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_上_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_上_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_上_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_上_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上)

周智生

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二者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贸易交流和文化联系。事实上,除了人们熟悉的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外,中国西南还有一些以云南为桥头堡和联系链的对印交通道路。以这些通道为桥梁,曾形成了云南与印度历史上较密切的往来关系,对双方特别是云南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二者间的这一交流关系也曾对中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过一定的贡献和影响。本文拟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商贸和科技交流为中心,对中国云南与印度的交流历史作一粗略的梳理。一、滇印间交流通道的开辟

云南与南亚次大陆地理相近,两者间的众多山脉、河流大都为南北走向,沿河两岸的地形较为平坦,因此横断山脉条条纵列的河谷地带便成为自古以来连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交通纽带。

我国历史上最早知悉滇印间往来通道的存在是在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奉命出使西域归来的博望侯张骞向汉武帝上书报告:“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又居

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①这是我国古代发现从西南地区可通往印度的开始。

事实上,这是一条早已存在的道路。印度学者H .拉伊(H arap rasad R ay )指出:“从印度东北至中国的商道,中国称作‘丝绸之路’,其存在甚至早于中亚丝绸之路的推广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和中国布(C inap atta )早在公元前第4世纪已为印度所知。当时只有通过阿萨姆陆路,印度和中国有

直接的贸易联系。”②另一位印度学者巴鲁阿(B aruah )也认为,“除水路之外,也有陆路通过上缅甸

和云南到中国南方。事实上,印度支那血统的成员,在基督诞生以前好几世纪,就通过缅甸和阿萨姆

的河谷地带及阿萨姆缅甸边界的山口到达了印度。”

③中国学者则对这条道路的开辟时间持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

④有的认为应在公元前5世纪;⑤更有人指出公元前二千多年就已开通;⑥有的学者则较谨慎地认为应在公元1世

①②③④⑤⑥任乃强:《中西陆上古商道——蜀布之路》,《文史杂志》1987年1、2期。

向达:《中西交通小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

丁山:《吴回考》,《齐鲁大学季刊》第1卷第2期。

S .L .巴鲁阿:《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印度历史证据》,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辑)。H .拉伊:《从中国至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史记?大宛列传》卷123。

纪中后叶东汉设永昌郡以后。①如今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至迟到公元前四世纪末,这条连结中国西南

与印度的通道便已开通。

②先秦汉晋时期,这条从成都起步,经云南过缅甸抵印度的蜀身毒道或称川滇缅印通道③。在云南境内的基本走向是:从叶榆(大理)经博兰(永平)渡兰津(今澜沧江渡口),经不韦、 唐(保山)到滇越(腾冲),然后“经过掸高地的各个山口,特别是曼尼坡高地一带,穿越帕脱开山和阿拉干山脉之

间的盆地,直接进入阿萨姆地区,到身毒(印度)。”④这是当时云南与印度间主要的一条通道。汉晋

时期,滇缅印间还有一条辅助性通道,即“安南通天竺道”。这条道路经印度、缅甸沿海而行,绕马六甲海峡从越南交趾登陆(此即汉代南海道),然后从交州经红河水道(亦即进桑麋冷道:“从今昆明地

区南下经个旧,在蒙自蛮耗沿红河而下,出河口至越南。”⑤)至益州(治所在滇池边晋宁),然后转接永昌道出缅印至海的道路。

⑥也有的学者认为,滇缅印通道除了从上缅甸走陆路到印度阿萨姆的西陆路外,还有一条东汉时开通,从永昌郡境顺伊洛瓦底江到夫甘都卢国(缅甸卑缪),然后顺水到谌离国(伊洛瓦底江入海

口),再入海航行至黄支国(印度马德拉斯南),十分迅捷省力。

⑦云南与印度间通连互达,舟舶继路的交通通道的形成,为中国西南与印度间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创造了一定的交通条件。

中外历史学界对滇缅印通道的开辟形成,特别是对蜀身毒道的评价甚高。印度首任驻华大使、史学家潘尼迦在其《印度与中国》一书中说:“我认为,宣称印度与中国西南部在很古时期就已接触的说法是正确的。”他还说:“显然,早在至中国西北的路线开通之前,中印间贸易往来就已充分发

展。”⑧印度学者R .塔帕也认为,印度孔雀王朝与中国的最早接触,“要做出精确的判断是困难的。

……若是有过联系,它必然是经由阿萨姆与缅甸方向的东北山脉。”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认为在纪

元2世纪前“中国与印度已由缅甸一道发生贸易关系”,并经考证指出,印度古代梵文经典《摩诃婆罗多》和《摩奴法论》中支那(C ina )一名,乃是“秦”的对音,“印度人开始知道有中国,好像是从这条

道路上得来的消息。”βκ我国西南史地方面的著名学者方国瑜先生也指出:“古代中印两国之交通

线,约有三条:一自葱岭,一自南海,又其一则自滇蜀;而葱岭南海之道远,滇蜀之道近,中印文化之

最初交通,当由滇蜀道……”βλ张星火良先生也认为,“此商道何时开通,史无详言。以理推之,当必甚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βκβλ方国瑜:《云南与印度缅甸之古代交通》,《西南边疆》第12期,1941年6月。

伯希和:《支那名称之起源》,见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商务印书馆,1962年。

R .塔帕:《印度古代文明》,林太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04页。

转引自汶江:《历史上的南方丝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0页。

陆韧前引书,第58页。

林超民:《汉晋云南各民族交通概论》,《研究集刊》第7集。

陆韧:《云南对外交通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学术界对这条连结川滇缅印的古道的命名与称呼较多。有的学者如任乃强先生把它命名为“蜀布之路”(《

中西陆上古商道——蜀布之路》,《文史杂志》1987年1、2期)。有的学者认为以“南方丝绸之路”或“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称呼为妥(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陈茜:《川滇印古道初考》,《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有的学者则提出了“西南丝绸之路”这个名称(伍加伧、江玉祥:《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编后记,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笔者认为:这条古道上的交易物资众多,丝绸只是其中一项,而且这条通道的主要功能是滇缅印间民族迁徙与文化传播的走廊,通道的开辟也正得益于此,所以还是以通道本身所连结的地域来命名为妥。

林超民:《蜀身毒道浅探》,《研究集刊》第2集。方国瑜:《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中华书局,1987年,第7页。陈茜:《川滇缅印古道初考》,《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吕昭义:《对西汉时中印交通的一点看法》,《南亚研究》1984年第1期。王友群:《西汉中叶以前中国西南与印度交通考》,《南亚研究》1988年第1期。

早,在秦时已然矣。”“故秦之名,亦可由巴蜀、滇越而至印度也。”①中外史家的相似论述,不胜枚举,

都基本一致地认为蜀身毒道是中印间最早开辟,而且“是古代中国边民经缅甸赴印度的最短行

程。”

②二、先秦汉晋时期滇印间的商贸往来和科技交流

(一)滇印间的商贸往来

随着滇印间通道的开辟与逐渐为人所知,有关两地商贸的记载便开始见诸史书。《史记?大宛列传》中记有:“然闻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三国志》卷三十裴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中说:“盘越国,一名汉越王,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部相近,其人小与中国人等,蜀人贾似至焉。”《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条中,曾记有“闽濮、鸠僚、骠越、裸濮、身毒之民”。这里的身毒之民,正如方国瑜先生所言:“云南与印度缅甸之交通,盖以贸易为主,往还既

密,则不免有移民至者,故永昌郡境内,有住居之印度人与缅族。”③这就是说,住居的印度人,既有

可能是因经商侨居此地,也有可能因商务往来而暂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滇印间商人往来数量之发展。同时,公元前320年至315年印度孔雀王朝考底利耶所著书中,说到“支那产丝与纽带,贾人

常贩至印度”。④与中印史籍相对应,考古材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先秦汉晋时期滇印贸易往来

的盛况。1938年12月初,在腾冲城西八里宝峰山下核桃园荒冢中,发现汉代五铢钱,数共千枚。⑤无

独有偶,在印度境内出土的窖藏货币中,也发现了汉代的五铢钱3枚,三铢钱1枚。⑥这些考古发

现,应是当时滇印贸易活跃的一个有力证据。

不仅史书对滇印商贸活动的记载不断,而且滇印贸易的兴盛,还导致了汉晋时期一些国际商业重镇的形成。如四方商贾云集、八方民族杂处、各地物产汇集、交通纵贯中西的国际商业都市永昌(《华阳国志?南中志》、《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均有永昌郡当时发展盛况的详细描述)。有学者据《后汉书》和《晋书》中的相关资料,推测出汉晋时期的永昌郡其地人口密度在中国西南各郡中相对

为大。⑦除了云南境内的永昌外,缅甸境内的一些商贸中转站也成为滇缅印中转贸易的受益者。如下缅甸的“顶兑王国建立得最早,它位于伊洛瓦底江畔,是由中国和罗马通商的商人作为中间休息站而开始发展起来的。……顶兑(敦忍乙,即今下缅甸卑缪)居大江滨,开发较早,为中印通道重要站

口,亦因此而促使发展;其受中国文化之影响,可得而知。”⑧上缅甸的密支那也因滇印商贸而发展

起来。“密支那三个字,在印缅语是‘支那人’之意。《史记?西南夷列传》纪大夏人语,所谓‘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即指此地。其地当印缅陆路交通中枢,蜀贾贩苎布聚于此,销印、销缅

皆便。故印缅人称此中国商人汇集之地为密支那。”⑨汉晋南北朝时期,许多印度商人也到缅甸经

商,并建有麦光古城。

β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βκ吴俊才:《东南亚史》,正中书局,1977年,第62页。任乃强:《中西陆上古商道——蜀布之路》,《文史杂志》,1987年第1、2期。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中华书局,1987年,第216页。

蓝勇:《南方丝绸之路》,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3—34期。

姚朔民:《印度发现的中国古钱与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瀛海流泉》,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永昌府文证》纪载卷1,李雪生《还乡吟?汉五铢钱》。

转引自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第6页。

见方国瑜前引文。

培伦主编《印度通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61页。

张星火良编注:《中西交通史汇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

先秦汉晋时期,以云南为桥头堡和中转站的中印贸易,有以下几种主要交易物资:

丝绸 正象蜀身毒道的开辟是中印间最早的通道一样,中国丝绸最早传入印度也正得益于这

条通道。据德国雅各比(H .Jacob i )教授考证,公元前325年中国的丝绸就已经贩运印度。①公元前

4世纪成书的梵文经典《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2世纪成书的《摩奴法论》等书中有丝的记载。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丝绸最早由蜀身毒道传入印度,而传播的具体情形,以季羡林先生的解释最具代表性:“古代西南一带的丝业非常发达,特别是成都的锦更名闻全国。同缅甸的交通又那样方便,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贝锦裴成、濯色江波’美丽的丝织品一定会通过这样方便的交通道路传到缅甸,再由缅甸传到印度去。”“而事实上也正是这样。中国丝绸不但古代就传到缅甸,一直到现在,云南还输入缅甸,缅甸人用这种丝加工织成各种衣料挂包,给人民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的光彩。中国丝

传到缅甸,一部分留在本地,一部分就输入印度。”②当代印度学者拉伊教授根据对《政事论》和《鸠

摩罗出世》等印度古代典籍的探析后认为:公元前4世纪左右,中国丝绸在印度贵族中已普遍使

用。③联系以上记载和分析,同时考虑到先秦汉晋北方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商贸交易因此备受影响,我们认为先秦汉晋时期蜀身毒道应该传输了一定数量的中国丝绸前往印度及中亚。

蜀布和邛竹杖 《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到张骞在大夏见到从身毒转贩而来的蜀布和邛竹杖。学术界据此普遍把这两种物品当作蜀身毒道上的重要流通货物看待,并因此而就蜀布系何物、何地所产纷争不已。以江玉祥、任乃强、蓝勇等为代表的四川学者倾向于蜀布系四川所产的麻纺织品;④而以方国瑜先生为代表的一些云南学者则认为是产于哀牢的木棉织品,“输到蜀而称蜀布。蜀贾人取自哀牢转输至身毒国。亦以蜀布称之。……哀牢部族对于古代中、印经济文化交流多有贡献,输

运哀牢布,当始于汉以前。”⑤我们倾向于方先生的观点。⑥虽然学术界对蜀布还未有一种统一的说

法,但这两种物品系先秦汉晋时期滇印贸易的交流物,则是没有疑问的。“张骞在大夏所见之蜀布及邛竹杖,既系印度贩自中国,转贩于大夏,大夏有此需要,印度自必更有其需要;甚或可谓印度输出

者,乃印度之剩余品。……故汉代中印间之贸易品,应包括蜀布与竹杖在内。”⑦值得一提的是,梵文

竹子(K ichoko )便是来自中国字K i -chok 。⑧这也就从一个侧面说明邛竹杖传入身毒是完全可能

的。

铁器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从汉代初起,便有迹象表明,除了布匹和竹杖之

外,别的货物也曾通过云南和阿萨姆的森林山区。”⑨李约瑟在这里所说的别的货物,我们估计最有

可能是铸铁器物。汉晋时期,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产铁地区。东汉时,云南的冶铁业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后汉书?地理志》说:“滇池出铁”,“不韦出铁”。随着冶铁业的发展,铁制品贸易也逐渐兴盛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5年,第二分册第457页。

R .塔帕前引书。

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第144页。

首先,先秦汉晋时期的滇印间贸易应是长距离分区段进行的中转贸易,蜀贾或印商完全可能将哀牢布作为一种交易物资运往身毒。其次,滇西与上缅甸至印度东北部,自古就是一个民族迁徙的互动地带。同属于藏缅语族的民族间的生活习俗有可能相互影响。哀牢部族的哀牢布,“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出于这一丧葬习俗的需要,哀牢布应当在古印度特别是其东北部地区有一定的市场。

方国瑜前引书,第21页。

江玉祥:《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任乃强前引文。蓝勇前引书。

H.拉伊前引文。

季羡林:《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

张星张星火良:《中西交通史汇编》第六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9页。

起来。有学者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中外史料,认为汉晋时期西南铁器取道滇缅印通道不仅运抵印度

及中亚,而且还运销至罗马。

①除了上述主要贸易品外,有学者认为还有“笮马、银、盐、棘僮、漆等商品,或在西南境内贸易或

出口交趾、缅印”。

②贸易是双向的。下面谈谈从印方贸迁而来的“异物”。

珠宝玉石 古代中国作为装饰品的琉璃和宝石系由外国传入。蜀身毒道首先成为这些物品交流的主要通道。琉璃是从梵语vaidu rya 译过来的,故又曰“壁琉璃”,唐代称为玻璃,宋元以来称为宝石。先秦汉晋时期,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宝石琉璃或其他奇珍异玩通过蜀身毒道流布于云南境内。根据考古发掘报告,云南江川李家山战国晚期的24号墓出土了一颗蚀花肉红石髓珠,而在稍后的西汉中期晋宁石寨山13号墓中也有类似的一颗。江川李家山属于战国晚期的22号墓出土了一颗质地坚硬的浅蓝色透明琉璃珠。此外,在晋宁石寨山7号墓和13号墓,时代为西汉中期,分别发现了有翼虎错金银带钩和兽身人面形装饰品各一枚。以上种种考古发现的物品据云南考古学者张增祺先生考证,不是本地产品,而是从西亚或南亚地区输入云南的。其传入路线很可能是“蜀身毒道,

传播者可能是四川商贾,也可能是印度、缅甸居民侨居云南西部地区者”。

③海贝 关于海贝在汉晋时期的云南是作为货币,或是装饰品,或是财富象征,或几者功能并具,史学界的意见还不统一。但是,史学界对先秦汉晋时期曾有相当数量的海贝从蜀身毒道运至云南则无太多疑问。海贝在云南的大量出土证明了这一点。先秦汉晋时期出土的贝类,在云南剑川鳌凤山春秋中叶战国初墓、晋宁石寨山古墓群、江川李家山战国汉墓、呈贡天子庙战国中期墓、曲靖珠街八塔台战国汉墓,甚至四川广汉三星堆、贵州威宁中水汉墓等均有不同数量的发现。这其中以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两地最具有代表性。“晋宁石寨山墓出土约2万余枚,江川李家山墓地约300余公

斤”。④这些大量发现的海贝,“都是印度—西太平洋区广泛分布种类”,⑤很有可能便是从缅印海岸转输到古代云南来的。

黄金 英国人哈威的《缅甸史》中记道,“(上缅甸)其地固与中国为邻,且自纪元前2世纪以来,

中国已以缅甸为商业通道。”⑥他还在对这句话的注解中进一步指出:“商人在其地以中国丝绸换取

欧洲黄金。”⑦在中国学者方豪所著的《中西交通史》中总结汉晋时期中印贸易物品时,也提到了黄

金。

⑧对于奔忙于滇印通道上的商人主体,学术界一般倾向于认为是蜀商或是缅印商民。而对于当时云南本地远程贸易商人的产生与否,有学者认为:“对外贸易大多是外地商人来滇国经营的,从种种

迹象表明,当时滇国似乎还未形成这样一批长途跋涉的商人团体。”⑨(二)滇印间的科技交流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张增祺前引书,第169页。

方豪前引书同页。

同上书,第51页。

哈威:《缅甸史》,姚木丹译注,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39页。

齐钟彦等编:《中国动物图?软体动物》

(第二册),科学出版社,1983年。同上文。

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289—295页。并见张增祺:《战国至西汉时期滇池区域发现的西亚文物》,《思想战线》1982年第2期。

吴兴南:《云南对外贸易》,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戴裔煊:《中国铁器和冶金技术的西传》,《中山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伴随着滇印间交通通道开辟后的人员往来和商贸交流,云南的一些生产技术或中国内地的一些先进科技传入了印度。印度的一些科技知识也相应流入中国。

滇印间稻作文化的交流 关于亚洲水稻栽培的起源问题,如今中外学术界都倾向于认为印度的阿萨姆和中国云南是亚洲栽培水稻最早的地方。日本学者渡部忠世在其《东西水稻之路考》一文中曾指出:“阿萨姆在古代形成了与云南同样的人工栽培稻文明,它是向西边传播栽培稻的门

户。”①而他在其著作《稻米之路》中,甚至把这条连结阿萨姆和云南的国际通道命名为“稻米之路”。②虽然云南和阿萨姆谁更早驯化了野生稻,并最早向对方传播这一问题尚难以作结论,但是古代云南与印度阿萨姆间共有同质性的人工栽培稻文明,说明二者间水稻耕作技术的交流应当是曾经存在过的。中国养蚕技术的西传 随着中国丝和丝绸由蜀身毒道西传印度,印度的养蚕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印度养蚕技术最先起源于川、滇、缅、印交通线上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恒河之间,然后由恒河

流域逐渐向西传入波斯。③陈茜先生认为:“在经济交流中,一般的规律都是先输出成品,后输出原料,再后传出生产技术。丝绸在公元前四世纪以前输出,丝在公元前四世纪已输出,而养蚕技术直到

公元五世纪才传到西亚。”④依陈茜先生的这一思路,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养蚕技术可能经

由滇缅印通道西传印度,再由印度传抵西亚地区。

云南栽培植物的西渐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八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两国在栽培植物方面的交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也比较丰富。随着滇印间蜀身毒道的开通,一些云南原产的栽培植物很可能也由此流传至印度。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是茶的原生地,“而在公元前一世纪的西汉初期,茶在四川成都一带已是一种日常商品。……茶的种子可能是由僧人带去,因为当时来往于

中印之间的僧人极多,而他们又都极爱饮茶,有所谓‘茶禅一味’的说法。”⑤如果说茶种是由僧人带

到印度的,而云南又是茶的原生地之一,汉晋南北朝时期蜀身毒道又相对较通畅,而且当时这条通道上的僧人往来也较频繁,那就不排除茶由云南经缅印通道传至印度的可能性。同样的情形很有可能也发生在芝麻的种植栽培上。云贵高原是芝麻的原生地,云南的丽江、鹤庆一带,至今仍有野生芝麻的分布。中国学者李王番曾在其《生物史》第五分册中指出:“脂麻(芝麻)从原产地随着西南高原各河流的流向,不仅很早就随着人的迁移,分布到长江黄河两流域,甚至它也可能随着人口的流动分

布到南亚和东南亚,直到沿海各岛屿。”⑥交流总是相互的,在中国云南的栽培植物输入印度的同

时,印度的一些珍贵栽培植物肯定也传入了云南。据说葫芦、苦瓜、茄子、甘蔗、扁豆等日常家蔬就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⑦但是哪一些由滇缅印通道传来,则因材料缺乏还无法推知。

镍白铜和冶铁技术的西传 古代云南是镍白铜的主要出产地,而在公元前3世纪的印度口旦叉始罗遗址和大夏国遗址发现的镍制品与云南的镍合金成分极为相似,⑧因此有学者认为古印度和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E .M .梅德维杰夫等《评石铁英等“古代中国和印度经济文化交流”》,《中外关系译丛》第1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李晓岑:《白族的科学与文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郁龙余前引文。

转引自郁龙余上引文。

郁龙余:《中印栽培植物交流略谈》,《南亚研究》1983年第2期。

陈茜上引文。

《不列颠百科全书》卷20,第662页,转引自陈茜《川滇缅印古道初考》,《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1期。

渡部忠世:《稻米之路》,尹绍亭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页。

转引自佐佐木高明:《照叶树林文化之路》,刘愚山译,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4页。

大夏帝国的这些镍合金很可能是公元前3世纪从云南沿南方丝绸古道输出去的。有的学者还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一事件被完全证实,镍白铜作为古代云南最具有世界意义的科技产品,将表明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云南的滇民族通过南方丝绸古道已和西亚国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科技文化交流。

这无论如何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有吸引力的事件之一。①先秦汉晋时期不独有铁器经滇缅印

通道输往印度及西亚、欧洲,而且冶铁技术也是由这条道路西传远行的。②此外,有学者撰文论述

说,汉晋时期,道教在中国产生后,有可能由“窃出商贾”的巴蜀之民或是道士,抑或川滇一带的少数民族传入印度后,不仅促成了印度密宗的形成,而且通过密宗把炼金术也传过去,促进了印度中世

纪化学的发展。

③印度科技文化的东来 滇印缅通道也曾为印度科技文化知识的东来提供了可能。汉晋南北朝时期,印度的佛教开始逐渐盛行于中国,一些内含于佛教典籍中的自然科技知识也由此而传入中

国。如印度的天文历法、“善星术”、地理图籍知识、“三等数法”(即万以上之十进、万万进及倍进三

法)、“天竺小数记法”、寺院的建筑艺术和佛教的造像、绘画技术等等。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僧人慧睿,

曾经川滇缅印通道“游历诸国,乃至天竺界”。④义净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慧伦传》中曾记

道:“于时(笈多王朝时期)有唐僧二十许人,从蜀川 道可出(天竺)。”⑤由此观之,汉晋南北朝时

期,取此道求学的中国僧人回国后同样使印度科技文化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

先秦汉晋时期,以商贸和科技文化交流为中心的滇印往来,一定程度上说还是较为密切的。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记录滇印间往来交流的各种直接材料相当缺乏,许多问题还只能停留在推测阶段。

三、唐宋时期滇印交流的拓展

(一)交通状况的改善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兴起了南诏、大理这两个民族政权。“南诏大理时期是云南对外交通不断扩

展、交往扩大并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⑥在这一重要时期,滇缅印间的交通在汉晋时期的基础上,

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新唐书?地理志》中以里程记载有南诏通往天竺的两条道路:一条从南诏经骠国通天竺道;

又一条从南诏西出腾冲通天竺道。有学者依据研究把它们分别称为南路和中路。⑦这两条道路的具

体走向如下:南路从羊苴咩(今大理)出发,经永昌故郡(今保山)过诸葛亮城(今龙陵),然后经过乐城(今瑞丽),进入骠国境,经万公(古太公城,今瑞丽江和伊洛瓦底江汇合以后下游不远处)等八部落,往南至悉利城(今缅甸曼德勒),过悉利城后经突城至骠国(今卑缪)。过骠国向西翻越黑山(今阿拉干大山)至东天竺迦摩缕波国(今印度曼尼普尔),再往西北渡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今布拉马普特拉河中下游),由此再向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恒河南岸的羯朱罗国(今孟加拉国),或者又西行至摩羯陀国,行程共5600里。“南路的走法以往不见记录,很可能是一条新辟道路。”⑧中路南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陆韧前引书,第77-104页。

陆韧前引书,第77-104页。

陆韧前引书,第77-104页。

唐?释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

唐?释道宣《高僧传》卷7。

汶江:《试论道教对印度的影响》,《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戴裔煊:《中国铁器和冶铁技术的西传》,《中山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李晓岑:《白族的科学与文明》,第89-91页。

诏西通天竺道的走法是:从羊苴咩城出发,经永昌至诸葛亮城,继续西行,经弥城(今盏西),再往西至丽水城(伊洛瓦底江东岸之打罗),然后西渡丽水、龙泉水(今勐拱河)至安西城(今缅甸猛拱),再西渡弥诺水(钦敦江)至大秦婆罗门国(今印度阿萨姆东北),又西渡头岭至东天竺北界国没卢国,又往西南行至奔那伐檀那国,便可与经骠国的南路汇合,共同前往婆罗门(印度中部地区),行程共3200里,走法与先秦汉晋时期的蜀身毒道基本相同。

除了上述两条道路,有学者经考证后认为当时还有一条北路即南诏北经大雪山通天竺道。它的具体路线是:从羊苴咩出发,经永昌、腾冲城,往西北,经宝山城(今昔马),然后北行,过金宝城(今缅甸密支那),再往北至大赕(即广荡城,今缅甸葡萄),由大赕往西,翻越大雪山,至东天竺(阿萨姆);

由大赕继续往北,有道通吐蕃牙帐,吐蕃常有商贾至大赕与南诏和天竺商人贸易。

①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滇藏往来的记载频频见诸史书,如樊绰的《蛮书》、新旧唐书中对南诏和吐蕃在政治、军事上分分合合的情况颇有记载。吐蕃的数万军队曾数出藏区至滇西北与南诏军队互为支援或决战,因此滇藏通道至迟在唐代已开通。而见诸于历史记载的印藏交通,开始于西藏地区吐蕃政权的强盛时期。松赞干布曾派17人赴印度学习梵文和佛教经典,此后印藏间的佛教徒往

来日渐频繁。②对于滇藏印通道的具体开通状况,清末云南学者袁嘉谷在其《卧雪堂集》卷22《滇南

释教论》中说:“由蜀通竺,非滇则藏,可断言也。”今人罗开玉甚至认为至迟从新石器时代起印、藏、

川(川西高原)、滇(滇西北)间便存在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存在着若干民间小道。③关于唐代由

滇、蜀经吐蕃到达天竺的路线,冯汉镛曾作过详细的考订。④虽然关于滇藏印通道的开通情况还存

在着种种疑问,还无直接材料的证明,但我们认为唐代滇藏、藏印通道的开辟,至少为滇藏印间的长途中转提供了可能,至少为今后这条通道的畅通创造了条件。

云南在唐代的南诏时期,滇印间的交通情况较之先秦汉晋时期已大有改善,通畅程度也远较前代增强。这从史书中对滇印间通道的具体走向和里程记载的详细描述中便可推知。

(二)滇印商贸交流的拓展

随着南诏、大理政权的势力逐渐延伸并与印度相依为邻,唐宋时期的滇印商贸交流在这种开疆拓土,建立同域外交通联系的过程中得到了推进。据樊绰《蛮书》卷10《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记载:“大秦婆罗门国界永昌北,与弥诺江西正东安西城楼接界。东去蛮阴苴咩城四十日程。蛮王善之,街来其国。”他又接着记道:“小婆罗门国与骠国及弥臣国接界,在永昌北七十四日程。俗不食肉,预知身后事。出贝齿、白、越诺。共大耳国往来。蛮夷善之,信通其国。”大秦婆罗门就是玄奘所记的

迦摩缕波国,在今阿萨姆东北境。⑤小婆罗门在印度曼尼坡伊姆法尔以南。⑥正是这些处于南诏通天

竺道上的国家,成为南诏与南亚地区相互往来的重要对象,成为沟通中国云南与印度间经济科技交流的重要途径。这一时期,滇印间商贸交流有了新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

交流物资逐渐丰富 唐宋时期,滇缅印贸易的交易物资中,各种珍宝异物仍有相当比例。在“这一时期,云南对外贸易商贸关系遍及南亚、东南亚交通通达的区域,其中以缅甸、印度为主要伙伴。

①②③④⑤⑥木芹:《云南志补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1页。

陈茜前引文。

冯汉镛:《唐代西蜀经吐蕃至天竺路线考》,《西藏研究》1985年第4期。

罗开玉:《古代蜀、藏、印的交通联系》,《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培伦前引书,第267页。

陆韧前引书,第77-104页。

当时,取自缅印的商品主要有毡毯、缯布、真珠、金、贝、瑟瑟、琥珀,云南输往缅印的主要是丝织品以

及金、银诸物。”①但是,除了上述物资,南诏、大理时期,滇产的销印物资也逐渐增多。这既是当时云

南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滇印间商贸交流的一个显著变化。根据记载,当时销往印缅的滇产货物主要有马匹、犀牛皮制品、麝香、丝织品等。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畜牧业发展迅速,云南马曾作为重要物资被南诏大理商人输往缅印。这种贸易曾一直延续到元代。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在云南阿木州(今通海)了解到相关情况并在其游记中记道:“(云南马)肥大而美,贩售印度。……阿木……以畜牧耕种为活,……产良马不少,多售与印度人而为一种极盛贸易。”当时云南的皮革制艺提高较快,特别是犀牛皮制品曾远销印度及阿拉伯地区。“中国人用(达摩的犀角)来制造腰带,根据花纹的美观程度,在中国一条的价格可达两千、三千或者更多的迪纳尔。在达摩王国,这一切人们都

是用当地的货币贝壳购买的。”②唐宋时期的野生犀牛,主要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印、缅、交趾等

地区。故商人多从缅印转运云南。③而云南当时皮革制作工艺发展较快,犀皮革制成成品后再转贩

缅印各国。中国的川滇藏地区均产麝香,但以川滇藏交界地带所产的质量最好,所以那些为转运印缅的犀角及香药珍宝到中国,又将西藏云南的麝香转运到印度及阿拉伯等地的阿拉伯商人,辗转到

南诏后曾记到:“这里出产的麝香极其优良,疗效极好。”④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的手纺业发展极

快。《蛮书》卷7说:“(南诏)不能织绫罗。自大和三年蛮贼寇西川,掳掠巧儿及女工非少。如今能织绫罗也。”所以,虽然滇缅印通道上丝绸纺织品中大量的仍产自四川,但南诏、大理国以后,云南所产

丝织品,也开始向海外输出。⑤这一时期,海贝不仅作为贵重商品或作装饰或作财富与地位象征有

着商品需求,而且南诏后期肯定已作为货币流通,因此,贝的需求量上升迅速,从而使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与缅印各国的贸易规模大增。按方国瑜先生所言,云南用贝为货币始于南诏后期,终于明末清初,凡八百余年;⑥若以向达、李家瑞、杨寿川诸先生的见解,云南以贝作币或从西汉或从战国时期为起始,⑦则近二千年。

云南在中印贸易中地位的提升 这一点与上述滇产物资销印息息相关。正是由于在南诏、大理国时期,滇产的马、犀牛皮革制品、麝香、丝织品等物资逐渐占据了滇缅印通道上中印贸易领域中的一定比例,所以使云南由原先主要扮演中印贸易中介或过境地一跃成为该项贸易的参与主体之一,同时也使自身的贸易地位得到了提升。云南长途贩运商人的出现 “南诏、大理国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仅开辟了新的国际通道或出海通道,而且道路日益完善,路线清晰,馆舍驿站配备,为大商队进行大宗商品长途贩运提供了

条件。”⑧宋人杨佐入大理国时记道:“(云南驿)驿前有里堠,东至戎州,西至身毒,东南至交趾,东北

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里之详。”⑨大理国时期能把到身毒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转引自王叔武:《云南古佚书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陆韧前引书,第40页。

向达和李家瑞两先生均持西汉用贝作货币说。向达:《蛮书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第215页。李家瑞:《古代云南用贝币的大概情形》,《历史研究》1956年第9期。杨寿川先生认为战国时期云南以贝代币,见杨寿川:《云南用贝作货币的起始年代》,《思想战线》1981年第5期。

方国瑜:《云南用贝作货币的时代及贝的来源》,《滇史论丛》

(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陆韧前引书,第157页。

《中国印度见闻录》,第14页。

蓝勇前引书,第99页。

《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等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9页。

吴兴南前引书,第42页。

路线、里程都标得清清楚楚,反映出南诏、大理国时对外交往的频繁,同时也为长途贩运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蛮书》卷2中曾记载:“河赕贾客在寻传羁离未还者为之谣曰:‘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络赂绝。’”河赕,指唐代西洱河地区,“河赕贾客”就是当时不畏艰险、远赴骠国、天竺去经商贸易的大理商人;寻传即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岸之打罗。这首歌谣的记载流传,一方面反映了当年沿南诏通天竺道从事商贸的商人之艰辛,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映证了云南长途贩运、往来滇缅印间的商人的产生。南诏、大理国时期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既是当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刺激下的产物,同时也为云南对外交流的加深创造了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直接促成了云南本地长途贩运商人的产生。先秦汉晋时期,蜀身毒道上的商贸活动如果说是以长距离分区段、以印度和四川商人为主的短途接续式贸易,那么,到了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本地商人已逐渐成长壮大,并已介入滇缅印马帮长途贩运的国际贸易之中。(待续)

致本刊撰稿人书

诸位尊敬的撰稿人:

本刊多年来在你们的鼎力相助下,坚持崇高的学术品位与个性,得以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之一。我们谨在此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

由于本刊为半年刊,出版周期相应较长,所能刊登的文章极其有限。因此,我们十分欢迎对南亚研究领域重大问题进行研究的论文。换言之,就相对次要问题撰写的文稿发表机会相对较少。此外,投稿千万不要跟风。本刊原则上不再刊登内容与本刊已发文稿内容相近的文章。

目前本刊积稿甚多。许多优秀稿件不能及时刊登,我们深感遗憾和歉疚,但只能次第处理。这样一来,一些研究现状的文稿就有可能过时。我们诚恳希望此类稿件的作者能够及时更新内容,再将新稿给我们寄来。一般而言,文史、宗教、哲学等领域的稿件时效性不是太强,被积压的可能性就更大。然而,凡属优秀稿件,本刊或迟或早都会尽量采用。

由于以上显而易见的原因,我们特别欢迎篇幅较短的文稿。7500字至9000字左右最好。自然,内容特别重要的文稿偶然可以突破这个界限。本稿以脚注为宜。

本刊辟有专用电子邮箱(N YYJ@https://www.wendangku.net/doc/107590390.html,),专供诸位投寄电子文稿之用。凡在本刊编辑部有积稿者,希望能尽快给我们发送相关电子稿件(务请注明稿件字样及作者姓名单位,以免被当作垃圾邮件误删除)。这样做,一是您可以随时修改补充尊作,二是可以减少录入错误,三是本刊编辑部可以节省人力,何乐而不为?如系新投稿件,希望同时寄送本刊编辑部打印文本,以供电子文本出现技术错误时修订之用。

限于财力和人力,本刊历来与作者联系甚少,我们在此深表歉意。电子邮箱的开辟,肯定会加强我们之间的联系。对于本刊有何意见和建议,请不吝赐教。

敬诵撰祺!

《南亚研究》编辑部

2002年6月15日

云南大学(已有10试题)

云南大学 经济学院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006——2010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05(A),2005(B)(试卷内容不全)经济学二2007 经济学三(国际贸易学专业)2005 西方经济学2005 西方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6——2010 西方经济学二2008——2009 经济学(含产业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04(A卷),2004(B卷),2005(A卷),2005(B卷) 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2004(A卷),2004(B卷),2005(A卷),2005(B卷) 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04(A卷),2004(B卷),2005(A卷),2005(B卷) 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2004(A卷),2004(B卷) 管理学原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2010 管理学(企业管理专业)2004——2010(2004、2005年名称为“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2005——2006 统计学原理2005 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学原理2006——2010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2006——2010 政治学概论2007——2010(2007、2008年试题名称为“国际政治学概论”) 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2007——2010 社会学基础2007——2010 民族学基础2004——2007,2010(注:2006年试卷为回忆版) 社会文化人类学2005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2004 文化人类学2004 行政管理2008——2010 行政学概论2006——2007 公共经济学2010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006——2010 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2005(A),2005(B)(试卷内容不全)西方经济学二2008——2009 西方经济学2005 西方经济学(含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2006——2007 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专业)2008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实务2006——2010 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基础2006——2010

综述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及其联系

综述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及其联系 摘要:翻开任何一部中国数学发展史,都不难发现,华夏祖先们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奋斗的汗水。中国数学起源于上古至西汉末期,中国数学的全盛时期是隋中叶至元后期。接下来在元后期至清中期,中国数学的发展缓慢。就在中国数学发展缓慢的时候,西方数学已大跨步超前,于是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中西数学发展的合流期。印度数学和近东,特別是中国的数学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中发展。尽管中国目前在世界数学的赛场上已处落后地位,然而,路遥识马力,今后鹿死谁手,仍然未可知。 关键词:数学发展联系记数四则运算法二次方程代数学 引言印度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印度数学的起源和中国古老民族的数学起源一样,是在生产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印度数学的发展也有一個特殊的因素,便是它的数学和历法一样,是在婆罗门祭礼的影响下得以充分发展的。再加上佛教的交流和贸易的往來,印度数学和近东,特別是中国的数学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中发展。本篇论文通过比较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数学发展研究数学的历史。 印度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印度数学的起源和其他古老民族的数学起源一样,是在生产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印度数学的发展也有一個特殊的因素,便是它的数学和历法一样,是在婆罗门祭礼的影响下得以充分发展的。再加上佛教的交流和贸易的往來,印度数学和近东,特別是中国的数学便在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中发展。另外,印度数学的发展始终与天文学有密切的关系,数学作品作品大多刊载于天文学著作中的某些篇章。印度数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时期,首先是雅利安人入侵以前的达罗毗茶人时期(约公元前3000一前1400年),史称河谷文化;随后是吠陀(Vedas)时期(约公元前10世一前3世纪);其次是悉檀多(siddhanta)时期(约公元5世纪一12世纪)。悉檀多时代是印度数学的繁荣鼎盛时期,其数学内容主要是算术与代数。 印度数学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是吠陀时代,其数学材料混杂在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经典《吠陀》当中,年代很不确定,今人所考定的年代出入很大,其年代最早可上溯到公元前10世纪,最晚至公元前3世纪。吠陀即梵文veda,原意为知识、光明,《吠陀》内容包括对诸神的颂歌、巫术的咒语和祭祀的法规等,这些材料最初由祭司们口头传诵,后来记录在棕榈叶或树皮上。不同流派的《吠陀》大都失传,目前流传下来仅有7种,这些《吠陀》中关于庙宇、祭坛的设计与测量的部分《测绳的法规》(sulva sūtrus,又译成绳法经),有一些几何内容和建筑中的代数计算问题。如勾股定理、矩形对角线的性质、相似直线形的性质,以及一些作图法等,在作一个正方形与已知圆等积的问题中,使用了圆周率的以下近似值:,此外还用到π= 3.004和π= 4 (8÷9)2 = 3.16049的近似值。在关于正方形祭坛的计算中取2π= 1 + 1/3 + 1/ (3×4) -1/ (3×4×34) = 1.414215686。由几何计算导致了一些求解一、二次代数方程问题,印度用算术方法给出求解公式。耆那教的经典由宗教原理、数学原理、算术和天文等几部分构成,流传下来的原始经典较少,不过流传一些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的注释。其中出现了许多计算公式,如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等。 关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的印度数学,可考资料非常少,值得庆幸的是1881年在今天的巴基斯坦西北地区发现了这一时期的,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所谓“巴克沙利(bakhshali)手稿”。其数学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分数、平方根、数列、收支与利润计

中国与印度出口竞争力比较

中国与印度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 中国与印度是世界两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在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 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最大的受益国。两国在劳动力、原料等方面的要素禀赋具有相似性,在纺织品服装出口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本文依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2006-2010 年的统计数据,从出口竞争力指数( TCI) 、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 三方面对中国与印度在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比较,为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提高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一、中印纺织品出口现状比较 文中从出口规模、产品结构及市场结构三方面比较中印纺织产品的出口现状。其中纺织产品的统计口径采用HS2007 的六位税号, 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 近年来,中印纺织品贸易都发展迅速,2006—2010 年中印两国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48%和9.58%,但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贸易规模远远大于印度, 详情见柱状图( 见图1) 。虽然近几年中国与印度的纺织品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比重均有所下降, 但纺织品还是两国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 图1

2.中印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十分相似, 表现出竞争性的关系 本文通过计算中印各类纺织产品在纺织品总出口中所占的比例, 来比较中印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如下饼状图所示(见图2、图3) 图2 图3 中国与印度除了在52棉花、57 地毯及其他纺织地板覆盖物、60针织或钩编织物这三类产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他类型的纺织产品的出口份额都很相近。61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62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这两类产品在两国的出口份额中所占的比重都较大, 两者合计中国和印度分别为64%和45%, 但印度的出口份额与中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06—2010年两国各类纺织品的出口份额之间的相关系数,两国纺织品出口的产品结构十分相似。因此, 中印出口的纺织产品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表现出竞争性的关系。 本文进一步将这14 类纺织产品按照《纺织服装商品分类》分为纺织原料和制成品, 纺织原料包括50—55 类, 制成品包括56—63类。由下表(见图4)可以看出, 我国在纺织制成品的出口上占有较强优势,在纺织品原料上买有明显优势。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十句名言

概括了中国历史的十句名言 文/胡荣荣 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语见《史记》。) 这句话虽然有时候也是革命性的,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破坏性的。因此,这句话也就成为后来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暴力的发动机。它是爆炸中国社会纵向基础的炸药,一次次破坏了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同一个时代,有三个人说过类似的话。项羽说的“彼可取而代之”,体现了一个贵族子弟的自信。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耳”,体现了一个小官僚对豪华奢侈的向往。陈胜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一个生活在低层的农民的悲愤。 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关羽、张飞。 虽然这句话不见于史书,但历史就是这么传说的。所以也就几乎成为历史了。 这句话虽然很朴素,很平凡,但却是最真实的反应了横向贯穿中国社会的“义”的哲学。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来说明友谊,也经常可以被用来描述爱情。虽然也经常成为帮派或者黑社会的信仰,但更多的

时候还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友谊。包含在这句话里的“义气”哲学,就是中国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维系横向关系的纽带。 排列在前两位的这二句话,一纵一横地刻画了中国社会的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这句话讲述了一个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辩正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中国历史变换的契机。中国历史之所以能够稳定的原因,就在于人民大众能够和谐地“载舟”;而中国历史之所以动荡的原因,则因为人民大众风起云涌的“覆舟”。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是对这句话的再次注解。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这句话见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虽然《后出师表》有可能是后人伪托的,但这句话却真实地写照了诸葛亮的一生。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文人官僚的精神追求。这句话是“只求过程,不计结果”的这种心态的自然流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对这句话的自嘲。 五:“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桓温。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印度》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地图《古代印度》,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河南洛阳白马寺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一)自然环境 1.教师提问: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古代印度》,找出古代印度文明的大致位置,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古代印度在地理位置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这里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终年气温偏高。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河水一部分来自高山冰雪融水,一部分来自季风降雨,水量丰沛。良好的农耕自然条件,保障了人们稳定的衣食之源,从而创造了古代印度文明。 2.活动与探究:阅读教材P14课后活动2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结合地图回答: (1)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2)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为什么? 提示:(1)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2)大河流域。北纬20°—北纬40°。原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文明历程 1.学生自学:阅读教材“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一目,了解古代印度的基本历史沿革。 提示:①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代表的早期文明;②雅利安人建立的奴隶制小国;③孔雀王朝和孔雀王朝之后的古印度。 2.教师提问:说说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谁。这一代表以什么为中心?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统一的王朝是哪个王朝? 提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早期代表是哈拉帕文化,这一文化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为中心。孔雀王朝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次完成基本统一的王朝,其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3.图片展示: 摩亨佐·达罗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市想象图 指导学生搜集摩亨佐·达罗遗址的资料,结合图片感受古代印度早期城市的繁华,在课堂上分享交流。

中国与印度引进外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引进外资比较分析 之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和印度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基本国情上也极为相似。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与印度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最具吸引外资魅力的国家,但两者利用外资格局具有明显不同。FDI在中国主要流入到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比较两个国家引进外资的现状,中国在流入量上大于印度,但在流入的产业结构和侧重点,及对外资的利用效率上印度都是优于中国的。因此,中国应当借鉴印度的经验,以便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中国印度引进外资比较 引言 在发展国内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参与到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本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资本的跨国流动性大大增强。于是,各发展中国家对引进外资方面都采取积极态度,大力支持外商投资,提供优惠政策,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中国与印度也开始把引进外资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 中印两国在历史、地域、社会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国在吸引外资的方面却大有不同。中国利用FDI的规模远大于印度,印度近几年在利用外资方面更具有自身特色。中国和印度同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两国在利用外格局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点,本文就两国引进外资作一个比较分析。 一、中国和印度吸引外资的原因及特点 (一)中印吸引外资的原因 引进外资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国外资本,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就中国引进外资的原因,张静在《中国与印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中指出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使外商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持续快速地增长,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而一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能力,正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所能创造的国际直接投资激励结构也在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古代印度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教学难点: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现在印度共和国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似? 提示:非常准确,就是埃及。 2.教师讲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发展较快,力量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同学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吗? 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色,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第二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军政大权。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统治者,后者是国家的世俗统治者。第三等级是吠舍包括农牧民、手工业者,要向国家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以奴隶为主。随着主产和分工的发展,在种姓之外又出现了大批的不可接触者,即最受歧视和压迫的贱民,各个等级间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森严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

中印各方面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 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另外,印度的农业占GDP 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 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 的56%,印度占5 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 10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 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15 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20 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 一. 在陆军技术方面,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 25 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 力。 二.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 己生产,当然IC 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但是印30 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 35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40 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印度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我认为不必太把印度放在心上。原因如下: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_上_

中国云南与印度古代交流史述略(上) 周智生 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个著名的文明古国,二者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贸易交流和文化联系。事实上,除了人们熟悉的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外,中国西南还有一些以云南为桥头堡和联系链的对印交通道路。以这些通道为桥梁,曾形成了云南与印度历史上较密切的往来关系,对双方特别是云南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二者间的这一交流关系也曾对中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过一定的贡献和影响。本文拟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商贸和科技交流为中心,对中国云南与印度的交流历史作一粗略的梳理。一、滇印间交流通道的开辟 云南与南亚次大陆地理相近,两者间的众多山脉、河流大都为南北走向,沿河两岸的地形较为平坦,因此横断山脉条条纵列的河谷地带便成为自古以来连接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交通纽带。 我国历史上最早知悉滇印间往来通道的存在是在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奉命出使西域归来的博望侯张骞向汉武帝上书报告:“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又居 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①这是我国古代发现从西南地区可通往印度的开始。 事实上,这是一条早已存在的道路。印度学者H .拉伊(H arap rasad R ay )指出:“从印度东北至中国的商道,中国称作‘丝绸之路’,其存在甚至早于中亚丝绸之路的推广和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和中国布(C inap atta )早在公元前第4世纪已为印度所知。当时只有通过阿萨姆陆路,印度和中国有 直接的贸易联系。”②另一位印度学者巴鲁阿(B aruah )也认为,“除水路之外,也有陆路通过上缅甸 和云南到中国南方。事实上,印度支那血统的成员,在基督诞生以前好几世纪,就通过缅甸和阿萨姆 的河谷地带及阿萨姆缅甸边界的山口到达了印度。” ③中国学者则对这条道路的开辟时间持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公元前6世纪; ④有的认为应在公元前5世纪;⑤更有人指出公元前二千多年就已开通;⑥有的学者则较谨慎地认为应在公元1世 ①②③④⑤⑥任乃强:《中西陆上古商道——蜀布之路》,《文史杂志》1987年1、2期。 向达:《中西交通小史》,商务印书馆,1933年。 丁山:《吴回考》,《齐鲁大学季刊》第1卷第2期。 S .L .巴鲁阿:《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印度历史证据》,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辑)。H .拉伊:《从中国至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 (第二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史记?大宛列传》卷123。

描写中国历史的句子

描写中国历史的句子 [标签:栏目] ,描写中国历史的句子 1、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耳”,体现了一个小官僚对豪华奢侈的向往。陈胜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一个生活在低层的农民的悲愤。 2、我们的祖先,经过原始社会后,首先在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的黄河一带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国家。 3、朝代之初,君强臣强;朝代之中,君强臣弱,朝代之末,君弱臣强: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4、“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5、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秦桧要办岳飞,说有啥谋反书信,虽然找不到了,但这事“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7、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图为唐朝音乐发展的繁荣图景。 8、姜尚: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9、于谦: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冉闵战败被俘,慕容后斥责他:“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尤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也!” 11、如秦、元所向披靡,却迅速灰飞湮灭,两宋文化鼎盛,却屡被异族欺凌。惟汉、唐重文韬武略,方绵延三四百载,号称盛世,今已不再矣。 12、前者如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后者如秦之焚书坑儒,汉之独尊儒术,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狱。 13、如唐之初,君有太宗,臣有房、杜;唐之中,君有玄宗,臣则为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唐末之君不足道也,臣却为虎狼之臣,如朱温之辈。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岂有他哉!

中国与印度的比较 政治经济文化

中印比较 1.政治 中印政治文化的相似性 中国和印度均被西方称为“崛起国家”,中印的政治文化也伴随着国家崛起而逐步扩大影响。中国和印度新兴经济体身份和特殊文化蕴育的政治文化必然异于西方式的主流政治文化,中印现代政治文化有着多方面的相似之处。 ①中印现代政治文化多元化特点显著。 ②中印政治文化均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 中印政治文化的差异性 政治文化对各自公民的政治态度,政治生活习惯,决策思维模式,甚至对国家与民族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国际政治斗争中,政治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或工具,抑或被用来宣传、推行本国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政治文化的差异被认为是引起国家间对立关系和冲突的动因之一。中国和印度基于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外来影响,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文化,中印现代政治文化既有相似性,也存在着差异性,对中印两国的政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①中印政治文化结构不同。印度现代政治文化始终处于世俗主义与宗教教派(主 要是印度教)主义的博弈中。中国的现代政治文化从结构上可以概括为“一元指导,多元并存”。 ②中印政治文化本质属性的差异。印度现代政治文化在其形成中近乎全盘接 受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上也实行着类似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国现代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文化,这是其本质属性和基本政治价值 (一)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唯一执政党 2、人民民主专政 3、社会主义制度 4、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的 6、民主集中制 7、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8、依法治国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印度政治 印度为联邦国家,实行民主议会制;印度总统是国家元首;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协助总统并向总统提供建议,总统根据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或授权从属官员行使行政权利;国会行使立法权’联邦司法权属于以最高法院为主的联邦司法机构.)

外国古代建筑教案

课课课题: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时: 1课时 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下期 教材分析 : 本课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从古代建筑的兴起及其发展演变,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各种风格的建筑进行赏析、移情于景,增加学生对外国建筑风格,以及艺术表现的理解,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外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及其艺术风格特征和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增加对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提升对外国建筑的欣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 对建筑艺术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学会从多方位去欣赏建筑艺术,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外国经典建筑的欣赏能初步掌握其艺术风格理念,了解外国建筑的艺术语言,提升美术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 对外国古代建筑经典作品的欣赏、体验,以及风格的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外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1. 教法:讲述法 2. 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材、配套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通过起立的形式上下课 二:引入新课:(5分钟)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说了中国的古代建筑,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代表性的 建筑《》(可由提问的方式激发大家的热情,由学生举例,再顺势引入今天的课题)那么大家又知 道哪些外国古代的建筑呢?学生甲:埃及的金字塔;罗浮宫;比萨斜塔??师:不错,这些都是 外国古代有名的建筑。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 像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那么建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三:讲授新课:(20分钟) 人类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制社会建立后开始。 (一):埃及建筑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埃及,在它建立了奴隶制以后,营造了人类第一批巨大的纪 念性建筑物。除了被人们常提到的金字塔外,还有著名的卡纳克神庙,是世界最壮观的古建筑之 一。(播放关于埃及卡纳克神庙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 继埃及之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类型是神庙。它创建并完善了以石制的梁柱为基本构件的建筑形式, 柱子、梁枋和两坡顶的山墙共同构成建筑的主要立面。经过不断完善,形成“柱式”,创造了多利安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了解西方古典建 筑的艺术特点的重要方面。它经过古罗马的发扬光大,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建筑体系,即西方 古典建筑体系。古希腊最著名的典型事例是举世闻名的雅典卫城(播放关于埃及的柱式和雅典卫 城的幻灯片,及其简介,插入音乐) 2.古罗马的建筑继承并发展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传统与成就。特别是古罗马时期,她依靠雄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外贸系国际市场营销期末考试

国际市场营销期末考试 一、辨析题 1.顾客忠诚度高,其满意度也高。 不对。 (1)顾客忠诚度是指顾客忠诚的程度,是一个量化概念。顾客忠诚度是指由于质量、价格、服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顾客对一个产品或服务产生感情,形成偏爱 并长期重复购买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程度。 (2)而顾客满意度是指顾客将产品或服务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的感觉状态, (3)品牌本身是不会产生忠诚度的。营销的起点根本是客户需求,营销的起点是竞争,没有有效的竞争就没有有效的顾客需求,因此,忠诚度高的顾客其满意度 不一定高。 2.企业最优的广告支出与其销售额的比例与需求的广告弹性成反比,与需求的价格弹性成 正比。 对。 (1)需求的广告弹性是指商品广告支出增加(减少)一单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减少)的比例,是正相关的。因此需求的广告弹性越大,相同的广告 支出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越小。 (2)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价格升高(降低)以单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减少(增加)的比例,是负相关的。因此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广告支出越大, 总销售额越小,即广告支出在总销售额中的比例也越大。 3.维持老顾客比吸引新顾客重要。 这个说法是片面的。 (1)虽然研究表明维持老顾客的成本远远低于吸引新顾客的成本,但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维持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都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在营销中,不仅要努力维持老顾客,还要采取各种可能的策略吸引到新顾客,在消费人群中注入新 鲜的购买力量,增加销售额。 4.顾客满意度与其期望相关。 对。 (1)顾客满意度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种产品的可知感的效果与其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2)顾客满意水平有三种状态:效果<期望,顾客不满意;效果=期望,顾客感到满意;效果>期望,即事后所得超出期望,顾客感到十分满意。 (3)提高期望值有利于吸引顾客购买;期望值定得太低,顾客满意度高,但销售量小;期望值定的太高,顾客满意度低,顾客重复购买少。 5.理性的购买决策选择让渡顾客价值最大化的购买方案。 对。“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的获得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服务、人员和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消耗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包括货币、时间、精神和体力成本。由于顾客总是希望花最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以满足自己的最大限度需求,从中选择价值最高,成本最低,即“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最为优先选购对象。

中国文化对印度有何影响

古代中国的物质、技术条件优越,诸如丝绸制品、瓷器、茶、糖、造纸术、印刷术、炼钢技术等都享誉世界,并先后传入印度及欧亚各国,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远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便开始养蚕,并织出华美的丝绸和多彩的锦绣。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驰名世界,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称中国为“丝国”。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的丝绸已输入印度,而且很受欢迎。在《利论》(Arthasastra)中有“Cinapatta”这个字,意思是“产在中国的成捆的丝”,梵文里还有“Cinamsuka”这个字,意思是“中国衣服”、“丝衣服”。这些同丝有关联的字都有“Cina”(支那,中国)这个字眼儿,可见,丝是出产于中国。中国的丝绸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更络绎不绝地运往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印度。除了丝绸,产丝的技术也是从中国传到印度,但碍于缺乏史料,产丝技术是何时传入,怎样传法,通过甚么道路,至今还是无法确定。 九世纪以后,中国瓷器出口已见诸阿拉伯著作。伊本?郭大贝(约公元830─912年)写的《省道志》中,提到中国瓷器外销各国的情况,其中多处提到印度。印地语(Hindi)中有“Cini Mitti”一词,指的是“中国泥土”(瓷器)。而在印度科罗曼德海岸的阿里卡曼陀遗址附近,即罗马时代南印度的对外贸易港口,曾出土过公元九至十世纪越窑瓷器、龙泉青瓷小壶、青白瓷残片、宋瓷等中国瓷器,可见中国的瓷器早就传到了印度。除了瓷器制品外,中国制瓷技术也传到了印度。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早在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就发明了以麻头、破布、树皮、废鱼网等为原料的造纸方法。此后,造纸术很快就传播开来。印度古代没有纸,主要是用贝叶、树皮之类的东西作为书写材料。中国的纸最晚在七世纪末叶就已经传到了印度。唐代义净在公元671─695年侨居印度,他在印度看到了纸,接触到“梵文”的“纸”字。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印度当时已使用纸。中国的纸和造纸术到底是如何传到印度,学者对此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可能是先由内地传到新疆,然后再从新疆传到印度,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很大;有的认为,是在公元650年由内地传到西藏,再从西藏传到尼泊尔,后来又从尼泊尔传到印度;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在公元751年,中亚发生过一场名为“怛逻斯之役”(Talas)的战争,在这次战役中有中国造纸工人被俘,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印度。

一句话概括自己

一句话概括自己 导读:本文一句话概括自己,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句话概括自己 1、我生于七月的夏,自然是一个善良的巨蟹座女生了。我喜欢度假,也喜欢紧张而有序的快节奏生活;我既喜欢现在的流行音乐,又爱古典音乐;我喜欢哲理与心理学,最讨厌小说;我喜欢阅读,听歌,舞蹈,下棋,写作,摄影,英语,讨厌数学,计算。 2、我喜欢快乐,我总是把笑容挂在嘴边。我喜欢用笑的方式来发泄我心中的不快,我不喜欢哭,因为哭是一种悲伤,一种心酸。所以,从小的到大我很少哭。 3、我,一个文静的小姑娘,红红的脸蛋,眼睛不大,但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儿。小小的嘴巴,齐齐的刘海,常梳着马尾辫,可精神了。 4、卷卷的头发下遮隐着一张鹅蛋般的脸,一对“黑珍珠”般的眼睛镶嵌在这张脸蛋上,我的鼻梁有点低,一张嘴十分爱笑,因为我笑的时候会出现两个小小的酒窝。这就是我,一个爱笑、爱闹、爱开玩笑的女孩——莫洁。 5、我,要做自己。齐白石老先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当流行泡沫小说时,我感觉那时在浪费时间,当流行网络游戏时,我感觉那是在

虚度青春。要做自己,看清真实的我,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告诉自己:“我就是我,凭什么跟他一样?!”抛掉那些人为的浮华雕饰,亮出自己的王牌,追求自己的个性,做我自己,最好! 6、我是个上进好强的小姑娘。当我碰到难题的时候,我会急忙向老师请教;放学的时候我常常跑进图书馆,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在书的海洋中步步前行,在知识的王国中汲取快乐;当同学的成绩超过我时,我会拼命学习;我还会在做完功课后写些作文,改几篇作文。这让我在作文之旅上多跨了一步。这就是上进好强的我。 7、我性格开朗,直率。我对自己充满自信,多少次,我怀着100%的自信参加各种竞选,最终却迎来200%的失败。面对残酷的现实,我感到失望和伤心,因为我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但是,我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我明白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自信地让失败来磨练我的意志。“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坚信,只要有不懈的努力,总会有一天回有真正属于我的喝彩。 8、我平时爱好挺多,但最喜爱的还是看书,书是知识的宝库,它让我获得了许许多多的知识,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9、我喜欢幻想,小时候,我幻想着:孤儿都能有父母;乞讨者能变成富豪;死去的人能再活过来;孩子们能永远拥有快乐;幻想着……我的幻想是千言万语表达不完的,就像起伏的群山连绵不断,像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10、我性格丰富:执着,做事有始有终;粗心,数学专门计算错误;胆大,上课举手,有什么说什么;急躁,常常像热锅上的蚂蚁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真实的中印对比:穷印度让我们中国无地自容 2011年11月23日07:30华声在线 最近网上有一帖子“印度最新人口12亿,将为1.2亿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这不免让身在教育行业大半生的笔者内心再起波澜。医疗、教育是国民两大基本的人权保障,可时至今日我们还在用“国情”来搪塞。中国大陆的国人知情权有限,无关于特权阶层利益的知道的也许比自由的美国人知道的都多,可是一涉及特权阶层利益的想知道点就难了。笔者也不想用臆测的一家之说来娱乐读者。就整理一下被允许国人知道的信息,看看我们的那刀枪不入的国情究竟是什么国情吧! 全民免费医疗,听起来是很难的一件事。中国十三亿人口,似乎根本不现实。是这样吗?印度1947年才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就在1949年通过的宪法中确立了全民免费医疗的政策。虽然当时的全民免费医疗还未能完全落实,重大疾病还需要个人负担一部分,可是却规定先看病后补交费用,所以大多数困难患者补交不上的费用,也就都由政府买单了。人家经过与我们“新中国”同样的时间,全民免费医疗已经实至名归了。并且政府办的医院对于所有在印度的人都不收费,无论你是外国人还是印度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享受免费医疗。我们的以人为本是折腾人,人家的以人为本是服务人。被咱们整天吹嘘的医疗保障政绩,是要国民先得忍着病痛,迟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自筹昂贵的医疗费,没钱就只能等死。筹到钱后也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且要被折腾个六门到底去报销。还常常被以没钱为由一推六二五,最终也只能报销实际费用中的一小部分。 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国人大概不知道让许多国人蔑视的穷印度却已经几十年以前就做到有病先看病,治好病再谈钱,而且困难的国民,实际上还都由政府买单,医疗费用的麻烦都留给政府了。即便如此,人家也没有敢称“人民政府”! 德里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很为印度这种福利制度感到骄傲,他说:“谁都可能生病,但大部分起初只是得一些小病。如果小病能够得到及时治疗,则可有效防止发展成大病,这对于国家来说可以节省更多医疗支出,对于民众来说可以减少对其它相关开支的担忧。从长远来看,是一项小投入大回报的利国利民的好事,最终的结果是人民健康得以保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 印度独立以来,尽管人均收入在世界上排名仍不靠前,但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已增长了一倍,婴儿死亡率也下降了70个百分点。民选政府拼命讨好民众,印度财政部一位官员对记者说:“政府每年用于免费医疗的费用占政府支出的比例很大,但政府为了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一直在尽力而为。再说,政府的钱也是取之于民,现在以这种形式用之于民,也是用得其所。”他认为,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政府应该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不惜代价、不遗余力。这与我们顽固地用“国情”搪塞国民的健康保障需求形成鲜明的对比。 许多中国特色的阿Q们甚至不惜到印度的犄角旮旯拍些设备简陋的医疗环境来给自己没有医疗保障找借口。笔者有时也比较理解这种自欺欺人的行为,不这样怎么活呀!与印度比我们的国人特色是什么?难道是没有被完全殖民过(中国只是半殖民地)? 印度虽然不太富裕,并且人口众多,但医疗保障体系还是比较完善的。除了国家级医院、邦(省)级医院、地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乡级医院之外还有各级医疗中心。据统计,印度共有1.2万所医院、2.2万个初级医疗中心、2000多个社区医疗中心和2.7万个诊疗所。固定数量的民众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这些遍布全国的政府医疗机构满足了大多数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印度的医疗体制也与大锅饭时代的中国不同,医疗保障照顾到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即遵循价值规律,又兼顾全体国民的福利体制。印度人认识到,医疗卫生体制如果完全按商业化、市场化运作,难以实现医疗保障的公平,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印度医疗保障制度始终坚持“两手抓”:既扶持政府医院稳定运转,又鼓励私立医院健康发展。政府医院不以营利为优先目的,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很自然地“分流”到条件更好的私立医院。 政府设立的医院条件虽然相对较差,但这种差别是相对的,不是一些国民臆测的简陋得无法保障国民对于医疗保障的需求。距离全印医学院几公里远的私立阿波罗医院看上去就好像一座五星级宾馆,院子里绿草如茵,病房宽敞明亮,各种先进医疗设备一应俱全。私立医院拥有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很多医生持有英国皇家医学院等著名医学院校颁发的高级资质证书。在高水准的私立医院就诊,当然比公立医院费用高,但按照一般国际标准衡量,价格仍然是相对便宜的。因此常有大批西方国家的患者不远万里到印度求医。 2008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印度同年度国民生产总值的3.41倍,印度以中国三分一的国土,负担与中国相当的人口,以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相同的时间内,都能为十多亿人口免费医疗,免费义务教育,哪怕这些福利再不完善,我们有脸再去找人家的瑕疵么?然而每当有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到教育与医疗问题时,国人的耳旁就时常响起官员们:全民免费义务教育不符合中国国情,全民免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