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尊心和他尊心

自尊心和他尊心

自尊心和他尊心
自尊心和他尊心

自尊心?他尊心?

责任编辑:常虹《心灵世界》2009-5-26

相关:自尊自爱他尊

在英国时,我住在伦敦南郊,距离工作的医院很远。因此,我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就出门,先乘200路公共汽车到图汀再转乘280路,一直坐到终点站的阿特金森摩里医院。英国的公共汽车不像国内那样人多拥挤,再加上我出门很早,整个车厢里没几个人,有时整个车厢里只有我一个人。

一天,我登上280路汽车,见车上空无一人,就在靠车门的座位上坐了下来。汽车大概走了两三站的距离,上来了一个50岁上下的妇女,头发有些花白。她在我座位的对面坐了下来。车开动后,她盯着我看了一会儿,然后站了起来,走到我面前。她有什么事?我纳闷着。她先开了腔:“先生,你是女的吗?”

我更纳闷了,反问:“我怎么会是女的呢?”

“你看看上边写的什么。”她指了指我头顶上方。

“孕妇专座”一排字映入我眼帘。

“不是没有人吗?”我申辩道。

“没有人也不能坐。”

我悻悻地站了起来,心里想着这个老女人真是多管闲事,又另找了个座位坐下。

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说实在的,那天的遭遇对我的自尊心无疑是很大的伤害,也就是说,我大失“面子”。因此多年之后,这件事在我脑海中依然如发生在昨天那样,非常清晰。虽然有时也略会抱怨那个妇女说话生硬,难道就不能客气一点吗?我终究是个外国人,初来乍到,又不懂他们国家的规矩,不能这样一点儿“面子”也不讲呀。而更多的时候,我却很欣赏她的直率,见到别人有错就敢当面指出,不像我们国人这样,为照顾“面子”而拐弯抹角。

“死要面子活受罪”恐怕是许多中国人的通病,“打肿脸充胖子”的也大有人在。许多人都说这是因为中国人的性格较“内蕴含蓄”。当然,性格“内蕴含蓄”没什么不好,但它与“好面子”好像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按一般人的理解,“面子”好像和“自尊心”有关系,比如说,某某“特好面子”,好像就指这个人“自尊心特强”似的。

什么叫自尊?自尊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尊实际上也就是自重或自爱,自己珍重(珍惜)自己的名誉,注意自己的言行。有自尊心的人,就是知道尊重自己,看重自己的名誉,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自己所带来影响的人。他们在乎旁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乎自己给旁人留下的印象,也就是在乎自己的“面子”。

相反,没有自尊心的人,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影响的人,甚至负面影响对他们也无所谓。比方说,经常坐车的人,常会在地铁车厢里或公交汽车上看到某些女青年(有些从年龄和服装上看还是中学生)坐在男友腿上,两人旁若无人地搂抱在一起,互摸、接吻、耳鬓厮磨,有时还大声地打情骂俏。这些人的行为除了招来周围人的侧目外,又有谁的目光里会带着一丝的尊重呢?这种事情本应在私下做的,他们却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一点儿也不知避讳,那跟动物行为有何区别?他们的行为不检点,就意味他

们自己不把自己当做有廉耻的人类,也就是自己不尊重自己,自尊心很差。试想,连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人,要让别人尊重他,又怎么可能呢?

有意思的是,这种没有自尊心的人,有时却又在乎旁人对他们的评价,而表现出很强的“他尊心”。他们不尊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反而一味要求别人的尊重,对旁人善意的劝告反感、抵触,认为这是不给他们“面子”。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就太多了,比方说,某个人在明知是禁烟的公共场合却偷偷地吸烟,结果被人发现,遭到制止后闹了个大红脸。也就是,他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这种脸红,究其根源,到底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呢,还是他尊心受到伤害?我说主要是后者。因为他在不该吸烟的地方吸烟,明知故犯,这个行动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因此,按照我的领会,“面子”好像又不完全是指“自尊心”,这里面似乎还包含了一层“他尊心”的意思。

人没有自尊心当然不行,但自尊心太强,太在乎旁人的评价也不行,那种人活得太累了。但有一个道理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那就是:自己先要自尊自重,然后才能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幼儿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初探.

幼儿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初探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而当代幼儿正是这知识瞬息万变、科技迅猛发展,人才激烈竞争的新时代的主人。我们今天培养的幼儿要想在新世纪成为强者,能够担当起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支柱,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和标志。因此,围绕培养新世纪人才的目标,身为基础教育的幼教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 前人研究发现,幼儿的自我价值观是在幼儿与以成人为主体的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形成和影响自我价值观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个体的自身的能力和个体周围主要人物对个体的评价与态度。由于受人类认识规律的约束以及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人对幼儿的态度、行为在幼儿自我价值观的确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马斯洛曾作的精辟论述:“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敬之上的。”因此,周围人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自我价值观。例如教师、家长经常夸奖的幼儿往往自我感觉不错,同时如果幼儿从成人那里感知到自己备受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成人认可与鼓励,而且自己能够担负一些责任,这些也在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自我价值观,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的、有能力的和必不可少的。那么这将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获得积极的自我情感,为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一、帮助幼儿获得并尊重他们的能力,是形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首要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很有自尊心和自信心,说明了他们的能力在其自我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就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得他们应当并且能掌握的知识、技能,其中包括运动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手操作及社交能力等。当幼儿每次成功地完成了某件事情,无论是小班幼儿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中班幼儿掌握了连续快速拍球方法;还是大班哥哥姐姐第一次鼓足勇气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电的小实验……那种成功和喜悦都会油然而生,孩子们感到自己“真棒”“真行”,久而久之,幼儿良好的自我感觉逐渐形成。 我认为,学前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的发展依赖其自身的活动。因此我们注重了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生活气氛和精神氛围,同时还提供了丰富、适宜的认知环境,让孩子们在这样的小天地里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反之,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分保护,形成了孩子在生活、学习、社交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依赖性与不成熟性,就会挫伤其自尊心,打消其自信心。举个简单的例子:小班幼儿刚入园是已经掌握了独立行走的技能,因此往往会到处乱跑,这既是孩子的好奇心所驱使,又是他想自如运用手脚的表现,因此我们不但不能怕麻烦、出事故而取消或减少户外活动,反而应遵循动静交替的原则,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频繁地组织幼儿到户外去游戏。又如如果教师偏要帮助中班幼儿去穿衣服、穿鞋子或叠被子,这样做同样是有损幼儿的自尊心的。因为孩子不一定想把事情干的多么好或认为自己能干的多么好,他只是想通过这个过程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满足自尊的需要,体验独立感和成功感。因此过多的干涉只会对幼儿发出信号“你不行”“你需要帮

批评子女莫伤了孩子自尊心.doc

批评子女莫伤了孩子自尊心 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你该如何应对呢?批评也许是爸爸妈妈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了,但是不是所有的批评方法都是正确的。不适当的批评不仅起不到纠正孩子错误的效果,反而伤了孩子自尊心。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批评子女莫伤了孩子自尊心,欢迎借鉴参考。 类型1:伤害孩子自尊心的批评 如果你认为孩子太小而不在乎自尊心,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同样能理解羞愧、受伤、沮丧等各种情感,如果你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了他,那么他会觉得在同龄人面前感到羞愧,抬不起头;另外,打脸、辱骂也是非常伤自尊的行为。即便是在没有人看到的封闭空间发生,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损,例如爸爸妈妈常说的"我看你一辈子都是捡破烂的命"、"比别人一根手指头都不如"等等。 父母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教育孩子,任何问题都可以等回家后再批评他们。另外,打脸、辱骂是非常令孩子受伤的行为,任何情况下,暴力、体罚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父母应该寻求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另外,鼓励常常比过分批评更有用。 类型2:权威大过道理的批评 父母的权威对于孩子来说,是无上的、无法动摇的。如果你的批评是错误的,也许他会屈服一时,但并不表示他服气了。如果不进行疏导开通,也许他会变得不讲道理,因为父母也不讲道理。甚至有些孩子会开始记恨父母,因为他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父母教给孩子的道理不仅仅需要孩子遵守,父母也需要。父母没有任何理由用权威压过道理。要让孩子懂得客观看待,做错了就道歉、改正,做对了就应该坚持,这不会因为任何主观因素而改变。 类型3:喋喋不休的批评 当孩子开始懂得自我反省的时候,你的批评教育是不是常常开始起了反作用。你喋喋不休地讲着,他们一开始还出现了愧疚的表情,时间慢慢过去,你依旧讲着,他们已经开始不耐烦,东张西望,甚至会叛逆地说一句:"你能不能不要再说了!"。这时候你觉得他又开始调皮、不尊重你,那么你又继续批评他们。不要喋喋不休地批评孩子,孩子懂得自我反省。你可以给他们起一个头,告诉他们错误在哪,应该如何改正。行了,这样就可以了。 类型4:咆哮式的批评 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欲、期望从来不会停止。如果孩子犯错了,你的怒气指数不断上升,当看到他们满不在乎的脸庞时,怒气决堤了,狂泻而出。孩子们开始害怕、生气、委屈。这真的是你想要达到的效果么?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情绪,那么不要直接面对孩子。让他们看到你不能自抑的一面是没有任何好处的。你可以缓一缓,深呼吸,确定自己不会发脾气后再去和孩子谈谈。万一你真的控制不了,那么可以和你的另一半商量,让他/她出面去教育孩子,效果也许会更好。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 “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醒我们: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不管是家长、老师、管理者,都应该切记:不要视别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儿戏,因为要想让一个人重建自信,不知比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要难上多少倍。 拿破仑·希尔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他9岁的时候,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继母刚进家门的那天,父亲指着希尔向她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最坏的孩子,说不定哪天你就会被这个倒霉蛋害得头疼不已。” 希尔本来就打算不接受这个继母,在他心中,一直觉得继母这个名词会给他带来霉运。但继母的举动却出乎卡耐基的意料,他微笑着走到卡耐基面前,摸着希尔的头,然后笑着责怪丈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看哪,他怎么会是全镇最坏的男孩呢?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最快乐的孩子才对。” 继母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希尔,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这种话啊,即使母亲在世时也没有。就凭着继母这一句话,他和继母开始建立友谊。也就是这一句话,成为激励他的一种动力,使他日后创造了成功的28项黄金法则,帮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走上成功和致富的光明大道。可是在她来之前没有人称赞过他聪明。 最残酷的伤害莫过于对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不论你的孩子现在多么“差”,你都要多加鼓励,最大限度地给他能支撑起人生信念风帆的信任个赞美。这样,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步入成功的殿堂,像拿破仑·希尔一样。在《孩子,我并不完美,我只是真实的我》这本书里,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躲避别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在散文《一生的战役》中写道:“我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这个“你”,是她的父亲。有一天深夜,父亲读了三毛这篇文章,给她留条:“深为感动,深为有这样一株小草而骄傲。”做女儿的看到后“眼泪夺眶而出”。三毛写道:“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扫去了我在这个家庭用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犹太人说过,切勿威吓孩子:要么罚他,要么饶他……非打不可,就使用小草一棵。对孩子的惩罚要看他本心的初衷,即使他的初衷是错误的,而导致他错误的行为,也不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因为他毕竟是孩子。 还有一位父亲的故事也值得人们借鉴。 这位父亲用存了很久的钱买了一部新车,他非常爱惜这部车,每天都精心地清洗它。他5岁的儿子总是跟着父亲一起清洗,父亲也为有这么一个体贴的儿子而备感欣慰。 有一天,父亲忘了清洗这部新车,尽管上面很脏。儿子知道父亲很累了,便想背着父亲一个人把车洗完。但他怎么也找不到抹布,他想到了母亲平时刷锅的钢丝刷子,于是走进了厨房。但当他刷完以后,发现车子上面出现了很多花纹,他忙去找来父亲,边哭着边向父亲道歉,父亲看见自己的新车被儿子刷成这样,心痛得不得了,但他也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 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策略陈学娟(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号:1032010809023)摘要: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 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对于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关键词:儿童 安全型依恋影响因素培养策略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Ainsworth将婴儿依恋风格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情绪型三种类型。在面对威胁时,只有安全型依恋者才会适当地激活依恋行为系统寻求支持。依恋风格是在个体婴幼儿时期逐渐建立起来的。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婴幼儿时期安全型依恋的形成。对于婴幼儿来说, 接触最多的是父母及其共同组成的家庭,形成何种依恋风格 必然与家庭密切相关,当然依恋风格的形成与儿童的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分不开的。1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1.1父母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认为,依恋关系的建立仅仅是母—婴依恋的 建立,父亲对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不具有多大的作用。因为母

亲主要担当着日常照顾和抚养的责任,母子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强化这种亲密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与儿童交往的时间远远不如母亲,只要儿童能得到适当的悉心照顾就可以忽视父亲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从儿童建立依恋关系时起,并不是仅仅针对母亲,而是对双亲都会形成依恋。儿童对父母情感上的需要是天生的,父母是儿童形成安全感的源泉,是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所以父母对子女积极接纳的态度都会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1.1母亲对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母婴情感联系是一种生物—社会现象,婴儿所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母婴情感纽带无以取代。[1]在婴儿建立和形成依恋风格的过程中,母亲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1.1.1.1母亲对儿童照料的敏感度 敏感的照护是指在孩子看来,母亲对自己的各种需要能够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在这一交往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和其对婴儿是否关爱是最重要的方面。 Clarck-Stewart等【2】的研究表明:如果当有依恋之情的婴儿需要安慰与爱抚时,母亲能够给予立刻的满足。同时,母亲对婴儿发出的信号、表情较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与孩子进行密切接触,婴儿的依恋之情就会逐渐加深,并形成对自身的安全感,进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婴儿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负责任、敏感、充满爱心的母亲常常能够与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反之,则易形成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word整理版 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心是稚嫩的,需要格外的呵护,尤其在自尊心上。我想,只要是有自尊心和爱心的父母都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很多父母经常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这真是令人痛心的事。 孩子们都有自尊心,如果做父母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有些父母对自己的自尊心比较敏感,当孩子对自己有叛逆行为时,便会怒不可遏,一发为快。然而当觉得委屈了孩子或有可能伤面子的事,父母们都认为:小孩子嘛,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而且还有意给他们一点伤害,认为可以作为惩戒。这种做法非常不理智,因为这不但对孩子没有好处,反而会对孩子心灵上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小东是我一位熟人的儿子,是一个很聪明而又懂事的孩子,刚刚6岁就开始帮母亲做一些家务事。 有一天,小东同母亲购物回到家,帮母亲将买到的东西从外面搬到厨房。母亲见他抱着一堆玻璃瓶不禁担心起来: "分两次拿,这样会打烂瓶子的。" 小东说:"不会的,我以前拿过这么多东西。" 母亲说:"你若不听妈妈的话,肯定会打碎瓶子的。" 小东装作没听见,只是往门里走,刚走到过厅,瓶子就接二连三地掉了下来,有些被摔碎了,洒了满地的汁水。 这时,他母亲看着满地狼藉不禁火冒三丈:"我跟你说了,你就是不听,你看你把这儿搞的一塌糊涂。" 小东本来就感到羞愧,听到母亲这样说,顿时恼羞成怒,丢下手里的瓶子,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此后,小东再也不帮母亲干活了。 当小东摔坏瓶子后,就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失误。我认为,这种事实的结果,比母亲事前警告与事后教训的效果都要好。可是他的母亲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本来应该体会孩子的心情,在这时候给孩子一些安慰,但她却采用了责骂的方法,使儿子感到难堪。 这样的话,不仅不能让孩子养成采纳别人意见的习惯,还会使孩子在今后做任何事情都不敢自己作决定,从而损害他的自尊心、自信心。 我们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在这方面引起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学习参考资料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培养初中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郭俊操 有人认为帮助孩子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是“给孩子最伟大的礼物”,这话很有道理。那么,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 一、面对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教师要经常检点和注意自己的态度:你是否因为学生平庸而暗自失望?你认为自己的学生笨吗?学生的自我评价多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看法,你的无声的态度若能使他确信自己受到尊重时,他便会自然相信自己的个人价值。许多教师是爱护自己的学生的。但宠爱不一定就是尊重。有的学生深知老师对他的爱,但却又经常察觉到老师总是不相信他的能力,这也容易挫伤他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振作起来,从而拥有自信。 二、不要总是“敲打”学生,更不要随意当众训斥学生,也不要没完没了地要学生做自我批评,以免养成学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和习惯。教育学生要有原则和方法,要用心去爱,去感化他,帮助他。 三、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出成绩,使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当学生感到沮丧时要鼓励他们,当学生遇到大的困难时要解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并教他们怎样越过障碍。比如,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和力量所在,最可怕的是让学生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应该让学生学会说:“我也许不是学校中最好的学生,但我是乐队中

最出色的小号手。” 四、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帮助他们学会竞争。只有竞争才能获得成就、获得尊敬而变得有吸引力。即使是中等的学生,也要鼓励他在某一方面胜过别人。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在竞争中尽其所能,引导他胜不骄,败不馁,敢于并且善于同挫折做斗争。帮助学生竞争时,要以生活的真正价值教育他:要热爱人类,热爱正直和诚实。 五、不要让学生去做他们经过努力而不能完成的事。如果强迫学生去做,—旦失败了,反过来又责难学生无能,这肯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教师要切忌这种作法。

幼儿自信心

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和表现及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建议 摘要:在《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总则第五条,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增加了“自信”的内容,这是我国幼教法规在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方面的进步。1998年北京市又推出98家庭教育指导行动主题:“保护自信,培养自信”探索幼儿自信心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和培养途径,这对幼儿良好社会性发展不无裨益。自信心是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积极评价。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成人、成才、成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自信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勇敢地面对困难,相信自己,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信心培养 一、幼儿自信心发展研究的意义 自信心,是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是相信自己的思想、道德、能力的心理状态,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的含义较广,它既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也包含个体的行为特征。自信心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自我情感,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积极肯定,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社会行为。研究表明:4—5岁时期是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协调发展的佳期,即自尊心、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期。从幼儿期起步培养自信心,给幼儿从小播下自信的种子,是形成其健康人格的关键期。自信心能促使幼儿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大胆探索,积极思考,乐于与人交往,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1】 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许多国家都把发展和强化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增强其自信心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一大目标。美国的教育文件《儿童高质量教育计划的标准》中就明确地把“发展儿童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列于十二条标准之首。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地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作为重要目标。缺乏自信心的幼儿,稍遇到困难就退缩,不敢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爱好和愿望,怯于与周围人交往,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差,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认识和探索事物,而且容易形成胆小、懦弱、依赖性强、优柔寡断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杨丽珠认为,幼儿自信发展既有年龄差异,又有性别差异。从总体上看,3—5岁儿童自信心的发展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小学生儿童自信心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Lundeberg(1994)和 Hyde(1990)等人的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以上儿童自信心的性别差异

家长教育孩子过程容易做错的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

1.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这极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2.父母行为轻浮 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

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 美国一所孤儿院组织了一批高校的女大学生定期来孤儿院给孤儿们以持续一定时间的拥抱、抚摸等身体接触的爱抚。结果,孤儿们每次被爱抚后都表现得较为温和。原因就是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越聪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伤害越深。很多家长找各种藉口不听孩子说话。年幼孩子的普遍反映是:“父母什么事也不给我们讲明白”,“爸妈只说自己想说的话,而我想说的话,他们不肯听!”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

树立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树立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 在21世纪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非常关注心理健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长发育初期,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甚至于超过身体健康。而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这一切给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很重的压力。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小学生周围有许多这样的同学:他们有的自闭自卑、有的厌学逃学、有的多疑抑郁、有的自私孤僻等等,这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必须想办法克服。下面我就小学生如何克服自卑树立自尊心与自信心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正确认识自我。 就是通过全面、客观、辨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但也不忌讳自己的缺点。这样就能正确地与人比较,在看到自己不如人之处时,也能看到自己的过人之处。 二、找出自卑心理的深层原因。 自己翻阅相关资料后,通过自由联想和回忆,分析找出导致自卑的深层原因。经过心理分析,让自己领悟到,一个人所以有自卑感,并不是自己的实际情况很糟,而是潜藏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 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自卑本身就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做事之前就对自己说“我不

行”、“我什么都干不好”等,结果就真的干不好,这种消极的暗示导致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和精神负担,使自己的情绪充满失败感。结果做事情就束手束脚、畏首畏尾,主动性、创造性受到压抑,自然就妨碍了成功。因此,要勇敢地暗示自己“我能行”、“别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我要勇敢”等,这样会增加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力量,成功就会向我们招手,自卑也就逐渐丢在脑后。 四、从实践中锻炼自己 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而造成的。因此,不妨先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次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是克服自卑的关键。记得有一次足球教练让一个小学生参加一次市级的比赛,当时,他即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他终于有机会上场比赛了,紧张的是,他从来没上场打过这么大场面的比赛,他能成功吗?后来,经过他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和认可。通过这次的成功表现,使他确立了自信,消除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所以,我们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韧性、果断性、勇于进取等优秀品质,而且还可以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摆脱自我封闭的现状,改善不良心境,形成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提高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增强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当我们克服了自卑心理,自然而然就具备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当都有了这份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时候,所汇集的力量是种什么力量呢?那将会是祖国的明天会更繁荣、更富强!

关于自尊心的经典句子

关于自尊心的经典句子 本文是关于关于自尊心的经典句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关于自尊心的经典句子 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 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 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女人有时候会容许别人欺骗她们的爱情,却从来不容许伤害她们的自尊心。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 固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 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 一个男人,不管是谁,自尊心受到伤害时,都会铤而走险,做出丧失理智的事。 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

若要对一个人维持交谊,是决不可揭穿他的秘密的,尤其是那种和自尊心有关的秘密。

怎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正确评价并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高质量完成任务,实现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情感体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1、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穿衣、入厕、洗脸刷牙、整理玩具等都应该是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不要认为这些生活琐事,随手就可以替孩子做了,即使现在他不会,长大了自然就会了,无须要求他;或者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让孩子做太劳神了,弄得不好还得自己重新做,还不如自己替他做来得省心、省事。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挫伤了孩子探索的积极性,热情、自信心也随之消失。我们应该抓住孩子好模仿且愿意尝试自己做事的有利时机,大胆放手,支持鼓励他用自己的小手去做自己的事。如:一岁多的孩子他要自己吃饭,我们大人只要教会他如何握汤匙、如何把饭送进嘴巴等技能就行了,而不强调他不要掉饭粒,使从中他感受到了自己吃饭的快乐,再加上大人适时的引导、表扬和鼓励,孩子便产生了自己做事的信心;而更大的孩子就不能只要求他会把饭送进嘴巴,而应该强调不能掉饭粒了。因为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或者一蹴而就的事,即使他们动手了,但由于经常受到挫折和阻力或者太一帆风顺,自己做事的信心没了,自信心也就无从培养了。 2、当孩子失败时给予真诚的爱和信任: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把温情、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之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普遍的需要和自信的源泉,这些会让幼儿感到安全,对周围产生信任。只有真诚的爱和信任才能使幼儿有勇气去克服困难取得最终的成功。老师、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可信赖的人,当他们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最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父母的安慰与帮助。幼儿有困难时我们要设法让他明白:我们相信他能克服困难做好每一件事,同时还要热情地帮助他找出问题所在,一起寻求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并让他知道挫折和失败是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和失败吓倒,从此失去信心、自暴自弃。如:有一次我们在做体育游戏《踩尾巴》时,其中有一个幼儿的“尾巴”总被踩掉,原因是他太胖了跑不动,因此他就不参加游戏,我鼓励他,你能行的。后来他继续参加游戏,尾巴就很少被踩掉. 3、不要挫伤幼儿的自尊心:过多的指责容易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当幼儿未能完成任务时我们应激励他再尝试,哪怕只是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也会给他于莫大的勇气去尝试,而最终获得成功。有一个幼儿是我邻居,他的行为让我很吃惊——我请他帮忙把一份材料送到办公室给他们班的老师,他却对我说:“我不敢!”“为何不敢?”“因为我怕老师。”“为何怕呢?”原来是由于上小班时有一个小朋友摔倒了,他帮忙扶起来,可这个小朋友却哭着告诉老师:“是他把我推倒的”,老师没问原因就批评了他,从那以后他就怕老师了,总是离老师远远的。为了帮他找回自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总是有意无意的请他帮忙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鼓励他在集体面前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告诉他:做得很好,你真行。同时取得班级老师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现在的他已经是班级里的一个活跃份子了,因为他本来各方面的发展就不错只是缺乏信心而已。 挖掘和利用幼儿的闪光点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等导致他们各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聪明好动,有的文静内向;有的语言能力强,有的动手能力强等等,面对这些幼儿,如果不去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掌握第一手有关他们的材料,教育就很难做到针对性了,有时就会不知不觉的挫伤他们自信心的养成,使他们自暴自弃,形成错误的观点:我怎么努力都是做不好的;我真笨。 ( 一)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和长处:观察、接近幼儿,收集有关资料幼儿各方面的材料,包括家庭生活环境、家人关系、家教情况、幼儿在家的活动、幼儿的爱好、幼儿在园的

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

以下10点是家长教育孩子过程容易做错的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行为。著名教育家李彦芳指出,如果不对这些行为加以避免,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1.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 太多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众多的学习项目,音乐、绘画、舞蹈、外语……家长们希望孩子将来有远大前程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越俎代庖的方法,会使孩子在生活上产生依赖性,在学习上产生被动,消极的情绪。孩子必须独立承担他生命里的责任。父母的过度保护是对孩子创造力的无情扼杀。一个孩子什么事没做过,只是学习绝不可能成为天才。恰恰相反,如果从小到大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好,在孩子成年以后,在群体中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毫无自信,根本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2.父母行为轻浮 正如詹姆斯?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不擅长听长辈们的话,但是从来不会不模仿他们的行为。” 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活生生的教材。家长如果自己行为上诸多不检点处,平时出言不逊,言语粗俗,习惯于搬弄是非,孩子就会认为人和人之间没有尊重是正常的。即使,他道理讲得再生动,孩子也不会学会尊重。 3.忽略孩子的存在 如果家长在孩子生命早期不听孩子说话、不理睬孩子,忽略孩子的存在,孩子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状态,这样的孩子就无法树立自尊心。孩子生来就有被关注、被爱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觉被忽略,不被重视,就会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且越聪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伤害越深。 所以,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尊重别人,无法安静下来听人说话,我们就可以据此测定,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平时没有专注地听孩子讲话,没有尽可能时时满足他的愿望,无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4.破坏性批评孩子 破坏性批评是对孩子自尊心无情剥夺。当孩子做错了事情,家长希望通过批评来使孩子改掉缺点,我们把他批评孩子的行为看作一个作用力。当这个作用力打在孩子的行为上,即你的批评针对是他的行为,孩子会朝你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的。反之,这个作用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维护国家的独立统一和促进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进一步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昂首挺胸,为做一个中国入而自豪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曾经以灿 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以成千上万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为代表,形成了世代相传的民族美德。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生长在这样的国度里,我们应该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然而,现实生活中有极个别的人,不能充分认识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不以为然,甚至还产生了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对外国津津乐道,赞不绝口,而一谈起自己的祖国来总感到腰不直、气不壮,缺乏应有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消极自卑的情绪,与爱国主义的要求是根本相悖的。邓小平同志指出: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外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侮辱中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变了中国的形象,过去自卑了一个多世纪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了。凡是中华儿女,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种民族自豪感不是凭空产生的。首先,它萌生于对祖国壮丽河山的依恋。中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祖国大地上有广袤肥沃的田野,有纵横起伏的,山脉,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有辽阔的海洋和漫长的海岸线,还有数不清的物华宝藏、名胜古迹,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其次,我们的自豪感还萌生于优良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国家,她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绵延相接,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罕见的。几千年来,劳动群众的无数次革命斗争不但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培育熔炼了优秀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成为维系民族大家庭的坚强纽带,成为整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它使中华民族屡经磨难而不衰,成为具有巨大凝聚力和无限生命力的伟大民族。再次,我们的自豪感还源于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奋斗,我们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黑暗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无不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有了这样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才能在对外交往中珍重国格,昂首挺胸;才能在改革和建设中锲 而不舍,努力拼搏,为振兴中华多做贡献。 不卑不亢,始终保持中国人的尊严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过 贡献,都有自己的尊严,都应得到尊重。我们应当尊重其他民族的尊严,也决不允许任何人

浅谈幼儿自尊心的培养

浅谈幼儿自尊心的培养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非常重要。首先,幼儿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其次,幼儿弱小,像稚嫩的小苗,他们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心灵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对他们的一生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由于幼儿处于成长阶段,是被教育者,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他们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机会要远比成人多。所以,我们必须十分注意尊重与爱护幼儿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然而,有些家长或教师,由于缺乏对幼儿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了解,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自觉或不自觉地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粗暴地对待幼儿,使幼儿在愤恨中失去自尊;2、讽刺、挖苦,使幼儿在自卑中失去自尊;3、戏弄、欺骗,使幼儿在屈辱中失去自尊;4、管教过严,使幼儿在畏怯中失去自尊;5、不分场合地唠叨幼儿的过失,使幼儿在羞怯中失去自尊。 针对上述现象,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时刻注意从多方面入手,尊重幼儿人格,爱护和培养幼儿的自尊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循循善诱,就事论理,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自尊。 为了让幼儿从小懂得自尊自爱,尊重他人,我经常向幼儿讲解简单、形象的道理,培养和教育幼儿处于他人位置考虑问题的习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我园大班有一个小朋友,一次户外活动时,他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说有好几个小朋友追在身后,叫他“傻XX”。我看他委屈伤心的样子,就安慰他。针对这件事,我组织全班幼儿进行讨论:这种不尊重别人的做法对不对?假如别人抓住你的缺点,总说你不好,你心里会怎样?通过这一件简单的事例,幼儿明白了只有尊重他人,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的道理。 二、积极鼓励,适当赞扬与奖励,使幼儿在自豪中建立自尊。 不少幼儿争强好胜,爱表现自己,有上进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承认与赞许。但是由于年幼少知,难免出现过错或做事不称大人意,对此,我们不能过多责备,而应抓住其微小的进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克服不足,让他们从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必要的批评,慎重地处罚,使幼儿在悔悟中建立自尊。 自尊还应表现在善于承认和改正错误中,教育幼儿虽然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但适当的批评也是需要的,它是一种冷却剂,可以使幼儿冷静下来,检点自己的言行,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幼儿屡教不改,还可以考虑给予必要的处罚,以引起幼儿心灵的震动和对错误的认识。但是运用批评和处罚时必须十分谨慎,尽量做到恰到好处。 四、把幼儿当作独立的个体,使幼儿在平等中建立自尊。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如果大人直接要求或命令幼儿,那么幼儿往往觉得别人让他这么做,具有强制性。而幼儿在大人的引导下,将大人的要求变成自觉行动,幼儿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教育。另外,要创造真正的民主平等的气氛和环境,少用命令的语言,多一些商量的征询。平时要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他们与大人争辩是非,如果大人确实说错、做错了,应该坦诚地承认,并向幼儿道歉。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心情舒畅,乐意接受大人的教育。 五、家园配合,使幼儿的自尊心得到强化和巩固。 幼儿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父母身边,所以家园配合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为了让家长了解更多的教育知识,我除了开辟“家长园地”之外,还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方法。平时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交流教育方法,无论在园中还是在家中,都形成人人关心、爱护、尊重幼儿的气氛,使幼儿的自尊心得到健康发展。

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一、教学目的: 1,懂得尊重孩子的自尊心的重要性。 2,学会怎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 学会怎样尊重孩子的自尊性 三、教学时间: 1——2课时 四、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第一课时以讲授为主,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 五、教学内容 第一,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越容易受伤害。父母需要给予小心呵护。例如:多关心孩子内心的冷暖;多给他一些微笑和关怀的眼神;多给他一些理解和支持;常拥抱他,并说:“孩子,妈妈爱你。” 第二,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说成败体验。要时刻让孩子感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父母对他的任何努力都要给予鼓励,甚至允许孩子犯错误。家长不要只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笑逐颜开,“好孩子、乖孩子”这样叫着,而在他成绩退步的时候,脸一下拉好长,让孩子感觉你爱的不是他,而是他的成绩。 第三,多给孩子留面子,不要当着别人训斥、指责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唠叨孩子曾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使他感到难堪。 儿童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儿童时忽视他们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评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常在孩子同伴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没有地位,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动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打骂出来的。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天下午,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学生放学后独自到一片树林里玩耍。天黑了,这个

胆小的孩子还没有走出树林,他怕遭到野兽袭击,就爬到一棵大树上躲了起来。父亲见孩子很晚还没回家,就沿孩子放学回家的路去寻找,在一片树林里,借着天空那微弱的星光,父亲隐约看见儿子正躲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父亲没有马上喊儿子下来,而是假装没有看见,吹着口哨在离儿子藏身的大树不远处溜达。儿子听到父亲的口哨声好像遇到了救星,马上从大树上溜下来,吃惊地问:“爸爸,你怎么知道我在这片树林里呢?”“我是独自散步,没想正碰上你在树上玩耍呢。”据说这个孩子长大后进入军官学校深造,毕业后成了一名作战勇敢的将领。 人们常说,树怕伤根,人怕伤心。自尊心、自信心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支柱,是孩子向善的基石,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凡是人都有自尊心,不要认为孩子小,就可以不尊重他们。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需要家长和老师去保护去尊重。如果教育者有意或者无意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打击和摧残,就会失去向善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支柱。不管什么情况下伤害或者诋毁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愚蠢行为。 现实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自信心,不尊重孩子隐私的事已司空见惯。有的孩子一件事没有做好,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平时有些胆小,就说你真是个胆小鬼;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就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孩子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给人争气。有些家长、老师看孩子不顺眼,总是指责、埋怨,有的甚至打骂体罚。这样下去,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 简单粗暴,不讲方式方法,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一个合格的家长、教师应该用爱心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耐心和恒心,坚持多表扬鼓励,少指责埋怨,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和激发孩子成才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不断克服缺点,逐渐完善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的人才。

自尊自信的习题

③“浆糊脑袋”、“拖油瓶”等坏标签易使“差”学生产生自卑感,进而就会自我放弃 ④不能做有损他人尊严的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同学们普遍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自尊,维护他人的尊严。这是因为() A.他人经常对自己欣赏和赞美 B.没有他人,自己就会孤独,世界也失去精彩 C.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D.尊重他人可以提高自己的威信 11、当我们发现自己做错了或有些事情做得不好,便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地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积极改进并把事情做得更好。这是() A、自尊自信的表现 B、懦弱无能的表现 C、信心不足的表现 D、没有原则的表现 12.中央电视台有这样一则廉政广告:面对红包,老师对家长说:“您在伤害我!”医生对患者家属说:“您在侮辱我!”国家公务员对审批者说:“您在藐视我!”交警才考驾驶证的人说:“请您尊重我!”这则广告启示我们( ) ①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劳动②自尊的人自爱③自尊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④收红包被人知道后,有损自己的尊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学习设计 学科:思想品德班级:七年级姓名: 一、导学问题: 1.自尊的人为什么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是什么? 3.应该怎样正确地尊重、评价他人? 4.怎样才能做到彼此尊重? 二、训练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揭示的道理是() A.要尊重自己就要先尊重他人 B.自尊的人心底无私达观大度 C.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D.自尊要适度,否则就是自负 2.自尊者豁达,面对他人批评时的正确态度是() A.过于敏感,斤斤计较 B.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事事要多忍让,不与他人过多争论 D.得理不让人,及时予以回击 3.适度的自尊有助于我们面对批评,改正错误;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过于敏感,作茧自缚。下列属于适度自尊的有() ①数学课上,小宇做错了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尽管老师没有批评他,但他还是感到无地自容,在同学面前一个星期都抬不起头来。 ②上次考试,小青成绩不理想,看到考得好的同学趾高气扬,她发誓勤奋学习,把学习成绩赶上去。 ③小华上学迟到,受到老师批评,他不服气,冲出教室不上课。 ④小雪虽然成绩较好,但始终保持着谦虚好学的态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强到小刚家玩。小刚兴致勃勃地向小强讲述一件他认为非常重要的事情。小强则一会儿打开电视看一看,一会儿又翻看翻看画报,还时不时地乱插话。据此回答4—6题: 4.你认为小强的行为() A.天真活泼 B.性格开朗 C.善于交往 D.不尊重朋友 5.小强的行为会使小刚感到() A.朋友的关心 B.小强不想听自己的讲述 C.小强很聪明 D.小强喜欢看书.看电视

关于自尊心的句子

关于自尊心的句子 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 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 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 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一块磨炼细腻的感情的砺石?但是,为了在正在成长的人身上培养自我尊重感,教育者自己应该深深地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的个性。 思考与实用的结合,就能产生明确的概念,就能找到一些简便方法,这些方法的发现激励着自尊心,而方法的准确性又能使

智力得到满足,原来枯燥无味的工作,有了简便方法,就令人感到兴趣了。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越发敏感,作茧自缚,最终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 作家的自尊心是一种类似灵魂发炎的病痛,谁一得上这种病,谁就再也听不见鸟儿的歌声,看不见阳光的灿烂,对春天也视而不见了。 男人——百分之八十的那类男人,潜意识里只有两样东西——自尊心和虚荣心,能够掌握到这种心理,叫一个骄傲的大男人站起来、坐下去,都容易得很。 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 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须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