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南农业大学普通化学

河南农业大学普通化学

河南农业大学普通化学
河南农业大学普通化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渗透压最大的是( )

A 、0.2mol ·L —1Na 2SO 4

B 、0.3mol ·L —1乙二醇

C 、0.4mol ·L —1C 6H 12O 6 --

D 、0.2mol ·L —1NaCl

2、将4.50克某物质溶于30.0克水中,使冰点下降1.5℃,该物质的分子量是( )k =1.86

A 、186

B 、100

C 、18.6

D 、1860

3、相同质量的尿素[CO(NH 2)2]和葡萄糖(C 6H 12O 6)分别溶于0.1kg 水中形成稀溶液。尿素溶液

和葡萄糖溶液的凝固点下降之比为( )。

A 、1∶1

B 、3∶1

C 、1∶3

D 、2∶1

4、将0.058%的NaCl (式量为58)溶液的沸点与( )溶液的沸点近似相等。

A 、0.1mol ·kg —1的NaCl

B 、0.2mol ·kg —1的葡萄糖

C 、0.02mol ·kg —1的蔗糖

D 、0.01mol ·kg —1的甘油

5、凝固点下降常数k f 的数值与( )有关。

A 、溶质的性质

B 、溶剂的性质

C 、溶液的性质

D 、溶液的温度

6、相同温度下,下列水溶液渗透压最小的是( )。

A 、0.01mol ·L —1(C 6H 12O 6)

B 、0.01mol ·l —1BaCl 2

C 、0.01mol ·L —HAc

D 、0.01mol ·L —1NaCl

7、一蔗糖水溶液,在1 atm 下凝固点为-0.372℃,则其沸点为( )。86.1K O fH 2=,

512.0K O bH 2=

A 、99.896℃

B 、100.104℃

C 、101.331℃

D 、101.104℃

8、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

A 、0.1mol ·L —1K 2SO 4

B 、0.1mol ·L —1

C 6H 12O 6

C 、0.1mol ·L —1NaCl

D 、0.1mol ·L —1HAc

9、用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作阻冻剂,效果最好的是( )。

A 、乙醇(C 2H 5OH )

B 、甘油(

C 3H 8O 3) C 、葡萄糖(C 6H 12O 6)

二、填空题

1、相同质量的尿素(分子量60)和葡萄糖(分子量180)分别溶于水制成1升溶液,则相同温

度下尿素与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之比为____________。

2、百分比溶液相同的蔗糖和葡萄糖溶液,较易沸腾的是____________,易结冰的是__________。

3、难挥发非电解质溶液蒸气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沸点上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4、配制1升含磷(P )元素0.1mol ·L —1溶液,需用固体的NaH 2PO 4·2H 2O_15.601___g 。

(NaH 2PO 4·2H 2O 分子量为156.01)

5、称取某一有机化合物9.00g 溶于500g 水中,测其溶液的凝固点为-0.186℃,该有机物的摩尔

质量是________。已知这种有机物中含碳40%,含氢6.6% ,含氧53%,问这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_______________。

6、10g 水中估计需要加________g 甲醇,才能保证它在-10℃不结冰?(甲醇式量是32 )

7、医学上用葡萄糖注射液是血液的等渗溶液,测得其凝固点下降值为0.543℃,如果人体血液

的温度为37℃,则血液的渗透压是________Pa 。(已知溶剂水的k f =1.86)

三、计算题

1、烟草的有害成分尼古丁的实验式是C 5H 7N ,今将0.496g 尼古丁溶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在

101kpa 下的沸点为100.17℃,求尼古丁的分子式。

2、溶解96.7g 蔗糖(C 12H 22O 11)于250.0g 水中,此溶液的沸点是多少?蒸气压是多少*?*教材

书中有许多计算题练习。 99kpa

2.02P P 2.02101.31

3.90.2830.283P ·n n n P P ΔP 13.9mol 18250n 0.283mol 342

96.7n o o A B B o A B =-==??=+=-=====

3、某一很稀的溶液其组成每1千克溶剂含有m 摩尔的溶质A ,此溶剂沸点上升常数k b ,实验

测得沸点升高值为△T b ,在溶液中溶质A 能进行二分子缔合反应如下2A====A 2,试证明此缔合反应的平衡常数

Ⅳ 习 题

一、选择题

1、由50ml 0.08mol ·L —1AgNO 3和60ml0.06mol ·L —1KI 溶液混合制备AgI 溶胶,该胶团的结

构是( )。

A 、[(AgI)m ·nI -]n -

·nAg + B 、[(AgI)m ·nAg +]n+·nI -

C 、[(AgI)m ·nI -·(n -x )Ag]x -

·xAg + D 、[(AgI)m ·nAg +·(n -x )NO -3]x+·xNO -3

2、通常胶体粒子的直径为( ),故能产生丁铎尔效应。

A 、<10—7cm

B 、10—7cm ~ 10—5cm

C 、>10—5cm

3、Fe (OH)3溶胶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的是( )。

A 、胶核

B 、胶粒

C 、胶团

D 、反离子

4、在AgNO 3溶液中滴加少量KBr 溶液制成AgBr 溶胶,对其聚沉值最大的电解质是( )。

A 、KCl

B 、Al 2(SO 4)3

C 、MgSO 4

D 、Na 3PO 4

5、Fe (OH)3 溶胶中进行布朗运动的分散质粒子是( )。

A 、胶核

B 、电位离子

C 、胶粒

D 、胶团

6在H 3AsO 3的稀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 2S 溶胶,该胶团的结构式为( )。

A 、[(As 2S 3)·nHS -

]n —·nH + B 、[(As 2S 3)m ·nHS -

]n —·nH - C 、[(As 2S 3)m ·nHS -·(n -x)H +]x -

·xH +

D 、[(As 2S 3)m ·nH +·(n -x)HS -]x+·xH -

7、下列电解质中,对H 3AsO 3溶液与过量H 2S 形成的硫化砷溶胶凝聚能力最强的是( )。

A 、NaCl

B 、Na 3PO 4

C 、Al 2(SO 4)3

D 、MgCl 2

8、在溶胶中ξ电位是指( )。

A 、固体表面与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B 、胶核与吸附层之间的电位差

C 、胶粒与扩散层之间滑动面上的电位差

D 、溶胶中正负离子之间的电位差

二、判断题

1、胶体溶液可稳定存在,但它并不是热力学稳定体系。( )

2、对于同一种胶体溶液来讲,它们的热力学电位和电动电位大小相同。( )

3、Fe(OH)3溶胶中加入Na 3PO 4主要起聚沉作用的是-34PO 离子。

( ) 4、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大,它对溶胶的聚沉能力越强。( )

三、填空题

1、溶胶的主要稳定因素是________,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2、0.01mol ·L —1KCl50ml 与0.02mol ·L —1AgNO 330ml 混合制备AgCl 溶胶,其胶团结构式为

______________。MgCl 2对此溶胶的凝聚值比Na 2SO 4凝聚值__________。

3、用0.01mol ·L —1Kl 和0.001mol ·L —的AgNO 3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得Agl 溶胶,其胶团结构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于水并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____________。

5、当把直流电源两极插到由FeCl 3水解制备的氢氧化铁溶胶中,通电后,在_________极附近颜

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6、2H 3AsO 3 + 3H 2S = As 2S 3 + 6H 2O 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

7、用酒石酸锑钾和饱和H 2S 溶液(过量)制成的溶胶,胶团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

8、由0.004mol ·L —1BaCl 2和0.05mol ·L —1Na 2SO 4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备

BaSO 4溶胶,胶粒在电泳中向________极移动。NaNO 3、CaCl 2、AlCl 3三种盐对此溶胶凝聚能力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2N 2O 5===4NO 2+O 2的反应速率△ t /C 2NO ?等于( )。

A 、-t /C 52O N ??

B 、t /Δ

C 2O ?

C 、 2

1(t /C -52O N ??) D 、t)/4(C 2O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正逆反应的活化能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B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

C 、活化分子的碰撞是有效碰撞。

D 、在同一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含活化分子越多,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反应:2H 2(g )+N 2(g )=2NH 3(g ),△H <0,欲增大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中无用的是( )。

A 、增加H 2的分压

B 、升温

C 、减少NH 3的分压

D 、加催化剂

4、某反应I 和II ,A 相同,在25℃时,k I >k II ;在45℃时k I <k II 它们活化能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E aI =3E aII

B 、E aI <E aII

C 、E aI =E aII

D 、

E aI >E aII

5、反应I :2NO 2(g) ?→?N 2O 4(g) θ

m r G Δ= -5.8KJ ·mol ·

—1 反应II :N 2 (g)+3H 2 (g) ?→?2NH 3 (g) θ

m r G Δ=-33KJ ·mol

—1在标准状态下 A 、反应I 较反应II 快 B 、反应II 较反应I 快

C 、两反应速率相同

D 、无法判断两反应速率大小

6、已知反应2NO (g )+Br 2(g )=2NOBr (g )反应历程是:

⑴ NO (g) + Br 2 (g) = NOBr 2 (g) 快

⑵ NOBr 2 (g)+ NO (g) =2NOBr (g) 慢

该反应对NO 是(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7、对反应N 2 +3H 2 = 2NH 3,下列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dt dC 2N -

B 、/3dt d

C 2

H - C 、/2dt dC 3NH D 、/dt dC 2

N 8、反应 ---+=2Cl ClO 3ClO 3

的机理为 ⑴ --

-+=Cl ClO 2ClO 2 慢

⑵ ---

-+=+Cl ClO ClO ClO 32 快

它们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 1,k 2,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 )。

A 、3ClO 21C k k υ-=

B 、--=2

ClO ClO 2C C k υ C 、2ClO 2C k υ-= D 、2ClO 1C k υ-

= 9、对一给定的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将会发生( )。

A 、反应速率常数减小

B 、平衡常数减小

C 、正反应速率减小

D 、逆反应速率减小

10、对活化能大小不同的反应,进行相同幅度的升温,活化能较大的反应其反应速率增大的倍

数( )。

A 、较大

B 、较小

C 、相同

D 、不能判断

11、某反应mA + nB = pC + qD ,若A 浓度保持不变,B 浓度增大至原来的2倍,则反应速率增

至原来的4倍,若B 浓度保持不变,A 浓度增大至原来的1倍,则反应速率增至原来的1倍,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是( )。

A 、2

B 、 3

C 、1

D 、4

12、溴的水溶液和丙酮水溶液按下列方程式进行反应:

CH 3COCH 3 + Br 2 = CH 3COCH 2Br + HBr ,若反应对于溴是零级,则可确定( )。

A 、反应速率是恒定的

B 、最慢的反应步骤包括溴

C 、溴起催化剂作用

D 、定速步骤不包括溴

13、酶催化反应,大都是0级反应。关于0级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理简单,是基元反应

B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成线性关系

C 、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成反比

D 、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成反比

二、判断题

1、已知反应2A(g)+B(g)=2C(g)的△H<0,升高温度,使υ逆增大,υ正减小,将导致平衡向左移

动。( )

2、反应级数取绝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系数。( )

3、对于下列反应2

1N 2 (g)+CO 2(g)====NO(g) + CO (g)其△r H m >0,当升高温度时,υ正增大,k 正增大。( )

而υ逆减小,k 逆减小。( )

4、温度升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增加,这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主要原因。( )

5、相同温度下,放热反应的速率比吸热反应速率快。( )

6、非基元反应中,反应速率由最慢的反应步骤决定。( )

7、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此温度相同时,各反应的速率常数均相等。 ( )

三、填空题

1、已知基元反应2NO 2=2NO+O 2,其速率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将NO 2的浓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时,其反应的速率为原来的_________倍。

2、某基元反应:A(s)+2B(g) = C(g),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_______,若反应的总压增大1倍

时,则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是_______。

3、一个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_____。催化剂加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

1、复杂的反应 ---+=2Cl ClO 3ClO 3的分步反应如下

⑴ ---+=Cl ClO 2ClO 2 慢

⑵ -

---3----2Cl ClO ClO ClO +=+ 快

写出该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298.15K 时,对反应2S 2O -23+ I 2(液)= S 4O -26 + 2I —的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反应的初始速率作了测定,实验数据列于下表: 实验序号 S 2O -23起始浓度

I 2(m)起始浓度 (mol ·L —1) 初速度 1 1.0×10—4 1.0×10—2 6.6×10—7

2

3 2.0×10—

4 2.0×10—4 1.0×10—2 5.0×10—3 1.3×10—6 6.5×10—7

⑴ 写出上述反应的速率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总反应级数____________。

⑶ 计算298.15K 时该反应速率常数值_______________。

6、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它降低了反应___________,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

7、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若基元反应A →2B 的活化能为Ea ,而2B →A 的活化能为Ea ',问:

⑴ 加催化剂后,Ea 和Ea '各有何变化?

⑵ 加不同的催化剂对Ea 的影响是否相同

⑶ 提高反应温度,Ea 和Ea '各有何变化?

⑷ 改变起始浓度后,Ea 有何变化?

9、由实验测得2NH 3 = N 2 + 3H 2反应速率与NH 3的分压无关,故其速率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反应B →A 和B →C 的热反应分别为θ

m1r H Δ和θm2r H Δ,则反应A →C 的热效应θm r H Δ是

( )。

A 、θ

m1r H Δ+θm2r H Δ B 、θm1r H Δ―θm2r H Δ

C 、θ

m2r H Δ―θm1r H Δ D 、2θm1r H Δ― θm2r H Δ

2、反应3H 2 (g) + N 2 (g) =2NH 3 (g)在293K 时恒容热效应87ΔU -=KJ ·mol —1,该温度下反应

θ

m r H Δ值为( )KJ ·mol —1。

A 、0.82-

B 、0.92-

C 、+82.0

D 、92.0

3、已知NH 3 (g) + HCl (g) = NH 4Cl(s)θm r H Δ<0,推断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条件是( )

。 A 、高于一定温度 B 、低于一定温度

C 、任何温度下

D 、无法判断

4、2NO (g) + O 2 (g)===2NO 2(g )反应θm r H Δ<0,

到达平衡后,欲使平衡向右移动的条件是( )。 A 、降温与降压 B 、升温与增压

C 、降温与增压

D 、升温与降压

5、某反应θm r H Δ<0,温度由T 1升高到T 2时,反应相应的平衡常数θ2θ1K K 和的关系是( )

。 A 、θ1θ

2K K > B 、θ2θ1K K > C 、θ2θ1K K = D 、无法判断

6、已知H 2(g)+CO-2(g)====H 2O(g) +CO(g)平衡常数θ1K ;(g)O 2

1(g)H 22+==H 2O (g)平衡常数为θ

2K 。在同温度下反应CO 2 (g) CO(g) +2

1O 2(g)的θ

3K 等于( )

A 、θ

2θ1K ·K B 、θ2θ1K K + C 、θ2θ1K /K D 、θ1θ2K /K

7、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状态的函数的是( )。

A 、 P 、Q 、V

B 、H 、U 、W

C 、U 、H 、G

D 、S 、?U 、?G

8、下列反应中,CH 3OH (1)的标准燃烧热是( )。

A 、θm1r 223H ΔO(1)H HCHO(g)(g)O 2

1OH(1)CH +?→?+ B 、θm2r 2223H ΔO(1)H 2(g)CO (g)O 2

3OH(1)CH +?→?+ C 、θ

m3r 2423H ΔO(1)H 2(g)H C OH(1)CH +?→?

9、在标准状态下,N 2 (g)与H 2 (g)反应生成1.0g NH 3(g )时放热aKJ ,故氨的θm f H Δ值是

( )。 A 、a B 、-a/17 C 、-17a D 、17a

10、在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的()θ298m f H Δ,θm(298)f G Δ和θm(298)f S Δ 值均为零的是( )

。 A 、H 2 (g) B 、O 2 (g) C 、H 2O (1)

D 、H + (aq)

E 、OH — (aq)

11、在763.15K 时,H 2 (g) + I 2 (g) ====2HI(g) 常数 9.45K θ=,当各物质的起始浓度

1H L ·0.0600mol C 2-=,1I L ·0.400mol C 2-=和1HI L ·2.00mol C -=进行混合,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是( )。

A 、反应自发向右

B 、反应自发向左进行

C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12、在恒压下,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 )。

A 、△H >0,△S >0

B 、△H >0,△S <0

C 、△H <0,△S >0

D 、△H <0,△S <0

13、已知在298.15K 时,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CN===H ++CN —, 10θa 10

93.1K -?= NH 3+H 2O===NH +4+OH —,5θb 10

79.1K -?= H 2O===H ++OH —, 14θw 10

00.1K -?= 则下列的平衡常数是( )

NH 3+HCN=== +

4NH +CN —

A 、8.82×10—29-

B 、2.75×10—19-

C 、8.82×10—1

D 、3.45×10—1

14、某温度时,化学反应:2SO 2 (g) + O 2 (g) = 2SO 3 (g)的 01.0K θ=,在相同温度下,反应SO 3

(g) = SO 2 (g) +2

1O 2 (g) 的θK 等于( )。 A 、0.01 B 、0.1 C 、1 D 、10

15、根据 )T T T T (R H ΔK K ln 2112θ

m r θ1

θ2

-=公式,,在什么条件下,提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 )。 A 、在高温区 B 、θ

m r H Δ>0

C 、θ

m r H Δ<0 D 、θm r S Δ<0 16、下列反应中熵增大的是( )。

A 、NgNO 3 + NaCl===AgCl ↓+NaNO 3

B 、NaOH + HCl===NaCl + H 2O

C 、Cu (NH 3)+2

4+ 2en === Cu (en)+22 + 4NH 3

D 、C 2H 2 + H 2=== C 2H 4

17、根据数据1θm f mol ·

.5KJ 68g)(NO,G Δ-= 12θm f mol ·

51.3KJ g),(NO G Δ-= 对反应⑴N 2 (g) + O 2 (g) ===2NO 和 ⑵ 2NO(g))+O 2 (g)===2NO 2 (g)

在标态下进行的情况说明正确的是( )。

A 、⑴能自发⑵不能

B 、⑴和⑵都能自发

C 、⑵能自发⑴不能

D 、⑴和⑵都不能自发

18、下列( )是状态函数

A 、温度

B 、体积功

C 、内能变化△U

D 、焓变△H

19、已知反应⑴2MnO 2 (s)=====2MnO (s) +O 2(g) 的θ

m1r H Δ和反应

⑵ MnO 2 (s)+Mn (s)=====2MnO (s) 的θm2r H Δ,则s),(MnO H Δ2θm f 等于( )

。 A 、θ

m1r H Δ+θm2r H Δ B 、-θm1r H Δθm2r H Δ

C 、2-θ

m2r H Δθm1r H Δ D 、-θm2r H Δθm1r H Δ

20、已知某温度下反2SO 2(g )+O 2(g )=2SO 3(g )达平衡状态,平衡常数 10K θ=。若使各

气体的浓度都是0.2mol ·L —1,该反应的平衡状态将(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因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1、在相同条件下,由相同的反应物得到相同产物,反应分两步进行与一步完成相比较,应是

( )。

A 、放热多

B 、熵增多

C 、内能增多

D 、焓、熵、内能的变化相同

22、一个化学反应的自由能变化值(△r G m )大小表明( )。

A 、△r G m 值愈大,反应进行的程度愈大

B 、△r G m 负值愈大,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愈短

C 、△r G m 负值愈大,反应进行的趋势愈大

D 、△r G m 值等于体系对环境所作用的有用功

23、反应N 2 (g)+3H 2 (g),===2NH 3 (g),63.0K θ=达平衡时,若再通入一定量N 2气,则平衡常

数θK 和反应商Q 的关系及△r G m 的数值为( )。

A 、0G ΔK Q m r θ

== B 、0G ΔK Q m r θ>< C 、 0G ΔK Q m r θ<> D 、0G ΔK Q m r θ<<

24、已知某反应在标态下的平衡常数10K θ=,则该反应的θm r G Δ为( )

。 A 、-5.6KJ ·mol —1 B 、5.6×10—3KJ ·mol —1

C 、6.5KJ ·mol —1

D 、84.KJ ·mol —1

25、下列反应中,△S <0的是( )

A 、CH 4 (g)+2O 2 (g) ?→?CO 2 (g)+2H 2O(l)

B 、H 2O(s)?→?H 2O (1)

C 、CaCO 3 (s)?→?CaO(s)+CO 2 (g)

D 、OF 2 (g) + H 2O(g)?→?O 2 (g) +2HF(g)

26、25℃时,NaCl (s)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mol ·L -

1,在此温度下,如果将1molNaCl (s)加入到1L 水中,则过程的( )。

A 、△r G m >0,△r S m >0

B 、△r G m <0,△r S m >0

C 、△r G m >0,△r S m <0

D 、△r G m <0,△r S m <0

27、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的是( )

A 、体系温度不变

B 、体系不从环境吸收热量

C 、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

D 、体系的内能保持不变

28、将固体NH 4NO 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G 、△H 、△S 的符号依次是( )

A 、+,―,―,

B 、+,+,―,

C 、―,+,―,

D 、―,+, +

29、下列物质中,摩尔熵最大的是( )

A 、MgF 2

B 、MgO

C 、MgSO 4

D 、MgCO 3

30、反应2NO (g) + O 2 (g) ==2NO 2 (g) ,1θ

m r mol ·

114KJ H Δ--=, 11θm r K ·mol ·

146J S Δ---=。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分压均为θρ,则反应的温度是( )。

A 、780℃

B 、508℃

C 、482℃

D 、1053℃

二、判断题

⑴ 1mol 100℃,101325Pa 下的水变成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该过程的△U=0,( )

⑵ 100℃,101325Pa 的水变为同温同压下的水蒸气,该过程的θm r G Δ<0。

( ) ⑶ 某化学反应的θ

m r G Δ>0,此反应是不能发生的。 ( )

⑷ 298K 时,稳定态的单质,其标准摩尔熵0S θ

)298K =m (。 ( )

⑸ 等温等压且不涉及非体积功的条件下,一切放热且熵值增大的反应均可自动进行。 ( )

⑹ 可逆反应系统C (s) + H 2O (g) = CO (g) +H 2 (g),1θm r mol ·

121KJ H Δ-=。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计量系数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

⑺ 平衡常数θK 值可以直接由反应的△G 值求得。 ( )

⑻ 对于放热反应,提高温度该反应的△r G m 值一定减小。 ( )

⑼ 标准平衡常数就是化学反应在标准条件下达到平衡时的反应商。 ( )

⑽ 反应的平衡常数愈大,反应的速率就愈大。 ( )

⑾ 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物质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 )

⑿ 反应的△G θ值愈大,则一定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θ

T 值愈大。 ( )

⒀ 某反应的△G >0,正向不自发,加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则正向可自发。 ( )

三、填空题

1、 如右图所示体系中,一边是水,

另一边是H 2SO 4 ,中间是薄膜分开,温 绝热

度为T 1,若将膜弄碎使H 2SO 4,与水混

合,体系温度由T 1升至T 2,则过 程的

Q _________零。体系的内能变化△U

_________零。(用等于、大于、小于填

入)

2、某温度下,反应C 2H 6 (g)====C 2H 4(g) +H 2(g)达到平衡状态,若保持温度和总压力不变,引

入不参加反应的水蒸气,乙烯的产率_________,若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引入水蒸气使总压增大,乙烯的产率_________(用增大、减小或不变填入)

3、用△S 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体系是_________。

4、标态下由H 2和O 2生成1.0gH 2O 放热为aKJ ,则H 2O 的θ

m f H Δ是________。

5、状态函数的变化决定于体系_________而与___________无关。

6、从下列数据计算CH 4(g)的θ

m f H 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H 2O H 2SO 4

CH 4 (g) + 2O 2 (g) ===CO 2 (g) +2H 2O (1) KJ 858H Δm1r -=θ

·mol

—1 C(s) + O 2 (g) ===CO 2 (g) 392KJ H Δθm2r -=·mol

—1 2H 2 (g) + O 2 (g) ====2H 2O (1) KJ 705H Δθm3r -=·mol

—1 7、已知 Zn(s) +

21O 2(g)===ZnO(s) KJ 351H Δθm r -=·mol —1 Hg(1) +2

1O 2(g)===HgO(s) 91KJ H Δθm r -=·mol —1 则反应Zn(s) +HgO (s) ===ZnO (s) +Hg (s)的θ

m r H Δ为__________。

8、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 (g) +S(s)===H 2S(g) 3θ101.0K -?=

S(s) + O 2(g)===SO 2(g) 6θ105.0K ?=

则反应H 2 (g) +SO 2(g)===H 2S(g)+O 2 (g) 的平衡常数θK 为___________。

9、某放热反应的0υ(g)B >∑,则在升高温度(P 不变)时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为

_______________;在增大压力(T 不变)时平衡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加入惰性气体(T ,P 不

变)时平衡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10、理想气体的吉布斯函数(G )在向真空膨胀时______________。

11、在等温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其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已知298K 时下列数据

物质 PbS(s) O 2(g) PbSO 4(s)

)mol ·

(KJ H Δ1θm f - 100- 0 920- )K ·mol ·

(J S 11θm -- 91 205 149 计算300K 时反应:PbS(s) + 2O 2(g)==PbSO 4(s)的θ

m r G Δ及平衡常数θK 。

2、已知 Hg(1) HgO(s) O 2 (g)

)mol ·

(KJ H Δ1θm f - 0 37.90- 0 )K ·mol ·

(J S 11θm -- 77.4 72.0 205.0 ⑴ 经计算判断反应2HgO (s) =2Hg (1) +O 2 (g) 在981.5K 时是否自发进行。

⑵ 近似计算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

3、阿波罗登月火箭用N 2H 4 (1)作燃烧,有N 2O 4 (g) 作氧化剂,燃烧后产生N 2 (g)和H 2O(1)。写

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利用θ

m f H Δ计算N 2H 4 (1)的摩尔燃烧热。

N 2H 4 N 2O 4 H 2O

)mol ·

(KJ H Δ1θm f - 50.63 9.16 0.285- 4、求下列反应的θ

m r θm298r θ

m r S Δ和G Δ、H Δ并用这此数据讨论利用反应

(g)N 2

1(g)CO NO(g)CO(g)22+?→?+净化汽车气尾气中的NO 和CO 的可能性(数据自查表)。 5、已知 CO 2 (g) NH 3 (g) H 2O(g) (NH 2)2CO(s)

)mol ·

(KJ H Δ1θm f - 0.394- 0.46- 0.242- 0.333- )K ·mol ·

(J S 11θm -- 214.0 193.0 189.0 105.0 求反应CO 2 (g) + 2NH 3 (g) = H 2O (g) + (NH 2)2CO (s)

⑴ 在标准状态下,能否正向进行。

⑵ 在298K 时θK 值。

一、选择题

1、欲配制pH=10的缓冲溶液,可以考虑选用的缓冲对是( )。

A 、HAc ——NaAc

B 、HCOOH ——HCOONa

C 、H 3PO 4——NaH 2PO 4

D 、NH 4Cl ——NH 3

2、NH 3的共轭酸为( )。

A 、HCl

B 、-

2NH C 、+4NH D 、NH 4OH

3、0.2mol ·L —1HAc 与0.2mol ·L —1NaAc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其pH=4.8,如将此溶液再与等体

积水混合,稀释液的pH 值为( )。

A 、2.4

B 、4.8

C 、7.0

D 、9.6

4、饱和H 2S 水溶液中,下述几种离子中存在最少的是( )。

A 、H 3O +

B 、HS —

C 、OH —

D 、S 2—

5、H 2S 的饱和水溶液中,各物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S 2—] ≈ 2[H +]

B 、[HS —] ≈ [H +]

C 、[H 2S] ≈ [H +] + [HS —]

D 、[H 2S] ≈ [S 2—]

6、向醋酸(HAc )溶液中加一些NaAc 会使( )。

A 、HAc 的θ

a K 减小 B 、HAc 的电离度减小

C 、HAc 的K a 减小,[H +]减小

D 、溶液的pH 减小

7、需要配制pH =3.6的缓冲溶液,应该选用的缓冲对是( )。

A 、HCOOH ——HCOONa 4θHCOOH a,10

1.77K -?= B 、HAc ——NaAc 5θHAc a,10

1.76K -?= C 、NaHCO 3——Na 2CO 3 11θCO H a,10

6.5K 32-?=

D 、以上三种缓冲对都可选用

8、用HAc ( 4.75pK θa =)

和NaAc 配制pH =3.75的缓冲溶液,其缓冲比[HAc]/[NaAc]是( )。 A 、1 B 、5 C 、100 D 、 10

9、已知NH 3的PKb = 4.75,若将溶液均为0.1mol ·L 1的NH 3水和NH 4Cl 水溶液等体积混合,

其混合液的pH 值为( )。

A 、9.25

B 、4.75

C 、8.75

D 、10.25

10、已知一缓冲溶液的缓冲比[HA]/[NaA]=2

1,弱酸HA 的6θ

a 101K -?=,则缓冲溶液的pH 值为( )。

A 、5 .7

B 、6.5

C 、7.3

D 、6.3

11、已知NH 3·H 2O 的5θb 101.77K -?=,则浓度为0.1mol ·L —1的NH 3·H 2O 的[OH —

]为(

)。 A 、1.8×10—6 B 、1.34×10—3

C 、4.2×10—3

D 、1.8×10—4

12、欲配pH=4.0的缓冲溶液,在下列缓冲对中应选( )。

A 、HAc ——NaAc (HAc 的 4.75pK θ

a =)

B 、NH 3·H 2O ——NH 4Cl (NH 3·H 2O 的 4.75pK θ

b =

C 、HCOOH ——HCOONa (HCOOH 的 3.75pK θ

a =)

D 、HCN ——NaCN (HCN 的9.31pK θ

a =)

13、pH = 4的溶液,其[H +]是pH=8的溶液的[H +]的( )倍。

A 、4

B 、8

C 、400

D 、10000

14、室温下将500ml 水加至1升HAc ——NaAc 缓冲溶液中,则( )。

A 、pH 值基本不变,缓冲容量β减小

B 、pH 增大β增大

C 、pH 减小β不变

D 、pH 增大β不变

15、用Pk b =4.75的NH 3·H 2O 和NH 4Cl 配制pH=9.25的缓冲溶液,则缓冲比为( )。

A 、[酸]/[碱]=1

B 、[酸]/[碱]=-1

C 、[酸]/[碱]=104.5

D 、[酸]/[碱]=10—4.5

16、浓度为0.1moL ·L —1的HAc 的5

θa 1076.1K -?=,则[H +]为( )。

A 、1.32×10—3mol ·L —1

B 、4.3×10—3mol ·L —1

C 、1.32×10—2mol ·L —1

D 、1.75×10—5mol ·L —1

17、H 2S 饱和溶液(S H 2C 1L ·0.1mol -≈)中,[S 2—]等于是( )。

A 、0.1mol ·L —1

B 、2[H +]

C 、S a1H 2K

D 、S a2H 2K

18、酸碱质子理论认为,下列物质中全部是酸的是( )组。

A 、H 2S ,C 2O -24,HCO -3

B 、-24HPO ,+4NH ,[Fe(H 2O)6]3+

C 、Na(s),BF 3,H 2O

19、下列缓冲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溶液是( )

A 、0.01mol ·L —1HAc — 0.01mol ·L —1 NaAc

B 、0.05mol ·L —1HAc — 0.05mol ·L —1 NaAc

C 、0.02mol ·L —1HAc — 0.08mol ·L —1 NaAc

D 、0.06mol ·L —1HAc — 0.04mol ·L —1 NaAc

20、下列化合物中其水溶液的pH 值最高的是( )

A 、NaCl

B 、Na 2CO 3

C 、NH 4Cl

D 、NaHCO 3

21、在110ml 浓度为0.1mol ·L —1的HAc 中,加入10ml 浓度为0.1mol ·L —1的NaOH 溶液,

则混合液的pH 值为(已知HAc 的75.4pK θ

a =)

A 、4.75

B 、3.75

C 、2.75

D 、5.75

22、在25℃时,0.1mol ·L —1某一元弱酸溶液的电离度为0.2%,则此溶液的OH -

溶液为( )mol ·L -

1。 A 、2×10-4 B 、1×10-10 C 、5×10-5 D 、5×10-11

23、公式 θ

a K ·C )C(H =+不适用于( )

。 A 、0.01mol ·L -

1 H 3PO 4溶液 B 、0.05mol ·L -

1NH 4Cl 溶液 C 、0.02mol ·L -1 HAc 溶液

D 、0.06mol ·L -

1H 2S 溶液 24、下列缓冲溶液中,对碱有较大缓冲能力的是( )

A 、0.18mol ·L

-1 HAc ——0.02mol ·L -1NaAc B 、0.02mol ·L -1 HAc ——0.18mol ·L -

1NaAc

C 、0.18mol ·L -1 NH 3·H 2O ——0.02mol ·L -1NH 4Cl

D 、0.05mol ·L -1

NH 3·H 2O ——0.05mol ·L -1NH 4Cl 25、向1升0.1mol ·L —1的弱酸HA (5θ

a 101K -?=)溶液中加入固体NaOH (式量为40)2克

后,溶液的pH 为( )。(lg0.05 = -1.3)

A 、3.2

B 、11.8

C 、9.0

D 、5.0

26、根据下列质子传递反应

⑴ HS — + H 2O = S 2— + H 3O + θ1K = 1×10

-12 ⑵ CN — + H 2O = HCN + OH - θ

2K = 1×10-

4 ⑶ HAc + H 2O = H 3O + + Ac - θ

3K = 1×10-

5 ⑷ HNO 2 + CN -

= HCN + -

2NO θ4K = 1×106 最强的质子碱是( )。

A 、-

2NO B 、Ac

- C 、CN - D 、S 2-

二、判断题 1、对H 2CO 3而言,θw θb1θa1pK pK pK =+。

( ) 2、对KHC 2O 4,衡量它的酸性强弱用θa2K ,衡量它的碱性强弱用θb2K 。

( ) 3、将氨水的浓度稀释一倍,溶液中OH —浓度也减少到原来的2

1。( ) 4、中和等体积pH 相同的HCOOH 及HAc 溶液,所需NaOH 的量相同。( )

5、将等质量的0.05mol ·kg -1 HCl 和0. 1mol ·kg -1的NH 3H 2O 均匀混合,所得溶液为一缓冲溶

液。( )

6、由Na 2HPO 4和NaH 2PO 4溶液也可以组成缓冲体系。( )

7、按酸碱质子理论,碱不可能是阳离子。( )

8、水中酸碱反应平衡,至少应存在两对共轭酸碱的平衡。( )

9、缓冲溶液就是能抵抗酸碱和稀释的溶液。( )

10、缓冲容量只与缓冲比及酸碱总浓度有关。( )

三、填空题

1、按酸碱的质子理论,[Fe(H 2O)5OH]2+的共轭酸是_________,共轭碱是_______。

2、按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H 2CO

3、-3HCO 、-23CO 中__________是酸不是碱:

______________是酸又是碱。

3、按酸碱质子理论,+

4NH 共轭碱是___________,H 2O 的共轭酸是__________。

4、按酸碱电子理论,判断Cl —、-23CO 、BF 3、Cu 2+,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

-_____________。

5、浓度为1mol ·L —1的氨水与水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 值变____________。

6、浓度为0.2mol ·L —1的HAc 与0.1mol ·L —1的NaOH 等体积混合,其混合浓度的pH 值为_______

(已知 4.75pK θaHAc =)

。 7、决定HAc —NaAc 缓冲液pH 值的因素是⑴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

8、配制1升含磷(P )0.100mol ·L —1溶液,需用固体的NaH 2PO ·2H 2O 分子量为156.0)__________g 。

9、由NaH 2PO 4和Na 2HPO 4组成缓冲溶液中的缓冲对物质是_______________,该缓冲溶液中缓

冲作用的有效范围pH 值是_______________。

10、某弱酸HA 的K a =1.0×10—5,则其共轭碱A —的θ

b K 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将2000ml0.22mol ·L —1的某一元弱酸HA 与40ml1mol ·L —1的NaOH 溶液混合,求混合液

的pH 值(5θ

HA 100.1K -?=)

2、欲配制pH 值为9.25的缓冲液,如果用浓度为0.2 mol ·L —1NH 3·H 2O 溶液500ml ,需加入

浓度为0.5mol ·L —1HCl 多少亳升?(5θ

O H bNH 101.77K 23-??=)

3、计算浓度为0.1 mol ·L —1NH 4Cl 溶液的pH 值。

4、配制pH = 8.25的缓冲溶液,问在200ml 0.2 mol ·L —1NH 3·H 2O 中加0.5mol ·

L —1HCl 多少ml ?(已知NH 3·H 2O 的 4.75pK θb =)

。 5、计算下列溶液的[H +]值:

⑴ 0.10 mol ·L —1NH 3·H 2O 溶液50ml 和0.10 mol ·L —1HCl 溶液50ml 混合液的[H +]。

⑵ 0.10 mol ·L —1HAc 溶液50ml 和0.10 mol ·L —1NaOH 溶液25ml 混合液的[H +](注:NH 3·H 2O

的电离常数5θb 101.77K -?=,pK b =4.75,HAc 的电离常数K a =1.76×10—5,75.4K θ

a =)

6、

将10ml 0.300 mol ·L —1的HCOONa 与20ml 0.15 mol ·L —1的HF 混合,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溶液中的[HCOO —],[F —]和[H +]各为多少?(5θ

HF 4θ

HCOOH 1053,3K 1077.1K --?=?=

一、选择题

1、难溶物A 2B 的水溶液中有下列平衡A 2B (s) 2(aq)B aq

A 2-++若平衡时[A +] = x ,[

B 2+]

= Y ,则难溶物的θsp K 的值可表示为( )。 A 、y 2

1·x K 2θSP = B 、y ·x K θSP = C 、y ·x K 2θSP = D 、y ·x)2(K 2θSP =

2、Mg(OH)2在0.1mol ·L —1NaOH 溶液中的溶解度(mol ·L —1)为( )。

A 、θSPMg(OH)210K

B 、θSPMg(OH)2

100K C 、θSPMg(OH)2200K D 、θSPMg(OH)2

400K 3、在AgCl 和Ag 2CrO 4沉淀 共存在的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与溶度积存在正确关系是( )。

A 、θCrO Ag SP,AgCl

SP,2

442K K ]]/[CrO [Cl ?

=-- B 、θCrO Ag SP,AgCl SP,θCrO Ag SP,24242K K ][K ][Cl ?=-

C 、θCrO Ag SP,2AgCl

SP,2

4242K K ]/[CrO ][Cl ?

=-- D 、θCrO Ag SP,θAgCl SP,2442K K ]]/[CrO [Cl =--

4、25℃时,CaF 2的饱和溶液浓度为2×10—4mol ·L —1,则CaF 2在该温度下的溶度积常数θSP K 为

( )。

A 、8×10—8

B 、3.2×10—11

C 、4×10—8

D 、8×10—12

5、20℃时难溶电解质Ca (OH)2.的6θSP

104K -?=在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水溶液中OH —离子的浓度是( )。

A 、1×10—2 mol ·L —1

B 、2.9×10—3 mol ·L —1

C 、2×10—2 mol ·L —1

D 、4×10—3 mol ·L —1

6、已知AgCl 的10θSP 1077.1K -?=,Ag 2CrO 4的12θSP 1012.1K -?=,

若在1升含有浓度约为0.005 mol ·L —1的Cl —和-24CrO 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 ·L

—1的 AgNO 3溶液,则( )。

A 、Ag 2CrO 4先沉淀

B 、AgCl 先沉淀

C 、二者同时沉淀

D 、二者均不会沉淀

7、难溶电解质Ag 2CO 3在20℃时12θSP 104K -?=,

Ag 2CO 3在20℃时饱和溶液中Ag +浓度为( )mol ·L —1。

A 、1.6×10—5

B 、2.8×10—6

C 、1.0×10—4

D 、2.0×10—4

8、难溶电解质A 3B 的饱和溶液中[A +] = xmol ·L -1 [B 3-

] = ymol ·L —1,则 θSP

3BK A 表达式为( )。 A 、xy 3 B 、x (3y)3 C 、x 3y D 、xy 3

9、在下列体系中,难溶电解质溶解度最大的是( )。

(已知10θSPAgCl 1077.1K -?=,12θCrO SPAg 1012.1K 4

2-?=) A 、AgCl 在水中

B 、AgCl 在0.01 mol ·L —1NaCl 溶液中

C 、AgCl 在0.01 mol ·L —1AgNO 3溶液中

D 、Ag 2CrO 4中水中

10、在含有Cl —、Br —、I —、-24CrO 的离子的浓度均为0.012 mol ·L

—1的混合液中,逐渐加入AgNO 3溶液使离子产生沉淀,沉淀析出的先后次序为( )(已知AgCl 、AgBr 、Agl 、Ag 2CrO 4的溶度积分别为1.77×10—10 、5.35×10—13 、8.51×10—17、1.12×10—12)

A 、AgCl ,AgBr ,AgI ,Ag 2CrO 4

B 、Ag 2CrO 4,AgI ,AgBr ,AgCl

C 、Ag 2CrO 4,AgBr ,AgI ,AgCl

D 、AgI ,AgBr ,AgCl ,Ag 2CrO 4

11、常温下,某一难溶电解质,AB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5×10—5

,其溶度积为( )。 A 、1.2×10—9 B 、2.7×10—14 C 、1.7×10—13

12、有一难溶电解质A 2B ,其溶解度为S ,则θSP K 是( )。

A 、S 2

B 、4S 2

C 、2S 3

D 、4S 3

13、已知AgCl 和Ag 2CrO 4的θSP K 分别为 1.77×10—10,1.12×10—12,若某混合液中:

52410][CrO ][Cl ---==mol ·L —1,当加入Ag +达10

—4mol ·L —1时,则会发生( )。 A 、AgCl 先沉淀 B 、只有AgCl 沉淀

C 、只有Ag 2CrO 4沉淀

D 、二者都沉淀

14、同温度下将下列物质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AgCl

B 、Ag 2CrO 4

C 、Mg(OH)2

D 、FePO 4

(θSP K :1.77×10—10 1.12×10—12 5.61×10—12 1.3×10—22)

15、在0.05 mol ·L —1的CuCl 2溶液中通入H 2S 至饱和([H 2S] =0.1 mol ·L —1),溶液中残馏的[Cu 2+]

等于( )mol ·L —1。

A 、3.6×10—16

B 、 6.3×10—18

C 、2.5×10—17

D 、6.3×10—19

(已知:36θCuS SP,103.6K -?=,19θH 10

0.1K 2-?=S 总) 二、判断题

1、若某体系的溶液中离子积等于溶度积,则该体系必存在固相。( )

2、溶度积相同的物质,溶解度也相同。( )

3、某难溶物AB 的溶液中,含C(A +)和C(B —)均为10—5 mol ·L —1,则10θsp(AB)10

K -=。 ( )

4、溶度积小的,不能认为溶解度也一定小,故溶度积不能反映难溶物的溶解能力。( )

5、能生成沉淀的离子混合,没有立即生成沉淀,一定是Q K θSP >i 。

( ) 6、沉淀剂用量越大,沉淀越完全。( )

7、溶液中若同时含有两种离子都能与沉淀剂发生沉淀反应,则加入沉淀剂总会同时产生两种沉

淀。( )

8、分步沉淀的结果总能使两种溶度积不同的离子通过沉淀反应完全分离开。 ( )

9、所谓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除净。( )

10、在H 2S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u 2+,溶液的pH 会变小。( )

三、填空题

1、在相同温度下,PbSO 4在稀K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纯水中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

为_________________。

2、在Al 2(SO 4)3溶液中,滴加Na 2CO 3溶液,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其离子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bI 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10—3 mol ·L —1,其θSP K =______________,若将PbI 2溶于0.01

mol ·L —1KI 溶液,其溶解度为___________ mol ·L —1。

4、在含有Cl —、Br —、和I —的混合溶液中,已知有三种浓度为0.010 mol ·L —1,若向混合溶液

中滴加AgNO 3溶液,首先应沉淀出__________,而___________沉淀最后析出。(AgCl 、AgBr 、AgI

和θSP K 分别为1.77×10—10、

、5.35×10—13 、和8.51×10—17) 5、对于同一类型的难溶强电解质,溶度积_____________,利用分步沉淀来分离离子效果就越

好。

6、沉淀溶解所需的酸度是指H +的__________,而不是酸的总量。

7、现在BaSO 4的平衡体系中,如加入BaCl 2溶液,主要是__________效应,溶解度_______:

如加入NaCl 溶液,主要是___________效应,溶解度_____________。

四、计算

1、常温下Mg(OH)2的溶度积12θSP 1061.5K -?=,求该温度下其饱和水溶液的pH 的值。

2、已知PbI 2的9θSP 1049.8K -?=,把200ml 3.0×10—3 mol ·L —1的KI 溶液加放到100ml 3.0×

10—3 mol ·L —1的pb(NO 3)2溶液中,通过计算说明有无pbI 2沉淀生成。

一、选择题、

1、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θ?)代数值最大者为( )。

A 、θ

Ag /Ag +? B 、θAg /)(CN Ag -2

? C 、θ

Ag AgCl/? D 、θAg l/Ag ?

2、由氧化还原反应Cu + 2Ag + ===Cu 2+ +2Ag 组成电池,若用1?和2?分别表示Cu 2+/Cu 和Ag +/Ag

的电极电势,则电池电动势为( )。

A 、21??-

B 、212??-

C 、12??-

D 、122??-

3、已知Fe 3++e===Fe 2+ θ?=0.770V ,今测得电对Fe 3+/Fe 2+的?=0.750V ,则电极溶液中必定

是( )。

A 、[Fe 3+] >1(1mol ·L —1)

B 、[Fe 2+] >1(1mol ·L —1)

C 、[Fe 3+] /[Fe 2+]<1

D 、[Fe 3+] /[Fe 2+] >1

4、 两个电极I 和II 都是锌片插在ZnSO 4溶液里,分别测定电极电势(?)得0.7440V 1-=?,

0.7880V 2-=?,说明两溶液中[Zn 2+]为( )

。 A 、I >II B 、I = II C 、I <II D 、无法判断

5、同一氧化还原反应,有两种表达式如下:

⑴ 2

1A + B = 2C ⑵ A + 2B = 4C 则⑴式与⑵式所代表的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及两反应的平衡常数K 应该是( )。

A 、均相同

B 、均不相同

C 、标准电动势相同而K 不相同

D 、标准电动势不同而K 相同

6、已知Fe 3+ + e = Fe 2+ 的V 0.77θ=?如果测得电对Fe 3+/Fe 2+的V 800.θ=?,则该电极中离子浓

度必定是( ).

A 、[Fe 3+] < 1mol ·L —1

B 、[Fe 2+] > 1mol ·L —1

C 、[Fe 3+] / [Fe 2+]>1

D 、 [Fe 3+] / [Fe 2+]<1

7、下列电极中,电极电位(θ?)值最小的是( )。

A 、θ/CaF F 22?

B 、θHF /F 2?

C 、θF /F -2?

D 、θeF F /F -36

2? 8、2Ag ++Zn===2Ag+Zn 2+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若在银半电池中加入氨水后,则电池电动势(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9、配平衡好下列反应:P 4(白磷)+ OH —?→?H 2PO -

2+PH 3↑,OH —的系数是( )

。 A 、3 B 、4 C 、2 D 、1

10、已知在酸性介质中,V 1.23θ/Mn MnO

22=+?,在[Mn 2+]=1mol ·L —1,pH=6时,+22/Mn MnO ?等于( )。

A 、1.23

B 、0.71

C 、0.52

D 、1.94

二、判断题

1、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到正极,再由正极经溶液至负极,从而构成了回路。( )

2、因为电对Ni 2e N 2i =++的为V 23.0θ-为?,故的Ni 24e 2N 2i =++为θ?-0.46。

( )

3、FeCl 3不能与单质铜反应。( )

4、在下列电池中,(-)Fe | Fe 3+(1mol ·L —1) || Ag +(1mol ·L —1) | Ag (+) ,若向银半电池中加入适

量的NaCl ,则会使电子反向流动。( )

5、氯元素在酸性介质中 的电势图:-Cl 1.36V Cl 1.63V HClO

2,因为θ右θ左??->0所以Cl 2能发生歧化反应。( )

6、判断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不仅要看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还要看各物质的浓度及压力。 ( )

7、由于θ)/2(Br θ)-/Cl 2(Cl θ)/2(I θ

)-/Cl 2(Cl --->-Br I ????,因此在含有I —、Br —离子的浓度相同的混合

溶液中,通入压力为100KPa 的氯气I —离子先被还原。( )

8、同一种物质在某一电对中是氧化态,而在另一电对可能是还原态。( )

9、在一定温度下,参与反应的各物质浓度都一定时,电极电势越高者,其电对的氧化态的氧化

能力越强。( )

10、在任何条件下,都可用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组成电池的反应方向。 ( )

三、填空题

1、在碱性介质中,电极反应2Cl ClO ?→?-平衡后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标准电势图, Au Au Au

1.68V 1.41V 3??→???→?++标准状态下金元素间的自发进行

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电极反应:BiOCl + 2H + + ne = Bi + Cl -+ H 2O 中,n__________________。

4、电极反应(?)值越小,共对应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剂。

5、根据Cu 2+ +Zn ===Cu + Zn 2+组成原电池,测得电动势为1.00V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离

子的浓度比__________离子浓度小的原因。已知(0.76V θ

/Zn Zn 2-=+?,0.34V θ/Cu

Cu 2=+?) 6、配制SnCl 2溶液时,先加入一定量浓盐酸后再加入水稀释,是为了_____________而在SnCl 2

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要求

附件1: 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要求 一、检查目的 根据毕业实习要求,检查各学院学生毕业实习进度、业务水平、政治学习、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各实习组在实施毕业实习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和方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协调与沟通,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实习水平、管理水平,确保实习质量。 二、检查内容 1、检查实习计划的落实以及实习地点的安排情况; 2、检查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及实验进行情况; 3、检查实习记录、实验记录等相关资料; 4、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运用情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 5、检查学生政治学习、遵纪守法、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情况。 6、检查指导老师现场指导情况; 7、了解各实习单位的组织实施情况,包括实习安排、师资配备、出勤考核、政治学习与业务辅导安排等内容; 8、了解实习单位对毕业实习的安排以及实习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检查方法 1、召开实习指导老师座谈会,听取实习安排和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情况汇报;

2、听取实习单位领导介绍情况,了解毕业实习计划落实及学生实习情况; 3、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实习情况汇报; 4、深入实习现场,实地考察实习情况,查阅有关实习及实验等相关资料; 5、填写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表; 四、检查要求 各学院按照学校要求,结合本单位学科特点制定《河南农业大学xx 学院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要求》,切实把毕业实习中期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表

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学院:专业班级: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

2012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活动策划案(完成稿)

2012世界粮食日 中国?河南分会场主题宣传活动 策 划 案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2012年9月20日

/ 2012年世界粮食日主题 -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 主办:河南省粮食局河南工业大学 承办: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协办: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社团联合会 合作单位:国家粮食局发展交流中心、郑州市粮食局、郑州市科技馆、郑州市绿城广场、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牧专、郑州航空航天工业管理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等 媒体支持: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大河报、青年导报、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中原网、大河网、大豫网、中国青年网、大学社区等 活动赞助商: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1979年11月,第20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确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 农业合作社在现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普及农业合作社知识,关注农业合作社建设,对粮食安全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是2012年主题的正式措辞。这一选择是为了强调合作社在改善粮食安全和促进消除饥饿方面的作用。联合国大会指定2012年为“国际合作社年”的决议同样体现了人们对合作社和农村组织的关注。 二、活动意义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扎实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和市民对粮食安全的意识,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和市民团结起来、关注粮食安全、合理消费,促进节约型社会、校园建设,同时繁荣校园文化,对学校进行正面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三、活动主题 办好农业合作社,粮食安全添保障

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要求

附件1: XX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要求 一、检查目的 根据毕业实习要求,检查各学院学生毕业实习进度、业务水平、政治学习、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各实习组在实施毕业实习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和方法,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协调与沟通,进一步促进和提高实习水平、管理水平,确保实习质量。 二、检查内容 1、检查实习计划的落实以及实习地点的安排情况; 2、检查毕业论文的选题以及实验进行情况; 3、检查实习记录、实验记录等相关资料; 4、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运用情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 5、检查学生政治学习、遵纪守法、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情况。 6、检查指导老师现场指导情况; 7、了解各实习单位的组织实施情况,包括实习安排、师资配备、出勤考核、政治学习与业务辅导安排等内容; 8、了解实习单位对毕业实习的安排以及实习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三、检查方法 1、召开实习指导老师座谈会,听取实习安排和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情况汇报;

2、听取实习单位领导介绍情况,了解毕业实习计划落实及学生实习情况; 3、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实习情况汇报; 4、深入实习现场,实地考察实习情况,查阅有关实习及实验等相关资料; 5、填写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表; 四、检查要求 各学院按照学校要求,结合本单位学科特点制定《XX农业大学xx学院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要求》,切实把毕业实习中期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XX农业大学本科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表

XX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学院:专业班级: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XX:学生XX:

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培养计划人选评审结果

附件 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培养计划人选评审结果 序号姓名学校项目名称 1刘腊梅郑州大学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的构建及实证研究 2师恭曜郑州大学病毒载体投送CRISPR/Cas9介导的棉花基因编辑 3朱俊涛郑州大学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增强ECC与混凝土界面粘结疲劳性能研究 4邓元兵郑州大学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的河南区域形象研究 5王慧亮郑州大学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洪涝承灾体经济损失网格化评估方法研究 6于坤杰郑州大学进化优化与机器学习共融的乙烯装置裂解炉群动态约束优化调度 7刘晓靖郑州大学中国传统廉洁思想研究 8马珊珊郑州大学SDF.1/Col/SA/hUC.MSCs神经支架移植对脑损伤的修复作用 9张鹏郑州大学基于双金属协同增强一维复合半导体光催化产氢的研究 10李翔郑州大学激酶PAK4磷酸化LASP1稳定Snail的表达促进食管鳞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2—

序号姓名学校项目名称 11冯斐斐郑州大学焦亡标志物GSDMD.miR.22.NLRP3轴在B(a)p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作用12杨瑞仙郑州大学学术虚拟社区知识交流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13李松杰郑州大学海水环境高强系泊链钢的延迟断裂行为研究 14薛均晓郑州大学3D模型检索中的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15刘艳萍郑州大学生物可降解合金的微观结构及性能调控的工程实现 16魏东辉郑州大学氮杂环卡宾催化反应机制研究 17王恩郑州大学基于BESIII实验研究轻标量介子性质 18王琼郑州大学抑郁倾向个体早期经历和认知灵活性的关系:表观遗传学机制及干预研究 19侯琳郑州大学“同药异靶”纳米免疫化疗系统的研究 20申惠文郑州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法政治学的实践样态与理论构建研究 21江求川郑州大学教育机会不平等测度、形成机制与对策研究 22张莉郑州大学全球视野下早期国家形成的中国模式 23魏华莹郑州大学文学地理学视阈下当代河南小说研究 —3—

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打印格式要求 一、论文格式 封面:参照本校专用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封面格式(字体用3号黑体,纸张用120克白色哑光纸)。 扉页:参照扉页格式,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暂不填写。(3号黑体) 致谢(3号黑体)(内容用小4号宋体) 目录(3号黑体)(内容用5号宋体,1.5倍行距) 摘要(3号黑体)(内容用5号宋体,行间距20磅) 1 文献综述(4号黑体) 按1.1 (小4号黑体)、1.1.1(5号黑体)、1.1.1.1(5号黑体)形式可依次分至4级标题。(内容用5号宋体)。 2 引言(4号黑体)(内容用5号宋体) 3 材料与方法(4号黑体) 按3.1(小4号黑体)、3.1.1(5号黑体)、3.1.1.1(5号黑体)形式可依次分至4级标题。(内容用5号宋体) 4 结果与分析(4号黑体) 按4.1(小4号黑体)、4.1.1(5号黑体)、4.1.1.1(5号黑体)形式可依次分至4级标题,4级标题以下以(1)及1)表示。(内容用5号宋体) 5结论与讨论(4号黑体)(内容用5号宋体) 参考文献(4号黑体)(内容用5号宋体) 正文中的图表说明文字使用小5号黑体 英文摘要:参照英文摘要格式(标题用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例: STUDIES ON RELATIONSHIPS AMONG WHEAT GROWTH AND ECOLOGICAL FACTORS IN CHAO SOIL REGION Supervisor: Prof. Zhang Qifen Master (Ph.D)Candidate: Wang Dawei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 Key words:Wheat; Growth; ……… 二、要求 1、经济学、管理学门类的论文撰写格式,可结合本专业及相应论文的文体特点做适当调整,但需要按上述所示四级标题撰写。 2、论文正文行间距以固定值20磅为宜,表格除外。可加页眉,注明论文各部分标题。表格用简明三线表。文中计量单位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单位。 3、用A4纸激光打印,然后复印或胶印。装订后切割规格:290mm×205mm。

河南省特聘教授(近年)

附件 200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 评审结果 序号学校岗位姓名 1 河南中医学院中药学王升启 2 河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郭宗明 3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余明高 4 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苗连营 5 河南农业大学果树学吴国良 6 郑州大学有机化学朱志兀 7 河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曹俊杰 8 郑州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张国硕 9 河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胡文浩 10 河南师范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景辉 11 郑州大学肿瘤学资晓林 12 河南财经学院伦理学高国希 200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 评审结果 序号学校岗位姓名 1 郑州大学凝聚态物理贾瑜 2 郑州大学水工结构工程王复明

3 郑州大学细胞生物学张毅 4 郑州大学内科学(消化专业)崔广林 5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王伟 6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汤继华 7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李潮海 8 河南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宋晓宇 9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朱进霞 10 河南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李秀菊 2010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 评审结果 序号学校岗位姓名 1 郑州大学眼科学彭广华 2 郑州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曹务春 3 郑州大学化学工艺刘金盾 4 郑州大学经济法学吕明瑜 5 郑州大学刑法学刘德法 6 郑州大学新闻学汪振军 7 河南大学光学刘波

8 河南大学凝聚态物理张伟风 9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易小明 10 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王振华 11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张猛 12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尹清强 13 河南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杨国庆 14 河南理工大学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魏建平 15 河南师范大学植物学范六民 16 河南师范大学动物学王文晟 17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学任凤章 18 河南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顾建军 19 河南中医学院药物化学郑晓珂 20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陈家旭 21 新乡医学院神经病学江涛 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人选 评审结果 一、特聘教授(13人)

河南农业大学论文格式

第四章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打印装订 第十四条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的组成部分及装订次序如下: 1.封面(见学校发布的统一格式,本文附件2) 第十五条除论文封面和封底按学校发布的统一格式外,其余部分按以下规定格式严格执行。 (一)打印顺序 版心设计:上页边距2.54cm,下页边距2.54cm,左页边距3.18cm,右页边距3.18cm。 1.封面 2.致谢 3.目录 4.中文摘要 5.英文摘要 6.正文部分 7.参考文献 8.封底 (二)标题层级。目录和正文部分的标题层级,最多使用三级标题。标题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下标用半角“.”。标题本身的排版采取不留空格。 举例如下: 1.XXXXXXX(4号黑体加粗) 1.1 XXXXXXX(小4黑体加粗) 1.1.1 XXXXXXX(小4黑体加粗) 中文摘要(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

英文摘要(标题)---ABSTRACT,用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三)正文文字字体。中文均采用五号宋体,采用1.5倍的行距。英文摘要的内容部分,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 (四)自然生成的目录和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实行单独编排页码。正文部分、参考文献两个部分,实行页码通排,页码均置于页面的下方居中。 (五)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三个部分,均单独起页。 中文、英文摘要的撰写。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突出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练和准确。中文300~500字。在摘要下方,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内容用5号宋体。举例如下: 关键词(5号黑体):XXXX,XXXX,XXXX(5号黑体) Keyword: (5号Times New Roman):XXXX,XXXX,XXXX(5号Times New Roman)(六)数据表格:正文中的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全文统一编排表次。标题用5号黑体,内容用5号宋体。表格左下注明“资料来源”,字体用小5号黑体。例如: 表1:农民收入水平比较单位:元 地区19961997199819992000 全国1926.072090.132161.982210.342253.42 河南1579.191733.891864.051948.361985.82 山东2086.312292.122452.832549.582659.20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七)资料引用。文中所引用数据、资料、观点等,均应注明出处,并采用如下方式: 由于农业生产的时空跨度和生物属性,有效监督农业集体组织中的劳动努力成本太高(林毅夫,1988)。农业集体组织的成功不可避免地依赖集体组织成员建立心照不宣的自律协议,但是,自律协议只有当其他成员不尊重他们的承诺时,集体组织成员有权退出集体组织才能得到维持(Telser,1980)。

河南农大毕业论文格式

河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年月日

河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年月日

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规范 从封面到封底的每一项按以下次序装订,且每一项内容的字体或其他要求如下: 一、封面:原有内容及其字体不要作任何改动,填写内容的字体用小3号宋 体加黑,纸张用A4的打印纸)。 二、论文正文 1. 论文标题(小2号黑体字). 题目应表述课题所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要求尽可能简练。 2. 摘要(5号黑体字)(内容用5号楷体,单倍行距) 应简明扼要,紧扣主题。简要概述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摘要字数一般不少于100字。 3. 关键词(5号黑体字)(内容用5号楷体) 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 一般3~5个。 4. 英文题目(4号Times New Roman加粗) 5. 英文摘要(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单倍行距) 6. 英文关键词(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一般与中文对应翻译。 7. 引言(4号黑体字) 简要概述本研究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方向、思路及方法等。(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25倍行距) 8.论文主体部分 按 1(4号黑体)一级标题 1.1 (小四号黑体)二级标题 1.1.1(小四号宋体)三级标题

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论文格式

河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级*班 学生姓名 * * *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 2016年5月18日

目录 摘要........................................................................................................................................................ I 1.引言(一级标题)........................................................................................................................... 1 2.××××××××××××(一级标题) ....................................................................................................... 2 2.1××××(二级标题) ................................................................................................................. 2 2.1.1××××(三级标题) ........................................................................................................ 2 2.1.2××××(三级标题) ........................................................................................................ 2 2.2××××(二级标题) ................................................................................................................. 2 2.2.1××××(三级标题) ........................................................................................................ 2 2.2.2××××(三级标题) ........................................................................................................ 2 3.×××××××××× .................................................................................................................................... 3 3.1××××.......................................................................................................................................... 3 3.1.1×××× ................................................................................................................................ 3 3.1.2×××× ................................................................................................................................ 4 3.2××××.......................................................................................................................................... 4 3.2.1×××× ................................................................................................................................ 4 3.2.2×××× ................................................................................................................................ 4 4.×××××××××× .................................................................................................................................... 5 4.1×××× ......................................................................................................................................... 5 4.1.1×××× ................................................................................................................................ 5 4.1.2×××× ................................................................................................................................ 5 4.2×××× ......................................................................................................................................... 5 4.2.1×××× ................................................................................................................................ 5 4.2.2×××× ................................................................................................................................ 5 5.×××××××××× .................................................................................................................................... 6 5.1××××.......................................................................................................................................... 6 5.1.1×××× ................................................................................................................................ 6 5.1.2×××× ................................................................................................................................ 6 5.2××××.......................................................................................................................................... 6 5.2.1×××× ................................................................................................................................ 6 5.2.2×××× ................................................................................................................................ 6 6.结语................................................................................................................................................... 7参考文献.............................................................................................................................................. 8ABSTRACT ........................................................................................................................................ 9

河南农业大学论文要求

关于《XX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系,院中心实验室: 现将《XX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XX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规定》 XX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七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 XX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规定 本科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和撰写论文(设计),达到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能力的目的,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规X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根据《XX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规定》(校政教【2007】3号文件)精神,紧密结合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包括:毕业实习的组织与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论文(设计)格式及打印装订、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奖等六个组成部分。 第一章毕业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条毕业实习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理论运用于实际经济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巩固和强化学生所学过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工作的适应性。 第二条毕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八学期,总计26周。 学院应在第七学期的第11周,对毕业实习进行动员和安排。 第三条毕业实习实行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 第四条对毕业实习实行中期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展情况,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提高

河南农业大学 - 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河南农业大学 关于公布2010年度教学质量考评结果的决定 各学院、校直各单位: 经个人自评、学院评定和学校复核三个步骤,对我校所有在岗在编专职任课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兼职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了2010年度教学质量考评。考评出许海霞等295位教师为优秀,其余教师为良好。 现予以公布。 农学院(18人) 许海霞董中东王志强熊淑萍周苏玫张学林李伶俐库丽霞 张静陈军营殷冬梅张幸果周艳张红瑞麻兵继苌建峰 常纪苹李文 林学院(28人) 闫东锋黄家荣武应霞范国强王艳梅阎丽朱玉芳王鹏飞 刘保国苏芳田国行苏志国卫红田朝阳吴明作沈连峰 王谦张发文徐兰兰姚彬彬陈岩吴波翟翠娟王寒烨 张曼金红寇渊博栗燕 牧医工程学院(35人) 张书松王月影朱河水刘建华张素梅潘玉善鲁维飞陈丽颖 杨明凡宁长申张君涛邓立新王川庆陈红英杨霞贺秀媛 王亚宾胡慧张志平菅复春王新卫夏平安廉红霞严学兵 贺丛任广志林峰孙桂荣李春丽刘忠虎金钺李改英 陈玉霞查光明孙宇 机电工程学院(25人) 焦有宙李燕田辉刘军李建伟徐桂转徐波何玉静 张红梅姚新胜胡建军李刚李冠峰姚传安李遂亮李慧琴 孙育锋李祥付赵汉雨郭前辉刘新萍王毅陈亮刘进军 叶芳 经济与管理学院(14人) 戴强赵翠萍王灿张锋晋洪涛刘向华贠鸿琬张朝辉 施卫杰李大鹏李劼吕春蕾梅付春李旸 植物保护学院(14人) 尹新明罗梅浩白素芬蒋金炜周琳谢桂英王红卫张晓婷 汪敏袁虹霞孙炳剑郑晓军刘春元孙淑君 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10人) 张建威赵改名张平安黄现青潘治利柳艳霞祝美云赵秋艳 李梦琴谢新华 生命科学学院(18人) 赵一丹汪月霞袁志良李春奇王伟石永春许君孟凡荣 张小霞梁振普王明道苏丽娟刘亮伟张世敏王风芹李琰

景观结构

河南农业大学 课程作业论文 高校校园景观结构规划分析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 姓名史训旺 学院林学院 专业环境科学 学号1202115024

高校校园景观结构规划分析 摘要:文章将高校校园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进行景观结构分析。根据功能不同, 对校园中的斑块进行了分类, 分析了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在景观中流动和转化的特征。提倡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 从功能、格局和景观生态效益的角度出发, 合理地规划高校校园, 并提出了相应的校园规划模型。 关键词:高校校园; 景观结构; 校园规划 在城市景观中, 高校校园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 具有自己的特征: 景观空间布局的规则化和建筑物的分布改变了原有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 大强度人流、交通流通过景观空间, 造成景观系统的相对开放; 人的活动及所创造的信息流渗透到环境中, 影响了景观并赋予其文化特质和视觉多样化[ 1] 。通过分析高校校园景观结构及其内部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动态变化, 可以得出高校景观内部的运行机制和变化规律, 从而结合景观生态学的理论, 科学合理地规划高校校园。 1 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1.1基质 基质, 指景观中出现最广泛的部分, 所占面积最大的、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如广阔的草原或沙漠, 连片状分布的森林或农田等等。确定基质的标准主要有 3 点: a 面积上的优势, 即在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最大。 b 空间上的高度连续性, 即在景观中的连接度最好。 c 对这个景观系统的影响最大, 对景观的总体动态起支配作用。但在实际研究中, 要确定基质有时是困难的和没有必要的。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 基质的特征往往不够明显。高校景观的基质往往已经和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融为一体, 不再独立发生作用。所以在文章对高校景观进行景观结构分析时, 就不考虑确定基质。 1.2 斑块 斑块, 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 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由于成因不同, 斑块的大小、形状及外部特征各异。它可以是有生命的, 如动植物群落等, 也可以是无生命的, 如居民区、岩石、土壤等。它可以是自然形成的, 也可以是人工制造的。根据功能的不同, 可以将高校景观中的斑块划分为 5 类: a 教学斑块, 指具有教学功能的斑块, 即在此区域内, 教师传授知识, 而学生得到智力、体力和道德上的培养, 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科研中心、礼堂、体育馆、运动场等。 b 服务斑块, 指具有服务功能的斑块, 即提供维持大学生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各项服务, 包括食堂、澡堂、开水房、校医院、商店、行政机关、停车场、娱乐活动场所等。 c 绿化斑块, 指具有绿化功能的斑块, 包括花园、草地、林地等。 d 宿舍斑块, 指高校景观中宿舍楼及其附属设施等。 e 水域斑块, 指高校景观中成片状的自然和人工水体。 1.3廊道 廊道, 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包括防风林带、河流、水渠、道路、输电线路等。在高校景观中, 道路是最主要的廊道。除此之外, 还包括绿化带、输电线路、输水线路、输气线路、供暖线路、通信线路等。

氨基酸发酵的生产研究方案

氨基酸发酵的生产研究 摘要:对提高土壤中取得的菌株的赖氨酸生产能力进行研究,简要介绍了赖氨酸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赖氨酸,发酵,原生质体,基因 前言:赖氨酸的化学名称为2,6-二氨基己酸或仅,α,ε-二氨基己酸,英文名称为Lysine。有L-型和D-型两种光学异构体。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的一种氨基酸,必须从外界摄取,而植物中所含的各种赖氨酸很少,被称为植物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发酵法是当今世界上生产赖氨酸的主要方法。【1】发酵法生产赖氨酸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 选育产酸率高的优良菌株, 这是提高发酵生产效率的主要手段; 另一方面, 寻找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 充分发挥菌种的产酸潜力。 1.选育优良菌株: 1.1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1.1.1培养基的选取:营养肉汤培养基(NB),发酵培养基,高渗 再生培养基,原生质体稀释液,融合液,溶菌酶,青霉素G钾盐,原生质体的细胞壁再生引物。 1.1.2菌丝体培养:将从校园土壤中取得菌株的保存液去2ul,接 种于NB的液体试管中。并对菌体惊醒青霉素预处理。 1.1.3原生质体制备:经青霉素处理的菌液,4000r/min离心10分 钟,去上清液收集菌体。将溶菌酶加入菌悬浮液中。最后通过离心除去残余的溶菌酶和青霉素。

1.1.4原生质体融合 两亲本融合,调整亲本原生质体浓度,用40%的PEG首先与1mol/cacl2按9:1混合,并与原生质体样品混合均匀,4000r/min 离心10min,去除上清物,收集沉淀物。 1.1.5细胞融合再生 高渗固体培养基加热融化,冷至60℃,加入利福平和链霉素。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细胞壁再生引物。通过影像接种法,将其接种到各种选择性培养基上,坚定融合子。【2】 1.1.6诱变后筛选 从再生平板上挑取单菌落孢子接入发酵培养基中(3 mL/10 mL)试管, 30°C 培养,200 r/min, 7 d 后对发酵液进行快速分析, 利用酶标仪扫描测定赖氨酸含量。初筛高产菌株经活化后, 分别取菌株接入发酵培养基中(30 mL/250 mL 三角瓶),30°C 培养24 h, 然后各取3.0 mL 菌液加入3个发酵瓶中, 30°C 培养96 h 后对发酵液进行分析, 测定赖氨酸的含量。取其平均值, 确定高产量的优良菌株。(1)分光光度法测定赖氨酸含量, 参照itzhaki方【3】法。(2) 酶标仪高效扫描测定聚赖氨酸产量。 1.2基因重组 1.2.1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基因(dapA)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因(ppc)是菌体在赖氨酸合成代谢途径中,控制表达二氨基庚二酸合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关键基因。我们首先分别克隆两个基因。并使之处于一定启动子控制下。然后将dapA和ppc重

最新农学专业毕业生自我介绍(精选多篇)

农学专业毕业生自我介绍(精选多篇) 第一篇:农学专业介绍及就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病害、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要达到几百万。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概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期,农业人才招聘会频频举行,农业人才走势上扬,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神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人才市场供求的热点;

从而绿色之旅和以人文为主题的农家之旅成为当今旅游的业的时尚,与园林,环保形成了就业链;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人才近两年来也备受社会的关注。以往作为冷门的农学也开始回暖。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农学作为培养农业生产很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二篇:大学农学专业介(请帮助宣传好范文网:)绍:园林大学农学专业介绍:园林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建筑学 主要课程:生态学(包括景观生态、植物生态、城市生态)、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史、绘画、设计初步(包括形态构成设计与表现技法)、环境艺术学、植物造景设计原理、园林建筑设计理论。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包括实验、教学综合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5~30周。培养目标

河南农业大学关于推荐2007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河南农业大学关于推荐2007届优秀本科毕业生 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校政研[2006]13号 各学院、校直各有关单位: 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已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单位,2007年推免生指标32个。为做好我校首次开展的推免生工作,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一)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主要负责审定推荐条件、分配推荐名额、审定初选名单、确定正式推荐名单等。 (二)各学院均应成立7人左右的推荐工作小组,主要负责院内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名额调配和推荐等工作。 二、推荐 (一)推荐原则 1、坚持推荐过程及工作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 2、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在择优选拔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的考查。 3、根据教育部规定,本次推荐均为校内推荐。考生均应在同一学科门类内选择我校招生的相关学科、专业。 (二)推荐条件

推荐生必须符合以下各项条件: 1、纳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2007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具有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心理健康。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学习成绩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前三学年所学课程考试成绩均在60分及其以上,成绩(含奖励)排名位于本专业的20%之前。具体计算办法由学院自行确定,但学习成绩所占比例应不低于80%。 4、全国大学英语四级65分(或462分)及其以上或全国大学英语六级60分(或425分)及其以上。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三)名额分配 1、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2007年我校推免生按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1%进行推荐。 2、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名额分配(见附件2),各学院按1:1的比例确定候选人名额。若学院受推荐条件限制完不成推荐任务,应及时将指标上交,由学校进行调整。 3、凡在我校同学科门类内无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专业,不分配推免生计划,其名额向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倾斜。 (四)推荐程序 1、各学院根据推荐条件进行初选,将符合条件的学生排序公示。 2、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填写《河南农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