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YJK计算参数( 注释)20171011

YJK计算参数( 注释)20171011

YJK计算参数( 注释)20171011
YJK计算参数( 注释)20171011

SATWE结构计算中的参数选取

一、总信息..............................................

1、结构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该参数直接影响整体指标统计、构件内力调整、构件设计等内容。

2、结构材料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地下室层数:

指与上部结构同时进行内力分析的地下室部分的层数。该参数对结构整体分析与设计有重要影响,无地下室时填0,有地下室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嵌固端所在层号:MQIANGU= 1

嵌固端所在层号主要用于设计,如按《抗震规范》6.1.14.3.2条对梁、柱钢筋进行调整;按《高规》3.5.5.2条确定刚度比限值;地震组合下的设计内力调整;底部加强区起始位置等方面。

软件默认嵌固层号=地下室层数,如果在基础顶嵌固,则该参数填0,如果修改了地下室层号,应注意确认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需要修改。

如果嵌固层以下设置了地下室,则按《抗规》6.1.3条,将嵌固端所在层号当做地下一层,并对嵌固端所在层号的抗震等级不降低;对于嵌固端层以下的各层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分别自动设置:对于抗震等级自动设置为四级抗震等级,对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但不低于四级。

注意,该参数指的是设计时对嵌固层的构造加强,而不是计算模型的嵌固。

5、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

用来确定柱、支撑、墙柱等构件底部节点是否生成支座信息,如果某层柱或支撑或墙柱底节

点以下无竖向构件连接,且该节点标高位于“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以下,则该节点处生成支座。

6、裙房层数

裙房层数在填写时注意要包含地下室层数。

7、转换层号

按实际情况填写

8、加强层所在层号

该参数对于筒体结构层地震剪力调整、加强层构件设计等方面有影响。

9、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

一次性加载:一次施加全部恒载,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

施工模拟1: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恒载分层施加。这种计算模型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

施工模拟3: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第n层加载时,按只有1~n层模型生成结构刚度并计算,与施工模拟1相比更接近于施工过程。

建议对多、高层建筑首选模拟3,低层可以按模拟1;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场馆类(指没有严格的标准楼层概念)结构应选一次性加载。

10、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计算方式。

一般计算方式:软件先求出某层X、Y方向水平风荷载外力FX、FY,然后根据该层总节点数计算每个节点承担的风荷载值,再根据该楼层刚性楼板信息计算该刚性板块承担的总风荷载值并作用在板块质心;如果是弹性节点,则直接施加在该节点上,最后进行风荷载计算;

11、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12、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

选中该参数之后,后处理中的“等值线”才有数据,用来画墙、弹性楼板、转换梁以及框架梁转连梁的应力等值线。

二、计算控制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该参数为地震作用、风荷载计算时的X正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系下X轴的夹角,逆时针方向为正,单位为度。

改变该参数时,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计算时的X正向将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与坐标系方向有关的统计结果,如风荷载计算时的迎风面宽度、风荷载、地震作用计算时的层外力、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层刚度等指标。如果只想计算最不利方向地震作用,可在参数“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方向角度”中增加相应角度来考虑。

2、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0《砼规》取值

勾选该项,软件自动按《混凝土规范》表5.2.4所列情况计算梁有效翼缘宽度,并根据考虑翼缘后T形截面和原矩形截面抗弯刚度比值计算刚度放大系数。这样,平面中不同位置的梁的刚度放大系数均可能不同。

勾选该项,则“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将不起作用。

3、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如果填1表示不做放大,如果填大于1的值,则梁刚度放大系数可在1.3~2.0范围内取值。软件自动搜索中梁和边梁,对有楼板相连的梁进行刚度放大,其他情况的梁刚度不放大。

4、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主要是考虑到选择按“梁刚度放大系数按10《砼规》取值”时,有时因为平面布置的问题,使得刚度放大系数计算值较大,因此软件提供了“刚度放大系数上限”参数,使得计算值不大于该值。一般中梁取2.0,边梁取1.5。

5、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

《高规》5.2.1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时,可对剪力墙连梁刚度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6度、7度区可以取0.7,8度、9度区可以取0.5。

软件根据该参数对连梁刚度进行折减,并且对按框架梁输入或墙开洞方式生成的连梁均有效。软件在计算时,对于地震作用的计算结果,软件采用折减模型的计算结果;对于非地震作用的荷载情况,软件采用不折减模型的计算结果。

6、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

《广高规》5.2.1 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抗风设计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8,抗震设计控制时,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5;

软件在计算参数中设置了风荷载计算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用户可对地震作用和风荷载计算设置不同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一般取1.0。

7、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两种建模方式输入连梁,一种是先输入连梁左右墙肢,再将连梁按普通梁输入;另一种是先输入一片墙,再在墙上开洞生成墙梁。两种建模方式生成的连梁的计算模型是不同的,一种是按杆单元计算,一种是按壳元计算。

当连梁截面高度较大且跨高比很小时,按杆单元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对于按框架梁建模的连梁,当跨高比小于输入的数值时,软件自动将该梁转换为壳元模型计算,并进行更细的网格划分。8、连梁材料强度默认同墙

该参数用来控制按框架梁方式输入的连梁材料强度取值,默认同墙。

9、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该参数对分析精度略有影响,对于一般工程可取0.5~1.0m。在YJK中此参数对模型的计算参数有影响,单元划分越大,剪力墙划分越粗糙,刚度越大,配筋值也越大;此参数在PKPM和MIDAS 中对结构参数影响很小。

10、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该参数用来控制弹性楼板网格划分时的最大长度

11、短墙肢自动加密

由于有限元计算时对于水平向只划分了1个单元的较短墙肢计算误差较大,程序可对长度超过0.6倍的网格细分尺度并且只划分了一个单元的较短墙肢自动增加到2个单元,以提高墙肢内力计算的准确性。

12、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

该参数用来控制指定为弹性板属性的楼板,其板上荷载的导荷方式,分两种方式:

(1)平面导荷:传统方式,作用在各房间楼板上恒活面荷载被导算到了房间周边的梁或者墙上,在上部结构的考虑弹性板的计算中,弹性板上已经没有作用竖向荷载,起作用的仅是弹性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

(2)有限元计算:在上部结构计算时,恒活面荷载直接作用在弹性楼板上,不被导算到周边的梁墙上。

有限元方式仅适用于定义为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的楼板,不适合弹性膜或者刚性板的计算。有限元方式适用于无梁楼盖、厚板转换层等结构,可在上部结构计算结果中同时得出板的配筋,在等值线菜单下查看弹性板的各种内力和配筋结果。

13、膜单元类型

在计算控制参数下设置对膜单元的选项:经典膜单元(QA4)和改进型膜单元(NQ6Star)。

软件一般采用的膜单元为经典膜单元,它的特点是带旋转自由度的精华非协调平面四边形等参。改进型膜元(NQ6Star),NQ6Star单元特点是对于非规则四边形单元也可得到较合理的应力分布,在受弯矩作用情况下,可明显减少经典膜单元计算转角位移结果与理论值存在的较大误差,对温度荷载的计算可以达到Etabs的精度,对边框柱与剪力墙的协调性好等。因此在计算温度荷载时,或者边框柱结果不正常时可选用改进型膜单元计算。

14、考虑梁、柱端刚域

一般勾选考虑梁端刚域,不考虑柱端刚域

15、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

一般默认勾选

16、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

一般不勾选

17、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

采用弹性板时勾选,一般不勾选

18、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

一般不勾选

19、刚性楼板假定

一般勾选“整体指标计算采用强刚,其它计算非强刚”

根据规范要求,某些整体指标的统计需要在刚性楼板假定前提下进行。如果设计人员选择该项,则软件只在计算相应结构指标时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计算结果,在计算其它指标及构件设计时采用非强制刚性楼板假定的结果。这样,设计人员只计算一次即可完成整体指标统计与构件设计。

软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模型进行计算的内容主要有:层刚心、层间剪力与层间位移之比方式计算的层刚度、位移比、位移角、刚重比等。

20、考虑P-△效应

软件在设计结果文件中输出了结构是否应该考虑重力二阶效应的判断结果,设计人员可以参考软件输出结果进行设置。

三、风荷载信息..............................................

1、执行规范

选GB50009-2012。

2、地面粗糙度类别

分A、B、C、D四类,按实际情况填写。

3、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这里所说的修正后的基本风压,是指沿海、强风地区及规范特殊规定等可能在基本风压基础上,对基本风压进行修正后的风压。对于一般工程,可按照《荷载规范》的规定采用。

《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该条规定,软件通过“荷载组合”选项卡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用放大系数”来考虑,不需且不能在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上乘以放大系数。

4、结构X向、Y向基本周期

该参数主要用于风荷载计算时的脉动增大系数计算。由于X向、Y向风荷载对应的结构基本周期值可能不同,因此这里输入的基本周期区分X、Y方向。软件按《荷载规范》简化公式计算基本周期并作为默认值,设计人员可将计算后结构基本周期填入重新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风荷载计算结果。

5、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

该参数主要用于风荷载计算时的脉动增大系数计算。混凝土结构默认0.05,有填充墙钢结构默认0.02,无填充墙钢结构0.01。

6、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软件提供该参数,设计人员可在此输入,软件只在承载力设计时才应用该参数。

7、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

风振舒适度验算用的风压,可参考《高钢规》相关规定。

8、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风振舒适度验算用的阻尼比,《高规》3.7.6条建议取0.01~0.02,一般取0.02。

9、精细计算方式下对柱按柱间均布风荷加载

该参数用来控制风荷载施加方式,勾选则根据柱左右受风面承受的风荷载以均布荷载形式施加在柱间。该参数只在风荷载计算方式为“精细计算方式”下有效。

10、考虑顺风向风振

该参数用来控制风荷载计算时是否计算风振系数,一般要考虑。

11、体型分段数

该参数用来确定风荷载计算时沿高度的体型分段数,目前最多为3段。

12、考虑横向风振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8.5.1 条规定:“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以及细长圆形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一般而言,建筑高度超过150m或高宽比大于5的高层建筑可出现较为明显的横风向风振效应。

13、考虑扭转风振

该选项用来控制风荷载计算时是否按2012《荷载规范》8.5节考虑扭转风振影响。

14、结构一阶扭转周期

该参数用来计算扭矩谱能量因子,详见2012《荷载规范》附录H.3.4。

四、地震信息

1、设计地震分组

根据《抗震规范》附录A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选择。

2、设防烈度

依据《抗震规范》及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指定设防烈度。其中幼儿园武汉地区要求按7度设计,出处《武汉市政府令269号文》。

3、场地类别

依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

4、特征周期

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取值。

5、周期折减系数

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分析时,只考虑了主要结构构件(梁、柱、剪力墙和筒体等)的刚度,没有考虑非承重结构构件的刚度,因而计算的自振周期较实际的偏长,按这一周期计算的地震作用偏小。因此,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对周期进行折减。

《高规》4.3.17条规定:“当非承重墙体为砌体墙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框架结构可取0.6~0.7;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7~0.8;框架-核心筒结构可取0.8~0.9;剪力墙结构可取0.8~1.0。”

该参数只影响地震效应计算,不影响结构固有属性分析。

6、特征值分析参数

在这里设置了多个参数控制计算地震特征值及地震力计算。

(1)分析类型

软件提供3种特征值计算方法由用户选择,常用的为WYD-RITZ法。

(2)计算振型个数

软件提供两种计算振型个数的方法,一是用户直接输入计算振型数,二是软件自动计算需要的振型个数。

(一)用户定义振型数

《抗震规范》5.2.2条文说明中指出: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90%所需的振型数。

《高规》5.1.13条规定:“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混合结构和本规程第10章规定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宜考虑平扭耦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个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二)程序自动确定振型数

勾选此项后,要求同时填入参数“质量参与系数之和(%)”,软件隐含取值为90%。

在此选项下,软件将根据振型累积参与质量系数达到“质量参与系数之和”的条件,自动确定计算的振型数。

9、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提高(或降低)一级

该参数用来设置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相对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的提高(或降低),主要用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同的情况,如:

(1)《抗震规范》3.3.2条:“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抗震规范》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如果场地类别和设防烈度满足条件(1),软件会自动勾选抗震构造措施的“降低一级”;如果场地类别和设防烈度满足条件(2),软件会自动勾选抗震构造措施的“提高一级”。

在wpj*.out文本文件中会分别输出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

10、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根据《高规》表3.9.3、表3.9.4,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和非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一般情况下相差一级。选取此项时,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将自动提高一级,省去设计人员手工指定的步骤。

11、结构阻尼比

这里的阻尼比只用于地震作用计算。

《抗震规范》5.1.5条规定:除有专门规定外,建筑结构的阻尼比应取0.05。

《抗震规范》8.2.2条对钢结构抗震计算的阻尼比做出了规定。

《高规》11.3.5条规定:混合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可取为0.04。

其他情况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取值。

12、考虑偶然偏心

《高规》4.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如果设计人员勾选该选项,则软件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分别对X、Y方向增加正偏、负偏两种工况,偏心值依据“偶然偏心值(相对)”参数的设置,并且在整体指标统计与构件设计时给出相应计算结果。

对于偶然偏心工况的计算结果,软件不进行双向地震作用计算。

14、偶然偏心的计算方法

一般采用等效扭矩法

15、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抗震规范》5.1.1.3条规定:“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16、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地震作用

软件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并在wzq.out文件中输出该方向,并提供“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地震作用”参数。勾选该项,则软件自动计算该方向地震作用。相当于在参数“斜交抗侧力方向角度”中自动增加了一个角度方向的地震作用计算。

17、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

指的是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的活荷载组合值系数,默认为0.5。

18、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由“设防烈度”参数控制,默认值为《抗规》表5.1.4-1。

19、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软件提供两种地震作用放大方法:全楼统一和分层设置,对于分层设置方法,可以导入时程分析的放大系数,也可以导入自定义放大系数文本,还可以将设置好的放大系数导出。

20、性能设计

无论按《抗规》、《高规》还是按《广东高规》进行性能设计,均不考虑地震效应和风效应的组合,不考虑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内力调整系数。

选择“性能设计(抗规)”时,软件按照抗震规范附录M作为设计依据。用户可以选择“不屈服”和“弹性”性能水准,软件具体实现如下:

中震不屈服:荷载效应采用标准组合,材料强度取标准值;

中震弹性:荷载效应采用基本组合,材料强度取设计值;

大震不屈服:荷载效应采用标准组合,材料强度取极限值;

大震弹性:荷载效应采用基本组合,材料强度取设计值。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性能设计确定的配筋通常要与多遇地震的配筋取包络,如有需要,用户可通过软件的“包络设计”菜单加以实现。

选择“性能设计(高规)”时,软件按照《高规》3.11作为设计依据,可选择不同的抗震性能水准。构件区分关键构件、一般竖向构件和水平耗能构件,软件默认剪力墙为关键构件,柱、支撑为一般竖向构件,梁为水平耗能构件,可在前处理中查改。

五、设计信息

1、最小剪重比地震内力调整

《抗震规范》5.2.5条条文说明中指出:“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s的结构,由此计算所得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动态作用中的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但是规范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尚无法对此作出估计。出于结构安全的考虑,提出了对结构总水平地震剪力及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烈度下的剪力系数,当不满足时,需改变结构布置或调整结构总剪力和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使之满足要求。例如,当结构底部的总地震剪力略小于本条规定而中、上部楼层均满足最小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调整: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设计反应谱的加速度控制段时,则各楼层均需乘以同样大小的增大系数;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位移控制段时,则各楼层i均需按底部的剪力系数的差值△λ0增加该层的地震剪力——△FEki=△λ0GEi;

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时,则增加值应大于△λ0 GEi,顶部增加值可取动位移作用和加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中间各层的增加值可近似按线性分布。”

《抗震规范》不仅规定了最小剪重比调整系数,同时也规定了调整方法。软件按照上述方法调整层地震剪力,当底部总剪力相差较多时,结构的选型和总体布置需重新调整,不能仅采用乘以增大系数方法处理。

《抗震规范》条文说明中指出:满足最小地震剪力是结构后续抗震计算的前提,只有调整到符合最小剪力要求才能进行相应的地震倾覆力矩、构件内力、位移等等的计算分析;即意味着,当各层的地震剪力需要调整时,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要相应调整。软件根据最小剪重比调整结果对后续的倾覆力矩统计、内力、位移计算等均进行相应调整。

2、扭转效应明显

该参数与“最小剪重比地震内力调整”参数配合使用,用来处理《抗震规范》表5.2.5中规定的扭转效应明显的情况。

对于如何判断扭转效应明显,规范有如下解释:

《抗震规范》5.2.5条文说明中指出:扭转效应明显与否一般可由考虑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判断,例如前三个振型中,二个水平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为同一个量级,即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

《高规》4.3.12条文说明中指出:表4.3.12中所说的扭转效应明显的结构,是指楼层最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楼层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1.2倍的结构。

3、第一、第二平动周期方向位移比例(0~1)

《抗震规范》5.2.5条条文说明中指出:若结构基本周期位于反应谱的速度控制段时,则增加值应大于△λ0G Ei,顶部增加值可取动位移作用和加速度作用二者的平均值,中间各层的增加值可近似按线性分布。

软件提供该参数,当X或Y方向结构基本周期位于速度控制段时,软件按该系数计算调整系数,填0按加速度控制段的方法取值,填1按位移控制段的方法取值,填0~1之间的数,则插值求调整系数。当X或Y方向结构基本周期不位于速度控制段时,该参数不起作用。

5、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为0.8~0.9,一般取0.85。

6、梁扭矩折减系数

一般取0.4。

7、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

《抗震规范》表3.4.3-2中对侧向刚度不规则的判断条件为:该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高规》3.5.2条对侧向刚度比的规定区分框架和非框架结构,其中对框架结构的规定与《抗震规范》的规定一致,而框剪结构的规定有区分。

8、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调整

《抗震规范》3.4.3条和《高规》3.5.8条均对由于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做出了地震作用放大的规定。由于计算受剪承载力需要配筋结果,因此需先进行一次全楼配筋设计,然后根据楼层受剪承载力判断后的薄弱层再次进行全楼配筋,这样会对计算效率有影响。因此软件提供该参数,勾选该项,则软件自动根据受剪承载力判断出来的薄弱层再次进行全楼配筋设计,如果没有判断出薄弱层则不会再次进行配筋设计。

9、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高规》3.5.2-2

《高规》3.5.2-2规定:“…对于底部嵌固楼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该参数用来控制底部嵌固楼层是否执行1.5规定。

10、指定薄弱层层号

软件根据上下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并自动进行地震作用调整,但对于竖向不规则的楼层不能自

动判断为薄弱层,需要设计人员手工指定。可用逗号或空格分隔楼层号。

11、薄弱层地震力放大系数

该参数用于薄弱层的地震力放大。

《抗震规范》3.4.4.2条规定:“平面规则而竖向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空间结构计算模型,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

《高规》3.5.8条规定:“侧向刚度变化、承载力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性不符合本规程第3.5.2、3.5.3、3.5.4条要求的楼层,其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默认值为1.25。

12、0.2V0分段调整

《抗震规范》6.2.13条、《高规》8.1.4条对框剪结构框架剪力调整做出了相关规定。

对于筒体结构的地震剪力调整,在将结构体系设为“框筒结构”或“筒中筒结构”后,软件自动按《高规》9.1.11条判断并调整框架部分及剪力墙部分地震剪力,并在wv0.2q.out文件中输出调整系数。

13、0.2 V0调整上限

该参数指的是0.2 V0调整时放大系数的上限,默认为2;如果输入负数,则无上限限制。

五、活荷载信息

1、设计时折减柱、墙活荷载

该参数用来控制在设计时是否折减柱、墙活荷载,按荷载规范确。

2、折减系数

该参数用来设置相应楼层数时的折减系数,软件提供的选项及参数默认值与《荷载规范》表5.1.2的规定相一致。注意有地商情况的取值:以33层高层举例,其中商业2层,住宅31层,则20层以上的折减系数为:(31*2.0*0.55+2*3.5)/(31*2+2*3.5)=0.595

3、活荷不利布置最高层号

《高规》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中,当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2时,应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引起的结构内力的增大。

4、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高规》5.1.8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中,当楼面活荷载大于4kN/m2时,应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引起的结构内力的增大;当整体计算中未考虑楼面活荷载不利布置时,应适当增大楼面梁的计算弯矩。”该放大系数通常可取为1.1~1.3,活载大时选用较大数值。

输入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是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一种近似算法,如果用户选择了活荷载不利作用计算,则本系数填1即可。

如果在计算时同时考虑了活荷载不利布置和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则软件只放大一次性加载的活载计算结果。

5、楼面梁活荷载折减设置

软件允许梁活荷载折减与柱、墙活荷载折减同时设置,并在计算与设计时避免重复折减。

七、构件设计信息

该选项卡主要提供与构件设计相关的参数设置。

1、柱配筋计算方法

对于混凝土柱的配筋设计,目前软件提供了两种方法:单偏压和双偏压。单偏压指按照《混凝土规范》6.2节的相关规定计算;双偏压指按照《混凝土规范》附录E的相关规定计算。

一般采用单偏压计算,则需定义角柱,对于角柱、异形柱,软件自动采用双偏压方式配筋。2、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

选择该项,则连梁正截面设计时按《混凝土规范》11.7.7条对称配筋公式计算配筋;否则按普通框架梁设计;一般不勾选。

3、框架梁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影响

《抗震规范》6.3.3.1条规定:“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抗震规范》6.3.3.2条规定:“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如果勾选该项,则软件在框架梁端配筋时确保受压钢筋与受拉钢筋的比例满足规范要求,且使得受压区高度也满足规范要求;不勾选该项,则软件在配筋时与跨中截面的配筋方式一致,即先按单筋截面设计,不满足才按双筋截面设计,不考虑上述规定;一般勾选。

4、矩形混凝土梁按T形梁配筋

《混凝土规范》5.2.4条规定:“对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宜考虑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

勾选该项,软件自动按《混凝土规范》表5.2.4所列情况计算梁有效翼缘宽度,并按考虑翼缘后T 形截面进行配筋设计,软件只考虑受压翼缘的影响。一般勾选梁刚度放大后不勾选此项。

5、柱剪跨比计算方法

软件提供两种算法:简化方法(Hn/2h0)和通用方法(M/Vh0),并将剪跨比输出到wpj文件中。

6、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

一般不勾选

7、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即是否按照组合墙方式配筋。

软件处理:

勾选此项,则软件对剪力墙的每一个墙肢计算配筋时,考虑其两端节点相连的部分墙段作为翼缘,按照组合墙方式计算配筋。软件考虑的每一端翼缘将不大于墙肢本身的一半,如果两端的翼缘都是完整的墙肢,则软件自动对整个组合墙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一次得出整个组合墙配筋;如果某一端翼缘只包含翼缘所在墙的一部分,则软件对该分离的组合墙按照不对称配筋计算,得出的是本墙肢配筋结果。

对于单独的矩形墙肢,是否勾选此项软件都按照单墙肢的对称配筋计算。

剪力墙墙柱的配筋简图的两端配筋结果,是否勾选此项的表示方式不同。不考虑翼缘墙时,给出一个配筋数值,表示按照对称配筋的纵筋值;考虑翼缘墙时,给出两个配筋数值,因为软件按照不对称配筋得出的墙肢两端可能是不同的纵筋计算结果。

一般不勾选。

8、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

该参数用来控制两端均与剪力墙面外相连梁是否按框架梁设计,勾选该项,则抗震等级同框架梁;否则按非框架梁设计。由项目专负确定。

9、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

该参数用来控制一级抗震时抗震墙是否按《高规》7.2.12条验算水平施工缝。

10、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

《高规》8.1.3.3条规定:“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的50%但不大于8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高规》8.1.3.4条规定:“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80%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应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软件提供该参数,由设计人员确定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是否按框架结构采用。

11、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

《高规》7.2.16-4条对抗震设计时,连体结构、错层结构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中剪力墙(筒体)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做出了规定。该选项用来控制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是否按照《高规》

7.2.16-4条执行。一般勾选。

八、材料信息

1、混凝土容重(kN/m3)

当考虑构件表面粉刷重量后,混凝土容重宜取26~27。武汉公司框架取25.5、框剪及框架-核心筒、剪力墙取26。

2、砌体容重(kN/m3)

砌体结构的容重。

3、钢材容重(kN/m3)

一般情况下,钢材容重为78kN/m3,若要考虑钢构件表面装修层重时,钢材的容重可填入适当值。

4、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N/m3)

轻骨料混凝土的容重。

5、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

主要用来确定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依据《轻骨料混凝土规程》填写。

6、钢构件钢材

软件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提供上图所示10个选项。

7、梁、柱箍筋间距,墙水平分布筋间距

梁柱箍筋间距默认为100mm,墙水平分布筋间距200mm

8、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剪力墙在进行正截面配筋设计时,需要考虑分布钢筋的贡献。软件要求设计人员先输入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然后才可确定墙端部钢筋面积。该参数作为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默认值,设计人员可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手工指定某个墙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9、结构底部需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配筋率

设计人员可使用这两个参数对剪力墙结构设定不同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如加强区和非加强区定

义不同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10、材料强度

该选项卡用来设置某一钢筋类别对应的钢筋强度设计值。

十、地下室信息

1、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

一般在2.5~100,一般取25。

2、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

该参数只在在地下室外墙平面外配筋设计时用到,根据实际确定。

3、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该参数用来计算地下室外墙土压力。

十一、荷载组合

1、结构重要性系数

在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

2、各分项系数

软件按规范规定给出默认值,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填写。

3、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高规》5.6.1条做出了相关规定,当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

年时取1.1。

4、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软件按规范规定给出默认值。

6、风荷载参与地震组合

《高规》表5.6.4给出了有地震作用组合时荷载和作用的分项系数,也做出了风荷载参与组合的相关规定,当风荷载起控制作用时,风荷载参与地震组合。

7、考虑竖向地震为主的组合

《高规》表5.6.4给出了竖向地震为主的组合的系数取值和适用情况。

9、自定义工况组合

(一)建模中增加自定义工况菜单

在建模的主菜单中增加“自定义工况”菜单,用来输入用户自定义的荷载工况。

(一)自定义荷载工况适应多种类型活荷载折减

自定义荷载工况选择活荷载时,增加墙柱构件和梁构件活荷载折减系数参数,可对自定义的活荷载指定单独的墙柱构件活荷载折减系数和梁构件的活荷载折减系数,从而适应荷载规范中多种活荷载类型的折减。

1、对消防车荷载的折减

消防车荷载数值很大,设计时应考虑可能的折减。

荷载规范5.1.2条:设计楼面梁时,对单向板楼盖的次梁和槽型板的纵筋应取0.8,对单向板楼盖的主梁应取0.6,对双向板楼盖的梁应取0.8;

设计墙、柱时,对单向板楼盖应取0.5,对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应取0.8;设计基础时可不考虑消防车荷载。

(二)计算前处理的计算参数菜单下设置荷载组合

地下室顶板采用加腋大板体系结构设计案例浅析

地下室顶板采用加腋大板体系结构设计案例浅析 摘要:文章通过某高层建筑地下室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了地下室顶板采用加腋大板体系的一般分析理论、有限元分析方法及施工图设计流程,阐述了理论依据和设计要点,实践证明该体系在项目中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可供相关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下室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项目,总建筑面积34.98 m2,其中单层地下室面积约7.8万m2,纯地下室面积约5.8万m2。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主要柱网尺寸为8.1 m×8.1 m,顶板主要覆土厚度1.5 m,设计时以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常规的顶板楼盖体系有: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地下室在地上结构相关范围内应采用梁板结构。本工程顶板覆土厚度较大,且甲方对含钢量有要求,故设计时采用变截面加腋大板体系,板支承在框架主梁上,不设次梁。 2 加腋大板体系的结构设计 2.1 加腋大板体系分析原理 根据结构力学及混凝土结构分析理论,对8.1 m跨的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板支座只在跨中1/3范围内有较大弯矩分布,其余位置都较小,而实际施工图设计中都是整跨按最大弯矩配置支座钢筋,导致板支座两端钢筋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板支座弯矩相对跨中弯矩较大。若能增大支座受力截面减小支座弯矩,同时又不增加跨中板厚以减小自重,便能有效的减小结构用钢量。加腋大板体系即能满足以上要求,通过对等截面(等体积)厚板与加腋板的计算对比可知,在板各侧取净跨约1/5范围内做加腋既能有效减小支座弯矩又不会明显增加自重和混凝土用量。同时,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此范围内板底受压,故板底筋可在此处断开,该范围底筋只需要满足构造要求即可。加腋板构造如图1所示。 由于加腋后板截面较大,对于尺度相近的框架梁来说,其刚度不可忽略,厚板与框架梁形成T型梁截面,T型截面的弯矩由板翼缘和矩形梁腹板共同承担。计算结果显示翼缘承担的弯矩比例约占截面总弯矩的35%,此弯矩即包括作为梁翼缘承担梁的弯矩,也包括作为大板的支座负弯矩。实际配筋时将翼缘与矩形梁配筋分别考虑,最多可节省35%的梁面钢筋,同时此方法比传统计算模式更加符合强柱弱梁的概念要求。 2.2 有限元分析方法 由于加腋板无法用常规的计算软件进行分析,故本工程采用MIDAS GEN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截面的渐进变化,最合适的是采用实体单元。MIDAS GEN可通过CAD软件导入加腋板线模型,然后在软件中转为实体模型,

线路设计常用参数

线路设计常用参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线路路径、安全距离 1、与道路距离 (1) 跨越时的垂直距离 (2) 平行时的水平距离(基础边缘与公路排水沟) 类比: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先用电力线,后有建筑适用;边线延伸) 2、交叉跨越角度 (1)与广梅汕铁路交叉时,交叉角必须大于60°。 (2)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3、与建筑物间的距离 (1) 跨越建筑时(最大计算弧垂,垂直距离) (2) 城市建筑(最大计算风偏,净空距离) (3) 非城市规划区建筑(无风,水平距离) 4、按塔高计算的水平距离

5、跨树距离 (1) 导线与树木间垂直距离 (2) 无准确资料时估算树木自然生长高度 6、与石场距离 条件允许:500m以外;条件不允许:200m(背向爆破面)或300m(正向爆破面)以外。 7、接地体与石油天然气埋地管道距离 8、与机场距离 与跑道端或跑道中心线距离≥4km。 9、接地体与埋地通信线免计算保证距离 10、与无线电台间距离 11、交叉跨越时塔位与控制物距离(m)

12、规程中与铁路、公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的基本要求

二、电气间隙 1、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 2、变电站OY引下线 3、跳线对横担底部距离 4、档中线间距离 5、上下层导地线水平偏移 6、绝缘地线绝缘子间隙 一般为15mm。

三、绝缘配合、防雷 1、爬电比距配置 (1) 爬电比距要求(按额定电压) (2)有效系数(悬垂钟罩型、深棱型玻璃和瓷绝缘子) 零~II级:~;III~IV级:~ 2、复合绝缘子防雷选择 3、等高绝缘配置绝缘子片数

标准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

架空输电线路电气参数计算

一、提资参数表格式 二、线路参数的计算: 导线的直流电阻可在导线产品样本中查到。 当线路的相导线为两分裂导线时,相当于两根导线并联,则其电阻应除以2。多分裂导线以此类推。Array 1)单回路单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0、779r r-导线的半径,(m)。 2)单回路相分裂导线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dm=3√(d ab d bc d ca) d ab d bc d ca -分别为三相导线间的距离,(m);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n=2 R e=(r e S)1/2 n=4 R e=1、091(r e S3)1/4 n=6 R e=1、349(r e S5)1/6 S-分裂间距,(m)。 3)双回路线路的正序电抗: X1=0、0029f lg (d m/R e) Ω/km 式中f-频率(Hz); d m-相导线间的几何均距,(m); a 。c′。 dm=12√(d ab d ac d a b′d ac′‵d ba d bc d ba′d bc′d ca d cb d ca′d cb′) b 。b′。 d ab d bc ……分别为三相双回路导线间的轮换距离,(m); c 。a′。 R e-相分裂导线的有效半径,(m); R e=6√(r e3 d aa′d bb′d cc′) 国内常用导线的线路正序电抗查《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 P18~P19

建筑工程加腋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加腋板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19-11-22T10:35:21.9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7期作者:张金良 [导读]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不合理、不规范的支撑架体及时进行整改,如此才能确保加腋板的有序施工。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因板加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经济效益明显,目前越来越多的地下车库顶板采取板加腋技术,板加腋的目的主要是为增大支座处板截面计算高度,减少支座配筋,大板结构中加腋起拱,省掉板中间搭接次梁,局部增大刚度,控制变形的目的,能够增加结构强度和提高结构承载力,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但是板加腋在施工中存在一定难度,通常情况下加腋板最厚处均不低于500mm,经计算,该类构造均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需组织进行专家论证,在这种前提下,要求施工单位在设计加腋板模板支撑体系时需综合考虑安全、经济、搭设难度以及受力是否合理,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施工案例阐述板加腋模板支撑在设计中的重难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板加腋、超危工程、模板支撑 引言 地下车库由于其使用功能的要求,柱网一般为8-8.4m,常见的顶板结构体系分为主次梁结构、井字梁结构、十字梁结构、加腋整间大板结构以及无梁楼盖,加腋整间大板结构近些年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人防地下车库顶板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列举8.1m*8.1m加腋板的模板支撑设计,简单阐述加腋板模板设计方式。 一、案例概况 柱网8.1m*8.1m,层高3.75m,梁截面尺寸450mm*1000mm,普通区域板厚300mm,加腋区域板厚300mm~600mm,加腋区域支撑方式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非加腋区域支撑方式为碗扣式钢管脚手架。 二、加腋板支撑体系设计 加腋区域支撑方式为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底模采用12mm厚覆膜木胶合板,主龙骨采用40*40*2mm方钢管,间距同板底立杆横向间距、次龙骨采用40*70mm木方,间距200mm,立杆选用Φ48*3.0mm钢管立杆,板底立杆使用Φ48×3.0钢管式立杆,横向间距≤600mm,纵向间距900mm,横杆起步200mm,步距≤1500mm。板模板支架顶部支撑点与支架顶层横杆的距离不大于500mm。 设计图纸: (1)立面图 (2) 图注: 1、加腋板处立杆横向间距≤600mm,加腋板底不小于三排立杆,加腋板纵向间距900mm,当使用布料机时,应将纵向间距调整为450mm,加腋板相邻梁立杆纵距应为450mm或900mm,加腋板相邻普通板立杆横纵间距均为900mm,当布设布料机时,横纵间距调整为450mm; 2、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架体水平剪刀撑需在顶端和底部每隔不大于8m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需连续性设置;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支撑架体水平剪刀撑只需在顶端连续性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宜为6m~9m; 3、安全等级为Ⅰ级的支撑架体竖向剪刀撑的布置,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6m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应连续性布置,同一施工段满堂架体边缘应布置连续性竖向剪刀撑; 4、安全等级为Ⅱ级的支撑架体竖向剪刀撑的布置南北及东西向间距需与该处梁跨间距一致,当梁跨小于6m时,竖向剪刀撑跨度为 6m,竖向剪刀撑应连续性布置,同一施工段满堂架体边缘应布置连续性竖向剪刀撑; 5、梁截面尺寸≥0.5㎡或板厚≥0.35m的梁板为超限构件,其模板支撑架体安全等级为Ⅰ级,加腋板区域模板支撑架体安全等级为Ⅰ级,加腋板相邻300mm厚普通板区域模板支撑架体安全等级为Ⅱ级; 三、加腋板支撑体系计算 考虑最不利因素,按照600m m厚大板计算加腋板,本案例力学计算参数如下: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4m,立杆的纵距 b=0.90m,立杆的横距 l=0.60m,立杆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一、电子电路的设计基本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要求: 充分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如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方案选择: 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设计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设计框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设计框架进行电路单元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电路进行改进和创新,注意信号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接着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器件选择时,元器件的工作、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满足电路指标要求,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择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4、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电路原理图是组装、焊接、调试和检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布局必须合理、排列均匀、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读图;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务单元电路,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图形符号和标准,并加适当的标注;连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互相连通的交叉处用圆点表示,地线用接地符号表示。 二、电子电路的组装 电路组装通常采用通用印刷电路板焊接和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注意: 1.集成电路:

认清方向,找准第一脚,不要倒插,所有IC的插入方向一般应保持一致,管脚不能弯曲折断; 2.元器件的装插: 去除元件管脚上的氧化层,根据电路图确定器件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向依次将元器件顺序连接; 3.导线的选用与连接: 导线直径应与过孔(或插孔)相当,过大过细均不好;为检查电路方便,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它颜色的线;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板上,焊接或接触良好,连接线不允许跨越IC或其他器件,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但高频电路部分的连线应尽量短;电路之间要有公共地。 4.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和其测试端应预留测试空间和接线柱,以方便测量调试; 5.布局合理和组装正确的电路,不仅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和排队故障。 三、电子电路调试 实验和调试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调试的主要步骤。 1.调试前不加电源的检查 对照电路图和实际线路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接、少接、多接等;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焊接和接插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若电路经过上述检查,确认无误后,可转入静态检测与调试。 2.静态检测与调试 断开信号源,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电压档监测电源电压,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发烫,电源短路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 如无异常情况,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直流电压,如静态工作点、数字电路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值及逻辑关系、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直流电压等是否在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课程设计论文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自班 学号: 姓名:

目录 摘要 (3) 一、问题重述 (3) 1.1题目原始资料 (3) . 1.1.1、系统图 (3) 1.1.2、发电厂资料 (4) 1.1.3、变电所资料 (4) 1.1.4、输电线路资料 (4) 1.2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4) 1.3课程设计要求 (5) 二、问题分析 (5) 2.1系统的等值电路 (5) 2.2 参数求取 (6) 2.3 计算方法 (7) 2.4 牛顿—拉夫逊法 (7) 三、问题求解 (10) 3.1 等值电路的计算 (10) 3.2 潮流计算及结果分析 (10) 3.2.1、初始条件下的潮流计算及分析 (10) 3.2.2、负荷按一定比例变化时的潮流计算及分析 (13) 3.2.3、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时的潮流计算及分析 (21) 心得体会 (34) 参考文献 (35) 附录 (35)

摘要 本文运用MATLAB 软件进行潮流计算,对给定题目进行分析计算,再应用DDRTS 软件,构建系统图进行仿真,最终得到合理的系统潮流。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中,随着用电负荷的变化和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网络中的损耗也将发生变化,系统运行中个节点出现电压的偏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要进行潮流调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电力系统运行及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电压的幅值及相角、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等。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并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 关键词 潮流计算 牛顿-拉夫逊法 MATLAB DDRTS 仿真 一、问题重述 1.1题目原始资料 .1.1.1、系统图 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变电所1 变电所2 母线

加腋大板在地下室顶板中的应用及其计算方法

加腋大板在地下室顶板中的应用及其计算方法 发表时间:2019-09-02T16:37:34.197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9期作者:陈波 [导读] 其具有构件受力合理、经济指标优、施工速度快、空间观感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地下室顶板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 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加腋大板充分利用了厚板的承载力及刚度,通过加大支座板厚可减小支座配筋、而跨中板厚不变可减小板自重,弯矩大的位置由厚度大的截面承受,从而充分利用材料强度、减少板砼用量及配筋量;同时双向加腋大板类属于拱壳结构,板周边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面内压力,提高了构件的受弯承载力。其具有构件受力合理、经济指标优、施工速度快、空间观感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地下室顶板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设计;加腋大板 1加腋大板在地下室顶板中应用的意义 加腋大板是一种受力合理,经济节约的结构形式,它特别适用于荷载较重、柱距较大的地下室结构中。地下室顶板采用加腋大板方案,具有更优越的使用性能。在建筑地下室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中,现浇结构柱网内仅设置框架梁,楼板由斜腋形式的平板构成。同时,建筑地下室顶板结构设计期间需依据最大弯矩设置整跨度,导致支座两端的钢筋难以得到充分利用。故为切实提升钢筋利用率,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支座受力截面,降低弯矩实际数值,确保顶板质量的不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大。而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的出现就有效缓解了上述问题,经过对顶板加腋大板体系对等截面厚板的运算,在厚板净跨度有效范围进行加腋处理,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用量,确保底部钢筋可满足底板压力,节约了更多的钢筋量。不仅如此,在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设计中,加腋板面积增大,钢架梁刚度也应随之提升,需相关设计人员深入分析地下室结构中矩形梁配筋及翼缘配筋量,在保障建筑地下室结构稳定的基础上,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经济利益。 2加腋大板在地下室应用中的体系结构特征 2.1提升构件受力的合理性 在建筑地下室实际设计期间,相关设计人员应确保楼板厚度满足楼层需求,提升地下室顶部厚板的刚度及强度,将厚板进行最大限度的延伸。顶板加腋大板体系中的整间大板为双向供壳空间结构,相较于其他地下室结构而言,双向供壳空格键结构空间作用力强,外形及受力机理更加明显,大大优于地下室原有平面构件。同时,在建筑地下室框架梁中,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整间大板荷载力均衡度高,框架梁弯矩峰值小,使得框架梁截面及其刚性性能够充分的在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中展示出来,切实提高了建筑地下室构件的受力合理性。 2.2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由于建筑地下室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不需要设置其他次梁,实际施工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结构地下室。在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制作及安装、钢筋的绑扎等工序更为简单,降低了施工人员工作量及工作难度,有效控制了地下室结构施工与使用期间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而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实际施工用料也少于其他结构,对促进建筑地下室工程又好又快的建设进程及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2.3满足工程经济建设指标 将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应用在建筑地下室结构中也可切实满足工程经济建设的指标,促进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内各构件分布科学,整板截面选取合理,结构受力效果更为均衡。与地下室常规结构相比,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的混凝土用量更小,构件内配筋数量少,大大提升了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期间各资源配置的优化度,帮助建设部门节省下更多的资金。 2.4空间观感强 建筑地下室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没有次梁,地下室上空架设的水电消防管线少,因此结构空间观感强,给人的观感体验较为舒适。同时,此种空间结构也会大大提升地下室的通风性,防止空间内潮湿空气较多对结构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提高地下室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加腋大板在地下室顶板应用中的计算方法 3.1设计参数及假定 关于加腋板的设计方法现未有规范做参考及指导,相关的计算软件也仅盈建科(下称YJK)带有相应模块,其余国内外知名软件未提供相应模块。加腋大板的计算一般需采用实体单元建模、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本文拟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YJK及迈达斯Midas/GEN 进行加腋大板的模拟计算及结果对比,以提供较为实用的软件建模计算及设计方法。本文采取地下室顶板常用柱跨(5.6m、8m)及荷载,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混凝土容重取26kN/m2,框架主梁截面取为400X600、500X700,跨中板厚取为180、200mm,加腋区板厚取为300、400mm(按经验加腋厚度可取0.8~1倍板厚),加腋长度取为1000、1200mm(按经验加腋长度可取4~6倍板厚),采用有限元软件盈建科1.8.2(后简称YJK)及迈达斯Midas/GEN2017(后简称GEN)进行计算及结果对比复核。YJK采用加腋板模块建模:(1)应选用弹性板6并采用有限元导荷方式。有限元导荷将板上荷载不仅传到周边梁墙,也同时传给柱,传给梁墙的不仅有竖向荷载,还有墙的面外弯矩和梁的扭矩;同时使得弹性板参与了恒活竖向荷载计算,又参与了风、地震等水平荷载的计算,计算结果可准确模拟弹性板本身的内力及配筋。板元细分长度设为0.5m,以满足计算精度要求。(2)应考虑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弹性板6是壳元模型,既可考虑板的面内变形、又可考虑板的面外变形;勾选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方可发挥板的面外刚度的作用,减少梁的受力和配筋;因考虑了板的协调变形,此时梁刚度放大系数取为1.0。GEN及YJK均采用变厚度板设计,即在楼板单元划分时按照加腋部分的厚度确定板单元的厚度,在计算时对加腋板按有限元板计算。 3.2结构设计流程 在建筑地下室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设计期间,相关设计人员可通过积分运算的方式,提取到结构内不同截面的聂丽,并依据混凝土结构特征,对地下室各构件的配筋及裂缝参数数据进行严谨的计算。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设计流程主要有:第一,依据顶板加腋大板体系结构中梁截面和板截面具体情况,建立起有效的有限元受力模型,并对各构件实际荷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第二,采用建筑结构设计软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内容简介: 摘要针对地铁不同于一般铁路的特点和现有技术资料不完全适用的情况,对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中如何合理确定相关参数问题作了较详细论述。 关键词地铁线路曲线设计参数确定 1 曲线半径选择曲线半径应根据行车速度、沿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摘要针对地铁不同于一般铁路的特点和现有技术资料不完全适用的情况,对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中如何合理确定相关参数问题作了较详细论述。 关键词地铁线路曲线设计参数确定 1 曲线半径选择曲线半径应根据行车速度、沿线地形、地物等条件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定。地铁线路不同于野外一般铁路,它往往受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控制,曲线半径选择自由度小,常须设置较小半径曲线。地铁《设规》规定:“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情况300 m ,困难情况250 m。” 在实际设计中,对250 m 半径曲线,因其钢轨磨耗陡然加剧,除非因特殊条件控制不得已时方可采用,一般应控制在最小300 m。例如,天津地铁1 号线南段,因受津萍大厦桩基和城市干道交叉口及地铁设站位置控制,经多次研究比选,设计了3 处300 m 半径曲线,最终经市建委审批确定。 2 曲线超高与限速计算列车通过较小半径曲线地段,为保证行车安全和乘客舒适要求,列车必须限速运行。列车通过曲线的最大允许速度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9. 8 m s2 ; r 曲线半径,m; s 内外轨头中心距离,取1 500 mm; v 、V 行车速度, v 单位为m s , V 单位为km h ; h 所需外轨超高度,mm。 图1 超高与向心力关系图对某一实设曲线而言, 超高h 是定值。当列车以vmax 通过时,将产生最大的欠超高hqmax 为hqmax = h-Sv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题目原始资料 1、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 2、发电厂资料: 母线1和2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母线3为机压母线, 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40MW 和20MW ;发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3、变电所资料: (一) 变电所1、2、3、4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10kV 10kV 35kV 35kV (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 (4)50MW 50MW 60MW 70MW (三)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cos φ=0.85; (四)变电所3和变电所4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75M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414kW , 变电所1 变电所2 母线 电厂一 电厂二

短路电压(%)=16.7;变电所1和变电所2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63MV 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245kW ,短路电压(%)=10.5; 4、输电线路资料: 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Ω17.0,单位长度的电抗为Ω0.402,单位长度的电纳为S -610*2.78。 二、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 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 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行潮流计算分析。 1)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增大; 2) 4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 3) 1和4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而2和3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 以2%的比例上升; 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 压的调整。(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10KV 要求调整范围在9.5-10.5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范围在35-36之间) 5. 轮流断开环网一回线,分析潮流的分布。 6. 利用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 比较。 7. 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成品基本要求: 1. 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 2. 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 3.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 4. 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列表表示调 节控制的参数变化。 5. 打印利用DDRTS 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

输电线路事故状态下受力计算分解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院(系)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 班级。。。。。学号20。。。。。。。。学生姓名。。。。。课程设计题目输电线路事故状态下受力计算 课程设计时间2015 年12 月15 日至2014 年12 月26 日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架空送电线路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时,为保护被跨越的运行电力线,通常在跨越档采用全封网或局部封网布置。文章针对跨越档全封网布置,且选用迪尼玛绳作为承载索时,跨越档应限制的档距及跨越档档端铁塔应增加的高度进行计算分析,为跨越档的设计参数选择提出了建议。该系统的特征为: ★可以在用户界面输入输电线路参数。 ★可以计算出所需输电线路参数。 具体要求如下: 1. 根据已有参数设计界面并调试成功。 2. 根据输入的参数按照特定算法计算出结果。 3. 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年月日负责教师年月日学生签字年月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论文) 题目输电线路事故状态下受力计算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0. 前言 (1) 1. 总体方案设计 (1) 2. 承载索张力和弧垂的计算方式 (4) 2.1 承载索的张力计算 (4) 2.2 承载索弧垂的计算 (5) 3 软件设计 (5) 4.联合调试 (8) 5. 课设小结及进一步设想 (10) 参考文献 (10) 附录I 对应变量清单 (12) 附录II 源程序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输电线路事故状态下受力计算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架空送电线路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时,为保护被跨越的运行电力线,通常在跨越档采用全封网或局部封网布置。本课设针对跨越档全封网布置,且选用迪尼玛绳作为承载索时,跨越档应限制的档距及跨越档档端铁塔应增加的高度进行计算分析,为跨越档的设计参数选择提出了建议。 关键字:不停电跨越架线;全封网布置;设计参数;跨越档档距;跨越档档端杆塔高度。 0.前言 随着架空送电线路的迅猛发展,跨越运行电力线的情况越来越多。在许多情况下,运行电力线路难以停电来满足跨越架线要求。为了实现运行电力线不停电状态下进行跨越架线,经多年实践,线路建设者们主要采取了2种方法:一种是在运行电力线两侧或一侧搭设跨越架实施跨越架线;另一种方法是在跨越档两端杆塔上设置横梁作为支承体,在两横梁间布置封网系统实施跨越架线。后一种方法简称为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该方法由于省去了设计和搭设跨越架工作,有利于运行电力线和跨越架线的安全,有利于保护跨越档自然环境,因此,近年来在送电线路架线中得到较多的应用。但是,后一种方法的应用仅靠施工单位往往难以实施,特别需要建设和设计单位的协助配合,因为它要求跨越档设计参数满足一定条件,即跨越档档距应尽量缩小,且跨越档两端杆塔应适当加高。 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的封网系统有2种布置方式,一种为全封网布置,即发生导线坠落(事故状态)后由承载索均匀承担其垂直荷载,另一种为局部封网布置,即发生导线坠落后由局部长度的承载索承担其垂直荷载。 本课设针对全封网布置,并且以迪尼玛绳作承载索为基础,研究跨越档档距及两端杆塔高度满足无跨越架不停电跨越架线应达到的条件。 1.总体方案设计 在本次设计中承载索通过单轮滑车悬挂于跨越档两端铁塔的横梁上,其两端通过钢兹绳及手扳葫芦固定于地而,是一个具有两种不同性能的悬索形成的三跨连续档。根据静态模拟试验结果分析,采取孤立档进行张力及弧垂计算比较符合实际。承载索两端的横梁在受力后可能产生微小变形,以导致承载索张力和弧垂的变化,为简化计算,忽略此变形的影响。承载索在安装状态和事故状态,由于环境气温的不同及风荷载影响,可导致承载索

某项目地下室加腋梁板设计总结

某项目加腋梁板计算总结 一、工程概况 某项目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地下室顶板上覆盖1.2m覆土,承受较大的面荷载,并且由于景观绿化原因而使露天板经常与水接触,顶板有防水抗渗要求。同时由于地下室停车场功能,要求较大的柱距。 甲方聘请XXXXX建筑工程设计事务顾问公司对本项目进行优化,在双方的交流过程,顾问公司建议采用加腋大板的结构形式,并给出初步结构形式方案。 图 1 加腋梁板结构示意图

图 2 加腋梁板结构有限元实体模型 图 3 加腋梁结构示意图

图 4 加腋板结构示意图 二、加腋梁板的优点 1)构件受力合理 加腋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拱效应,在梁内产生轴压力,并使梁的跨中和支座弯矩有所减小,类似于拱桥的受力特点。加腋大板也可看做双向拱的拱壳空间结构,其受力性能明显优于平面构件,同时对于框架梁来说,整间大板传递到梁上的荷载尽管不是均布的,即便是三角形或梯形荷载,也比布置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均匀很多,框架梁的中的弯矩峰值要小很多,框架梁的性能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2)施工方便快捷 不设次梁,使得安装模板、制作帮扎钢筋等工序省料省工。为工程缩短施工工期提供了有力条件。 3)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室内空间观感舒畅。由于不存在次梁,室内空间的观感更加简洁,同时能够降低层高。 4)经济技术指标优 由于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加腋梁板与同跨度的普通梁肋结构相比砼和钢筋的用量都有所减少,具有明显的经济技术优势。并且相对于普通的梁肋结构形式,结构净高降低,可以降低层高,对于地下室减少土方开挖。

三、加腋梁板的结构计算分析 1、地下室加腋梁板结构基本概况 1、基本截面尺寸 本工程中,地下室顶板标准跨跨度8.1m×8.1m,板厚200mm,板加腋Y1300×200,梁截面600×700,梁端加腋Y900×300(梁上部采用直径25mm纵筋,计算锚固长度为881mm,为减少梁柱节点核心区钢筋密度,取加腋长度900mm)。 2、荷载情况 顶板覆有1.2m的覆土,覆土荷载22kN/m2(计入板重为28kN/m2),活载5kN/m2。另在消防车道处,对于梁计算考虑12 kN/m2的消防车荷载,对于板计算考虑18.4kN/m2的消防车荷载,对消防车道无满布梁格,消防车荷载按投影面积进行折减。消防车荷载对于梁板仅作强度验算,不作裂缝及挠度验算。 2、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由于现有的结构软件中,还没有一个软件对加腋梁板做出专门的模拟和计算,之前采用了变截面梁模拟梁加腋,结果梁端计算弯矩偏大而跨中计算弯矩偏小,而且由于不能体现加腋后梁的拱效应,用变截面梁模拟梁加腋并不合理。ANSYS、ETABS等软件虽能够近似模拟加腋梁板的受力状况,但是对整个地下室顶板进行整体建模计算,过程极其复杂,模型十分庞大(在ETABS中建立1/6地下室顶板的整体结构进行计算,其模型已经达到3.09G),且不能直接得出配筋结果。实际计算过程中采取以下步骤: ①对标准区格进行ANSYS建模,得出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情况,作为实际配筋方式的定性指导。 ②在ETABS中建立加腋梁标准区格的小范围模型,根据其内力结果对标准区格的加腋梁进行配筋;在SATWE中建立用板带模拟加腋板的模型,根据其内力结果对标准区格的加腋板进行配筋。 ③在PKPM中建立不考虑梁板加腋的整个地下室顶板的大模型,比较PKPM标准区格计算结果与第②步计算结果,得出按照PKPM的计算结果进行配筋的折算方法,对非标准区格的梁板进行配筋。 ④对异型构件(如单侧加腋的梁),忽略加腋的有利影响进行配筋。 3、标准跨加腋梁的计算分析 1、计算模型的选取 对于梁加腋的计算,在2007年第三期《建筑结构》(P84)中,徐重人提出加腋梁的简化计算模型,将加腋梁简化为以截面的形心连线为中性轴的空间曲梁,考虑了竖向荷载的作用下由于梁加腋产生的轴压力,使得相关构件可以按照压弯构件进行设计。文章给出了对称加腋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弯矩和轴力的计算值表(由于实际梁上的荷载并不是均布荷载,而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精)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摘要针对地铁不同于一般铁路的特点和现有技术资料不完全适用的情况,对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中如何合理确定相关参数问题作了较详细论述。 关键词地铁线路曲线设计参数确定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涉及行车速度、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外轨超高、线间距加宽等多个参数, 各参数相互关联制约。1993 年发布的现行《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GB50157 92) (以下简称《设规》) 中有关规定尚不尽完善,而地铁又有其不同于一般铁路的自身特点,既有的铁路设计手册等技术资料也不完全适用, 因此,设计中常需自行计算合理确定这些参数,以期取得地铁线路较好的技术条件和节省部分工程投资。 1 曲线半径选择 曲线半径应根据行车速度、沿线地形、地物等条件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定。地铁线路不同于野外一般铁路,它往往受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控制,曲线半径选择自由度小,常须设置较小半径曲线。地铁《设规》规定:“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情况300 m ,困难情况250 m。” 在实际设计中,对250 m 半径曲线,因其钢轨磨耗陡然加剧,除非因特殊条件控制不得已时方可采用,一般应控制在最小300 m。例如,天津地铁1 号线南段,因受津萍大厦桩基(地下线) 和城市干道交叉口及地铁设站位置(高架线) 控制,经多次研究比选,设计了3 处300 m 半径曲线,最终经市建委审批确定。 2 曲线超高与限速计算 列车通过较小半径曲线地段,为保证行车安全和乘客舒适要求,列车必须限速运行。列车通过曲线的最大允许速度(通常简称曲线限速),根据曲线外轨超高和旅客舒适度计算确定。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惯性离心力使乘客有不适感。因此,通常以设置外轨超高产生向心力,以达到平衡离心力的目的。 从理论上分析,车体重力P 产生的离心力为: J= Pv 2/gR (1) 由于设置外轨超高使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产生的车体重力P 和轨道对车辆的反力Q 的合力形成向心力(图1) 为Fn= P h/s (2) 当Fn =J 时,可得h = Sv 2/gR = 11. 8 V2/R (3) 式中g 重力加速度,9. 8 m/ s2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电力系统 课程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F1206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孝远 1 2 节点的分类 (5) 3 计算方法简介 (6) 牛顿—拉夫逊法原理 (6) 牛顿—拉夫逊法概要 (6) 牛顿法的框图及求解过程 (8) MATLAB简介 (9) 4 潮流分布计算 (10)

系统的一次接线图 (10) 参数计算 (10) 丰大及枯大下地潮流分布情况 (14) 该地区变压器的有功潮流分布数据 (15) 重、过载负荷元件统计表 (17) 5 设计心得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程序 (19) 原始资料 一、系统接线图见附件1。 二、系统中包含发电厂、变电站、及其间的联络线路。500kV变电站以外的系统以一个等值发电机代替。各元件的参数见附件2。 设计任务 1、手动画出该系统的电气一次接线图,建立实际网络和模拟网络之间的联系。 2、根据已有资料,先手算出各元件的参数,后再用Matlab表格核算出各元件的参数。 3、潮流计算 1)对两种不同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注意110kV电网开环运行。 2)注意将电压调整到合理的范围 110kV母线电压控制在106kV~117kV之间; 220kV母线电压控制在220 kV~242kV之间。 附件一:

72 水电站2 水电站1 30 3x40 C 20+8 B 2x8 A 2x31.5 D 4x7.5 水电站5 E 2x10 90+120 H 12.5+31.5 F G 1x31.5 水电站3 24 L 2x150 火电厂 1x50 M 110kV线路220kV线路课程设计地理接线示意图 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牵引站火电厂水电站500kV变电站

远距离输电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专题复习:远距离输电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适用学科物理适用年级高二 适用区域人教版课时时长(分钟)60分钟 知识点1.高压输电 2.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基本构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交变电流从变电站到用户的输电过程. 2.知道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线上的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高压输电的道理.3.知道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基本构成,会对简单的远距离输电线路进行定量计算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高压输电的计算分析,掌握电能损失和计算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高压输电的计算,体验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思想教学重点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线上的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对简单的远距离输电线路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及规律 1.理想变压器的特点 2.电动势关系 3.电压关系 4.功率关系 5.电流关系 理想变压器的制约关系和动态分析 1.电压制约 2 . 电流制约 3.负载制约4.对理想变压器进行动态分析的两种常见情况

二、知识讲解 课程引入: 电能从发电厂到远方用户的传输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其中r表示输电线的总电阻,I表示输电线上的电流.用户得到的电能与发电厂输出的电能相等吗?

考点/易错点1 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 1.输电电流 输电电压为U ,输电功率为P ,则输电电流I =P U . 2.电压损失 输电线始端电压U 与输电线末端电压U ′的差值. ΔU =U -U ′=IR. 3.功率损失 远距离输电时,输电线有电阻,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功率损失,损失的电功率 (1)ΔP =I 2R (2)ΔP =I ΔU (3)ΔP =ΔU 2R

加腋板设计

浅析地下室中加腋大板的简化计算及应用 时间:2012-11-14 16:05来源:期刊VIP作者:廖冬点击:21 次 分享到:0 加腋大板是一种受力合理,经济节约的大跨度楼板,特别是在荷载较大的地下室结构方案优选中,它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加腋大板的计算较复杂,一般情 摘要:加腋大板是一种受力合理,经济节约的大跨度楼板,特别是在荷载较大的地下室结构方案优选中,它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加腋大板的计算较复杂,一般情况下需采用Etabs等高级软件,而本文则向读者详细介绍加腋大板的两种简化计算方法。 关键词:加腋大板;变截面楼板;大跨度楼板;SLABCAD;STRAT Abstract: haunched big board is a kind of stress is reasonable, economical and save the large span floor, especially in the basement of the big load structure scheme optimization, it is a good choice. But the big board haunched calculation is more complex, usually must be adopted such as Etabs senior software, and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readers detailed haunched big board of two kinds of simplified calculation method. Keywords: haunched big board; Variable cross-section floor; Big span floor; SLABCAD; STRAT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常规的地下室建筑中,普遍采用十字梁或井字梁的结构布置来满足建筑和设备专业的大空间和大柱距的要求,但这样做不仅影响建筑的局部净高,还使常规结构复杂化。为此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受力合理、经济节约、简洁明了的大跨度楼板结构—变截面加腋楼板(简称加腋大板) 【工程概况】 工程案例:广州某大型居住小区的地下室顶板。该地下室柱网采用8.4m X 8.4m。在顶板的某个柱网格子内存在以下情况:该处下面是设备房,设备房由于净高的要求不允许其上的楼板加次梁,而此楼板上的荷载为覆土荷载(覆土高度是按种植土要求的1.5米)和消防车荷载。此时需要结构设计一块8m X 8m的大跨度楼板。此大板如采用加腋大板,其构造如下图所示。 加腋大板的不同在于,楼板支座附近的楼板厚度加厚了。从力学理论分析可知,加厚支座附近的楼板之后,将会使楼板支座附近的负弯矩增大,同时减少了楼板跨中的正弯矩,即这种楼板厚度的改变使得整个楼板的弯矩图向上抬高,这意味着构件内力的分布更加均匀。所以加腋大板可以具有更大的跨度和更高的承载力。 对于这种加腋大板,笔者提出两种经济可行,简单可靠的不依赖Etabs等高级软件的加腋大板简化计算方法并详细讲述: 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巧妙的利用pkpm中的slabcad模块来简化计算这种加腋大板。具体操作如下: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收稿日期:20030317 作者简介:欧阳全裕(1938)),男,高级工程师,1963年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铁道建筑专业。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相关参数的确定 欧阳全裕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 天津 300051) 摘 要 针对地铁不同于一般铁路的特点和现有技术资料不完全适用的情况,对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中如何合理确定相关参数问题作了较详细论述。 关键词 地铁 线路 曲线 设计 参数 确定 地铁线路平面曲线设计涉及行车速度、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外轨超高、线间距加宽等多个参数,各参数相互关联制约。1993年发布的现行5地下铁道设计规范6(GB5015792)(以下简称5设规6)中有关规定尚不尽完善,而地铁又有其不同于一般铁路的自身特点,既有的铁路设计手册等技术资料也不完全适用,因此,设计中常需自行计算合理确定这些参数,以期取得地铁线路较好的技术条件和节省部分工程投资。1 曲线半径选择 曲线半径应根据行车速度、沿线地形、地物等条件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定。地铁线路不同于野外一般铁路,它往往受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控制,曲线半径选择自由度小,常须设置较小半径曲线。地铁5设规6规定:/最小曲线半径一般情况300m,困难情况250m 。0在实际设计中,对250m 半径曲线,因其钢轨磨耗陡然加剧,除非因特殊条件控制不得已时方可采用,一般应控制在最小300m 。例如,天津地铁1号线南段,因受津萍大厦桩基(地下线)和城市干道交叉口及地铁设站位置(高架线)控制,经多次研究比选,设计了3处300m 半径曲线,最终经市建委审批确定。2 曲线超高与限速计算 列车通过较小半径曲线地段,为保证行车安全和乘客舒适要求,列车必须限速运行。列车通过曲线的最大允许速度(通常简称曲线限速),根据曲线外轨超高和旅客舒适度计算确定。 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时产生惯性离心力使乘客有不适感。因此,通常以设置外轨超高产生向心力,以达到平衡离心力的目的。 从理论上分析,车体重力P 产生的离心力为: J =Pv 2/gR (1) 由于设置外轨超高使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产生的车体重力P 和轨道对车辆的反力Q 的合力形成向心力(图1)为 F n =P h/s (2)当F n =J 时,可得 h =Sv 2 /gR =11.8V 2 /R (3)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9.8m/s 2; r )))曲线半径,m ; s )))内外轨头中心距离,取1500mm ;v 、V ))) 行车速度,v 单位为m/s ,V 单位为 km/h ; h )))所需外轨超高度,mm 。 图1 超高与向心力关系图 由式(3)可见,当曲线半径一定时,速度越高,要求设置的超高就越大。为保证行车安全,又必须限制超高的最大值h max ,因此,当速度要求的超高超过h max 时,即产生了欠超高h q 和未被平衡的离心力而影响乘客舒适度,因而对欠超高值也必须有所限制。我国客货混运铁路规定,一般情况下,曲线最大超高150mm ,允许欠超高75mm ,曲线限速为4.32R 。地铁5设规6规定了曲线最大超高值120mm ,而对欠超高值未作条文规定,但从乘客舒适要求角度,根据国内外试验资料,规定/允许有不超过0.4m/s 2 的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0,据此可推算出地铁线路允许的最大欠超高值。 对某一实设曲线而言,超高h 是定值。当列车以v max 通过时,将产生最大的欠超高h qma x 为 #线路/路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