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4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14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14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14章  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14章护士资格考试章节练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

病人的护理

一、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

理、常见症状及护理

1.以下不属于造血器官的是

A.肝

B.脾

C.淋巴结

D.胰腺

E.骨髓

2.进入血液循环后,红细胞正常寿命为A.40天

B.60天

C.80天

D.100天

E.120天

3.关于贫血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男性Hb<140g/L,女性Hb<120g/L B.男性Hb<120g/L,女性Hb<11Og/L C.男性Hb<100g/L,女性Hb<100g/L D.男性Hb<80g/L,女性Hb<70g/L

E.男性Hb<70g/L,女性Hb<60g/L

4.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支原体

B.衣原体

C.葡萄球菌

D.立克次体

E.革兰阴性杆菌

5.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应除外A.高热量

B.高营养

C.高蛋白质

D.高维生素

E.粗粮和富含纤维素

6.护士对鼻出血的患者采用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少量出血用干净的脱脂棉充填鼻腔B.少量出血可用1:1 000肾上腺素棉球堵塞止血

C.出血不止可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D.油纱条堵塞后定时向鼻孔滴入无菌液状石蜡E.嘱患者及时将鼻腔血痂挖出,以免发生感染

7.血液病患者发热时,采用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B.中高热时应给予降温处理

C.降温措施主要是乙醇擦浴

D.每日液体入量在3 000ml左右

E.药物降温,药量不宜过大

8.血液病高热患者首选的降温措施是A.肌内注射退热药

B.口服解热镇痛药

C.乙醇擦浴

D.静脉应用激素降温

E.冰袋置头部及大血管处,或温水擦浴9.易引起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原因是

A.恶性贫血

B.骨髓造血功能不完善

C.骨髓造血器官功能活跃

D.缺乏黄髓,造血代偿潜力很低

E.红髓过多,造血代偿潜力过高

10.小儿发生生理性贫血的年龄是

A.1个月内

B.2~3个月

C.半岁时

D.1岁时

E.12~18个月

11.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时间(或年龄)分别是

A.出生后2~4天和1~3岁

B.出生后4~6天和4~6岁

C.出生后6~8天和4~6岁

D.出生后8~10天和8~10岁

E.出生后13~15天和13~15岁

12.贫血患儿,活动量稍大时气促、心悸,Hb40g/L,该患儿的贫血程度为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E.特重度

答案与解析

1.D。造血系统由骨髓、肝、脾、淋巴结等造血器官构成,胎儿期肝脾参加造血,出生后骨髓为人体主要造血器官。5~7岁以前全身骨髓都为红骨髓,20岁左右红髓仅限于扁骨及长骨的髓端。

2.E。 3.B。

4.E。引起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为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的病原体以细菌多见,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

5.E。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少渣软食,以防止出血引起营养、体力不支,少渣软食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损伤口腔黏膜。

6.E。

7.C。血液病患者需行物理降温,在头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不宜用乙醇擦浴,以免造成皮下出血。

8.E。 9.D。 10.B。 11.B。12.C。血红蛋白量30~60g/L为重度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下列食物中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海带

B.蘑菇

C.动物肝

D.奶类

E.瘦肉

2.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铁摄入不足

B.体内储铁不足

C.铁丢失过多

D.疾病影响

E.生长发育过快

3.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需铁量多而摄入不足

B.胃肠功能紊乱,吸收差

C.长期、少量的慢性失血

D.骨髓抑制,利用铁的功能低下

E.餐后即饮浓茶、咖啡

4.最常见的贫血是

A.再生障碍性

B.缺铁性

C.地中海贫血

D.溶积性贫血

E.急性失血性

5.缺铁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共有的表现除外

A.头晕,乏力

B.活动后心悸、气短

C.耳呜眼花

D.吞咽困难

E.眼结膜苍白

6.缺铁性贫血患者较常见的受损害部位是A.呼吸道

B.淋巴结

C.泌尿道

D.消化道

E.皮肤、黏膜

7.下列实验室指标中,最能反映贫血的是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细胞比容

E.血红蛋白定量

8.不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血红蛋白异常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海洋性贫血

D.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导致的贫血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9.缺铁性贫皿时,外周血涂片的特点是A.单纯大细胞性贫血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最重要的措施是

A.补充铁剂

B.中药治疗

C.输血治疗

D.应用促红细胞生长素

E.病因治疗

11.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的最佳时间是

A.餐前

B.餐后

C.两餐之问

D.空腹

E.睡前

1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的停药时间是

A.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

B.血红蛋白达正常后1个月

C.红细胞数正常后2个月

D.红细胞数正常后1个月

E.贫血症状消失

13.采用铁制剂治疗一段时间后,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计数上升

C.红细胞体积上升

D.红细胞直径增大

E.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14.给缺铁性贫血患者制定的最恰当的食物组合是

A.大虾、豆浆

B.猪排、雪碧

C.鸡丁、酸奶

D.羊肝、橙汁

E.豆腐、绿茶

15.患儿,5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为75g/L。护士为家长饮食指导,告知含铁最丰富的一组食物是

A.蔬菜、水果

B.高脂肪及高糖饮食

C.动物肝及高蛋白饮食

D.白菜及高蛋白饮食

E.瓜类菜及低蛋白饮食

16.患者,女性,42岁,3年前曾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近一年常觉头晕、心悸,体力下降,入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的过程中,护士向其强调的护理要点应除外

A.多进食动物铁

B.可与维生素C同服

C.餐后不要即刻饮茶

D.如有消化道反应,可与牛奶同服

E.消化不良者可少食多餐

17.患者,女性,27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护士为其讲述服用铁剂的方法,患者如果复述出下列哪项说明该护士还需要再详细解说服用方法

A.餐后服用

B.饮浓茶

C.与维生素同服

D.不能同时喝牛奶

E.用吸管吸服铁剂

(18~20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1岁。主诉吞咽时感觉食物黏附在咽部。查体:面色苍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化验结果: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血红蛋白88g/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1.1μmol/L。

18.给予患者补充铁剂,护士介绍服药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A.服铁剂时可同时饮茶、牛奶、咖啡B.口服铁剂宜直接饮用C.口服铁剂可加用维生素C

D.口服铁剂宜空腹时服用

E.注射铁剂时建议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19.护士为患者制定的护理计划中,首要的护理问题是

A.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导致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有关

B.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C.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需求量增加有关

D.有受伤的危险与严重贫血有关

E.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知识

20.护士为患者注射铁剂,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其要点不包括

A.局部疼痛

B.过敏性休克

C.面部潮红

D.荨麻疹

E.高血压

答案与解析

1.D。

2.A。铁摄入不足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C。

4.B。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受到障碍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5.D。吞咽困难不是缺铁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共有的表现。

6.E。缺铁性贫血患者受损害较常见的部位是皮肤、黏膜。

7.E。正常情况下单位容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的数值大致呈平行关系,但在某些具有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改变的贫血,如低色素性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常不平行,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为明显。故血红蛋白定量更能反映贫血情况。

8.D。

9.C。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特点:红细胞较小、染色浅、中央淡染区扩大,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E。 11.C。

12.A。血红蛋白接近正常水平后仍需继续服用铁剂2个月,以增加铁储存。13.E。 14.D。

15.C。含铁量较丰富的食物有肝、瘦肉类、蛋黄、豆类、紫菜、海带及香菇等。

谷类、多数蔬菜、水果等含铁较低,乳类(如牛奶)含铁最低。

16.D。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品,有利于铁吸收。另外,餐后不要即刻饮浓茶、牛奶、咖啡,因为茶叶中含鞣酸,与铁结合后形成沉淀物质,牛奶中含磷较高,均影响铁的吸收。

17.B。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该类药物宜在饭后服用。患者要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色;服铁剂同时忌饮茶、牛奶、咖啡。

18.C。 19.C。 20.E。

三、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

的护理

1.由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患儿,8个月。单纯母乳喂养。患儿中度贫血,乏困、无力,诊断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健康教育时,告知家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A.铁摄入不足

B.铁需要量增多

C.维生素C摄入不足

D.维生素B12及叶酸供给不足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3.患儿,7个月。体重7.6kg,单纯奶粉喂养,未加辅食。近来家长发现患儿面色苍白,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少动。护士判断患儿可能是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生长激素缺乏症

C.低血糖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4~6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11个月,单纯母乳喂养。因表情呆滞,活动减少3周来就诊。查体:患儿面色苍白,四肢震颤,肝肋下2cm,血常规示红细胞 2.4×l012/L,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9.8×l09/L,网织红细胞0.005。

4.治疗首选A.硫酸亚铁

B.维生素B12

C.丙酸睾酮

D.糖皮质激素

E.叶酸

5.该患儿精神症状好转在用药后

A.24小时

B.2~4天

C.10天

D.2周

E.4周

6.本病预防的关键是

A.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B.及时添加谷类食物

C.坚持母乳喂养

D.及时添加菜汁、果汁、肉末食物

E.不可随便用药

答案与解析

1.B。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贫血。

2.D. 3.E。

4.B。祛除病因、补充维生素B12和(或)叶酸是治疗的关键,一般以维生素B12治疗为主,若单用叶酸反而有加重症状的可能。

5.B。应用治疗开始后2~3天,临床症状即见好转,l周网织红细胞升高达到高峰,2周内白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正常,4~6周贫血被纠正。

6.D。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营养缺乏

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失血过多

D.严重感染

E.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出现的体征应除外

A.面色苍白

B.肺部感染

C.口咽,肛周感染

D.肝、脾大

E.皮肤黏膜出血

3.下列贫血中最主要存在网织红细胞减少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5.能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粒性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

A.红细胞含量

B.外周血有幼红细胞

C.外周血有幼粒细胞

D.血红蛋白含量

E.骨髓象检查

6.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伴高热、抽搐,护士采取的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

A.调低室温

B.冰水灌肠

C.火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D.乙醇擦浴

E.口服退热药

7.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士观察到患者活动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该护士可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平卧位

B.按医嘱给予脱水药

C.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

D.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E.头部略低,保证脑供氧

8.患者,男性,21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0个月,牙龈出血伴皮肤出血点3周入院。化验:Hb 62g/L,白细胞3.4×l09/L,血小板32×l09/L,骨髓涂片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该患者进行骨髓活检,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A.不同部位骨髓象一致

B.骨髓增生低下,可见局灶性增生

C.骨髓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D.巨核细胞数正常

E.骨髓纤维组织增生

9.患者,女性,25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头痛、呕吐、烦躁不安。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B.患者平卧位,头偏一侧

C.给予脱水药

D.输注浓缩红细胞E.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10.患者,女性,26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血常规检查Hb 50g/L,护士对该患者指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A.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B.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

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问D.室内做剧烈活动

E.适当的户外活动

(11~1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2岁,化工厂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8×l09/L,网织红细胞O.l%,肝脾未及,骨髓增生低下。

11.治疗药物首选

A.雌激素

B.雄激素

C.卡巴克洛(安络血)

D.造血细胞因子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2.护士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复述出下列哪项,提示护士的指导还需要再次重复

A.需定期查肝功能

B.停药后副作用不能消失

C.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向护士报告,必要时做理疗

D.患者需坚持治疗使用3~6个月才能判断是否有效

E.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答案与解析

1.B。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类贫血。

2.D。再障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

3.E。

4.C。再生障碍性贫血属正常细胞性贫血。

5.E。

6.C。乙醇擦浴、冰水灌肠及退热药均易引起出血,而此病例既要保护脑组织,又要防止出血。

7.E。患者活动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的表现,迅速通知医生;患者平卧位,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8.B。 9.D. 10.B。

11.B。苯是重要的骨髓抑制毒物,结合患者血象,考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雄激素治疗。

12.B。药物不良反应停药后可消失。

五、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1.患者,女性,17岁,因月经经量增多来就诊。自幼稍微碰伤后均会有皮肤紫斑,实验室检查示缺乏凝血因子Ⅷ,诊断为血友病。护士在为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尽量避免受伤

B.限制剧烈活动

C.注意观察出血情况

D.可用阿司匹林治疗

E.结婚前应去医院咨询

答案与解析

1.D。

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病人的护理

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A.婴幼儿

B.青少年

C.青年女性

D.青年男性

E.中年人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出血的特点为

A.贫血重而出血轻

B.贫血轻而出血重

C.有贫血而无出血

D.可无贫血但有皮下出血

E.贫血与出血一致

3.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体检可见的主要表现是

A.口周疱疹

B.尿血

C.肝大

D.月经过多

E.皮肤黏膜出血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观察和预防

A.胃肠道出血

B.脑出血

C.鼻出血D.皮肤黏膜出血

E.感染

5.患者,女性,24岁,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经泼尼松治疗7个月后症状无好转。治疗可采用

A.改用地塞米松

B.输红细胞悬液

C.输全血

D.脾切除

E.应用止血药

6.患者,女性,21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患者突然呕吐、头痛伴视物模糊。考虑该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视盘水肿

C.颅内出血

D.脑瘤

E.药物的不良反应

7.患者,女性,16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后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A.预防感染

B.坚持饭后服药

C.若无新发出血表现可自行停药

D.注意自我病情监测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8~11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发红,有瘀斑,伴牙龈出血来就诊。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低,皮肤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8.可能的疾病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友病

D.慢性粒性白血病

E.过敏性紫癜

9.为防止发生颅内出血,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板不低于

A.20×l09/L

B.40×l09/L

C.60×l09/L

D.70×l09/L

E.80×l09/L

10.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应为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C.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免疫抑制药

E.达那唑

11.有助于疾病分型诊断的数据是

A.血常规

B.出血时间

C.骨髓检查结果

D.病程长短

E.年龄

答案与解析

1.C。

2.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全身的皮肤、黏膜出血,可有大片瘀斑,甚至血肿,可无贫血症状。

3.E。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见皮肤黏膜出血。

4.B。颅内出血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故对该类患者的最重要护理措施是观察和预防脑出血。

5.D。

6.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出血性疾病,出现呕吐、头痛、视物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应考虑为颅内出血。

7.C。 8.A。 9.A。 10.A。11.D。

七、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1.对于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检查结果正确的描述是

A.血小板减少

B.出凝血时间延长

C.贫血

D.血块退缩试验阳性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2.过敏性紫癜辅助检查应出现

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白细胞数增加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出血时间延长

E.凝血时间延长

3.鉴别过敏性紫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键点是

A.发病年龄与性别不同

B.紫癜的部位、性质与特点不同

C.合并症不同

D.骨髓结果不同

E.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同

4.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首先考虑

A.查找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

B.应用抗组胺药物C.应用环磷酰胺

D.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E.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

(5~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5岁。2周前因受凉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自服“感冒冲剂”后出现腹痛、腹泻及便血,次日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出现散在性紫癜。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l09/L,中性粒细胞0.8,血小板160×l09/L,尿蛋白(+),红细胞10~20个/HP,白细胞5~10个/HP,颗粒管型1~2个/HP。

5.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水肿

B.紫癜

C.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便血

D.关节肿痛,呈游走性,无红、热,有积液

E.血尿、蛋白尿及管型

6.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内容应除外

A.帮助患者寻找致病因素

B.急性期卧床休息

C.避免接触致敏原

D.让患者学会自我观察

E.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虾、蟹等

7.该病预后较差的临床表现类型是

A.紫癜型

B.肾型

C.腹型

D.关节型

E.腹型与关节型并存

答案与解析

1.E。 2.A。 3.E。 4.A。5.A。 6.E。 7.B。

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

1.DIC常见的病因不包括

A.感染

B.严重创伤

C.恶性肿瘤

D.高血压

E.休克晚期

2.DIC在消耗性低凝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出凝血时间延长

C.血中凝血酶增加

D.血小板减少

E.纤维蛋白原减少

3.下列临床表现属于DIC早期常见表现的是

A.出血

B.贫血

C.低血压

D.休克

E.皮肤瘀点或紫斑

4.以下出现的征兆符合DIC最早征兆表现的是

A.消化道出血

B.血小板黏附性降低

C.凝血时间缩短

D.抽出的静脉血不易凝固

E.静脉血不易抽出、易凝固

5.下列药物中属于DIC早期最常用抗凝药物的是

A.阿司匹林

B.枸橼酸钠

C.肝素

D.速避凝

E.低分子右旋糖酐

6.能用于DIC的血液制品是

A.浓缩红细胞

B.全血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复合物

E.血小板浓缩悬液

7.肝素用于DIC早期的抗凝治疗,在注射前后需测定

A.凝血时间

B.出血时间

C.血小板计数

D.红细胞计数

E.纤维蛋白原含量

8.DIC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应除外

A.一旦病因消除,DIC被控制,应及早停用肝素治疗

B.对DIC患者的出血不可贸然使用一般止血药

C.肝素使用过量时可用鱼精蛋白拮抗D.在低凝血期,肝素与补充凝血因子需同时进行

E.DIC后期不必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9.DIC患者已经使用肝素抗凝治疗2小时,目前合适的凝血时间应控制在

A.8~10分钟

B.10~12分钟

C.20分钟左右

D.30分钟左右

E.超过40分钟

答案与解析

1.D。 2.C。 3.A。 4.E。5.C。肝素可阻止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清除血小板的凝集作用,DIC的诊断一经确立,即应早期使用。

6.C。 7.A。 8.E。 9.C.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有无黄疸、血红蛋白尿。 2、有无贫血、皮肤黏膜出血,出血的发生部位、主要表现形式、发展或消退情况。 3、有无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 4、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轻症或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2、饮食护理: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发热、贫血及出血情况。 4、药物观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尽量减少和避免肌内注射,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 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用软毛牙刷刷牙,选择合适漱口液,于餐前、餐后及睡前含漱。 7、肛周护理:保持大便通畅,每次便后清洁肛周或用 1:5000 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防止肛周感染。 8、预防感染:保持病室清洁及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防止受

凉,减少或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9、出血的护理:肢体皮肤或深层组织出血可抬高肢体,以减少出血,深部组织血肿也可应用局部压迫方法止血。尽量少用注射药物,必须使用时在注射后用消毒棉球充分压迫局部直至止血。少量鼻出血可用干棉球或 1:1000 肾上腺素棉球塞鼻腔压迫止血,并局部冷敷,若出血不止,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牙龈渗血时,可用肾上腺素棉球或明胶海棉片贴敷牙龈。牙龈出血时易引起口臭,使患者食欲或心情受影响,可用 1%过氧化氢液体漱口。 10、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减少焦虑及恐惧。三、健康指导要点 出血的预防:避免肢体的碰撞或外伤;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保持鼻腔湿润,勿用力擤鼻,避免用手枢鼻痂和外力撞击鼻部;用软毛牙刷刷牙,忌用牙签剔牙;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和和用力排便。四、注意事项 高热患者禁用酒精或温水擦浴。沐浴时水温不可过高和用力擦拭皮肤。若出现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物模糊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象,应及时告知医生,配合抢救。

儿科护理学-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考点汇总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 (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 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致密的上皮细胞机械屏障作用,上皮细胞的更新、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及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 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具有一些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及唾液、呼吸道黏膜中的溶菌酶等。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 特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 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 B淋巴细胞:体液免疫 第二节风湿热 风湿热是一种迟发免疫性炎症反应,多继发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病变主要累及心脏和关节、脑、皮肤、浆膜、血管等均可受累,以心脏损害最为严重且多见。 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 一、病因: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 二、表现:约半数病例在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一般表现:发热,热型不规则,有面色苍白、食欲差、多汗、疲倦、腹痛 ·主要表现 1.心脏炎:最严重表现,起病占40~50% 心肌炎: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 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二尖瓣;表现为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包炎: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呼吸困难;X线检查心搏动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 2.关节炎:游走性、多发性,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 3.舞蹈病:女童多见,四肢和面部肌肉快速运动,皱眉、挤眼、呶嘴、伸舌等奇异面容和颜面肌肉抽动、耸肩等动作 4.皮下结节:常见复发病人,粟米到豌豆大小、可活动无压痛的硬结 5.环形红斑、结节性或多形性红斑:环形红斑最常见,呈环形或半环形,钱币大小,色淡红或暗红,中心苍白,反复出现,不留痕 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 A.多形红斑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导学——肾脏怕啥 劳累 效价低蛋白 高盐饮食 高血压 感染 心衰(水肿) …… 一、常见症状 (―)肾性水肿 分类机制对应疾病 肾炎性水肿肾小球滤过率↓,而肾小管重吸收正常→“球-管失衡”→水钠潴留急、慢性肾炎肾病性水肿长期大量蛋白尿→白蛋白→胶体渗透压↓→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肾病综合征

水肿自眼睑及面部开始,多伴有血压增高,蛋白尿和血尿 (二)肾性高血压 病因肾脏病变引起 对应疾病急慢性肾炎、尿毒症早期等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累及脏器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或发生高血压脑病等后果高血压发生或加重多是导致肾功能损害重要因素,故应积极治疗 (三)尿量异常 意义尿量(24h)对应疾病 正常成 人 1000~2000ml - 少尿<400ml 急、慢性肾衰及血容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 无尿<100ml 多尿>2500ml 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见于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及急性肾衰多尿期 夜尿增多夜尿>白天尿量或夜尿持续> 750ml 肾浓缩功能减退 (四)蛋白尿 标准尿蛋白>150mg/日,尿蛋白定性(+),但24小时蛋白定量更可靠 原因生理性运动、体位、发热、寒冷等引起,一般≤1g/日,去除诱因后蛋白尿消失病理性各种肾小球疾病 (五)血尿 标准RBC>3个/HP,或Addis计数12h排泄的RBC>50万 肉眼血尿尿液外观为洗肉水样、血样或有血凝块,1L尿含1ml血液即呈现肉眼血尿病因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结石、肿瘤等 (六)尿路刺激征 概念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等 机制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受刺激 尿频尿意频繁而尿量不多 尿急一有尿意就急不可待要排 尿痛尿时膀胱区和尿道感到挛缩样疼痛或烧灼感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02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试题: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2

一、A1 1、JIA患儿应给予饮食是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B、高热量、低蛋白、高维生素 C、高热量、高蛋白、低维生素 D、低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严格按照出入量补充水分 2、风湿热心脏炎严重时绝对卧床 A、2周 B、3周 C、5周 D、6~12周 E、1周 3、过敏性紫癜患儿主诉腹痛、恶心,同时发现大便变黑,其应当采取 A、禁食 B、半流食 C、无渣饮食 D、低盐饮食 E、低蛋白饮食 4、过敏性紫癜患儿双下肢及臀部出现大量紫癜,此时护士除应采取措施保护患儿皮肤外,还应当注意预防 A、心脏损害 B、体温过高 C、口唇干裂 D、消化道出血 E、淋巴结肿大 5、有轻度消化道出血的腹型紫癜患儿应当给予 A、禁食 B、流食 C、半流食 D、低盐饮食 E、无渣饮食 6、风湿热患儿需要绝对卧床的时间是 A、无心肌炎者3周

B、轻度心肌炎者4周 C、重度心肌炎者5周 D、轻度关节障碍者6周 E、重度关节障碍者7周 二、A2 1、对残留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要密切随访,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时间为每 A、1个月一次 B、1~3个月一次 C、3~6个月一次 D、6~9个月一次 E、半年一次 2、某小儿5岁,今日因高热40℃,胸部皮疹来院就诊,诊断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关于该患儿的护理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患儿有皮疹所以忌用酒精擦浴 B、关节疼痛利害者可以使用夹板固定患肢于舒适功能位 C、患儿为关节炎,急性期过后康复治疗应尽量延迟 D、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应每2~3个月检查血象、肝、肾功能 E、局部湿热敷帮助患儿止痛 3、7岁女童,因风湿热入院,目前使用青霉素和阿司匹林治疗。近日该患儿出现食欲下降、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护士可以给予的正确指导是 A、饭后服用阿司匹林 B、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C、这是青霉素的副作用 D、两餐间服用阿司匹林 E、阿司匹林与维生素C同服 三、A3/A4 1、2岁女童,因持续发热1周伴皮疹来院就诊。入院后检查发现四肢末端实性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唇干燥潮红、咽部黏膜弥漫性发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1> 、对于该患儿双眼症状,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A、佩戴防护目镜 B、减少用眼时间 C、每日做眼保健操 D、使用抗生素眼药水 E、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双眼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第二章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名词解释 1. 心源性水肿 2.心悸 3.心力衰竭 4.高血压病 5 .冠心病 6. 急性心梗 二判断 1.心源性水肿首先是从眼睑和颜面开始。 2.心悸一般无危险性,但少数严重心律失常引起者可猝死。 3一般心脏供血暂停3秒即可发生晕厥。 4.肥厚性心肌病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5.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方法。 6.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可给高流量每分钟6一8升吸氧。 7.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无创伤性检查技术。 8.风心病的发生与反复的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9.急性左心衰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10.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 三.填空 1。心衰病人鼻导管吸氧一般流量为每分钟()升,肺心病为每分()升,急性肺水肿为 每分()升。

2. 急性肺水肿患者宜采取的体位是(),以减少()。 3。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和(或)舒张压(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4。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5。急性心梗病人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有()()()。 6.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7。肥厚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和()。 8.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是(),多位于(),以()最为明显。 9。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可出现周围血管征,主要有()()()()。 10.洋地黄()和()接近,易发)四.简答 1.使用洋地黄药治疗心衰时应注意什么? 2..如何配合医生抢救急性心衰的病人? 3.简述四种常见瓣膜病变的特征性杂音。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2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练习题 一、A1 1、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是哪种类型 A、紫癜型 B、腹型 C、关节型 D、肾型 E、混合型 2、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A、幼儿 B、儿童 C、育龄期女性 D、壮年男性 E、老年人 3、下列药物禁用于ITP病人的是 A、强的松(泼尼松) B、阿莫西林 C、红霉素 D、阿司匹林 E、地西泮 4、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儿童多见 B、常有发热 C、皮肤黏膜出血 D、便血、尿血 E、关节痛 5、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哪项治疗最佳 A、肌注维生素B12 B、口服铁剂治疗 C、输血治疗 D、激素治疗 E、丙酸睾酮治疗 6、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常提示 A、颅内出血 B、败血症 C、上消化道出血 D、脑膜白血病 E、脑栓塞 7、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突出表现为

C、出血与感染 D、骨髓增生减低 E、食欲减退 8、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般不会出现 A、进行性贫血 B、肝、脾、淋巴结肿大 C、出血 D、全血细胞减少 E、感染 9、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 A、补充铁剂 B、病因治疗 C、脾切除 D、少量输血 E、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10、输入贮存过久的库存血时,易引起 A、高钠血症 B、低钙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低钠血症 11、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下列哪项不正确 A、部分患者可做脾切除 B、感染时用氯霉素 C、输新鲜血 D、做骨髓移植 E、注射丙酸睾酮 12、治疗急性白血病时要保护静脉的原因是 A、避免败血症 B、避免出血 C、有利于长期静脉注射 D、避免静脉炎 E、防止血管充盈不佳 13、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及体征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皮肤皱缩 B、毛发干枯 C、出血 D、舌痛 E、口腔炎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A1型题】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失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我国最常见的的贫血类型为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蛋黄 B.牛奶 C.豆类 D.黑木耳 E.瘦肉 4.体内铁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端 C.空肠下端 D.结肠 E.直肠 5.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 A.慢性失血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的吸收不良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下降 6.导致女性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妊娠 B.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C.育龄妇女 D.月经过多 E.缺乏维生素B12 7.最能反映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蛋白定量 E.血清蛋白定量 8.可准确反映贫血患者体内贮存铁情况,能作为缺铁依据的指标是 A.血清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血清铁 D.总铁结合力 E.骨髓铁染色 9.彻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在于 A.给予含铁丰富食物 B.口服铁剂 C.注射铁剂 D.去除病因 E.应用应用糖皮质激素 10.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最佳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肉注射 C.皮下注射 D.皮内注射 E.口服 11.口服硫酸亚铁必有的不良反应是 A.黑便 B.便秘 C.腹泻 D.破坏牙釉 E.腹痛 12.贫血最突出的体征是 A.头晕 B.记忆力减退 C.皮肤黏膜苍白 D.心悸 E.耳鸣 13.贫血病人皮肤粘膜苍白最易观察的部位 A.面颊 B.口腔粘膜 C.前胸 D.睑结膜、口唇、甲床 E.手背

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风湿免疫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关节肿痛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本病以45岁左右女性多见,女性约2~3倍于男性。一、一般护理 1.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护理,如:协助患者进食、如厕、穿衣、外出检查等。 2.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养环境。 3.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钙高的饮食。 4.做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受累的关节,并注意保暖。二、症状护理 1.疼痛的护理 (1)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暖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 (2)给予疼痛关节理疗、贴敷、湿热敷等。(3)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4)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疼痛的关节,防止垂腕、垂足。 2.体温过高的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2)体温稍高时,嘱患者休息,多饮水。 (3)体温在38℃以上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4)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酒精浴,擦浴时酒精的温度要稍高,并注意保暖。 (5)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位,保持皮肤清洁。 3.晨僵护理 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进行温水浴或温盐水浸泡僵硬关节,并适当活动关节。 4.预防关节废用 症状基本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可做肢体屈伸、散步、手部抓握、提举等活动,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以防关节废用。三、心理护理 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顽固的关节疼痛、疗效不佳等原因,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忧虑、孤独、对生活失去信心。护士在与病人的接触时态度要真诚和蔼,采取心理疏导、解释、安慰、鼓励等方法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出院指导 1.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已经出现畸形或肢残的患者,更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面对疾病,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 2.让患者了解关节运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如何锻炼各关节。原则为活动后2小时恢复体力。 ①关节疼痛时除服药外,可行热敷,局部按摩。 ②在卧床期间可采取半卧位,手掌向上用夹板或辅助物支撑以固定关节,减轻疼痛。膝盖下可长期放置枕头。加强翻身,避免压疮。 ③避免突然的移动和负重。 ④进行关节周围皮肤和肌肉的按摩,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 ⑤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肢体活动。 ⑥加强叩背和扩胸运动,预防感染。⑦活动关节的方法:如织毛衣、下棋、摸高、伸腰、踢腿等。 3.指导患者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服止痛药或中药,减轻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4.对于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要讲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5.根据医嘱,教授患者关节活动的宜忌,如急性炎症期不宜剧烈运动,患者应减少负重运动等。

内科学整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贫血 贫血的定义:贫血是机体红细胞总量减少,不能对组织器官充分供氧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按贫血的程度将贫血分为轻度(Hb>90g/L),中度(Hb 60~90g/L),重度(Hb 30~60g/L)和极重度(Hb<30g/L)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MCHC)进行分类 类型举例 大细胞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肝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再障、急性失血、溶贫、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缺铁、地中海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慢性病贫血(部分) 缺铁性贫血IDA 因体内铁储备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育龄和妊娠妇女发病率最高。 铁的吸收:Fe3+(肠腔)→Fe2+(肠细胞)→Fe2+(出细胞)→Fe3+(血浆)+运铁蛋白→Fe3+(幼红细胞)→Fe2+(血红素)/Fe3+(铁蛋白) 铁的分布: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运铁蛋白 临表:①一般表现:皮肤粘膜苍白、乏力心悸头晕耳鸣眼花,体能↓等 ②皮肤粘膜及其附属器:指甲变薄脆,呈扁平甲、反甲或匙状甲,舌炎等 ③各系统表现:心悸气短;食欲↓腹泻便秘胃炎等;异食癖为特殊表现 MCV<80fl,MCH<26pg,MCHC<32%),红细胞大小不一,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正常;网织红细胞正常或略 ②骨髓象:红系造血轻中度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外形不规则。成熟红细胞同外周血。细胞内外铁↓ ③生化检查: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游离原卟啉 ↑、FEP/Hb比例↑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内科学题库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白血病 单选题 1.不属于诊断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是: A.外周血涂片分类 B.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C.细胞免疫分型 D.谷草转氨酶测定 E.染色体分析 (标答:D) 2.某男,75岁,因发热伴乏力3天就诊,检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3.1×109/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68×109/L,涂片分类见原始细胞39%,诊断最可能为: A.类白反应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粒细胞缺乏症 (标答:C) 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多见于: 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标答:D) 4.确诊急性白血病的依据是: A.发热、贫血、出血 B.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C.胸骨压痛 D.血白细胞计数>10×109/L E.骨髓中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 (标答:E) 5.目前根治白血病最有希望的治疗措施是: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介入治疗 D.全身放疗+强烈化疗 E.造血干细胞移植 (标答:E) 6.急性白血病并发的严重贫血,最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口服铁剂和叶酸 B.肌注维生素B12 C.输注红细胞悬液 D.应用蛋白同化激素刺激造血

E.化疗 (标答:C) 7.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反应的主要鉴别要点是:A.有无高热 B.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是否>100×109/L C.外周血涂片是否见到中、晚幼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的胞浆中有无粗大颗粒 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反应的高低 (标答:E) 多选题 1.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关的因素是: A.含苯油漆 B.工业胶水 C.化疗药物 D.化学染发剂 E.氯霉素 (标答:A,B,C,D,E) 2.急性白血病并发出血的原因有: A.血管壁通透性降低 B.血小板生成减少 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23.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3/A4型题(总题数:5,分数:6.50) 患者,女性,20岁,全身多关节反复性、游走性疼痛3年,时有发热,为38℃,并伴有头痛,查体可见右脸颊蝶形红斑,口腔黏膜内有2个小溃疡,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血沉70mm/h,ANA(+),抗Sm(+),抗双链DNA(+),尿蛋白定量为0.27g/24h。 (分数:1.00) (1).根据以上病历资料判断患者的诊断是(分数:0.50) A.皮肌炎 B.风湿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硬皮病 E.类风湿关节炎 解析: (2).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控制可出院回家,对病人做的如下指导中,正确的是(分数:0.50) A.不生育者可口服雌性避孕药避孕 B.长期用药,定期随访,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 C.一旦怀孕即停服激素并以免疫抑制药替代 D.怀孕后停服糖皮质激素以外的一切药物,并每日晒太阳30min以上 E.自觉不适,自行增加激素用量,症状缓解后自行减药 解析: 患者,女性,23岁,主因“全身关节肿痛伴发热4周”入院。查体:面部可见紫红色蝶形红斑,Hb80g/L,血沉120mm/h,尿蛋白(++)。 (分数:1.00) (1).最可能的诊断是(分数:0.50) A.类风湿关节炎 B.急性风湿病 C.慢性肾炎 D.SLE √ E.皮肌炎 解析: (2).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是(分数:0.50) A.糖皮质激素√ B.非甾体抗炎药 C.抗疟药 D.免疫抑制剂 E.强效广谱抗生素 解析: 患者,女性,19岁,腕、踝关节疼痛及脱发1年,今晨游泳时发现面部出现紫红斑,遂就医。查体:头发稀疏,面颊及颈部均有不规则圆形红斑,口腔有溃疡。 (分数:1.50) (1).如果从血中查出抗Sm抗体阳性,应考虑何病(分数:0.50) A.风湿性关节炎 B.SLE √

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研究

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24T10:03:48.87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7年7月作者:张翠阁[导读]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差异显著。结论: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护理服务的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风湿免疫性疾病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ine nursing in patient care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Methods: May 2014 - March 2015 period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meticulous observation group car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iciency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effective nursing 93.3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67%, P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are satisfaction was 96.67%,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33%, P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Fine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utoimmune diseases results are obvious, to provide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meticulous care services while improv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should be introduced. [Key words] meticulous care;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nursing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表现为多器官、多系统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多侵犯患者关节、肌肉、骨骼等周围组织,引起该病症的主要原因包括意外创伤、体弱多病、血液循环障碍、居住环境及工作环境过于潮湿等,患者发病时临床表现为发热、疼痛、肌无力,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及肝肾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1-2]。临床研究发现[3],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及痛苦。本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 2.72±2.24)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 3.41±2.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按时吃药、对患者生活及运动方面进行护理等。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措施如下:①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方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的回复。②在护理过程中,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赢得患者的信任,在交流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并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此外还要对患者生理、饮食、运动等方面提供系统、有效的护理,尽最大的可能满足患者的要求。③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明确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利用奖惩制度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使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断①痊愈:经过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均恢复正常,肢体活动功能全部恢复,疼痛消失。②有效:经过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肢体活动功能基本恢复,疼痛减轻。③无效:经过护理,患者临床症状依旧存在,较护理前症状并未减轻甚至加重,肢体活动功能未得到恢复,疼痛加重[4]。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 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P<0.05差异显著。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22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满意为29例(96.67%);对照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8例,不满意5例,满意为25例(8 3.33%)。由此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精细化护理是目前临床护理中主要的护理方式,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恢复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将护理责任明确到每位护理人员,有利于减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错误,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一方面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另一方提升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5]。

血液系统疾病概述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的范围及分类 四、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 五、血液病的防治 六、环境因素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重点掌握:贫血、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 一、血液和造血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液的成分 血型 1.造血组织与造血功能 是指生成血细胞的组织,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肝脏、脾脏、胚胎及胎儿的造血组织。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人出生后,血细胞几乎都在骨髓内形成。 造血组织 2.各种造血组织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骨髓为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骨髓 红髓(造血组织) 黄髓(脂肪组织) 新鲜骨的构造 3.血细胞的生成及发育 血细胞的生成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增殖、分化、成熟、释放 血细胞发生 粒细胞、红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 多能造血干细胞 定向多能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 成熟非增殖血细胞 造血细胞等级结构模式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的分化经历3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在骨髓 多能干细胞 第二阶段迁延 淋巴系干细胞 胸腺 T细胞 骨髓B细胞 第三阶段在外周分化发挥其免疫功能 脾脏具有贮存血液、阻留衰老的红细胞、产生抗体、以及参与血细胞生成与调节等作用。

二、血液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1.血液病的特点 ①血液病的症状和体征常无特异性 ②继发性血液学异常比较常见 ③实验室检查对血液病的确诊很重要 2.血液病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①贫血病理基础即血液携氧能力降低,组织缺氧。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头痛、眩晕、眼花、耳鸣、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伴心慌、气短。 ②出血倾向 a.周身出血; b.出血程度与创伤程度不成比例; c.自发性出血 ③发热由于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异常易合并感染。 ④黄疸如溶血性黄疸,常伴酱油色血红蛋白尿。 ⑤骨痛特别是胸骨、脊柱骨、盆骨、四肢骨的疼痛,常与血液病有关。 ⑥脾大见于异常细胞的浸润、恶性增生,髓外化生,脾功能亢进等。 ⑦淋巴结肿大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应注意与急慢性感染引起的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转移癌等相鉴别。 ⑧皮肤表现注意皮肤的颜色、皮下结节等。 三、血液系统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1.血液病及其范围 血液系统疾病指原发(如白血病)或主要累及(如缺铁性贫血)血液和造血组织及器官的疾病。 血液病范围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性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发生异常所致的疾病。 2.血液系统疾病的分类 ①红细胞疾病如各种贫血、红细胞增多症 ②白细胞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 ③出凝血性疾病分为血小板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血管壁异常 ④血栓性疾病如动脉、静脉和微循环血栓形成、血栓栓塞病如肺、脑、脾、肾等器官的栓塞。 贫血(anemia) 定义: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量、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国内诊断贫血的标准 几种贫血的含义

儿科护理学-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十五章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小儿免疫特点 (一)非特异性免疫特征 1.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致密的上皮细胞具有机械屏障作用,上皮细胞的更新、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纤毛的定向摆动及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分泌液的冲洗作用;此外,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具有一些杀菌、抑菌物质,如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汗腺分泌的乳酸、胃液中的胃酸及唾液、呼吸道黏膜中的溶菌酶等。小儿均不成熟。 2.吞噬作用差血液中具有吞噬功能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弱。 3.补体系统功能差足月婴儿出生时血清补体含量低,一般在生后3~6个月,各补体浓度或活性才接近成人水平。 (二)特异性免疫特征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T淋巴细胞主要担负细胞免疫功能,B淋巴细胞主要担负体液免疫功能。小儿均不健全。 第二节风湿热 风湿热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可反复发作。 心脏炎是最严重的表现,急性期可危及病儿生命,反复发作可致永久性心脏瓣膜病变。 本病3岁以下少见,好发年龄为5~15岁。

【病因和机理】 (一)病因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的晚期并发症。 (二)发病机理 分子模拟:机体的抗链球菌免疫反应可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叉反应,导致器官损害,是风湿热发病的主要机制。 自身免疫:风湿性心脏病患儿可出现抗心肌抗体,损伤心肌组织发生心脏炎。近年研究提示病毒也是致病因素,但尚未被公认。 瓣膜赘生物 【临床表现】 急性风湿热发生前1周至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和环形红斑,发热和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主诉。 (一)一般表现 急性起病者发热在38℃~40℃间,无一定热型,其他有精神不振、疲倦。 (二)心脏炎 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小儿风湿热以心脏炎起病占40%~50%,年龄愈小,心脏受累的机会愈多,以心肌炎及心内膜炎多见,亦可发生全心炎。 初次发作时以心肌炎和心内膜炎最多见,同时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者,称为全心炎。 1.心肌炎 轻者可无症状。常见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期前收缩、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心尖部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为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狭窄的表现。心电图变化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总分:23.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10,分数:10.00)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出现皮下小结节的特征是 ?A.多出现在躯干部 ?B.多出现在头面部及颈部 ?C.多出现在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 ?D.非对称分布,有压痛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 ?E.其出现与病情是否活动有关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2.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节呈梭形畸形 ?B.关节上下两端肌肉萎缩 ?C.发病大多缓慢 ?D.非对称性、间断性、游走性关节痛 ?E.可有轻、中度贫血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3.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心血管损害是 ?A.心包炎 ?B.心内膜炎 ?C.心肌炎 ?D.心瓣膜病变 ?E.闭塞性脉管炎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形成骨性强直,主要是因为 ?A.关节囊的炎症 ?B.滑膜的炎症 ?C.肌腱和腱鞘的炎症 ?D.关节面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破坏 ?E.关节上下端肌肉萎缩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5.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对症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A.经常用清水洗脸保持面部清洁 ?B.红斑可用30℃左右温水湿敷 ?C.面部涂油膏保护皮肤 ?D.晨起、睡前、餐后用消毒液漱口 ?E.口腔溃疡用冰硼散涂敷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6.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特征性的骨关节改变是 ?A.指关节的梭形畸形

?B.掌指关节处的尺侧偏向畸形 ?C.对称性、游走性四肢小关节痛 ?D.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受限制 ?E.鹰嘴突、腕部、踝部有皮下结节 (分数:1.00) A. B. √ C. D. E. 解析: 7.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志抗体是 ?A.RF抗体 ?B.抗核抗体(ANA) ?C.抗双链DNA抗体 ?D.抗Sm抗体 ?E.IgG抗体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 8.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护理不当的是 ?A.发热及关节肿痛时应卧床休息 ?B.卧床时取头高位,双膝屈曲以便病人舒服?C.加强皮肤护理 ?D.保持关节于功能位 ?E.疼痛剧烈时可给与消炎止痛剂 (分数:1.00) A. B. √ C. D.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51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四肢、皮肤及口腔黏膜有无瘀点和瘀斑。 2.观察肝、脾淋巴结肿大程度。 3.观察有无关节变形、活动障碍。 4.观察有无胸骨压痛、牙龈肿胀、眼球突出等症状。 5.观察血象改变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 6.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按医嘱贫血严重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 3.贫血的护理贫血症状明显,重度贫血或贫血发生迅速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中度贫血或慢性贫血应限制活动多卧床休息。轻度贫血应限制剧烈活动,适当休息,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气促时给予吸氧。 4.感染的护理 (1)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禁用酒精擦浴。降温过程中病人出汗多,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并注意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2)注意保护性隔离,病室内予以紫外线消毒,每日1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鼓励并指导病人早晚刷牙,宜用软毛牙刷。进餐前后和睡前给予0.5%甲硝唑和2.5%碳酸氢钠交替漱口。对牙龈出血的病人,口腔护理每日3次。对口腔溃疡的病人用1%的碘甘油或锡类散、甲紫(龙胆紫)涂敷。有真菌感染时,可用2.5%制霉素甘油,饭后涂敷,每日3次。 (4)注意肛门、外阴部卫生,便后及每晚用0.05%氯已定碘(洗必泰)坐浴,以防肛周脓肿。 5.出血的护理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肌内注射局部须注意加压止血,鼻咽部出血严重者,及时给予止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咳嗽和便秘。鼻腔干燥时可用棉签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抗生素软膏涂擦或给予薄荷油滴鼻,每日4次。 6.化疗的护理接受化疗者,注意保护血管,腐蚀性药物不得溢于皮下,并鼓励病人每日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出血性膀胱炎、尿酸性肾病。 【健康教育】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性。适当、规律的运动,劳逸结合。 2.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定期到门诊复查,定期遵医嘱巩固化疗。 贫血 【观察要点】 1.观察组织缺氧症状活动后心悸气促,皮肤黏膜苍白,全身肌无力、低热、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练习题

第六篇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 第二、三、四、五章贫血 A1型题:(1-53题) 1.贫血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D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E.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 2.根据国内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下列哪项可诊断为贫血B A.成年男生低于130g/L B.成年女性低于110g/L C.妊娠期低于105g/L D.哺乳期低于115g/L E.初生儿至3个月低于150g/L 3.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贫血可分为C A.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两类 B.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功能不良及红细胞破坏过多三类 C.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及失血三类 D.红细胞生成减少、溶血、失血,再障及缺铁等五类 E.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过度破坏、失血及造血功能不良四类 4.按贫血的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错误A A.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红细胞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 C.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贫血 5.关于贫血的病理生理基础,下列哪项错误A A.红细胞内2,3-DPG含量减少 B.心脏扩大,脉压加大 C.性功能减退,月经紊乱 D.ST段压低,T波倒置 E.多尿 6.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率最高的部位是B A.胃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C.空肠 D.回肠 E.回盲部 7.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E 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 B.手背皮肤及鼻腔粘膜 C.耳轮皮肤及口腔黏膜 D.颈部皮肤及舌面 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9.缺铁性贫血哪项正确:B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正常 D.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增高 E.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10.诊断缺铁性贫血时估计骨髓铁贮存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是:E A.红细胞形态 B.MCV、MCH、MCHC C.血清铁及血清运铁蛋白饱和度 D.血清铁蛋白测定 E、骨髓铁染色。 11下列哪一项实验检查结果对确定缺铁性 贫血的诊断意义最大?D A、血清铁降低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型 D、骨髓贮存铁缺乏 E.网织红细胞降低 12.下列哪种疾病骨髓普鲁士兰染色检查可 见细胞外铁减少C A.慢性感染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3.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目的是:C A.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B.血清铁水平恢复正常 C.补足贮存铁 D.红细胞形态恢复正常 E.空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恢复正常 14.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D A.摄入量不足 B.机体需要量大 C.肝脏储存障碍 D.慢性失血 E.吸收不良 16.体内缺铁初期即潜伏前期的最早,最可靠 诊断依据是:D A.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 B.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 C.血清铁减低 D.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失 E.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16.缺铁性贫血发病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E A.血清铁降低 B.转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C.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E.骨髓贮存铁减少 17.缺铁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E A.低血清铁→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 B.低血清铁→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 C.骨髓贮存铁减少→贫血→低血清铁 D.贫血→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 E.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18.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是:B A.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C.正细胞性贫血 D.大细胞性贫血 E.以上全部是 19.缺铁性贫血的最可靠诊断依据是:E A.小细胞性贫血 B.增生性贫血 C.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低血清铁 E.低血清铁伴骨髓贮存铁极少或缺乏 20.缺铁性贫血实验室检查最可靠的是:E A.MCV,MCHC B.血清铁 C.总铁结合力 D.血清转运铁蛋白饱和度 E.骨髓含铁血黄素染色 22.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A A.治疗病因 B.输血 C.口服铁剂 D.肌注铁剂 E.进食富含铁的食物 23.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 出现的是:E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数上升 C.红细胞体积上升 D.红细胞直径增大 E.网织红细胞上升 24.关于巨幼细胞贫血,下列哪项不正确D A.是叶酸,VitB12缺乏引起的一种大细胞性 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可表现为对称性肢体麻木, 共济失调 C.除贫血外粒细胞巨变且分叶过多 D.全身各系统增殖较多的细胞也会发生病 变 E.病因主要是食物营养不够和吸收不良 25.关于叶酸代谢,下列哪项正确E* A.正常人体仅少量合成叶酸,多有食物获得 B.叶酸属B族维生素,性质较稳定,过渡煮沸 可能分解,破坏. C.叶酸在小肠上段肠腔或肠壁绒毛细胞内 分解,大部分经肠肝循环入血 D.叶酸广泛分布体内,肾脏是排泄叶酸的重 要场所 E.叶酸主要从胆汁分泌,尿中排泄. 26.关于VitB12代谢,下列那项是不正确的 E* A.肠道杆菌可合成VitB12 B.体内代谢所需B12主要由食物提供 C.IF_B12复合物不受胃肠道分泌液破坏,经 门静脉入肝 D.B12进入血液循环后主要与转钴胺Ⅱ结合 E.体内B12主要储存于肾脏 27.关于巨幼细胞贫血的临床血液学中哪项 是不正确的C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可见巨杆状核粒 细胞. B.可有反复感染和出血 C.少数可有肝,脾肿大 D.重者全血细胞减少 E.少数患者可有轻度黄疸 28.巨幼细胞贫血的非血液学表现哪项是不 正确的A A.一般无缺铁表现 B.口炎,舌炎,“镜面舌”,“牛肉舌” C.末梢 神经炎,共济失调 D.精神失常 E.锥体束症阳性,视力下降 29.巨幼细胞贫血属于:C A.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B.正细胞性贫血 C.大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正常色素贫血 E.以上都不是 30.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C A.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或感染表现 B.网织红细胞减少 C.骨髓增生不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