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2014年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4年,上海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挑战,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带动效应加快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消费市场平稳运行,外贸进出口有所恢复;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金融运行进入新常态,存款继续分流,季末波动有所缓和,贷款有效需求减少,信贷结构有所优化。证券期货业平稳运行,保险业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2015年,上海市经济将继续在加快改革和转型升级中寻求新动力。全市金融机构要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金融运行新常态,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做好以下几项金融工作:一是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平稳适度增长。二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深化自贸试验区等各项金融改革,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四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4)

(一)各项存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4)

(二)证券期货业平稳运行,股权融资大幅增长 (8)

(三)保险业快速发展,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增强 (8)

(四)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平稳,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 (9)

(五)扎实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10)

二、经济运行情况 (11)

(一)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消费和进出口平稳增长 (11)

(二)工业生产增长放慢,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12)

(三)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生产类价格继续下降 (13)

(四)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有所回落 (14)

(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继续加强,污染物减排取得新成效 (14)

(六)房地产成交回落,住宅价格小幅下跌 (15)

三、预测与展望 (15)

附录: (17)

(一)上海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7)

(二)上海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8)

专栏

专栏1人民银行通过再贴现、再贷款积极支持上海经济转型发展 (5)

专栏2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 (13)

表 1 2014年上海市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4)

表 2 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7)

表 3 2014年上海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8)

表 4 2014年上海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9)

表 5 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9)

表 6 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10)

表7 201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统计 (10)

表8 2013~2014年上海市支付体系建设情况 (11)

图 1 2013~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

图 2 2013~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6)

图 3 2013~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6)

图 4 2013~2014上海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7)

图 5 2014年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分布图 (9)

图 6 1978~2014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11)

图7 1978~2014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11)

图8 1978~2014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1)

图9 1978~2014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2)

图10 1984~2014年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12)

图11 1978~2014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2)

图12 2001~2014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4)

图13 1978~2014年上海市财政收支状况 (14)

图14 2002~2014年上海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5)

图15 2014年上海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15)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4年,针对经济金融运行新常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全市金融机构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继续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和改进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一)各项存贷款增速有所放缓,信贷结构调整优化

1.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稳发展。2014年末,上海市共有中资银行法人4家,外资银行法人22家,村镇银行法人10家,从业人员13.9万人(见表1)。2014年末,上海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4万亿元和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和8.0%,增速比上年末分别回落

2.3个和0.2个百分点。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增长18.5%。

表 1 2014年上海市银行类金融机构情况

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2.各项存款继续分流,季末波动有所缓和。2014年,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4613亿元,同比少增861.3亿元。从增长节奏看,受贷存比、内部绩效考核等因素影响,前两季度存款季初回落、季末冲高的特征依然明显。9月,受监管机构联合发文要求商业银行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等因素影响,各项存款当月新增541.6亿元,同比少增1084.6亿元。12月,受年末企业总部资金归集、银行贷款集中投放产生派生存款和投资市场资金回流银行等因素影响,各项存款新增1688.5亿元,同比多增1220.9亿元。(见图1)。

单位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是定期存款和协定存款明显少增。2014年,全市单位存款增加2597.1亿元,其中单位定期存款增加747.2亿元,同比少增1405.4亿元;

协定存款增加304.7亿元,同比少增1159.3亿元。单位定期存款和协定存款明显少增,一是各项贷款增速放缓,加之实贷实付资金管理模式的加强,抑制了派生性存款的增加。二是投资理财多元化也使得存款分流常态化。三是经济下行削弱了单位存款增长基础。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的背景下,企业对实体项目的投资意愿下降,单位存款增长基础不稳固。

个人存款同比少增,主要是储蓄存款明显少增。2014年,全市个人存款增加959.7亿元,同比少增612.8亿元;其中储蓄存款累计增加809.9亿元,同比少增462.6亿元。下半年以来,货币基金对储蓄存款分流的影响逐渐减弱,而表外理财产品、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IPO重启,特别近期股市上涨成交活跃对储蓄存款的分流效应显著增强。2014年全市个人表外理财资金累计增加2115.7亿元,余额同比增长36.8%。从期限结构看,在“活期存款定期化,定期存款理财化”的趋势下,活期储蓄存款明显少增,全年累计增加158.6亿元,同比少增437.9亿元。

外币存款明显少增,主要是单位定期存款出现下降趋势。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增加16.2亿美元,同比少增65.2亿美元;其中单位定期存款减少11.1亿美元,同比多减68.5亿美元。进入下半年以来,外币存款加速下滑,第四季度减少33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多减3.8亿美元和16.8亿美元。下半年全市外币存款出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受商业银行主动压缩外汇存贷款总量满足外汇资金监管要求的影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图 1 2013~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

款增长变化

专栏 1人民银行通过再贴现、再贷款积极支持上海经济转型发展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工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积极支持上海经济转型发展,有效提升辖内小微企业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传导,扩大政策工具受益面。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累计向辖内4家村镇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1.7亿元,支农再贷款对村镇银行的覆盖率达到44%,同比增加了11个百分点。同时,与有关商业银行正式签订不超过10亿元的支小再贷款协议,首批发放5亿元的再贷款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增加科技、文化、支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的小微企业贷款。

二是严格内控,保障央行资金安全。不断完善再贷款管理制度,定期召开贷审会实行集体审议,加强对借款机构的监测分析和评估考核,健全对借款机构的贷前评估、风险防范和贷后监督的流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新的政策要求,梳理修订相关再贷款品种的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流程,在维护央行债权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发挥再贷款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再贴现管理,积极支持上海票据市场建设。针对2014年人民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上线,再贴现业务前台审复核流程、票据移送路径以及后台会计核算处理方式等环节作出相应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了《商业汇票再贴现(回购)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再贴现业务操作,防范再贴现业务风险。

三是积极推动,辖内支农支小再上新台阶。对符合支小再贷款发放条件,达到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有关机构给予窗口指导,鼓励获取支小再贷款资金的商业银行调动商业性资金参与,实现杠杆化运作,放大支持效果,强化正向激励。截至2014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462.7亿元,较年初增加739.5亿元,增幅为9.6%。基于上海市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多,郊区城市化水平高,农业服务体系发达,基本实现专业化分工和服务外包的发展业态,运用支农再贷款资金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等项目的投放,促进了涉农贷款的显著增长,在减轻涉农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支农惠农成效显著。2014年底,上海辖内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879.5亿元,较年初增加169.5亿元,增幅为9.9%。

四是稳步推进,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占比全国领先。继续把小微企业签发或贴现的、票面金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额票据作为再贴现业务优先支持对象。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对20家金融机构办理回购式再贴现19447笔,累计发放金额307.7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办理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257.9亿元,占同期再贴现发生额的83.8 %,累计发放笔数18894笔,是2013年的3.3倍,占同期再贴现发放笔数的97.2%。截至2014年末,中国上海总部再贴现余额96.8亿元,同比增加10.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余额94.3亿元,占比为97.4 %,远高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50%的比例要求,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五是加强考核,再贴现投向和效果进一步改进。再贴现业务的受益面不断扩大。据统计,2014年通过再贴现业务直接受益的小微企业约1300家,比上年增长50%以上,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平均面额136.5万元,比上年减少41.4万元。小微企业票据再贴现业务真正起到了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据上海农商行统计,该行2014年小微企业票据贴现中,名列前两位的是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票据贴现张数占比分别为48%和46%,贴现量占比分别为57%和33%。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继续发挥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积极探索拓宽政策支持的机构范围、辐射行业,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在扩大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民生改善等方面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

3.有效信贷需求继续减少,信贷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2014年,全市各项贷款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比6月末下降1.3个百分点,但较10月末6.5%的年内最低增速回升了1.5个百分点(见图2)。2014年,全市各项贷款增加342

4.2亿元,同比多增126.5亿元。分季度看,1-4季度各项贷款分别增加164

5.4亿元、754.9亿元、80.9亿元和943亿元,第4季度(主要是11月和12月)信贷投放出现回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图 2 2013~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

款增长变化

从贷款投向看,信贷结构继续优化。在贷款投向的产业分布中,第三产业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不断提高。2014年,全市新增的本外币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中,投向第三产业的贷款增加2472.4亿元,占全部境内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增量的100.2%;投向第二产业的贷款增加17.7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减少131.6亿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全市工业企业景气度下滑。由于其他融资渠道受限、成本抬升,房企更多依靠传统贷款融资,2014年全市房产开发贷款新增618.2亿元,同比多增318.6亿元。其中,受政府加大保障房建设支持力度的影响,保障房开发贷款新增153.7亿元,同比多增65亿元。下半年,在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两次定向降准、存贷比口径调整等政策措施的大力推动下,小微企业新增贷款明显回升。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新增贷款在全部新增贷款的占比为91.3%,较上半年大幅提高79.4个百分点。同时,2014年金融机构对大型企业投放的本外币贷款减少488.3亿元,主要是受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清收和大企业青睐低成本直接融资等因素影响。

从期限结构看,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呈现“一增一减”的特点,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14年,全市短期贷款减少413.5亿元,同比多减994.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53.7亿元,同比多增993.5亿元。受金融市场短期融资产品多样化、企业偏好票据支付防范债务风险,以及企业偿债能力下降加剧短期贷款展期现象的影响,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一增一减”。2014年,全市中长期贷款增加2568.7亿元,同比多增248.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一方面是基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拉动,另一方面也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图 3 2013~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

贷款增速变化

从币种结构看,外币贷款同比少增。2014年,全市外汇各项贷款增加9.9亿美元,同比少增32亿美元。在外汇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减少45.9亿美元,同比多减55.4亿美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亿美元,同比多增15.5亿美元;融资租赁增加20.5亿美元,同比多增17.9亿美元。2014年外币贷款明显少增主要与三季度外汇贸易融资集中到期收回有关。下半年外币贷款减少39.4亿美元,同比多减4.9亿美元;其中第三季度减少52亿美元,同比多减50.2亿美元;第四季度增加12.5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多增64.5亿美元和45.2亿美元。四季度外币贷款重拾升势主要与银行下调内部资金价格,满足企业短期外汇贸易融资需求有关。

4.同业负债继续快速增长。2014年末,上海市银行业同业负债27242.9亿元,比年初增加8660.7亿元,同业负债增加额远远超过各项存款增加额。上海同业负债大幅增长主要归因于四季度以来,股市上涨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以及登记结算公司在上海各银行的同业存款均出现大幅增加。此外,境外同业存放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同业资产总体有所减少,其中四季度买入返售资产减少较多。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放同业、拆放同业和买入返售三项资产余额

合计10935.9亿元,较年初减少916.1亿元,较9月末减少1231.4亿元。其中买入返售资产余额则比9月末大幅减少1280.5亿元。可见,2014年同业各项资产总体有所减少,主要是四季度买入返售资产减少较多。

5.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存款利率总体平稳。2014年,辖内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在1月份达到

6.84%后冲高回落,2-11月走势基本稳定,10个月利率平均值为6.58%,12月份随着基准利率的下调,贷款利率下降明显,当月加权平均利率为6.38%,环比下降14个基点,同比下降18个基点。从利率期限结构看,一至三年(含)期限段的贷款平均利率波动最大,月均波幅接近32个基点。2014年,辖内金融机构存款利率走势平稳,活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月均值为0.37%,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月均值为3.17%。11月非对称降息后,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小幅上升,其中定期存款利率短端下降,长端上升。

表 2 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

率区间占比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外币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成效。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自2014年3月1日起放开了自贸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自贸试验区在市场定价机制增强的同时,实现了“利率不上升、存款不搬家”的平稳过渡。12月,自贸试验区美元存款活期和 3个月以内档的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0.05%和0.48%,与试点实施前基本持平。同时,试点取得了“议价门槛降、一揽子定价”的实在收益。试点以来,自贸试验区主要银行的外币业务议价门槛从300万美元下调至50万美元,这部分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在试点中受益明显。小额外币存款上限的打开,也为金融机构探索存贷款一揽子报价、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提供了更大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图 4 2013~2014上海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

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6.银行理财产品继续保持较高增速。2014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沪累计发行理财产品6万支,募集资金9.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募集2.3万亿元。截至2014年末,上海市存续理财产品共计2万支,本外币理财资金余额1.5万亿元,同比增长2

7.4%,占全国理财资金余额的11.1%。理财产品收益率总体回落。12月末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9%,较2013年同期下降38个基点。资金信托产品规模增速继续提高。全国68家信托公司在沪累计发行资金信托产品1517支,募集资金 2.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募集7095亿元。截至2014年末,上海市存续资金信托计划共计2943支,本外币资金信托余额1.7万亿元,同比增长59.7%,占全国资金信托余额的12.9%。新发资金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走势较稳定,月均值为7.74%,较2013年上升14个基点。

7.信贷资产质量有所下降,盈利状况有所改善。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427.1亿元,比年初上升69.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9%,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的背景下,先期暴露风险呈现扩散趋势,即从中小企业贷款向信用卡、个人经营贷款传导,从贸易融资领域向生产领域传导,由单体企业沿产业链上下游传导(也包括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沿担保链传导)。金融机构盈利状况有所改善。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6.4%。

6.跨境业务继续快速发展,市场主体购汇意

愿持续提升。2014年,上海跨境收支总额1066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跨境收入4581.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跨境支出6079.2亿美元,同比增长22%;跨境收支逆差149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4%。201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额29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08.1%,占跨境收支总额的27.5%,占比提高11.6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1.7万亿元。2014年,在沪银行结售汇总额5653.4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结汇收入22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7%;售汇支出34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7.2%;结售汇逆差1198.4亿美元,同比增长50.7%。2014年,上海外汇收入结汇率为66.4%,同比提高7.4个百分点;外汇支出售汇率为68.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下半年以来,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持续提升,结汇意愿有所下降。三季度,上海外汇收入结汇率65.2%,较上半年下降8.9个百分点;外汇支出售汇率76.4%,较上半年提高 1.6个百分点。四季度,上海外汇收入结汇率63%,较三季度下降2.2个百分点;外汇支出售汇率78%,较三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

(二)证券期货业平稳运行,股权融资大幅增长

1.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及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2014年末,上海辖区21家证券公司合计总资产9168.4亿元、净资产1923.3亿元、净资本1449.2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00.6%、14.0%和17.5%。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8.3亿元,净利润21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4%和130.2%。证券公司产品业务创新踊跃,开展包括柜台、场外衍生品及黄金业务等各类创新,通过互联网证券业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融资、货币类资产管理产品T+0等创新试点评审,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逐步提升。

2.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14年末,上海辖区44家基金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合计200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6.3%,其中有6家基金公司规模突破千亿。44家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产品797只,较上年同期增加122只,增长18.1%;总净值12768.8亿元,较上年增长35.8%。43家基金公司开展专户业务,4家开展社保基金管理业务,3家开展企业年金管理业务。辖区基金公司共设立专业子公司34家,海外子公司8家。基金子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末,基金子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已达12019.6亿元,同比增长306.4%。

3.期货公司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平稳增长。2014年末,上海辖区28家期货公司客户权益达701亿元,占全国的25.9%;代理交易额182.4万亿元,占全国31.4%,市场份额较上年有所增长。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其中手续费收入22.9亿元),较上年增长1

4.6%;实现净利润11.3亿元,较上年增长59.6%。从业务创新来看,上海有9家公司取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19家公司取得投资咨询业务资格,7家公司设立风险管理子公司,1家公司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2014年末,辖区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倍多,投资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倍多,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的仓单服务、基差交易等创新业务均在积极推进。

4.证券市场融资额同比增长,结构分化。2014年末,上海辖区上市公司累计直接融资60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2%(不含H股融资,下同)。其中债权融资183.1亿元,同比下降38.1%;股权融资424.4亿元,同比增长153.7%。

表 3 2014年上海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证监局。

(三)保险业快速发展,服务民生能力不断增强

1.保险市场主体稳步增加。截至2014年末,上海市共有50家法人保险机构,较上年同期新增1家。其中,保险集团公司1家,财产险公司18家,人身险公司22家(12月新增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注册的首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再保险公司3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6家。上海市共有88家省级保险分支机构。其中,财产险公司45家,人身险公司41家,再保险公司2家。上海市共有213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其中保险代理机构106家,保险经纪机构63家,保险公估机构44家。全市保险专业中介分支机构共150家,其中保险代理机构75家,保险经纪机构50家,保险公估机构25家。

2.保险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上海市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986.8元,同比增长20.1%(见表4)。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343.2亿元,同比增长12.6%;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43.6亿元,同比增长24.6%。产、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35︰65,中、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比例为85︰15。

3.保险赔付支出增长明显,尤其是寿险给付增长较快,充分发挥保障民生的能力。截至2014年末,上海市保险业赔付支出累计378.7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77.2亿元,同比增长9.2%;寿险给付158.4亿元,同比增长53.6%;健康险赔款给付37.5亿元,同比增长17.9%;意外险赔款支出5.5亿元,同比增长18.8%。

表 4 2014年上海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上海保监局。

(四)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平稳,金融市场交易总体活跃

1.社会融资规模总体平稳。2014年,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占全国比重先降后升,非标转标趋势明显。人民币贷款投放略高于上年,外币贷款投放力度有所减弱,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增速下滑,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减, 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为7761亿元,同比少增21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3347亿元,同比多增170亿元。外币贷款(折人民币)增加59亿元,同比少增20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440亿元,同比少增44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04亿元,同比多增32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99亿元,同比多减425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券净融资695亿元,同比多增1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78亿元,同比多增193亿元。(见图5)。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图 5 2014年上海市社会融资规模分布图

2.银行间市场活跃度有所恢复。2014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累计成交37.7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上海金融机构拆入拆出合计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0.3%。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累计成交212.4万亿元,同比增长39.8%,买断式回购累计成交

12万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上海金融机构质押式和买断式回购分别成交48.9万亿元和2.1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7.3%和46.6%。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累计成交40.4万亿元,同比减少3%,其中上海金融机构现券买卖合计16.6万亿元,同比减少22.2%。

3.票据业务稳步增长,转贴现和回购业务尤为活跃。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累计承兑银票872

4.4亿元,同比增长19.7%;累计办理企业直接贴现568

5.3亿元,同比减少11.8%;累计办理买断式转贴现转入5997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

6.3%;累计买入返售票据27016.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5.9%;累计卖出回购票据647亿元,同比显著增长60.2%(见表5)。2014年末,上海市金融机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3156.2亿元,较年初增长18.5%;票据贴现余额3224.8亿元,较年初明显增加48.2%。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累计发生再贴现业务30

7.7亿元,同比增长19.7%,年末再贴现余额为96.8亿元,同比增长12.2%。

表 5 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平衡,融资成本有所下降。

39.2%

0.7%

17.3%

23.9%

-4.7%

8.1%

3.3% 2.8%

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

委托贷款信托贷款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其他

2014年,货币市场利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势。以7天期拆借利率为例,春节前后,受市场流动性状况变化影响,市场利率从1月中旬开始快速上升,至1月20日达到最高点6.64%;随后单边下降至3月中旬的低点2.34%;临近年末,市场利率出现明显上升,12月22日出现年内次高点6.26%。从利率波动幅度来看,较上年有所收窄,全年拆借利率极差为430个基点,同比缩小540个基点。利差收窄一方面由于2014年以来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保持了较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维持市场资金面基本均衡、稳定市场预期作用明显;另一方面,近一年来金融机构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力度有所加强,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对特殊时点的流动性需求普遍提前安排,从而降低了季节性因素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表 6 2014年上海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

利率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4.股票发行和成交规模扩大,上证指数大幅上涨。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累计筹资3962.6亿元,同比显著增长57.5%,其中首发融资311.8亿元,再融资3650.8亿元。新推出的优先股累计筹资1030亿元。全年股票交易累计成交37.7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8%。上证综指年初开盘2112.1点,年末收于3234.7点,较2013年末大幅上涨52.9%。

表 7 201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统计

数据来源:上海期货交易所。

5.期货交易保持增长。2014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量8.4亿手,同比增长31.1%,占全国总成交量的33.6%,累计成交金额63.2万亿元,同比增长4.7%,占全国总成交额的21.7%。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沪深300股指期货和5年期国债期货累计成交2.2亿手,同比增长12.4%,占全国总成交量的8.7%,累计成交金额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

6.3%,占全国总成交额的56.2%。

6.黄金交易增长明显。2014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各黄金品种累计成交18486.7吨,同比增长59.1%;成交金额4.6万亿元,同比增长42.8%。主力合约Au99.99年初以238.85元/克开盘,12月末收于240.59元/克,较年初微升0.7%。

(五)扎实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1.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交易平台。推动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国际交易平台,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于9月18日正式上线运行,引入首批40家境外会员,黄金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外汇交易中心“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已经上线,并将逐步拓展报价和交易等服务功能。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原油期货已获得批准。

2.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加。支持境外机构和自贸试验区注册企业的境外母公司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2014年3月15日,梅赛德斯-奔驰公司作为首家境外非金融企业成功发行5亿元“熊猫债券”。系统评估港澳人民币清算行拆借业务开展情况,推动境外人民币清算行进入同业拆借市场,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RQFLP)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RQDLP)。研究个人境内外双向投资试点方案。

3.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扎实推进。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了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的总体框架;建立了具备实时逐笔监控功能的自由贸易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了事中事后监管;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有迫切需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了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模式,自贸试验区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境外借款、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业务均有大幅提升;建立了利率市场秩序自律组织,探索出风险可控的利率市场化路径,市场决定利率的机制增强;有效实施了简政放权和负面清单管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显著提升;切实把防控风险作为重要底线,建立了开放经济下的宏微观金融审慎政策框架和金融安全保障制度。

4.支付结算平稳增长。2014年,上海市支付系统直接参与方51家。2014年,上海市大额支付系统处理业务8167万笔,同比增长17.5%;共发生大额资金流动603.9万亿元,同比增长17.2%。2014年,上海市小额支付系统处理业务25066万笔,同比增长18.6%;共发生小额资金流动47851.8亿元,同比增长28.5%。

表 8 2013~2014年上海市支付体系建设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二、经济运行情况

2014年,上海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各项工作,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增量红利不断积累。但下半年以来,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560.9亿元,同比增长7%(见图6),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回落幅度相对较小,抗波动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6 1978~2014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

增长率

(一)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消费和进出口平稳增长

1.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2014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增速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从三大投资领域看,在轨道交通、浦东虹桥机场航站楼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有所加快,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增长13.7%,虽然受房地产市场调整的影响,增速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工业投资继续下降6.5%,降幅比上年扩大

2.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三分之一左右回落到不足五分之一。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7 1978~2014年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

农户)及其增长率

2.消费市场平稳运行。2014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3.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增长9.1%,增速快于住宿餐饮业3.4个百分点。部分指标反映全市商业活力有所回升。2014年,全市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增幅和星级饭店客房出租率分别为

4.5%和63.3%,同比分别提高9.9个和4.1个百分点。同时,商业结构出现新变化,电子商务增势明显好于传统消费。2014年,全市无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21.7%。其中,网上商店零售额同比增长2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9.4%,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增势明显好于传统商业。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8 1978~2014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及其增长率

3. 外贸进出口有所恢复。2014年,上海市外贸出口保持平稳增长,进出口总额4666.2亿美元,同比增长5.6%,增速同比提高

4.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5年来首次超全国平均

水平。其中,出口总额增长3%,进口总额增长7.9%,贸易逆差460.7亿美元。自贸试验区带动效应显现,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26.6%。从结构看,一是贸易方式继续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增长7.6%,快于加工贸易出口10.1个百分点。二是贸易主体格局更趋多元化,私营企业出口增长7.8%,增速比国有企业快13.8个百分点。三是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明显回升,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0.5%、15.9%和24.1%,分别比上年同期回升1.6个、17.8个和39.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9 1978~2014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

以服务业为主的引资结构加快形成。2014年,全市合同外资首次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再创年度引资规模新高。实际利用外资18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3%,连续15年增长。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6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的90.2%。自贸试验区建设是上海利用外资再创新高的重要推手。2014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合同外资92.35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利用外资近30%,金融、文化、社会服务等新领域的投资增长较快。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10 1984~2014年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

增长率

(二)工业生产增长放慢,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

1.工业生产增长放慢。2014年以来,全市钢铁、石化、电子信息行业持续负增长,生物医药行业增速回落。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增速同比回落

2.8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部分先行指标表现乏力,工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2014年,全市货物运输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下降1.3%和2.6%。但是,工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在经历了两年持续低迷后出现较快发展,全年总产值增长5.5%,增速快于全市工业

3.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5.2%,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11 1978~2014年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率

分行业看,受国家《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等政策推动,船舶行业新船成交和船舶订单大幅增加,总产值较快增长;由于部分汽车生产企业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主动减产,汽车行业生产有所放慢,总产值增长10.5%;受成品油价格持续低迷等影响,石化行业总产值下降6.8%;由于重点企业生产线陆续大修,生物医药行业总产值增长4.2%;受低端代工生产线转移外地及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电子行业总产值下降2.3%。

专栏 2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

近年来,上海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拓展对外经贸投资合作领域,在“引进来”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放型经济水平持续提高。2014年,全市对外直接投资金额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5.5%,增幅远高于全国同期12%的水平。自2009年以来的六年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超过250亿美元。

对外投资规模提速的同时,结构更趋优化。一是民营企业成为上海对外资本输出主体。2014年1-9月,上海对外直接投资中,民营企业投资额达45.1亿美元,同比增长439.7%,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49.3%。二是投资行业从传统加工制造转向服务业。2014年,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等3个行业投资额达99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80.6%。三是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多样化。投资领域从以往传统贸易网点建设等向研发、投资性公司、资源能源、酒店管理、文化发展、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发展。四是投资目的地从发展中经济体转向发达经济体。2009-2013年,上海企业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投资合计101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近七成。五是投资方式趋向于增资并购。2013年,通过并购和增资方式的对外投资额占比达82.8%。

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给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全球化继续向纵深发展,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正在加剧。由中国向越南、缅甸、印度、印尼等劳动力和资源价格更低廉的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同时,也有一部分高端制造业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引导下回流。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随着“一带一路”、海上通道互联互通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被激发。三是自贸试验区成为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和通道。截至2014年末,上海自贸试验区共办理对外投资企业备案171家,中方投资额31.8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30.7%。四是政策利好效应显现。税收、融资、外汇管理等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多优惠和便利。同时,离岸人民币债券、人民币互换协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以及人民币对外直投等业务进展顺利,也助推企业加快走出去。

上海市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在简化审批手续、扩宽融资渠道、健全政策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优势和富余产能跨出国门,拓展发展空间。一是扩展支持对象,从以往支持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倾斜,从以往支持大型企业向小型企业倾斜。二是扩展支持项目,从以往支持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建厂,向投资建设境外园区、能源资源开发、技术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以及以获取技术、品牌、渠道为目的的股权收购项目转变。三是扩展支持方式,从以往只提供贷款支持,向融资类担保、本外币结算、外汇风险管理和境外投资咨询服务转变。

2.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2014年,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增速快于第二产业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全市金融业、房地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

3.2%和12.5%。“营改增”试点以来,全市社会服务业相关税负逐年下降,改革红利将进一步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云计算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蓬勃发展,增势明显好于传统产业。

(三)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生产类价格继续下降

1. 消费价格涨幅基本稳定。2014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2.7%,涨幅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因素影响0.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1.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

3.2%,涨幅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

4.6%,

涨幅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成为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力;烟酒、医疗用品、交通通信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价格基本稳定,涨幅均在2%以内。从服务和消费品项目看,服务项目价格继续攀升,同比上涨4%,涨幅同比提高0.3%,对总指数的影响程度超过消费品。

2. 生产类价格继续下降。2014年,上海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1.1%,降幅比上年收窄0.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8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1%,降幅比上年扩大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个百分点。从同比走势看,两大工业生产价格指数均呈倒“V”型走势,下半年以来降幅逐月扩大。其中,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已连续36个月同比负增长。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12 2001~2014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

者价格变动趋势

(四)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有所回落

1. 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6%,增速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市经济增幅。分行业看,汽车制造、成套设备、银行、证券及其他金融等行业财政收入完成较好。分税种看,所得税与增值税保持领先增长,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分别增长1

2.5%和14.2%;由于房地产市场成交回落,契税增长明显回落。2014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集中于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城乡社区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13 1978~2014年上海市财政收支状况

2. 企业效益有所回落。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但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8.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电子信息等行业支撑了利润增长,但石化、钢铁行业对利润增长形成拖累。具体看,汽车行业利润大幅增长2

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42%;受通讯设备制造、视听设备制造及集成电路等行业效益良好带动,电子信息行业在产值下降的同时,利润快速增长20.1%;在船舶行业带动下,成套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29.4%;化工产品及成品油市场疲软,石化行业利润大幅下降41.6%;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影响,钢铁行业利润下降7.9%。

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在转移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较快增长带动下,2014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8%和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分别为5.9%和7.4%,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9和1.8个百分点。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保证了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6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4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59.96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10.78万人。

(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继续加强,污染物减排取得新成效

上海市加大土地集约利用力度,推进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实施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推动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燃煤锅炉、窑炉清洁能源替代1675台,淘汰

黄标车和老旧车辆17.2万辆。积极发展绿色建筑。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主要污染物减排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新建绿地1105公顷。

(六)房地产成交回落,住宅价格小幅下跌

2014年,上海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高位盘整态势,交易量同比减少较多。但在四季度房地产信贷政策调整、普通商品住房标准调整及贷款利率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2014年,全市住宅成交出现下降,其中新建住宅销售面积178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7%;二手住房网上成交面积145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年末成交有所回升,11-12月新建住宅销售面积占全年的28.4%。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施工和竣工面积增加。201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06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住房投资共完成1725亿元,同比增长6.8%。商品住宅施工面积85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商品住房竣工面积15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3%。但商品住房新开工面积有所下降,全年新建商品住房新开工面积1547万平方米(含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同比减少5.8%。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14 2002~2014年上海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

动趋势

房价出现小幅下跌。2014年12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跌4.4%,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跌1.8%。从全年走势看,前三季度房价环比涨幅收窄(跌幅扩大),四季度开始跌幅收窄,二手住房价格止跌回升。12月,新建商品住房价格环比下跌0.3%,跌幅连续5个月收窄;二手住房价格环比上涨0.4%,止跌回升。另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统计,2014年全市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2648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1%,涨幅比2013年提高2.4个百分点;二手存量住房成交均价为2143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6.6%,涨幅比2013年提高8.3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图 15 2014年上海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房地产贷款较快增长,保障房是住房开发贷款投放重点。2014年末,上海市中外资银行本外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3.9个百分点。从增量看,全年房地产贷款新增1404.4亿元,同比多增226.3亿元。其中,住房开发贷款同比多增159.1亿元,商业用房开发贷同比多增119.2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少增195.6亿元。金融机构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年末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全年新增贷款同比多增65亿元。

首套房贷利率逐步回调。9月30日房地产贷款政策调整后,部分个贷发放量较大的机构将其执行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下调至基准利率95折左右。11月21日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后,首套房贷利率进一步走低。同时,各银行房贷额度充裕,审批和放款时间大大缩短。

三、预测与展望

2015年,上海仍处于创新转型关键阶段,上海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中国(上

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开放举措将拓展到浦东新区,部分创新举措将在全市推广,这将为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一轮动力;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为上海经济增长增加了稳定因素;此外2015年上海将全面启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也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另一方面,上海在经济转型中仍面临各种困难,一是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经济紧缩风险在上升;二是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等产业持续负增长,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弥补传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增速下滑所形成的缺口;三是在新常态下,尽管经济转型要比全国领先一步,但由于要求高、任务重,上海改革创新也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形势;四是政府性项目融资面临政策瓶颈,将影响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区改造工作进度;五是面临的民生改善任务依然繁重。总体来看,2015年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比2014年更大,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减缓,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贷款供需方面,有效贷款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上海市的贷款需求还是主要集中在基建、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的背景下,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投资意愿明显下降,部分行业的产业转移仍在继续,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的稳定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银行家问卷调查也显示,2014年四季度的贷款需求景气指数为49.3%,较上季下降6.5个百分点,自2010年以来首次处于50%的景气区间之下;同时预计下季贷款需求也继续下降,贷款需求预期景气指数为58%,较上季预期指数下降5.8个百分点。预计2015年上海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将较为突出。

针对当前面临的形势,2015年上海市各金融机构要更加主动地适应经济金融运行新常态,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做好以下各项金融工作:一是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平稳适度增长。二是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三是深化自贸试验区等各项金融改革,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四是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总纂:王振营

统稿:刘斌

执笔:刘斌李冀申王晟

提供材料的还有:颜永嘉张国文郭芳左娜钱国根施恬邵珺邹丽华张挽虹

附录:

(一)上海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1月2日,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发布会成功举行。

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举行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启动仪式,并出台《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这是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首个金融业务细则。

2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政策发布会,宣布从3月1日起放开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3月25日,“上海银行业动产质押信息平台”成功上线,成为全国首创的动产质押信息平台。

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风险审慎管理细则》。

7月1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巴西举行。5国领导人决定,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7月25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方性法规,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

9月1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SGE)正式启动。

11月17日,沪港通开通仪式在上海和香港交易所同时举行。

(二)上海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表1 2014年上海市主要存贷款指标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表2 上海市各类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