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

华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研究姓名:林丽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李志强

20090501

 

 

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成果。

论文写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内容,如参考他人或

集体的科研成果,均在论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说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

由此论文所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同意授权华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机关或机构送交学位论

文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签 名 日 期: 签 名 日 期:

论 文 摘 要 

马克思哲学实现革命性转向,其根本要义就在于始终围绕着“现实生活”进行运思。追问马克思是超越“思辨哲学”,实现其哲学批判路向的革命,真正的策源地和真切的内涵就在于首先实现了“生活观”的转变,由此,解读“生活观”既是揭示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入口 处,是马克思生活哲学内涵的真正秘密之在。 

文章首先在解读马克思哲学背景的前提下,直接切入对马克思哲学“生活”的剖析。具体阐释了生活的内涵、生活的主体、生活的本质、生活的结构、生活的内容与形式等,从而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生活世界所具有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内蕴。在此基础上,文章强调马克思哲学对当代生活所具有的价值。 

如何界定“生活”成为不同哲学类型的重要区别点。文章首先认为,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生活”不仅指人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而且指明了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生产自身生命的活动;生活的“主体”是“现实的个人”;生命具有其“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而形成“生活”的静态与动态相统一的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文章勾勒出了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基本轮廓,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生活的丰富内容,从而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活观”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对于我们如何审视当代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马克思哲学通过对生活世界的批判,推动生活实现自我否定与超越,从而向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敞开。 

 

关键词: 马克思生活哲学 生活观 生活世界

Abstract 

Marx’s philosophy had realized revolutionary shift,and its fundamental meaning is always around“real life”in thinking. Marxism is beyond question,“speculative philosophy”which leads to achieve their revolutionary whose real source and the real meaning of first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ife”changes through critical direction in philosophy .Thus, interpreting the “concept of life” is the entrance to reveal the Marxist philosophy of life, but also is the real secret of the mean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of life . First of all article analyzed directly the “life”in Marx's philosophy by the premise of interpreting context of Marx's philosophy . It explained the meaning of life, the main body of the lives, the essence of life, structure of the lives of,content and form of life specifically, so it highlighted intrinsic value of “people-oriented”from the world of Marx's philosophy of life.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stressed the value of Marxist philosophy for contemporary life . How to define“life”becomes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hilosophy. The article first considered that the view of“life” in Marx's philosophy meant not only the free conscious activities of lives , but also pointed out the person's life is the action created by themselves and creating their own lives ;the “subject” of life is “realistic individual”;life has its “time structure” and “spatial structure”, which formed the structural system of 

uniting the static state and dynamic state of“life” ; On this basis, it revealed the essence of “life” is practice. The article outlined the basic outline of the concept of Marx's philosophy of life which underlined the wealth of content of Marx'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n drew a line from non-Marxist philosophy of “living concept”.

Marx's philosophy of life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value for us how to look at contemporary life . Marx's philosophy of life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self-negation and beyond of life thus opens up to the people' all-round and free development through criticizing on the living world. 

 

Keywords: Marxist philosophy of life; Concept of life; Living World 

 

 

 

 

 

 

 

导言

自人类出现以后,人类有自我反思的能力,人类就对自己生存的生活世界有着无穷的遐想和探索,对世界究竟是什么和为什么会如此神秘而苦苦追寻答案。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念世界。从不同实体的本原论、理念论、唯理论、经验论、到实在论、人本论等等,不一而足,派别林立,争鸣不断。有思想能力的大师们都试图建立起自己严密的哲学体系,统摄存在世界的各种界说而达到圆满的境界。然而,现实的生活实践往往使他们的梦想破灭,不断有新的后来者摧毁他们哲学的体系,而使一切变得面目全非。

分析一切理论体系的基石,我们发现,观念世界的本质是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的。不是观念创造生活,而是生活造就观念,生活世界是每一个真正的哲学家绕不过去的坎,是必须正视的真实存在。而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特别是社会生活实践真正开启了这种全新的研究理路。

在马克思看来,“形而上学”不懂得生活,并不是以往哲学家的错误或思维水平不够,而是由其基本理路决定的。从巴门尼德始,西方的形而上学家就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趋向:认为特定时空中的感性事物、经验世界是变动不居的,通过它们只能得到意见;真理之路在于超越感性世界,以达到一个超感性的、永恒的思想世界、观念世界,即从表面的直接的感性存在超越到非时间性的永恒的概念中去。柏拉图哲学在确立超感性世界——“理念世界”的基础和优先地位的同时,认为感性中变动不居的东西以恒常的“心灵世界”或“理念”为其原初的根底,而不是以另外的感性中变动不居的事物为根底,从而确立了这一超越之路在西方思想中的统治地位。它就像“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最终意义上决定着、操纵着形而上学乃至整个西方思想的基本走向和命运。“纵观整个哲学史,柏拉图的思想以有所变化的形态始终起着决定性作用。形而上学就是柏拉图主义。”①在这条道路上,一切感性存在、经验实在都被悬置起来,被剔除于哲学大门之外,剩下来的只是思想、观念、概念、范畴。哲学成了一个超感性的世界、一个概念范畴的阴影王国、一个“不染人间烟火”的“水晶宫”,于是生活远离①

了哲学,哲学不再懂得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与有血有肉的人被范畴包裹,丧失了鲜活性而变成了抽象的存在。

马克思则认为哲学本来而且一直源于生活,“哲学不仅从内部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①。现存的感性世界乃是哲学所栖身其中的超感性世界的基础,但“形而上学”却将这一关系颠倒了过来,“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的独立化了的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②。以致于“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定着人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③马克思的工作则是把这被颠倒的关系反转过来:“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④“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⑤这就完成了一场哲学的革命。这一革命的首要意义在于使“形而上学”苦心经营两千多年所营造的超感性世界彻底崩塌,哲学“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感性”第一次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哲学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拥有了自己的土壤——实实在在的生活;生活也第一次以自己感性、实存的而非观念、范畴的形态进入了哲学,而且成为了哲学——反映自己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的前提。

马克思曾明确地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⑥这里所讲的“生活”,无论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还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都是实实在在、可感可触的生活,因此,实存的生活或者说生活的实存性构成了马克思生活观的基本意蕴。

可以说,马克思所开启的实存生活世界的哲学理论是近代哲学以来向现代转向的起点。回归生活世界正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生活世界本质上是人的世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人民出社中文版。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3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2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界,是实存的人的实践活动所建构出来的、属人的可经验的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实际上是向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的回归。按照马克思的理论,人首先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是能动与被动的统一,是自主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从而人的存在或生成成为继承与创造、确定与不确定相协调相统一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人对人自身全部本质的占有,成其为真正的生活于现实世界的人。可以说,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并不是要人沉醉于一般世俗的现实生活中,是哲学视野的根本置换,也是哲学发展到马克思时代及其以后的一种基本的有效理路,是马克思哲学最有价值的理论增长点。

第一章马克思审视生活的背景解析

在一定意义上,生活世界是任何理论最根本的基石和试金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并对生活世界进行深刻解读,揭示了生活的本质、生活的内在结构、生活的类型、生活的价值指向等诸多层面,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哲学独特的生活观。

马克思从商品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及因之而带来的大量异化现象,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建构了共产主义的美好蓝图。其中,马克思对生活的科学认识起关键性作用。可以说,马克思哲学处处都包涵着对生活的解读,生活赋予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原材料,生活的时空变化对马克思哲学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科学的生活观是马克思战胜种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坚实的根据地。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形成有其独特的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目的。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创立其生活哲学是在考察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特别强调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其理论之时,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又广泛吸收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科学知识,特别是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在十九世纪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并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理论的三个直接来源。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背景。马克思在对这三个来源进行深度的批判与继承的过程中,无处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生活维度、生活尺度、生活的价值取向。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借鉴与批判的基础上,揭示了以黑格尔哲学为典型代表的、“作为哲学的哲学”的特征,引出了超越观念论哲学的哲学意向,由此,开启了马克思新型发展与创新逻辑。马克思对狭隘的庸俗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吸收与摒弃,通过分析商品、货币、资本、劳动、价值生产、工资等等发现了伟大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指出资本

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空想社会主义从抽象的人性论原则出发,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因而他们心中美好的生活永远都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现在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解读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第一,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生活观的影响。马克思哲学是在深刻批判德国古典哲学之基础上形成的。让我们看看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德国古典哲学所做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青年黑格尔派仅仅把观念思想当作人类社会的镣铐,因而仅仅提出要同这些意识斗争,所以他们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

①那么马克思紧接下来就向人们展示人类的生存世界。这个世界的主体是人,正是人创造了真正的历史。人类的首要实践活动是生产生活;“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②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观察世界首要视点是生产生活。

马克思的生活观离不开对德国的宗教批判和哲学批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开门见山就指出,在德国“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的前提”。宗教正体现了虚幻幸福与现实幸福的对立。马克思批判宗教的目的是要人们通过思考和行动建立自己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宗教企图遮掩的而又是自始至终存在的人类生活,从而确立起“此岸世界的真理”,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建立自己的生活哲学过程中不可绕过的绊脚石就是推翻黑格尔的法哲学,因为哲学具有自己严格的党性,与马克思哲学相对立的哲学的分野一致聚焦在对包括自然界和人的生活世界的起源、本质以及自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争议上。马克思说:“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和它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③马克思在此批判了颠倒了的德国哲学,确立唯物主义的思维路线,树立了正确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观念中的东西不等于现实中东西,更不可能从观念中推出现实的实在,相反,观念是客观实在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观念来源于现实。马克思同时提出对德国哲学的批判既要把哲学变成现实又要消灭德国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9-10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11-12页,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哲学,“你们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它以为,不消哲学,就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①

马克思又是怎样看待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呢?“费尔巴哈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只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除了理想化的爱与友情以外,费尔巴哈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其他的“人的关系”。所以在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持唯心主义史观。他仅仅是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始终动摇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之中。费尔巴哈对宗教所做的批判是不彻底的,不仅如此,贫穷的费尔巴哈根本就不想消灭宗教,他认为还要创造一种新宗教。费尔巴哈新宗教的中心是人,费尔巴哈企图用根源于人类感情的“爱的宗教”来作为新的宗教去代替旧的宗教,这些充分体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人本学性质,没有找到摆脱现实困境的真正路径。现实的问题只能靠政治斗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论述。

由此看出,对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的批判成为马克思哲学形成不可缺少的环节。这里再次展示了哲学与现实的生活环环相扣。

第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生活观的影响。对哲学的批判与深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解剖并行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紧密结合的步伐。由于阶级的限制,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极大地扭曲了人类劳动的价值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勤劳不是为自己创造财富与价值,而是产生了更多压迫自己的资本和资本家,无产者不过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机器,而资本家也不过是把这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的机器。价值和人类底价值丧失,人已经被资本和制度异化了,人是单向度的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分析,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无产阶级的劳动。劳动实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是人类存在的基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为无产阶级所遭受的经济剥削指明根源,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展现了生活观的内在要素,生活是类生活,不是个体;生活是社会化行为,不是动物本能的活动;阶级社会的生活是异化的人类实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再次表明了为无产阶级生活观服务,为无产阶级生活指明道路。

第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与创新。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①

来源,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绝不是靠空想实现的。“因此,他们抛弃—切政治活动,特别是扼杀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用和平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企图用一些细小和当然不会成功的实验,凭靠例证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拓道路。”①空想主义夸大了理论的作用,否认阶级斗争、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切‘革命行动’”②。空想主义找不到实现共产主义的路线,乌托邦永远只是乌托邦,所有的无数的乌托邦不过是以人的天性为最高准绳而设想完美立法的企图。马克思是这样论述革命的必要性的,“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产生还是为了实现事业本身,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是必需的,这种变化只有在实践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革命之所以需要,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③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是为无产者前途开辟道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奠定强有力的后盾。在此,再度表明了马克思哲学的生活属性。它不脱离生活,而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实践中去,走人民群众路线。

第二节马克思生活观产生的现实背景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并全球化趋向成熟的阶段。正是由于马克思所看到的资本主义社会下人的生存现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经济生活中的剥削、劳动性质的异化,以及由此而来的人的畸形发展),所以马克思提出自己的学说首先是要表示一种抗议,即抗议人性的扭曲;其次,马克思要通过社会的和文化的批判来促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利处境,进而自觉地去改善这种处境,使人的“自我”恢复原状。在此背景中,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历史和全球史基础上,确立了生产与交往为主轴的社会历史观。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交往联系普遍和迅捷,社会极其繁荣,无产阶级思想觉悟极高,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现实条件和时机来临时,他们就可以一举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实现全人类的

① 《关于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②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空想社会主义》初稿,第153页,1977年1月。 

自由与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由最初的“个人彼此之间”的关系而发展为地区之间、民族之间或国家之间的关系。交往的范围越来越广,普遍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一般说来,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①在此,马克思已经明确表达了人类走向世界历史,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要,世界历史与全球化是同一过程。大工业打破了国界,开创了世界市场。“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②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民族独特性的消灭,即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开始就是无产阶级的诞生之日。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事业只有在历史成为世界史,无产阶级成为世界历史的主人时,它才可能实现。马克思指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职责。“因此这个无产者已经有了现实的任务:使他的关系发生革命”,“那么无产者完全有权用同样的语言来回答:他的任务倒是要推翻整个资产阶级制度。”③

全球化时期的马克思依然以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唯物史观的角度去分析当时

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已经广泛游离于世界各个角落,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资本侵入。资本主义从竞争走向垄断,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出现,劳动力与资本的结合已经达到高度自由的状态,分工越细,资本主义生产链越长,市场的相互依赖性越强,称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危机笼罩在资本主义世界。这种过剩是相对的生产过剩,因无产阶级没有购买力而造成的。垄断体现了资本对无产者剥削的加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无产阶级走向单向度的人,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和压迫更重了。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阐述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4-115页,人民出社1995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14页,人民出社1995年版。

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克服的根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和激化。与此同时,资产阶级没有忘记意识形态领域的入侵,打着“自由”“平等”的旗帜干涉他国内政,标榜资本主义是最民主的制度。对此,马克思用阶级的观点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只是资本和资产者的自由,揭露了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和狭隘性。马克思在“资本和劳动的斗争及其结果”中写到“在资本和劳动的这场不断的斗争中,后者能取得多大的成功”?紧接着马克思给出答案,“我可以概括地回答,劳动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它的市场价格在长时期内会与它的价值相适应;因此,不论怎样涨跌,也不论工人如何行动,平均计算起来,只是他的劳动价值,他的劳动的价值无非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后者是由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而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最后又是由生产他们所需要的劳动量决定的。”①马克思同时指出,“即使工资的水平相当高,资本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快。”②这些语句可以看出,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无产者在全球化时的经济状况恶化把握得更透彻。在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哲学内涵,指明了物质解放是人类自我解放的第一步。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讲的,“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旦被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③他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来。这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大工业创造了无数的无产者先进的交通与联系方式,资本主义各种矛盾不断激化,资本主义产生了自己的掘墓人和毁灭自己的条件,当生产高度发展和交往普遍联系时,历史走向世界历史,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一举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人。

从马克思全球化时期的哲学看出,他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看到了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指明了无产者前进的路径,展示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生活,又不拘泥于生活,提炼了生活哲学的理论高度,散发着生活哲学应有的光辉,履行生活哲学的使命。

另外,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哲学都以生活作为研究对象,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不同。对生活本质的不同规定构成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生活哲学”不同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2~93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界域,也成为马克思的“生活哲学”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逻辑支柱。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存的生活到历史的生活,二是从宗教生活到立足于生产活动的全面的生活。

第三节马克思生活观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生活观

马克思的生活观首先确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社会科学中所完成的最深刻的变革,特别是表现于,他俩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作用问题。首先是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问题。马克思树立群众史观表明了他生活哲学的阶级指向(为无产阶级服务)。马克思鲜明公开表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从不掩饰自己的阶级立场。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历代剥削阶级把历史的发展归于某个“伟人”, 公开否认普通人的任何作用,把人民群众的作用降低到顺从的、听命于主人的地位,形成个人崇拜的历史观。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认识到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实践活动,而物质生产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既然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既然作为物质生产者的人们是生产力的基本的和决定的因素,那么历史科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而不是传记的总集,就不能把社会发展的历史归结为国王、将帅的行动,归结为侵略者和征服者的行动,而首先应当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即人民的历史。”①当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这个史上最先进、思想觉悟最高、受压迫最深、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的任务。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论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尼?普霍夫斯基教授著李宝恒译,第24页,上海

第二章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基本规定

作为哲学范畴的“生活”, 在不同“哲学”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语义。简要地说,在黑格尔的哲学架构中,生活主要是指精神或观念的运动或活动,生活自身的否定性只是观念内在矛盾的外化;在费尔巴哈的哲学语境中,生活主要是指自然的、抽象的类人的生活,是内在无声的人的本能的展开;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生活主要是指主观的意识活动,等等。同时,在近代思想界域中,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宗教学与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以各自的路径展示着和确定着“哲学人”、“经济人”、“政治人”、“宗教人”和“艺术人”等的生活特质。这些不同的界面即是对生活整体或整体生活的某一层面的放大或聚焦,从而敞开与拓展了生活的某一层面,以展示生活的多维性特征。然而,这些对“生活”的理解却是以肢解生活为其共同特征的,“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① 

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生活”范畴,既有别于人本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哲学体系中“生活”之义,也与18世纪唯物主义哲学中的“生活”相去甚远,更不同于将马克思哲学庸俗化时代的“生活”,马克思哲学的“生活”范畴有其特殊的内涵规定。 在马克思哲学的视域中,“生活”一是有别于黑格尔把生活观念化、抽象化的路向,强调现实生活具有第一性的特质,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以及观念的逻辑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相反,从而确立了生活的唯物主义原则;二是有别于费尔巴哈的生活观,强调生活是现实活生生的人的生活,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体主体的生活,是“我(们)的”、“你(们)的”和“他(们)的”生活,从而确立生活的主体原则;三是有别于胡塞尔将生活主观意识化、内在精神化的倾向,强调生活的感性与物质性特征,从而确立生活的现实原则;四是有别于将生活肢解开的生活观,强调生活是由其内在各个组成部分有机构造的一个整体,从而确立了生活的整体原则;五是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哲学将生活的应然与实然统一起来的逻辑,从生活的实然中寻求、开拓出生活的应然来,确立了生活的辩证历史原则,从而与静态的形而上学生活观划清了界限。 

作为真正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是以认识与把握生活、反思与批判生活、追

求生活的解放与自由、建构生活新形态为主题的哲学”,①“生活”自然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视域,“现实生活”是其理论支点。马克思哲学对“生活”的探究决不是哲学术语的篡造,而是对现实生活本质的哲学审视。这种探究不是静态的感性直观,而是辩证的历史追问,研究的不是社会生活的显在结构,而是规定并制约着社会生活发生、发展和变迁的深层结构及其内在规律,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哲学生活观。所谓马克思哲学生活观,就是马克思对社会生活进行哲学考察的总观点与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对生活内涵、生活主体、生活本质、生活结构、生活内容和生活形式的科学发展与逻辑展开是支撑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五个基本理论观点,由此构成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生活”的内涵 

 

任何真正的哲学,无不以其特有的方式透显出对社会生活的深度追问、历史反思与批判性改造。马克思认为哲学本来而且一直源于生活:“哲学不仅从内部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②。现存的感性世界乃是哲学所栖身其中的超感性世界的基础,但形而上学却将这一关系颠倒了过来,“错误地把思想、观念、现存世界在思想上的独立化了的表现当作这个现存世界的基础”③。“所有的德国哲学批判家们都断言: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定着人的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④在一定意义上,也仅仅在一定意义上,马克思的工作就是把这颠倒的关系反转过来:“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⑤“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⑥这就完成了一场哲学的革命。这一革命的首要意义在于使形而上学苦心经营两千多年所营造的超感性世界彻底崩塌,哲学“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感性第一次赢得了自己的尊严,哲学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园,拥有了自己的土壤——

①杨楹:《生活与自由-----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21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3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页,人民出版社中文版。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人民出版社1995版。

实实在在的生活;生活也第一次以自己感性、实存的而非观念、范畴的形态进入了哲学,而且成为了哲学——反映自己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的前提。在阐述自己的哲学时,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这里所讲的生活,无论是“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还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都是实实在在、可感可触的生活,因此,实存的生活或者说生活的实存性构成了马克思生活观的基本意蕴。 

那么,在马克思哲学中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活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②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生活”即是人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而且指明了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生产自身生命的活动。因为“人使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身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是“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样,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生命的活动也就成了人之“生活”的实质。生产成为生成“生活”之根本。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在对“人”与动物的生命的比较中对人的生活之生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从而凸现出人的“生活”特质规定。他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活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而人则不同,“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他的活动是自由的活动”;同时,虽然“动物也生产”,但是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相比较却具有质的不同,因为“人的生产是全面的”,“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人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③这样,马克思对他哲学中“生活”范畴关于人的意义也就很清晰地揭示出来了。在此处我们还必须注意,马克思虽然对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8-79页,人民出版社1995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6页,人民出版社1995版。

“生活”特质的规定立足于人“类”,但决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人”之生活,已具有了现实性和历史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哲学中“生活”的基本内涵。对此,杨楹教授曾有准确的论述①,我们认为主要体现为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的生活不是现成的,而是生命不断生产或生成的活动过程。生产“生命”成为生活的实质内容,其他的一切生产都应包容、搁置于生产生命的活动系列之中,才能获得恰当的定位,这样,马克思对人的生活之内涵就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赋予了人的生活之变化性和历史性。 

第二,人的生活是一种由其自由意志支配下的生活。离开了自由意志的选择性与决断性,人的生活就缺乏应有的主动性与自我规定性,生活对于“人”来说必是某种异己的东西。这就规定了生活不是无主体的,或生活的主体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人”。这就说明“生活”一定或只能是“我的”或“你的”生活,是在“我的自由意志”或“你的自由意志”支配下的生活,而不是受与“我的”、“你的”生活无关的他人意志或神的意志的支配,这就规定了生活不是非“人的”、抽象的,生活总是具体的“人”的生活。 

第三,人的生活不仅仅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人对自身生活的意识。在此马克思规定了人的生活具有自我反观性、筹划性,从而呈现出人的生活的自主性。 

第四,人的生活可以通过“他”生产的产品来表征,而人与自己生产的产品之间的自由性关系使人的生活具有虽依托于“物”,却超越于“物”的品质,这样,人的生活即是以“物”或物的生产为中介的生命活动。 

第五,生产构成了生活的实质,但人的生产超越单纯“人”物种意义的局限,具有超动物物种单一性“生产”的自由性特征。这是人的生活的独特性之所在。注意这一点,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人的生活世界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性之现实基础与根据。同时也表明人的生活属“人”的规定性。 

第六,人的生活的自由性之根据除了人的“自由意志”与“有意识”地生活和“生活意识”之外,还在于人的生产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的历史性过程,是人的活动“合目的性”的历史,因此人的生活的自由度与人的本质力量之

间的关系构成人生活的历史张力,由此生成人生活的自由逻辑。 

第七,人的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即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生活主体与其环境的关系问题,是“我与我的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或“你与你的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关系问题才是真正能够贯穿于“我的生活”或“你的生活”过程的始终,并且成为解决“生活中”其他问题的出发点、基础和原则。 

从马克思探讨“生活”的价值取向上来看,马克思通过对“生活”内涵的规定,其思维主要指向无产阶级的“现实生活”,揭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无产阶级现实生活之动物性、受动性与非自由自主性特征,从而揭示异化的生产与无产阶级生活之对立性,明确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世界里处于边缘化的历史状态,由此开始对资本主义的生活世界进行理性的批判,并在批判(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中创造出“新的生活”世界。 

同时马克思对“生活”的关注,也给我们引导出一个被我们常常忽略的重要原则性问题:人的一切都发端于其生活世界、包容在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世界是我们解读一切别的东西的一把钥匙。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不能离开我们自身的“现实生活”,并且只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才能解构一切在社会与历史中显得神秘的东西。这也是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基本的立场或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在批评德国哲学家们离开德国的现实生活所进行的纯粹的理论批评之无效时将马克思哲学从“生活”出发的理论特征表征出来了。他说“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马克思在这里特别指出“德国哲学与德国现实”、“他们所作的批判”与“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就表明必须将一切活动与人的生活本身、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只有这样,其他的活动才获得相应的价值,同时生活世界的意义才能得以澄明。这是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基本维度。 

 

第二节 “现实的个人”是生活的主体 

 

立足于“现实的个人”去探究生活的主体,是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一个理论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和理论品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是贯穿于其始终的一条中心线索。马克思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实践在人类自身和社会存在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实践。人类认知了之前并不知道的东西,认知了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先用实践认识世界,然后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是把人和自然界相联系起来的就是社会实践,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认识世界,然后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认知了世界以后,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再改变世界,把世界改变成自己理想的世界,所以说实践是马克思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身心健康和国民生计的重大问题。食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仍然存在着食品安全状况差、食品掺假售假、农药残留、有毒有害食品坑害消费者的案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食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政府和消费者谈论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是靠道德约束的,法律法规只有在借助于道德被提升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标准时,才能有效实施。“法德并济”是必要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出在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是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牧民》中则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正之所废,在逆民心”,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国家的兴衰。质量安全问题,是个民生问题。事实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均与人民的生活乃至性命息息相关。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且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正反两面性,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矛盾。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高,主要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显著好转,出口食品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一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标准水平低、可靠性不强;有的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突出;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质量安全隐患多。二是生产经营秩序不够规范。少数生产经营者特别是一些小作坊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有的市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个别出口企业不讲诚信,逃避监管,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外市场。三是监管和执法存在薄弱环节。有的监管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个别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监管环节之间衔接不够,重复执法和执法不严同时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我国产品的信誉,损害国家形象,而且直接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危及企业生存。我们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采取坚决有力的综合措施,多管齐下,切实解决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面强化质量监管。要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手段,严格市场准入。特别是对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要进一步提高生产许可条件和市场准入门槛。要建立严密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管,逐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切实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严格药品审评审批,切实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严把进出口关,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产品实行质量追溯和召回制度,依法严格检验,严防问题产品进出国门。 二、集中力量搞好专项整治。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因此要着重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小作坊、餐饮企业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等重点单位,农产品、食品、药品和其他关系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及进出口商品等重点商品进行整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局部,全局高于局部。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观念。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整治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相互支持,协同配合。在专项整治中,各地区、各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不搞本位主义,不推诿扯皮,不搞地方保护。 三、加强质量法治建设,充分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辩证唯物论要求我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主观符合客观,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从加强源头监管、强化基础、应对贸易保护和歧视、完善应急机制、加强产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舆论信息工作、强化领导责任等方面,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研究修订《食品卫生法》、《计量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最重要的是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革命性阶级性科学性 唯物论 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直接关系到党的盛衰性兴亡的大事。 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学说 7统一战线理论 8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理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本保证, 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准则。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路线也是各三个的精髓。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为解决国际争端和 世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的途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考验, 在解决实践中新问题的时候形成的新观点新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是因为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必须解决好影响小康社会原定指标完成的…三农?和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 党的十七大主题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 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摘要: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提出了自我意识主要关注于客体与自我的关系,实现了对希腊哲学的超越;提出了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学化,完善了自我意识结构;提出了自我意识必然面对和解决不同的时代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和马克思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本文立足于文本,具体分析了马克思通过博士论文究竟在哪些方面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又在哪些层面实现了对黑格尔超越。 关键词: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自我意识 一、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哲学的提出 人们对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评价并不高,称其为马克思“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也不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这种观点的理由在于,虽然马克思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下开始用个别自我意识来冲破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也闪现了一些零星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比如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是哲学的世界化”来说明哲学的世界批判意义,但是这种尝试仍然是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所以总的说来这时马克思还是一个彻底的黑格尔主义者。 事实上马克思已经在《博士论文》中,对黑格尔哲学及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展开了批判的考察。所以,与其说《博士论文》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马克思的不成熟著作,不如把他看成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一次尝试性突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史前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博士论文》开始就讨论了关于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三大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定位,在马克思眼中,希腊哲学看起来似乎遇到了一出好的悲剧所不应遇到的结局,即平淡的结局。在希腊,哲学的客观历史似乎在亚里士多德这个希腊哲学中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那里就停止了。 马克思认为,这样一种理解显然割裂了罗马哲学与希腊哲学的内在关联。这正是他要区别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原子论差别的一个重要动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是外在的,只是量上的相互组合和凝聚,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势必会得出上述的结论。而伊壁鸠鲁的原子则是原子自身的各种变化,是原子的本质与存在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以这种眼光看待希腊哲学与罗马哲学,结论很显然,所谓的罗马哲学不过是希腊哲学的新的形式。所以,希腊哲学的死亡就如英雄之死:英雄之死与太阳落山相似,而和青蛙因胀破肚皮而死不同。太阳的落山不过意味着新的旭日东升,希腊哲学死亡之处,正是新哲学重生之地。 《博士论文》中对自我意识哲学的肯定,这一点是和青年黑格尔派一致的。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基本差别,即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对待学问的态度和实践上,以及对反思的形式上。 在对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方面 马克思认为,在对人的知识的真理性和确定性上。德谟克利特采取怀疑的、不确定的、模糊不清的态度,伊壁鸠鲁则采取独断的态度,坚持一切感性直觉都具有客观真实性,感性知觉是唯一客观的现象,“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道者”。①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德谟克利特怀疑感性世界,伊壁鸠鲁则肯定感性世界,“哲人比大家高明之处,正在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深信不疑”②。也就是说,对伊壁鸠鲁来说,唯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的感性知觉,这是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践转向,科学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实现了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 由于马克思主义发现了科学的实践观,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转向,从而完成了一项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原则是其基本的建构原则,科学的实践观点则是其首要的基本观点。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明确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以实践为基础构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长和发展的最现实的基础,是哲学生命力的源泉。 1:从对象看,哲学研究的诗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世界正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最现实最深切的基础是实践。因此,真正的哲学无疑应以实践为基础来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内容来看,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获得灵魂。哲学从总体上统摄时代的内容和文明,反映着时代的本质特征。由此而言,真正的哲学也从实践中获得的最精致、最珍贵的东西,离开社会实践,时不能从实践的困扰中解脱出来。 3:从特点来看,哲学具有优越性,它是最高智慧,但总得以现实的实践为前提和起点。超越性(即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反映,人的普遍性在于不受物质限制,按任何一种事物的尺度进行创造,并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遍性,或者说实践的普遍性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它标志着人赖以生活的世界范围展开的广度和深度。人的普遍性就是实践的普通性,人的实践性之的所以是人的普遍性的表现,在于实践确证人的本质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人在实践中所获成果的自然性积绽和社会性积绽,实践的过程和结果是关照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面镜子。 二: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和实质: 1: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传统哲学是形而上学,即关于超验存在之本性的理伦,力国从一种“终极存在”或“初始本原”,中去理解和把握事物,抽像的物质成了一切变化的主题,抽象的实体成了交物的本性和存在的致动固,哲学变得敌视人了,旧哲学崇尚的理念“气”等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黑格尔崇尚绝对精神,绝对理性也高人人耸于祭坛之上,人成了绝对理性自我实现的工具。马克思拒斥形而上学,把唯物主义和人的主体性吻合起来,指出哲学应关注现存世界,人类世界,把人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到自已身上(马恩全集161页—162页),现实的世界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实践着的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是自然与社会二位一体的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现存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类世界,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转变的契机所在就是把目光转向了人类世界。实践把自然与社会溶为一体,社会在自然中贯注了自己的目的,同时,自然又进入社会,从而使社会成为自然的社会,自然成为社会的自然。 2: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唯物主义所唯之“物”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可分为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传统观点把唯物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旧唯物主义相比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都以自在的世界为研究对象。朴素唯物主义看世界是一个直观混纯的整体,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成孤立存在的事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世界理解为联系发展和整体,但这些都是客体哲学,只是对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价值与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价值与意义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说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通过课上老师的细心指引和大量课外刊物的浏览,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只有认真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内容和价值,才能更好的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他的就都是空谈了,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的重要性直达,那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底又是什么,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而在亚洲,则是由列宁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哲学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空来的纸上谈兵,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包括辩证法,唯物法,唯物史观,实践认识论等等,而这些体系也并不是自成一脉,是有着多年的理论基础而成就的,

唯物史观是鉴于人类千百年来瞬息变化的发展规律总结而成,在这个基础上人们对人类文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一种更加科学的方式,是文明创造的必要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垫脚石,如果没有唯物史观历史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永远找不到前进的路线,再比如剩余价值的理论体系,它帮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彻底弄清楚了资本和劳动只见的关系,实现了经济学说史的伟大变革,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认识也更加科学化,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与剩余价值论相联系的资本主义积累规律、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等,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如此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和传统的哲学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事变革的先导,因为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上不存在永恒的事物,所以以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继续发展,或者被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哲学所代替.但是传统哲学并不是,哲学有优劣,哲学并不包括科学,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意识的抽象升华,简单点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的一种。 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核心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精神层次,整整将它提升到实践价值的,还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分析一下怎样度过有限的大学生活

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活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大学时代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这段黄金岁月里,大学生会有一些关键的变化。大学时代是一个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以及逐渐修正,以致成为一个人的人生信仰的阶段;这个时段承载了大学生太多的内容,它这被称为是具有非凡潜力的时光,也是发展潜力的最佳岁月。无论从好坏、真假、善恶、未来前途、等方面来说。 在这轻狂的时光里,一部分要加强自身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大学生在修业时也要修德,我们不仅要技术精湛,也要厚德载物。纵然是一工科学生,要成大器,没有深厚的人文修养是不可能的。 大学生对我们国家特别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作用自不待言,大学行能否健康成长关系我国的前途和命运。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大学生就是这个关键时期的建设者与实行实践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恩格斯、马克思适应时代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其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厦,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升华。 从个人方面来讲。大学校园是我们中学理想-上一所完美的大学-终结的地方,高中的努力让我们大家有成为一名在高校就读学生的资格。在这个时期我们可能会没有应有的目标和理想。我们一般都会感到有挫败感、孤独、崇拜、和缺少激情等负面情绪,这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的通病! 俗语有云:人无志不可以立。大学生的处在人生最美好年华,理应在激情中实现自己的志。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我们的形为具有导向作用。我们提倡先进文化和道德,只有发挥他们的导向作用,才能使我们知荣辱,才能使我们在大学中有努力的样子,才能发挥在大学生中的示范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现,也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凝练。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追求真善美,作为我们明辨是非,为人形事的座右铭。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对我们的指引作用是巨大的。我们以社会主义荣辱贡作为行动指南也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接受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许多大学生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且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我们在学习上勤奋努力,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以适应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很多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党的方针政策,心系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危。不少大学生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且在申请入党和入党以后,基本上都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并起到带头表率作用。 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是学生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学生有一多半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渡过的)。 学校的管理机制、师资力量、人文底蕴都对学生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学校在发展过程上始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实现人性化管理,不能顾此失彼。老师、学生、学校构成了一个矛盾关系。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矛盾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矛盾的对立与斗争与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处在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对立面间之间又想到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但是矛盾的同一性与其斗争性是相互的联结的,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是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由学校,学生,老师形成的矛盾网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中国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差异与融合 信仰,又作仰信。信心瞻仰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对当代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巨大影响。当代青年与以往的青年不同的是:以往青年的信仰往往是一元化的。而当代青年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信仰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哲学的信仰,对法律的信仰等积极的信仰,还对金钱的信仰,权力的信仰等负面的信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青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如何树立、改正这些青年的信仰?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 一、造成青少年对于信仰缺失和错误的原因 (一)当代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不重视,对于哲学的概念的不了解。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当代青年在复杂的社会中很容易遇到挫折,对于这些困难,往往采取的是一种消极的态度。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些观点对于当代青年摆脱这些思想的困惑,促进自身的发展有很好的作用。可是当代青年不懂得怎么去运用。比如:马克思哲学中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哲学中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等。而往往去自我逃避和自我放逐,断章取义于一些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言论,对于这些言论的信奉,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不了解,不能结合中国古代思想家当时语境,只从中选取让自己心里受到安慰的语句,一种掩耳盗铃的做法。 (三)是当代青年对于信仰的不坚定,当信仰和当前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利益。信仰的作用日趋弱化,这种信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当代青年的发展,让当代青年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扭曲。当年青年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又不能自己树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对于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选择了默认的接受,这样就造成了正确信仰作用力的弱化。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树立。 二、对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比 对于青少年应该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通过认真学习,了解两个哲学体系的正确思想,从而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找到两个哲学体系中的冲突域融合,从而树立起自身的正确的信仰和价值体系。 (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 1.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哲学也在五千年间得到了发展,其发展历程是[1]: (1)先秦哲学:孔子的仁爱哲学、墨子的兼爱哲学、老子的道生万物哲学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哲学思想、孟子尽性知天的哲学思想、周易哲学、荀子天行有常的哲学思想。 (2)两汉哲学:淮南子的哲学思想、董仲舒神学目的论哲学思想、王充元气自然论哲学思想。 (3)魏晋玄学:王弼贵无论、裴頠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僧肇的不真空论。 (4)隋唐佛学:天台宗三地圆融、法相宗万法为识、华严宗四法界、禅宗自性顿悟。 (5)宋明时期:张载太虚即气、二程天即理、朱熹大成的理学思想、陆九渊心学思想、王守仁致良知。 (6)明清时期:王夫之理依于气、颜元的哲学思想、戴震的哲学思想。 (7)近代哲学:龚自珍和魏源的哲学思想、洪秀全的哲学思想、康有为的哲学思想、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2.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主要产生了一下几个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当代青年有很重要的

我的马克思哲学观

我的马克思哲学观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具体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形成的关于马克思哲学理论特质和总体精神面貌理论特征的一些根本观点和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分析哲学与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在直面现实、直面实践、直面问题中终结旧哲学,建立一种以分析现实社会矛盾为任务的新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变革。马克思哲学观是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性观念体系,它系统的回答了时代问题和前沿问题。马克思所理解的哲学即哲学观问题,是全部哲学中的根本问题,是解决如何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的根本问题。马克思哲学观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扬弃并发展起来的,是对时代问题的回答,是一切批判性问题研究的前提。要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就应该始终站在现实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关键词:哲学观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一、哲学与哲学观问题 什么是哲学,这是哲学观的首要问题。哲学是不是等同于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否是同一个概念,这些都是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问题。哲学观就是关于对哲学本身的理解,它是任何一种哲学理论、一种哲学学说、一种哲学体系、一种哲学派别、一种哲学形态本身所具有的。任何一个哲学家在提出自己的哲学学说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时,都会形成自己的哲学观。哲学观它不是哲学学说中的一个概念,它是哲学体系中的基石,是哲学理论中的核心观念、中心灵魂,它构成此学说与彼学说的原则性区别[1]。 如果说哲学观是任何一种哲学理论和哲学学说内在所固有的哲学观念,那么“哲学观问题”则把“哲学观”作为“问题”来研究。也就是把“哲学观”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关于这种哲学研究我们可以称之为“哲学”研究,这就好比我们的“医学研究”、“生物学研究”一样,也是一种“哲学”研究,或者是本元最初研究。所以“哲学观”研究和“哲学观问题”研究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二、马克思哲学观的演变过程 (一)哲学思想史上哲学观的形成过程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生活与哲学》主编孙熙国在《生活哲学》教材中,我们把“物质”、“意识”、“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个单元来讲。如何理解教材的这一安排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关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概括: 没有实践,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实践,就没有科学的人学观;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句话,没有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自然界 承认物质世界的先在性,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这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性,决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独有的特点。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在这一点上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和他之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则有原则的区别。这一区别,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明确的阐述。马克思在《提纲》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说: “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 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说,同样讲物质世界,但马克思和旧唯物主义不同,这个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物质世界。 从实践和主体出发,将物质世界作为人类实践所指向的进入了主体视域的世界,没有进入主体视域和实践领域的存在只是抽象的存在,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并非真正的不存在。马克思说: “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世界,因而对费尔巴哈来说也是‘无’。”他又说: “抽象地孤立地理解为与人分离的存在,对人来说也是‘无’。”这个“无”不是没有,而是无意义,对人来说,没有价值。联系康德。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中国房价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中国房价问题 中国房价问题一直都是近几年的社会热点话题。当今,对中国房价形势和政策,众说纷纭。一边是一些人在喋喋不休宣传“刚性需求”;一边是低收入百姓拼命感叹房价太高;一边在查囤地、增加土地供应;一边不断出现创新高的“地王”,等等。两会召开期间,中央和地方推出的一些针对性措施,更是使得房地产问题成热点问题的榜首。 用马克思原理来解释房价上涨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房价上涨是因为买方(炒作团队也属于买方)需求大于卖方(惜售也要归结到卖方小的方面)需求,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是物质。卖方提高销售价格,这是意识。第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房价上涨是建筑原材料上涨的结果,这一规律是客观的,成本上涨,房价必然上涨;但开发商、建筑商及中介机构又利用这一规律,掩盖实际成本,宣传虚拟成本,让民众以为房产涨价合理,无泡沫,从而接受房价虚高的现实,而开发商等人从中渔利。 第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物价上涨带动原材料上涨,原材料上涨又拉动房价上涨。这一联系是客观的,在经济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第四,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房价上涨,这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规律,这是内因;外部力量影响,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中间商、地方政府利用市场规律,为了追逐暴利,为了地方税收,为了头上乌纱,不惜一切,以房地产立市,以房价高为荣。 (2)房地产作为一个普通产业,与其他产业无异。但由于产业内部利润巨大,外部力量不加约束,慢慢形成了现在房价上涨的现象,以至于现在严重脱离现实。很多地区的实例已经证明,严重脱离成本区的商品,最终会泡沫破裂,比如香港楼市,日本楼市,这是量变而质变的道理。 第五,用矛盾的观点: (1)矛盾无处不在,开发商利益与民众渴求房价下降的矛盾;地方政府税收需求、官本位需求与市场经济规律的矛盾;地方政府利益与民众利益的矛盾;另外,这必然会造成民众与政府的对立矛盾。 (2)矛盾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必须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知道有矛有盾,又必须认识到哪方更重。是应该以地方政府收入为重,还是该以民众需求为重;是该以财税收入为重,还是该以民众生活质量为重? 第六,感性认识反映现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房价上涨是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通货膨胀,是政府政策的失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和谐。 (2)普通家庭两、三代人的积蓄为了后代而买房,每套房产就能够消灭一个中国的中产阶级,可见这一现象的危害之深,这一现象的本质就是,藏富于民,民的财富大部分被严重不公平的再分配,导致贫富差距剧烈拉大,家庭积蓄严重缩水,人民生存安全感降低,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本质。 虽然政府出台了很多局域性的措施政策来遏制房价,像限购,大力建保障房等,都起到一定成效但离抑制高房价还很远,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去打压房价:一.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更好地发挥房地产业对改进居民住房条件、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二.加强市场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全面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给老百姓创造一个透明有序的房地产市场。三.高度重视稳定住房价格。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