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红 完整版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红 完整版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红 完整版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红 完整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虑内容:

1、社会心理学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反映的主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

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总结: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

社会行为: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社会行为的性质:

1、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或曰物质承担着

2、社会刺激是各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或曰反应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1、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

3、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

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社会、文化和人格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罗斯)强调社会或群体变量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概念体系主要来自社会角色理论,强调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群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其基本的方法是问卷法和访谈法。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主要建构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的,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尽管他们承认社会因素又是人格结构形成的基础。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现场研究法。

社会生物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遗传变量的重要性。

几种主要研究取向的比较

1、研究重点不同。心理学的传统强调个体因素,社会学的传统强调社会因素,而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则强调文化因素。

2、研究内容不同。心理学的传统欲图通过他人对个体的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学的传统欲图通过社会互动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而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则欲图通过文化与人格间的相互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在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上,心理学传统凭借的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的个人品质,社会学传统所凭借的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而文化人类学传统所凭借的则是经由文化熏染而代代相传的基本人格结构或曰民族性格。

3、研究方法不同。心理学传统一直主张通过实验室的控制性实验来研究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传统则强调联系现实的社会生活,用现代社会学的调查方法来研究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在借鉴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系列具体研究手段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跨文化现场研究方法”。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由来与发展

孕育时期:从古代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辨哲学。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学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

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在这一时期中,与阐释人及人类社会本质有关的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都逐步建立了起来。

确立时期:从本世纪20年代起,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和个体研究,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

社会心理学的三大直接来源: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第三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从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对这一学科发生影响的一般方法论体系主要有三:实证主义方法

论;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是在综合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原则的条件下形成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技术和手段。具体说,现代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

法、调查研究法和跨文化研究法等,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实验室实验。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术语

?(1)概念。?用来反映研究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我们常常通过将一组在某种

程度上相似的现象,经过抽象和概括找出其共同属性并用词或词组表达出来,这个词或词组就是概念。

?(2)命题。关于一个或数个概念相互关系的陈述。?在社会心理学中,任何有关社会行为的描述、

解释和预测至少需要一个命题。我们用它来指那些可以观察到并可以检验的现象。

?(3)变量。具有变动特点并可以进行量度的概念。

?(4)假设。一个有待于检验或验证的命题。它是研究者在检验或验证之前提出的对变量间可能存

在的关系的一种预测性陈述。

?(5)理论。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定律。

观察法

——参与观察。这是观察者进入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或社会关系之中进行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这种观察状态下,由于研究者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或是作为被观察群体可以信赖的“外人”出现的,它减少了对所要观察对象的干扰,可以使被观察者作出比较自然的反应。(根据参与的程度,参与观察分为完全参与观察与半参与观察。)

——非参与观察。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由于一般不需要被观察者的配合,使观察者能够做到客观冷静。

但是,这种方法也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一般实验室实验是指研究者在严格地控制诸种外部变量的情况下,使被试集中注意力于其所感兴趣的变量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研究者能够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通过这种控制可以消除许多外来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实验室实验具有较高的内在效度。

——模拟实验。让被试扮演某种角色,此后便对被试者行为的真实反应进行密切的观察,然后根据研究结果推论在现实环境中的情形。

——现场实验。研究工作在自然环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中进行,但实验者可对自变量施行某些控制。在有

的情况下,实验者可能有一个对照组,即使用不接受实验刺激的另一种自然环境作为对照。

实验法的功与过

长处:

?实验法增强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实验研究对于克服社会心理学中的本能论思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是确立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最理想的方法。

?实验法高度的可控性,减少了外界因素引起错误的机会,所以用比不经控制时少一些的样本就能

进行研究。并且在实验中控制程度越大,就意味着研究者对其发现更为可信。

?实验研究是纵向的研究,在实验中,研究者通常可观察、搜集一段时间的资料,在多个时间间隔

中进行测定。这比横剖面式的研究更有利于分析社会现象的变化和发展。

缺陷:

?与社会现实的极端脱离,割裂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同现实社会的联系。在实验室中是极难将一些重

大的社会历史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它造成了现代社会心理学只能在下述两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要么将注意力转向社会活动的微观领域,要么将宏观的、活生生的社会活动抽象化,还原为能够通过实验过程把握的微观现象。这样一来,要么是宏观社会现象本身被忽视,要么是宏观社会现象的“突生”性质被忽视。

?造成了“价值中立”(value-free)或“文化中立”(culture-free)的假象,以致学者们极易忽视意识形

态、价值观、文化背景及个人爱好对研究工作的影响。

调查研究法

分类: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等。

调查研究法的特点

首先,调查研究法适合于大样本的研究

其次,比之于实验法,调查研究显得简单、具体。

再次,调查研究方法还避免了实验条件下被试不自然的行为反应和故意迎合实验者而作出的表现,同时也避免了在实验中研究者的主观倾向影响对于研究对象行为活动的解释。

跨文化研究法

跨文化研究法的意义

第一,跨文化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更大的普遍性。跨文化研究通常要把人类有关的行为特点,放到不同的文化中去加以对比和分析,这是保证研究结果普遍性的关键所在。

第二,跨文化研究还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社会中有关变量的重要性问题。因为跨文化研究是要在在许多种不同的文化中进行,所以在确定某一定量的重要性时,出现在一个社会中的外部的和偶然的因素就变得不重要了。也就是说,运用一方法,便不致于将一种只对某一文化纳的人的行为有重要作用的变量看作是影响全人类的重要因素了。

跨文化研究法的具体运用

田野调查(田野工作)、生活史的分析、心理测量、民俗与艺术的分析

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实验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对被试的实验性欺骗

?对被试隐私的侵犯

?给被试造成实验性痛苦(包括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

实验研究中的倾向性问题

(一)实验者的倾向性问题——你看到的永远是你想看到的。

解决方法:双盲法OR尽一切可能将实验情境同一化、规范化。

(二)被试的倾向性问题

解决方法:(1)不暴露被试的姓名。(2)伪装因变量的测量。

(3)让被试觉得自己是实验者而不是被实验者。

(4)利用非强迫性测量方法收集被试的反应材料。

价值中立:可行与不可行

?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在研究者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研究计划、研究选题时,无

论是其使用的概念、假设、理论,还是那些看来十分中立的实证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着某些不能证明的价值或文化假设。那种绝对的“价值中立观”,即认为在观察、描述、分析等经验研究的所有过程中都应该也能够排除一切价值因素之左右的看法是不现实的,在实际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也是行不能的。

?不过,如果我们将“价值中立”视为一种从事科学探究的规范性原则即研究者应持的立场,强调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自主性,那么,“价值中立”就不仅有其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行的。从这种意义上所说的价值中立原则并不否认社会科学研究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视这些价值意义为客观的、给定的或某种即成的东西,而不能将我们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偏好强加于研究对象。

第四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塑

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其生存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予合适、稳定的反应。

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1、社会教化(系统的正规教育,非系统的非正规教育)

2、个体内化(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强化)

社会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

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社会经验

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

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极其群体建立社会联系。

?家庭

童年期儿童主要在家庭中度过,儿童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最强。

家庭是人最早建立的社会关系。从儿童一出生家庭就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都将对他日后的社会化发生有力的影响。

?学校

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上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学校长期的系统教育对儿童的行为模塑在现代社会中无以替代。

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这里进入了社会结构,扮演学生、同学朋友等社会角色,并在课堂和其它公共空间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互动。

学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皮格马林翁效应

皮格马林翁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原因在于:1)同辈群体认同感很强。2)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独特的亚文化。3)同辈群体的社会化的社会化是非强制的,在对其成员给予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中自然而然地实现。

?职业背景

职业背景是成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人们在工作条件、工作经验和他们所持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

工作环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社会化起作日益重要的作用。

电视对人社会化的积极作用:它使人们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1)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侵犯行为。2)电视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缩短儿童注意力的间隔时间,限制他们的语言能力。3)电视防碍人们积极地思考。

人格、自我与社会化

?人格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曾综述过50种人格定义,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地顺应环境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奥尔波特的定义把人格看作个体内部的动力组织,它支配着人的思想行为的独特表现。

人格通过社会化而形成

?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进程。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

社会文化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宏观背景,包括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制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等。个体在社会化或文化濡化的过程中形成人格的共同性的一面,如基本人格、社会性格、民族性格等等。

个体生活情境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微观机制。个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会结成独特的人际关系,经历不同的生活事件,这造成个体人格的千差万别的方面,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的是个体童年期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儿童在家庭内所处的地位、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抚养方式。

人格与社会行为

?人不是社会环境刺激的消极反应者,人的活动还要受内在人格的支配,因此,人格是制约着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变量。

?人格对人的社会行为有所制约,它不但可以成为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来源,而且可以影响到行为的意义、行为的方式和行为的结果,它为人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稳固、一致的反应模式。复杂的自我

?“自我观念”是我们关于自己的看法,或者是我们对自己是谁的理解。自我观念对于个体有以下几种重要功能:(1?)使个体有关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组织和解释;(2)使个体能够增加快乐和减少痛苦,?如认为自己有能力,就不断去发挥能力以获得快乐;(3)使个体保持自尊。

?“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存在的觉察和了解。

?“自我评价”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出现的。自我评价即是人对自我的分析、判断,自我评价决定着人的自尊水平。

?“自我表现”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自我表现指的是人们以某些方式把自己的某些方面展示给他人。

社会化的类型

(一)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一般社会化的核心。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经济关系是其基本的关系,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不能不与特定的政治关系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并因此形成特定的政治价值判断标准,用以指导、支配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态度。

?个人的社会化即一定的社会政治角色的形成,不单单是一个个体接受社会的政治要求,形成特定的政治

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会经过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点,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这种既接受社会的政治改造同时又改造社会政治的互动的政治角色的形成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所在。

?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

(二)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批判》中,以七八岁为界,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表现出以下变动:(1)道德约束从“他律”到“自律”,?即从受外在力量支配转变为受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2?)道德判断的依据从“效果”转为“动机”,并发展到两者的统一;(3)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不同主式的惩罚。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生的内容。

?性别角色是由社会模塑的。父母及社会对男女儿童的差别对待和儿童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所在

社会化的历程

?社会化是人的终生课题。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接受社会的塑造、适应社会的变化,反过来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造社会。社会化的历程,是个人与社会不断互动、共同影响、相互适应的动态过程。

?社会化的终生性基于这样两方面:其一,个人发展的终生性。在生命不同时期,人有不同的欲求,因此,他必须不断地掌握不同的满足自身欲求的社会行为模式。其二,社会发展的连续性。社会在发展、变化,生活于其中的个人不仅要适应这种变化,而且其本身又在促成这种变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整个社会的变化就是生活于其中的无数个体社会化的总和。

生命不同时期的社会化

?婴儿期:该阶段从出生持续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

?童年期:该阶段从1岁到3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使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感。

?青春期:该阶段发生在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与混乱。

?成年早期:时间约为20-24岁之间,处在该阶段的人,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的时候,该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获得新密感,避免孤独感。

?成年期:该阶段历时较长,从25岁到65岁左右,其社会化的关键问题是获得效能感并避免“自我关注”。

?老年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满感,避免失望感。若前七个阶段中的积极成份多于消极成份,就会使人感到自己的一生是完满的,生活是有意义的。反之,则会产生失望感,随便打发余生。

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进一步接受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生活经验。

(2)在再生产社会经验、?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模式。

?再社会化是指改变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确立新的生活目标的过程。“在再社会化的背景中,社会化的过程一般更加集中、更加紧张,其目标是人的改造,而不是人的形成。”

?两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再社会化:

(1)强制性的。这是通过法律等强制手段来实施的再社会化过程。(2?)非强制性的。这类再社会化多

是由于社会文化急剧变迁或生活方式陡然改变造成的,

反社会化

?社会学家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之为不完全社会化或顺应不良;而把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亚文化的过程称为反社会化。

?反社会化主要有两种类型:

(1)无理性型。?这类反社会化的结果是有害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诸如惯偷、江洋大盗、娼妓、破坏分子等都是反社会化的个体,这些人在“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与社会公认的规范相对立的,并且其行为也直接危害到社会大多数成员的生活及整个社会的进步。

(2)有理性型。?结果不利于社会上少数人而利于社会上的多数人或者表面看不利于现在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社会化,是有理性型反社会化。比如,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为人民的利益而举行的造反、罢工、革命,都是这类反社会化的典型表现。它“反”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的“奴化”。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

?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即指传统的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我们把这种和“嗷嗷林乌,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社会文化现象称之为“文化反哺”。

?“文化反哺”现象一般发生在这样两种情况下:其一,由于地理迁徙而产生的旧文化和新文化出现之时。其二,由于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而形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迅速变动之时。这种迅速变动可能造成成年长一代的知识过于陈旧,但年轻一代则可能因为更贴近时代而能够向长辈们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生活样式。

?反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反向社会化是现代社会文化急剧变革和发展的产物,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现代社会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式的转变。反向社会化是解决现代社会的“代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事实上,这一社会化方式的出现,不仅为年长一代继续追赶、引导历史潮流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加重了年轻一代的历史责任感。

第五章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概念: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对他人、他人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感知与认识称为社会认知。

就认知对象而言,社会认知指的是对人及其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以及非人的客观存在的认知。社会认知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而不仅仅局限或等同于其中的某一过程。

社会认知的途径

人的面部表情:表情是反映人们的内心态度、情绪、动机等心理活动的基本线索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人的面部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可能了解到其内心的活动、欲望、意图和状态,借此即可形成对他人的认识。

人的言语活动:人们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节奏变化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及其他心理特征,通过对人的言语活动的分析,也能有助于对人的性格和态度的认识。

人的体态表现:体态指的是个体身躯各部位表现于外的状态,又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

人的行为方式:了解一个人如何行动、怎样行动和有什么行动、表现怎么样,对于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此人,形成关于此人的一个准确的知觉印象,都会是十分有益的。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又称对人的知觉或人际知觉,是社会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社会认知过程的第一步。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行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

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的差异

1、作为物的存在,其自身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相对地要稳定持久,易于从直观上去认识和把握。但人的变

化和发展不仅是复杂多样的,而且是持续不断的,单从直观的形式上是无从认识和的把握的。

2、对物的知觉主要是根据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的,较少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知觉则会受到对象所具有的各种社会特征和属性的影响。

3、在对人的知觉中,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双方处于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中,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会影响被知觉者,被知觉者的种种活动和表现也会影响知觉者。

范茨对社会知觉的研究

出生后三周的婴儿对人的说话声会作出微笑反应。第四周前后见到人脸时也会作出微笑反应。当婴儿出生后3-6个月时,?就可观察到他对周围刺激物作出的分化反应。此时当给婴儿看各种各样的戏剧表演用的脸谱时,婴儿即会作出微笑反应;而当给婴儿看其他非人的刺激物如奶瓶等时,婴儿则无微笑反应。婴儿的这种对人的刺激物才有的微笑反应被称作“社会微笑”。

社会印象

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社会印象与社会知觉的区别

1、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直观和直觉,它具有间接性。

2、社会印象不象社会知觉那样单一和零散,它具有综合性。

3、社会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发生改变,?不易为理性所说服,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固执性。

安德森的三种印象形成模式

1、加权模式(累加模式)

尽管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先提示的刺激物(在实验中一般为人格特征)或最后提示的刺激物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中心作用,但在反复的刺激之后,这些效应的作用都会减弱,全部刺激物都会对总体印象的形成起作用。

2、平均模式

平均模式的基本要点,就是用刺激物总数N去平均加权印象。换言之,?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等于形容该人的全部特性的平均赞同值。

3、加重平均模式

Xn=KWA+(I-W)I0∕KW+(I-W)

K:刺激物总数的信息量W:刺激物的价值(重要性)A:对刺激物的评估值

这一模式既考虑到了第一印象(首因效应)的作用,又强调了价值在印象形成中的地位,即价值的加重印象作用。

社会判断

“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评价是人们在对社会事件(人或物或关系)的某些方面的性质、特征、过程、类型、作用等进行测定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总体看法,而推论则是在评价的前提下、运用概念系列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认知过程。

社会判断的特点

预见性特征: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判断,可以预见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或社会行为在另一种场合出现的可能性和条件性。

超标准化趋势:虽然社会判断是遵循认知客体固有的法则进行并实现的,即社会判断是有标准的、稳定的,但在事实上社会判断又常常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和破坏,不具稳定性。

社会判断的过程: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取样、信息的选择与综合、判断的形成

印象整饰

戈夫曼的印象整饰理论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人生是个大舞台,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有如演员相互配合的演戏。人们按社会剧本的需要(即社会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们的演出又受到互动对方的制

约。因此,要使互动能够顺利进行,互动的双方都应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整饰。

戈夫曼的理论既可称为“戏剧论”,又可称为“印象整饰”或“印象管理。”

戈夫曼认为,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这种表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行为个体较易控制的自我表达,这是明显的“给予”互动对方的表达,包括各种语言符号或它们的替代物;

(2)行为个体不甚留意或未加控制的较随便的流露,它包括在较广泛的社会行为之中,是隐含的意义。

像真正的演员一样,日常互动中的自我表演也有前台和的后台之分。前台是表演场合;后台则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后台的现实是与前台的表演相矛盾的。并且也是应当矛盾的。表演者在后台为前台表演作准备,掩饰那些不能在前台表现的东西,这就象演员的化装一样;从前台退入后台,表演者就可以得到信息、放仅供参考,以消减在前台表演时的紧张。

在后台人们可以使用前台所不能使用的动作和语言,如“彼此间直呼其名;作出决定时彼此合作;使用亵渎的、含有公开的性内容的语言;当面发牢骚;抽烟;不讲究、非正式的穿着;‘不规矩’的站、坐姿态;使用方言或不太标准的语言;咕咕哝哝或大声地叫喊;嬉戏式的放肆行为或哄骗嘲弄”。

戈夫曼从戏剧舞台中借用来的另一个最为形象、妥帖的说明日常互动和印象整饰的词语是“剧班”:“在表演同一常规程序时相互合作的任何一班人。” 剧班的表演比个体表演更有价值、也更富技巧,因为它涉及到剧班成员为共同表演一套常规程序而进行的相互配合。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剧班的表演是一种群体性的印象整饰。

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1、印象整饰的正面性

成功的印象整饰可以用来调节与润滑人际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印象整饰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行为和语言也在变得越来越文雅而有修饰,人们的欲望和要求开始摆脱赤裸裸的表达方式,变得含蓄和曲折。

2、印象整饰的负面性

由于印象整饰直接涉及对他人印象的控制,因此,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巧为自己谋利。

社会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于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讨论

卢钦斯: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人感知时,人们总倾向于相信前一种信息,并对其印象较深,即此时起作用的是首因效因;而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断续被人感知时,起作用的则是近因效应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起较大作用,而认知者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起较大作用;

怀斯纳: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究竟何者起作用,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

晕轮效应: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晕轮效应实际上就是个人主观推断的泛化、扩张和定型的结果。

社会刻板成见

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两条途径

其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其某些人格特点加以概括化和固定化

其二是依据间接的资料形成的,即通过他人的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描述而获得的

社会刻板印象的影响

积极影响: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份,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实际状况,因此,有助于简化人们的认识过程,为人们迅速适应社会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便利。

消极影响: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它往往会阻碍人们接受

新事物。在对人的认知中,刻板印象则易导致成见。

社会行为的归因

归因: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判断过程,它指的是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内因:内在原因,即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品性或特征,包括个体的人格、情绪、心境、动机、欲求、能力、付出的努力等。

外因:外在原因,即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外在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包括环境条件、情境特征、他人的影响等。

稳定原因指导致行为表现的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条件、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能力、人格、品质、活动的难易程度等。

非稳定原因指容易发生变化、较不稳定的各种因素、条件及个体自身的品性和特征,如个体的情绪、心境、努力程度、机遇及环境的影响等。

琼斯和戴维斯的一致性推断理论

由于我们可以非常有把握地将人的行为看成是其意图的直接反映,因此,我们对他人行为的推理过程必须符合一致性标准

人们的每一行为都会产生许多效应,即后果。对行为的归因则是根据行为的非共同效果进行的。

行为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又都具有程度不同的社会赞誉性。

人们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是根据非共同效应的多少和有无以及所具有的社会赞誉性的高低来进行的。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差别性原则。如果将“结果归因于那样一种事物,?只有当它出现时结果才出现,它不存在,结果便不出现”,此时,可以认为差异性高;反之,则差异性低。

一贯性原则。“行为者的反应必须前后一贯”,?不因时因地而异,此时一贯性高;反之,则一贯性低。

一致性原则。?在“所有的认知者都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时,一致性高;反之,?则一致性低。

几种常见的归因误差和偏差

基本的归因错误:人们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性格因素,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尽管我们常常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较稳定的人格因素,但我们却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

自我服务的偏向:当行为是成功的、获取了良好的结果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而当行为本身是不好的、失败的时,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内,如果是自己的行为会被归因于外。

第六章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驱动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力量。

外在的目标和方向说明了社会行为的指向、所要获取或所要达到目的,那么,内在的动力则解释了社会行为的为什么问题。

内驱力、需要与动机

内驱力是人体维持和恢复生理平衡状态的产物。

生理需要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1、机体内生理内驱力的存在

2、体内所存在的这种内驱力必须在个体的心理上有所映,也就是说个体要意识到这种生理内驱力的存在,要感受到体内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生理紧张。

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揭示了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因和行为活动的目标方向。

心理内驱力与生理内驱力的区别

?心理内驱力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的产物,是后天的、习得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而生理内驱

力则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靠遗传获得的。

?心理内驱力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中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对的心理

需求;但生理内驱力则是生物遗传的产物。

?生理内驱力产生于生理不平衡,心理内驱力则产生于由社会生活环境所导致的心理不平衡。

对社会动机的理论解释

本能论

含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我们可以将本能定义为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理-物理倾向。这种倾向决定了人们去知觉;去注意某种确定的目标;去体验知觉这种目标所形成的某种特殊的情绪兴奋,按与其有关的某种特定方式行动,或者至少要去体验一下这种行动的冲动。”

反击:

1、不存在确实的证据能够证明麦独孤所理解的本能的存在;

2、这种学说阻碍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暗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用本能解释就可以一了百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最低层级的需要是生理需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变弱的本能欲求;最高层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随生物进化阶梯的上升而逐渐显现的潜能。从最低到最高一共有五个层级,分别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不仅人的需要是呈一层级而排列的,而且需要的满足也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这一顺序表现为一波状起伏的递进曲线。

一种需要一旦有相当的程度上被满足后,其对个体所具有的重要性就开始逐渐减少,个体对这种需要所持有的满足强度也开始不断减弱,但这种需要仍存在于个体自身之中。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来源于外界施加于个体身上的强化,这种强化决定了个体今后行为活动的愿望强度和行为活动的方向目标。强化指的是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影响作用。

强化理论不考虑人的头脑中所经历的过程和发生的变化,不考虑个体自身的内部过程对其外在行为表现的制约作用,而只注重外在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着眼于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表现所具有的影响作用。

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

“行为通常是在没有直接外部强化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有些活动是靠预期的后果来维系的,但绝大多数活动是由自我强化来控制的。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自己确立了某些规范,并以自我酬赏和自我惩罚的方式对自己的行动做出反应。”

自我强化的基本要点有二:(1)强化物完全由个体自身所掌握和支配,即当个体打算想要自我强化时,随时随地都有强化物可以使用。(2?)强化的标准和依据是由个体自己确定的,即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强化,以及行为表现的好坏是由自己确定的。

这种理论从个体自身的自主能动性来论述行为活动的强化因素,强调了个体的认知在强化中所具有的作用,肯定了个体的自我控制和选择的能力,对强化理论具有修正、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侵犯:是任何形式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它包括造成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过程。侵犯的特征

1、侵犯意图和动机的存在,?它是一种有意使他人遭受伤害的行为。

2、侵犯不仅包括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也包括企图在心理上伤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暴力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是侵犯行为,辱骂诽谤、毁人名誉的行为同样也是侵犯行为。

3、一种行为是否属于侵犯还以行为被施予者和社会的判定为前提。

侵犯动机理论

习性学:侵犯的动因是本能的,生而就有的,这种本能的能量在机体内部是可以不断积蓄的,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会转变为侵犯的内在冲动而释放出来,从而引发侵犯行为。

挫折-侵犯假说:侵犯始终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而挫折的存在也必然会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社会学习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的,这在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学习时尤为如此。双亲是儿童早年最初的行为范式。所以,在侵犯行为方面,儿童未来的侵犯行为极大地依赖其双亲如何对待他及双亲之间如何对待。

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用于控制和消除侵犯

从社会学、犯罪学和法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制裁、乡规民约等正式或非正式机制对侵犯行为加以外在控制;

从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通过社会教化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内在控制。

亲合动机: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我们将在人的这样一些需要和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称为亲合动机。

亲合与依赖

从相似性上说,亲合和依赖都表现出对他人存在的需要。

从区别性上说,亲合对他人的心理需要在程度上低于依赖,并且依赖动机往往伴随着个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而亲合动机则会维持终生。

利他主义:泛指把社会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为了社会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原则。

亲社会行为: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利他主义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客观上有利于他人或整个社会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比利他主义的概念更广,而利他主义则是更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

旁观者效应:在紧急情况下,有许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旁观者效应原因:

?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

?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我们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

?他人的冷漠会使你产生情境没有什么危急的错觉;

?他人在场会“削弱”我们自身的责任感,即产生“责任分散”的结果。

第七章社会态度

社会态度的界定

?第一类定义直接将态度纳入认知体系之中,心理学家洛开奇把态度看作是一种具有结构性的复杂

的认知体系,认为“态度是个人对于同一对象的数个相关连的信念的组织”。

?第二类定义倾向于将态度看成是情感的标志,并主张由此来界定态度。比如爱德华兹就认为,态

度是“与某个心理对象有联系的肯定或否定感情的程度。”

?第三类定义则更为常见,它强调的是从朗格时代起就为人们所重视的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

?第四类定义力图能够包容上述三类定义的基本内容,即将认知、情感和行为都平行地容纳于态度

之中。

?第五类定义关心的不是特定个人对特定事件的特定反应,不是在这种反应之中包含的个人的认知、

情感和行为倾向,而是组成群体成员的每一位成员所普遍采取的态度。

社会态度的基本特征

对象性特征:个体或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任何态度都是指向于某一具体对象的,该对象可以是事,可以是物,当然也可以是人;社会态度所具有的这种具体的对象性特征又使它有别于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内在性特征:它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构成,因此,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而只能间接地从一个人的表情、意向和行为中推知。

持久性特征:态度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旦形成,态度便具有相对的持久性。稳定的

态度作为个体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社会态度的定义

1、主体对客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反应倾向

2、是一种内化了的心理过程

3、由认知、情感、行为组成

社会态度的影响

1、受主观需求价值的影响(物质、精神、美学、社会等)

2、受以往经验和知识所影响

3、受社会团队、社会环境的影响

4、受个人人格特征的影响

通过态度预测别人的行为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特殊性越高,预测越准确)

2、时间因素(态度与行为之间间隔时间越长,预测准确性越低)

3、人的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高的人,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在行为准则,公众意识高的人,则非常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

4、态度的强硬度(强硬的态度对行为的指导性非常大)

态度的改变:方向性的改变和强度上的改变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态度的稳定性

2、个人人格的因素

3、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4、新知识的影响

5、角色扮演社会态度的测量

量表测量:瑟斯顿量表、李凯尔特量表、语义差异量表

非量表测量:自由反应测量、行为反应测量、生理反应测量

态度形成和改变理论

认知平衡理论

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的变化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

“P-O-X?”模型:它体现的是一种简单的交往情境,其中P 是认知主体,O 是作为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 则是与P 和O 有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个人。当三方关系均为肯定,或两方为否定,一方为肯定时,便存在着平衡状态,否则便存在着不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理论

基本观点:每一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而认知结构的状态也就自然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间的关系。他以极其简单的方式将这种关系还原成三种可能性:(1)协调,?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一致,彼此不相矛盾;

(2)不相干,?此时两种元素的涵义互不牵连;

(3)不协调,此时两种元素彼此矛盾。?

不协调或曰失调是有程度上的区别的,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不协调的程度同某一认知元素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其二,不协调的程度还取决于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协调认知的数目与协调认知的数目的相对比例。

认知失调理论的两个假设

作为一种心理上的不适,不协调的存在将推动人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

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人们还可以能动地避开那些很可能使这种不协调增加的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

劝导在态度形成和改变中的作用

劝导性沟通的四要素:沟通的来源、沟通的信息、沟通的目标、沟通的情境

沟通来源对效果的影响

1、沟通来源的可信性高要比可信性低更易于劝导人们改变态度。

睡眠者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会将信息的内容和信息的来源相分离,结果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全盘接受了原先加以拒绝的信息。

2、沟通来源的吸引力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

沟通来源对信息接受者的吸引力可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其具有为信息接受者所欣赏的品质特征;二是其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

沟通信息对效果的影响

一是信息的相差效果,即沟通来源提供的信息和沟通目标已有的观点之间的差异造成的影响。

二是信息的情绪效果,即沟通来源提供的信息对沟通目标情绪的唤起所造成的劝导影响。

三是对信息加以不同形式的组织(单面与双面)也会产生不同的劝导效果。

沟通目标对效果的影响

1、沟通目标的人格特征。

2、沟通目标的自我涉入程度。

3、沟通目标改变态度的难易还与其是否经过预防有关,经过预防的会对劝导信息产生抵制。

沟通情境对效果的影响

情境令人欢快,会提高劝导的效果;反之,情境令人不快则会降低劝导的效果。当沟通目标接触到沟通来源提供的沟通信息时,给予强化就会促使其改变态度。

偏见:指的是针对特定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不公正的、否定性的社会态度,它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对人类及其群体生活起着极大的消极作用。

偏见的特征

1、偏见常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人们常常倾向于根据少数人的表现来推断他们所属的全体成员的特征或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而形成对群体的整体印象。

2、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所以偏见常有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的特征。

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因此,?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常常会受晕轮效应的影响。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人们往往具有占有资料和信息不全就贸然下决断的倾向。

产生偏见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利害冲突的双方因受利益左右,常常会对另一方抱有不易改变的偏见;

2、社会化的影响,也就是说大多数偏见是学习得来的。

偏见为何得以持续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一群人所共有的态度可以成为一文化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而此种意识形态经传播又会反过来支持个人的态度与观念。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使偏见得以持续下去的社会因素,首先是人们对偏见及其规范持有的从众性,其次是领导人的支持,再次是社会和生活环境的支持。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偏见的持续与个人的“权威人格”有关。

消除偏见的方法

?在群体活动中、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建立共同的目标。

?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

?在认知上将外群成员个体化。

种族主义:任何根据一个人的肤色而将其看作劣等人的态度、行为或制度结构。具体说它有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种族成员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所谓特定种族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与规章。

性别主义:两个层面:第一是个体对特定性别的人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第二是社会对所谓特定性别的劣等人的制度化的法律和规章。

孝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合

第八章社会沟通

沟通的定义

狭义的沟通是指以符号、记号为媒介实现的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即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将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接受信息的人;

广义的沟通则是人类的整个社会互动过程,在这里,人们不仅交换观念、思想、知识、兴趣、情绪等信息,而且还交换相互作用的个体的全部社会行动。

沟通的基本特点

?沟通双方均为主体。

?人际沟通能够调整双方的关系。

?人际沟通需要沟通双方具备统一的或大体相近的符号系统。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完全特殊的沟通障碍。

沟通网络形式

四种正式沟通网络形式:轮型、锁链型、Y型、车轮型

四种非正式沟通网络形式: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

人际沟通的几种划分类型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在正式沟通中,信息的传递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所明文规定的途径中进

行的;在非正式沟通中,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在私人间的非正式途径中进行的。

?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多向沟通(以发信者与受信者是否交换位置为准)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按照与沟通参与者的相互位置有关的信息流向)

社会互动:人们对他人发生动作或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指向他人或与他人发生联系的社会行动。

沟通与互动的关系

?沟通是社会互动的起点、前提与必要条件。

?社会互动应该包括沟通与组织共同活动这样两种基本形式。

社会沟通的符号系统分类:人际沟通的媒介可以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大符号系统

有声的语言符号:说的字词有声的非语言符号:尖叫、呻吟等

无声的语言符号:书写的字词无声的非语言符号:姿势、手势等

语言沟通

人类语言的获得机制理论

强化理论的语言习得说

语言主要是通过条件作用过程习得的,儿童的语言学习无非就是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作出合适的反应。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学说

儿童先天就具有一种适宜于学习语言的、人类独有的机能,这种机能充分体现于儿童的“语言习得机能”之中。

转换—生成学说仍是一种假设,至今为止仍然缺乏足够的科学事实作为依据。

语言的基本功能

一是思维功能

二是沟通功能,它是沟通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的桥梁,是不同的个体心理活动彼此发生影响的最有效的工具。

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

1、语言与文化对感知的影响相关,因为感知活动部分地涉及到我们对环境中意义的定义;

2、语言结构通常反映着文化的主题;

3、语言也必定使我们能够对思想、思维和感情作出处理。并且,语言必须能够处理而且允许我们表达和发展我们的文化为思想、思维、感情和行为而建立起来的各种价值范畴的含义。

暗语:将具有附加意义的语言称为暗语或隐语。

暗语的功能

1、自卫功能:由于外人难以理解暗语这种代码的含意,暗语可作为一种自卫手段。

2、保密功能:暗语的的保密功能是指暗语以密码形式储存的信息只为某一部分人所了解,而其他人则无法知道。

3、组织功能

4、感情强化功能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行为分为:无声的动姿、无声静姿和有声的辅助语言与类语言

动态无声的交际行为分为:手势、体态、面部表情和触摸

手势的作用

1、有时可以代替说话,如聋哑人的交谈;

2、可以用强调某一问题,或通过这种非语言的方式描述语言;

3、手势还可以给说话者提供缓解紧张的机会,也就是说手势象征着说话者的情绪状态。

静态影响因素:静止的体态、交往中身体的放松程度、社交距离

影响社交距离的因素:亲密和了解程度,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差别,以及性别间的差异。

辅助语言包括声音的音调、音量、节奏、变音转调、停顿、沉默等

类语言:指那些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呻吟、叹息,叫喊等。

目光接触的作用

?目光接触可以作为一种认识手段。

?目光接触可以控制、调整沟通者之间的互动。

?目光接触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感情。

?目光接触也可以用来作为提示、告诫以及监视的手段。

目标接触的社会意义的改变因素:凝视时间的长短,凝视的强度,以及凝视时间的选择。

目光接触往往伴随着人际交往的距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当人们相距较远时常常以目光接触表示彼此的注目,而当两人的距离约为6—8英尺时,对视的目光就移开了。

第九章群体与互动

社会互动的理论分析

乔治-米德:从持续进行的社会过程或曰社会互动开始研究社会。

乔治·赫伯特·布鲁默

用三个基本原理对符号互动论的观点加以总结

(1)我们是根据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我们对它采取的行动的;

(2)我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3)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要经历一种内部解释过程,“和自己对话”——为的是给这个环境确定一个意义并决定怎样行动。

托马斯:在任何自决的行为之前,总有一个审视和考虑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对情景的界定。如果人们把情景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托马斯原理,情景的社会定义尽管是主观的,但却有其客观的结果。(运用到个人身份的层次上,如果周围的人把我看作是一个生活放荡的人,那么事实如何并不重要,但这些人对我的界定和反应却很重要。面对人们的定义和反应,我别无选择,我只能按生活放荡的方式去生活。)

常人方法论:互动中的相互理解

常人方法论就是本土方法研究,即对某一阶级、地区、团体、行业的人通常用来证明某种关于世界的一致意见和解决具有极不合理特征的各种问题的方法的研究。

在加芬克尔看来,这种规定者社会互动的日常生活规则包括许多含蓄的理解、期待或背景架设。一旦这些规则受到破坏时,就会对社会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加芬克尔十分强调按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日常生活。他认为要“把通常赋予特殊事件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最平凡的活动上,并按照这些活动的本来面目进行了解。”

交换理论与社会互动

社会交换理论感兴趣的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酬赏。在交换论者眼中,可将人际间的社会互动或交往过程视为“一种至少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交换活动,无论这种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也无论其报酬或代价的大小如何。”

交换论者乔治·霍曼斯和彼得·布劳等人认为,人们的社会互动就是一种交换关系。换言之,个人利益是隐匿于人们的社会互动背后的普遍动机,因此,我们可以用交换的观点去考察所有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看到了个人的需要满足和幸福对他人的社会行为的依赖。但是,作为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产物,社会交换理论对人类互动的解释有经济学化和庸俗化的倾向。理论的庸俗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庸俗的反映。

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都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社会互动方式。

合作: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合作的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合作者,而且合作者具备与合作项目有关的知识与技能

2、有共同的目的,而且合作者对为什么要达到和怎样达到共同目的有着共同的看法

3、行动上相互配合,而且合作者能够提供并会使用其相互配合的物质手段

合作的分类

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直接相互配合,完成某一工作或达到某一目的。直接合作不存在中介者和中介环节;间接合作是合作者以其行为产生的结果相互结合,或者一部分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相互配合,完成一定的任务或达到一定的目的。间接合作是具有中介者或中介环节的合作,是更广泛的合作。

无分工合作是一种简单的合作,是合作者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去做同一件事情;有分工合作则是一种复杂的结合,是合作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去做互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事情。

结构性合作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合作;非结构性合作就是偶然的巧合或临时凑合。

竞争:广义上说,竞争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狭义上上是指作为社会互动类型的竞争,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竞争发生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上的物质和荣誉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又不能平均分配,因此就只有通过竞争来分配数量有限的物质和荣誉。

竞争发生的基本条件

1、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这个目标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抢占市场是为了企业多挣钱,而参加足球比赛则是为了争夺冠军的荣誉。

2、双方必须争夺的是同一个对象,如果双方争夺的不是同一对象,那么竞争就不会发生。

3、竞争双方中一方的成功必然会使另一方失败。如果双方同时成功或失败也不是竞争。

竞争方法的分类

积极的竞争方法:通过扬长避短或改革创新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实际提高,从而使自己处于优势。

消极的竞争方法:通过破坏对方或贬低对方等手段来使自己得到相对提高,从而使对方处于劣势。

竞争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在社会互动中,竞争对于提高其间发生的各种社会行动的效率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竞争也可能会损耗、抵销不同的社会力量破坏某些社会关系。

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制、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方式或过程。

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1、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

2、冲突的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

3、冲突各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

冲突的方式

口角:不是为了弄清是非,而是为了在精神上侮辱或打击对方,是缺乏理智的感情冲动。

拳斗:诉诸武力,不仅要在精神上侮辱对方,而且也要在肉体上伤害对方。

械斗:一般没有计划、没有预谋,使用的武器通常是随手抄来的。

仇斗:发生在部落、家族、?种族之间的一种暴力冲突方式,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持械搏斗或战斗。

战争:国家、民族、?阶级或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武装冲突状态,是冲突的最高表现形式。

冲突调适的方式

调适: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

和解:在冲突中双方不分胜负,但由于有了新的认识即经第三者调解,双方改变了原来的敌对态度,从而停止冲突,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妥协:是一种经反复较量仍势均力敌,不分胜负时的一种暂时息争。妥协的双方既没有改变敌对态度,又没有胜者和负者。

容忍:对立的双方暂时采取克制态度以避免发生冲突。

调解:由第三者出面对双方的矛盾加以调解,?而第三者提出的解决方案只有参考价值。

仲裁:通过第三者裁决来解决双方的矛盾。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互动双方的关系不是对等的

暗示: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

暗示的特征

1、暗示是一种刺激,?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成为暗示,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暗示者反应的刺激才是暗示。

2、暗示不是说服,无需讲道理,而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提示。

3、暗示不同于感染和模仿,暗示是让人接受某种观念,并按这种观念行事。

暗示的类别

?直接暗示。?这是由暗示者把某一事物的意义直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

的一种暗示。

?间接暗示。这是主要的暗示手法,?即由暗示者凭借它事物或行为为其中介,将某一事物的意义间

接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人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的一种暗示。

?自动暗示。自动暗示即自我暗示,?这是由暗示来自何方而划分的。

?反暗示。凡外界刺激物的结果引起了相反的反应,?称之为“反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1、受暗示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人们在疲劳、疾病和狂热状态下较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2、暗示的来源问题,暗示者个人的权力、感望及人格力量会对暗示的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暗示的程度或质量,?如持久和反复的刺激容易对他人产生暗示。

4、暗示的强度,如果一项暗示的力量正好遇上了禁止和阻碍它的反暗示时,就要极大地降低其效力。

模仿: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模仿的内容是极广泛的,不仅限于行为举止,而且包括思维方式、情感取向、风俗习惯以及个人性格等。

模仿的类型

?自发的模仿,就是无意识地模仿他人。(先天本能的模仿和后天习得的模仿)

?自觉的模仿,则是有意识的模仿他人。(适应性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塔德的模仿亚定律

?下降律,?即下层阶级具有“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

?几何级数律,?即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模仿行为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先内后外律,?即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一般总是优先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

式。

感染:(从感染的主体角度)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从被感染者的角度)个体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屈从。

感染的三种类型:个体间的感染、文艺作品的感染、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

感染的基本条件:相似性。这也是感染者的心理基础。

感染的相似性包括:情境相似;态度、价值观相似;社会地位相同。

感染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感染可以改变人的情绪。

?感染可以使人自然地生发出与环境一致的情绪,采取比较适当的反应形式。

?感染可以整合一群人,使之成为一个临时群体,获得紧急规范,采取一致的行动。

社会群体: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

群体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籍贯结构、宗教信仰结构、党派结构等等。所谓群体结构就是指这些成份的有机结合。

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次级群体指的是人类有目的、有组织的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

初级群体的特点

?初级群体的形成一般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不是基于某种社会需求、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而人为

地建立的;

?初级群体内成员之间的互动是经常的、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进行的;

?由于初级群体成员间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导致了人们之间丰富的感情交流。因此,初级群体中

人与人的关系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初级群体内成员间互动所遵循的规范不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不是明文规定的;

?在初级群体的活动中,个人能够表现出自己个性的各个方面以及深厚的感情和复杂的情绪;

?在初级群体中,人们之间不仅是角色关系,?而且还有强烈的情感联系,所以初级群体的成员一般

是不可替代的。

初级群体的社会功能

1、初级群体承担着重要的社会化的任务

2、初级群体还担负着满足人们感情需求的任务

小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群体、

大群体:成员之间只是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群体。

小群体的特点:人数不多;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交往和接触;成员是由共同的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成员之间具有浓厚的感情关系;他们的行为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所调节。

内群体和外群体(我群和他群)

隶属群体或成员群体即个体所实际参加或隶属的群体。如家庭、游戏群体、团伙或学校。

参照群体是指这样一种个人或群体,它或者为个人树立或维持各种标准,或者当作个人与之进行比较的一种比较框架。

参照群体的两种功能:比较功能和规范功能。

前一种功能在于建立一定的行为标准并迫使个体遵从这一标准;

后一种功能在于,它是个体借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比较标准和出发点,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划分依据是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

正式群体是指那些为了达成有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一般来说,正式群体是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其成员有固定的正式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

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的人们活动的联合体。

非正式群体: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观点、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愿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群体。

群体规范: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这些标准为群体每个成员所公认,而且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群体规范与社会意识形态规范的差异

意识形态规范是指社会中的法律观念、道德标准、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这些观念对于社会制度的发展变化有较大的作用。它们虽然也可以调节人们的相互关系,但是就个人行为而言,其影响作用都是间接的,其作用需要通过具体的群体才能发挥出来。而群体规范则是直接制约着成员行为的准则。

群体规范的作用

?维系群体的作用。

?认知的标准化作用。

?行为的定向作用。

?惰性作用。

群体压力: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与权威命令的不同

群体压力不是由上而下明文规定的,也不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通过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形成压力去影响个人的行为。群体压力虽然不具有强制的性质。

群体压力是一步步升级的,它使得坚持自己意见的少数者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

内聚与内耗:中国人的群体行为

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特点

1、它是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或曰互动过程中发生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虽不同等于社会关系,但并没有

脱离人们现实的社会关系;

2、它是在人们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活动中形成的,人们可以实际地感受其存在;

3、它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具体体现为群体成员间的心理吸引或心理排斥。

群体内部人际关系的形成规律

?邻近律:在物理空间上的临近能够导致人们之间的吸引与喜欢

?对等律:我们喜欢的是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一致律

?互补律

?个人特征的影响

第十章社会期望与角色行为

社会期望:社会对每一个处于一定社会地位上的人有着一定的要求,我们称之为社会期望

社会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角色概念的理解

角色是“与某一特定地位相联的种种权利与责任”,(戈夫曼)

首先,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望系统,该个体在互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其次,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期望系统;

最后,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

社会角色的类型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 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 问题: 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 1)非竞争性。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 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 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 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 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三分法”。a.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c.非政府组 织管理。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三、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学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延续了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方面的内容,以及企业管理方面 的内容。 2.公共管理学在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情况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运用于公部门。 3.公理管理重视与外界环境关系,强调以最高领导者的战略设计和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并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5.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价值调和与责任。“效率,效能,公平,经济。”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的是政府的改革与再造。建立服务型政府,比如电子,生态,高效及法 制等。

促进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 固城中学白建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促进民族团结》,我主要从教学内容要求、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效果预测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学内容要求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意义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第七课“中华一家亲”中的第一框内容。本课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懂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来实现。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国情,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情感,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让学生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确加强、巩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不仅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本节课在中考的地位也很重要,每年都会涉及到3分——5分的考试内容。 2.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让学生明确国家加强和巩固、促进民族地区的所做的努力。能力目标是团结各民族同学,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核心素养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难点是国家为维护和促进民族民族团结采取的措施。 4、学生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身体和心理处于由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变时期,身心发展较快,成人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但不可否认,这种认识既有生动、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因此应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地了解我国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正确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完善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 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教法的选择遵循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物示人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 邵阳市人民政府 2018年2月

一、城市概况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邵阳市总面积2083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9.8%。2016年,邵阳市辖9县(市)、3区、27个街道、167个镇(乡)、442个居委会、3186个建制村,即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武冈市、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2016年,邵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30亿元,市域户籍总人口830.08万人,常住人口732.1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3.99%。 二、编制的背景 1、发展政策背景 “十九大”精神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新的要求。湖南省确立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等工作抓手。邵阳是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是长株潭、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邵阳要充分发挥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 2、相关上位规划的编制与对接 邵阳市需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上位规划主要包括《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其中,《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历史古城,以工业、商贸为基础的湘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 3、邵阳市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战略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三量齐升’总要求,坚持‘八个建成’长远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快进’总基调,突出产业引领,大力拓城兴市,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实

《公共管理学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重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能为学生提高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能力提供帮助。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引导低年级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生通过公共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准确、恰当地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管理职能。其中: (1)管理概述主要为整个课程的总论,阐述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职能、性质、类型,以及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管理理论主要较为全面地介绍西方管理思想演变的源流和管理学形成的历史,重点介绍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以及最新发展情况; (3)管理职能主要是按照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通说——管理的四职能说, - 1 -

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分别介绍各管理职能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二、课程目标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程作为法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 (1)熟练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如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韦伯的官僚行政组织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滚动计划法、领导理论、激励理论等; (2)在案例分析和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所学管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案例分析作业展示。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1 -

加快邵阳大发展的几点建议

加快邵阳大发展的几点建议 新邵县公安局小塘派出所徐建新近年来,邵阳的发展在加快,邵阳的变化在加大,但从全国、全省的发展格局来看,邵阳的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的困难还有不少,但前景非常美好。加快邵阳发展,既是当前之需,又是当务之急,必须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全力推进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目的,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发展观念上要有强烈的冲击波 思想决定思路,态度决定高度。邵阳发展的相对落后,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的滞后,实质上体现在思想观念上的退后。据我个人接触了解和分析思考,邵阳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还存在一些急需破除和更新的地方。要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契机,以大讨论、大会议、大座谈等形式,以献计献策、问政于民等活动掀起一次思想解放的热潮。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思维的大创新,推进思路的大突破,在全市上下形成一股思想观念解放的强烈冲击波: 要破除官本位意识,强化服务观念;破除守旧意识,强化创新观念;破除小农意识,强化进取观念;破除功利意识,强化务实观念;破除畏难意识,强化竞争观念,下大力气解决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办法不多、发展活力不够的问题,坚决消除一切与发

展不合拍的音符,清除一切与发展不合流的现象,扫除一切与发展不协调的作风,使全市上下做到集中心思,谋求发展;振奋精神,投身发展;团结干事,加快发展,形成一种思发展、议发展、争发展、促发展的良好氛围,真正把全市上下的心思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把思想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形成万马奔腾抓经济,你追我赶创实绩的崭新局面。 二、发展战略上要有强大的号召力 定位决定地位,作为决定作用。邵阳一直以来打着农业大市的牌子,戴着落后地区帽子。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但从邵阳的长远发展来看,务必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凝心聚力的发展目标,振奋人心的发展口号,以此来激励人、鼓舞人、凝聚人。 1、要精心规划。要从邵阳的实际出发、特色入手、发展落脚,以国际视野、湖南视线来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规划发展。要跳出邵阳看邵阳,放眼湖南看邵阳,透过世界看邵阳,对邵阳主体功能科学定位,找准邵阳的位置,从而进一步明确邵阳发展方向,推进差异化发展战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当聘请大师级、重量级的规划专家,立足邵阳实际,突出邵阳特色,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发展战略,通过10-15年的努力把邵阳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经济强劲的新邵阳。 2、要仔细谋划。要在邵阳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下,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本单元的教学要通过感受我们神圣的国土,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民族关系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国土、爱祖国的情感及民族团结意识,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第2课,教材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阅读材料谈启示、查找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例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班会策划建议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和知识链接,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使学生懂得各民族共同为中华腾飞做出贡献,培养学生民族团结互助的情感。本课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三部分内容。分两课时教学。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了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奠定祖国疆域,开发

国土,发展经济,创造中华文化; 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4.感受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材料谈启示、查找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例子、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班会策划建议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民族团结互助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2.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初入高年级的时期,他们经过前四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民族团结情感,但对我国民族状况及各民族的关系认识不多,因此,教学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已具备将外界环境状况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根据以上分析,特制订以下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公共管理学概论

公共管理学概论 作业1(第1-3章): 一、填空题: 1、公共治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3、比较分析案例分析; 4、公共权力公共事务; 5、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 6、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治理人员; 7、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8、政治实体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9、元政策差不多政策;1 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1、D 2、C 3、A 4、B 5、D 6、B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治理与企业治理的区别。P5--6 答:1、目的不同。公共治理是要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要紧给特定社区的人们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公益性的;企业治理要紧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2)限制因素不同。公共治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治理则不同,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它的原动力确实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3)物质基础不同。公共治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要紧来源于税收和发行债券,是公共的,必须公布化;而企业治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要紧来自于投资的回报,来自于所获得的利润,不需要公布化。(4)治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治理人员是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要紧依靠于政治才能和政治倾向性,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5)绩效评估不同。公共治理评估的要紧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好坏、减少各种冲突的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成效、公共产品的数量及其消耗程度等,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治理的评估指标要紧是销售额、净收益率、资本的净收益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程度、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等,偏重于经济效益。 2、简述公共治理模式的差不多特点。P11-13 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咨询题治理与资源治理相统一,重在咨询题解决上;(4)结果治理与过程治理相统一,重在结果

《公共管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1 《公共管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含案例分析) 一、填空 1、公共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 社会公共事务 公共利益 公共权力 3、罗伯特 达尔 赫伯特 西蒙 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 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 公益性 正规性 6、公共权力 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 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 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 政策分解 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 价值 二、选择题 1C 2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内涵?P2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那几个阶段?P34 (1)限制政府干预 (2)主张政府干预 (3)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P45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P49 (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71 (1)公共性(2)利益选择性(3)目标指向性(4)权威约束性(5)功能多极性(6)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P84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1)执政党(2)立法机关(3)行政机关(4)利益集团(5)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1)公正原则(2)受益原则(3)系统原则(4)权变原则(5)优化原则 7、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P97 (1)政策本身的因素:一项可以有效执行的政策依赖于政策的质量。政策的质量主要通过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衡量。 (2)政治因素:第一,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第二,;利益格局也会影响政策的执行。 (3)行政因素:行政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和政策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4)沟通因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对政策的理解会影响执行的结果。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P14 第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统一,重在公共利益。 第二,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统一,重在政府组织。 第三,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统一,重在问题解决。 第四,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统一,重在结果管理。 第五,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统一,重在公平。 第六,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统一,重在外部管理。 第七,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统一,重在服务。 第八,管理制度与技术统一,重在制度创新。 2、分析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转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40 (1)政府职能的越位和错位。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是指政府干了不该干的事情和管了不该管的事情,过多的参与了本来可以通过市场进行的私人产品的生产与供应。这样,既破坏了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也消弱了政府的正常职能。 政府职能错位,主要是指政府内部发生的职能混乱现象,即你干了我的事,我越了你的权。 (2)政府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本来应该由政府生产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却没有充分尽职尽责,甚至在某些公共领域出现了真空。 政府职能的不到位,主要是指一些政府的职能只能体现在文件上、书本和口头上,而在实践操作和执行中远远没有实现。 3、分析公共政策制定民主化、科学化的必要性和基本对策。P90 必要性: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即公共政策要表达公共意志,维护公共利益,这就需要更好的了解公共需求,利用公众的智慧,体现在公共政策制定上,就是要鼓励和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团体的参与。二、个人认识的局限性要求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个人受价值观、知识结构和具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认知上是具有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 可能会造成公共政策制定的失败。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用自己的优势对个人局限性进行补充,通过利益博弈削减认识的局限。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多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这种利益取向都被诉诸公共政策,这就形成了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必须对于公民的这种积极性加以引导。四、公共管理职能部门的转变要求公共管理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 基本对策:一、树主现代化的公共决策观念。 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的系统机制。 三、推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的法治建设。 五、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育二胎这一政策是与我们国家的的基本国策相悖的,是违反政策规划原则的错误措施。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政策规划的原则很多,主要有: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优化原则。 (1)公正原则是指政策规划时要兼顾政策相对主体的利益,不能以偏私去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成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坚持公正的原则才能得到被普遍认同的有效政策规划。 受益原则是指政策规划要切合公民实际,有具体的政策目标,使公民能够从中得到益处。受益有普遍性的,也有局部的。有的政策规划反映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分配中普遍受益。交费就可生二胎,实现了少数人想多要子女的想法,维护了少数人的利益,却极大地损害了整个国家、社会的利益。这种受益是少数人的受益,局部的受益,不具备正确政策规划受益的普遍性。 (2) 政策规划如果采取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纵向系统性,如果仅仅注意局部而不顾全局,则忽视了事物之间的横向系统性。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影响政策规划的科学性。由此可见交费就可生二胎的政策是违反政策规划的系统原则的,政策目标与执行措施相矛盾、相冲突,执行越有效,结果离目标越远。 (3)执行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反映出政策问题构建的错误。如允许乡镇从罚款中提成,无疑会对基层干部起到一定的诱导作用,计划外生育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他们怎么会积极制止这种行为。政策执行者素质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其所作所为与原政策目标背道而驰。 措施建议: (1)加大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少 生优生的观念深入人心。 (2)计划生育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依法进行的,不应该是人治的、不应该是可以用钱妥协的,计划生育国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能在钱的面前低下腰。 (3)沟通不畅,政策对象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对政策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所以政策执行者应大力度宣传,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 (4)完善和落实对独生子女家庭的政策倾斜和照顾,要解决独生子女家庭的后顾之忧。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填空题 1、社会性 权威性 法制性 2、反比 3、结构及功能 4、外部环境的 原有的状态 5、“人力资本” 6、需求和供给预测 7、政务官 事务官 8、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9、公务员制度 10、“市场” “公共” 11、资源配置 稳定经济 12、预算的编制与审批 国家决算 二、选择题 1C 2A 3ABD 4ABCD 5A 6C 7C 8C 9B 10D 三、简答题 1、简述政府组织的基本特征。P115 (1)政治性。 (2)社会性(3)权威性(4)法制性(5)系统性 2、简述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P124 (1)职能目标原则(2)完整统一原则(3)精干效能原则(4)法制原则(5)职、权、责一致原则(6)人本原则 3、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主要类型和特点。P126 (1)以外延为主的变革和以内涵为主的变革。 以外延为主的变革侧重组织实体的外部规模和技术特征,其特点是易于实行、政治效应强,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行政效率,但是其成果不易巩固。 (2)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和以人为中心的变革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着眼于公共组织的职能范围、权力体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管理层次与幅度的调整,是常见的组织变革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公共组织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以人为中心的变革则着眼于公共组织成员的知识、技能等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其观念、态度的更新以及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的调整,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3)激进式的变革和渐进式的变革 激进式的变革也成突变式的变革,主要是指在较

邵阳市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湖南商学院 邵阳经济发展中 的人口问题 学生姓名___帅俊李丹东院系名称_工商管理_ 专业名称_人力资源管理_ 班级_1101班_ 学号_110240047_ 指导老师__匡玉梅 完成时间__2012 4 20

目录 一.邵阳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问题 1.邵阳市的人口基数过大 2.邵阳市的人口素质过低 3.邵阳市的人口结构不合理 二.邵阳所面对的人口问题对其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人口基数过大给邵阳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2.人口素质过低给邵阳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人口结构不合理给邵阳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三.针对发展过程中的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 1.解决人口数量大问题的对策 2.解决人口素质偏低问题的对策 3.解决人口结构不合理的对策

邵阳经济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摘要】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问题内涵广泛,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等。不同的人口因素对经济的发展有所不同。例如,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辐射能力,也是一个城市发展规模的标志,影响一个城市的劳动力供给,公共服务的规模,消费需求增长,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消耗。又如,人口质量是一个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发展道路和模式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质量。因此,人口质量也对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2000年到2010年邵阳人口发展及其变化,分析邵阳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措施,为邵阳发展中解决好人口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我相信,邵阳经济发展中如果解决好了人口问题,一个全面小康的邵阳,一个高度物质文明的邵阳在不久以后将会出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性别比人口老龄化解决措施 一.邵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人口问题: 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数量多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说课稿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稿 一、说教材 《民族大团结》一课是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一课这节我主要围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做线索贯穿本课。 二、说目标 在反复阅读教材、认真钻研《历史课程标准》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图片及视频,了解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归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学习,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使学生认识搞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做出应有贡献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2、教学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 三、说教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演示法,给学生以直观的历史感受;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四、说学法 由于历史课分值较少,课时不多,学生普遍不是太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对于近代史的内容了解较少且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根据八年级的学生的了解,学生心理素质较好,善于交流,敢于表达,对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强烈。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其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其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所以,本课采用的学法有:合作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

公共管理学2020.1.2

(一)公共管理学框架 第一篇概论篇 Chapter 0 管理导论 Chapter 1 公共管理概论 第二篇主体篇 Chapter 2 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Chapter 3 公共部门的角色 Chapter 4 公共组织管理 Chapter 5 公共组织中的领导 第三篇实务篇 Chapter 6 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 Chapter 7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Chapter 8 公务人力资源管理 Chapter 9 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第四篇前沿篇 Chapter 10 公共危机管理 (二)考试题型 一、简答题(4*10=40分)复习范围: 1、简述新公共管理改革流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实践内容。(PPT第一章) 2、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PPT第一章,教材P14) 3、简述外部性理论以及外部性内在化的政府干预措施。(PPT第三章,教材P55、56) 4、何为政府的寻租行为?寻租对社会政治、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PPT第三章,教材P66) 5、简述战略管理的重要过程。(PPT第七章,教材P79-86) 6、简述科层组织的含义及其困境。(PPT第四章,教材P138-142) 7、弹性化组织结构设计有多种形式,分析不同形式的弹性化组织的特性。(PPT第四章,教材P142-148) 8、简述领导权力的构成内容。(PPT第五章,教材P160-163) 9、阐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PPT第五章) 10、阐述莫尔教授提出的政府战略管理的三角分析模型。 11、公共部门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PPT第九章,教材P275-277) 12、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PT第八章,教材P193-194) 13、何为目标管理?公共部门如何实施目标管理?(PPT第九章) 14、什么是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教材P305) 二、案例题(1*30=30分)复习范围: 1、新公共管理改革理念和新公共服务改革理念 2、公共部门的角色(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3、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 三、论述题(30分)(理论联系实际)复习范围: 1、公共组织管理 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3、公共部门危机管理 论述题答题要求:通过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来证实你对本学科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内容解释有创造性并符合逻辑、系统性、一致性与连贯性;运用所学过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你的工作经验或你熟悉的单位情况解答问题;能够有分析地、合理地、连贯地表述观点。请不要:仅简单描述问题,没有引用适当理论、模型和概念。应把重点放在“分析、阐述”所研究的问题上。完全拷贝他人的作业,否则不会通过考试。仅利用网络资源搜索资料,有自己观点。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红 完整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的现代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考虑内容: 1、社会心理学应以包括内隐过程和外部事件在内的人对社会刺激的全部反应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反映的主体不仅是生活于群体中的个人,而且包括由这些个人组成的大小不等的群体 3、个人或群体的反应受到各种社会、文化、人格及生物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总结: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简言之,它研究人的社会或文化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社会行为及其制约因素 社会行为: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 社会行为的性质: 1、人是社会行为的主体或曰物质承担着 2、社会刺激是各社会客体对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3、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或曰反应 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1、社会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受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既具有内隐性又具有外显性 3、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 社会行为的制约因素:社会、文化和人格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社会心理学是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社会心理学是理论性极强的应用学科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罗斯)强调社会或群体变量的重要性。其基本的概念体系主要来自社会角色理论,强调通过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化等“塑造群体”的因素来研究人们的社会互动,并进而达到对人类行为本质的理解,其基本的方法是问卷法和访谈法。 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麦独孤)强调个体变量的重要性。主要建构于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的,试图从个人的人格结构中求得对人类社会行为的解释,尽管他们承认社会因素又是人格结构形成的基础。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文化变量的重要性。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现场研究法。 社会生物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强调遗传变量的重要性。 几种主要研究取向的比较 1、研究重点不同。心理学的传统强调个体因素,社会学的传统强调社会因素,而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则强调文化因素。 2、研究内容不同。心理学的传统欲图通过他人对个体的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学的传统欲图通过社会互动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而文化人类学的传统则欲图通过文化与人格间的相互影响来理解人的社会行为。在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上,心理学传统凭借的是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的个人品质,社会学传统所凭借的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社会角色,而文化人类学传统所凭借的则是经由文化熏染而代代相传的基本人格结构或曰民族性格。

民族团结说课稿

《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喀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喀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四个部分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与地位 首先,从教材的内容与地位来看,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包括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两个子目。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喀什》是本单元的开篇之章,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在本单元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 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认知水平,我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是建设美好喀什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读图识图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问爷爷奶奶或父母了解他们

在小时候生活情况,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授课过程中,通过我设置的讲故事、说事实等环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讲故事、读图识史以及分析归纳的方法。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认识我们生活中的改变,使学生感谢党和祖国对我们新疆及喀什各民族人民的关怀,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通过了解喀什的过去和现在,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对发展的重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重点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发展的政策;难点是了解团结与发展的关系。由于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一年级级学生不好掌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一年级学生大多是七岁的学生,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处于他们对抽象事物不了解,并且没有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并且对于我国的少数民族的特点以及政策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内容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法学法 基于以上的教材与学情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以前故事教学法进行新课导入,在讲授新课方面,我将采用图示法、兴趣激励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则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收集资

公共管理学作业

作业1(第1-3章):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3、比较分析案例分析; 4、公共权力公共事务; 5、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 6、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7、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8、政治实体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9、元政策基本政策;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1、D 2、C 3、A 4、B 5、D 6、B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 答:1、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主要给特定社区的人们提供非营利性的产品或服务,其目的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服务,以营利为目的。(2)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则不同,法律在其活动中仅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它的原动力就是为了追求高额利润。(3)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源于税收和发行债券,是公共的,必须公开化;而企业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投资的回报,来自于所获得的利润,不需要公开化。(4)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选举或任命而产生的,主要依赖于政治才干和政治倾向性,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5)绩效评估不同。公共管理评估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好坏、减少各种冲突的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其消耗程度等,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的评估指标主要是销售额、净收益率、资本的净收益以及生产规模的扩大程度、市场占有率的提高等,偏重于经济效益。 2、简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答:(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举例说明) 3、简述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 答:(1)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2)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3)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分配;(5)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4、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几点表现。 答: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景。政府失效论是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和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的局限和失败问题。 政府失效的表现及原因:(1)公共政策失效;(2)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4)寻租及腐败; 5、简述公共政策规划主体和基本原则。 答: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他机构。基本原则是:公正原则、受益原则、系统原则、权变原则和优化原则。 6、分析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因素。 答:(1)政治因素:政策的特性(如:复杂性和合法性)影响政策的执行;政治体制影响政策的执行(包括:权力分配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社会利益格局影响政策的执行;(2)行政因素:政策执行机构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条件包括:职权明确、保证执行权威、有执行保护);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如: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等);政策执行的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3)沟通因素: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人们了解某项政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按照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心理学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了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它的心理学分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格心理学从人本身出发,探讨个体内在的特征对个体的行为与心理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心理学除了考虑个体本身的特性,而且也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实验心理学解决的是研究方法问题,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是以它所提供的方法为基础;认知心理学则解决的是过程和机制问题,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发生的规律。 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以及我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总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与弗里德曼的观点不同,迈尔斯(D.Myers)则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正是由于这一点,在迈尔斯编著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它书中看不到的一些内容,比如社会信念等,他的书中也用较多的篇幅讨论了社会认知与社会影响。 国内学者也有人对社会心理学做了定义。比如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吴江霖教授就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但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实际上吴教授的观点和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有关,在他看来心理学的基础有两个: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前者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而后者则探讨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两者强调的重点都是个体。除此之外,沙莲香、周晓红和沈德灿等都对社会心理学加以定义,其中沈德灿教授在对所有的这些概念做了分析整合之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我们认为最全面的。 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其它社会科学的知识一样,社会心理学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