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分析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分析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分析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分析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现状分析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关切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村一级民主治理政治建设在制度健全和推广实践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提升,使我国广大村民在政治生活中与社会生活中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找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自改革开放至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切村一级民主治理政治的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村一级民主治理政治建设在制度健全和推广实践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提升,使我国广大村民在政治生活中与社会生活中直接行使了民主权利。但由于我国地域宽广有的地方乡村经济相对落后、村一级民主治理的相应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村民民主意识淡薄、村民文化与法律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等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村一级民主治理建设的发展。因此,本文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历程

自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在这三十多年里我国的村一级基层民主治理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一点点的规范起来,从摸索创立到逐步创新。三十多年在党的领导下村一级基层民主建设逐步成形,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总体布局组成部分之一,村一级基层民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初阶段

1980年,广西宜山、罗城两县农民为了维护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自发地创立了村民委员会,这是我国较早建立的村委会。1982年1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8条规定,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在建立乡镇政府的同时建立村民委员会,并对如何建立村民委员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村民委员会的建立进入了具体的实施阶段。1987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并于1988年正式实行,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村民自治正式兴起,开始进入规范化运行阶段。

1.2全面发展阶段

1994年,民政部颁布了《全国农村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此时大多数省份也颁布了《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村务公开办法》。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突出强调发展基层民主并把村民自治作为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浅谈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靠保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对某县部分行政村调查的情况,就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建立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为主的民主制度以来,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民主选举逐步规范,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但是,在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如有的村换届选举后,原班子不交帐,新班子履行不了职责。有的乡镇干部随便以“停职”、“晾在一边”等形式,不是通过村民会议决定,而是用行政手段变相撤换村委会干部,这些做法明显地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村民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的权利; 二是不按规定召开村民会议。20%的村以难以召开村民会议为由,长期不开村民会议。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未经村民会议授权就由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更有个别村干脆由村干部和驻村公务员商量拍板。这些村自觉不自觉地以间接民主代替了直接民主或者丢弃了民主,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宗旨,村民意见极大; 三是村务公开欠真实。25%的村村务管理混乱,既不让村民参与管理财务,也不向村民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公开的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村民想知道的和村干部不想公开的部分仍然不公开,随意性大,没有达到村务公开的目的。这些做法使村民对村委会和村干部失去了信心,挫伤了村民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热情; 四是村委会和村内事务得不到有效监督。28%的村委会及村委会干部长时间内既不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也不接受村民评议。对村民提出的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村办公益福利事业的处理及村务公开中的意见和建议,村委会办得了的拖着不力,办不了的也不向村民作出解释说明,特别是实行村财乡(镇)管后,使村民失去了直接管理和监督村级财务的权利,村委会得不到有效监督,这些村的民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调研报告

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实际动身,掌控大局,整体谋划,突出重点,遵守规律,扎实推动,确保实效。一、掌控大局,整体谋划,扩大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张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全局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规划,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因素,整合各方资源,加强调和配合。(一)纳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目标。积极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作为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予以高度重视。要从我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高度进行通盘问虑,整体谋划。在“依法治国”方略的同一指导下,在“法治城市”、“法治区县”建设的同一规划下,积极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制定计划,明确任务和要求,并纳进城市文明和谐建设考核评估体系,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表彰。(二)融进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过程,深进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具体细节中。要牢牢捉住发展这一中心工作,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融进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建设全过程当中,融进到基层工作的各个角落,融进到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和措施贯彻落实到基层社会的各项实践中,积极展开各种活动,大力展开法制宣传,宏扬法治精神,强化民主法治建设;增进干部依法办事,企业依法经营,群众依法维权,完善基层管理民主自治,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整合资源,构成协力。社区、村和单位是社会基层组织的基本细胞,构成了深进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大网络。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基层事务民主管理,建立良好的基层社会秩序,构成和谐幸福的社会基础。这项工作触及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量大,必须动员社会各方气力,特别是发挥政府各部分的资源上风,将本职工作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明确目标,细化分工,相互调和,积极配合,构成整体协力,争取最大成效。避免各自为政,只顾本身的工作和利益,乃至相互掣肘,浪费资源,构成内耗。二、掌控关键,突出重点,激起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活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内容繁多,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尊重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发挥基层群众的积极性,激起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的活力。(一)将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所以要十分重视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活动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关注基层党员和党支部一班人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的组织领导和先锋模范作用。同时,积极将党内民主建设与基层民主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党内民主建设,增进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构成良好的民主政治社会氛围。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着大量的制约因素,发展基层民主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找到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既是关系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关键所在。但从现实基层民主建设实践来看,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及村民自治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大量制约民主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分析研究现实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农村基层民主发展途径是现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1.1 来自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制约因素 民主的发展水平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主化的程度、方式,往往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美国学者科恩曾说:“使公民体力情况恶化并迫使他们主要或完全关心自己或家庭生存问题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产生有生气的民主的”。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我国城乡总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大多数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的农民尚未脱贫,解决温饱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迫于无奈,大多数人选择外出打工挣钱,成为流动的劳动力。这些农民所关心的首先是生计问题,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政治活动。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是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2 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的制约因素 我们这里讲的知识文化是指受过学校教育或其他专门教育才具备的文化修养。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占相当大的比重。列宁指出:“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弱智者是没有民主能力的,无知者的民主能力要大打折扣。我国农村现阶段较低的知识文化水平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极其不利的因素。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知识文化水平。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力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目光短浅,思维狭隘,思考方法简单,遇事蛮干,不讲科学。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农民的民主意识淡薄,不能理解民主的意义和作用,也无法正确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 1.3 来自守旧的思想观念的制约因素 这里讲的守旧思想观念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指基层党政机关领导及其工作人员没有更新思想。部分领导在基层民主实践中怎么省事就怎么搞,选举时,代填、代投选票、草草了事就属“正常”之事了;二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思想守旧。“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当选之后,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官”了,官本位思想日益突出。民主意识不强,未形成民主作风;三是广大群众仍受传统思想制约。封建的皇权主义、忠君思想还影响着人们。面对“我的话就是法”、“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基层群众虽然强烈不满,但多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息事宁人的态度或者干脆忍气吞声。 1.4 来自政治体系运作的制约因素 政治体系运作的弊端主要是其公开性、透明度不够。列宁曾指出完全的公开性是广泛民主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是可笑的”。现阶段我国农村大多数地方基层民主实践中政治体系运作的公开性是不够的。就选举来说,按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及人大代表在提名和选举过程中都应充分让选民知情,应公开投票,公开唱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有些地方甚至不公开唱票,只由所谓的主要负责人宣布一下确定的结果。这就使选举列于形式,到关键时候采取“暗箱操作”。正因为这种违犯选举法的“暗箱操作”才使背地里跑官要官、行贿受贿有了可乘之机。再者,地方政府及其村委会的活动情况不够公开,导致群众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 要在您的选项后面“□”内打“√”。 请您如实填写。谢谢您的合作。 *您的性别:1)男□ 2)女□ *您的年龄:岁 *您的政治面貌是: 1)中共党员□ 2)民主党派□ 3)共青团员□ 4)群众□ *您受教育的程度是: 1)未受教育□ 2)小学文化□ 3)初中文化□ 4)高中专文化□ 5)大专及以上文化□ *您的身份是: 1)村干部□ 2)群众□ *假如您是村干部,您的职位是: 下面调查项中,在您认为的选项后面“□”内打“√”。 1、您了解《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吗? 1)非常了解□ 2)一般了解□ 3)不太了解□ 4)不知道□ 2、您愿意参加村委会选举吗?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3、您为什么参加村委会选举? 1)我想选一个能代表村民利益的人□2)我对村里事务很关心□ 3)它是我的一项政治权利□4)其他□ 4、如果由村民推荐您当村长(村委会主任)候选人,您的态度是: 1)我很愿意当□ 2)想当候选人,但怕当不上□ 3)不愿意□ 4)无所谓□5、您被推荐为候选人后,最担心的是:1)选举中不能被平等对待□ 2)自己能力不够□ 3)选不上影响自己形象□ 4)得罪村干部□ 5)无所谓□ 6、您是如何来选择村长的? 1)根据当时的简要了解,做出选择□ 2)根据事先对候选人的充分了解,认真选择信得过的人□3)选择亲戚、朋友、熟人等有交情的人□ 4)先问问别人选谁,才作决定□ 5)按照姓氏笔画,做出选择□ 6)哪个名字好听,做出选择□ 7)谁给的好处多我选谁□ 8)无所谓□ 7、您认为影响农村民主选举的主要因素是: 1)宗族势力的影响□ 2)群众民主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3)有钱人的操 弄□ 4)上级组织和政府的干预□ 5)黑社会势力的介入□ 6)其他原因□ 8、您觉得本村的重大事情应该由谁来决定? 1)村委会和村干部□ 2)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 3)无所谓□ 4)不知 道□ 9、您是否被邀请参加村里重大事情的决策? 1)偶尔被邀请□ 2)经常被邀请□ 3)从未被邀请□ 10、如果被邀请参加村里重大问题的决策,您愿意去吗? 1)非常愿意□ 2)愿意□ 3)不太愿意□ 4)不愿意□ 11、您认为村子应由谁来管理? 1)村党支部或村委会□ 2)村干部□ 3)村民自己□ 4)无所谓□ 5)不知道□ 12、若由村民自己管理,您认为村民能管理好村子吗? 1)能□ 2)不能□ 3)不知道□ 13、您村有没有召开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 1)有,偶尔开□ 2)定期开□ 3)没有□ 4)不清楚□ 14、召开村民大会的原因是: 1)讨论村中大事□ 2)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3)进行选举动员□ 4)其 他□ 15、您是否愿意参加村民代表大会? 1)愿意□ 2)不愿意□ 3)无所谓□ 16、您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的原因是 1)想了解大会内容,关心村内事务□2)因为农闲,去凑热闹□ 3)去和同村人聊天□ 4)其他□ 17、您不愿意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的原因是: 1)耽误我的工作,浪费时间□ 2)会议只是形式,没什么意义□ 3)会议和我没关 系□ 4)会议开不开都一样□ 5)时间冲突,不能去□

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执行现及问题调研报告

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执行现状及问题调研报告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决策权利,依法开展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它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八甲口镇的农村民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探索、发展、提高三个阶段,特别是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西省村级民主管理条例》、《阳城县村务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八甲口镇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标志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八甲口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历程和现状 八甲口镇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从1998年开展财务公开起步的。从1998年到XX年年十年间八甲口镇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八甲口镇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从简单、粗放到细致、完善,从单一民主监督到全方位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深刻转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民主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全镇7个村都建立起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民主议政日、民主评议村干部、民主理财、村民代表联系户、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会计委托代理、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十项村务民主管理制度。 2、民主管理组织健全。镇、村两级都成立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指导、监督工作。各村都成立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选监督、决策、管理组织。镇、村二级形成了较完善的农村民主管理组织体系。 3、民主氛围日益浓厚。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组织的日益健全,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渠道越来越宽,参政议政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总结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X年以来,我社区党内基层民主工作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为"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为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学习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我社区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上始终坚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一)积极组织领导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时刻牢记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切实保证政令畅通。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扩大干部工作民主,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二)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了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求真务实作风推进各项工作,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三)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

用的原则。坚持社区干部集中学习与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网络学习相结合,利用每月例会和业余时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所必需的知识、推进"两个加快"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继续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局机关还按时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坛等,按季度进行学习。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进行,确保了学习内容的完整和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在强力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完善的同时,还进一步做好了宣传工作,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按照"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最大限度地予以公开"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党务公开的范围,提高了党务公开的质量。 通过标语、宣传栏、黑板报、工作简报,专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大张旗鼓地宣传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工作的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 三、创新工作机制,丰富活动载体 (一)注重领导带头,切实转变政风。一是社区党员带头参加学习;二是带头深入基层。注重以民为本,切实转变行风。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贯彻落实到各自的工作实践中。 (二)创新党建工作,做好党内民主。按照街道党工委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我社区党建工作以"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家园"为主题,以创建"党员先锋号"为抓手,以建设"五好四强"党组织为目标,在党员干部中努力营造"学先进、争先进、创一流、作示范"的浓厚氛围。 四、取得成效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力度,农村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制度等到大力推进,尤其是今年实施的“民主议政日”、“四日合一”等制度和措施,进一步确保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笔者对大信镇各村庄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真实状况,分析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多年来,经过大信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大信镇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调研中看到,我镇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仍然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一、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的可喜进展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面加强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及广大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通过民主法治建设,带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民主选举在农村基层普遍开展,村民的民主意识日趋成熟。一是民主选举产生村党支部。各村均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实行“两推一选”办法,选举产生村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全镇95%的村党支部都能顺利完成换届选举任务。二是海选产生村民委员会。各村根据村委会组织法、《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的规定,实行无记名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委会。在选举村委会过程中,坚持选举程序公开、选举办法公开、选举结果公开,最大程度地保障选举的民主性,切实维护选民的合法权益,全镇村委会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8%以上。这种直接的民主选举,标志着村民民主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二)民主决策在农村基层普遍得到贯彻,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明显增强。实行民主决策,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从调查走访的情况来看,全镇32个村庄,普遍实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也比较规范。村里重大的村务,一般都实行“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如村建设规划、经济发展、道路水利等公益事

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执行现状及问题的调研工作报告

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执行现状及问题的调研工作报告村级民主决策制度执行现状及问题调研报告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决策权利,依法开展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它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八甲口镇的农村民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历了探索、发展、提高三个阶段,特别是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山西省村级民主管理条例》、《阳城县村务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八甲口镇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标志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八甲口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历程和现状 八甲口镇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从1998年开展财务公开起步的。从1998年到XX年年十年间八甲口镇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八甲口镇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从简单、粗放到细致、完善,从单一民主监督到全方位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深刻转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民主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全镇7个村都建立起了村民会议、

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民主议政日、民主评议村干部、民主理财、村民代表联系户、两委干部联系村民代表、会计委托代理、村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十项村务民主管理制度。 2、民主管理组织健全。镇、村两级都成立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指导、监督工作。各村都成立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选监督、决策、管理组织。镇、村二级形成了较完善的农村民主管理组织体系。 3、民主氛围日益浓厚。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组织的日益健全,农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渠道越来越宽,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一是农村民主选举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据统计,1998年全镇村民代表的总人数仅为125人,且大部分由村干部指定,到XX年底全镇村民代表的总人数达到了385人,并且全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较98年增长了3倍多。二是村民参与村务监督和管理的内容得到了不断拓展,形式得到了不断创新。如原来农村民主议政日报告会的内容仅为财务、村务,现在拓展为财务、村务、校务、企务、电务、计划生育等六项内容。村务公开也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公开内容更加全面,由原来的六项逐步增加到了十六项;公开阵地建设水平大幅提高,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本文将从基层民主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所存在的巨大意义,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发掘,来探索基层民主建设的更好途径。 关键字:基层民主建设意义途径 引言 基层民主作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对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直接参与集体事务和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民主,最细化的民主。 一、相关概念要述 民主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是相对于专治存在的。民主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民权力至上的体制,它讲求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具体到我国来讲,就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保障着我国人民的自由;而基层民主则是民主的一种派生物,其实质上也是民主。但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不同的是,基层民主的范围,只限定在基层。目前,在我国有两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存在:一种是村民自制的民主,一种是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其中村民自制的民主形式主要是以村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而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形式则是以居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但是,不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居民委员会,它与政府实行的民主是有区别的,它们都属于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民间自治组织,而非一级政府。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 (一)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且地域广博,地区差异明显,不利于全国性直接民主的开展,只能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举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意愿。基层民主的建设,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实体形式存在,是广大基层民众直接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形式的基层民主的建设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直接民主不完善的缺陷,最大程度的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另外,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各自区域内的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各自区域内村民或居民的利益,为这些村民或居民办事。基层民众则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来管理医疗、户籍、入学、入党等一系列自身事务,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反映到这些自治委员会,并要求其解决困难。这样,就能将人民的民主权利细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使得人民的权利有了最为现实的保障。 (二)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基层民主事业建设好,切实保障人民的各方面利益,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会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改进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民主 --鄂尔多斯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党委书记敖特更吉日嘎拉 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农村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的做好工作,努力开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局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表明,我们要建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新的农村牧区社会。其中,“管理民主”体现了对农村牧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是增强基层政权和自治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必须全面推进村民自治,把村民自治事业不断推向深入,从而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下面我结合我旗、我苏木实际情况,就嘎查村民主政治建设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导师和领导们批评指正。 一、当前嘎查村民主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嘎查村干部素质偏低,年龄偏大,工作方法落后,领导能力不强。一是工作方法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部分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对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学习不够,平时也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习惯凭经验、凭威信做工作,致使

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没有新办法可用。二是履职所需知识不足。多数村干部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岗位需要的政策、法律、经济等知识欠缺,部分政策掌握不准,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领导能力。 2、政策宣传不到位,缺少村民对话平台。目前对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农村基层贯彻的面不广,普遍存在着不具体、不透明的现象,出台的政策不能通过村级组织深入宣传到户,村民知之甚少。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村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使有关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3、制度不完善,缺乏村民参与基础。村级制度建设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村里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不加区别直接套用,而不是根据本村实际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制度。二是缺乏群众性。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缺少村民的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它在贯彻实施中就得不到村民的认同,执行不力,约束力极差。 4、公开重形式,欠缺村民关注之事。虽然各村公开的内容、格式、时间、要求,都按照统一布置的表式进行了公布,但在公开的内容上还缺少三个方面:一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二是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三是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二、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1、切实建立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把村务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村务公开的实质,就是增强村务管理的透明度,让农牧民群众对村级事务真正享有知情权、决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2011年1月 学 术 交 流 Jan.,2011总第202期 第1期 A cade m ic Exchange Ser i a lNo .202 No .1 [收稿日期]2010-10-20 [作者简介]蔺波(1963-),男,黑龙江黑河人,博士研究生,黑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从事政治学研究。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蔺 波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130012)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 过程中出现了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层政权组织权威下降、农村基层政权 组织职能不清以及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制约着农 村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难以协调发展,相关机制不够 健全使得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难以保证。为此,我们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农村 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体制问题;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组织整合建设,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体 系;加强基层干部能力建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偏低的问题;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 设,切实解决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机制问题。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政权;政权建设 [中图分类号]D 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1)01-0067-04 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作为执政之基与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始终关注并着力建设的重大基础工程之 一。新中国建立以后,特别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以及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积极开展农村扶贫减困工作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城乡统筹,着力改善民生,使得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的主题与任务、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重要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夯实我们党执政之基。 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与发展,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干部文化程度偏低,不注重加强自身学习、自我修养与自我提高。他们有的不注意学习现代市场经济以及民主管理的基本经验与规律,仍然一味地按照经验与常识处理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与导水平;有的 民主意识不强,家长制作风比较严重,不善于调查研究 [1] ,掌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仍然沿用过去的思路解决现实问题;有的基层干部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在与公众、媒体以及村民对话与交流过程中,尤其在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过程中缺乏组织性与纪律性,缺乏群众工作的经验,更缺乏应对各类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与本领,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权的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工作,实行了 两免一补 政策,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十六届

(心得体会范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在基层执政地位的基础。近几年来,____(省、市、区、县)顺应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方向,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探索出了切合实际、符合发展要求的新路子,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解决。 一、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一)现状: 第一,深化选举的民主程度,更加深入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选择权。一是在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全面推行“海推直选”。坚持把村委会、社区居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的选举,作为基层民主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来抓。早在____年,我县就在全省率先在宋河镇鲍河村村委会换届时推行“海推直选”,正式候选人由全体选民直接推荐产生,村委会成员由全体选民直接、差额选举产生。XX 年、XX年两次村委会换届,全面推行了“海推直选”。XX年,我县将村委会换届模式由农村向城镇社区进行延伸,在新市镇云杜社区进行了社区居委会成员“海推直选”试点。在____年2月份启动的第三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又全面推行了这一选举模式,顺利产生全县30个社区居委会新一届班子。“海推直选”这一选举模式的全面广泛深入的推进,使广大群众的选举权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二是在基层党组织中普遍进行“两推一选”。XX年8月,我县又在在杨集镇进行了以“两推一选”镇党委书记和镇党委其他成员为主要内容的“杨集选举”,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以“杨集选举”为契机,乘势而上,分别在村党支

部、社区党组织及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三是在县直事业单位中试行领导班子成员“直选”。借鉴村、镇民主选举的成功经验,将民主选举向县直事业单位拓展。XX年4月,在县人民医院直接差额选举产生了院长、副院长。XX年年12月,又分别在县中医院、县实验中学进行行政领导“直选”。县直事业单位直选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实行了事业单位干部由委任制向选任制的突破,将我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第二,创新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制度,更加规范地落实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是健全县委议事决策制度。制定出台了《中共____(省、市、区、县)委议事规则(试行)》,建立和完善了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及公示制度,重新确定了县委全委会、常委会的职责,对议事范围、议事程序、议事纪律等进行了规范。明确规定在干部任免、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票决。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试行县委常委会、全委会差额票决制。二是推行镇党委议事决策“两票制”。积极探索并推行了乡镇党委决策“两票制”,即在乡镇党委政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先组织群众代表对决策事项投建议票,再根据建议票得票情况由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两票制”决策的实施,提高了乡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XX年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先后对432项重大事项进行了“两票制”决策,仅基础设施项目就有80多次,解决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260多件。三是试行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制定了《____(省、市、区、县)镇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行办法》,在杨集、永隆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试点镇根据《办法》,对党代表定期进行培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率先发起了革命性变革,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席卷全国。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亿万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关注村中事务的管理,迫切希望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广西罗城县、宜山县(现已改为宜州市)的一些乡村,村民群众自发选举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一新生事物立即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要把“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作为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之一。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选择给予了进一步肯定,指出:“社会主义民主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发展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 1982年12月修改《宪法》时,全国人大第一次把农民创造的“村

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这种组织形式写进了宪法,并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 此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对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深刻阐述,逐步明确了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路径和优先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要求。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促进“基层民主生活的制度化”。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健全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并明确把基层民主概括为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三个方面。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四项重要制度之一,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报告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 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衙门庄村的民主建设的调查 院系: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 班级:2014级动科班 姓名: 一前言 1.1调查的起因或目的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次通过我们对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调查,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细致分析,最终给出对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意见或建议,这具有实际意义! 1.2时间和地点 首先我们利用随机选择器软件随机选择位于青海省的一个村庄即: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 自2016年3月22日至3月23日,我们在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践调查。 1.3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 为了避免偶然性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青海省大通县衙门庄村村民当中进行,问卷一共有15道题,一共随机采访236人。这次选择的课题是调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情况。调查对象为随机选择的大通县衙门庄村的村民。具体流程如下:

1.4人员组成 我是本调查项目的负责人,在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本次调查。 二主体 2.1总体介绍 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主决策村务基本形成,这既体现了群众当家作主,又防止了决策失误。二是民主监督有较大进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三是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但是,当前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我们在大通县衙门庄村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大通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属省会西宁市辖县。物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风景

XX村建设民主法治村的调研报告

XX村建设民主法治村的调研报告 XX村有五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森林面积24252亩。有325户农户,总人口1181人,境内有“”国道、铁路和溪经过;现有线及无线电话普及率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全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业产业化逐步形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上新台阶。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不断强化领导,完善措施,以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努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推动了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持续发展。 一、现状及特点 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健全。村设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委组织都经民主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分别由党支书记、村主任、委员、5人组成,党支部书记为市下派书记,班子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设有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计划生育工作以及其他应公开的事项。 村干部和群众在强烈渴望加强建设新农村的同时,更希望能知法懂法用法和依法治理,渴求社会稳

定、安居乐业。在调研过程中,从干部和群众的语言中流露出了因不懂法而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常过程中经常吃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违法,遇到纠纷不知如何处理等不懂依法维权的苦处。因此,村民在渴求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迫切希望法律知识在农村得到普及。 二、落实村民自治,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一是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村务公开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凡属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村里的重大事项,如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宅基地审批、村集体经济收益等都须向村民公开,尤其将财务公开作为村务公开的重中之重,做到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 二是规范村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利用公开栏以及院坝会议等对一般的村务事项做到至少每季度公开一次,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及时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 三是设立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由村委会在热爱集体、公道正派、有一定议事能力的村民中提名,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篇一:浅谈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浅谈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一作者:谢安妮 班级:木工13-1 学号:130514119 摘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就要求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摆在一个重要突出位置上。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农民的政治素质,有力地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巩固我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通过对农村基层治理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达到既有序完成各项公共事务又充分发扬民主的理想基层治理状态。 关键词: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主意识;监督惩治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七大报告指出基层民主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为我国今后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农村基层民主则是基层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的进程、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目前,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1),村民民主意识淡薄,参政能力不高 在村民自治的体制下,村民是基层民主权利的主体,他们有权选村官、有权决定村中的大事、有权对村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有权撤换不称职的村官村委会,所以村民选出的代言人的权力来源于村民。但是,许多的村干部在当选后,官本位思想日益突出觉得自己凌驾于村民之上,村民自治变成了村干部自治,村干部不能够反应村民的意志与要求而是利用自己手中由村民所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福利,在一些农村甚至出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家族里的一个人担任村干部,其他人利用裙带关系占用公共资源,甚至欺压村民。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村,农民的参政意识不强就很大程度地延滞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度。认识不到位,不懂如何享受自己手中的民主权利,同时,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探讨

浅析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以来,村民自治在广大农村不断发展完善。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层农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不仅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而且给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村民自治”格局下进行的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民主建设面临的困境也使“村民自治”格局遭受着诸多的质疑。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发展也在这一格局下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了稳固的政治基础。 关键词: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我国农村有八亿人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经历了一个从局部试验到大面积推广实施的艰难历程。但总体来看,农村面貌依然落后,“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传统行政支配型的乡村关系逐步被“乡政村民自治”的治理格局所取代,在实践中,这种格局充分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化与统一,适应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农村民主建设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已经成为保证农村基层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然而,在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乡政村民自治”格局面临着乡村、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不顺畅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由于我本人就是在农村长大,对当今农村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状况了解颇多,感悟颇深,我认为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不仅来自于规范化制度的供给短缺,也与利益的分化、行政体制改革滞后以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密切相关。由于村民自治的实行一直伴随着诸多的疑虑,面对“乡政村民自治”格局中的困难,我们就更加迫切地需要认识到这种格局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只有以制度创新去改善和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中国农村村民自治这一基本政治格局与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试图通过梳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发展历程,分析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才能够保障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伟大创造。国内关于村民自治与基层民主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前,研究多集中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事后诠释、论证、宣传上。改革开放以后,对农村政治的研究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取得长足的进步。研究的内容不断得到拓展,研究方法不断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