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习题

心理学习题

心理学部分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之父是( D)。

A.华生 B.铁钦纳 C.斯金纳 D.冯特

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 B )

A.纽约大学 B.莱比锡大学 C.巴黎大学 D.剑桥大学

3.科学心理学诞生是在( C)年。

A.1896 D.1867 D.1897 D.1879

4.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 B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马斯洛

5.韦特海默是( D )的代表人物之一。

A.认知心理学 B.精神分析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学派

6.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B )。

A.铁钦纳 B.詹姆斯 C.斯金纳 D.马斯洛

7.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 C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冯特 D.铁钦纳

8.构造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 )。

A.铁钦纳 B.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马斯洛

9.罗杰斯是( A )的代表人物之一。

A.人本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行为主义

10.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属于( B )。

A.自然观察法 B.控制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非参与观察法 11.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为( C )。

A.因变量 B.无关变量 C.自变量 I).调节变量

12.可以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的研究方法是( D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13.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的研究方法是( A )。

A.调查法 B.个案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14.“潜意识”是( D )学派的概念。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格式塔 D.精神分析

15.( A )学派提倡“强化”。

A.行为主义 B.认知心理 C.机能主义 D.人本主义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运动性言语中枢是由( C )发现的。

A.温尔尼克 B艾宾浩斯 C.布洛卡 D.洛克

2.温尔尼克发现的言语中枢是( A )。

A.听觉性言语中枢B.运动性言语中枢 C视觉性言语中枢D.动觉性言语中枢 3.研究“裂脑人”并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D )

A.布洛卡 B.艾宾浩斯 C.温尔尼克 D.斯佩里

4.( B )是神经活动的最高级部位,是神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

A.脊髓 B.大脑 C.神经元 D.植物神经系统

5.用于言语理解的中枢是由( A )发现的。

A.温尔尼克 B.艾宾浩斯 C.布洛卡 D.洛克

6.脑功能的整体说的代表人物是( B )。

A.加尔 B.费卢龙 C.布洛卡 D.鲁利亚

7.脑功能的颅相说是( A )首先提出的。

A.加尔 B.费卢龙 C.布洛卡 D.鲁利亚

8.1976年美国生理学家加查尼加提出了脑认知功能的( C )。

A.整体说 C.颅相说 C.模块说 D.机能系统说

9.机能系统说是( C )提出的。

A.布洛卡 B.费卢龙 C.鲁利亚 D.加尔

10.脑认知功能的模块说是( B )提出的。

A.加尔 B.加查尼加 C.鲁利亚 D.费卢龙

11.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三次脑革命称为( B )。

A.全脑革命 B.右脑革命 C.电脑革命 D.左脑革命

12.20世纪50年代的脑革命称为( C )

A.全脑革命 B.右脑革命 C.电脑革命 D.左脑革命

13.第四次脑革命称为( A)。

A.全脑革命 B.右脑革命 C.电脑革命 D.左脑革命

二、名词解释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胞体发出的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的。

2.突触突触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些神经元的树突和细胞体接触的区域。3.布洛卡区法国医生布洛卡l861年解剖尸体发现,身体右侧瘫痪的人大脑左半球发生病变,同时患有不能说话的“失语症”,其位于额叶后下部,后来人们把这一区域称为布洛卡区。

4.温尔尼克区温尔尼克区也是言语中枢,它位于颞叶的后下部,是用来理解语言,损害它说话虽流畅但却不理解语言的意义。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需要层次理论是( D )提出的。

A.罗杰斯 B.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马斯洛

2.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需要是( B )。

A.生理需要 B.自我实现 C.爱和归属 D.安全需要

3.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低层需要是( A )。

A.生理需要 B.自我实现 C.爱和归属 D.安全需要

4.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是从动机的( C )角度进行分类的。

A.对象的性质 B.作用范围 C.起源 D.内容的意识程度

5.物质性动机和精神性动机是从动机的( A )角度进行分类的。

A.对象的性质 B.作用范围 C.起源 D.内容的意识程度6.“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指的是( B )。

A.双避动机冲突 B.双趋动机冲突C.趋避动机冲突 D.原则性动机冲突7.“既想当学生干部,义怕耽误学习时间。”指的是( C )。

A.双避动机冲突 B.双趋动机冲突 C.趋避动机冲突 D.原则性动机冲突8.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是( D )。

A.双避动机冲突 B.双趋动机冲突 C.趋避动机冲突 D.原则性动机冲突

9.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提出的时间是( A )年。

A.1908 B.1918 C.l809 D.1928

10.某学生为了实现成绩全班第一的目的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观点,该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内驱力

11.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在学习比较复杂或困难的学习内容时,学习效率会随着学习动机的增强而( B)。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最高

12.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C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13.小刚按时做完作业时,家长就不再批评他,使他逐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习惯。这是运用了行为原理的( B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1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 )。

A.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B.王老师对张华的测验成绩表示满意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15.儿童非常喜欢阅读情节比较新颖离奇的故事,这种现象可以用(A )解释。

A.驱力说 8.强化说 C.观念冲突论 D.归因论

16.下列适合用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C )。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8.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青少年偷偷抽烟

17.小林在上课时做怪动作,同学们哄堂大笑,以后他经常在课堂上做怪动作。这是 ( A )。

A.正强化 8.负强化 C.呈现性惩罚 D.取消性惩罚

18.在学习较容易的内容时,动机水平为( C )最有利于学习。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以上都不对

19.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 D )的理论。

A.罗杰斯 8.班杜拉 C.奥苏伯尔 D.阿特金

20.自我效能感理沦足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

A.罗杰斯 8.班杜拉 L、.奥苏伯尔 I).阿特金森二、名词解释

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

3.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动机冲突是指在同一一时间内出现的彼此不同或相互抵触的动机不可能同时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矛盾心理。

5.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是在1908年由耶基斯一多德森提出的。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习较容易

6.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7.习得无助感是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指有了某种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表现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

8.成就动机是指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可能又快义好地完成某事的愿望和趋势。

三、简答题

1.简述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并举例说明。

动机冲突按照性质和内容可以分为原则性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动机冲突。原则性动机冲突指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标准矛盾的动机冲突。如公与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非原则性动机冲突指与社会道德标准不矛盾,只涉及个人兴趣、爱好取舍的动机冲突。如周末既想去看电影,又想复习功课。动机冲突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双趋动机冲突、双避动机冲突和趋避动机冲突三种。双趋动机冲突指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同等吸引力的目标,又不能同时达到,必须选择其一时产生的冲突。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双避动机冲突指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但必须接受其一时而产生的动机冲突。如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两者都想回避,但必须接受其一。趋避动机冲突指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的既好而趋之,又恶而避之时产生的动机冲突。如既想当学生干部,又怕耽误学习时间。

2.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不同的因素或相反倾向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这两种动机或倾向可视为人们的个性特征。阿特金森还把追求成功的动机或倾向假定为三个因素的乘积,即追求成功动机的强度、成功的主观性概率即期望、成功的激励值。

3.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成分是什么?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同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

4.简述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

动机对人的行为效果或工作效率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这种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于个体行为的质量。

首先,动机对行为效果或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一一般来说,当动机过弱时,行为者对活动持冷漠态度,行为的效果或效率必然很低;当然在动机强度过大时,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其注意和知觉的范围变得过于狭窄,也会限制正常活动,从而使行为的效率降低。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在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行为效果或效率。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习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果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面临比较困难的任务时,行为效率会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而下降;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在中等水平的动机强度下效率最高。这一规律早在1908年就被耶基斯一多德森通过实验证实了,因此被称为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

其次,动机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还与个体行为的质量有关。因为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产生影响,所以行为质量对行为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而行为又要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学习基础、学习方法、教师指导、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只有把动机、行为、效果三者联系起来,才能看出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在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固然是重要的,但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提高学习行为也是很重要的。

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一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有两方面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征的实现。马斯洛说,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这就是自我实现。他还概括地提出了自我实现者的l5项优良的人格特征,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者。

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首先,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较低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一层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其次,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自我实现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最后,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个水平,即基本需要(前四种需要)和成长需要(后三种需要)。

6.简述简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迄今为止心理学界最为推崇的需要理论,其积极意义表现为: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当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①马斯洛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去看待人性,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中的作用;②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③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7.简述习得无助感的含义及其表现。

习得无助感的概念是美国学者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的,他通过实验发现,在有了某种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验后,会产生一种无助感,表现为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妨碍新的学习。习得无助感产生后会有三种表现:一是动机降低,二是认知出现障碍,三是情绪失调。

四、论述题

1.论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动机之所以能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在学习中能专心致志,具有深厚持久的学习热情,遇到困难时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反之,缺乏学习动机则学习积极性必然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效果好,学生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成绩成正比,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使学习更有成效。这样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考虑,如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由于认知内驱力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因此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有利于培养新的学习需要。为此,教师应耐心有效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以形成掌握更多知识、探究更深问题的愿望。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多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2)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习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创设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将学业成败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这可使优生不至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使差生不至于过分自卑,也能进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取得成功。

2.论述归因理论及其价值。

最早提出归因理沦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德。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这样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行为的原因或者在于环境,或者在于个人。他人的影响、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环境原因。如果把人的行为原因归于环境,那么人对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都是个人原冈。如果把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则人对其为的结果应当承担责任。此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认为是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无法控制周围环境,不沦成败都归因为外界压力或运气等外部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是归因理论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从三个维度把人的归因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等。以后他又提出六因素,后来还有人分解为八因素(增加的因素有自控水平、身心状况、方法优劣、他助多少等)。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它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作用主要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

五、案例分析

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是指注意的( B )。

A.转移 B.分配 C.广度 D.稳定性

2.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称为注意的( D )。

A.转移 B.分配 C.广度 D.稳定性

3.过滤器模型是由( C )提出。

A.特瑞斯曼 B.布鲁纳 C.布鲁德本特 D.格雷戈里

4.衰减模型是由( A )提出。

A.特瑞斯曼 B.布鲁纳 C.布鲁德本特 D.格雷戈里

5.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 B )。

A.幻觉 B.错觉 C.感觉 D.联觉

6.不凭感觉器官即可获得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为( D )。

A.幻觉 B.运动错觉 C.感觉 D.超感知觉

7.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 B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8.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这就是知觉的( A )。

A.选择性 B.恒常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9.存储时间大概在0.5秒以内的记忆为( C )。

A.长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工作记忆

10.存储时间至少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为( A )。

A.长时间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工作记忆

11.逆向工作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B )

A.算法式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规则式策略 D.计划式策略12.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C )

A.计划式策略 B.规则式策略 C.启发式策略 D.算法式策略13.在问题空问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A )。

A.算法式策略 B.启发式策略 C.规则式策略 D.计划式策略14.绝对感受性同绝对感觉阈限值在数量上是( B )关系。

A.正比 B.反比 C.相关 D.无关

15.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 D )。

A.感觉后效 B.感觉变化 C.感觉对比 D.感觉适应

二、名词解释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4.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5.绝对感受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值。低于这个值,人就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

6.差别感受性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7.韦伯常数刺激的增加量△l与原刺激量I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之间的比值是个常数,即K=△l/I,称韦伯常数。

8.超感知觉超感知觉是指不凭感觉器官即可获得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

9.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认为约为15~30秒,甚至更短时间的记忆。

10.组块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11.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

12.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三、简答题

1.注意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感知某一事物。如人在夜晚仔细听一只表的滴答声,会感觉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注意的起伏。一般每一次起伏的平均时间约为8~10秒。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则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主要是从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的角度来讲的,它与人的主观状态和对象特点有关。

②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最早是在1830年由汉密尔顿发现,在地上撒一把石子,人们不容易同时观察6

个以上的石子。注意的广度受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等的影响较大。

③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中枢能量理论认为注意可以被看做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和资源的分配。影响注意分配的过程主要有两类:一是资源限制的过程,即进行作业时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而无法顺利进行;二是材料限制的过程,即作业本身的材料质量优劣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获得较多的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作业。

④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同时,注意的转移还与个体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配。

2.知觉特性主要有:

(1)知觉的整体性

当我们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而对它进行识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映。如果感知

的对象是没有经验过的或不熟悉的话,知觉就会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将它组织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这种现象叫做知觉的组织化。

(2)知觉的选择性

在日常生活中,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选择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如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强弱等,也有主观因素,如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等。

(3)知觉的理解性

通常人对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知识和过去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对事物的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通常要对它进行命名,即将感知对象用词来概括,使它具有一定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

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非常显著。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3.思维的过程主要有:

①分析和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问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和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来进行分析,只有这样的分析才有意义,才有方向。综合是通过对各部分、各特征的分析来实现的,所以分析又是综合的基础。任何一种思维活动都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②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联系。比较是以分析为前提的,只有在思想上把不同对象的特征区别开来,才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还要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又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通过比较才能辨别事物的真假,人心的善恶;才能找到要探索的科学问题,做出恰当的研究结论。

③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之分。一般认为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这种概括的水平较低。高级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都是高级概括的产物。

④具体化

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沦返吲到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4.概念形成策略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同时性扫描:指根据第一个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的假设同时进行检验。

②继时性扫描:指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检验一种假设,如果这种假设被证明是正确的,就保留它,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这种策略对假设的检验是相继进行的。

③保守性聚焦:指把第一个肯定的实例(焦点)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以后只改变其中的一个属性。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证实为肯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无关属性;相反,如果改变这一属性后的实例被判定为否定实例,那么这一属性就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④博弈性聚焦:指把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是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

5.人们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分为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优点是保证问题的解决,但耗时耗力,另外,问题较复杂时很难解决。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较省时省力。常用的启发性策略有:

手段一-目的分析,即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为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成目标。

逆向工作,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计划,计划又被称作是简化计划,也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可以抛开问题的某些方面或细节。将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形式,找到问题的主要结构,先解决抽象成的较为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利用所得到的答案来帮助指导解决更为复杂的未经简化的问题。

6.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人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外部信息先输人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它具有各感觉通道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言的,短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缓冲器,短时记忆也可以被看做是信息进人长时记忆的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或视觉的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能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息的贮存可以说是永久的。在这个模型中,信息从一个记忆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多半是受人有意识或无意识控制的。复述是完成信息转移的关键,简单的保持性复述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只有精确的整合性复述才能将复述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层次上加工,信息才能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7.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

①遗忘的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②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

③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熟练的动作机能遗忘的较慢;

④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⑤识记材料的系列

增进记忆的方法主要有:

①直观形象法;②图表法;③谐音记忆法;④归类比较法;⑤联想法;⑥歌诀法。

四、论述题

1.试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以下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

(1)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会影响人们对问题的解决。不同的知识表征方式,产生不同的问题解决结果。如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就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另外,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2)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对问题题解决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3)功能固着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这种倾向往往会影响问题解决。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

(4)不同的动机水平影响问题解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弱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可以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形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动机超过适宜强度,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动机过强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易出现情绪紧张,思维紊乱,反而抑制思维活动,降低解题成效。

(5)情绪影响问题解决。一般说,高度紧张、焦虑、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的解决;而愉快、兴奋、乐观、平静等积极情绪状态则会使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情绪过于兴奋和激动,也会抑制人的思维活动,使人的思路狭窄,妨碍问题的解决。

(6)人际关系也会影响问题解决。合作互助的人际关系有利于问题解决;相反,互不信任、紧张的人际关系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 C )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A.情感 B.体验 C.情绪 D.认知

2.情绪这个概念与情感这一概念相对应。事实上,情感是情绪过程的( C )感受的方面。

A.主观感受 B.个体感受 C.主观体验 D.内心体验 3.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情绪会表现出不同的体验特质。仅就情绪体验性质而言情绪表现为( B )、紧张度、快感度和复杂度等几个维度。

A.忍耐度 8.强度 C.焦虑度 D.适应度

4.心理学家根据情绪的演化过程或刺激类型将情绪分为六类:原始的基本情绪、由感觉刺激引发的情绪、与自我评价相关的情绪、与别人有关的情绪、与欣赏有关的情绪、( D )。

A.情操 B.心态 C.情调 D.心境

5.我国心理学家( B )从情绪的时间序列性或刺激物属性的角度将情绪分为五类,即情调、激情、心境、应激、情操。

A.林传鼎 8.黄希庭 C.林崇德 D.张春兴

6.( C )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决定因素。

A.知觉 B.行为 C.认知 D.感知

7.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A )。

A.体验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 B.记忆与想象决定着情绪

C.注意与思维决定着情绪的产生与表现 D.情绪体验是在感知过程中产生,并通过感知过程逐渐得以体现

8.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 B )以及感染性功能三方面。

A.启发性功能 8.信号性功能 C.传递性功能 D.渲染性功能 9.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可从情绪表现即表情中显现出来,情绪表现是情绪在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它包括面部表情、( A )与身段表情。

A.言语表情 B.肢体语言 C.言语信号 D.肢体行为 10.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人们认知程的( C )。

A.知觉状态 B.心理状态 C.心境状态 D.动机状11.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情绪行为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 B) A.情绪的行为表现受认知因素的影B.情绪的行为表现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C.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情绪的先天遗传性 D.情绪体验具有感染性功能 12.( D )是因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都是由外在强烈刺激所引起的。这种情绪反应会严重危害身体。

A.焦虑 B.抑郁 C.自卑 D.暴怒

13.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认为( A )对学习或工作有一定的益处。

A.适度焦虑 B.过度焦虑 C.低焦虑 D.无焦虑

14.一般而言,人们的情绪反应比理性快得多.基本上是不假思索就可采取行动。情绪的行为表现有时是自发的、瞬时的,乃至是( B )。

A.理性的 B.本能的 C.理智的 D.自觉的

15.( D )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它也是观察一个人对于某人或某事真实情感的窗口。

A.情感 B.情操 C.心境 D.情绪

16.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是(B)。

A.焦虑 B.自卑 C.抑郁 D.紧张

17. 塞利格曼提出一个关于解释抑郁理论的专门术语“( A )”,它指人在

被动地接受某种刺激后感到无能力去应付,不能学会去应付的一种状态。A.习得性无助感 B.学得无助感 C.后天无助感 D.习惯性无助感

18. 抑郁情绪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即( C )与潜在的心理倾向。

A.心理冲突 B.行为倾向 C.环境压力 D.内心冲突

19. ( D )表现为减慢的运动反应、极深的抑郁、缺乏反应性、一般兴趣丧失、午夜失眠和缺乏自我怜悯等,它在人的内心深处形成固有的心理倾向。A.反应性抑郁症 B.继发性抑郁症 C.外源抑郁症 D.内源抑郁症 20.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是正确的人生追求、(B )、理性地适应生活、寻

找身边的欢乐。

A.有崇高的理想信念 B.宽广的胸襟 C.宽阔的眼界 D.广博的知识二、名词解释

1.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2.焦虑是由某种不顺心的因素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3.自卑是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

三、简答题

1.简述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决定因素。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情绪体验。其中情绪体验是在感知过程中产生,并通过感知过程逐渐得以体现。①感觉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②记忆与想象决定着情绪;③注意与思维也决定着情绪的产生与表现。

2.简述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三方面。动机性功能是指情绪能激发人的认知和行动的动机;信号性功能是指情绪是人的思想意识的自然流露,各种各样的表情都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这种信号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感染性功能是指人们之间情感的沟通需要情绪的感染,而人接受客观事物所带来的刺激而引发的情绪体验也具有渲染性。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人对认知过程的心境状态。由于心境对认知的影响是弥散性的,它不仅影响认知过程的质量,而且还影响认知过程的效率,因此,心境的积极状态和消极状态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认知的各种过程。

3.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

①正确的人生追求;②宽广的胸襟;③理性地适应生活;④寻找身边的欢乐。4.简述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情绪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先天关联性与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1)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可从情绪表现即表情中显现出来,情绪表现是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它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与身段表情。言语表情是在有机体语言上的表现;身段表情是在有机体身体姿态上的表现。(2)情绪与行为的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个体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情绪的先天遗传性,但是情绪的行为表现又是比较复杂的,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某些比较复杂情绪的表现更是如此。由于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人们能够意识到情绪表现易被他人识别,于是情绪的行为表现又可以通过后天学会,使得人们能够力图掩盖自己的某种真正情绪表现,在某种情况下又在行为上表现出故意设计的情绪行为,有时是和内心情绪不一致的情绪行为。情绪的行为表现明显地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即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情绪行为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5.暴怒情绪的控制。

暴怒是因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一般都是由外在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这种情绪反应会严重危害身体。控制暴怒情绪的基本程序有三步。第一步:自我意识自己的暴怒。只有承认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才有可能从这种不良状态中解脱出来。第二步:对暴怒情绪进行归因。承认暴怒情绪的存在,就要分析产生暴怒情绪的原因,弄清楚为什么会暴怒。第三步:寻求制怒的方法。

四、论述题

1.自卑情绪的控制。

自卑是人们由于发展受挫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从而产生的一种轻视自己的情绪。自卑情绪是人们奋发上进的一种反作用力。它表现为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而告终。由于自卑感的形成有着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因此,克服自卑,应当从正确看待客观现实和克服自身心理弱点两方面下功夫。应当把自身存在的一些弱点和缺陷看做是正常的事,不应当当做包袱背起来。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把精力集中于如何克服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上,并尽量发挥自己的特长或优势,扬长避短。此外.对于被人瞧不起,我们应当化为动力,赶超他人。有时,别人瞧不起自己,是因为自己确实不求上进.消极混世.过着没出息的生活;这时,就应当把别人的看法当做良药,以此激励自己.振作起来,唤回被屈辱了的自尊心,以自己的行动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2.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

焦虑是由某种不顺心的因素而引起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它主要是对危险、威胁和需要特别努力但对此又无能为力的苦恼的强烈的预期反应。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认为适度焦虑对学习或工作都有一定的益处。在学习或工作前的适度焦虑.可以激励自己更用心准备.以便顺利完成任务。但过度焦虑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因此,我们应当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办法来消除焦虑。首先,积极进入放松状态是消除焦虑的重要方法。通过适当的放松练习,可以使焦虑者的思绪专注在放松的感觉上,达到以转移注意的方式让焦虑者停止忧虑。第二,以新压旧也是消除焦虑的一种方法。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论证,以另外新的忧虑可以压制原来的焦虑。当人处于某种焦虑时,这种焦虑可能还是轻微的,这时人陷入另外新的忧思,忽略以前的焦虑感,到后来会减轻焦虑感。第三,当人处于焦虑状态时,必须尽早自觉察觉焦虑从何发生,从中寻求原因,以理智的方式去质疑焦虑:“焦虑什么?”“为什么焦虑?”“有没有必要焦虑?”“焦虑能不能解决问题?”等等,通过反思,可能会使自己从焦虑的情境中解脱出来,放松自己。第四,控制焦虑还可以采用一种对他人陈述自己心中的忧虑的方法。通过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不快,道出自己的恐惧,朋友会针对你的情况进行开导,会使你的恐惧源自主消失掉。

五、案例分析

张小明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下降后就持续郁郁寡欢,心理闭锁。脑子钻进“自己很差,以后周围的人会瞧不起我”的牛角尖中,任凭家人怎样劝说,始终不能从痛苦中摆脱出来。经初步诊断患轻微少年抑郁症。

请阅读案例,分析抑郁情绪的控制方法。

抑郁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情绪障碍,也是一种极端情绪的表现,它与其他许多不良的情绪相关,并受许多情绪如焦虑等的影响而加重。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综合症。它包括三方面的心理障碍:①心境障碍;②思维障碍;③躯体功能障碍。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l904年提出了智力的( A )。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多元理论 D.三元理论2.瑟斯顿于1938年提出了智力的( B )。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多元理论 D.三元理论3.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 D )。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多元理论 D.三元理论4.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智力的( C )。

A.二因素论 B.群因素论 C.多元理论 D.三元理论5.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的。

A.加德纳 B.吉尔福特 C.斯皮尔曼 D.斯腾伯格6.群因素论由美国心理学家( C )予1938年提出。

A.吉尔福特 B.加德纳 C.瑟斯顿 D.斯腾伯格7.( A )提出人的智力是由三部分控制的理论,即成分智力、背景智力和经验智力。

A.斯腾伯格 B.加德纳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8.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 C )量表。

A.斯坦福一比纳 B.韦氏智力 C.比纳一西蒙 D.陆军甲种测验9.贝利的智力成长年龄曲线中的智力发展高峰为( D )岁。

A.23 8.28 C.26 D.25

10.综摄法是由( B )提出的。

A.许国泰 B.威廉·戈登 C.瑟斯顿 D.奥斯本11.信息交合法是由( A )提出的。

A.许国泰 8.威廉·戈登 C.瑟斯顿 D.奥斯本

12.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集体创意法,由( D )发明。

A.许国泰 8.威廉·戈登 C.瑟斯顿 D.奥斯本

13.( C )是通过积极的有一定目的的联想,使思维跳出现有的圈子,突破常规获得创造发明的构思。

A.智力激励法 8.信息交合法 C.联想法 D.综摄法

二、名词解释

1.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2.智力的二因素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l904年提出的理论。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个体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

3.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含三种机能的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

4.背景智力背景智力主要是指和个体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

5.经验智力经验智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6.比率智商比率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之比。

7.离差智商是以智力的正态分布曲线为基础,将人们的智商看做是以平均数为l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它表明被试的分数相对于处于同年龄标准化样组的均数之上或之下有多远。

8.创造力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三、简答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关于智力发展,心理学家曾经提出很多假设,早在30年代桑代克就绘制过学习能力与年龄的关系曲线,他认为学习能力在23岁左右达到最高峰,一直到45岁,但之后学习能力就开始下降。布卢姆l964年提出智力发展假说,他认为把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水平为100%,那么,5岁以前就可达到50%,5—8岁又可增长30%,剩余的是在8一l7岁获得的。脑电波的研究也表明,儿童脑的发育在5—6岁和l3一l4岁存在两个加速期。贝利的研究表明l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发展期,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达到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所下降,贝利的研究结果被绘制成智力成长年龄曲线。2.智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有:

(1)教育和教学中的智力开发:

①学科教育中的智力开发;②元认知与智力开发;③自我效能感与智力开发。

(2)特定的智力开发洲练:

①波诺的方案;②“应用智力”方案;③PIFS(学校中的实用智力)方案。3.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2)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改革评价机制;改革现有课程;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①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②信息交合法;③联想法;④综摄法。

4.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

(1)常用的个体智力测验;

①斯坦福一比纳量表;②韦克斯勒量表。

(2)常用的团体智力测验:

①美国陆军测验。包括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②瑞文推理测验。

除上述测验外,美国还有两个最广泛的团体测验,一个是学业能力测验,另一个是美国院校测验,他们都是针对大年龄学生的。

5.超常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界定。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显著地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水平的儿童,或指具有某种特殊才能,能创造性地完成多种活动的儿童。其智商通常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显著低于同年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其智商通常在70以下。

四、论述题

1.论述创造力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吉尔福特及其同事霍夫纳尔将创造力特征归纳为六点:

(1)敏感性:即容易接收新事物,发现新问题;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地产生多种反应或提出多种答案;(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发挥自由联想;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再定义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

(6)洞察性:即能够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清其内在含义、特性和多样性,能进行意义的变换。

例如:列举砖头的用途。可能的答案有:造房子、砌围墙、搭舞台、做烟囱、打人、铺路、代替粉笔画线等等。答案越多则流畅性越好,如果除了列举砖头的建筑材料这一常见功能之外,还能列举其他更多、更新颖、更独特的功能,如打人、代替粉笔画线等,则说明其灵活性和独创性很高。

2.论述并评价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

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各种不同形式的智力是相互独立的,而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所提出的三元智力理论却关注于将各种智力成分组合起来。他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当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由此,斯腾伯格提出人的智力是由三部分控制的理论,即成分智力、背景智力和经验智力。

成分智力是指人们在计划和执行一项任务时的心理机制,它包含三种机能的成分:元成分、执行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元成分是指人们决定智力问题性质、解决问题策略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执行成分是指人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知识习得成分是指人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背景智力主要是指和个体生活背景相关的能力。经验智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能力。

三元智力理论对智力提出了新的解释,并系统地探讨了内部心理过程如何与文化因素及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以产生有效的

第七章

一、选择题

1.( C )是个体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A.性格 B.个性 C.人格 D.气质

2.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并进一步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 D )和次要特质。

A.个别特质 B.根源特质 C.内在特质 D.中心特质

3.卡特尔在其人格因素论中,将人格特质分为( C )和根源特质。

A.个别特质 B.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次要特质

4.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因素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C )。

A.人格特质可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个人特质可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C.首要特质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 D.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

5.心理学家( A )提出16种根源特质,并据此制定出l6PF人格问卷。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艾森克 D.诺曼

6.艾森克在卡特尔研究的基础上,找出了更稳定的特质,即( D )。

A.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B.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C.内一外向和倾向性 D.内一外向和神经质

7.“大五”人格因素理论认为人的特质有以下五个维度:神经质性、外向性、( B )、随和性、尽责性。

A.因袭性 B.开放性 C.负情绪性 D.正情绪性

8.“大七”人格因素理论较之“大五”人格因素理论,主要是包括了“大五”模型所没有( C )的特质。

A.外向性 B.形成性 C.评价性 D.攻击性

9.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 A )。

A.认知 B.素质 C.行为 D.主观能动性

10.艾森克认为人格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 C )决定的。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认知

11.( B )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A.性格 B.气质 C.素质 D.人格

12.气质类型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 A )、黏液质、抑郁质。

A.胆汁质 8.体液质 C.精神质 D.神经质

13.人格形成除了受环境影响,还受人自身的认知因素的影响。据此.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杰出倡导者( C )提出了个体建构论。

A.华生 B.斯金纳 C.凯利D.艾森克

14.( D )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以上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

A.精神分析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学习理论 D.社会认知理论

15.班杜拉将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称为“( B )”。

A.行为学习 B.观察学习 C.社会学习 D.模仿学习

16.在观察学习中,当一个人模仿他人(榜样)的行为时,就会依据榜样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确定一个标准,并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评价自己,这就是( C )。

A.自我评价 B.自我监控 C.自我调节 D.自我调控17.在观察学习中,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这就是( A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他人强化

18.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它们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 C ),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有利于人格健康。

A.高尚原则 B.模拟原则 C.完美原则D.道德原则

19.心理学家通常根据测验方式将人格测验分为( B )和投射式测验。A.陈述性测验 B.自陈式测验 C.罗夏墨迹测验 D.主题统觉测验20.投射式测验包含的主要类型有( D )和主题统觉测验。

A.墨迹式测验 B.陈述式测验 C.自陈式测验 D.罗夏墨迹测验二、名词解释

1.人格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3.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4.自我调节是当一个人模仿他人(榜样)的行为时,依据榜样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确定一个标准,并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评价自己。

5.替代强化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间接地受到强化。

6.自陈式测验是运用自陈量表来进行人格测验的一种方法,量表中包含一些陈述性的条目,受测者根据陈述内容与自己的实际适合情况选择答案。

三、简答题

1.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是每个人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人所共有的一些特质,所有人都具有这些人格特质,人与人之间都可以在这些特质上分别加以比较。

(2)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特有的,代表着个人的独特的行为倾向。奥尔特将个人特质视为一种组织结构,每一种特质在这个人的人格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与其他的特质处于不同的关系之中。他因而区分了三种不同的个人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指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

②中心特质是指能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成分。

③次要特质是指一个人的某种具体的偏好或反应倾向。人们通常用中心特质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

2.社会认知理论关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如遗传、环境和认知等)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既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又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但行为又不是两种因素的简单叠加共同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外因、内因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环境(奖惩)塑造人格,但人也选择和改造环境(行为)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信念、思想、期望等)。人格只有在这种交:互作用中才能得到解释。由于班杜拉强调发生在人际之间的社会学习,而且这种学习离不开人的内在的信息加工,所以班杜拉称自己的理论为社会认知理论。

3.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在不同的年龄力比多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获得满足,他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并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的阶段。人生全程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其中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称为早期经验决定论。在前三个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通常是后者),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做固着,即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增长,人格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理上还处在儿童的水平上。

4.投射式测验的特点及包含的主要类型。

投射式测验是进行人格测验的一种方法。通常以一位主试对一位被试的方式进行,主试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士,根据一套标准针对被试对含义不明的图形或图画的反应来记分和解释。投射式测验通常有详尽的评分手册,由专业人员来施测和解释,但评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或直觉性,因此,有关投射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结果还是不太令人满意。但投射测验仍然是有用的,只是应该将投射测验与个人生活史、其他测验的数据和行为观察联系起来解释。投射式测验包含的主要类型有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

5.气质的含义及其类型。

所谓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气质实际上是指人格中最稳定的、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气质的类型:古罗马医生盖伦根据体液学说来解释气质,认为某种占优势的体液决定一个人的气质。这就是气质类型学说。这种学说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多血质的典型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快,善交往;胆汁质的典型特点是急躁,莽撞,情绪变化快;黏液质的典型特点是反应迟缓,沉默寡言,沉静,忍耐;抑郁质的典型特点是敏感,孤僻,忧郁,常在内心经历暴风骤雨。

四、论述题

结合实际分析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1)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这一界定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人格通常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第二,人格更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第三,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往往由一些特质所构成。

(2)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认知。

①遗传的作用。人格的个体差异主要是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如人的气质也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气质实际上是指人格中最稳定的、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类似于日常话语中的性情、秉性。气质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②环境的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环境才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环境塑造人,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而不是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遗传特征。

③认知的作用。人格的认知理沦认为人格的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人格。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

综上所述,影响人格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认知,但孤立地考察某一种因素的作用显然不能对“人格是如何形成的”这一复杂的问题获得一个周全的答案,当代的研究趋势是将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考察。

社会认知理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以上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认为,人的行为既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又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但行为又不是两种因素的简单叠加共同影响的结果。实际上,外因、内因和行为三者是交互作用的。环境(奖惩)塑造人格,但人也选择和改造环境(行为)以适应自己的需要(信念、思想、期望等)。人格只有在这种交互作用中才能得到解释。

五、案例分析

张昊,男,l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对学习和班级工作能全身心地投人,行动积极,说干就干,从不拖延,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常常不假思索,信口开河,脾气急躁,好冲动,易兴奋,往往会为一点小事与别人争吵,甚至打架。

请根据以上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张昊同学倾向于何种气质类型?

该学生的气质倾向于胆汁质。

(2)应怎样对张昊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让他学会抑制自己;耐心帮助他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定地学习与工作;当他处于激情状态时,教师要冷静处理,切忌火上浇油;对于他的热情、果断和积极性,教师应该给予肯定

第八章

一、选择题

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D.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2.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 )。

A.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B.顺序性和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稳定性

3.对正常儿童而言,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这种现象说明( D )。

A.发展具有连续性 B.发展具有阶段性C.发展具有方向性D.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

4.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间,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5.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成熟势力说的一项是( D )。

A.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B.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C.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D.任何行为.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反射条件而获得

6.下列心理学家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类的一项是( C )。

A.斯金纳 8.华生 C.皮亚杰 D.班杜拉

7.下列观点叙述中,不属于毕生发展观的一项是( C )。

A.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B.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C.个体的发展仅受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环境三种因素的影响D.毕生发展观为老年人调整心态、终身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8.下列选项中,对埃里克森理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认为个体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

B.如果个体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任务,他还可以通过教育等措施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

C.在学前期这一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9.下列四个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B.同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

C.皮弧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一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

10.以前经常遇到的压力和逆境,会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产生更为脆弱的感受,这种现象是( A )。

A.敏化效应 B.钢化效应 C.习惯化 D.去习惯化

11.下列学者中.主张“遗传决定沦”的一项是( D )。

A.墨森 B.罗森兹韦格 C.斯卡尔 D.高尔顿

12.关于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B.遗传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C.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D.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论何时何地都起主导作用

13.关于心理发展的特点,下列选项中符合的一项是( A )。

A.连续性 B.可逆性 C.平衡性 D.共同性

14.在思维的发展阶段中.个体的思维具有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的特性出现在( C )。

A.感知一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15.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这种观点属于( A )。

A.成熟势力说 B.行为主义观C.精神分析论 D.相互作用论二、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人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

3.顺应是指当机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引起图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这种情况就是顺应。

4.习惯化即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称之为定向反射习惯化。

5.敏化效应是指以前经常遇到的压力和逆境,会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产生更为脆弱的感受。

6.钢化效应是指先前的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更能成功应对。

三、简答题

1.简述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发展的关键期。

2.简述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

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2)自然经验。主要是通过与外界物理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物理经验,它是主体的个别动作作用于客体所产生的有关客体位置、运动和性质的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是有关客体本身的;二是数理逻辑经验,它是主体对一系列动作之间关系的协调的经验,是在反复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社会经验。主要指语言和教育的影响;(4)平衡化。

3.简述毕生发展观及阶段特征。

(1)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第一,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第二,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第三,个体的发展是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三类影响系统,即年龄阶段的影响、历史阶段的影响、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2)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他关心个体发展中的人格结构,认为个体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问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在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个体解决了冲突,完成了该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相反则会形成消极的品质。个体就是这样在不断解决冲突、克服心理危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同时,如果个体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任务,他还可以通过教育等措施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埃里克森所指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婴儿期(0一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恋爱与婚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在体验了人生的众多喜怒哀乐后,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体现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4.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1)少年期:ll、12岁到l4、15岁,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少年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可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递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2)青年初期:l4、l5岁到l7、18岁,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方面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四、论述题

1.你是如何看待个体心理发展的?

目前心理学界对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大致有四种:成熟论、行为主义观、精神分析论及相互作用论。

(1)成熟论的代表人物格塞尔认为,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在成熟论看来,个体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如动作的发展就遵循由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到细这样的发展规律。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因此年龄便成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参照物。

(2)行为主义观的代表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一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儿童既不需要直接做出反应,又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就可以完成学习。从总体上看,尽管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的观点各有所侧重,但他们的共同基本要旨,便是主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

(3)精神分析论的代表弗洛伊德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精神分析论强调本能、潜意识与情感在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4)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试图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在皮亚杰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纵观这几种有代表性的心理发展观,我们认为成熟论与行为主义发展观分别强调了心理发展的某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否认另一方面的作用使它们的理论观有失偏颇;精神分析论强调应重视潜意识、早期经验的作用,为我们了解个体内心世界的成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但该理论同时缺乏对个体认知等领域发展的科学解释;相互作用论明确了主客体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为我们了解个体心理发展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

2.试分析评价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1)遗传因素: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遗传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

(2、环境因素: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足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学校教育作为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活动,是影响人发展的环境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是否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水平,而且取决于它和其他环境、活动影响之问的协调.它至少不是对任何人、在个体发展的任何方面和任何阶段都起主导作用。

斯卡尔等提出了一种解释遗传和环境之问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个体的遗传类型将影响其对环境的选择和经验,即虽然环境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是要由个体的遗传特征来决定。“遗传一环境一行为表现”的关系随着个体年龄的发展而变化,并具体体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种为被动式(passive)影响,是指由儿童的父母为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此时,遗传的作用与环境的作用很难区分开来,因为为儿童提供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的是同一个来源一父母。被动式影响的作用将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第种是唤起式(ev()cative)影响,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例如,生性比较活泼和合作的儿童更易得到父母、教师及其他社会成员的关注,更易形成与这些外界因素的相互作用。这种唤起式的影响在个体整个发展过程中将持续存在。第三种为主动式(active)影响,指主体在其他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有目的的选择。主体总是倾向予选择那些自己感到比较能适应的环境去体验,其结果是,个体间在发展的方向与程度上表现出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形式的影响程度将越来越大。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同样,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变量。此外,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言语等),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道德、情感等),则更总的来说,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个体的生物遗传因素规定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个体的环境教育条件确定了发展的现实水平。这其中,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离不开环境与教育条件。

五、案例分析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一家族的八代人136名家族成员,发现其中有50

名男子都是音乐家。有人认为,这是遗传因素决定的。你认为对吗?应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1)上述看法是错误的。(2)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生物前提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没有这个物质前提,人就无法得到发展。(3)能否成为音乐家的现实,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重点)。(4)先天呈后天、内因与外因结合

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中学组)

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现象分为( 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中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 B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8.1879 C。1798 D.1897

3.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4.西方谚语曾言: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饮水。这说明在心理辅导中,我们要做到( B )。

A.遵循发展性原则 8.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c.尊重整体性发展原则D.尊重因材施辅原则

5.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一般有两种,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学校心理辅导有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这两种主要的方式 B.团体辅导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辅导为主

c.个别辅导是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矫治辅导为主,属补救性的辅导 D.经常逃学的学生、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更适合于进行团体辅导6.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8.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7·中学生将爱情的动机转向以求知、体育活动、音乐美术等形式抒发感情,使原有的动机冲突得以宣泄,这是( D )的表现。

A.理智的压抑 8.幽默 C.合理的宣泄 D.升华

8.健康的概念是指( D )。

A·身体健康 B.生理,丘残疾 c.心理健康 D.身心健康

9.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 B )提出的。

A·布卢姆 8.加涅 C.奥苏伯尔 D.奥斯本

10·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 C )。

A.社会心理学 8.生理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11.( A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12.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是指( D )。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认知 D.人本主义

13.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个别化学习D.掌握学习

14·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B )。

A·合作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指导学习

15·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D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D.掌握学习

16.“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负迁移 D.逆向迁移

17·小红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 )。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18.投射法测量了人格( B )层面的内容。

A·意识 B.无意识 C.客观 D.自然

19.在( A )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B.白日梦状态 C.自动化的意识状态D.睡眠状态20.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C )。

A.较高 B.中等 C.较低D.不变

二、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

1.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符合条件的多种解答。

2.离差智商是以智力的正态分布曲线为基础,将人们的智商看做是以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析,享表明被试的分数相对于处于同年龄标准化样组的均数之上或之下有多远。

3.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4.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

5.升华泛指心理欲望从社会不可接受的方向转向社会可接受的方向的过程。

三、简答题(共4个,每题5分)

1.简述思维的过程。①分析和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和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比较。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联系。比较是一个重要的思维过程,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通过比较才能辨别事物的真假、人心的善恶;才能找到要探索的科学问题,做出恰当的研究结论。

③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之分。

④具体化。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2.简述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发展的环境

(2)实施教育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改革评价机制;改革现有课程;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3)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

①智力激励法(头脑风暴法)②信息交合法

③联想法④综摄法

3.简述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舌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

4.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性和自我本能。后来他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其中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性本能(力比多)构成人格动力。由这种动力促成的行为中,有些是防御机制,诸如压抑、退行、合理化(文饰)、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等等。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自我是儿童的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时,儿童就形成了自我这种心理组织。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是个体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内化而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完美原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有利于人格健康。

四、论述题(共1题,l0分)

论述毕生发展观及各发展阶段特征。

(1)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第一,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第二,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第三,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三类影响系统,即年龄阶段的影响、历史阶段的影响、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2)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把个体从出生到临终的一生称为生命周期。他关心个体发展中的人格结构,认为个体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格,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方面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要经历顺序不变又相互联系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

规定的。在任何一个阶段,如果个体解决了冲突,完成了该阶段所要求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相反则会形成消极的品质。个体就是这样在不断的解决冲突、克服心理危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渡。同时,如果个体在某一阶段未能很好地解决发展任务,他还可以通过教育等措施在下一个阶段得到补偿。

埃里克森所指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乱;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恋爱与婚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主要通过生儿育女,获得生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第八阶段: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在体验了人生的众多喜怒哀乐后,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体现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

五、案例分析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王某是本市某重点中学的高三年级的男生,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每天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因此他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在家里无故摔东西,甚至无故不去上学。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学生考试焦虑症状进行指导。

高考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其他种类的考试焦虑相比较,高考焦虑有其特殊性,造成学生高考焦虑的主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客观因素:

①学校及教师的压力。不少学校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的分数转,大搞题海战术,按考试成绩排名次、排座位,依据考试分数布置和安排学生的课外作业量。教师以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由于缺乏成功的体验,学生逐渐对考试产生反感。单调的刺激、过严的要求,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心理压力,势必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形成恐惧、紧张和焦虑。

②家长的高期望与压力。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与能力,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进重点学校,课余时间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补习班,不许孩子有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目的无非就是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家长的期望水平过高,以及不当的教育方式,只能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剧对高考的焦虑。

③社会舆论及媒体的不当宣传及做法;

每当高考来临时,大众媒体就开始制造紧张气氛,如请专家讲解有关高考的注意事项,请历届高考状元讲成功的经验等等,这无疑增加了紧张气氛和神秘感,会使学生更加紧张和焦虑。

(2)主观因素

高考对中学生来说是人生面临的第一次重要的选择,关系到每个学生一生的前途与命运。面对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高考,学生必然会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产生焦虑情绪。学生对高考的重要性的认识、知识准备、以往的开始经历和体验、人格特征等是考试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考焦虑的辅导策略

高考焦虑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多方面共同努力,方能见效。

①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把“应试教育”观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学校应把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检测教育与教学质量的标准,把课外活动和节假日还给学生。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考试焦虑,才能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的高质量的人才。

②寻求“社会支持”。寻求家长及社会对学生的支持,为学生的高考减压。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为孩子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不要在高考前制造紧张气氛,给孩子增加精神压力。此外,社会舆论要遵循教育规律,适当宣传与高考有关的内容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不要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和神秘感,也不要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宣扬高考状元,更不要过分报道与高考有关的内容,为减轻学生的高考焦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由于学生个体因素是高考焦虑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可以指导学生自我教育,使他们学会对高考焦虑做出积极、主动的应付。第一,改变不正确的认知与评价;第二,调整期望值,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第三,改进学习方法,调整竞技状态;第四,学习必要的应试技巧,在高考中的应考技巧是:要稳定情绪,全身放松;在答题前要浏览试卷,统观全局;回答每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列好答题顺序,贯彻先易后难原则;统筹兼顾各题,恰当分配答题时间;不忽视任何细节;注意克服定势的干扰;先求正确,再求速度,合理使用时间等等。

④学会自我放松训练。当考试焦虑严重地影响考生目前的状态时,专门的放松训练是非常有效的。最正规、最易掌握的一种方法是“紧张一松弛渐进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局部一组一组的肌肉群的放松,循序渐进地括及全身。它的放松顺序是:手臂一头一躯干一腿。放松还有想象性放松,深呼吸放松等等。总之,放松训练简便易行,所需时问短,不仅仅是治疗考试焦虑的手段,也是解除学习疲劳的有效方法。

总之,高考焦虑辅导应本着“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既要指导自我教育,又要重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寻求家庭、社会的积极支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高考焦虑行为,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中学组)

模拟训练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

人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 B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8.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2.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的研究方法是( D )。

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C )。

A.服从 B.从众 c.模仿D.暗示

4.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5.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程度是( B )。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6.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B )。

A.铁钦纳 B.詹姆斯 C.斯金纳 D.马斯洛

7.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 C )。

A.华生 B.弗洛伊德 C.冯特 D.铁钦纳

8.构造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是( A )。

A.铁钦纳 8.弗洛伊德 c.斯金纳 D.马斯洛

9.罗斯杰是( A )的代表人物之一。

A.人本主义 B.精神分析 C.格式塔学派 D.行为主义

10.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属于( B )。

A.自然观察法 B.控制观察法 C.参与观察法 D.非参与观察法11.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D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12.根据实施评价的时机不同,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准备性评价、( B )和总结性评价。

A.相对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D.标准参照评价13.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 D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14.( A )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与编制的、作为考查学生学习进步情况的测验。

A.教师自编测验 C.成就测验 B.标准参照测验 D.标准化成就测验15.在概念教学中先给出概念的定义,然后列举概念的例证加以阐释说明的方法是( )。

A.逆向反推法 B.例证一概念法 C.概念一例证法 D.类比法

16.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D.运气

17.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不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 A )。

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18.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C)。

A.从众 B.服从 c.暗示 D.模仿

19.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哪一层的标准( C )。

A.非病态 8.良好适应状态 C.理想状态 D.正常状态

20.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B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二、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

1.习惯化即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的现象。

2.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员的社会功能。

3.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4.精神分析是指通过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展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宣泄,从而治疗疾病。

5.听觉性言语中枢也称温尔尼克区,它位于颞叶的后下部,是用来理解语言,损害它说活虽流畅但却不理解语言的意义。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成分是什么?

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的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

2.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

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①遗忘的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②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③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熟练的动作机能遗忘的较慢;④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⑤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

增进记忆的方法主要有:①直观形象法;②图表法;③谐音记忆法;③归类比较法;⑤联想法;⑥歌诀法。

3.简述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

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在合作的条件下,群体成员之间能建立和保持友好协调的人际关系,个体的活动效率因此也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有更多研究表明,由于竞争能够使个体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所以它同样可以大大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

可见,合作和竞争对个体的行为都主要起积极作用。研究发现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即便合作是最好的策略也是同样如此。

4.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①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②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识过程的意识;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④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⑤向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的机会。

四、论述题(共1题,l0分)

需要层次理论述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征的实现。马斯洛说,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这就是自我实现。他还概括地提出了自我实现者的l5项优良的人格特征,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实现者。

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首先,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较低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一层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其次,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自我实现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最后,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个水平,即基本需要(前四种需要)和成长需要(后三种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迄今为止心理学界最为推崇的需要理论,其积极意义表现为: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有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当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①马斯洛脱离现实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发展去看待人性,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中的作用;②马斯洛强调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但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③马斯洛是一个人本主义者,他的许多概念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而未能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

五、案例分析

王新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e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

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中学组)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他码填人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C )。

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7±2个组块D.9±2个组块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

理是( B )。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B )关系。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成准比例

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 C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8。追求刺激的倾向C.追求成功的倾向D.回避困难的倾向

5.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叫( B )。

A.服从B.从众c。信任D.接受

6.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D )水平。A.超常B.低常C.中下D.中等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凋、深沉的特征属于( D )。A.胆汁质8.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8.认为学习不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C )。

A.桑代克B.斯金纳 C. 加涅 D.金布尔

9.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 D )。

A.奥苏伯尔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1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C )。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

11.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 B )。

A.社会促进B.社会惰化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

12.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 B )。

A.问题的内容B.内在心理根源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D.问题的性质

13.在思维的发展阶段中,个体的思维具有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的特性出现在( C )。

A.感知一动作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

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与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

15.美国第一个将伊凡?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人是(C )。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华生D.桑代克

16.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B )。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一般迁移

17.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教的原则

18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C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B.发展性原则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19.关于遗传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具备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B.遗传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C.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D.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无论何时何地都起主导作用

20.在思维的发展阶段中,个体的思维具有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的特性出现在( C)

A.感知一动作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

算阶段

二、名词解释(共5个,每题4分)

1.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3.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所具有的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4.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5.替代强化是指看到别人的行为受到强化因而自己的相应行为倾向问接地受到强化。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问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当代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

(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新的假设所推翻、所取代。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对知识的应用,认知主义强调的是应用的普遍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应用的情境性。

(2)学生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暂,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并不是一个经验的无产者,而是能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起新的意义,从而充实丰富和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经验,他们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因此,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而是在已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基础上去形成新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同时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学生观更进一步;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探索性,确保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落实。

(3)教师观:建构主义更愿意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形成思考、分析问题的思路,启发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逐渐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自我管理、A-我负责;创设良好的、情境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在其中通过实验、独立探究、讨论、合作等方式学习;组织学生与不同领域的专家或实际工作者进行广泛的交流,为学生的探索提供有力的社会性支持。

2.问题解决有哪些策略?人们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分为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优点是保证问题的解决,但耗时耗力,另外,问题较复杂时很难解决。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较省时省力。常用的启发性策略有:

手段一目的分析,即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为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目标。

逆向工作,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计划,计划又被称作是简化计划,也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常可以抛开问题的某些方面或细节,将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形式,找到问题的主要结构,先解决抽象成的较为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利用所得到的答案来帮助指导解决更为复杂的未经简化的问题。

3.常用的自陈式人格测验及其主要特点。自陈式测验是运用自陈量表来进行人格测验的一种方法,量表中包含一些陈述性的条目,受测者根据陈述内容与自己的实际适合情况选择答案。较为常用的有如下几种自陈式测验:

(1)卡特尔的l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l6PF)。卡特尔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测验适合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l6PF不仅可以描述受测者的16种人格特质,还可以描述四项双重因素:内向一外向、适应一焦虑、感情用事一安详机警、怯懦一果断,以及四项社会成就因素:心理健康因素、专业成就因素、创造力因素和环境适应因素。l6PF是进行大范围人格调查分析和研究的较理想的问卷。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艾森克将人格划分为内一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并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这个测验包括成人问卷和少年问卷两种,分别适合调查l6岁以上和7—15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EPQ涉及的人格维度较少,容易掌握,施测方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3)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简称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撒威和麦金利在1940年编制完成的。该测验主要用于心理异常的诊断,在精神医学界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工作中使用较多,也常用于科学研究。MMPl包括10个临床量表,适合于测试l6岁以上的人,其题目形式与EPQ相同,由受测者对每一陈述做“是”或“否”的回答。

4.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心理状态。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做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变化。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能达到的结果的主观判断或估计。

四、论述题(共1题,l0分)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实验法等。

①观察法

心理学探讨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而心理及行为现象表现为可观察的活动。研究被试各种行为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顺着可观察的活动来追踪和记录其现象和变化。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索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观察法可分为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还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观察法可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前期研究,可以先用来发现问题和现象.可供研究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即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②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调查法的优点j是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会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调查法与观测法一样,只能了解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还需要其他方法来弥补其不足。

③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等。根据需要,研究者也常对波试做智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的亲近者了解情况,或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或他人为被试写的材料等进行分析。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此外,个案研究的结论不能简单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但在经过多次同类性质的个案研究之后,可为研究者设计实验研究假设提供参考。

④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是在学校或工厂等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所进行的实验。现场实验的优点是把心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其缺点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室实验是在严密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借助一定的仪器所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五、案例分析(共1题,l0分)

李强,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对学生和班级工作能全身心地投入,行动积极,说干就干,从不拖延,上课回答老师的问题常常不假思索,信口开河,脾气急躁、好冲动,易兴奋,往往会为一点小事与别人争吵,甚至打架。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李强同学倾向于哪种气质类型?根据气质类型理论,李强同学气质具有脾气急躁、好冲动、易兴奋等特点,因此倾向于胆汁质的气质类型。

(2)应怎样对李强这种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教育中,教师要对他的热情、果断和积极性给予肯定;同时也要让他学会控制自己,教他一些情绪控制的方法;要耐心帮助他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平稳而镇定地学习和工作;当他处于激情状态时,教师要冷静处理,切忌火上浇油。

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中学组)

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学之父是( D )。

A.华生B.弗洛伊德C.斯金纳D.冯特

2.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 C ).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马斯洛

3.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需要是( B )。

A-生理需要8.自我实现C.爱和归属D.安全需要

4.手段一目的分析属于问题解决策略的( C )。

A.计划式策略8.规则式策略C.启发式策略D.算法式策略

5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有意无意地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是(A )。

A.模仿B.暗示C.从众D.合作

6.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组成,这是( D )的理论。A罗煮、斯B.班杜拉c.奥苏伯尔D.阿特金森

7.斯腾伯格提出人的智力是由成分智力、( C )和经验智力这三部分控制。A-人际智力8.成功智力c.背景智力D.自知智力

8.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或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相

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讲授法8.提问法c.讨论法D.发现法

9.心理学通过实验研究,认为( B )对学习或工作有一定的益处。

A.过度焦虑B.适度焦虑C.低焦虑D.无焦虑

10.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 A )。

A.顿悟过程B.强化过程C.试误过程D.同化过程

11.根据奥苏伯尔对学习方式的分类,学生独立地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是( C)。

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发现学习D.接受学习

12.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提出者是( B )。

A.华生B.斯金纳C.加涅D.巴甫洛夫

13.( C )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A.自我调节能力B.自我效能感C.教学效能感D.教学监控能力14.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 C )创立的。

A.笛卡尔8.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

15.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 D )。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6.( C )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

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D )。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18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 A )。

A.归因B.印象C.自我认知D.态度

19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 )。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20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B )。

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

二、名词解释(共5个,每个4分)

1.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图式量的变化。

2.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3.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4.刺激的增加量△l与原刺激量I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之间的比值是个常数,即K=△l/I,称韦伯常数。

5.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

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问的区域。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①遗忘的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②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③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熟练的动作机能遗忘得较慢;④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⑤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

增进记忆的方法主要有:①直观形象法;②图表法;②谐音记忆法;④归类比较法;⑤联想法;⑥歌诀法。

2.加涅认为,学习所得到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可以分为五类:①言语信息,即我们通常所称的“知识”。学习理解言语信息的能力和陈述观念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②智慧技能,即能力。指能使学生应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③认知策略,即学会如何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的内在组织的技能,是学习者用以“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方式;④态度,即品行。是习得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倾向。⑤动作技能,即技能。是获得平稳、精确、灵通而适时的操作能力。

3.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有以下几种方法:

(1)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主要有: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有: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一般说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是有一定威信的,但这种威信是短暂的“不自觉威信”。随着学生对教师德才方面逐渐了解,师生之间情感的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师的威信就由“不自觉威信”发展成为“自觉威信”了,这才算是真正的威信。

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主要有: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四、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生涯辅导

(1)生涯辅导是在职业辅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指个人一生当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与职位。具体来说,生涯辅导包括以下内容:①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②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③做出合理的选择;

④自身潜能的开发。

(2)对学生而言,学校的学习是未来事业的准备,培养他们善于规划人生路途、善于选择恰当职业的能力,是事业乃至人生成功的条件之一。为了做出恰当的规则和选择,学生必须知己知彼,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尤其是自己的潜能,以便扬长避短,了解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求,以便合理选择。生涯辅导主要有生涯教育与辅导和生涯咨询两种方式。前者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后者以个别学生为对象。

(3)学校本位的生涯教育与辅导实际上就是全校性的生涯辅导模式,它要求在校长的带领下,以全体教师参与的方式,共同识别学生整体的需要,并据此定出共同的目标及工作要点,通过全校性的教育与辅导活动,促进学生的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准备,以发展学生的生涯成熟。学校本位的生涯教育与辅导通常包括六个步骤:动员、形成计划、设计活动、执行并实施活动、评估计划或活动、检讨修正。

(4)不管是面向全体的辅导,还是面向个体的咨询,辅导的最终目标是:

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涯观和职业观;②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③帮助学生要用长远的目光看待职业;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科学的择业态度。

五、案例分析(共1题,l0分)

某教研员到生所中学去进行教育达标验收工作时听了一节“培智班”的语

文课。教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师讲课期间总有一位学生未经教师许可就可离开座位跑到讲台上领读、表演,甚至跑到教室后面的饮水处去喝水。事后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培智班”中相对聪明的学生,是同班学生中识字多、发音准、吐字清楚的一位。该任课教师也对该生的这种行为进行过多次教育。却无济于事。

试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并帮助这位任课教师解决这一班级教育现象。

(1)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其一,由于前任教师偏爱此生,当学生类似行为开始出现时,教师不忍心严厉制止,反而以学习成绩的优秀来掩盖其不良行为;其二,当教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只是通过呵斥、惩罚的方式去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而没有对其掌握的正确行为方式进行强化。

(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许多行为具有操作性和工具性。这一理论强调行为方式的获得主要是利用联想式和操作式的条件反射,去进行直接的强化。通俗说就是当学生一旦有错误行为产生时,马上停止其活动,让他重复多次地去演练正确的行为。

(3)针对这一事例,这位任课教师研究后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只要该生有擅自离座的行为出现、老师就要他回到座位上示范一次离座或讲话前应怎样做,在举手数秒后,老师点名方可起立,然后再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其他活动。如此强化训练五到十次,估计过一段时问后,该生的错误行为会明显减少,在离座及发言时都会举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是强化理论在帮助学生抗干扰而形成正确行为的成功一例。在运用强化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行为时,一定要明确要改变的行为是什么,要强化形成的正确行为是什么,从而对其进行教育的“正性强化”。有的教师通过体罚、恐吓。训斥等非道德行为去强行改变学生迷恋网吧的不良习惯,而非采取积极的“正性强化”,这只能产生“负性强化”,促使学生通过网吧游戏中的成功体验或非道德行为的尝试去摆脱其学校生活的懊恼、沮丧和痛苦,反而增加了错误行为的出现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