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全忠_未必忠_全孝_不能孝_从_琵琶记__省略_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

_全忠_未必忠_全孝_不能孝_从_琵琶记__省略_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

_全忠_未必忠_全孝_不能孝_从_琵琶记__省略_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
_全忠_未必忠_全孝_不能孝_从_琵琶记__省略_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

第31卷第4期

2005年7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or mal Uni .(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Vol .31,No .4

July,2005

[收稿日期]2004211212

[作者简介]徐蓓蓓(1979—),女,江苏张家港人,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2002级硕士研究生。

①本文依据的是元代高明著,钱南扬校注的《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全忠”未必忠,“全孝”不能孝

———从《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徐蓓蓓

(苏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江苏苏州 215006)

[关键词] 蔡伯喈;“全忠”;“全孝”;文化心理结构;现实冲突

[摘 要] 元代剧作家高明在南戏《琵琶记》中塑造了“全忠全孝”的主人公蔡伯喈,力图宣扬忠孝节义

的道德观念,达到进行封建教化的目的。然而,当蔡伯喈依据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孝道时,却在践行过程中遭遇窘境———蔡家父母最终冻馁而死。面对“不孝”的现实,他恰恰又成为皇帝旌表孝义的典范,获得“一门旌表”。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中图分类号] I 2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425(2005)0420032204

有“南戏之祖”美誉的《琵琶记》①

,是元代剧作家高明在继承南戏《赵贞女蔡二郎》的基础上,遵循“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的创作原则,把肯定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作为主题,表现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个普通家庭的孝道伦常故事。通过塑造“全忠全孝”的蔡伯喈、“有贞有烈”的赵五娘、“曰孝曰义”的牛小姐以及“施仁施义”的张广才等伦理理想人格,表现一夫二妇团圆和一门旌奖的中和审美意识,力求使悲剧人格在心灵上达到和谐,实现个体人格的精神超越,从而使我们看到“《琵琶记》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社会‘百科全书’的特征”[1]

。剧中所着力表现的“孝道”及由此推衍出来的传统伦理文化与中国人的生活情状,无疑是当时家庭伦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中国传统伦理“孝道”思想的揭橥。然而,当剧中作为“孝道”载体的主人公蔡伯喈和赵五娘,依据当时社会的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时,却在践行的过程中遭到了重重尴尬。他们虽然为实践“孝道”作出了最大努力,但是作为具体受体的蔡家父母仍落得冻馁而死的悲剧结局。那么,主人公这种“孝道”的愿望和行为为什么会相悖逆而导致“欲孝不能”的结果呢?常言道“忠孝自古难两全”,

如果说蔡伯喈在不能尽孝的前提下,为朝廷尽忠,为封建国家全心效力,进而功成名就,封疆晋爵,光宗耀祖,倒也可以成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理想人格典范。偏偏我们这位蔡中郎又无意于仕途,对唾手可得的荣耀富贵无心领受,整日里在牛府中思亲念妇,长吁短叹、闷闷不乐,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有抱负、有作为的“国家栋梁”。事实上,号称“全忠全孝”的蔡伯喈,一方面无力尽孝,另一方面又无心尽忠,实际造成“不忠不孝”的悲剧现实,这真是一个残酷的讽刺。作者高明力图在剧作中阐释造成这个悲剧的直接原因:由“三不从”导致“三不孝”———“只为三不从,做成灾祸天来

大”

(第三十五出)。而笔者以为,这只是一个表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剧本中所展示的主人公孝道愿望与行为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就是贯穿全剧始终的伦理纲常的矛盾冲突,即“三纲”与“五常”的矛盾冲突。作品通过展示这种矛盾冲突,不仅揭示了导致主人公“欲孝不能”而酿成“不孝”悲剧的潜因,同时也暴露了封建伦理纲常本身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剧作的这种揭露与否定的实际,恐怕与当初高明维护封建伦理纲常的创作意图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作家意想不到的。

作者将故事深深地楔入在儒家传统伦理纲常的准则及规范制约下的社会生活中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通过“三被强、三不从”的情节来达到宣扬其“忠孝”教义之目的。

其一,为孝辞试父不从,舍孝从父强应试———“高堂严命,强赴春闱”、“蔡公逼试”(第四出)是全剧戏剧冲突的第一个波澜,父子两人为是否赴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辞试,并非是蔡伯喈完全没有功名进取心,他一上场就唱出了“风云太平日,正骅骝欲骋”的志向,只因家中父母年迈,才“尽心甘旨,功名富贵,付之天也。”按剧本的设计,蔡伯喈的父母年已80,且家中并无其他兄弟姐妹,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面对风烛残年的父母,莫说蔡伯喈这样饱读诗书熟知礼数的士子,就是普通人,也会对远离家乡求取功名这样的行为感到不安的。蔡伯喈的所思所为是合乎人之常情的,是中国传统孝子思想的代表。

然而“子虽念亲老孤单,亲须望孩儿荣贵”,传统中国人最关心的是子孙能出人头地,能“光宗耀祖”,“改换门闾”,因此年迈的蔡氏迫切地希望儿子能尽早考取功名;只要儿子能得功名,他死也安心了。这种可悲可叹的迂执念头,却是封建时代的正统观念。父子俩在赴试问题上的冲突,原本都是出于真诚的愿望,在克己的前提下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关心又涉及到孝道伦常,是基于内心的情感和出于对家族利益的考虑。为了不违背父亲的严命,以及证明自己并非贪恋夫妻恩爱,蔡伯喈只得义无反顾地赴试上路了。

“孝”是“五常”中“仁”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体现父子伦理关系的最高道德规范。蔡伯喈因为屈从了“三纲”之一的“父为子纲”而导致作为“五常”之一的“孝道”的落空,由此可见,“三纲”作为伦理纲常准则对“五常”道德规范与行为的制约和阻挠。因此,可以说,剧本表层所表现的蔡伯喈辞试、蔡公不从的矛盾,实质上正是封建伦理纲常内在矛盾的充分暴露。

其二,为孝辞官君不从,舍孝从君强为官———赴试高中,金榜题名,被选议郎。此时的蔡伯喈拟辞官回乡,赡养父母,皇帝不从:“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君为臣纲,他要忠君,心中惦念的却是“知我父母安否”(第十三出),在痛苦中备受煎熬。在儒家的传统观念中,“百行孝为先”,但“忠”一向被视为出仕的最高准则。在家行孝,在朝尽忠,是封建时代对每个士子的基本伦常要求,正是这种要求在蔡伯喈身上产生了可怕的对立。蔡伯喈向皇上辞官首先是出于行孝的考虑。他出身贫寒,父母年迈无人侍奉,在这种情况下提出辞官本无可厚非。但“官里”以“王事多艰”,“眷兹警动之风,未遂雍熙之化”的堂皇理由驳回了蔡伯喈辞官的请求,并且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的纲常来约束蔡伯喈的孝道观。对此,蔡伯喈曾试图抗争,但天子的绝对威严和他出仕时的复杂心态决定了他不可能真正违逆圣意,最后只能被迫奉旨为官,从而恪守臣子尽忠、以君为纲的纲常。

其三,为孝辞婚相不从,舍孝从相强成婚———“曲从相府之请,以成桃夭之化”。蔡伯喈屈从父命,赴春闱,一举及第,随之被当朝牛丞相看中,立意要招赘为婿。但是,面对相府招赘,蔡伯喈感到“好似合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传杯自觉心痛,纵有香醪难下我喉咙,他寂寞高堂菽水谁奉”(第十出)。由此可见,蔡伯喈在相府选婿的时候,仍然没有放弃“尽孝”的愿望。他当面向牛丞相提出辞婚,说明自己“已娶妻室,双亲年老,娶妻不告,实难从命”,甚至不惜“上表辞官,一就辞婚便了”(第十三出)。但是,师相之情可逆,圣上之意不可违,最终蔡伯喈只好“强效结鸾凰”,“为父母在堂,故上表辞官回去侍奉”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如果说,“强婚”只是让蔡伯喈背负了良心的自责和道义的重压,那么“强官”造成的直接后果却是蔡伯喈内心“忠”和“孝”之间的尖锐矛盾。

在此,作者为蔡伯喈不能辞官辞婚构建了一个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理由———皇上亲自指婚,牛丞相“奉旨招婿”。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到了这一步,理想社会应有的家庭的淳厚亲情,功名富贵的荣耀,齐、治、平的抱负幻灭了,补天台无助补天,温情脉脉的伦理政治的理念也被现实无情地击碎。忠乎?不忠;孝焉?不孝。为一忠,为一功名竟使双亲不保,这是何等清醒而深沉的忏悔,多么有力的控诉!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所揭示出来的一个残酷事实就是:“孝”这一原本基于家庭血缘关系的基本伦理观念,在现实中由于濡染上功利性的欲求

33

而被扭曲;而扭曲造成的结果又令士子行孝的意愿最终不得不受皇权的绝对支配而实际沦为“忠”的附属品。

作者高明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受儒家教育颇深,热衷功名仕进。他博学多才,除《琵琶记》外,还有诗文、词、散曲多篇。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同情人民疾苦,憎恨元末的黑暗统治,提倡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琵琶记》的创作动机十分清楚,第一出“副末开场”明确提出“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主张,并在题目中对剧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作出“定评”:“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有贞有烈赵贞女,全忠全孝蔡伯喈。”由此可见,剧本的主旨是“关风化”,是要通过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达到进行封建教化的目的。

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家高明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高明于至正五年登进士第,从官以后,不仅具备干练的吏治才能,而且为官公正廉明,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在经历了仕途上种种挫折和忧患后,高明在仕进和隐退之间彷徨不定,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随着对官场生活的日益厌倦,遂坚定了其归隐之志,终于辞却方国珍礼聘,随即隐居在庆元城郊栎社的沈氏楼,闭门谢客,以词曲自娱,埋头再创作《琵琶记》,并在戏剧主人公蔡伯喈身上熔铸了自己在宦海沉浮中的痛苦之情。然而儒家文化传统注重“内圣”,强调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追求在现实社会中建树不朽功业的理想人格,这对士大夫文人的文化心理和进退出处,有着特别深厚的影响。高明也不例外,也以这种理想人格作为自己的参照系。面对元末动乱和封建伦理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深沉而又强烈的忧患意识,促使他把礼教的废弛和政治的黑暗联系在一起,希望通过恢复正统的伦理纲纪,达到社会安定的目的。《琵琶记》的再创作,反映了作者积极干预生活,企图通过“高台教化”,达到“厚人伦,美风化”,表现出从儒家经典原始本义追求完善道德的意欲。明太祖朱元璋对文学艺术创作曾采取极端专制的政策,唯独对《琵琶记》十分赞赏,他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馐,贵富家不可无”,“由此日令优人进演”[2]。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该剧顺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琵琶记》最终是以“一门旌表”、“子孝妻贤”的大团圆作为结局的,最后一出“一门旌表”给整个悲剧加上了一个快乐的尾巴,有人认为这是个蛇足。我认为这是由于对剧作本身的剧情发展及对剧作家的思想缺少研究而产生的偏颇之词。

第一,这样一个收场就宣扬了有孝有义定能得到好报和受到嘉奖,因而对民众有教化功能,同时也附和了统治者希望粉饰封建伦理的心态。

第二,从另一个侧面,剧作家安排这样一个团圆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封建伦理的忠孝节义是多么虚伪和荒谬可笑。不管牛丞相“表孝贤名”多么富丽堂皇,总也掩盖不了“为功名相误了父母”、“读书误我,我误爹娘”、“我误妻房”的残酷现实;不管高明的主观宗旨是如何维护封建教义的权威性,在客观事实上,《琵琶记》却难奏忠孝两全的“雅调”。

“值得注意的是,三不从所压制的,主要的是蔡伯喈对父母的孝心,……《琵琶记》的悲剧性正在于‘三不从’使得蔡伯喈处处陷入违反本心,又无能为力的被动性,从而成为一个事实上的不孝子。”[3](P198)为了“忠”,蔡伯喈不得不放弃“孝”,造成父母双亡的惨剧;又因思家而造成不安心政务,也未做到尽忠,陷入了不忠不孝的尴尬境地,揭示了以忠孝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道德的内在困境,反映在作品中,即体现为该剧内容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为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及道德说教与文本的客观内容及形象并不完全一致,即“形象大于思想”。

如“强婚”,在高明笔下,蔡伯喈似乎并不认为重娶相国女儿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他之所以不接受相国好意只是因为父母年迈需要照顾才亟待归家的;若非如此,即使重娶相国女也非并不可能了。

虽然他也马上想到“佳人”,但并不坚决。所以后来与牛氏成婚时,他还有一刹那的得意忘形:“扳桂步蟾宫,岂料丝萝在乔木。喜书中今日,有女如玉。堪欢处丝幕牵红,恰正是荷衣穿绿。”既因得以高攀而欢悦,又因对不起结发妻子而愧疚,正是这类书生的真实心理写照。因为主动高攀毕竟有碍道德,而“强迫”之下正好半推半就,使内心负疚感减轻一些。这虽说符合人之常情,但从道德准则上来说,毕竟有损文人清誉。我想,高明这样处理虽然没有把蔡伯喈写成完人,却塑造了一个具有七情六欲和各种弱点的“这一个”。

当然,蔡伯喈的矛盾也就在这里,尽管他在内

43

心并未负心,但他的退缩和让步毕竟造成对发妻赵五娘的遗弃,至少在“书馆相逢”一出之前一直是这样。作为一个天性善良而又熟知礼数的士子来说,蔡伯喈当然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背叛在道德范畴里的窘境,但良心的自觉却又不足以唤起他的勇气和力量来做出自主的选择,于是他的灵魂便始终处于来自伦常和道德的严厉拷问中。戏本中“琴诉荷池”、“官邸忧思”、“中秋望月”几出戏相当细腻传神地展示了蔡伯喈精神上的自我折磨。纵观《琵琶记》全剧,蔡伯喈不能不算一个孝子,他努力按照孝道伦理来实践终养父母的梦想。但他的努力却因为伦常内在的矛盾———慈父的“强试”,君相好意的“强官”“强婚”———而消解,甚至适得其反,落到不孝的境地。如果这“三不从”是纯粹的恶意,是奸佞的拨弄,至少在蔡伯喈的心理上尚有可推脱化解之处,但事实却是一切都是出自“善意”;并且正是由于自己按照伦常准则委曲求全,步步退让以求缓和矛盾,结果却一步步陷得更深,落下了“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终生遗憾与愧悔。荒谬的是,他服从圣意的选择却又使他成为旌表圣旨中孝义的典范!“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这是结局时众人由衷的感慨,蔡家最终获得了“苦尽甘来”的转变,这也是蔡伯喈尽忠换来的结果。当蔡伯喈备享荣耀,并获得了包括赵五娘在内的几乎所有人的原谅时,遽然改变的处境却促成他精神上的觉醒:“如何免丧亲,又何须名显贵?可惜二亲饥寒死,搏换得孩儿名利归。”

蔡伯喈的生命实际上是被割裂成各种各样的责任和义务来加以完成或实现的,他所有的选择都是被迫的:“被亲强来赴选场,被君强官为议郎,被婚强效鸾凰。”他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在一个个体完全消融于群体利益的现实世界里,他的个人追求和欢乐苦痛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满腔的热情和无限的诚意,在君臣父子之纲面前常常被击得粉碎。这不是蔡伯喈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知识分子常常面对的现实。对此,他们无力去抗争改变命运的悲剧,只能在深深自责中发出深沉幽怨的声声叹息。我想,这应该是《琵琶记》在封建时代能引发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了。

作者高明虽然一开始就在“副末开场”中标明自己“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的创作宗旨,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却客观暴露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伦理纲常的内在矛盾。我不敢断言高明已经对封建伦理纲常产生怀疑或持有否定态度,但通过他的《琵琶记》,至少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纲常伦理制约下的中国伦理社会生活本身的真相,这一点无疑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参 考 文 献]

[1]黄仕忠.琵琶记与中国伦理社会[J].文学遗产,1996.

[2]明?徐渭.南詞錄[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3]孙歌,李逸津等.国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2000.

"Com plete L oya lty"Is Not L oya l,"Absolute F ili a l P i ety"Not F ili a l

XU Bei2bei

(Chinese D epart m ent Ancient,Hum ane S tudies,Suzhou U niversity,Suzhou215006,China)

Key W ords:Cai Bo2jie;"comp lete l oyalty";"abs olute filial p iety";cultural p sychol ogy structure;actual conflict Abstract:Gao M ing,the p lay wright in the Yuan Dynasty,creates an"abs olutely l oyal and filial"her o Cai Bo2jie in his p lay Pi2 pa J i,intending t o advocate the morality of l oyalty and filial p iety and achieve the pur pose of feudal educati on.However,when Cai Bojie p ractices his filial morality according t o the code of ethics,he comes acr oss the p redica ment———his parents die of hun2 ger.I n fr ont of the"unfilial"reality,he is set as the model of filial p iety by the e mper or,fr om which,we can see that"the l oy2 alty and filial p iety"are in fact self2contradict ory.

[责任编辑:邵迎武]

53

《赵五娘》与淮剧之美

《赵五娘》与淮剧之美 一个好的地方剧种影响一个地域,一部优秀的剧目影响人的一生,传统文化具有持久的时空穿透力,其生命力是张扬和不息的,而传承悠久历史且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淮剧正是如此,在江淮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植根于此沃土的淮剧《赵五娘》以其独特的唱腔和唱词,让人不禁深为感叹。 《赵五娘》是《琵琶记》演化而来,千年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是有名的悲剧,更多地带有乡土味,较昆曲《牡丹亭》之雅丽,越剧《梁祝》之悠致,黄梅戏《女附马》之欢快,而以《赵五娘》为代表的淮剧自成一家之美,虽没有超凡脱俗之姿,但有乡村质朴之风。 淮剧之美,美在其词句。与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剧种一样,淮剧具有相当鲜明的地域色彩,它流行于高邮、宝应里下河以及淮安、盐阜一带,当然里上河与里下河之间风格稍异。从剧情看,赵五娘生活在陈留郡,既今天淮扬、徐州一带,但表现更近为江淮之音。现代淮剧名家淮剧公主陈澄唱腔委婉,原汁原味,家乡戏原来可如此演绎,令人对家乡亲切感油然而生。如,有位大嫂说俏皮话,荒年辰哪个还梳妆;一翅飞到个堂屋里,啃去了神柜就上屋梁。铜勺锅瓢它啃不动,盖啃的塘靠塘,等等,属于典型的里下河口语,主人公对白更是如行云流 水,了无刀凿斧削的之痕,独具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风。 淮剧之美,亦美在其人格。剧中许多情节感人肺腑,将主人公赵五娘的贤惠、善良、忠贞。如,“苦侍公婆”一段,赵五娘唱道:白米煮汤公婆吃,自己在厨房咽粗糠。并通过公婆疑心疑心五娘不贤良唱开去,东锅膛搜出一碗水,西锅膛搜出一瓢糠,直至让公婆亲自说出说亲身的儿子不如你,对不起媳妇赵五娘,烘托出赵五娘贤惠备至,将自身置之度外苦侍双亲的感人情节。“上京寻夫”一段,赵五娘滴血描图,琵琶街唱,庵堂巧遇,可谓道尽了寻夫的辛酸,对爱情之忠贞,情感之真挚催人泪下。剧中还有诸如牛小姐开明大义,蔡伯喈知错即改,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唏嘘不已。 淮剧之美,美在其民风。江淮地区,自古民风淳朴,剧中亦时有表现。如,“恩公赠粮”一段,凸显恩人张公乐善好施,赵五娘唱道:五娘我百般无法想,只好树林去悬梁,人不该死派有救,多亏恩公本姓张,自己的粮食赠给我,叫我回去奉爹娘。在丧葬民俗上,在江淮地区犹存,至今还能找到这些民俗的历史印记。如倒头饭、引路灯、蒙脸纸、打腰布、捧孝杖等,在里下河、盐阜一带的农村还有,尽管带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藉民俗弘扬孝道对心理潜化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再则,“一翅飞到个厢房里,把书笼篦子都啃光,一翅飞到个厨房里,把灶公老爷啃的嘴光张”,在江淮,厢房一般是家眷居住的房间,而灶公老爷自然指的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灶王爷,这些民间元素的组合,恰好可以反映出古陈留郡地区的民风民俗。 当然,古代文化优秀与糟粕并存,但籍之汲营养,弃敝屣,化为我用,悟古人心境,入剧之意境,领略国学之美学效果,“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独具其妙,水过无痕,亦可怡然。

对《琵琶行》的赏析

对《琵琶行》的赏析 琵琶行 赏析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 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 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 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 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 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 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 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 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 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 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实际 上,这首长诗共六百一十六个字,“二”当为“六”字的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 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 传入中国。 发展到隋唐, 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乐器, 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 都常有它。作为文化范畴内的琵琶,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往往与伤悲事件相联。 “行”和“引”,都是古乐府的诗体,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 句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开篇首句, 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 (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染和渲染,使 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 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
1 / 12

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 亢菲 2012级教育学一班 摘要:通过对《哈姆雷特》和《窦娥冤》的解读,剖析出我个人对于中西方戏剧不同处的看法,同时也提出我对于戏剧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于戏剧表演形式改进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哈姆雷特、窦娥冤 在酒神剧场,古希腊人年年粉墨登场。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孔子删定了《诗经》,屈原写就了《离骚》,老子在讲道,庄子说逍遥,百家争鸣,可谓气象恢弘。但那时,中国人观赏不到戏剧。戏剧艺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艰难孕育,待到它蛹化成蝶,距离古希腊戏剧的黄金时代已是千年流失。但就是源于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种戏剧,造成了今天戏剧舞台上的异彩纷呈。下面我以《哈姆雷特》和《西厢记》为例,谈谈我对中西方戏剧的感悟。 一、西方悲剧典型代表——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1601年,一个经典戏剧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在英国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的笔下诞生了。哈姆雷特的原型是丹麦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有关他替父报仇的传说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热情。经过莎翁的卓越创造,这个人物从苍白的历史记载走上了生动的戏剧舞台,成为了永恒的哈姆雷特。同时,哈姆雷特也成为西方戏剧塑造人物追求性格化传统的鼻祖。 哈姆雷特是一位非常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但是,一场灾难将这位“阳光王子”拖进了人生的深渊。哈姆雷特所崇拜的父王死了,他所依恋的母后改嫁了,父亡母嫁的事实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就在他悲伤迷惘的时候,父亲的亡魂又告诉了他一个骇人的事实:自己是被自己的弟弟,哈姆雷特的叔叔毒害的。年轻的哈姆雷特陡然间遭到了双重打击,他的悲伤无法抑制,它的愤怒无法遏止。从此,他长久地生活在这两种负面情绪中,并造就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是一个谜,一个关于人的复杂内心的谜。哈姆雷特为什么没有直接剑刺仇敌的胸膛呢?这个问题,400年来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答案。哈姆雷特自己也非常困惑,他不断的自责说:“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再说一些空话……始终不曾表现出来。”那么为什么呢?有四种解释非常流行:因为懦弱,哈姆雷特没有勇气,所

琵琶行赏析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实际上,这首长诗共六百一十六个字,“二”当为“六”字的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入中国。发展到隋唐,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乐器,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常有它。作为文化范畴内的琵琶,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往往与伤悲事件相联。“行”和“引”,都是古乐府的诗体,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 句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开篇首句,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染和渲染,使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段。“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根茎都有节似竹,叶抱茎生,秋天生紫色或白色、草黄色花穗。“瑟瑟”,犹言飒飒、索索,草木被秋风吹动发出的声音。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主人下了马,走进客人的船中;举起酒杯想痛痛快快地饯别,却没有音乐助兴。枫叶获花,秋风瑟瑟,景是凄凉景;送客至江船,举杯冷落,情是寂寞情。“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遥相呼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作铺垫。“管弦”,指管乐器与弦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要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面上,映着一轮明月。前句已将黯然低沉的情绪作了铺垫,后句进一步渲染环境,使心情显得更加沉郁感伤。全诗三次写到江月,各有妙用。这是第一次。“江浸月”,是说月影倒映在江中,就好像月亮浸在水中一般。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弹奏的声音;听着听着,主人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开船启程。“忽闻”,传达诗人正思音乐而音乐即来的惊喜。送者忘归,行者不发,暗示音乐的美妙动人。在茫茫江月的背景烘托下,有空谷足音之感。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依循着声音寻找,低声询问,弹奏者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那人想要回答,却又迟疑不决。从“忽闻”、“忘归”、“不发”到“暗问”,均着力刻画人物心态,亦为说明音乐的感染力。“欲语迟”,是说犹疑之中暗含心事。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将船只移过去,慢慢靠近,邀请那人出来相见。大家添了酒,把灯拨亮,重新设宴。诗人写琵琶女的出场,是因闻声而动情,因动情而寻人。琵琶声的不同凡响,衬托出弹奏者的不同寻常,故听者赏慕,颇有知音相遇之感。“回灯”,添油拨芯,使灯光回亮。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2.doc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模拟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作家中属于元代的是( ) (A)刘时中 (B)刘过 (C)王磐 (D)陈铎 2 《西厢记诸宫调》(白马解围)侧重塑造了哪一人物形象( ) (A)张生 (B)崔莺莺 (C)杜确 (D)孙飞虎 3 元杂剧作家中,作品多表现底层人民生活,特别是普通妇女的苦难和抗争的作家是( ) (A)关汉卿 (B)马致远

(C)高明 (D)王实甫 4 下面剧作中,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 ) (A)《窦娥冤》(第三折) (B)《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C)《汉宫秋》(第三折) (D)《琵琶记》(糟糠自厌) 5 窦娥所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充分表现出她的( ) (A)愤怒 (B)反抗 (C)冤枉 (D)善良 6 下列作品中,堪称金元易代之际的“诗史”的是( ) (A)《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 (B)《观梅有感》 (C)《岳鄂王墓》

(D)《上京即事》 7 下列不是马致远的作品的是( ) (A)《汉宫秋》 (B)《单刀会》 (C)《东篱乐府》 (D)《岳阳楼》 8 下列哪首曲子采用了鼎足对( ) (A)《[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B)《[双调]夜行船》(秋思) (C)《[南吕]金字经》(春晚) (D)《[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9 在杂剧《汉宫秋》中,汉元帝的代称是( ) (A)驾 (B)朕 (C)帝 (D)寡人

10 下列散曲作品是依据历史事实创作的是( ) (A)《[中吕]朱履曲》(警世) (B)《[双调]夜行船》(秋思) (C)《[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D)《[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 11 《酸甜乐府》中收录有下列哪位作家的作品( ) (A)贯云石 (B)张养浩 (C)张可久 (D)睢景臣 12 《柔克斋集》的作者是( ) (A)赵孟頫 (B)高明 (C)杨维桢 (D)萨都剌 13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杂剧的是( )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内容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内容赏析《琵琶行》白居易 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完整版)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琶琵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读《琵琶记》有感

读《琵琶记》有感 读《琵琶记》有感 杨启慧 《琵琶记》中塑造了'全忠全孝'的主人公蔡伯喈,当蔡伯喈依据伦理纲常准则去践行孝道时,却在践行过程中遭遇窘境——蔡家父母最终冻馁而死。面对'不孝'的现实,他恰恰又成为皇帝旌表孝义的典范,获得'一门旌表'的大团圆结局。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最终这种尽忠行为的实现,是以牺牲尽孝为沉重代价的。愧悔与怨苦交集,便是这种充满尽孝之心却未能实现尽孝之事的孝子心情的写照。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的>故事情节:蔡二郎应举考中了状元。他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立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公婆死后,她以罗裙包土,修筑坟墓,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是蔡二郎不仅不肯相认,竟还放马踩踹,最后,蔡二郎被暴雷劈死。高明的《琵琶记》以同情的态度刻画了蔡伯喈的形象,删除了马踏五娘、雷劈蔡伯喈的情节,而代之以'三不从'.这样,男主人公'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的'三不孝'罪名,被彻底开脱,从一个背亲弃妇的势利小人变成一个全忠全孝的君子。思及此,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这个在忠孝观念夹缝中痛苦呻吟的蔡伯喈,他思想苦闷、情感压抑、精神颓废,软弱而又怯懦。 在儒家正统思想的伦理关系中,君臣、父子是宗法等级社会最重要的两伦。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对亲人的孝是家庭和家族内部最根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要求,延伸至国家,它就是对君主的忠。因此,忠君和孝亲是内在统一的,忠君就是孝亲的扩充。但是,在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君是万民之主,国为一君之国,对君主的忠诚为无条件的服从。在这种情形下,忠大于、高于孝是必然结果,是为'始于孝亲,忠于事君',因此就有了'忠臣孝子''忠孝自古难两全'的历史之叹。《琵琶记》蔡伯喈的矛盾,就其深层意义而言,正是封建伦理纲常中的'忠'与'孝'的矛盾。无可否认,《琵琶记》中的蔡伯喈,从各方面看都是难得的孝子、忠臣。偏偏,正是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观念造就了二老冻馁而死,五娘孤苦的悲惨局面,也造成了主人公的根本痛苦。倘使蔡公不逼试,蔡伯喈就不会去应举,也中不了状元,更谈不上逼官和逼婚了。蔡公把儿子送上应举之路,就是孝的伦理。身仕宦,显父母耀门闾,是大孝,而守贫事亲是没出息、没志气,只能算作小孝,功名当然的要强过孝名,从一个村野之夫口中说出这种话来,已足见功名利禄思想的影响之深。不幸的是,他满心盼着富贵,结果却大违其愿。儿子一去竟然不归,心愿不成,反遭天灾人祸。在临终之时,这位热心功名、大讲孝道的贫苦老人终于彻底悔悟,许下几桩心愿:一是自己死后不要葬,'留与旁人,道伯喈不葬亲父';二是劝媳妇改嫁,不必为蔡伯喈守节;三是留下柱杖给张大公,待那'忤逆不孝子蔡邕'回来,打他个'三不孝'.所谓'三不孝',即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可以说,这是以蔡公之口对所谓大孝进行的热嘲冷讽。这也是控诉了封建君主笼络和利用读书人的科举制度和功名利禄的根深缔固的封建伦理观念。纵有高官厚禄,琼林玉宴,却顾不得清贫双亲,不能养、不能葬、不能祭,何谈人子之孝? 在《琵琶记》中,'忠'同时也与婚姻形成了矛盾,换言之,也便是国与家构成了冲突。蔡伯喈成为了状元,当即被牛丞相看中,执意要招其为婿。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对蔡伯喈而言却是天降横祸,'好似合针吞却线,刺人肠肚系人心'.虽然他敢于逆丞相之意,却终于抵不过圣上之旨:'可曲从师相之请,以成桃夭之化'.只能被

昆剧的故事教学设计

昆剧的故事教学设计 昆剧的故事教学目标 根据的主体结构把握要点,初步了解有关昆剧这一传统戏曲的常识。2、通过词句的品读,赏鉴、体验古老戏曲的优雅意境。3、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对这一“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喜爱之情。说明:XX年5月18日,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首批19个项目中以全票通过,位列榜首。它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了她不容小视的位置。 教材在“审美感悟”的单元中安排了这样一篇介绍昆剧的知识短文,意在让学生知道我们还有这样一种纯美的艺术样式,有百年的历史积淀,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有卓越的戏剧品质。它古老而年轻、博大而永恒,它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经典,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这篇戏曲理论家刘厚生的《昆剧的故事》,不妨可以看作是一篇“昆剧简明小史”,但它并非是以艰涩而佶屈聱牙的学术论文的面目出现,而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对昆剧的历史、昆剧的艺术特点、昆剧的振兴作了简明扼要的概括介绍,将知识性、趣味性与文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在课堂上主要是利用文本解读与多媒体辅助教学,试图尽可能拉近当代中学生与古老昆曲之间的距

离,提高学生对传统戏剧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试着走近昆曲,尝试着去体味她的厚重,感受她的典雅,领略她的风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联想、比较等方式感受昆剧文辞的典雅优美。2、难点:通过片段鉴赏来初步感知昆剧戏曲表演、音乐唱腔的特点。 说明: 整个教学拟用二课时。课时以文本解读为主,主要解决“昆剧历史”、“昆剧振兴”一头一尾这两部分,让学生对昆剧的大致历史、艺术成就、今后发展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理性的认识;第二课时主要是用赏析、朗读、借助视频等方式重点学习“昆剧魅力”部分,让学生了解昆曲剧本文辞的典雅华美,具有很高文学性的特点,同时也对昆剧的表演艺术的载歌载舞、形神兼备、抒情写意的特点有较为感性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背景音乐。2、展示一幅画。同时展示

《琵琶行》(诗词翻译赏析)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琵琶记观后感

林海的《琵琶语》曲调哀怨婉转,充满了叹息。乐曲分为五段。结合音乐的基本语言,谈谈 你的欣赏感受。 当那琵琶的语言,轻轻流入我的耳际,我忽然感到一股冷香飞上心头,牵着我的思绪, 走进了梦乡之中…… 那坐在阳台上孤独的女孩,手拿着琵琶,闭上眼,细细的品着那琵琶语的香气。思绪 缠绵,坠入心头。好像有一种微弱的感伤敲打着我。那语言,仿佛有了回音,在耳边回响着。 天地间就好像有一层细腻的雨丝,轻轻的拨动它,它就会说话。那语言,就像竖琴在唱 歌;那声音,就像花朵在乱语。 躺在田野间俯视那蔚蓝的天空,云朵在跳舞,细雨在缠绵。我没有打伞,只想被它淋着。 那悠扬的琵琶声中,就像有一串珠链,串联着我忧郁的心思。 犹记起,曾未语欢笑花丛间。梦里相见欢,素手琵琶千遍弹。低眉信手弦起,情难堪, 一曲便弹千千遍,低眉弦起,风悄悄,琵琶解语意阑珊。 在那美丽的语言中,有一片沾满露珠的花儿。它伴着琵琶声,轻盈的跳动。细雨瞬间打 到脸颊上,冰凉清爽。那会说话的琵琶牵动着我的思绪.那语言,充满了伤感的香气。听起来, 就像有一个仙女在你身边围绕,她对你轻轻唱着,用那柔软的手指画着,轻轻流动。就像那 琵琶所说的语言;就像那细腻的雨丝;仙女挥挥手,向我说再见时,琵琶声渐渐微弱,语声 低小,轻柔。那缠绵的细雨还在述说着窃窃私语的秋天。不过,它还是被琵琶语拽走了。这 美丽、纯净的雨声,慢慢停止了。 冷香没有了,乐声停了。我的心仍依旧沉醉在声音里,语言里,细雨里;沉醉在这空旷、 广阔、寂寥的田野上。 琵琶的魅力随千年而不盛,固然咱们再也听不到皂乐地迎客那晚的琵琶声,但耳边这丝 丝进扣的琴声,却脚以撩动我凄恻的深情,也脚以慰藉我徘徊的神经。 它如春雨梧桐,响彻一个半世纪,回荡在盛唐和古代之间;它如阳闭三叠、下里巴人, 听前让人叹为观行、回肠荡气;它如敲击心田的驼铃声,在玉门关内中往返荡漾,经久不尽。 篇二:琵琶行练习和读后感 2014高一级语文周练六《琵琶行》课后练习 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明年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整顿衣裳起敛容。....c.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 空船。....d.曲终收拨当心画。终岁不闻丝竹声。....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 9.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老屋确实 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居二 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 b.自言本是.京城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 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座. 中泣下谁最多。3.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a.闻舟 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琵琶行》赏析 教学设计

《琵琶行》公开课教学设计 福州二中语文组白杨青教学目标:感受情感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学情分析:《琵琶行》面对的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大多十七八岁,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都对易受感染,喜爱音乐,将音乐描写作为重点来讲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是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层面,因而教师一方面要从音乐描写的旋律、气氛等方面对其进行点拨,使其认识达到一个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对音乐描写的手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讲解,并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学会音乐描写。 重难点: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理解作者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诗歌的基本内容在上节课已梳理完毕,先让学生回顾诗歌内容,用四个数字串联全诗。 1、一段精妙绝伦的音乐描写 2、两个主要人物(琵琶女白居易) 3、在江边的三次闻曲 4、琵琶女与白居易经历的四种相同之处 二、感受白居易音乐描写的魅力 1、以袁枚《随园诗话》中“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一句引出主题。让学生了解在古代诗歌作品中,写景言情、题画状物者比比皆是,唯以诗摹声者为鲜,而其中佳品更少。原因就在于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形象给人以听觉上的美学感受,但毕竟不是实体的存在,听曲虽真,却不如眼见为实。 2、用ppt展示两副学生习作,让学生互相点评。 在上一节课,让学生当堂聆听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用文字来描摹乐曲。 3、点评完学生习作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白居易音乐描写的高明之处。

比喻:运用博喻的手法,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拟声词:增加诗歌语言的音乐感 气氛的渲染:以听众的静来凸显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弹者与听者的情感交流:声情结合、以情绘声 留白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大音希声 总结:诗人连续使用急雨、私语、珠落玉盘、花下莺鸣、冰下流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等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把乐声从急骤到轻微,从流利、清脆到幽咽、滞涩,再到突然激扬的过程极为形象地摹写出来,可谓把乐声的无尽美妙与节奏的无穷变化描绘得至纯至真,把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摹画得立体可感,动人心魄。 4、绘制乐曲的旋律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曲调的丰富变化和乐曲变化背后演奏者的情感变化。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故而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徐。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故而旋律缓慢渐进无声。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

赏析琵琶记

赏析《琵琶记》》 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这“三不从”是高明重点刻画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关目。 《琵琶记》的人物很有个性,其主要人物已成为艺术典型。赵五娘是全剧中最为光辉的人物,是一个贤孝妇的形象。丈夫进京赶考,她独自一人在家侍奉公婆,承担起家庭的全部重担。饥荒年间,她把可怜的救济粮留给公婆,自己却在背后偷偷吃糠。公婆死了,无钱买棺材,她剪下头发,沿街叫卖。无钱请人埋葬公婆,她麻裙包土,全筑坟墓。然后描容上路,进京寻夫。在极度艰难的环境中,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悄悄地作出自我牺牲,以柔弱的肩膀,承担起生活重担,既尽了心,又尽了力。在赵五娘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多方面的优秀品德。 首先,她不满于丈夫被逼赴科举考试之举。 当蔡公催促伯喈“快赴春闱”以“改换门闾”,并且以恋新婚、贪妻爱来苛责他,致使伯喈屈从父命时,赵五娘对此表示异议,一方面埋怨公爹“见得好偏”,一方面指责丈夫“功名之念一起,甘旨之心顿忘”,有揆情理,欲偕丈夫向公爹进行劝谏。一旦辞赴试不从的丈夫离家远行,她叮嘱他襦衣换青时切莫恋花柳,定要早办归程。可见赵五娘对赴试求仕一事的态度是鲜明的。以后,她总是把一系列变故、灾难跟它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不幸、痛苦和恼恨跟对它的怨恨联系在一起。在她的心目中,丈夫赴试求仕跟蔡门一连串不幸事件无法分开。她显然不同热中于得到凤冠霞帔的女人。 其次,她在侍奉老人方面自觉地承担了最大的牺牲。 在赵五娘看来,庆幸夫妻恩爱与尽力侍奉二老没有矛盾,它们本是融合在一起的两件事。而且后者较前者更为重要。“为爹泪涟,为娘泪涟,何曾为着夫挂牵”,“悲岂断弦,愁非分镜,只虑高堂,风烛不定。”(《南浦嘱别》)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竭力撇开“六十日夫妻恩情断”的悲哀,固然有避“迷恋”丈夫嫌疑的苦哀,也不能说没有将偕老与侍奉视作一回事情的明确认识。似乎是近“做作”的语言,其实却正是特定环境中人物的特殊心理。也正为如此,她有“我的一身难上难”的埋怨和浩叹。“轻移莲步,堂前问舅姑。怕食缺须进,衣绽须补,要行时须与扶。”(《临妆感叹》)又是“怕”,又是“问”,竭尽心力,毅然挑起了代薄情夫婿独自赡养二老的重担子。原本清贫的蔡家逢到饥荒年景之后,在遣儿科举赴试问题上本就存在分歧的公婆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日益艰难其矛盾日愈加白热化了。而赵五娘艰苦备尝,劳役不辍,支撑着一家口食身衣,同时勉力劝解二老,那种体贴入微、既以物质上又从精神上多方照顾慰藉老人的情怀确实感人至深。在第七出《义仓赈济》里,赵五娘早已衣衫解典、囊箧罄尽,“说得不出闽门的清平话”,抛头露面到官府乞领仓米,又遭到恶吏的欺侮凌辱,发出“千死万死不如早死”的哀嚎,要投井自尽,可是当她想到二老会因此招致速死,又辜负了丈夫临行的嘱托,因而虽然力枯形惫也只得隐忍止步。得到张大公转赠一点仓谷后,她安排一口淡饭权给二老充饥,自己只拿狗彘食的谷膜米皮暗处吞咽,殊不料婆婆误以为媳妇不尽心,辱骂她,疑猜她,眼看常见的妇姑闹剧即将爆发。但枯瘦如柴的赵五娘仍然坚持自我克制、牺牲,没有声辩,没有反唇相向,也没有去自寻解脱或自谋生路,抛弃风烛残年二位老人。这是何等感人的性格!在著名的《糟糠自餍》一出里,赵五娘四支“孝顺歌”借物抒怀,淋漓尽致地道出了这个普通妇

包公

包公 包拯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 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话说距今一千年前,湖北有个穷书生娶了一位好太太。这位太太不但帮书生操持家务,还孝顺父母照顾子女,让书生安心读书,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为了让丈夫进京赴考,妻子还典当家财凑足盘缠,书生万分感激,发誓对妻子不离不弃。书生到了京城,果然争气,一下子就考取了状元。皇帝一看,小伙儿长得仪表堂堂,正好与公主相配。书生昧着良心娶了公主做了大官,把家中的妻儿老小忘得一干二净。妻子带着一双儿女进京寻夫,没想到丈夫已然变心,不认自己,还心狠手辣企图杀妻灭口。妻子为了公道愤然告夫,法官大人铁面无私,顶着皇家的压力把这个忘恩负义的书生一铡两截。 说到这估计您已经看出来了,这不就是铡美案的故事吗!没错,是凡中国人大概都听过这个故事,而且留下的印象也基本一样:陈世美是个忘情负义的坏蛋,秦香莲是个忠贞贤惠的好妻子,当然还有那个 上斩昏君下斩谗臣的包青天。 说到包公,在中国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不过,大家所知道的“包公”,大多是戏剧舞台上或电影、电视屏幕上的“黑脸包青天”。他头戴乌纱帽,身穿衮龙袍,打坐开封府,怒铡陈世美,一个典型的铁面无私、断案如神的廉洁干部,就连人间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阴间掌人生死的阎王也怕他的三口铜铡。其实人家包拯根本就不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面书生。1987年9月修建完成合肥包公墓,里面能看到包公彩绘像,白面长髯、儒雅端庄,挺白净的一个人,不知怎么就被改成了黑脸,而且额头还多出了一个月牙疤。艺术化之后的包公,其中自然加进了老百姓和艺术家的想象。那么,历史上的包公究竟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呢?他真的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断案如神吗?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包拯在做官的道路上出道算是晚的,39岁才算正式当官,到他64岁去世,不过也就做了二十多年官。其间做过军职,做过文职,甚至还做过闲职。要说他做的最出名的一个岗位,非开封府尹莫属。记得十多年前,台湾拍过一个电视剧《包青天》,里面老包有句台词:“本府办案三十多年”,听着十分可笑。老包坐上开封府大堂时已经59岁了,而且只坐

西方现代戏剧鉴赏课程有感

西方现代戏剧鉴赏课程有感 经过半学期的西方现代戏曲鉴赏的学习。虽然不能说对西方戏曲很了解,但也有了初步了解。在此,我做一下中西方戏曲比较。 (一)悲剧喜剧在戏剧中的界线: 古代希腊戏剧严格区分为悲剧和喜剧。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模仿,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净化。而喜剧总是同缺陷、错误、丑陋连在一起的,喜剧总是模仿比今天的我们更坏的人。这类坏并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而是指“咎由自取”丑的一种形式,在西方多少世纪以来,都以此界定。“悲”与“喜”的界限判若鸿沟,不可逾越。 在西方戏剧中悲剧情节往往是连贯的三部曲,喜剧则只有一出,不论悲剧或喜剧全是诗体,但二者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悲剧语言高雅,格调严肃崇高。喜剧语言通俗易懂,格调诙谐,有时甚至低俗。首先举起悲喜剧混杂大旗的是16世纪意大利作家 瓜里尼,他的《忠实的牧羊人》打破了悲喜剧的框架。此后的西班牙作家维加也提出了悲喜剧混合,到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则成功地将崇高与卑贱、恐怖与滑稽、悲怆与诙谐混合在一起,但他却在这一点上遭到非议。 中国的戏剧从一开始,悲喜剧的界限就不是那么森严。它走着市民艺术的路子,实现着与现实生活合拍的路子。现实生活“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戏曲则多为悲喜交杂,苦乐相错,乐忧相衬,庄谐并与。同一剧目,见仁见智,悲喜难辨。如《琵琶记》采用了平行交叉的手法,穷与富,悲与喜爱,一折一折相扣,一喜一忧。而西方戏剧则多采用喜 ;悲大悲的手法。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罗朱约会,私自结婚(喜) ;罗密欧杀死泰保尔脱和巴理斯(悲) ;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死去(大悲)就符合这一戏剧规律。中国的戏剧发展形式则为喜 ;悲 ;喜 ;大悲 ;大喜,与西方的格局不同,如《西厢记》张崔相见,一见倾心(喜) ;叛将孙飞虎欲夺崔,崔夫人允婚(悲) ;张生写信求援解围(喜);崔夫人悔婚,拷打红娘崔张被迫分离(大悲)张生考中状元,崔张团聚(大喜)。 (二)艺术理念之不同 悲剧是戏剧的最重要艺术主题。中西方都有悲剧的艺术经典。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意思-赏析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 意思|赏析 译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 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 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 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 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 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

《经典古文60篇》读后感(精选多篇)

《经典古文60篇》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经典古文60篇》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很多书,也知道了很多道理。但其中,告诉我最多道理的书就是这本《经典古文60篇》了。 这本《经典古文60篇》通过故事、古文告诉了我许多道理,比如:怎样学习 成绩才好、要尊敬师长、耍小聪明是行不通的、要爱学习、爱生活,还有要怎样做人……….它交给我的道理数都数不清。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古文就是《劝学》了。 《劝学》的讲的是学习的意义。文章一开篇就引用了君子的话“学习不可以停止”,这是全片的中心。接着又从几个方面具体叙述了学习的重要性:1.用“青出于蓝”的比喻,说明学习能使人进步、提高,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2.以木匠取材的事例,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气质。3.以木料用墨线可以取直,刀剑磨了之后会锋利的比喻,说明人如能博学多识,并能天天反省检查自己,就能提高道德修养。 而后面的第二段又告诉了我们几个道理:1.空想不如学习。整日冥思苦想,不如学习一会儿得到的东西多。2.要善于利用外物,借助工具学习。有修养的人,也并非天生聪明,只是在学习上善于利用工具罢了。最令我受启发的是第三段,第三段讲了学习的态度。这里强调了三点:1.学习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就像积羽成舟一样,没有一步步的行走就不能到达千里之外,这就是逐步渐进、积累的效果 2.学习要勤奋不息,持之以恒,就如“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一样。3.学习要专心致志。就像蚯蚓,它既无尖利的的牙齿,也无坚硬的骨头,但它却能钻到几十米深的地下,靠吃土,往下饮深泉,关键在于它用心专一。 这篇文章中大量运用了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使我学会了很多道理。读完这本书后,我在想:我们在生活中到底有没有做到文章上说的这些呢?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到底有没有明白学习的意义呢?而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又是什么?知道了这些,我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动呢?既然现在明白了,就应该摆好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我相信,只要你按照上面说的的去努力,一定会成功!这本书里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很生动,告诉了我许多道理:怎样学习成绩才好、要尊敬师长、耍小聪明是行不通的、要爱学习、爱生活,还有要怎样做人………. 第二篇:经典古文 经典之美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渊陶渊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