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巧借任课教师力量 做足学生管理文章

巧借任课教师力量 做足学生管理文章

巧借任课教师力量   做足学生管理文章
巧借任课教师力量   做足学生管理文章

巧借任课教师力量做足学生管理文章

【内容摘要】

任课教师是一笔宝贵的德育资源。但长久以来,任课教师德育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像班主任那样自动自发,目标明确。班主任需要开动脑筋,利用班会这一主阵地盘活这一德育资源,发挥其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任课教师力量学生管理

如同每门学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每一位任课教师也都是一笔宝贵的德育资源。不过,长久以来,任课教师的德育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像班主任那样自动自发,目标明确。这就需要班主任开动脑筋,想出办法,盘活任课教师这一德育资源,发挥他们身上那种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德育作用。让任课教师走进班会就是一种比较可取的办法。

一、让任课教师参与班会。班主任可邀请任课教师参加班会,赋予任课教师一定的角色,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学生平时更多是在课堂上与任课教师接触交流,这样做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我就曾邀请部分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担任班级辩论赛的评委,并做赛后点评,学生在班会上从任课教师那里听到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赞扬还是建议——都更乐于接受,更感到满足。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每人送给大家一段寄语,并做简短演讲阐释这句话的含义,由于有了前面那一举动的铺垫,这个环节更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们的讲话有的幽默诙谐,有的语重心长,有的言简意赅,有的意犹未尽,无不深深打动着学生的心灵

二、让任课教师主持班会。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邀请任课教师主持班会,因为班主任并不是“包打天下”的“全能冠军”,囿于学识、专业、眼界,有些工作确实需要任课教师来做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比如,学生进入高二分了文理科,我做了文科班的班主任,可是教语文的我对数理化生的学习方法实在不敢置喙,虽然也能从网上找到相关的资料或向任课教师请教然后再传授给学生,但放着现成的“专家”不用,这岂不是舍近求远!于是,我和各科课代表策划了一个主题为“问学”的系列班会,每次邀请一位任课教师走进班会,讲授本学科的内容特点、学习方法、高考要求等,

并回答学生的疑问。这样做,一下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们得以释疑解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信心大增;老师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也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工作起来更是干劲十足。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班学生的成绩—直名列年级前茅。如果不将任课教师请到班会课堂上,而是由我来越俎代庖,喋喋不休,难以想象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巧借任课教师之力,发挥他们的德育作用,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作为大大地从中得到过“好处”的班主任,我有以下心得。

1.调动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前面说到过,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在班集体中的角色身份还是有些差异的,他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肯定比不上班主任,往往是出了问题才找到班主任。但是,班主任不是“三头六臂”,能了解到的情况有限。更何况,有些学生在班主任面前和在任课教师面前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无疑都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难度。如果任课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管理,及时充分地与班主任沟通,做好部分学生的工作,那么,整个班级的情况一定会越来越好。班主任邀请任课教师走进班会,参与甚至主持班会,既能让任课教师体会到你对他们的尊重,也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诚意。当他们看到自己在班会上的言行能够得到学生的拥护,改进学生的学习,这种内心的满足感会转化为进一步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的动力。这样,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同心同德是班级工作高效、成功开展的重要保障。我就发现,“问学”系列班会之后任课教师主动与我交流的多了,向我发牢骚的少了;主动找学生谈心的多了冲学生发火的少了。

2.弥补班主任自身的不足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不足,班主任也不例外。这些不足,有的勉力弥补却远水解不了近渴,有的根本无法弥补,因此必须借助任课教师的力量。哪位班主任要是认识不到这一层,“不足”就会变成“缺点”,对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不利。策划“问学”系列班会,正是为了弥补我的不足。

3.发挥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

任课教师走进班会课堂,对学生而言,会让他们感到新鲜;对任课教师而言,是发挥他们个人魅力的很好的平台,而且这种魅力区别于平时上课的情形,对学生更有感染力。我带复读班时的政治老师是一位文采飞扬的女教师,很有亲和力,在学生中颇受好评,经常帮我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效果很好。开学两个多月后,我为了继续鼓

舞学生的学习热情,邀请她给学生上一节班会课。她也十分重视,为此专门为学生准备了一篇散文——《凝望玉米地》,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和我,德育效果自不待言。这片玉米地也进入了学生的视野和心田,不少学生在作文中都提到了它。他们从开始就用自己那份承载着失落与痛苦、懊悔与迷茫、理想与抱负、不屈与顽强的心灵来观照这片土地,竟然体会到了一些象征的意味——今年在本该收获的时候,我们陨落了,玉米地,你成为对我们的讽刺;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定要颗粒归仓,玉米地,你就是我们的理想!

4.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将任课教师请进班会课堂,为师生深入交流提供更有效的平台,可以促进师生互相理解,增进师生感情,建立更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记得有一次班会是英语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有一个女生站起来直言不讳地说:“老师,您的课上得很棒,作业批改得非常认真,我们都很感激。可是,有一点同学们不太满意,最近自习课上我们想向您请教问题时,经常找不到您!”英语老师听了微微一怔,然后满含歉意地说:“谢谢你的批评!这一段时间我婆婆生病了,上完课后我都要马上回家照顾她,所以在学校的时间就少了……”听到英语老师真诚的道歉,我坐不住了,站起来说:“同学们,你们对待学习的认真精神值得鼓励。英语老师家里的情况,我了解一些。她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孩子刚上小学,平时都是婆婆里里外外地忙。现在她婆婆生病,她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看孩子,还要工作,所以难免力不从心。但是大家也都看到了,老师她从没有请过一天假,从没有少批改一次作业,这种坚强敬业的品格不正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吗?”说完,我带头为英语老师鼓掌,学生马上也卖力地鼓起掌来!刚才那个提意见的女生,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老师,对不起!”英语老师也站起来说:“不用!谢谢你,谢谢同学们!”我看见英语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开班会,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如果你掌握了借助于任课教师的方法,你就会感到更加得心应手,更加从容不迫。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一个孩子往往有几代人疼,在家中的地位犹如一个小皇帝,对他可谓是百依百顺,所以学生的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性格懒散,不 能吃苦耐劳。而作为学校,在处理学生思想、行为等德育问题时,处罚的力度越来越小,主要采用表扬、激励等方式进行正面引导和强化,使得部分学生长期处于纪律松散、不思进取的状态。从小培养学生的一种集体意识,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低 段学生人格的形成乃至对他的终身发展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自我管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小时候父母叮咛“管好你自己就是乖孩子”,还是老师的教诲“要老师在与 不在一个样”,里面都包含了自我管理的思想。诚然,自我管理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它包括引导学生尊师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勤学善思,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爱班如家,激发强烈的集体荣 誉感;强身健体,倡导科学的锻炼方法等等。 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深知要带好一个班,带好一批学生, 仅靠几个老师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自律 的行为。而学生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取决于内外因的结合,班主任在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 小学生进行自己管理自己,从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呢?笔者在自己的工作中做了 如下一些尝试: 一、认识自我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

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学生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必须得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智力、个性和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那样才能取长补短、全面提高。在具体的工作中,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对于刚入校的一年级小学生,我结合《综合实践》、《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开展“我的自画像”、“我来照照镜子”、“一年级,我学会了……”这些活动,让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树立自信心,为实现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提供保障。 其次,我经常对学生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向学生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再次,我非常注重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对自己可能成功的事感兴趣,而不愿去干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因此,不断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成了调动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我在工作中常用的基本方法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今日之星”评选制度,对自我约束力强,上课专心听讲的小朋友授予“今日之星”的称号,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历炼自我 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007-6-27 10:03:38 点击数:文章来源:本站原创2767 更新时间:作者:廖奎芳(… 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涵义。 1、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2、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培养。 1、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

要。真正的自我服务。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 2、在活动中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009-06-03 21:27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受教育者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社会 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包括自我评估、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三个层面。 自我评估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子,既不自卑,也不张狂,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是前提。 自我完善就是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有克服缺点和不足的愿望和勇气。 一、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要从小做起 自我管理的能力源于一种本能,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但是,会随着成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其中家长的溺爱和事事包办代替会使这种本能消失殆尽。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自我管理,我从两方面入手: 1.树立一个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 正确的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它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在班集体建设之初营造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具 有巨大的作用。它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2.引入评比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班级中引入评比机制,让学生对班干部民主测评、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 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巩固成绩,扩大战果 自我管理不仅仅限于在学校的行为,更大程度上会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家长的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行为在学校和在家庭保持一致,以巩固培养成果,而且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会反过来促进在学校的自我管理。因此,我常利用课外时间主动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状况,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既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而且能够更好的落实班级的管理机制: 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会上请优秀的教师作讲座或是请家长谈教育经验,使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今后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2.定期进行专项反馈。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高中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完全有可能让他们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转变,让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到管理中来,成为真正的主人。“班级自主管理”是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指导,班级学生实行的对班级的自治。可见,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是学生,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管理的参谋者、指导者。我们老师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另外,学生自治和直接参与班级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索不仅是加快学校民主管理进程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益的重要手段,更是一种提升学生自主教育、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策略,班主任、任课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放手切实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在班级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以达到自律、自主、自立。它是主体教育的重要表现。而实施主体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由传道者向顾问、助手、参与者转变,在教育中不再是把外在的现成的知识、观念、规范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领悟观念、内化规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自主地、主动地成长起来。在主体教育之中,

学生的发展成为了一个自觉的过程。如果把这一主体教育思想贯彻到班级工作中,就是要在班级管理中贯彻民主原则,尊重学生的班级主人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把班级建设成为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班级集体。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班级管理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直接去管理、教育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而是通过间接的调控班级。为此,就必须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不然的话,很有可能变成无人负责、无人管理的“放羊”式。那么,如何构建完善的自我管理模式呢?我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1)、制定班级目标 让学生自订“班规”。各班以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在每一位同学直接、民主的参与下制定集体生活的规则,让学生用自己制订的制度来约束自己,不断培养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能力以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如高二(2)学生自定的班级公约中有:放学后把把凳子放到桌子底下扶正摆好;晚自习放学后五分钟内做到人走灯灭;鼓掌欢迎来我班听课、讲课的领导、老师、同学;翻阅的报纸看完后按规定整理好整齐并规范地挂好摆正;全班拧成一股绳,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由制造矛盾,引发冲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初中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探究精神的生命个体”,他们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在这个天地里自由驰骋,也即是说他们具有自我管理的欲望和能力。作为班主任要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发挥他们的特点,使他们从集体中受到教育,在自我管理中健康成长,在集体中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根本点,就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 1.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为自己的事做出选择。 我在班干部选举中,班规则、班纪的制定中,班级重大事情的决定中都采取了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的方方法,唤起他们参与管理的意识,而学生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作为班级主人的主体意识。 2.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在广泛的参与过程中,学生从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二、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的行动 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第二是指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三是班级集体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即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管理职能,促使班级集体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发展。为给全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佳的环境。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的行动。 1.建立合理的管理网络,让每个学生都充当“管理员”,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我在班上建立了两套管理系统,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班级管理。 一套是属于学生会、团委领导的班委、团支委的一整套纵向的组织机构。这套机构的产生采取自荐承包和推荐选举以及竞选相结合的办法。 开学初,我通过各种渠道尽快熟悉具有“特色”的学生。如对开学前大扫除、到图书馆领课本及分发课本等的观察,了解谁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看新生入学登记表,了解谁有特长;观察平时的表现,了解谁口才好、胆子大等。接着我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制定了本学期的目标;让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自主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自主管理班级的其他一切公共事务……这样人人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都有了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然后让每个学生自荐或推荐别人当某一方面的干部,承包一定的任务。如承包全面管理班级德智体的可当班长;也可以只承包某项工作的部分任务,如只承包教室、走廊卫生,或只负责主持某一次班会等等。之后再让他们竞选。这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我再因材用人,组建班委,召开会议,明确分工。各位委员写出工作计划,向全体同学宣布,并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这样就出现了学生管理学生的新环境,大大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在班干部的任免上我通过推行“一日班长制”或“常务班长”,增设岗位,减少干部的兼职和一岗多人的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主要岗位定期轮换,班团队干部一学期内部分轮换一次,双人或多人组中分工轮换;不同层次间自主性管理角色尽可能动态分配,这样管理岗位固定,管理角色流动,给学生自主性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广大学生的管理意愿和独立工作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教育虽有很大的改善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小学教育是基础,只要基础打牢了下面的工作才能顺通无阻。而小学生自我管理能能力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我国目前还没有太多的文献系统的关于培养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讨及途径。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培养途径 引言 “自我管理”对于我们来说不陌生,从小的时候父母就整天在我们身边叮嘱“管好自己,像妈妈在家是那么的乖才是好孩子”或者是老师没每次要离开教室时长对学生说的一句就是“你们要保持安静,像我在班级一样静”在这些话里都包含了很多自我管理的思想。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即是自我管理能力在小学阶段的表现。笔者认为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是小学生自己自身、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管理的能力,

是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管理能力。 一、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及问题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贯穿了我们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在我们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我们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全家围着一个人转。使得我们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偏差影响着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家长不良的教育方式影响着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二)教育制度及学校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虽提倡素质教育,但我们还是长期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这就造成了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乃至考大学时学校都注重学生的升学率。这就使得学生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只看重成绩,成绩就是魔棒能开启你理想的大门,在课堂上教学目标的单一性,乎视学生的个体需求。每节课都有严格限定课堂教学目标,极大程度的限制了课堂教学丰富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又脱离学生生活世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一般来说,教师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但是,教师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并提出要求,不可能简单地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因为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才能实现自我管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作为一名班主任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我认为班主任应转变教育思想、改革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在班级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转变教育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师必须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再加强学生自身主体意识,通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展示学生主体人格。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已经习惯于一个在家服从家长,在校服从老师的乖孩子。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竞争不断加剧,这样的乖孩子已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更新教育管理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学生是班级的主角,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我在班级中组织一系列以“主人公”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告诉学生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打下了基础。 二、改革班级管理模式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其引导者,班主任的责任就是领导学生当好主角。为了让学生有自主意识,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

级管理中来,我对班干部的任命进行了改革。 首先,竞选班干部。过去,班干部是由老师指定或由学生提名,然后投票产生。这样,每次选出的班干部总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为了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我在班上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只要自己认为适合哪个职位或想担任哪个职务,都可以参加竞选,每人写一份演讲稿进行演讲,让其他同学根据演讲和平时工作能力对竞选者进行投票。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使一些平时工作能力强但在班上不太出众的学生脱颖而出,让一些平时很出众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注重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其次,在班上设立一种新的体制——值日班长制。平时,班主任事无巨细一统到底,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班干部只是老师的助手。值日班长的设立,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值日班长是按座位每人轮流当一天,这一天内的职责就是组织学生参加当天的各种集体活动,督促检查班级的各种日常工作。这一制度的设立,锻炼了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得到发展,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再次,建立监督机制。班干部竞选产生,值日班长轮流当,谁来制约他们呢?他们毕竟是小学生,不可能时时刻刻能管好自己。鉴于此,我在班上设立了监督岗,如果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有意见,可以进行投诉,由监督岗的成员进行调查处理。监督岗的成员在处理事情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使双方心服口服。监督岗的设置使学生在行使班级管理权力的同时,更感到一种责任,一种制约,一种监督,从而不断完善其工作。 最后,在班上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意识与合作意识。如今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参与竞争,可以使学生在竞争中既培养竞争意识,又提高竞争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向上,坚韧顽强的品格。班级也会充满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 张北镇中心小学武京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不应是老师约束学生,而是学生自我约束,现代班级教育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人,只有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才能营造一个自信、快乐、和谐、实力强大的班集体。 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完整人格培养、个性充分发展,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小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 所谓"小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实行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

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2、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3、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儿童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 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小学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小学生对自己本身、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管理的能力。如:小时候父母叮咛“管好你自己就是乖孩子”,还是老师的教诲“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里面都包含了自我管理的思想。诚然,自我管理的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的,它可以包括引导学生尊师守纪,讲文明懂礼貌;勤学善思,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爱班如家,激发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强身健体,倡导科学的锻炼方法等等。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讲究团队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低年级学生人格的形成甚至对他的终身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班主任的都知道,要带好一个班,带好一大班学生,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自律的行为。班主任在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德国作家约翰.保罗曾经说过:“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是能够认识自己。”确实,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必须得让学生

对自己的能力、智力、个性和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那样才能取长补短、全面提高。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我利用班会课开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活动,让学生客观、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也看到别人的优点,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引导学生判断是非 学生年龄小,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不够强,这样就很容易做错事、说错话。为了让学生明辨是非,我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关安全教育等,通过说一说、演一演:“如果别人伤害了我,我会……”应该怎样学会自我保护等,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该说,什么不该做不该说,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活动、评比活动,逐步强化意识,不断提高判断是非能力。有了正确的思想导向,学生就不会犯错。 三、该放手时就放手 二十一世纪的孩子,是家里的一块宝,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为了改变现状,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老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要把锻炼的机会还给孩子。我常常在班会课上向学生宣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念,同时,我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我还常常开展“这一周,我做了什么”汇报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在小学低段的班级管理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整天忙忙碌碌,亲自过问、处理各种班级事务,而学生仅仅是被管理者。老师们从早上一进校门就会在学生身边小心谨慎地看着护着,直到放学送走最后一位学生才能稍稍松口气。在如此一种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对老师越来越依赖,同学之间一出现小摩擦就会来找老师帮忙,根本不会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其实有些学生间的小摩擦,只要学生出面调解一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根本不需要老师亲临现场。由于老师的全权管理,宝贵的时间就被大量的琐事占据一空。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还不止这些,最主要的是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严重忽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内心渴求在自我管理中取得发展的强烈愿望。通过我们调查发现,小学低段学生中渴望自我调控进行主动探索班级管理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因为自我管理能让他们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被管制的层面,可往往又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而且他们也不能做出合理的自我管理规划方案,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中,班主任应该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不断地反思,对照,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管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 (一)引导低段小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有别于高段学生的自我管理,应该说前者的意义更大,难度更高。坦率讲,让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孩子适应自我教育管理模式,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如果我们坚持朝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奠基。儿童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正是基于激发学生内部管理因素并促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更好的班级管理环境中接受教育。 (二)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是重视早期教育的表现。孩子一出生,就应注意训练他的习惯养成,儿童期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就难以形成新习惯了。正如拿破企?希尔说的,“播下一个行动,你将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会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引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就是促使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一种重要方式。 (三)弓1导低段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可以培养儿童独立的个性。由于学生多数系独生子女,溺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合格人才。而合格的人才应该具备现代化的、完善的智能结构,除此以外,还应该包括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特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不依赖自己的父母,形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自身的时间规划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及同伴交往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明确同学之间还有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样为培养更多的社会化

浅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浅析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习阶段是一个人在道德、智力和社会方面肯定自己的时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社会对他们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管理能力指导引导管理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进入更多依靠自我管理的技工学校后,学生如果不增强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将大大影响在厂内实习的效果。崇尚自我和追求个性解放是当今学生的共同特征,过多的外部约束,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进入职业学校这一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在自我管理意识、自我管理方法等方面寻找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一、指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是要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直面学生的现实状态。一方面,从小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和能力。现有的家庭教育与基础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空间,社会结构与社会节奏的变化使家长与孩子、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减少,造成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孤独感、失落感、压抑感常常伴随其左右。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程度的加深、社会视野的扩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直面灌输,而越来越热衷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尤其对于自己的事更是追求自作主张、自我管理。为提高学生在厂内自我管理的能力,用事实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教育,如:2008年某工段技校实习学生王某操作数控机床,加工套形工件时,右手扶着工件,踩脚踏板启动顶尖装置,在顶尖伸出顶住工件端面时,右手未及时抽出,不慎将右手食指挤在工件和顶尖之间,造成食指挤伤,立即送往医院,诊断为右手食指指尖骨折。 总结原因,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装套形工件时应用手托住套中间位置,而不应拿着套形工件的端面。教师用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把学校的管理要求和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健康成长。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强烈的自我管理意识,是保证实习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 教师一方面不能压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一方面要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老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对学生要改“管”字当头为“理”字当头。学生由于阅历较浅、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其自我管理意识难免偏激、难免盲目,这就要求老师进行科学引导,而科学引导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勇于、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同欢乐、共悲伤。在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中,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走向理性、走向强大。第一,首先针对不同工种的要求开设安全教育课程,鼓励同学对身边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研究,参与学生的探讨等,逐步形成自我管理意识。第二,组织学生进行非专业素质基础教育与素质拓展,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最后再不断分析总结,用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三、指导学生掌握自我管理方法 自我管理需要一定的方法,如果没有自我管理方法做后盾,学生自我管理能

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是儿童学习生涯的“开端”,是学习生活的基石。一年级班主任必须在班级管理上会“扶”能“放”,帮助孩子最终实现自我的管理,教师的“帮扶”是为后来的“放手”做铺垫的。为使一个班形成积极向上的集体,学生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班主任每天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以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纪律、卫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或是幼小衔接中出现的其他状况等情况。一年级班主任将班级管理中每件事都亲自去完成,那真是不堪重负,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班主任的“帮扶”,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班主任的“放手”,让孩子们的能力得以提高,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的过渡。而“帮一年级孩子开好…头?,从抓好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出发,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在管理中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一直是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我工作努力的方向,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和模范作用 培养有责任心、能力强、值得信任的,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做老师的小帮手。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分工,劳动委员如何安排清洁扫除、检查卫生;学习委员怎样组织早读;体育委员怎样整队集合领操;音乐委员领引文娱活动;小组长如何收发本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言。我对班干部很信任也很支持,对他们大胆放手,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因为分工细致,任务明确,小干部很快就形成了工作习惯。同时,经常表扬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更严格要求他们在学习上要进步,在纪律上要以身作则,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样,当老师每天清晨走进校园时,教室、公共区基本干净,学生无打闹现象而是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或开展活动,秩序井然。 二、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一年级的教育。我常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加强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仪、卫生和劳动等方面的教育,结合班级实际利用适当的时间有目的、有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并监控学生。周末进行统计,利用班会对每周的评比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表扬上周表现好的同学,开展评星活动,每周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接着老师再指出上周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周整改意见及要求,让他们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生的各种习惯训练与养成,需要教师反复抓,抓反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我所带的班级的学生的习惯良好,在学校常规评比中,常是荣获流动红旗的班级。 三、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经常利用每周的班会课和每天课前挤出几分钟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在校内外不能攀高、爬树,做一些危险游戏,上学或放学时不要在路上停留、不与陌生人交谈,不买零食或带零食进校等,使学生意识到它们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教给学生自我保护和应急的小常识,熟记一些急救电话,特别是让他们牢牢记住与父母联系的电话等等。 四、教师力求率先示范,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表率。 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老师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要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老师自己的行为;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老师自己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示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了完全实现德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把道德行为提高到习惯的高度。 学生主体渴望自我教育与发展。通过班级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有自我调控,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从而希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管制的层面,可往往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必一味的条纲条纹的一一训导,剥夺学生的自我权利,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对照,来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级中进行。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计划、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完善和发展个人,最终转换为学生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竭力反对传统教育中压制学生,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弊端,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使学生成为中心,成为教育的主宰。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发展为突破口,以端正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以育人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健全人格,发展自学、自强、自治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品德上自检、行为上自控、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调、学习上自主、身体上自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合作性等个体心理素质的教育。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应有的行为规范的观念和习惯,实现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充满活力和探究精神的生命个体”,他们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并在这个天地里自由驰骋,也即是说他们具有自我管理的欲望和能力。作为班主任要掌握孩子们的心理,发挥他们的特点,使他们从集体中受到教育,在自我管理中健康成长,在集体中锻炼自我管理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尝试。 一、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根本点,就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完善能力。 1、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为自己的事做出选择。 我在班干部选举中,班规则、班纪的制定中,班级重大事情的决定中都采取了在学生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的方法,唤起他们参与管理的意识,而学生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从而也提高了学生作为班级主人的主体意识。 2、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在广泛的参与过程中,学生从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二、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的行动 为给全班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最佳的环境。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落实学生自我管理的行动。 1、建立合理的管理网络,让每个学生都充当“管理员”,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开学初,我通过各种渠道尽快熟悉具有“特色”的学生。如对开学前大扫除、到图书馆领课本及分发课本等的观察,了解谁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看新生入学登记表,了解谁有特长;观察平时的表现,了解谁口才好、胆子大等。接着我组织全班学生共同制定了本学期的目标;让学生自己设计黑板报,自主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自主管理班级的其他一切公共事务……这样人人是管理者,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探究课题研究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探究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呼吁自我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能力是经过反复训练而获得的,是人依靠自我的智力和知识、技能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心身能量。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能力是内在的,习惯是能力的外显。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在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认为:“道德行为习惯(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由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为了完全实现德育的目标,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着手,把道德行为提高到习惯的高度。 学生主体渴望自我教育与发展。通过班级调查,大部分学生都渴望能有自我调控,进行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从而希望来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他们不喜欢停留在管制的层面,可往往有没有约束自己的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较低,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不必一味的条纲条纹的一一训导,剥夺学生的自我权利,把教育的过程留给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自己不断的反思,对照,来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

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我教育。 我们知道,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学校的大部分教育教学活动都在班级中进行。在班级建设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要求、自我计划、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在集体教育中完善和发展个人,最终转换为学生内心的某种觉悟和信念,并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服从自己,即走向自律。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竭力反对传统教育中压制学生,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弊端,主张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学生方面来,使学生成为中心,成为教育的主宰。 (二)课题的界定: 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活动,是以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与发展为突破口,以端正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基础,以育人为基本特征,以培养健全人格,发展自学、自强、自治能力为目标。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括品德上自检、行为上自控、管理上自治、心理上自调、学习上自主、身体上自健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小学生主体性、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当前,教育工作正面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无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又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如果事无巨细,完全由班主任包办代替,那将成为一个大“保姆”,是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我们面临的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群体中的一员。他一来到世上便注定了要受到家长的全面呵护,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似乎就成了他们的先天不足。因而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经过研究、摸索,我总结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五多”、“三少”。 一、“五多”即,多谋划,多诱导,多沟通,多关心,多表率。 1、多谋划。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委会。班委会整体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的工作的质量,影响整个班级。当把一项具体工作任务交给班委会,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放于不管。而要帮助他们谋划,潜移默化地渗透一些成功的经验,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这种谋划又一定是同志式的、朋友式的,平等的,它的前提必须是充分相信他们的工作能力。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他们的工作潜能。我们每月布置实施德育处的月工作计划,特别是象:主题班会、大型文体活动,我总是平等地积极参与谋划,然后放于让他们自己去制定工作计划,放手发动学生群众。事实证明这种平等参与谋划的做法是成功的。不仅每次活动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迎“十六大”歌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校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好成绩。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干部,带动了广大同学。几年来培养了一批有主见有能力的学生干部。 2、多诱导。这是面对全体同学提出来的。做为一名高中生,尽管他们接近成人,自我独立的意识很强。然而由于他们社会生活阅历浅的缘故,他们的言与行,往往偏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这时候,是严厉批评、横加指责,还是谆谆善诱,因势利导,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一种做法,会使他们的言行的发展受到限制,甚至出现“逆反”;另一种做法,则只会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收到好的效果。在工作实践中,我本着这一原则,帮助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在琐碎小事当中,区别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提高他们判别是非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增强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从而也就提高了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3、多沟通。做为教育工作者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成长的时代的差异,对人生的价值、对社会生活的看法方面,存在观念上的不同,于是产生了许多年来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代沟”。如果让这种所谓的“代沟”在两代人中间长期顽固地存在甚至发展下去,其后果不堪设想,势必会造成一种各自“封闭”的状态。形成顽固的“逆反”。我的做法是和学生在思想意志方面多沟通。沟通学校的要求与学生的认识;沟通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沟通对价值观念的不同看法等等。话题可以包括诸多方面:大到两代人的不同经历,解放后历次政治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种种社会现象;小到歌星、影星、球星,追星现象等。其实,这代人所面对的生活内容,社会生活现象,比我们这代人要丰富的多。但他们又相对地不成熟,对一些问题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又不希望别人包办代替,强调“独立思考”。这样,这种“沟通”就十分必要了。在相互的沟通当中,弱化他们对上代人不同意识的“警惕”与“抵触”,能敞开胸怀,这样,我们才能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现象产生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他们成熟了,那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就相应地增强了。 4、多关心。这代年青人,有一个共同的弱点,由于生活条件优裕,从小许多自己做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