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语导学案

六语导学案

六语导学案
六语导学案

5、负荆请罪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理解“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来源。2.品味语言,了解剧本特点,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顾全大局的品质,体会廉颇知错能改、以大局为重的品质。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课文导学】

一:

1.了解课文体裁及写作特点

2.给下面的字组词:

赵()韩()唇()

廉()惧()庸()

3.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1)形容辩论激烈,言词锋利,像枪剑交锋一样。()

(2)一点儿都不害怕。()

(3)针尖对麦芒。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4)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

(5)指识大体,顾大局。()

(6)有点明白或好像有点明白。()

二:

读完课文,你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一下课文的内容吗?

三:

思考:

剧本是如何通过尖锐的喜剧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圆括号内的词语对表现人们性格特点有何作用?

四:

1、画出剧本中鲜明地表现人物特点的词句,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朗读,体会廉颇和蔺相如高贵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课文。

【精品习题】

1.负荆请罪的故事发生在(时间),说的是赵国的用的方式向请罪的事。现在常用这个成语表示

2.从《负荆请罪》这篇课文中,你个人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如果没有他的谦让,赵国会怎样?

3.分角色练习表演剧本。

6 最后的姿势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课后3)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文导学】

一:

拼写展示。

1.用“——”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坍.(dān tān)塌着.(zháo zhu?)想散.(sǎn sàn)步

2.根据拼音写词语。

午休后,他正在院子里xǐ shù(),突然宿舍楼随着地势āo xiàn()下去,顷刻间变成一片fai xū()。

二:

词语浏览。

1.形近字组词。

感()吱()释()撼()枝()泽()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大公无()地动山()生死()关血肉()糊我会用这个成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细读课文,找找文中四处重要的环境和场景描写,体会一下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四:

读读课文中三位具有代表性人物的话语,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五:

品读语言文字,想一想,“最后的姿势”有什么内在含义?你感受道了什么?

阅读提示:再仔细读读四处场景描写、三个侧面烘托以及人们对谭老师的评价,理解“最后的姿势”有哪些内在含义。

【精品习题】:

一:

精彩赏析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

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

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1.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绘声绘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妙语连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生命最后的姿势”指的是什么?它蕴含了谭千秋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分析“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赞语妙在哪里?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指定段落。

2.学习课文“曼、薄、玛、泣、副、舰、怖”等生字词,根据课文理解“巍然屹立、调遣、井然有序、肇祸、深渊、履行”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和做人之道。

【课文导学】

一:

挑战自己,初露锋芒

1.我能把生字写得工整漂亮。

震荡调遣大副井然有序威严履行深渊忠于职守

哭泣机械灵魂争执控制调遣呼号阴森可怖

【精品习题】:

一:

挑战阅读,能力提升

1.诺曼底号遇上了一场可怕的灾难。是怎样的可怕灾难呢?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

2.说说在全船的人一片恐慌时,船长是怎样指挥援救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3.哈尔威船长在指挥救援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

4.在这四次命令中,你认为最关键的命令是什么?为什么?

二:

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要求结合文中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8.爱之链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自学生字,学会本课“乔、簸、矮、胎”等8个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荒无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等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课文导学】

一:

挑战自己,初露锋芒

1.我能把生字写得工整漂亮。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

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无人烟

二:

挑战阅读,能力提升

(1)课文讲了一件事情。

(2)从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他什么样的品质?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3)课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进行了精彩的描写。想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从相关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精品习题】:

一:

挑战他人,勇攀高峰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描写时注意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要升华“爱”的主题。

四、终极挑战,超越自我

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第9课《小草和大树》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课文导学】

资料链接: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八岁的夏洛蒂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利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词语】:

1、读了这篇课文你积累的好有

2、最感动的场景(摘抄语句)

3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导读】

第一部分:

自读读课文1-然段,思考:

1、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作者为什么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仙人掌花?

。2.课文具体从哪些方面写了夏洛蒂勃朗特所遭遇的生活遭遇?

3.课文又从哪些方面写夏洛蒂勃朗特在写作道路上所遭遇的逆

境?

4.夏洛蒂勃朗特在得到罗伯特骚塞给她的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时,心里怎么想的呢?(试着写写当时夏洛蒂勃朗特的感受,60字左右)

第二部分

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

1.面对沉重的打击夏洛蒂勃朗特屈服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夏洛蒂勃朗特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她是如何敲开的?

3、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各自的代表作是什么?

4、课文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

【课外拓展】

收集1-2条关于苦难和逆境的名言

10、《轮椅上的霍金》导学案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知识与能力)

2.感悟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明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挫折,要像霍金那样成为生活的强者。(情感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霍金是一位物理天才,也是一位生活强者。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的重难点确定此目标,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围绕目标进行,这一目标将在“质疑探究”环节中完成,并在“达标检测”中进行检验。)

【学习流程】

一、学情调查

1.史蒂芬霍金的标志性形象是(),从他的标志性形象可以看出

他()。

2.看到霍金,你会想到哪些词语?

二、质疑探究

1.在物理学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很多,我们一般称他们是“物理天才”,生活中被称为“生活强者”的也很多,而霍金却把这两者基于一身,课文中有一段话将这两个词语联系在了一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比较简单,采用浏览,找一找的方法用短时间完成。)

2.作者是怎样来写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呢?默读课文3—7自然段,圈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这是重点内容,因此针对学生特点,让学生在默读中圈画,找重点词句,做批注,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作者是怎样来写霍金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呢?默读9—12自然段,思考前四个问题,组内合作交流问题(5)。

(1)“年轻的女记者”向霍金提出了怎样的问题?

(2)她的问题一提出,报告厅内为什么顿时鸦雀无声,一片静默?

(3)霍金听了女记者的问题之后,脸上的表情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4)霍金是怎样回答的?

(5)从霍金的回答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霍金?对自己有怎样的启发?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难在对女记者的问题的理解上,因此用四个小问题来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理解。问题五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有对文本的解读与概括,因此放在小组合作中解决。)

【精品习题】:

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A.他在护士的帮助下与学生们交谈。

B.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

C.他建立了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D.他被选为最年轻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2.练习说话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更因为。从霍金的身上,我们明白真正的魅力不是长相,而是品德、精神、人格等,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我想说:的魅力不仅在于,更因为。

3.拓展延伸

假如霍金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来到我们身边,面对这样的科学巨匠,面对这样的生活强者,你难道不想对他说些什么吗?拿起手中的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逊的经历,理解“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的含义。

3.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学会生存,学会坚强的人生道理,培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兴趣。

【课文导学】

一: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

惬意()帆蓬()扉页()

驯养()抽屉()俘虏()

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心情感到愉快。()

(2)饲养并使其顺眼,也就是对野生动物逐步家养的过程。()

(3)寄身,暂居。()

(4)指在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那一页。()

3.反复读课文,说说作者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试着给文章分段,并说说每段的大概内容。二:

1.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2.爷爷和爸爸送我的仅仅是一本书吗?这本书还寄托着他们怎样的希望?

三:

思考:

“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女孩子要不要读?说说你的理解。

展示单元四:

近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你都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受?

【精品习题】

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指的是,作者是国的。这是一部小说,描写了。

2.“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这句名言是说的,意思是。你所积累有关意志顽强、不怕困难的名言是: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会写本课生字,能理解“熟能生巧”“心灵手巧”等词语的意思。

3、我能大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放映剪纸作品,学生欣赏,谈感受。

2、作家笑源的姥姥就是一位剪纸的高人。在他的记忆中,总有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完成课后描红。

2、再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独立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大声读课文,我能够读通顺,读正确。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5、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围绕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试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6、初读课文之后,我看到了一个()的姥姥。(试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精品习题】

一、展示交流

1、形近字刀()刁()

多音字择 Zé ( )

Zhái( )

2、理解熟能生巧、心灵手巧

3、重点交流朗读第2、12、13自然段。

4、课文主要讲姥姥剪纸技艺高超,以及“我”和姥姥感情深厚。

5、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第二部分(4-6自然段)

第三部分(7-12自然段)

第四部分(13自然段)

6、读了课文,我看到一位()的姥姥。

二、拓展提升

1、诵读课文第1

2、13自然段。

2、搜集剪纸资料。

第13课《牛郎织女》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感悟课文通过描写展现的人物形象。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

3.了解文章体裁及写作特点。

【课文导学】

一:

1.了解课文体裁及写作特点。

2.给下面的字组词。

嫂()棚()衰()扎()

搜()朋()哀()札()

3.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嬉戏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汹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霎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初读课文,你认识了怎样的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划分段落,理清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牛郎或织女?

2.读1-5节,联系重点词语、句子分析牛郎、织女的形象。

3.读6-7节,品味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发挥想象,描绘美满生活的具体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1.读8-10节,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凡,私嫁牛郎后,有什么反应(试着演一演她当时神态、动作和语言)?联系词语、句子品味王母娘娘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1.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2节,这一节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2.复述课文,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精品习题】: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关联词语。

1.织女()美丽贤惠,()心灵手巧。

2.()天上富丽堂皇,()织女并不喜欢。

3.老牛嘱咐牛郎,()碰到紧急的事情,()可披上它的皮。

4.王母娘娘下令,()要把织女抓回天庭,()要严厉惩罚。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

2.跳脚呼喊,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大怒的样子。()

3.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4.形容分手时非常悲伤。()

第14课《安塞腰鼓》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表现出来的生命中奔腾的力量和阳刚之美.

3.理解排比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课文导学】

1.自读文章,解决生字、词。给加线字注音。

瞳仁()亢奋()羁绊()山崖()

冗杂()烧灼()磅礴()淋漓()

戛然()闭塞()束缚()

2.填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地搏击着。它()着你,()着你,()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3.画出文中能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

4.文中大量地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现安塞腰鼓的气势?思考一下其何作用?

5. 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3.解词。

①亢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晦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羁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编号: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得强大的生命力。

3、积累与柳树相关的诗句。

【课文导学】

这是一篇散文。文题至少揭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本文描写的对象是一株柳树;二是表现了这一株柳树的生长环境是青海高原。作者将“一株柳树”这一描写对象与“青海高原”这一生长环境融入标题,暗示着这株柳树必定有着某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发人深思,引人动

情。

1、你还收集整理了哪些资料?(作者、青海高原、边塞的诗词等

2、本文值得积累的句子、词

语:

3、搜集有关柳的成语、诗

4、填谚语:有心栽花花不

开,

5、摘抄文中的问句,体会语气。 a、惊叹而又疑惑 b、感叹、质

问c、敬畏、赞

【课文导读1】

1、既然写“柳”,为何不以“柳”为题?这株柳树到底有何神奇之处?用“青海高原”来修饰又有何用

意?

2、细读课文,分别找出具体描写一株柳、猜测与想象一株柳、灞河柳的相关段落。具体描写:猜测与想象:灞河

柳:

3、青海高原到底是怎样的恶劣?那株柳树长得怎

样?

【课文导读2】

1、这柳树凭着什么在青海高原上成为一方独立的风景?作者托物言志想要歌颂的是什么?

2、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在生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它为什么能承

受?

3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灞河柳?有何用

意?

4读句子体会。

1).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神奇”在哪?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

觉?)

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仅仅在写柳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

示?)

【课外拓展】观察一种植物,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它的特点。用上一些好词好句

第16课《草原》

编号: 20 预习时间:班级:小组:姓名:

一、预习·检查

1、熟读课文。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本课多音字及近反义词。扫清字词障碍。

2、搜集本课作者的资料,并将重要的内容摘抄下来。

3、听写词语: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二、学习·研讨

1、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及段落,并背诵下来。

2、本课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描写了什么?再描写了什么?作者这种写法叫什么?回忆一下,曾经学过哪篇课文也是采用这种写法?

三、完成小册子第一页、《高效课堂》基础部分。(第一页)。

四、这节课的收获是:

必修1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导学案

必修1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导 学案 【重点讲解】 一、简析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 .世界由两极到多样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前苏联经济的衰落和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是世界走向多样化的标志。 第三世界的实力的增强对多样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认识 推行强权政治、力图独霸世界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贯主张。 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综合国力的较量,谁在综合国力较量中取胜,就可以成为多极中的一极。 维护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国际经济关系是最活跃的关系,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规律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的消长以

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要力量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力量的消长、军事实力的变化、新兴势力的崛起等。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局面出现的原因 .动荡的原因 “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力图构筑以其为首的单极世界,不断推行其霸权政策,根据它自己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插手别国内政、外交,甚至不惜诉诸武力。 东西方力量对比出现失衡,导致国际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和平主流的原因 在两级格局瓦解后,和平和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方政治经济力量的崛起,必然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所遏制,多方力量的制约,使各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不得不遵守秩序,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最新人教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套 一、导学案的编写意图 为了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强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加快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我旗小学教育质量,使我旗小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我们特组织全旗骨干教师编写了集教与学于一体的师生公用的学习资料。 “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练"的作用。小学语文“导学案”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融入了多年来我旗“小语整改”、“自主探究式教学”、“批注式阅读”等科研成果,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了读书训练,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读中得法。整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可以说导学案的设计真正落实了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目标解读 课文导读 基础达标 预习导航学后疑惑 自我挑战 拓展阅读 作业及活动设置 相关链接 三、板块使用说明 关于“目标定位”。学生在学习每课前依据导学案预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准备”,在此基础上学生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关于“预习导航”。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此环节。它包括四个小版块,即:课文导读、基础达标、学后疑惑、自我挑战。“课文导读“:主要是为了发挥导学案的引领作用,用感情充沛的话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或向学生提示阅读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提示学习方法和策略等,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等。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尝试、认真体会,其教育效果远远优于生硬的要求与灌输。“基础达标”:这个环节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册第单元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1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感受有爱、友情的温馨。重点难点朗读背诵古诗,结合注释、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感情。预习提纲 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2、了解李白生平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一、导学步骤: 1、导入:“黄金万两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寻。” 2、读好“孟、陵、辞”字音。 3、小组背诵,互相检查。 4、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理诗句----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 5、小组解读诗意,讨论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初意: 二、交流展示:诗意 三、谈谈你品读到的友情检测: 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的情景,送别的时间是,送别的地点是。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2、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情。课后反思前楼中心小学导学案设计学科 第册第单元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20古诗两首课型讲读课课时2学习目标 1、我会认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朗读中体会是诗人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预习提纲 1、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一、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1)说一说,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怎样理解送: 元二: 使: 安西:(2)题目的正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介绍作者:王维 2、抓字眼,眀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解释或感受。(2)小组汇报 。(3)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情景剧的形式把它再现出来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第1课种树郭橐驼传精品导学案(详解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1课种树郭橐驼传 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树木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兴,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落到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栽种,“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到底是谈治树,还是谈理人?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将。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传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意深远。《三戒》是其很有影响的代表作。柳宗元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诗的创作上。他的诗不同于其他人的山水田园诗,而是借诗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身不幸的感叹。有《河东先生集》。 1 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

2.(1)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 已:通“矣”,了 (2)早缫而.绪 而:通“尔”,你们 3 4(1)名. 我固当 名:名词用作动词,起名 (2)且硕茂,早实.以蕃 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 (3)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繁衍生息 (4)非有能硕茂.. 之也 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使……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指甲划破

今义:连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 或修正,跟“只是”相同。 吾小人 ..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小民。 今义:指人格卑鄙的人。 1.甚善。名我固当。 译文:好得很。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 点评:别人名之曰“驼”,指其形象,本有戏谑、贬抑之意,但他欣然接受,足见其开朗的性格特征。骆驼的隐忍与耐劳在郭橐驼身上也得以体现。 2.其乡曰丰乐乡……莫能如也。 点评:郭橐驼以种树为业。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为什么“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原来他的种树技艺高超,而且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郭橐驼种的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种树卖果),技术很全面。由此可见,郭橐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冀教版-英语-七上-第27课学案

初中-英语-打印版 初中-英语-打印版 Lesson 27: Danny at home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单词、短语和句型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用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对课文内容复述或转述。 3.能正确、流利地应用目标语言进行介绍物品的位置。 二 、【学习重点(难点)预测】 重点:词汇、短语和介绍物品的基本句型和问年龄。 难点:掌握并能够使用介词准确介绍物品的位置 三、【知识清单(链接)】 New words: bedroom ,dictionary , front ,above Phrases : in front of Sentence patterns: Who is that man beside you? That ’s ...; How old is he ? He is ...; 课前预习 1.在.....前面_______ 2.在椅子下________ 3.在床旁边_______ 4.在门后_______ 5.在墙上_____ 【知识链接】 1 The chair is ______ _____ ______ the desk.椅子在桌子前面。 思考:in front of 与in the front of in front of 在......的前面,强调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部内部)的前面。 in the front of 在......的前部/端,强调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部□ 内部□)的前面。 eg:The blackboard is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of the classroom.(黑板在教室的前面) 2 The ball is _________the chair.球在桌子下面。 思考:under 与 below 3 The picture is __________ the bed.图片在床的上方。 4 Who is that man ________ you ? 你旁边的那个男士是谁? 思考:用来提问是谁的句子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 ___________ are you ?你多大了? 思考:该句的同义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1.图画在床上方。 The picture is_____ _____ _____. 2.我的猫在哪里? ____ _____my cat? 3.你旁边的那个人是谁? _____ _____that man beside you? 4.我的词典在桌子上。 My dictionary the desk. 5.河上面有一座桥。 There is a bridge the river.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15自相矛盾 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联系上下文,猜测“誉”“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4.了解人物思维过程,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 学习过程: 一、图片引入 1.同学们,你能根据下面的图片,猜一个成语吗? 2.你一定猜出来了吧。就是“自相矛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 3.自己大声的读2遍课题《自相矛盾》 4.自己从图中找到矛和盾。 矛:前面尖尖的用于攻击敌人的兵器。 盾:是圆形或方形的,用于防御敌人的一种兵器。 书写提示:矛(máo)盾给予(yǔ)

二、了解作者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理解大意 1.根据下面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 2.读一读下面生字、句子 (1)鬻(y ù) 吾(w ú) 弗(f ú) 夫 ( 2) “楚人有鬻(y ù) 盾与矛者。” “夫(f 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吾(w 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w ú)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其人弗(f ú)能应也。” 3.试着读出韵味和节奏

4.结合注释和老师提示理解大意 誉之曰誉:称赞 吾盾之坚吾:我坚:硬,坚固 吾矛之利利:锋利 或曰曰:说 何如何如:怎么样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之:代词,指“盾”。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之:相当于“的”。 4.用自己的话讲讲《自相矛盾》这个故事。 四、走进寓言,了解人物思维过程 1.默读课文思考“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提示: 矛刺破了盾说明矛非常锋利,而盾不够坚固。矛刺不破盾则说明,矛不锋利而盾相当坚固。那楚人的矛是锋利还是不锋利?盾是坚固还是不坚固?确实有问呀?围观者论证了楚人的话不成立。他才会发出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综合性学习导学案 课前准备 孩子们,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两个板块,分别是“回忆往事” 和“依依惜别”。综合性学习应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设计的活动应与即将毕业的你们的生活相关,所以,学习这单元之前,需要大家自主阅读单元导语.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搜集六年小学生活中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获奖证书、自己的相关作品等。然后慢慢整理,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4. 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5. 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

板块一:回忆往事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活动过程 一、浏览内容,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以往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温馨提示: ①自由组成小组 ②讨论活动内容 ③制订活动计划 ④活动计划包括:清楚活动内容、明确活动重点、确定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 ⑤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2、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自主阅读“回忆往事”这一板块的“活 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可以参考哪些资料,如何开展?需要多长

【推荐】高一英语第六单元导学案(1)

UNIT 6 Design 导学案(1) Lesson 1 A Matter of Taste A tip :No pains,no gains. 不劳无获。 Learning aims: 1 Learning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Read the text several times and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three artists:Xu Beihong,Qi Baishi and Chen Yifei. Learning important points: 1 Ge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2 Grasp some reading methods. Learning steps: Step 1 Words:(A级) 1 抽象的,深奥的 2 想象,想象力 3 展览 4 导弹 5 汗 6 青春年轻人 7 动物/人8 强调 9 细节/详情10 浅的 Step 2 Phrases(B级) 1 民间艺术 2 把……结合起来 3 以高速度 4 用黑墨水 5 陷入深思 6 把……加入…… 7 注视凝视8 喜欢……胜过…… 9 在某人的一生中10 在沉思中 Step 3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级) 1.Who is your famous artist ? 2.Who is famous for drawing pretty women? 3.Who is better at drawing simple pictures we often see in our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导学案:第27课 《寓言两则》

第27课《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①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二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生字、生词卡片。 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①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③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出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④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①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②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③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④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1、2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27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27《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目标呈现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概括课文内容。 2、会赏析文章精妙的描写,能概括分析人物性格形象。 3、能联系生活,分析想像和联想的作用,拓展对作品寓意的理解 重点难点 1、加强诵读训练,分角色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结合具体情节,对皇帝的动作、语言,特别是心理活动进行评价。 一、预习热身 1、资料链接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走近作者 (2)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3)写作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并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牛)

第六单元整体导读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儿童诗 单元学习重点: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单元学习难点:学写儿童诗。 学法提示: 1、在学习课文之前,按学案的要求,认真搜集、查阅有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资料,锻炼自己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在学习课文时,要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边读边理解,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批注在课本上;抓住课文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意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练习使用这些方法,会使你的表达更生动、更感人。 学习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时,可以搜集阅读《海龟救人》《小狮子爱尔莎》《沈石溪文集》中的《斑羚飞度》《混血豺王》等。观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影视片。 课时安排: 学习本组课文两篇精读课文可用5—6课时,两篇阅读课文可用4课时,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可用3课时,共需要12—13课时。 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 年级:六年级单元:第三单元课型:自主探究日期: 主备课人:牛延琴学科组负责人:王玲娜审核人:王玲娜祝喜梅 学习内容:《轻扣诗歌的大门》 学习目标: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

分类。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学习重点: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 学习难点: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具准备:投影仪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进行过语文综合性学习,还记得我们开展过哪些综合性学习吗?综合性学习跟我们平时的学习有没有不同呢?(学生交流)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轻轻敲开诗歌的大门,走进五彩缤纷的世界,领略诗歌的奥妙,感受它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先读读导读部分,看看这部分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二)明确“诗海拾贝”这一板块的学习内容 1.我们都来读一读这一单元的内容,看看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看来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还真不少呢,这次综合性学习分了哪两个阶段? 3.那么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的海洋,像赶海的孩子那样,去捡拾那些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贝壳吧。 4.我们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活动建议? (1)搜集诗歌(2)整理诗歌(3)欣赏诗歌 尤其是整理诗歌,怎样给诗歌分类呢?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给我们提供了哪几种分类方法? 按内容分按形式分,按时间分,按国家分,还可以按体裁分,按诗人分…… (三)进入“与诗同行”板块的预习 1.那么,“与诗同行”这个阶段又要求我们开展哪些活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建议。 2.说说这个板块要开展的活动。 (1)自己动手写诗 (2)举办诗歌朗诵会 (3)合编小诗集 (4)进行诗歌知识竞赛 (四)讨论活动计划 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制定比较详细的计划(时间人员分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从种到界 【知识点】 1.生物分类采用的方法?分类单位依据是? 2.分类单位不同说明了什么? 3.双名法的提出者是? 【测试题】 1.1.马属于界门纲目科属种。 1.2.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纲猫科动物。在生物分类上介于“纲”和“科”之间的单位是() A.种B.门C.属D.目 1.3.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成若干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等级: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A.界B.门C.属D.种 1.4.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门 B.纲 C.种 D.属 ★2.1.现有A、B、C、D四种动物,它们的分类情况是:A和B同“目”不同“科”,B和C同“科”不同“属”,D和A不在同一“目”中,你认为哪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最多?() A、A和B B、B和C C、D和A D、都一样 ★2.2.俗话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从生物分类的角度来看,牛和马是有共同特征的,它们共同的最低分类等级和共同特征分别是() A.亚门.草食性 B.纲.胎生和哺乳 C.目.恒温动物 D.科.体表被毛 2.3.转基因西红柿和普通西红柿属于() A.不同科 B.不同属 C.不同种 D.同一种 ☆2.4.“种”这个分类等级,不能表示的是() A.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 B.同种生物的雌性和雄性个体之间能够繁殖后代 C.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别是最小的 D.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是同一个“种” 3.1.瑞典植物学家提出了科学的生物命名法——。 3.2.我们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就是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正确的表示方法是() A.种加词┼属名 B.属名┼种加词 C.种加词┼科名 D.科名┼种加词 第二节从种到界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6、北京的春节 导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导学重点:引领学生随着坐着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导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导前准备 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古今文人苗雪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导学课时: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 二、我知道:课文是按__________顺序写的,从_______写到________,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________________. 三、我的疑惑 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导学案 一、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出示探究内容: (1)默读单元导读,了解单元内容,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2)默读课文,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并完成下表: 时间风俗习惯 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并完成上表。。 3.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了解北京春节的特点,教师相机指导: (1)体会年前的忙碌。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关键的词语,读中体会人们忙碌中洋溢着的喜悦和希望: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中体会到的。 指导学生抓住学生反馈的语句进行感情朗读。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在过春节的这段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2)体会过节的热闹 交流过节时重点写了哪几个日子?过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热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反复读一读,想一想。 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二篇短文,比较:同是写除夕,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二、深入探究: 提出你认为值得讨论的问题,教师点拨,并和全班同学深入探究 三、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先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安吉县天荒坪中心小学编写者:徐林娥审核人:陈亮点案备课时间:年月日总课时:20.《古诗两首》课题:第一课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共2 课时本课为第1 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准备 1.通过想象古诗画面、创编故事等方法感悟诗情。2.熟读成诵3.积累学习古诗的一些方法。想象画面、创编故事,感悟诗情。通过想象画面等方法走进诗的意境,感悟诗情。多媒体课件学案点案基础部分:一、知诗人通过上网搜索、查阅工具书等方式,我了解到了李白某一方面的资料,我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 二、明背景在李白还未成名时,孟浩然已经名声在外,那时孟浩然40多岁,李白20多岁。李白听说孟浩然是个大才子,就主动拜访他,孟浩然大加赞赏李白的诗,而且盛情招待他。孟浩然虽比李白大10几岁,但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我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情:★ 要点部分:探究一:读诗题、解诗题1.我能借助《词语手册》、字典等工具书读懂诗题的意思。★ 2.字典中,“之”字基本解释有(①的;②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③到,往),我觉得诗题中的“之”的意思应该是★ 3.我(我们)带着理解将诗题读好。★ 探究二:读古诗,明韵味1.每行七个字的诗句一般在第二、第四个字上停顿,根据这一点,我要带领大家把这首诗的节奏读好。★★ 2.古人诵读古诗讲究把第一、二声的字读得比较长,三四声读得较短,我(我们)能学着古人读出诗的味道。★★ 探究三:抓字词,明诗意1.通过借助注释、翻阅工具书等方式,我已经读懂了部分诗句的意思,我要和大家交流交流。★ 2.结合这幅图,我读懂了“西辞”、“下”的意思。★★ (注:需手写,主要呈现提升点的组织序。是个体教师了解学生课前完成学案情况后的二次备课) ⑴结合这幅图,我知道“西辞”是指⑵结合这幅图,我知道作者说

七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导学案新版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作文导学案(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 【文题设置】 从生活中选择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写作指导】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 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联想有两个要素:一、“有一定联系”; 二、“别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 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明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朵那么鲜艳、那 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 对于写作流程,鲁迅曾以“静观默察”“凝神结想”“烂熟于心”“一挥而就”来概括。其间,“凝神结想”“烂熟于心”就是讲的联想和想象。对此《文心雕龙》中也曾有精彩的描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通万里。吟咏之,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石之色。”凭借想,可以把一些相近的、相似的、相关的乃至相反的事物系、合起来,把平日累的素材、印象、感受在里融合、通、升,形成一种新的思想,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因此,想思在写作中的用相当广泛,它不可以开拓写作思路,而且可以醒我沉睡的心智、 目要求写“咏物抒情”的作文,所咏的“物”,要具体描它的形象,于 所抒的“ ”,要表达自己真的感情。“展开想”,由眼前的“物”的具体形象, 想到自已真的“ ”的抽象感情。如“ 根”:可以由根深埋于地下,干 的挺直,叶的繁茂,所作出的默默的奉献,想到祖国建没作基石的工人、 民、士、知分子。再如“海潮”:以从“声如千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天卜无” 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想到海潮的守信;从海潮奔、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想到宏抱, 博大胸 【例文引路】 土地 碧空如洗,在的白云下,黝黑的土地,与天空一起向前延伸,像两条永不相 交的平行,着个世界上的一切走向方?? 泥土是博大的。相,人是由泥土成,今天,我都会切地叫“大地母”。广无疆的大地,用大的胸膛,孕育着所有的生灵。我无法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21.古诗两首》导学案(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认识本课2个字。会写本课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借助注解,看着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天门山》这首诗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天门山》诗句的意思。能体验诗人的感情,产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自学本课生字。 2、朗读《望天门山》,能读得流利、有感情、有节奏感。 3、能从诗句的描述中想象所描述的美丽景色。 【合作、探究】 1、回忆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2、组内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棒。 3、借助图画和注解,交流诗句的含义。 4.交流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达标测评】 一、用下列生字组词。 断()()楚()() 孤()()帆()() 二、读故事《望天门山》填空。 1、读《望天门山》时,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的景象:有巍巍的,滔滔的,巍巍的,还有,真是太壮观了! 2、这首诗中的“楚江”指。最后两行的意思是: 三、默写《望天门山》。

《21.古诗两首》导学案(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能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2、我能借助注解和图画,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之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自主学习】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合作、探究】 1、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能读得流利、有感情、有节奏感。 4、同桌互读,我来比一比谁读得更棒。 5、借助图画和注解,说说诗句的含义。 6、交流不懂的地方。 7、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达标测评】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 duàn chǔ jiānɡɡū dú fān chuán jìxùhuà zhuānɡ 二、我会辫子组词 淡()妆()晴()孤()凡() 谈()壮()睛()抓()帆() 三、《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后两句的诗句是(,。) 意思是: 诗中作者写的是西湖和的美景。在诗中,苏轼把西湖比作,说西湖像她一样“。”苏轼的这一比喻广为流传,所以西湖又被人们称作“西子湖”。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导学案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 第一课时 温馨寄语: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内容: Let’s start A. Let’s learn Let’s play 学习目标: 1、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 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和 shorter 2、能够使用句型“I’m…cm tall. He/She is…cm tall”来描述自己和他人的身高。 3、能够用句型“You’re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 I’m older than you”进行年龄和身高的比较。 4、能够用形容词的比较级来谈论自己、朋友、及他人或事物。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能够听、说、读、写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并会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难点:能够用长度或重量单位对人、物及动物进行描述。 长度单位cm的完整形式,centimeter的发音也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知识链接: 1、本单元学习的是形容词性的比较级,在运用比较级的句型里,经常用到than,在和别人比较身高、体重等时,要用到taller\stronger\older\younger\shorter,体貌比较可以用公式表示:

A+am\is\are+taller\shorter\older\youner…+than+B Be动词形容词比较级“与……相比较” 2、164cm 的读法one hundred and sixty-four centimeters.如果超过了1厘米,要读复数形式的发音。 学法指导:自学(以旧引新)、小组合作、老师指导 自主学习: 1、写出下列形容词的比较级,听录音学会单词发音。 tall-________ strong-_______ old-_________ young-__________ short-__________ 2、写出下列比较级的反义词。 taller-__________ younger-___________ shorter-__________ older-_____________ 3、试着翻译下列句子,并跟录音机自读。 You’re taller than your broth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160 cm ta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学习五个单词,听录音,跟随老师学会发音,并在小组内学会朗读,并试记拼写。 2、听录音和老师朗读,会说两个句子,并在小组之间用比较级练习说句型并在班上进行展示。 I’m ________ cm tall . You’re _________than _________. 拓展延伸: Let’s play : 运用本课知识比身高、年龄,在游戏中要求用英语互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 本套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表格式教学案由免费提供资源。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案下载方法: 直接点击下面的教案附件,保存在桌面上或你的电脑上解压缩即可使用!个别较大附件可能需要登陆才能下载,请在本站右上角选择用QQ账号登录然后点创建新帐号或点立即注册后登录,然后直接点击对应的附件下载。 12古诗二首 导学案设计 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的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本设计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热爱之情。这一目标的实现不能依靠逐字逐句的串讲和赏析,应以插图和文本构建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因此,在教学古诗《池上》和《小池》时,教师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

课前准备 1.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师) 2.整理学过的古诗。(学生) 3.1张活动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复习引入,揭题,释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 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 2.揭题,释题。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引导学生说出图画大意。 1.学生 展示平时积累的古诗。 2.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预设:“池上”就是荷花池塘里。 3.在教师引导下交流白居易的资料。 4.在教师指导下自由表达,说清楚有谁、在哪儿、干什么。 1.我会背的古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池上》的作者是(),他是()朝人。 二、初读感知,自学存疑(用时:10分钟) 1.用课件在插图中插入古诗,教师配乐范读。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导学案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学习目标】 了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表现所在,知道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理解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活动方案】 活动一:了解两极格局瓦解的背景及其标志。 阅读课文引言和第一目录,解决下列问题。(要求:先自主整理,再合作交流。) ①东欧剧变原因有哪些?根据课文分析东欧剧变的含义并概括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 ②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苏联解体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什么重大影响? ③探讨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活动二:了解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形势的特点及表现 阅读第二目录,解决下列问题。(要求:自主整理。) ②概括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③分析概括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形势依然紧张的原因及表现。

活动三:了解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阅读课文第三目录和有关材料,解决下列问题。(先自主整理,再小组合作。) ①概括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 ②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 材料二无题 材料一2003年3月20日,美国宣布开始了对伊拉克作战。 材料二无题 【 (注:施罗德前德国总理、希拉克前法国总统、布莱尔前英国首相、布什前美国总统) 材料三世界各国的普遍意见是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 回答:从伊拉克问题来看,当今世界政治出现了怎样的特点? 概括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和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 ③探讨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检测反馈】 1.1089年11月,柏林墙开放后不久,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此情景反映了() A.两个德国的出现B.两极格局的形成 C.两德统一在望D.美苏“冷战”结束 2.苏联发生剧变和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积弊B.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革 C.各加盟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倾向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的影响3.从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2006年12月15日,日本参议院投票通过“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 C.日本已树立政治大国地位D.日本逐渐成为经济大国 4.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②总趋势是多极化不断加强; ③多极化格局已经最终形成;④目前存在美、欧、日、俄、中五个主要力量中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巩固提升】 1.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D.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东欧剧变的最主要教训() A.社会主义道路与本国实际相结合B.要进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要时时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D.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3.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以来,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苏东剧变B.和平和发展是主题 C.美苏“冷战”结束D.各国的经济发展 4.理论界通常称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这一“交替”主要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D.由于是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5.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处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的过渡阶段,对其正确的表述是() ①“一超”指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②“多强”指世界上还有其他几个力量中心③多极化格 局形成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④“一超多强”的局面标志着美国单独主宰世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 6.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