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吾衍年谱

吾衍年谱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吾衍(1268—1311),亦作吾丘衍、吾邱衍等,字子行,号竹房,一作竹素,别署贞白居士、布衣道士。其先太末(今浙江龙游)人,从父游太学,遂居钱塘(今杭州),生逢乱世,为了保持民族操节,隐居在杭州生花坊,靠教私塾度日。其博通子史百家,篆隶通秦汉,诗效李长吉。书法和印章不见流传,今天能见到的,仅在杜牧的《张好好诗卷》后有篆书“大德九年吾衍观”七字款与“吾衍私印”、“布衣道士”两方白文印章。后人对其书法评价亦高,陶宗仪《书史会要》评曰:“精于篆,专治李阳冰,律以《石鼓》,当代独步。”明人王祎评曰:“子行工于篆籀,其精妙不在秦、唐二李下。”其篆书极为工整,体势近石鼓文,充分反映了吾衍的复古主张。王祎在《竹素山房诗集·附录》中云:“篆籀之学,自宋季其弊极矣!国朝以来子行始倡其说,以复于古;而吴兴赵文敏公实和之,其学乃大明……”[1]后世有学者认为,是吾衍倡导篆书、得到赵孟頫的响应,才形成了元代篆书的复兴局面。

关于吾衍的篆刻,其同时代的朋友夏溥在《学古编序》中评曰:“遂变宋末钟鼎图书之谬,寸印古篆,实自先生倡之,直第一手。赵吴兴又晚效先生耳。”当时印坛承唐宋之弊,六文八体,尽失其真,吾衍力矫积习,以汉印和玉箸篆入印,自成格局,其取法汉印的复古思想与行动,

更在倡导“汉魏质朴之意”的赵孟頫之上。赵氏只是在理论上提出崇汉,而在他流传的诸多印作中竟不见一方有汉印遗风之作;而吾衍不仅在著述中多处提到崇汉,论及如何取法汉印等,并且在他的作品中有仿学汉印之作。其白文印有汉私印的匀直、平整、大方的特点,朱文印不仅有小篆留白,亦具有汉印匀整、自在、安详的风韵。

吾衍著作亦丰,胡长孺所撰《吾子行文冢铭》曰:“子行工篆隶,书通声音律吕之学,读《太玄经》,号贞白处士,慕李长吉诗,乐府效其体”,云云,知衍治学广泛,多才。长孺记其尝著有《尚书要略》《晋文春秋》《楚史梼杌》《说文续释》《道书》《授神契》《卦气间中篇》等书;宋濂《郚衍传》则又添记《听玄造化集》《九歌谱》《十二月乐辞谱》《石鼓诅楚文音释》《学古编》《竹素山房诗》等书。今衍书多不传,清乾隆年间所编《四库全书》中,唯存录吾衍所著之《晋文春秋》《楚史梼杌》《周秦刻石音释》《学古编》《闲居录》《竹素山房诗集》六书。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吾衍离世,未见遗骸,死因待考,多以为其投西湖自沉。

度宗咸淳四年戊辰(1268)一岁

吾衍(子行)生,故里今地址是浙江省衢州

吾衍年谱

陈国成(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摘要:吾衍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学者、文艺理论家和书法篆刻家,嗜古学,通经史,一生著书颇丰,其手迹世以为宝。吾衍又是中国古代印论之父,平生不喜为宦、不喜交游,惟以著书教学为己任。其所著《三十五举》是印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后人奉为经典。迄今惜无年谱问世。本文对吾衍之生平进行梳理,作此年谱,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吾衍;年谱;印学

中图分类号:K811-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254(2015)01-0130-10

收稿日期:2014-07-03

作者简介:陈国成(1964—),男,博士,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书法篆刻创作与理论研究。

130

海大学

学报

二○

一五年第一期市开化县城关镇解放街东面吾家弄。

(明)徐树丕《识小录·宋遗民录》:“然宋之遗民其实不止此,又有柴望者,自称宋逋臣远遁

水磜;又有吾衍者,开化人,自沉于水。”[2]

柴望,宋江山人,字仲山。开化县,

后魏置,北周废,故治在今湖北郧西县北,南朝宋置,唐省。故治在今安徽霍山县北,宋置开化场,寻升为县,明清皆属浙江衢州县府,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

梅谷民《吾丘子行及其生平考辨》称:“浙江

开化孔埠人(即今开化县华埠镇华民村)。”

[3]

吾邱衍,字子行,由太末徙家钱塘。

性凌傲,高不事之节。家于委巷中,教小学,常数十人。胡长孺《吾子行文冢铭》:“吾衍,字子行,太末人,

生戊辰。”[1]1195-763

又,陶宗仪《吾竹房先生》

:“吾子行先生(衍),太末人。”[4]

王袆《吾邱子行传》:

“吾丘,子行者,名衍,太末人也,生戊辰。”

[1]1195-764

王行《吾衍传》:“吾衍者,

字子行,其先太末人也。”[1]1195-765

徐象梅《两浙名贤录

·贞白先生吾子行衍》:“贞白先生,吾衍,字子行,太末人。”

[5]柯邵忞《新元史—吾邱衍》:“吾邱衍,字子行,由太

末徙家钱唐。”[6]

《竹素山房诗集》

记载:“臣等谨案竹素山房诗集三卷,元吾丘衍撰。衍,字子行,其先本太末人,居于钱塘,其名或称吾衍或称郚衍或称吾世衍,其号或曰竹素或曰竹房或曰贞

白。”[7]

太末县,汉置,隋废,唐初复置,并置榖州,寻废,即今浙江龙游县治。

(清)阮元在写《宛委别藏》

称吾衍为鲁郡人。[8]鲁郡,即鲁县,又称鲁阳县。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蔡墨曰:“刘累学扰龙以事孔甲,迁于鲁县。”(杜注:鲁县,今鲁阳,春秋时为楚邑)《史

记·楚世家》:

“楚肃王十年,魏取鲁阳。”汉置鲁阳县。师古曰:“即淮南所云,晋阳公与韩战日返三舍者也。”后魏改曰山北,北周始改为鲁山,即今河南鲁山县治。[9]

田汝成《吾衍传》:“吾衍,字子行,仁和人。”仁和,汉钱塘地,五代时吴越置钱江县,与钱塘

并为杭州治,宋改曰仁和。

明清时与钱塘并为杭州府治,浙江省亦治此。民国改并仁和钱塘为杭县。[10]

杨循吉《吾子行论》:“吾衍,杭人也。”[11]

濂《吾衍传》:“郚衍,字子行,杭人也。”

[1](1195-763)

《雍正开化县志·吾衍》:“吾衍,字子行,石

井人,从游太学。”

[12]

《衢县志·吾丘衍》:“吾丘衍,

又名吾衍,字子行,后溪棠村人。”[13]

《元吾衍书招雨师文》:

“子行名衍,元武林人,……”

[14]

浙江杭县,古称武林,以县西有武林山而名。

叶铭《广印人传》:“吾邱衍字子行,

号贞白,鲁郡太末人。精许氏学,工刻印,

与赵文敏齐名。时承唐宋之弊,六文八体尽失其真,子行力矫积弊,一以玉筋入印,印学为之一变。著有学古编

二卷,至大辛亥卒,年四十余,

有印氏二卷。”[15]

日本学者野田悟认为吾衍故里不是太末、龙游,亦不是衢县上棠村,而是开化石井岭。同时得出原吾衍故里今地址是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城关镇解放街东面吾家弄。[12](39)

按:吾衍故里实是开化县,野田氏所推有

理。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载:“太末县,汉置,隋废,唐初复置,并置榖州,寻废。即今浙江

龙游县治”;[10](141)

“仁和,汉钱塘地,五代时吴越置

钱江县,与钱塘并未杭州治,

宋改曰仁和。明清时与钱塘并为杭州府治,浙江省亦治此。民国改并仁和钱塘为杭县”;

[10](120)

“浙江杭县,古称武林,以县西有武林山而名。”[10](505)

可知,太末县即龙游

县,而仁和、武林、钱塘皆属杭州。据

《衢县志》曰:“(吾衍)后溪棠村人。十八岁时随父(太学生)徙居钱塘生花坊。”故仁和、武林、钱塘不属

故里研究范围;至于“石井”

,现为开化县文山乡高山坞村,乃是另一地。开化县,后魏置,北周废,故治在今湖北郧西县北,南朝宋置,唐

省。故治在今安徽霍山县北,

宋置开化场,寻升为县,明清皆属浙江衢州县府,

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据日本野田悟《吾衍与〈学古编〉之研究》一文对吾衍故里的考证,也可得知吾衍系开化人。

关于吾衍生年说法不一:按:吾衍生于咸淳四年(1268),即享年44岁。

王袆《吾邱子行传》:“初,子行年四十未娶,……是生戊辰,土为宰制,土弗胜火,家绝身弃,

此其骨朽渊泥九十日矣。”

[1](1195-764)

《衢县志—吾丘衍》:“一云他投水自溺,其弟子曾为其招魂,营衣冠冢于西湖多宝山;一云

隐居开华山中,

终老林泉。”[16]

按:

黄惇持公元1268年说。[17]吾衍生于元至元九年(1272),享年四十岁,代表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吾衍生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即享年三

十六岁,代表者《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

13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