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

绘画构成原理是研究绘画构图法则的基础。绘画构图学

实际是绘画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绘画构图的形式就

是视觉心理在构图中的运用,构图法则是创造符合人的视觉

心理美感的构图形式的方法规律。

第一节绘画构图与感觉、视知觉

一、感觉视觉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觉到知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的过程。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

生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心理学称为“感觉”。感觉是人的感受性最重要的表现,也是人与环境赖以建立心理联系

的初级形式。

人的眼是视觉感受器。可以接受光波的刺激。光波的物理

性质与我们视觉中的色相、色调、明度、纯度有密切的关系。

眼睛也是一种距离感受器,通过它我们可以感知感官离物

体远近和物体范围的大小。

二、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

1. 对光的强度的感受性

视觉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色彩的明度即是反射

光的强度,视觉对明度高的色彩感受性强。构图利用色彩明

度和对象的清晰程度,可使处于中景或稍远的主要形象突出。

学构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4.学构图 教学目标: 1.感受绘画构图之美,懂得构图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初步了解和学习绘画构图知识。 3.发展探究美术知识、进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绘画的构图知识,并感受形式美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什么是构图? 构图是指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体。一般是指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同时也包括线条、明暗,色彩等在画面结构中的组织形式。 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演示说明 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偏右 适中 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

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3.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静物写生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西平宋集张湾小学 张华美

绘画构图学(常锐伦) 第一章 绘画构图概 说

绘画构图学(常锐伦)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 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 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 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 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 第六章构图形式美的规律 第七章构图技法 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 第一节构图的概念 第二节表达意图、构思与构图 第三节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 一绘画构图的语言性质与表达内容 二构图的格局与内容 三构图的形式结构对表现内容的作用第四节绘画构图的程序 一素描草图阶段 二色彩草图阶段 三制作阶段 第五节完美的绘画构图是苦心经营的业绩 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 第一节绘画构图发展的概要描述 一人类社会文明早期的绘画及其构图 二欧洲绘画构图发展的概况

三中国绘画构图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地域文化体系与地域绘画体系及其构图 第三节社会文化的变革与绘画构图的发展 第四节科学技术对绘画构图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促进绘画理念的变化 二新工具材料的发明与发展,促进绘画构图面貌的发展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 第一节物质要素——工具材料、画面边框与画幅 一工具材料及其质地特性与构图的作用 二画面边框形状 三画幅 第二节形状 一点 二线 三平面形状 四物体形状 五空间形状 六物象的象征性与形象的定型化 七构图中作为语言的形象类别 第三节色彩 一色彩的概念 二人对色彩的视觉心理 三色相的情感与象征 四色彩于绘画构图中的作用 五色彩语言的类别

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 第一节绘画构图的视觉基础 一视感觉与视知觉 二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 苇二节图形与画面的形成 一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 二图形与画面的组成 三画面是个整体的知觉对象 四视知觉的恒常性 五对绘画知觉的理解性 第三节空间知觉与绘画空间的构成 一三维空间知觉因素与构成 二方位的构成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表现时间 一表现自然规律的特定时间 二表现历史性的特定时间 三表现延续性的时间 四画面自身的时间呈现 第五节对物体“质”的知觉与质感表现 第六节绘画构图与人的联觉、联想 第七节恒常性解体的变形 第八节深层知觉与完形范围外的形式因素构成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 第一节画面空间运用的形式心理 一方位的形式作用

对绘画构图的认识

对绘画构图的再认识 作者:唐杰 (小学美术广西小学美术三班) 评论数/浏览数: 2 / 193 发表日期: 2011-11-19 21:06:28 构图是绘画里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一篇文章里,我论述了关于绘画构图的一些表现形式和构图在绘画中的地位及其目的,并列举了一些常见到的构图规律和形式,以达到怎么让画面在形式美的构成上更符合美的规律。 内容提要:关键词:构图;形式美;艺术创作 学过绘画的诸位都知道,绘画形式包括构图、造型和用色三个部分。而在这篇文章,我要阐述的是构图这方面,因为构图在绘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究竟其如何“重要”,它涉及了哪些内容?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是什么?任务是什么?它与形式美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在绘画 艺术中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与怎样经营绘画中的物象位置?这些问题 都是我们在绘画中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构图的概念 首先,阐述什么是绘画“构图”?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专用名词。在谢恒星的《构图学》中如是说: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从而形成整个空间或平面的特定结构。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加工和构成,取得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藉以实现艺术家的表现思想和情感。[1]早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提到:“展纸作画章法第一,位置经营如下围棋,下子格格皆可以落,格格可落切勿乱迷,素纸也可以

处处落墨,切记不可胡乱抒笔,棋有棋格,画有画理,一笔失当如棋败局”。 [2]这是我接触到比较早的关于绘画的理论,早前时候我并不是很理解它的真正涵意,只是听老师说多了,觉得一定是很重要的,后来长大,接触的画种和东西多了,看的也渐渐多,才知道这是王树村在《民间画诀选辑·章法》理的文字,从此章法(构图)就成了我绘画中关注的重点,在这些千人的文字里我们便可以发现,作画构图的重要性。 二、构图的重要性 作为艺术品是必须具有一定的形式美的,所以在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潜以思想的影响。这就是艺术作品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作用的特殊方式,即“潜移默化”,而构图形式正是从这些基本方面直接影响作品的形式美,以此构图对作品“潜移默化”的“能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观众而言他们的美感经验是最直接的,对艺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也是最为直接和干脆的,在艺术画作形式美的所有因素里,结构形态的形式美感是重要的基础。合理的构图形式能通过视觉作用的强弱对比,对观众的第一眼印象产生支配作用,明确画面的主要部位即画面中心,引导视觉的顺序,使观众能在一定的思维上基本按照作者构思的线索去浏览画面。这就是构图的特殊功能。 所以,绘画的表现形式分为:构图、造型与用色三个部分。同时,构图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着骨架、位置、边框三个要素。而构图作为艺术表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 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绘画构图初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构图的一般知识。 2、培养学生组织画面、安排画面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学生锻炼、概括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习构图知识,进行绘画构图实践。 难点:构图的组织与安排。 课前准备 教师:优秀美术作品的构图分析。 学生:绘画工具,包括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构图又叫布局或经营位置。一幅画如何安排好所表现物象的位置以及多种物象的组合关系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演示说明:偏左,偏右,中间太小,中间太大,偏上,偏下,偏左上角,偏右上角,偏左下角,偏右下角,太分散,太紧凑,适中。 师:任何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存在着这13种基本变化,只有大小适当,位置适中,聚散合理的才是比较完美的构图。 2、静物构图与风景构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有一个表现主题,而且都要把主题物象安排在画面的重要位置上,使之突出、明确、大小、位置、比例适度。 不同点:(1)静物是人为的在一定环境下摆放的物象组合,空间是有限的。风景属大自然的造化,无边无界,空间是无限的。 (2)静物构图所考虑的是如何将有限空间中的物象合理的安排在画面之中,而风景则要在自然中选取所要表现对象,即取景。

(3)静物的大小、位置、聚散关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它相对集中、独立,而风景是连绵不断的无限空间形态,且形态变化万千,层层叠叠,透视变化也比较大。 三、学生作业 学生进行静物写生,教师辅导。 四、展示评价 对学生作品进行公开展示,可自己评价作品的优缺点,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绘画构图技法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系长篇连载,发表的是我在学习《绘画构图学》一书时所作的学习笔记和纪要,记录了自己的部分学习心得,收集了部分该书没有收入的、而我觉得挺好的图例。 现在开始,自己将系统地安排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更好地、更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为记录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留下生活的轨迹,将陆续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整理的学习笔记发表和保存到自己的博客上,并请行家、老师们不吝赐教,在此本人向赐教的行家、老师们顺致谢意和敬意。 构图技法 法国丹纳在《艺术哲学》序言中所说:“在人类创造的事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他个人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品创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由此可见,组织绘画构图的种种技法手段更是理性思考的产物。 构图技法是随着时代和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谈法在于明理,理既明了,法即随意,方能使构图不落俗套。法则虽为规范,但不应是禁囿创造构图的樊笼,中国画论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

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 完美理想的绘画构图,是各种形式因素合理的有机构成,是形式心理综合运用的业绩。严肃的画家在构图时,对画面上每一细微末节的安排,都倾注巨大的心血,甚至有时为了取得某种视觉效果而不惜用数年时间进行构图的推敲和作数幅变体画进行比较。 一、绘画作品构图的直接分析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 计及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

画面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 2、板书:绘画的构图 3、利用微课展示讲解构图常用的几种方式: 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归纳为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睡莲》。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椅中圣母》。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舞女》《自由引导人民》等。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构图讲解,加深学生对构图的理解。 4、教师课堂总结并板书 (1)构图中的“形”与“线”: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 (2)构图法则:对比——点线、明暗、心理差异 均衡——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 节奏——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绘画的构图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绘画的构图 很多朋友希望能够在学画画之初就掌握很多的绘画基础知识,一 遍尽快提升自己的画画水平。但是,有鉴于学画画是一门长期性、繁 杂性的学科,需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前提下,务必要掌握准确的绘画基 础知识,才能够将自己的水平持续提升。首先,绘画的构图便是必须 要了解透彻的绘画基础知识学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在此,我爱画 画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相关绘画的构图。这其中包括:构图的含义、构图的原则、构图的特殊性三个方面。 一、构图的释义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 也能够简单的称它为取景。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所以,统 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 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 很大。从实际来说,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 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 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 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点。所以,凡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下册《学构图》教案2

《学构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评析,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并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构图方法。 2、学习和掌握多种构图方法,并进行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学习体验,感受构图的形式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现和体验优秀作品的构图美,初步掌握多种构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多种构图方法,大胆创作一幅有主题的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大师作品的图片、学生作品等有关构图的图片资料。 学生:多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赏析作品感知构图 1. 展示三幅图画,观察其不同之处。 师:美丽的风景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而别致的图画也总是让我们心旷神怡。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幅画,一起来赏一赏、品一品。(PPT分别出示三位同学的作品) 2. 交流三幅画的观后感,喜欢哪一张?理由是什么? 师:这三幅画都是小朋友的纸版画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生:…… 小结:三位同学画的都是瓶花,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倾向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见到有的图画中物象比较饱满,而有的画面却比较空旷。 3. 猜一猜学习的内容。 师:能猜到今天我们将要学些什么吗?生:画面的大小和位置。 4. 揭示课题:学学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三位同学作品的展示和比较,使学生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印象,感知相同类型的图画运用了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产生不一般的视觉审美效果。直白式导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构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凸显美术课程的特点,关注到教学的实效性。

二、分析理解掌握构图 1. 什么是构图?(PPT) 师:在绘画时,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对画面内容的大小、位置、疏密、虚实等,作一定的布局和安排,使作品更好表达出创作意图,称为构图。 2. 学习几种常见的图画外观构图形式。 (1)以同一图画不同构图为例。 师:在美术课上,当我们翻开作业本,总是会思考一下是横着画呢还是竖着画?专业画家们在作画时同样也会思考这样的问题。冷冰川叔叔画了一幅风景画,横向的构图,我们感到视野很开阔。如果再把画纸变得更狭长些呢?感觉有没有变化? 生:景物离我们更近了。 师:如果变成竖构图呢?同样的风景,感觉是否又有不同了? 生:有纵深感,视线更集中。 师:如果把画纸变得再瘦长些呢?或是把画纸变成其他形状的,感觉肯定又会产生变化。 小结:同样的景色,由于不同的构图,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画面意境。 设计意图:把同一幅图画,通过画面的不同裁切,观察比较不同形态的构图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在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使学生对构图的重要作用有一更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巩固欣赏,内化知识。 ①山水画 这幅《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画家所作。猜猜原作有多长?近12米,有5-6张大画桌这么长呢!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当长长的画卷舒展开来,山峰绵亘、江河旷远,真可谓是千里江山。《溪山行旅图》是另一位宋代画家之作。同样也是山水画,但竖构图的形式让画面产生了怎样的一种气势?生:山峰巍然屹立,给人“高山仰止”之感。 小结:同是山水画,但不同的构图形式,竟然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视觉差异。 ②人物画 人物画的构图处理,也同样如此。由于构图形式的不同,两幅儿童人物画传递了作者不同的思想和审美。通常横向的构图会选择左右两边不对称的构图形式,这样处理的画面比较活泼。这幅竖构图的人像画,主体安排在画纸的中间偏上,形式感是对称的还是不对称的? 生:表现了稳定的视觉效果,画面静谧而典雅。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式的观察分析,学习风景画和人物画中运用横构图、竖构图的不同处理方式,感受其画面的不同气势和意境。 3. 学习几种常见的画面构图类型。 师:如何使纷繁复杂的画面内容组成统一完整的作品呢?不同类型的构图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些。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9)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9)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9)-----第四章构图的形式心理(之三) 2011-10-19 17:33:04| 分类: 绘画理论技法 |举报 |字号订阅《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系长篇连载,发表的是我在学习《绘画构图学》一书时所作的学习笔记和纪要,记录了自己的部分学习心得,收集了部分该书没有收入的、而我觉得挺好的图例。现在开始,自己将系统地安排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更好地、更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为记录退休后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留下退休生活的轨迹,将陆续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整理的学习笔记发表和保存到自 己的博客上,并请行家、老师们不吝赐教,在此本人向赐教的行家、老师们顺致谢意和敬意。 一杯清淡的绿茶─────────────────────────────────────────── ─────────────────────第四 章构图的形式心理构图的形式心理,即构图的形式

感。形式感是人们对构图形象产生的视觉心理反映。当一幅画面中只有一个物体时,无论它处在什么位置,它都是视觉中心,所以,形象在画面空间中存在形式是构图形式的基础,构图形式取决于对其选择和组合结构,不同的组合结构关系使人产生不同的形式心理。构图形式心理的运用,对画家感情和画面内容的表达至关重要。画中的“情”主要是通过可视的形式语言传递给观众。客观事物的视觉美点,画家对此产生的心情感受,必然要在构图中寻找相应的合适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形式语言准确表达画家的真情实感,也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和审美价值。第三节基本线形的综合构成一幅画的构图是由众多的线和形构成的,但是每个单项因素都会对总体结构有影响。每个单项因素既可有助于形式线、基本形的表现力,又可破坏基本形存在的意义。比如,梵高后期的绘画(见第二章第一节,图18 梵高《星空》),由于表现任何物象都用曲动短促的笔法,而使静静的田野和夜晚也变得奔腾狂热活动起来。这些曲动的短线(或笔触)成为压倒其他形式因素的优势,也就成为形式心理的重要因素甚至是主导因素。一般在不是这样强调单项形式因素的绘画中,画家则是运用形式线和基本形的综合构成,来造成画面总体的形式效果,以达到表现内容的目的。构图中应注意力求把握总体结构的形式效果。 图213 [法国] 米勒《倚锄的农夫》构图形式心理的

初中美术:绘画的构图(教案)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 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绘画的构图(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初二美术 课时:2课时(二、三周) 教学目的:学习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对构图的审美能力。 作业要求:动用构图的形式法则,创作构图两幅。 教学重点:分析构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绘画构图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2分钟)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绘画构图能力。 三、讲授新知识:(22分钟)(板书) 1、讲解构图的概念。

2、分析课本中的几幅画,讲解构图的基本形式、原则。 四、学生实践。(15分钟) 1、作业要求: 任选二、三件物品,完成一幅构图。 用三角构图的形式,体现构图基本法则和原理。 2、辅导要点: 辅导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构图的形式法则。 辅导学生对均衡、和谐构图基本原则的动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展示作业,总结构图。 2、自评、互评。 3、复习构图知识 六、教学效果反馈: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导入新课:(2分钟)

以提问形式,复习构图知识,并更好地在本课中应用。 三、讲授新知识:(10分钟) 1、提出并说明本课作业--静物写生构图。 2、讲解示范的形式,提出作业要求,演示构图。 四、学生实践、辅导。 1、作业要求: 线的形式完成构图。 运用构图形式法则。 反复构图。 2、辅导要点: 观察、分析静物整体,寻找合理的构图形健?BR>反复研究构图形式,使构图更具形式美感。 五、课堂小结:(7分钟) 1、展示作业,组织讨论,谈体会。 2、总结:提示学生应在今后各种绘画学习中注意构图知识。 六、教学效果反馈:

绘画构图教案

素描静物----------构图 一.课题:素描静物-------构图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的 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构图组合的一般要求,构图种类、构图原则,逐步掌握素描的表现方法,提高构图和造型的能力。 四.重点、难点: 五.1、教学重点:,重点了解三角形构图的艺术特点素描的构图原理。2、教学难点:静物组合的原则;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引导法、学生参与、相结合 九.教具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静物、 2、学生准备:教材、纸、笔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描静物写生主要是训练我们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对初学者来说,一方面通过由简到繁的静物组合写生,掌握构图规律,做到画面对象大小比例安排得当,视点高低适宜;另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布置静物作画,从中学习构图的基本知识(如统一和变化;对比和调和;对称和均衡:比例和节奏;静感和动感等等),逐步掌握构图能力,静物的形体结构实际上仍是不同的几何形体的组合,但它比石膏几何形体更不规则、更复杂。这样我们在静物写生中,更应该强调对形体组合关系和结构关系的理解。 (二)构图 构图,则是指画面的结构。将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的静物配置,通过构图能动地表现于画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其意义远远超出一般的技能训练。 作为画面的构图安排与静物的摆放原则是一致的,如果说有些不同的话,那就是在面对特定角度的静物进行写生时,可根据需要对画面中出现的个别物体作适当的移位处理,以符合整体画面的构图形式的美感规则。此外,主体物忌放在画面的正中心位置,因为这样会给人呆板、僵死的感觉,向中心线以外略偏移一些才会让人感觉舒服。画面中的静物应尽量避免出现在同一条线上或等距离位置上,而应错落有致、聚散有法。“疏可跑马,密不通风”,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学构图》教案人教版

第4课学构图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绘画作品,初步了解构图的基本概念、形式与法则,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以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形式与法规进行构图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和知 识的迁移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知构图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在体验构图训练的过程中, 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师:课件、优秀作品、绘画工具等 生:勾线笔、彩色笔等。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和认识构图的知识,学会利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难点: 如何巧用构图知识组织画面。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解读课题,认识构图。 思考:什么是构图? 小结: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这称为构图。那么,如何把物体组织在画面上才会有美感呢? 2、拼拼摆摆,探究差异。 (图略)图1画面零散有变化,图2画面统一无变化,图3画面统一有变化。 小结:在组织画面时要遵循多样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构图原则。 二、发展阶段 1、欣赏作品,感知理解。 思考:画家是怎样组织画面的?它有什么基本规律? (1)法国塞尚的《苹果与橙子》(油画) (2)中国冷军的《桃》(油画) (3)意大利莫兰迪的《静物》(油画) (4)中国胡善余的《桃与壶》(油画) 小结:不同的构图形式,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1)三角形:稳定感。 (2)井字形: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 (3)圆形:饱满有张力。 (4)十字形:安全、和平、庄严。 (5)S形:优雅有动感。 2、课堂实践。提升内化。 作业内容:选择合适的构图形式,为一组静物组织画面。 3、点评分析,示范矫正。 作业出现的问题:教师点评矫正:(1)散——主次对比求得变化。 (2)齐——调整重心求得变化。 (3)聚——疏密对比求得变化。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及反思

《绘画的构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八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习本课首先要弄明白“构图”的含义,构图就是布局、章法的意思,是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物体的位置和关系。构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较复杂,而且掌握起来难度较大的知识和技巧。作为一个美术基本知识,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构图知识为出发点,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浅显易懂的构图知识。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和了解构图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构图知识评价或欣赏美术作品。 3、让学生能够用构图法则进行绘画。 三、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重点我认为是“构图法则”,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我要采用对比法、展示法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参与进来,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学到技能。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曾画过好多画,有时我们觉得画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有时感觉所体现的景物整体情况不是太好,这是怎么回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就是你们还没学过构图的原因,在画画时不懂得如何布局画面,画面

上众多物体不懂得经营位置,所以就画不出很好的作品。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绘画的构图。 2、板书:绘画的构图 3、利用微课展示讲解构图常用的几种方式: 下面总结一下构图中的形与线,形在构图中主要是指关系形,人们把作品的构图框架归纳为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并指出各有不同的特征。 S形:具有运动、优美、纵深的感觉,是我们中国画传统的、常用的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睡莲》。 圆形:有一种旋转滚动的感觉,又感觉饱满充实。代表作有《椅中圣母》。 三角形:这是一种具有稳定性的构图形式,代表作品有《舞女》《自由引导人民》等。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以上构图的种种形式后,在平时的绘画中要活学活用,在实际绘画中,恰当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法则为我们的绘画服务。 设计意图:通过对名画的构图讲解,加深学生对构图的理解。 4、教师课堂总结并板书 (1)构图中的“形”与“线”:S形、圆形、三角形等类型。 (2)构图法则:对比——点线、明暗、心理差异 均衡——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 节奏——大小、长短、方圆、曲直

绘画的构图

《绘画的构图》教学实录 课题:《绘画的构图》 教学背景简介: 我任教的学校生源全都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掌握的较少,小学一般没上过正规美术课,中学由于中考考核内容,学生和家长认为学习美术没有用,既不能成为艺术家,也不能成为美术大师。我校八年级学生每班45人,他们视野开阔,特别是经过历史课和地理课的学习,他们会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艺术作品,他们想了解中国古代、现代的艺术作品,喜欢听老师介绍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他们也想知道世界名画是什么样子,对有故事情节的艺术作品特别感兴趣,对那些画得与实物酷肖的艺术作品推祟备至。他们写实绘画意识较强,但写实能力普遍较差。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首先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知道学美术不单单让大家去创造美,成为美术大师或艺术家,主要是让大家去感知美、去欣赏美,陶冶我们的情操。然后,我充分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最后,向同学们提出希望,体现美术教学宗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教材的意图仅仅在于从人类丰富的绘画构图经验和知识中,概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要领(构图的基本原则、法则、形式),使他们结合绘画作品欣赏和分析,对构图有个初步的认识和领会,以后再在实践中逐步加深认识。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对比法”、“展示法”、“讨论法”等,采取赏析、练习、反思、探究多个学习活动穿插进行的方式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手等参与性活动,培养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循序渐进的加深对构图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带来三个苹果给大家分,来吸引学生,引发他们不够分的想法,鼓励他们是“神笔马良”每人画三个就够分了。让学生主动到黑板前来画,他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次引导学生练习,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通过老师的问题:这几幅画哪幅看起来整体效果更好?哪些地方处理得比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进?从此引入新课。 接着,讲构图的基本原则——多样统一。学生们讨论他们画在黑板上的作品得出结论。我第二次引导学生反思,加深对构图基本原则的理解。通过老师讲解构图的法则和学生讨论欣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潘天寿《露气》、李可染《山花烂漫》、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霍贝玛《林荫道》,得出这些作品是怎样体现这些法则的。讨论黑板上作品。第三次引导学生欣赏、反思,加强对构图基本法则的理解。通过老师讲构图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欣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潘天寿《露气》和《莹莹山水》、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和《希阿岛的屠杀》、霍贝玛《林荫道》、荷尔拜因《画家的妻儿》,得出结论。第四次引导学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6)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6) 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绘画构成原理是研究绘画构图法则的基础。绘画构图学实际是绘画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绘画构图的形式就是视觉心理在构图中的运用,构图法则是创造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美感的构图形式的方法规律。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表现时间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对时间的知觉和形象表现是以客观现象为参考体。绘画只能以具体的形象表现概念的时间。一、表现自然规律的特定时间画家通过以下方法来表现自然规律(晨昏寒暑)的特定时间: 1. 利用光、影、色不同的时间,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光色不同,光照强度不同,物体的明暗不同,投影的长度和角度不同,物体的色彩和整个景物色调也不同(图99)。图99不同时间段的光线会对场景的色调产生明显的影响清 晨日出时的光色偏冷,黄昏日落时的光色偏暖;白昼和黑夜、四季的色彩更是明显不同。 2. 利用自然界的周期现象 人对时间的知觉,以自然界的周期现象为主要参考系。如日出、日落、太阳的位置;月盈月亏和方位;星辰的方位以及冬雪、春融、夏暑、秋爽等四季变化。这些也成为表现时间的手段之一。 3. 利用生物钟,即动植物的生长活动规律诸如春天植物萌发,含苞吐绿,柳絮杨花,大雁北去……这

些季节特征都是画家借用表现季节时间的可视形象。由于地区的不同,知觉判断时间的参照物也不同。人与生物的节律性行为,如公鸡啼鸣报晨,人的昼行夜宿、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等行为活动,也是表现时间的参考体。图100 运用人的睡眠与苏醒的姿态表现《昼》、《夜》时间 4. 借用物(道具)表现时间绘画中不乏借用人的服装和照明工具来表现时间。图101 以“棉袄、棉帽”和“灯”暗示出时间为冬夜二、表现历史性的特定时间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需要充分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和年代的人物服饰、发式、建筑、用具等造型特点及生活习俗、精神风貌,只有可视形象符合历史的真实,才能表现出该时代的真实。三、表现延续性的时间表现事物的过程称之为延续性时间或过程时间。通常有三种方法: 1. 连环画形式按事物发展过程的排列,各瞬间表现的集合。 2. 将不同的情节过程,按顺序组织在一个画面之中采用云气、树木、山石、屏风、院墙……相隔,同一人物形象两边同时出现。图102画面多处出现吕洞宾形象,表现其不同时间不同活动的情节。图103画家将韩熙载夜宴乐舞的不同时间的五个情节,分别以屏风家具相隔,组织在一个画面中,成为有机的整体。图102 永乐宫重阳殿壁画 图103 五代韩熙载夜宴图 3. 运用“视觉后象” 表现对象在空间中方位移动过程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同时即表现

构图学

《构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position studies 课程编号: 学时数:32 学分数:2 适用专业:美术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构图学是美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研究绘画构图规律、法则和技巧的绘画理论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启迪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和灵感,开拓学生勇于创新的创造能力。学习了解绘画构图的基础理论,明确构图特点,掌握构图的基本规律,并能独立完成绘画创作。为以后的绘画实践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了解构图的定义、构图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中、西绘画构图历史 了解中西绘画构图的发展历史,通晓、理解二者异同。 讨论:中西绘画在构图上有何异同点? 第三章画幅形态与材质效果 了解基本的画幅形态以及材质、画面肌理的选择与运用 第四章绘画形式语言 深刻认识绘画形式语言是研究绘画形式美及构图规律的关键所在,形式语言的构成要素是绘画表现的基础,其对绘画构图创作的意义尤为重要。 讨论:1、形式语言存在的基础2、绘画形式语言的意义 第五章视觉形态要素与视觉心理 第一节点的形态与视觉心理 第二节线的形态与视觉心理 第三节面的形态与视觉心理 第四节色彩属性与视觉心理 第五节形的属性与视觉心理 第六节体与深度的认识 了解点、线、面、色、形、体等视觉形态要素的视觉心理特点及其运用方法 第六章形式语言原理和形式美要素 第一节均衡变化多样统一

第二节对比呼应虚实相生 第三节节奏韵律错落有致 第四节迂回含蓄以一概万 第五节整体联系比例协调 掌握基本的形式美构成法则,并尝试在构图训练中灵活运用。 讨论:如何在具体的构图训练把握并灵活运用以上所学内容? 课堂作业2张课外作业5张 第七章构图技法 第一节构思与构图的关系 第二节构建骨架 第三节构图中心 第四节构图的形式与画面分割 第五节黑白灰布局 第六节画面的色彩结构 第七节视点位置的运用 第八节大场面的表现及边角的处理 第九节意境的创造与构图形式美的强调 第十节构图能力的培养 系统了解并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技巧方法以及构图的基本规律,尝试在具体的绘画构图训练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构图学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构图学的基本原理﹑本质﹑功能,学会用构图原理指导绘画和创作,加强学生对构图的理性分析能力。讲解与练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构图的常识和基本规律。 注重优秀范画的讲解、分析,学生作业的评析,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注重因材施教,学生个性的张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 绘画构成原理(之二)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二) 绘画构成原理是研究绘画构图法则的基础。绘画构图学实际是绘画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绘画构图的形式就是视觉心理在构图中的运用,构图法则是创造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美感的构图形式的方法规律。 第二节图形与画面的形成 一、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 在石膏素描时,我们力求表现出看到石膏像的第一印象,即石膏像与背景、主要部位与次要部位的整体统一关系。哪儿亮、哪儿暗、哪儿突出醒目、哪儿模糊不清、哪儿是主、哪儿是次,这些在这第一印象的视知觉中是十分鲜明的。(复习第三章第一节关于感觉与知觉的概念: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没有经验的初学者由于不知“视知觉现象”中的“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不知如何支配视觉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不会“整体观察”,因而导致随着自己视线对石膏像各局部即背景的仔细观察,而将处处画得“如实”清晰实在,把背景和各局部都画得“跳到前边”,画成了一张平均对待、画得很“碎”的石膏作业画,失败了。 所谓“知觉对象”,即在每一瞬间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了的

事物,与此同时,只被我们模糊地感知着的事物,就成为衬托着这种对象的背景。 知觉对象和背景总是随着人的注意力的转移,注视点的改变而不断变换着。 绘画构图的任务之一,就是给观众以明确的知觉对象,让观众首先看见你表现的重点对象。也就是规定了图形与背景。图形即所画的形或物,背景即区分于图形的部分,简称“地”。图形一旦被人们所知觉,便有与背景分离,图形在前,背景在后的感觉。 如果画家没有规定知觉对象,有意使人们的视知觉不断改变对象与背景关系,那么在观察这种图时,随着视知觉的注意的转移,知觉对象的图形与背景也发生转化,就会发现难以区分表现对象和背景(图35)。 图35 有意不规定知觉对象的、“图地转化”的双关图 平时,我们绘画中的形象,图形与背景是非常清晰地一目了然的。作为绘画,除了为心理学做研究的图例,那种捉弄观众视知觉注意的“图地转化”的双关图形的绘画是很少见的。即使是以类似双关图形出现的画作,作者仍然规定了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图36)。图36 范竞达《织》,织女忽左忽右变动,表现了织女面向忽左忽右的编织 绘画构图既是表现画家对现实生活中的知觉对象,又是运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二)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二) 绘画构成原理是研究绘画构图法则的基础。绘画构图学实际是绘画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绘画构图的形式就是视觉心理在构图中的运用,构图法则是创造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美感的构图形式的方法规律。 第二节图形与画面的形成 一、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 在石膏素描时,我们力求表现出看到石膏像的第一印象,即石膏像与背景、主要部位与次要部位的整体统一关系。哪儿亮、哪儿暗、哪儿突出醒目、哪儿模糊不清、哪儿是主、哪儿是次,这些在这第一印象的视知觉中是十分鲜明的。(复习第三章第一节关于感觉与知觉的概念: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 没有经验的初学者由于不知“视知觉现象”中的“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不知如何支配视觉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不会“整体观察”,因而导致随着自己视线对石膏像各局部即背景的仔细观察,而将处处画得“如实”清晰实在,把背景和各局部都画得“跳到前边”,画成了一张平均对待、画得很“碎”的石膏作业画,失败了。 所谓“知觉对象”,即在每一瞬间被我们清晰地知觉到了的 事物,与此同时,只被我们模糊地感知着的事物,就成为衬托着这种对象的背景。 知觉对象和背景总是随着人的注意力的转移,注视点的改变而不断变换着。 绘画构图的任务之一,就是给观众以明确的知觉对象,让观众首先看见你表现的重点对象。也就是规定了图形与背景。图形即所画的形或物,背景即区分于图形

的部分,简称“地”。图形一旦被人们所知觉,便有与背景分离,图形在前,背景在后的感觉。 如果画家没有规定知觉对象,有意使人们的视知觉不断改变对象与背景关系, 那么在观察这种图时,随着视知觉的注意的转移,知觉对象的图形与背景也发生转化,就会发现难以区分表现对象和背景(图35)。 图35 有意不规定知觉对象的、“图地转化”的双关图 平时,我们绘画中的形象,图形与背景是非常清晰地一目了然的。作为绘画,除了为心理学做研究的图例,那种捉弄观众视知觉注意的“图地转化”的双关图形的绘画是很少见的。即使是以类似双关图形出现的画作,作者仍然规定了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关系(图36)。图36 范竞达《织》,织女忽左忽右变动,表现了织女面向忽左忽右的编织 绘画构图既是表现画家对现实生活中的知觉对象,又是运 用视觉、视知觉特性及其心理进行构图,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 二、图形与画面的组成 绘画是画家依自己的观察、记忆和思维,利用视知觉特性创造形象。 视知觉有哪些特性呢? 1. 视知觉的选择性 视知觉中的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就体现了视知觉的选择性。 ①形相的选择 视知觉首先对有意义图形,作为知觉对象加以选择。

绘画构图初步说课稿

《绘画构图初步》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内容范畴,介绍了构图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夏尔丹的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构图的原理和基本的作用。本课还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摆放苹果,来领略不同构图的不同效果。本课内容在本学期属于基础课,之后所有的绘画类课程都会以本课为基础,因为构图是一幅绘画作品的前提条件,甚至是成败的关键。 学情分析: 高年级学生的造型表现课程应侧重于感受性、游戏性、体验性,不宜讲授过于繁杂的理论知识,应该以探究和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法、游戏法。 学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鼓励引导学生要主动的多观察、多讨论、多探究。教学重点: 理解构图的基本原理 难点: 能够自己设计一个构图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构图的原理和作用,认识到构图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设计构图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重视构图的作用,初步培养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修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板书。 学生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张白纸、2b铅笔一支、橡皮。 教学过程: 我将从四个层面来进行我的教学过程:一、欣赏美。二、提炼美。三、探究美。四、实践美。 一,欣赏美: 导入:出示两幅画,两幅画中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是一样的,但是摆放的位置却不同,让同学们感受这两幅画的不同之处,引出构图的基本概念。 欣赏夏尔丹的作品,让学生们讨论好在哪儿,有说色彩的,又说选取的物件好的,这时老师引导同学从构图上发现些什么,质朴的画面和稳定的构图也有一定的关系。 二,提炼美: 老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苹果磁铁模板(可以粘到黑板上的),让几个同学上来摆成不同的位置关系,看看都产生了哪些效果。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不同的构图产生的不同效果,并出示板书再次总结。这时可以用划线的方式来让同学们进一步的巩固刚才的知识。 平行构图-------------------稳定 斜构图---------------------动感 疏密构图----------------节奏感强 倒三角构图---------------不稳定 三,探究美 出示大师作品,鼓励同学们主动探究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构图方式,并说出每种构图方式的感受,还要思考作者的意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并给予鼓励和纠正。四,实践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