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198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以下简称“1984文本”),共6条“要求”。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对《要求》进行了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1文本”),在数量上保持了6条“规范”。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规范》再次修订,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7文本”),此前的6条规范扩展为8条。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再次修订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2008文本)。从数量上看,“规范”再次恢复为6条。

四个文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描述保持了一致的思路,但是,四个阶段所制定的文本又隐含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微妙的变化和差别。

1984文本的三个维度

1984文本共六条251个字(含标点符号),完整内容为:[1]

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热爱祖国”(一连串有四个“热爱”),对教师提出有关“国家感情”、“政治正确”的要求。但“热爱”太多,也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1)“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表述比较模糊,它是否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必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他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2)“热爱社会主义”的表述也比较模糊。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社会主义但他坚决“拥护”社会主义,这样的教师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遵循教育规律”,对教师提出有关“专业责任”的总体要求。提出“总”的要求之后,接下来的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是对这个“总”的要求的“分”述。这一条的表述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是:为什么把“执行教育

方针”置于“遵循教育规律”的前面,成为“句首”?如果某个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但对现时的“教育方针”有些异议,他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的教师?

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钻研业务”,对教师提出有关“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问题是: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放在这一条中,它与第一条的“政治正确”发生交叉、重叠、重复。

四、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热爱学生”,对教师提出有关“如何对待服务对象”的要求。这一条的优点是:先提出“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纲领性的要求,接下来再以举例的方式提供具体的解释。这一条的问题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看似具体,实则抽象,而且,“循循善诱”过于细节,而“诲人不倦”过于理想化,容易提升为“道德高标”。如果把“诲人不倦”理解为有耐心地教育学生,尚可。但“诲人不倦”容易误解为:不知疲倦地教育学生。

五、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守法”,对教师提出有关“团结协作”的要求。这一条的优点是:不仅要求教师“守法”,而且提示教师恰当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此处看似平淡,实则紧要。

六、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礼貌”,接着第五条的“守法”再次对教师的日常“礼仪”提出要求。

这样看来,1984文本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成为“好公民”。要求教师有“国家感情”、坚持“政治正确”、“奉公守法”,执行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这是第一条规范的主要内容。第二,成为“好职员”,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成为“技术合格”的职业人员。这是第二条至第六条的主要内容。在“好职员”的内部,又分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如何对待学生”

两个向度。

1984文本不仅是我国正式颁发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的文件,而且,它并不因为“初生之物”而呈现为“其形必丑”的状态。相反,1984文本在后来历次的“修订”中一直保持了它的“首创”、“原创”的源头形象,它不仅在结构上简洁明了,而且在内容上显示了它的丰富和完整。

1991文本与1984文本的差异

1991文本仍然为六条,但由1984文本的251个字压缩为227个字。完整内容为:

[2]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热爱祖国”。这一条与1984文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有明显的差异:(1)原来的“热爱祖国”改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2)原来的“热爱中国共产党”修改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后者比前者看起来显得更合理一些,减少了“歧异”和“疑义”。(3)将1984文本中的第三条中的“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前到第一条。这个修改避免了1984文本中的第三条与第一条交叉、重叠的问题。

问题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解释力似乎不如1984文本中的“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似乎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有“普适”或“普世”的意义。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遵循教育规律”(但“执行教育方针”仍置于“遵循教育规律”之前)。这一条原封不动地保留了1984文本(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两条的“十六字”要求(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但将“面向全体学生,教

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简化为八个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简则简矣,失之抽象,“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涵消散流失。这是一个遗憾。

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钻研业务”。这一条将1984文本中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转移到别处,集中提出有关教师业务水平的要求。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改写为“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保留“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八个字。但是,1991文本将“勇于创新”改写为“勇于探索”,修改的初衷可能是出于对“规范”的理解的考虑:规范更多地显示为“底线规范”而不是“道德高标”。不过,“创新”一词原本属于教育界日常用语,“勇于创新”并不见得意味着要求教师像科学家一样做出创造发明的成果,对教师提出“勇于创新”并不见得拔高了要求,它与“勇于探索”几乎相同、相类,而且比“勇于探索”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条的变化是:(1)在1984文本(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中插入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使之成为“句首”,使之成为此条规范的“核心”。(2)将“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浓缩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这也许是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的一种响应。

但是,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替代“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之后,有关“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的警示意义几乎消失殆尽,变得无关痛痒。

五、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热爱学校”。这一条将1984文本(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

学生)中的“热爱学校”提前到“句首”,使之统领本条规范。但,“遵纪守法”似乎比“热爱学校”更具有统领本条规范的效果。

六、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礼貌待人”。这一条几乎完整地保留了1984文本(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描述。只是去掉了衣着“大方”的要求。

由此可见,1991文本显示了对1984文本的“微调”,并没有做伤筋动骨的“改写”。“微调”的思路是:第一,尽量使表述简洁,比如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替代“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第二,尽量减少和避免歧义和疑义,比如将“热爱中国共产党”调整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三,尽量考虑用某个关键词带出该条款的主要内涵(将改关键词放在“句首”),比如“面向全体学生”(第四条)、“热爱学校”(第五条)。这个策略在后来的1997年文本中成为所有条款普遍使用的策略。

不过,1991文本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的问题是,因过于追求表述的简洁而丢失了1984文本中的某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有警示意义的内容。

1997文本与1991文本的差异

1997文本的整体特征是“扩充”,由1991文本的6条扩充为8条,由1991文本的227个字扩展为572个字。完整内容为:[3]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这一条根据当时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的新精神以及当时的“政治正确”的新变化对1991文本的第一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做了比较显

著的改写。(1)增加了“依法执教”这个首要的要求。“依法执教”是当时教育理论界的热点之一,被普遍视为校长和教师的“底线伦理”和“法制观念”。这与当时教育界倡议或呼吁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文件或法律议案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议论而得到修订(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后来于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教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保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增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了微妙的调整,变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4)将1984文本中的第二条中的“执行教育方针”扩展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对“教师的言行”做了富有“时代特色”的特别的强调:“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这一条是对1991文本的第二条(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的改写。除了将“执行教育方针”提前进入第一条之外,删除了“遵循教育规律”,重点强化“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并为之提供了详细的描述。这使“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具体地显示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这是对1991文本中的第三条和第四条的修订。(1)将1991文本中的第三条和第四条交换位置,强化“热爱学生”(而不仅仅“面向全体”)。(2)将1991文本中的“面向全体学生” 具体解释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3)不仅参照1991文本,而且再次回到1984文本中有关禁止“体罚学生”的规范,详细描述了“热爱学生”的具体内容:“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在这点上,1991文本是对1984文本的否定,而1997文本是1991文本的否定之否定,明显向1984文本返回。(4)将1991文本中的第三条改为第四条,并以“严谨治学”作为关键词并使“钻研业务”进一步强化为“刻苦钻研业务”,并具体提出“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要求。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这是对1991文本的第五条的改写。强化“团结写作”,鼓励教师同行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谦虚谨慎化为具体的行为。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这是对1991文本的第六条(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改写和扩充。而改写和扩充的大体思路是重新回到1984文本的第五条和第六条的相关要求。1984文本的第五条为“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1984文本的第六条为“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体变化为:(1)重新强调“尊重家长”,这既是对“家长”的尊重,也是对当时教育界频繁出现家长与教师的冲突的一种回应。(2)增加了“廉洁从教”。这是对当时教育界出现某些“不利用职责之便

谋取私利”的一种提醒和警示。(3)为人师表。针对教育界已经出现的“缺乏公德”问题,“衣着”问题(奇装异服或暴露)、“语言不健康”问题(网络语言、暴力话语),“举止不文明”问题提出要求。

总之,1997文本的总体特征是:力求结构清晰、醒目而且提供比较完整、具体的解释。具体的特点有三:(1)为每条规范提供了“四个字”的“小标题”,这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显得比较“清晰”、“便于记忆”。(2)针对1991文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更具体、更可操作的描述;(3)不仅参照1991文本,而且返回1984文本,恢复了1984文本中的某些具体要求;(4)“规范”的数量由此前的6条增加到8条,尽管实质上仍然呈现为三个维度6个方向。

2008文本与1997文本的差异

2008文本的整体特征是“增加新道德”,由1997文本的8条再次恢复为6条,由1997文本的572个字减少为490个字。完整内容及具体的变化为:[4]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这一条是一贯的对教师提出“国家责任”和“公民意识”的要求。但明显的变化是:只提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而不再具体地提出“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爱岗敬业”,并倡导教师“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这在以往的《规范》中是没有的。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在“关爱学生”的标题之下,特别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的道德律令。这是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现象”的直接回应。顾明远先生在解读2008文本时就直接表明了它的“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今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了一批英雄教师群体,他们舍己救人,坚强不屈,在大灾害面前毫不畏惧,奋不顾身抢救学生的生命,充分体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值得全体教师学习。同时我们也相信,所有具有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精神的教师,在天灾困难面前都会表现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5]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并将素质教育的核心精神落实为“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条最后的一句话,点明了它的现实针对性:“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比较有趣的细节是:这里再次出现1984文本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词语。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为人师表”,这是对遗忘有关师德规范的延续,但根据“时代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与当时提倡的“八荣八耻”相呼应,师德规范强调“高尚情操,知荣明耻”。第二,与当时有关教师依照暴露、语言和举止不文明等社会舆论相呼应,增加了“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第三,与当时议论纷纷的有关“教师有偿家教”和“教师接受礼物”等社会舆论相呼应,增加了“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终身学习”。将“终身学习”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

一(而且以之“压轴”),这是第一次。本条规范的产生背景是:中国教育界在20世纪晚期已经出现有关“终身教育”的呼吁,21世纪初年又兴起“新一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实验和实施直接推动了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在2003年明确提出“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当时全国各地兴起“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和“校本教师培训”(校本培训)。

这样看来,2008文本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虽然保持了1997文本的“关键词”(“四字规范”)风格,但更新了绝大部分“关键词”。1997文本中只有“爱岗敬业”完整保留下来,“热爱学生” (微调为“关爱学生”)、“依法执教”(调整为“爱国守法”)基本被保留。其它三个词语(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1997文本中所没有的。

第二,不仅以“四字规范”作为每一个条款的关键词,而且以先提出正面的要求后以“不……”的方式提出否定、禁止的要求(只有第六条没有出现“不……”)。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正式文件一般不直接提出“不……”的要求,因为,“不……”的表述显得比较强硬。但是,以“不……”的方式提出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可以使教育实践中某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和倾向突显出来,可以显示出“提醒”、“警示”、“亮红牌”的效应。

第三,根据社会对教师群体中出现的某些负面形象的批评,增加了相关的教师职业规范的具体要求。比如,在类似地震的灾难事件中,教师自己先跑还是组织学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针对这个问题,2008文本特别提出了“保护学生安全”的要求。比如,针对某些教师言论“自由化”的问题,2008文本直接提出了“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虽然有人对这些规定是否合理尚存争议,但类似这样的规定显示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强调的并非固定不变的“普世价值”,而更看重它的现实针对性。

第四,力图为每一条的要求提供更具体、更精准的解释。但由于1997文本的总条款由8条压缩为6条,这使2008文本虽然每条的字数增加但总字数比1997文本反而减少。

四个文本的总体特征

1.四个文本的要求虽然一直在变化,但有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或“关爱学生”)这三个条款一直比较稳定地延续下来。它显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维度:一是“国家责任”,在爱国的基础上成为守法的合格“公民”;二是“专业能力”,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三是“服务意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2.1984文本最有原创性。它几乎显示了“一捶定音”的气魄和实力。

3.四个文本的数量虽然有增有减,但“6条”的数量获得一致的认可。

4.四个文本一致地显示了它的“时代特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每个阶段的修订都几乎都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舆论对教师形象提出了批评或新的要求。

5.四个文本一致地显示为完整性与简洁性的“双赢”:既追求规范的完整性,又尽可能保持规范的简洁性。相比之下,1991文本最简洁,2008文本最精细。总体趋势显示为:用“关键词”的方式显示它的简洁性,并置于句首,然后再以比较具体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显示它的完整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原文]: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解读]:●“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1.学法守法。认真学习、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等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得有影响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的言行。坚决抵制法轮功等邪教组织。 2.学习宣传。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活动,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保持一致。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原文]: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解读]:●“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把本职工作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pdf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比一般的职业更特殊一些。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以身立教”的共同特点。当前,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但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不但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秩序的一代新人。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职业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八条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八条 1、要拥护四项基本原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行。 2、要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不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不参与邪教活动。 3、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要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不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不向学生推销商品,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5、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语言规范健康,行为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酗酒,言行不违反社会公德。 6、要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正确评价学生;不公开排列学生的考试名次,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 7、要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坚持进行家访;不指责、训斥学生家长。 8、要关心集体,尊重同事;不做有损集体荣誉和不利于同志团结的事。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要¨规定 一、要热爱教育,热爱学校; 二、要依法执教,遵纪守法; 三、要廉洁自律,为人师表; 四、要爱岗敬业,恪守职责; 五、要关爱学生,面向全体; 六、要严谨治学,认真施教; 七、要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八、要衣着整洁,举止端庄; 九、要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十、要遵守公德,作风正派。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十禁”规定 一、禁止讽刺、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二、禁止以学生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安排座次: 三、禁止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言行; 四、禁止向学生乱收费、乱发资料和乱推销商品; 五、禁止随意停课、无教学计划和无教案上课; 六、禁止校内有偿补课、有偿辅导和校外有偿家教; 七、禁止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 八、禁止上课接传呼、打手机和接待来客; 九、禁止赌博、酗酒、言语行为失礼失态; 十、禁止衣着不整、留怪异发型和浓妆艳抹。

中小学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学习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思想、职业情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关键。教育是事业,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还要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 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应该是提高教师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一、热爱党,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建成保教并重,严格履行岗位职责。 二、热爱幼儿、尊重了解幼儿面向全体幼儿,支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对幼儿一视同仁。 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规程纲要为指南,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四、严于律己、尊重家长,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身心状况。 五、在幼儿面前行为规范,语不俗,话不高,有正确坐立行姿态,处处为幼儿做表率。 六、仪表端庄,着装整齐,梳妆打扮符合职业要求,谈吐文雅,举止文明,热情和蔼,为人师表 七、严格遵守园内各种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家庭和谐,关心集体,维护团结,尊老爱幼,不损害集体利益。 八、廉洁奉公,不吃喝、不收礼,不将公物归为己有,不私占有他人财物,不求家长为个人办事。 九、刻苦专研业务,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勇于创新,勤于总结,努力探索工作规律,为发展幼儿教育作出贡献。 我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应该包括先进性、示范性、继承性、奉献性。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它功在千秋,却难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品

质。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各种利益调整、碰撞的改革形势之下,教师则更需要有以无私奉献精神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情操。 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提高自身觉悟水准,加强自我思想、品德、素质的磨练。 其次,是要自觉地、严格地贯彻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两份法律、法规文件。每一位教师都要懂得自己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和义务,这是增强师德建设中的刚性因素,这部分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属于强制性的。 第三,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要时时刻刻以教师的师德为准绳,检查、督促自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学校一级行政主管,要进一步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其中应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象我们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委员会,各年级相应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这就是很好的社会监督方式,是全方位加强师德建设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师德修养还重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修炼。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过程,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的实践过程。实践的过程就是精神升华的过程,是人格魅力的光辉闪现的过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整个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在我市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地领会、贯彻市教育局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各项要求。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

2018.9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30条

时间:2018.9.1 地点:办公室 领学人:孙嘉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师德投诉必查内容30条 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建立中小学师德零投诉前置制度的通知》精神,现将潍坊市教育局规定并在社会公布的“师德投诉必查内容30条”予以印发,望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抓好落实,自觉杜绝以下行为: 1.语言不文明,讽刺、挖苦、辱骂学生,侮辱学生人格,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2.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指使或教唆学生体罚学生的; 3.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用错误言行区分学生,严重挫伤学生自尊心的; 4.育人导师制中,由于方法不当导致所负责学生发生自杀、自残、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的; 5.对学生实施有偿补课、有偿家教,私自办班或在社会培训机构兼职的; 6.向学生推荐培训机构,与培训机构合伙谋取私利,或为培训组织者招生提供便利的; 7.无教学方案上课,或备课不认真、不完成教学任务的; 8.无故不上课,或对学生作业有布置而无批改,严重不负责任耽

外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览

外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览 来源:中国教师报 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育职业道德规范 导言 教育工作者坚信并维护每一个人的价值与尊严,认同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要达到这些目标,根本在于保护学习与教学的自由,确保所有人的平等受教育机会。教育工作者承担着遵守最高道德准则的责任。 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内在于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之重大。渴望获得同事、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成员的尊重与信任,是教育工作者保持最高水准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既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也为其行为提供了评判的标准。 原则一 对学生的责任 教育工作者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一名有价值、有能力的社会成员。因此,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求知与理解欲望,以及成熟的价值目标的形成。 为了履行对学生的职责,教育工作者: ·在学生的求学过程中不应无理限制学生的独立行动。 ·不应该无理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 ·不应故意隐瞒或歪曲有关学生进步的主题内容。 ·当学生的学习、健康及安全受到危害时,应为保护学生做出恰当努力。 ·不应故意使学生处于尴尬或受贬低的处境中。 ·不应基于种族、肤色、宗派、性别、原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仰、家庭状况、社会或文化背景、性倾向不公正地—— a.不让学生参加某活动 b.剥夺学生获得某项好处 c.让学生获得优待 ·不应利用与学生的职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 ·不应透露在职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除非完全用于职业目的,或法律要求。 原则二 对本职业的责任 公众赋予教育职业以信任与责任,对其职业服务提出了至高要求。 教育职业服务的质量对国家及其公民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此信念下,教育工作者应该不遗余力地提高职业水准,努力营造一个鼓励运用专业判断能力的氛围,创造条件吸引值得信赖的人从教,帮助避免不合格人员从事教育。 ·为了履行对职业的职责,教育工作者—— ·不应在求职的申请资料中故意作出错误陈述,或未能透露有关其能力与资格的事实材料。 ·不应瞒报或歪曲自己的职业资格。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

小学老师师德师风年度总结_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 小学老师师德师风年度总结一直以来,我们学校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师德师风 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并 狠抓落实。在此影响下,我审视了自己本学年师德师风工作,总结 如下:本学年我在政治思想方面,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 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 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 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 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 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 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 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交往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叫家长办事,不进行有偿家教,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普遍赞许。在教育教学过 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 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 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 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 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 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 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198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以下简称“1984文本”),共6条“要求”。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对《要求》进行了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1文本”),在数量上保持了6条“规范”。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规范》再次修订,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7文本”),此前的6条规范扩展为8条。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再次修订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2008文本)。从数量上看,“规范”再次恢复为6条。 四个文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描述保持了一致的思路,但是,四个阶段所制定的文本又隐含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微妙的变化和差别。 1984文本的三个维度 1984文本共六条251个字(含标点符号),完整内容为:[1] 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热爱祖国”(一连串有四个“热爱”),对教师提出有关“国家感情”、“政治正确”的要求。但“热爱”太多,也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1)“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表述比较模糊,它是否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必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他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2)“热爱社会主义”的表述也比较模糊。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社会主义但他坚决“拥护”社会主义,这样的教师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遵循教育规律”,对教师提出有关“专业责任”的总体要求。提出“总”的要求之后,接下来的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是对这个“总”的要求的“分”述。这一条的表述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是:为什么把“执行教育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赤金中学教师行为规范 忠于学校成绩显著 , 招生有方吃苦耐劳 创新求实爱岗敬业 守时守纪热情接待 诚实可靠宽容仁爱 教师行为规范-上班“十要” 按时签到来去告知 热情接待多用敬语 井然有序主动问好 打扫卫生仪表整洁

精神饱满认真负责 : 赤金中学教师形象标准 一、依法执教,明德笃志; 二、爱岗敬业,乐群敦行;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四、关爱学生,呵护心灵; 五、修炼身心,完善自我; 六、终身学习,求真至善。 赤金中学教师行为规范-上班“十不准” 不准接打电话; 不准打牌下棋; ' 不准私自外出; 不准闲聊神侃; 不准冷淡来宾;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若干规定(试行)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若干规定(试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中小学教师必须做到: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德,敢于同社会不良行为做斗争; 3、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4、注意不断更新知识、总结教学经验、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耐心答疑、循循善诱; 6、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7、改进工作方式,加强家访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认真细致做好学生工作思想工作,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8、尊重同事,团结友爱,建立和睦融洽的工作生活环境; 9、在公共场合保持良好的师表形象,坚持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10、坚持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加强个人修养,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楷模和使者。 二、中小学教师不得有以下行为: 1、不得有违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行; 2、不得有玩忽职守,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如课前不备课、课时没有教案、作业没有认真批改等; 3、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不得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教材;不得向学生推销商品;不得向学生及学生家长索要财物;不得利用职便或学生家长

的关系谋取私利;不得随意接受学生家长的吃请; 5、不得搞有偿补课、办辅导班,不得向学生乱收费; 6、不得以学习成绩或学生家长的职位给学生排座位;不排列学生的考试名次; 7、不得指责、训斥学生家长;不得随意向学生家长告状; 8、不得做有损集体荣誉和不利于团结的事; 9、不得穿拖鞋、背心进入教室;不得在教室内接打手机; 10、不得参与色情、赌博、酗酒以及封建迷信活动,言行违反社会公德; 11、不得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经商、办企业以及其他经营活动; 12、参加各类考试不得有舞弊行为,监考不得有不负责任或徇私舞弊的现象;不得有各类弄虚作假行为。 三、考核措施 1、事业心不强、平时不备课、上课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笔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笔记 第一部分: 一、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二、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4.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 5.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6.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7.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8.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9.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10.坚持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相配合。 三、公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12.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13.集体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4.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15.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16.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17.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四、大力加强基层道德教育 18.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 19.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20.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21.机关、企事业单位是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 22.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 23.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五、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24.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25.要在各项创建活动中充分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内容,明确具体标准,制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 26.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使先进典型的高尚情操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27.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 28.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29.各种道德实践活动源于基层、扎根群众,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

新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教师[200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科文卫体(教育)工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工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并就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教师队伍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规范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

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基本内容 《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许多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学习贯彻时应注意和教育法规的学习结合进行。 三、认真做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好《规范》的学习宣传。要通过开展主题学习、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和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规范》,帮助广大教师全面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全面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学校领导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系统工会和学校要把贯彻实施《规范》列入师德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要将学习《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把教师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列为教师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定期考核检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0条

2008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一、依法执教(不违线不违法不违纪不违规) 1、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4、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5、不向学生和社会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 6、按《教育法》、《教师法》的要求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7、自觉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和学校制定的政策、纪律和各项规章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心得体会师风师德教师中小学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通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热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

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五、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有人说,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这种东西,就是爱。爱,它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再把你的爱带给你身边的学生吧,就像宽容自己爱人的小脾气,原谅自己孩子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能爱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精心的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对学生无私的奉献。这种爱,不是出自于个人恩怨,而出自社会的需要、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政策解读 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日前,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颁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时修订《规范》意义何在?与过去相比有什么特点?如何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为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作了政策解读。 一、重新修订并颁发《规范》的意义 修订颁发《规范》,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当前,全国教育战线正在深入学习抗震救灾英模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师德。在这个时候修订颁发《规范》,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高尚师德,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英模教师学习,以英模教师为榜样,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等,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同时,修订颁发《规范》,也是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师德建设的有效措施。 二、《规范》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 此次修订《规范》力图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新《规范》中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强调尊重教师,强调教师责任与权利的统一,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文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 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

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七、热爱尊重学生.?教师法明确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尊重,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做为一名教师若想使学生对自己热爱尊重.首先自己要尊重自己的人格,中国有这样的格言:“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一名合格的老师一定要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要时刻把自己的工作与集体的声誉连在一起,一堂课的好坏,—件事的成效,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无足轻重的,但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一件错事不仅影响到个人,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与教师的形象,影响到学生心目中老师的地位,甚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依法执教的实质,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 ?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精髓。 ?严谨治学是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应当遵循的准则,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 ?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 ?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 ?为人师表是教师处理职业劳动与自身人格塑造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核心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P9)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调节作用 ?榜样作用 ?促进作用? (P13---16)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问题 ?现代教育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高要求与中小学教师对自身职业低认同之间的冲突。 ?教师树立权威形象与学生渴望“尊重”的需求之间的冲突。?在教育过程中团结协作的道德要求与教育内部分歧之间的矛盾冲突。 ?家长渴望与教师沟通和教师无暇与家长交流之间的冲突。针对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对策 ?营造“尊师重教”的大环境 ?规范和完善对教师队伍的管理 ?建立职前、职后互相衔接的师德培养体系 教师应具备的七种职业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 ?奉献精神 ?爱岗敬业精神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3篇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3篇 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1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在上课时,《题西林壁》中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因为”的意思,但是很多学生总是不明白,总是要写成“缘故”这个意思。我又再三强调,还是有学生这样认为,做练习时也写错。 后来,我觉得要放在诗句里理解,对学生来说就能更容易明白吧。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汇编)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修订 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改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全文如下: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对待教育事业道德。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对待教育事业和对待学生的道德。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师德的灵魂,对 待学生的道德。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 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 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的天职,对待学生的道德。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 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 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 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师 职业的内在要求,对待家长、同仁以及其他社 会成员的道德。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 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 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 力,对待自己和事业的道德。 二、特点: 1、最引人注目的是“保护学生安全”一条。教育的最大目的就是促进生命的成熟、美丽和幸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