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闻美学论纲

新闻美学论纲

新闻美学论纲
新闻美学论纲

新闻美学论纲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闻美学,是专门培养新闻工作者美学素质的一门理论科学。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既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还要具有高尚的审美观;既要具有生活体验、逻辑概括、范畴思辨诸思维能力,还要具有美学的超越思维能力。而这些修养的全面完成,都离不开新闻美学这一涉及新闻工作者境界修养和能力提升的专门学问。新闻美学便是这样一门以建立新闻工作者的美学观和美学思维为基础,从美学的高度研究新闻产品审美创造规律的美学应用学科。

一、新闻美学的美学观基础

正象哲学是解决人们世界观问题的学问一样,美学则是在梳理古往今来诸多美学观点的基础上,解决如何使人们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观问题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叫做世界的时空存在之中,因此人们都想知道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它是如何出现的?它的存在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会是什么情况?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人们形成了种种解释世界的观点。世界本身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类可能永

远也达不成统一的认识。但我们却可以从前人的解释中吸取有益的思想,从而选择一个我们自己解释世界的立场,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世界观。美学不是解释世界本质的,而是解释世界上什么是美的存在问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想知道我们是怎样活着的,还想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活着才能活得美好,才算活得有价值。人类研究审美发展史、影响人们形成审美观的学问,叫做美学。新闻工作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含量远高于其他活动。通过研究美学理论形成正确审美观。是建立新闻美学学科的首要任务。

人类关于美的认识,是一个历史演化的过程。童年时期的人类仅把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快与不快感觉与美作直线的、对应式的联系,凡是能够引起感官快适的对象,如漂亮、好听皆可称之为美。所以当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向希庇阿斯请教“什么是美”的问题的时候,希庇阿斯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小得很,小得微不足道的问题,并且要他记清楚,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当时人们表述美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描述自身关于美的经验体验。如在人类早期的岩画和歌舞活动中,人们所热衷表现的往往都是亲感亲历的口腹之惠和交媾之乐。汉字关于

“美”的最初符号化成果也透露了人类这一时期的审美信息。汉字的“美”是由“羊”与“大”组成的,“羊”大为“美”即食物丰盛,其直接所指便是客观事物提供于人的感官快适内容。在以外在感官快感为美的基础上,人类又发展出了精神快适的内在愉悦。

例如在狩猎和采集活动之余,一个能缓解肌体疲劳的游戏,一段能重复劳动快乐的动作等等。原始舞蹈对我们祖先的生活影响很大。狂舞能使人的生命冲动得到最充分、最自由自在的体验与享受。生命激情在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本能充分发挥中所得到的快适之感是任何感官快感都无法比拟的欢乐。但随着“图腾”崇拜的兴起“巫术”的发生,人的感性逐渐为理性所规范。由于原始初民的生命存在时刻受到大自然的威胁,为了安全的需要,他们希望自己所崇拜的图腾可以去害免灾。图腾和巫术活动的出现,使得原始审美中的感官愉悦遭到了否定。而由社会规定的善,以及由善与图腾相结合形成的崇高,开始接管了人类关于美好的观念,从而冲破和解构了人从肉身自然的快感体验中理解美的传统。所以,读曹操的《观沧海》:“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风光的秀美,而是作者的天下之志和拯世救民

的恢宏气度。

但是,在人类审美观的形成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落后的,甚至腐朽没落的美学观念。如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将小脚金莲、穿耳勒胸等残害妇女身体的丑陋习俗做为美,并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奉为美中之极品。而在西方,也有以无限制的性放纵、残忍变态的性虐待为美的历史。所以,今天我们建立新闻美学的学科体系,就必须解决好如何综合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以形成健康向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美学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建立在辩证唯物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研究人,既从人的个人性出发,但又不把人当作是孤立的生物的个体;马克思研究人,也从人的集团性出发,但又不把人当作异己力量支配的社会性工具,而是用“全面的方式,因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掌管他的全面本质。。[1]所以,人虽然是个体的、生物的和社会的、集团的存在,但他要成其为人,还必须实现人的人类性存在。当人把这种“类”本质运用到对象身上来制造,便是美的制造。中国古典美学是反省人生的智慧,它所重视的不是确立对人身外世界的认识,而是始终不倦地致力于成就某种高度完善的人格境界。所以透过艳丽之极的现象之美,中国古典美学渗

透着深刻的人性内容和高尚的人格精神。由于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于超越人格的自觉,所以通过沉思和修行以实现这个最高人格境界的过程,中国古典美学形成了最接近人的“类”本质意义的美学思想体系。

那么,应该如何建立起这种“类”境界论的美学观呢?客观存在告诉我们:人首先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物,生命存在使人具有自然的生命需要和生命欲望。而感性生命要求的满足也能使人得到快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国先秦的思想家们也承认人欲存在的合理性。在《礼记》里就记载了孔子关于“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评论。荀子更是坦率地承认人的本性就是食、色之类的生命本能。因此,生命快乐是人的本质的必然构成,将其合理性和感性审美快感,这种努力也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指出,未经超越的生物性所反映的还只是人的低级本质,所体现的还是人限定于满足食欲、性欲等感性肉体需要的低级审美特征。这种特征在人遁人生物异化的情状,人的感觉完全为贪婪所充斥,人与人形成了“他人即地狱”的极端动物性

异化本质后,更显示着它只顾及个体生物快感的肤浅性和媚俗性。

所以,人要不同于动物,只有在人否定了自身的生物性,进人社会化的联系后才能实现。马克思说“人类社会的诞生活动中变成的自然才是实在的人的自然”。从历史看,人要形成社会化的联系,往往需要对自身的肉体进行否定。在残酷而又野蛮的氏族战争中,由于氏族成员能以氏族的存在为自己的存在,能以氏族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所以当他开始自觉地为氏族作出贡献乃至牺牲时,便会获得比个体的生命追求具有更高存在价值的意义。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个体的价值更同其所属的集团利益联系在一起。维护阶级和国家的利益,遵循这种利益所提出的种种规范并付诸实践,就会得到集团及其成员的认可,成为社会所尊崇的崇高对象。显然,这是对生物法则的一个背叛,人正是通过这一背叛把自己和动物区别了开来。但将人的社会要求与美联系起来后,我们却不难发现它还是人向自己更高本质跃升的过渡本质。即“集体主义”虽然提升了人的本质,但它又使人对自身本质的理解陷人了困境。一方面,它是人从动物状态提升出来的标志,另一方面,人所隶属的社会集团又要求人放弃那些本属于人自己的东西。而当社会通过人的这一要

求将自身强权凌驾于人之上,并开始无限制地行使这种强权后,社会的人还会进人非人格、非生存的异化发展状态。由于社会集团使人只能认识阶级的人,而不能去认识共同的人。所以,与此相联系的美也就成了只能与人的阶级性相联系的狭隘的、片面的美。

那么,人的那个能够与最高形态美的相联系本质是什么呢?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在超越了自身生物限定性和社会限定性后所实现的“类”存在。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在自己的“类存在”中,才能实现“人的最高本质。”w因为,“通过人并且为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才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5]这样,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出发点,满怀信心地批判私有制,是由于他发现由社会异化所造成的人是有限的,只有走向类的人才是无限的。对于实现了“类存在”的人来说,则可以既不丧失个性,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又可以与整个人类融为一体。“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那个对象同时既是他自己的为旁人的存在,又是旁人的存在,而这旁人的存在也是为他的存在。”M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人在本质上首先是实现了绝对自由的人。就人的现实存在而言,是化自然天赋的有限自由为理

想人性的无限自由。就人的理想存在而言,是化认识的自在束缚为精神的自为超越。正如中国禅宗所说:进人“不与物拘,透脱自在”的自由体验之中(《古尊宿语录》卷4《义玄》)。人类的人在本质上还是实现了真正平等的人。就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而言,在特定生存境遇和集团秩序中形成的伦理性存在是不平等的等级存在。而超越这种差别以求实现人人平等的“类,’的活动,使个人与他者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存在上的关系而转变成为一种归宿上的关系。由于“类”不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存在而是融合在个体之中的存在,并通过这种存在把无限个体统一为整体。使得人人都是“类”的化身,“类”也是人人的化身。人与人之间除了个性的不同,本质上已不存在任何差别。人便在这种无差别中体验到了人格意义上的完全平等。

人的“类”本质是真美、大美的根源所在。因为最高形态的美应该只属于人并且为人类所共有,同时,它还应该具有能从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升华出来、具有彻底的超生物与超集团对立的特征。对应于这些要求,只有人的“类”本质才能对象化出上述全部美学属性。首先,“类”既是专属于人类的,又是人人相通的。通过“类”的共同性,富有个性的个体可以为“类”的全体创造共同的欢乐,而“类”的全体虽然也有自身存在

的需要内容,但这种需要并没有独立于个体之外,而是与每一个体完全同一的。在“类”的整一体里,人的求美活动处于无障碍的和谐运动状态。人的存在,成为自身无限超越、个性无限丰富的存在;人的活动,成为才能充分发挥、自由充分体现的活动。其次,“类”是人的肉体对立、集团对立乃至命运对立的解消。老子曾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在老子看来,肉体的对立源于人对物质生活资料的占有欲望,集团的对立则源于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如果人深陷于这两种状态之中,人与人、人与集团的对立是永远不能消除的。但当人将真美和大美做为自己的追求,譬如齐白石的画虾,由于不以占有物质财富和追求社会权力为目的,所以他便不会与任何人相对立,而且他也不会失去任何东西。这便是中国古人历来讲究淡泊名利、忘情山水的根源所在。而由此引伸出的所谓命运不公,由于人能从自己的一切活动中去创造真美和大美,所以也会成为同一性质、同一内容的同等机遇了。因此,综合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形成的“类”美学观,是我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美学的最佳理论起点,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建立起新闻美学完备的演绎理论体系,并使之胜任引导新闻

事业走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美学使命。

二、新闻美学的方法论基础

同样,正象哲学还要解决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论问题一样,美学也是要解决人们正确认识美的思维方法问题。谈及美学的思维方法,就不能不谈及东西方美学认识美的方法论分歧。

人类认识美,最初所用的方法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在感性的经验体验上进行审美积淀。如在早期的希腊美学中,感性物质的、可听可见的存在才是人们体验美的领域。这是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必然要经历的童年时期和成长时期。

但人类总是要走出自己童年时代的。所以当赫拉克利特孤独而勇敢地高举起“逻各斯”的大旗,以理性的抽象精神探索美的含义与价值时,人类新的美学努力开始了。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一种隐藏在万物内部、单凭感官既看不到也摸不着的、只能靠理性才能去把握的存在。人的感性体验只能把握现象,而“逻各斯”才能把握本质。而与赫拉克利特同时代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则试图从音乐、建筑等形式的审美效应上发现美的“逻各斯”。他们找到了美所共有的比例和谐。注意到了“如果乐器的音调定得太高,我们就减弱张力,这样就减少了振动,降低了音高。由此可见,

音调是由一些必定通过数的比例彼此关联起来的部分组成的”[7]。“逻各斯”主义在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引领下,在西方逐渐发展成蔚为大观之势。人们或从物质的形式和质料、或从事物的大小和数量、或从对象的比例与对称,开始了对美进行共性和特性抽象的历程。古希腊的“逻辑斯”主义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发展成了逻辑实证精神。现代西方美学家们将思想看作是有意义的命题,命题的总和就是语言。逻辑是先天的、是先于任何经验的。逻辑充满着世界,世界的界限也是逻辑的界限。到了二十世纪,美国的门罗更明确地提出了“走向科学”的口号。认为“从根本上说,美学是一门理性的和科学的学科,它的目的在于获得知识和控制,就像物理学和生物学一样。响应门罗的号召,许多美学家相信,随着科学的日益精进,一门严密的、逻辑的、可实证的美学科学终会建立起来。

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主义不同,柏拉图认为要认识美,不是从事物的现象存在中去抽取共性,而应该寻本溯源,从源头上去寻找到美之所以为美的因缘。所以当柏拉图提出有象“美本身’、“善本身“大本身”这样一些东西存在,特别是当他做出人们“经常用一个理式来统摄杂多的同名的个别事物,每一类杂多

的个别的事物各有一个理式的假定时,美学便开始被有意识地被引向哲学思辩的认识方向了。柏拉图的想法是:人们不应当迁就于任何具体存在的当下所“是”,而应当找出人类认识美是否还可以有另一种高于逻辑的思维方式。受柏拉图的启示,西方思想家们开始坚贞不渝地走向了哲学思辩的美学发展之路。人们或从客观物质、或从客观精神、或从人的精神确定美之为美的本源,相应地形成了客观唯物、客观唯心、主观唯心三大哲学美学思潮。

历史上的客观唯物美论认为,一个事物之所以美,在于事物自身的某些自然属性及其构成规律。例如玫瑰花的娇艳、黄莺百灵的婉转。这些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客观地存在着。因此,美不依赖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与人的活动、人的本质无关。沿着这一哲学立场,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找到了美的物质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经验主义美学家英国的博克则找到了事物上的那些小的、光滑的、溶为一体的、娇柔纤细的、洁净明快的、多样变化的品质。到了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美学家狄德罗认为事物上的秩序、关系、比例、对称这些美的概念,只是由于长、宽、深等不引起非议的概念派生出来的,但是只有“关系”这个概念才最适合称之为美的物体,

因为它是一切美的物体共有的品质。狄德罗所说的关系,不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决定事物美的那个被叫作“关系”的物质。这样,从具体物质抽象到决定一切美的“关系”本质,狄德罗的客观唯物美论达到了以物质定位美本源的最高形而上思辨程度。

历史上的客观唯心美论认为,事物的美不在物,而在决定物的客观精神。因为任何具体之物,不论是“有物混成”的“道”,还是被叫做“关系”的物,都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内容和形式,存在和精神。这就要求美学超越物的存在局限,为美寻找更高程度的“形而上”本源。柏拉图从物质世界寻找美的努力一无所获之后,便认定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式”世界,它是一切事物美的根源。古罗马的普罗丁则把这个“理式”世界神学化,叫作神明理性,认为一切事物的美都是对神明理性的“分享””中世纪神学家又径直把神明理性叫做上帝,上帝才是一切事物美的根源。到了近代,德国美学家黑格尔重新用“绝对精神”代替上帝,把世界的本源抽象为一种叫作“理念”的绝对精神,恢复了柏拉图的原意。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的根本特点就是自由,而实体存在的事物是不能完全自由的,因此,作为唯一实在的绝对精神,就是无限的。因此对美的解释并不困难,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按黑

格尔的观点,美学家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人们超越实在,从而使绝对精神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促成世界的无限发展。这样也就不难看出,从决定世界本源的物质抽象到决定这个物质本身的内容因素——绝对精神,黑格尔也将客观唯心美论提升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度。

历史上的主观唯心美论则认为,一个事物美不美,既不由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所决定,也不由深一层的内容因素所决定,而纯粹是人心感于物的结果。因为不论是狄德罗的“关系”,还是黑格尔的“理念”,都不过是他们经主观思考想出来的。这种探寻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确立于十七、十八世纪。当时人们或者从感觉、想象,或者从理性、意志对美的形成根源进行了探讨。法国理性主义者布瓦罗认为人类认识美永远只能基于理性和真理。几乎与他同时代的德国美学家沃尔夫也认为“真的美起于完善”。而意大利的历史哲学家维柯则把美的起源归之于感觉力和想象力,并穷毕生精力试图引导人们通过想象去探求美的根源。正是上述诸人这种纯主观性的努力,才引起康德试图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以确立美的主观唯心本体的兴趣。康德认为,物自体虽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却处于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

不可知的。世界只是人的知性或知解力认识到的现象界。但人的知性为何具有共同的感觉,康德假设人存在着“先验统觉’。“先验统觉”协调个体感性和社会理性,形成了人对美的共同感知成果。由于假定了人的“先验统觉”,排斥了物质世界本身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便成为决定世界本质的形而上根源。这样,康德也将主观唯心美论的形而上哲学思考推到了后人无法逾越的高度。

在人类认识美的历程中,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法是十分独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虽然并不否定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美,但又认为现实世界也存在着违反自然、桎梏人性的污浊和迷误。如果人类迷恋于世俗之“好”,反而会使人迷失于非美的误区。如老子就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老子看来,只有否定了世俗之“好”,人类才会认真反思什么是自身存在与发展中的更“好”目标,才可以促使人的本性和人类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样,超越经验体验的审美要求出现了。它使人意识到仅仅满足于感官快乐还不能使人与动物具有真正区别,而追求牺牲个人利益去对集体做出奉献也会使人完全丧失自我。人类只有通过一次次超越,才能逐渐远离自己的愚昧时代,逐渐成为自己本质生成

过程中的主宰者。由这种认识所引领,面对现实人生的生命之忧、社会之乱,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借助不同的理想构想,或高扬心性、或返归自然、或寄情艺术,以抗拒现实存在的束缚并求得精神的自由与解脱。而当这种人格境界以直观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情感体验的对象时,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看来,也就是一种美的客观存在了。

所以陶渊明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有了这种境界,诗中的文字才显得那样超凡脱俗,才将诗人那种超脱自在、傲然独立的气质表现了出来。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种超越体验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虽被描述为某种瞬时的领悟,但刹那间即成终古,令人感受到生命意义的充盈和完整。因此,中国古典美学才把人的高度自由、自然适意境界的实现,看作是基于人性、内在地体现人的终极需要的一重内容。在这种需要中,感性愉悦和道德原则都被转化为人对生命的本能追求和人对人类的无疆大爱。所以,中国古典美学从不追求对美进

行概念抽象或范畴思辩。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对丰富的感性之美或超越的理想之美进行定义或确立本源,运用语言学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都会将美类型化或单一化。不但不能解决什么是美的问题,反而会限制甚至扼杀美在人类生活中的鲜活应用。只有对美进行超越性思考,美的存在对人才会成为不可或缺的目标,才会给人的一切具体目的赋予灵魂。正是有了这种超越思考,人才可以“思接千载,心游万仞”,在经验世界中体验到超验存在,获得美的极致存在体验。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优点。

但中国美学发展至现当代,原有的那份清纯也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荡然无存了。由于意识到自身文化中的逻辑理性和哲学思辨存在残缺,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家们已经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而当代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反映论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论美学,基本上都是西方哲学美学的翻版。结果,美学,这门本应该为人类提供最好审美体验的学问,却象西方美学一样,变成了概念的标新立异和范畴的术语轰炸。晦涩致命的理论推演让人们对美学望而生畏了。人们现在对美学的看法是:这是一门遭透了的学问。因此,今天我们

对中国古代美学的超越论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将有助于恢复人类对现实生存的美好体验和对人性理想发展的美妙憧憬,而其中所表达的那种终极价值取向,更能从本质上消除人沉湎于现实满足中的消极惰性,更能坚定地引导人类走向未来,为人类不懈地寻找着进步与发展之道。

三、新闻美的内容凝聚与形式积淀

解决了新闻美学的美学观和方法论基础,就要研究新闻美学自身的学科建构了。关于新闻美学的学科建构,襄樊日报的黄道弘先生认为是研究新闻美的科学。至于什么是新闻美,他说“是以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传播新鲜感强的新闻’(《新闻边缘学科概论》)”人民海军报的魏艾民先生则认为‘新闻美学是从审美角度研究新闻内容与形式的美学价值,以及新闻表现过程中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我们则倾向于认为:新闻美学应是将美学理论与新闻学理论结合起来的一门美学应用学科。新闻理论研究的是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一般规律,新闻美学则应专注于研究新闻报道中蕴藏着的美的内韵,探索美在新闻活动中的内容凝聚、形式积淀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规律性特征。

新闻美的内容凝聚。美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存在。感性的生命体验、日常生活的舒适愉悦,道德

境界体现的崇高、伦理习俗中的至善至美,人类的和睦相处、天下情怀等等都可以是新闻美的表现内容。民生新闻是与受众衣食住行紧密相关的新闻题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曾在黑暗与蒙昧中摸索前进。在一个连肚子都吃不饱的原始社会里,有美的内容凝聚吗?回答是肯定的。原始岩画是人类描绘在荒野上的一部远古史。从近4万年所积累的审美创造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猎取野兽、摘取野果,并用石头制作工具的场景。其中既有生存斗争的艰辛,也表现了我们原始先民因猎物的丰盛而发自内心的欢欣。民以食为天,走出自然又逐渐把握自然的人类,一旦从生存艰难中体验到了果腹的欢乐。便会开始走向体验和传播这种欢乐的道路。《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伊尹氏以‘‘至味”说汤,篇中所列肉中佳品、鱼中佳品、佐料中佳品,不经意间为后人提供了味觉的精神享受。当然,民生新闻的审美凝聚,还有我们从岩画中所看到两性交媾之乐。被研究者称为“史前维纳斯”女性雕像,差不多都被忽略了脸部、四肢和五官,而与生殖相关的胸部、腹部、臀部,却被极度地夸大和强化了。这一形态既体现了原始人对神秘生殖力的崇拜,也反映了原始人对两性交媾中快乐的关注。与“食”的追求一样,“色”一旦成为人们快感体验的对象,也会成为

新闻美的一种追求。今天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李商隐的无题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篷”。实际上表现的就是一对男女幽会时的欢爱情景。总之,民生生活的快乐体验在人的各种快乐体验处于最基本的层面,离开了对民生之乐的关注,一切所谓严肃的新闻或高雅的话题都会失去根基。

时政新闻是与时事政治密切相关的新闻题材。社会组织能力的出现使人类能够在集团管理下更好的生存。为了在社会势力的竞争中立于不败,集团管理从氏族血缘的情,到非氏族联系的强制,再到德性的自觉,经历了一个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质变。这种质变也使人类的审美经历了从自然的感官快感到以真、善为美的质变过程。这样,通过传播与社会伦理、道德崇高相联系的真和善,便成为了新闻美的又一种内容凝聚形式。首先,民生新闻中的生活美虽然具有引导人们体验生命之乐的积极意义。但集团意识一经出现,人类的智者便开始致力于用理性统一人的感性了。孔子厌恶当时流行的“郑声”,呼吁“放郑声’(《论语?卫灵公》),其原因就是“郑声淫”,不符合他所倡导的“礼”。其次,社会理性主宰人的感性以后,人类精神

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比较

《成电讲坛——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比较》听后感 XXX 28063040XX 5月6日,很荣幸的去听了曾繁仁教授所开讲的成电讲坛,临听后感觉颇为受益。 曾繁仁教授196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任青岛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山东省教委副主任、山东大学校长,现为山东海天软件工程专修学院名誉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高教学会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曾教授近年来一直潜心于美学教学和研究,尤其在西方美学史和当代美育理论领域用力甚深,学识深湛,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 今天曾教授做客电子科大,就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质和如何欣赏艺术的无比魅力,与艺术作为人生的伴侣这两点展开了对中西美学与艺术的演讲。在听曾教授讲座之前,我对于美学的认识停留在字面的理解上,以为美学就是那些艺术家们所研究的东西,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以及认为作为一名工科类的学生,这些美学以及与艺术有关的东西离我们很遥远。殊不知,其实美学就在身边。 首先,曾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美学的概念。简单概括为人类的审美,以及人类对现实和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然后曾教授就中西美学的不同作了深层次比较。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古希腊的“求知”哲学的对比,《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所谓的“中和位育”之道了,它从从人心与宇宙的同一性出发,揭示了人类心灵本身的澄明与博大,勉励每一位社会中的个体,从中正平和的人道入手,至诚无止,自强不息,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并立,而共博厚共高明共悠久的至高境界,"中和"是灵魂,它统摄"中和位育"精神的上上下下,而"位育"则是"中和位育"精神的终极目标。而西方的崇尚的“黄金分割”哲学,却是揭示的和谐之道,道法自然的一种和谐之美。 中国古代“中和论”美学和“中和之道”。“中和”本来是先秦思想的重要概念,它的一个重要来源其实是春秋时期的“乐”论。我们从《礼记·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保合太和”之自然生态只美,《易经》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中国自古是农业社会,故有“农为本,商为末”的说法,因而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太平只天下大宏愿,老百姓个个平安无事,就是天下太平。 “元亨利贞”四德之吉祥安康之美,《左传》襄公九年载:穆姜释随卦卦辞,读“元、亨、利、贞”,以元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正,称为“四德”,赋予道德规范的涵义。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子夏传》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认为乾卦“四德”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物生而通顺,能使万物和谐,并且坚固而得其终,宋程颐在所著《易传》中,依据孔说,将此四字解释为“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以元亨利贞为天道生长万物的四种德行。

值得一读的好书———《时尚与身体美学》

齐志家博士的著作《时尚与身体美学研究》(图1)将时尚与身体的关系形成了专门化的课题,并从身体出发探讨了时尚的奥秘。这可以说把握了时尚的关键之所在。 时尚是对于英语Fashion一词的翻译。从汉语而言,时尚的语义就是一时之风尚。它特别指人们在某一时期的审美趣味、经验和理念等。虽然时尚包括的范围很广,但它最主要体现在服饰上,尤其是衣服上。因此,人们可以简单地说,时尚就是衣服或服装的时尚。 什么是衣服?虽然衣服有多种多样,但它万变不离其宗,亦即它始终穿在人身上。因此,衣服是人的身体的衣服。正是基于如此的原因,当人研究衣服的本性的时候,他就必须分析衣服和身体的关系。 在根本上说,衣服就是为了满足身体的基本欲望。因为人的身体的皮肤并非如动物一样为浓密的毛发所遮盖,因此它就需要衣服的保护。衣服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给人的身体提供一个非天生的保护层。这使人在严冬能够避寒,在酷暑能够防热。唯有如此,人们才能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而维系自身的生命。在保护身体的同时,衣服也起到了遮羞的作用。遮羞就是遮住身体的羞处。羞处是可羞之处,主要是人的性器官部位。它区分了性别,标明了男人和女人的差异。遮羞就是遮住性的诱惑,防止性的冲动。这样就能阻碍在公共场所里随意和混乱的男女性行为,保证生殖血统的纯洁。在保护身体和遮羞的同时,衣服当然还具有审美的意义。它美化了人的身体。一方面,衣服的材料、色彩和样式就具有审美的意味;另一方面,衣服通过显现和遮蔽身体的部位而让身体的审美特性展现出来。 既然衣服是保护、遮蔽和美化身体的,那么制作衣服的技术就是要充分实现这一目的。衣服不是自然而成的,而是制作而成的。制作衣服的技术包括了面料的生产、设计和缝制等过程。首先是面料的生产。人最早直接用树皮和兽皮作为简单的衣服。在此之后,人学会纺织桑麻棉毛等,并染以颜色。现代工业革命的转变之一就是将手工纺织变成机器纺织。在当代新技术的帮助下,人们制作了许多新的化纤面料,同时也改进了过去的天然面料,使它 们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值得一读的好书—— —《时尚与身体美学》 文/ 彭富春 图1:《时尚与身体美学》的封面 服饰与传播:新著推介 主持:张贤根95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学生:人文学院网络传播07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放弃了传统说教新闻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当今受众的眼球。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但是,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为了迎合受众,过多报道生活中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新闻价值的一些琐事,甚至还有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到此类新闻中。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民生新闻传播误区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1)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1)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成背景 (2) 三、民生新闻的优势 (4) 四、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5) 五、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 (6) 小结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新闻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是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感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大参考》到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民生类新闻节目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被学者称为“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何谓“民生新闻”,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业界和学界对民生新闻的几种观点,可以将“民生新闻”理解为: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浅论美学教育

浅论美学教育 毛坝小学刘光华 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作用的深入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然而在我国农村,由于诸多因素,相当多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美术教学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艺术教育没有应有的地位,不能发挥相应的培养作用。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成了教育界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这可以看作是普通美术教育同时也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原因,中小学教育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师资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美术课作为副课更受到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忽视。不可否认,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匮乏 如今的农村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特别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缺乏上。例如,农村中小学,有的学校附近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没有任何与美术相关的公共设施。再加上农村本身经济落后,地方无力对教育有更大的投入,从而直接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匮乏。 其次,美术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不会对升学造成影响。这样,在学校和家长看来,美术就是“鸡肋”,不能和语、数、外相比,也就更不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增加投入。 基于上述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所能够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的教育资源是极为匮乏的,而某些学校教学器材和专业图书之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种由经济和地域问题导致的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可说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师资不足,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由于地处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要说优秀的教师,就连刚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去,这必然会导致师资严重不足。无条件吸引师资,所以根本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中小学在教学上基本是实行包班制,部分老师兼语、数、外与美术教学于一身。而且这些教师中的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培训,没有美术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认为美术课并不重要,经常把美术课改为体育课和自由活动课,或者干脆布置作业变成作业课。这种对农村孩子美术熏陶和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农村孩子的美术修养和城镇孩子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另外,因为我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和青少年审美意识养成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大部分专职教师接受的还只是学院式的造型技术培养,与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一定距离,缺乏可资借鉴的教学手段,这也使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三)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缺乏 从学生方面来说,尽管部分农村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但并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主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文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现状趋势 论文摘要: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民生新闻是在多重标准下划分的新闻类型。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是随着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广泛普及,电视媒体的话语语境中慢慢展现出一种大众情怀的产物。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他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在新闻选材上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在叙述手法上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简介: 民生新闻的雏形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已经逐渐开始风靡,但是在新兴媒体——电视上,新闻却一直以政治新闻为主,关注的都是大事件。 1、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建设历程: 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改名为《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时至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栏目。由此引发了本地区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大战”。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的《直播生活》,就带有明显的民生新闻特质。2004年10月,辽宁电视台开办的《新北方》,第一次在辽沈地区公开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2004年以来,河北卫视频道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打造了卫视龙头栏目—以新闻的速度、民生的视角,讲述、报道新近发生的硬性新闻以外的生活新闻、生活故事的《直播生活》。2004

中西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R·威尔金森在《东方和西方:“深刻”之概念》一文中说:“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比较了东西方思想体系中的美学观念,结果我所发现的大多是体系中的差异……但是当我比较东、西方思想体系中蕴涵‘美学深度’概念的各个观念时,我所发现的却只是体系中的共同点。因而似乎存在着某种真正跨文化的经验。”这种所谓的“美学深度”,就是对于“深刻”的追求,对于我们中国人所说的“味外之味”的偏爱。所以,他坚信“存在着某种跨越文化界限的东西,某种仅仅属于全人类的东西,某种——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东西。”我们从事美学研究,不就是为了寻找这种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东西么?不然,美学何以为“学”? 王国维在上一个世纪之交说:“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说:“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这些说法,并非出言愚远,而是用心良苦。 20世纪的中西文化比较,大多是在中西对立中作出的。所谓中西对立,就是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所说的“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近来又受发源于西方并迅速席卷中国古典美学全球的“后”学的推波助澜。我们知道,“后”学以解构“西方中心主义”为理论鹄的,很多学者也自觉跟进,以为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之所以在20世纪陷入困顿,是因为西方中心主义的压迫。我们撇开这种观点的火药味不论,只分析其理论偏颇。 审美的观念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哲学家有自己一套系统的审美价值,平民百姓同样也有着自认为实在的审美习惯,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这些都表明审美的品位与态度是有差异的,各阶层不同、国与国不同、古与今不同,同样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异同。再此重点思考两者的差异,以一种客观而平静的心态去审视与思考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美学的存在永远不是现成的,西方美学也不是。不然,今人做什么?美学“永远存在于解读与诠释之中。换言之,存在于建构之中” 美学思想审视,自己感觉不能仅仅局限于“美学”这个概念上,而应从中西方的古典文化中去升华出美学思想,这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显得更为必要,因为中国古典美学并不像西方古典美学一样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美学理论体系,但这决不表明中国的古典美学就不存在,相反其将美学的思想融汇于中国古典文化中去了,不是外在的概念化和形而上学而是一种“内化”,将中国古典美学凝于各种神话故事;凝于民间的通俗文化;凝于各种经书史论中。 可以从人类文明起源的神话来探讨中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差异,中国神话往往被塑造成气氛庄严、凝重、远离人间烟火的形象,多种“神的系统”交错在一起,异名同格或同名异格的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是神话中神的性格在不同的地方被描述得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并且整个神话系统缺乏完整的“神的谱系”诸神各自独立互不相关。与此对应的是西方古典文化中的神话,特别是欧美文化的源头古希腊文化中的神话,则显得更为形象和人性化,具有一定的“神的谱系”,神的性格在不同的地方差异不大,这也显示出希腊的文化精髓是神人同形同性。

影视剧中身体美学的“冷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87173979.html, 影视剧中身体美学的“冷思考” 作者:顾志庆 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22期 [摘要] 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斯特曼正式提出身体美学的概念,运用身体美学的理论可以解读生活中很多美学现象,电影美学就是其中之一,麦茨认为电影是跟人的欲望打交道,电影是可以用身体来表述的,于是电影就成了身体美学最闪亮的舞台。消费时代的来临,身体消费成为主流经济,身体的过度消费反映在影视作品当中就是身体美学的异化。 [关键词] 身体美学身体意识身体美学异化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25 一、身体美学的概念 美学是从哲学的思考中孕育出来的,在传统的哲学体系中,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以“重思想,轻身体”作为主流,以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为代表,强调理性才是人的本性,身体一直是思想的附庸,他们认为人的思想和灵魂才是永生的,身体只是转瞬即逝的,灵魂跟身体永远是分开的,是比身体高尚的。直到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尼采才将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正式提出来,尼采的主要观点是:“将身体作为审美的主体,首先需要将人作为身体,所谓的哲学——美学都必须以身体为主体,这是身体美学的第一原理。”[1]但是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并没有在西方美学领域产生太大的影响,一直到梅洛.庞蒂,他提出“身体是我再世的方式,身体是感知者的被感知者。”自此身体才进入审美范畴,身体审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研究区域,但是仍然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理查德.舒 斯特曼才正式将身体美学的概念提出来,在他的《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一书中第十章提议将身体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提出来,并且对身体美学作了系统而详细的阐释,舒斯特曼将身体美学定义为:“对一个人的身体——作为感觉审美欣赏及创造性的自我塑造场所——经验和作用的批判的改善的研究” 二、身体美学在影视剧中的表现 “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讲到,电影是同人的‘力比多’打交道的,也就是说电影是同人的欲望打交道,电影的表述本来就可以视作身体的表述。”电影里面的剧情发展依赖于身体的动作和行动,身体不仅只是在推动情节的发展和展示性格特征,身体的行动本身就是在代替情节内容呈现视听语言丰富的内涵,所以身体美学在影视作品里面的运用和体现是及其普遍的。本文主要集中二个方面来探讨影视作品里面的身体美学,第一个方面分析当前消费主义环境下,身体美学在影视剧里面的异化现象,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探讨舒斯特曼实践身体美学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新闻美学

1、新闻美学的发展现状。 新闻美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一门新闻边缘学科,它既是当代美学向实用美学不断分化的产物,也是新闻实践合乎逻辑的理论追求。尤其是近些年来,由于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加之新闻改革实践不断深入的呼唤,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了较长足的进步。其中有四部著作需要特别关注一下。 其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宋汉炎同志的新著《新闻与美学漫谈》(新华出版社)应该说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部力作。该书围绕新闻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新闻采写传受中的审美规律、新闻美学研究成果的检测与运用等三个基本问题依次展开,对新闻美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其视野之开阔、构思之奇巧、论述之精致、表达之灵活,在同类著作中都是鲜见的。该书作者宋汉炎,湖北省仙桃市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通讯写作有一定特色,业余坚持从事新闻与美学这一边缘课题研究。现为湖北日报高级记者、总编辑,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其二,《新闻美学》(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年)该书指出,新闻既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又是对人们认识的升华,其本身就是美的主客观因素相结合的物化。反映在新闻上,就应该是有思想深度、有深邃意境、有阅读震撼力,能“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能“感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的优秀艺术品。而这些仅靠描绘事实和逻辑概括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运用各种手法去写新闻的美,让读者从中感受出美感,看着喜欢,读后才会有所思、有所得,才可以说是达到了新闻写作美的要求。把美感引入新闻,其最终的目的和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本书为“中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书系”之一,系统介绍了新闻美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新闻美学刍议,新闻美学特征,新闻审美范畴,新闻审美形态,新闻审美创造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其三,季水河与李元授合著的《新闻美学》(新华出版社)。季水河,男,生于1954年。四川人。现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全国马列文论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会副会长,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李元授教授,湖北蒲圻人氏,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特约编审,澳门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多所大学兼职教授。本书是“新闻新学科高级教材”之一。《新闻美学》是一部具有创新性的新闻学――美学专著。它运用新闻学、传播学、美学原理,借鉴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新闻纳入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总体框架和美学视野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新闻的美学性质、美学内容、美学特征;新闻作者的审美心理构成、审美创造能力;新闻写作的美学原则;新闻阅读的审美心理以及新闻作品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层次美等重要的新闻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一) 【内容提要】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类社会开始了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美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包含生态维度的新美学观,它以马克思的唯物实践存在论为其哲学基础,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和超越,也是美学学科的当代发展。生态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原则是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一种新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生态美学包含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与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内涵。在西方则以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为其典范表述,这恰是海氏受到中国道家思想影响的成果,因此生态美学必将开创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新时代。 生态美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世界范围内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和各种生态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它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包含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包含着生态维度的当代存在论审美观。实际上,它是美学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新延伸和新超越。 一 20世纪中期以来,工业文明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于是一种崭新的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和超越的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光明日报》2004年4月30日发表的《论生态文明》

一文指出:“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又说:“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肯定与强调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重要超越。人类社会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批判和新的社会文明的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始。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著《寂静的春天》中说:“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叉路——一条很少有人走的叉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我们的地球。”②卡逊在这里所说的舒适的路,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业文明所坚持的经济无限增长、最后引起生态危机的灾难之路。而她所说的另一条路,则是唯一可选择的保住地球环境的生态文明之路。1973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的第八十二章“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的最后写道:“人类将会杀害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它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而人类的贪欲正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③汤因比以其历史学家的远见卓识,从当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

《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 作者:張法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一版1997年2月二次印刷 目錄: 引言中西美學比較:緣起、內容、意義 一、比較潮流的興起 二、本在范式衝撞中的美學 三、中國美學走向現代型態的意義 四、中西美學比較:方法、內容、意義 第一章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節有與無 一、實體與虛空:西方宇宙模式 二、氣與有無相生:中國宇宙模式 第二節形式與整體功能 一、形式:西方宇宙模式的理論化 二、整體功能:中國宇宙模式的理論化 第三節明晰與模糊 一、明晰:西方文化的理論特色 二、模糊:中國文化的理論特色 第二章中西美學的整體比較 第一節中西美學的存在型態 一、中西美學型態的顯與隱 二、中西美學的具體存在型態 第二節中西美學理論的結構方式 一、西方美學理論的四種結構方式 二、中國美學理論結構的兩大代表 第三節中西美學的歷史發展 一、西方美學發展的四大階段 二、中國美學發展的四大階段 第三章和諧: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審美凝結 第一節中西和諧的不同起源 一、中國文化”和”的起源

二、西方文化和諧的起源 第二節中西和諧的基本特徵 一、中國和諧的基本特徵 二、西方和諧的基本特徵 第三節中西和諧的美學表現 一、整體: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一 二、空間: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二 三、時間:中西心靈的和諧意向之三 第四節中西美學和諧的不同走向 第四章悲劇:中西文化內在困境的審美凝結第一節悲劇意識的定義和中西型態 一、悲劇意識產生的條件 二、悲劇意識的定義 三、文化性質與中西悲劇意識的型態 第二節保存與毀滅:中西愛情悲劇意識 一、抗爭與毀滅:西方愛情悲劇意識 二、追求與保存:中國愛情悲劇意識 第三節護禮與求真:中西悲劇意識的不同側重 一、毀滅與崇高:護禮的軌跡 二、知曉與跌落:求真的軌跡 第五章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向的審美凝結第一節崇高的核心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展開 第二節西方崇高的諸型態 一、伯克的崇高理論 二、康德的崇高理論 三、布拉德雷的崇高理論 四、凱瑞特的崇高理論 五、朗吉孥斯的崇高理論 六、西方崇高理論的動態結構 第三節中國崇高理論的諸型態 一、人物的崇高:大 二、建築的崇高:台 三、高山大河的崇高:樂 第六章荒誕與逍遙:中西文化自由極境的審美凝結第一節抗爭、自由、荒誕 一、從抗爭到自由 二、從自由到荒誕 第二節退隱、逍遙、夢幻感

浅论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

浅论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 On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way news works and new ideas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新闻作品赏析中常见的方法和新思维。新闻作品的赏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两者关系密不可分。除常见的新闻作品赏析方式外,经过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作品的赏析中又出现了新的思维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news reports, the common appreci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 News appreciation the work is divided into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In addition to common works of appreciation approach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journalism, news Appreciation of the work appeared in a new way of thinking. 关键词:新闻作品新闻作品价值赏析方法新思维 Keywords: news reports, news reports, the value of appreciation of methods and new thinking 正文: 所谓新闻作品就是:可指一篇稿件、一张图片、一个栏目、一个版面,也可统称新闻作品。其一是能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二是根据新闻的基本规律,把握和体现新闻事实的正确性、真实性、生动性、及时性;三是要充分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新闻作品的具体的形式有8种:新闻链接,图表新闻,表格新闻,滚动式新闻,采写人物新闻,采写系列报道,采编连续报道,采写跟踪摄影报道。新闻作品的价值在哪里?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及时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二是使读者产生先睹为快的审美感觉;三是从作者公正客观的态度中吸取教益;四是通过传播媒体引起广泛的社会反映;五是使人们茶余饭后有了谈话消遣的材料。但笔者认为,新闻作品的价值远不只于此。好的新闻作品,它不仅有明显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永恒的历史意义。这就要求作者在选择新闻事件时站得高,看得远,从宏观角度架构,从微观处入手。所谓宏观,就是要求作者站在历史发展、人类文明进化、时代精神演变、社会经济走向的高度,去认识把握自己所要报道的新闻事件。而这些事件,又必须反映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它必须抓住社会现象、阶级矛盾的本质,要能象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微观,就是作者能从复杂纷纭、司空见惯的平凡事件中,发现其隐藏的闪光点。这就是于毫发处见泰山,“于无声处听惊雷”。用文学创作术语说,新闻作品的微观,就是以小见大。一篇能载入史册的新闻作品,必须具备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的特点。由此可见全面分析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好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新闻作品赏析的方法(宏观上) (一)、政治学的分析方法: 主要要新闻事业的政治性决定的,侧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即新闻的倾向性和指导性. 倾向性:是指大众传播媒介或明或暗表现出的特定的政治立场,也指记者通过新闻事实暴露出的思想倾向.举例说明,2009年8月2日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中西美学是最为古老、最具特色而至今仍最有影响和活力的两大思想体系”。中西美学的理论基础不同,有学者认为西方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人(社会)的审美关系之上的;中国美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人与物(自然)的审美关系之中的,是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伦理美学和社会美学;西方传统美学是理性美学、宗教美学和心理美学。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相差甚远。在古希腊人崇尚思辨的社会风气引导下,西方美学家形成了喜欢用缜密精确、高度思辨的方式来研究美学,十分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对美学中的概念和范畴都有着严格的定义。在论证方法上,西方美学家也十分推崇抽象思维,擅长逻辑分析,一般都有坚实的哲学功底.因而常常喜欢从总体的哲学框架入手,去引发一定的美学命题和结构。而中国美学则是在感性直觉中体现出理性的思辨,是一种更加接近于艺术思维方式的个人体悟,是一种具象的抽象。它不重系统的著作,而重零星的感受,不重理论的分析,而重直观的欣赏}不重逻辑的分析,而重联想的丰富口]。因此,人们常常认为中国美学是一种经验美学,它主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去探讨美的规律。其论证手段是直觉感悟,而不是推理判断。由于中国美学缺乏严格的美学范畴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手段,因此中国美学很少有西方那样完整的美学体系和关于美学的宏篇巨著,许多美学观点只是散见于各种随笔和杂感之中。以至于有人提出中国古代是“有美无学叽“,甚至西方美学家鲍桑葵居然武断地认为中国、日本,甚至整个东方都“没有关于美的思辨理论机”,这种观点显然是过激的。虽然中西美学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风格迥异。但是只要我们对二者稍加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在面对许多重大美学问题的时候,其实中国和西方的某些观点和看法非常接近,甚至很多观点中国人提出的时间比西方人更早。这种现象从古希腊和中国先秦时期就开始了。 中西美学的三个主题是美、艺术和美感。在美的方面,中国古代的美是实用的美善和伦理道德的美善两个层次的,他们最终被定型为儒家的政治伦理模式和道家的自然宇宙论模式;古希腊的美是人体之美的观看对象,并将其提升到对上帝或彼岸的爱的追求。在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艺”的地位一直不高,“乐通伦理”和“文以载道”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西方艺术精神的主流则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模仿论。在美感方面,中国儒家归之于合乎礼教的“众乐”,道家则归于与大自然相通的“至乐”和后来的妙 悟、兴趣;西方则一方面有非理性的“诗的迷狂”,另一方面有理性的“认识的快感”。在所有这些方面,中西美学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浅谈新闻中的文学

浅谈新闻中的文学 浅谈新闻中得文学 新闻与文学属于两个不同得人文学科,两者之间有较大得差距.新闻报道得客观性、真实性以及平铺直叙一直被视为新闻得全然,而对文学作品来讲,它却是一大忌讳.但由于两者都依附语言文字这一工具进行叙述和表现,因此两者之间又不可幸免地存在着某些共同特性.专门是在当代新闻追求细节化得过程中,一些文学元素或文学得表现手法常常被新闻报道所借鉴. 一、新闻中得文学性特征 新闻得本质是信息,然而随着新闻事业得不断进展,以及受众水平得不断提高,受众不仅仅满足于猎取信息,猎取知识,同时还需要一种审美得享受.受众只有在对具有审美趣味得新闻得阅读和观赏过程中,心理才能得到共鸣和满足.新闻在报道过程中所呈现出来得审美意味,事实上确实是一种文学性得表现,这和新闻本身得真实性并不矛盾.新闻和文学真实性得不同要紧表现在:对文学作品而言,需要通过艺术加工,使报道对象具有审美价值,这是文学作品最差不多得要求.对新闻而言,则既要恪守新闻得真实性原则,又要体现一种审美情趣,这是对新闻“报道”这一过程提出得更高要求.也确实是讲,新闻如何表达信息,差不多超越了新闻自身得范畴,让新得信息“报道”附着上文学性得特征. 新闻和文学这是两个不同范畴看似矛盾得概念,实际上有着内在得联系.首先,二者基本上以语言文字为工具来反映客观现实得,即便是新闻图片也要用语言文字来加以讲明.其次,文学作品得表现手法常常被新闻报道所借鉴,一些新闻报道事实也常常为文学创作提供素材.C新闻中不但具有文学性,而且文学性也使新闻具有了更高得价值意义.文学中生动得语言、丰富得色彩和独特得叙事方式,都使新闻在报道中具有独特得艺术神韵和美学价值,成为吸引受众得重要因素. 二、新闻语言与文学语言得一致性 从语言学角度来衡量,文学论文联盟语言与新闻语言具有同一性.两者都具有语言得一般特征,基本上对客观世界得文字表述.作为新闻写作得主角,也有可能同时成为文学创作得主角,兼有新闻写作主角和文学创作主角得双重身份.在语言运用上,新闻与文学都要求准确、生动、鲜亮. 从新闻得功能上看,新闻要“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因此“新闻语言必须要准确,概念明确,论断正确,确实是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客观情况,报道事实,描写人物容不得半点模糊不清,讲一是一,是二确实是二.”同样,文学语言也必须准确. 鲜亮性也是所有文体得共同要求.新闻媒体是社会得瞭望哨,媒体应通过那些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得、有典型意义得和有新闻价值得事实报道,使用生动鲜亮得语言去维护公众得切身利益和疏导群众得情绪.而文学语言得鲜亮性,则要紧表现在形象和意境得制造上. 生动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切叙事性作品具有艺术魅力得差不多特征.新闻语言得生动,要求使用典型、准确、简洁、具体得语言,而且不断地从事件背后提供出尽可能多得价值和材料.文学语言得生动,要紧表现在细腻描写客观事物时,以合理得想象和夸张来抒发主观情感. 三、新闻中文学手法得运用 新闻写作文学化手法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借助文学写作中生动形象得叙事方式和技巧,从而增强新闻得可读性,使新闻作品既具有报道性,又具有文学性;既具有有用性,又具有审美性得一种报道写作方式.而新闻稿件中常用得文学表现手法要紧有以下几种: 1描写手法.在新闻写作中,恰当运用描写能够把新闻稿件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文采,能再现新闻事件发生得环境营造气氛;同时能够用实景代替虚言,剔去空洞无物得叙述,增添新闻得形象美,更能托物寓意,形成含蓄得意境.然而,把一堆华丽辞藻胡乱堆砌在新闻报道中,也会

浅论身体美学化转向

浅论身体美学化转向 立意于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和消费社会的角度,探讨当下出现的“身体”美学化转向。“身体”取代了传统社会中理性和灵魂的位置而独占鳌头,人们将追求“身体”的美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然而对身体的崇拜却脱离不了消费社会经济操作的“名牌”效应,走向标准化和统一化。 标签:身体美学化;后现代社会;视觉文化;消费社会 一、身体美学工厂 人们已不能阻止自己将目光聚焦于“身体”这一物质存在,对它的关注度已上升到人类几千年历史之最。围绕着“身体”这一主题,似乎掀起了一个巨大的“身体美学化”[1]浪潮,各色关于身体的产业使得全球似乎都成为一个庞大的身体美学的工厂。走在街头,每一个身体都衣着光鲜;广告里,身体元素的参与无处不在;医学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如今恐怕要让位于对身体美的关注;甚至在文学界,“下半身”写作也已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然而,“身体”热并不是原来即如此。从传统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身体经历了一个从功能性到美学性转变的过程,简单来看,“身体”有如下方面的变化: 一是身体从被压制到被解放。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儒家看来,身体需要用伦理道德去制约,以免耽溺于肉欲。至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将身体套上牢牢的枷锁。直至20世纪,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东来,身体才逐渐解放。在西方,身体也难免被压制的命运。早在柏拉图时,“身体”就已被设置在了灵魂的对立面。他在《斐多篇》中认为,死亡只是身体的死亡而已,它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2]13。柏拉图确立了身体和灵魂的对立“二元论”,赞赏灵魂的不朽,而对身体嗤之以鼻。中世纪,教会和修道院的兴盛史则相对应地构成了“身体”的苦累史,教会倡导苦行、祈祷、斋戒、克己,追求在对身体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达到灵魂与上帝的同在。中世纪后,科学击退神学,理性占据了高地,但却也再一次将身体压制在了理性主义之下。直到20世纪,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福柯等才从理论上确立了身体在当下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是身体展现方式的古今不同。中国古代文论对“言”与“意”的关系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最典型的是“得意忘言”说。这形成了古代的审美观,重在言外之意而不求直露。因而在身体展现方面,自然不能开口直言,言无不尽。比如,《诗经》的《卫风·硕人》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即通过比喻来描绘了一个美人的姿态容貌,没有直言,却给人无限遐想。反观当下现代社会,身体以图像化的形式不断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它已剥去传统社会中蒙在身体表层的柔纱,将身体去魅,在身体美学化的过程中,使“身体”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 三是身体展现的形象之比较。传统社会中,人类的身体呈现出一个自然本真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发表时间:2009-04-02T11:56:45.670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芸[导读] 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民生新闻的出现为中国电视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有人提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词:民生新闻现状发展 一、民生新闻概述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有则改之、无则效仿”,推出全新的直播类新闻栏目,几乎形成了一股热潮。作为开山鼻祖的《南京零距离》更是率先提出了“民生新闻”的理念,并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栏目的价值取向,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在报道内容方面,“民生新闻”注重报道贴近受众的动态新闻,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体现了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从传播模式来看,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的“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给了公众发表真实言论的勇气与机会,彰显民生新闻的亲民倾向;从传播方式来看,民生新闻借助现代电子科技的手段,不断增强丰富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从报道语言上看,新闻节目主持人尽显个性风采,在节目中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欣喜、伤痛、愤慨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但是,在民生新闻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民生新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狭窄,信息负面。许多新闻只是停留于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对题材进行筛选,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也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更缺乏对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的剖析,让人觉得所谓民生新闻不仅琐碎而且肤浅,不能带给人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许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故意增加负面新闻的数量,但却无意中忽视了媒体对受众舆论引导的职责。我国60%的受众文化层次较低,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如果新闻媒体不在舆论上进行客观引导,较多的负面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学者曾经对此境况十分担忧,即如果把观众的简单注意力和由此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作为民生新闻惟一的价值追求,那么民生新闻则会走上和“民生”的精神品质相悖的道路。(二)形式雷同,竞争同质。有人将民生新闻比做一块又香又大的蛋糕,大家都来抢,结果蛋糕迅速被摊薄,陷入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中。从报道效果看,同样一个现场,同样一条新闻,由于记者角度不同,有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声音,结果报道的效果有可能会是南辕北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有一家省级单位将员工缴纳的一万元善款,捐给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当时有两家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结果是一方说单位员工很有善心;一方却说单位搞硬性摊派。经过这样一番效果截然相反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度可想而知。 (三)方言包装,自我认同。为了在国内外强势媒体的夹击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迎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在摸索新闻本土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电视台已经大胆地直接使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然而,新闻“本土化”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本地话”,我们也不能将方言新闻单纯视作是对本地信息的深度挖掘。有专家认为,方言新闻的走红,其实反映的不是观众对新闻本身的认同,而是当地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三、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 (一)拓宽民生新闻的内容。事实上,民生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民生”一词涉及到的方面同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阶段有着本质的契合。它说明,百姓对信息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应该是有层次的,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只停留于浅层次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拓宽思路,挖掘同民生关系紧密的各种政策法规、时政新闻等等,从而扩大民生新闻的容量,增加民生一词的厚度。 (二)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但它又不同于日常衣食住行的简单报道。这就要看选题是否具有深层意义的信息,是否有话语空间。车祸、火灾、家庭矛盾、水管爆裂、公物受损和打黑揭丑等这类选题每天充斥民生新闻并形成一种模式,尽管吸引眼球,但对提高市民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素质并无多大帮助。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并不是一概排斥社会新闻,而是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这就要求在追求新闻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注重新闻的价值。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优化民生新闻报道结构,应力求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和更多、更广、更深的资讯视野,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满足市民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三)建立民生新闻的品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想发展壮大,应该加快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惟有如此,电视民生新闻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步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要使民生新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经常给观众以新鲜感,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定位,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不断在节目内涵和表现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栏目品牌。参考文献: [1]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周纪宣.追寻新闻美学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