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理学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药理学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药理学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药理学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

一、A1

1、硫喷妥钠静脉麻醉的最大缺点是

A、麻醉深度不够

B、升高颅内压

C、兴奋期长

D、易产生呼吸抑制

E、易发生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5,点击提问】

2、有关恩氟烷的作用特点不正确的是

A、诱导期短

B、苏醒慢

C、肌肉松弛作用良好

D、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E、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3,点击提问】

3、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和基础麻醉的药物是

A、氧化亚氮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硫喷妥钠

E、氟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硫喷妥钠临床应用:短时间的小手术时的全麻、诱导麻醉、基础麻醉、抗惊厥。【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2,点击提问】

4、乙醚麻醉的外科麻醉期出现呼吸严重抑制的是

A、二期

B、三期一级

C、三期二级

D、三期三级

E、三期四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乙醚麻醉的外科麻醉期出现呼吸严重抑制的是三期四级。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4,点击提问】

5、巴比妥类和水合氯醛等可用于的复合麻醉是

A、基础麻醉

B、诱导麻醉

C、低温麻醉

D、控制性降压

E、神经安定镇痛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3,点击提问】

6、用于神经安定镇痛术的药物是

A、阿托品与氯丙嗪

B、地西泮与氧化亚氮

C、氯胺酮与苯巴比妥

D、氟哌利多与芬太尼

E、氟哌啶醇与哌替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芬太尼化学结构与哌替啶相似,主要激动μ受体,属短效、强效镇痛药,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100倍。起效快,静注后1~2min达高峰,维持约10min;肌注15min 起效,维持1~2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经肝脏代谢而失活,t1/2为3~4h。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与氟哌利多合用可产生“神经安定镇痛”效果,以完成某些小手术或医疗检查,如烧伤换药、内窥镜检查等。与全身麻醉药或局麻药合用,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2,点击提问】

7、关于应用乙醚作全身麻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期短

B、麻醉深度易控制

C、镇痛作用强

D、骨骼肌松弛良好

E、肝肾毒性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乙醚麻醉的特点是诱导期和苏醒期长,其肌肉松弛作用较强,镇痛作用强,对心、肝、肾的毒性也小。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79,点击提问】

8、硫喷妥钠静脉注射使患者直接进入外科麻醉期,称为

A、麻醉前给药

B、基础麻醉

C、分离麻醉

D、强化麻醉

E、诱导麻醉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诱导麻醉是指应用诱导期短的硫喷妥钠或氧化亚氮,使患者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避免诱导期的不良反应。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78,点击提问】

9、吸入性麻醉药的吸收及其作用的深浅快慢首先取决于药物在

A、肺泡气体中的浓度

B、血液中的浓度

C、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

D、作用部位的浓度

E、肺排出的快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吸入性麻醉药就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经肺泡进入血液,然后分布转运至中枢神经(脑组织)系统。当中枢神经系统的吸入麻醉药达到一定的分压(浓度)时,临床的全身麻醉状态即会产生。其浓度越高,全身麻醉状态越深。吸入气体中的全身麻醉药浓度越高,其吸收速率越快,再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患者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全身麻醉药的浓度称为最小肺泡浓度。各种吸入性全身麻醉药都有恒定的MAC数值。某药的MAC数值越低,反映出该

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76,点击提问】

10、关于氧化亚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麻醉效能很低

B、脂溶性低

C、对呼吸道无刺激

D、诱导期短、苏醒快

E、镇痛作用较差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氧化亚氮的作用特点:脂溶性低,镇痛作用强,麻醉效能很低。对肝肾毒性小,诱导期短,停药后苏醒较快。

【该题针对“全麻药,主管药师-专业知识模考系

药理学 第十节 全身麻醉药

打印本页[题目答案分离版]字体:大中小 一、A1 1、硫喷妥钠静脉麻醉的最大缺点是 A、麻醉深度不够 B、升高颅内压 C、兴奋期长 D、易产生呼吸抑制 E、易发生心律失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5,点击提问】 2、有关恩氟烷的作用特点不正确的是 A、诱导期短 B、苏醒慢 C、肌肉松弛作用良好 D、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E、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3,点击提问】 3、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和基础麻醉的药物是 A、氧化亚氮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硫喷妥钠 E、氟烷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硫喷妥钠临床应用:短时间的小手术时的全麻、诱导麻醉、基础麻醉、抗惊厥。【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94352,点击提问】 4、乙醚麻醉的外科麻醉期出现呼吸严重抑制的是 A、二期 B、三期一级 C、三期二级 D、三期三级 E、三期四级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乙醚麻醉的外科麻醉期出现呼吸严重抑制的是三期四级。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4,点击提问】 5、巴比妥类和水合氯醛等可用于的复合麻醉是 A、基础麻醉 B、诱导麻醉 C、低温麻醉 D、控制性降压 E、神经安定镇痛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3,点击提问】 6、用于神经安定镇痛术的药物是 A、阿托品与氯丙嗪 B、地西泮与氧化亚氮 C、氯胺酮与苯巴比妥 D、氟哌利多与芬太尼 E、氟哌啶醇与哌替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芬太尼化学结构与哌替啶相似,主要激动μ受体,属短效、强效镇痛药,作用与吗啡相似,镇痛效力为吗啡的80~100倍。起效快,静注后1~2min达高峰,维持约10min;肌注15min 起效,维持1~2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4%,经肝脏代谢而失活,t1/2为3~4h。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痛。与氟哌利多合用可产生“神经安定镇痛”效果,以完成某些小手术或医疗检查,如烧伤换药、内窥镜检查等。与全身麻醉药或局麻药合用,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该题针对“全麻药”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644482,点击提问】 7、关于应用乙醚作全身麻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期短 B、麻醉深度易控制 C、镇痛作用强 D、骨骼肌松弛良好 E、肝肾毒性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药理学笔记:局部麻醉药

药理学笔记: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能暂时、完全和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对各类组织都无损伤性影响。 【药理作用】 1.局麻作用及作用机制局麻药对任何神经都有阻断作用,对任何刺激不再引起除极化。局麻药在较高浓度时也能抑制平滑肌和骨骼肌的活动。局麻药对神经、肌肉的麻醉的顺序是:痛、温觉纤维>触、压觉纤维>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中枢兴奋性神经元>植物神经>运动神经>心肌(包括传导纤维)>血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子宫平滑肌>骨骼肌。局麻药作用于神经细胞膜na+通道内侧,抑制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进一步研究发现,局麻药与na+通道内侧受体结合后,引起na+通道蛋白质构象变化,促使na+通道的失活状态闸门关闭,阻滞na+内流,从而产生局麻作用。 2.吸收作用: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初期表现为眩晕、烦躁不安、肌肉震颤。进而发展为神志错乱及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最后转入昏迷,呼吸麻痹。中枢神经抑制性神经元对局麻药比较敏感,首先被局麻药所抑制,因此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局麻药引起的惊厥是边缘系统兴奋灶扩散所致。苯二氮类能

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有较好的对抗局麻药中毒性惊厥的效果。此时禁用中枢抑制性药物。而中毒昏迷时应着重维持呼吸及循环功能。 (2)心血管系统局麻药对之有直接抑制作用。开始时的血压上升及心率加快(中枢兴奋),后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传导阻滞直至心搏停止。中毒后常见呼吸先停止,故宜采用人工呼吸抢救。 【局部麻醉的方法】 表面麻醉:又称粘膜麻醉。用于粘膜表面,借助药物穿透力,使粘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麻醉。常用于五官科手术。 浸润麻醉:将药物注射于手术部位的皮内、皮下、粘膜下或深部组织中,使其浸润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局部麻作用。用于表浅小手术。 传导麻醉:又称阻滞麻醉。是将药液注射到神经干周围,以阻断神经干的传导,使该神经干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常用于四肢、盆腔、会阴、牙手术。 腰椎麻醉:又称脊髓阻滞麻醉,简称腰麻。药液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以阻断脊髓神经根的传导,产生较大范围的麻醉。适用于中下腹、下肢手术。 硬膜外麻醉:药液注入硬膜外腔内,沿脊神经根扩散至椎间孔,以麻醉脊神经根。适用于上下腹、下肢手术。但因用量大,要防止误入蛛网膜下腔。 [不良反应]

药理学药名整理

一.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1.拟肾上腺素药: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克仑特罗 2.抗肾上腺素药 酚苄胺、酚妥拉明、妥拉唑林、哌唑嗪、育亨宾、麦角碱类、氯丙嗪、氟哌啶醇 (α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噻吗洛尔、吲哚洛尔、心得平--非选择性β阻断剂 美多洛尔、阿替洛尔--选择性β1阻断剂 丁氧胺--选择性β2受体阻断剂(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 胍乙啶、溴苄胺、利血平(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药) 胆碱能神经药 1.拟胆碱药 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氨甲酰胆碱、氨甲酰甲胆碱、毒蕈碱、槟榔碱、毛果芸香碱、氧化震颤素、甲氧氯普胺(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腾喜龙、毒扁豆碱、新斯的明、溴吡斯的明、美斯的明、西维因--可逆性抑制剂 蝇毒磷、倍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二嗪农、敌敌畏、沙林、梭曼--不可逆性抑制剂(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 2.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溴化甲基东莨菪碱、硝甲阿托品、后马托品和优卡托品、甘罗溴铵、甲胺太林和苯胺太林、托品酰胺 3.肌肉松弛药 筒箭毒碱、阿曲库胺、多杀氯铵、米哇库铵、潘冠罗宁、维库罗宁--非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琥珀胆碱、奎双胺--去极化型神经肌肉阻断剂 愈创木酚甘油醚、氨基甲酸愈创木酚甘油醚酯、异丙安宁、美他沙酮、胺苯环庚烯、巴氯酚--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 硝苯呋海因--外周性骨骼肌松弛剂 局部麻醉药 表2-5常用麻醉药的特点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 皮肤黏膜用药 1.保护剂 药用炭、白陶土、滑石粉、淀粉、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锌、硼酸--吸附药 淀粉、糊精、明胶、阿拉伯胶、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黏浆剂 豆油、花生油、棉子油、麻油、橄榄油、豚脂、羊毛脂、凡士林、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吐温-80--润滑剂 鞣酸、鞣酸蛋白、明矾、铝,锌,钾,银的无机盐--收敛剂 2.刺激剂 煤焦油、鱼石脂、薄荷醇、水杨酸甲酯、斑蝥素、辣椒、松节油、氨溶液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药和安定药 1.吩噻嗪类

020章.吸入全身麻醉药分布与吸收

第20章吸入全身麻醉药分布与吸收 吸入麻醉,是应用挥发性麻醉药经肺吸入通过血液循环至脑部而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吸入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与静脉麻醉药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吸入麻醉药必须依靠其分压梯度从麻醉机进入肺,再经循环系统带至中枢神经系统而发挥其麻醉作用。全身麻醉药的吸入最终达到肺泡、各周围组织、中枢(脑)内的麻醉药分压相等,即达到动态平衡。其排出体个过程将按相反的方向或顺序进行。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主要反映在脑内吸入麻醉药分压,因此分压的高低与麻醉深浅以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脑组织内吸入麻醉药的分压受五个因素的影响:①麻醉药的吸入浓度;②麻醉药在肺内的分布;③麻醉药跨肺泡膜扩散到肺毛细血管内的过程;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⑤经血脑屏障向脑细胞内的扩散状态。 第1节吸入全身麻醉药分布与吸收 一、麻醉药的肺泡气浓度 气体的扩散是从高分压区向低分压区进行,当吸入麻醉药时的分压梯度是挥发罐>肺内>肺毛细血管>周围组织(脑)。由于麻醉回路内有一定的容量,大约是7L(贮气囊3L,二氧化碳吸收罐2L,螺纹管及附属器2L),若气流量为5 L/min,若要75%~100%的完全洗入需要10 min,可见增大吸入气流量,可明显缩短其洗入的时间。麻醉药的吸入浓度和肺通气量是决定肺泡气(F A)达到吸入气浓度(F I)的速率。气体流过挥发罐所带出的麻醉药浓度在麻醉回路进口处大致与挥发罐所指示的刻度相符合,但在回路前端病人吸入浓度则因气体总流量以及病人的每分通气量的多少而发生变化。当每分钟气体总流量超过病人的每分通气量时,则吸入浓度近似于挥发罐所指示的麻醉药浓度,如果每分通气量大于每分钟气体总流量,由于受麻醉回路内呼出浓度的影响,吸入浓度则偏低。吸入浓度(分压差)越大,麻醉药向肺泡内扩散越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在诱导期间加强通气可使肺泡内吸入药浓度快速升高(F A/F I接近1),这个过程与去氮给氧是类似的。通常,在无重复吸入的情况下,95%或更高的氧洗入需要2min或更短,而吸入麻醉药的洗入却不如氧气迅速,这是因为吸入麻醉药的溶解度远比氧或氮气高,高溶解性意味着将有更多麻醉药以溶解的形式通过肺进入血液。F A/F I与吸入麻醉药的摄取有直接关系,当摄取越多,

药理复习题资料第一章到第十一章(本科)

药理复习题资料 绪论和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副作用、不良反应、治疗作用、二重感染、配伍禁忌、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量反应、质反应、肠肝循环、量效关系、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生物转化 二、单项选择 1. 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 A. 选择性作用 B. 直接作用 C. 兴奋与抑制 D. 间接作用 2.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 A. 有效血药浓度 B. 速度 C. 程度 D. 速度和程度 3.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称之为() A. 吸收 B. 分布 C. 排泄 D. 生物转化 4. 进入体内的药物主要排泄途径是() A. 胆汁 B. 消化道 C. 肾脏 D. 呼吸道 5. 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小的不良反应是()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过敏反应 D. 继发反应 6. 副作用是指() A. 用药后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B. 用药过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C.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有关的作用 D. 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9. 副作用() A. 是一种治疗作用 B. 是不可预见的 C. 是可预见的 D. 与剂量无关 7. 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 A. 肝脏 B. 肾脏 C. 皮肤 D. 肺脏 8. 药物在体内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是() A. 简单扩散 B. 主动转运 C. 胞饮 D. 易化扩散 9. 被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A. 消耗能量 B. 无饱和性 C. 无竟争抑制现象 D. 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 10. 受体的特性不包括() A. 饱和性 B. 非特异性 C. 可逆性 D. 特异性 11. 产生协同作用的两种药物联合,其药效应比各药单独应用时的药效之和() A. 大 B. 小 C. 等于 D. 大或等于 12. 药物在体外联合有可能产生() A. 协同作用 B. 拮抗作用 C. 相加作用 D. 配伍禁忌 13. 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在体内不可能产生() A. 拮抗作用 B. 相加作用 C. 配伍禁忌 D. 协同作用 14. 内服给药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A. 简单扩散 B. 主动转运 C. 易化扩散 D. 吞噬

第十三章镇静催眠药

第十三章镇静催眠药 导学 1.掌握:地西泮的作用、用途。 2.熟悉:地西泮的不良反应与静脉给药注意事项;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以及中毒的解救原则与措施。 3.了解:水合氯醛、甲丙氨酯、佐匹克隆、唑吡坦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镇静催眠药(sedative-hypnotics)是一类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缓解过度兴奋, 引起镇静和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目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包括苯二氮类、巴比妥类及其他类。随着剂量增加,镇静催眠药中枢抑制作用由浅入深,依次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等作用。其中,苯二氮类较巴比妥类安全,成瘾性小,戒断症状较轻,临床常用于治疗焦虑、失眠、惊厥及麻醉前给药。 生理性睡眠可分为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eye movement sleep,NREMS)和快动眼睡眠(rapid-eye movement sleep,REMS),前者又可分为1、2、3、4期,其中3、4期合称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各类镇静催眠药对睡眠时相的影响不相同。巴比妥类显著缩短REMS和SWS,长期用药骤停易引 起REMS反跳,出现焦虑不安、失眠和多梦,易造成药物依赖、停药困难;苯二氮类主要延长NREMS第2期而缩短SWS,REMS反跳较轻;佐匹克隆、唑吡坦主要选择性延长SWS,副作用少;水合氯醛和格鲁米特则缩短REMS,不良反应明显,较少使用。 失眠常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不能熟睡、梦中惊醒、早醒等。事先应查明失眠的可能原因,首先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常作为辅助手段,应避免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耐受与依赖。 第一节苯二氮类 苯二氮?类(benzodiazepines,BZ或BDZ)化学结构多为l,4-苯并二氮的衍生物。临床常用的有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氟西泮、劳拉西泮、氟硝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氯氮、艾司唑仑等20余种。

药理学重点汇总笔记全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第13章 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

第13章控制性降压在麻醉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术中控制性降压时间一般不超过多少: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E.60分钟 2.目前所公认的控制性低血压“安全”低限为MAP为多少: A.40~45 mmHg B.45~50 mmHg C.50~55 mmHg D.55~60 mmHg E.60~65 mmHg 3.在控制性降压过程中最易受损的器官是: A.脑 B.肾脏 C.肺脏 D.心脏 E.肝脏 4.慢性高血压病人的脑血管自身调节曲线可右移,对这些病人要保持CBF自身调节能力,对脑血管自主调节影响最重的是: A.平均动脉压 B.动脉压 C.舒张压 D.中心静脉压 E.脑的灌注压 5.应用于控制性降压的药物首选: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尼卡地平 D.吸入麻醉药 E.艾司洛尔 6.硝普钠用于控制性降压时的起始剂量为: A.0.5μg/(k g·min) B.1.0μg/(kg·min) C.1.5μg/(kg·min) D.2.0μg/(kg·min) E.2.5μg/(kg·min) 7.硝酸甘油用于控制性降压时的起始剂量为: A.0.5μg/(kg·min) B.1.0μg/(kg·min)

C.1.5μg/(kg·min) D.2.0μg/(kg·min) E.2.5μg/(kg·min) 8.对颅内压升高及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应慎重以下哪种药物: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吸入麻醉药 D.尼卡地平 E.酚妥拉明 9.在脑出血等颅内顺应性降低的病人,在打开脑膜之前除哪种药物均可使用:A.三磷酸腺苷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D.乌拉地尔 E.尼卡地平 10.哪种药物更适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D.乌拉地尔 E.尼卡地平 11.控制性降压时,MAP不低于多少时,肾小球的滤过率不变: A.55 mmHg B.60 mmHg C.65 mmHg D.70 mmHg E.75 mmHg X型题 1.维持人体血压的主要因素包括: A.心排出量 B.总外周围血管总阻力 C.血液容量 D.血管壁弹性 E.血液粘稠度。 2.常用的控制性降压药有哪些: 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D.乌拉地尔 E.尼卡地平 3.在脑出血等颅内顺应性降低的病人,在打开脑膜之前禁忌使用哪种药物:A.硝普钠 B.硝酸甘油 C.酚妥拉明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 一、名词解释: 1.镇静药 2.催眠药 3.镇静催眠药 二、填空题 1.苯二氮卓类药物_____睡眠诱导时间,_____睡眠持续时间。 2.苯二氮卓类药物在小于镇静剂量时有良好的_____作用,能显著改善_____、_____等症状。 3.苯二氮卓类药物连续应用,则可引起明显的_____而发生 4.巴比妥类药物随剂量增大,相继出现_____作用。 5.用于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有_____和_____。 三、是非题 1.安定的依赖性、成瘾性出现缓慢,但戒断症状比巴比妥类药物严重。 2.利眠宁的镇静、催眠、抗焦虑等作用均比安定弱。 3.水合氯醛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对粘膜的刺激作用和后遗作用。 4.安定具有明显的中枢性肌松作用,系常用的抗惊厥药 5.巴比妥类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主要取决于肝内代谢。

6.硫喷妥钠的作用维持时间甚短,是因为其脂溶性大,迅速进入肝细胞被代谢的结果。 7.苯巴比妥为较强的肝药酶抑制剂,不仅减慢自身代谢,而且还减慢其他多种药物的代谢。 8.巴比妥类药物在镇静催眠的同时,会延长REM睡眠时间,属非生理性睡眠。 9.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麻痹。 10. 对巴比妥类已产生耐受性的患者,其中毒致死量比正常人大。 11.安定通过肝脏代谢后,其代谢产物具有强大的生物活性。 12. 使用小剂量的安定,能使精神上焦虑不安的病人趋向宁静 四、选择题: A型题 1.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是( )。 A.立接抑制中枢神经功能 B 增强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力 C.作用于GABA受体,促进神经细胞膜去板化 D.诱导生成一种新的蛋白质而起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不属于苯二氮卓类的药物是( )。 A.氯氮卓 B.氟西洋 C.奥沙西洋 D.三唑仑 E.甲丙氨酯

基础护理第十三章 给药

第十三章给药 一、选择题: 1、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静脉注射 2、剧毒药和麻醉药的最主要保管原则是: A、药品用中外文对照 B、加锁并认真交班 C、装密封瓶内保存 D、与内服药分开放置 3、应远离明火处保存的药物是: A、抗毒血清 B、胎盘球蛋白 C、乙醚、酒精 D、肾上腺素 4、皮内注射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 A、皮肤薄、色浅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操作较便 5、避光放置的药物有: A、三溴片、酵母片 B、氨茶碱、硝酸银 C、疫菌 D、芳香类药 6、接种结核菌素的部位是: A、前臂内侧下段 B、上臂三角肌 C、前臂外侧 D、三角肌下缘 7、物学中合剂、酊剂、片剂、散剂属哪类药: A、外用药 B、内服药 C、注射药 D、溶液 8、药物的保管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药柜宜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B、内服药、外用药、注射药应分类放置 C、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D、剧毒药、麻醉药要加锁保管 9、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的药物是: A、乙醇B、苯巴比妥C、细胞色素C D、丙种球蛋白 10、药疗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根椐医嘱给药B、给药时间、剂量、浓度要正确 C、操作时要做到三查七对、一注意 D、凡发生过敏的药物应暂停使用 11、查七对一注意,其中“一注意”是指: A、用药后反应 B、用药方法 C、用药剂量 D、药物配伍禁忌 12、上臂肌肉注射的部位在: A、上臂三角肌下缘B、肘关节以上均可 C、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D、肩峰下2—3横指的任何一侧均可 13、给药的时间应准确的原因是: A、病人的个体差异 B、便于集中投药 C、药物的半衰期 D、病情 14、发口服药的正确方法是: A、每日三次饭后服B、服后不易多饮水 C、对床号、姓名、无误后发药,视病员服下后离开 D、病员不在交给他人保存 15、磺胺类药物不正确服法是: A、服后不宜饮水 B、服后多饮水 C、饭后服 D、按服法、制剂不同选择 16、哪种药物,宜在饭后服: A、健胃药 B、强心类 C、发汗药 D、助消化的 17、肌肉注射错误的是: A、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B、取合适的体位,使肌肉放松 C、常规消毒皮肤 D、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针头应全部刺入 18、青霉素引起过敏反应大多数发生于: A、初次用药 B、过敏体质人 C、身体虚弱时 D、有青毒素接触史 19、皮下注射错误的是: A、药液量少于1ml,须用1ml注射器抽吸B、注射部位要常规消毒 C、持针时,右手食指固定针栓 D、针头与皮肤呈20°角刺入 20、在常温下青毒素G分子在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的致敏物质是: A、青毒素烯酸 B、青霉噻唑 C、高分子聚合物 D、青霉菌 21、哪项除外是给药原则:

第十一章 内分泌

十一章内分泌 (一)名词解释 1.激素 2.靶细胞 3.允许作用 4.应激反应 5.应急反应 (二)填空题 1.内分泌系统由和构成。 2.激素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激素和激素两大类,其中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 3.激素作用的特征是、、 、。 4.激素要发挥作用,必须与其靶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异性结合。 5.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 。 6.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有、、、、、、等七种。 7.催乳素的靶器官是、。 8.促黑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9.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有和,前者主要来源于的,后者主要来源于。 10.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激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激素,甲状旁腺分泌激素。 11.甲状腺激素分为和,活性较高。 12.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主要是和。 1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主要是受及 。 14.甲状旁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主要生理作用是。 15.降钙素作用的靶器官是、、,主要生理作用是。

16.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分泌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是,胰高血糖素最主要的生理作用是。 17.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从外向内分别为带,分泌激素;带,分泌激素;带,分泌激素。髓质分泌的激素是、。 18.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调节主要是受 的调节。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调节主要是受的调节。 (三)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哪一个激素不属于含氮类激素: A.生长素 B.抗利尿激素 C.胰岛素D.肾上腺素 E.糖皮质激素 2.以下哪个不是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A.催乳素 B.黄体生成素 C.催产素 D.生长素 E.促甲状腺激素 3.糖皮质激素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缩血管作用,属于下列哪种作用: A.协同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允许作用 D.调节作用 4.与生长激素分泌调节无关的因素是: A.生长激素释放激素B.年龄C.生长抑素 D.生长激素的血液浓度 E.睡眠 5.下列哪一项不是生长激素的作用: A.促进脑的生长发育 B.促进骨胳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C.促进蛋白质合成 D.升高血糖 E.促进脂肪分解 6.下列项对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作用最强: A.低血糖 B.低血钙 C.低蛋白 D.低血钠 E.低血脂

药理学—全身麻醉药

药理学—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中枢麻醉) ■应用——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一、吸入麻醉药 是一类挥发性液体(如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及地氟烷等)或气体(如氧化亚氮)。经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入血。吸收后发生由浅入深的麻醉。 (一)共同特性 【作用机制】——强大的脂溶性! ◎溶于神经细胞膜脂质层……“冰冻作用” ◎与细胞内类脂质结合……“干扰细胞功能” 注:氧化亚氮除外 【药动学】 1.吸收: ◎最小肺泡浓度(MAC) 概念:在一个大气压下,能使50%患者痛觉消失的肺泡气体中药物的浓度。 意义:MAC越低,药物的麻醉作用越强。 ◎血/气分布系数 概念:指血中药物浓度与吸入气中药物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意义:血/气分布系数大的药物诱导期长。 2.分布: ◎脑/血分布系数 概念:指脑中药物浓度与血液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比值。 意义:系数大的药物易进入脑组织,诱导期短。 3.代谢:无 3.消除:吸入性麻醉药主要经肺泡以原形排泄。 考点总结: (二)常用吸入麻醉药及其特点 ①异氟烷和恩氟烷: ◇互为同分异构体,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吸入麻醉剂。 ◇麻醉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深度易于调整,肌肉松弛作用较好。 ◇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②地氟烷

优点:最大的特点是诱导期极短、且苏醒快; 缺点:因所需浓度太大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停顿、喉头痉挛; 价格昂贵,现已少用。 ③七氟烷 优点:无明显刺激性。 麻醉诱导期短、平稳、舒适, 麻醉深度易于控制,病人苏醒快。 目前广泛用于诱导麻醉和维持麻醉。 ④氧化亚氮 【作用机制】 与抑制中枢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有关。 优点: 为无色味甜无刺激性气体,性质稳定,不燃不爆; 对呼吸道无刺激性 诱导期短,苏醒快,麻醉效能低,镇痛作用强。 应用:主要用于诱导麻醉或与其他全身麻醉药配伍。 二、静脉麻醉药及其特点 1.硫喷妥钠: 特点:【再分布】血脑(起效)脂肪(失效) 起效虽快、但维持时间短暂 优点:降低脑血流量、脑代谢和脑耗氧量,麻醉期不升高颅内压; 缺点:抑制呼吸,镇痛作用和肌肉松弛作用弱,可诱发喉头和支气管痉挛(用药前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可预防)。 应用:临床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基础麻醉。 禁忌证:支气管哮喘者禁用。 2.氯胺酮: 特点:【分离麻醉】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称之为分离麻醉。 抑制——丘脑和新皮质系统——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的传导。 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引起意识模糊,短时记忆缺失,痛觉完全消失,梦幻和肌张力增加等。 优点: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镇痛力强,是静脉麻醉药中唯一有显著镇痛作用者。 缺点:可使肌张力增高,麻醉过程中可见肢体活动; 边缘系统兴奋,可导致患者在苏醒期情绪方面的过度活动。 对呼吸影响小,但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应用:对体表镇痛作用强、内脏镇痛作用差。故临床适用于小手术和烧伤清创、切痂、植皮等。 3.丙泊酚 优点:本品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完全,作用强度为硫喷妥钠的1.8倍。可降低脑代谢率、颅内压、眼内压。 缺点:主要不良反应为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抑制作用,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和(或)心脏暂停、血压下降等。 应用:用于全麻诱导、维持麻醉及镇静催眠辅助用药。 4.依托咪酯 起效快,强度约为硫喷妥钠的12倍。 对心血管影响小,可用于诱导麻醉。 大剂量快速静脉注射本品可有呼吸抑制。 应用本品后可出现阵挛性肌收缩,恢复期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第11章 药物遗传学

第十一章药物遗传 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是药理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生化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尤其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异常药物反应。药物遗传学的研究丰富了人类遗传学的内容,对临床医学有重要意义。药物遗传是异常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 药物使用应当因人而异。在同样摄取标准剂量的药物之后,有些人由于药物代谢快,血浆中药物浓度过低而疗效不佳;大多数人药物代谢正常,血浆中药物达到有效浓度而有显著药效;也有些人由于药物代谢慢,血浆中药物浓度过高,有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所以使用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遗传特点,建立药物使用个体化原则,这样可以提高药效,减少或避免发生不良的药物反应。 本章重点讨论了琥珀酰胆碱敏感性,异烟肼慢灭活,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等药物反应的遗传基础;并详细讨论了酒精中毒、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生态遗传学机制;也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基本纲要 1.掌握琥珀酰胆碱敏感性药物反应的遗传机制。 2.掌握异烟肼慢灭活者和快灭活者的遗传机制。 3.掌握G6PG缺乏症临床症状、发病机制、致病基因定位、基因突变类型。 4.了解人类对酒精耐受性和酒精中毒的遗传基础。 5.了解吸烟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患遗传学基础和吸烟与肺癌关系。 6.了解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 二、习题 (一)选择题(A 型选择题)

1.G6PD是由单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为。 A.X连锁的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的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Y连锁的遗传 2.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之一,个体的差异使体内降解该药的酶活性高低不同,该酶活性高者为快失活者,反之为慢失活者。 A.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肽链转移酶C.乙酰转移酶 D.糖基转移酶E.脱氢酶 3.异烟肼快失活者以方式遗传。 A.X连锁的隐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的显性遗传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Y连锁的遗传 4.异烟肼快失活者长期服用异烟肼易导致。 A.神经炎B.肺炎C.心肌炎D.脑膜炎E.肝炎 5.异烟肼慢失活者长期服用异烟肼易导致。 A.神经炎B.肺炎C.心肌炎D.脑膜炎E.肝炎6.细胞色素P450主要对药物及其代谢物进行修饰。 A.甲基化B.糖基化C.氧化D.还原E.酰基化7.今后,我们可通过而避免极少数病人因个体差异而受到严重的药物毒性反应。 A.染色体检查B.基因分型C.检查尿液 D.X线检查E.超声波检查 8.在酒精中毒的过程中,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是。 A.使乙醇代谢为乙醛B.使乙醛代谢为乙酸C.使乙醇代谢为乙酸 D.使乙酸代谢为乙醛E.使乙酸代谢为乙醇 9.异烟肼慢灭活者是因为体内缺乏。 A.G6PD B.乙醛脱氢酶C.乙醇脱氢酶 D.乙酰化酶E.脱氢酶 10.下列哪个基因决定了乙酰化酶?

药理学之麻醉药

第三章麻醉药 一、选择题 型题】 【A 1 1.普鲁卡因一般不用作 A.表面麻醉B.浸润麻醉C.蛛网膜下隙麻醉 D.传导麻醉 E.硬膜外麻醉 2.丁卡因一般不用作 A.表面麻醉B.浸润麻醉C.腰麻D.传导麻醉E.硬膜外麻醉 3.注射用局麻药液中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目的是 A.防止手术中出血 B.预防局麻药过敏 C.减少吸收,延长局麻时间 D.预防支气管痉挛 E.防止手术中低血压 4.除局麻作用外,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A.普鲁卡因 B.阿托品 C.布比卡因 D.苯妥因钠 E.利多卡因 5.腰麻及硬膜外麻醉时常合用麻黄碱,其目的是防止局麻药 A.抑制呼吸 B.降低血压C.抑制中枢D.引起心律失常E.引起支气管痉挛 6.关于多利卡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粘膜穿透力强 B.安全范围大C.毒性比普鲁卡因小D.可用于多种局麻方法E.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7.局麻药液中禁止加入少量肾上腺素的情况是 A.面部手术 B.胸部手术 C.下腹部手术 D.指、趾末端手术 E.颈部手术 8.关于丁卡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酰胺类药物 B.毒性低 C.穿透力强 D.一般不用于表面麻醉E.常用于浸润麻醉 9.下列何药局麻作用持续时间最长 A.普鲁卡因B.丁卡因C.利多卡因D.布比卡因E.氯胺酮10.易致支气管痉挛的全麻药是 A.乙醚 B.硫喷妥钠C.氟烷D.氧化亚氮E.氯胺酮11.关于硫喷妥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兴奋期 B.镇痛效果较差C.作用迅速 D.维持时间短 E.肌松完全 12.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全麻药是 A.氧化亚氮B.氟烷C.氯胺酮D.硫喷妥钠E.乙醚13.可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的药物是 A.乙醚 B.硫喷妥钠 C.氟烷D.氧化亚氮E.氯胺酮

药理学讲稿之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一、概述: 手术—创伤—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不适感,而且会影响生理功能,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华佗——麻沸散——手术时入睡和减轻痛苦—— 为关公进行刮骨疗毒,想为曹操做开颅术但被拒绝; 大部分手术——不用麻醉品——战争时药品短缺—— 《长征》傅连璋给受伤者用纱布勒住口腔; 二战后——麻醉基础理论丰富——麻醉药物和技术已比较全面——麻醉学; 疼痛——神经末梢——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觉; 麻醉:采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消除手术中所致的疼痛的传导和不适感觉的产生,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并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麻醉作用的产生:主要是利用麻醉药使神经系统中某一(或某些)部位受到抑制的结果,分为二种,即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局部感觉的消失; 全身麻醉:全身感觉的消失; 局部麻醉药:局麻药:局部应用于神经末梢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他们能短暂、完全和可逆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感觉暂消失,但对各类组织均无损伤性影响。 局麻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各种浅表手术和中小型手术,用于范围大和部位深的手术时,往往止痛不够完全,用于腹部手术时肌松不够,用于小儿和不易合作者必须加用基础麻醉,所以其应用还受到一定的限制;施行局麻时,除要掌握基操作技术,必须熟悉局麻药的药理性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二、局部麻醉的方法:表面、浸润、传导、硬膜外和蛛网膜下麻醉五种 (一)表面麻醉:将穿透性较强的局麻药涂于粘膜表面,使粘膜下神经末梢麻醉—— 适用于眼、鼻、咽喉、气管、尿道等部位的浅表性手术或内腔镜检查; 眼——点药;鼻——涂敷;咽喉气管——喷雾;尿道——灌注; 常用药:利多卡因和丁卡因; (二)浸润麻醉:沿手术切口线分层注入麻醉药,阻滞组织中的神经末梢; 方法:进针时将针头的斜面紧贴皮肤,斜面的一部分进入皮内即可注药,使在皮肤的表面产生一桔皮样皮丘,然后从皮且进针,向皮内皮下分层注射——常用普鲁卡因; (三)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附近,阻滞其传导—— 以较少的麻本药产生较大的无痛区,效果好—— 臂丛神经阻滞术、肋间神经阻滞术、腹股疝修补局部麻醉术—— 熟悉解剖,以免剌伤血管、脏器或神经; (四)硬脊膜外腔麻醉: 硬脊膜下腔:硬脊膜与椎管内壁之间的腔隙称之,腔内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并有丰富的静脉丛,注入的麻醉药易被吸收; 硬脊膜外腔麻醉: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使通过此腔穿出椎间孔的神经根麻醉;

药理学全身麻醉药

药理学全身麻醉药 一、A1 1、有关恩氟烷的作用特点不正确的是 A、诱导期短 B、苏醒慢 C、肌肉松弛作用良好 D、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E、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 2、硫喷妥钠静脉麻醉的最大缺点是 A、麻醉深度不够 B、升高颅内压 C、兴奋期长 D、易产生呼吸抑制 E、易发生心律失常 3、关于全身麻醉药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B、使骨骼肌松弛 C、必须静脉注射给药 D、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 E、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 4、静注硫喷妥钠其作用时间短暂是由于 A、很快由肾排出 B、迅速从脑组织转移到外周脂肪组织 C、很快被血浆中单胺氧化酶破坏 D、很快被肝药酶破坏 E、很快由肺呼出 5、关于氯胺酮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诱导迅速,维持时间短 B、使意识与感觉分离 C、对体表镇痛作用弱 D、可使心率加快 E、对呼吸影响小 6、对吸入性麻醉药的作用机制表述正确的是 A、作用于呼吸中枢 B、阻断痛觉中枢 C、作用于大脑皮层 D、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E、其脂溶性影响神经细胞膜脂质,阻断神经冲动传递 7、关于氧化亚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麻醉效能很低

B、脂溶性低 C、对呼吸道无刺激 D、诱导期短、苏醒快 E、镇痛作用较差 8、主要用于诱导麻醉和基础麻醉的药物是 A、氧化亚氮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硫喷妥钠 E、氟烷 9、具有“分离麻醉”作用的新型全麻药是 A、甲氧氟烷 B、氯胺酮 C、麻醉乙醚 D、γ-羟基丁酸 E、硫喷妥钠 10、吸入性麻醉药的吸收及其作用的深浅快慢首先取决于药物在 A、肺泡气体中的浓度 B、血液中的浓度 C、中枢神经系统的浓度 D、作用部位的浓度 E、肺排出的快慢 11、硫喷妥钠麻醉的适应症是 A、肝功能损害患者 B、支气管哮喘患者 C、喉头痉挛患者 D、作为麻醉前给药 E、短时小手术麻醉 12、硫喷妥钠静脉注射使患者直接进入外科麻醉期,称为 A、麻醉前给药 B、基础麻醉 C、分离麻醉 D、强化麻醉 E、诱导麻醉 13、关于应用乙醚作全身麻醉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诱导期短 B、麻醉深度易控制 C、镇痛作用强 D、骨骼肌松弛良好 E、肝肾毒性小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

药理学局部麻醉药 一、A1 1、丁卡因不能应用的局部麻醉方式是 A、表面麻醉 B、浸润麻醉 C、传导麻醉 D、腰麻 E、硬膜外麻醉 2、下列局部麻醉方法中,不应用普鲁卡因的是 A、浸润麻醉 B、传导麻醉 C、蛛网膜下隙麻醉 D、硬膜外麻醉 E、表面麻醉 3、适用于腹部和下肢手术的麻醉方式是 A、表面麻醉 B、传导麻醉 C、浸润麻醉 D、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 E、硬膜外麻醉 4、局麻药的作用机制是 A、阻断K+外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B、阻碍Ca2+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C、促进Cl-内流,使神经细胞膜超极化 D、阻碍Na+内流,阻碍神经细胞膜去极化 E、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影响冲动的传递 5、效价强度最低的局部麻醉药是 A、普鲁卡因 B、丁卡因 C、利多卡因 D、布比卡因 E、硫喷妥钠 6、延长局部麻醉药作用时间的常用办法是 A、注射麻黄碱 B、加入少量肾上腺素 C、调节药物溶液pH值 D、增加局部麻醉药浓度 E、增加局部麻醉药的用量 7、传导麻醉的概念是 A、将局部麻醉药涂于黏膜表面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B、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手术切口部位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C、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腰椎蛛网膜下腔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D、将局部麻醉药注入外周神经干附近使其麻醉 E、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脊膜腔使神经根麻醉 8、普鲁卡因不宜用于表面麻醉的原因是 A、刺激性大 B、毒性大 C、穿透力弱 D、弥散力强 E、有局部血管扩张作用 9、下列关于利多卡因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安全范围大 B、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C、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D、可用于各种局麻给药 E、可穿透黏膜,作用比普鲁卡因快、强、持久 10、表面麻醉是 A、将局部麻醉药涂于黏膜表面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B、将局部麻醉药注入手术切口部位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C、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粘膜内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D、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神经干附近使其麻醉 E、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脊膜腔使神经根麻醉 11、关于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下列错误的是 A、阻断钠通道,抑制除极 B、提高兴奋阈,延长不应期 C、甚至完全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 D、降低静息跨膜电位 E、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 12、影响局麻药作用的因素不包括 A、神经纤维的粗细 B、体液的pH C、药物的浓度 D、肝脏的功能 E、血管收缩药 13、不属于局麻药的吸收作用的是 A、降低心肌兴奋性 B、对中枢神经系统是先兴奋后抑制 C、可加快传导和延长有效不应期 D、大多数局麻药使小动脉扩张 E、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