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战略学重点

国际战略学重点

国际战略学重点
国际战略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克莱因国力方程(必考):雷·克莱因于1975年、1977年和1980年出版了三部关于综合实力的著作,提出用评分方法对国力进行评估。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国力(Pp)是由五大要素构成的,计算方程是:Pp=(C+E+M)×(S+W)。在这个方程式中,C指关键物质(包括人口与领土),E指经济能力(包括收入、能源、非燃烧原料、制造品、粮食和贸易),M指军事能力(包括战略平衡、作战能力、军备努力程度)、S指国家战略意图、W指国家意志(国家整合水平、领导力能力、国家利益的战略相关性)。公式前半部分的各指标都有评分标准,后半部分非物质因素以系数方式表示。这个方程在国力研究界有相当的影响。

2、陆权论:麦金德和斯皮克曼提出和发展了陆权论,对于国际战略的谋划产生了深远的发展。麦金德认为,欧亚大陆那一大片广大的、船舶不能到达的地区,在安全上不会受到挑战。因此这一地区对于大国来说具有关键作用。据此,麦金德断言,占据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著名的三段警句: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而同样是陆权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说,认为欧亚大陆的边远地区比“心脏地带”更重要。这些边缘地区居于海洋边缘与“心脏地带”之间,是海上强国与大陆强国发生发生冲突的板块,包括欧洲(苏俄除外)、小亚细亚、伊拉克、阿富汗、印度、西南亚、中国、朝鲜半岛以及东西伯利亚等地区。这一边缘地区是陆权与海权之间的广大缓冲区。斯皮克曼的结论是:“欲控制世界的命运,必须控制欧亚大陆,欲控制欧亚大陆,必须控制控制边缘地区”。

3、海权论:马汉认为,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取决于六个因素:①地理位置,包括接近海洋程度,是否有海外战略基地和控制重要贸易通道;②自然结构,包括海岸特征、自然港湾条件和进出便捷程度;③领土范围,既包括国家的领土面积,也指海岸线的长度和港口的特点;④人口规模,主要是指水手和构成海军力量的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⑤民族特点,只国家对海上贸易的态度和开拓殖民地的能力;⑥政府特点,主要表现为通过政策发展海洋事业,并且谋求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马汉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强国,必须控制海洋,特别是那些具备战略价值的战略通道和咽喉地区。控制这些地区就可以形成对陆地的压迫和钳制,从而控制整个世界。英国的帝国发展模式表明,拥有海权是采取全球军事行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美国在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发展了超级海军力量,其实力的扩张也特别体现在了对于海洋的控制上。

4、安全困境:任何国家增加自身的力量,特别是军事力量,都会引起相关国家的不安,从而导致所谓的“安全困境”。在这里,“安全困境”是一个结构概念,按照这种观念,国家追求自身安全的意图会增大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因为每一方都把自己的措施解释为防御性,而把另一方的措施解释为可能的威胁,从而导致国家间的普遍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在“安全困境”状态下,国家要消除不安的现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增强自己的力量,二是削弱自己的力量。但是,无论国家采取何种战略,都要冒某种风险。一般来说,国家在现实政治中多采取增强自己力量的方式,因而奉行绥靖政策远比奉行挑战政策更危险。实力政治所导致的“安全困境”,决定了国际战略环境的冲突属性。这一属性决定国家在制定与实施国家战略时,不能免于国际冲突与对抗。

5、大战略:关于大战略,人们往往引用利德尔—哈特的界定,即:“所谓大战略——高级战略——的任务,就是协调和管理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的全部资源,

以便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对于大战略所要协调和管理的资源,利德尔—哈特强调了国家的经济力量和人力,强调了国家的精神力量,认为作战力量只是大战略的力量之一,大战略还要运用财政力量、外交压力、商业压力和道义压力等,总之,要把各种手段结合起来。“大战略”概念的提出和运用,及反映了“战略”的内涵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扩展,也反映了“战略”从特殊想一般的演化。

6、军事战略:是根据国家战略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军事当局在平时或战时确定国家军队的规模、武器装备的需要,运用现有的国家军事工具以及借助盟友的军事工具去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的科学与艺术。它包括两方面主要内容:一是国家对国际军事领域最基本问题的宏观把握,如国际战略格局,以及自己在这一格局中所处的位置等。这是正确制定自己军事战略的前提。二是主权国家参与国际军事活动的总体规划。具体讲,总体规划应当包括战略思想、战略力量、战略目的和战略任务等基本要素。

7、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指参与者的收益相加为零,即一方所失就是他方所得,属于纯冲突性博弈。零和博弈的代表模型是“小鸡”博弈。在零和博弈中,理性的战略必须建立在最小/最大(mini/max)的原则上,即每个参与者都应该尽量确保的最小收益(payoff)最大化,或者把必须承担的损失(cost)最小化。8、均势:均势战略是国际战略中普遍而持久不衰的模式之一。所谓均势(balance of power),是指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试图保持力量的平衡,以防止任何国家占据优势地位。从“均势”这个概念本身来说,它可以是国家间关系现状的一种描述,也可以标示国家对这种现状的一种战略追求。对于进行战略选择的国家来说,如果其根本目标是追求力量的平衡,那么他们就在实施均势战略。国家在权力互动中追求均势,基于不同的权力结构条件,不同的地理条件,不同的实力与战略资源,会形成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模式。这些不同的模式主要有:①两级均势;②竞争的格局;③以小制大的均势;④离岸均势;⑤多级均势。

9、新功能主义:对于欧洲联合进程中所出现的不断扩展的现象,美国学者厄恩斯特·哈斯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新功能主义”的解释。按照这种解释,一体化进程将通过“外溢”的逻辑得到发展:与某个特定目标相关的行动,会带来一个新状态和对更多行动的需求,即原先的目标只有在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种逻辑将使一体化从一个部门传向其他部门。按照新功能主义的理论,“外溢”不单是功能性的,而且还带有政治性,因为伴随着功能部门的一体化,政治将日益在区域层面而不是国家层面上进行。这样的政治外溢将导致人们的认同和忠诚发生变化,它会引发政治一体化,并最终导致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形成。

10、新孤立主义:基本内容:(1)对国家利益进行狭义解释,强调有限的安全目标,注重本土安全。(2)强调美国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和力量优势,认为美国的本土安全并未面临直接威胁,过分扩张和干涉会招致危险。(3)强调国内问题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该首先解决国内问题。(4)反对美国承担海外义务,反对对外干涉和军事卷入。

11、欧洲一体化:现代意义上的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二战以后。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百废待兴,局面微妙。与此同时,美国已经逐渐开始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争演主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声称美国将竭尽全力帮助恢复世界经济正常秩序,并提出了旨在重建欧洲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为欧洲的战后恢复提供经济援助。在经济方面,欧洲国家在美国的敦促下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其作用主要是协调欧洲各国经济政策,以努力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

由贸易。在军事方面,欧洲10个主要国家和美国、加拿大于1949年共同缔结了北大西洋公约,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加强北大西洋地区的集体防务,同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抗衡。欧洲人自己也在积极地推进欧洲一体化。

结束分裂,统一欧洲,永享和平,这是欧洲联合倡导者们的梦想,也是他们孜孜以求的目标。欧洲联合进程,或称欧洲一体化建设,经历了煤钢联营、经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四个发展阶段,根据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正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过渡。欧盟成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联合体。经过5次扩大,欧盟成员国已从最初的6个倡始国增加到目前的25个,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入盟后将增加到27个。

12、新干涉主义: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的价值观为借口,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以推行霸权主义和构筑有利于西方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为目的的思潮和模式。以科索沃危机为契机,新干涉主义正在西方乃至全球日渐抬头。它作为一种处理国际问题的模式,日益显示出对国际关系的危害。而且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推动下,新干涉主义在理论上日渐完备,在行动上日渐机制化、制度化、模式化。

13、霸权:在英语中,为领导或统治 在国际关系,“霸权”主要指一个国家在世界力量格局中所处的卓越地位,而霸权战略则是指通过软硬力量的方式迫使其他国家接受其领导的政策和行为。在理论上,霸权可分为地区霸权和全球霸权 (从把霸权稳定论的角度解释)是指一个国家必须能够自由使用关键的原料,控制主要的资本来源,维持庞大的进口市场,以及在高附加值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实现方式: 强制的,以武力谋求霸权 非强制的,制度霸权。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国家利益的层次划分?

一般来说,主权国家的国家利益至少有三项基本的内容:第一,确保自身的生存,包括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和维护领土完整;第二,促进其人民的经济福利与幸福;第三,保持其政府体系的自决与自主。国家利益中除了最重要的利益之外,还存在重要、次要以及不太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凡涉及国家的需求,不论大小。都可以说是国家利益。这些利益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多维和复杂的国家利益的体系。在国家利益的体系中,通常是可以划分不同层次的。在美国有关国家利益的研究和探讨中,就出现了不同的分法。例如罗宾逊根据优先性、特殊性和持久性三条标准,区分出了三对不同的利益:(1)生死攸关的利益(国家不能妥协的利益)与非重大利益(可以谈判的利益);(2)一般利益(涉及广泛利益)和特定利益(涉及国家特定目标);(3)永久利益与可变利益。美国的《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对国家利益做了另外一种更简约的划分:⑴生死攸关的利益;

⑵重要的国家利益;⑶人道主义及其他利益。

2、如何理解均势的含义及均势战略基本特征?

所谓均势,是指国际体系中的国家试图保持力量的平衡,以防止任何国家占据优势地位。均势战略的基本特征:首先,均势战略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战略,各国在推行军事战略时,无不以实力为基础,均势的核心是“权力”。其次,均势战略体现了有关国家对国家利益的绝对追求,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动的基本动机和出发点。再次,西方均势战略所产生的结果并非真正的平衡,西方大国在推行均势战略时真正希望的不是相互的实力均衡,而是谋求自身的优势。最后,均势战略的最经典实施手段体现为随机变换联盟,通过联盟与反联盟的形式维持大国间联盟,以便在国际权力分配中取得有利地位,维持自身利益。

3、国际战略决策中的官僚政治因素

在国际战略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除了受到心理认知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时时受到内部的官僚政治因素的影响。这里所说的官僚政治,是指决策团队或决策系统内部的政治过程。这种政治过程涉及决策团队的复杂事务和观点的冲突,并涉及成员用来增加自己影响的战术或伎俩,包括游说、阻隔或操纵信息、控制议程、拉帮结派等。

影响战略决策的组织官僚模式实际上是由组织过程和官僚政治构成的。组织过程可以概括如下:国际政治事件是组织机构的产物,国际事务的的行动者不会死抽象的民族国家而是松散联合起来的国际组织,各不同的问题按其领域是由不同的国际组织具体负责的,支队狭小领域负责的组织机构往往都眼观短浅处理大问题都是按照程序办的,决策组织需要分散权力让各决策单位各司其职进行集中控制,最高领导人的干预未必有效但是可以发挥作用。按官僚政治可以概括为:国家的战略决策是由不同的部门共同制定的,其形成是一个说服,妥协,确定的过程。官僚政治与组织过程相比,区别在于前者注重政治过程,而后者注重组织过程。由于这两者在分析对象上存在同一性,在分析内容上存在交叉性,因此研究者常常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按官僚政治可以概括为:国家的战略决策是由不同的部门共同制定的,其形成是一个说服,妥协,确定的过程。

4、实现霸权有哪些方式?(必考)

国家推行霸权战略一般呈现两种方式,一种是强制的方式,即通过使用武力维系支配体系;另一种是非强制的方式,即通过给附属国提供公共物品来维系自己的主导地位。后者实际上是通过制度的方式来保持霸权,即制度霸权。

(1)以武力谋求霸权。按照奥根斯基的权力转移理论,只要霸权国的相对国力占明显优势,国际系统本身就处于稳定状态。但是,当霸权国权力基础发生动摇的时候,系统就会变更,并且很容易发生大规模战争。原系统中最强大的非霸权国,由于国力的迅速增长,会信心十足地使用它的武装力量,在国际系统中谋取与实力相应的威望和地位,而霸权国也很可能孤注一掷,希望在挑战国的国力增长到无法控制之前,利用战争手段加以摧残。对于霸权战争的结果,吉尔平认为,胜利者与失败者将重新确立谁将统治国际体系,谁的利益将在新的国际秩序中得到优先照顾。总而言之,霸权战争是体系演变过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国际体系的动力。

(2)制度霸权。如果说早期的霸权战略更多的具有赤裸裸的武力和炮舰色彩,以“硬权力”为基础,那么现代的大国霸权战略则往往以综合国力为后盾,通过充分发挥“软权力”的作用和分量的方式,以制度安排来确立和保持霸权。

5、国家利益是怎样形成的?

国家利益作为国家制定与实施战略的出发点,其产生与形成常常是有复杂的情况的,尽管国家被一些学派视为整体一致的行为体,但国家内部事实上是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团和不同的需求的。怎样看待国家利益的产生,库尔图诺提出了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整体的方法,另一种是实证主义的方法。

整体的方法假定,每个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它的命运和使命是不能选择的、改变或拒绝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深深地植根于特定国家的文化、历史和地缘政治地位之中的。政治领导的目标就是揭示这种使命,精心地阐述它并把它灌输于社会之中。政治家的智慧就在于他们能以适当的方式就国家的长远未来建构这种国家利益概念。这样的一种方法,使得国

家利益变成了一个价值和信念的问题。

与整体的方法不同,实证主义方法是基于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比较理性的基础上。这种方法人为,国家利益只不过是社会中多元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排斥的集团利益的最小公分母。这些利益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地区、种族利益等。因此,政治领导人是不能揭示或发明国家利益的,他们只能理解和平衡之。政治家即使能拿出个人版本的“国家命运”,也不应把它强加给社会。相反,社会应当利用国家来协调集团利益。在有关国家利益的实证解释中,政治家被看作是忠实的经纪人,而不是牧师。

6、国际战略决策的基本属性与特点是什么?

概念上,国际战略决策就是确定国家目标,分析国家实力和选择适宜手段的过程。它是国际对外政策决策中最高层次和最宏观的部分,是有关国家对外政策行为的总体性指南,通常有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框架,具有前瞻性,不是对突发事件做出的反应,也不是涉及日常对外事务的具体决定。

国际战略决策的特点:(1)国际战略决策是影响深远的决策,采取行动时需要动员比较广泛的资源,时间跨度大,机会成本高。(2)国际战略决策常常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战略决策需要有对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谋划,在这期间许多作为决策依据的条件会发生变化,而国民对决策的支持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尽管战略选择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东西,但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目标与手段是不可避免的。(3)国际战略决策是由不同组织和个人形成的团队完成的。由于是团队决策,谈判和妥协就是必须的。通常,战略决策并不是一次完成的,环境的变动性要求对决策进行动态评估。

7、如何理解新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

对于欧洲联合进程中所出现的不断扩展的现象,美国学者厄恩斯特·哈斯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了“新功能主义”的解释。按照这种解释,一体化进程将通过“外溢”的逻辑得到发展:与某个特定目标相关的行动,会带来一个新状态和对更多行动的需求,即原先的目标只有在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种逻辑将使一体化从一个部门传向其他部门。按照新功能主义的理论,“外溢”不单是功能性的,而且还带有政治性,因为伴随着功能部门的一体化,政治将日益在区域层面而不是国家层面上进行。这样的政治外溢将导致人们的认同和忠诚发生变化,它会引发政治一体化,并最终导致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形成。

政府间主义的本质则是主权国家的一种合作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采取行动必须得到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虽然70年代欧共体的发展状况较好地反映了政府间主义的解释,但是8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政府间主义的理论解释相形见绌,无法给出有力的分析,《单一欧洲文件》(1986年)及后来的《欧洲联盟条约》(1991年)的签署和施行引发了新一轮的一体化理论研究,自由政府间主义应运而生。

三、论述题

1、论述合作安全不同模式、实现途径

合作安全模式是建立一种相互保证而不是相互威慑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基础是对安全相互性的理解,即一国的安全是以相关的其他国家亦获得安全为条件。这种安全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安全取向,主张包容而不是排斥,倾向于多边主义而不是单边主义,偏爱非军事手段而不是军事解决办法。它强调国家是安全关系的主要行为体,但也接受非国家行为体扮演重要角色,包括重视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所发挥的作用。作为一种新的安全观念,合作安全力求在实现安全的渐

进过程中改变国家行为,从与他国竞争变为与他国合作。

合作安全是国家之间处理安全困境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和实现安全的一种非对抗模式。其形式多样,包括以下几个途径:(1)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2)建立信任措施,这是实现合作安全的重要途径。(3)建立新型的合作安全组织和机制,例如上海合作组织(4)建立“第二轨道”方式,即指学者、政府高级官员和军事官员等以(官方)正式方式进行的外交对话。

2、如何看待中国所处的国际战略环境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有以下特点:一、陆地和海洋邻国多,安全环境受周边国家影响大。二、边界漫长、海域辽阔,边界争议和海洋权益纠纷多。三、地处大国利益交汇区,安全环境受大国影响复杂。

缓和与稳定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的基本特征和主流。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俄结束了意识形态的争论,彻底解决了边界问题,经济、军事合作进入到实质阶段,随着两国的关系的日益发展,中俄两国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必将日益加强。中印关系也得到了全面改善。与邻国的边界争议、东南亚过节的海洋权益纠纷也得到了解决或缓解。随着我国外交舞台的不断延伸,多边合作成为周边外交的中要内容。周边国家也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加强对华合作日益成为周边各国对华政策的主导面。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1、美国亚太地缘战略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2、周边地区热点问题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朝核问题、印巴冲突、中亚地区恐怖主义问题等。3、边界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对我国的影响,中印边界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权益争端问题等。

巩固发展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安全政策的基本着眼点。保持和维护本地区的安全利益,是我国和周边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需要长期稳定、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此我们应该树立新安全观,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新安全观的核心。稳住东西两翼、巩固北方、经略东南、改善与发展中美及其他国家的关系。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

3、从大战略角度说明冷战时期美苏用多种战略手段进行战略对抗的特点、成效

关于大战略,人们往往引用利德尔—哈特的界定,即:“所谓大战略——高级战略——的任务,就是协调和管理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的全部资源,以便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对于大战略所要协调和管理的资源,利德尔—哈特强调了国家的经济力量和人力,强调了国家的精神力量,认为作战力量只是大战略的力量之一,大战略还要运用财政力量、外交压力、商业压力和道义压力等,总之,要把各种手段结合起来。

冷战是战后到苏联解体时期内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美苏冷战的特点是既有紧张的对抗,也有缓和;在欧洲,美苏是以“冷战”的形式存在,而在亚洲则大多表现为热战;意识形态是双方进行利益与权力争夺的重要工具;核武器在冷战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美苏冷战大大打上了双方领导人的烙印。

战后美国奉行的是全球扩张的大战略。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空前强大,使美国认为它自己有能力领导世界。这种要成为“世界领袖”的强烈欲望,是战后美国对外扩张的思想基础。美国开放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以及将追求海外市场作为保持战后国内繁荣与稳定的重要手段,不仅成为美国主动向全球扩张的主要动力,也是这种扩张的主要目的之一。不仅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还使美国政府认为:再也不能允许其“潜在的敌手”通过经济上的闭关自守,政治上的颠覆活动和军事上进行侵略等手段来取得对欧亚大陆的资源控制,

从而危及美国的安全。这里所说的“潜在的敌手”显然主要是指苏联。与此同时,美国在十月革命后形成的反共意识,其历史所孕育的自认为美国集西方文明之大成的天生优越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美国有责任将其民主制度和自由的价值观念向全世界移植的天定使命观,则成为美国向全球扩张的又一内在动力。这一切,使美国在二战后形成了全球扩张的大战略。

苏联战后大战略的核心是保障它的国家安全,并将确保西部边界安全视为第一要务,这是苏联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控制的东欧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友好政府,从而建立东欧“安全带”的根本原因;由于斯大林坚持认为战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因此在垄断资本主义中综合实力最强的美国,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不仅如此,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倾向于将其所控制的势力范围变成封闭的经济区域,而这又是与确保打赢未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直接相关的。另外,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世界革命的信念,也使苏联在其军事能力所及的地区建立和维护与自己类似的社会制度,尽管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于苏联的国家安全利益的。这一切,便形成了战后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的大战略,并使苏联决心充分利用所掌握的有限力量,通过局部扩张而使其权势超出了本国领土,覆盖了它的东欧势力范围。

美苏关系之所以能够日益走向缓和与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苏联的退让与妥协为前提的,而戈尔巴乔夫在国内进行的改革,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激进化”和“西化”的过程。然而,这种过于激进的全方位改革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终于造成了处于崩溃边缘的经济和动荡不安的社会,使长期积累的十分复杂的民族矛盾表面化,最终使国家陷入政治、经济、民族和信仰的全面危机,并以1991年苏共中央自行解散和苏联正式解体为标志,形成了“苏联巨变”这一20世纪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事件。苏联解体后,冷战也就划上了句号。

4、分析冷战后日本的对外战略

冷战后,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日本,“小国主义”和“中间力量说”等已渐渐失去影响。在“普通国家论”与“民生大国论”等新保守主义和新国家主义思潮的鼓动下,日本推行大国外交已日益明确化。通过调整与各大国的关系,调整地区战略,建立外向型军事体制以及调整对外援助政策等,日本已把自己新的对外战略付诸行动。

一、调整大国关系

日本重新审视了与各大国的关系,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第一,强化日美同盟,与美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第二,重新定位日中关系。第三,转变对俄政策。

二、制定地区战略

在冷战后新的国际关系中,日本已成为发达国家主要成员,其地区战略是紧紧围绕着树立大国形象和地位展开的。第一,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增强在该地区的发言权。第二,积极参与欧洲事务,加强三级结构。第三,提出“欧亚大陆外交”新战略。

三、建立外向型军事体制“9·11”事件发生后,日本又先后出台了《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和《海上保安厅法修正案》三个法案。这三个法案的出台实现了日本安保政策的重大突破:一是海外派兵的地域扩大了,二是放宽对自卫队海外活动中使用武器的限制,三是政府的海外派兵行动无需得到国会批准,只要在事后20天内由国会追认即可。至此,日本外向型军事体制的国内立法程序已完全完成,向海外派兵和采取战斗行动已可顺利实施。

四、调整对外援助政策

1991年5月,海部首相访问新加坡时指出,日本“在实施政府开发援助时,将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军费支出、武器输入等动向”。这是冷战后日本对经济援助附加政治条件的首次公开陈述。1992年6月,日本通过了新的《政府开发援助大纲》。此外,日本还改变了长期以亚洲国家为主要对象的做法,加大了对亚洲以外地区的经济援助,标志着其战略更多地具有了大国属性。

四、材料分析

1、中评社北京6月4日电/环球网报道,在亚洲防务会议(又名“香格里拉对话”)上,美国防长帕内塔6月2日发表了有关美国军事战略转向亚太地区的讲话。外界分析普遍认为,美国此举意在“遏制”中国,但美国防长却坚称,美国要将强与中国的合作,战略东移与中国无关。

在香格里拉对话上,帕内塔强调亚太地区对美国的未来至关重要,未来几年内在太平洋部署更多的舰船。到2020年前,美国海军将改变目前在太平洋与大西洋分别部署50%战舰的格局,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游弋的军舰将占到60%。这意味着美军将在太平洋地区部署至少6艘航空母舰,以及众多巡洋舰、驱逐舰、潜艇与濒海战斗舰。

美联社3日评论说,战略转移令亚太地区变成美国战略优先项的前沿阵地,而中国在该地区经济力量和活动是催生美国政策转变的主因。由于该地区争议不断,同时受益于中国的经济动力,美军并不想制造多少波澜。防长帕内塔在亚洲兜售新的战略,却在此会议上说,由于亚太是全球人口与军事的聚集地,所以自然受到外界的关注。

包括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在内的盟友对美国的新政策表示强烈支持与欢迎。但同时也有人担心,美国会以此来孤立中国。一些美国官员强调,美军并不想在亚太寻求建立新的永久军事基地,而是寻找某些更为廉价、更不具威胁的方式,轮班调换在该地区力量部署,加强联合军演,推进向关键港口的进入。

美联社评论说,在美国宣布重心东移的同时,又否认遏制中国,这么做无非是想在策略上胜过中国,同时不想在警惕的亚洲地区掀起波澜。

(Foreign Policy 2、希拉里·克林顿为2011年10月11日出版的《外交政策杂志》

Magazine)11月号撰写评论文章,在文中提出了美国的“太平洋世纪”(Pacific Century)这个概念,并进行了阐述。2011年11月1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的东西方中心发表演讲。当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檀香山说,亚太地区将是美国今后外交战略的重心,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而在12月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论坛上,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的话题几乎就没有离开过“太平洋世纪”。他说:“美国是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一员,我们绝不会离开。”

问题:结合奥巴马政府的行为分析亚太战略

亚太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是美国利益重心所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不断设计和调整其亚太安全战略,到目前为止,这届政府的亚太安全战略已初具轮廓。美国与亚太地区不可割舍的利益关系和在该地区面临的诸多挑战,是奥巴马政府制订亚太安全战略的基本背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首先在观念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于是美国不仅强调自己是一个亚太国家,还强调自己是一个亚洲国家。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明确宣称:“美国不是亚洲的拜访国,而是居住国”,而这一表述多次被美国其他领导人在各种公开场合引用。2010

年1月21日,奥巴马政府助理国务卿柯特·坎贝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说得很清楚:“在亚太世纪到来之际,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美国必须加强和加深它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参与和领导作用。”由此可见,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是要强化其对亚太地区的领导权和控制权。2010年1月12日,希拉里在檀香山发表讲话,明确阐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工作原则和重点,这些原则和重点实际上是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基本内容。第一,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联盟体系,并增进美国在该地区的伙伴关系。美国把日本、韩国、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视为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继续维持和发挥影响力的主要依靠力量。为此,美国在不削减亚太地区驻军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美国在该地区的驻军质量。

奥巴马政府在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后,一再否认该战略是针对中国的,尽量避免重蹈“冷战”覆辙,即视中国为敌人从而将“自我实现的预言”(最终成为敌人)。认为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在与中国的战略博弈中也始终有所顾忌,避免作出全面对抗和走极端的选择。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贸、军事安全和亚太多边国际组织等三个方面。经贸方面,美国希望通过未包括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谈判,大力介入亚太地区正积极发展的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分享亚太地区的“发展红利”。并通过扩展美国与亚太国家的贸易、投资和其他经济合作,帮助重振美国经济并维持美国在全球经贸、投资、金融和货币(美元)领域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各领域中新规则体系的制定,同时制约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上升中的经济力量和影响。军事安全方面,美国加强了与日、韩、澳、菲、泰等五个亚太地区盟国、东盟其他伙伴国以及印度等国在军事基地、军事演习、武器出口和其他安全方面的合作,包括主要针对中国和朝鲜的亚洲反导系统,2020年前将美国海军舰只的60%和6个航母舰队、美国本土以外60%的空军力量和更多科技武器及地面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以及“离岸控制线”、“空海一体战”和“网络战”等各种军事战略计划。美国还积极介入并影响亚太地区多边国际组织,主要是东盟首脑和部长级会议、东亚峰会以及亚太地区安全论坛等。力图以在国际法和国际规范、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方面与东盟各国建立统一战线,在“航行自由”、“和平解决争端”(包括岛屿、海权和资源等权益)方面形成多对一(“5+1”、“6+1”)的制约中国之势。而由于南海在全球与亚太地区战略、军事、经济、交通、资源和地缘政治等各方面的重要性,美国选择在南海地区与中国进行战略较量,并认为其结果对决定竞争全局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奥巴马政府所提出和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将是美国既定的国家战略。随着经济复苏和财政金融压力缓解,美国为深化与扩展该战略还会继续提高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度并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它已经成为我国在战略上和大的外部国际环境中必须长期面对的客观事实与严峻挑战。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考研笔记第五、六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 (李少军第三版,200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二部分国际安全 第五章国际安全与安全研究 第一节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Page 157) 一.“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安全的概念: 国家安全的概念是社会科学中最不明确和价值负载最多的概念。安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必然代表着不同的事情,这取决于人们必须保卫的东西,并且取决于威胁的性质。 造成安全概念界定不一的原因可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因素:从客观上讲,谋求安全的主体所面对的不安全状态与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安全挑战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安全考虑;从主观上讲,不同的安全主体出于对不同的安全利益的追求,也可能会对安全做出不同的界定。 就一个国家而言,不同的民族、种族、阶级、性别、职业等因素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安全观念。 最传统的观点是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 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外界的现状,即国家是否受到威胁,而主观方面则是指人们的心态,即是否存在恐惧。人们维护安全要实现两方面的目标,即不但要早就一种安全的现状,而且要造就一种安全的心态。从这个角度讲,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国家所受的威胁,存在现实的威胁,也存在潜在的威胁。现实的威胁是指可见的危险,与安全的客观方面相联系,通常出现在局势紧张之时。国家所受到的潜在的威胁是指威胁的可能,它在某种意义上作用于人心理上一种较长远的东西,是对潜在威胁的忧虑,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安全的主观涵义,通常发生在和平时期。 二.安全研究的发展(Page 163) 三.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Page 165) 纵向分层:国际体系、国际子体系、单元、子单元、个人; 横向扇区:经济、环境、社会、军事、政治五方面。 第二节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Page 166) 安全关系作为一个犯愁,概括的是国际行为体在安全事务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行为体处于复杂的安全关系之中,表明该行为体的安全现状或心态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行为体乃至整个国际体系的强有力影响。 一.现实主义安全观 现实主义是安全研究中长期居于支配地位的理论范式。现实主义所设想的安全关系就是由主权国家所构成的无政府状态,而这种状态的本质就是不安全。由于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的冲突与不安全是普遍现象,因此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就是加强安全。国家最重要的是在国际体系中保持自己的主权地位。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是安全指示物。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以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利益为最高原则。主权国家的这种本质特点,使得它先天具有某种“不相容性”。由于国家间总是存在着利益的差异、竞争与冲突,因此在国际体系中,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存在对别国而言都是一种本质的不安全。 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能否实现安全,最终取决于国家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权力或能力,而这种权力或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国家的军事力量。因此国家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增大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暴力因素始终是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在同军事因素的发展相关联的时候,才是重要的。 总之,现实主义的安全观的中心就是国家怎样使用军事力量,以及国家应怎样应对这种不安全的基本来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部分 国际政治学理论(下)【圣才出品】

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 3.1 复习笔记 国际关系行为体指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并在其中发挥影响和作用的政治实体。这种政治实体可能是主权国家,也可能是非国家行为体。 一、国家行为体 从国际关系的范畴来讲,作为国际行为体主角的是民族国家,或者说是主权国家。它最先产生于17世纪三十年战争之后的欧洲。 1.主权国家 (1)主权国家的四个基本特征 ①国家拥有主权,是主权行为体; ②国家拥有一定的政权组织,特别是中央政府; ③国家统治着一定的居民和一定的领土; ④在国际范围内国家代表并保护着这些居民。 在国家的基本特征中,主权是国家所独有的属性。就现代国家而言,人们认为国家辖下居民的共有认同与对国家的忠诚,也是国家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2)国家的构成要素 国家作为一种政治实体,其构成包括三个要素: ①思想观念,以人民的情感为代表,这种思想观念体现在文化、历史和意识形态之中; ②自然要素,包括领土、人口和经济资源等; ③制度因素,包括规制、法律、政府决策结构等,这些东西构成了国家的秩序。

(3)现代国家的构成要素 现代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主权、领土、居民和政权组织,有时也包括居民的共有认同与对国家的忠诚。 (4)国家的作用 从政治职能来说,国家所起的作用包括三个方面: ①在其统治区域内维持社会的稳定,控制暴力的发生; ②自由和自主地分配国家的资源; ③作为国家内部大多数人民认同的核心。 2.主权的概念 (1)主权概念的提出 主权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让·布丹在《国家论六卷》中提出的。他把主权界定为“统治公民与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其后,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从自然法理论出发,阐述了主权的产生。 (2)主权的概念 主权具有双重含义: ①对内主权,即国家对内享有最高的和最终的政治权威; ②对外主权,即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是平等的一员,享有独立自主权。它具有三方面的含义: a.它具有国际法的含义,即国家只有享有主权,才是国际法的一个主体; b.它具有政治含义,即在国际关系中,或者说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它对其人民和领土享有不受外部干涉的独立的管辖权; c.它具有道德含义,即所有主权国家都应当尊重别国管理其内部事务的权利。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难民问题)【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难民问题 13.1复习笔记 “难民”正式成为一个明确的国际政治术语,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全力解决的问题,乃是现代的事情。一直到20世纪,难民的地位才有了国际公约的明确规定,在国际范围才有了专门解决难民问题的常设机构。 一、难民问题的严重性 20世纪是一个“难民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及无数次局部战争,造成了十分严重的难民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到60年代末,尽管世界难民问题依然存在,但总的来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进入80年代,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由于世界不稳定地区不断增多,全球的难民人数也急剧增长。 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范围的难民数量似乎有所减少,但难民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二、难民的理论界定 1.难民的含义 按照联合国的界定,难民是指那些有正当理由畏惧因种族、宗教、民族、参与某政治团体或政治见解等原因遭到迫害而离开了原籍国,并且因为这种畏惧而不愿接受该国的保护,

或那些没有国籍,离开了他以前的居住国并因此畏惧而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的人。 2.难民的分类 当今国际关系中得到承认的难民,大体可分为两类: ①离开了其原籍国,并受到已签署联合国或其他地区性难民公约的相关国家政府认可的难民; ②联合国难民署根据相关公约认可为难民的人,也被称为“托管难民”。 然而,尽管“难民”有严格的界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保护难民的工作范围却在不断扩大。后来,那些因战争、内乱、饥荒而在原籍国流离失所的人,尽管没有离开原来所属的国家,也取得了类似难民的待遇。 三、造成难民潮的根本原因 造成难民潮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国家领土的变更,政权的更迭,社会分裂、民族冲突所导致的动乱和战争,政治和宗教迫害等。 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会间接地导致政治和社会冲突,最终使人流离失所,产生难民问题。 当代难民潮发生最突出的原因之一是种族或民族因素,造成难民问题的突出原因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生态原因同样对难民问题的产生有间接的影响。总之,造成当代难民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一种原因比较突出,有时是几种原因共同起作用。要消除难民潮发生的原因,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发展问题。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3章)【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1.1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1.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界定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既要看到国家行为体,也要看到非国家行为体。由此我们可以把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类关系: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既包括合作的关系,也包括冲突的关系;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既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亦包括主权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问的关系等。 此外,国际关系的整体的运动规律也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2.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 国际政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两种学习,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方法的学习。 1.关于知识的学习 进行国际政治专业学习,必须掌握两类知识,一类是经验主义的知识,另一类是概念与理论知识。 (1)经验主义的知识 ①含义 经验主义的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包括各种国际互动的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也包括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以及国际制度的重要数据与信息等。 ②内容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课件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十章恐怖主义 第一节恐怖主义的概念与界定(Page303) 一.恐怖主义的主要现象 暗杀(最古老最传统的方式)、劫持人质、爆炸(是当代发生频率最高、造成破坏和伤亡程度最大的恐怖活动形式)、劫持交通工具、武装袭击、生化袭击二.恐怖与恐怖主义 1.从“恐怖”这个词来理解,“恐怖活动”实际上就是指使人们感到极度害怕的行为,或者说是使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的行为。恐怖主义是政治性的恐怖活动。 2.并不是所有具有政治性的恐怖活动都可定性为恐怖主义。因为“主义”应是指一种系统的、持续的和有组织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孤立、偶然的行动,即使带有政治性,也不是恐怖主义,只能算恐怖活动。 非政治性的恐怖活动通常属于一般的刑事犯罪,而政治性的恐怖活动则有可能成为恐怖主义活动,只有有组织、有系统的政治性恐怖活动,才可列为恐怖主义。 如果行为者的行为是出于某种反社会的心理,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个人报复,泄私愤或是为了勒索赎金,那就不是恐怖主义行为,始于非政治性行为。如发生在校园的很多枪击事件,很恐怖,但无政治背景,属于恶性犯罪。如果行为者的打击对象是一国政府或者一个种族、民族或一个教派,目的是迫使受伤害者做原本不会做的事情,诸如改变政治态度或者对内对外政策,则这种行为属于政治行为。如哈马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德国光头党、基地组织等的行为。 三.恐怖主义的界定 恐怖主义是暴力实施者基于政治目的的对非武装人员(包括军队中处于非战斗状态的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其目的是以特殊的手段把一定的对象至于恐怖之中,逼迫其做原本不会做的事情。

恐怖主义和战争都是以暴力手段迫使对手屈服于自己的意志。但战争的主要打击对象是军事人员和军事设施,而非平民和民用设施;恐怖主义的打击和伤害对象主要是非武装人员,是普通公民,包括非战争状态下的军人和武装人员。 只要是反对外国占领和争取民族解放的使用暴力的行为,就不是恐怖主义。目的的争议性可证明手段的合理性。 第二节恐怖主义的由来与历史演变(Page311) 第三节恐怖主义的类别、特点和根源(Page317) 一.恐怖主义的类别 恐怖主义从行为者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政府行为和非政府行为。 1.政府行为是指一国政府以组织、支持、资助恐怖主义活动的方式对付其他国家。 2.非政府行为主要是指集团的行为,非政府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国内恐怖主义活动。国际恐怖活动是暴力行为跨越国界的输出;国内恐怖活动是仅限于本国疆界内的行为。 影响较大的非政府行为的恐怖主义: (1)奉行民族分离主义的恐怖主义,这一类恐怖主义的组成主要是极端民族主义者、自治主义者和分离主义者,其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分离或自治。 (2)“宗教”恐怖主义。这是以宗教为意识形态的派别,其主要宗旨是以暴力改造现存的穆斯林国家,并以“圣战”打击西方社会。 (3)新法西斯主义的恐怖主义或称种族恐怖主义。这个派别奉行的是反动的种族主义,突出的表现是仇外、排外。其袭击的对象主要是外籍工人、黑人以及其他非白人群体等。 (4)黑社会恐怖主义。这是国际犯罪集团搞的恐怖主义,进行带有政治目的的暴力犯罪活动,目的是迫使政府当局改变打击犯罪的政策。 (5)“革命”恐怖主义。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最经典笔记(权威教授授课笔记)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最经典笔记(权威教授授课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 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 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 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 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 (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 (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 (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 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 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 二.方法论概述 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 1.系统层次。在系统层次上主要研究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即研究国际环境,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是怎样影响国家间互动的模式的。 2.国家层次。国家层次研究的是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他 们怎样制定对外政策。 3.个人层次。个人层次所所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的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对决 策的影响。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国际政治学科)【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1.国际政治学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一个怎样的学科? 答:(1)国际政治学的产生过程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面对纷繁的国际关系现象,特别是国家间不断发生的各种冲突与战争,人们迫切需要找出认识国际行为模式的工具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确立一种国际秩序,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2)国际政治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国际政治学从产生到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经历了一个较长过程。与外交史、国际法、政治学这样的学科相比,国际政治学在20世纪上半叶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实践,以及冷战和各种国际冲突的检验后,直到20世纪70年代,它才有了比较像样的可称为一门学科的轮廓。

①国际政治学迟迟未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跨学科特点。这门学科在形成的过程中结合并吸收了其他许多学科的体系、框架与方法,而这些学科都是各具特色的。由于涉及历史学、法学、经济学、哲学、伦理学、统计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因此它的发展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十分庞杂的。把如此众多的学科融为一体,使之形成具有清晰的体系、概念与方法的学科,显然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②直至今天,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尽管人们都承认这个研究领域,承认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主要概念、主要方法和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人们却始终众说纷纭。在该研究领域,陆续出现了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传统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后实证主义、理性选择理论、认知心理学、英国学派、新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论、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等流派。在一个研究领域出现众多学派本是一件好事,但正如迈克尔·布雷彻在国际研究协会1999年年会的主席致词中所指出的,由于一些人在研究中追求时髦和新奇时尚,结果划分出许多不必要的学派,提出了许多不适当的两分法。尤其是,这些学派缺乏相互的宽容,有时在争论中甚至诋毁对方。由于不注意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和知识的积累性,使整个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 不管这个学科有多少缺点,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它的不足恰恰为广大国际关系研究者提供了机遇。 2.怎样认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事实与理论? 答:(1)事实 事实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点。“科学是建立在事实上面的建筑物。”对国际关系学者来说,要进行成功的研究,就必须选择适宜的方法,而要选择适宜的方法,就必须对事实有基本的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民族主义)【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民族主义 1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界定(见表11-1)★★★ 表11-1 民族与民族主义的界定

考点二:民族主义与地区冲突★★ 1.当代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见表11-2) 表11-2 当代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

2.民族主义与战争危险 民族主义不但会引起局部战争,而且会造成世界性的动荡。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民族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民族利己主义。 (1)民族主义与战争危险的关系 民族主义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导致战争,埃弗拉提出了一系列很值得人们思考的假说: ①不是独立国家的民族对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越强烈,就越有可能爆发战争; ②散居的民族追求统一的愿望越强烈,战争的危险就越大; ③民族关系中追求霸权的因素越大,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④少数民族所受的压迫越大,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⑤新出现的民族国家越缺少安全性和可防卫性,边界的国际合法性越小,这些政治边界与民族边界越不一致,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⑥民族间在过去相互犯下的罪行越大,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⑦民族有关它们相互间的历史以及它们现今行为特性的信念分歧越大,战争的危险性就越大。 (2)影响因素 埃弗拉认为,民族主义导致暴力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四个决定性因素: ①运动的政治现状; ②运动对于民族分散状况(如果存在这种状况的话)的态度; ③运动对其他民族的态度; ④运动对待它自己的少数民族的态度。

3.建立独立国家问题 (1)从总体来看,以建立独立国家为目标的民族主义运动具有最大的战争危险性。因为这样的运动所引发的民族冲突是谋求一种带有很大破坏性的变化,而且很难实现和解。 (2)一旦要求建立国家的民族有了获得国家地位的可能,危险的情况就会发生,就有可能发生分离战争。如果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分离的转化,那就有可能使一般的冲突变成大规模的战争。 4.实现民族统一问题 埃弗拉认为,通过领土扩张来实现民族统一的民族主义是最危险的,因为它们目标和手段会导致与它们其他民族激烈对抗。只要民族主义的民族统一要求涉及国际问题,就会引起很大的麻烦。例如塞浦路斯问题和库尔德人问题。 5.民族混居问题 (1)在当今世界,民族混居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混居并不会导致要求统一的行动,但在局势不稳定的地区却很可能构成潜在问题。 (2)对于混居在一起的民族来说,它们的关系如何,取决于相互间的态度。事实上,每一个民族都面对着如何与其他民族相处的问题。无论是对于主体民族还是非主体民族来说,都是如此。 考点三:民族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困惑与途径(见表11-3)★★★ 表11-3 民族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困惑与途径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圣才出品】

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 一、概念题 1.安全 答:安全是指国际关系范畴的“安全”概念,产生于西方。安全概念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与“威胁”和“危险”相关联。在汉语里,“安全”的习惯用法是指一种状态,它有三个含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在英语中,安全的词义较汉语更宽泛些。按照《韦伯词典》的解释,“security”一方面指安全的状态,即免于危险,没有恐惧,另一方面还有维护安全的含义,指安全措施与安全机构。比较中英文的安全词义,尽管略有差别,但基本意思是相似的:安全就是不存在威胁和危险。 2.安全研究 答:安全研究是指学科定位上国际关系研究的子学科。然而,由于国际关系研究的产生是与最不安全的状态一一战争一一密切相关的,因此,所谓国际关系研究,首先表现为战争与安全研究。回溯历史,人们可以看到,作为国际关系理论渊源之一的修昔底德的学说,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分不开;作为主权国家体系和现代国际关系起源的威斯特伐里亚和会,与三十年战争分不开;1919年现代国际关系学的正式产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不开。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国际关系学的产生是源于安全研究。 3.国家安全 答:国家安全是指属于国家的基本利益的范畴,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

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4.安全困境 答:“安全困境”是指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两难抉择。“安全困境”的概念是赫茨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安全困境是一个结构性观念,按照这种观念,国家追求自身安全的意图会增大其他国家的不安全感,因为每一方都把自己的措施解释为防御性,而把另一方的措施解释为可能的威胁。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国家间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巴特菲尔德把这叫做“霍布斯式恐惧”。他指出,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你会对其他国家有现实的恐惧感,别国也会对你有同样的恐惧。也许你对别国根本无伤害之意,做的只是一些平常的事情,但你无法使别国真正相信你的意图。你无法理解别国为什么会如此的神经质。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以为对方是有敌意的,无理性的,都不肯作出可使大家都获得安全的保证。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就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5.非传统安全 答:非传统安全,又称“新的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因素而言的,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的因素。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没有遇到或很少见过的安全威胁;具体说,是指近些年逐渐突出的、发生在战场之外的安全威胁。 6.新安全观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 目录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 一、古典现实主义 二、新现实主义 三、新古典现实主义 四、对现实主义的批评 第二节跨国主义 一、理想主义 二、新自由主义 三、民主和平论 四、对跨国主义范式的批评 第三节其他非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 一、世界体系理论 二、规范理论 三、女性主义理论 四、批判理论 五、历史社会学 六、后现代主义 七、建构主义 第三章国际关系行为体 第一节主权国家 一、主权的概念 二、主权受到的影响与制约 三、有关国家类型的讨论 第二节非国家行为体 一、政府间组织 二、国际非政府组织 三、跨国公司 第三节全球化对国际行为体的影响 第四章权力与世界格局 第一节权力 一、权力的概念 二、影响权力的因素 1、领土与地缘因素 2、人口因素

3、自然资源 4、经济发展水平 5、军事能力 第二节国际权力结构 一、“极”与权力模式 二、权力体系的变革 第二部分国际安全 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 第一节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 一、“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二、安全研究的发展 三、安全研究的对象与体系 第二节安全关系与安全研究的不同观念 一、现实主义安全观 二、新现实主义与安全合作 三、新自由主义安全观 四、其他非主流的安全观念 第三节安全战略分析 一、国家安全的判断 二、国家安全的维护 三、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第六章国际冲突与合作 第一节国际冲突与战争 一、冲突与战争的界定 二、战争的起因 第二节冲突战略 一、冲突手段的选择 二、游戏与对策 第三节国际合作 一、国际合作的概念 二、国际规制 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 第一节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 一、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 二、影响国家对政策的因素 第二节国家的对外决策 一、对外决策的类型 二、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二、对外政策工具 第三节外交 一、外交的界定 二、外交的历史演变 三、多边外交案例分析——八国集团 四、外交谈判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政治学科与专业学习路径)【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与专业学习路径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作为学科名称,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通常同义,并且与“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ies)相通。在国际学术界,这几个概念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可以互换的。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2)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阿伯里斯特威斯的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直至今天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4)与政治学所研究的一般政治现象特别是国内政治现象相比,国际政治学所研究的现象要复杂得多,因为这些现象的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他共同体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社会”。国际关系的复杂特性使得国际政治学一产生就表现出了鲜明的跨学科特点。 考点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见表1-1)★★ 表1-1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5-9章)【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国际安全 第五章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 5.1复习笔记 一、安全概念的产生与安全研究的发展 1.“安全”概念的由来与界定 (1)由来 国际关系范畴的“安全”概念,是一个产生于西方的概念。“国家安全”的现代用法最早出现在美国作家李普曼1943年的著作《美国外交政策》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家安全”的提法才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常用的标准概念,成为取代诸如军事事务、对外政策、外交事务等较陈旧词汇的新提法。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安全概念的应用日益增多。 (2)界定 ①界定 最传统的观点是把安全等同于不存在军事威胁,或者把安全界定为保卫国家免受外来的颠覆和攻击。 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外界的现状,即国家是否受到威胁,而主观方面则是指人们的心态,即是否存在恐惧。 人们维护安全要实现两方面的目标,即不但要造就一种安全的现状,而且要造就一种安全的心态。从这个角度讲,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

②造成界定不一的原因 国家安全的概念是社会科学中最不明确和价值负载最多的概念。安全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必然代表着不同的事情,这取决于人们必须保卫的东西,并且取决于威胁的性质。 造成安全概念界定不一的原因可归纳为主观和客观两类因素: a.从客观上讲,谋求安全的主体所面对的不安全状态与问题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安全挑战必然会导致不同的安全考虑; b.从主观上讲,不同的安全主体出于对不同的安全利益的追求,也可能会对安全做出不同的界定。 就一个国家而言,不同的民族、种族、阶级、性别、职业等因素也可能造成不同的安全观念。 (3)安全威胁的分类 国家所受的威胁,存在现实的威胁,也存在潜在的威胁。 ①现实的威胁是指可见的危险,与安全的客观方面相联系,通常出现在局势紧张之时。 ②国家所受到的潜在的威胁是指威胁的可能,它在某种意义上作用于人心理上一种较长远的东西,是对潜在威胁的忧虑,实际上体现的就是安全的主观涵义,通常发生在和平时期。 2.安全研究的发展 在西方国家,安全研究与安全概念的产生大体同步。至今已经经历了两次浪潮。 (1)第一次浪潮(二战至60年代) 作为一个学科,安全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出现了安全研究的一个“黄金时代”。至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浪潮结束,转入低潮。 ①安全研究的局限性 a.缺少经验主义的支持;

政治学基础考研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政治学基础考研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笔记 一、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作为学科名称,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通常同义,并且与“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ies)相通。在国际学术界,这几个概念的使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可以互换的。 (1)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2)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阿伯里斯特威斯的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这种设置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直至今天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4)与政治学所研究的一般政治现象特别是国内政治现象相比,国际政治学所研究的现象要复杂得多,因为这些现象的背景是由世界上所有国家及其他共同体共同构成的一个特殊“社会”。国际关系的复杂特性使得国际政治学一产生就表现出了鲜明的跨学科特点。 考点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见表1-1)★★ 表1-1 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考点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 1关于知识的学习(见表1-2)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冲突与秩序的建立 6.1 复习笔记 一、冲突与战争的界定 1.含义 (1)冲突 冲突包含战斗和战争,是人类群体间对抗的状态和行为。它包括不可触及的思想、观念、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对立,也包括可触及的如经济、军事等因素的竞争与对抗;包括不使用暴力的对抗,也包括使用暴力的冲突;包括较低烈度的对抗,也包括高烈度的对抗。 (2)战争 战争是使用暴力的冲突,国际学术界一般界定战争为死亡1000人以上的冲突。 2.冲突与战争的分类 关于冲突与战争,学术界有不同的分类: (1)张继良划分法 ①最高层次是国际战争; ②第二层次是国际危机,是国际关系发生质变的恶性状态,是从国际对抗到国际战争的临界阶段; ③第三层次是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对抗性矛盾所导致的冲突,如美苏冲突; ④第四层次是非对抗性矛盾导致的冲突,如西方国家之间的冲突; ⑤第五层次是语言象征性冲突。

(2)皮尔逊·罗彻斯特划分法 ①国家战争; ②非战争的暴力模式; ③内战。 (3)阿姆斯特茨划分法 ①古典战争 古典战争是指自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体系确立之后,国家之间所发生的在政府指导下运用武装力量的战争。这种传统的战争通常被认为是克劳塞维茨式的战争。其主要特点包括:a.参与军事冲突的是国家; b.采取军事行动具有政治目的; c.军事行动遵从得到广泛接受的国际社会的规范和准则。 ②总体战争 总体战争是指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冲突模式。作为一种国际战争,其特点是无限制地使用暴力,目的在于彻底击败对手,同样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 ③后现代战争 后现代战争是指为现存政治体制合法性而进行的国际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国家行为体影响的上升以及全球性相互依赖进程的发展。 二、战争的起因 国际学术界常用层次分析法,即从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三个层面分析战争的起因。 1.个人层面 在个人层面,可能导致战争的因素有: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1.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初,并且最早出现于英国和美国。国际政治学产生于人们希望更好地理解国际事务和国家间政治的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世界范围内错综复杂的国家间矛盾的第一次总爆发,使得学者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国际关系。 1919年,威尔士工业家戴维·戴维斯在威尔士大学资助建立了国际政治系,并为国际政治专业设立了伍德罗·威尔逊讲座教授,标志着独立的国际政治学科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许多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把国际政治学看作是政治学的子学科,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国际政治学”还不能说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学科,但是国际政治研究却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领域和知识体系。 二、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1.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界定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既要看到国家行为体,也要看到非国家行为体。由此我们可以把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概括为三类关系: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既包括合作的关系,也包括冲突的关系;既包括双边关系,也包括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既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亦包括主权

国家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问的关系等。 此外,国际关系的整体的运动规律也是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2.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学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学界将国际政治学等同于国际关系学,是因为国际关系中的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政治关系等诸多关系中,政治关系最为突出,研究得也最多。国际政治中,以国家为主要国际行为体,其间的主要互动方式为国家的对外政策行为。 三、怎样进行国际政治学科的专业学习? 国际政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两种学习,一是知识的学习,二是方法的学习。 1.关于知识的学习 进行国际政治专业学习,必须掌握两类知识,一类是经验主义的知识,另一类是概念与理论知识。 (1)经验主义的知识 ①含义 经验主义的知识主要指有关国际关系的各种具体事实,包括各种国际互动的历史事件与现实事件,也包括各种国际关系行为体以及国际制度的重要数据与信息等。 ②内容 经验主义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第4版)-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国际政治[河北大学2010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0、2006年研] 答: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①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②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③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政治关系体系的总和。 2.跨国公司[对外经贸大学2014年研] 答:跨国公司是指那以一国为基地或决策中心,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或附属机构,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或其他服务活动的大型企业或公司。作为一种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19世纪60至70年代,一些欧洲列强就开始了对殖民地的直接投资。20世纪是跨国公司大发展的时代。跨国公司的强大经济实力,以及它们跨国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使得它们不可能不与各东道国发生密切的关系。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它们会尽力影响东道国的政策。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相互依赖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将导致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发生日益显著的变化。 3.国际政治格局[河北大学2012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华东理工大学2006年研]

答: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上主要政治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定的态势、样式和结构,它是国际政治力量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它具有时代性、整体性、联系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它一般可分为单级格局、两级格局、多级格局和两级多元格局等类型。 4.海权论[对外经贸大学2014年研] 答:美国卓越的海洋历史学家马汉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马汉引证英国在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中获得海上霸权的事实,来证明欲发展海权必须以强大的海军控制海洋,以掌握制海权。 5.民族自决[对外经贸大学2019、2014年研] 答:民族自决指的是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具体行使,则因特定条件的差异而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每个自主安排自己生活的民族,可以同其他民族一起建立统一的单一制多民族国家,也可以建立多民族政治联盟的联邦制国家,或者在特定条件下完全分离,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像其他各种民族问题一样,民族自决权是与社会政治总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代条件不同,民族自决权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自决权本质上是一项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国际政治的含义。[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研] 答: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核心章节

第七章对外政策与外交 第一节国际关系中的对外政策(Page222) 一.对外政策的基本概念 通常,人们认为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为促进国家利益而为政府官员设计的超出国家边界的明确或不明确的行为,这种设计所确定的优先性构成了国家在特定局势下为实现其目标而采取行动的指导方针。 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居支配地位的价值与政策取向。 国家对外政策行为中,放在首位的是确保自己的安全、经济繁荣和独立自主。因此国家对外政策中最重要的是方面就是国家安全政策、国际经济政策和外交政策。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把对国家利益的追求转化为对外政策行为。 国家安全政策,亦称防务政策,以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为核心;国家经济政策谋求的是对外经济目标,包括贸易谈判,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支持和融入国际经济制度;外交政策主要关注国际和平与稳定,即如何通过谈判在国际互动中为国家谋取最大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为自身造就一个最适宜的国际环境。 国家要实施和贯彻自己的对外政策,就要有适宜的手段,即国家战略。一般而言,国家要有效地贯彻其对外政策,就必须为自己确定现实的目标,即必须符合自身现实能力的目标。 评估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重要的是区分以下三个层面:(1)反映意图的政策;(2)公开宣布的政策;(3)实际操作的政策。理论上三者是一致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为了自己能在国际事务中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并且是别国弄不清自己的真实意图,故意使之模糊化。 二.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因素 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外部环境,包括地理因素、国际互动因素以及国际体系因素等。影响国家对外政策的内部因素,通常包括人口规模、民族构成、经济现状、军事能力以及国内政治的影响等。

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 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第一部分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科 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发展 第二节国际政治学的学科界定 一.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 1.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包括合作与冲突、双边与多边关系。 2.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的关系。包括主权国家与政府间组织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3.非国家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国际组织间的关系、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关系。 二.国际关系学科的界定 国际关系就是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国家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关系,并从国际政治视角研究影响这种互动的一切因素的学科。 第三节国际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途径的基本概念及其争论 1.概念和理论知识包括 (1)核心概念:如权力、无政府、国际行为体、主权国家、相互依存、国际体系等 (2)范式:如现实主义、理想主义、新自由主义等 (3)主要理论:(如权力平衡、集体安全、社会建构等) 2.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争论 3.传统主义与行为主义(科学主义)的争论 二.方法论概述 层次分析法(最早由肯尼思·沃尔兹提出) 1.系统层次。在系统层次上主要研究国际行为体所构成的国际体系的影响,即研究国际环境,并且研究这种环境是怎样影响国家间互动的模式的。 2.国家层次。国家层次研究的是国家和其他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检查他们怎样制定对外政策。 3.个人层次。个人层次所所检查的是政治领导人和政府官员在界定和追求国家的对外政策目标时所起的作用,关注的中心是领导者的个人背景、历史经验、价值选择和领导风格对决策的影响。 第二章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一节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发展 现实主义主要看法: 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的。这是现实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 2.在这个以无政府为特征的体系中,主要行为体是作为整体单位的国家。国家在国际体系中如何行事,决定性因素是国际体系的性质和国家的实力,而不是国家内部的政治制度。 3.权力是理解国际关系的关键。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是加强权力和安全。所谓国际政治,就是国家间政治或权力政治。 4.国家是理性的行为体。在谋求权力与安全的时候,国家采取的是有目的政策,或者说处于主观期望是按照功利原则或理性规范行事的。 一.古典现实主义 参见宝书 代表人物:摩根索 摩根索现实主义六原则: 1.政治受到根植于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这些法则不受到人们的偏好左右。 2.政治家的思想和行动是从被界定为权力的利益出发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