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青藏铁路

工程具体内容: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Km。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投资:

青藏铁路为公益性项目,全部投资由国家安排,75%为国债,25%为铁路修建基金。预算262.1亿元,最终投资330.9亿元。

组织:

施工: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监理:乌鲁木齐监理公司,铁一院监理公司,甘肃铁科监理公司,甘肃陇辉监理公司,北京铁城监理公司,北京铁研监理公司,四川铁科监理公司,西南交大监理公司,郑州中原监理公司,兰州铁道学院监理公司。

由铁道部组织。

工程背景: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不适应需求。经过铁道部组织的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 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经过阶段:

1995年,铁道部开始组织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2000年3月7日,国家计委有关人士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要加快“进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200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对建设青藏铁路作了重要批示。

2000年12月,国家计委在京召开青藏铁路汇报论证会,正式向国务院上报青藏铁路项目建议书。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

2001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

2002年5月,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全面铺开。

2003年3月,青藏铁路铺轨穿越昆仑山隧道。

2003年6月,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车站开工。

2003年8月,青藏铁路铺架工程成功通过可可西里无人区。

2005年8月,全线路基、隧道、桥涵等线下工程基本完成。

2005年8月24日,铺轨通过唐古拉山,10月12日全线铺通。

2006年3月1日货物列车工程运营试验。

2006年5月1日不载客列车工程运营试验。

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

复杂点,难点:

I、多年冻土问题。

由于青藏高原气温年变化极大,冻土融化,形成热融湖塘、暗河,路基翻浆、滑动,路基形成搓板路;气温降低,路基冻结,甚至反常膨胀,形成冻涨球。冻土当中有含土冰层、饱冰冻土、裂隙冰、砂岩、泥岩、泥沙互层。温度升高,造成热融扩大,尤其是在明洞开挖时,仰坡失稳、滑塌、基地泥泞,隧道开挖后,拱部严重掉块,甚至塌方,隧道营运后会因反复冻融破坏结构,影响运营安全。铁路通车后,必然有大量废热从车内排出,对铁路路基有影响。

解决方案:1 采用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铺设保温材料,采用热棒技术。2 在冻土中及不稳定的地方采用以桥代路。3 隧道工程在衬砌中设置防水保温层。4 重新研究制定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标准,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II、高寒缺氧问题。

青藏铁路沿线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有960千米,占全线总长的84%,

高寒缺养,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人缺氧会头痛脑胀,胸闷气短,夜不成寐,会诱发脑水肿、肺水肿等疾病。空气稀薄,高寒缺氧严重威胁着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建设者。

解决方案: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三级医疗保障机构,对建设者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和及时治疗。2.实行梯级式适应,逐步使建设者由低到高适应不同海拔高度上的气候和环境,并限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3.加强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建设。

III、环境保护问题,青藏高原是我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

要起源地和分化中心。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优先保护的地区。气候寒冷,植被稀少,土层浅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一经破坏,绝难恢复是青藏高原生态的最大特点。而青藏铁路恰恰穿越青藏高原腹地,穿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因此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技术难题。

解决方案:1 思想措施: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要求参建单位增加投资,依法保护沿线植被、冻土、湿地、水源及野生动物。2 技术措施:用小彩旗为标志,严格划分开采矿石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行车路线,防止对施工范

围以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轧和破坏。对生活垃圾专人搜集,集中掩埋。3 法

制措施:全线实行环保监理制度,总指挥部委托第三方对全线环保进行全过程监控,省环保局与建设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面的环保责任。4 工程

措施:为保护野生动物(觅食、迁徙等)设置了绿色通道(野生动物过往铁路的通道)。

青藏铁路PPP

青藏铁路项目PPP实施方案(建议稿) 一、融资内容 设计原因 1.青藏铁路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加入331亿完全通过社会投资的方式取得,假设每年运营收回利润5亿,则回收期长达66年。本方案通过结构化融资手段,将项目进行分割并组合,采用复合的投融资模式,极大的缩短回收年限。 2.若整个项目采用PPP模式,若想短期内比如10年回收成本,需要政府每年补贴数额巨大,财政预算负担过重。 2.考虑到青藏铁路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铁路所有权和设计权归属政府更加安全可靠。以杜绝所有权不在政府控制下,有可能发生的发生纠纷问题。

二、融资方案 A部分:基础性设施180亿融资方案 1、政府全部出资(考虑到经济环境,需要基础设施投资) A部分的投资建设由政府自建,资金全部由政府提供。 2、采取BT投融资模式 A部分的投资建设,采用投融资建设方式,即投资方(考虑到政治环境,尽量国有企业)与政府授权主体签署《投资建设合同》,并独资成立项目公司,投资建设完成后由政府在5-10年内回购,政府提供回购担保。或者,提供西藏、青海地区其他资源作为置换。(如旅游景点的建设运营权) 合法性文件:投资方投融资建设A部分项目政府应通过人大决议,并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B部分:经营性设施(150亿+3亿美元)融资方案 采用BOT模式 1.B部分投资建设,政府与投资方按一定比例出资成立特许经营公司,负责B部分的投资建设。 2、A部分资产租赁:投资方单独投资建设的A部分建设完成移交政府后,政府与特许经营公司签订《资产租赁协议》,将A部分资产租赁给特许经营公司使用。 3、特许经营(A+B两部分资产):政府监管单位与特许经营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公司负责项目的运营管理、全部设施(包括A和B两部分项目资产)的维护和相关资产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特许经营公司,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回收B部分的投资。 4、B部分资产移交:特许经营期结束后,特许公司将B部分项目设施完好地、无偿移交给市政府指定部门。

青藏铁路工程简介

青藏铁路 工程具体内容: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Km。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投资: 青藏铁路为公益性项目,全部投资由国家安排,75%为国债,25%为铁路修建基金。预算262.1亿元,最终投资330.9亿元。 组织: 施工:中铁一局,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四局,中铁五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局,兰州铁路局,成都铁路局,铁道部建厂局,铁道部大桥局,新疆建设兵团,中铁隧道集团,中国安能建设公司。 监理:乌鲁木齐监理公司,铁一院监理公司,甘肃铁科监理公司,甘肃陇辉监理公司,北京铁城监理公司,北京铁研监理公司,四川铁科监理公司,西南交大监理公司,郑州中原监理公司,兰州铁道学院监理公司。 由铁道部组织。 工程背景: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不适应需求。经过铁道部组织的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 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 经过阶段: 1995年,铁道部开始组织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进行进藏铁路的论证工作。 2000年3月7日,国家计委有关人士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提出:要加快“进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200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对建设青藏铁路作了重要批示。 2000年12月,国家计委在京召开青藏铁路汇报论证会,正式向国务院上报青藏铁路项目建议书。 2001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青藏铁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对青藏铁路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同意批准立项。 2001年6月29日,中央政府决定投资262.1亿元。青藏铁路开工典礼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和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同时举行。 2002年5月,青藏铁路冻土试验全面铺开。 2003年3月,青藏铁路铺轨穿越昆仑山隧道。 2003年6月,世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车站开工。

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资料

青藏铁路,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该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已于1979年铺通,1984年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至拉萨,全长114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1110公里,于2001年6月29日正式开工。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 一期工程: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一条纵贯东西的钢铁大动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即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这条铁路长约846公里,于1984年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高原古城西宁,穿过崇山峻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西至昆仑山下的戈壁新城格尔木。1958年分段开工建设,1984年5月全段建成通车。铁路沿线海拔大部分在3000米以上,是中国第一条高原铁路。17年来,国家用于西藏发展的重点物资绝大部分是通过这条铁路转运至西藏的。截止到2000年底,青藏铁路西格

段累计完成货物发送量8724万吨,发送旅客3573万人,完成进藏物资运输达875万吨。这条铁路被沿线各族人民誉为团结线、运输线、幸福线、生命线。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不断加快,这条铁路的运输能力已远远不适应需求。经过铁道部组织的精心论证,国家计委于1999年11月,对青藏铁路西格段扩能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了批复,工程总投资为7.4亿元。去年年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上万名建设者汇聚于此,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工程计划于2001年10月完工,工程设计为一级铁路。扩能改造后,青藏铁路西格段年通过能力将大大提高。青藏铁路西格段的建成使用,为格拉段入藏铁路的修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翔实的技术资料。 西格段于2007年开始进行复线建设,预计2012年完工。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11.877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年完成投资53.258亿元。6月29日开始铺轨,

青藏铁路火车介绍

青藏铁路火车介绍 青藏铁路4趟列车编组为2节软卧,每节软卧定员32人,共64人;硬卧8节,每节定员60人,共480人;4节硬席,每节定员98人,共392人,且比普通硬座车座位要宽。这样算下来,每列列车共定员936人。 根据青藏铁路的气候、环境和雪域高原风光,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的整体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化、舒适性,又在技术上重点解决了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和恶劣气候的运营条件。首先是满足供氧要求:列车采用弥散式供氧与分布吸氧相结合的方式,在整体上既提高了车内氧气含量,又保证了旅客补充吸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环保要求:全封闭式的车厢内,装有废物、废水和垃圾回收装置;三是列车在电气和非金属材料等的选用上,满足了青藏高原特殊环境的要求。 青藏铁路旅游观光列车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卧车设有带洗浴设施的包房,餐车提供餐饮服务。观光车上有宽敞的玻璃、舒适的座椅,客车内部装饰既豪华现代,又充分展现青藏地区的民族风情,旅客可以尽情观赏沿线风光。车内除配备供氧设备外,还预备配置医务人员、器械及药品,建立游客生命保障系统。 “制氧机”三个字似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这种随时可制造氧气的方法比在列车上携带氧气袋更为先进、便利。据说这辆机车在此后的日子里经常为来青藏线视察的领导使用,效果良好,只是它还没有挂上车厢,如果要牵引编组为16或18节的车厢,在冻土地带也能达到1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还能做到低油耗、低污染物排放。 在每列车里都配备有两套供氧系统,一套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使每节列车内含氧量平均提高到23%;另一套系统,可以让旅客直接使用独立的接口来吸氧——就像我们通常在飞机上见到的那样,可谓上了双保险。 青藏铁器目前使用的车厢可以说是全车最豪华的列车,软卧车厢每一个床位均配备了小电视、拖鞋等,床单也很干净,卫生间也比较方便,窗玻璃也比较宽大,以方便游客观赏窗外的美丽风景,据说,以后还要配备更豪华的旅游列车,并提供更多的领停靠站点。 青藏列车运行时间,如果从西宁计算的话,到拉萨需要约24小时,一般天亮后进行格尔木,晚上抵达拉萨,以方便游客可以在白天观赏青藏高原的风光。从格尔木开始,一般只停靠大站,如那曲等,所以游客很肖能有时间到火车下去观

青藏铁路路基建设方法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路基冷却方法 概述 超过青藏铁路冻土一半的地区有40%的冰灾情况。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青藏铁路的建设需要考虑在未来50-100年的气候变化。近期研究表明,高原上的空气温度会由2050年增加2.2-2.6摄氏度。因此,对铁路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防止潜在的路基冻土融化。它成为100年以来的第一条铁穿越冻土建立的铁路。报道称,大于30%的冰霜伤害比例已经在所有的多年冻土区铁路已经建成。根据以上的经验和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青藏铁路的建设更加积极主动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通过降低冷却路基的地温,并从防止由单纯依靠增加热阻冻土融化被动方法不同(例如,增加路堤高度,使用保温材料)。这路基冷却设计方法,特别是有关温暖和富冰多年冻土区。若干措施可采取路基降温,包括适当的选择和配置路基材料,调整太阳辐射,热对流,热传导模式针对周围的路基。 1,简要介绍 多年冻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标。随着温度的降低多年冻土强度。一旦冰轴承冻土融化,它将失去其承载能力。因此,多年冻土工程它区别于其他土壤/岩石工程的方面则是会存在工程稳定性和气候变化(纳尔逊等人,2001年;纳尔逊,2003)。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对青藏高原气候变暖的趋势明显。气温增加了18摄氏度从60年代到90年代。在年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0.3?0.5摄氏度为暖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分别为0.1-0.3摄氏度为寒性冻土,从1996年至2001年,地面温度升高在0.08和0.01摄氏度之间,增加的幅度在多年冻土表和0.053和0.021摄氏度之间在每年6-8米深处。因此,每年同一时期在多年冻土上限下降的速度为 2.6和 6.6厘米。气候变暖和冻土退化是目前的青藏铁路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根据有关的经验和在世界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青藏铁路建设积极broadbed coolingQ方

我国高速铁路及路基工程技术发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课程考查作业学科专业:工程管理 年级:2011级 学号:20111518 姓名:梁志杰 课程名称:铁道工程

我国高速铁路与路基工程技术发展 【摘要】: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交通工具。它在许多国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高速铁路的出现已突破了传统铁路路基的设计理念,其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和检测手段等都有了很大发展,相关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新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中。 【关键字】: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特点 【正文】: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高新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是当今世界安全可靠的现代交通工具。它在许多国家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世界铁路的新潮流。 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输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3种类型:(1)高速客运专线。这种高速铁路建于客货运输都十分繁忙的通道上,一般沿既有线修建,设计速度达350km/h。承担本线到发与跨线客流的输送任务,采用300km/h及以上的高速列车与200~250km/h的跨线列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2)城际铁路。这种高速铁路建于两相邻大城市间,设计速度为200~250km/h。承担两城市间到发客流的输送任务,采用高密度、短编组、公交化的运输组织模式。(3)快速客运

通道。这种高速铁路建于客货运输潜在需求都十分旺盛但还没有铁路的地区,设计速度为200~250km/h,承担吸引区内客货运输任务,采用200~250km/h的旅客列车与120km/h货物列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构建,主要应针对高速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不仅仅是高速,它具有三点优势:一是高速铁路速度快、省时间,安全系数高,乘坐空间大,舒适又方便,价格又适宜,迎合了现代社会出行的需求,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世界各国振兴铁路的强大动力。二是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是铁路大面积吸纳现代高科技成果进行技术创新的产物。推动了铁路科学技术和装备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增强了铁路的竞争力。三是高速铁路不仅运输能力特别大,有年运输量可达数亿人次以上的优势,又有减少环境污染的优势,因而特别适宜于大运量的城市间、城市群和城郊的高频率运输。旅行时间的节约,旅行条件的改善,旅行费用的降低,再加上国际社会对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总之,发展高速铁路是科技进步的必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速铁路以其高速、平稳、舒适的优良品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有力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升级,改善了人民群众生活。 从旧时落后的铁路到如今的高速铁路,我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从封建落后的清朝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旧时中国铁路发展缓慢,受到清政府封建势力的强烈发对。在那个动荡的年

修建青藏铁路的故事

三根火柴 1976年7月,张鲁新、李烈和一个绰号叫陈大胡子的人,到尺曲河一带考察。一场暴风雪突然袭来,搅得天昏地暗,他们迷失了方向。 暴风雪停止了,乌云没有散去,他们不知东西南北地摸着。他们意识到越走越远,越走越感到危险,最后只好无奈地坐在一个山坳里等待同志们来解救。白天过去了,黑夜来了,黑夜送走了,白天又来了,在漫长的白天里,他们又苦等着漫长的黑夜…… 张鲁新平时喜欢吃糖,衣袋里放着的3块糖,那是他们3人的唯一食粮。 大本营里,程国栋等人苦苦久等二天不见张鲁新归来,预感到他们出事了,急忙带人出来寻找,当时程国栋急得大哭。为了找到张鲁新,他决定兵分三路,打着火把,顶着夜色,在空旷的荒原里他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张鲁新的名字。 黑夜里张鲁新他们3人饿得、累得已经筋疲力尽了,他们听到了远处同事的呼喊声,却无力回应他们。李烈无力地问张鲁新:"怎么办?我们等死吗?" 陈大胡子说:"火柴盒里还有三根火柴,用火柴给同志们发个信号去。"张鲁新同意了。没有料到,第一根火柴划着后即被风吹灭了。 陈大胡子急忙要划第二根,但被张鲁新制止了,张鲁新说:"你不是还有一个纸烟盒吗?把纸烟盒撕成3个纸条,用火柴点燃纸条,一条接一条地燃下去,同志们或许会发现我们。"陈大胡子照此而行,终于发出了生命的信号。 沉沉黑夜中的那一丝亮光,被程国栋发现了,于是,从死亡线上为未来的青藏铁路救回了一位科技之星。 上个世纪70年代,从事青藏铁路冻土研究的有100多人。80年代后,许多专家,调走的调走,改行的改行,退休的退休,只有张鲁新等少数人坚持下来了,怀着坚定的信念继续坚守着…… 难题攻关 青藏铁路建设正式开工,张鲁新被聘为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专家组组长,负责重大技术问题的技术咨询和决策。 为了检验多年冻土地段工程设计理论、工程措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指导全线工程的设计、施工,2001年张鲁新和中科院、铁科院等200多名科技人员,在风火山隧道和清水河等5个冻土工程试验段,开展了39个课题的施工先期试验,内容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各个方面。 张鲁新每年十几次深入试验段,协调解决设计、研究、施工单位之间出现的问题,提供技术咨询,数次为主要研究单位讲课,并在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科学结论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见解,得到大家认同。大家对路基、桥涵、隧道领域主要工程试验研究课题有了初步结论,验证了部分设计和工程措施的有效性。 青藏高原冬季不能施工,施工人员冬休了。但是,张鲁新并没有休息,三年冬休他从没有顾上参加青藏总指挥部安排的度假疗养。他把冬休期当成深入研究青藏铁路冻土问题的机会,一门心思为解决青藏铁路冻土问题提前提出对策,更好地发挥专家咨询作用。 2001年冬休期间,他和他的学生们认真研讨了有关路基填土和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填石路基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用片石填筑路基底层,解决路基高度和施工工期矛盾的建议。2002年冬休期间,他和他的学生通过理论研究,提出了用碎石护坡解决路基阴阳坡地基温度场差问题的建议。 2002年冬天起,张鲁新负责冻土区路基变形检测及其数据分析工作,这是青藏铁路建设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课题。

青藏铁路冻土施工

冻土是一种特殊的、低温易变的自然体,会给各类工程造成冻胀和融沉的问题。在寒季,冻土像冰一样冻结,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被膨胀的冻土顶得凸起;到了夏季,冻土融化体积缩小,路基和钢轨又会随之凹下去。冻土的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地出现,路基就会翻浆、冒泥,钢轨出现波浪形高低起伏,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威胁,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世界上几个冻土大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都为解决冻土技术难题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中国在冻土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冻土研究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在多年冻土方面研究的经验和理论。 青藏铁路创了两个世界之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全线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有965公里;同时它也是世界铁路工程史上穿越多年冻土最长的铁路,达到了550公里。在冻土区修建铁路是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能力是严峻的挑战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难题 (2007-09-17 10:46:33) 转载 标签: 教育杂谈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建设中无法回避的三大难题,其中多年冻土尤为关键,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如今,青藏铁路即将全线通车试运营,这无疑表明,中国已解决了铁路穿越多年冻土地带的工程技术难题。 据了解,冻土在寒季就像冰一样冻结,随着温度的降低体积会发生膨胀,建在上面的路基和钢轨就会被“发胖”的冻土顶得凸起;到了夏季,融化的冻土体积缩小,路基和钢轨又会随之凹下去。冻土的冻结和融化反复交替地出现,路基就会翻浆、冒泥,钢轨会出现波浪形高低起伏,对铁路运营安全造成威胁。 据有关专家介绍,冻土虽然在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也存在,但他们是属高纬度冻土,比较稳定。而青藏铁路纬度低,海拔高,日照强烈,加上青藏高原构造运动频繁,且这里的多年冻土具有地温高、厚度薄等特点,其复杂性和独特性举世无双。 针对这种情况,青藏铁路有111公里线路铺设了一种特殊的路基,即在土路堤底部填筑一定厚度片石,上面再铺筑土层的路基。这种多孔隙的片石层通风路基为国内首创。它是效果较佳的保护冻土措施,好似散热排风扇,冬季从路堤及地基中排除热量,夏季较少吸收热量,起到冷却作用,能降低地基土温度0.5 摄氏度以上。 全长11.7公里的青藏铁路清水河特大桥横架在可可西里冻土区,它是一种以桥代路的保护冻土措施,铁轨飞架而过可以不惊扰冻土。青藏铁路中这种以桥代路桥梁达156.7公里,占多年冻土地段的四分之一。据称,如此大规模采取以桥代路措施,在世界上也是首次。

青藏铁路主动冷却路基的工程效果

中国科学 E辑: 技术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期: 16~2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8536030.htm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8536030.html, 16 《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IN CHINA PRESS 青藏铁路主动冷却路基的工程效果 程国栋*, 吴青柏, 马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E-mail: gdche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1c8536030.html, 收稿日期: 2007-12-13; 接受日期: 2008-06-2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批准号: KZCX1-SW-04)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 40625004)资助项目 摘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 高温冻土区的建筑必须改变单纯依靠热阻(增加路堤高度、采用保温材料)的消极“保”温方法, 而采用“冷却路基”的积极“降”温措施. 通过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影响的分析得到如下启示: 可以通过改变路基的结构和填料调控传热, 以达到冷却路基的目的. 青藏铁路的实践表明: 通过遮阳板调控辐射, 通过块石层、通风管、热管调控对流, 通过“热半导体”材料调控传导, 通过这些调控方式的组合, 均可有效地降低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地温, 保证路基的稳定. 冷却路基方法是高温冻土区工程建筑应对全球转暖的有效措施.关键词高温冻土全球转暖青藏铁路冷却路基 青藏铁路全长1142 km, 穿越632 km的多年冻土. 其中高温冻土(0~?1℃)段长275 km, 高含冰量(>20%)冻土段长221 km, 高温且高含冰量冻土段长134 km[1]. 在考虑全球转暖的情况下, 如何修建这条铁路, 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2]. 对青藏公路的调查研究发现: 公路在改建沥青路面后, 60%的路段形成融化夹层, 这些路段大多位于高温冻土区; 青藏公路路基病害的85%是由融化下沉造成的[1]. 青藏公路及冻土区其它工程建筑的实践表明: 青藏铁路的设计思想必须由单纯依靠增加热阻(增加路堤高度、采用保温材料)的消极“保”温思路, 改变为“冷却路基”的积极“降”温思路, 特别在高温冻土区, 非如此难以确保路基的稳定[3,4]. 通过局地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影响的分析得到如下启示: 可以通过改变路基的结构和填料来调控辐射、调控对流、调控传导, 以达到冷却路基的目的[5,6]. 1调控辐射 低的纬度和高海拔的结合, 使青藏高原成为地球上大阳辐射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因此, 在高原上遮挡太阳辐射能有效地降低地温[7]. 对青藏高原风火山设置的遮阳棚内和遮阳棚外14:00时地表温度的观测表明, 一年中棚内地表温度比棚外地表温度低8~15, ℃最大差值达24℃[8]. 由于高原多大风, 不适合使用遮阳棚, 因此, 在北麓河路堤边坡上设置了遮阳板试验. 观测表明: 遮阳板下的坡面平均温度比遮阳板外的坡面低3.2℃, 最大可以相差4.2℃(图1), 比天然地表低1.5℃[9]. 同时, 路基填土在反复冻融作用下会变得疏松. 遮阳板既挡风, 又挡雨, 能有效地减少路堤坡面的风蚀和水蚀. 2 调控对流 青藏铁路使用了块石层、热管和通风管等措施调控对流, 如图2所示. 2.1 块石层 在青藏高原上, 设置在冻土上的块石层能起到“热半导体”的作用: 冷季时, 外界空气温度低于冻土温度, 块石层中的空气发生R-B对流, 冻土的放热加强; 暖季时, 外界空气温度高于冻土温度, 通过块石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青藏铁路项目评估 摘要: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我国的“江河源”,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高原自然环境特殊,生态系统脆弱,人口承载力有限。大量事实己经证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几乎是不可逆转的。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经过风风雨雨,社会各界对它的利弊分析不曾间断,主要表现在它的效益和风险评估。以上两个方面与现状进行分析,讨论青藏铁路的利弊问题。 关键词:利弊;青藏铁路;生态、社会环境破坏;多年冻土 1.建设项目评估的重要性 按照国家规定,对于大中型和限额以上项目及重要的小型项目,必须经有审批权的单位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评估论证。未经评估的建设项目,任何单位不准审批,更不准组织建设。 1.1建设项目评估的内容和特点 建设项目评估由建设项目投资部门或贷款机构依据国家、行业和部门的有关政策、规划、法规及参数,对上报的建设项目研究报告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即对拟建中的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及效益、费用进行的再评价过程。评估方面包括:必要性评估,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评估,投资估算与筹资方案评估,财务评估,国民经济评估,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综合评估。 2.青藏铁路的成就、破坏与补救措施 青藏铁路,改善西藏与区内外的经济交流。减少运输成本。促进旅游业为中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西藏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藏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为西藏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青藏铁路正常运营期间对沿线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较小,而施工期间的一次性干扰和破坏却是比较大的。给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对生物的活动迁徙带来一定的影响。 2.1青藏铁路介绍 青藏铁路全长1956公里,有960公里的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550公里的地段穿越高原常年冻土地带。其最高点位于海拔5072米,常年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垭口,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和“世界上最高的铁路”。修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进入新世纪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十五”四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首。 青藏铁路全部处于高原连续多年冻土区,为高原干寒气候,一年内冻结期长达7~8 个月,最大冻结深度5.0米;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之间,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0%。高寒、缺氧、冻土、低气压是本工程自然条件的显著特点,高原生理、多年冻土、环境保护为建设过程中的三大难题。

中国铁路路基概述

1.2国内铁路路基工程发展概述 1.2.1路基工程特点 铁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建筑物,其主要作用是满足轨道的铺设、承受轨道和列车产生的荷载、提供列车运营的必要条件。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路基工程有这样一些特点: 1.材料复杂。路基工程主要以土为材料,其力学性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土的成因、成分、颗粒大小、级配、结构不同,其力学性质就会明显不同,在计算路基变形和稳定性分析中所用的参数就会不同。 2.路基受环境影响大。路基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很容易受到气候、水和四季温度变化的影响。如膨胀土路基干缩湿胀会引起边坡破坏;北方地区路基受寒冷气候的影响会引起冻胀;黄泛区粉土路基经常由于雨水的影响而遭受潜蚀破坏;西北一些地区的路基容易受到风蚀、沙埋等。 3.路基同时承受动、静荷载的作用。路基上的轨道或路面结构以及附属结构物产生静荷载,运行的列车或车辆产生动荷载。动荷载是产生路基病害的重要原因。 路基是一种线性结构,具有线路长、与大自然接触广的特点,路基的稳定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地理条件 铁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不仅影响路线的选定,也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平原、丘陵、山岭各区地势不同,路基的水温情况也不同。平原区地势乎坦、排水困难、地表易积水、地下水位相应较高,因而路基需要保持一定的最小填土高度,并且结构排水设施完善;丘陵区和山岭区,地势起伏较大,路基排水至关重要,否则会导致稳定性下降,出现破坏现象,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2.地质条件 沿线的地质条件,如岩石的种类、成因、节理,风化程度和裂隙情况,岩石走向,倾向、倾角、层理和岩层厚度,有无夹层或遇水软化的夹层、以及有无断

关于青藏铁路的施工报告

关于青藏铁路的施工报告

关于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安多--雁石坪段通信工程情况的报告 一、青藏铁路的突出特点 1、高海拔的考验。 对人,关键是低氧环境的影响。空气中的含氧量仅相当于内地的50%-60%,正常人走路都会喘。缺氧会出现头疼、头晕、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反应迟钝等症状,致使体力、脑力和劳动能力大副下降,体重普遍下降10-20斤,工作效率只有内地的50%-60%。严重者会发生慢性或急性高原病。当然,其它气候因素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诸如呼啸不已的大风、惊心动魄的滚地雷、强烈的紫外线,"一日有四季"的日温差,骤然而来的暴雨雪、冰雹、洪水,异常的寒冷、干燥。还有,75℃左右的沸点,没有高压锅就只能吃夹生饭。 对装备而言,高原的机械能效将下降30%-45%,汽车经常因为缺氧而打不着。高海拔带来的低氧(含氧量比海平面减少35%至48%)、低温(年平均气温-5℃左右)、低气压(平均气压为海平面的55%至72%)和强烈的太阳辐射,代表的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严酷的工作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一些外界因素对设备的效率、寿命和完好率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例如,在高原上使用的普通内燃机,海拔每升高1000米,功率转矩将减少8-13%,油耗将增加6-9%,故障率随之上升。我标段的施工海拔是4703--5072米,机械设备面临更大的考验。据了解,二段现有的仪器仪表和光缆熔接机的设计海拔都在3000米以下,很难保证高海拔的正常运转。 青藏公路交通事故频繁,事故伤亡率远远高于工程事故伤亡。据站前局人员讲,事故原因多为爆胎、机械故障和司机驾车疲劳所致,交通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局指反馈的信息:在青藏公路上跑的车辆大多为功率较大的沙漠王、依维柯、东风康明斯和烧柴油的客车、货车,整条青藏公路沿线只有柴油和

青藏铁路攻克三大世界性难题

青藏铁路破解三大科技难题(图) 青藏公路的南段蜿蜒于拉萨河河谷,伴随着它的是一条最新筑就的铁路路基,一期和二期长达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最后几十公里拉萨段铺轨完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不久前,记者沿青藏铁路走完全程,实地目睹了铁路建设职工和铁路科技工作者是怎样战胜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撰写出一篇篇世界铁路建设和铁路科技史上的鸿篇巨制。 青藏铁路穿行于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这里地质环境异常复杂,高寒缺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震、冻土、高寒等诸多难题横亘在铁路建设者和铁路科技人员面前,其中最为艰巨的堪称世界级的课题就有三个————如何稳住高原冻土?如何开展高原施工?如何保护高原生态?如今,眼前的事实告诉我们,这些难题在智慧而坚毅的铁路建设者面前都被一一攻克,从奔驰而过的雪域快车,人们看到的是一份满意的答卷。 难题之一 在永久冻土的路基上筑路 青藏铁路新建的从格尔木至拉萨的1142公里路段中,约有500多公里要建在多年冻土层上,在冻土层上建路,是世界上尚未完全解决的技术难题,何况我们又要在世界上最高的冻土层上建最长的铁路线。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黄弟福告诉我们,在冻土层上修路,含冰量大,冬天会发生冻胀,夏天又会发生融沉,使路基变形,再加上全球性气温升高,使原本已经十分复杂的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中国的铁路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长达40多年的科技攻关。上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的冰川所、铁道部的高原所等就在高寒而险峻的昆仑山至唐古拉山之间进行了自然环境和冻土特征的考察。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开展了高原气象、多年冻土温场、冻土热学、冻土力学等以及冻土地区施工、桥梁建设、隧道等工程的实验研究。据早期参与研究的科学家们回忆,在研究实验的高峰期,位于海拔近5000米的风火山实验基地的科技人员多达数百人,昔日荒凉寂寥的风火山上竟帐篷座座,灯火点点,一番会战的热闹场景。 严肃的科学研究使我们大体模清了冻土的脾气,找出了稳定冻土层的各种技术。青藏铁路专家咨询部部长、冻土专家张鲁新一路上给我们讲述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一种是以桥代路,在最敏感的冻土地带,可用修桥的办法跨过冻土带,大桥的桥墩建得很深,接触面又小,对冻土的影响不大。清水河特大桥就是这一技术的体现,建设者们在这里修了一座长达11.7公里的大桥,光桥墩就有1366个,走得快的人从桥头走到桥尾也要两小时。 张鲁新教授说,一般人直觉上认为,可以用隔热的方法让夏天的高温不能传导到路基下从而保护了冻土层的稳定性,这种被动降温的方法也确实在一些国家得到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我国的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采取主动降温的方法似乎比被动降温方法更有效,比如我国发明的气冷片石路基和碎石护坡的技术就可主动降温。当夏天来临时,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块石路基表面温度上升,空气密度降低,而路基冻土中的温度较低,空气密度较大,冷热空气不易对流,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隔热层;而当冬天来临时,情况正好相反,冷热发生对流,使路基冻土层温度降低,保护了冻土的稳定性。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企业介绍(中英文)

CHINA RAILWAY 19TH BUREAU GROUP CO., LTD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是我国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是一支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市政、桥梁、隧道、深基础、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电力、机场、港口码头、建筑与机械设备安装、矿山采掘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施工队伍。现有员工1.8万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干部7100人。企业资产156亿元,年施工能力300亿元以上,拥有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隧道、桥梁、铺架、高速公路路面和大型土石方机械化施工设备5000多台(套),在全国500家最大规模建筑企业排名中名列第21位,1999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英国UKAS证书,并取得了国家对外开展经济合作业务的资格。2002年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甲级施工单位。 集团公司前身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九师,组建于1949年8月,历经长沙起义、广西剿匪、荆江分洪、抗美援朝、国内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1984年1月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1999年12月改称中铁第十九工程局;2000年9月划归中央企业工委;2001年12月企业改制改称现名,隶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六十年来,集团公司南征北战、东进西出,先后承担了以京九铁路、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独立或参与承建了“两跨海湾、三跨长江、五跨黄河”等大桥施工任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级工法2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8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8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5项、银质奖21项、省部级优质工程99项;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优秀单位,铁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先后7次被评为A类企业,2011年被中国水利工程协会评为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AAA级企业。领导班子连续4年被股份公司党委评为“四好领导班子”;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所承建的国家重点工程工地视察,称赞集团公司是一支永不褪色的铁军…… 集团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理性经营、精细管理、创誉增效、协调发展”理念,秉持“低调、实干、挣钱”企业作风,实施“五大战略”、开发“六大市场”、走好“一条道路”,在新的征途上,求真务实,团结一心,继续书写企业发展新篇章!

青藏铁路介绍(中英文对照)

青藏铁路介绍(中英文对照) 青藏铁路跨越世界屋脊。修建青藏铁路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挥汗谱写这部“天路传奇’的同时,也为我们创造了一项又一项世界之最。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traverses the "roof of the world." Building the longest railway at the highest elevation in the world was indeed a brilliant feat of engineering unmatched in the history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crews built the "sky railroad" by the sweat of their brow, and their accomplishments have created a number of world records. 世界之最一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全长1,956公里。新建成的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长度为1,142公里,跨越昆仑山和唐古拉山。青藏铁路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其中海拔高度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最高点为5,072米。 World record 1. The 1,956 kilometer-long Qinghai-Tibet Railway is the world's highest-altitude railroad. The newly completed Golmud-Lhasa section zigzags for 1,142 kilometers across the Kunlun and Tanggula mountain ranges. With the elevation mostly above 3,000 meters, 965 kilometers' tracks of the railway are laid at more than 4,0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highest point being 5,072 meters.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青藏铁路简介》和《丝绸之路》整合课

《青藏铁路简介》和《丝绸之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整合《青藏铁路简介》和《丝绸之路》,深度感受“天路”的建设者和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所具有的民族精神。 2. 对比《青藏铁路简介》和《丝绸之路》,比较同一主题文章的相似之处,发现写作规律,进一步体会天路和 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为学生介绍有形的路提供服务。 教学重点: 比较同一主题文章的相似之处,深度感受“天路”的建设者和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所具有的民族精神,发现写作规律。 教学难点: 感受“天路”和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一、回顾引入,明确目的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两条有形的名路,一条是现代的青藏铁路,一条是古代的商路丝绸之路。 2、像这样的有名的道路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呢?茶马古道(茶马互市,历史与丝绸之路一样悠 久) 徽杭古道(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是从这条道路上走出去的)太白古道(李白、杜甫、苏轼都曾在这条孤岛上留下足迹)剑门蜀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这条路)梅关古道(古战场,陈毅将军临危写下的《梅岭三章》就写于此处)宜万铁路(是我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公里造价最高、历时最长的山区铁路)秦岭古道(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 3、如果请你介绍这条你感兴趣的名路,又该怎样介绍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赏古今名路,探文化内涵——通过比较《青藏铁路简介》和《丝绸之路》这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发现写作的内在的规律,探究其深刻的内涵。 板书:赏古今名路,探文化内涵 二、默读课文,比较异同 1、同学们,比较阅读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作者、体裁、内容、结构、中心、写法) 板书:文章结构、写作目的(两篇文章都歌颂了人物)、写作方法 2、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青藏铁路简介》和《丝绸之路》的相同点,看从中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 注意先默读课文、批注,再进行小组的交流和研讨,并将讨论的结果汇总完成手中的思维导图。 3、交流讨论,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5) 请学生将讨论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其他小组补充。 4、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一下写作的规律。先看对路的情况的介绍。请带领大家找到相应段落。 预设:相同点: (1)路的概况(2分钟) 2006年7月1日,横贯青藏高原的青藏铁路全线正式通车。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犹如一条巨龙,穿崇山峻 岭,越草原戈壁,过盐湖沼泽,奔腾在莽莽的“世界屋脊”,人们惊叹地称它为“天路”。 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历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 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下面的。思考这两段在内容的介绍上有什么规律?(位置;起止点;命名。) (2)开辟前,自然条件十分恶劣。(4分钟) 请两个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两课书中相应的段落。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大部分地区是不适宜生存的“生命禁区”。在青藏高原上修铁路面临着高寒缺氧、终年冻土,生态脆弱等巨大困难,这些世界性难题严重阻碍了工 程的顺利进行。 那时候,交通不便,没有公路、铁路、汽车和飞机。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千米的地方,中间隔着茫无边际的沙漠,冰雪覆盖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 的袭击。 你们发现这两段文字的描述上有什么规律?(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生命禁区。) 两篇课文都用了一个自然段来写道路建设和开辟之前的自然环境,这样的景物描写是为了突出什么呢?(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品质服务的。)是的,两篇课文都运用环境描写是侧面衬托人物的品质。 板书:写法环境烘托 (3)哪部分内容直接突出人物品质?艰难历程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一师。组建于1952年2月,先后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五师、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一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一师以及铁道兵第十一师、第十三师合编组成的铁道兵第十一师等几个历史阶段。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称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1999年12月改称中铁第十六工程局,2001年6月组建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我公司成为集团的核心企业,名称为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资质主项为:铁路特级;增项:公路、市政、房建、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一级和城市轨道交通、建筑装饰装修、公路路面、预应力、堤防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具有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批准的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和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年施工能力70亿元以上。 部队时期,曾执行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铁路、公路的抢修抢建任务。参加过黎湛、鹰厦、外福、襄渝、京通、京原、京承、乐德等铁路干线的修建;承建过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引滦入津、密云水库加固等工程;是一支能征善战、作风顽强、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施工队伍。 兵改工后,集团公司坚持“开拓、务实、顽强、进取”的企业精神,为国家的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参加了大秦、宣杭、向吉、宝中、京九、南昆、广大、朔黄、内昆、新长、横南、漳泉、石长、水柏、西南、秦沈、渝怀、宜万、青藏铁路和浙赣、株六、京秦复线等铁路项目的建设,累计修建铁路1800多公里;参加了成渝、泉厦、福宁、邵三、柳桂、广珠、沪杭、石太、北京八达岭等高速公路的建

设,累计修建公路500多公里;承担了北京、广州、上海、南京、深圳地铁,北京、天津、大连城市轻轨,上海磁悬浮,贵阳、九寨沟、南昌、首都国际机场的施工;承建了北京蓝岛大厦、麒麟大厦、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首钢设计院、四川图书馆、福州福铁大厦等房建施工任务;参加了引大入秦、引黄入晋、引滦入港、唐山陡河水库加固、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福建水口电站、天津大港电厂、湖南满天星电站、江垭电站等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已建成的工程有40多项被评为国家和省部级优质工程,450多项被建设单位评为优质样板工程,其中大秦铁路一期、天津引滦入津输水隧洞、天津枢纽改造、达坂山隧道、青弋江大桥等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大秦铁路二期、京九铁路吉定段、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潭峪沟隧道、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北京地铁复八线、芜湖长江大桥、二郎山隧道、北京城铁八通线等工程获全国建筑工程鲁班奖,京九铁路吉定段、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潭峪沟隧道、芜湖长江大桥、达坂山隧道、朔黄铁路、二郎山隧道等还荣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南昆铁路干线成套技术等3项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大秦铁路西坪隧道眼镜法施工、北京地铁西单站设计与施工综合技术、贵阳龙洞堡机场3000吨级大爆破技术、京九铁路吉安赣江特大桥深水岩溶地质钻孔技术、南昆铁路清水河大桥高墩大跨、刚构桥施工、朔黄铁路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隧道综合施工技术、上海磁悬浮的轨道梁运架及精密定位技术等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同类工程先进水平。 公司下辖9个子公司,共有职工14800多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工程、经济、会计、统计人员35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300多人,全公司经过培训合格持证的一级项目经理350多人;工人平均技术等级5级。工种齐全,技术素质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