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4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4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4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4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二十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1.(2011·浙江省义乌市)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善.(善于、擅长)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22.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2分)

【答案】

19.C(2分)

20.B(2分)

21.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22.弓箭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2.(2011·浙江省宁波市)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从:纵。

19.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

⑴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

20.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21.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答案】

19.⑴ C ⑵ D(2分,每小题1分)

20.B(2分)

21.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 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分)

3.(2011·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下面文占文,完成20~22题。(8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②,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③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 【注释】①楮(chǔ)币纸币。②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③目:名词作动词,看待。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有遗.楮币于途者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读书不辍.辍.耕之垄上

C.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不能指.其一端

D.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2.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3分)

【答案】

20. (共2分)B

2l. (共3分)既然已经处分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

啊!(“犹”“绝”各1分.句意基本正确1分)

22(共3分)品行端正、拾金不昧、勤学苦读、宽容大度、执法公正、不畏强暴等(意近即可,至少写出3点.每一点1分)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⑴母好食.铛底焦饭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4.凭借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25.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答案】

23.⑴吃⑵出征

24.每次煮饭,(陈遗)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25.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5.(2011·浙江省温州市)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①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②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尝谒告④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⑤,自臂⑥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⑦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2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

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

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6.(2011·浙江省舟山、嘉兴市)

阮孝绪传(节选)(9分)

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②,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③,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⑤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á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⑤坐:因事入罪。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闻者咸叹异.之(2)不服.绵纩

(3)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2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2分)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1b6134856.html,]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2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

【答案】21.(1)惊异(认为……奇异)(2)穿(3)估计

22.C

23.等到王晏被杀,内外亲属都因此很害怕。

24.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

7.(2011·四川省乐山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秦巨伯

瑯琊①秦巨伯,年六十,尝夜行饮酒,道经蓬山庙。忽见其两孙迎之,扶持百余步,便捉伯颈著地,骂:“老奴,汝某日捶我,我今当杀汝。”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伯乃佯死,乃置伯去。伯归家,欲治两孙。两孙惊惋,叩头言:“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

伯意悟。

数日,乃诈醉,行此庙间。复见两孙来,扶持伯。伯乃急持,鬼动作不得。达家,乃是两人也。伯著火炙之,腹背俱焦坼②。出著庭中,夜皆亡去。伯恨不得杀之。

后月余,又佯酒醉夜行,怀刃以去,家不知也。极夜不还。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乃俱往迎伯,伯竟刺杀之。

(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译》)注释:①瑯琊: 古郡名,治所在今山东省胶南县。

②坼:裂开。

6.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A.伯思惟某时信.捶此孙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乃置伯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C.伯意.悟目似瞑,意.暇甚

D.夜皆亡.去广故数言欲亡.

7.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怀刃以.去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其孙恐又为.此鬼所困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C.乃.是两人也陈涉乃.立为王

D.伯恨不得杀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巨伯的孙子虽挨过爷爷的打,但并没有因此而怀恨,反而在深夜出去迎接他,可见他们是很懂事的孩子。

B.秦巨伯曾经识破鬼的骗术,并捉住它们把它们放在火上烤得腹背俱焦,但最终还是误杀了两孙子。

C.选文中鬼共三次假扮秦巨伯的孙子,因为秦巨伯好酒常醉,共有两次被鬼所骗。D.这篇文章说的是人妖易混,若辨别不清,就会干出错杀无辜,放纵鬼魅的事情来。

9.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为子孙,宁可有此?恐是鬼魅,乞更试之。(《秦巨伯》)

译文: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译文:

【答案】6.C 7.A 8.C

9.(1)译文:(我们)做子孙的,难道能这样做吗?恐怕是鬼魅作怪,求你再去试试看。(译出“宁”、“更”得1分,整个句子通畅2分)

(2)译文: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于陛下的职责和分内的事情。(译出“所以”、“职分”、

判断句式2分,句意通畅1分)

8.(2011·四川省眉山市)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2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24.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2分)

(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答案】

23.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2分,于、以、被:翻译错误,各扣0.5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

24.(1)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1分,若答“勤奋读书”一类,只给0.5分,不合要求不得分)(2)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1分)。

9.(2011·四川省内江市)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也。”

3.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①啖.粥而读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②辄.以水沃面音: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每以天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2分)

【答案】

3. ①dàn;吃.②zhé;往往,总是.①吃②往往,总是(4分)

4.①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以”、“已任”各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3分)

②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妻子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共2分)

5.岳阳楼记揭示主题(各1分,共2分)

10.(2011·四川省资阳市)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瑾守此三者,足以治楚亦!”

20.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有一老父衣.粗衣()

能谤讥于.市朝()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21.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2分)

22.简略说说甲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2分)

23.乙文“君瑾守此三者,足以治楚亦!”句中“此三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分)

2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答案】

20.当面穿在他(代老父)(2分,正确一处0.5分。)

21.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2分)

22.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2分)

23.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1分)

24.自己身份高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6分,正确翻译一个分句2分,“者、去、之,恶,患”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不到位应酌情扣分。)

11.(2011·浙江省绍兴市)

大鼠

蒲松龄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④啻(chì):仅;止。⑤龁(hé):咬。

19.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2)适.异国来贡狮猫(▲)(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4)既而鼠跳掷渐迟.(▲)2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

22.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3分)

A.釜底抽薪 B.走为上计 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 E.声东击西【答案】

12.(2011·广东省肇庆市)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①临朱②。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③也,请谢去。”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④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⑤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初机士偶一解,而即以訑訑自矜有得。殆类是已。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注】①搦管:握笔。②临朱:描红,教师写好红色楷字再叫初学儿童用墨笔填写。③馆谷:教学报酬,古代多用谷物作薪水。④姻友:亲戚、朋友。⑤夥:多。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2分)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遣楚士。

②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姓者饮,令子晨起治状。

【答案】

12.其子恚曰 / 天下姓字夥矣 / 奈何姓万 / 自晨起至今 / 才完五百画也。

(每标对1处给0.5分,超过两处者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13.①他的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从了他的主张,准备了一些报酬把先生打发走了。

(其:他,他的;从:听从,依从;遣:送,送走。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

②过了一段时间,他父亲打算请姓万的亲友来喝酒,叫儿子清早起来写请帖。

(逾:过,过了;拟:打算,准备;令:使,让,叫。每个词0.5分,全句顺畅0.5分。)13.(2011·江西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敌骑数千四面集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优()(2)备()(3)遁()

13.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

1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请找

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

1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元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案】11.敌骑数千/四面集(1分)

12.(1)以……为忧,感到担忧(1分)(2)详细,详尽(1分)(3)逃跑(1分)

13.(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2分)

14.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2分)

15.力大无比,本领高强(1分);智勇双全,战功卓著(1分)。

14.(2011·山东省东营市)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完成15-16题。(5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

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

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

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5.下列句子中“与”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呼尔而与.之

C.吾谁与.归

D.吾与.徐公孰美

16.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分)

【答案】15.(3分)B

16.(2分)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15.(2011·山东省聊城市)

目不见睫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8.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其家甚智.其子

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见之谓明。

10.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答案】

8.B

9.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10.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百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6.(2011·江苏省盐城市)

杨万里○1为人刚而偏。韩侂胄○2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3。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4之日也。侂胄专僭○5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6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7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8,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超越本分。⑥邸(d 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2、下列选项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卧家十五年”一句省略了主语“杨万里”。

B、文中画线句的朗读停顿可标注为“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C、“谋危社稷”中的“社稷”可解释为“国家”。

D、“又书十四言别妻子”意为“又写下了十四句话告别妻子”。

13、乙文主要写了杨万里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D

13、杨万里不为韩侂胄写记,杨万里忧国而死。表现了他为人刚正耿直,热爱国家。

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很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17.(2011·浙江省台州市)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⑤信:传信的人。

⑥朝士:朝廷官员。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东阳时始.总角(▲)(2)再遣.信令还(▲)

(3)而太傅留之.(▲)(4)谢公语.同坐曰(▲)

23.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3分)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24.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2分)

【答案】22.⑴才⑵派⑶他,代东阳(或谢朗)⑷告诉或“对……说”

评分标准:每词1分,第⑶题只写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评分标准:第一处2分,第二处1分,共3分。24.⑴新病起;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评分标准:两个要点,答到一点得1分。用自己的话表述意对也可。共2分。

18.(2011·湖北省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后从太子还建业。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有删改。)【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③黄武:年号。④皖:地名。下文“建业”也是地名。⑤进达:举荐人才。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定荆州,都武昌既:既然

B.后从太子还建业从:跟从,跟随

C.权遂舍之遂:于是

D.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左右:身边的人,近臣

9.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休到,大破之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吾欲之南海

D.彼竭我盈,故克之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答案】8.A9.D10.C

19.(2011·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特设一桌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12.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云.耕者入冢而得.()()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呢?[来源:学*科*网Z*X*X*K]

B.不是这个原因,(你)有什么罪呢?

C.(你)不是故意的,何必怪罪你呢?

D.不是这个原因,何必怪罪你呢?

14.“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本文表现了韩魏公的品质。(3分)

【答案】12、说获得,得到

13、A

14、“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

15、待下宽厚

20.(2011·浙江省衢州市)

卢君出牧衢州,有一士投贽①。公阅其文,十篇,皆公所制也。密语曰:“非秀才之文。”对曰:“某②苦心忧课③,非假手也。”公曰:“此某所为文。兼④能暗诵否?”客词穷,吐实曰:“得此文,无名姓,不知是员外撰述。”惶惶欲去。公曰:“此虽某所制,亦不示人,秀才但有之。”

比去,问其所之。曰:“汴州梁尚书也,是某亲丈人,须住旬日。”公曰:“大梁尚书乃亲表,与君若是内亲,即与君合是至亲。此说,想又妄耳。”其人战灼⑤,若无所容。公曰:“不必如此。前时恶文及大梁亲表,一时奉献!”

【注释】①投贽(zhì):投递求见的名贴,这里指秀才把文章递进去,求得提拔的意思。②某:自称,相当于“我”。③课:功课,学业。④兼:这里可译作“也”。⑤战灼:哆嗦,打战。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非假.手也: (2)客词穷.: (3)秀才但.有之: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比去,问其所之。

23、选文中秀才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答案】

21、(1)借、假借 (2)尽、完 (3)只、只管

22、等到(秀才)要离开(的时候),(卢君)问他要到哪里去。

23、秀才是一个弄虚作假(虚荣浅薄,不学无术,不知悔改,爱吹牛)的人。

21.(2011·湖北省宜昌市)领会杉树之直节,仰慕君子之德行(16分)

南康直节堂记

◆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①。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②称,不为皦察之政③,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④,而其为人可得也。堂成,君与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⑤,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节选自《栾城集》)

【注释】①填委:堆放。②循吏:奉公守法。③皦察之政:皦(jiǎo):白、明亮。严明苛刻的政令。④说:同“悦”,喜欢。⑤曲:弯曲,这里指品行不正的人。

6.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揭()阴()柯()安()

7.请在原文中另找一个与例句中加点“之”字用法相同的句子。(2分)

例句: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答句:。

8.请用/为下边的文言句子断句。(2分)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9.翻译下边的文言语句。(2分)

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

10.本文由树及人,相映成趣。请用文中的两个字来准确概括杉树与

徐君的共同点。(2分)

11.徐君一生被人所称道的德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摘录原文作答。(2分)

12.积累链接:荷莲虽小,却也有着与杉树同样的品性。请默写出周敦颐《爱莲说》中“莲”与“杉”品性相近的四句话(计16个字)。(2分)【答案】6.(4分)揭:高举;阴:树荫(阴)、阴凉;柯:树枝;安:怎么7.(2分)①府史之所蹲伏

②而簿书之所填委(说明:二者任选其一即可)

8.(2分)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说明:断对一处得0.5分)

9.(2分)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

(说明:“欲”“直”“折”“乎”四个关键词的翻译错一个扣0.5分)

10.(2分)直节

11.(2分)(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说明:答对一句得0.5分)

12.(2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说明:错一字扣1分)

22.(2011·山东省潍坊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十六年,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奋,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状。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

(选自《后汉书·班梁列传》,有删节)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不耻.劳辱。(1分)

(2)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1分)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徐令彪之.少子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D.超乃.顺风纵火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2分)

(2)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2分)

13.按要求填空。(2分)

(1)班超“诈侍胡”“约火攻”“杀匈奴”等细节表现了他 (成语)的性格特点。(1分)

(2)文中“小子安知壮士志哉?”的句意与司马迁《陈涉世家》中“”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

【答案】

10.(1)耻:认为……羞耻。 (2)然:通“燃”,燃烧。

11.B

12.(1)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现在在哪里? (2)其余的人全都拿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

13.(1)智勇双全(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有很大的志向,不拘泥于小节。但品性孝顺,在家里经常辛勤地做粗活,并不认为是劳苦羞耻的事。他很有口才,并且广泛地涉猎典籍。永平五年,他哥哥班固被征召做了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到了洛阳。家里很贫穷,经常被官吏雇佣去抄写文书来供养家人。长时间的劳作后,有一次曾经停止抄录工作,扔掉笔感慨道:“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也应当效仿张骞,出使异城,建立功业,来获取封侯的功名,怎么能长期做这种替人抄抄写写的事呢?”身边的人都取笑他,他说:“凡夫俗子怎么能知道壮士的志向呢?”过了很长一段时问后,显宗(明帝)问班固:“你弟弟在做什么?”班固回答说:“替官员抄写文书,挣点钱奉养老母。”皇帝于是让班超做了兰台令史。十六年,他被派遣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城。班起到了鄯善后,鄯善王广礼节非常周全地招待他,后来忽然就变得马虎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从属官员说:“难道没有觉察出广对待我们礼节疏薄了吗?这一定是有匈奴的使者来了、他犹豫不决、不知何去何从的原因。聪明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能觉察出来,何况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呢?”于是把西域的侍者召来,诈他说:“匈奴的使者已经来了好几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西域侍者惊恐万状,把具体情况全部交代了。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最好的办法,只有借着夜色用火攻击匈奴人,让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样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消灭了这些敌人,鄯善人就吓破胆了,我们就大功告成了。”众人说:“好。”刚入夜,就带领着官兵直奔匈奴人的营地。正遇上大风呼啸,班超让十个人带着鼓藏到敌人住房的后面,跟他们约定说:“看到大火烧起来后,你们一定要一齐击鼓大喊。”其余的人全部带着兵器埋伏在门两旁。班超于是顺风放火,房前屋后的人一齐击鼓呐喊。敌人惊吓得乱了营。班超亲手杀了三人,官兵们斩杀了匈奴使者和部下三十多人,其余的一百多人全被大火烧死。班超于是召见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头颅拿给他看,鄯善全国上下震惊惧怕。

23.(2011·湖南省株洲市)

【答案】

24.(2011·山东省德州市)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乗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因.起彷徨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答案】

14.答案示例:①于是②曾经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5.答案示例: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要见戴安道!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25.(2011·广东省湛江市)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

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2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诸子禽之禽:通“擒”,抓获B.汝素寡悔素:一向,平时C.问其所欲欲:欲望D.卒为良民卒:最终

2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23.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2分)

【答案】

21.C

22.译文: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23.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26.(2011·湖北省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江汉油田)文言文阅读(6分)

赵简子①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②。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④,以授二子,日:“谨识⑤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

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

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

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1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以.彰其咎

C.问其.简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人不知而.不愠

14.文意理解。(4分)

(1)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这两个细

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

(2)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案】13.A(2分)

14.(1)诵其词甚习出诸袖中而奏之(2分) (2)示例:①细节决定成败。②要选贤任能。(2分.从小事、细节、教诲、机遇、品

格、选人等任一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27.(2011·江苏省南京市)

水仙

(清)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各司一时.(2)欲.购无资

(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9.(4分)(1)季节(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

10.(2分)B

11.(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每小题2分)

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意对即可)

28.(2011·江苏省泰州市)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选自《战国策》)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三日乃得.见乎王()②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③愿闻.其说()④今令臣食.玉炊桂()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11.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答案】

8.(1)①能够,可以;②到,到……跟前;③听;④吃。(4分)

(2)B(2分)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考题形式和设题角度 2、掌握知识体系 3、强化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二、教学内容 1、考题形式:(1)单选题;(2)翻译题 2、设题角度:(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法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筛选文中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知识体系 (1)应该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 (2)常见古今异义词 (3)偏义复词 (4)常见通假字 (5)常见实词活用 ①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②名词用作状语 ③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 ④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 ⑤形容词用作名词 ⑥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6)应该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7)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倒装句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a省略主语 b省略谓语 c省略宾语 d省略介词 ⑤固定句式 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 c表反问语气 d表感叹语气

4、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1)理解实词意义的方法 ①联系上下文推断 ②通过语法词性推断 ③根据整句句式推断 ④迁移联想推断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通过在句中位置来判断 ②根据上下句关系来判断 ③联系具体语境来判断 ④结合课文迁移联想来判断 (3)翻译句子的方法 ①原则:信、达、雅 ②具体操作六字法:留、增、删、补、换、调 ③依据: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前 后语境 (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①通读全文,把握体裁特征: 传记,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难点突破篇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4.4四种技巧落实文言翻译专题限时训练

限时练(十六) 一、(2019·厦门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崇宪,字履常,淳熙八年以取应对策 ..第一。崇宪初仕为保义郎、监饶州赡军酒库,换从事郎、抚州军事推官。父汝愚既贬死,海内愤郁,崇宪阖门自处。居数年,复汝愚故官 职,多劝以仕。改奉议郎、知南昌县事,奉行荒政 ..,所活甚众。升籍田令,制曰:“尔先人有功王室,中更谗毁,思其功而录其子,国之典也。”崇宪拜命感泣,陈疏力辞,以为“先臣之冤未悉昭白,而其孤先被宠光,非公朝所以劝忠孝、厉廉耻之意”。俄改监行在都进奏 院。请外,知江州。郡民岁苦和籴 ..,崇宪疏于朝,永蠲之。且转籴旁郡谷别廪储之,以备岁俭。瑞昌民负茶引钱,新旧累积,为缗十七万有奇,皆困不能偿,死则以责其子孙,犹弗贷。会新券行,视旧价几倍蓰,崇宪叹曰:“负茶之民愈困矣。”亟请以新券一偿旧券二,诏从之。盖受赐者千余家,刻石以纪其事。修陂塘以广溉灌,凡数千所。初,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院,俾四方宾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岁久浸移为它用。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以兵部郎中召,知静江府、 广西经略安抚,使边民相什伍 ..,寇至则鸣鼓召众,先后掩击,俘获者赏,不至者有惩。先是, 部内郡邑有警,辄移统府兵戍之,在宜州者百人,古县半之。崇宪谓根本单虚,非所以窒奸萌,乃于其地各置兵如戍兵之数,而敛戍者以归。邕为边要害地,自狄青平侬智高,所以设韩捍防者甚至,岁久浸弛。崇宪条上其议,朝廷颇采其言,然未及尽用也。 (节选自《宋史·赵崇宪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 B.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 C.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 D.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社仓久敝/访其利害而更张之/ 【答案】C(“立规约数十条”是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其后应断开,且“以”是虚词,根据后文意思,其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D两项。“……者”是固定结构,其后应断开,可排除D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古时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通常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 B.荒政,灾荒时采取的增加粮食生产、调节粮食供求、减轻灾民负担的政策。 C.和籴,古代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征购粮食的官买制度,是百姓的负担。 1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汇编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 专项强化演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 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 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①文文山:文天祥,号文山。②主:死者的牌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维岳故贳之贳: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被攻破。 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 解析:D项,慎:千万。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④避将何之?吾死耳 ⑤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解析:①是直接表现,但不是直接表现其忠义大节;⑥间接表现其忠义大节。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 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的像拜祭他;在史可法死后,杨 维岳为他设牌位写文章吊唁他。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三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②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释】①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②佗:他。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B.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C.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D.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注重考察考生对经书记诵能力,也有少量的经义阐发。 B. 水部,唐朝尚书省下设有水部,水部司职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负责各地区的河渠修理和灌溉事宜。 C. 四夷,指古时中原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周边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西狄和北我的合称。 D. 帑廥,指钱粮府库。一般称贮谷建筑为仓,贮米建筑为廪,贮文书档案的建筑为府,贮金帛财货、武器的建筑为库。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 ②其名为银________ ③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________ (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何陋之有 D. 甚矣,汝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①其:代词,其中的;②其:代词,它的;③其:代词,他;④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⑵“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⑶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⑷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①虽:虽然。俱:一起。若:比。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⑴① 其中的;② 它的;③ 他;④ 难道。⑵C;⑶设问; ⑷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第四节 文言句式、翻译及断句 精品练习 (人教版))

2012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文言文阅读第四节文言句式、翻译及断句精品练习(人教版) 一、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1)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治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2)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君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同车的人都是老人。(1)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的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治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2)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兵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子兄弟相互鼓励,以自己家的兵器打败了魏国军队。 二、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创业与守业 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1)“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王者之兴,必乘衰乱,覆昏暴,殆天授人与者。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人欲静,徭役毒之;世方敝,裒刻穷之。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2)徴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然创业之不易,既往矣;守成之难,方与公等慎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更艰难?”房玄龄说:“(1)建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然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徵说:“帝王的兴起,必须乘前朝的衰败没落,消灭昏庸残暴的君主。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2)魏徵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 三、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治国必先富民 (1)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2)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1)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于乡居爱惜家园就尊敬皇上而畏慎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2)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四、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8高考语文复习知识专题突破(练习)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绝招5含解析

练备考主打题 一、(2016·河北省石家庄市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李严,幽州人也,初名让坤。事刘守光为刺史,后事庄宗为客省使。严为人明敏多艺能,习骑射,颇知书而辩。同光三年,使于蜀,为王衍陈唐兴复功德之盛,音辞清亮,蜀人听之皆竦动。衍枢密使宋光嗣召严臵酒,从容问中国 事。严对曰:“前年天子建大号 ...于邺宫,自郓趋汴,定天下不旬日,而梁之降兵犹三十万,东渐于海,西极甘凉,北慑幽陵,南逾闽岭,四方万里,莫不臣妾。而淮南杨氏承累世之强,凤翔李公恃先朝之旧,皆遣子入侍,稽首称藩.。至荆、湖、吴越,修贡赋,效珍奇,愿自比于列郡者,至无虚月。天子方怀之以德,而震之以威,天下之势,不得不一也。”光嗣曰:“荆、湖、吴越非吾所知,若凤翔则蜀之姻亲也,其人反覆,其可信乎?又闻契丹日益强盛,大国其可无虑乎?”严曰:“契丹之强,孰与伪梁?”光嗣曰:“比梁差劣尔!”严曰:“唐灭梁如拉朽,况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发一镇之众,可以灭虏使 无类。然而天生四夷 ..之内,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论,盖不欲穷兵..,不在九州 黩武也。”蜀人闻严应对,愈益奇之。 是时,蜀之君臣皆庸暗,而恃险自安,穷极奢僭。严自蜀还,具言可取之状。初,庄宗遣严以名马入蜀,市珍奇以充后宫,而蜀法严禁以奇货出剑门,其非奇物而出者,名曰“入草物”,由是严无所得而还,惟得金二百两、地衣、 毛布之类。庄宗闻之,大怒曰:“物归中国 ..,谓之‘入草’,王衍其能免为‘入 草人’乎?”于是决议伐蜀。冬,魏王继岌西伐,以严为三川招抚使,与康延孝以兵五千先行,所过州县皆迎降。延孝至汉州,王衍告曰:“得李严来即降。”众皆以伐蜀之谋自严始,而衍怨严深,不宜往。严闻之喜,即驰骑入益州。衍见严,以妻母为托,即日以蜀降。严还,明宗以为泗州防御使,客省使如故。 其后孟知祥屈强于蜀,安重诲稍裁抑之,思有以制知祥者,严乃求为西川兵马都监。将行,其母曰:“汝前启破蜀之谋,今行,其以死报蜀人矣!”严不听。初严与知祥同事庄宗时知祥为中门使严尝有过庄宗怒甚命斩之知祥戒行刑者少缓入白庄宗曰严小过不宜以喜怒杀人恐失士大夫心庄宗怒稍解,命知祥监笞严二十而释之。知祥虽与严有旧恩,而恶其来。蜀人闻严来,亦皆恶之。严至,知祥臵酒从容问严曰:“朝廷以公来邪?公意自欲来邪?”严曰:“君 命也。”知祥发怒曰:“天下藩镇皆无监军 ..,安得尔独来此?此乃孺子荧惑朝廷尔!”即擒斩之,明宗不能诘也,知祥由此遂反。 (选自《新五代史·李严传》,有改动)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至若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 B. 而或长烟一空/湖心亭一点 C. 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后天下之乐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增其旧制/其西南诸峰 B. 不以物喜/策之不以其道 C. 感极而悲者矣/人不知而不愠 D.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山水之乐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借写楼记之机,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之共勉。 B. 文章第1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2段情辞转为激昂。第3,4段写洞庭湖的阴晴景象及其在游人心中的不同反响。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 C. 作者详写楼,略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作者既然圆满完成了楼记之作,也收到了规劝友人之效,可谓文章妙手。 D. 本文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写景多用偶句。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明年,政通人和。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1)C (2)A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7.专题四 文言文阅读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 练习24文言实词(一)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 ..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 吕望 ..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 内无人?”及践阼 ..,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 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 ..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 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 ..中,徐、傅当权。出为 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 (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帝有时惭恧.变色恧:惭愧。 B. 何不肖.之甚肖:像。 C. 赡恤 ..亲故赡恤:赡养抚恤。 D. 尤为武帝所狎.狎:亲近。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帝是皇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 B. 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来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 C. 践阼,古代帝王新即位,升宗庙东阶以主祭。也作“践祚”,泛指帝王即位。 D. 景平,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也可以用作表示年份,如孝文、孝景、贞观 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职责。他的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擅自赦免人;按制度规定, 鲜之不能弹劾刘毅,他便让治书侍御史丘洹奏表弹劾刘毅。 B. 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 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而震怒,想要疏远他。 C. 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 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一直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 D. 郑鲜之为人隐厚笃实。乘车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t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荣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荣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其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注释】①宰:主持割肉的人。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写出下列加下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陈涉起而王陈________ ②使使归项王(内心)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A.放弃 B.捐税 C.捐赠 D.收集 ②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等() A.满意 B.意外 C.意图 D.怀疑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4)用“/”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2

文言文阅读专题卷(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导学号:20332019】 戚元鲁墓志铭 曾巩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传绪浸远,虽其位不大,而行应礼义,世世不绝如此,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聪明敏达,好论当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故一时与之游者,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进而未止,意其且寿,必能成其材,不有见于当世,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无远近亲疏,凡知其为人者,皆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不至。以进士中.其科,为亳州永城县主簿,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祐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陈氏,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鲁且死时,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铭曰: 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无以传其绪,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最新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

最新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①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①拏,又作“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大雪三日______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下雪;勉强;尽力 (2)①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使用白描手法。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解析】【分析】(1)结合句意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注意“雪”属于词类活用。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① 拏:通“桡”,撑(船)。毳衣:细毛皮衣。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② 焉得,哪能。更,还。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3)结合这句话的内容分析,这句话作者描写雪景,他不是用非常优美、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而是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就是数词加量词,没有色彩,没有形象,语言非常简洁,不加渲染,但却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当时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却独往湖心亭看雪,如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四个步骤(供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集训

专题二 2018课外文言文阅读集训 第1类人物传记 一、(2018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16分)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①,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②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③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④;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节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篇》)【注释】①翻奖:夸奖。②捶挞:杖击,鞭打。③逮:等到。④狎:轻视。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B) A. 宜.诫翻奖/宜.乎众矣(《爱莲说》) B. 应呵反.笑/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C. 诚哉斯.语/斯.是陋室(《陋室铭》) D. 诚.不得已也/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 【解析】A项两个“宜”的意思均为“应当”;B 项两个“反”的意思分别为:反而,反倒/通“返”,返回;C项两个“斯”的意思均为“这,这样”;D项两个“诚”的意思均为“确实”。 2.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B) 例句:当以.疾病为谕 A. 以为妙.绝(《口技》) B.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C. 何以.战(《曹刿论战》) D.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解析】A项“以”为动词,“认为,以为”。B项“以”为介词,译为“用,拿”,与例句中“以”用法相同。C项“以”为介词,译为“凭借”。D项“以”表因果关系,译为“因为”。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叶生 蒲松龄 淮阳叶生者,失其名字。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榜既放,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怜之,相期考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生,其略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生持书啜泣,寄语来使:“疾革难遽瘥,请先发。”公不忍去,徐待之。 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逆而问之。生日:“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入邑庠,旋中亚魁。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日:“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生亦喜。 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妻惊视之,大恸,抱衣悲哭。公子闻之,涕堕垂膺。即命驾哭诸其室出橐营丧葬以孝廉礼又厚遗其子为延师教读言于学使逾年游泮。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颠倒逸群之物,伯乐伊谁?天下之昂藏①沦落如叶生其人者,亦复不少,顾安得令威复来,而生死从之也哉?噫!” (节选自《聊斋志异·叶生》,有改动)【注释】①昂藏: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1)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所如不偶不偶:不对等 B. 疾革难遽瘥瘥:病愈 C. 公喜,逆而问之逆:迎接 D. 所以淹君柩者淹:长久停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公游扬于学使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 辞而归,杜门不出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 以犬马病但以刘日薄西山 D. 余深信焉去今之墓而葬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生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