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年广西北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广西北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广西北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广西北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7年广西北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 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rùn)祭祀(sì)心旷神怡(yí)

B.栅栏(zhà)妖娆(ráo)觥筹交错(gōng)

C.抖擞(shù)应和(hé)无人问津(jīn)

D.案牍(dú)差使(chāi)一碧万顷(qǐ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妥帖隔漠自出心裁

B.贮蓄宽敞世外桃源

C.俨然烘托因地治宜

D.鳞峋鸿儒温故知新

3. 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坐落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国家森林公园——十万大山,蔚然深秀,气象万千。

B.《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

C.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D.毕业典礼那天,男女同学打扮得花枝招展,意气风发,灵动的青春在校园里尽情飞扬。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C.近年来,我国重大科研项目捷报频传,增强了我们民族的科技自信和广阔前景。

D.是否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是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保障。

5.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们给住院的校工送来水果,他感动地说:“谢谢同学们,你们的礼物我笑纳了。”

B.“小岩,你怎能给同桌抄你的作业?”“怪哉,君子成人之美,何罪之有?”小岩很不服气。

C.西瓜滞销,小京替卖瓜的叔叔写了张促销广告:“西瓜性凉可消暑,多食无益须谨慎。”

D.我对阿姨说:“对不起,我把借您的书弄破了。”她笑道:“没事儿,‘读书破万卷’嘛。”

6.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家书,通过古代文人的装点状绘,从表情

达意、交流思想的专属中,逐步递升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形态,成为瑰丽的文化遗产。

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成为垂范后人的政论经典;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

迪书》,(),成为自唐以来的散文名篇;怀素的《苦笋帖》,(),成为万世学书的

重要摹本。

①以信函形式,酣畅淋漓地倾诉对友人的信任和欣赏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7.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B.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小令,一般只有一个曲牌。

C.“万钟于我何加焉”“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钟”“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位。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端午”是其中的一个节气。

8.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后,智真长老让他去投奔智清禅师,并赠他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这四句话暗示了鲁达一生的起伏,为他的命运发展

作了铺垫。

B.“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骂道:‘那泼猴变作你的模样,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煞我也!’”罗刹女生气的原因,是孙悟空变作红孩儿,从她手上骗走了芭蕉扇。

C.格列佛再次航海,登上了大人国的岛屿,他向国王夸耀自己国家政治清明、法律公正,却遭到国王的驳斥。这其实是作者对腐败的、不合理的英国政治制度的批判。

D.鲁迅善于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物。写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蔑视”;写孔乙己,“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寥寥数笔,异曲同工,人物形象生动

传神。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6分,共6分)

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人为什么不冬眠

徐风

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

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温

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

作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

身体机能减慢,体温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甚至与外界

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对氧

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

些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

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

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

常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

程度的退化,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

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

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

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驟停,在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

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

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

捕食者,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

是需要注意的是,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

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

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1)下面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B.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

C.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

D.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

(2)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在冬季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

B.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

能量。

C.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

够冬眠。

D.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

(3)下面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

B.文章第②段中画线的词语“主要”,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D.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动物冬眠、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

大题共18分)

10.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

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

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子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沿溯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良多趣味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2)下列句子画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皆以美于徐公

B.春冬之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飞漱其间其如土石何

D.故渔者歌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B.第③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

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C.第④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

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D.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

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一字之师

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

“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选自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

①齐己携诗诣之。

②数枝,非早也。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齐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3. 按要求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蒹葭》)

(2)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衣沾不足惜,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5)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也在《过零丁洋》里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他的生死观。

(6)完整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14.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意志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

大动力,为此,班上开展主题为“天下国家,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观点论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

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

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以“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为话题,写

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如图与教材内容有关,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

两位,只有上联,请续写下联。

上联: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

下联: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15.

阅读下面文本,回答下列各题。

笨拙的土豆

王晓莉

①十年前的秋天,我在火车上偶遇一位男子。他当时在翻的那本凡·高画册吸引了我,我们渐渐攀谈了起来。我说我喜欢的是凡·高那一系列自画像。

②“那么,凡·高有张早期的画作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呢?”对面的他说。“不,你不会

注意到它的。”他还没有说出是哪一张,就又十分肯定地说。临下车前,这个男子把这

本边页已经翻得微卷的凡·高画册送给了我。这本画册里有他着重提到的那幅名画——《吃土豆的人》。

③现在,这幅《吃土豆的人》,我闭上眼睛即可回忆起任何一个细节,它那么悲伤刻

骨而又坚忍不拔。

④画面正中是一盏悬挂的昏黄油灯,灯光下,一家五口正围桌而坐。木纹餐桌上摆放的,正是还冒着热气的,仅有的一大盘土豆。热气袅袅上升到他们的头顶,有了温暖

的氛围。一个老太太正把一个特大的土豆递给主妇模样的人,仿佛在说:瞧这一个,

多大个啊!主妇则低眉倒着咖啡,她的粗眉有些皱起,仿佛有点不耐烦眼前这样的生活,却又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怎样才能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主妇的对

面是一家之主,他是一个辛勤耕种的男人,手背粗糙而发黑。他凝望着老婆,仿佛要

跟她商量什么,而另一个戴头巾的女人又凝望着他。一个穿裙子的姑娘背对着我们。

他们的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节突着。这一幅画里,有笨拙的男女,有笨拙的土豆,有着一个家庭笨拙不堪的生活。

⑤有人曾鼓动凡·高将这幅画拿去沙龙参加展览,但凡·高说:“我想清楚地说明那些人

如何在灯光下吃土豆,用放进盘子中的手耕种土地,老老实实地挣得他们的食物。我

要告诉人们一个与文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并不期望任何人都喜欢它或赞

美它。”然而,我却喜欢它。渐渐的,我爱上吃土豆,煎、炒、炖、煮。当饭吃,当菜吃,当零食吃,没有一样不尝试,没有一样不好吃,感觉土豆里有着只可意会而难以

言传的清香。

只有土豆、红薯,那不多的几样,从春到夏,完全地埋伏在泥土之下。当它们从容不

迫地拨开层层泥土时,就是它们完全成熟的日子。

⑦我曾听闻许多有关土豆的故事。有一回,我看到介绍前苏联的一个电视片,在那个

地广人稀、粮食永远不够的国家,产量极大的土豆,曾经成为了人们唯一的救命粮。

在20世纪60年代初,饭蔬最为匮乏的冬春之际,土豆挺身而出,拯救了我国整个北方……

⑧每一次看到、听到这些,我总是热血沸腾地想亲自去种植一季土豆,去观察、了解、亲近它们——那些披着大地色外衣的土豆,那些外表粗糙、内心扎实的土豆,那些在

市场的菜堆上和人们的菜篮中笨拙滚动的土豆,那些养育生活的土豆。

⑨偶尔,我会想起火车上遇到的那个人。他当时那么坚定地指出我会忽略凡·高那幅《吃土豆的人》,也许并不是他的武断,而是他看出了当时的我,是个过度追求纤细生

活的人,不知晓索取之于付出的真谛。这样的人,无法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立住脚,

无法看得更清晰。这样的人,需要吃更多粗糙的、笨拙的食物,与更多粗糙的、笨拙

的人往来,过更多有荆棘的、笨拙的生活。

(选自《青年文摘》第41卷,有删改)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填写相关的情节。

偶得画册→()→爱吃土豆→()→听闻故事→()

(2)第③段中,作者回忆这幅名画的“任何一个细节”时,觉得“它那么悲伤刻骨而又

坚忍不拔。”请结合第④段的具体描写,用原句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①我从“________”中,读出了这幅画里的“悲伤刻骨”。

②我从“________”中,读出了这幅画里的“坚忍不拔”。

(3)第⑧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本文的标题“笨拙的土豆”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七、作文(50分)

16.

按要求作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大千世界就是由“一粒沙”“半瓣花”这样的微小事

物构成的。生活中,触动你心灵,给你启迪,助你成长的,往往是那人、那物、那情……

请以“与________相处的日子”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字数600字以上;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行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7年广西北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

1.

【答案】

C

【考点】

注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

【解答】

C.“抖擞(shù)”读作“sǒu”;“应和(hé)”读作“hè”。

2.

【答案】

B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

【解答】

A.“隔漠”的“漠”应写作“膜”。

C.“因地治宜”的“治”应写作“制”。

D.“鳞峋”的“鳞”应写作“嶙”。

故选B。

3.

【答案】

D

【考点】

成语等熟语运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解答】

D项,有误,“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用在句中形容男女同学的打扮,对象误用。

4.

【答案】

A

【考点】

病句的辨析修改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

【解答】

的广阔前景”。

D.有误,前后表述不一致,去掉“是否”。

故选A。

5.

【答案】

D

【考点】

语言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笑纳”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这里校工说自己收下礼物用“笑纳”,不得体。B项,“君子成人之美”指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这里指给同桌抄作业,显然不是成人之美,不得体。

C项,其语境是西瓜滞销,小京要写促销广告,“多食无益须谨慎”不符合促销广告的要求,不得体。

故选D。

6.

【答案】

C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本题考查选句填空能力。

【解答】

读文段,第一个空是描述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内容,我们知道,王安石在历史上有名的政治事件就是“王安石变法”他在本文中表达的是他变法的态度和政治主张,所以应选②句;第二个空,王维是诗文大家,《山中裴秀才迪书》属散文,选①句合理;第三个空,怀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苦笋帖》是他的书法作品,当然跟第③句“以信札体裁,彰显了书法作品行云流水的线条美感”最搭。三个空,依次所选句子为②①③,对照四个选项,C项与之一致。

故选C。

7.

【答案】

D

【考点】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解答】

D项,有误,端午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8.

【答案】

艺术特色

情节内容

名著综合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表述有误,孙悟空是变作牛魔王模样骗走了罗刹女的芭蕉扇,并非变作红孩儿。

二、现代文阅读(一)(每小题6分,共6分)

9.

【答案】

A

C

C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说明文)

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阅读综合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扩大范围,根据第一段“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可知,本项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说法错误。

(2)C项,根据第四段中“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可知表述内容与原文不符。

(3)C项,“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可见运用的

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句中还给出了“1℃”“28℃”等数字,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但并没有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三、古诗文阅读(12~15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6~19小题,共10分;本

大题共18分)

10.

【答案】

A

【考点】

关键词句赏析

赏析表达技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古诗关键词句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解答】

A项,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

凄然。选项中“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表述错误。

11.

【答案】

B

D

A

(4)①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考点】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言翻译

一词多义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

(1)A.两个“日”,前者是“太阳”的意思,后者是“日子”的意思。

C.两个“良”,前者是“实在,的确”的意思,后者是“忠良”的意思。

D.两个“属”,前者是“连接”的意思,后者通“嘱”,“嘱托”的意思。

故选B。

(2)A.“于”,前者与“至”连用,译为“到”;后者表比较,译为“比”。

B.“之”,前者是助词,可译为“的”;后者是代词,他,代指“曹刿”。

C.“其”,前者是代词,它,它们,代指“怪柏”;后者是助词用在“如……何”之前,加强

反问语气

故选:D。

(3)A.《三峡》一文,写山的句子主要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以静为主。写水,夏水,用“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表示其“激荡奔放”;春冬之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动静结合,“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景,静中有动;秋水,“林寒涧肃”“高猿长啸”,表现其枯瘦凄清。选项A中“写山,以动为主”表述错误。

(4)①重点词语: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句意: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

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②重点词语:虽,即使。疾,快。句意: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12.

【答案】

(1)①诣:拜访,晋谒,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②也: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肯定)语气。

(2)从此,文人们就把郑谷称为“一字之师”。

(3)齐己拿着诗拜访求教,说明齐己是一个虚心求学的人;齐己因为一字之教叩拜郑谷,说明齐己是一个谦恭有礼的人。

【考点】

分析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

文言文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文言翻译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虚词意思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及对人物的评价。

【解答】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齐己带着自己的诗稿,前去拜会。诣:拜访,晋谒,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②句意为: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也: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肯定)语气。(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此句中重点的词有:自是,从此;以……为,把……当作的意思。句子翻译为:从此,文人们就把郑谷称为“一字之师”。

(3)解答此题,首先要熟读所给文段,初步疏通文章句子,明确文段内容,然后抓住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可以看出齐己虚心求学,“齐己不觉下拜”可以看出齐己恭谦有礼,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述即可。

四、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3.

【答案】

白露为霜

(2)择其善者而从之

(3)但使愿无违

(4)塞下秋来风景异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解析】

(1)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能力。

(2)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能力。

(3)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能力。

(4)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能力。

(5)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能力。

(6)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

(1)注意重点字“露、霜”的书写。

(2)注意重点字“善”的书写。

(3)注意重点字“违”的书写。

(4)注意重点字“塞”的书写。

(5)注意重点字“取”的书写。

(6)注意重点字“涨”的书写。

五、综合性学习(共8分)

14.

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族群;有了英雄,不知拥护、爱戴、敬仰,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

示例二:

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

没有先锋。因此,英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2)南北朝时期,突厥犯边,花家无适龄男丁应征,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

疆场,屡建功勋,凯旋回朝,辞官尚书,荣归故里。

(3)示例一:刘胡兰舍生取义照汗青,示例二: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奇功

【考点】

见解阐述

图表文转换

对联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题干列举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事迹屡遭质疑的现象,

要求针对如何正确对待英雄谈观点。在表述观点时,首先要表明观点。明确表明英雄

的重要性,然后阐述理由。可围绕英雄在民族和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说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正确对待英雄。表达要简洁,不能超过题

目规定的字数。

(2)观察图片和图片上的字,再结合题干中的“与教材内容有关”,可知如图人物是花

木兰,与之相关的故事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然后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关于花木兰的

相关故事的积累,写清楚起因(突厥犯边,花家无适龄男丁应征)、经过(花木兰女扮

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结果(凯旋回朝,辞官尚书,荣归故里)。注意语言简洁,不超过规定的字数。

(3)从题干中的“巾帼英雄”可知,所拟写的下联中涉及的人物为女性。从例句的形式

上看,是“×××(英雄人物名字)+××××(四字词语概括事迹)+×××”的形式,然后选择

合适的内容进行拟写,注意语言要流畅。如:花木兰代父从军建奇功。

六、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15.

【答案】

(1)回忆名画,探究土豆,想种土豆

(2)他们的手都出奇的大,手指的骨节突着,(她)依然惯性地深思着这样的生活该

怎样才能过得更如意、更体面些

(3)①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土豆的外形特征,表达了对土豆的喜爱

之情。

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突出土豆粗糙、笨拙的外表,扎实、质朴的可

贵品质,表达了对土豆的喜爱之情。

(4)表层含义:土豆是笨拙的,它外表粗糙,颜色土黄,没有蔬果的艳丽与诱人;但

它的内心却是扎实的,默默生长,当人们需要它的时候,便成为人们“唯一的救命粮”。深层含义:外表笨拙的土豆具有内心扎实、质朴的精神品质,让我们不由联想到那些

像土豆般笨拙生活的耕种者们。他们的生活悲伤刻骨而又坚忍不拔,不过度追求纤细

生活,懂得索取与付出的意义,他们脚踏实地地耕种着、生活着,值得人们尊敬与赞美。

分析结构,划分层次

梳理故事情节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文章题目

表现手法

【解析】

(1)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

(4)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能力。

【解答】

(1)结合已经给出的信息可知,其他几个空白处是按照行文线索概括总结,“偶得画册”来源于文章第①②段,“爱吃土豆”来源于文章第⑤段,“听闻故事”来源于文章第

⑦段,据此可知,第一个空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③④段,主要是回忆《吃土豆的人》这幅画的内容,第二个空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⑥段,主要写“我”探究土豆的成长,第

三个空的答案范围在文章第⑧段,写自己想种土豆;最后,归纳要点,总结成四字短

句作答即可。

(2)解答此题,首先结合题干明确答题范围在文章第④段,然后细读这一段,明确

这一段通过对名画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五口之家,他们

因为常年劳作,手指的骨节突着,因为生活辛苦,所以愁眉苦脸,他们的主食只是一

大盘的土豆,都可以体会出“悲伤刻骨”;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但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依然想方设法要活出模样,主妇在深思如何把生活过得体面,男人辛勤劳作,从这些中都可以体会出“坚忍不拔”,据此可以在文段中找到原句,准确抄写下来即可。(3)细读第⑧段的画线句,由“披着大地色外衣”“外表粗糙、内心扎实”“笨拙滚动”等

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豆的外形特征,从中也可以看出作

者对土豆的喜爱;再结合四个“那些”可知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土豆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且排比可以增强语势。

(4)题目中的“笨拙”,既指土豆的外形,也象征生活困苦却务实坚忍的下层劳动人民,同时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土豆虽然“笨拙”,但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就会变成”唯一的救

命粮”,同样,那些如土豆般“笨拙”的耕种者,他们坚忍不拔又脚踏实地,同样值得赞美。作答时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来分析。

难点分析:对题目含义的理解,表层含义都能准确把握,但深层含义较难理解(即难

以分析出土豆象征着劳动人民这一点),分析时要结合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词句“外表

粗糙、内心扎实的土豆”“养育生活的土豆”“需要吃更多粗糙的、笨拙的食物”“与更多粗

糙的、笨拙的人往来”“过更多有荆棘的、笨拙的生活”等来作答。

七、作文(50分)

16.

【答案】

与你相处的日子

穿过一片片森林,踏过一条条羊肠小道,毅然踏上那条大路,发现身边寥无一人。蓦

然回首,你站在我身后,告诉我你会一直陪我走到最后。因为,一路上有你,我不再

孤独。——题记

知遇时方见恨晚

夏日已过半,空气中还弥漫着躁热的气息,青翠的枝叶在树下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怀着激动之心踏进这校园,有一种熟悉的味道在蔓延。我和你依旧是同班,更重要的

让我懂得了友谊的快乐,只叹相见恨晚。去年是同学却几乎不说话,但现在,我们无

话不谈,我很庆幸,有你这个朋友。那次我生日,你陪着我了一天,因为我爸妈很忙。你用你的真诚和善良,让我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我还依稀记得你送我礼物时,带着

甜美的微笑对我说:“你不会孤独,因为一路有我。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勇敢向前,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你走完这条路。”那一天,我哭了,哭中夹杂着笑,即使相见恨晚,但你我心知彼此。

永远仿佛一颗糖

微风徐徐吹过,带着一丝惬意,隐藏着一丝忧伤。夕阳的余晖停留在大地上,残留着

丝许温热,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下有一种神秘的气息,令人捉摸不透。这本是应该充满

微笑才会符合这黄昏的惬意,然而心中十分压抑。我一路沉默,伴随着那低沉的叹息声。这是一个低沉的日子,不尽人意的成绩,朋友的误会……这一切在脑海中如电影般

来回上映。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悲伤,任泪水肆无忌惮,看悲伤逆流成河。这时,你的手轻轻搭在我的肩头,轻轻的拍打,告诉我想哭就哭吧。片刻之后,你递给

我一张纸:“喏,给你。人生都是起起落落的,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困难并不可怕,关

键是你要敢于去克服它。不要害怕,我会一路陪着你。”豁然间,我很庆幸,庆幸还有

你一路陪我,庆幸还有你会在我无助时关心安慰我。那一刻,仿佛有一颗糖在心中融化,把甜意贯彻每一个角落。于是,我破涕为笑,把永远当作一颗糖,融在心中。

每当下雨的日子,我总会聆听雨声。雨滴落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如涟漪般在我

心中荡漾,你的一颦一语在脑海中浮现,我便会想起与你相处的日子,想起你微笑着

告诉我:“一路有我。”是啊,路还有很长,但一路上有你!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解答】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相处的日子”点明了文章应以写人记事为主。题目

中空白处应补充相处的某个对象,可以是某人,也可以是某物,还可以是某个抽象的

概念。比如:与老师相处的日子,与父母相处的日子,与同学相处的日子,与书相处

的日子,与亲情相处的日子等。从生活中选取对象和事件,表现自己对××的强烈情感,表现××对自己的影响等,力求以情动人,写出真情实感。

文体选择:记叙文。

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

人记事,围绕与××相处的日子中发生的事件展开故事情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宜写多件事,而不是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

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

为了细节而细节。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陕西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有答案)

2017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粗拙.(zhuō)偏袒.(tǎn)侥.幸(jiǎo)茅塞.顿开(sè) B.雷霆.(tíng)挣.扎(zhèng)禁.锢(jìn)百废待兴.(xīng) C.步履.(lǔ)迸.溅(bèng)疮.痍(cāng)潜.滋暗长(qián) D.喷薄.(bó)哺.育(pǔ)璀璨.(càn)咬文嚼.字(ju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妍丽庸碌好意难确持之以恒 B.欣尉倾诉酣然入梦杂乱无章 C.筹划精炼饶有兴味仗势欺人 D.诸候企盼登峰造及绝处逢生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 ....〕(6分) ....;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2),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3)问君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4)。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礼记?虽有嘉肴》) (6)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7)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毛泽东《沁园春?雪》) (9),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 (10)寻梦?撑一支长蒿,……(徐志摩《再别康桥》)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三)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空,,,此乐何极!(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人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 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

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句话出自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贝多芬对残酷命运发出的强烈呐喊。 B.《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伤仲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王安石,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都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江城子”是曲牌,“秋思”“潼关怀古”“密州出猎”是题目。 D.“未尝识书具”中的“书具”指的是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易》《诗》《书》《礼》《春秋》;“君与家君期日中”中,“君”是对对方的尊称,“家君”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徐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徐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2)乱花渐欲迷人眼,。 (3)问君何能尔,。 (4),身世浮沉雨打萍。 (5)而或长烟一 空,,,此乐何极! (6)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 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憔(qiáo)悴驾驭(yù)中流抵(dǐ)柱浑身解(xiè)数B.绮(qǐ)丽殷(yān)红众目睽睽(kuí)盛气凌(lín)A C.闲瑕(xiá)漂(piāo)白恪(k è)尽职守贪赃(zāng)枉法D.归咎(jiù)沮(jǔ)丧响彻云霄(xiāo)抑扬顿挫(cuò)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生活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乐趣。 乐趣是一颗颗生命力很强的种子,在不知不觉间发芽、生长,而且总要开花,总会结果。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你从自己为之()的欢娱中,得来善的或恶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坏的结果,便是它的果实了。例如,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陶醉沉浸俗艳鲜艳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3)根据语境,为文中横线处写一句话。(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花圃.(pǔ)棘.手(là)迥.乎不同(jiǒng) B.稽.首(qǐ)喑.哑(yīn)吹毛求疵.(cī) C.慰藉.(jì)枯涸.(hé)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剽.悍(piāo)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中,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尴尬威摄广袤无垠 B.荒谬孪生迫不急待 C.亵渎真谛恪尽职守 D.愧作褶皱咫尺天涯 3.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妙在。 A.千姿百态浑然天成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浑然天成 C.栩栩如生浑然天成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浑然天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B.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的称为“快递小哥”。 C.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羊儿成群,为制作羊皮筏子提供了充足原料。 D.食品谣言的存在,不仅是民众相关知识的贫乏,而是食品安全焦虑的体现。 5. 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⑴-⑵题(4分) ⑴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此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等等。 ⑵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6.综合性学习(7分)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诚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为止,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中,。 【材料二】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这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通过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上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⑴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分) ⑵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⑶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分) 7. 默写(7分) ⑴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⑵,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⑶山随平野尽,。(李白《渡荆门送别》) 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⑸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⑹杜牧《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5分) 金城北楼①

河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版)

2017 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四个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试卷 120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踏实/踏青奢靡/风靡一时低声悄语/悄然泪下 B.孵化/浮雕鞠躬/笑容可掬风流倜傥/丝绸之路 C.角色/角逐推磨/磨杵成针烟熏火燎/星火燎原 D.旷野/粗犷剽悍/膘肥体壮踌躇满志/铸就辉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A.壁垒易拉罐娇生惯养独竖一 B.咋舌顶梁柱责无旁贷黯然失 C.静谧蒸溜水花枝招展立竿见 D.提练满堂彩无动于衷别出心 3.古诗文默写(8 分) (1)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2)嗟夫!,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景抒情,表达羁旅之思的句子是:“,。” (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勾勒出英雄驭马挽弓、冲锋陷阵的场面,“, ”(李贺《雁门太守行》)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殿宇藏魔君,仙观有灵根。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在该地发生的故事。 ①龙虎山伏魔之殿(《水浒》)②万寿山五庄观(《西游记》) (2)历险时有伙伴,困境中存温情。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个,简述体现人物间的深情厚谊的故事。 ①格列佛与葛兰达克利赤(《格力佛游记》)②阿廖沙与小茨冈(《童年》)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分)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1-5题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廉《送东阳马生序》)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2)余则缊袍敝衣处期间略无慕艳意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愿我们的友谊 ..()地久天长。 (2)用解剖 ..()麻雀的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青少年________(chén nì)于游戏有害身心健康。 (4)宇宙中还有太多的_________(ào mì)等待我们去探索。 2.(1)yǒu yí(2)jiěpōu (3)沉溺(4)奥秘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者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地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 ⑤②③④⑦①⑥ B ②③⑦①⑥④⑤ C ⑤②③⑦④①⑥ D ②③⑦⑤⑥④①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与答案)

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A.嫉.妒(jì)蔷薇.(w?i)教学相长.(zhǎng) B.胴.体(d?ng)裙袂.(mai)龙吟凤哕.(huì) C.怪诞.(dàn)糍.粑(chí)呷.浪之鳞(jiā) D.鲑.鱼(guī)感慨.(kǎi)蹑.手蹑脚(lia) 【答案】B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 ..的一项是() ..完全正确 A.诀别 ..:不再见面的分别自顾不暇.:空闲寻物启.事:指陈述 B.臆.测:主观的金榜提.名:写上寤寐.思服:醒时 C.修.狭:长美不甚.收:超过通宵达旦.:天亮 D.徙.倚:徘徊因.势利导:因此正襟危座 ..:高 【答案】A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个是() A.常见一些学者,陈述其观点来是口若悬河 ....,然而要征引古籍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能背诵出原文 B.我们青少年正处于豆蔻年华 ....,要改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C.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 ....的感觉 D.最近,微信朋友圈中流行一篇文章《素颜黔东南》,言简意赅 ....地介绍了黔东南的众多美食、美景及民风民俗 【答案】B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够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 D.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 【答案】C 5.填入下列句子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②多彩和谐③旖旎。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七)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十七)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 1.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根据要求,完成(1)(2)题。(7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夏至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 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① 小巷(yǒu)②深,院子里(fán)③星点点 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 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án)④眠 宵漏夜短 夏梦正长 (2)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3分)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的说法。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①桃花流水,。(李白《山中问答》) ②,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③子曰:“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⑤夕阳西下,总是特别容易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 ⑥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你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 ⑦芒种,是农人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行走村野,见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芒种,忙种!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 3.名著阅读。(8分) (1)“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分别选择正确的一项。(3分) 【甲】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A.武松 B.李逵 C.鲁智深 (2)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5分)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 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文化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8.1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奥斯汀在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2017年云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英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喑哑(yīn)提防(tí)泥泞(nìng)锐不可当(dāng) B.解剖(pāo)喧嚣(xiāo)黝黑(yōu)戛然而止(jiá)[来源:学科网ZXXK] C.哺育(bǔ)绮丽(qǐ)堕落(zhuì)诲人不倦(h uì) D.畸形(jī)迸溅(bèng)鸟瞰(kàn)曲高和寡(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暮霭琐屑英雄气概相题并论 B.沉淀苍穹焕然一新励精图治 C.咨询缥缈走头无路打抱不平 D.苦脑嘹亮获益匪浅趋之若鹜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 ①由于用来运送乘客和运输货物的空间状若密封的胶囊,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胶囊列车” ②在此基础上,“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提出了“超级环”的设想,即超级高铁的雏形 ③这一概念最初于1997年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奥斯特提出,并获得技术专利 ④超级高铁的学名叫超音速空气动力火车 ⑤它实际上是一种超导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在近乎真空管运输系统中超高速运行的特殊交通工具 A.④③②⑤①B.⑤③④①② C.⑤③①④②D.④⑤②③①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叫做“长短句”。B.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其长篇小说代表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来源:学科网] C.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是用作者的谥号命名的;李商隐的《李义山诗集》是用作者的字命名的。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作品,作品中作者的特殊经历和乐观态度,让读者对生活、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7465759.html,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图片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 【答案】(1)楷体7 (2)C 【解析】本题考查字体和笔顺,属于基础类内容。第(2)小题可以选用排除法,认真读题不难选出答案。【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老舍故居 【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作家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属于常识内容。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D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①自创②屈原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与作品的对应关系,要求对作品有相应的了解。本题D错在“热烈而激昂”。【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和《专题讲座——语法知识》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平时应加强识记。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的课堂实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中有详细讲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平时应注意积累。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答案】(守城者)弃城而逃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平时应注意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 【点评】本题在初三强化提高班专题讲座的《文言文复习》中有相应的讲解,并在专题讲座的《阅读复习》中略有涉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