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路镇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马路镇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马路镇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马路镇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马路镇完小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记录表

12*.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情报的过程。

2.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受伯瑞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体会法国人民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及表现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剧本这种文学形式,领悟其是怎样通过对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2、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感情。

2、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子三人语言、深情、活动等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搜集二战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二战资料

同学们,今年是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67周年,在60 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简介二战。

(二)、检查预习,理解故事内容

1、师:这些数字是那么地触目惊心。而侵略者的行径同样激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极大仇恨。从老人到孩子,他们都参加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4、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当时的一个真实故事。(板书课题)来,齐读。齐读课题。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2、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词语、说说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沉着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保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三)、深入阅读,体会人物语言

〈一〉、感知内容

1、结合课文说一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的“绝密”)

(1)出示句子“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2)这个主意绝妙在哪里?透过这个绝妙的主意,你体会到了什么?

2、过渡:可是,一天晚上,这绝妙的主意却经受了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学生自由读3-7小节,围绕这半截蜡烛,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交流,把握三处:(1)、当德军把蜡烛点燃(2)、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3)、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

半截蜡烛

点燃重新点燃夺回

吹熄端走端上楼

3、文章情节富有如此曲折的变化,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一

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研析情节

是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1、自学课文,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体会当时的那种气氛。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1)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在母亲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什么?抓住“急忙”“轻轻”和说的话,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2)你还看出什么?

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同学们,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结束的仅仅是他们一家三口吗?是呀!这小小的半截蜡烛关系着一家三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假如你就是伯诺德夫人,你心中会想些什么

(蜡烛就这么点着,情报很快就会暴露,怎么办呢?不行,我得赶快想个好办法!)

(3)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是怎样的说?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地说“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指生读。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伯诺德夫人,明明心急如焚,却能表现得这样镇定自若。真是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小结:出示句子“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能不能去掉?是的,危机只是暂时过去了。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火焰离金属管更近了,危机更严重了,能不能让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不能!)那面对这样的情况,她的儿子挑起了重担,我们看看,杰克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1、师:说说你的感受。感受“慢慢”杰克让自己显得更平静,更自然些,不让敌人看出破绽。(生说)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神情、动作、语言,你们能知道他站起来前,心里想了些什么?

2、师:以天冷为由也想把这半截蜡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你觉得杰克的表现怎样?(很勇敢。很镇定、特别从容。)

3、师:你还从哪儿也能看出他的勇敢、镇定?

出示: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指名读,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既然端不走半截蜡烛,为何还要生火?

A、他要去搬柴时在想些什么?

B、他搬回柴时又想些什么?为什么说是斗争的最后时刻?杰克默默地坐待着什么“厄运”?从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

4、引读: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呀!谁再读读这一句?生读。

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已经到了斗争的最后时刻,气氛怎么样?(紧张)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1、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为什么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似乎”能不能去掉?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紧迫,当时气氛的极度紧张。

2、师:是啊,蜡烛在一寸寸燃烧,厄运在一步步逼近,每一声滴答声都仿佛是一记重锤敲在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上,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3、师叙述:是呀!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此时的蜡烛就像是屋子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谁能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紧张气氛读出来。

蜡烛越烧越短,厄运一步步逼近,我们不禁为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担忧。但是故事的最终结局却是“峰回路转”,令人意想不到。

同学们,是谁最终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齐答)她的努力为什么能成功呢?大家先自己读课文想一想,看看能够找到几点理由。自己研究,然后交流,

(提示:可以抓住“娇声”、“司令官先生”、“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杰奎琳很机智,让敌人感受到她的可爱,产生对她的怜爱之情,话语中还避免了说蜡烛,避免了敌人的怀疑,而后拿蜡烛留下比较亮的油灯顺理成章。

1、师:哪位同学愿意读读杰奎琳的话?(生读)

师:同学们,你觉得他是在用什么语气读的?生:(甜美、娇气、天真、纯洁)指名读。

2、师:小女孩此时面对的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可她的脸上却始终带着百合般的笑容,在这灿烂的笑容背后,小女孩有着一颗怎样的心?勇敢镇定自若

教师小结:时间刚刚好,敌人最终都没有怀疑到这半截蜡烛上,是一家三口的共同努力化解了这场可怕的危机。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1、那么在保护蜡烛的过程中,他们难道没有害怕没有紧张吗?为什么能这么镇定地与敌人斗智斗勇呢?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师:是啊,他们是在保家卫国。是共同的反法西斯斗争,是把德国强盗赶出祖国的坚强信念,是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热爱之情,使母子三人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战胜敌人的勇气和力量。

2、师:面对这一家,面对这些军官,面对二战,你有哪些心里

话想对他们说?

3、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象他们这样的家庭,在和平年代本应该过着幸福安宁的日子;像杰克和杰奎琳这样的年纪,原应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这并不过分的权利呢?(战争)所以,让我们发出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远离战争,拥抱和平吧!

板书设计

12*半截蜡烛

点燃重新点燃夺回

吹熄

端走

端上楼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谢雪花:其实我上完这一节课后,再来反思一下,发现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我反对浮躁的语文,提倡简单教语文,同时应该拉进学生的情感,有了生活体验学生才有可能受到心灵的震撼,由于二战离学生太远了,怎么办?应该说网络资源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在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在氛围中享受学语文的乐趣。同时通篇课文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当然,应该感谢网络,因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参考了众多的教案,结合本班情况精心设计的。这不正是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吗?其次,我发现学生在有感情读上面有很大欠缺,对人物语言的揣摩、人物动作的模仿等方面有点胆小,放不开,这需要我从细节做起,从平时做起,培养学生很好的读书习惯。

瞿丽霞:课文《半截蜡烛》,生动地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相当细腻.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课件辅助呈现,先由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半截蜡烛继续燃烧下去的危险,带领学生走进此情此境;然后通过学生的感悟,结合背景,在头脑中叠现出紧张的一幕;再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到他们的镇定和机智,再以个别读和齐读的方式加深理解,表达情感,欣赏到人物的人格魅力.

一,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

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

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如读伯诺德夫

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这样的问

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读写结合,依托文本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我们的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写放进来,不一定当堂写,可以课内说,课外写.但是写必须依据文本,加强指导.如教学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此时读者那悬到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侥幸躲过一劫.这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望着这盏在最后一级楼梯熄灭的蜡烛,他们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如释重负,然后请学生想象一下此时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会想些什么,并想

象一下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进行说话练习,并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进行

合理的想象.因为有了前面环节的细细品味和教师的及时提示,学生说得不错,课

后再请学生写下来,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是训练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孩子个性化体验得到充分张扬的过程.本堂课就作了这方面的尝试,引导孩子以本课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引子,创作《半截蜡烛》续篇.

但在有些环节上,设计还可以更优化.如情境的渲染还不够到位,在指导学生读"杰克"这一段内容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有关词句多读,

体会杰克从容,机智,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

邓晚容:《半截蜡烛》这篇文章,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虽然没有炮火硝烟,却危机重重,险象环生。本课教学在教研组中进行了“一课三议”公开教学活动,在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时,我综合赵新华和郭丽芳两位老师优秀的教学设计,研究了生态课堂的构建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尝试。教学时利用简短的复习导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针对文章故事性强,节奏紧张的特点,用老师读了故事有两个问题进行预设,让学生来猜老师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和研究故事情节的欲望,接着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不断激励学生读课文内容,研究故事情节,不断的促进学生深层挖掘故事中的每一个细小情节,而后在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对故事情节充分把握的情况下,让学生交流发现的问题和找到的解决问题的答案,老师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引导,当然学生很难猜到老师的问题,但老师对学生所提问题的充分肯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搜索和思考,整个交流过程通过老师的引导将需要学生重点理解的课文内容基本解决,最后老师对同学表现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深入文章养成质疑、释疑的好习惯。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唱的是主角,而老师只是倾听和适当的引导,当然本课的设计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教学需要充分感悟语言文字的比较优美的写景、抒情等题材文章不是很适用,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性很大,怎样及时的收住学生、引导学生是老师需要考虑的大问题。

陈枚林:《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我上过好几次了,本文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女儿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前,我仔细地分析了课文——本文围绕三个主人公主要有三个情节,这三个环节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同时就危险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趋势的。危险越大,时间越紧迫,敌人越凶残,才能越显出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处境,才可以显出他们一家的勇敢机智,才真正显出他们一家的爱国,才使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如果按照按照往年的方法我可以连教本都不带就可把课文讲完。往年的“招”用过就想革新的我在今年怎么上呢?因此,上课前,我仿照本文所述找来半截蜡烛(也插上小金属管,内藏一纸条)并在课堂上同步点燃,为了渲染气氛,我还用简笔画画出一个“超级大炸弹”,有一根“导火索”,并根据课文进程及时用简笔画画出“半截蜡烛”——不断变短的半截蜡烛。再引导学生潜心读文悟情,深入体会人物的心情,并适时地让学生表演,并不断指导朗读,让人物形象走出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灵,把爱国深植于脑海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理。随着教学进

程一次又一次地把蜡烛画短——和课堂上点燃的蜡烛相呼应。并把“超级大炸弹”的“导火索”不断变短,使学生深深感受越来越紧张的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甚至于连空气都似乎要爆炸的紧张局面。在教学中,我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对三个情节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讲伯诺德夫人时,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感知伯诺德夫人的为人;在讲杰克时,我就让学生用学习上段时的方法来谈谈对杰克的了解;在讲杰奎琳时,我直接让学生演杰奎琳,让她来说话。最后再把三位主人公——课堂上演得较好的同学请上来接受采访,并说出自己的感言。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全册完整教 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的故事,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理解描写老汉在关键时刻的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感受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认识本课6个生字,了解和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 1 / 16

洪水卷走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感动” 1、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洪水的凶猛的句子? 2、交流: (1)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 奔而来,势不可挡。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2)理解:“咆哮”是什么意思?山洪是怎么咆哮的?理解“势不可挡” (3)知道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4)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洪水的凶猛?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随机理解词语:跳舞、狞笑) 3、过渡: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 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 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 2 / 16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最新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 荆州市西门小学毛新艳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主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改变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5、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最新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茶山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向命运挑战(初议稿) 602班试教:袁秀芬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命运》交响曲。(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将课题板书完整《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 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行挑战?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快乐不是因为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高一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周次 4 时间 周二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朱欢敏 一、主要内容:《绝版的周庄》 二、老师讲解《绝版的周庄》的讲课思路(一)《梦里水乡》的音乐导入 播放关于水乡的画面 (二)作品介绍 (三)文本解读 1、赏赏景--品味周庄之美景 (1)品一品写美景的句子 找句子、朗读、品析 (2)找一找写美景的顺序 分组朗读"春日晨阳"的周庄和"入夜酣睡"的周庄(3)欣赏陈逸飞《故乡的回忆》 2聊聊人--感受周庄的意义 (1)沈万山的故事--周庄的富贵气 (2)三毛的故事--周庄的故乡感、家园感 3品品情--挖掘作者的情感 (1)情感最浓的是那一段? (2)这段中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情感开始变化(3)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文本提升 谈一谈对"绝版"的理解 总结: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保存好我们的民俗文化 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根 (五)拓展讨论 如果你要在周庄开一个餐厅 你会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 才不会辜负周庄的古典气息? (六)作业 写一篇追忆温州文化的随笔

三、集体讨论 1、本文《绝版的周庄》 是属于一篇十分唯美的散文 字里行间有一股说不出的宁静和深沉的忧郁 因此怕旅游照太过热闹 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当然只有一张画作的PPT的确显得单薄 2、本文字词比较简单 没有生僻的字词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3、的确有点辛苦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4、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其中穿插了一个人的话题 比如沈万三比如三毛等于周庄有着密切联系的人 由这些人对周庄的情感继而转至作者对周庄的情感 显得比较好理解 过渡比较自然 在引导中 由于紧张和过分拘泥于先前备好的资料当中 因此 辛苦的引导有着过于执着的意味 在以后的教学中 会更加努力的将引导做的更加自然 学生老师都能够从中受益 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赏景---聊聊人----品品情"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因此先将"景"作为切入点 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但没有直接由景入情

五年级语文下册备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全册教学目标: 1、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写字的要求是不但要把字写端正,还可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继续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3、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双向互动,从而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习作中培养观察、思想、表达三种能力。 三、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7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思维活跃,爱学习,有上进心。从上个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来瞧,60分以上有74人,80分以上有46人,还有3人不及格。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管理,还需老师加强辅导。还有少数学生学习盲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还需老师好好指导教育。本班学生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尤其是习作和课外阅读,很困惑,到底如何缩短两极差距。 四、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 1、本册识字200个,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师要鼓励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自己查字典解决。遇到不理解的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本册写字150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板书,自己提醒别人容易写错的地方,然后自己组词,指导学生把字写端正。 2、朗读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还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读的指导,要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情感基调,根据个人的情感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3、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4、作文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习作。 五、教学进度 时间起止月日内容时间 第1周~第2周2、17—2、28 第一组走进西部12课时 第3周~第4周3、3—3、14 第二组永远的童年13课时 第5周~第6周3、17—3、28 第三组语言的艺术10课时 第7周~第8周3、31—4、11 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12课时 第9周~第10周4、14—4、25 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13课时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那么如何设计教案呢?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教案1 教材说明: 口语交际?习作上作为一个整体,由两个栏目构成:口语交际和习作,围绕着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组题,让学生讲人物故事,写印象深刻的人。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一讲书本中的人物故事,或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故事。学生要围绕单元主题搜集整理素材,当众讲故事。这一活动的开展,既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使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人物的特点,从中获得启示。 习作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积累素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所见所感,鼓励学生写真实的内容;表达真情实感,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课中学到的描写人的方法,积累的语言材料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去。 课时分配:习作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搜集整理素材,讲故事时吐

字清楚,声首适中娓娓到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的时候,鼓励学生的习作能力。 *陪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能力,学会评价。 *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使学生养成乐于表达,与人分享交际的快乐的习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兴趣,提高能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活动准备: 1.整理搜集到的资料(每人准备一个人物故事) 2.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二、导课: 听故事是一种先天的欲望,不论是神话故事,还是童话故事等,常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可以说我们都是在故事的摇篮中长大的。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能把故事说的有声有色,使人听得如醉如痴,无论是丰富知识,还是提高听说与说的能力,都很受益。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不过,今天要讲的故事有一个限制条件--讲人物故事。 二、明确话题: 1、读书上的要求,明确话题的内容。 2、讨论明确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掌握方法,为下一不更好的交际做铺垫)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参考医学 小河口镇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向命运挑战(初议稿)六(2)班试教:郭帮荣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命运》交响曲。(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 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 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 课题板书完整《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 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 )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初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3.四个领域中一些具体的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条目,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的要求不同(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如下。(1)删除的内容删除的内容▲在“数与代数”领域,删除了一些内容,例如:①对“大数”的认识与应用——“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实验稿 P31) ②对有效数字的要求——“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稿 P32)③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要求——“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实验稿 P33)▲在“图形与几何”(实验稿为“空间与图形”)领域,删除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①关于等腰梯形的相关要求(实验稿 P39、P43)②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实验稿 P39)③关于影子、视点、视角、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实验稿 P40)④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实验稿 P41)▲“统计与概率”部分删除的内容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2)新增加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数与代数”中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知道|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②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③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中增加了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④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 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⑤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 一次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以上为增加的必学内容,此外,此次《标准》修改,还以标注“*”的方式,增加了选学内容,具体如下: *⑥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⑦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⑧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在“几何与图形”领域中,增加的内容既有必学的内容,也有选学的内容。①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②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④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⑤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⑥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下面的要求是选学内容选学内容:选学内容 *⑦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 *⑧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 *⑨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的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⑩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略) 4.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基本保持了实验稿的要求,如:要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等等。此外,还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交流成果,总结参与数学活动的收获,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样使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记录:李春辉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部教案

教科版修订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2给冷水加热 3 液体的热胀冷缩 4 空气的热胀冷缩 5金属热胀冷缩吗 6 热是怎样传递的 7 传热比赛 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3 用水测量时间 4 我的水钟 5 机械摆钟 6 摆的研究 7 做一个钟摆 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 昼夜交替现象 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3 证明地球在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转吗 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沉与浮教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4、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会议记录

八波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活动会议记录 时间:2016.2.19日 地点:六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教务处巫主任及全体语文教师。 主持人:巫家华 内容:一年级《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记录人:耿伯林 巫主任发言: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我们组织大家在这里在进行一年级第20课《蚂蚁和蝈蝈》集体备课活动。 教师总是渴望成长,获得新的东西,希望攻克语文教学中困惑的问题。因此我们教务处一直坚持开展集体备课这项活动,老师们也觉得受益匪浅。普遍反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这项活动真正解决了课堂中实质的问题,改变了常见教研活动的方式,也是老师所需要的,希望在这次活动中大家能把自己的思考和问题提出来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今天交流的课题是苏教版一年级第20课《蚂蚁和蝈蝈》。下面请张献一老师作汇报。 张献一老师发言: 尊敬的领导和老师,下面是备课稿,请多多指导。念《蚂蚁和蝈蝈》备课稿。 教务处巫家华主任发言: 刚才听了张献一老师的汇报。可以看出张献一老师平时喜欢学习、钻研、虚心、合作。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下面请刘兆凤老师补充发言。 刘兆凤老师发言: 这篇教学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一、注重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二、注重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三、注重“成果”交流,让师生对话情感互动;四、真诚对话,总结富有激情。 马玉霞老师发言: 1、在识字环节,在生活中识字。 2、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全部拼音都懂的一组,认识一部分的分一组,另外布置作业,如此类推,注重识字的培养,构建识字,生活识字。查字典识字。编成儿歌,完全符合玩中学生字,给孩子安上飞翔的翅膀。 曹文玲老师发言: 1、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培养好习惯,告诉了学生要勤劳做人。 4、第二课时的内容感觉似乎太多。 5、一年级的学生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郭万勇老师发言: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济宁市实验初中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1-2活动地点初四物理办公室主持人胡思慧主备人胡思慧记录人张潇波参与教师胡思慧、宋洪坤、高猛、张潇波 缺席教师无 课题《12.1温度计》 主备人说课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学情 分析 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理解。 教师准备: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 备 表、体温计、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水、广口 教瓶、橡皮塞、细玻璃管、多媒体课件。 材 学生准备: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 计、烧杯、水。 备学 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 教法 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 .能说出水的三种状态的特征,知道物态变化现 象。 3.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 教学目标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会用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来表 示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

让学生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把双手同时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引入温度计。 提出问题:能否自己设计一个温度计 ?给出实验器材:一个装有红 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使学 生通过观察了解液体温度计的 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云、雨、雪等形成的知识。太阳照射使地面 原理 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 ,空气逐渐加深 学生对摄氏温度的理解。 合培养 ,小水滴结冻让学 现自 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 并成大 :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 学生的设计能力。 生享受设计成功的喜悦 ,同时发 己 设计上的不足 水便以 、雪的形式降到地面。 2.温度: 自学指导:让学生阅读教材 P4内容,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成 的自学检测: 1.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 ?它有哪些常用单位? 2. 摄氏度是怎样规定的? 3. 能够估测一些物体的温度。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 ,归纳出高温物体 与低温物体有何不同。 让一个 -同学将他所知道的一个温度写在黑板上 ,其他同学对其结 果进行 ?评估,使学生了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写法及规定。 让学生观察P4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的温度,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 空白填上。 布置课外探究题。 3 .温度的测量: 过一 提出问题: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可靠吗

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沫江学校语文集体备课记录(一) 学科:语文 年级:一年级 备课组长:陈巨澜 记录、材料整理:陈巨澜 时间:2010年10月14日 参与人员:陈巨澜胡银芳罗旭容潘惠丽张雯刘军肖芳 备课中心问题:如何使一年级学生利用所学的汉语拼音知识来识字,并且能顺利朗读句子和相应的课文内容。 初稿讨论(各教师的观点) 胡银芳:(谈自己的教学设想)通过反复的读来得到记忆的目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来加深印象,并且能记在脑子里,学会书写。 罗旭容:教师的准备较充分,课件精美,使教学直观、形象,可以保留这些环节的设计。 潘惠丽:教学环节紧密,一环扣一环,不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较大,可以在识字环节减省一点时间,找朋友游戏只做一次。 张雯:虽然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量还非常有限,但是教师还是注意了训练学生把一句话说完整,为后来的学习作好铺垫,较好。 刘军:课堂读与写巧妙结合,作到让学生手口都动起来,得到全面发展,可是还要注意知识的巩固和落实,毕竟学生还小。 肖芳:放手让学生讨论、争议,课堂应该会活跃许多,或许课堂组织

会乱,但是宁乱勿静,从乱中学会收放自如。教学时,尽量加强学生与文本的接触。在讨论时,时间要根据学情而定,时间要充分,不能使各环节成为“花架子”,不能落到实处。 其他老师表示赞同。 讨论结果: 从几方面进行设计: 1、激情导入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2、根据阅读提示的几个问题,迅速进入教学重点。 3、运用“互助互动”模式,小组合作完成识字练习。 4、拓展练习。 《在家里》教学设计初议稿 沫江学校一年级试教:胡银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简单的家庭陈设,电器,并能将他们与相应的词语联 系起来。 2.认识8个生字,“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3.认识3个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 教学重点:认识8个生字,写2个字。 教学难点:识记8个生字。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什么叫机械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1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探究能力: 层次1: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2

层次2: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 较。 层次3: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教学材料起子、刀、蔬菜、盒子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的目 的 集中话题1、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 什么? 2、学生交流。 3、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 4、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 开吗? 5、出示起子。让学生知道生活离不开机械。 3

6、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 7、出示刀。 探索和调查1、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 起子、刀就属于机械。 2、出示P2的图,让学生说说, 哪些是机械。 3、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 为机械? 4、出示机械的概念。(降低工作 难度) 5、再看P2图,哪些是机械。 6、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 念。 7、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 1、首先眼降低大 家对机械的神秘 感,不要觉得机械 离生活很遥远。 2、分几步理请机械概 念。并巩固。 4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记录表

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 向命运挑战(初议稿)

六年级试教:冉茂值 教学目标: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命运》交响曲。(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曲子。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将课题板书完整《向命运挑战》。)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努力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再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1、自主学习 认真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提出的四个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你能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吗?把有关的要点标注在书上。

2.小组间合作讨论、交流。 3.探究学习 集体汇报。 (1)谁愿意把课外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在座的同学们? 学生简介霍金资料。 (2)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①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汇报。 ②仔细默读“霍金向命运挑战”的段落。谁能概括一下,霍金从哪几个方面向命运进行挑战? (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③分别请同学读(4—6)(7)自然段,思考:这几段分别讲的是什么? (4—6自然段)霍金向命运挑战,他还活着;(7)霍金向命运挑战,不断创造。) ④体会利用过渡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前半句承上,概括前面的内容,后半句启下,引出下面要说的内容。) (5)霍金为什么要向命运挑战? 出示幻灯: 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4.霍金的生命留下了怎样的辉煌呢?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延伸课文。 1、大家一定非常想见见霍金吧。瞧,他来了。(出示霍金图片。)这就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霍金!霍金虽然嘴巴不能说话,但是他可以用电脑跟别人交流。假如霍金在网上跟你聊天,要求你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准备向他提哪三个问题?会提问可不简单。好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课内容。《食物到哪里去了》以食物在人体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开始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并进一步搜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和过程。《我们的呼吸》是让学生通过体验、猜想、实验验证的方法,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心脏和血管》是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实验验证、分析整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和保健。《脑与神经》一课,从个体生理特征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脑、脊髓、神经和各器官之间的协调与联系。 内容选编目的: 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孩提时代就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人体内部的秘密更是他们倍感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充满了神奇和奥秘。科学课就是要使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兴趣进一步延伸,从对生命现象和事物的表面开始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针对人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科学知识:了解人体的消化、呼吸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媒体: 讲解法、实验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4课时。 1、食物到哪里去了 课程标准对本内容要求:通过猜想、假设、实验验证的方法,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开始了对人体内部结构的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并进一步收集资料了解消化的意义、过程。 教材分析: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4月25日 、关于本课教学要注意的核心问题的讨论: 程文香: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从这节课所在 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看,本单元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丰富,涉及生涯教 育的很多概念。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 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将成功教育渗透教学中,了解与尊重学生,运用 赏识教育的方法,赏识中既有期望又有鼓励,让学生找到“我能行”的一份 自信。 苏永梅: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信心,通过这一课要激发学生热情,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认识社会,认识企业,认识职业。 马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中职生职业心理辅导,帮 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积极地人生目标。 朱勇:在教学中发现中职生有普遍的自卑情绪,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和行 为习惯的问题,难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导致意识消沉,不思进取,对 未来没有信心,更不愿主动规划,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 白璐:现在很多学生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 18#307 主备人 范丽萍 职业生涯规划 参与教师 程文香朱勇苏咏梅马玉陈姗姗白璐 备课主题 第二单元第2课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向和目标,甚至对自己的评价前后矛盾。 陈姗姗:只有先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所以前提是充分认识自己兴趣、性格、 能力价值 观。 范老师总结: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有助于中等职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职业生涯设计是根据社会 经济发展需要、就业环境和自己的特点,制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寻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体现自我价值的位置,是自己对个人职业前途的瞻望。有一句著名的话:“这个世界没有庸才,所谓的庸才只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人才。”因此,我们要抓住“活”这个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明白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是可以调适的、职业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要让每个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二、关于本课教学方法的讨论 程文香:对中职生,可以多用讨论法,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比如让学生 用固定词组写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同学们喜欢做的事情,其实是对这件事情感兴趣,从而引出兴趣的概念和特征。 苏咏梅:我在讲性格时,用目标任务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 为单位说说自己比较熟悉的职业(如推销员、医生、幼儿园教师、警察),然后让学生从以上几类从业者身上归纳出各种职业性格的关键词,哪个组总结的全面、具体,(看找出多少个词),就可以获得课堂加分,最后老师总结职 业性格的概念和类型,课堂效果很好。 白璐:我在讲这一性格时用到情境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设置一个招聘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