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六)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六)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六)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六)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六)

1.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 3+与I -

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 2+与Fe 3+的相互转化。

(1

①实验I 的现象为 。 ②FeCl 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述结论的理由 。

(3

(4相同。该同学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分析了实验III 中加入KSCN 后溶液变红的原因,认为Fe 3+与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

2.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Ⅰ. 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 ,滴加盐酸。

Ⅱ. A 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 。请回答:

(1)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通过步骤Ⅰ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 .挥发性 B. 还原性 C. 氧化性 D. 酸性

(3)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X 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3.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饱和食盐水

+苯A B

C 溶液NaBr

D 溶液Na 2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 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 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 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 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 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 中I 、II 、III 依次放入_____________。

(4渐变为______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5)打开活塞,将装置D 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 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人提出,装置F 中可改用足量的NaHSO 3溶液吸收余氯,试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改用NaHSO 3溶液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

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下列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 ) 生成物的总能量。

(2)装置Ⅰ中的试剂是 (填序号) 。

a. 稀盐酸

b.稀硫酸

c.小苏打

d.石灰石

(3)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 (填K 1 或K 2 ),观察到预期现象后,

关闭它,再打开另一个弹簧夹。

(4)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 口,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Ⅲ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也不能证明CO 2参与了反应,原因是 。

(5)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Ⅲ中所得固体,

5.SO 2随意排放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下列是某小组同学设计处理烟气(主要含SO 2、N 2、O 2、粉尘)中SO 2的方法。

(1)方法一:利用氯碱工业产品处理含SO 的烟气,流程如下:

烟气 ①“吸收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合成塔中每合成1 mol 气体放出热量92.3 kJ (25 ℃、101 kPa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③上述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方法二:利用FeCl 3溶液的氧化性吸收烟气中的SO 2。

①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反应a )。为验证该反应,同学们将SO 2通入 0.05 mol·L -

1 FeCl 3溶液中,溶液很快由黄色变为红褐色;将溶液长时间放置后,最终变为浅绿色。

关于红褐色液体,以下是同学们的分析推测与实验。

② 利用胶体的 (填性质)可以检验步骤ⅰ中是否得到了Fe(OH)3胶体;

③ 根据反应b ,说明步骤ⅱ中液体颜色变化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④ 经讨论后得出结论:FeCl 3溶液和SO 2反应过程中,反应a 、b 在体系中共存。请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限

度的角度分析,SO2通入FeCl3溶液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6.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A.、B.装置可选药品: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 固体、MnO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装置A中

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装置B中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5)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上述装置中虚线框部分,化合物X为。

NH4HCO3的作用是。

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已知:2NO2 + 2NaOH=NaNO3 + NaNO2 + H2O

任务1: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③。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假设1:二者不反应;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1.0 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说明SO2具有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观点2:SO2与Fe3+反应;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

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②按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

试剂是(填序号)。

a.0.1 mol/L 稀硝酸b.1.5 mol/L Fe(NO3)2溶液c.6.0 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27.(1)① 滴加KSCN 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加入氯水后溶液变成红色 ② 2Fe 2+ + Cl 2 = 2Fe 3+ + 2Cl -

(2)溶液变成黄色,推测生成了I 2(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

(4)2Fe 3+ + 2I -

2Fe 2+ + I 2 (3分,不写可逆符号扣2分)

25.(1) CaCO 3 + 2H + = Ca 2+ + CO 2↑+ H 2O (2) A D (3)除HCl 气体 、 NaHCO 3

(4)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当D 中出现白色胶状沉淀后 Na 2SiO 3 + CO 2 + H 2O = H 2SiO 3(胶体)+ Na 2CO 3

(5)碳和硅位于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42.(1)Ca(ClO)2 + 4HCl (浓)→ CaCl 2 + 2Cl 2↑+ 2H 2O

(2)除去Cl 2中的HCl ;B 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d ;(4)黄;

(5)E 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

(6)HSO 3— + Cl 2 + H 2O → SO 42— + 2Cl — + 3H + (或4HSO 3— + Cl 2 → SO 42— + 2Cl — + 3SO 2 + 2H 2O ,2分);否

27.(1)2Na 2O 2 +2 CO 2 =2Na 2CO 3 + O 2 大于(2)b c (3)K 2

(4)①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 2 ②水与Na 2O 2反应生成氧气

(5)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合理答案均给分)

28.(1)① SO 2+OH -=HSO 3- ② H 2(g)+Cl 2(g)=H =-184.6 kJ·mol -1 ③ NaCl 溶液

(2)① 2Fe 3++SO 2+2H 2O =2Fe 2++SO 42-+4H + ② 丁达尔效应

加入铁粉时发生反应2Fe 3++Fe =3Fe 2+,c (Fe 3+)减小,使反应b 逆向移动

④ 由于化学反应速率:b >a ,化学反应限度:a >b ,所以产生上述现象 27.(1)4NH 3+5O 2 催化剂

4NO+ 6H 2O

(2)在氨水中存在平衡..:NH 3 + H 2O NH 3·H 2O NH 4+ + OH —,加入NaOH 固体,OH —浓度增加,

平衡向左移动,NaOH 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均有利于NH 3逸出 (3)①2NO+O 2=2NO 2 (1分) ②NH 4NO 3(1分)

③3Cu+ 8H ++2NO 3—=3Cu 2+ +2NO↑+4H 2O

(4)①增加(1分) 减少(1分) ②abc (选2个得1分,选1个不得分)

(5)Na 2O 2

NH 4HCO 3分解放出NH 3;同时放出的CO 2和H 2O 与Na 2O 2反应生成O 2

27.((1)Cu + 4HNO 3 (浓) = Cu(NO 3)2 + 2NO 2↑+ 2H 2O

(2)C 装置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在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极慢。

(4)缺少尾气吸收装置

(5)NO 2能被Na 2O 2还原(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6) ① EDBDF 或EDBF

② 2NO 2 + Na 2O 2 = 2NaNO 3(3分,不配平扣1分)

27.(1)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2)打开.弹簧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 .2.,关.

闭弹簧夹(1分) (3)BaSO 4 还原性

(4)观点1:SO 2和Fe 3+、酸性条件下NO 3-都反应(1分)

①SO 2+2Fe 3++Ba 2++2H 2O =BaSO 4↓+2Fe 2++4H + (可分两步写,各1分)

取.少量B 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铁氰化钾....[K 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则溶液中有Fe 2+,观点2合理 ②c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大题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大题总结 如何利用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探究设计化学综合实验?化学综合实验,作为高考全国卷 必考题型,一般作为理综化学的第一道大题,涉及必修一、必修二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涉 及选修六的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怎样学好高中化学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高中化学沉淀口诀 化学综合实验包括基础的仪器的辩识与使用方法,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操作,实 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 而纵观近两年全省的实验题得分,除了厦门一枝独秀、独领,其他各地市基本上可以 用惨不忍睹这个词来形容,15分的题目平均分大概5分左右。我想,这除了我们高中生很少进实验室,很少自己动手实验,更少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肯定有必然的联系。 点击查看: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 另一方面,这也可能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在高三复习中,往往由于进度原因,效率 原因,忽视学生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的思维训练,导致学生综合实验素养不足,对于解答 陌生环境的实验题心存恐惧,不敢面对。 作为高中化学日常教学的核心,元素化合物知识必然占据大部分的学习和复习时间, 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差强人意。 学习学不下去了可以看下这本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 学生在学习、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在解题时也会感觉用不 上力量。通过今天两节课,我想我们的元素化合物复习完全可以和化学综合实验结合起来,在整理探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环节中,设计物质制备、检验、性质实验、尾气处理等相关 操作,深入理解应用基本实验装置的选择与搭建,实验药品的选择和作用分析; 通过学生的真实反馈,学生的不同层次,根据材料设计、改编基于学生认知的试题, 基于高考的真实踢深提升。 有效审题,按点答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1.(2009广州一模)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2+、Al3+。 限选 ..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1NaOH、6 mol·L-1NaOH、0.1 mol·L-1HCl、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Mg(OH)2、Fe(OH)3开始沉淀时的pH分别为9.6和2.7,沉淀完全时的pH分别为11.1和3.7 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Array 2.(2011广州一模)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溶液与FeSO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1)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FeSO4有剩余;假设2:NaClO有剩余;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初步处理: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1 H2SO4, 0.01 mol ? L-1 KMnO4, 20% KSCN、3% H2O2,淀粉-KI溶液、紫 色石蕊溶液。

3.(2011广州二模)已知FeSO 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产物不同,可能是FeO 和SO 3,也可能是Fe 2O 3、SO 3和SO 2。某研究小组探究在酒精喷灯加热条件下FeSO 4分解的气体产物。已知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1)装置Ⅱ的试管中不装任何试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浸泡在5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Ⅲ和装置Ⅳ的作用是探究本实验气体产物成分。请完成实验设计,填写检验试剂、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选试剂:3 mol·L - 1 H 2SO 4、6 mol·L - 1 NaOH 、0.5 mol·L - 1 BaCl 2、0.5 mol·L - 1 Ba(NO 3)2、 0.01 mol·L -1 酸性KMnO 4溶液、0.01 mol·L -1 溴水。 (3)装置Ⅴ的作用是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烧杯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Ⅰ Ⅱ Ⅲ Ⅳ Ⅴ FeSO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高考化学专题:实验探究 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品红溶液NaOH溶液品红溶液 A B C D E ⑴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 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SO2 NaOH溶液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 。 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 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 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用文字说明)。(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 3..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被大量应用于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中,它的制备原理和路线如下: 2Na2CO3 + 3H2O2→2 Na2CO3·3H2O2 + Q (Q>0)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北京高考-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 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密性已检验)。 (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 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 2具有 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 。 (4)分析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 乙在A 、B ② 进行实验,B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1)Cu + 2 H 2SO 4?→? ?CuSO 4 + SO 2↑+ 2 H 2O (2)BaSO 4 还原 (3)2 NO + O 2 == 2 NO 2 (4)① 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应用NaHSO 3溶液 ②甲:Ba +2+ SO -24== BaSO 4↓, 乙:2 Ba +2+ 2 SO 2 + O 2 + 2 H 2O == 2 BaSO 4↓+ 4 H +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 2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1. (2012北京高考-27)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 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 a .Ag(NH 3)+2 + 2 H 2O Ag + + 2 NH 3·H 2O b .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 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 3,黑色物质中有Ag 2O 。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 3 ,产生的现象是 。 ② 产生Ag 2O 的原因是 。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aOH 还原Ag 2O 。实验及现象:向AgNO 3溶液中加入 ,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4)重新假设:在NaOH 存在下,可 能是NH 3还原Ag 2O 。用右图所示装置 进行实验。现象:出现银镜。在虚线 框内画出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 3 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突破专题答案

高考化学探究性实验题专题答案 1、(1)CO 和CO 2 (2)利用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 用蒸馏水洗涤固体至洗涤液无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HCl 后,静置,液,滴加适量H 2O 2,充分振荡后滴加 2、(1)ade (2)Fe 3+ +Ag= Fe 2+ +Ag + (3)①将银镜在硝酸铜溶液中 (4)同意 4Fe 3+ +6H 2O+9Ag+3NO 3-=4Fe (OH )3+9Ag + +3NO 3、(1)除去铁表面的氧化膜 NO (2)4Fe+10H ++NO 3-=Fe 2++NH 4+ +3H 2O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氮氧化物 (3) 溶液的温度 使用催化剂 (4)将两份相同的KNO 3溶液的pH 分别调至2.5和3.5,, 分别加入等量且足量Fe 粉,等反应完 成后,用离子色谱仪分别测定溶液中NO 3-浓度,如果前者NO 3-浓度低,说明酸性越强脱氮速率越快。 4、(1)2Na 2SO 3+O 2=2Na 2SO 4 (2) 假设2:Na 2SO 3完全变质; 假设3:Na 2SO 3部分变质 (3)

注:其它合理答案与步骤均给分 (3)制备并收集SO 2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右图) (4)品红褪色;SO 2+Br 2+2H 2O=4H ++2Br -+SO 42- (5)不是用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说明不是浓硫酸。 5、(1)由于Ba(OH)2·8H 2O 与收空气中的CO 2反,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 3,未变质的Ba(OH)2·8H 2O 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 (2) (3)①搅拌溶解 250ml 容量瓶中 ②0.1980 (4)不能。 6、(1)2H 2SO 4(浓)+ 4+2H 2O +2SO 2↑; (2)BaSO 4 还原 (3)2NO+O 2=2NO 2; (4)①通N 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的空气 饱和的NaHSO 3溶液 ②甲:SO 42- +Ba 2+ =BaSO 4↓;乙:2Ba 2+ +2SO 2+O 2+2H 2O=2BaSO 4+4H + ;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 (5)SO 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 3沉淀 7、Ⅰ.(1)容量瓶 (2)2 5 6 2 8 5O 2 (3)酸式 滴入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呈浅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 (4) (5)偏高 Ⅱ. 浓硫酸 Na 2SO 3 氢氧化钠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题型层级练11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含解析)

题型层级练11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 (A 级) 1.某校活动小组的同学拟用乙烯催化还原二氧化硫的方法来制取单质硫。 (1)甲组同学用乙醇脱水的反应来制取纯净的乙烯气体,其反应原理及制备装置如下: 主反应:C 2H 5OH ――→浓硫酸170 ℃CH 2===CH 2↑+H 2O 。 副反应:C 2H 5OH +2H 2SO 4(浓)――→△2C +2SO 2↑+5H 2O ;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①仪器M 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 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C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用甲组同学制得的乙烯并结合下列装置进行乙烯催化还原二氧化硫的实验。 ①装置E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G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玻璃管中有硫及二氧化碳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下列装置检验G 中逸出的气体含有氧化产物CO 2。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化学高考实验探究题汇编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作 现象 关闭弹簧夹,滴加一定 量浓硫酸,加热 A 中有白雾生成,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 中有气泡冒出,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 中产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并 逐 渐消失 打开弹簧夹,通入 N 2, 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 关闭 从 B 、C 中分别取少量 白 色沉淀,加稀盐酸 均未发现白色沉淀溶解 1)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C 中白色沉淀是 ,该沉淀的生成表明 SO 2具有 性。 3)C 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4)分析 B 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 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 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检验白色沉淀, 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 原因: 乙在 A 、B 间增加洗 B 甲 大量白色沉淀 乙 少量白色沉淀 (北京高考 -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 SO 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 色 BaSO 3 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 A 中加热装置已略,气 D ,D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 中无沉淀生成,而C 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Cu + 2 H2SO4 CuSO4 + SO2↑+ 2 H2O (2)BaSO4 还原 (3)2 NO + O2 == 2 NO2 (4)① 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应用NaHSO3溶液 ②甲:Ba 2 + SO24 == BaSO4↓,乙:2 Ba2 + 2 SO2 + O2 + 2 H2O == 2 BaSO4 ↓+ 4 H 白雾的量远多于装置中O2 的量 (5)SO2 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 沉淀 1. (2012 北京高考-27)有文献记载: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 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该同学欲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的差异,查阅资料:a.Ag(NH 3) 2 + 2 H2O Ag + 2 NH3·H2O b.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为黑色Ag2O (1)配制银氨溶液所需的药品是 。 (2)经检验,实验Ⅰ的气体中有NH3,黑色物质中有Ag2O。 ①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产生的现象是。 ② 产生Ag2O 的原因是。 (3)该同学对产生银镜的原因提出假设:可能是N aOH 还原Ag2O。实验及现 象:向AgNO3 溶液中加入,出现黑色沉淀;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专题21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三年高考(2015-2017)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 含解析

1.【2017新课标3卷】(14分) 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 1和K 2 )(设为装 臵A)称重,记为m 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臵A称重,记为 m 2 g。 按下图连接好装臵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 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 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b.熄灭酒精灯c.关闭K 1和K 2 d.打开K 1和K 2 ,缓缓通入N 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臵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 臵中,打开K 1和K 2 ,缓缓通入N 2 ,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 、D 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填标号)。C 、D 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 a .品红 b .NaOH c .BaCl 2 d .Ba(NO 3)2 e .浓H 2SO 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样品中没有Fe 3+ Fe 2+易被氧气氧化为Fe 3+ (2)①干燥管 ② dabfce ③233176() 9() m m m m -- 偏小 (3)①c 、a 生成白色沉淀、褪色 ②2FeSO 4 Fe 2O 3+SO 2↑+SO 3↑ ③样品的质量是(m 2-m 1)g ,加热后剩余固体是硫酸亚铁,质量为(m 3-m 1)g ,生成水的质量为 (m 2-m 3)g , FeSO 4〃xH 2O △ FeSO 4 + xH 2O 152 18x (m 3-m 1)g (m 2-m 3)g 则: 312315218()g ()g x m m m m = --,解得:233176()9() m m x m m -=-; 若实验时按a 、d 次序操作,在加热过程中部分硫酸亚铁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导致m 3增加,使测得生成的水偏小,生成的硫酸亚铁偏大,因此x 偏小。 (3)①最终得到红色粉末,说明有氧化铁生成,即分解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一定有SO 2生成,这说明硫酸亚铁分解生成氧化铁、SO 2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由于硝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24 化学探究实验设计与评价

专题24 化学探究实验设计与评价 2017年高考题 1.【2017年高考北京卷28题】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 产生Fe;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 假设d:根据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实验Ⅱ:装置如图。其中甲溶液是,操作及现象是。 (3)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ⅰ~ⅲ中Fe3+浓度变化的原

(2)2Fe3++Fe3Fe2+②4Fe2++O2+4H+4Fe3++2H2O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③0.05 mol·L-1 NaNO3FeSO4溶液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3)溶液中存在反应:①2Ag++Fe Fe2++2Ag,②Ag++Fe2+Fe3++Ag,③Fe+2Fe3+3Fe2+。反应开始时,c(Ag+)大,以反应①、②为主,c(Fe3+)增大。约30 min后,c(Ag+)小,以反应③为主,c(Fe3+)减小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验探究。 (1)①黑色固体溶于热的硝酸溶液后,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②可利用K3[Fe(CN)6]检验Fe2+的存在。(2)过量的铁粉会与Fe3+反应。②空气中的O2会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Fe3+;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Ag+,Ag+可与Fe2+反应产生Fe3+。③实验Ⅰ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 要原因,只要将原实验反应体系中的替换,其他微粒的种类及浓度保持不变,做对比 实验即可,所以可选用0.05 mol·L-1 NaNO3溶液(pH≈2);实验Ⅱ利用原电池装置证明反应Ag+ + Fe2+Ag + Fe3+能发生,所以甲溶液是FeSO4溶液。操作和现象:分别取电池工作前与工作一段时间后左侧烧杯中溶液,同时滴加KSCN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2.【2016年高考江苏卷19题】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 3NaClO 2NaCl+NaClO3 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 3·H2O+Cl-+2H2O 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4+N2H4·H2O 4Ag↓+N2↑+4+4NH3↑+H2O (1)“氧化”阶段需在80 ℃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 (2)NaClO溶液与Ag反应的产物为AgCl、NaOH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NO3也能氧化Ag,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HNO3代替NaClO 的缺点是。 (3)为提高Ag的回收率,需对“过滤Ⅱ”的滤渣进行洗涤,并。 (4)若省略“过滤Ⅰ”,直接向冷却后的反应容器中滴加10% 氨水,则需要增加氨水的用量,除因过量NaClO与NH3·H2O反应外(该条件下NaClO3与NH3·H2O不反应),还因为。 (5)请设计从“过滤Ⅱ”后的滤液中获取单质Ag的实验方案:(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2 mol·L-1水合肼溶液,1 mol·L-1 H2SO4)。 【答案】(1)水浴加热

(完整版)高考化学综合实验探究

2.(2019·成都模拟)砂质土壤分析中常用 Karl Fischer法是测定其中微量水含量,该方法原理是I2和SO2反应定量消耗水(假设土壤中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Ⅰ:消耗反应样品中的水 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模拟Karl Fischer法的实验装置图: (2)装置连接的顺序为a→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顺序);M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 其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步骤为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反应结束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继续通入N2, ⑤取下D装置,…… 步骤④中继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测定剩余的碘 向反应后的D装置加入蒸馏水,过滤,充分洗涤滤渣,并合并洗涤液和滤液,将其配成250.00 mL溶液,取25.00 mL 用0.20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剩余的碘单质,已知反 应如下:2S2O2-3+I2===S4O2-6+2I-。 (4)Na2S2O3标准液应装在________(填“酸式”“碱式”)滴定管中;上述操作中,合并 洗涤液和滤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实验重复四次得到数据如下: 实验①②③④ 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mL 18.37 20.05 19.95 20.00 22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doc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中难度较高的实验探究题,是备考的重点训练题目。以上就是我带来的,答案仅供参考。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1.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⑴ 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⑵ 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D____________________⑶ 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 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①指出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浓硫酸中的目的:。②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③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2.(A).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若要计算该溶液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分类练习 命题趋势: 探究性实验题以其创新、灵活的特点也正在取代陈旧的命题套路,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 解题思路: 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 --实验原理 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 --实验方案 考题类型: 1、对未知物(产物或剩余物等)的探究 2、物质性质的探究 3、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 答题模式(表述方法): A 、取适量的 物质(药品)进行 实验(操作)如果有 现 象,则得出 B 、(对另一种情况设计判断)另取等量的 物质(药品)进行 对照实验(操作)如果有 (现象),则得出 (结论)。 注意事项: 1、细心审题是关键:目的、原理要画出来,并自始至终把握实验目的。 2、认真分析是核心:①原理分析 ②材料分析 ③变量分析 ④结果分析 3、正确表达是保障:大多数学生有实验思路,就是拿不到分,因此我们在表达过程中一定要按格式答题,同时要体现出科学、等量、单一变量与对照性等原则,提高实验的得分率。 一:对未知物(产物或剩余物等)的探究 1、(16)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 3[Fe(C 2O 4)3] 3H 2O 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 mol·L -1 HNO 3、1.0 mol·L -1 盐酸、1.0 mol·L -1 NaOH 、3% H 2O 2、0.1 mol·L -1 KI 、0.1 mol·L -1 CuSO 4、20% KSCN 、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A )、浓硫酸、灼热氧化铜(B )、澄清石灰水(C ),观察到A 、C 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B 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气体产物是 。 (2)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 2CO 3。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 ,现象是 。 (3)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 假设2: ; 假设3: 。 ②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 ③ 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答题卡... 上按下表的格式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高考化学专题综合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综合实验探究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3.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1)设计实验方案;(2)正确选用实验装置;(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5)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考点一评价型实验题 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 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 2.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3.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

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 5.有毒气体的处理装置 题组一“仪器连接”评价型 1.(2015·全国卷Ⅰ,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 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高三化学实验探究题集 1.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Fe 3+外,还含有一定量Mg 2+和Al 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Mg 2+、Al 3+。 限选.. 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 试纸;浸取液、20%KSCN 、0.1 mol·L - 1NaOH 、6 mol·L - 1NaOH 、0.1 mol·L - 1HCl 、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Mg(OH)2、 Fe(OH)3开始沉淀时的pH 分别为9.6和2.7,沉淀完全时的pH 分别为11.1和3.7 根据你设计的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 的具体操作可不写) 2.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水处理问题时,将一定量NaClO 溶液与FeSO 4溶液相混合,得到含有大量悬浮物的混合液。请完成对反应物剩余情况的探究。 (1)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FeSO 4有剩余; 假设2:NaClO 有剩余;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样品初步处理: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硫酸得到澄清溶液。此澄清溶液中肯定含有的合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设计后续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mol.L -1 H 2SO 4, 0.01 mol ? L -1 KMnO 4, 20% KSCN 、3% H 2O 2,淀粉-KI 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

3.已知FeSO 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产物不同,可能是FeO 和SO 3,也可能是Fe 2O 3、SO 3和SO 2。某研究小组探究在酒精喷灯加热条件下FeSO 4分解的气体产物。已知SO 3的熔点是16.8℃,沸点是44.8℃。 (1)装置Ⅱ的试管中不装任何试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浸泡在50℃的水浴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Ⅲ和装置Ⅳ的作用是探究本实验气体产物成分。请完成实验设计,填写检验试剂、预期现象与结论。 限选试剂:3 mol·L - 1 H 2SO 4、6 mol·L - 1 NaOH 、0.5 mol·L - 1 BaCl 2、0.5 mol·L - 1 Ba(NO 3)2、0.01 mol·L - 1酸性 KMnO 4溶液、0.01 mol·L -1 溴水。 检验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装置Ⅲ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SO 3。 装置Ⅳ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Ⅴ的作用是防止尾气污染环境,烧杯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 4.Ⅰ. 已知溶液导电性与其中离子浓度有定量关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中SO 2含量。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 (填序号)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将上述澄清溶液分置于A 、B 试管中。 步骤2 步骤3 Ⅰ Ⅱ Ⅲ Ⅳ Ⅴ FeSO 4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类型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类型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类型 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贯穿与九年级化学复习教学的各个环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中,以开放型的命题方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比重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实验探究题更呈现出多样、灵活和开放。笔者现就该类中考题归类解析如下: 一、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类型:物质成份的探究 例1、(黄冈)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 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 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②;。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3)小华想用右上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 ②中的气体,则气体

由(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分析:首先要知道在初中化学利用固体和液体接触来制取的气体主要有哪些,然后针对所猜想的气体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同样,对固体和液体反应不产生气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猜想的可能。 答案(1)①CO2;②H2[或O2 ] (2)如①是CO2[或H2;或O2]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将试管口堵一会儿,点燃此气体;或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二氧化碳。[或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则证明是氢气;或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②中如果是氢气填a (如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填b ) (4)猜想一: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2019年高考化学实验题题型探究

高考实验题型探究

高考实验题型探究 高考实验题分值较大,承担着多种评价功能,既要考察有关的化学学科知识和原理,又涉及实验装置、操作过程、实验原理的设计与评价,蕴含着多种科学能力要素,需要学生在对实验信息进行选择提取,合理加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进行答题,区分度高,易难梯度容易把握,因而实验题愈来愈被重视,成为当前化学高考题中学科能力评价的主流题型。 一、化学实验题是化学成绩的短板 总结:实验题难在哪里? 1、对常用实验仪器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了解的不够全面细致 2、对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技术通法的理解、描述、应用不够准确、灵活、规范 3、新情景下物理参数、化学性质信息获取不敏感、知识迁移不灵活根据不同实验的目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策略不清 4、对实验综合评价、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有待提升 5、问题表述字词错误、逻辑混乱、答非所问、画蛇添足。 二、精研考纲与高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 1、实验部分考纲要求 表一

表二 表三 2、实验客观题研究 实验客观题2014—2017全国卷命题规律:

本题型是化学实验基础题,是实验客观题考查的补充。近四年10份全国卷中考查12次,试题整体难度中等。考查形式有图表形式5次、表格+装置图2次、装置图2次、纯文字叙述3次。表格形式的题目注重实验目的、操作、现象及其它们因果关系的考查。一个选项一个知识考点。考查内容几乎全部来自于3本教材小实验或者相关知识的简单实验设计,其中元素化合物与常见有机物性质考查为最多。还涉及实验安全常识、试剂的存放和使用、仪器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试纸的使用、装置气密性检查以及沉淀、仪器的洗涤等。根据实验要求恰当地选用仪器,将常见仪器另作他用(如干燥管用于防倒吸装置等),根据物质的性质,在特殊装置、特定条件下进行非常规操作,这些也可能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动向。 3、实验主观题研究试题见链接 表一

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和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教育

高考化学实验的复习和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策略 黄山市徽州一中程来生 摘要:本文认真分析了近两年安徽省高考理综试卷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对2011年高考化学实验复习提出了复习方法,并就探究型实验题的解题提出了指导性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历年的高考中化学实验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从这两年安徽自主命题的化学试卷来看,在命题过程中命题者总是在命题思路上求新求异,试题起点高,落点低。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该说我省的高考题与全国其它的理综试卷化学部分相比是成功的。作为实验由于受客观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各地实验教学差距较大,为体现高考选拔的公平性,实验题的命题基本上是以课程标准、教材和考纲中规定的实验基本操作为基础,将考纲中规定的考点融入其中,并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一、高考实验题的特点 从这两年的高考试卷看,实验题主要分布是一道基本操作类的选择题,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实验仪器结构、选择和使用,试剂的存放,物质的分离,基本实验原理的应用,这道试题学生主要是观察试卷上的实验仪器及装置要细致,对图中的文字说明要理会,在选择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比等方法进行正确选择。再是工艺流程题,工艺流程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流程题一般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而且两方面的内容互相交叉。这两年都在工艺流程题中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2009年考了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操作、物质成分分析,2010年考了过滤时玻璃仪器的选择、实验现象的分析。综上,工艺流程题主要涉及到的考点有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离子的检验,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的计算等。试卷最后设计了一道探究型实验题,探究型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实验中的数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经常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考查学生分析处理图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提出合理的假设,针对假设,设计出严密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并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这两年我省的实验题总分值达到了25分以上。 二、高考化学实验复习 1、回归课本,掌握教材中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要求 立足课改教材,命题稳中求变是这几年高考命题特点,就是题在“书本之外,理在教材之中”。因此,要结合《考试说明》学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要整体深化、具体细化、总体升华。 例(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宁夏、黑龙江、吉林)27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

探究类实验题 热点一 物质性质的验证与探究 思维导图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第5步↓ 方法探究 1.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___淀粉--KI溶液,对应的现象为_______溶液变为蓝色。 2.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化工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溴单质的少量溶液加入含碘化钾和苯的装置E中,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但是若通入的氯气过量,Cl2也能将I-转化为I2:Cl2+2I-=== 2Cl -+I2,则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答案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