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以「季风亚洲与多元文化」推动国际化的跨学科

以「季风亚洲与多元文化」推动国际化的跨学科

以「季风亚洲与多元文化」推动国际化的跨学科
以「季风亚洲与多元文化」推动国际化的跨学科

研究機構

BIBLID 0253-2875(2008)27:3 pp.48-53

以「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推動國際化的跨學科研究─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簡介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黃一農(Huang Yi-long )、陳珏(Chen Jue )*

* 黃一農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陳珏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

創校將屆百年的清華大學,歷史悠久,傳統優良,校園學術氣氛濃厚,以尊重學術自由為特色,所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實乃「清華精神」所在。1925年清華校內學術規模有了進一步地重大突破,不但分設文、理、法三學院12學系,更成立了「國學研究院」,聘請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先生為四大導師,為清華人文學科的發展奠下深厚而優良的基礎。1956年在臺建校後,本校為承繼20世紀初清華的治學傳統與人文精神,於1974年成立「文科研究所籌畫委員會」,十年磨一劍,積極而慎重地謀畫高層次文科的重建,遂於1984年建立了以李亦園院士為首任院長的人文社會學院,後來科技管理學院與共同教育委員會也相繼成立,形成了清華文科「小而美」的特色格局。

回首清華人文社會學院走過的二十多年,在理工科系見長的校園裡,人文專業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更是一步一腳印地走出具特色的新路徑。清華老校長梅貽琦先生有句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學術卓越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有「大師」傳承立論,主持學術研究,而清華文科的發展正是如此,現雖僅有專任教師人數百餘位,但歷年各項學術表現在臺灣相關領域中名列前茅,迭獲國家重要獎項與榮譽者比比皆是:例如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蕭啟慶、黃一農),教育部終生榮譽國家講座(黃一農),教育部學術獎(黃一農),傑出人才講座(黃一農兩次、陳啟雲、

連金發各一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連金發三次,楊儒賓三次,曹逢甫、廖炳惠兩次,蕭啟慶、黃一農、王安祈各一次),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學術著作獎(曹逢甫、王俊秀),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蔡維天、雷祥麟、黃慧娟)等等。

總而言之,過去二十年來,清華文科團結有限的人力資源,凝聚優良傳統與優異成績的學術能量,已取得有目共睹的各項成就與榮譽。如今,為了更好地整合校內非理工類科的人文社會學院、科技管理學院以及共同教育委員會等三個院級單位,有效積極爭取校、內外資源,繼往開來,清華大學於2007年9月正式成立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作為一個跨院機構,協助規劃日後人文學科的整體發展。

( :

、 、 、 、

念,從各個不同面向來探索季風亞洲區域特有的文化揉合和多元文化,其涵蓋議題包括:季風亞洲帶文化揉合的歷史過程,揉合後所產生的文化、社會、語言現象,影響文化揉合的政治、經濟、地理及社會文化等主要因素以及季風亞洲區研究的多元文化總視角等等。

在此規劃下,清華文科的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等系所資源與專業人才,正可為此一核心主題計畫提供優異的研究條件;反過來地,由於此計畫的命題與特色,透過跨學科的研究方式,亦可統整起清華文科中規模小卻成績優異的各單位的相關學者,與國內外同行在同一主題下攜手研究,促使人員與團隊間合作交流,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有助於提升教師的整體研究能量。這也是清華人文社會研究中心所欲達成的近程目標。

再從中、遠程來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更以國際一流水準的研究中心為自我期許。務使發揮「整合」的最大效能,首先,持續推動跨領域、跨學科的研究,不僅集中於人文和社會學科,同時也鼓勵人文與其他科技、科學、工程、生物、醫學等領域的互動和對話。第二,有鑒於高水準的研究成果往往倚重學術合作的成功,中心將積極扮演促成學術合作的媒介角色,無論是國內研究團隊間或與國際合作的計畫;特別是匯集世界學術機構的相關資訊,建立常態性的溝通與資訊交換,形成國際交流的網絡。第三,充實人文領域發展的研究資訊和軟硬體設備,提供學術研究的後勤與支援,例如:減授鐘點的彈性研究――教學互惠機制、鼓勵專書撰寫、籌備召開合作會議、建置資訊分享網站等等,協助研究人員、團隊持續開發更新、更優質的整合型計畫。第四,凝聚國內外跨領域、跨學科社群的共識,規劃並推動臺灣學界、社會乃至世界所迫切的、重要的前瞻性議題研究,提供更精確、更專業、更具價值性的研究成果,期望發揮學術研究對世界、國家和社會正面性與積極性的影響。

、「 」

上述「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是本中心初期提出的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簡稱人社中心)由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本校歷史所特聘講座黃一農教授擔任主任,並設有諮詢委員會與執行委員會,前者提供中心運作、研究重點及研究方向等專業性意見,後者負責規劃、推動、審核各項計畫進行。目前延聘執行委員包括中文系楊儒賓教授(清華大學講座教授)、語言所連金發教授(清華大學講座教授)、科法所彭心儀教授(清華科法所所長)、通識中心王俊秀教授(曾任國立聯合科技大學代理校長)。

中心甫成立,即推出「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的整合型主題計畫。眾所皆知,今日講求跨學科研究與全球化視野的趨勢影響下,臺灣無論是歷史、社會、語言學等等各研究領域,如欲突破現有的格局與侷限,其關鍵處即在於應以世界的角度切入。臺灣位處亞洲,且又是一個海島和移民社會,自古至今臺灣與中國大陸或與全世界的互動,處處無不關係著天然環境――海洋,關係著亞洲其他區域。本主題計畫將臺灣放在世界的脈絡下來思考,一方面既可順應當代學術潮流,一方面也發揮本校人文社會學科發展的長處與特點。

季風亞洲(Monsoon Asia)最初是一個地理概念。就地理而言,亞洲季風帶包括南亞、東南亞及部分的東亞地區,從日本、韓國,經過中國東南部、香港與澳門,到東南亞的菲律賓、泰國、印尼等,一直到南亞的印度、孟加拉,因主要指受季風影響的亞洲地區,故稱為季風亞洲。在這地區內,季風的形成不但影響各地的風向、風速,同時也決定了各地的降雨情況與氣候的變化,這些自然現象形成本地區居民必須適應的生態。季風除了影響各地的農作之外,同時也為早期的海洋航行者提供了可靠、可預測的動力,促成季風帶內各地的海洋交通、商務貿易、人口流動、文化交融,進而使亞洲季風帶成為人類歷史上最早形成一個的「地區體系 (regional system)」。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型態,亞洲季風帶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的交匯區,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群、貨物、理念與思想體系在過去三、四千年中不斷地在此交匯區裡揉合,產生了本區所特有的文化揉合體。於是,揉合(hybridity)就是本計畫的主軸概

整合型主題計畫。結合清華文科歷史學、語言學、人類學、社會學等研究資源和人力,並與校外和國際間相關學者合作,展開一系列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研究工作。本計畫母題可再細劃歸成:「多元文化視角下的東西文明交流」、「季風亞洲的語言結構、語言接觸與語言變遷研究」、「季風亞洲華人社會文化流動與多元文化」等三項子計畫,漸次展開。

( )

季風亞洲除是一個地理概念外,同時也是一個文化概念。依西島定生的歸納,此區域共享的文化特色,大致有律法、漢字、儒學、佛教等因素,這些因素的始發地區在中國,但在各地所展現的面貌卻有差異。因此,我們如要了解完整的儒學、佛學、漢字文化,已無法只從中土的角度界定全局,而只能反過來,從各地區的傳統入手,匯聚以觀,才可以找出合理的全貌。臺灣位在東亞大陸的邊緣,但也位於海洋與大陸、東亞與東南亞的交合之衝,與周遭世界有極密切的關聯,其歷史經驗特別曲折,文化積澱頗為多樣。我們將從儒學史、思想史、科技史、教育史、海洋史、宗教史、軍事史、外交史、經濟史、文化史或藝術史等不同角度切入,並將視野延伸至亞洲以及歐美各國,如此,不僅將有助於增進對中國史/臺灣史的理解深度或廣度,並或有較好的立基點將研究帶進世界史的大範疇,同時開始嘗試建立東亞學者在世界史中原應擁有的發言權。在此子計畫下,我們將建置一支文史研究團隊,培養年輕文史工作者,舉辦國際會議、出版會議論文集,完成一系列專書,拓展臺灣研究者學術視野與國際學界接軌的機會。再者,在清華校園內建置一座適當規模的校園東亞文化交流文物館,有別於一般美術館或博物館,是專為教學與主題研究之用,預期對校園人文精神將產生結構性和長遠的影響。

( ) 、

由於亞洲季風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各種族群交流互動融合的地區,要了解該地區的族群及文化就得對當地的語言有深入的了解。本計畫即以漢語閩南語與原住民

南島語為研究對象,縱向上探討當代語言與歷史上不同年代的資料關係,橫向上比較語言語言之間因為鄰近的接觸,彼此影響甚而互相移借的情況。然而,語言無論是經語言接觸或自身的衍化都會產生變遷,全面性的探討該地區的語言現象才是其關鍵,因此,語言結構、語言接觸和語言變遷將是三個主要進行的方向。本計畫將成立二個研究團隊,密切與國內外知名專家合作交流,並將舉辦的國際研討會論文編輯成專刊,這不僅實質地幫助本校語言所相關議題的教學與研究,更可預期帶動台灣地區之南島語與漢語語言學研究。

( ) 本計畫的目的在於關懷季風亞洲區華人認同、社會文化流動以及多元文化等議題,涵蓋範圍相當廣泛。由於華人在不同時期,基於不同原因,向季風亞洲流動,與在地文化產生許多對話,並發展出在地特色;而更重要的是,近來季風亞洲地區人口向中國大陸、臺灣流動的現象,因為這些人口的加入,除了產生文化交流外,族群認同與區辨、區域資金的流動、產業分工的變化、生產練或價值練的改變等等,特別在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之下,跨文化、跨社會的流動、對話以及多元文化的思考也日益重要。本計畫將分成華人認同與演變、區域流動與多元文化等兩大主題,以本校人文社會學院人類學、社會學研究人員為基礎,邀請國內、外大學相關研究卓越的學者加入研究團隊,期許在跨學科的整合研究下,對此子計畫的主題進行深入而有效的分析。

綜上所述,「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整合型主題計畫,是由一個涵蓋議題廣泛的母題下囊括三個子計畫,其內容看似彼此獨立卻又密不可分,其操作方式橫跨多種人文學科,連結頂尖研究人才,統合各項研究成果,化零為整,正是本計畫對高層次、高水準學術內涵的追求,也是本中心扮演推動學術合作媒介角色的第一步。

本中心期望能放眼國際,比照荷蘭萊頓國際亞洲研究院模式,提出世界脈絡下的「季風亞洲與多元文化」整合型計畫,將臺灣與亞洲的人、時、地、物交織在區域與世界往來的情境當中,追隨當代頂尖亞洲研究機構跨學科的研究理念,展現出有別以往對臺灣相關探討的潛力與價值,開創學術研究的新視野、新觀點。

本中心於2007年9月成立以來,先後主辦、合辦及贊助過幾十場學術演講、會議、論壇與展覽等等,其中,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活動內容追求國際一流水準,僅以演講為例,邀請到一系列國際級學者,如美國普林斯頓高深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專研婦女史與宗教史巨擘Caroline Walker Bynum 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暨歷史系頂尖明清史研究專家艾爾曼(Benjamin Elman)教授與韓書瑞(Susan Naquin)教授、日本的唐代長安城市研究權威妹尾達彥教授、俄羅斯科學院李福清院士以及英國牛津大學邵逸夫講座教授兼漢學所所長的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等,不僅提升校內學術風氣,更增進師生國際視野。各項活動的詳細目錄如附表:

( )

1.

Caroline Walker Bynum :“Christian Materiality: Holy Pieces"。(2007.10.25)

2.

:「 」 「 」。(2007.12.4-5)

3. 、

:「 、 」。(2007.12.13)4. :「

」。(2007.12.20)

5.

(Susan Naquin) :“Studying Material Culture in the Field: The Qing Dynasty Shanxi Huiguan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 )。(2007.12.21)6. Paul A. Van Dyke

:“Tin & the Tea Trade: Commodity Links between China & Southeast Asia” “The Cohong & the Canton System: Was It Really a Chinese Monopoly?”(2008.3.20-21)

7.

:「 」。(2008.3.29)

8. :「

」。(2008.3.31)

9.

:“One Step Further from Max Weber: Parallelism between Premodern Thoughts in Western Europe and Japan"(2008.3.31)

10. :「

: 」。(2008.4.28)

11.

(Timothy Brook) :「

」 「 ?」(2008.5.19)

12.

:“Moving Target: European Students, Confucian Schoolmasters, and Jesuit Emblematica in 17th-century China"(2008.6.4)

13. :「18

」。(2008.6.6)

14. :「

: 、 」。

(2008.6.12)

( ) 、

1. :「2007

」。 : ( )、 (Catherine Jami, )、 ( )、 ( )、 ( )、 ( )、 ( )、 ( )、 ( )、 ( ) 、 , 。(2007.11.13-14)

2. :「 - - -

- - 」。

, Luigi Rizzi, Mmamoru Saito 。

(2007.12.14-17)3. :

「 (Timothy Brook ) 」 。 ,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 (《 : 》

), 。 1999 (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 (Levenson Prize ), 。

(2007.12-2008.6)4. :

「 」, 。

(2008.1-5)5. :

「 」 , : 、 、 , , , , ,20 。

(2008.3.5-26)6. :

「 」(Conference on Brandom's Philosophy )

。 , 、 , , , , , 、 。

(2008.3.10-12)7. :

「 、 」

, :Eli Alberts ( )、 ( )

、 ( )、David Faure ( )

、 ( )

、 ( )

、 ( )、 ( )

、 ( )、 ( )

、 ( )、James Wilkerson ( ) 。

(2008.3.23-24)8. :

「 」, , 。(2008.3.29-30)

9. 、 、 「 : 」

, ( )

、 ( )、 ( )

。 : 1 : 、 2 : 、 3 : 。

(2008.6.25-27)( )

1. 「 : 」 。 : ( )

、 ( )

、 (Timothy Brook , )

、 (Benjamin Elman , ) 。 。

(2008.5.24)「 :

」 。 ; 、 、 、 。

( )

1. :「 : 」。(2007.1

2.19)

2. :

「 」 , , 。

(2007.12.11-22)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 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卡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项目名称:气溶胶-云-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风相互作用的

项目名称:气溶胶-云-辐射反馈过程及其与亚洲季 风相互作用的研究 首席科学家:张小曳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气象局

二、预期目标 总体目标: 提高我们对于气溶胶-云相互作用这个当今气候变化和云降水研究中最不确定问题的理解,研究我国气溶胶-区域性大气污染对天气和气候(特别是亚洲季风)的影响程度。发展一个包含气溶胶对云-辐射-降水影响及其反馈机制、可准确模拟气溶胶时空分布变化,并能有效耦合到全球/区域天气气候模式中气溶胶理化数值模式系统,建立雾的数值预报方法,并研究空气污染对天气预报的影响,特别是对云和降水预报的影响;提升我国参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气候系统模式模拟中国特点气溶胶、详细云过程和云辐射过程的能力,形成我国新一代气溶胶-云-辐射气候模式系统。更深入、准确地认识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气溶胶对云和降水的影响,对亚洲季风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为回答气溶胶是否应像温室气体一样纳入减排、稳定气候与控制污染之间的关系等气候变化议题中的敏感问题、为我国天气预报和气候预估准确率的提高、为污染控制的宏观决策等提供系统、独立的科学支撑。 实现我国大气气溶胶及其天气-气候影响方面的研究与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预报服务需求的无缝隙连接。不仅将在气溶胶-天气气候变化这一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不断作出中国科学家具有国际水平的系统、独立的研究成果,还将在提高预报能力、更好地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和控制区域大气污染,以及为国家气候变化外交这些重要国家需求方面,不断发挥作用。锻炼和形成一批活跃在国际大气科学热点领域的中青年科学家群体,五年中要争取再有2-3人进入国际学术组织任职,扩大我国在此领域的骨干研究队伍规模,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 五年预期目标: 前2年目标: 1)获得对中国不同区域和珠三角典型季风区大气气溶胶化学、物理和光学特性,以及典型挥发性有机物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主要化学过程(均相和非均相),以及SOA在老化过程的变化;并在气溶胶光学特性和云微物理特性方面初步建立有统计或有物理意义的定量联系;获得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结构影响的三维观测数据,并初步分析结果; 2)建立两个分别针对环境气溶胶单谱活化特性的观测系统和单粒子悬浮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今天来到这里非常的高兴,希望跟大家有所交流。我把中国大陆最近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上的 反映跟大家有一些沟通。 其实说到建筑,大家都会发现,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建筑时代又和中国所谓的青春期一起到来。就是说建筑时代,大规模的开发的时代,在中国到来了。当然这个时代,大规模开发的时代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全球化,这个青春时代一到来,使得对房子的需求现在变成了一个无限的需求。总的来说,中国人住房的欲望还没得到充分的满足,这一点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者一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从一个建筑师来看,进入了一个最有机会的时期。当然这个机会是靠人来掌握的,现在中国人可以施展的地方很多。就是有一个说法,最近“中国”这个词 (CHINA),中文的译音就是“拆哪”。 虽然最近国家中央政府的政策,但是挡不住地方政府强烈变革的欲望。中国改革特色就是地方分权。地方拿到权利,每个地方的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基本上就是董事长一样。这个地方的所有成员,老百姓其实就是公司的成员。董事长就是市委书记,每一个地方都像一个大公司,大公司就是把这个地块做出业绩来。地方政府就发现如果不在这个竞争中间取胜的话这个地方就被别人抛掉没人用了。就是说每一个地方的政府都要大兴土木,就是要赶上所谓全球化的浪潮。就是说这些地方都是自己直接跟世界组织接轨,中央政府只是把这个国家画一个圈圈,实际上各个公司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大的总公司,所有的这些上市公司都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润。 这个格局下面,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证监会,就是管理这些公司的。但是管不住,公司他有自己的逻辑。所以你看,每一个市政府基本上就是一个公司的格局,这个秩序是中国非常独特的秩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所谓全球化的程度现在已经是很深的程度。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讨论这个全球化在文化上在社会上引起的一些后果是什么。我想跟大家探讨对于建筑,因为我们也关心建筑行业。现在在北京,北京人他的地标或者象征性的建筑是什么。

2019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06 增强文化自信 试题(含答案)

专题六增强文化自信 命题角度一弘扬传统文化 时事速递 材料一2018年8月4日,由中央电视台制作的30集纪录片《书法在校园》,在央视播出,展现书法进课堂、书法进校园有序推进近10年来,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的书法教学和教育情况。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摄制组随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走访了浙江、上海、新疆、西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所学校,用纪实的手法调研了各地书法进校园的现状和普及情况。介绍了大量各地学校在学习、教学书法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在落实书法教室、书法教材,解决书法教师等方面的有效办法。不少学校把书法作为特色教学吸引更多生源,受到家长的欢迎。 材料二《上新了·故宫》是中国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打破了大家对故宫的刻板印象,“零距离”走进公众视野。突破性地将未开放区域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透过“故宫兄弟”徜徉故宫的脚步来探索它的历史秘密,破解它的文化密码,寻求历史和文物的“前世今生”,并从中获取新的灵感。每期节目中,嘉宾作为新品开发官跟随故宫专家进宫识宝,探寻故宫历史文化,并与顶尖跨界设计师联手高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每期诞生一个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打造“创新”与“故宫”相结合的制作模式。 知识链接 1.为什么要推进书法进课堂、书法进校园? (1)是传承书法艺术,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感受汉字文化魅力的需要。 (2)是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的中华传统书法文化的需要。 (3)是增强文化自信,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需要。 (4)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

2.推进书法进课堂,对中学生发展有何影响? (1)有利于学生了解和学习书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3)有利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激发其创造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 3.我们还可以开展哪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剪纸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等。 4.《上新了·故宫》的播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传承故宫传统文化。 (2)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5.青年人参与制作,用时髦的方式解读叙说,为传统文化添上新彩。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传承方式和手段。 (2)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追求,是民族的文化基因,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3)青年应当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命题角度二关注文化遗产凝结民族智慧 时事速递 素材一中国“藏医药浴法”2018年11月28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18年,中国已有5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 素材二 2018年8月4日,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六十九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长渠4个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019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2.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①日本②新罗③天竺④雅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 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戚继光抗倭 5.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 6.“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史实可用来直接研究唐朝的() A.民族交往B.对外交往C.经济繁荣D.文化昌盛

8.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正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说到唐朝外交,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跳出一个词:开放。对于开放,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文化的输入,可是对唐代而言就是凭着开放,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唐文化圈。下列与唐文化圈形成无关的是() A.册封少数民族首领B.玄奘西行 C.遣唐使、鉴真东渡D.新罗留学生涌往长安 9.玄奘携带佛经自天竺归来后,根据他的口述,由他弟子记录整理而成的作品是()A.《西游记》B.《西厢记》 C.《天竺记》D.《大唐西域记》 10.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只有一个年号叫贞观。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贞观年间的有()A.文成公主入吐蕃 B.广用贤才,形成“房谋杜断” C.发展生产减轻赋税 D.鉴真东渡日本 1.(2018?福建)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A.遣唐使B.玄奘西行C.鉴真东渡D.唐招提寺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分析】本题以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的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他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 2.(2018?滨州)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亚洲02

年级 班级 学生姓名 科目 地理 制作人 地理组 校稿人 第二章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地理概况(2)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分析亚洲气候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2、 掌握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3、 了解亚洲主要植被的分布地区 学习任务及检测 ,1、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2.亚洲气候的特征: (1)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主要表现为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 (2)季风气候显著:由于位于 的东部,东、南分别濒临 和 。海陆间巨大的 及其季节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从而形成了强度最大、影响范围广和类型复杂的季风气候。 (3)气候复杂多样:除 和 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要气候类型在亚洲均有分布。 3.亚洲气候影响因素: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1)纬度位置:亚洲主要位于 ,跨 三带,故既有温带气候,也有热带、寒带气候。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靠近海洋,容易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形成湿润气候: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形成干旱气候。 (3)地形: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水均有差异。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变式训练】读左图写出下列气候的主要分布地区 1.热带雨林气候 2.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亚热带季风气候 5.地中海气候 6.温带季风气候 7.温带大陆性气候 8.寒带气候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近年来,“全球化”这一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也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说到全球化,不得不说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世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集中精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将传统工业和一般技术成熟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快一些。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些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第19卷第1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 o l.19,N o.1 1999年2月 M A R I N E GEOLO GY&QU A T ERNA R Y GEOLO GY Feb.,1999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3 李吉均 (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730000) 摘 要 青藏高原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而发生三次上升和两次夷平,因而分别形成高低两级夷平面。较低夷平面形成于新第三纪,结束于316M aB.P.,其上常有红 色风化壳保存,表明形成于气候温暖的低地环境,海拔不超过1000m。从316M aB.P.开始相继 发生三次构造运动,分别命名为青藏运动(A幕316M aB.P.,B幕216M aB.P.和C幕117 M aB.P.),昆仑2黄河运动(112M aB.P.,018M aB.P.和016M aB.P.)以及共和运动(0115 M aB.P.)。青藏运动B幕黄土开始堆积,高原达到2000m,冬季风稳定出现。昆仑2黄河运动使高 原多数地面达到3000m或更高,许多地方冰期进入冰冻圈,气候转型可能与此有关。共和运动 使高原达到现代高度,气候变干变冷。 关键词 夷平面 亚洲季风 青藏高原隆升 新生代是全球板块强烈活动的时期,形成无数雄伟的高山、高原和深海洋盆。地质史上地球表面如此崎岖是很罕见的。人类所面临的是一个高山和深海的时期。岩石圈的剧烈变化使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也彻底改观,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全球环流与气候比中生代要复杂得多,并且脆弱易变,出现地球史上不多见的大冰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高的高原,其高度占据对流层的1 3,动力和热力效应巨大,迫使亚洲大气环流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学者叶笃正等从50年代即对青藏高原与亚洲季风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其后日本学者M anabe研究了青藏高原与南亚季风的关系,数值试验说明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南亚季风。德国学者F lohn则指出青藏高原隆升与北非的干旱化有密切关系。80年代末,Ku tzbach和R uddi m an等不仅进一步模拟了青藏高原不同高度对亚洲季风的影响,甚至还提出新生代全球的三次变冷也和青藏高原隆起有关,从而把青藏高原研究推到全球变化研究的最注目的位置。 尽管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强调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全球变化具有重大作用,但迄今为止对青藏高原隆起的历史和过程仍然是人言人殊,所根据的资料来源各不相同。本文将着重从地貌演化的角度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并根据地貌演化来讨论其对亚洲季风系统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只在必要时才兼及其它间接证据。 1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 青藏高原是由冈瓦纳大陆向北分离的若干小板块与欧亚大陆相继拼接而成,由北到南3国家攀登计划(KZ9512A l22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731010) 作者简介:李吉均:男,1933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 收稿日期:1998212230 张光威编辑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练习试题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练习题 一、单选题 1.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部故事集属于哪一文明成果 A.古埃及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希腊文明D.阿拉伯文明2.布罗代尔《文明史纲》中说: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入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列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对其进行殖民活动。这表明当时阿拉伯地区最迫切的任务是( ) A.创立宗教B.建立国家政权C.发展社会经济D.实现统一3.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其意当为:两者是 A.同时产生的 B.同一个事实 C.同一创始人 D.密不可分的 4.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每个国家走向统一的道路各不相同。其中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主要依靠的是 A.战争B.改革C.伊斯兰教D.外族征服5.《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这说明阿拉伯文学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明C.国家重视 D.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6.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

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7.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 8.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这些主张( ) A.形成了氏族部落统一的民族力量B.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安定 C.结束了教派仇杀并实现信仰统一D.超越了伊斯兰教诞生的时代 9.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高宗只好作罢。由此可见( ) 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10.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 到了西方,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材料表明( ) 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B.隋唐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D.中国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古代学习隋唐文化的“汉化”改革和近代学习西方的“欧化”改革。其中“汉化”改革是指 A.北魏孝文帝改革B.奴隶制民主政治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12.《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

张晴晴 34 091资源0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大潮渐起,文化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之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趋向化相互斗争的复杂态势,各种文化在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 在当前的时代,概括文化发展的特征,首先就是多样性。从西方文化哲学对文化形态的区分开始,多样性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首要表现。2001年11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样性宣传》。明确提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随着全球化的时代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的所谓“普世文明”中,“仍将保留各别文明丰富否认个性,普世文明的统一性中仍将蕴涵各别文明深刻的多样性”,这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存在方式。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态,是与人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文化的多样形态是人类本身发展历程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的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形态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 我们在看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形态的同时,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形态,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和文化霸权的出现。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趋势是相反的,也往往被作为所谓的文化“一元文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来看。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和中心的地位,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不平等和不均衡的信息流动,从而使得以发展相对较差国家的地域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弱势文化形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实力、技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迅速扩张,消费文化日益盛行,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或融合的趋势,这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让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通信传媒的高速进步,自由贸易的逐步深化,正在把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推进。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侵犯一个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很大争议的过程。全球化和文化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今天,任何一种民族都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保持我们文化特色,借鉴外来文化优势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在经济全球化的号召下,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慢慢走出国门,向世界显示我们文化的魅力。像是如今风靡全球的孔子学院,向世人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我们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等。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西方文明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且还是我国传统文化所不太完善的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成果,从而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效率意识和现代管理意识。 再者,国外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这为我们思考和关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视野。在外国思想家的视野中,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设想,也从中找到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思想,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从中他们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中,他们看到了可以用于改善当代西方家庭伦理关系,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种种社会规范;从《易经》中外国人更是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而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而这些,都是我们不曾发现的。经济全球化下,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文化时,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了,我们的文化被剖析地也就越来越深刻了。 二.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纵然经济全球化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大量外来文化流进,西方文化迅速扩张,从而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逐潮流,热衷过一些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却原来越冷清,逐渐被打入冷宫。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传统文化的地位摇摇欲坠,有些文化甚至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其次,经济全球化下我们的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于世界。可以说,西方文化意识和西方文化习俗正在日趋全球化,无论是在服装、食品、电影、电视,还是在建筑设计方面。美国更是凭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修改1)

全球化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放眼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不断形成共识。由此,必然带来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却同时也带来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机遇。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挑战;机遇 所谓全球化时代指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世界开始步入“全球化时代”,首先是市场经济成为全世界主要的经济形态,成为国际社会不可分割的经济基础;其次是美国911事件及其连锁反应,使全球化进程越出了经济轨道,进入到国际关系的上层建筑领域。自此,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全球化时代”里,呈现出“经济市场化、技术信息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多彩画面。面对这样的情形,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就必须认清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在全球化视角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趋向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互相依赖性增强。“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会推动文化的全球化。

一是由于商品物质生产和消费全球范围的流动使附加于商品之 上的文化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了;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随着作为不同民族文化载体的人员流动的频繁和广泛,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频率和程度必然不断增强;三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以及各种文化交流的形式跨越了民族文化和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了全球文化市场;四是某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赤裸裸地向世界推行其文化价值观。 二、文化全球化趋势带给中国文化的挑战 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在文化趋同化与多元化进程中,各种民族文化必然相互激荡、相互冲撞、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文化发展处境大不相同,这就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是文化认同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本专门从事中国研究的杂志说: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认同危机。这个认同危机,主要讲的是文化认同的危机。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基础。我国要成为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增强国人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当今许多国人在西方商品文化大潮的冲击下产生了对本土文化的排斥和看轻,特别是年轻人对西方文化的崇尚与对传统民族文化认同的减弱,导致崇洋媚外心理的滋生及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低落,从而影响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和信心。

亚洲季风的形成原因1

亚洲季风的形成原因 一、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因此,气温年较差比海洋气候大。最冷月出现了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例如长沙,年较差24.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最热月为7~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8月平均28.7℃,7月只比8月高0.6℃,实际上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月最热,为31.2℃。再以南京为便,年较差为26.0℃,1月最冷,平均2.0℃,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28.0℃,8月平均27.8℃,从1951~1980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高温度也是8月最热,为30.5℃。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例如长沙年降水量1390毫米,3~8月就占71%;南京年降水量1031毫米,4~9月占74%;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只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部,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类居住与生存。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每年9月至次年4月,干寒的冬季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寒冷干燥,南北温差甚大。每年的4月至9月,暖湿的夏季风从东部和南部海洋吹来,普遍高温多雨,南北温差甚小。中国从南至北呈现出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差异很大,东南沿海可达1500毫米以上,西北内陆只有200毫米以下。 二、形成原因 关于季风的成因问题,有人认为是海陆间热力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季节变化造成的;有人则认为是由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所致。我国的一些气候工作者认为,季风现象是海陆分布的热力作用、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具体地形等三因子共同影响下的综合现象。例如印度季风之所以特别显著和稳定,是由于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季风和行星风带的季节变化正好是一致的。冬季印度在冷高压的南面,又处于信风带的位置上,因此印度东北季风特别稳定;夏季印度在热低压的南面,又处于赤道槽北移时西南风经过的地方,因此,西南季风也特别稳定。 由于亚洲是位于地球上最大陆块一亚欧大陆的东部,与面积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的紧密邻接,以及高空行星环流的季节变化和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遂形成亚洲特有的季风环流系统。冬夏海陆热力差异,引起海陆大气活动中心(即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使季风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季节转换。

亚洲及欧洲(气候)导学案(湘教版)

NO:12--003班级姓名组名 第一章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气候)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材料分析亚洲和欧洲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2.理解地理位置、地形分布等因素对亚洲、欧洲气候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重点)2.欧洲的气候特征(难点) 【自主学习】 任务一: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1)气候类型 原因:面积广大,地跨、、三带,且地形。影响的因素为、等。 (2)气候的性特征显著。 原因: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的影响。影响的因素主要为。 (3)气候的显著。 原因: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大陆,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洋,差异特别显著。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影响的主要因素为。 任务二:欧洲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气候深受洋的影响。 (1)以气候为主; (2)性特征显著; (3)气候和气候分布典型。 2.原因: 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岛”。 ②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地方距海不远。(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 ③大部分位于北纬之间,终年盛行来自洋的温暖湿润的。 ④沿岸有经过,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⑤山脉多走向,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长驱直入。 3.读图1—10可知,亚欧大陆同纬度地带,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越来越,降水量越来越,原因是距海越来越远,气候由性向性转变。 【合作探究】

夏季风陆地海洋 风总是从温度处吹向温度处,从气压处吹向气压处。 2.读下图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A表示____季,图B表示____ 季。能给亚洲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图 (2)亚洲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A. 冬季气温均高于0℃ B. 年降水量较少 C. 冬季寒冷干燥 D. 雨热同期 【课堂检测】 1.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区域,其形成原因不包括()A常年受海洋上的西风的影响B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C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阿尔卑斯山脉南北走向,有利于水汽深入内陆。D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较近。 3.下列大洲中,地跨寒、温、热三带的是() A亚洲 B 欧洲C南美洲D非洲 4.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5.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A纬度跨度大B经度跨度大C海陆差异大D地形复杂多样 6.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A气候复杂多样B大陆性特征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D冬暖夏凉7.下列亚洲各气候类型中,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A温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8.亚洲气候复杂多样,除()气候外各种气候类型都有。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9.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在冬季风的影响下,气候()。

浅谈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影响

海南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全球化进程对中国的影响 题目名称:浅谈全球化进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班 姓名:邹姬 学号:20110602310037 评阅教师: 2011年月日

浅谈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影响 全文摘要: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是一个能影响到地球发展的进程,它对于物质和精神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然而,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正经历着空前的全球化,我们的未来将是怎么样的呢? 关键词:全球化进程中国文化影响 正文: 一、全球化的缘起和本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全球化并不是所谓的“西方国家”称霸的工具,也不会是它们将来统治世界的借口,全球化不是属于资本主义的,更不会是帝国主义化的。全球化的本质是人类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是世界经济、政治、军事联合形成的。(引述)全球化应是在众多国家和人民历经惨痛的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和各种战争过后产生的教训和对其国家甚至是世界发展的一种憧憬和期待,是战后的历史遗留的重要发展问题。 16世纪以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开始了迈向资本主义的步伐,它不仅扩大了资本主义亟需的贸易市场,传播了新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促进了人类文明交流之路。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紧接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全球化的进展。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这一时期,几乎所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对经济进行调整与干预,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为掩盖帝国主义自己对其他国家侵略扩张的罪行,帝国主义美其名曰“全球化”。 二、中国的文化战略与外交政策 新航路开辟过后,西方殖民国家开始对我国进行惨绝人寰的侵扰与掠夺,到了清朝时期,中国才被迫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文化水平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导致中国近代社会文化落伍于世界文化的潮流。 因此,中国需要寻找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中国文化战略是指中国传播发展本国的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指导思想、目标、方法和战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确立起相应的战略目标,要经历较长时期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方面做足了工作。首先,中国以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目的,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并适时承担相称的国际责任。将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作为我国外交的基础,以维护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我国周边外交的底线,将处理好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作为我国外交的重点,重在稳定世界的局势。同时,我国对外积极参与全球化活动,对内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坚定不移地积极主动身处于全球化进程当中。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渴望世界和平的愿望,因为中国人民深知,全球化的世界里需要各成员国的积极配合下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