来”。正是因为斯密和李嘉图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忽略了资本主义的交换方法之特别的史的性质;而误认资本主义的交换方法是‘大自然给任何状态的社会所永久确定的’唯一交换方法”。④我认为这是对的。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这些经济学家(同启蒙运动以来的一切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都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视为人类生存的自然(天然)形态,视为亘古不变的东西。还原①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吴恩裕在1943-1944年将其从英文译回为中文,于1945年

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依吴恩裕自己的说明,博士论文的原题为The Philosophical,Ethical and Political Ideas of Marx,即“马克思的哲学、伦理和政治观念”,目前的书名Evolution of Marx’s Social and Political Ideas with Specai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1840-1848是拉斯基所重新确定的。现在的书名从英文原文看,应该译为“马克思的社会和政治观念的演进——特别参照1840-1848时段”。这一说明参见吴恩裕此书的自序(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页)。

②罗隆基、王造时均为拉斯基的学生,20世纪30年代回国后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

③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页。

④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0页。

16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

到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一书的原始出处中,他的原话是:“经济学家们在论断中采用的方式是非常奇怪的。他们认为只有两种制度:一种是人为的(artificielles——法文版原文,本文作者所加,本自然段下同),一种是天然的(naturelles)。封建制度是人为的,资产阶级制度(la bourgeoisie sont des institu?tions)是天然的。”①所以,“以前是有历史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Ainsi il y a eu de l'histoire,mais il n'y en a plus)”②。真实的社会历史性,构成了马克思方法论思想的独特视角,这是一个正确的质性

确定。

然而吴恩裕认为,马克思的方法论首先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的关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并且,“马克思研究法的主要特征,是推求一切现象之历史经济动机的方法(historico-economic motiva?tion)”。③很遗憾,这显然是不够准确的理解。将马克思的方法同质于经济决定论,这是第二国际的误认诠释构境。可能,这与20世纪30年代欧洲马克思学界同时屏蔽苏式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逻辑的特定历史情境相关。

其次,依照吴恩裕的解释,马克思的方法也就是所谓“历史”加“唯物论”的方法,或者直接地说,也就是“经济地唯物的史学分析法”,其中,马克思“不但用物质来解释概念,而且以经济的动机去研究概念的产生”。④显而易见,这是一个真伪交织的复杂学术构境。需要辨识的是,这里的“历史”,已经不是吴恩裕前述的那个马克思区别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意识形态的哲学历史性,而成了一般社会历史领域之意,而“历史”加“唯物论”的逻辑,如同传统解释构架中那个“辩证法”(黑格尔)加“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一样,都是过于外在和简单的拼接。当然,从内容上看,吴恩裕此处思考的第一构境层是深刻的,因为这是他所直觉到的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原则上的重要改变,不是物质决定观念,而是经济动机制约概念的生成。应该说,吴恩裕正确的理解之处,在于他发现了马克思从一般哲学唯物主义的物质决定论向新世界观中社会存在制约论的转换,但在他的第二构境意向中,却犯了第二国际将马克思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普适化的错误。在马克思那里,他的确指认过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动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的社会形态)决定社会存在的性质,进而制约人的整个观念世界,然而,在根本不存在经济动因的人类原始部族生活中,观念从何生成于经济?同时,吴恩裕还指认,马克思在对社会生活的整体分析中,将社会上层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最终归因于经济动机。在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这是对的,可是根本不存在现代经济的社会形态意义上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种判断也会是一句错话。这一误认,与长期以来我们抽离了马克思那篇著名的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具体构境限定相关,马克思在那里只是描述经济的社会形态中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特殊运行规律,而人们却将其泛化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法则。这里,我们当然不能去责怪七十年前的老前辈,而只是划定在进入他特定历史思考构境时的一些边界,以防思之僭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54页。

③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1页。

④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4页。此处吴恩裕文本中原使用“形上学”一词,我均改

作“形而上学”。显然,吴恩裕对此词的使用是泛指一切形上之道的哲学,而非与辩证法思想相对立的僵化形而上学方法。

17

2015.3

其三,吴恩裕对马克思方法论的解读,更深地基于他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十分有见地的理解。在他看来,马克思对于实在的理解不同于以往的一切旧形而上学,因为我们关于对象、感性和实在的认识都只能基于作为感性活动的物质实践。这也是他前述马克思的新哲学中“不是物质决定观念”的文本基础。吴恩裕说:“马克思给实在的问题加上‘实践’一概念,与传统的形而上学是全然无关的。因为形而上学的内容全都是在讲一些抽象的范畴,如心、物等,它无意跻于实践的科学之列”。①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新哲学恰恰是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吴恩裕这里的判断与海德格尔“马克思是第一个颠覆形而上学的人”一语是相近的。吴恩裕为此还专门举了一个近似逻辑实证主义分析路径的例子:与只是关注X、Y、Z一类独立对象(心、物)的形而上学不同,马克思更关心的是改变世界,即通过实践的应用范围(a,即applications的简写)使独立的X、Y、Z变成Xa、Ya、Za。这一重要的构境层面对理解下述更深一层的思考有前提性的意义。如果说,“形而上学无相关事实(relevant fact),只是纯理论的抽象系统”,而马克思的方法则是聚集于“分析事实,分析事物之性质及其相互关系”。②请一定注意,这个方法论意义上的事物之性质及其相互关系非常重要,也是我们进入到下一步吴恩裕所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构境层的关键性入口。

二、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

在论文的第二章中,吴恩裕明确指出,马克思真正“自成系统的学说”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且,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有趣的是,他竟然明确反对将马克思的哲学视为“包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学说”,特别不能容忍将辩证法认定为关于整个世界“普遍的运动规律”的说法。③为什么呢?吴恩裕给出的推理根据多少有些让我们吃惊。他说:

我们所以认为马克思的唯物论是一种人类社会的哲学者,系因它的“物”的概念(即生产方法一概念),根本是由社会的成分所组成的。它用此种已经存在于社会中的成分,来说明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活动。它说:“XRY”-关系体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因。因为,“XRY”根本即已存在于此发展的过程之中,所以它总与社会发展过程发生关系(即为动因)的可能。④

这是吴恩裕在此书中第一次谈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究竟什么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这恐怕是当时诠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所有学者们都没有认真思考和追问过的问题。甚至到今天仍然如此。所以,吴恩裕在20世纪30年代的这一指认是极为重要的。在吴恩裕的理解构境中,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不是实在的物质,而是功能性的、关系性的生产方法。后面我们将看到,这是吴恩裕对马克思所使用的Produktionsweise(生产方式)概念的英文翻译(mode of production)后的再汉译。并且,他还有一个具体的说明,这就是“XRY”关系体。说实话,我们真的一下子很难进入其学术解释构境的

①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1页。

②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8页。吴恩裕文本中原使用“物事”一词,我均改作“事

物”。

③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9页。

④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9~50页。

18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

具体表意层。为此,我们先回到上一相关思想构境的前提性构件,前面吴恩裕在说明马克思哲学构境的实践特质时,曾经指认过一个将形而上学语境中孤立的实体性对象的X、Y、Z改造为有一定实用范围(applications)的Xa、Ya、Za,而我们这里将进入的思想构境意向则从作用于对象的实践意向转到了对象之间的关系,即英文中的relation。这就是对象X与对象Y发生被改造或相互作用的实践关系(relation,即R),在吴恩裕看来,对这种实践关系的历史抽象就是生产方法。所以,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不是实体性的物质,而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就是XRY,即生产方法。

对此,吴恩裕专门解释说:

马克思哲学中之“物”一字是指生产方法,它根本是一件社会事实:其中包括许多成分。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可以说:“宇宙之究极的或第一的原因,实在,或本体是X(‘物’或‘心’)。”此中之X即为一单纯的、纯粹的及抽象的概念。而马克思的唯物论则只能说:“人类社会发展之动因或决定的因素是‘XRYRZ’(即‘生产方法’)。”此为一由X,Y,Z发生关系R的关系体,而不是单纯的东西。①

我认为,这是一个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像之初始构境极为精妙的解读意向,它的出现将会真正呈现被斯大林教条主义传统解释构架尘封太久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精深构境层。对于这个生产方法的具体内涵和思想成境,我们在下面的讨论中再进一步解析。

当然,此处吴恩裕想急于证伪的是反对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延伸到自然界中去的做法。这一思考路径恰恰与同时代不久前写下《历史与阶级意识》的青年卢卡奇的观点相接近。因为在吴恩裕看来,作为实体性物质存在的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非实体性关系体的生产方法。由此,“生产方法这个基本概念,虽可能说明社会的发展,却不能说明自然的演化”,他反问道,自然界里发生的岩石生成、草木滋长与牲畜繁殖中会有生产方法吗?肯定没有,因为“由劳动力、原料和工具三者所构成的生产方法,只能加工或利用上述各物,却不是决定它们内部组织之发展的动因”。②可以看出,吴恩裕这里的构境意向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之本质的生产方法是劳动者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对象的功能性关系,它生成着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可是它并不存在于自然物质存在和演进之中。他还专门指认,马克思的文本都是讨论社会和历史问题的,而恩格斯有时则会超出这一范围。他此处例举的是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这一论点也同质于同期的青年卢卡奇。

讨论吴恩裕的文本,令人头痛的地方是他的深刻之处往往嵌在一些逻辑盲区的灰色地带之中。我们只有厘清一些基本构境边界才有可能拯救出其中的合理成分。在我看来,吴恩裕正确地体认到,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并不是传统教科书所误认的实体物质存在,进而发现了马克思正是基于我们变革世界的实践性的关系塑形才建构起整个新唯物主义的学说。依我的理解,从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境层来看,物质生产始终是一切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而只是到了工业生产发展起来之后,现代性社会生活的基本场境才转换为人与物和人与人的复杂社会、经济和文化关系构序结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才表现为生产方式的革命。我以为,吴恩裕没有进入的马克思思考更深的构境层恰恰不是在哲学中,而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成起着至关重要的古典经济学之中,也就是他准确认识到固守在非历史的资产阶级意

①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4页。

②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0页。

19

2015.3

识形态之网中的斯密—李嘉图所透视到的工业—商品经济全新社会现实背后。其实,我觉得传统形而上学的实体本体论还是有着自身的历史合理性的,因为在整个农业—自然经济时代,人仍然处于实体性的自然物质存在链环之中,人的劳动在整体上并不改变自然物质的存在方式,农业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放都是在优选和利用现成自然条件的意义上生成的,即使在这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可这种关系的基础仍然是自然性的血亲和宗法性存在。所以,主—客二元认知模式正是对这种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写照。然而,马克思在1845年之后的哲学新思考中确实向前走了关键性的一步。正如我在《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一书中所论述的:

如果说,在农业社会自然经济中的物质生产的本质还只是依附于自然运动之上的经过加工和获得优选后的自然产品,人类主体还是自然过程中的被动受体,那么,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经济中,经济世界已经成为人的工业生产的直接创造结果,工业实践活动及其实践结构已经成为我们周围世界客体结构的重要构件,自然物质对象第一次成为人类主体全面支配的客体,财富第一次真正摆脱自然的原初性,而在社会实践的重构中成为“社会财富”。①

我以为,古典经济学已经发现的全新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基础是工业文明和商品—市场经济创造出来的复杂社会关系存在。因为,工业生产开始创造自然存在中没有的人择物质塑形方式,而由充分劳动分工导致的市场中劳动交换关系之客观抽象,则生成了价值等价物的历史构式结果——货币和资本,它逐步在社会存在的本体中篡位为财富本身。作为关系存在的它不是物,却是在这个资产阶级王国中支配一切物和人的“普照之光”之以太。这才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构境中透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真正现实基础,也是他所说的“人体是解剖猴体的钥匙”一语的真谛。吴恩裕明确意识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物不是实体性的物质存在,而是社会关系体,这是有重要学术贡献的,可他将这种社会关系体直接确认为“生产方法”,这里就有需要讨论的地方了。

三、生产方法与“生产诸力”的关系辨识

进入论文的第三章,吴恩裕开始具体讨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的生产方法。这也是这一文本中论述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思考场境。也是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吴恩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更丰厚的独特构境层面。

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生产方法正是吴恩裕对马克思生产方式概念的汉译。他先将马克思所使用的Produktionsweise译成英文中的mode of produktion,然后再将这个mode转译成方法。我认为,吴恩裕将Produktionsweise译作生产方法是不准确的,在马克思那里,这个weise从来就不是指具体的生产劳作技术方法,而是一种总体性的社会生产构序方式。从文本演进的原初语境看,马克思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使用了生产方式(Produktionsweise)概念②,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将其

①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4页。参见Karl Marx,?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Gesamtausgabe(MEGA2),Ⅰ/2,Berlin:Dietz Verlag,1982,s.420。

20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

标注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写道:“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bestimmte Weise)来进行。”①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如何共同构成一定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构序结构),而这个特定的有序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构成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在《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一书中,我最早将其指认为马克思主义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区别于后来马克思主要针对特定的经济的社会形态历史分析的狭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在此基础上重新确立的历史现象学批判)。

然而,吴恩裕的观点却是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的“生产方法”与所谓“生产诸力”界划开来。因为他认为,我们通常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说的生产力(Produktionskraft)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多数是由复数形式(Produktionskr?fte)出现的,所以,用生产诸力概念会更贴近马克思的原意。②其实,马克思也较多地使用不是复数的Produktionskraft。依吴恩裕之见,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方法与生产诸力在构成因素上看起来是相同的,都包括三个因素,“即有目的的劳动,原料,和工具”,后二者又合并称为“生产工具”。③可是,虽然二者的构成因素是相同的,但其实际功效却是不同的。依吴恩裕所见,“生产方法与生产诸力,在构成因素一点上说,虽然相同;但却有一动一静之别”。④对此,吴恩裕转引了美国学者鲍博(M·Bober)的一个表述:“生产方法是一种‘活的单位’(living unit),一个‘有机的整体’(organ-ic whole);而生产诸力只是包括劳动力、工具及原料诸死的项目的总称”。⑤吴恩裕基本赞成鲍博的看法,只是说后者没有能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找到直接的依据。为此,吴恩裕在马克思的不同文献中分别查找了处于潜在状态和运动中(in action)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的各种表述,并由此确认,在马克思那里,劳动力、工具和原料被区分为没有参加生产劳动的静态和在生产劳动之中的动态的两种存在状态,处于静态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的是生产诸力,而进入到生产劳动活动中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则是生产方法。显然,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表面界划。吴恩裕指认道:

马克思认为:生产方法中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乃是在联合地运动中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

只有上述诸因素联合地运动起来,亦即劳动力开始工作,拿走工具,改造原料,然后才能制造物品形成一种生产方法。反之,生产诸力则是在所谓的“死睡”状态中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⑥

在吴恩裕看来,经过他的界划,生产诸力与生活方法二者的关系也容易看得清楚:“马克思认为生产诸力是死的,未参加生产工作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而生产方法是指参加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工具和样子和形态”。所以,“生产方法乃是一个集合名词,联合地指还在活动中的生产诸力”。⑦他还专门辨识到,在马克思那里,相对于生产诸力的复数形式,生产方法总是一个“单数”。于是,在吴恩裕那里,生产力既“不能决定生产方法的性质”,也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因为“假如说生产诸力上支配人类社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5页加的边注。

②在吴恩裕自己的英译中,Produktionskr?fte被译作forces of production。

③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3页。

④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6页。

⑤Bober:Karl Marx’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转引自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4页。

⑥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5~66页。

⑦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7页。

21

2015.3

会发展的动因,便等于说一些静止的死的因素做了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①不难看到,吴恩裕这里的讨论将我们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带入了一个十分复杂的新情境之中,我们不会想到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竟然会不是一种死的静态生产诸力,而是活动中的将生产诸力发挥功能作用的生产方法,相对于传统哲学解释构架的语境,这里的全新思想构境会是一个巨大的学术冲击。可是我得说,吴恩裕的上述观点却仍然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

让我们先回到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初文本中去。在写于1845~1846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手稿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讨论社会历史存在发生和发展的真实基础时,先是指认了作为人类全部生活起点的“直接生活资料的物质生产与再生产”,紧接着他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物质生产得以发生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历史性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每天的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存在关系构式结构的再生产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无论是由劳动完成的自己生命的生产和还是由生育完成的他人生命的生产,都“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natürliches)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gesellschaftliches Verh?ltnis)”。②在物质生产中,一方面是人与物的历史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这种生产从来就是由人们共同活动结合起来的,这又是历史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人的自身生产中,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历史的自然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又是人与人之间历史地构成的社会关系。在这里,马克思将社会存在的主要构件视作以生产为核心的非实体的历史活动,而客观上的社会存在的本质则是作为这种活动有序结构的关系。这正是区别于传统哲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物的真实含义。

我认为,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中物的最重要的规定性,既是他根本上超拔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非历史的意识形态,也是对现代社会生产关系本身的科学理论抽象。吴恩裕恰恰丢掉了这个重要的生产关系环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这种现代社会生产关系恰恰不再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将事物化了的经济关系神化了的拜物教,即吴恩裕所指认的经济动机,而是作为历史本质性规定的有序

“由此的社会关系,在这里主要是指现代生产过程中“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马克思在文本特别指认说,

可见,一定的(bestimmten)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industrielle Stufe)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Weise des Zusammenwirkens)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Produktivkraft)”。③生产力是一种物质生产中的共同活动方式,生产方式总是历史性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了社会存在的基本性质,所谓历史,就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有序结构的变化过程。

可见,上述吴恩裕所提供的理论认证中存在一定的逻辑混乱。他直接指认的处于“死睡”状态中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构成的实体性的“生产诸力”,根本就不是马克思对社会生产力概念的基本规定。那倒像是传统哲学解释构架中生产力概念实体三要素说的另一种说法,这种三要素说源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劳动过程三个方面的错误移植。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存在和变化的基础,但

①吴恩裕:《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68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③[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页。手稿原稿中“一定的生产方式”之前,删除了“在

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的[每个人]”一段文字。

22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物

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原料)和工具都不作为,其中的核心驱动力量恰恰是人有目的的主体性的劳动活动塑形,这恰恰是生产力中最活力的因素。当然,在工业生产的后期,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创造性知识劳动的逐步地取代物性体力劳动的地位,成为直接生产塑形先行性系统操控和创造活动,而原有的物性生产则转换为技术操控的对象化实现进程。在后工业生产系统中,知识性创意、原代码创作、简单复制性编程,再到数控操作和体力安装,生产劳动已经演化为一个复杂的体系,但是,这并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塑形的本质。

我以为,正是劳动塑形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生产构序才是马克思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本质。所以,生产力恰恰不是物的实体要素,而是一种功能性的水平和能力!这可能反倒是吴恩裕误认为“生产方法”的东西。实际上,吴恩裕指认的生产方法更接近于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劳动工艺方法,在大工业生产中则是技术方法和机器系统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劳作中人与人的分工协作,有如斯密在《国富论》中讨论的钉子的劳动分工之上的协作关系。恰如吴恩裕在文本中引述的马克思的那段表述,即由合作及分工所产生的生产力,是“不费资本分文”①的。而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则是从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过程抽象出来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历史性的有序构成结构,用我的话语来表征就是社会实践筑模方式,它更多地是指一个社会在总体上的本质发生方式。比如马克思所关注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显然就不是指这个社会中的劳动力、工具和原料的具体动态存在,而是指在欧洲中世纪结束以来历史地生成的以现代大工业为基础的商品—市场经济结构运动的方式,它的核心内驱力是对剩余价值的疯狂追逐。并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个实现方式是以颠倒的全面事物化的方式呈现的,在这里,人与人的劳动交换关系颠倒地表现为事物与事物的经济关系,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而劳动者只是功能性的劳动力,人变成追逐物质利益的经济动物,金钱成了支配一切的上帝,从表面上看,这个社会的根本存在基础倒真成了经济之物!马克思基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现象学批判,正要重新透视这种市场关系颠倒中的事物化迷雾,再一次揭露出其背后真正创造世界的劳动关系。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辩证法!

应该承认,吴恩裕先生于七十多年之前在《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的努力,无论在当时还是今天都不愧为杰出的学术探索。他所付出的心血,为我们这些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踏出了最初的道路。今天,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光大学术前辈们未竟的事业。

责任编辑:毛殊凡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4页。

23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New Political Economics:Thinking

Based on the Chinese Discourses of Marxist Productivity Theory

Gu Hailiang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ics is a new form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Productivity theory i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ics.The Chinese discourses of emancipating and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 could be the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of new political economics subject construction,and also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new political economics subject system develop?men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he new explorations of Chinese discourses about the productivity theory in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of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Chinese discours?es of “improving productivity ”and “protecting productivity ”in the aspect of combination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Chinese discourses of “fully emancipating and arousing the huge potential ener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stat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itute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and the symbolic achievements such as “real?izing the overall breakthrough development of the level of Chinese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the big log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 on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new political economics,which improves the implica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s of productivity theory.

On the Material of Materialism:Retracing Wu Enyu ’s Marx ’s Political Thoughts

Zhang Yibing

Chinese scholars ha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though also have taken a wrong path in history,in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the initial stage.The analysis of Professor Wu Enyu ’s Marxist materialist view expressed in his book Marx ’s Political Thoughts could further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and the basic ideas of Marx?ist philosophy.First,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whose most fundamentally unique perspec?tive is social historicity,are not just the research methods about social phenomena as Wu Enyu thought and also not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y ”and “materialism ”,but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thing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Second,the material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not the sub?stantial material but the “practical relationship ”,and it could not be attributed to “production meth?ods ”as Wu Enyu thought.Third,the material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not the substantive “various forces of production ”as Wu Enyu thought but the scientific abstract of modern social relations of pro?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Bimonthly)No.32015156

duction,and only on this basis the concept of productivity could be understood correctly.

Strategies and Main Points of the Procedure Law of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Qin Qianhong

The life and authority of the Constitution lie in the implementation whose prerequisite is the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in China has been lacking of strict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for a long time.Besides the absence of sufficient attention to?wards the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shortage of special procedure and mechanism could be a main reas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d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to make sure that the Constitution keeps pace with the reality while maintaining its stability and authority,it is indispensable to enact the Procedure Law of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Institutionalizing and legal?izing the relating procedure of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 and pushing forward its regular practice wil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itution in China.

How the History is Created:Research on Creating History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Yang He,Yu Pinhai

People always have a history.History is the process of which human society develops in time and space.The creation of history is the core issue of conception of history.It is related to how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following questions:where we come from,how to exist,and where to go. Based on the new era opened by the capitalism,Marx and Engels critically inherited th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of human thought and answered those“history mysteries”by revealing the process,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creating history by human themselves from their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which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expanding and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f this major issues.

Constructing the Overlapping Consensu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ies

Han Donghui

In the contex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mensions,seeking and constructing overlapping consen?sus should be of top priori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hilosophies,through which we could build the equal basis and valid platform for the dialogues among all kinds of philosophical resources.To achieve the overlapping consensus,a concept borrowed from John Rawls,we have two fundamental ap?proaches.One is formal and methodological,the other is ideal by means of historically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Brahman and Tao:from Vedanta to the Mind Philosophy of Quanzheng Taoism

Wu Xueguo,Xu Changbo

The Taoist Mind philosophy,which began with the Chongxuan theory of Nan-bei dynasties and

157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及当代对其理解

学术园地 Xue shu yuan di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及当代对其理解 郑立朱开君 ﹙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杰出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成果。但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在我国学术界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要正确解读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去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理论。笔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发展为线索,并结合当代一些观点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实践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杰出贡献之一,此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逻辑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属于青年黑格尔学派,世界观上是唯心主义。1839年以后,受费尔巴哈的强烈影响向唯物主义转变。1844~1846年逐渐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完成了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转变的重要原因是他们非常重视现实的社会历史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我们通过其著作就能更好的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的基础及其逻辑过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在我们当时从这方面或那方面向公众表达我们见解的各种著作中,我只提出恩格斯与我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我自己发表的《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84页)。 这段话清楚地指出,马克思认为他在《哲学的贫困》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第一次科学的、论战性的表述。而恩格斯在《路德维希尔·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也对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的描述和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描述体现出了二者的高度一致。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文中说道,“当德国的资产阶级、学究和官僚把英法经济学的初步原理当作不可侵犯的教条死记硬背,力求多少有些了解的时候,德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出现了,它的全部理论内容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它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 经济学也就产生了。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后者的要点,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作了扼要的阐述。(第116-117页)恩格斯这里说的“序言”,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序言中马克思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也可以说对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作了经典的论述,虽没有展开论证,但其论述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历史观进行了通俗化的表述和详细的实例论证。马克思强调物质生活关系的根源性质,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一定发展阶段物 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 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82页) 接下来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 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83页)紧接着区分了物质变革和意识形态形式变革的不同,指出只有当那个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那个社会形态才会被新的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那个社会形态才会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进而强调了历史的具体性:“人类始终只是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而且任务本身,只有在它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形成过程的时候,才会产生”。(《〈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83页) 95 DOI:10.14070/https://www.wendangku.net/doc/175035830.html,ki.15-1098.2008.11.036

西方政治学说史

希腊政治思想 柏拉图:《理想国》,正义之邦,国家规模适中,国内最高建筑可俯视全国,国人彼此相识,社会分工,国内成员分为治理者、武士和劳动者,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城邦的理念是至善,其正义体现在社会分工。要取消私有制,实行公有制,“共产共妻,男女平等”。实行哲人王的统治,哲人王是哲学与政治艺术的结合体。哲人王以绝对理性制定法律,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西方政治学说的鼻祖。研究希腊城邦政治,是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老师,继承了柏拉图的思想。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追求最高最广的善业。人经由家庭和村坊组成城邦。政体分为正宗:君主(勋业)、贵族(才德)、共和(中庸);还有变态:僭主(私利)、寡头(财富)、平民(自由)。他批驳了柏拉图的私有财产和废除家庭的主张。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政体,它兼顾了平民和富人的利益。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差异:柏拉图:国家的来源是社会分工;公有制;哲人王的人治。亚里士多德:国家是由人的本性产生,人本性就要群居,建立城邦,发展下来就是国家;私有制(更符合人类本性);法治、民主、自由,贵族奴隶制,自由民内部平等。 城邦特点:小邦寡民、公民整体主义、邦内自给自足、自由与法治 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原始契约,主张人从毫无意义的社会生活中退出,专注个人的利益和享受,新快乐主义。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唯物原子论,灵魂是会消亡的。人要顺从自然,但也有自由意志。神是不会过问世事的。相信自身的感觉。认为摆脱了欲望才有真正的快乐。。其思想受到了现实的影响,当时城邦消亡,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个行省。 斯多葛学派:自然法,人生的目的在于义务和美德,美德在于顺应自然。人不是城邦的动物,要顺天意。也主张建立世界国家。代表人物有:芝诺、爱比克泰德和塞涅卡。 塞涅卡:自然哲学与道德哲学。认为人的生活完全取决于自身,人的理性才是真善。自然是善与合理性的标志,崇尚自然法与公共利益。认为政治是人类堕落的产物。代表作最著名的是《道德书简》 托马斯.阿奎那:法的性质与分类。法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 西塞罗:共和国思想与自然法观念。国家是公民的联合体,高于个人。强调私有财产;力主法治,是坚定的共和主义者。第一次平等的看待众人,包括奴隶、妇女与外邦人。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使中世纪西方政治观从古典的自然政治观转移到神学政治观。它促使中世纪教会与国家的联系。世俗之城的人追求肉体物质的享受,这是不对的,是罪恶的,这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要追求精神上的快乐,这样才能进入上帝之城,得到上帝的庇佑。 格劳修斯:国际法与自然法 犬儒学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走的是与柏拉图完全不同的道路。享乐为恶,抛弃家庭,拒绝文明,远离政治,倡导精神自由,人人平等。苦行禁欲 芝诺:斯多葛学派创始人,世俗权力被下降为手段,道德生活赖于形而上学,世界政府思想。是罗马人接受基督教思想的思想基础。 古罗马政体分为王政时期、共和时期与帝国时期。 斯宾诺莎:唯物主义自然权力观,信仰与思想自由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人物

1西方政治思想史著名人物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复习,重要人物一定要总结出来,还有他们的学术著作,比如今年就考到了博丹的《共和六书》!!! 一、名词解释: 1.波利比阿(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 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 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 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 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 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 3.《乌托邦》 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

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这个已经考过了,不知道会不会重新再考) 4.《上帝之城》 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 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全书分六大部分,上卷的两个部分分别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分析美国的民主现状,下卷的四个部分阐述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社会学的思想。 6.《论法的精神》 是孟德斯鸠于1784年写成的学术巨著,他在书中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系统地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原则,指出法与各种事物综合就是“法的精神”表达了孟德斯鸠对影响改制和法律性质的规律性的理解。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了法、美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波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界。 7.斯宾诺莎 17世纪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 主要思想: 他最早提出思想自由、无神论,系统阐释自然权利,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阐述了社会契约论和政体主张。 主要著作:《神学政治论》、《伦理学》、重释《圣经》、无神论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主义 1.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①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③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理论基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根本价值目标):实现xxx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辩证唯物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物质意识何者第一性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物质 (1)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否认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绝对化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主观)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环境和人口因素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关系:①决定、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生产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4)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 (5)生产方式:①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 (2)上层建筑:①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②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 (3)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4)2,3是社会基本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2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4.①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阶级性 ②国家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5.五大动力: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 ②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政治: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活动和围绕重大决策以及相关问题的相互互动过程,其形式的国家政策和法律。 法律:国家用来规范全体公民行为的理性化规定,其形式是法律条文。 行政:国家政治决策和法律规定被实施的过程,其形式是行政行为。 威尔逊:公共行政之研究1887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00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1920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1947 1.《行政之研究》威尔逊 1.政治学研究围绕着政府体制、国家性质、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民权和王权(大众权力和王室特权)、政府实质及目的。忽略了“如何富有启发性地、公平地、迅速而又没有摩擦的实施法律”的问题,即“行政管理” 2.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和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政府能做什么?怎么做好?) 3.威尔逊比较了早期时代的政府行政和现阶段的政府行政。早期时代的政府靠命令行事,驱使着人民,全体人民处于管辖之下,缺乏民主,也就很少或没有在行政管理方面遇到问题。而现在,全民的意见正在稳步地扩展成为一种关于国家职责的新观念,政府的职能日益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在数量上也同样大大增加。 4.威尔逊通过对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制度史的分析判断指出了一般政府发展所经历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绝对统治时期,是行政系统与绝对统治相适应的时期;第二时期,制定宪法废除绝对统治者并用人民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时期,这一时期一般对行政管理有所忽视;第三时期,拥有权力的人民在他们掌握权利的新宪法的保障下,着手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期。 5.威尔逊在美国发展行政科学的理想模式是通过某种方式建立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以便开展活动同公众的思想保持密切的联系。 6.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众舆论应该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行政学研究中的最佳方法,必然能够赋予公众评论监督控制的权利,并与一切干扰公众舆论的活动相分离。 7.美国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选举和公开性的协商建立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同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紧密的联系。 8.在威尔逊规划的美国行政科学的蓝图中,威尔逊倾向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美国自身的行政制度,以便客观地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优劣之处;作为美国行政科学之基础的原则,应该是实质上包含民主政策的原则;而使其走向美国式类型的倾向,一种为了追求共同目标而建立政府与政府之间联系的趋势就是在被允许的限度内实行分权的广泛联盟来取代集权化,要建立在诚信的平等和光荣的隶属基础之上。 9.【政治VS行政】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的领域的那种喧闹和冲突相距甚远。他甚至不存在宪法研究的那种辩论基础。”

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

马克思是如何建立“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的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两个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它起源于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历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最终得以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伦理学第一次真正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实现了重大变革。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变革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详尽考察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英围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从发现到创立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写作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第二阶段: 马克思在巴黎写作了《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并与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第三阶段: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与恩格斯共同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在1843 年5 月马克思来到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 “为了解决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他深刻揭露了黑格尔国家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经济决定政治的重要结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还指出国家制度是“私有财产的国家制度”。把国家的内容具体化为私有财产,涉及到了市民社会最重要的内容——所有制的问题,马克思揭露了私有制和国家的真实关系:私有财产是决定者,政治国家则是被决定者,国家根本不是什么“伦理理念的实现”,而是维护“私有财产的宗教”。马克思认为“人”是国家制度的创造者。国家制度是人的活动的产物, “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 1844年马克思把自己研究的方向转向政治经济学,他研究了当时著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穆勒等人著作,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马克思开始创立崭新世界观科学体系的过程:在实现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的基础上,开始了崭新世界观的创立,《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其阶段性成果。在手稿中他提出了异化劳动论,将哲学分析和经济学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分析,认识到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了物质生产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关系决定国家和法还有各种意识形态。1844年9月—11月间,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神圣家族》对黑格尔唯心史观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揭露了物质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深刻论证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两部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初步

西方政治思想史

1、苏格拉底的主要政治思想 从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下列政治思想: 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 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 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 4、反对僭主政府和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 5、城邦应注重教育。 2、柏拉图的“哲学家治国思想”以及对“第二等好的理想国”设计。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所设计的“第二等好的理想国”(次优国家方案)应具备的条件是: 其一,承认民主原则,采用混合政体。 其二,实行公民、工匠、商人、奴隶的社会分工。 其三,城邦的适当规模为5040个公民组成,超出者进行海外殖民。 其四,国家机构由37人作为领导者,360人组成议会,另设将军、祭祀、法官等,所有公职人员任职不得超过20年,不满50岁不得被任命,超过70岁必须离职。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进行“法律的统治”。 3、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以及他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 1、开创政治学研究之先河。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所研究的国家的目的、起源,政体的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理想城邦的构建,以及公民教育等思想,都对近现代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重经验、重归纳的研究方法,使政治思想的研究摆脱了神的束缚,把政治学变成了人的政治学。 3、亚里士多德思想中的个人主义的胚芽、对民主法治等政治价值所作的理论阐述,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斯多葛学派主要政治思想及其影响。 1、提出了自然法的基本思想 2、提出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3、提出了人的精神自由的思想 影响:1、斯多葛学派奠定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独具特色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2、斯多葛学派关于人的平等思想与人的自由思想一起,构成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关于人的观念的一个重大变革。 5、波利比阿的主要政治思想。 主要表现在他提出的混合政体理论。虽然罗马的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与近代西方的行政、司法、立法机构还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波利比阿经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摘要:中国传统知行关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认识的伦理化,两千多年争论不休的“知行之辩”虽然各家的观点都是莫衷一是,但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不管是“知”还是“行”都是在道德范畴内进行探讨的,“知”是对伦理道德的认识,“行”是对伦理道德的实践。因此,传统的道德观是一种在知行关系的探讨中不断提升的带有实践智慧的道德观。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中国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的落到了“行”上。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但是,中国传统知行关系所透露出的实践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有着明显的不同,但是,却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了“实践”重要性,足以显示其智慧。 关键词:传统知行关系;实践观;实践;道德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是一个争论了两千多年的认识论问题,在此期间形成了各种不同知行观,尽管各家在争辩中难以达成共识,但是在指向道德这个基点时却是不约而同的“不同而合”。因此,传统知行观探讨下的知也好行也好都只是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之内的。因而,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多了一些在知与行的矛盾冲突下不断提升的实践智慧。 一、知行关系中的道德内涵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史,从先秦到近代,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论说过知行关系的问题,无论是从知行的先后、轻重、难易,还是知行的合一或分离、知行的相资或相离。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知先行后,如《国语·周语(上)》记载邵公见厉王时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是持“知先行后”的观点。后世程朱理学是这种观点的集大成者。2、行先知后,孔子有“不知而作之者”是持行先知后的观点。3、知易行难,如《左传·昭公十年》记载“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尚书》:“非知之艰难,行之惟艰”是持知易行难的观点。4、知难行易。孙中山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5、知行分离。孙中山在进行革命屡次失败之后,得出了知难行易的观点,同时也将知与行割裂开来理解,把人类认识过程按“行先知后”划分为:“不知而行”,“行而后知”,“知而后更进于行”三个各自为政的分割阶段。6、知行合一。王守仁持这种观点,他是认为“知”与“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行是知的归宿和结果,是知行合一的典型论说。其他的“知行观”还有很多,难以细致归类总结。理学家之所以重视知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知行观”一出现,就以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为其根本讨论范畴,因此知行关系的讨论自来就带着伦理道德的内涵。二程把知行关系归结为道德原则和道德践履之间的关系,朱熹继承二程知行观的道德说,肯定了知与行即道德理想与道德践履相结合的重要性。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做了进一步发挥,提出“致良知”的心学独创,他将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合二为一,认为知行分离不利于道德的最终完成,使他的“致良知”有了可行性的保证。总之,传统知行关系的探讨总是以道德为其根本内容的,自来就带着以道德为底色的浓厚伦理色彩。 二、实践的智慧 中国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它的存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日常政治伦理生活紧密相关,以知行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认识论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知行观非常强调“知”与“行”的不可分割,并特别突出最终落在“行”上,尽管这里的“行”只是内涵狭隘的道德伦理范畴,但却处处体现了重“行”的实用精神。中国文化充满了这种精神。孔子虽然认为有生而知之的人,但他更注重学而知之,孔子这里所说的学实质上是行或做的意思,即他更强调的是行而知之。朱熹一方面认为“论先后,知为先”,但又认为“论轻重,行为重”,强调必须在行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题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画框者为答案)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单项选择题 1.劳动是 A.社会存在和地理环境的统一 B.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D.理论和实线的统一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B.决定社会的性质的结构 D.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3.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生产力状况表现出来 B.通过社会心理表现出来 C.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D.通过社会革命表现出来 4.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它是社会革命的原因 B.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C.它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5.生产方式是指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6.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 A.直立行走 B.手脚分工 D.制造工具 7.我国实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率的政策,目的在于 A.全面提高人口素质B.要大力减少人口 C.限制消费者人数的增加 8.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是 A.物质生产力 B.精神生产 C.国家的人口政策 D.政治制度 9.整个社会面貌的决定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精神文明 C.人口素质 10.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B、阶级斗争史 C.政治思想史 D、生产关系 11.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是 B.血缘关系 C.民族关系 D.政治思想关系 多项选择题

1.由于我国人口增长太快,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包括 劳动力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人口增加与消费品增长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人口增加与全民族素质提高之间矛盾更加尖锐 加重了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 延缓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2.下列哪些属于天然的劳动对象 D.汽油 E.焦炭 3.人类劳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表现在 A.动物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人的活动是无规律的 动物只能利用天然的条件,人则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人则可以改造自然 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类劳动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动物没有社会性,人则具有社会性 4.人类当今面临的环境向题,主要有 5.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向题使我们认识到 D.回到原始状态 6.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包括 D.社会形态 E.上层建筑7.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 它为人类提供生产建设资源 D.它决定社会的性质 E.它是社会制度变革的根源 8.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它在某些方面制约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9.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是因为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总结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 (1)实践的一般本质——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实践的特殊本质: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3.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2)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②社会关系实践。是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③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解 1、本质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摘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一直以来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说法,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位是LI前集中讨论的话题,这一问题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前提。笔者针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以及马恩经典原著中的话语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本质,阐释了把握这一解释原则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定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提法完全违背了列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整块钢铁的旨意,列宇说: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可能的。[《列宇选集》第2卷,第330页]这里重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统一性,并不能山此判定还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存的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这一定位存在两种可能情况: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用和发展,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二是两者相提并论,平行并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两个组成部分共存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这两种情况都毫无例外地承认了一个现实,就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和看法与关于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和看法是完全割裂的,分门别类地把它们装入两个不同的框架中,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和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这势必造成人所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的断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截然分开, 或者说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人本身就生存在统一成体系的世界中,而对于自然界形成的一般规律与看法并不是与存在于历史中的主体无关的消极对象,其中必有人的历史活动参与在内。因此,这一提法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对象性活动,会把自然与人类社会自然地割裂开来,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这一定位在逻辑上隐含的问题是科学与哲学的混淆,科学与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科学是对世界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研究的是存在者,在这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对自然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思维规律的总结,就是对存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