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电大考试政治学原理考试题库

2015年电大考试政治学原理考试题库

2015年电大考试政治学原理考试题库
2015年电大考试政治学原理考试题库

《政治学原理》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4、亚里士多德把政治学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5.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6.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7.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8.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9.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0.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11.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12.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13.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

1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16.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

17.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18.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

原则。

19.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

式。

20.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2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

系的基本模式。

2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

组织。

24.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25.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

的存在。

26.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

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27.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

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

观念。

28.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29.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

治行为。

30.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

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31.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32.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33.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

传播和沿袭。

3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

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1.选举权和罢免权

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35.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

利化三个阶段。

36.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37.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38.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

39.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

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40.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二、选择题

1、(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美国政治学家( 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3、根据( 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

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罗 C.苏格拉底 D.亚

里士多德

4、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

在于(ABCD )。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

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5、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

途径 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6.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民族主义 C.精英主

义 D.人本主义

7.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 )研究

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管理 B.文学 C.历史 D.社会伦理

8.(C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D.理想主义

9.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 D)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A.经济学 B.生物学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

10.马克思主义认为(D )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政府职能 B.政府体制 C.政府结构D.政府管理

11.( D)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效率精神 B.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D.法治观念

12.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C )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13.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ABCD )和居住等权利。

A.受教育 B.健康 C.选择职业D.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14.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 )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D.长期共存

15.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D.分工

16.(B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

盛顿

17.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 D)原则是国家产生的逻

辑起点。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18.议行合一原则是( A)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社会主义 B.奴隶制 C.资本主义

D.封建制

19.( D)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共产党领导制度 B.首长负责制度C.政治协商

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21.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 )政治发展

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共和民主

D.议会民主

22.两党制以( CD)最为典型。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23.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C)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2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 )。

A.德国 B.英国 C.法国D.美国

25.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 )。

A.布丹 B.霍布斯 C.马克斯·韦伯 D.孟

德斯鸠

26.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 ),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公开性 B.自愿 C.责任性 D.一

致同意

27.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D )的形式来实现

的。

A.意识形态 B.宣传教育 C.国家强制

D.重叠共识

28.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 D)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

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29.(C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

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

合作,共同治理。

A.善治 B.服务 C.契约D.平等

30.(A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选举 B.监督 C.集会 D.游行

31.政治参与实际上乃是公民行使以(D )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

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

选权

32.( B)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

会团体监督

33.马克思主义对于(D )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

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政权建设 B.普选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参与

34.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BD )

关系。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D.权利

35.(A )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

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

《公民文化》 B.

《政治文化》 C.

《政治社会学》 D.

《政

治心理学》

36.(A )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37.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 D.法西斯主义

38.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C )为特点。

A.自由贸易 B.自由经济 C.国家干预 D.政府改革

39.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 AB)。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0.宪政的核心是(D )。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D.民主政治

三、名词解释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的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6、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

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

志的表现。

7.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

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8、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

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

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

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

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

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

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

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

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际权力,是“虚位”国家

元首。政府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

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

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3.总统共和制是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

享实际权力。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

掌管最高行政权。政府成员由总统提名并经议会通过后产生,对

总统负责。议会掌握立法权,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

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与议会之间存

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

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

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5.两院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

同行使立法权。

16.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

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

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

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8、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

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

团体所构成。

19、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

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是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

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政党制度。

21.两党制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竞取政府

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

党制度。

23、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

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

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

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

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

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27、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

性的政治行动。

28.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

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

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9、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30.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31、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2.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6、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37、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38.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

感卷入。

39、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

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40、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

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

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

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41、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

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42、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

政治过程。

43.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

过程。

44.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

或政治过程。

45、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

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46、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47、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

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48.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

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

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四、简答题

1.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

答:(1)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

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2)神权政治,认为政治是一种超

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3)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

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4)

管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5)决策政治观,认为

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

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

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

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

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

“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

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

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

“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4.从政治学的角度讲,如何理解权力这一概念?

答:(1)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

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

的能动的工具;

(2)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一含义:首先,权力是一种

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

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

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

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

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5.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

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2)支配性;(3)强制性; (4)扩张性; (5)排他

性。

6.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1)生产资料;(2)物质财

富;(3)暴力;(4)权力者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所处的地理条件、有益的文化传统、有利的形势变化和时机以及政治权力客体的服从心理等。

7.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有哪些? (1)能力素质;(2)身份资格;(3)理论与策略;(4)组织。

8.政治权力的实现和作用方式有哪些? (1)暴力方式(武力);

(2)压力方式(操纵);(3)命令方式(权威);(4)规范方式(契约);

(5)说服方式(灌输);(6)奖酬方式(激励);(7)处罚方式(遏制)。9.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是论述题要展开论述)答:(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10.政府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答:政府的基本特性:(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11.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意义?

答:(1)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2)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3)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4)多重

组织的社会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12.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答:(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13.西方国家社团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游说;(2)

决策咨询;(3)社交活动;(4)支持竞选;(5)主导舆论;

14.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其模式可称为统治模

式,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政治色彩浓厚。(2)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3)政府职能

包罗万象。(4)治理方法单一。

15.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

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

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15.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影响?

答:(1)全球化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2)全球

化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

的民主化;

(4)全球化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16.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

答:(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

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

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

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

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

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

应有的责任。

17.民主观念的现代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民主的意义和“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统治”转化

为“精英统治”;

(2)民主的范围:“有限的”或“自由的”民主取代了“无限

的”或“极端的”民主;

(3)民主的运作方式:“间接民主”或“代议制民主”取代“直

接民主”或“参与制民主”;

(4)民主的基础与前提: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18.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1)划分选区;(2)选民登记;(3)提出候选人;(4)竞选;(5)

投票;(6)计算选票。

19.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答:(1)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公

共政策;

(2)通过财政、金融、货币等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调节市场,

引导社会经济发展;

(3)通过经济立法执法等法律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维

护市场秩序;

(4)扩大政府社会控制和社会服务功能,维持社会秩序,提

供社会福利;

(5)优化政府本身的管理,实现政府行政的法制化和高效化。

20.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

量来实现;(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

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

系;(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

与;(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21.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1)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这

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

(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而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

(3)考虑到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当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作为原子化个体的公民往往显得十分弱小,很难与之相抗衡,公民权利常常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实现,因此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一般来讲是各种政治社团)、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管束其权力的运行;

(4)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这使得人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监督内在机制的本质理解和准确把握。

2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有哪些?

答:(1)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2)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3)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23.“善治”的精神

1.契约观念,契约观念的要素: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者说透明性

2.效率精神,包括的内涵:第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第二,制度效率第三,回应性

24.政治革命对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答:(1)政治革命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政治革命改变了社会发展的政治环境;(3)政治革命更新了政治体系;(4)政治革命变革了政治观念和政治文化;(5)政治革命为社会政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5、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括了3个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态度,不过宽容是有

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

得政治共识。

(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

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

妥协精神。

(3)每个人在行动与会论中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

己应有的责任。

26、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1.政治投票。2.政治结。3.政

治表达。4.政治接触。5.政治冷漠。

27.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

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

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

“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

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

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3)舆论监督,这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

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

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28.社会监督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2)社会监督

的矫正功能(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2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

1. 自由权。一般来说,公民自由权主要包括:(1)人身

自由。(2)言论自由。(3)通信自由。(4)集会自由。(5)

结社自由。 2. 平等权3. 民主权

30、选举的一般程序1.划分选区2.选民登记3.提出候选

人4.竞选5.投票6.计算选票

31.选举的基本原则1.普遍选举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3.直

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4.秘密投票原则。

32.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一个有良好社会的

政治秩序必然是稳定的,人们将有序地组织他们的社会生活,而

不必因为政治不稳定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总损失;(2)政治稳定

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政治稳定作为政治发展的前提

条件,是政治体系实现政治发展目标的基础保证,只有在政治有

序运行的前提下,政治发展的目标才能按照既定的计划、方案逐

步得到实现

33.为什么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呢?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2)新旧

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

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

现代化国家来说,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

素。

34.民主的价值是什么? (1)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自治”; (2)

民主的第二个价值在于“平等”; (3)民主的第三个价值在于

“权威”。

35、民主固有的缺陷

民主制度的本质在于多数对于政府的绝对统治,这一本质

也决定了它所具有的固有缺陷:

1.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

2.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

3.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36.民主的限度是什么(1)民主须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2)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3)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

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37.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是因为他们: (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 (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38.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1)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2)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提高,自主意识增强,不容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这有利于民主政治的成长;

(3)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五、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

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但

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

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

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

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

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

性,从而定义政治。这种政治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观,因而

是不科学的;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

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在

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

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

用。在西方,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

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

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

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

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

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在中国,

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

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

便是政治”。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

和阐述政治涵义。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

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

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

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

认同和引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

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

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

强制性的分配。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

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

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答:“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

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

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

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

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

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

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

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

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

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

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

权利的损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

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

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

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

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

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

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

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

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

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

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5、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答: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

(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6、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答: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

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

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

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

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

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

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

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

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

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

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

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

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

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

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

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

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

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

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

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

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

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7、试述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

答:(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

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

(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

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

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

动提供了条件;

(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

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

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效动员本社团成

员和普通民众,能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它所提供情报的数量和质量;

(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

一具体目标;

(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

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

在西方国家,大量的政治性利益集团都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建

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政治社团的宗旨就是通过组织的力量,运

用政治手段来维护和实现其经济利益;

(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

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

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社团的

活动和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的规则和技能;另一方面,

政治社团也以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8.试述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社会?

(1)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

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会

包括以下基本因素:(a)存在着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

们的政治行为;(b)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

意识形态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

靠治理来实现的;

(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

括:

(a)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

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

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

肯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良好社会要求对

立利益的各方尽可能地理性思考合作的后果,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对一己利益的坚持。

(b)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治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制度既是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的可能性规定。制度具有全局性。在人治的情况下,制度如同虚设,社会治理依统治者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局面。 (c)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式。 (d)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节。

9、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善治良好的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1)善治模式的主体系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惟一性被默认为一个可更迭的原则,便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到公合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百是平等合体,依赖互动的关系。(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感动私人领域和三领域的治理并了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公民社会。后者包括

各种私人都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

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

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便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

社会的本分化有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

会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

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多个化程度非常低

的情况下发生的。

10.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

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

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

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

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

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

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

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

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

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

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

的民主途径。

11试述社会监督具有哪些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

的监控和督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一般来讲,社

会监督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

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

因,其本质就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使用,产生的危害则是相当严

重的,腐败会扰乱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政府的管理效能,

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影响政府的权威,直至危害社会的稳定

以及政权的更迭。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

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

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

矫正和补救。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

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

会监督的惩戒功能。当出现政治决策失误.决策执行过程中失职,

或由于工作中的官僚主义等导致不良的后果时,社会公众有权要

求追究发生事故的权力部门或公职人员的政治和法律责任,并进

行相应的处理,有利于吸取教训,以儆效尤;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

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

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

用。社会监督是推动一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一定意义上,

一个社会的政治民主水平是与社会监督水平成正比的。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

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

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

素质。通过社会监督可以使社会公众的种种意见、批评和不满宣

泄出来并要求执政者感知到和做出相应反应,真正体验到宪法所

规定的自由民主权利,从而进一步激发公民意识和积极参政热

情,也有助于实现政治认同。

12.试述自由主义理论遵循哪些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

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

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

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

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13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传播过程。那么,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是: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体系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 (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

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

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

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

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

(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

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

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

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

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a.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

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政治认知。b.在宣传

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

(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

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

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仰,吸纳新成员,

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播。

(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

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

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

作用;

(6)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

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14、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

要点提示: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

(4)政府的执行危机.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

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以上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否则酌情扣分.只答要点,每点给2分)

详细答案: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

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两种途径产生经济上的分配不

公,进而引起政治不稳定.其一,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能

创造出比传统社会更为平等的分配方式,但在短时期内,经济发

展和增长很容易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其二,现代化改变了人们

的分配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一些在传统社会中看来是

顺乎自然的分配方式的公正性,并且期望能有一种新的公正合理

的分配方式出现.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调整

和生活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潜

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以现代文明为背景的现代政治文化观念逐步

传播,在同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交汇与抗争中,传统的政治文

化渐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萌生和成长.

但是,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替代决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和实现,

传统文化的解体并不意未着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成型,其间必然

要经历一个漫长,复杂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价值观念

发生激烈的冲突,并往往引发现实的政治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发

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和推动,会急剧膨胀,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

与此同时,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新兴的阶级,

阶层和利益集团在无法通过制度化途径参与政治的情况下,往往

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进入政治领域,这对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

击.

(4)政府的执行危机.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的过程

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

形势,往往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一个"弱政府".政府的官员

也在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往往落入腐败的陷阱,这使

得政府不稳定的情形更加严峻.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从而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这使得政治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杂.

15.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2.(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规范。

(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a)个人的自由权:包括诸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b)有限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

(3)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民主。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a)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b)妥协精神。 (c)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责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负责的态度,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

16.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宪政的功能在于将政治文明转化成法律价值使之能够得到程序性保障,它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广泛。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重大国策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也是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17.民主的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

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

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

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

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三) 二、选择题 51、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 ABD)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52、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53、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54、马克思主义认为( A)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55、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CD)。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5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 A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57、( C )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8、( D )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法制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59、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 A)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60、( B )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61、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 AD)为特点。 A、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62、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 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精英民主 D、议会民主 63、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 D)。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64、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C )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6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66、( A D )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67、作为社会(或市民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 C D)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最新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答案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理论与策略、组织。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 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1、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2、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3、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5、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1、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5、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电大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形考任务作业参考答案 客观题共8题(满分24分) 一、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3分) 第1题. 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 第2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D)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 政党 B. 社会 C. 公民 D. 新闻舆论 第3题. 在现代法治社会,(D )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 政党 B. 社会 C. 公民 D. 新闻舆论 第4题. 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上。 A. 财产权 B. 平等权 C. 自由权 D. 参政权 第5题. (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 法律 B. 利益 C. 阶级 D. 国家 第6题. (A)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第7题. 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 公共事务的管理。 A. 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 合作 C. 伙伴关系 D. 协商 第8题. 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B、C、D)。 A. 复决权 B. 罢免权 C. 创制权 D. 选举权 主观题共5题(满分76分) 二、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 第9题. 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第10题. 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

2016《政治学原理》试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20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题(2007年1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观以()为蓝本,把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组成。 A.个体公民 B.社团 C.政党 D.市民社会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3、()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C.卢梭 B.孟德斯鸠 D.托克维尔 4、()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5、英国政府一直在()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党 C.党 D.工党 6、的限度包括()。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8、()是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A.弹劾权 B.选举权 C.罢免权 D.质询权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电大政治学原理答案

电大政治学原理答案 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社会价值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3.“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奴隶__社会时期。奴隶4.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社会关系_5.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民众主义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6.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__霸道7.__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8.__马基雅维利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9.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马基雅维利。10.密尔将人类行为分为_涉己行为和涉他行为11.利益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 12.公共权力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13.公共权力具有_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1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 15.政府以_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16.国家的产生以政府的形成为组织标志。17.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18.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19.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参政党20.中华全国总工会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21.目前,各国形成了不同的政党制度,其中主要包括一党制、两党制、一党居优制和多党制。22.在西方,市民社会是伴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衰落、自治城市的兴起、社会角色的日益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而逐步孕育生成的。23.政治秩序是用来描述政治生活的有序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的概念。 24.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统治25.政治秩序并不要求预测人们的行为,它更多地关注人们之间的_合作行为28.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用的思想。 29.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30.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31.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政治事务的参与。32.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33.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34.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政治文化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35.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36.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法西斯主义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37.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38.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都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阶段39.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包括秩序原则、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和_宽容和理性精神。40.全球化的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生活各方面。41.现代“精英民主”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42.英国革命确立了议会政治的民主模式。43.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44.具有现代化和_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45.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1.政治学名着《政治学》的作者是(亚里士多德) 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B 韩非) 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法 B 势 C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4.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 B C D P27 5.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 政治哲学研究 B 政治科学研究)。 6.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国家)。 7.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A城市国家的观念 B 城邦的理论C世界国家论)。 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精英主义)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9.(C 现实主义)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0.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C P73 A 说服方式 B 命令方式C奖酬方式 D 规范方式 11.()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A B C D P71 A 组织 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 D 理论与策略 12.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的观点最具代表性。D P116 A 叔本华 B 黑格尔 C 康德 D 哈贝马斯 13.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和居住等权利。A B C D P78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填空题和选择题及名词解释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7.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性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分权制衡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议会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得最为突出。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题库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码:2208; 资料整理于2019年1月21日,更新至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9世纪,由于____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市场经济 2.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____,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公正 3.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____。议行合一原则 5.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6.从中国的历史演变来看,____与____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国家、社会 7.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8.道家的政治学说以____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 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____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法自然 10.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____。无为而治 11.对____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国家政治 12.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宽容 13.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社会契约论 1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____学说。人民主权 15.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16.放治文化律律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顺从型 17.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____的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 18.根据____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分权制衡 19.根据马克思的理解,____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20.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____和公共政策三个方面。政治过程 21.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____。公共利益 22.公共权力具有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23.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统治 2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____、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人民 2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26.韩非指出,政治就是_____,“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用权 27.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一元主义 28.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 29.建设社会主义____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政治文明 30.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而___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宪政 31.经验事实表明,____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权力 32.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行为主义 33.具有现代化和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34.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 1

电大-政治学原理真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历届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2、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5、古典民主观以(直接民主)为蓝本,把民主视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提倡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政治学的一般分析原理,非政府政治体系由 (A.个体公民B.社团C.政党D.市民社会)组成。 2、一般来讲,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A.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 3、(B.孟德斯鸠)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4、(C.阶级性)是政府的灵魂。 5、英国政府一直在(A.保守党 D.工党)的轮流执掌之下。 6、民主的限度包括(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人“私人领域”为限度)。 7、马克思主义认为(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8、(B.选举权 C.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10.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代议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18分) 稳定;(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 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4)政府的 执行危机;(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 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 法治原则。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 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是: 人民主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 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3) 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4)存在一个高效、廉洁 的政府。 五、论述题(20分) 1.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 答:(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 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 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和“私 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 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 定的基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1、19世纪,由于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 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 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 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2、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 能的(政府管制)。 3、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4、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 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复合制和(单一制)。 6、(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 基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 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 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是(A.经济市场化B.文化世俗化C.政治文明化D.政 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2.(政治制度化)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 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4.(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 的监督方式。 5.(意大利、法国)是多党制的典型。 6.议行合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 基本原则。 7.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B.政治科学研究 D.政 治哲学研究) 8.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 包括(A.复决权B.罢免权C.创制权D.选举权)。 9.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 有(A.示威抗议B.政变C.恐怖活动D.司法诉讼)。 1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 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冲突 C.竞争)是区分 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理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1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权威性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人民主权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 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4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传统型权威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法律制度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政治学原理》试卷A

科目编号: 座号: 甘肃电大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期末考试 2010 级 行政管理 专业 《政治学原理》试卷A 核分人签名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计20分) 1.( )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 集会 D 游行 2 .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 ). A 权威 B 平等 C 自由 D 自治 3. 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 )过程. A 现代化 B 开明化 C 清明化 D 法制化 4.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 )政党的典型. A 核心会议型 B 支部型 C 单位化 D 代表性 5. (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 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 民意 B 政治思想 C 公众舆论 D 政治文化 6. 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 社会监督 B 政治监督 C 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 政府监督 7. 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 ),它意味着人们之间 的普遍合作. A 政治稳定 B 政治一致 C 政治秩序 D 政治共识 8. 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9. ( )是天生的民主派.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 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

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 A 工人阶级 B 中产阶级 C 资产阶级 D 小资产阶级 10. ( )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 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它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 善治 B 服务 C 契约 D 平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计20分) 1.政治态度 2.治理 3.议会君主制 4.权力 三、填空题(每空2分,计14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________ 制度是公民自由权利的体现. 2. 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的政治学. 3.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_________. 4. 实行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________ 国家,另一种是民族主义

电大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原理试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少选均不能得分)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哥拉底 D.’西塞罗 2.( )是多党制的典型国家。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3.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 )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政体 C。民主宪政政体 D.共和政体 4.( )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一般来讲,( )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 A.制度研究途径 B.权力研究途径 C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7.(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8.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 )。 A.地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平等和福利 D.设施条件 9.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 )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 出,国家统治=暴力十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10.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 )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 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二、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1.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 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2.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和个人独立。 14.韩非指出,政治就是,“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2020年春季政治学原理形考4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就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正确答案就是:政治秩序 题目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政府的就是国家的强制性与合法性的有机结合与集中体现。 正确答案就是:权威性 题目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政党的目标就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就是:政府权力 题目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儒家与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与。 反馈 正确答案就是:霸道 题目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具有现代化与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与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就是:民主意识 题目6 不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0、00分 题干 就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与要求的表达,就是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正确答案就是:公共利益 题目7 题干 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与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正确答案就是:经济自由 题目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 指的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正确答案就是:意识形态 题目9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就是、青年组织与妇女组织。 反馈 正确答案就是:工会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就是 ,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正确答案就是:仁政 题目1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延续2000多年。 反馈 正确答案就是:君主专制 题目1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马克思主义认为, 问题就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反馈 正确答案就是:国家政权 题目1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题干 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与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就是一个政治口号。 反馈 正确答案就是:第三条道路

政治学原理填空题总结

填空题: A1,(政治权利)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A2,(理想主义)方案政治社会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3,(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A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点。 A5,(行为主义)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A6,(公民权利)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A7,(公民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鹅鹅鹅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A8,(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A9,(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10,(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A11,(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根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A12,(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A13,(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利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利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A14,(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A15,(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A16,(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A17,(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A18,(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A19,(顺从型)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统治相伴随。 A20,(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的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A21,(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A22,(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A23,(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A24,(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利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A25,(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A26,(民主化)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力,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重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A27, 19实际,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B1,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C1,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

电大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

政治学原理》学习指导答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 、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理性经济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C 道德)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 德治C 礼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 法自然)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A 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B 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7、1880 年美国(D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8、根据(D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柏拉图)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 经济的集中体现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1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B 官本位义”和政治全能主义D 权力本位)。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 经济秩序)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 、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法B 势C 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 、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权力研究途径)。 15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三、名词解释 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C “皇权主和把握政治 1、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