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养鱼塘的水质管理技术

精养鱼塘的水质管理技术

精养鱼塘的水质管理技术
精养鱼塘的水质管理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方式由粗养转为集约化养殖,但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水质严重污染,水体中悬浮物增多,BOD(生物学耗氧量)、COD(化学耗氧量)、氮,磷含量增加,溶氧量下降,蓝绿藻大量发生,水环境速猛恶化,导致鱼类病害频繁发生,(据报导鱼类养殖中出现的病害已达100多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水环境,不但是健康养鱼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精养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和调控技术作初步简述:

精养鱼池的水环境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及调控措施。

一、底泥

(一)底泥形成:它是有残饵和鱼类粪便等有机颗粒物沉入水底及死亡的生物体遗骸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而成。

(二)底泥对水质的影响:

1.增加耗氧量,底泥中包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当其产生化学分解,加上池水中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底泥耗氧量,没有养过鱼的底泥耗氧量为16.8mgO2/m2/L,而养过鱼的底泥耗氧量可达到45~55mg O2/m2/L,比未养过鱼的底泥高出三倍。

2.产生有毒物质:在底泥的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经测定,养过鱼的底泥的产氨量要比未养过鱼的要高2.6~

3.3倍;甲烷气不溶于水,故可经常在鱼池中见到水底向水面冒气泡现象;

硫化氢为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有臭鸡蛋味时说明水已败坏,对鱼会有严重危害,必须立即换水。

据我们对5个渔场23个渔池的调查;底泥厚度在60厘米~80厘米的约占36%,呈暗黑色,厚度在40厘米~60厘米的约占43%,呈暗黑色较多,厚度在20厘米~40厘米的约占21%,其中60%左右鱼池呈淡棕色或灰色,说明养鱼池普遍底泥过厚且氧化不充分。

生产实践证明:鲢、鳙、罗非鱼池底泥厚度在20厘米~40厘米;草、鲂、鲤鱼池底泥以0厘米~15厘米为宜。因此,为保持良好水质,每隔1年~2年应清除10厘米~20厘米呈暗黑色的底泥,并经烈日暴晒,可减少总氮88%,铵态氮68%,有机质90%,可溶性硫酸盐77.8% ,以及杀死部分病菌和寄生虫卵,可为鱼类创造良好的栖息场所,是增产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二、氨氮:

(一)氨氮来源:水产养殖中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其多少主要取决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投饲量。

根据饲料转化率等有关参数,氨氮产量是可以推算的。

如输入饲料氮中25%为鱼体保留,75%被排到水体中,其中溶解性氨氮约占62%,固体颗粒氮占13%。

当投入1公斤含32%蛋白质饲料时,氨氮量为1000g×0.32/6.25×0.62=31.7gN,也就是投喂1公斤饲料就有31.7gN作为氨氮释放到水体中。

据报导:鳗鱼和沟鲶由于投喂高蛋白饲料,每公斤饲料可释放到水体中

氨氮分别为52.6g和38.6g。从而可以说明,由于鱼类需要蛋白质不同,释放到水体中的氨氮量也不同,投喂高蛋白饲料释放到水体中氨氮量越高,造成水体污染越严重。

(二)氨氮对鱼类的毒害作用

水体中氨氮可以通过硝化及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或以氮气形式散逸到大气中,部分可被水生植物消耗和底泥吸附,只有当池水中所含总氮大于消散量时,多余总氮就会积累在池水中,达到一定程度才会使鱼中毒。

据报道,鲤鱼苗和沟鲶24小时半致死氨氮浓度分别为1.78mg/L和2.76mg/L,苗种要比成鱼更敏感。在对鳜鱼毒性试验中,24小时LC50为0.92mg/L,48小时和96小时的LC50分别为0.49mg/L和0.32mg/L,为此认为鳜鱼养殖的氨氮浓度应控制在0.032mg/L以下,鲤科鱼类一般应控制在0.05~0.1mg/L。

当氨氮达到0.05~0.2mg/L时,鱼生长速度都会下降,如沟鲶在含有0.05~1. 0mg/L 氨态氮的水体中生长,产量呈线性下降,当浓度达0.5mg /L时,生产量减半。

欧洲内陆渔业咨询委员会认为氨氮应控制在0.021mg/L以下,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的水生环境中氨氮的安全标准为0.016mg/L。

(三)影响氨氮毒性的因素:

1.氨氮毒性强弱不仅与总氨量有关,且与它存在的形式也有一定关系,离子氨氮(NH4- N)不易进入鱼体,毒性也较小,而非离子态的氨态氮毒性强,当它通过鳃、皮膜进入鱼体时,不但增加鱼体排除氨氮的负担,且

当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较高时,鱼血液中的pH值相应升高,从而影响鱼体内多种酶的活性。经研究证明,当氨态氮浓度越高,越可降低APK(血清碱性磷酸酶)和LSZ(血清溶菌酶)的活力,其活力异常变化,反映了机体代谢功能失常或组织机能损伤,因而导致鱼体不正常反应,表现为行动迟缓、呼吸减弱、丧失平衡能力、侧卧、食欲减退,甚至由于改变了内脏器官的皮膜通透性,渗透调节失调,引起充血,呈现与出血性败血症相似的症状,并影响生长。

2.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温度和pH

值愈高,毒性愈强。这也是鱼类为什么在夏季、当池水中pH值超过9时,易发生氨中毒的原因所在。

(四)控制池水中氨氮的具体措施

1.增氧(1)用增氧机:根据不同天气状况在不同时间开增氧机1小时~2小时,以便池水上下交流,将上层溶氧充足的水输入底层,并可散逸氨氧与有毒气体到大气中。(2)抽出底层水20厘米~30厘米,并注入新水。

(3)使用增氧剂,泼洒双氧水、过氧化钙等。

2.使用氧化剂用次氯酸钠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0.3毫克/升~0.5毫克/升;或用5%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5毫克/升~10毫克/升。

3.泼洒沸石或活性炭一般每亩分别用沸石15公斤~20公斤和活性碳2公斤~3公斤,可吸附部分氨氮。

4.使用微生物制剂用光合细菌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ppm,每隔20天左右泼洒一次,效果较好。

5.大水面(50亩以上鱼池)可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花生等,可占全池面积1/100 ,以吸附氨氮等有毒物质。

三、亚硝基态氮(NO2-N)

(一)来源它是水环境中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故NO2-N极不稳定,它可以在微生物作用下,当氧气充足时可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但也可以在缺氮时转为毒性强的氨氮。温度对水体中硝化作用有较大影响,因不同的硝化细菌对温度要求不同,硝化细菌在温度较低时,硝化作用减弱,在冬季几乎停止,氨氮很难转化为NO2-N,因而氨氮浓度较大。当温度升高,硝化细菌活跃,硝化作用加剧,可将氨氮转化为NO2-N,当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可引起褐血病。

(二)对鱼类的毒害作用这主要是由于NO2-N能与鱼体血红素结合成高铁血红素,由于血红素中的亚铁被氧化成高铁,失去与氧结合的能力,致使血液呈红褐色,随着鱼体血液中高铁血红素的含量增加,血液颜色可以从红褐色转化呈巧克力色。由于高铁血红蛋白不能运载氧气,可造成鱼类缺氧死亡。

对团头鲂试验结果表明:其体内血液中的高铁血红素的百分比含量是随水中的NO2-N浓度升高而上升的,当NO2-N浓度达到2.5毫克/升时耗氧率达最大值,在低于2.5毫克/升时,鱼可以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来弥补载氧能力的不足,鱼表现呼吸加快,活动增强,耗氧量增加,当超过2.5毫克/升时,鱼体的生理代谢功能不足而出现中毒症状。

试验表明,鲢鱼、鲤鱼、罗非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4毫克/升、1.8毫克/升和2.8毫克/升,可见鲤鱼对亚硝酸态氮的耐受力较低,这与鱼池中出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三)控制池水中亚硝酸态氮的具体措施:

1.开增氧机。

2.使用增氧剂每亩用双氧水300毫克~500毫克,加水冲稀后全池泼洒,隔一天重复一次。

3.使用氯化钠和碳酸钙、硫酸亚铁每亩用8公斤~10公斤氯化钠和少量的硫酸亚铁和碳酸钙。

4.使用沸石和活性炭每亩使用沸石15公斤~20公斤或活性炭1公斤~2公斤,全池泼洒。

5.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使池水浓度为10ppm,全池泼洒,隔15天~20天重复一次。

6.使用水质改良剂每亩用水质改良剂2公斤加水冲稀,全池泼洒,隔15天~20天重复一次。效果较好。

四、硫化氢

(一)来源1.在缺氧条件下,含硫的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2.在富硫酸盐的池水中,经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作用,使硫酸盐转化成硫化物,在缺氧条件下进一步生成硫化氢。

硫化物和硫化氢均具毒性。硫化氢有臭蛋味,具刺激、麻醉作用。硫化氢在有氧条件下很不稳定,可通过化学或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硫酸盐。在底层水中有一定量的活性铁,可被转化为无毒的硫或硫化铁。

(二)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

水体中的硫化氢通过鱼鳃表面和粘膜可很快被吸收,与组织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硫化钠,并还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相结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因而影响鱼类呼吸,为此H2S对鱼类具有较强毒性,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含量达0.1毫克/升就可影响幼鱼的生存和生长,当达到6.3毫克/升时可使鲤鱼全部死亡。中毒鱼类的主要症状为鳃呈紫红色,鳃盖、胸鳍张开、鱼体失去光泽,漂浮在水面上。

(三)控制硫化氢具体措施:

提高水中含氧量。严重的鱼池可每亩泼洒300毫升~500毫升双氧水;使用氧化铁剂每亩放入一定量的铁屑。

五、溶解氧

(一)来源

池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

入的90.3%,挖掘中扩散溶入水中的仅占9.5%,而池水中消耗溶解氧最多的为浮游生物(晚上)、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占到72.19%,鱼类耗氧占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约占10.4%,底泥耗氧约0.6%,为此,为保持池水一定量氧气不逸散到大气中,可在晴天光合作用强烈时,中午1时~2时开增氧机,以便将上层溶解氧送入底层,以补续底层氧气不足,改善底层水质条件。

(二)溶解氧对鱼类影响

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寡对鱼类摄食

饲料利用率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鱼类摄食正常,当溶氧量降为4毫克/升时鱼类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量下降到2毫克/升时其摄食量下降54%,再下降到1毫克/升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不但如此,池中溶氧量充足还可以改善鱼类栖息的生活环境,降低氨氮、亚硝酸态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浓度。但并不是水中溶氧量越高越好,当池水中溶氧量过饱和度达150%以上,溶氧量达14.4毫克/升以上时,易引起鱼类气泡病。

因此,适宜的溶氧量,对于养殖鱼类生存、生长、饲料利用率等至关重要。

六、酸碱度(pH)

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可达7%~20% ,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值高于10.4,死亡率可达20%~89%,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鱼类生长最适宜pH为7.5~8.5。

pH值过低(酸性水),致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相应下降,减低载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鱼活动能力减弱,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也可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池水中pH值过高(碱性水)时,会直接影响到鱼类血液的pH值,发生碱中毒,影响血液缓冲系统平衡,且对鳃、皮肤及粘液有腐蚀作用,致使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为此,调节控制池水pH值,保持适合鱼类生长的池水以微碱性为好。

(一)调节pH值的具体措施:

1.用生石灰调节每次每亩用10公斤~15公斤,根据pH值高低适量使用。

2.用氢氧化钠调节施用时要注意少量多次。方法:先调配成1/100原液,再用1000倍水冲稀,然后一边加水一边泼洒。以避免引起局部碱中毒。

(二)池水pH值过高(碱性水)

1.不宜施用生石灰清塘。

2.施用明矾池水中浮游生物太多,每亩放可用明矾0.5~1公斤加以控制,以避免pH值增高。

3.用盐酸根据pH值高低,全池泼洒盐酸,一般每亩用300毫升~500毫升,必须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以避免局部酸中毒。

由于集约化养殖单位水体载鱼量很高,所以水环境条件的控制非常主要,只有营造好的鱼类生活环境,结合先进科学的养殖技术,才能促进加速鱼类养殖业的新发展。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本人有一鱼塘在山区,面积50亩左右,水深10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养殖,需要注意什么环节。请多多指教!!! 最佳答案 首先:水质合适养殖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具体可到当地的检验检疫所或自来水厂均可检测。 其次:交通方便不有没有电。常年水温在多少,此项决定你养殖什么样的鱼。再次:水源好不枯水季节水位多少,发水的时候水位多少。此项决定你是否应该加高堤坝。 还有的就是你当地的消费情况与苗种来源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山区池塘适合养殖的对象有:四大家鱼,冷水鱼类(虹鳟鱼,丁桂鱼等)不合适养殖的有对虾类,蟹,甲鱼,及热带鱼(生鱼,笋壳鱼等) 建议养殖:四大家鱼,丁桂鱼。 四大家鱼消费多,养殖技术成熟,饲料与销路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丁桂鱼,此鱼合适水温较低的地区,饲料可使用鲤鱼饲料,目前养殖的地区不是很多,推广不太好,但是其市场前景很好,且易养殖,不易生病。 鱼塘养殖有哪些问题 6到8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 第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 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固,防患于未然。 第二、注意调节水质

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夏季是台风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冲下的黄泥浆水难免涌入池塘,况且天然水都是酸性水体,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一般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5至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5天一次,使pH值在至之间。 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特别是长时间的大雨过后,鱼塘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在这个时候适时使用微生物细菌,修复微生态循环,营造良好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特别重要。 定期冲水换水。特别是大雨过后,一般鱼塘的水比较浑浊,容易恶化,在稳定后要适时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清晨气压低,鱼类将会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增氧,如果塘口面积大的,开增氧机一时解决不了浮头问题时,要马上加增氧剂救急,平息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 第三、防治鱼病 夏季高温多雨,是鱼病暴发流行季节,病毒、细菌、寄生虫、蓝绿藻类暴发,易导致鱼类生病死亡。一般情况下,定期用漂白粉、鱼菌清等含氯药物进行水质消毒杀细菌病毒,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扑杀寄生虫和蓝绿藻类(俗叫绿皮水),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同时投喂出血平等内服药饵,加快鱼体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第三、做好鱼种苗培育管理 年初由于受霜冻寒冷阴雨影响,时间长,冻死大批罗非鱼、鲮鱼、淡水白鲳、革胡子鲇等品种(包括亲鱼、成鱼、种苗),导致今年种苗培育季节推迟。6月正是这些种苗开花标粗培育,一定要精心管理,为秋冬轮捕轮放和明年春季培育出更多健康种苗,实现渔业增产增收增效。 关键词鱼塘养殖污染;概念;原因;防治技术

春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讲课讲稿

春季鱼塘管理技术要点 唐玉华 送冬迎春,气温上升,万物复苏,鱼儿欢跃。抓好春季鱼塘管理,创造良好水体环境,能有效促进塘鱼提早摄食,恢复体质,增强抗病力,延长生长期,对促进全年渔业生产,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清塘消毒 春季是塘鱼病害的高发季节,因此,清塘消毒是春季鱼塘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只有彻底清塘消毒,才能控制病害的发生,保证塘鱼健康生长。干塘后清除杂草和池底淤泥,修整并加固塘埂。经修整过的池塘经冬冻或暴晒20~30天,然后用150~200㎏/亩的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并随即均匀翻耙底泥。排水困难的鱼塘,可带水清塘,当水深为10~30厘米时,用60~80公斤/亩的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当水深为0.8~1.0米时,用120~150公斤/亩的生石灰加水调配成溶液后全池泼洒。生石灰的作用除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外,而且能可改良底质,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保证有机物质的良性循环,还能补充塘鱼发育生长所需的钙质。 二、培育浮游生物 向养殖池塘投施经发酵腐熟了的人粪尿,用量为250~350公斤/亩,或施尿素2.5公斤/亩、过鳞酸钙5公斤/亩,以培育浮游生物,为塘鱼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 三、鱼种放养 1.鱼种质量。俗话说“种好半塘鱼”,这话的深刻含意是说明鱼种质量的重要性。同类同龄鱼种的质量要求是:规格整齐、色泽光亮、体质健壮、游动活泼、逆水力强、无病无虫。 2.鱼种消毒。养殖实践证明,不经过消毒处理的鱼种会将病原带入池塘,一遇合适条件,病原就会迅速繁殖,从而引起塘鱼生病。所

以在鱼种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切断病原传染途径,控制塘鱼病害发生。鱼种消毒采用药液浸洗法(药浴法)。常用的消毒药物有:漂白粉、硫酸铜、高锰酸钾、食盐等。 3.鱼种放养。可根据当地池塘自身条件优势,选择放养模式。若水草丰盛,可选择主养草鱼、鳊鱼;若肥源充分,可选择主养鲢鱼、鳙鱼、鲫鱼;在螺、蚬多的池塘,可选择主养青鱼、鲤鱼。投放量要根据水源条件、增氧设施、鱼种大小、养殖技术和往年养殖经验等综合考虑,一般精养鱼塘投放量为2000尾/亩左右;粗养鱼塘投放量为800~1000尾/亩。为提高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应采取多品种、多规格鱼种合理套养。鱼种放养应选择在晴天气温高时进行,切忌阴雨、刮风天气放养。放养地点应选择在避风朝阳处,将盛鱼种器具(盆、桶等)放入水中,使其慢慢倾斜,让鱼种自行游入养殖池塘内。 四、调节水温 在适温范围内,鱼类会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摄食量,加快生长。春季气温较低时,鱼塘应灌浅水,通常将水位调节为50~60厘米,这样有利于水温的升高。因为春季太阳照射的热力不强,由于水的比热大,如灌水过深,水温就不易升高,而灌浅水则易于水温升高, 也利于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一般是在水体温度达到10℃以上开始加注新鲜水,加水应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对保水力差的池塘,在加注新鲜水时,每次不可大量注入,每隔7~10天加注1次,每次加入量这20厘米左右。一次注水量不易过大,以防水温骤降。同时应适当施些有机肥,以促进池水升温。若遇连续阴雨天气,要适当增加池塘水深,以防大量雨水进入池塘,引起水体温度变化幅度过大。 五、调节水质 开春后因气温、水温逐步回升,鱼塘内的水生生物开始大量滋生,此时要及时检测水质情况。养殖鱼塘水质以黄绿色或油青色为好,水体透明度以30~35厘米为佳。若发现鱼塘水质老化或偏酸性,可注

垂钓鱼塘的经营与管理新选

垂钓鱼塘的经营与管理 休闲垂钓是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近些年来,休闲垂钓业发展很快。由于其多在环境优美的风景区,优雅的环境,恬静的氛围,且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其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目前,休闲垂钓正逐渐发展成为集体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与渔业有机结合与一体的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形成一种新兴产业。所以,对于经营者,如何确保垂钓业的健康有效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适宜的池塘条件 1、水深2~3m; 2、水源充足无污染; 3、水质良好; 4、水底要保水且不渗、不漏、无污泥; 5、四周无杂草,池埂最好用砖或水泥板护坡; 6、池塘边无高压线等高大障碍物穿越; 二、合理的人员配置 1、垂钓池边必须配置2个工作人员负责垂钓池的水质调节、设 施设备管理、池塘卫生清洁、巡查、鱼食投喂等工作并及时 处理出现的问题,同时为垂钓者提供服务; 2、在垂钓池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岗亭并安排一个工作人员对前 来垂钓的人员进行登记并办理垂钓手续,同时对已结束垂钓

的人员进行记录、收费并回收本馆垂钓工具等; 三、完善的配备设施 1、池埂上要搭建为垂钓者提供遮阳避雨的亭台(如搭建遮阳伞或 蘑菇型草屋); 2、池塘要配备增氧机、投饵机、小型发电机(以便池塘日常管理); 3、条件允许的话可在池塘边,根据地势布置小木屋或草屋(方便 垂钓者或家属休息娱乐); 四、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 (一)品种放养要科学 放养时间要根据钓捕的起捕量适时补放鱼; (二)养殖管理要跟上 由于垂钓鱼塘放养密度过高,高温闷热天气很容易缺氧而发生浮头,影响上钩率和垂钓,因此要加强几个方面的管理; ⑴水质调节 当水质变浓时,要适时放掉老水注入新水,保持水池透明度,换水时注意温差不要太大; ⑵及时巡塘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鱼类摄食及有无浮头等情况,特别是早上、夏季闷热天气、阴雨天等要认真观察,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⑶保持池塘清洁 要搞好池塘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及时捞出垂钓者丢弃的

精养鱼塘的水质管理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方式由粗养转为集约化养殖,但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水质严重污染,水体中悬浮物增多,BOD(生物学耗氧量)、COD(化学耗氧量)、氮,磷含量增加,溶氧量下降,蓝绿藻大量发生,水环境速猛恶化,导致鱼类病害频繁发生,(据报导鱼类养殖中出现的病害已达100多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创造一个良好的养殖水环境,不但是健康养鱼的需要,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水环境污染已成为水产养殖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现将精养鱼池中主要水质条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和调控技术作初步简述: 精养鱼池的水环境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及调控措施。 一、底泥 (一)底泥形成:它是有残饵和鱼类粪便等有机颗粒物沉入水底及死亡的生物体遗骸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而成。 (二)底泥对水质的影响: 1.增加耗氧量,底泥中包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当其产生化学分解,加上池水中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底泥耗氧量,没有养过鱼的底泥耗氧量为16.8mgO2/m2/L,而养过鱼的底泥耗氧量可达到45~55mg O2/m2/L,比未养过鱼的底泥高出三倍。 2.产生有毒物质:在底泥的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经测定,养过鱼的底泥的产氨量要比未养过鱼的要高2.6~ 3.3倍;甲烷气不溶于水,故可经常在鱼池中见到水底向水面冒气泡现象;

硫化氢为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有臭鸡蛋味时说明水已败坏,对鱼会有严重危害,必须立即换水。 据我们对5个渔场23个渔池的调查;底泥厚度在60厘米~80厘米的约占36%,呈暗黑色,厚度在40厘米~60厘米的约占43%,呈暗黑色较多,厚度在20厘米~40厘米的约占21%,其中60%左右鱼池呈淡棕色或灰色,说明养鱼池普遍底泥过厚且氧化不充分。 生产实践证明:鲢、鳙、罗非鱼池底泥厚度在20厘米~40厘米;草、鲂、鲤鱼池底泥以0厘米~15厘米为宜。因此,为保持良好水质,每隔1年~2年应清除10厘米~20厘米呈暗黑色的底泥,并经烈日暴晒,可减少总氮88%,铵态氮68%,有机质90%,可溶性硫酸盐77.8% ,以及杀死部分病菌和寄生虫卵,可为鱼类创造良好的栖息场所,是增产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二、氨氮: (一)氨氮来源:水产养殖中氨氮的主要来源是沉入池底的饲料,鱼排泄物,肥料和动植物死亡的遗骸。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其多少主要取决于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投饲量。 根据饲料转化率等有关参数,氨氮产量是可以推算的。 如输入饲料氮中25%为鱼体保留,75%被排到水体中,其中溶解性氨氮约占62%,固体颗粒氮占13%。 当投入1公斤含32%蛋白质饲料时,氨氮量为1000g×0.32/6.25×0.62=31.7gN,也就是投喂1公斤饲料就有31.7gN作为氨氮释放到水体中。 据报导:鳗鱼和沟鲶由于投喂高蛋白饲料,每公斤饲料可释放到水体中

池塘水质五个标准参数及其调控方法

池塘水质五个标准参数及其调控方法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首先要了解水产养殖中好的水质标准,掌握与水质好坏相关的主要参数及其作用,以及针对相应参数的调控技术,对保证养殖安全和产品安全尤为重要。 溶氧量 好的水质首先要达到符合养殖要求的溶氧量。一般情况下,在养殖季 节,每天必须不少于16小时的水体溶氧量在5mg/L以上其余时间不得低于 3mg/L。 水中的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鱼类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当溶解氧下降到4毫克/升,对鱼虾生长即有影响。通常家鱼溶解氧下降到 1mg/L开始缺氧浮头,而特种水产品通常在2mg/L开始浮头。高密度养殖模式下,

容易引起池水缺氧以及池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大量增加。这些有毒物质达到一定数量后,会使养殖的养殖对象产生慢性中毒,从而使其免疫力低下、摄食量减少,体质下降,有时甚至出现病害。同时水质长期处于低氧的状态下,还会抑制了鱼对饲料的消化。 PH值 pH值的调节方法比较简单。 当pHv 7时,可根据情况施用适量的熟石灰或粉碎的石灰石; 当pH> 8.5时,可施用适量的石膏、无毒弱酸(如醋酸)正康元PH值 降解剂等,培养适当丰富的藻类也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池塘在放养前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改善淤泥通气状况,使其呈 弱碱性;养殖生产期间,每10天?15天每亩施生石灰15公斤?20公斤, 可保持池塘水质呈弱碱性,并带动有机质沉淀。 清晨如pH值下降到7以下,则应采用生石灰水来提高pH值,使用数 量和方法同前。 盐碱地池塘,清晨如发现pH> 9以上,必须及时加注淡水。通常要求pH

值不能超过9.5。 总氨和亚硝态氮 水质较好的池塘总氨不超过2毫克/升,亚硝态氮不超过0.2毫克/升;特种水产品养殖池总氨控制在1毫克/升以下,亚硝态氮控制在0.1毫克/ 升以下。 总氨和亚硝态氮是有机物分解而成,水质越肥,水中有机物越多,总氨和亚硝态氮也越高。而总氨和亚硝态氮对水生动物是有毒的,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危及生存。 当总氨超过0.5毫克/升,亚硝态氮超过0.1毫克/升,表示水中受大量有机物污染。精养池塘在夏秋季节往往超过此值,通常总氨为0.5毫克/ 升?4毫克/升,亚硝态氮为0.1毫克/升?0.4毫克/升。 一般可米用如下方法: ①水生植物脱氮:淡水水体种植水草。 ②加注新水。 ③合理使用增氧机。 ④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促进有机物分解,具有改善水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⑤轮捕:捕出达到商品规格的鱼虾,降低水体容纳量。 ⑥“以鱼养水”,减少投饵和草食性鱼类,增放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

鱼塘策划方案

一、关于农业休闲观光业 一、市场背景 1、趋势 据预测,2015年,生态休闲旅游业收入占各种形态旅游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1%,成为主要的旅游形态。 生态休闲旅游是对工业形态旅游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工业化之前的文明方式的某种回归,但更是一种进步,人的本性开始复苏,对美好自然的要求更加迫切。作为顺应人类需求的一种旅游形态,生态休闲旅游成为主流旅游形式是必然的。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是生态休闲旅游的最主要实现方式,而且还赋予对自然的体验和娱乐内涵,因此,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前景极为广阔。 2、农业休闲观光业拥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在福建范围内,这一块还不太被人们所重视,因此从事这一块的企业和个人相对而言会比较少。自然而然就拥有了较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了。 3、观光休闲农业的产业优势 将农业从第一产业直接过渡到第三产业。 是现代农业多元化发展范式。 可以促进农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4)农产品可以获得较高附加值,实现土地升值。 (5)可以带动地方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6)可以盘活土地、农业乃至旅游业的存量资产。 (7)投资量可大可小,滚动式发展优势明显。 二、我景区市场消费者调查 1、景区客流量 2013-2015园区实际消费人数为15199人(含散客6228位,占总人数的40%;团队8971位,占总人数的60%),其中学生1854人(占总人数12.2%),成年人4374人(占总人数28.8%),团队8971人(占总人数的60%)。 3、景区消费者消费水平调 根据2013年团队人均消费情况,可把团队分为三个等级:高消费团队(人均消费50元以上含50元)、中等消费团队(人均消费20~50元)、低消费团队(20元以下含20元)。 (1)高消费团队:这类团队所占比例较少(约20%),他们的经济基础较好,大多是各大单位的退休老干部,各类销售公司的业务人员也占有一部分比例,这类团队人数不多(20~50人),但消费面广,基本上园区内所有的消费项目都有涉及。但是他们不太容易成为固定客户,因为他们的消费实体基本上不变,并且他们多是一年只有一次的旅游机会,今年来这个景区,明年来同一个景区的机会不大,这类团队的重点应该放在新客户的扩展上。 (2)中等消费团队:这类团队是主力(大概占到了总团队数的60%),大多是保健品的客

鱼塘经营思路、方案

鱼塘的经营思路 意见:发展垂钓 一、目的:搞活经营,增加人气,间接地宣传后续项目。 二、优势 1.鱼塘本身优势: 1.1有充足的水源。无论是地下水还是星海湖的水都有充足的水源; 1.2周边无污染、水质良好; 1.3交通方便。这样便于饲料的运入和垂钓者往来; 1.4向阳。日照对鱼的生产很重要; 1.5迎风。迎风的地方一般能在水面形成小波浪,可以对水体进行打氧,保证氧溶解; 1.6厚土层。厚土层可以保证养殖用水不渗漏,节约经济成本。 2.经营优势(以调聚人,以人推宣,以宣带销} 2.1环境:鱼塘所处位置众所周知,占据“三水两园一商区”独特的地理优势:三面环拥星海湖精华水域,周边有养德苑生态湿地公园和万亩星光生态园的大氧仓,隔路有1000亩石嘴山市总部商务区和南沙海休闲娱乐区(南沙海禁止垂钓)。(一家来玩,可钓鱼、游沙海、草地休憩,府佑水香商业区休闲购物、就餐)

2.2交通:大沙路是大武口的东大门,是主干道,人员,车辆密集,市区公交通至小区北边,出行经济方便; 2.3鱼塘软硬设施:两边除了遮凉树木外,可增加阳伞、栈桥等设施。为方便垂钓者,在小区商业区招商各种服务店、钟点休息室等,就近有吃的,喝的,玩的和一些普通的钓鱼用品。 三、劣势及存在的问题: 存在资金、养殖经验、鱼苗价格、水质、病害、人员安全,场地安全、偷盗等。(鱼塘经营,没经验) 四、收到的效益 4.1发展垂钓,收取费用,间接地搞活、亮化鱼塘周边的景色; 4.2通过垂钓,集聚了人气,间接地宣传项目; 4.3通过垂钓人员的需求,间接地带动小区商网的销售和经营; 4.4就近为小区居民带来休闲娱乐的场所,提升小区品质; 4.5间接地拉动项目销售(个人认为;垂钓鱼塘的经营主要是为了小区周边集聚人气经营。鱼塘人气过多(包括人为炒作),可在小区商网开设其他娱乐场所,对营业房的销售也大有好处。通过20%的顾客创造了80%收益。让大多数垂钓者愿意再来或带人来鱼塘垂钓。当然也要处理妥当并减少以鱼牟利者的光临。) 再之,经营者要明确自己顾客群体是谁!是为大众人群服务的,还是为少数人群服务的。这也决定了经营者的价格策略。是10-20元钓费?还是30—50元钓费?或者是60-100元钓费;(“薄利多销、经营长久”!)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2018

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四、混养 混养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能量转化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分为种内混养和种间混养两种类型。种内混养是将不同种鱼类或同种鱼类不同规格的养殖在同一池塘中,这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养殖方式;种间混养是将不同种类的养殖对象,如鱼、虾、贝、藻等合理搭配混养在同一水体中。 (一)种内混养 混养的原则是混养的鱼类在同一水体中和谐相处,不相互残害和吞食;对水质和生长期的水温要求相似;栖息水层和食性有一定的差异。鱼类种内混养有3种类型:①不同种鱼类的混养,即在同一鱼池内养殖多种鱼类。②同种但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③异种异龄鱼的混养,即同一鱼池混养多种鱼类,而且每种鱼又有不同的龄级和规格。 1、混养的优点 (1)合理利用饵料和水体我国池塘养鱼的人工和天然饵料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草和旱草、有机碎屑以及包括配合饲料在内的各种商品饲料。在投喂草类后,草鱼将草类切割,其粪便转化进入腐屑食物链,可供草食性、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反复利用,大大提高了草类利用率;在投喂人工精料时,主要为草鱼、青鱼、鲤等所取食,部分较小颗粒被鲫、团头鲂和各种小规格鱼种所吞食,鲢、鳙还可摄食粉状精饲料,这样全部商品精料都可为鱼类所利用,不至于浪费。 每种鱼类根据其习性栖息于一定的水层中。鲢、鳙和白鲫等生活于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等生活于水体中、下层,青鱼、鲤、鲫、鲮和罗非鱼等则在底层活动。将这些鱼类合理搭配混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个水层,相对增加了整个水体中鱼类的放养量,从而提高池塘鱼产量。 (2)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混养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配养鱼能提供一部分鱼产量,并且还可发挥各种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因而能使它们各自的产量均有增加。例如草鱼、青鱼、团头鲂、鲤等的残饵和粪便可作为培养浮游生物的良好肥料,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碎屑,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创造良好的饵料条件;而滤食性鱼类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可起到防止池水过肥的作用,给草鱼、青鱼等提供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鲤、鲫、鲮、鲴、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可清除池中残饵,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并改善池塘卫生条件。此外,通过其摄食活动,还能起到翻动底泥和搅动泥水的作用,有助于上、下水层的混合,从而增加

鱼塘管理四要点

鱼塘管理四要点 进入到五月份,随着气温和池塘水温的逐渐增高,淡水鱼类也进入到正常生长阶段。为夯实管理工作,水产养殖户应一如既往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追肥 追肥是为了不断补充池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天然饵料生物不断繁殖,满足池鱼摄食。一般每亩水面追用有机肥100~200千克;无机肥10—15千克,以保持池水“肥、活、嫩、爽”。追肥应做到“五看” :一看水色。池水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池水肥瘦和饵料多寡。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表示池水较肥;若呈淡绿色或黄色则为瘦水,应考虑追肥。二看水温。水温高低可以决定肥料的利用率和转化速度。三看天气。追肥选在晴暖天气为好。在雷雨闷热天气或阴雨连绵天气,鱼类频繁浮头期间,应少追或不追肥,否则会导致池水缺氧,引起泛塘现象。四看鱼生长状况。鱼类生长速度和膘肥度与池水中饵料的多寡有关,应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态势。五看池水酸碱度。池水酸碱度宜呈中性(pH值为7左右),太高(超过8)或太低(低于5.5)都不适宜鱼类生长。肥料种类、性质及池塘底质土壤性状对池水pH值高低影响很大,黄土质池塘底或常追无机肥(化肥)容易导致水质偏酸性。故追肥时,要求有机肥与无机肥交替施用,使水中各种营养元素保持平衡。水质偏酸时,可用生石灰加以调节。 二、投饲 投饲贯穿整个养殖生产过程。在混养密放的高产鱼塘中,鱼类能摄取的天然饵料是很少的,必须投喂人工饲料,才能满足池内各种鱼类的摄食要求,实现快速生长。为了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投饲应做到“四定”和“四看” 。 A “四定”

1、定时。为了养成鱼类按时吃食的习性,一般在每天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各投喂1次,这时水温和溶氧较高,鱼类摄食旺盛。 2、定位。训练池鱼集中在固定地点(食台或食场)吃食,以便检查摄食情况、清除残料和消毒食场。 3、定质。饲料必须新鲜,适口性好,让各种规格的鱼都能摄食。最好投喂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4、定量。投饲要做到适量、均匀,以利于鱼类消化吸收。精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存塘鱼总重的1—2%。投喂时还应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类吃食等状况灵活掌握。如天气正常,水质良好,鱼食欲旺盛,可增加投喂量;反之,则减少投喂量。如投喂后鱼很快吃完饲料,应适当增加投喂量;如较长时间吃不完,剩料较多,则应减少投喂量。一般以2小时吃完为宜。傍晚检查食台(场)时,不应有剩料。 B 四看” 1、看鱼的摄食情况。即注意观察鱼在食台或食场吃食时间的长短。若投入正常量的饲料,鱼吃完的时间不足2小时,说明饲料不足,应该适当添加饲料;如果投喂量一定,十天后所投饲料不到2小时被鱼吃完了,说明养殖鱼类已增重,投喂量应增加;若鱼群已散去,而食台或食场尚有剩料,说明投喂量偏多,下次应予减少。 2、看鱼群的游动情况。若水面鱼群游动不平静,应检查鱼体有无寄生虫病害,否则可能是鱼群处于饥饿状态,适当增加投喂量。 3、看鱼的生长情况,即定期抽样(每次30尾)检查鱼的生长情况,一般每月检查1次。在放养密度适宜、搭配比例合理、未患疾病的情况下,如果发现鱼类的生长远远没有达到预定规格,个体大小悬殊,说明鱼类摄食不足,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应该适当增加投喂量。

鱼塘水质远程监控系统的介绍

鱼塘水质监控系统的介绍 主讲人:王首勇 2013年6月27日

一、鱼塘主要水质指标 PH 氨氮 透明度 浮游生物硫化物 水色 亚硝酸盐氮溶氧 温度水质

1、温度 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 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可分为以下三类: ?温水性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0~30℃,如:鲢、鳙、草、鲤、团头鲂。 ?热水性鱼类:适宜水温为25~34℃。如:罗非鱼、淡水白鲳。 ?冷水性鱼类: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0℃,最适温度为12~18℃,如:虹鳟 、大马哈鱼。 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增加,摄食增加,生长加快。

2、PH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 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PH值为7.5~8; 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7 ~ 8.5。 PH值小于6.5时,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但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水体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

3、DO 溶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的含量一般应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以上,缺氧时,鱼类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缺氧严重时,鱼类大量浮头,游泳无力,甚至窒息而死。溶氧过饱和时一般没有什么危 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的气泡病,特别是在苗种培育阶段。 水中充足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而当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则难以分解转化,极易达到危害鱼类健康生长的程度。

池塘主养草鱼规范化养殖技术

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山西省运城市淡水养殖的主要模式 由于草鱼具有喜清水,耐高氧,贪食暴长和多病的特点,加之其养殖技术在许多方面不够规范,导致养鱼风险增大,甚至亏本 根据多年的试验经验,我们认为“要想养好一池鱼,就要调好一池水,鱼病是防重于治”现将主养草鱼成鱼规范化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1.xx条件 池塘位置应选择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电力充沛的地方;池形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好,池深3m,水深应保持2~2保担恚面积以8亩左右为宜;渔用水源要符合国家渔业生产标准,注、排水方便;池塘土质保水保肥力强;在池塘长边处设有投料台;还应备有3kw的增氧机 2.鱼种投放 所投放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有条件的应使自己培育、驯化的鱼种,外采的鱼种也要来源相同。 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适当配养花白链、鲫鱼、鲂鱼等;鲫鱼利用饲料碎屑能力强,在摄食时能翻动底泥,可促使有机物矿化,改善水质,且不与草鱼争食,可以作为次养鱼;鲤鱼由于抢食比草鱼强会影响草鱼吃食,所以要少放或不放,需放养时,鲤鱼种规格应小于草鱼种,数量每亩最多不超过100尾。 主养草鱼净产1000kg/亩的放养模式是: 草鱼100g/尾700尾,鲢鱼50g/尾300尾,鳙鱼50g/尾80尾,442001年第6期《中国水产》鲫鱼10g/尾500尾,鲂鱼25g/尾300尾,鲤鱼夏花100尾。 3.投喂技术 鱼种采用颗粒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性驯化后,应继续坚持“四定”、“四看”的投喂原则。

所用饲料应为草鱼专用颗粒饲料,使用蛋白过高或过低的饲料,会造成养殖成本核算或饲料营养成分不足。 所用青料要鲜嫩、不变质。 投喂颗粒饲料最好采用投饵机,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避免因池鱼集中抢食,使规格小、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投喂颗粒饲料的次数为3~4月份每天三次,即早上8时半,中午11时半,下午3时,5~9月份每天四次,即早上8时,中午11时,下午1时半和3时半,每次投喂30min左右,投喂量以80%的草鱼吃饱为宜;投喂青草建议在傍晚或夜间进行,因白天投草,草鱼吃饱后,对颗粒饲料的摄食就差些。 4.水质管理 由于草鱼喜清水,而其食量大、排泄多,所以,池水要经常加水和排水,排出池中的排泄物和残饵,防止水质恶化,要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cm以上。 具体操作规程是:4月1日至5日的晴天鱼池开始第一次泼洒生石灰,水深1m的池塘每亩施50kg,1保担淼氖150kg,2m的施200kg,根据水深具体掌握 泼洒生石灰后的第二天要大量加水一次。 5月底鱼池要施用第二次生石灰,每亩50-60kg,第二天大量加水。 从6份开始起,鱼池每20d左右的早上8-9点,每亩池塘泼洒1保担2保担耄缌追世吹鹘谒质,以促使浮游生物的进一步形成石灰与磷肥要间隔15天使用。 鱼种池要在6月20日左右重用一次生石灰,每亩水面60-75kg,第二天大量加水。 7-9月的高温季节,池塘要保持最高水位,透明度不能低于30cm。

垂钓池塘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

垂钓池塘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垂钓的城里人越来越多,这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那么头脑灵活的养鱼户抓住了这样一个机遇,纷纷改建养鱼池,发展垂钓业务,甚至有的农民朋友将垂钓、售鱼、餐饮结合起来,希望大幅度地增加经济效益。垂钓休闲渔业作为一种新的渔业生产方式,己成为渔业经济增长中新的亮点,也成为现代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渔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今天请河北省农业厅的刘文周老师谈一谈垂钓池塘的管理技术。 如何经营管理垂钓池塘 垂钓池塘的管理技术跟正常的养殖生产管理,是不一样的。垂钓池塘需要满足的是经常性的垂钓捕捞行为,而正常的养殖生产池塘,是一个周期性的养殖生产活动。所以,垂钓池塘在池塘建设、放养品种、投放密度、饲料投喂、鱼病防治等方面,跟正常的养殖生产池塘的管理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 垂钓池塘技术要求有哪些? 对垂钓池塘的管理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一是池塘选择,二是池塘消毒,三是鱼种放养,四是品种搭配,五是饲料投喂,六是调控水质,七是防病治病。 垂钓池塘选择有哪些要求? 对于垂钓池塘的管理,首先,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最好能通汽车,并且距离市区、城区不要太远; 其次,池塘周边没有高大树木,特别是要注意,不要有高压线路穿越,这样可避免抛钩甩竿时发生生命安全事故。用于垂钓的池塘,最理想的面积为5-10亩,水深一般为2米以上,水源水质良好,池底淤泥较少,池埂采用块石、水泥板或多孔板护坡,配备1-2台增氧机和进排水泵;再次,用于发展垂钓的池塘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适合垂钓者满足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需要。我们可以利用冬闲季节,对原有的池塘稍加改造。 对现有的养殖池塘进行改造应该注意的问题 垂钓池塘多以养殖鲤鱼、鲫鱼为主,它们属于在底层生活的鱼类,喜欢贴泥游动,很容易搅浑池水而使鱼不容易上钩,影响垂钓者兴趣。所以,在改造旧的养殖池塘时,就需要清淤亮塘。彻底地清除池塘淤泥,铲除池塘四周杂草,并适当加深水层。这样既有利于鱼类生长,又不至于造成池水浑浊。 垂钓池的选择和生产池塘的不同,一定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离市区近才能吸引垂钓者的前来,也可以因地制宜的改造已有的小水库和小塘坝,需要对池底进行清淤泥除杂草,才能满足垂钓池的要求。 池塘消毒 怎样进行池塘消毒 消毒这一环节,跟我们一般养殖池塘的消毒要求一样。一般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亩,或漂白粉3-5公斤/亩,进行消毒,彻底杀灭野杂鱼及病原体。

池塘水环境生态调控方法

池塘水环境生态调控方法 在当今集约化高密度高投饵的水产养殖模式下,水质恶化、病害增多药残问题突出。养殖水体净化能力下降、缺氧和有毒代谢物增多等等,严重影响养殖水产品的健康生长。应此如何利用各种水质调控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应素,为让我们的养殖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维持池塘生态环境就显得由为重要。以下就池塘水体及生态环境调控的三种方法供参考。 1、物理调控法 冬天干塘清淤,提高池塘肥力延缓池塘老化。干塘后经过冬天严寒风吹日晒,能杀死寄生虫和病原体。最重要的是有更多的氧气氧化分解底泥,消除中间还原物的产生,对经后养殖时的水环境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适当注换水保持水质清新,保障水源质量,做到春浅(50厘米)、夏满(平台坡面80厘米)、秋勤(勤换水)。从而使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当池塘失控恶化时换水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加注新水后可以冲淡池中的有机物,平衡池塘生物量增加氧气。 使用机械增氧,让水上下对流增加和氧气的接触面,也就增加了水中的氧气。使用增氧机要做到三开、两不开、一随时。三开机晴天中午开机(2小时),阴天清晨开机(4小时),连续阴雨半夜开机(12时—8时),两不开机不论天气傍晚不开机、阴雨天中午不开机。缺氧浮头随时开。如傍晚浮头则开机后一直到明天清晨。(物理调控的好处是不给养殖环境带来污染,但是会增加生产消耗。) 2、化学调控法 化学调控就是利用化学特有的性质来改善养殖水环境的不利因素,第一个方法合理施肥,施肥可以增加池塘的生物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水质,使池水透明度适中增加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在水中吸收二氧化碳和氨氮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施肥的方法是抓两头、带中间、重基肥、巧磷肥。抓两头就是春秋两季用有机肥,夏天用无机肥,重基肥就是清塘后的第一次肥料要施得重,施磷肥时PH值要在7.5—8.5,不能低也不能高,比如石灰清塘后要隔10天到15天再施,不然造成磷肥失效或肥力降低。施有机肥时要加微生物制剂发酵或生石灰消毒后再用。 第二个方法化学增氧,指在突发情况下,如断水停电池塘浮头时。要用化学增氧,市面上有过氧化钙、过氧碳酸氢钠全池泼洒。 第三使用生石灰,生石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水质改良剂,定期使用它可以调节PH值增加水体硬度,培植浮游生物沉降有机质改良水质,同时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一般要求每个月用一次,每立方米用10—15克,使用生石灰要注意以下几点。新开挖的塘和清淤后的塘不能用生石灰,因为没有淤泥缓冲力比较弱一般不使用生石灰。生石灰在使用时要选择晴天上午现配现用,下午3点以后和下雨或天气闷热水温28度以上不能用。生石灰还不能和酸性的漂白粉同时使用,也不能和敌百虫一起用,因敌百虫遇钙会起化学反应变成敌敌畏,毒性增加危害养殖水产品。定期使用含氯杀菌消毒剂起到灭菌杀藻的作用(化学调控的优点是见效快。缺点是治标不治本,用量过大还对养殖环境造成污染,用得不好还会带来损失。) 3、生物调控法 就是利用生物来调整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

垂钓鱼塘的经营与管理资料讲解

垂钓鱼塘的经营与管 理

垂钓鱼塘的经营与管理 休闲垂钓是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近些年来,休闲垂钓业发展很快。由于其多在环境优美的风景区,优雅的环境,恬静的氛围,且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其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目前,休闲垂钓正逐渐发展成为集体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与渔业有机结合与一体的模式,这种模式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形成一种新兴产业。所以,对于经营者,如何确保垂钓业的健康有效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适宜的池塘条件 1、水深2~3m; 2、水源充足无污染; 3、水质良好; 4、水底要保水且不渗、不漏、无污泥; 5、四周无杂草,池埂最好用砖或水泥板护坡; 6、池塘边无高压线等高大障碍物穿越; 二、合理的人员配置 1、垂钓池边必须配置2个工作人员负责垂钓池的水质调节、 设施设备管理、池塘卫生清洁、巡查、鱼食投喂等工作并 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同时为垂钓者提供服务; 2、在垂钓池的入口处设置一个岗亭并安排一个工作人员对前

来垂钓的人员进行登记并办理垂钓手续,同时对已结束垂 钓的人员进行记录、收费并回收本馆垂钓工具等; 三、完善的配备设施 1、池埂上要搭建为垂钓者提供遮阳避雨的亭台(如搭建遮阳伞 或蘑菇型草屋); 2、池塘要配备增氧机、投饵机、小型发电机(以便池塘日常管 理); 3、条件允许的话可在池塘边,根据地势布置小木屋或草屋(方便 垂钓者或家属休息娱乐); 四、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 (一)品种放养要科学 放养时间要根据钓捕的起捕量适时补放鱼; (二)养殖管理要跟上 由于垂钓鱼塘放养密度过高,高温闷热天气很容易缺氧而发生浮头,影响上钩率和垂钓,因此要加强几个方面的管理; ⑴水质调节 当水质变浓时,要适时放掉老水注入新水,保持水池透明度,换水时注意温差不要太大; ⑵及时巡塘 每天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水质、鱼类摄食及有无浮头等情况,特别是早上、夏季闷热天气、阴雨天等要认真观察,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鱼塘的水质必须注意哪些

鱼塘的水质必须注意哪些 作者:管理员发表时间:2010/1/18 13:16:27 阅读:次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质对养鱼来说非常重要,因此要想养好鱼就得学会辨别水质的好坏。养殖过程中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就是水色及其变化情况。根据水色可判断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采取相应用药和施肥措施来改善水质。养殖过程中只有控制好水质,才能提高养鱼、虾、蟹类的生长速度,减少疾病,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水质理化因子对养殖的影响 1.养殖水体中氨氮的存在、危害及控制剧毒物质,水生动物的隐形杀手。 1.1氨氮的来源 1)主要来源于肥料和饲料;2)排泄物、底层有机物和细菌的分解作用;3)外来的污染PH值、温度、盐度升高,都会引起氨氮中NH3比例增加。 1.2氨氮中毒的主要原因 1)水体有机物过多,透明度低,水质老化;2)水体PH值较高;3)底层水缺氧。 1.3氨氮急性中毒的症状 对鱼类:鱼溜边漫游,大白天浮头不散,施增氧剂也不见浮头缓解。 (1)鱼群出现挣扎、游窜现象,并时而出现下沉、侧卧、痉挛等症状。 (2)呼吸急促,口时而大张,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大口挣扎。 (3)鳃盖部分张开,鳃丝呈紫红色或紫黑色。 (4)鳍条舒展,基部出血。 (5)体色变浅,体表粘液增多。 (6)打开腹腔,血液不凝、血色发暗、紫而不红;肝、脾、肾的颜色均呈紫褐。对虾蟹类:体表粘液增多,体表充血,颤拌痉挛、狂游、鳃丝肿胀、脱落。 1.4氨氮控制指标 淡水生物对NH3适应的浓度范围为0.02-2.00mg/L,我国水质标准规定氨氮小于0.5mg/L,《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水产养殖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mg/L以下。实际养殖中不应超过0.6mg/L。一般而言,同一鱼类的鱼种比成鱼对氨气耐受力弱,不同鱼类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同。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求氨总量不超过0.5mg/L,氨氮含量在0.2mg/L以下。 1.5氨氮过高的控制措施 预防:经常使用“绿力源”、“益生宝”、“调水益生菌”、“净水利生素”、“光合细菌”,每隔7-10天左右泼洒一次。少投喂高蛋白饲料。 控制措施:先施用“EM菌粉”和“光合菌”,再使用“高能颗粒氧”、“氨硫亚硝净”或“高能大粒氧”去除氨氮;有条件的抽去池塘的底层水1/3,然后大量加注新水,施“菌力神”或“净水利生素”。若发现轻微中毒,用“氨硫亚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教学文稿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大型鱼塘养殖技术 本人有一鱼塘在山区,面积50亩左右,水深10米左右。这样的环境应该怎么养殖,需要注意什么环节。请多多指教!!! 最佳答案 首先:水质合适养殖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不?具体可到当地的检验检疫所或自来水厂均可检测。 其次:交通方便不?有没有电。常年水温在多少,此项决定你养殖什么样的鱼。 再次:水源好不?枯水季节水位多少,发水的时候水位多少。此项决定你是否应该加高堤坝。 还有的就是你当地的消费情况与苗种来源情况。 如果是一般的山区池塘适合养殖的对象有:四大家鱼,冷水鱼类(虹鳟鱼,丁桂鱼等)不合适养殖的有对虾类,蟹,甲鱼,及热带鱼(生鱼,笋壳鱼等)建议养殖:四大家鱼,丁桂鱼。 四大家鱼消费多,养殖技术成熟,饲料与销路都不成问题,还有就是丁桂鱼,此鱼合适水温较低的地区,饲料可使用鲤鱼饲料,目前养殖的地区不是很多,推广不太好,但是其市场前景很好,且易养殖,不易生病。 鱼塘养殖有哪些问题 6到8月份是养殖鱼类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鱼病暴发的流行季节,因此鱼塘养殖管理应立足抗灾、投喂和防病等工作。

第一、增强抗灾风险意识 每年夏季是台风暴雨集中期,各级政府要树立增强抗灾风险意识,各养鱼场则要巡查鱼塘周围的防洪排水渠,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防止崩漏塌方,发现险情,马上抢修、加固,防患于未然。 第二、注意调节水质 用生石灰调节水体酸碱度。夏季是台风暴雨季节,山洪暴发冲下的黄泥浆水难免涌入池塘,况且天然水都是酸性水体,故要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 值。一般每亩1米水深用生石灰15至20公斤化水全池泼洒,15天一次,使p H值在7.5至8.5之间。 定期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特别是长时间的大雨过后,鱼塘生态环境遭受重创,甚至破坏微生态平衡。在这个时候适时使用微生物细菌,修复微生态循环,营造良好鱼类生长水质环境特别重要。 定期冲水换水。特别是大雨过后,一般鱼塘的水比较浑浊,容易恶化,在稳定后要适时冲水换水,使养殖水体保持肥活嫩爽。适时开动增氧机,在清晨气压低,鱼类将会浮头时开动增氧机增氧,如果塘口面积大的,开增氧机一时解决不了浮头问题时,要马上加增氧剂救急,平息鱼类因缺氧浮头死亡。

池塘处理方案

荣盛兴隆产业新城市政配套工程(一期) 北外环路工程 池 处 专 方 编制: 审核: 批准: 荣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9 月 北外环路池塘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小东区组团西北部,规划为南北走向城市次干路, 南起京承铁路北侧,北至小东区组团北边界。道路等级采用城市次 干路,设计速度V=40km/h,横断宽度30m。具体情况为:3m(人行道)+3.5*4m(车行道)+3m (人行道)=20m,红线宽度30m。起讫

桩号为K1+061.622-K1+900.000,全长838.378米。 现k1582-k1670处池塘位于道路中心,池塘长度88m,宽19m, 水深约1.8m,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及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需要进行排水换填处理。 二、施工准备 根据图纸现场放样,会同甲方工程部现场代表、成本部现场代表及现场监理对现场进行勘察,确定施工方法及施工所需机械,并对现状进行测量,组织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案。 对所需电缆、二级配电箱及5.5KW 污水泵等所需工机具进行检 查,本工程所用机械为:220挖掘机、22T压路机、20方运输车等。 从事技术工种作业人员应经过相应专业培训,并确保持证上岗,尤其对电工、机械工等特殊技术工种人员应加强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三、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排水-铺设临时施工道路-淤泥处理-开挖运输 -槽底碾压-分层回填、碾压 四、施工方法 电工铺设电缆,安装二级配电箱,随后进行2台5.5KW污水泵安

装,进行抽水作业,安排专人看护排出池塘内明水并晾晒2天。鉴 于此池塘靠近柳河,根据地勘报告显示水位埋深为 2.00- 5.20m,水 位变幅为1.50m,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地下水位上涨,则需人工挖排水沟(30*40cm)、集水井(1*1*1.2m),安装污水泵进行排水作业,集水井底部用粗砂、细碎石、粗碎石作垫层,要避免泥沙堵塞管道。 一台挖掘机在池塘东南侧修筑5m宽施工便道,碾压结实,池塘 回填时采用随填随修便道的方式进行回填,减少土石方的倒运工 作。 进行池塘内淤泥清理工作时,施工时挖掘机不能一次将池塘中间的淤泥挖至岸边或装载车上,故池塘中间的淤泥需经过多次倒运方能至岸边,由于淤泥含水量较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和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淤泥清出池塘后经过晾晒后方可装车运输至甲方指定地点。 随后用未筛分碎石填筑路基,未筛分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 10cm,且分层厚度不超过20cm,采用随填随修便道的方式进行回 填,减少土石方的倒运工作,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平,随后用22吨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