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报纸的重复阅读率

报纸的重复阅读率

报纸的重复阅读率
报纸的重复阅读率

报纸和其他三大媒体在内容表现力方面的比较:

1)在直接表现力方面来比较,电视的表现是最直接的,因为它把信息直接的以画面,声音等信息送达到受者的眼睛里,即使是在受众干其他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接受到信息,单纯的从信息通过声音的传播这方面来说广播有时候也具有和电视一样的表现效果,而相对来说,报纸和杂志这样纯文字和图片来传播信息的媒介,对于信息传播的直接性来说就比较弱一些。

2)此外从内容想象力来说,报纸要比电视、广播的表现里要好很多,因为受众可以通过阅读文字在脑海中制造情节,营造悬念,会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学历、年龄联想到各自不同的情景,这点杂志也具有和报纸同样的效果,而电视和广播这样直接把信息表现在受众眼前,和把声音送达到听者耳朵里的媒介则不具有这样的传播效果。

《驻济高校大学生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情况调查》2006年被确定为山东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山东大学新闻调查组通过近2个月调查,对目前驻济高校大学生在报纸阅读,特别是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方面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这份调查报告。希望该报告对于密切济南当地媒体与驻济大学生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推动都市生活类报纸更好地进入大学校园,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所针对的对象是目前在读的驻济高校大学生,学历涵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三个层次。

此次抽样我们采取了“分层+随机+偶遇”的方法。首先,我们将驻济高校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部属高校、省属本科和普通专科三个层次。然后,在每个层次内部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一所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选择,我们确定了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城建学院三所院校。在确定了调查院校之后,我们在每个学校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并利用中午或下午吃饭时间在各个学校的食堂门口进行偶遇拦截访问。通过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6份。

二、数据分析

⒈在读报习惯一栏中,有248人填写有阅读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习惯,占被调查总数的

86.7%,仍有13.7%的学生几乎不看都市类报纸。这说明,目前济南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读报的习惯。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读报的频率具有较大差异,其中有大概10.5%的人每天阅读都市类报纸,26.6%的人一周阅读3次—5次都市类报纸,更多的人则是每周有选择的阅读一两次该类报纸,这些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43.4%。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忠诚度还很低,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恰恰说明都市生活类报纸在大学校园中还有很大的潜力尚待开发。

⒉在感兴趣的报纸版面内容方面,新闻类和娱乐类版面受关注的程度较高,分别占到受访学生的65.7%和62.2%。这非常符合该年龄段人的心态,也说明了在网络极为发达的今天,报纸仍然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原因主要是报纸特定栏目的吸引(29.4%)、新闻报道的深度(23.8%)和对其他媒体的信息印证(18.2%)等。财经类和广

告类栏目受关注程度较低,特别是报纸广告,受关注程度只有1.4%,这充分说明了广告在媒介信息中所处的绝对弱势地位丝毫没有得到改善。另外,性别的差异基本上没有影响到对都市类报纸的阅读,但是很明显地影响到了对报纸版面内容的关注,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对于娱乐和体育内容的取舍上。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86名女生中,76.3%的人选择了关注娱乐类栏目,只有21.5%的选择了关注体育类栏目。相反,在受访的100名男生中,有70%的人选择了关注体育类栏目,有40%的人选择了关注娱乐类栏目。

⒊在新闻的地域性选择方面,大学生也表现出了不同于济南当地市民的某些状况。一般来说,新闻关注有地域性限制,也就是说本地人更加关注本地事。但是,调查显示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有着不同于当地人的关注点和媒体视野。在新闻关注的地域性方面,30.1%的大学生首先关注的是国内新闻,24.5%的是所在高校新闻,18.9%的是国际新闻,16.8%的是山东新闻,只有9.7%的学生选择首先关注济南新闻。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的主流是济南以外的学生,济南本地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外地来济的大学生更多扮演的是“过客”的角色,毕业之后大部分离开济南,缺乏一种对济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更加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受访的50名济南当地的大学生中,将济南新闻列为首选的也仅有4人。当然,大学生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也不会背离新闻规律太远,有时只是用一种特殊形式表现着新闻规律。例如,对所在高校新闻的关注程度排名第二(24.5%),这一点就说明了新闻的接近性规律仍然在起作用,学生们仍然关心身边发生的事。另外,在受访的学生中,回答了解“济南新闻”时会选择济南当地都市类报纸的占到了50%。因此,作为一家济南当地的主流媒体,《济南时报》仍然有机会成为驻济大学生了解济南大事小情的首选媒介,前提是帮助他们在济南找到归属感,使他们想“了解”济南。

⒋在影响大学生选择一份都市类报纸的原因方面,受访者的回答较为集中:有70%的人选择了“报纸内容”,分别只有11.9%、6.3%、5.6%和2.8%的人选择了“购买方便”“版面设计”“价格”和“精美广告”,另外还有极少数学生自行填写了“习惯”“换零钱”等购买原因。由此可见,都市类报纸吸引大学生购买的主要法宝是报道内容,“内容为王”在现代报纸竞争中显得异常重要。当然,大部分同学选择“报纸内容”的原因,恐怕也说明了目前都市类报纸在内容上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多家报纸内容雷同、缺乏反映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新闻报道等。读者在这方面的要求比较突出,从而使另外几个方面显得不那么重要。

⒌经过在济南市场上十余年的打拼,《济南时报》如今已经成长为济南当地的一家主流报纸媒体。既然如此,如今的时报带给大学生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印象呢?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时报的评价基本上是积极的。其中有37.1%的人选择了用“人文”一词来评价时报,19.6%的人选择了“时尚”,18.2%的人选择了“责任”。合计下来,正面、积极的评价达到了74.9%。这几项评价之所以选择的人较多,与时报这些年的办报思路恐怕有直接的关系。

时报是“人文”的。翻看时报,文人办报的痕迹较为明显。特别是评论和副刊,经常让读者“从文学的角度,去认识时报,认识时报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城市,认识这个城市的人文底蕴和文人气质”①,“人文”一说或许由此而来。

时报是“时尚”的。“我们的时报,我们的时代”是时报的一贯口号。在年轻人眼里,

她的时尚更多地体现在时报的文娱和体育板块中。特别是“时报体育”这块金字招牌,已经成为时报“时尚”的标志。在受访的100名男生中,有70%的人选择了关注体育类栏目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时报是“责任”的。到目前为止,由时报发起的“泉城义工”这项大型公益活动已坚持两年之久,“报名人数近4万人,累计有6万多人参与各主题活动,收益市民多达12万人次”

②。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公益活动,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⒍与济南市场上的其他同类报纸相比,《济南时报》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劣势。

在优势方面,排名第一的是时报的“特色”,有52.1%的受访者认为时报的特色鲜明。与“特色”优势相比,排名第二的“关注面”只得到了34.5%的大学生的认可,二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其他的优势则更加不明显,“知名度”有17.6%,“权威性”只有12%。与优势相差悬殊不同,大学生对时报劣势的选择较为接近。认为《济南时报》在“知名度”方面劣势较大的人最多,占到了30.3%,“权威性”“关注面”“其他”都在20%上下,差距极小。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家市级都市类报纸,对于来自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来说,尽管“特色”鲜明,但“知名度”有限。没有知名,何来接受?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给时报的建议中提出:增加时报在校园内的宣传力度,增设校园售报点,方便学生购买。

⒎既然对《济南时报》的评价没有到100%满意,那就说明读者对时报仍有不满之处,这些可能就是时报应该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大学生读者就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回答应该加强“就业指导”的人次最多,占到了49.7%;回答应该加强“高校新闻”的次之,占到了35%;排在第三位的是加强“时政评论”,也占到了32.2%。剩余的几个选项选择的人次不是太多,分别是“济南民生”17.5%、“体育报道”11.2%和“其他”7.7%。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从媒体中得到的信息。而且从问卷中所设置的最后一道开放式问题的回答来看,大学生对《济南时报》进校园所给出的建议中,“提供就业指导”仍然是答案中涉及最多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用“我们很需要”来加以强调。其次,“贴近校园(大学生)生活”、“增加高校新闻”、“开辟大学生专版”等类似的建议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这与前面提到的时报应加强“高校新闻”报道的回答是相吻合的。这再一次印证了加强高校新闻报道的必要性。

三、几点建议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对目前驻济高校大学生在接触济南当地的都市生活类报纸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济南时报》如何更加有效地进入驻济高校、密切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⒈坚持目前业已形成的、被大学生广泛认可的办报风格,继续在“人文”“时尚”和“责任”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年轻人喜爱,同时又是时报所擅长的文体类新闻报道,要继续做深、做透。

⒉对某些版面加以适当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读报需要。加强深度报道和“时

政评论”是许多大学生对时报提出的改进建议,在这方面他们的需求较为强烈,时报不妨尝

试开辟深度专版。另外,在“不经常购买《济南时报》”的原因调查中,有36.6%的学生填

写了“垃圾广告太多”的选项,这一点也值得时报注意。

⒊增设某些新的栏目或版面。目前的《济南时报》每周都会出版一期招聘专版,但是这

些招聘信息大部分是针对社会上的求职人员,真正适合大学生的招聘信息并不多见。一方面

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十分巨大,但是他们缺乏必要的择业技巧或相关指导;另一方面则是目

前的各种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缺乏针对大学生群体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门栏目。开辟这片

广阔的“蓝海”,或许能为时报打开大学生市场提供一个不错的契机。

⒋利用各种机会走进校园,帮助大学生找到归属感。作为济南当地的媒体,时报应该利

用好各种机会走进校园,和大学生“亲密接触”。每年的新生报到和老生离校是可以利用的

时机。其余时间,在济南高校组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很多学

生提出的“增加校园售报点”也应该是时报走进校园的一个重要途径。

⒌关注校园动态,及时反映大学生身边的事。既然报纸上“没有太多大学生关注的东西”

成为了大学生不购买时报的首要原因,那么时报或许应该以此为突破口,适当加强济南高校

新闻的报道力度,使学生感到有人在时刻关注着他们。在各个高校招聘学生充当业余通讯员

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大学生一个实习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

捕捉到最“生鲜”的校园新闻,可以做到一举两得。

新的媒介生态下报业的发展策略

厉国刚

《中国报业》( 2006-10-01 第十期) 【字号大小】【打印】【关闭】

由于媒体竞争加剧、广告市场变化、媒介技术革新以及读者心理改变等一系列深层原因,报业市场正面临复杂的结构性变化,传统的经营模式受到了新的媒介生态的极大冲击。报业在这样的冲击中,如何调整策略得以继续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话题。

一、媒介生态正在改变

媒介生态的格局当前已出现了不少的变化,如新旧媒介之间的竞合、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广告投放所选媒体侧重点的改变等等。对报业发展而言,这样的媒介生态变化,从目前来看,意味着困境已在眼前。

1.新兴媒体冲击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兴媒体这几年可谓势不可挡地快速发展和变化。网络媒体已日趋普及,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第

五媒体,越来越被用户所认同和喜爱;手机媒体的3G时代已经临近,呈现的数字多媒体的特性愈发清晰。

新媒体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它所具有的魅力是由新媒体的特性决定的。报纸一天只能出版一次,而网络媒体却可以24小时全天候发布信息;只要拥有一台便携式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最新消息和所需资讯;网络还可以满足其他许多方面的交流和服务需求,可以即时互动交流、获取个性化信息等等。

此外,手机媒体具有即时性和快捷性等特点;数字电视则有个性化收视和形象生动等优势。报纸媒体与新兴媒体相比,劣势非常明显。从媒介生态链来看,这些新兴媒介正不断侵蚀报业的市场空间。

2.受众分流加快

在德国,报纸读者的年龄结构变化比较明显。一个专门针对青少年读报情况的调查显示,20年前,有70%多的青少年是报纸读者,而到了2004年,只有51%的青少年愿意看报纸了。20年间,青少年读者流失比例高达20%。我国也是如此态势,从读报频率看,不同的年龄组有很大差异。中年以上的读者群接触报纸的频率最高,每天读报的人数超过了80%,是21岁以下人群的一倍多。

年轻人群的流失是报业在受众方面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在当前媒介生态变化中,年轻读者从报纸向网络等媒体的分流速度明显在加快,将会影响媒介市场的发展格局。

3.广告竞争加剧

随着新兴媒介的不断涌现,受众分流趋势的愈演愈烈,新旧媒体的广告市场也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变化。对此,《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撰文指出:“在新的媒体结构中,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传统的强势地位被从根本上动摇。”我国报业的盈利模式单一,大多报纸主要依靠广告生存,经营结构较为脆弱。在新旧媒体之间以及报纸媒体之间广告的竞争都在加剧,导致广告收入停滞不前。因此,报业经营出现困境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报业的生存空间分析

从媒介发展的趋势来看,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是报纸媒体今后的方向。在媒介生态改变下,报业的生存空间也会相应转换。传统报业拥有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如果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媒体、新技术的整合和互动,仍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找到新的发展道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数字化发展战略是积极推出i-news(手机报)、i-paper (电子报)、i-mook(网络数码杂志)、i-street(公共新闻视屏)。报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1.进入网络空间

网络媒体以其独特优势目前正深入人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影响力最大的媒体。

网络可以大大拓展信息容量,使读者的反馈更为快捷,可以满足受众细分化的需求。数字报纸、博客新闻、网络杂志等等都是今后值得探讨的议题。

在现在这个一秒钟就会产生一个博客用户的时代,美国许多报纸都看中了博客的广泛公众效应,纷纷尝试在网络上创建自己的博客,使网友可以通过其浏览新闻并且发表言论。在国内,许多报社对于网络平台越来越重视,正努力拓宽这一领域。如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它与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于2006年2月20日正式推出全国首家数字报。报纸版面上的图文可通过网页清晰阅读,并且见诸报端的新闻可以转化成语音收听。未来,还可在报纸版面中嵌入视频画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

体报纸。

新闻网站、数字报纸等针对的群体主要是那些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一群体的读者不大喜欢看传统的报纸媒体,报社推出这一新领域的产品,刚好可以覆盖这一细分读者群,从而扩大自身的受众资源和广告收入。

2.与手机媒体合作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手机用户已超过了3.5亿,全球则超过了12亿,拥有手机的人数是所有报纸读者数量的两倍多。而手机媒体技术在不断成熟,手机多媒体的特性越来越突出,发展前景看好。据悉,目前国内不少省会城市都出现了平面媒体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合作的“手机报”。《广州日报》等报纸更是推出了手机多媒体报纸,用户通过无线下载后,可以阅读到一份图、文、声结合的多媒体版的报纸。

手机报的快速发展,与其蕴涵着的巨大广告市场密切相关。据浙江日报手机报负责人介绍:“如果一份手机报发行量在10万份以上,那么千万元级别的广告市场将会被启动。”目前来看,手机媒体还远不及报纸信息传播具有的广度、深度和多样化,但它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并且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3.改变媒介形态

媒介技术在不断革新,报纸作为纸质媒介的形态也会随着技术而不断创新。

未来的报纸会是怎么样的,许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设想,比如也许是一种可以折叠塞在裤兜中的廉价屏幕。这一设想并非遥不可及,世界上的一些大出版商已计划推出一种用户可以从网站将所有报纸版面下载到数字屏幕的电子报纸。

在我国已有报社开始了这样的尝试。2006年5月14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验推出电子报纸。目前的电子报纸阅读器像一本口袋书大小,轻薄小巧,携带方便,下载快捷。

电子报纸具有节约购买成本、减少纸张浪费、符合时尚阅读心理等等优点。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这一类技术产生,从而改变传统的报纸形态。

此外,报业也可以谋求进入数字电视、公共新闻视频等新的媒介形态,在这些媒介上拓展发展空间。报业应当尽早进行这样的创新,以求尽快进入数字化、电子化时代的媒介体系。

三、报业的发展策略探讨

1.致力于数字内容产业

在媒体产业链中,报社掌握着大量上游的资源,是内容提供商和观点制造商。在数字时代,报社应当致力于拓展数字内容产业,其内容产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进行传播及销售,而受众则可以通过多种终端进行接收和消费。在媒体政策逐渐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渐完善的条件下,报业的内容资源,在这个数字时代,完全可以通过“一次生成,多次出售”,取得盈利。

在数字时代,报纸媒体需要提升内容生产和观点制造的综合能力,根据传播格局和媒介市场此消彼长的变化,通过提供不同的内容产品形态而产生效益。今天和未来高度数字化的时代,应着重解决的是如何针对不同终端不同用户多次生成数字内容产品的问题。

2.建构跨媒体发展蓝图

跨媒体发展指可以横跨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图书)、电子媒体(电视、广播、电影)、户外媒体和网络媒体而取得发展空间。媒体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完全融合、互动,产生更为可观的价值和更密切的产业链。跨媒体发展是媒介产业发展的趋势。

国际媒介市场上,新闻集团、贝塔斯曼集团、迪斯尼集团等传媒集团均已通过收购、合并而实现“跨媒体”发展。我国由于政策因素的限制,报业集团还无法经营电视媒体,跨媒体经营的模式还很难建立。当前,对于报业来说,应当尽可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和产业规律的要求,组建媒介集团,涉足杂志、新闻网站、新媒体等领域,取得一定范围的跨媒体发展,以图将来进一步扩张。

3.合理开展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的战略。在长期的经营中,许多报纸已具备了多元化经营的条件。与单一化经营相比,多元化经营能充分利用内部资源优势,有效分散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快速扩张规模,因此已成为当今媒介集团普遍采用的战略。

我国已经组建了39家报业集团,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和扩张能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已具备资本和人才的条件。为此,我国的报业集团应当掌握时机,合理开展多元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盈利和抗风险的能力。

新农村建设:媒介如何应对

年龄结构:青壮年是主要调查对象

这次调查对象中,16岁以下24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7%;16~30岁128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9.25%;30~45岁133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37%;45~60岁74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6.92%;60~80岁1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68%。调查对象较集中的年龄段

是青壮年人群。

职业结构:各类人群尽量涉及

在本次问卷发放中,国家公务人员占总调查人数的29.78%,事业单位职员占总调查人数的15.26%;国企职员占9.85%;外企或合资企业职员占2.96%;专业人士(医生、律师、教师等)占6.82%;学生占11.94%;自由职业者2.96%;其他占总调查人数的5.35%。由于职业分布中国家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所占比重较大,为体现市民社区情况,调查组在问卷之后又对西安市郊社区布点进行了现场访问,以弥补普通市民的访问量。

知识结构:侧重受过基本教育的人群

这次被访人群中,高中及以下87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9.88%;大专120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7.32%;大学本科1321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0.05%;硕士研究生及以上16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78%。本次调查采样,在各种知识层面的市民中均有涉及,但按照在阅读风尚中知识人士更具有导向作用的原则,本次调查采样时较多地侧重了受过基本教育

的人群。

调查现象之一

日均阅读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3市民坚持每天阅读1小时

据调查,我市市民每天阅读时间在0到30分钟的8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8.61%;而每天坚持30分钟至1小时阅读的约1660人,占1/3强;如果加上1小时至2小时的98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2.34%)和2小时以上48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0.92%),西安市民中3/5的人具有坚持阅读、重视阅读的习惯。

分析与点评: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在我国,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人群占64.7%,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人群占19.7%,平均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的人群占7%。相比全国情况,西安受访者平均每天阅读30分钟以上者占71.02%,1小时以上占33.26%;2小时以上占10.9%。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西安是一个具有较好阅读风尚的、好学的城市。这对于把西安建设成学习型城市,对于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也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文

化支撑。

调查现象之二

报纸是最常阅读的媒介

文学作品最受市民欢迎

在几种阅读媒介中,我市市民最经常阅读的媒介是报纸。在总调查人数中,选择通常通过报纸阅读的192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3.74%;图书1078人,占24.52%;杂志1315人,占29.91%;网络及电子出版物1045人,占23.77%;其他246人,占5.60%。

在所有阅读内容中,1/3的市民偏重于文学作品类文章或书籍阅读。选取文学作品作为主要阅读内容的占30.25%;其次是人文历史,占26.52%;新闻时事占21.88%;人生励志占20.79%;财经科技占19.04%;娱乐/时尚占18.63%;经营管理占11.90%;军事

体育占8.92%;其他占总调查人数的6.46%。

分析与点评:把报纸列为主要媒介,说明大部分西安人比较关心天下大事,注重时事流变,善于寻求城市商机。这一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安市民企盼参与社会事务的主人翁意识

和追逐社会热点的市场意识。

偏重阅读文学作品,说明西安市民更喜爱比较轻松的阅读方式,喜欢通过阅读缓解紧张

忙碌的工作压力。

调查现象之三

购买阅读仍是主渠道纸质书刊地位仍稳固

在阅读书刊的主要途径选项中,选取购买方式者2056人,占到总调查人数的43.76%;借阅1413人,占32.14%;网上浏览1374人,占31.26%;在书店阅读569人,占12.94%;其他370人,占8.42%。但在购买阅读中,西安大多市民主要偏重于传统的书刊市场现场购买的方式,仅有1/10的人在借助新型网络渠道购买图书方面进行过尝试。

在回答“您通常通过以下哪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时,最经常的渠道依次为报纸(34.3%)、杂志(23.5%)、图书(19.2%)、网络及电子出版物(18.6%),前三者相加为77%。可见,纸质书刊的地位依然稳固,传统阅读尚未过时。

分析与点评: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三次追踪调查表明,五年来全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而我国上网读者年均增长78.9%,这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阅读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但是,从调查数据来看,即使现代电子传媒业再发达,传统纸质书刊的出版和感受着书香的阅读也不会被替代。

调查现象之四

快餐式阅读受青睐功利性阅读较突出

在回答“您平常较多阅读的内容”选项中,文学作品、人文历史、新闻时事、人生励志、娱乐时尚排在了前五位,人们的阅读兴趣出现了“短、平、快”的趋向,大众化的快餐式阅读习惯正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由于职场竞争激烈,压力大,人生励志类也趋于增长。在“您阅读的主要目的”选项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工作需要”“学习需要”分列

前三位。

某大型书店4月的排行榜上,排在前几位的图书为:于丹《庄子》心得、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求医不如求己》,还有烹饪、美容、家居等方面的图书。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由于股市的火暴,带动了炒股、财经类图书的走俏,还有报纸连载的小说以及媒体炒作的文学作品也销得不错,经典的大师级的学术著作、少儿礼品书、旅游类图书以及各类资格考试用书也都有不俗的销售业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安市民的一种阅读

偏好。

分析与点评:西安市民的阅读很多是与个人工作和生活相关的功利性强、实用性强的阅读。这种阅读固然有其优点所在,如能够使人们在短时间里得到一种知识的补充、能力的提升,能够使人心情愉悦、放松。但需要注意的是,越是追求快餐式、功利性阅读,追求浅阅读,就越是无法体验阅读的个中乐趣,冲刺般的阅读只能带来短暂的视觉快感却无法获得心

灵长久的滋润。

调查现象之五

四成受访者工作学习压力大

三成市民阅读消费水平偏低

高达41.65%的受访者认为,在阅读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没有时间阅读。还有近1/3的受访者认为书价过高对阅读产生的影响最大。

34.7%的读者每年用于购买图书报刊的费用在100元以下,这一数额仅仅占到西安城市居民200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5元的1%;100元~200元1187人,占27%;200元~300

元706人,占16.1%。

分析与点评:业内人士认为,一本书的价格其实与一包好的香烟价格差不多,但两者比较,有不少人在购买香烟时不会觉得价高,或者心疼那几个钱,但在书市里却会徘徊很长时间才作决定。这从深层次上反映了市民的精神消费水准。

调查现象之六

阅读与成才关系密切用读书释放职场压力

调查显示,近半数的被访者认为阅读对自己个人成长影响较大。认为影响很大的186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2.38%;认为有些影响的1213人,占27.59%。选择阅读是为了工作需要的1622人,占36.90%;为了学习需要的1499人,占34.10%;为了提高修养的1586人,占36.08%;为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206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6.86%。以上加起来占到被访者的90%左右,充分说明了阅读在市民人生成长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随机走访中,很多受访者谈到,随着西安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职业选择机会增加,但同时面临的职场压力也增强,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投入到工作中,工作和生活之余更多地

是渴望得到放松和休闲。

分析与点评:快节奏的生活无情地压缩、分割、消解了人们的闲暇时间,但它也要求人们在更少时间里获得更多信息,迫使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信息量更集中的媒体。这些都成为

了影响市民阅读的因素。

调查结果之七

较多市民接受网上阅读

图书馆作用未充分发挥

在被访者中,非常喜欢网上阅读的39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92%;比较喜欢的1651

人,占37.56%;两项相加,基本接近半数。

在“您是否经常光顾书店、图书馆等场所”选项中,仅有26.2%的受访者选择“经常去”,高达51.4%的受访者“偶尔去”。很多受访者认为,去图书馆借阅图书要办证、登记,太麻烦,而且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上班时间相冲突,赶上节假日又因为人多位少不便阅读,加上受交通等条件限制,我市的公共图书馆尚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分析与点评:文本的电子化、网络化使得阅读具有方便、快捷、范围广、种类全、内容新、费用低等独特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民青睐。

二、报业的生存空间分析

从媒介发展的趋势来看,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是报纸媒体今后的方向。在媒介生态改变下,报业的生存空间也会相应转换。传统报业拥有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如果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媒体、新技术的整合和互动,仍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找到新的发展道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数

字化发展战略是积极推出i-news(手机报)、i-paper(电子报)、i-mook(网络数码杂志)、i-street(公共新闻视屏)。报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3.改变媒介形态

媒介技术在不断革新,报纸作为纸质媒介的形态也会随着技术而不断创新。未来的报纸会是怎么样的,许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设想,比如是一种可以折叠塞在裤兜中的廉价屏幕。这一设想并非遥不可及,世界上的一些大出版商已计划推出一种用户可以从网站将所有报纸版面下载到数字屏幕的电子报纸。这种反射式数字屏幕比发光便携机或手机显示屏更适于人眼的观看。电子报纸是今后报纸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我国已有报社开始了这样的尝试。2006年5月14日,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验推出电子报纸。目前的电子报纸阅读器像一本口袋书大小,轻薄小巧,携带方便,下载快捷。电子报纸具有节约购买成本、减少纸张浪费、符合时尚阅读心理等等优点。今后可能会有更多的这一类技术产生,从而改变传统的报纸形态。此外,报业也可以谋求进入数字电视、公共新闻视频等新的媒介形态,在这些媒介上拓展发展空间。报业应当尽早进行这样的创新,以求尽快进入数字化、电子化时代的媒介体系。

4.走免费之路

免费报纸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一段历史了。目前,世界上已经有20多个国家出现了免费报纸,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营经验。在国内,近年来也有这样的一些尝试。2004年3月16日,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I时代报》正式创刊并在上海地铁沿线免费发行,内容以新闻信息为主,其创刊标志着免费报纸在我国大陆正式诞生。此后,这样的一些免费报纸将会陆续产生。虽然一开始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随着免费报纸经营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最终建立,其发展前景是可观的。免费报纸是报业激烈竞争下,随着媒介生态的演变而得以产生的,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它舍弃了报纸发行的收入,而专注于渠道和读者的经营,通过细分化的读者市场的建立,来取得广告、增值服务、物流等等多元的收入。对于报业来说,这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

三、报业的发展策略探讨

1.致力于数字内容产业

在媒体产业链中,报社掌握着大量上游的资源,是内容提供商和观点制造商。在数字时代,报社应当致力于拓展数字内容产业,其内容产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如光盘、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进行传播及销售,而受众则可以通过多种终端(如计算机、数字电视机、数字收音机、eBook阅读器、PDA、手机等)进行接收和消费。在媒体政策的逐渐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下,报业的内容资源,在这个数字时代,完全可以通过“一次生成,多次出售”,取得盈利。

在数字时代,报纸媒体需要提升内容生产和观点制造的综合能力,根据传播格局和媒介市场此消彼长的变化,通过提供不同的内容产品形态而产生效益。今天和未来高度数字化的时代,应着重解决的是如何针对不同终端不同用户多次生成数字内容产品的问题。在数字时代,能否快速地形成适合多媒体形态传播的数字内容,十分重要。

注释:

①谭丽琳:《明天谁来买我们的报纸》,参见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8460041.html, /GB/14677/40710/40713/3046229.html

②吴海民:《媒体变局:报纸的蛋糕缩小了》,《中国报业》,2005年1

1月

③《多年耕耘见成效网络业务成为报纸新增长点》,CNET科技资讯网,h

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118460041.html,/news/net/story/0,3800050307,39451643,00.htm

④肖玮编译:《美国报纸看中博客公众效应纷纷尝试博客新闻》,《北京

现代商报》,2006年4月

⑤孙琎:《手机报赚钱还是靠广告三类广告潜力巨大》,《每日经济新闻》,

2005年8月10日

⑥汪震宇:《报业多元化经营的新生经验和路径》,《新闻实践》,2003

年5

媒介调查——媒介消费习惯调查概述

作者:不详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6-7-4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媒介消费习惯调查主要包括是电视和报纸的消费习惯调查,其中前者的起步较早,发展比较成熟;其他媒体消费习惯的调查均为一次性的或阶段性的专项调查,尚不能进行连续性的统计分析,难以总结出有效的经验规律。

电视收视率调查

电视收视率调查是比较成熟的,SRG最早在90年即开始提供相关的数据,从95年开始有连续性调查。

根据收视率调查的延续性,主要有连续性调查与阶段性调查。

因为对调研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投入的资金比较大,因此参与其中的机构比较少,从事连续性调查的著名机构主要有AC尼尔逊/亚太(AC NIELSON/SRG)和央视-索福瑞(CVSC-Sofr es)两家。前者是纯粹的外资机构,由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AC尼尔逊/亚太兼并亚太(S RG)而组成,是中国最早提供收视率调查的机构;而后者是由央视调研咨询中心与世界第四大的市场研究集团SOFRES(索福瑞)合资组成。

连续性收视率调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日记法,二是个人收视仪(PEOPLE METER)。样本量根据城市规模,一般为300-500个家庭。并且,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各调研公司一般都各隔一定时间轮换一定百分比的样本数(一般是每两周轮换2%)。

日记法和个人收视仪

日记法是调查公司事先准备一本装订好的手册,手册中的横栏列出当地可能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而纵栏按每15分钟的单位按顺序列出一天的24小时,要求受访者在事后标记每天各个时段所看过的所有电视频道。一般以每周作为一个调研周期。

该方法成本较低,但精确度稍嫌不够,往往出现收视率较高的台的数据偏高,而收视率较低的台的数据偏低的误差,因为在事后记录时,因为记忆及怕麻烦,受访者往往把收看时间较短的频道忽略,而把其收视转移到了收视时间较长的频道。

后者是通过在样本家庭安装一个仪器,它与电视机及电话相连,可以自动记录样本家庭各个成员在任何时间的收视情况,并且每天自动传输数据至调研公司的数据处理中心。从理论上,这种仪器可以精确的监测到受访者每1秒的收视情况,但因为数据量太大,现在两个调研公司均只提供每1分钟的收视率。

该方法的的精确度很高,但是成本较高,并且因为要求受访家庭有电话以传输数据,使得在电话普及率较低的城市,样本量的代表性较差。因此两个机构在推进这方面的调查时都比较谨慎,并且往往在刚开始引入个人记录仪的前期仍然同时有3个月左右的日记法调查。

但是,可以预计,随着家庭电话普及率的提高,个人记录仪将成为调查的主要手段。

调查内容

以央视-索福瑞为例,主要有:

各城市的收视率调查;

9个省的全省性收视率调查;

全国性收视率调查(全国共2000个样本);

三者是相互独立的调查项目。

同广告监测相比,收视率调查的数据量更大、更复杂,两个主要参与机构都发展了相应的软件系统来统计数据,并且同时与媒介排期表相链接,可以评估或预测排期表的产出,还可以在确定某一个指标并限定一定条件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出一个最优的排期表。

连续性的收视率调查是选择媒体和预估广告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但有时阶段性调查也是重要的数据来源,比如IMI的媒体调研数据被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它对媒体收视及广告的态度有整体及质方面的描述。

平面媒体阅读率调查

AC尼尔逊/亚太和央视-索福瑞均提供平面媒体的阅读率调查数据。另外,新生代从99年开始和英国调查局合作CMMS,进入报纸阅读率调查的领域,但是目前其数据尚未被广泛利用。

目前的平面阅读率调查,以央视-索福瑞为例,采取的是不固定样本的连续性调查,主要是考虑到报纸媒体的阅读特点,调查目的主要是考察报纸覆盖的范围,因此,固定样本的意义不大,但对报纸阅读的忠诚度则无法衡量。

2019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含答案

2019学年第一学期杭州七县区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五四运动早已载(zài)入史册,后 人对其进行纪念,从中汲取能量,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梦而奋斗。 B.倡导整本书阅读,是因为在互联网环境下,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 浅阅读正成为趋势,阅读容易走向浅尝辄(zé)止、断章取意的误区。 C.缂(gè)丝这种中国传统技艺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能自由变幻色彩,因 而特别适宜制作书画作品;缂织彩纬的织工须有一定的艺术造诣。 D.黄家庄藏有美酒的消息不胫而走,据那些喝过的人说,那酒澄( (chéng)清 透亮,醇厚绵长,入口生香,实乃琼浆玉液,令人回味无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说,我们的英雄未必是无所不为的超级英雄, 每一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和行动都有可能使之成为英雄。 B.好的文艺作品应该用别开生面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 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C.元旦期间,漫步街头,只见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 店购货满200元者,本店将热忱惠赠一份精美的礼品。 D.《左传》并不简单描写流亡者的不幸,而是通过血腥与动荡的非凡经历,让 流亡者与众不同,产生了与一般士大夫迥然有别的思想锋芒和精神性格。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海藻的大小相差悬殊:小的成体只有几厘米长,如小石花菜、小杉藻等;大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语文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完美版)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蚂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特别(猛烈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分析)。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内不合适的词画掉。 2.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请写上序号)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4.第三自然段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里打“√”。 (1)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例外的惭愧》阅读答案

《例外的惭愧》阅读答案 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 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诚心诚意地赞道:“真惭愧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就烧不出来呀!” ③可是,等晚上回到家里,夜深人静之际,我仿佛听见极幽微的声音在提醒我:“哎,我说,你这家伙,你说的话好像不太诚实哦!你想想,你真的惭愧吗?你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干吗要说这种话?这世上说话不实在的人已经太多了,你还要再增加一个吗?” ④我当下:“哎呀,我并不是撒谎,我当时大一时冲动吧?我其实并不打算惭愧的,更不打算改过,我下回小心不乱说不实之话就是了。” ⑤其他的事依此类推,例如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我其实都厚着脸皮轻易放过自己——动不动就惭愧,那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⑥不过,倒有一“外套事件”例外。 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暑假去新西兰旅游。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这一点,我虽然也知道,却仍然心存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管他呢,等到了新西兰冷得受不了,再想办法吧! ⑧到了新西兰,我那几件毛衣实在挡不了事,立刻想去买衣服。刚好那天朋友开车带我出游,车子高速开在公路上(新西兰人少车少,路又宽平,几乎每条路都可当高速公路来开),我忽然大叫: ⑨“停车,停车——开回去,我看到一所教堂!” ⑩“教堂怎么了?” “教堂门口有草坪,草坪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大义卖。” “奇怪,”朋友半信半疑,“车子开那么快,你也看得到!” 但她还是把车退了回去,果真教堂在举行义卖。义卖多半不卖什么好东西,都是些人家用不着的旧物品,倒是巧克力奶和饼干做得非常好,我们各点了一份。忽然,我看到了一件美丽的羽绒外套。哎呀,那刚好是我想要的,跑去一试,尺码正合适;再看价钱,天哪,差不多合台币两千元。当天的大堂里,每件东西都贱价,就这件外套死贵。怎么回事,我竟看上唯一一件贵货,便忍不住想还价。

最后的尝试阅读及答案

最后的尝试阅读及答案 张生没想到这次应聘如此顺利,他想大概是这家公司刚开张不久,急着用人,结果他没有经受太多的挑剔,老板就决定试用他了。 老板对他提出的薪金一分不减地满足了他,还给他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便利条件,上班后张生发现公司发展前景很好,就下定决心争取为公司贡献十年八年的青春。事实上,张生在他的专业上已有了五年多的工作经验,正是求职的黄金档期,不愁没有人请,他选择跳槽是为了更上一层楼。这次果然让他如愿了,到公司入职了主管的位子,因此他一点也不敢松懈,工作表现很突出,老板相当满意。 眨眼间,一个月的试用期临近尾声,张生就等着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了,因此心情好极了,走路也不忘哼上几句喜欢的调子。这天下午快到下班时间了,老板的秘书突然要张生去见老板。张生猛地醒悟今天是试用期的最后一天了,肯定是签劳动合同的事。他赶紧把手头的工作交待给手下,心花怒放地来到经理室。 事实却不是张生所想的那样,老板只是向张生询问了很多工作上的事,一句也没有提到关于劳动合同的事,张生也就不好问了。奇怪的是老板今天的问题似乎特别多,也问得很详细。张生自然是不会让老板的问题问住的。等到老板再也没有什么可问时,已经超过下班时间一个多小时了。 两人一起走在走廊时,老板的眉头皱了起来,说:“怎么搞的?走廊今天没打扫卫生?”张生也留意地上有很多的纸屑和垃圾,就附和着说了清洁工一句。老板停下了脚步对张生说:“你辛苦些,把这卫生给搞搞。”说完看看表,加快脚步先离开了。 已经到卫生间拿起扫帚的张生犹豫了。他想:这不是自己份内的事,自己好歹也是个主管,如果让公司员工看见自己在扫地,那面子往哪搁呀?再说,明天清洁工就会将这儿的卫生打扫干净,老板也不会知道自己做了没做。这样一想,他就扔下扫帚,回家了。 第二天,老板就叫张生入了经理室,微笑着问:“你昨晚没有扫走廊?”张生的脸顿时红了,支吾着。老板继续说:“这是公司最后的测试,结果你没有通过。”见张生呆在那里,老板解释说:“员工对公司有要求,公司对员工也有要求,除了业务过关外,别的有时也很重要。” 张生在试用期最后一天被辞退了,他一直耿耿于怀,常常拿这段经历发牢骚。但他隐隐觉得公司老板的测试方法虽然有些刁钻,但也不无道理。 1、阅读全文,概括张生从应聘到被辞退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题(5篇,附答案)

一、李时珍解剖穿山甲 我国宏伟的自然科学家、医药学家李时珍,对科学研究态度十分严格,陌生的问题一定要亲自观察、实践,把它解决掉。 有一次,他看到古代出名药物雪茄陶弘景的书上说:河边有一种叫穿山甲的动物,它最喜欢吃蚂蚁。便想:蚂蚁那么笑,穿山甲是怎样吃它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来到小河边,找到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原来,穿山甲身上披着一块块的鳞片,既能张开又能合拢。 当它发现蚂蚁时,全身的鳞片都张开,放开一种分外的气味,蚂蚁闻到就往鳞片下钻。等蚂蚁爬满了,它就突然把鳞片合拢,然后钻到水利,把鳞片张开,不一会,蚂蚁全浮到水面上来。穿山甲就可以饱餐一顿了。观察后他还不放心,为了进一步证实穿山甲的确爱吃蚂蚁,他特地又到河边捉了一只穿山甲,把它的肚子切开观察,果然装了一升多的蚂蚁。 李时珍就是这样对待科学的由于他亲自观察实践修正补充了大量材料才写完了完善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解词。 (1)严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用“﹋﹋”画出穿山甲吃蚂蚁的过程。 3.给第3节加上标点。 4.用“/”将第2节分成3层,写出层意。 第1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童》的阅读答案

篇一:《报童》的阅读答案 “卖报、卖报……今天的晚报!”一个清脆的童音在刚降临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新,风把她的声音送向远方。每当她卖掉一份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便漾(yàng)满了笑容。不知是怜爱这个冷风中的女孩,还是被她那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我掏出两毛钱:“小姑娘,给我一张。”她迅速抽出一张报纸,(恭敬尊敬敬爱)地递给我,又从小口袋里掏出零钱数着找给我。这时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刚(迈步走步跨步),小女孩连忙喊:“阿姨,等一等……钱!”我想把要找的零钱留给小女孩,就头也没回地上了公共汽车。我刚坐下,那清脆的声音又响在我的耳旁:“阿姨,你的钱!”我吃了一惊,为了八分钱,她(忽然竟然突然)上了车……“阿姨,找你的八分钱,还有这十元钱……”“十元钱?怎么回事?”我诧异了。“嗯,你刚才买报纸掏手套时,钱掉在地上了。”她把八分钱和十元钱塞到我的手里,并轻松地长(舒出呼)了一口气。顿时,一股热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我被她的纯真打动了!我握着小女孩的双手:“你为什么要出来卖报?”“我?”她有些不好意思,“邻居张奶奶病了,我放了学就替她卖报。”说着,她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冲着我笑了。车到了下一站,小女孩跳下车,钻进了人群里。那瘦小的身影()消失了,()她那清脆的声音(仍然突然猛然)(震荡激荡回荡)在我耳旁。啊!多好的孩子!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2.文中画线句应读出的语气a.关切b.激动c.沉痛d.舒缓3.在第8自然段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小姑娘“金子般的心”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金子般的心”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5.“我”诧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纯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被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6.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1.恭敬迈步竟然舒仍然回荡2.a3.虽然……但……4.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品质一方面,上车还给“我”卖报多给的八分钱,把“我”掉了的十元钱也还给“我”,有拾金不昧的品质;另一方面,帮助生病的邻居张奶奶卖报,有助人为乐的品质。(意思对即可)5.小姑娘追上车除了把应找的零钱给“我”外,还还给“我”十元钱纯洁真挚“我”的十元钱掉了自己根本不知道,小姑娘拾起钱,且追上车主动塞给“我”(意思对即可)6.提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报童“卖报.卖报--今天的晚报! 一个清脆的童音在刚降临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新.风把她的声音送向远方.每当她卖掉一份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便漾满了笑容. 不知是怜爱这个冷风中的女孩.还是被她那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我掏出两毛钱:“小姑娘.给我一张. 她迅速抽出一张报纸.地递给我.又从小口袋里掏出零钱数着找给我.这时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刚.小女孩连忙喊: “阿姨.等一等--钱! 我想把要找的零钱留给小女孩.就头也没回地上了公共汽车. 我刚坐下.那清脆的声音又响在我的耳旁:“阿姨.你的钱! 我吃了一惊.为了八分钱.她(忽然竟然突然)上了车-- “阿姨.找你的八分钱.还有这十元钱-- “十元钱?怎么回事? 我诧异了. “嗯.你刚才买报纸掏手套时.钱掉在地上了. 她把八分钱和十元钱塞到我的手里. 并轻松地长(舒出呼)了一口气.顿时.一股热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我被她的纯真打动了!我握着小女孩的双手:“你为什么要出来卖报? “我? 她有些不好意思.“邻居张奶奶病了.我放了学就替她卖报. 说着.她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冲着我笑了. 车到了下一站.小女孩跳下车.钻进了人群里.那瘦小的身影消失了.她那清脆的声音(仍然突然猛然)(震荡激荡回荡)在我耳旁. 啊!多好的孩子!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 2.文中画线句应读出的语气 [ ]a.关切 b.激动 c.沉痛 d.舒缓 3.在第8自然段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小姑娘“金子般的心在文中指 .这“金子般的心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5.“我诧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水平测试卷 xx.6 小学 班级 姓名 成绩 笔试部分(分值100分;80分钟完成) 一、按要求完成字词句练习(27分) 1.把句子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里,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位置。(3分) “天鹅的故事”谱写“生命的壮歌”。 2. 看拼音,写词语。 (8 分) shēn ɡ shū tu ī ji àn w éi f àn w ú j ū w ú sh ù ju ān xi à n zh ān y ǎn ɡ d ài m àn x ú n ɡu ī d ǎo j ǔ 3 .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用“ √”表示。(6分) (嗓 噪 )音 闷.热 (m èn m ēn) 纤.弱 (xi ān qi ān) (催 摧 )促 崇.敬 (ch ón ɡ c ón ɡ) 树冠. (ɡu àn ɡu ān) 4.用“√”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1) 盛.情 ①兴盛;繁盛( ) ②深厚( ) ③盛大;隆重( ) (2) 乱砍滥.伐 ①流水漫溢( ) 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 ) ③不合实际( ) (3)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①满足要求;允许;接受( ) ② 回应( ) ③应付( ) (4) 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①用双手托( ) ②奉承人或代人吹嘘( ) ③绽放( ) 5.根据要求,写句子。(6分)

(1)例:苹果红了,葡萄紫了。 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 春天,油菜花开了,蝴蝶在金黄的花海中飞来飞去。 (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两个分别造句。 只好疏忽回味恍然大悟只要……就……可以……也可以…… ① ②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一棵树就是,都是快乐的音符,给我们送来,让每个人都。(2分) 2.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这就是的小燕子。(2分) 3.课文中的许多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有的竺可桢爷爷、有“,”的祁黄羊、有、的艄公,还有的公仪休……(4分) 4.古诗中有美丽的春景——,水村山郭酒旗风;有快乐的心情——时人不识余心乐,;还有可爱的孩童—— ,。(4分) 5.“云雀的心愿”是指;“沙漠里的绿洲”在课文中具体指。学习了这两课,我们的感想是 。(4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7分) 短文1:(11分) 天鹅的故事(片段)

语文试题附答案

济宁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题 说明:1 .本试题共8 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和座号填在指定的位置。 3 .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者加1 一5 分。 [友情提示]沉着冷静相信自我把握时间慎思精答祝你成功 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 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2 分) 每个人都拥有机会,但是,机会稍纵 ..既失,别让机会从身边溜走。 ①稍纵②改为 2 .按要求填空。(4 分) ①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②杜甫在《望岳》中用“,”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 ③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 “,”。 ④写出一句古诗文中催人上进、励志奋发的名句。(课内外皆可) 3 .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部作品看,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 分) 4 .自古以来,“孟母教子”的故事家喻户晓,传为美谈。2007 年 5 月18 日,首届中华母亲节文化月活动在孟子出生地——曲阜小雪镇凫村开幕,并就母教文化、经典教育开展了研讨交流。传统的母爱教育再一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请以“母爱”开头写一句话,表达对母爱的赞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 分) 母爱 。 二、古诗文阅读(共20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5 一10 题。 (一)

菊花 元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 .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 分) 6 .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二)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 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患辟 ②纵子有赐,不我骄也赐骄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9 .〔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4 分) 10 .请你从〔甲〕〔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 分)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

四年级第二学期暑期语文阅读训练卷 (一)盲道 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阳光很好,所以人特别多。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东西!”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阿姨,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哥哥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看着那条盲道湮没在许多人的脚下,我的心里也是无由地感慨。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没有留出一条盲道,这世上就算修有千万条盲道,盲人也是寸步难行的。 1、请你用“”画出文中表现人心里惭愧、内疚的句子。 2、给下列字注音: 瞻()磕()绊()硌() 3、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此时 她的心里在想什么? 4、女儿的脸上为什么会“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 5、请你写一写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雪 冬天,瑞雪普降,雪花飘飘洒洒,可爱极了。 雪花是美丽的。它雪白晶莹,玲珑剔透,轻盈好看,宛如朵朵白莲,从茫茫天空徐徐降落。看它漫天飞舞,令人神思飞扬。古人把它比成飘忽的柳絮、盛开的梨花,它是多么值得人们赞美啊!

教师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份晚报2

最后一份晚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初感课文。 教具准备:妈妈的照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拿出妈妈的照片,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 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对你们的妈妈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你们的 介绍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爱自己的妈妈。可是,我们该怎样爱妈妈呢?学了课文《最后一份晚报》,一定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的。 二、提纲导读,学生自读。 1.读文,画出生字新词。认读并掌握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短文,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请写一写。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含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字音:“诧”“怔”是卷舌音。 3.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 4.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全班一齐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知。 5.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小女孩给“我”一枚硬币,叫“我”到她妈妈的报摊上买报纸。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学写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知道女孩为什么要让“我”替她买一份晚报,体会女孩的一片孝心。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谈谈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谈体会。启迪学生懂得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学生一齐读一读。 2.要求学生用上下列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吓一跳镇定疑惑惊讶诧异怔怔地盯着不解 3.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发现。 4.指名反馈,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的疑惑和惊讶呢? 5.教师引导质疑:如果是你,你知道了这样的事情会有什么疑惑? 二、再读课文,解答疑难。 1.师导: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然后解答问题: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买这份晚报? 2.指名反馈。 3.教师引导:这份报纸容易卖出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4.教师小结:是呀,要是等人来买这份报纸,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想到这里,小女孩觉得 妈妈太辛苦了,想让妈妈早点回家休息,所以才买这份报纸。 5.师导:其实,为了卖掉这份报纸,不仅妈妈等了一个小时,小女孩也等了一个小时,你们 能从文中找出老师这么说的依据吗? 6.师导:等了一个多小时多辛苦呀,小女孩为什么不直接拿钱向妈妈买报纸呢,那不是八点 左右就能回家了吗? 7.教师引导想象:她真是一个好女儿,我想文中的“我”看到女孩远去的背影,一定是心潮 澎湃的,“我”会想些什么呢?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个女孩说吗? 三、总结延伸,谈感受。 1.教师:这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凡的事,但它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其实,在你 们的身上,也发生这许多令人感动的场景。能说一说吗? 2.教师: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妈妈说的话,有什么特别想为妈妈做的事吗?(学生 自由抒发自己的感想。) 3.教师小结:同学们,话不需要太多,事情不一定要做得太大,关键在于你用情一定要真。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爸爸妈妈爱你们,你们也要爱爸爸妈妈。你们一定要努力做一个关心、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儿女。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板书设计: 25.最后一份晚报 疑惑 掏钱买妈妈的报纸惊讶一切只因爱妈妈 诧异

歪儿冯骥才阅读答案

歪儿冯骥才阅读答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读来可思思之有悟——冯骥才《歪儿》美点赏读指要 一 一, 读来可思 —— 思之有悟 冯骥才《歪儿》美点赏读指要 口胡涛海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和著名民间文学艺术家、作其 品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民

间故 儿》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 起到了烘托环境气氛、画人物刻性格和揭示主旨的作用如写歪 动地写出了歪儿被同伴捉弄时 的狼狈样。歪S)《L刻画“ ” 我也非常老道.身高腿长.“ 跑起来真像 事见长。其作品选材视角新颖.善用多变的艺术手法.致深入细的描写,掘生活的底蕴.嚼开咀人生的况味.当代文学领域独在 树一帜歪儿》回忆少年生活足

儿的善良.忽见窗子一点点开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 启.着一个东西.下来这东跟扔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 么悦耳.么刺激.来正是歪那原 儿那长长的罐儿写的是一个、” 电掣”精确地写出“ ” 高力.我人大的特点这些传神的描写为后文的故事推进作了很好的预设 与铺垫,、 的叙事散文.美点多多.得其值 品味 细节.折射的是歪儿的心理:

听 美点四:蕴精美。散文的意 得出来,有长铁罐儿,家玩美.不只在一般意义上的语言没大 文字的精炼和优美.而更在个 性同语言美质所共同融合成的 美点一:思精巧。《儿》得没那么起劲了真想下去同伙构歪 一 文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同男孩 伴们一起玩.妈妈不许呢可、不

子们玩游戏时的一场风波.章文以“ 罐” 戏为线索.踢游串连起了 歪儿坐庄——歪儿挨骂——歪 管怎样.还是悄悄把罐儿扔下特殊的意蕴。读《儿》篇散歪这 去.他们玩得开心点吧.儿让.歪 文.用心去捕捉文章中蕴含着 的主旨要义也就是在感知、梳 的心地善良就展现出来这一个细节所传递出的宽容、感动.更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

2021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最新)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 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 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 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 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 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__________)争论(_____________)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例外的惭愧》阅读附答案

阅读《例外的惭愧》,完成问题。例外的惭愧张晓风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津津 有味,一边诚心诚意地赞道:“真惭愧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就烧不出来呀!”③可是,等晚上回到家里,夜深人静之际,我仿佛听见极幽微的声音在提醒我:“哎,我说,你这 家伙,你说的话好像不太诚实哦!你想想,你真的惭愧吗?你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干吗要 说这种话?这世上说话不实在的人已经太多了,你还要再增加一个吗?”④我当下嗫嗫嚅嚅:“哎呀,我并不是撒谎,我当时大概一时冲动吧?我其实并不打算惭愧的,更不打算改过, 我下回小心不乱说不实之话就是了。”⑤其他的事依此类推,例如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 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我其实都厚着脸皮 轻易放过自己——动不动就惭愧,那日子可要怎么过啊?⑥不过,倒有一桩“外套事件”例外。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暑假去新西兰旅游。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这一点, 我虽然也知道,却仍然心存侥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管他呢,等到了新西兰冷得受不了, 再想办法吧!⑧到了新西兰,我那几件毛衣实在挡不了事,立刻想去买衣服。刚好那天朋友 开车带我出游,车子高速开在公路上(新西兰人少车少,路又宽平,几乎每条路都可当高速 公路来开),我忽然大叫:⑨“停车,停车——开回去,我看到一所教堂!”⑩“教堂怎么了?”“教堂门口有草坪,草坪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大义卖。”“奇怪,”朋友半信半疑,“车 子开那么快,你也看得到!”但她还是把车退了回去,果真教堂在举行义卖。义卖多半不卖什 么好东西,都是些人家用不着的旧物品,倒是巧克力奶和饼干做得非常好,我们各点了一份。 忽然,我看到了一件美丽的羽绒外套。哎呀,那刚好是我想要的,跑去一试,尺码正合适; 再看价钱,天哪,差不多合台币两千元。当天的大堂里,每件东西都贱价,就这件外套死贵。 怎么回事,我竟看上唯一一件贵货,便忍不住想还价。“对,我知道,”摊位的主人说,“这是 场子里最贵的东西,可是这是我朋友刚从美国寄来送我的,全新呢!”天气实在冷,我立刻付 了钱,并且舍不得脱下。“这件衣服穿来不错,你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呢?”“我不想穿得那么 奢华,我穿普通的衣服就好。而且,教堂需要钱!”我这才仔细看她,她穿一件非常黯淡的土 色毛衣,她的人也带几分土色。我忽然惭愧起来,我这样随手就买了东西,而这东西却是原 主人口中的奢侈品。年年冬天,我穿这件衣服的时候,内心都十分惶愧。想起那清瘦的主人, 我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但我又不能拿这件衣服去还她,只好小心翼翼爱惜着穿,好来赎我的 罪咎。不管我能活多少岁,不管我有多重要的场合须出席,我立志再不去买第二件冬衣。我 惭愧,对那位我不知名的南半球的穿着素朴的女子。平生极少生愧,但一想起那妇人安静的 眼神,瘦弱的身体,低抑的语调,我就——惶恐惭愧。(选自《读者》2012年第19期, 略有删改。)小题1:文章①~⑤段写了四个“惭愧”的例子,请找出让作者“惭愧”的原因, 依次填补下列空白(每空不超过9个字)。(4分)(1)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文章第⑦段有“心存侥幸”一词,请 揣摩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理,并分析该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题目为“例外的惭愧”,请结合全文内容, (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谈谈对“惭愧”的理解和认识。 (不超过150个字) 参考答案:【小题1 】示例:(1)烧得一手好菜(2)屋子(布置得)雅洁清幽(3)研究(做得)深沉扎实(4)菜园(打理得)鲜翠欲滴(共4分。每要点1分)【小题2 】示例:(1)台湾正值暑期,新西兰虽然是冬天但也应该不会太寒冷。(2)引出下文买外套这件事,从而进一步引出这次“例外的惭愧”。 (共4分。每要点2分)【小题3 】示例:作者生活中 经常的“惭愧”,只是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并不是真惭愧;买了那件外套后的“例外的惭愧”才是真惭愧,是发自内心的不安,觉得自己过分奢侈,并立志不再买第二件冬衣。我们身边

最后一份晚报

《最后一份晚报》 回家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那地方拦不到出租车,我只好顺着公园边上的环行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树下,一个影子突然从树根下站起来,吓了我一跳。 借着路边的灯光,仔细看了看,是个女孩,十来岁的样子。我清了清嗓子,镇定一下情绪,正准备走,那孩子在我身后喊:“叔叔,叔叔,等一等。”我停下脚步,回过头来。 “叔叔,你能不能帮我在那个报亭买份报纸?”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个报亭。 “买报纸?”我有些惊讶。 “嗯,买张《新城晚报》。”孩子边说边将一枚硬币放在我的掌心。 我很诧异,心想:你怎么自己不去呢?但我没说出口。天这么黑,我一个大人,对孩子的这一点小要求不能不满足吧。拿着钱,我就过去了,将1元钱递给那个妇女,取了报纸,转身往回走。 那孩子还站在树底下。“你怎么站在树底下呢?”我___________________问。 “我怕被我妈妈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 “你妈妈?你妈妈在哪儿?”___________________ “就是那个卖报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真的是一头雾水。“你怎么从你妈妈那儿买报纸呢?”我怔怔地看着小女孩问。 小女孩低头摩挲着手上的报纸□说□我晚上给她送饭时□她还剩下一份报纸□她 说如果不卖掉□明天就没人买了□我在这儿等了她一个小时□她肯定卖不掉了□我看着小女孩说不出话来的时候,她妈妈已在收摊儿了。小女孩把报纸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给你看吧。我回家了。”说完,她从树影底下跑开了。 1.请给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在后面括号里打“√”。 一枚硬币( ) 最后一份晚报( ) 晚归路上( ) 请人买报的小女孩( ) 2.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小女孩为什么要请“我”替她去买最后一份晚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一想,如果妈妈知道最后一份晚报是女孩出钱托人买走的,她会责怪女孩吗?说说你 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阅读练习题 (含答案)

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分析及答案 (一)盲道 周末,带女儿出去逛街,阳光很好,所以人特别多。走在人行道上,忽然女儿脚下踉跄了一下,我忙拉住她,她低头看了看,问:“爸爸,这窄窄的一条带有条纹的路是什么呀?”我也低头看了一眼,说:“这是盲人走的路,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条纹,盲人走在上面就不会改变方向,不会撞到人或什么东西!”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脚步渐渐偏离了盲道。走了一会儿,她皱着眉又问我:“爸爸,盲道允许正常人行走吗?”我说:“盲道是给盲人准备的,一般正常人是不在上面行走的,再说上面也不平,走起来不舒服。”女儿忽然挣脱开我的手,跑到盲道那里,拦住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问:“阿姨,你知道你脚下是盲道吗?就是盲人走的路!”那女人愣了一下,脸红了红,冲女儿笑笑,离开盲道,大步消失在人群中。女儿接着又拦住了几个中学生,问:“哥哥们,你们知道这是盲道吗?”那几个学生怔了怔,没有理会女儿,打闹着在盲道上跑远。 我没有阻止女儿,女儿又问了几个人之后回到我身边,我安慰她说:“没事,现在也没有盲人走路!”女儿摇摇头,说:“就是给盲人准备的嘛!大家都上去走,盲人出来了,该走哪里呢?”想到刚才我也心安理得地走在盲道上,脸忽然就发起烧来。女儿默默地和我走着,脸上似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看着那条盲道湮没在许多人的脚下,我的心里也是无由地感慨。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没有留出一条盲道,这世上就算修有千万条盲道,盲人也是寸步难行的。 1、请你用“”画出文中表现人心里惭愧、内疚的句子。 2、给下列字注音: 瞻()磕()绊() 硌() 3、第一自然段中写道:“女儿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请联系上下文,写写此时她的心里在想什么? 4、女儿的脸上为什么会“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相符的沉重”? 5、请你写一写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雪

中考现代文阅读孙犁《报纸的故事》答案及解析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案及解析】 报纸的故事 孙犁 1935年春季,我失业居家。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忽然想订一份报纸看看。这在当时确实近于一种幻想,因为我的村庄,非常小又非常偏僻,文化教育也很落后。而我想要订的还不是一种小报,是想要订一份大报,当时有名的《大公报》。这种报纸,我们的县城,是否有人订阅,不敢断言,但我敢说,我们这个镇上是没人订阅的。 我在北京住过,在保定学习过,都是看的《大公报》。我失业了,住在一个小村庄,我还想看这份报纸。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的、有事业心的、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至于当时也是北方出版的报纸,例如《庸报》等,都是些不学无术的失意的政客们办的,我是不屑一顾的。 说实在的,我是想在失业之时,给《大公报》投稿,而教了稿子去,又看不到报纸,这是使人苦恼的。因此,我异想天开地想订一份《大公报》。 我首先把这个意图和我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 “我想订份报纸。”“【甲】” “我在家里闲着很闷,想看看报。”“【乙】” “我没有钱。”“要多少钱?” “订一月,要三块钱。”“【丙】” “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 谈话就这样中断了。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但是我不能再往下说了。因为我的自尊心确实受了一点损伤。是啊,我失业在家里待着,这证明书就是已经白念了。白念了,就安心在家里种地过日子吧,还要订报。特别是最后一句:“我哪里来的钱?”这对于作为男子汉大丈夫的我,确实是千钧之重的责难之词! 在妻子面前碰了钉子,我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父亲沉吟了一下说;“订一份《小实报》不行吗?”我没有说话,就退出来了。 父亲还是爱子心切,晚上看见我,就说:“愿意订就订一个月看看吧,集上多粜一斗麦子也就是了。长了可订不起。” 在镇上集日那天,父亲给了我三块钱,我转手交给邮政代办所,汇到天津去。同时还寄去两篇稿子。我原以为报纸也像取信一样,要走三里路去自取。过了不久,居然有一个专人,

高年级阅读训练

登天都峰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风餐露宿,历尽艰险,塌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攀登黄山的天都峰。天都峰是黄山的第一高峰,上山的道路很陡,几乎是直上直下,使人望而生畏。 走了一段路,他的朋友就抱怨起来:“这路真难走,我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 徐霞客笑着说:“我还好,咱们慢慢走吧!” 又走了一段,到了半山腰,他的朋友气喘吁吁地说:“我的包袱太重,我背不动了。” 徐霞客接过他的包袱说:“我的包袱不太重,我帮你背吧!” 好容易爬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地方,他的朋友喘着粗气,筋疲力尽地说:“我的鞋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我实在走不动了。”说着,坐在地上,简直不想起来了。 “我的包袱里还有一双鞋,你换上吧!”徐霞客把鞋递给朋友,热情地鼓励说,“我们慢慢走,一定可以走上去!” 他们好不容易登上了峰顶。他的朋友这时才发现,徐霞客的衣服比自己还湿得厉害,两个包袱把他的腰都压弯了,两只脚都磨开了口子,脚掌也流着血。他的朋友惭愧地说:“原来你并不比我轻松,可你为什么一点不叫苦呢?” 徐霞客回答说:“上山怎么会没有困难呢?如果我们都叫苦,互相抱怨,恐怕我们就上不来了。” 1、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⑴形容旅途生活十分艰苦,在风里吃饭,在露天睡觉。() ⑵累得大口大口地喘气。() ⑶累得没有一点力气和精神。() 2、在登山途中,徐霞客帮助他朋友克服了哪三个困难?概括一下写下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⑴本文记叙的方法: ①先总述后详述。() ②先概括叙述后分述。() ③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⑵本文赞扬了徐霞客: ①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②关心别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精神。()

四年级语文《最后一份晚报》课件【三篇】

四年级语文《最后一份晚报》课件【三篇】 四年级语文《最后一份晚报》课件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诗歌,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初感课文。 教具准备:妈妈的照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拿出妈妈的照片,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 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对你们的妈妈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爱自己的妈妈。可是,我们该怎样爱妈妈呢?学了课文《最后一份晚报》,一定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的。 二、提纲导读,学生自读。 1.读文,画出生字新词。认读并掌握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短文,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请写一写。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含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字音:“诧”“怔”是卷舌音。 3.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 4.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全班一齐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知。 5.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小女孩给“我”一枚硬币,叫“我”到她妈妈的报摊上买报纸。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学写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学习课文,知道女孩为什么要让“我”替她买一份晚报,体会女孩的一片孝心。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谈谈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谈体会。启迪学生懂得关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