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地区差距_度量与成因

中国地区差距_度量与成因

中国地区差距_度量与成因
中国地区差距_度量与成因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张吉鹏 吴桂英3

摘 要:本文是对有关中国地区差距度量和成因研究的一个评述,分别综述和评论了通过不平等指数对地区差距进行描述和分解的研究,以及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中检验各地区经济增长经历是否满足收敛假说的研究,进而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对地区差距的描述表明,改革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呈现出短暂小幅下降然后持续上升的趋势;对地区差距的分解发现,更多的地区差距源于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就三大产业来说,第二产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最大。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经历并没有呈现出绝对收敛的倾向,但是具有不同人均产出水平的“俱乐部”内部有收敛趋势;条件收敛分析表明,各省在地理因素、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有重要影响。未来研究需要阐释清楚各类因素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同时需要加强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研究。

关键词:地区差距 不平等指数 收敛假说一、引 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来出现的一些地区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 DP 、G NP 、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 DP 、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区差距之所以广受关注,从除了对不平等的关怀几乎是所有道德哲学的共有特征以外,还因为它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重要性。首先,不断扩3

张吉鹏,复旦大学经济系、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电话:55071780,Email :022015048@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5989868.html,;吴桂英,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电话:55072758,Email :022015051@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5989868.html, 。作者感谢袁志刚教授和张军教授的支持,感谢陆铭老师和范剑勇老师的建设性意见,感谢谢欢和冯曲同学在文献上提供的帮助,感谢封进、金煜、陈钊、樊潇彦、郑凯捷、孙刚、秦蓓、沈国麟以及参加和组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第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复旦大学劳动与激励经济学W ORK SH OP 的老师和同学的有益建议。本文是由

范剑勇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批准号03B J Y 009)的成果之一。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60

 

大的地区差距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其次,地区差距对于理解中国的收入差距来说非常重要。已有研究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农村内部和城市内部,地区差距都是非常大的①。再次,从理论上看,中国的案例可以为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和转轨经济学提供自然实验,并且更一般的是,有助于我们认识造成不同经济体间经济绩效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从政策含义看,准确度量差异并找出造成差距的真正原因,透彻理解各种因素对地区差距形成的作用机制,是客观评价改革的成果与问题的必要内容,也是选择并实施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的许多经济研究人员对于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研究,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是就我们所知,迄今并没有一篇好的综述文章来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方便关心中国地区差距的人士准确和全面的理解这一问题,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个好的起点。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疏理,对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的回顾和评论,并讨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文献纷繁,一个好的综述必须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分类。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已有的运用宏观数据进行的地区差距研究②可以分为:1、利用反映地区差距的不平等指数及其分解,来描述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和结构组成,并初步讨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2、实证检验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在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是否成立,同时提出各种解释说明收敛假说为什么成立或不成立,并探讨实现收敛的条件。就地区差距这一问题本身来说,所有的研究又可以分为:对地区差距的度量、对地区差距形成原因和形成机制的分析、对地区差距的评价和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类,本文按如下顺序展开:第二部分,地区差距的度量和分解,综述了运用宏观数据进行的地区差距研究中,对差异的数量描述和指数分解部分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作简要评论;第三部分,检验收敛假说,即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收敛假说的基础上,分析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变化趋势,检验是否收敛,并进行讨论;第四部分,地区差距的成因,着重评价和分析解释地区差距成因的各类理论假说;第五部分,现有研究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从数据、技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讨论了地区差距研究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以后可能的研究方向。③

二、地区差距的描述和分解

已有的研究主要采用基尼系数,GE 指数和变异系数来衡量地区差异的程度,并主要利用这些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加性可分的良好性质对差异的来源或者构成进行分解。具体地说,用基尼系数表征的总体差异可以分解成互斥的不同分项的差异之和,①李实和赵人伟(1999)指出,通过指数分解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的原因进行的结构分析,发现1988-1995年间,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的增量大约占到全国收入差距增量的占到13.5%,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增量大约占到全国收入差距增量的16.5%。

②也有大量运用微观数据进行的地区差距研究,相关研究情况可以参考李实(2003)的综述。

③必须强调的是,研究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的地区差距问题,必须对中国的地理、历史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基本特征事实,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尽管对于中国地区发展的历史、地理等情况理解很重要,但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综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因此对于这些情况不做描述。要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参考D émurger 等(2002);王梦奎、李善同(2000)。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61

 

所以大部分按产业分解的研究采用的统计指标是基尼系数。GE 指数可以按组内(一个组可以是一个区域、省或者一个部门)差距和组间差距进行分解,将组内与组间差距综合成总体差距。当GE 指数的参数c =0或者1时,GE 指数就是泰尔指数。大部分按地区分解差异的统计指标采用的就是泰尔指数,比如考察沿海-内陆、东-中-西部、城市-农村组间和组内的差异。从福利角度考虑,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对转移支付的影响并不敏感,但对于是否按人口加权敏感;而GE 指数当c 小于2时对低收入单位之间的转移比较敏感,但是它满足达尔顿-庇古转移原理,收入零均质性和人口规模独立性。关于这些指标更为技术性的讨论可见Shorrocks (1980)和徐宽(2003)。(一)地区差距的描述因为所用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法的不同,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不同,对地区差距这一概念本身理解的不同,各类研究所描述的中国地区差距的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会有所不同。但是,仍然可以确认,建国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的总的变化趋势是“三落三起”①,而且每一次起落均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②。第一次落起对应的时期是从建国初到大跃进结束,第二次是从大饥荒之后的恢复期到文革结束,第三次是从农村改革到深入的改革开放。而且,1980年代中后期不平等程度开

始大幅度上升,直到目前,使用各种数据计算的各种衡量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均在上世纪末达到建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也是非常之高,而且接近或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水平。这也说明,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中国地区差距问题的关心不是毫无根据的。

即使使用相同数据计算,基尼系数、GE 指数和变异系数的数值也是不同的,但是,其反映的趋势是一致的③(Tsui ,1991;D émurger 等,2002)。图1描述的是K anbur 和Zhang (2003)采用了1952-2000年间中国28个省的城市和农村的真实人均消费数据④,计算全国的真实人均消费的基尼系数和GE 指数。

由图1可见:不平等指数,在建国初期到1956年相对较低也较稳定,多数年份呈下降趋势,其中基尼系数在0.22-0.247之间;之后,大跃进和大饥荒时期,不平等指数急速上升,并在1960年达到第一个峰值,其中基尼系数为0.322;大饥荒之后的恢复时期,不平等指数下降,于1967年达到一个最低点,其中基尼系数为0.255;随着文革的进行,不平等指数上升,并于1976年达到第二个峰值,其中基尼系数为0.309;随着农村改革的进行,不平等指数又有所下降,并于1984年再次到达一个最低点,其中①

Tsui (1993)认为大跃进时期的数据不可靠,因此这一时期的波动也是不可靠的,那么,在1960年代中期之前,地区差距没有明显的变动趋势。但是,国家统计局可能已经对数据进行了调整,因此,我们仍然认为,大跃进前后的波动反映了一些信息。

②K anbur and Zhang (2003)认为建国以来的历史时期基本上可以分为:1949-1956,革命和土地改革时期;1957-1961,大跃进和大饥荒时期;1962-1965,大饥荒后的恢复时期;1966-1978,文革和酝酿改革阶段;1979-1984,农村改革时期;1985至今,深化改革和加快开放时期。关于各个时期的地区经济政策,参见D émurger 等(2002)。

③Tsui (1991)运用传统国民经济统计中的总量经济指标计算了1952-1985年间衡量地区差距的各类不平等指数,趋势与图1中反映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D émurger 等(2002)用变异系数来衡量的不平等程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也是“三落三起”的走势,相应的峰顶和谷底的时间也相差无几。

④与多数研究类似,西藏的数据不全没有考虑,海南从1988年开始的数据并入广东,重庆从1997年开始的数据并入四川。详细的数据来源、处理和问题,参见K anbur 和Zhang (2003)的数据附录部分。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62 

基尼系数为0.256;之后,一直上升,到2000年达到建国以来的历史最高点,其中基尼

系数为0.372,相比于1956年的历史最低点0.22,提高了约70%

图1 1952-2000年中国真实人均消费的基尼系数和GE指数

资料来源:K anbur和Zhang(2003)

更多的研究,集中考察改革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的演变,大部分认为,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地区差距呈现先短暂下降,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后持续扩大的“U”字型的

变化过程①。尽管使用不同经济指标的不同不平等指数来衡量的地区差距的变化趋

势基本相同,但是确切的“U”字型的谷底年份和不平等指数的大小,大部分是在1984

年左右,也有的是1980年代末,依测度方法和数据使用的差异而略有不同。

经济指标的分类,可以按照国民经济统计的核算方法产出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来

进行,分为:人均或劳均G DP指标,人均消费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或

纯收入指标。

一般来说生产发达的地区,消费也高,进而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的地区差距,应

该表现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岳希明(1999)利用分省的G DP历史资料分析了

1952-1995年间中国地区之间生产和消费的不平等程度及变化趋势,发现,人均G DP

和人均消费的地区差距没有通常认为的正相关的联动关系。岳认为,原因在于,人均

产出中的除了用于消费之外的部分,用于了政府的转移支付和民间资本的地区间流

动;1978年之前,政府的转移支付平滑了地区之间的消费差距,而1978年之后,中央

政府的财政转移能力下降,同时,大量民间资本流入发达地区。Tsui(1996)认为,除了

财政的转移支付,FDI在1978年之后大量流入沿海地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人均产出和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变动也是有差异的,因为产出中并不是所有都

分配为个人的收入。林毅夫等(1998)以省为观察值计算并比较了人均G DP和人均收

入的基尼系数,发现用人均G DP衡量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只能部分解释地区

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

①这与威廉姆森或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相反,当然原因可能是改革早期不平等指数的下降仅是因为

农业改革,而1980年代中后期的上升说明中国正处于倒“U”型的上升阶段。

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63

 

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指标的差异在于人均收入中的一部分转化为了储蓄(或投资)。如果居民的储蓄倾向是稳定的,那么两者之间的差距也是稳定的,对于地区差距的描述从变动情况来说应该没有差异。人均指标和劳均指标也是有差异的。林毅夫、刘培林(2003)计算的人均G DP 不平等指数①在1980年代中后期不像劳均G DP 不平等指数那样呈上升趋势,原因可能在于,这一时期劳均G DP 较高的地区其非劳动力人口或富余人员的增加相对较多,而相对较多的富余人员可能来自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下岗职工。而在其它时期,即农业改革时期和1990之后的时期,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是,无论是人均G DP 的基尼系数还是人均G DP 的变异系数,其绝对值都要高于劳均G DP 的相应指标,原因可能在于劳均产出较高的地区其相对的富余人员或非劳动力人口也较少,或者说是劳均变量的地区差异较小。(二)地区差距的分解通过基尼系数、GE 指数和变异系数的分解来研究地区差距问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可以客观地找出造成差异的结构性原因。大量中国地区差距研究,是针对改革开放之后的描述地区差距的不平等指数,按地区、城乡、产业和收入构成进行分解。

对地区差距按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分解,可以发现: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总差距中占了主导地位,而且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总的差距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差距则在缩小。三大地区间的差距从1978年占据总不平等的37.75%上升到1998年的70%,在改革初期,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超过三大地区间的差距并达到52.22%,到了1999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已下降到25.5%(范剑勇,2003),形成了所谓的“富人俱乐部”,而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各省间差距也是逐步下降的,形成了所谓的“贫穷俱乐部”。林毅夫等(1998)通过对人均G DP 和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的分解,也揭示了同样的趋势;K anbur 和Zhang (2003)按沿海和内陆,对1952-2000年间的人均真实消费GE 指数进行的分解和世界银行(1995)按7类地区划分进行的分解也发现类似的结论。

地区差距的城乡分解可以看到:城乡之间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很大。林毅夫等(1998)的计算表明,城乡差距所占的比重,由1978年的53.36%下降到1995年的49.51%,农村内部的贡献由23.82%上升到27.02%,城镇内部的贡献由22.82%上升到23.47%。K anbur 和Zhang (2003)对1952-2000年间的人均真实消费GE 指数,进行的城乡分解,揭示的情况也大体一样。李实与岳希明(2003)研究认为2002的城乡差距相比于1995年又有所上升。

地区差距的按产业分解发现,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远远超过其它产业,平均超过65%的地区差距是由第二产业引起的,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显得很不重要。从变化趋势来看,第二产业的贡献稍有下降趋势,但是仍然很高,第三产业的贡献则在上升,如图2所示(范剑勇,2003),这与Tsui (1996),林毅夫等(1998),以及魏后①

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计算的1978年以来的劳均G DP 的基尼系数与K anbur 和Zhang (2003)计算的真实人均消费的基尼系数相比,无论是数值还是变动趋势,几乎是一样的。从1978年到80年代中期,这一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并在1983年左右达到最低约为0.28,之后,这一系数就开始持续地上升,2000年达到最高点,约为0.36。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64 

凯(1997)

的分解结果基本一致。

图2 各产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份额,1978-1999

资料来源:转引自范剑勇(2003)

还有的研究,按国民经济帐户或居民收入的构成对地区差距进行分解。

对整个国民经济收入帐户的按构成分解可以发现,各个组成部分的贡献,特别是政府转移支付对地区差距形成的影响。Tsui (1996)利用1978-1989年间传统国民收入账户中的国民收入的实际利用额并按其构成进行的不平等指数的分解发现,地区间的不平等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省际之间的资源流动,其对于地区差距百分比贡献率从1978年的-54.38变为1989年的24.59,由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变为对地区差距的扩大有很大影响。Tsui 认为原因在于1980年代初的财政分权使得中央的转移支付能力下降,地方的财政实力增强而且地区差距很大,同时,1980年代后期开始给与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使得外资大量流入沿海地区所致。

农村内部居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根据居民收入构成分解可以发现,劳动力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的基尼贡献率很高,1995年分别为58%和35%;同年,两者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54和0.133(林毅夫等,1998),而且从1984年以来,劳动力收入(即工资收入)的集中指数呈上升趋势(万广华,1998)。这说明,农民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拉大,主要是各地劳动力获得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不同和不合理的农产品的价格结构对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影响不同造成的。

城镇内部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中,来自国有部门的收入具有较大的基尼贡献率(50%以上)和较大的负值基尼弹性,起着稳定和降低收入差距的作用;所有其它收入来源的基尼贡献率接近50%,基尼弹性几乎都为正值,起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林毅夫等,1998)。这说明,城镇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则主要源于非国有经济部门平均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在收入中作用的增强。

另外,通过不平等指数的动态分解还可以研究不平等指数变化的原因,例如,可以把基尼系数的变化分解为“集中效应”和“结构性效应”(万广华,1998)。“集中效应”是指,构成总产出或总收入的分项部分的内部集中率,或说内部不平等程度的变化,而导致的总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结构性效应”是指,在各分项部分的内部集中率不变的情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65

 

况下,仅仅因为各分项部分的结构变化,带来的对总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的影响。

万广华(1998)对农村内部的地区差距动态变化的分解发现,农村内地区差距拉大的根本性原因是结构性效应所致,即工资收入份额的变化所致,这又源于农村非农就业机会的不平衡分布。范剑勇(2003)通过产业的动态分解分析发现,推动地区差距演变的力量主要是由各地区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结构效应)与非农产业的不均衡分布(集中效应)组成的。同时,在1995年以前结构效应与集中效应共同起主导作用,在1995年以后却是集中效应超过结构效应而起主导作用。因此,从1995年以来非农产业的不均衡分布(集中效应)对地区差距扩大的贡献超过了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结构效应)对地区差距扩大的贡献。

三、地区差距的宏观研究:检验收敛假说

(一)新古典收敛假说

利用指数法计算地区间人均G DP 等指标历时变化的趋势,从直观上给出了地区差距的动态变化,而按照产业、组间和组内差异的分解则进一步说明了差距的来源,但是它们并不足以为我们提供差距之外的关于形成机制的解释。虽然少数研究也通

过回归方法解释描述地区差距的不平等指数的变动,如K anbur 和Zhang (2003)的实证分析表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对于改革之前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有显著影响,而财政分权政策和沿海偏向的开放政策对改革之后的地区差距的形成有决定作用,Wei etc.(2001),陆铭、陈钊(2004)和章奇(2004)分别分析了开放度、城市倾向的政策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但是大部分后期的研究还采用了一个从增长出发的视角。因为收入水平上的差距终究是初始水平差距和/或长期增长差距的结果,找出导致增长差异的原因就能更好的揭示造成人均产出或者收入水平差异的根源和机制。

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收敛假说为这类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也正是过去20年中有关增长理论的经验研究的核心所在。这一假说的主要思想是,具有相似技术和偏好的经济体最终会具有相同的稳态,而它们暂时表现出人均产出的不同是资本劳动比不同的结果。但是由于资本边际产出递减这一新古典生产函数的核心假设①,在给定储蓄率下,较低的资本劳动比意味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在理论上我们可以预期有更低人均产出的欠发达经济会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这种不以经济的任何其他特征为条件,在人均量上穷经济体比富经济体增长更快的假说,被称为绝对收敛(Bar 2ro 和Sala 2i 2Martin ,1995)。

从经验研究角度看,一些以世界各国1960到1985年间增长经历为对象的经验研究拒绝了这一假说,而在更为同质的经济体集团中,比如OECD 各成员国,美国本土各州,以及世界上最贫穷的十多个国家中,绝对收敛得到确认。这种经济结构相近的经济体经济增长趋于绝对收敛,而与其他类型的经济体趋于发散的情形有时被称为俱乐部收敛(Ben 2David ,1998)。

而如果我们容许各经济体之间存在异质性,也就是认识到不同的经济体可能具有①

如果一个生产函数满足如下3个条件,我们就称其为新古典的:第一,该函数呈现出对每一种投入的正且递减的边际产品;第二,呈现规模报酬不变;第三,满足稻田条件。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66 

不同的稳态,那么初始人均产出更高的经济体仍然有可能比更低的经济体增长更快,只要其离开自身的稳态更远。当然,新古典模型确实预测了每个经济体收敛于其自身的稳态,而且这一收敛速度与其离稳态的距离成正比。所以这种在控制了稳态决定因素后,一个经济体离其稳态越远增长就越快的思想被称为条件收敛(Barro ,和Sala 2i 2Martin ,1995)。条件收敛的意义在于,为了分离出所预测的增长率和初始位置之间的反向关系,我们应该控制的决定因素,以经典的S olow 2S wan 模型来看,它们包括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折旧率,生产函数的水平以及能够有效地移动生产函数位置的各种政府政策和制度因素。

(二)检验收敛假说的回归方程式设定

从总体上看,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率长期以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1978年以后则进一步扩大。例如,王小鲁和樊纲(2004)比较了改革期间东中西G DP 增长率的差异,发现1980年代中西部平均增长率比东部平均增长率低约1个百分点,1990年代低约2个百分点。这一现象正是利用中国地区数据检验新古典收敛假说的研究关注的焦点。

如果说指数法研究差异的主要方法是分解,那么检验收敛假说的主要方法就是回归。研究中采用的回归方程式设定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严格按照S olow 2S wan 模型将人均产出在其稳态附近对数线性展开,得到(1)式的回归方程式设定:

[ln (y i ,t /y i ,t -T )

]T =α-[(1-e -βT )T ]ln y i ,t -T +εit (1)

其中y i ,t -T 为起初的人均G DP ,y i ,t 为期末的人均G DP ,T 为时间跨度,β被称为收敛系数,它表示y i ,t 以怎样的速度接近y 3i ,一个显著的正的β意味着初始人均收入低的地区比初始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增长更快,即确认了绝对收敛假说,β越大表明收敛趋势越强。这也是这一类收敛通常被称为“β收敛”的原因①。而且利用e -βt =1/2,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差异消除的半衰期t ,其含义是如果未来各地区增长仍然保持样本期间的模式,那么未来低收入地区与高收入地区间人均G DP 差距缩小一半大约需要的时间。

为了考虑一些结构性因素对收敛的影响,经验研究中通常包含一个或者一组控制变量X i ,t ,从而得到方程式(2)。

[ln (y i ,t y i ,t -T )

]T =α-[(1-e -βT )T ]ln y i ,t -T +ΦX i ,t +εit (2)

如魏后凯(1997)引入产业结构变量反映资源禀赋的影响;马栓友,于红霞(2003)利用各地获得的转移支付与其财政总收入的比率衡量转移支付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孟健军(2001)引入地区虚拟变量;而Dayal 2G ulati 和Husain (2000)则引入了更多代表经济结构和政策措施的变量。

由于(1)和(2)的估计涉及到非线性回归和面板数据处理,同时更重要的是,截距项常数α意味着各地区具有相同的稳态值和时间趋势,所以大部分试图检验条件收敛假说的经验研究采用的是截面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如Jian ,Sacks ,和Warner (1996)、王绍光和胡鞍钢(1999)、Chen 和Feng (2000)、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等,基本①与β收敛相关的另一个收敛概念是σ收敛,它是指各个经济体间的对数人均产出或者收入的标准差随着时间衰减。有些文献中将σ收敛的概念与条件收敛相混淆,事实上,条件收敛仍属于β收敛,而本文中第三部分综述的研究在性质上则类似于σ收敛。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β收敛是σ收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因为即使β收敛发生,σ收敛仍会因为某些经济中的大的扰动而无法实现(见Barro ,和Sala 2i 2Martin ,1995中的一个推导)。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67

 

的方程式设定为(2)式;或者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方程式(3),如蔡和都阳(2000)、

蔡,王德文,都阳(2001)、沈坤荣,马俊(2002)、D émurger ,Sachs ,W oo ,etc (2002)等。

g i =α0+α1ln PG DP i +ΨZ i +ΦX i +εi

(3)g i ,t =α0+α1ln PG DP i ,0+ΨZ i ,0+ΦX i ,t +ηt +εi ,t (4)

在(3)式中g i 表示第i 个地区在考察期间的经济增长率,lnPG DPi 是第i 个地区初始人均G DP 的对数值,α0为各地区都相同的截距项,Z i 为那些会影响第i 个地区稳态值的因素在期初的值,X i 表示一组会影响增长的其他因素,如经济结构和政策因素。(4)式中各相应变量的含义与(3)相同,时间下标表示考察该变量在第t 年的值。此外,如果将α0和ΨZ i ,0合并,就会得到一个各地区都不相同的截距项αi ,它代表不同地区之间在生产力水平上的差异,并考虑了回归方程中未度量到的地区特定因素。ηt 表示时间虚拟变量,用于控制在相同时间对所有地区都可能造成影响的暂时性冲击或者政策变化。虽然此时的α1已经不同于(1)和(2)中的收敛系数β,但是如果α1显著为负,同样说明经济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从而确认收敛假说。(三)收敛特征及其成因

正如前文已经指出的,利用指数法计算地区间人均G DP 等指标给出了地区收入差距的动态,而由于人均产出或收入的差异又正是增长差异的结果,所以某一时期一个不断减小的不平等指数往往暗示着该时期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收敛,而如果外来的冲击或扰动非常小,那么一个不断上升的不平等指数则意味着发散。所以根据指数法揭示的中国地区差距的时段性和地域性特征,部分增长收敛研究也对样本进行了分时段和/或分地域的处理。

表1 初始变量Z i 的选择

分类

变量名选用指标机制代表文献对增长的影响对α1的影响新古典

增长理论中的

人口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率;劳动力平均增长率

控制分享产出的人员数的影响Chen ,and Feng (2000)(-)参数储蓄率资本形成总额/G DP 提高资本积累林毅夫,刘培林(2003)(+)(-)经验研究传统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小学入学率;在校

人数/10万人;在校

大学生数

促进技术进步、扩散和学习大部分研究(+)(-)中国特点的经济结构初始的农业比重初始的国有企业比重农业产出/G DP 国有企业的产值/工业总产值

衡量农业禀赋的

影响

衡量国有企业存

量的影响Jian ,Sacks ,and Warner (1996)D émurger ,Sachs ,W oo ,etc (2002)依样本时期定不确定依样本时期定不确定外生地理因素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禀赋地区虚拟变量

交通密度人均电话拥有量

控制自然条件和地区特征

促进贸易吸引外资大部分研究D émurger (2001)显著(+)(-)(-)注:“对增长的影响”一列中(+)和(-)是指相应变量在绝大多数研究的回归方程式中的系数的符号。(+)表示该变量本身是促进增长的因素,(-)则相反。“对α1的影响”

一列中(+)和(-)是表示在回归方程式(2)或者(3)中加入相应变量后,在统计上的变化。(-)表示的值由正转向负,或负值的绝对值变

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68 

大,或在统计上由不显著的负变为显著的负,这些都说明加入相应变量后收敛的倾向加强,或者说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地区增长的绝对差异,将它们控制后,初始人均收入低的省份确实比初始人均收入高的省份增长更快。(+)的含义则相反。

首先,大部分研究中采用的样本时期通常是始于1978年,因为在新古典的理论框架中,收敛成立的必要条件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自由流动,而1978年通常被视为中国经济改革开始的标志年份。少数研究则由于特定的目的和数据可得性的限制,采用更晚些的时期作为初始年份,如D émurger (2001)和马栓友,于红霞(2003)。还有一些研究考察了从1952年开始的地区增长经历,例如Jian ,Sacks ,和Warner (1996)、魏后凯(1997)、D émurger ,Sachs ,W oo ,etc (2002),这些研究通常包括了对改革之前历史条件和政策因素的分析。当然,由于渐近式改革的特征决定了改革在不同时期的重点和力度都有所不同,所以除了上述3篇样本跨度较大的研究外,一些即使是针对改革之后的研究,也会将样本区间进行分段,通常的期间断点会选择在1985年和1990年,或者它们附近的年份,分别进行收敛假说的检验,以衡量农业改革前后和加速对外开放前后收敛的差异,如Dayal 2G ulati 和Husain (2000)。

其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和市场容量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从理论上可以预期地理条件较为接近的地区可能具有相对接近的稳态,因此也有一些研究将全国的省份划分成华北、东北、沿海、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如Dayal 2G ulati 和Husain (2000)和D émurger ,Sachs ,W oo ,etc (2002);或者东、中和西部三大地区,如蔡、都阳(2000)和沈坤荣和马俊(2002)。

第三,虽然回归方程式的设定大致相同,但是就进入回归方程式的各解释变量而言,则因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而各有侧重。特别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并没有考虑到作为发展和转型国家的特定的经济结构和改革政策对增长的影响,所以很多针对中国的经验研究又加入了许多特定的变量。我们用下面两个表格来说明已有研究对变量的选取:

(四)主要的研究结论

利用中国省际宏观数据,大部分采用上述框架的经验研究,虽然在样本时期或控制变量上各有不同,但是得出的基本结论较为一致,主要包括:

第一,从全国水平来看,中国省际人均G DP 从1952年到1965年存在弱的绝对收敛,1965年到1978年则出现明显的发散。1978年至今的增长经历也拒绝了绝对收敛假说,平均而言,初始人均产出较低的省份在改革以来并没有比初始人均产出较高的省份增长更快。

第二,如果控制掉各省在人口和地理、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之后,那么平均而言,1978年至今初始人均产出较低的省份确实比初始人均产出较高的省份增长更快,从而确认了改革至今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条件收敛假说。条件收敛的倾向在1978年到1980年代中后期较为明显,而在1990年代开始变弱。

第三,地区虚拟变量的影响在绝大部分研究中都显著,而细分地区的研究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的增长经历呈现趋同趋势,这种局部差异的下降和地区之间差异的上升,表明不同收入的“俱乐部”正在形成。其中东部地区内部收敛趋势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显著性较弱。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69

 

表2 控制变量X i 的选择

分类变量名选用指标

机制代表文献对增长的影响对α1的影响要素投入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劳动参与率

全社会固定资产

形成/G DP

增长的源泉增长的源泉

蔡、都阳(2000)

蔡、都阳(2000)

(+)(+)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工业化进程国有企业比重集体企业比重1985-1998农业产出/总附加值工业总产值/全国工业总产值国有企业产值/G DP 1985-1998集体企业产出/G DP 低增长产业

高增长产业

衡量非国有化

影响

乡镇企业快速

发展

D émurger (2001)沈坤荣,马俊(2002)Chen ,and Feng (2000)D émurger (2001)(-)(+)(-)(+)(-)(-)(-)地区或部门倾斜的政策和制度重工业发展战略城市化发展战略开放度市场化技术选择指数城市化率FDI 、FDI/G DP 、FDI/总投资;进出口总额/G DP 政府支出/G DP ;市场化指数衡量违背比较优势

的赶超战略的影响

衡量城市倾向的

发展战略

引进资本、技术;

增加外贸

衡量改革进程

林毅夫,刘培林(2003)D émurger (2001)Dayal 2G ulati and Husain (2000)

蔡,王德文(2002)(-)(+)(+)(+)(-)(-)(-)(-)宏观经济稳定通货膨胀率M2/G DP 各地区通货膨胀率全国M2/G DP 衡量宏观经济影响

衡量宏观经济影响

Chen ,and Feng (2000)Aziz and Duenwald (2001)(-)(-)政府再分配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各地获得转移支付/财政总收入各地区四大国有银行贷款/存款衡量新财税体制

改革的影响

衡量金融资产转移

的影响马栓友,于红霞(2003)Dayal 2G ulati and Husain

(2000)(+)(-)(+)(+)

注:同表1。

第四,各个初始变量和控制变量对增长的影响见表1和表2的倒数第二列。研究表明较高的人力资本禀赋、要素投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对外开放都是促进增长的因素;而较高的农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违反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不稳定都是不利于增长的因素。

第五,各个初始变量和控制变量对收敛的影响见表1和表2的最后一列。它进一步表明人口和地理、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或者说绝对收敛假说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成立,正是这些因素的差异所致。而另一些变量对收敛的影响则视研究的样本阶段而定。如初始农业的比重在1952年到1978年间是导致发散的因素,主要是因为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初始农业比重高的省份增长得更慢;而在1978年到1980年代中后期则因为农业改革的实施而一度成为促进收敛的力量。初始国有企业比重的影响也较为复杂,因为在改革之前,较高的国有企业比重往

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70 

往意味着较高的物质资本存量,但是改革之后它反而成为不利于增长的因素。在理论上可以缩小地区差距的再分配政策,事实上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四、地区差距形成的理论解释

(一)地区差距的成因

地区差异的成因是所有地区差距研究最终必须回答的问题。国内外经济学界,不论是提供经验主义的解释还是进行了统计上的检验,都试图对地区差距的形成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收敛假说的实证检验相比于对地区差距的描述和分解更进了一步,揭示了许多影响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对增长影响的结果又会体现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

正如我们在第四部分的分类中提到的那样,这些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得到实证研究支持的因素,可以被分为四类:要素投入、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因素、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这样分类的道理在于: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经济指标,直接受总量生产函数中的要素投入和生产技术的影响;经济结构因素因为各类产业的生产技术、成长速度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不同而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和制度因素则通过促进或阻碍各地区要素投入的数量积累和质量提高,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改进,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增长,最终使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发生变化;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作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天然起点,显著的会制约甚至决定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

就要素投入而言,蔡,王德文和都阳(2001)研究了劳动力因素对地区差异的影响,但其构造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值得商榷;胡鞍钢和熊义志(2000)讨论了知识因素在地区差距中扮演的角色。对于各地区的劳动力、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生产技术差异的研究还是很少。虽然从理论上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但是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和人力资本回报率的研究却长期滞后。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实证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蔡和都阳,2000;林毅夫和刘培林,2003)的原因。

就经济结构和政策、制度因素而言,不同地区在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化程度上的差别,既受制于初始经济条件,也是地区或部门偏向(region -and sector -bi 2ased )的政策和制度的作用结果。大部分研究认为有地区或部门偏向的政策和制度正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但是大部分研究依旧没有一个对机制的深入说明。例如,许多研究讨论了对外开放政策差异对地区差异的影响,但是由于没有一个理论讨论的框架,难以得到一致的令人信服的结论。Wei etc.(2001)认为对外贸易可以显著的缩小城乡差距;而大部分以FDI 衡量的研究则认为FDI 的分布不均是引起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研究对于FDI 的决定因素并没有给出深入分析。可想而知,来自不同国家的FDI 的区位选择是不同的,有的看重中国的市场,其选择的区位可能会遍布全国,有的看重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生产是出口导向的,其选择的区位多位于沿海地区。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减少,FDI 的分布是否会发生变化?这对地区差距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如,很多研究强调沿海偏向的开放政策和非国有经济地区分布差异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但是没有回答为什么开放政策和非国有化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单纯的把这样的政策在各地区加以推广,不见得就会缩小地区差距,因为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条件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71

 

不是所有地区都具备的。就地理素而言,无论是对地区差距的产业分解还是对收敛假说的检验,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认为地理因素非常重要。D émurger (D émurger et al.,2001)等,从已往研究中的地区虚拟变量分离出单纯的地理因素(主要指纯地理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发现该因素对1979年之后,特别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地区增长的差异有显著影响。文章分析了地理因素影响地区差距的经济机制,认为其主要通过通过FDI 和乡镇工业共同发生作用,因为大部分FDI 是出口导向的看重沿海的交通优势,同时乡镇工业通过集聚效应和后向经济联系大多分布于沿海地区,而且中国的出口产品大部分由乡镇工业生产,乡镇工业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之一。研究结论认为,应要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地理障碍,通过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比加大在基础设施上的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起点和历史偶然事件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分析上的困难,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许多研究把目光放在改革开放之后,但是通过图3,我们可以看到,改革之出人均G DP 较高的地区在改革之后仍然很高,那么我们会问为什么在建国之初各地就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改

革以来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在建国之初就已经领先于其它地区。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仅仅靠地理或政策和制度因素所能回答的,我们必须考虑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正如Hall 和Jones (1999),Acem oglu ,Johnson 和R obinson (2001)和K im (1998)所强调的。

尽管上述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基础上分析地区差距成因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遗憾的是大都没有深入阐述各类因素对地区差距的作用机制。

图3 1978年和1995年各省市区真实人均G DP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计算而得。

(二)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适用性

一个更重要的理论问题是,大部分经验研究以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假说为基础,但是对于这一理论在中国是否适用则鲜有讨论。刘强(2001)是我们掌握的文献

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72 

中最早对此进行探讨的初步研究。他发现1981年至1998年期间中国各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例,资本增长率,劳动者人数的增长率的变动方向都与新古典增长模型预期的方向相反,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为什么绝对收敛在中国地区增长的总体经历中不成立的原因。D émurger 等(2001)则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存在像Barro 和Sala 2I 2Martin (1995)所说的美国那样的绝对收敛,是因为中国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劳动。

因此,尽管实证研究可以检验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与否,但是我们对此的解释要相当小心。因为在1978年以前,地区间资本流动完全是一种计划经济行为,受中央政策支配;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也因户籍制度的限制而很少发生,因此即使在这一阶段,如1955年到1965年,出现了不平等指数的下降或增长收敛显著,其机制不同于新古典理论所解释的那样。从理论上说,对1978年以后的地区差距进行新古典的收敛检验才是有意义的。当然,考虑到中国转轨和发展的特征,即使存在条件收敛或俱乐部收敛的现象,对此的解释也必须建立在对要素流动的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并参考各个历史时期的政策变动和调整,以及地区发展的具体情况。

而且,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考虑经济结构的问题,没有考虑各国的不同的经济背景和生产技术的异质性。Barro 等虽然也意识到这一问题并试图在实证检验时进行弥补,但是他们对于经济结构的考虑并不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背景,在分析问题时有很大的局限性。也有大量研究在中国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中考虑经济结构因素,如魏后凯(1997)使用了完全按照Barro 等定义的结构变量,蔡,王德文,都阳(2001)则引入了刻画要素市场发育影响的结构变量: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林毅夫,刘培林(2003)引入了发展战略结构变量。

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密切相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的另一个问题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稳态产出水平。首先,不同地区的真实人均G DP 在经济改革之初就存在一定差异,尽管在扣除直辖市后并不明显,但是这种差异本身也需要解释;第二,不论是条件收敛还是俱乐部收敛成立,都表明中国各个省市区或者说各大地区的稳态水平不同。从理论上说,一国内不同地区的厂商和家庭,所拥有的技术、偏好和文化大致是相似的,且各个地区面对同一中央政府,制度框架和法律体系也相似。这种相对的同质性意味着,一国内的各个地区应该比国家间更能表现出绝对收敛(Barro ,和Sala 2i 2Martin ,1995)。然而中国的实际经历则基本上拒绝了改革以来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绝对收敛假说。可以判断,确实存在特定的因素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的稳态水平。而且已有的研究也表明,不同地区的生产率差异还在继续扩大(王小鲁和樊纲,2004)。

(三)解释地区差距的新视角

既然新古典增长理论存在诸多问题,而且有些问题是致命的,如林毅夫指出,新古典增长理论有一个隐含的假设即企业是有“自生能力”的,但是这一假设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成立。有许多学者尝试从其它角度来思考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

以林毅夫为代表的“发展战略说”(林毅夫,2002a ,2002b ;林毅夫等2002c ,2003a ,2003b ),这是我们所掌握的地区差距研究文献中,把地区差距的形成机理阐释的最清楚和最透彻的一个理论。林毅夫等不仅通过实证检验了这一假说,还对发展战略以怎样的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了不同地区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技术使用效率的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73

 

提高,进而促成了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作出了理论解释。林毅夫等认为,中国各地区在计划经济时代采用的对新阶段经济发展仍有影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违背了中国的各地的比较优势,在这样的战略的指导下建立的许多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在自由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无法生存,因而政府采用了各种扭曲的经济制度,来扶持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使整个经济体制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会使各种寻租、腐败行为盛行,进而使得这些地区的人均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受到制约,其经济增长绩效就很差。同时,这样的企业又大都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在市场化改革后,这些地区的企业因为没有自生能力,使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而东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快的转化到更符合资源禀赋结构的状态,从而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其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发展战略假说。尽管林毅夫的理论可以在一个逻辑一致的框架内解释很多现象,可以对许多问题提供很有见地的看法,并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批评;但是仅仅从发展战略这一个视角,不能充分解释和回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的许多现象和问题,而且就其理论和实证研究本身而言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这一理论需要更好的回答这

些问题:1、就以国家为单位而区分的地区来说,为什么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地区仍然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2、为什么在各地都是存在的赶超型的发展战略,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不同?3、改革以来各地都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力图发展符合本地比较优势的产业,那为什么地区差距仍然呈现持续上升之势?4、多数研究表明地理因素和发展战略之外的政策、制度因素对于地区差距有明显的影响,是否这些因素是更重要的促成地区差距的原因?其次,林毅夫等的实证研究中使用的发展战略的衡量指标T CI 存在如下不足:1、仅仅靠制造业的资本劳动构成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地方整个经济系统的资本劳动的构成状况;2、T CI 指数反映的可能不是一个地区的制造业的发展状况是否符合其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而是其它的情况,如要素流动、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

范剑勇(2003)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强调在厂商水平的报酬递增的外部性,即因果循环论,来描述地区差距形成的机制,并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地区差距的扩大在产业结构上归结为大陆地区第二产业整体上发生了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特别是1995年以来这种集聚趋势尤为明显。但是范剑勇的研究主要工作还是在于实证研究,但是对地理因素影响地区差距的内部机制仍然没有充分的阐述,而且其实证分析中各个解释变量之间较高的相关性,影响了其结论的可靠性。李国平、范红忠(2003)也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聚和中国地区差距之间的关系。杨宝良(2003)则对中国的工业地理集聚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此文的实证研究结论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所有这些研究仍然没有基于中国的背景把地理因素对于地区差距的作用机理充分的阐释清楚。新经济地理学对中国地区差距分析的适用性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张吉鹏,2004),而且新经济地理学本身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力也是有限的,如Acem oglu ,Johnson 和R obinson (2001)在一项国际比较研究中分别讨论了地理和制度因素对现代世界的人均收入高低状况的影响,认为过去500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的经验事实拒绝了“地理决定论”假说而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因素相容。

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74 

五、现有研究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虽然已有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地区差距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是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仍需要解决,除我们在前一部分探讨的理论问题之外的,如下有待改进之处。

(一)数据的问题

已有研究更多的建立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之上利用宏观数据而展开,其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我们从总体上了解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差距和影响因素。但是,宏观数据反映的地区差距是地区间的宏观经济表现的差异,不能准确反映个人之间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及其对于个人的福利影响,尽管两者之间有密切而且非常重要的联系①。同时,地区差距的宏观研究使用的宏观统计数据常常是以地区或省为样本单位只能反映省份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按人均计算的差异情况,因而不能研究一个地区内部的收入差距情况,比如上海人均G DP 或人均收入可能很高,但上海市内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是非常大的。微观数据的研究更多的使用微观计量的方法,理论基础也是基于个人的决策行为而提出,可以反映更多的个人信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影响地区差距形成的微观因素,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个人的福利状况,而且可以让我们考察地区内部更小单位之间的差距的形成和起因。

此外,因为有的研究的时间跨度较长,还有一些研究在1990年代早期进行,而中国宏观统计数据又在1993年经过从国民收入核算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转变(许宪春,2002),例如很多早期研究的数据来源都是Hsueh etc.(1993),而近期的研究则采用《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而这两套数据对于收入的核算和产业部门的划分都是不同的。因此如何保持数据来源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对于评价不同时期的研究结论就是重要的。

就对地区的处理来看,主要存在东、中和西部的划分,是否包含历史数据不全的西藏和海南,如何处理直辖市。对东、中和西三大地区的处理主要是云南和内蒙古究竟归于中部还是西部的差异,因为《中国经济年鉴》和国家“七五”计划对此的划分稍有不同;西藏和海南的历史数据缺失是导致有些研究包含30个样本而另一些包含28个样本的原因,这对评价中部和西部的地区差异都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比之下,如何处理直辖市则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大部分近来的研究会把1997年以后划为直辖市的重庆归入四川,这保证了数据上的一致性。但是对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处理则各异。绝大部分研究仍将它们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考虑,或在回归时加入虚拟变量控制;也有少数研究将它们并入临近省份,如Tsui (1996)。但是直辖市的经济结构与其他省份差异很大,是否包含直辖市是否会影响我们对地区差距程度和趋势的判断呢?因此类似于D émurger 等(2002)和范剑勇(2002)对此的区分就是有意义的。前者表明不包括直辖市的收敛检验和包含直辖市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少数统计指标显著性下降。后者表明,27个省地区差距总体走势与30省市基本一致,且其绝对值显著低于30省市的基尼系数,但是两者之间显著的区别是27省份的基尼系数①个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之间的关系如何,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75

 

上升幅度比30省市的基尼系数大。(二)描述和分解研究的问题各种利用统计指标所进行的分解为我们理解地区差距的分身及其变化尽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不足。首先,从单纯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来说,我们要注意,有些总量经济指标的差异可能仅仅源于对要素投入的统计误差。如,农村劳动人口在城市创造的G DP 是否记入流入地的G DP 总值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这部分人员的产出记入流入地,而他们又不散是流入地的劳动人口,那么发达地区较高的劳均产出可能是虚假的,其原因可能很大程度来源于这样的统计出入,而不是我们通常研究中所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其次,各种分解研究无法单独分离、评估单个因素的重要性,也不能肯定差距的来源是该因素本身,还是该因素之外的其它因素。就产业分解来说,即使第二产业对于全国的不平等指数的贡献率很高,也不能认为只要大力发展经济落后地区的第二产业就可以了,因为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系统,一个地方第二产业的落后其原因可能在于为第二产业提供支持的一、三产业的落后。而且,中国地区差距的形成原因可能

非常复杂①,各种利用统计指标所进行的分解不能为我们提供差距之外的根源的解释,对地区差距变动的原因解释只能从各个地区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寻求答案。这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正经历着多重转型的大国来讲,尤为重要。

最后,已有的对地区差距的描述多数仅限于经济指标,而研究显示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不平等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会加剧未来地区差异的扩大。Zhang 和K anbur (2003)考察了改革前后中国各地区在这些方面的不平等状况,为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三)计量技术的问题

前文已经指出,回归是检验差距成因和检验收敛假说的主要方法,但已有研究中涉及到的计量技术问题仍然值得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是内生性问题。因为很多被作为解释变量的因素本身可能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原因,如,物质资本投入,FDI 和财政分权程度,但是只有少数研究对此进行了处理,如Jian ,Sachs 和Warner (1996)和D émurger (2001)采用一阶和两阶的滞后变量;Wei 和Wu (2001)采用工具变量法。而大部分研究并没有报告内生性检验的结果,甚至并没有对此进行讨论,从而可能导致有偏甚至不一致的结果。多重共线性可能是大部分采用截面数据的研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时更好地选择解释变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例如,同样是对开放度的度量,采用FDI 很有可能与投资存在高度相关性,这时用进出口总额/G DP 就可以避免与投资的相关性。如果一定要衡量FDI 的影响,那么FDI/总投资就是比FDI 或者FDI/G DP 更好的指标,如Chen 和Feng (2000)。

除了以回归为主进行计量研究之外,近来的一些研究还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而①

人均指标较高的地区,可能因为体制转轨较快采用了更有效的组织管理方式而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而与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技术水平没有关系。也可能仅仅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历史禀赋不同而致,比如各地的旧有的工业基础。甚至,仅仅靠简单的结构调整可能就会导致人均或劳均产出的某些重大变化,而与技术、制度和政策,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没有关系。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76 

不仅在方法论上形成有益的补充,而且还得到了一些更为具体或深化的分析结果。例如,Zhang ,Liu ,和Y ao (2001)对三大地区人均G DP 与全国平均人均G DP 比值的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并考虑了文化大革命和经济改革等结构性断点的影响,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也确认了在1952年到1997年间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存在收敛,但是全国和中部地区的数据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说。孟健军(2001)在利用1978年到1996年的面板数据回归的同时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认为虽然从横断面的分析来看东部和中西部的内部趋同倾向非常明显,但是从时间序列来看,没有能够确认东部以及中西部的趋同倾向的稳定性。Aziz 和Duenwald (2001)采用高斯的核方法(G aussian K ernels )研究了1978年到1997年省际人均G DP 的排名的动态分布,发现中国省际人均收入已经形成了二元分布,而且预测到2010年这种二元分布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强。

(四)政策研究的问题

如何有效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也是理论研究应该回答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所有关心地区差距问题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最希望知道答案的问题。遗憾的是,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又很少有充分研究的问题。尽管大部分研究都会提出各自的政策建议,有些研究甚至很随便的罗列许多,但是,根本没有对政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充分研究。仅仅想想下面这一点就会发现很多政策建议是没有充分依据的:实证研究几乎都是针对已有的经验数据而展开,所得到的结论的适用性依赖于研究期间和其后外部经济结构的一致性,而事实上这是很难达到的要求,所以,政策建议应当非常谨慎的给出。这里的道理其实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卢卡斯批评”,但是许多理论研究者在给出政策建议的时候常常忽略了。

就专门针对政府转移支付展开的研究来看,马栓友、于红霞(2003)研究认为,那些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政府再分配政策效果非常有限,已有的财政和金融再分配政策往往起到事与愿违的效果,我们觉得该研究的结论不太可信,因为,其研究的时期太短,很难评判财政政策的长期效果,而且,该研究的实证结论没有充分考虑外部经济结构的问题,其研究结论也可以有其它解释;再者通过Tsui (1996)的分解我们可以看到财政政策对地区差距的影响非常鲜明。Dayal 2G ulati 和Husain (2000)发现通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调拨地区间的存款用于信贷事实上扩大了地区差距,因为被拨入存款的省份大都又将资金贷给了经济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即使如此,这些资金的流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都流入落后地区,那么怎么会加大地区差距呢?D émurger 等认为,国有银行的低效率阻碍了新兴部门的发展进而加剧了地区差距,但是,多数研究表明,新兴部门的崛起加大了地区差距(D émurger et al.,2001)。

尽管如此,大部分对地区差异的研究给出的政策含义还是比较一致的,它们通常包括:加速要素市场的发育,促进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改进基础设施是解决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地理障碍的重要条件,但是通过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比加大在基础设施上的物质资本投资更重要;应在中西部地区或者内陆地区同样推行市场化、对外开放和非国有的改革,而不是在东部或者沿海地区取消这些政策;恰当地定位政府本身的职能,提高落后地区自身利用市场机会和发展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采用财政和信贷转移。

(五)今后的研究方向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77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这里就几个重要的方面进行总结。就已有这些实证研究的特点而言,高质量而且一致的数据仍然十分缺乏,特别是针对省际数据的宏观统计指标,例如各地的G DP 平减指数,省际资本存量,和实际劳动人口的数据,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调整。这一问题已经因近年来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而开始受到更多关注,也有一些研究在提高数据质量上做出了努力,如张军等(2004)。综观地区差距研究,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在于,多数研究对地区差距形成机制的讨论非常不够。正如范剑勇(2004)所说“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这些变量都是隐藏在技术进步外生变量中。退一步讲,即便承认这些变量是造成地区增长发生极化的原因,但是,我们还是无法找出真正能说明地区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因为技术进步犹如一个黑箱,使人们无法探明其内在作用机理”。如果不能把地区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讲清楚,那么理论研究工作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就会大打折扣,同时我们不能提供任何准确的政策建议,因为不理解地区差距形成的机理,我们就根本不知道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原来的因素是否仍然起作用,是否仍然像以前一样起作用,而外部

经济环境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的。就地区差距的形成机制的分析来说,新经济地理学和新政治经济学是非常有力的理论工具。

尽管新古典增长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地区差距研究存在许多问题,但其仍然是非常有利的理论工具,我们仍然需要深入分析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内部机制是否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近来,资本和劳动的流动以及要素回报率的地区差异开始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例如龚六堂、谢丹阳(2004),王小鲁、樊纲(2004),毕竟资本和劳动的反向流动是新古典收敛的假说的内在机制。所以,对水平差异的解释不仅对收敛机制的检验来说很有意义,其本身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方向(Hall 和Jones ,1999)。

参考文献:

Acem oglu ,Daron ,S im on Johnson and James R obinson ,2001,“Reversal of F ortune :G eography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M aking of the M odern W 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w 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 ics ,University of Berkeley.

Aziz ,Jahangir and Christoph Duenwald ,2001,“China ’s Provincial Dynam ics ,”IMF w orking paper , WP/01/3.

Barro ,R obert J.and Sala 2I 2M artin ,X avier ,1995,Economic G rowth ,M cG raw 2H ill.

Ben 2David , D.,1998,“C onvergence C lub and Subsistence Econom ics ,”Journal o 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 ol.55.

Chen ,Baizhu and Y i Feng ,2000,“Determ inants of E con om ic G row th in China :Private Enterprise ,Education and Openness ,”China Economic Review ,11(1),pp.1215.

Chen ,Shaohua and Ravallion ,M artin ,1996,“Data in T ransition :Assessing Rural Living S tandards in S outher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7(1),pp.23256.

C heng ,Y .,2002,“R eg ional G r ow th

D ynam ics in C h ina :A R e 2ex am ination o f σ2c onv erg ence and β2c onv erg ence ,” M imeo ,International W orkshop on the Chinese Economy ,Shanghai.

Dayal 2G ulati ,Anuradha and Aasim M.Husain ,2000,“Centripetal F orces in China ’s Econom ic T ake 2off ,”

张吉鹏 吴桂英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第4期

78 

IMF W orking Paper ,WP/00/86.

D émurger S ,2001,“In frastructr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 ic G row th :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 ”Journal o 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9(1),pp.952117.

D émurger ,S.,Jeffrey D.Sachs ,W ing T.W oo ,Shum ing Bao ,G ene Chang and Andrew M ellinger , 2002,“G eography ,Econom ic P olic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NBER W orking Paper , N o.8897.

Fleisher ,Belton M.and Jian Chen ,1997,“The C oast 2N oncoast Income G ap ,Productivity ,and Regional Econom ic P olicy in China ,”Journal o 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5(2),pp.2202236.

Fujita ,M asahisa ,Paul R.,K rugman ,and Anthony J ,Venables ,1999,The Spatial Economy .The MIT press :Cambrige ,M assachusetts.

Hall ,R obert and Charles Jones ,1999,“Why D o S ome C ountries Produce S o Much M ore Output Per W orker than Others ?”,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 ,Feb.,pp.832115.

H sueh ,T 2T.,Q iang ,L.,and Shucheng Liu ,1993,China ’s Provincial Statistics 194921989.B oulder , C O :W estview Press.

K anbur ,Ravi and X iaobo ,Zhang ,2003,“Fifty Y 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 ,Reform and Opennes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UNU/WIDER Project C on ference on S patial Inequality in Asia.

K im ,Sukkoo ,1998,“Econom ic Intergration and C onvergence :U.S.Regions :184021987,”Journal o f Economic H istory ,v ol 58,N o.3,pp.6592683.

Jian ,T ianlun ,Jeffery D.Sacks ,Andrew M.W arner ,1996,“T 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 NBER w orking paper ,N o.5412.

Lee ,Jongchul ,1994,“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m pact of the Open D oor P olicy on Income G row th in China ,”Journal o 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1),pp.215234.

Lin ,J.Y .and Y ao Y ang ,2001,“Chines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 ontext of the E ast Asian M iracle ,” in Joseph E.S tigilitz and Shahid Y usu f eds.Rethinking the East Asian Miracle ,Ox ford and New Y ork :the Ox 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43295.

Lu ,Ding ,2002,“Rural 2Urban Income Disparity :Im pact of G row th ,Allocative E fficiency and Local G row th W elfare ,”China Economic Review ,13,4,pp.4192429.

M ankiw ,N.G.,R omer ,D.and W eil ,D.N.,1992,“A C ontribution to the Em pirics of Econom ic G row th ,”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 ,107,pp.4072437.

P oncet ,Sandra ,2002,《中国市场正在走向“非一体化”?》,《世界经济文汇》第1期。

Raiser ,M artin ,1998,“Subsidising Inequality :Econom ic Reforms ,Fiscal T rans fers and C onvergence Across Chinese Provinces ,”Journal o f Development Studies ,V ol.34,N o.3,pp.1226.

Shorrocks ,1980,“The C lass of Additively Decom posable Inequality M easures ,”Econometrica ,v ol.48, N o.3,pp.6132625.

S olow ,R.M.,1956,“A C 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 ic G row th ,”Quarte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 ,70,pp.1,65294.

T sui ,K ai Y uen ,1991,“C hina πs R eg ional Inequality :195221985,”Journal o f C omparative E conomics , 15,pp.1221.

T sui ,K ai Y uen ,1998,“T rends and Inequalities of Rural W elfare in China :E vidence from Rural H ouseh olds in G uangdong and S ichuan ,”Journal o 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6.

W ei ,Shang 2Jin and Y i Wu ,2001,“G lobalization and 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w ithin China ,”NBER W orking Paper 8611,http ://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5989868.html,/papers/w8611.WO RL D ECONO MIC FO RU M

世界经济文汇2004 第4期79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提纲电子教案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 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 1、.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一月0℃等温线(3)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4)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5)水田旱田分界线(6)南北方地区分界线(7)温带落叶 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8)温带水果与亚热带水果分界线。 2、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是中国主要的林 区,也是我国的森林宝库。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4.北方地区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5、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6、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中国区域差异的比较

中国区域差异的比较(原创) 文/尹中峰 有幅搞笑漫画“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同学们在欣赏其风趣、幽默之余,还能感受出我国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吗? 【漫画解读】 《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来自一段搞笑话(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人就笑了;内蒙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江西人说他能吃辣,湖南人就笑了……)。单纯考虑地理因素,这段话反映出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特征,主要包括风沙危害、面积大小、地势高低、文物状况、革命历史、饮食文化、性格特征、经济发展状况等。其实,我国国土极为辽阔,南北、东西差异明显,其中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势、土地状况、矿产资源等方面,人文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开发历史、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建筑、文化等方面,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异,也有历史因素、政治因素、文化习俗的差异等。 【高考链接】 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用甲、乙、丙分布表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自然方面:①地形:甲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地区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乙区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有3000米以上山脉,也有250—500米的内陆盆地。丙区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②气候:甲区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乙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丙区气温低,冻土广泛。风力大,水汽少。其他如水文、植被、土壤、自然带等也存在明显差异。 社会经济方面:甲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工业、第三产业、交通、科技等比较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乙区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生态环境脆弱,易受破坏。丙区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工业和第三产业比较落后。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

浅谈中国贫富差距存在的原因 经济0842班学号:080101400224 姓名:凌敏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中国的贫富差距现状 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载有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按照严谨的社会调查抽样方法”得出的调查结果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96。而据中国人民大学的有关调查表明,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561。如果以财产分配作计算,2005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全国总财产分布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55。而2007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则指出:全国城乡居民人均财产分配的基尼系数保守测算达到了0.653。 要说明的是,基尼系数是对收入不均的一种测算方法,通常用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3以下表示收入差距较小,0.3—0.4表示正常,0.4—0.5表示中等,0.5—0.6表示较大,0.6以上则为悬殊。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的收入基尼系数已经接近或达到“差距较大”,而财产基尼系数已经达到“收入差距较大”甚至迈过了“差距悬殊”的门槛。具体而言,有研究表明:如果不分城乡,最高20%的人群占有收入份额近60%,而最低20%仅占有3%。 城乡差距正在逐渐拉大,从1996年的2.27倍增加到2007年的3.33倍。2005年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列举了一组惊人的数据:在全国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中,93%是城镇居民,7%是农村居民;而在收入最低的10%人群中,城镇居民只占1.3%,农村居民占98.7%。 地区差距仍然较大。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在平均值15977元以上的只有1/3的省、直辖市、自治区,而最高的上海市(28838)元是最低的甘肃省(12060)的2.39倍。 综上所述,无论在个人或社会群体之间,还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都明显存在,甚至有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 二.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 造成上述贫富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当然是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单凭市场不可能消除贫困,也不可能获得公平和平等。”这是1995年世界社会发展峰会通过的“哥本哈根宣言”中作出的历史性判断。因此,所有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必须还要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整贫富差距,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调整的方向应该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方面去考虑。 1.在当代中国,初次分配的不公是拉大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 就业不充分,失业率高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就业形势”的判断是“依然严峻”。

中国贫富差距拉大原因分析

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可是就在我们为到下个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奋斗时,中国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因素,有转型期的特定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 1.历史因素 在中国,不同地区在改革的初期所面临的初始条件是不同的,初始条件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地区在改革过程中的收获各不相同。首先,这些初始条长期累积起来的商品经济观念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相当明显的差异。历史上,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浙一带居民的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浓,对市场的理解和参与意识较深。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相对比较保守,习惯于固守本土观念,缺乏冒险精神和创业意识,相应地,中西部地区人口的流动性相对较差。所以,当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由于积极地参与便首先分享了改革的“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居民则由于行动迟缓而丧失了先动优势,从而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其次,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基础存在差异。虽然在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在工业布局和资源分配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基地,这些工业基地增强了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工业基础,但并没有从实质上弥补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水平的差距。加上六、七十年代所建立的军工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经营困难,不但没有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生产水平,反而成为这些地区的沉重包袱。 2.政策因素 中国政府在开放次序方面的安排使得不同地区在改革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伊始,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便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五个经济特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都是在东部,这些地方在财政政策上无论对外商还是当地企业都非常照顾,使得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得以吸引大量的外国资本,当地经济得到巨大发展。虽然外商投资并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它毕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1983--1996年,中国的外商投资有88.3%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8.3%分布于中部地区,3.4%分布于西部地区。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分布相适应,内地省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更进一步的结果便是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拉大。 3.贸易因素 贸易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是反映贸易规模的两个重要指标。从1993—2003年,东部地区的贸易依存度从0.64上升到0.77,出口依存度从0.29—0.40,中部地区贸易依存度从0.18下降到0.11,出口依存度从0.10下降到0.06,西部地区贸易依存度则从0.13到0.11,而出口依存度一直在0.06左右徘徊。[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对外贸易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较少。1999年,东南沿海地区12个省市的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90.60%,其他地区只占不到10%。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享受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比中西部地区的居民要多。同时,由于中国地区之间劳动力要素流动不畅,职业转换困难程度不同,劳动力的流动性在东部地区要强于西部地区。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劳动者收入在地区之间的差别。4.教育因素 随着教育的发展,它会拉大受过教育者与未受过教育者之间的差距,因为受过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配置能力,它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中国不同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较好的教育设施和较高的教育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居民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这种教育水平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构成了东西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5.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在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也不利于中西部地区。从地理区位上讲,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码头、密集的公路和铁路网,并且与经济发达的香港、澳门、台湾、日本、韩国相比邻,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同时,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物产丰富,适宜生产及生活,这些都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获得一种比较优势,从而能够先行一步。

中国城化的地区差异与政策选择

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与政策选择主讲人 胡序威——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教授 目录: 第一章、影响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地理背景 第一、从地貌与生态环境来分析。 第二、从自然资源的要素来分析。 第三、从人口分布来分析。 第四、从经济发展基础来分析。 第二章、城市化地区差异的特点与类型 第一、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第二、城市化的速度地区差异。 第三、城市化结构的地区差异。 第三章、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的不同对策 第一、城镇密集地区。 第二、资源开发型工矿地区。 第三、农业人口稠密地区。 第四、边远不发达地区。

我要讲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与政策选择。主要从影响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地理背景、城市化地区差异的特点与类型以及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的不同对策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章、影响城市化地区差异的地理背景 我国的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资源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各地相差悬殊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基础在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产生巨大影响。下面可从4个要素来分析地理背景: 第一、是地貌与生态环境来分析。 第二、是自然资源的要素来分析。 第三、从人口分布来分析。 第四、从经济发展基础来分析。 第一,从地貌与生态环境来分析。我国的地势地貌由西向东成明显的三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为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常年低温缺氧,除少数海拔稍低的宽阔平川地带外,基本上不适宜人类生存。其土地总面积要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耕地和人口还不到全国的百分之一。第二个阶梯,是介于海拔1000-2000米之间,由一系列高山、高原和盆地所组成。在中国要占全国2/5的第二个阶梯有要占全国1/4的人口和百分之三十的耕地,由于过度的耕伐、伐木和开发林木,已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成为在全国可持续发展威胁最大的生态脆弱地区。第三个阶梯,主要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第三丘陵组成。为最适于农耕和人类生存的地区,在这个地区,集中了全国百分之七十的耕地和3/4的人口。 第二,从自然资源的要素来分析。我国是世界上资源总量不少而人均资源相对平衡的国家。对城市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能源矿产资源、还有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南北的差异很明显。 就从能源资源来看,北方的煤炭和油田储存量很丰富,而且分布很集中。铁矿和非金属矿也较丰富。随着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工矿城市相对较多。而南方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但是水电的开发的程度很低,而且有一些大型的水电站建成之后,由于所需的职工不多,也很难形成城市规模。再从水资源情况来看。很明显的是南多北少,而土地资源却正好相反,是北多南少。在北方,黄淮海平原,华北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将近全国的一半。但是水资源还不到全国的1/10。东南沿海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只有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3到1/4,所以北方地区城市缺水严重,而南方地区的城市用地紧张。 第三,从人口分布来分析。我国的人口是人口大国,大陆有12.6亿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集中在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腾冲之间,这条直线的以东地区。集中了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且深处之间的这个人口密度,相差也很大。像上海的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已经达到了2600多人,江苏省全省也已经超过了700人。而河南、山东人口密度超过了500多人。西部、北方有些人口相当稀疏,人口密度很低,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像内蒙古平均每平方公里还只有20人,新疆每平方公里只有11人,西藏还不到3人。从第三次到第五次的普查,和第四次的普查进行比较这个人口密度,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还在不断增大。在这个10年里面,由于中西部的人口大量往东部流动,所以上海的人口密度增长的很快。这个10年里面增加了500多人每平方公里,北京也增加了200多人,广东也增加了100多人,其他像沿海的江苏、浙江这一带差不多都增加了每平方公里50到100人。说明东部人口增长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尽管自然增长率很高,但是人口密度还是增长的很小。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1.耕地类型:旱地。 12.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3.主要矿产地: 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辽宁省—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河北省—开滦、峰峰煤矿,迁安、武安铁矿,华北油田。陕西省—神府煤矿。 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招远金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安徽省-淮北煤矿。 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 9.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 10.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 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11.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 12.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 13.耕地类型:水田 14.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及煤铁等矿产资源 15.主要矿产地:江西德兴铜矿和大余钨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和锡矿山锑矿、 云南个旧锡矿和东川铜矿、贵州铜仁汞矿、广西平果铝土矿 安徽淮南煤矿和马鞍山铁矿,武汉大冶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四川攀枝花煤矿和攀枝花铁矿,海南石碌铁矿 16.主要能源:水能资源丰富 17.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二滩、龙滩等 18.旅游资源:云南西双版纳、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安徽黄山、 苏州园林,台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 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租金分享理论四个角度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总结出影响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包括:行业垄断、行业构成要素不同、行业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和税收制度不完善。要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必须(1)规X 行业竞争制度,降低行业垄断水平;(2)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3)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各行业人力资本水平;(4)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税收的重点监控。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水平;垄断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行业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已成为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国内对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相关文献也主要从行业垄断角度入手。本文从四个主流的行业间收入差距理论入手,分析了影响中国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行业收入差距的理论解释 (一)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由短期差异说和补偿性差异说 两部分构成。前者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只是一种短期现象,是劳动力市场对产品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的反应;而后者认为,劳动者在确定合适的工资水平时,不仅关心货币方面的收益,还重视非货币方面的收益。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强度、工作环境等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应的非货币特征,为了补偿这些负效应,这些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支付相对较高的工资,即补偿性工资。 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理论实际上指出了行业收入差距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产品需求的变化或行业非货币特征的 差异。如果一个行业的劳动程序复杂、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较恶劣,亦或者行业的产品需求增加,则该行业通常会为劳动者提供较高的工资水平。 (二)人力资本理论 虽然早期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等都在各自的著作中对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但是最早将其发展为理论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1960)。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行业收入差异反映了行业间劳动力质量的差异,高收入行业拥有更大比例的高质量劳动力。由于先

中国的地域差异复习提纲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复习提纲 1、.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2)一月0℃等温线(3)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分界线。(4)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5)水田旱田分界线(6)南北方地区分界线(7)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8)温带水果与亚热带水果分界线。 2、在中国地图上根据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等这三大地理分界线可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是中国主要的林区,也是我国的森林宝库。 2、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的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太行山,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组成。 3、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之间,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的河流有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海河等。 4.北方地区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北方地区由于缺水,对工农业生产不利。 5、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6、北方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主要的能源以煤和石油为主,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陕西的榆林是我国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东临黄海、东海,南邻南海。民族以汉族为主,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2、地势:本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主要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等。 3.、气候: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南部有小面积的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地区的河流,水量大、汛期长(珠江最长),含沙量小。平原地区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4、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桔、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的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是我国举足轻重的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之称。 5、海南岛南部、台湾岛南部、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南部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基地),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主要的热带作物有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海南岛是国内主要的产胶区,天然橡胶的产量要占到全国的六成左右。 6.南方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江西德兴的铜,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个旧的锡,湖南锡矿山的锑和水口山的铅锌。南方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原因是南方地区中西部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第26卷第1期2019年 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 26 N o. 1Feb. 2019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 张馨之, 何江 1 2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510640; 2.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510410) 摘要:近年来, 空间思维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19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 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 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 过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必须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而且可以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 富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地区经济;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中国 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O 2363(2019) 01O 0035O 05 近年来, 空间思维(spat ial t hinking) 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与此同时, ESDA (ex -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2~3]等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取 得了长足的进展,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产生了不少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4~6] 内空间相关的整体趋势, 一般用M oran . s I 统计量[8]来测度, 计算公式如下 N I t =@ S 0 N N E E w i j (X it -i=1j =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杨琴 二级学院专业行政管理(高级文秘) 班级07行政管理(2)班学号 提交日期 2011年 5 月 15 日答辩日期2011 年 5 月 21 日

学士学位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 (Ⅱ) Abstract (Ⅲ) 引言 (1) 1科学理性地认识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状况 (1) 1.1贫富差距的界定 (1) 1.2贫富差距是不是都不合理 (1) 1.3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政府调节贫富差距的现实意义 (3) 2.1完善政府责任体系 (3) 2.2促进社会繁荣稳定 (4) 3导致和影响贫富差距的政府原因 (5) 3.1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5) 3.2政府的经济行为不完善与政策失误 (6) 3.3政府的“再分配”力度不足 (7) 4政府对贫富差距问题的调节 (8) 4.1转变政府管理模式,推动民主化的发展 (8) 4.2推进政府建设 (10) 4.3完善再分配政策 (11) 4.4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金陵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摘要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政府原因及其调节 摘要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确保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贫富差距是中国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对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主要政策类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以限制性政策为主导的政策组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治理贫富差距政策选择的观点,并对中国政府治理贫富差距的具体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将危及到民众对公平的基本信念,进而导致政府控制能力的弱化。这势必会影响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权威性,以至各种措施和发展方针难以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重视政府角度的多维调节,积极规范政府行为,有效控制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显性化、扩大化问题。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转变政府治理方式,克服政府对贫富差距的控制乏力;第二,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第三,调节居民收入,调整再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第四,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改革与发展中缓解贫富差距。第五,打击权力腐败,有效遏制贫富差距。 关键词:贫富差距;政府责任;政府原因;政策选择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

中国贫富差距巨大的真正原因

中国贫富差距巨大的真正原因 现在中国最大的矛盾莫过于贫富差距过大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消除贫富差距,什么原因导致现在的贫富差距,可能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曾经有个人告诉我说,中国之所以这么穷,是因为人太多,只要杀5亿人,中国人就都能富裕起来了,只要杀10亿人,中国就能成世界第一了。在这里我想纠正一下,中国人心里有个根深蒂固的常识性错误就是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大是因为人多而拖累了社会导致我们的贫富不均。在媒体的狂轰滥炸下面,在表面上确实有几分道理,中国社会资源资金有限,人一多,一平摊,那自然每个人分得的很少,所以人多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大的根本原因。但其实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社会资源有限是不错,但社会资源的组成是多样的,不只是自然资源,人多也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多,也就意味着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企业也更多,市场也更活跃,当然就业机会和岗位也就更多。举个例子,日本的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日本人口大约是1亿2000万,中国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只是中国的0.0396,人口却是中国的0.078左右。照这个数据看,日本的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国,而在资源匮乏,灾害不断的日本,发展潜力甚至不如中国。以我们的看法,日本人这么多,日本也应该贫富差距很大,很穷才对。但事实上,日本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只要大家查查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四个发展阶段,就会看到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而每一次发展都让日本的薪资大幅提高,使日本的廉价的劳动力升得和欧美不相上下。日本20%最富的人的资产总量是20%最穷的人的资产总量的3.5倍。而中国是1%的人控制了社会50%以上的财富。日本人口密度已经这么大,政府还在天天鼓励民众生育,振兴日本经济,因此,人多和社会贫富差距一点关系也没有,当然人多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负担,但主要不是体现在经济上,而是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上。 那有人可能会想说,如果人多不是导致中国贫富差距大,那是什么原因呢?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有3大马车。一个是靠国内的消费拉动经济的繁荣,例如美国70%的GDP增长都是消费所带来;第二就是靠投资:第三就是靠出口。中国的经济是全世界增速最快的,但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国内消费市场一直疲软,居民普遍喜欢存钱以应急,因此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一直不大。那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5989868.html,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作者:张爽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19期 摘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经 济建设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分析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情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做出很大调整,由平衡发展战略转向不平衡发展战略,开始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国家制定的政策明显向沿海地区倾斜,沿海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也拉大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中西部地区物产资源丰富,同时强而有力的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充裕,工业配套设施较为完善,但因缺乏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东北地区发展势头有所减弱。 二、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1.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差异以及不同级别开发建设程度所引发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差异巨大。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但耕地却是北多南少,东部地区气候条件好,平原广阔,水陆交通发达,沿海区位优势明显。中西部为中国几大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区,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敏感而脆弱。在自然地理条件中,交通条件是区位条件中的基础性因素。从地理区位和交通通讯来说,东部均具备较强的优势。 2.工业技术条件和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在我国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中,工业具有举足轻重作用。在历史和地理条件的限制下,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企业规模小,大型工业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因此经济发展其他地区是为落后,而在沿海地区,极早开放口岸,招商引资,科技投入较多,对东部地区产业的形成及其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鲜活力,具有良好的工业技术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因此其经济发展良好。而中西部地区始终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及重工业为主,转型困难,所以还延续着东部沿海地区重工业基地的角色,长此以往对中西部地区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使其与东部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扩大化。 3.市场化程度。东部地区因其区位优势,与外界交流较为活跃,自然融入市场经济大环境当中,因此商品市场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地域闭塞,观念比较保守,导致市场化进程缓慢。在市场化进程中,东、中、西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东部的市场化水平远远高于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